文学主题

2024-06-27

文学主题(精选十篇)

文学主题 篇1

关键词:文学背景,主题,思考

文学之学习在于通天人之际, 感悟历史片段中的一个瞬间或者一个场景, 从中发现一点关乎作者背景的经历, 然后进行人性的深入思考和发现, 将我们的学习要点和汉语言文学的主题进行融通, 或者通过一个点, 或者通过几篇文章, 或者通过相关的一系列文章进行思考和发现。

一、从背景本质中发现文学表达内容。

一切景语皆情语, 所谓内容的表达, 无不带有作者主观的内容和想象, 也都带有作者的理想和反映, 作者的正向反映和逆向反映, 都能从文学背景中找到影子, 从他自己的思考中发现问题。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 不是要记住什么内容, 而是从内容中找到背后的触发点。

1、时代背景融入社会讽刺——从一点观一面。

现当代文学中, 鲁迅是一面不朽的旗帜, 杂文及人品, 文风及表达, 寄托寒冷与叹息之间, 代表了整个时代背景的大方向, 那个时代的许多作家, 郭沫若、巴金和老舍等, 都是通过时代背景的融入, 去感悟这个时代的一面, 任何一点的切入, 都可以掀起一层巨浪。

汉语言文学中案例模式, 首先引入时代背景, 就是一个文学主题的引子。那个时代之下, 社会在动乱和压迫当中, 作者通过自己思考和观察的方式, 结合自己生活的经历, 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从字里行间寻找作者的情感线索和内容表达, 从一个点出发引出一个面, 然后由面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

从故乡阴霾的风景中, 从和故乡亲人的关系亲疏中, 在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中, 在对于学生的教育和关怀中, 鲁迅将对落后的讽刺和批判, 对于时代变迁对于人生的影响和思考, 对于现实和未来的思考和分享与预测等, 都可能在文章中表现出来。我们将鲁迅的这一类文章有效的聚合在一起, 将其中共同的思想放在一起进行有效的表现, 就可以整体表现出鲁迅的综合性观点。

从对社会的愤慨, 对于社会现象的考虑, 对于自身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对于社会现象的外在分析, 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独有的风格体现了出来。“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一冷一热的对比, 当我们了解了时代的背景之后, 通过通读其风格, 重读其关键点的方式, 达到有效了解的目的, 从其语言风格中解读作者的生平及思想发展历程。

2、个人经历中的感悟与情感——社会背景的融入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个人经历中的情感与感悟, 融合在语言文学当中, 就会形成一股独有的风格穿梭在文章当中, 形成独有的一道风景线。社会背景的融入与个人情感的表达, 就是结合自身的体验, 进行文字的叙述和内容的表达。

情感的共通性, 将不同的文字转换成相似的情感进行表达与分析, 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当中, 有许多不同的文学流派形成自己的不同风格, 结合自身的经历, 通过文学语言的各种题材进行有效的表达。

在现当代文学中, 像新月派中的许多战将, 都是我们从实际出发,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中还有个人的经历中, 获得许多自我的感悟, 通过诗句的形式表达出来。汉语言文学当中, 在现当代文学中的诗句形式, 都是从各个角度出发, 通过抒情的形式有效的表现出来的方式和有效的诗句进行表达, 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展现不同的表达方式。

例如在新月派的不同作者中, 可以从抒情的角度去写, 也可以从哲学角度去写, 也可以从人生和生活的角度去写, 达到不同的目的, 进行有效的理解和表达, 通过不同的方式去进行有效的思考和感悟。

二、主题文学的纵向深入的思考和发现。

汉语言文学主题的纵向深入和思考, 能够将不同时代的文学做一个深入的了解和总结, 将不同时代内容的主题文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提示我们的个人思考能力。主题文学的纵向深入思考, 就是将不同时代或者同一时代的不同阶段的内容融汇到当中去, 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分析。

主题文学的纵向深入, 就是将相同主题的一类放到一起去, 将相关的主题进行不同的评论, 发表出不同的观点, 体现出不同的意见, 找出不同的讨论方法, 进行有效的思考和发现。

1、个人纵向不同阶段的文学表达。

个人纵向的不同表达, 是通过文学纵轴的形式去体现一个或者几个作家不同年龄段的经历, 通过一系列不同的内容有效的展现出来, 在不同的内容当中有效的体现不同的情感表达。关于汉语言文学的主题背景的体会, 我们要从不同阶段的人生经历不同去有效的思考和感悟。语言文学的思考和感悟, 要根据语言文学的实际情况出发, 包括个人的情感表达, 都可以用自己的语言体现出来, 对于文学的思考和理解, 要做到体会和共鸣, 在体会和共鸣当中去发现作者背后的人生感受和思考。

2、同一文学主题的不同文学表达。

同一主题的不同文学表达, 可以分为纵向和横向的文学表达, 不同的文学表达, 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有效展示, 不同的形式展示不同的内容, 不同的内容展现不同的情感和意义。根据不同的意义进行不同的内容展示, 我们要有效的思考和表现不同的文字表达。

不同的文字表达要有不同的内容, 不同的内容要有不同的情感展示, 不同的情感展示需要不同的思想与分析思考, 这些不同的分析思考是我们的内核, 也是学习文学本质的核心, 我们要在实际的学习中, 不断思考文学对于人生的意义, 不断思考对于人生的自我感悟, 这是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初衷, 也是我们思考人生过程的重要和关键。

参考文献

[1]李明新《构建主体性课堂教学》社会文献出版社2002-03

[2]内蒙古大学《课堂教师教学设计使用手册》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3]张磊《新课程成功教师管理实用手册》黑龙江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

古代文学主题论文 篇2

我国在进行中小学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发展同时也对大学教学给与了较多的关注,大学教育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对于国家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而强化大学专业课程、丰富专业课程教育方式也成为了现今社会大众以及各个高校关注的焦点。中国古代文学作为大学中文专业中比较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以及专业知识掌握起着重要的积极影响。本文基于此针对中国古代文学这门中文专业课程给与良好研究,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教学意义进行着手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该课程的实际教学方法,以期为后续关于中文专业以及文学课程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上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方法;发展

前言

通常来讲古代文学作为中文专业中的较为重要的一门课程对于中文专业学生的后续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该门专业课程从本质上讲涉及知识领域较为宽泛,不仅涵括史学知识,同时还涵括文学知识,甚至是哲学知识也包含在内。课程从内容上讲可以说是我国上下三千年的文学知识综合体,不仅含有较为丰富的艺术风格同时还含有众多的文学形式。因而可以说该门专业课程对于提高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以及艺术修养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价值。

一、初探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这门课程的实际教学意义主要是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其一能够促进学生对于古代文学发展规律以及实际演变过程和相应的文体发展的有效理解。其二是通过丰富的文学作品以及较多的文学形式进行帮助学生了解古人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状态,更重要的是了解这些文学知识对于后世的实际影响价值。其三是通过对于古代文学的实际学习能够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以及帮助学生具备崇高的文学情怀,并促进学生将这种文学素养以及文学情怀实际的应用在现实的工作学习中,进而为我国的文学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探析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之启发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首先要从启发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启发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实际教学环节中依据学生学习客观规律以及教学任务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处于主体学习地位,通过正确引导学生进而帮助学生主动解决学习中实际遇到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该种教学方式主要是强调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良好启发与引导,通过应用该种教学方式进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进行文学知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将文学思维给与有效拓展。如果将该种教学方式进行比喻的话,启发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循序引导启发下让学生自主开启文学的学习大门。例如教师在讲解“《诗经王风》”中可以就“悠悠苍天而此何人哉”这句话向学生进行提问,而之所以专门针对该句话提问的原因在于:对于“何人”的了解是掌握文章思想主题的关键所在[1]。而教师在提出该问题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由解读并对在解读之后阐述对“何人”的个人见解。通过这种启发提问进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解读方向并最终获得文学知识。

2.教学方法之情境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还可以从情境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进行古代文学实际教学环节中通过创设一些生动的场景氛围来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文学知识并促进学生实际心理机能获得良好性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应用该种教学方式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情感感悟,另一方面也能够对学生的实际文学审美进行有效拔高和良好陶冶。例如教师在讲解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著名诗歌时就可以进行文学情境的有效创设,通过播放“春江花月夜”进而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旋律中感知诗歌内在情感,同时通过动人旋律在大脑中勾勒出诗歌联想画面,而这种身临其境的情感感知则能够促进学生加深对于诗歌的理解[2]。再比如教师在讲解庄子的名作“《逍遥游》”的时候还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制作漫画课件来创设文学情境,学生通过这种漫画课件的形式犹如置身作者的情感世界进而将文学知识更加的形象具体化。总结来讲无论是利用音乐还是多媒体来进行文学情境的实际创设都可以较好的促进学生对于文学知识的有效深层次获取。

3.教学方法之表演式

对于古代文学这门课程实际教学方法的研究除了上述两种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从表演教学展开。具体来讲所谓的表演教学主要是指通过将学生放置于实际的文学情节演绎中进行促进学生获取文学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而应用该种教学方式则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最大化的发挥文学想象,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学生不断提高文学创新意识。例如教师在讲解王实甫的名作“《西厢记》”的时候就可以针对文学作品中的不同人物进行角色划分,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通过自身对于该文学作品的实际理解来进行文学表演,而具体的情节设置以及演绎道具都需要学生进行实际准备,而学生在该种文学演绎过程中也会直接加深对于文学知识的理解,同时将自己的一些文学想法添加其中[3]。再比如教师在讲解“《红楼梦》”的时候同样也可以利用上述表演教学方式来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总结来讲通过表演教学能够最大化的提高学生对于古代文学知识的有效理解还能最大化提高其创新意识。

三、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我国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非常看重文化的良好传承,而作为实现文化良好传承的中文专业则逐渐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性关注。而作为中文专业中较为重要的古代文学课程而言,良好的教学方式则可以有效的促进该门课程教学实际目标的有效实现,通过利用启发式以及情境式和演讲式、表演式以及研究式这五种教学方法进而真正的促进中文专业学生获得人文素养的有效提高以及专业知识的有效掌握,为其今后良好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 篇3

关键词:比较文学;主题学;求同存异;差异性

主题学研究,至今为止已经有数百年的历史。然目前学界关于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这一课题仍然聚讼风云、莫衷一是。国内对于主题学的定义为:“主题学是比较文学的分支领域,研究的是同一主题、母题、题材、情景、意向等在不同国家、文化间的流变,并努力通过异同研究揭示出个人、民族背后的心理特征和审美追求。”那么对于秦、陆二位学者的《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的主要内容,也从母题、题材和主题三个方面来讲述:

诚然,我们必须得承认阿Q与堂吉诃德的人生道路、价值观念以及体现的民族意识都相隔千里。但论者也说:“在他们各具特性的血肉之躯中却包裹着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的灵魂。”文学即人学,不同的文学作品往往呈现出共通的生命体验,从而蕴含起共同的主题。当然,主题学视野之下的同一主题并不仅限于罗列研究对象的相同点,我们仍要把关注点放在同一主题的不同之处。

首先来看堂吉诃德和阿Q在母题上的比较。简单来说,母题是主题的“子集”。以“精神胜利法”为例——阿Q“擎起右手,用力在自己脸上连着打了两个嘴巴”使自己“转败为胜”。堂吉诃德在一群商人面前口出狂言,结果被“打得像碾过的麦子一样”。结果竟然还“私自庆幸,觉得这种灾殃是游侠骑士分内应有的”。所以此二人可以说是十足的“精神胜利法”信仰者。

但是,堂吉诃德使用精神胜利法是为了使自己不至于被一时的失败泯灭了行侠仗义的抱负,他的精神胜利法是主观能动的。而中国的农民阿Q则是内心退缩型的,即便被逼到绝路,也不是进行反抗而是“自己打自己”,在虚妄的幻想中自欺欺人,麻木自己那颗痛苦的心。同样惹人发笑、令人同情的“精神胜利法”在堂吉诃德和阿Q身上,有着不同的内在含义,这是因为不同作者站在不同的时代浪潮上,他们在人物身上所寄予的精神必然是有差异的。

引用论者的话说:“在阿Q和堂吉诃德身上,显著的差异是和惊人的相似密切结合在一起的,它们都统一在一个严整而复杂矛盾的性格之中。比较文学研究的任务就在于既从类似之中发现差异,从而肯定它们各自的独创性贡献;又要从差异之中发现类似,以便发现它们的特点、原因和类型。”

第二,有关堂吉诃德与阿Q的形象在题材研究中的比较。我们可以把堂吉诃德和阿Q两种看似不同的题材归为一类,那就是人的毁灭。他们的荒谬可笑,是因为把幻想看作现实,把失败作为胜利,以为自己是了不起的英雄。但实际上他们是最软弱无能,最被现实玩弄的人。喜剧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悲剧——阿Q的愚昧顽固不是天性,而是当时黑暗现实的迫使他养成了这样悲剧的性格;而堂吉诃德,他为维护骑士制度作出的种种努力,是那样的虔诚、真挚,没有丝毫的矫饰。因此,作为具有喜剧性格的阿Q和堂吉诃德,仍然给人以强烈的悲剧印象。最后他们都不可避免的走向了毁灭——阿Q被无情地枪毙;堂吉诃德回乡大病一场,邻幡悔悟,却与世长辞。悲剧与喜剧的双重性在他们二者身上完美统一,让人们在讥讽中叹息,在同情中感到可笑。但,堂吉诃德的理想,是崇高的。因此,人们可以从他的失败中肯定其对理想的忠诚和执着。而阿Q 那朦胧的阶级意识,从未促进他对社会有新的见解。他不像堂吉诃德,最终让我们在为之惋惜的同时得到教益和启迪。所以尽管阿Q和堂吉诃德的故事都是一部辛辣讽刺最后走向毁灭的悲喜剧,但作者塑造人物之后的所指是分道扬镳的。

最后,让我们来比较一下堂吉诃德与阿Q的主题上异同。阿Q和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具有相似性,是和西班牙与中国当时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的。16世纪末的西班牙和五四时期的中国都处于新旧冲突的动荡时代。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揭去了蒙昧的面纱,肯定生命、个性和理性。塞万提斯者借堂吉诃德之口表达了自己人文主义的进步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礼制余毒残害全国。阿Q是鲁迅创造的被中国封建意识毒害的牺牲品,是国民劣根性的集大成者,鲁迅讽刺阿Q,也就是揭露社会的黑暗和罪恶,批判封建专制和礼教。所以两部作品的主题都的是通过讽刺主人公的愚昧无知来达到讽刺的目的。但和而不同的是塞万提斯把自己的爱憎与希望寄托在主人公身上,他的创作是为了否定骑士小说的荒诞不经。而鲁迅同样用否定的笔法,批判国民劣根性,疗救社会病苦。

这两部作品流传至今,如同他们的作者一度颠沛流离。但从浩繁的卷帙中将他们细细拾出,其荒诞不经的笔法和深刻的内容依然经久不衰。如今将他们并肩其列,在发现世界文学的芬芳繁盛之时,更是探索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主题学研究,就是在求同存异当中一边发掘出人类共同情感和文学的普遍规律,一边又辨认出其差异性和独特性。这样文学的研究发展才能够全面客观,使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在主题学的关照之下生成一种新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秦家琪,陆协新.阿Q和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研究[J].文学评论,1982(04).

[2]高勇.母题理论探析——在比较文学主题学视域中[D].天津师范大学,2007.

[3]王立.关于文学主题学研究的一些思考[J].中国比较文学,1999(04).

[4]王立.主题学的理论方法及其研究实践[J].学术交流,2013(01).

公文主旨与文学作品主题之比较 篇4

一、内涵上的“题”与“旨”

基础写作学说:“主题, 即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 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达出来的基本观点或中心思想。”《现代汉语词典》对“主题”的解释是:“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对“主旨”的解释是:“主要的意义、用意或目的”。文学作品是以创作艺术形象为目的的, 饱含着作者对社会生活和客观事物的认识和体会, 表达出作者强烈的情感或意愿, 会呈现鲜明的中心思想, 我们叫做“主题”。而公文具有实用性, 它的目的是用来指导工作实践, 它从实现问题出发, 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归宿, 其中并不一定表达明确的主题思想。公文的本质是实现写作意图、完成制发目的, 所以我们不用“主题”来表现公文的写作目的, 用“主旨”更为恰当些。

二、来源上的“主动”与“被动”

写作过程是一种“物—意—文”的双重转化, 写作活动的完成是写作者从触发思维到继发思维再到完形思维的升华和凝练。所以无论是文学作品的主题还是公文的主旨, 都是写作者经过多重思维的结晶。文学作品主题的产生是作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素材和经验, 这些素材和经验是原始的、零散的, 而当作者受到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或事物的触动, 就产生了写作动机, 然后对这些原始的素材和经验进行“加工”、“过滤”, 把他们组织、串联在一起, 共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文学创作讲究灵感, 陆机《文赋》首次论述了创作中的灵感问题:“若夫应感之会, 通塞之纪。来不可遏, 去不可止。藏若景灭, 行犹响起。”灵感触发了作者的写作欲望, 产生了写作动机, 从而驱使着作者进行文学作品的创作。所以说, 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是作者能动的对现实生活和客观事物进行认识的基础上凝练而成的, 是主动的。公文主旨虽然也是写作者在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的基础上提炼而成的, 但并不是写作者的主动行为, 而是被动的。公文写作多是源于上级机关或领导的需要, 是为了传达上级文件精神、贯彻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工作、报告情况和交流经验等。如何准确领悟和把握领导意图, 是公文写作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公文写作者要紧紧围绕领导的意图进行选材、立意、谋篇布局, 把领导要表达的主旨以最佳的方式呈现出来。所以说, 公文主旨的来源是被动的, 它绝不是公文写作者个人的意愿或情感, 它反映的是领导机关、领导班子或领导个人的精神和意见。

三、表达上的“间接”与“直接”

文学作品讲究委婉含蓄, 所以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都是通过烘托、象征等方式间接表达出来的。我国文学从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到屈原的《离骚》、到唐诗宋词、明清小说再到现当代文学, 无不推崇“含蓄美”。刘勰在《文心雕龙 · 隐秀篇》中说:“隐也者, 文外之重旨也;秀也者, 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 秀以卓绝为巧, 斯乃旧章之懿德, 才情之佳会也。”这正是文学作品主题含蓄性的深刻阐释, 刘勰认为只有“隐秀”之文才称得上是华文。所以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都是隐藏于作品、形象和情节之中间接表达出来的。如矛盾的《白杨礼赞》, 文章热情赞颂了白杨树的“不平凡”, 描写了高原壮丽的景色, 而实质上作者是借礼赞白杨树, 来表达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文笔婉曲, 采用象征手法间接表达深刻的寓意。而公文主旨要求具有明确性,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求什么、禁止什么, 必须直接地表达出来, 切不可含蓄不清、模糊晦涩。公文制发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工作实践, 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保证公文的时效性和实用性, 公文在表达思想、意见、观点和主张时必须要态度明确、旗帜鲜明。所以公文主旨以明白显露为宜, 做到思路清理, 语言简洁, 表达直接, 使受文单位及时地领悟意图, 从而指导公务活动的开展。如果公文主旨的表达隐约朦胧, 模模糊糊, 势必会造成公文的失败, 阻碍公务工作的进行。

四、数量上的“多”与“一”

文学作品内容丰富, 篇幅较长, 往往可以或者存在多个主题, 这是文学作品主题是一个特点。比如《红楼梦》, 鲁迅在《< 绛洞花主> 小引》中是这么评价的:“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所谓“有一千个读者, 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如此, 文学作品的主题因读者不同解读也就不同。而公文的主旨必须遵循“一文一旨”的原则, 一篇公文一个主旨, 只能宣传一种政策、贯彻一种思想、阐述一个观点、解决一个问题, 坚持一条主线贯穿全文, 不能出现两个或多个中心思想, 否则容易产生主旨不明或主旨分歧。一些陈述性、综合性的公文, 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调查报告、讲话稿等, 篇幅较长、内容略多, 会出现多个小标题或关键句, 乍看是在多角度、多层次表达意图, 实质上都是紧紧围绕着一个主旨进行阐述, 小标题归属于大标题, 分观点为主观点服务。

参考文献

[1]雷莉.浅析公文主旨与文学作品主题的区别[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 01:59-60.

[2]张维功.公文写作与文学写作比较研究[J].办公室业务, 2013, 19:202-203.

主题文学艺术作品征集启事 篇5

一、活动方式、内容和要求

(一)活动方式

由盟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各旗县市(区)党委宣传部和各大企业党群工作部门负责对属地内企业、广大职工的宣传发动和作品的征集、初评和推荐工作。

(二)作品内容及形式

所有原创文学艺术作品,必须紧紧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牢固树立职业理想,认真履行岗位责任,积极弘扬敬业精神,努力提高职业技能,严格遵守社会道德这个主题,通过作者对“爱岗敬业、实干圆梦”的理解和实践,深刻挖掘其内涵,用文学艺术形式进行表达。

1.文学作品:小说、诗歌、散文、纪实文学、文学故事等,题目自拟,字数不超过3000字。

2.艺术节目:舞蹈、音乐情景剧、小品、相声、音乐快板、弹唱表演等。各表演门类需附表演视频或cd光盘一份,说唱类曲艺节目还需同时附文字脚本一份。各表演门类的表演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

(三)报送要求

1.所有应征作品必须是作者以来本人撰写创作,已公开发表或公演的作品不在此次征集之列。每类作品内容每人限报两件作品。所有投稿作品之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等法律问题,由作者自行解决和承担责任。

2.作者需填写《报名表》,每件作品必须注明作者真实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通讯地址及联系电话,禁用笔名。

3.应征参赛作品一律不收评审费,不退稿。盟委宣传部拥有对所有参赛作品的出版、展示、宣传、收藏权以及参选作品的处理权,不再另付稿酬,作者享有署名权。凡投稿者均视为认同并遵守本通知的各项规定,本通知的解释权归盟委宣传部。

4.征集截止时间:12月31日。

5.报送方式与地点:应征作品由各旗县市(区)党委宣传部和企业党群工作部门汇总初评后,统一填写作品汇总推荐表报盟委宣传部。报送地址:锡盟委宣传部(盟党政大楼1013室),联系电话:*******,邮箱:xmzyh@163.com。

二、工作安排

(一)9月,部署开展第二届企业职工原创文学艺术作品征集活动。

(二)9月-12月底,各旗县市(区)党委宣传部和各大企业党群工作部门结合各自实际,广泛宣传发动,动员职工积极参与,开展创作。期间入围作品将在锡林郭勒新闻网站陆续刊播。

(三)元月中旬,盟委宣传部将组织专家评委对入围作品进行评选,公布评选结果。

三、奖项设置

1.原创文学作品奖: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10名;

2.原创艺术节目奖不分门类和等级,共设6大优秀表演奖。

报告文学要开掘深刻的主题 篇6

关键词:报告文学;创作意图;深刻主题;开掘;主题;

主题是作者对生活思索的结果,选择鲜明的主题确定创作意图,对于报告文学来说极为重要,报告文学作者要具有鲜明的创作意图,这是写好报告文学的前提,列宁曾经说过:“要选政治上重要的、为大众所注意的、涉及最迫切问题的主题”。所以说报告文学作者不只是时代的记录员,而且是时代的研究员。

一、要善于开掘深刻的、正确的主题

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了生产承包责任制。在一系列的社会变革中,共产党人总是走在前头。但这一回,三门李第四生产队社员在组合生产作业组时,却抛弃了队里所有的五名共产党员。在这个“反常”的现象里面有什么值得深思的东西呢?当时的报告文学《三门李轶闻》的作者经过调查采访,看到了十年内乱造成的不正之风对党的肌体的侵蚀,有些党员变得不象党员了。然而,“病伤”是可以治疗的,这几位党员决定重新站起来,以自己的行动重新获得群众的信赖。作者就写出了党的一个最基本的细胞从蜕变到新生的过程,显示了党风正在好转主题。既批评了落后的事物,又鼓舞了人们的信心。这正是当时时代所需要的主题。所以作品受到了极大的注意,并被改编成电影。

二、开掘深刻主题的重要性

深刻主题对于报告文学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主题是作品的灵魂,有了正确深刻的主题,作品才能准确地反映时代,才能发挥教育作用。作品有了内在的思想美,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艺术才会闪射出强烈的光辉。

怎样才能开掘出一个好的主题呢?著名报告文学家黄钢说:“作品所选择的主题倾向问题,作者的主观意图究竟如何的问题,在每篇落笔之前,在考虑酝酿的过程中,始终是占据第一位的。对生活素材的分析、综合、提炼,甚至是对主题的酝酿、选择和确定,所有一切,只有用心思想一想才能懂得,才能达到。”这就是说,主题的获得不是轻而易举的,即使是成熟的作家,也要对生活现象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才能提炼出深刻的主题。黄钢当年对李四光事迹进行了报道,他从积累材料到发表整整用了五年时间。这五年中,他走访了地质部,阅读李四光的著作,采访庐山中外学者论战现场,查阅地质学科史料,访问了李四光的家属,积累了大量的素材。这五年消化、分析、研究素材的過程,也就是主题形成提炼的过程。他对人物和时代如何联系的认识是逐渐深化的,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发展过程。

当年,对李四光的报道,黄钢认为要处理好先进的西方和所谓落后的东方这一个矛盾。一方面,西方科技发达的国家轻视我们这个东方发展中的国家,但作家认为,如果说在近代的科学工作者发展方面有些事实确是这样,但他们都没有看到我们的指导思想却是先进的。另一方面,从我们国家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现状看,有李四光这样杰出的科学家,要不要承认技术不发达这个基本事实而急起直追?面对时代的这个矛盾,作品主要的不在于写出李四光的事迹,而要写出李四光的道路、精神和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以激励我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根据这个指导思想,作者研究了作品应写的重点和高潮。作家认为,写作重点不应放在我们找到并开发了石油这一点上,因为通过李四光的学说和石油战线工人的奋战,我们早把“中国贫油”的帽子扔得远远的了。重点要放在正在解决还没有解决的矛盾———地震预测问题上。这是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科研课题;地震灾害也威胁着民办各人人民的生命安全,社会主义中国有气魄有信心向这个尖端科学冲刺。这个任务还未完成,还要继续努力作战。所以作者后来用浓墨写了两个高潮,一个是周总理召集的国务院北京市地震工作会议;一个是周总理在李四光追悼会上的动情演讲,要求青年地质工作者继承李四光的遗志。后一高潮写得气势磅礴,沉郁悲壮,山呼海啸,感人至深,有力地烘托表现了主题。

经过一系列的开掘和思考,黄钢怀着巨大的喜悦总结说:“通过李四光的道路,从中表达出一个主题就是,我们党是能够领导科学的,我们一定把这个人们看成为落后的东方变成真正先进的地方,我们这个亚洲大陆是会新崛起的。”在当时,这是一个多么有远见卓识的新鲜深刻的主题啊!主题的这一主旋律抒发了爱国主义思想的高强音,激发了人们前进的信念,从而使人们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在主题思想的光照下,作者采访到的人物、情节、细节等原始素材都不再是客观的自在状态,而聚敛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发出熠熠光彩。可见,深入开掘主题是何等的重要。

开掘和提炼主题要付出艰苦的劳动,要反复地认识客观事物,不要指望一蹴而就。像摄影时调焦距一样,开始是模糊不清的,反复几次,最后一下调准了,就会拍出准确清晰的照片。我们无论写通讯还是报告文学,都不能停留在就素材写素材这样的水平上。再好的素材也不等于主题,好比矿石不是钢铁,棉花不是花布一样。作者要经过一系列艰苦的思考,要透过各种素材反映的生活现象,深入到生活的本质,把自己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既要通过广角的观察然后集中到时代的焦点,又要把作品所反映的局部与全局联系起来,从素材本身的意义与党领导的长远目标联系起来,并着力表现与回答时代最需要回答的问题,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这样开掘出来的主题有思想深度,能引起社会的巨大共鸣,产生积极的教育作用。因此,新闻记者、报告文学作者应该具有透视生活、探查事物本质的思想家的眼力。

试论西方文学中的忏悔主题 篇7

在英文和法文中, 忏悔一词都来源于拉丁文confessio, 含有“承认”的意思。“忏悔”是对罪恶, 过错, 弱点的一种宣告, 也是一种揭露, 承认, 坦白。从宗教情感上来说, “忏悔”体现了西方人对上帝充满着敬畏赞美之情, 基督教将自己视为是丧失存在坠入深渊的负罪者, 这就使得信仰者的心中充满了负疚感和渺小感, 上帝被视为是最高精神、最善道德和最尊神灵的集中体现者, 这使得信仰者面对上帝时产生了崇拜感, 自我与上帝、人与天堂之间的距离, 使得信仰者面对上帝时产生敬畏感。渺小感、崇拜感、敬畏感的存在使得凡人犹如犯人, 忏悔因此成为可能和必然。由于基督教强大的意识形态功能, 忏悔话语进入西方社会的许多领域, 忏悔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已经超越了宗教和道德的范畴, 从而成为西方的一种集体无意识。

二、西方文学中的忏悔主题

真正的忏悔文学出现在中世纪的教会文学中。《旧约》中有这样的诗句“我是在罪孽里生的, 在我母亲怀胎的时候我就有了罪”。在希伯来人的《旧约》中, 耶和华是善的唯一本源, 至于人, 从亚当, 夏娃起就是有罪的生灵, 因此不存在什么理想人物或理想人格, 《旧约》中的人物被宗教化了, 但也因此没有被神圣化, 英雄身上同样显示出人性的欠缺, 为了证明耶和华的至高无上, 就需要具体揭示人的罪恶或弱点, 因此《旧约》也容纳了较多的故事, 轶事和细节。

文艺复兴时期,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被称作“性格悲剧”。哈姆雷特对人类的称赞和对朋友, 仆人的尊重以及对自己使命和国家命运的追求赋予他人文主义者的光环, 但王子的延宕和犹豫又使他转向怀疑主义者。爱情的失败、朋友的背叛、敌人的强大、亲情的阻挠都使他感到复仇的无望, 他为自己的软弱和迟疑而叹息, 而忏悔。这是人文主义者自负骄傲的结果。摩尔人奥赛罗受奸人伊阿古的蒙蔽, 亲手掐死自己美貌的妻子。在苔丝狄蒙娜的尸体旁, 奥赛罗为自己的偏听偏信和怀疑而忏悔。他更应该为自己自卑的黑人情结和怀疑倾向负责。麦克白夫人在协助丈夫弑君之后, 不停地梦游和洗手, 因为她始终觉得自己的双手沾满了死人的鲜血。这种无意识的行为揭示出麦克白夫人内心的焦虑, 恐慌和不安。即使在睡眠状态她也在为自己的杀人罪孽而忏悔, 这种意识折磨她直到死亡。无论是延宕犹豫, 自负骄傲, 还是轻信怀疑, 贪婪恐惧, 这些性格所酿成的悲剧后面无不隐藏着深深的忏悔主题:对人性过错, 弱点和罪恶的一种宣告。

18世纪的欧洲流行一种文学体裁:书信体。欧洲文学中书信体的盛行同当时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普遍存在的感伤气息和探索个人内心的兴趣有关, 如英国作家理查生写作的《帕米拉》和《克来丽莎·哈娄》曾风靡一时, 引发了文坛的感伤主义思潮, 并波及其他国家。如法国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 卢梭的《新爱洛绮丝》, 德国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等等。感伤主义开启了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学内涵重在表现人的内心情感, 剖析手法细腻温柔, 这对人物更加深入地了解自我内心, 发现不足进而反思的忏悔文学思路有着一定的启迪和积极推动作用。卢梭的自传名著《忏悔录》即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在现代主义文学的其他流派中, 无论是表现主义的权利异化 (卡夫卡的《城堡》《审判》) 和先进技术异化 (奥尼尔的《毛猿》) , 还是存在主义提出的“他人即地狱”观点 (萨特的《隔离审讯》) , 或者是荒诞派戏剧通过喜剧的细节表现悲剧的主题, 展示荒诞人生的思想危机和根本现实的危机, 还有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人与自然, 世界的和谐或反抗关系, 这些无不传达出一个内在的主题:“人面对强大的自然总是无能为力, 人总是受到外部世界某种力量的制约。”从而, 现代作家们共同提出了一个世界话题:人类, 应该忏悔。

三、结语

“忏悔”也体现了人类对自我在进行精神上的剖析和道德上的反思。忏悔是对人类真诚心灵的肯定, 它依就深刻的基督教根源, 通过人类自身思想、行动的不断否定和肯定, 使世俗心灵的沉沦负疴得到解脱, 最终完成心灵的复活和行动上的至善。当今世界, 人类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极大的提高, 而精神生活却越来越贫乏,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严重失衡, 长此下去, 人类将会沦为没有精神追求的单纯的功利性的、技术性的动物, 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 人类必须时刻检讨自己的行为, “忏悔”自己的过失, 这不仅是每一个个体灵魂的需要, 更是建设人类共有精神家园的需要。

摘要:忏悔是西方普遍流行的一种话语体系, 西方文学自中世纪奥古斯丁的《忏悔录》直到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过程中都蕴含着“忏悔”主题, “忏悔”不仅具有深刻的宗教含义, 更包涵着人类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对自身的探索和追问。本文试图追溯梳理西方文学发展中的忏悔主题, 并在此基础上对忏悔这一特有的文化现象作现代性的思考。

关键词:西方文学,忏悔主题,现代反思

参考文献

[1]文庸等.基督教词典[M].商务印书馆, 2005.

[2][美]G.F.穆尔, 郭舜平等译.基督教简史[M].商务印书馆, 2000.

[3][法]卢梭著, 陈筱卿译.忏悔录[M].译林出版社, 1995.

英美生态文学中的回归主题研究 篇8

1 英美生态文学强调 “回归本性”

英美文学中提到的回归本性,也是作家喜爱宣扬的。英国写实主义代表作家杰克·伦敦在其创作的畅销小说 《野性的呼唤》中描写了一只名字叫巴克的狗的变化。巴克是官宦家庭中的一只狗,生活非常惬意,后来接受了文明的教化,然而,随着当时阿拉斯加地区盛行的淘金热,完全改变了这只狗的命运,它被偷盗者卖掉,成为北方地区的一只雪橇狗。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巴克逐渐学会了适应,懂得了生存,学会了战斗,唤醒了体内的野性,并加入了狼犬,成为了它们中的领头者。作者认为,狗的野性是本性的使然,应回到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这样才能获得最终的价值和意义。如果巴克没有经历那次改变,也不会唤回内在的本性,本性的回归也无从谈起,这就是作者创作的巧妙之处。

2 英美生态文学重视 “回归自然”

回归自然是指感受自然的美好,享受自然赐予的生命,这也是生态文学所提倡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就是这样一位自然派的诗人,对山川河流和鸟语花香等自然景物的描写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将儿童和农民的生活场景真实地再现出来,将一幅美妙的自然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他曾经描写了这样一种场景 “我好似一朵孤独的云朵,飘荡在山谷间,然后我看到了大片金色的花朵开满了山野,和湖畔相依,与树木为伴,随风飘扬”。当读者读到这里,感受到的是水仙花的美好,如同进入了一个诗情画意般的境界,令人流连忘返,不禁感慨道,这是一种怎样惬意的生活呀! 美国冒险主义代表诗人艾默生在自己所著的 《论自然》中将对自然的热爱推向了更高的境界。在其眼中,世间万物都是灵魂和自然构成的。他有一句经典的独白: “当我在空旷的原野里,享受着和暖阳光的照射,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仰望无边的天际,感觉自己是如此渺小。我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眼球,事实上,这也是不存在的,仿佛我看到世界万物,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在这里不仅欣赏到自然的美好,同时也让我看到生命的本源,它是一种和大自然的融合,在它的怀抱中,我仿佛顿悟了佛的真谛。”

另外,当代美国小说家在创作的 《白噪音》 体现了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主要是这部小说倡导对自然的回归。小说中的主人翁杰克和妻子害怕死亡,希望自己能长久地活下去,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妻子宁愿出卖自己的肉体,也要换取正在开发阶段的长生不老药,杰克因为报复奸夫,在开枪的那一霎而良心发现,并最终将其送往医院。这种延年益寿的药富有戏剧性色彩,向读者展现了三个层面的人性回归,首先,是回归人体正常的生命规律,为了延长寿命,而不惜使用任何手段,这就缩短了生命的宽度,这是一种毫无意义的交换。其次是人性善良的回归,帮助他人,能够充实自己,远离功力,重新找回内心的充实和安宁,小说中提到的杰克夫妇的死是因为受到波的辐射,这种毒雾带来的污染,正是人类一手造成的结果。最后就是回归价值判断标准,为了不效仿别人,找寻自己,小说的题目巧妙地运用了隐喻,是指各种传播媒体,这种噪声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让人们在无意识中接受这种思想,从而失去判断的能力,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作者将现代危机呈现给读者,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就是要提醒人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本性,这样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才能和谐共处,人类也应如此。

3 生态文学的近况

1949 年年初,徐迟翻译的 《瓦尔登湖》 出版,梭罗的生态思想植入中国文坛的土壤。这是关乎中国生态文学影响源的重要事件。20 世纪70 年代,世界生态文学里程碑一般的杰作 《寂静的春天》中译本问世,震撼了并一直震撼着一些中国作家的心。80 年代,罗马俱乐部的 思想被译介引入,为刚刚兴起的我国生态文学提供了另一重要的思想资源。21 世纪初,欧美生态文学、生态哲学的成就被系统介绍进来,为我国生态文学走向深入提供了重要参照。从20 世纪80 年代至今,中国生态文学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感悟自然、展现危机和反思根源几个方面。但中国生态文学远未成熟,甚至,在生态问题日益引起各界的重视下,文学对生态还显得较为冷漠。

4 结论

我们从生态文学中倡导的关注人的思考和行动中,学到要尊重并爱护自然,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如果生态文学能固定在文化、自然和社会链条中,意义将超越作品本身,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一些变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类滥砍乱伐,为了获得经济效益,而不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这种对生态规律的破坏将受到越来越严厉的指责,环保意识已经深深植根于人的脑海中,为了子孙后代能更好地生存,我们需要将这种意识更好地传播,对牺牲环境换取利益的行为予以谴责。在对待个人价值问题上,许多人为了加官进爵,贪图物质享受,形成了错误的人生价值,把身体健康和对大好河山的领略来定位自己的人生意义。在世界气候大会中,联合国倡导国家和地区之间都要避免发生矛盾冲突,以和平的方式来解决,避免使用武力,这种呼声深入人心,和平发展才是人类的最终目的,我们将这一切都归于生态文化带来的影响。生态文学所起的作用非常大,为地球生命的存在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马若飞.英美生态文学的浪漫传统[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7-70.

[2]马若飞.论英美生态文学的浪漫传统[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64-66.

[3]钱小丽.现当代英美生态文学的嬗变与现实映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26-128.

[4]聂小凤,傅琴芳.生态文学批评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意义与作用[J].宜春学院学报,2011(7):184-185.

[5]尹根德.生态语言学视野下的高校英美文学教学[J].疯狂英语:教师版,2014(4):104-106,131,226.

[6]马雷,曹永梅.生态批评视野下的英美文学教学[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2):97-99.

[7]刘志平.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英美文学教育[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9):49-50.

文学主题 篇9

1.CBI主题模式的教学理念

CBI (content - based instruction, 简称CBI) , 又称 “ 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 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主要围绕教学大纲组织教学, 主要强调围绕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或信息组织教学 (Richards & Rogers, 2001:204) 。 这种教学模式最早起源于外语教学领域, 倡导者提倡将语言教学融入某一主题或者某一学科学习过程中, 将知识和语言学习融为一体。 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获取语言能力, 学生能够在学习内容的时候更好地运用语言, 以此提高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 由于用此种形式组织的课堂教学对内容给予充分关注, 容易激发学生通过目的语言思考、学习新知识, 作为主导者的学生自然而然地将听说读写这四种语言技能更好地融合起来。 该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多种语言技能, 而且可帮助学生掌握未来所需的各项技能和知识 (常俊跃, 2009:41) 。

语言学家布林顿在上世纪80年代将CBI进一步细分为了三种教学模式:主题模式 (Theme-based instruction) 、保护模式 (Sheltered instruction) 和辅助模式 (Adjunct instruction) 。 主题模式主要指由教师将教学内容划分为一个或多个主题, 并据此开展教学及各种课堂活动。 “把语言作为内容学习的媒介, 内容作为语言学习的资源” (王幸, 2012:126) 。主题模式的优势在于:课堂活动设置和安排更加灵活、生动、多样, 更好地满足不同语言水平学生的各种需求, 能够吸引他们积极投入其中。

具体说来, CBI主题模式在实施时可以使用 “6T法”:首先, 立足于文学史,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确定主题 (themes) ;其次, 根据确定好的主题, 确定教学内容 (texts) , 此过程中除了现有课本, 还包括依附于主题的相关补充材料;通过将一个主题细分为若干个话题 (topics) , 从不同侧面对主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 避免教学流于空泛;此外, 教学组织者还应该试图找出不同主题之间的线索 (threads) 及同一主题下若干话题之间的过渡 (transition) , 线索可以将主题与主题有机连贯起来, 使课程教学变为一个有机整体;而过渡则可以帮助教师实现同一主题下不同话题之间的自然转换。 设置任务 (task) 是整个6T法则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这一环节与语言学习直接相关, 主要指设计语言教学中开展的活动, 通过此可以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估和检验。 由于这种方法涉及的六个元素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皆为T, 故称6T法。

2.基于CBI主题模式的英美文学教学基本流程

为了更好地说明如何将CBI主题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笔者基于CBI主题模式的教学理念和英美文学课程自身特点, 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案。 英语专业英美文学课程每学期计划学时为48, 每周学时为3。 现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册Part3莎士比亚第18号十四行诗 (Sonnet 18) 为例, 引入CBI主题模式, 教学基本流程如下:

2.1确定主题。 主题是贯穿整个课程的核心思想, 基于CBI主题模式的教学活动主要围绕多个主题展开。 教师确定主题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水平、兴趣爱好和实际需要。传统英美文学课程多以文学史为纲, 将文学发展进程划分为几个主要阶段或流派, 依次展开教学。 然而, 在我国现行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计中, 英美文学课程的课时一般为一周2节至3节, 课时十分有限, 受此影响, 教师在课堂上涉及的内容只能是英美文学的极小一部分, 或偏于文学史简介, 或专注于有限的几部作品的分析, 较为零散, 学生难以窥见英美文学的全貌, 学习热情不高。 以主题为纲展开教学则可避免这样的尴尬, 将主题视为贯穿课程的核心思想, 根据教材自身特点, 考虑学生实际需要和兴趣爱好。 笔者在《英国文学史及选读》教学中以爱情、生命、家庭、宗教、历史、文化及政治这些普世主题作为教学主题, 打破时间和流派的限制, 使学生有机会领略同一主题在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作家的笔下, 在不同体裁文学作品中的异同;与此同时, 对于篇幅较长、内容丰富的文学作品, 可归入不同主题中进行讨论, 不仅避免传统教学模式中独木不见林的现象, 使学生更好地从总体上把握英国文学, 而且能丰富和加深学生对单个文本的理解。

第18号十四行诗是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最广为人知的一首, 主要赞颂了主人公的美貌, 感叹韶华易逝, 唯有文学才能使美永存。 因此, 笔者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生命 (life) 。

2.2课堂教学内容。 在CBI模式下, 英美文学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教材, 还包括依附于主题的阅读和视听说材料。 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 教师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 根据不同主题, 选择丰富的网络资源作为教学内容的延伸和补充, 将大大增强英美文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这一单元教学过程中, 教师准备材料:关于十四行诗的相关知识;相关阅读补充材料:关于生命主题的其他文学作品或选段;第18号十四行诗的三个不同中文译本;相关音频和视频材料。 学生准备材料:关于生命主题的文学作品或选段。

2.3课堂讲解。 在确定了整个课程将讨论的主题及相关文本材料之后, 还必须对主题进行深化, 并将不同主题串联起来, 以期将整个课程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需要涉及6T法则中的“话题”、“线索”和“过渡”:教师作为教学组织者, 根据选定课文材料的自身特点, 将每一主题细分为若干话题, 并在其中寻找相关线索, 以实现同一主题下不同话题之间及不同主题之间的自然过渡。 具体到本单元教学中,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第一, 导入部分。 主要可以分两个部分实施: (1) 由主讲教师介绍十四行诗的起源、主要特征、常见主题及主要代表人物。 十四行诗最早起源于意大利, 本质上是一种抒情诗, 常以抒发爱情、感慨人生为主题, 重要代表为彼得拉克与莎士比亚。由此, 可以将背景知识介绍中提及的“人生”和“莎士比亚”作为线索, 巧妙过渡到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讨论环节。 与此同时, 学生的文学常识得以丰富, 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讨论的文学作品。 (2) 播放根据该诗改编而成的歌曲,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第二, 从语言层面研读该诗。 要求学生吟诵这首诗, 找出该诗的押韵模式, 为学生讲解该诗的相关语言点, 如thou, thee和thy的用法与含义, 要求学生找出该诗采用的语言修辞手法, 为学生理解这首诗歌扫清语言障碍。

第三, 根据第18号十四行诗自身的特点, 将“生命”这一主题具体分解为“莎士比亚如何在这首诗中表现韶华易逝、人生无常”、“作者对待生命的态度”、“中外文学作品关于相似主题的讨论及异同”等数个话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播放唐代诗人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配乐视频, 组织学生对其中的生命观进行讨论, 和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比较。 使学生不局限于英语文学本身, 将讨论范围扩大至整个中外文学, 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主体意识。 温习《哈姆雷特》中关于生存和死亡的著名独白, 讨论莎士比亚如何从不同侧面对生命这一主题进行探索, 加深学生对这一主题的理解。

第四, 由这首诗的讨论延伸至对莎士比亚文学创作的介绍, 以此为线索, 过渡到《威尼斯商人》中的宗教主题。

2.4课外任务。 任务是整个6T法则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这一环节与语言学习直接相关, 主要指在语言教学中开展的活动。 在英美文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及实际需要设计一些由个人独立完成或者小组协同完成的任务, 任务内容可以涉及上文提到的不同话题、主题的讨论, 也可是文化、哲学、历史或词汇、语篇等与语言技能本身相关的内容。 以此实现对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估,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 提高其积极性, 并且锻炼其综合能力。

除了上文提到的授课过程中的讨论, 教师还可以在课后为学生设置相关任务, 以达到巩固和拓展的效果。 如本单元教学中布置学生在课后翻译这首诗歌, 然后欣赏由教师提供的不同版本的名家翻译, 并要求学生对此进行比较和评析, 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分析、思辨能力。

3.结语

通过将CBI模式运用在英语专业核心主干课程英美文学教学中, 我们可以在如下几方面取得明显效果: (1) 利用文学本身蕴涵的丰富内涵, 在保持语言技能训练强度的基础上融入专业学科教育与人文通识教育, 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讨论的主题和话题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既有本学科的知识又有跨学科的知识。 (2) 将文学作为语言学习素材, 通过划分不同主题和不同话题, 将语言知识系统化, 内容和语言学习相结合, 加强语言输入和输出的联系, 有利于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3) 根据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 围绕研讨的文本, 通过设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个人及小组任务,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使学生学会独立搜集资料, 以及分工合作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讨论, 提高他们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总而言之, 将CBI模式运用到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 有利于在现有课程体系下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语言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新模式。

摘要:CBI模式, 又称“以内容为依托的教学模式”, 主要强调围绕学生即将学习的内容或信息组织教学, 是一种国内外目前比较流行的语言教学模式。采用CBI模式对英美文学课程教学进行研究, 目的在于将文学与语言打通, 扩大此门课程的外延, 加深此门课程的深度, 着眼于优化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提供一种可借鉴的新模式。

关键词:CBI模式,英美文学,6T法则,语言教学

参考文献

[1]常俊跃, 刘晓蕖, 邓耀臣.内容依托式教学改革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外语, 2009, (5) .

[2]王幸.CBI主题模式下的英语专业精读课程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 2012, (6) .

[3]Richards, J.C, &Rogers, T.S.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文学主题 篇10

文化身份的构建既是自我内在选择的过程, 也是社会、文化、政治等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华裔男性离开了中国封建主义男权当道的外部土壤, 其控制力和话语权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华裔女性在美国这个相对自由的异质文化国度里独立意识和身份意识开始觉醒, 寻求其主体身份。因此, 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往往以女性为中心, 给女性充分话语权和自由思考的空间, 男性形象则处于消声和无力状态。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 华裔美国女作家对于身份主题的探索经历了由展现自我、到建构女性主体性地位、再到多元文化身份这三个阶段:首先, 五十年代的代表作家黄玉雪的《华女阿五》突出了这一阶段华裔美国女性多倾向于展现自我, 却缺乏追求自我意识的特点;其次, 七十年代汤亭亭的《女勇士》和八十年代谭恩美的《喜福会》展现出华裔美国女性在文化碰撞和回忆探索中建构华裔美国人身份的过程;最后, 九十年代任壁莲的《莫娜在希望之乡》挖掘了华裔美国女性后代在混合多元文化的影响下, 兼收并蓄, 形成既不同于美国文化又不同于母国文化的多元混杂文化身份的过程。 (1) 她们对文化身份的探寻和建构, 汇聚成一条不断向前奔流的身份认知的河流, 引领读者走过华裔美国女性的心路历程。

1 展现自我, 臣服于美国文化——《华女阿五》

《华女阿五》是黄玉雪的自传小说, 讲述了她作为华裔女性通过自身努力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社会取得成功的故事。作为第一部受到广泛赞誉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品, 《华女阿五》被翻译成多国语言畅销海外, 拥有数万读者, 美国一些初中和高中也选择本书部分章节作为亚裔文学教材。不仅如此, 她还得到美国政府支持, 到亚洲宣扬“触手可及”的“美国梦”, 黄玉雪在《华女阿五》中对待美国主流文化的认同和臣服态度迎合了美国政客和美国主流社会对待少数族裔文化的需求, 她也放弃了自己的族裔性, 投身到美国的“熔炉”之中。

身为华裔女性必然时时受到性别和种族的双重压迫, 然而黄玉雪站在美国价值观立场, 将中国文化视为“他者”, 把批判的目光对准了来自中华文化的家长制和重男轻女, 对于美国社会中的种族歧视问题避重就轻, 态度不明。中国女孩的行为举止在小的时候就要受到严格的约束, 尊敬师长, 顺从父母, 而且家中没有人会在意和关注一个女孩的想法。父亲让女儿接受教育是为子孙考虑, 一个有学识的妻子和母亲, 才能辅助丈夫和整个家族成功的培养出可以光宗耀祖的子孙。黄玉雪站在白人价值观的立场, 认为这是对她个人权利的蔑视, 她与父亲的不和也象征着中美文化价值观的冲突。此外, 为了抓住白人读者的眼球, 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 黄玉雪在书中详尽描写了美国华人社会的生活, 内容包罗万象, 比如华人的家庭观念、恪守的礼节、传统节日、结婚生子、殡葬仪式、中医中药, 尤其是对各式中国菜的调料和配方大加笔墨。这些只是不会威胁美国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中华表象文化, 虽然她希望吸纳两种文化的最优秀部分, 若是经过思考和推敲则不难发现, 这种优秀文化的组合是将西方文明的思想、社会关系、思维模式、生活方式等精神层面的文化, 与中国的饮食和传统节日等表象文化简单的组合在一起, 而饮食和节日远不是中国文明的最关键、最重要的部分。

不仅如此, 黄玉雪在第一章就提到了自己对中美文化的印象, 她对美国文化的推崇之意溢于言表。“同一个太平洋沐浴了两岸的两个世界, 成为保守与新潮、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的联系桥梁。”这里的两个世界指的是中国与美国, 过去意味着落后, 现在意味着先进。最后从黄玉雪的写作动机来看, 她想“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华人所做的贡献, 这样, 在西方世界里, 华人会得到认可”。当然这里的“人们”是指白人读者, 她希望西方世界可以接受华人, 认可华人。她用自己的成功证明自己是可以融入美国主流价值观, 对中华文化的展现和描写也是为了得到美国社会的认可, 她渴望被这个社会接纳成为美国人, 对于自身的族裔性, 选择了淡化。

2 文化碰撞中构建华裔美国人的身份——《女勇士》和《喜福会》

与黄玉雪所处的二十世纪40年代相比, 60、70年代的民权运动唤起了少数族裔对自身族裔特性的意识, 汤亭亭的《女勇士》和谭恩美的《喜福会》都更多展现了中美异质文化的差异和冲突, 不满足于中华文化的束缚和简单的追求美国主流社会的接纳, 她们力求发出边缘弱势种族和边缘文化的声音, 探求自己的身份归属, 对“我是谁”这个问题她们更加迫切地想知道答案。两书通过描写母亲们和女儿们间的故事反映出两代人和两种文化的差异, 正是在这样的冲突中, 她们明白自己不是纯粹的中国人或者美国人, 而是兼容中美文化的华裔美国人。

《女勇士》是一部现实和幻想交织的作品, 在虚与实的变换间, 汤亭亭讲述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鄙夷, 对自己的中国文化身份的疏离, 而美国文化歧视少数族裔人民, 以及主流社会的排他性使得她也意识到美国文化不是自己的归属。在唐人街的生活让汤亭亭体会到中国女性在文化中受压迫和失声的状态。“养女不如养呆鹅”、“女孩好比饭里的蛆”等等侮辱的言语让汤亭亭反感和痛苦。父母面对接受过美国教育, 思想美国化的孩子发出这样的感叹, “你们这些美国人总是拿生命开玩笑, ”、“中国人之间的事你们懂什么。”他们不再耐心地向孩子解释中华文化的传统, 而认为他们是被美国文化同化了。可是美国社会对华裔的态度也是冷漠和歧视, 在工作中, 汤亭亭被老板称为“黄鬼”, 面对老板的谩骂也只能小声地反抗。她的黄皮肤和黑头发使她成为被美国主流社会文化凝视的“他者”, 即使她在学校的成绩优异, 也不会改变美国社会对她的歧视和排斥。

然而文化作为一种身份或者认同, 必定要和文化个体归属的民族联系在一起才能获取力量, 于是, 汤亭亭开始重新思索与中美文化的关系, 族裔意识开始觉醒, 并通过对中国花木兰和蔡琰故事的改编塑造了属于自己的华裔美国人身份。中国故事中的花木兰是个替父从军, 保家卫国, 忠于皇帝的女子, 身上肩负着父权社会的传统任务;而汤亭亭创造的花木兰则是一位兼容了东方武术绝技和西方自由思想的新女性。她化身为武艺不凡, 能够率领农民军队推翻皇帝, 为妇女自由和权利而战的女勇士。新木兰的形象是汤亭亭为了中国女性的不平等地位奋起反抗而生, 对蔡琰故事的重写则是汤亭亭对自己华裔美国人的独立身份的凯歌。生活在异族文化的蔡琰起初感受到的只有压抑和沉默, 唯有用歌唱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找到了自我。歌声中透露出两种文化的交融, 在她歌唱汉族亲人的汉语歌声中, 匈奴人也体会到了其中的悲愤和感伤, 他们甚至觉得歌声中有匈奴词句, 是对他们漂泊生活的悲情诉说。与蔡琰生活在一群异族人中间一样, 汤亭亭则是生活在异质的美国文化中, 她通过书写的方式, 发出华裔女性的声音, 试图走出边缘状态, 建构自己华裔美国人的身份。

同样从女性主义视角和文化冲突融合出发, 谭恩美的《喜福会》通过描写中国移民母亲对自己在中国的生活经历的回忆, 以及生长在美国的女儿们的生活经历, 从而为华裔女性打破了无声状态, 不仅反抗了美国东方主义意识和主流文化的压迫, 重构了女性自我的主体性, 也帮助中国移民母亲和美国女儿重新建立了联系, 在华人母亲的鼓励和帮助之下, 女儿们珍视自我价值、勇敢面对婚姻问题及生活中的困境, 重塑了自己的华裔美国人身份。

故事围绕四对中国母女展开, 分别是吴夙愿和吴精美, 钟林冬和卫弗利, 顾映映和女儿圣克莱尔·琳娜, 苏安梅和女儿罗丝。这两代人有分别代表了两种文化的冲突和交锋, 正是在冲突和理解过程中, 使得中美文化得以融合, 让女儿们更加理解“我是谁”, 明白自己独特的华裔美国人身份。在故事的开始, 女儿们站在美国强势文化的立场, 对母亲带有中国色彩的传统行为进行了凝视。浸润于美国东方主义意识以及对于中国的片面的、有偏见的西方文化传统之中, 女儿们对母亲以及中华文化的认识自然形成了一种批判式的凝视。吴精美对于异质的中华文化一直没有兴趣, 并且把母亲在桂林的故事当作异域的消遣, 她对于“喜福会”的认识是“中国民间的陋习”, 觉得其性质如同‘三K党’的秘密集会, 或者是一种宗教仪式, 从未试图去了解母亲的生活。钟·韦弗利把自己母亲的家乡太原听成台湾。在她的眼里的中国人迷信、落后、爱炫耀、喜攀比。这种片面的东方主义认识一旦与真正的东方文化相接触, 矛盾便自然产生。然而, 中国在近代史中的政治经济方面的落后性使中华文化处于低下的失语状态, 这也导致中国母亲们在美国主流文化中处于难民、失语者的地位, 她们已经失去了中华文化身份, 不认输的精神力量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却成了她们抗争的动力。即便不擅长英语, 她们也要参与到女儿们的生活中, 无畏的挑战西方霸权。母亲在母女对抗关系中, 不去争辩, 以退为进的办法正是中华文化给她们的智慧, 正如韦弗利说, 母亲一直耐心地等待着女儿主动从误解中走出, 而真正的文化融合发生在精美抛开分歧坐上飞机, 亲身体会中国文化的时刻, 从此也实现了对文化身份的新的建构。

东西方文化之间的霸权关系的消解是通过以女儿们为代表的美国文化与以母亲们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之间的理解与认同而实现的, 文化平等交流是谭恩美在促进文化融合方面的美好愿望, 母女之间误会和矛盾的消融便是她们建立平等理解关系的表现, 也体现了她们对各自身份归属的新认识。

从黄玉雪到汤亭亭和谭恩美, 她们对自身文化身份的探索从单方面寻求美国主流文化的认可, 想要摆脱边缘弱势族裔地位, 到挖掘本族裔传统文化并与主流文化进行融合嫁接, 创造自身华裔美国人的身份立场, 这样的变化不仅是她们努力进入主流文化力图发声的结果, 更是外界文化交流融合, 少数族裔宣扬族裔性的产物。

3 多元文化下的混杂身份——《莫娜在希望之乡》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 新一代华裔女作家任璧莲将多元文化推到了极致。与单德兴的访谈中, 她声称:“我的立场———是很反本质论式的 (anti-essentialist) ”每个人的族裔性是由其自身选择决定的, 同时, 性别在这个过程中也发挥重大作用。而血统对于族裔身份的影响却不大。她重新定义族裔本质论,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建构了一种流动的、多元的族裔身份观。她还认为“族裔问题在美国社会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 由于多元文化背景下存在族裔文化之间的冲突和交融, 少数族裔女性会面临的更加严重的身份危机。因此, 一元和二元族裔身份不能使她满足, 多元文化身份一直是任壁莲小说中女主人公所不断追寻的目标。

在小说《莫娜在希望之乡》中, 任璧莲将莫娜的形象塑造为:从父辈那里学会讲“别发疯”、“浆糊”几个汉语单字;而英语流利而地道。更为典型的是, 她认为“成为美国人意味着你想成为什么就可以成为什么”, 她正是想成为犹太人, 仅仅是“改变信仰” (“convert”) 便可以简单实现, “一切都随自己的心意。”她受到美国自由主义精神的影响, 渴望摆脱父母在家中的权威地位, 拥有自己的自由选择权。在与犹太邻居和朋友相处过程中, 她发现犹太文化对自由的捍卫和推崇与她的期盼不谋而合, 犹太教更是教导人们每个人都有按照自己灵魂表达个人意愿的权利。不顾母亲的反对, 莫娜不仅皈依了犹太教, 还与犹太人赛斯结婚, 婚后改名为Chang-omtz, 名字作为身份的象征表示她的犹太教华裔美国人身份。她给自己的女儿起名为I0, 表明女孩的身份在出生后只是0, 她是需要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选择、不断学习、不断建构的。莫娜对身份和信仰的自由选择是女性掌握主动权, 对抗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的表现, 也是她积极建构多元文化身份的象征。

任壁莲对多元文化身份的构建没有局限在莫娜身上, 莫娜生活的社区里也上演着多种族裔文化的冲突和交融, “古格尔斯坦营”的建立是任壁莲对美国多元文化社会乌托邦式的建构。生活在少数族裔聚居的斯卡斯希尔犹太区, 莫娜身边的华裔、日裔、犹太裔和黑人依然存在着等级之分, 位于主体地位的主流社会白人, 属于中层市民的犹太裔美国人和亚裔美国人, 以及处于社会底层的黑人。在拉比、芭芭拉、赛斯、阿尔弗莱德和莫娜共同组织“古格尔斯坦营”中有白人、华人、黑人, 他们都代表了各自的民族文化。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的小世界中, 他们一起打球、做瑜伽、下国际象棋、听黑人音乐、讨论人权主义、种族问题和一些黑人文化。在这里, 文化身份会超越时空、文化和族裔, 进行不断地交融, 在异质且交叉的话语、行为和思维模式中不断的多元组合。

1996年, 任壁莲在接受《国外文学》杂志采访时所说的, “当我回顾我的一生时, 我不得不承认我身上最好最真实的部分是继承和学习的混合体。”她乐于学习各个族裔的优秀文化, 积极建构多元化世界, 在这里没有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之分, 没有主流和边缘价值观的差别。通过解构白人主体地位, 给了每一个追求自由平等的人一个多元化的身份。

4 总述

虽然三代女性华裔作家对文化身份的诉求一直处在流动、转化、交融的状态, 然而她们对自由平等的渴望和追求是不变的。在美国, 强势的白人文化要求少数族裔摒弃自身族裔特点皈依主流文化, 却没能给她们平等话语权, 受着父权文化压迫的华裔女性更加需要写作来打破男权社会的压迫, 解构男性的中心主体地位, 寻找自身归属。虽然她们的作品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对中国文化的误读, 并认为自己是美国人, 但作为中华民族的后人, 她们依然从中华文化中得到了写作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正如罗素所说:“西方文明的特殊贡献是科学方法, 而中国文明之特殊功绩在于合理的人生观。我们希望这两种因素能渐渐地溶汇在一起。”由此, 华裔作家们在展现东西方文明的差异与冲突的同时, 可以用西方的科学与理性的方法, 结合中国传统的人文关怀, 更加公正地对待中西文化, 更加明智地对待自己的身份归属, 在美国这个“色拉碗”中找到自己的归属。

摘要:华裔美国女作家在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和任壁莲及其作品在国内外均享有盛誉。她们虽然生活在不同年代, 但是她们的经典作品无一不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 并对其文化身份及归属进行了思考。随着美国社会对少数族裔问题的态度变化和中美关系的发展, 她们的作品在文化身份建构方面有着不同的见解, 这一主题也汇成了一条不断发展变化的主线。

关键词:华裔美国女作家,文化身份,《华女阿五》,《女勇士》,《喜福会》,《莫娜在希望之乡》

参考文献

[1]张子清.华裔美国文学之母:充满传奇色彩的黄玉雪[J].当代外国文学, 2003 (3) .

[2]黄玉雪.华女阿五[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4.

[3]汤亭亭.女勇士[M].李剑波, 陆承毅, 译.桂林:漓江出版社, 1998:43.

[4]谭恩美.喜福会[M].田青, 译.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4.

[5]单德兴.对话与交流[M].台北:麦田出版社, 2001:142.

[6]Jean, Gish.The Love Wife[M].New York:Vintage Contempo-raries, 2004.

[7]李淑言, 刘峰, 任壁莲.多元文化主义语境下的当代华裔美国文学——美籍华裔作家任碧莲访谈录[J].徐春耕, 译.国外文学, 1997 (4) :113.

[8]罗素论文集[J].编译参考, 1986 (4) :32.

[9]张琼.从阪依到寻找传统—美国华裔文学发展轨迹的思考[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4 (4) .

上一篇:马克主义哲学思维方式下一篇:多轴疲劳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