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的森林王国

2024-06-17

消失了的森林王国(精选五篇)

消失了的森林王国 篇1

我回去后安心地做了心血管内科的护士。除了上班,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上网。我在网上浏览榕树下、红袖添香等各种各样的文学网站,写一些随心所欲的文字,偶尔还去榕树下的公共聊天房里和一些异地他乡的人说说话。

2007年的岁末,那个虽然平常的夜晚,在白天因为抢救一个年仅45岁的心肌梗死病人失败而心情低落的我,去榕树聊天房里寻找一个陌生人倾诉自己心中的不快和郁闷。我是一名护士,除了做人们印象里的打针发药之事外,最重要的工作是在病人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能按照医嘱将正确的抢救药物和措施用上去,将他们从死神手中挽救出来。可有些时候,我却救不了他们。

那个晚上,我给自己取了一个无奈的名字:“等待拯救的天使”。我不指望在网络的另一端,能有一个人真正懂得我职业中的苦涩和无奈,能有一个人真正用心与我沟通。我只是希望能有一个人静静地听我说话。

可我却没有想到,那个晚上我拥有了这一生永远都无法忘记的相遇。榕树聊天房里,我遇到了在深圳罗湖一家医院急诊科工作的医生海默,一个来自四川的24岁男孩。那一晚过得很快,我们聊得很开心,职业上的相互了解让我们之间的交流毫无障碍,并且时刻产生出共鸣,那天晚上下线的时候,我们相互加了对方的QQ。

第二天,下班后打开QQ的我,就看到了海默跃动的图像。我们没有约,但我们不约而同地上了网。我们没有说要再聊天,但我们下班后立即上了QQ,关注着网络另一端那个尚且陌生的人,希望看到对方在线,能有进一步的沟通和了解。

那个夜晚,以及此后的许多夜晚,都开始变得很快。我的手指在键盘上灵活的敲打,许多生活中真实的文字便在显示器上弥漫开来,飞快传递到离我千里之外的海默眼前。而他,会用一个男人独有的见解和方式,给忧伤中的我送一些安慰,为快乐中的我添一些笑颜,并且将他工作和生活中的许多方面事无巨细的告诉我。

如果偶尔我和他不能同时上网,我们都会在网上留言,告诉对方自己的近况,无论是开心还是痛苦,我们都希望彼此一起分享和分担。

和海默聊天,已经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2008年的5月12日,是护士节,我清晨打开电脑,就看到了QQ上海默的留言。他告诉我,自己回老家了,晚上不能和我聊天,但他会在晚上给我电话,祝我节日快乐,希望明年的护士节,我能和他一起去四川,去他的家乡看一看。留言的最后,是一束红红的玫瑰花。

那一天的我是多么的开心啊!在网上相识半年,海默从来没有送过我玫瑰,更没有说过要我去他的家乡和他一起过护士节。

下午两点多钟的时候,在病房上班的我感觉大地忽然摇晃了几分钟。晚上和同事一起吃饭的时候,有人告诉我四川发生了大地震,有不少人伤亡,我急忙拨打海默的手机,但却是无法接通。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拨通过海默的手机。QQ上,海默的头像也再没有闪动过。5月18日,我打电话到海默的单位,他的同事告诉我,海默从5月10日离开医院后就再也没有任何消息。他的家,在地震最严重的地方———映秀镇的一个小山村。那个村子,因为山体滑坡,从深圳归家的海默和村人一起,全部消失了。

5月19日,县里组织医务人员前往四川实施医疗救援。我去了,去了映秀镇,去了海默的家乡,站在那片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我以为自己是在梦中。我的海默和他的家人,永远被灾难埋葬在了那片曾经美丽的土地上,什么都没有留下。

在四川参加医疗救援队日子,我发疯般的工作着,实在难过的时候,我就将海默和我说过的话,慢慢的逐字逐句的拿出来回忆,然后一个字一个字的回复留言。我写的每一个字都刻着我的思念,我写的每个字都映着我的痛苦。我甚至想象坐在电脑前的海默,知道我在他的家乡实施医疗救援,不再害怕陌生的城市和南来北往的人,会有多么的高兴。可是如果他知道失去了他的我这么的难过,他的心会有多么的悲伤。有时想着他和我说过的话,感觉海默仍然活着,好像只要我回家打开电脑,就能看到QQ上他跳动的图像。

现在,我回到了自己的县城。因为在灾区的突出表现,被县政府授予“抗震救灾英雄称号”,荣立了二等功,成为了医院的一名正式护士。

消失了的小巷 篇2

我看见那条小巷开始开始消失,越来越模糊,栀子花开满了整条小巷,我的童年随着一卷微风飘走了……

上小学的时候,总会经过一条长长的小巷,那里有一扇大门,里面住着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很喜欢养花,种树,那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美丽的花。春天一来,树上的小鸟叫个不停,我们就跳着跑着来玩捉迷藏,老奶奶笑呵呵的也不寂寞,夏天来的时候,栀子花从树上落下来,飘到小巷的每一个角落,美极了。常常到晚上的时候,

能从这开满花的地方看见星星,我们就快乐的跳起来。后来有些人路过时,把它称为人们心中的“百花园”。一簇一蔟花在老人的培育下,年复一年的盛开着,我们都长大了,没有太多时间去玩了,每次经过那扇大门时,都只是探探里面的花开了没有,这条小巷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突然有一天,无意间想起这里的一切,想起那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想起那飘满栀子花香的地方;想起那扇很久都没有再回去的童年。忽然有种冲动,脚不听使唤的来到这里,来到这个曾经被遗忘了的童话花园。

小巷不再是原来那坎坷不平,曲折狭窄的小路,它变得宽大了,变成了一条长长的人行道,栀子花消失了,没有了那阵清香。我又走了几步,那扇大门不见了,成了一家工厂,工厂里难闻的汽油味使我不得不离开。看到路过的一位工人,我问:“请问原来住在这里的老太太呢?”他满脸笑容地说:“是那个姓王的老人吗?她可惨了,没儿没女的,一天就知道养花。她上个月得了一个怪病,躺在床上再也没醒来……”我不知道我为什么愣在那里,那位工人看了看我叹了口气,再也没说,直径朝工厂走去。

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痛。我呆站在那里,没有老人,没有栀子花,没有那扇大门。原来这才发现,我的童年失去的太快,它没等我来的及再看一眼,就随着小巷里的点滴记忆飘走了。

回头,童年逝去。

回头,记忆飘走。

寻呼,消失了的行业 篇3

我是1980年进入邮电工程局开始小交换机话务员工作的,1984年转入电信113长途插转台,1989年调入126寻呼台,2000年因通信业的改革,进入联通客户服务中心工作至今。细数下来,我一直都从事着与话务相关的工作。

在小交换机台和长途插转台时,由于当时通信尚不发达,所有长途电话都由我们接转,我们这些长话台姑娘们是很“跑火”、很“翘”的,很多人都找我们处对象,还经常被请吃饭,收到各种礼物,可以说,过年过节的物品都不需要买。

1986年,电信组建126寻呼台。寻呼是个新兴的行业。因为我们113的人从事话务工作,业务熟,与用户打过交道,有一定经验。于是我和另外4个人被调到了126台。我任班长,领着这4人在小机房里为电信内部人员服务。当时外界还不是很清楚。

到了1992年,寻呼通信开始对外开台,并开设了销售寻呼机窗口,BP机逐渐为外人所了解,疯狂追捧。现在回想,当时真是火爆呢。每天400多部寻呼机一上柜就被抢购一空,人潮还总是把柜台的玻璃挤破,我们隔几天就得换新玻璃。上千元一个的BP机仍是一机难求,于是有很多人转弯抹角地找到我们,求买一个。那时我们就像上帝,别人都求着我们,捧着我们。想想真是风光。

我们的用户从几户飙升到了几十万户,寻呼小姐从5人增加到110多人,机房也先后搬了5次,一次比一次大。由于业务量太大,三班倒连轴转都忙不过来。姑娘们只要一上机台,那就是一直坐到下班,中间没有休息时间,上厕所都要举手报告、登记排队、来回二三分钟。一个班要接几百个电话,回家嗓子都哑了,咽喉炎经常发作。女儿、丈夫常常抱怨我回家不跟他们说话,那实在是没力气说,也说不出来呀。现在想起来都觉得累,好像还没有恢复过来一样。真好笑,是不?

这种又累、又风光、又疯狂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96年。

1994年开始,随着“榔头”手机的现身,寻呼业开始受其影响,到1996年,寻呼业务量下滑,用户减少,话务员辞职、分流。1998年,只剩7、8个人了。2000年,合并人联通,成立198灵通秘书台,它与126的工作性质完全不同了,是为手机用户发短信,做手机秘书。

2002年,126台的最后收尾工作由我参与完成。我看着126的机台、设备一一被拆除、撤掉,心里真是感怀。至此,126寻呼行业彻底退出通信舞台,像113长话台一样成为了消亡的行业。

消失了的小巷作文 篇4

上小学的时候,总会经过一条长长的小巷,那里有一扇大门,里面住着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她很喜欢养花,种树,那里开满了各种各样的美丽的花。春天一来,树上的小鸟叫个不停,我们就跳着跑着来玩捉迷藏,老奶奶笑呵呵的也不寂寞,夏天来的时候,栀子花从树上落下来,飘到小巷的每一个角落,美极了。常常到晚上的时候,

能从这开满花的地方看见星星,我们就快乐的跳起来。后来有些人路过时,把它称为人们心中的“百花园”。一簇一蔟花在老人的培育下,年复一年的盛开着,我们都长大了,没有太多时间去玩了,每次经过那扇大门时,都只是探探里面的花开了没有,这条小巷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突然有一天,无意间想起这里的一切,想起那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想起那飘满栀子花香的地方;想起那扇很久都没有再回去的童年。忽然有种冲动,脚不听使唤的来到这里,来到这个曾经被遗忘了的童话花园。

喀什先民那些消失了的古老部族 篇5

这块西部旷野之沃土,曾有塞种部族、诸羌部族、葛逻禄人、粟特人、西突厥部族、吐蕃人、回鹘人、喀喇契丹人、乃蛮人、维吾尔族、蒙古族、汉族、乌孜别克族、塔吉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等在这里繁衍生息。一个民族即是一部社会演变史,这样众多的部族,在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演绎了灿烂独特的人文景观。

而今,在数千年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曾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喀什噶尔古代文明的各种部族,他们如今去了哪里?是融汇进化为今日的居民?还是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呢?

塞种人随畜逐水草

塞种人,简称塞人,属欧罗巴人种印度地中海类型。原是住在中国新疆伊犁河流域的游牧民族。公元前8--9世纪,塞人曾广泛分布于咸海以东到帕米尔高原一带,东端的一小支甚至远居敦煌、祁连间,我国史书中称为“允姓之戎”的,大概就是这些塞种部族,其活动的地域包括疏勒在内。同众多的游牧民族一样,他们主要是“随畜逐水草”,兼冶炼和加工铁器。在公元前3世纪末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政权,“塞王”是他们的最高统治者。

塞种人是以游牧为主的民族,只有少部分人从事农业,种植糜子、大麦和小麦。已知道用毡房,这种毡房从外形上看是圆柱形的,里面以木料做成格子,分成6格至10格,可以张缩自如,以便携带,顶上环列着轻巧的椽木。这种便于拆卸和折叠的木格与毹,极易放在车上及马背上运走,是为适应游牧生活的智慧创造。塞种人将天幕建在大车上,车有两轮、四轮、六轮的,用两条牛或三條牛拉,有的用骆驼驾御。迁徙时,塞种人用车运送妻子、儿女及家庭什物、用具。这种天幕也可以从车上移下来建在地上。在冬天,也住在用泥草筑成的房子里。

公元前176年左右,大月氏向西方迁移时,打败了塞王。塞王向南过悬度,大月氏便占领了原塞王的辖地。后来乌孙王昆莫占有了大月氏的领地,所以说乌孙的子民中有塞种人和大月氏人。大批塞人被迫从伊犁河谷南迁,其中有一支曾通过喀什西北的铁列克山口,先后定居疏勒与于阗二绿洲。塞种人分散为许多小国,从疏勒起,西北的休循国、捐毒国等都是塞种人的国家。

本世纪以来,在喀什地区的巴楚县与和田地区,都发现过古代塞语文献,说明西汉以后,疏勒绿洲曾是古代塞人活动的重要地带。塞人南迁之际,已进入阶级社会,有过相当发达的古代文明,这对他们后来定居的西域古疏勒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无疑产生过巨大影响。有人甚至推断,“疏勒”这一地名,就是塞人的贡献。

新疆的古塞种人部落在公元8世纪前后被来自蒙古高原的维吾尔人部落以及其他突厥人所征服,然后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融入维吾尔等民族中去了,逐步成为维吾尔族等民族中重要的有机部分,他们使用的东伊朗语也被突厥语族的各种语言所同化,今天只有分布在新疆塔什库尔干的塔吉克族是古塞种人的唯一后裔。

诸羌之族行踪飘忽不定

羌人曾是古东方大族,形成于青藏高原地区,也就是藏族古称。以羊为图腾(早先以畜牧业为主)。关于“羌”的文字记录见于商代,殷商甲骨文中频繁出现“羌”这个字,意为奴隶。

羌人在秦汉时期就已经懂得伐木烧炭、采铜铁以及冶炼的技艺,并能用铜铁制造各种实用工具、兵器和装饰品,而且很早就开始从事农业和园艺业,种植瓜果、五谷和葡萄。此外,制陶业和采玉加工业相当发达。

历史上因时代、地域的不同,羌人又被称之为“姜”、“羌”、“氐羌”、“羌戎”、“西羌”等。姜姓始祖为炎帝,其最初分布于中国西部地区,“姜”、“羌”、“氐羌”《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左传·哀公九年》也载:“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后东向进入中原地区,在今河南及河南、河北、山东交界地区获得空前发展,成为黄河流域几个著名的部落集团之一。

商代羌之疆域广大,大致据有今甘肃省大部和陕西西部、山西南部及河南西北一带,是商王朝“四邦方”之一。著名族群有“北羌”、“马羌”等。其经济生活仍以畜牧业为主。后羌人加入周武王推翻商王朝的联军。

先秦时期,今陕、甘、青一带的羌人势力极为强大,活动范围也很广泛,从诺羌、于阗甚至葱岭间,都有羌人足迹。近年来,在塔什库尔干香巴拜地区发掘的40座古墓中,就有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羌人遗骨。位于葱岭东的疏勒绿洲上,也会有大批古羌人定居。他们西迁的时间,有可能比塞种人还要早好几个世纪。但羌人行踪飘忽不定,经济文化水平也比塞人低,直至东汉末期诸羌各部族还是以“酋豪”相统属;而塞人早在西汉初年就已有了“塞王”。

据史料记载,羌人的容貌特征,与中原华夏民族大致相似。《史记·西域传》记道:“自大宛(今中亚吉尔吉斯草原)以西……,其人皆深眼多须髯。”深眼多须髯是印欧人种的明显特征;而位居大宛以东的疏勒居民,在外貌上当与中原人相差不大。所以公元前128年左右来到疏勒的张缮,所看见的当地居民,应当主要是锗羌之族迁来的后裔;至少在那时还没有混入印欧人种血统,而是与中原人相同的蒙古利亚人种成份居多。

魏晋以至隋代史籍中,对西域疏勒国居民的描述,都是这样一句话:“人手足皆六指,产子非六指者皆不育。”可知手足长六个指头是当地居民的一大特征;如果孩子生下来没有长够六指,而是与正常人一样长五指,反会被视为怪胎而要令其夭折。这种长六指的特征一直沿续到唐代。

吐火罗人原始印欧人群

吐火罗人是原始印欧人群中的一支,其故乡在今中欧或东欧一带,公元前第三千纪上半叶便从操印欧语言西北组的人群中脱离出来,向东迁徙,大致于公元前二千纪末到前一千纪初进入新疆天山南北,成为当地最早定居的古代民族之一。

nlc202309042143

“吐火罗”人最早确切出现于西方史籍是在古希腊人的著作中,其中记载:公元前140年左右,以吐火罗为首的部落越过阿姆河进入巴克特里亚,灭掉了当地的希腊化王国。唐代玄奘法师在《大唐西域记》中曾两次提到覩货逻(吐火罗),一为覩货逻国(即今阿富汗北部的吐火罗斯坦),另一为覩货逻故国(在今新疆南部)。

1890年英国军官鲍威尔在库车发现古代桦树皮写本。在之后的近二十年中,大量的吐火罗文文献被西方探险队发现。最重要的发掘是由一支普鲁士探险队和一支法国探险队完成的,在中国新疆吐鲁番发现大批健驮逻语、安息语、古波斯语、粟特语和阗塞语古写本残卷,还发现一批用婆罗米字母书写的不为人知的语言的残卷;1907年法国探险家伯希和在新疆库车西北16公里处的卡伦峡谷和敦煌两地发现婆罗米木简,带回巴黎。最终使得大多数现有的吐火罗文卷本被保存在柏林和巴黎。

吐火罗文是用一种发源于北印度的音节字母书写的,这种被称之为婆罗米字母的系统在当地和同时代的其他地方也被用来抄写梵文的卷本。

新疆出土吐火罗语文献表明,吐火罗人讲印欧语系的语言。由此认为吐火罗人有可能是最古老的印欧人部落之一,早在印欧语系东西语支分化以前,他们就从原始印欧人部落中分离出来。

粟特人多豪商大贾

作为中西交通的十字路口,继部分塞种和大批的诸羌之族之后,往来于疏勒并定居的,数量最多、定居时间最长的,要算是粟特人。

粟特人原是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操中古东伊朗语的古老民族,从我国的东汉时期直至宋代,往来活跃在丝绸之路上,以长于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

粟特人建立过许多绿洲城邦,但从没有建立过统一的国家,因此长期受周边的强大外族势力的控制。由于粟特地区处于中亚西部丝绸之路的干线上,粟特人成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商业民族,他们通过漫长的丝绸之路频繁往来于中亚与中国之间,成为中世纪东西方贸易的承担者。

粟特人以善经商闻名,多豪商大贾,操印欧语系东伊朗语,早就创立了源自阿拉美字母系统的拼音文字,一般称之为粟特文,一作牵利文,于阗塞语中称为suli人,即牵利人(粟特人)。史载康国粟特“善商贾,好利,丈夫年二十去旁国,利所在无不至”。不辞劳苦,沿丝绸之路东西往返,由之形成了许多粟特聚落,例如丝路北道的碎叶城应即粟特人所筑。

粟特人的主要商业活动内容是从中原购买丝绸,而从西域运进体积小,价值高的珍宝,如瑟瑟、美王、玛瑙、珍珠等,因此,粟特人以善于鉴别宝物著称。奴隶也是粟特人贩运的主要商品,官府一般保护这种交易的正常进行,粟特人还以非法手段抢掠或拐带中原妇女。粟特人的商业活动包括丝绸、珠宝、珍玩、牲畜、奴隶、举息等,几乎覆盖了一切重要市场领域,确已控制了丝路贸易的命脉,乃至“京师衣冠子弟”也不得不拜在他们的脚下。

由于粟特人具有很高的文化水平,绘画、音乐、舞蹈都非常发达,加之他们在丝绸之路上的经商流动性,因而他们在文化传播中叶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的造纸术就是通过粟特人的政治中心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而西传,佛教、祆教、摩尼教、景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粟特人的媒介而东来的。

直到11世纪,喀什噶尔城郊还有大批的操粟特语的村落,这在麻赫穆德·喀什噶里的《突厥语大辞典》中,就有明确记载,说这些土著居民操“坎杰克语”;突厥称西域康居国为“坎杰克”,而康居正是粟特人的故乡。

总之,粟特人是曾经辉煌一时的欧亚大陆丝路贸易的主要拓荒者之一,而大部分粟特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經融入维吾尔族人中。

乃曼人强大的游牧部落

乃曼,古代突厥部落,又名粘八葛,于11世纪开始居住在蒙古高原西部。牧地在阿尔泰山之阳,北接斡亦剌惕,西接回鹘,操突厥语族语言,使用畏兀儿文字。又译乃马、乃满、乃蛮、奈曼、奈蛮、耐满、粘拔恩、粘八噶等,是蒙古高原西部势力最强大的游牧部落。

乃曼部族在蒙古人兴起以前已建立起国家机构,并拥有精良、庞大的军队,经常同克烈部发生战争。1211年,西辽亡于乃曼王子屈出律之手。不久,屈出律带着他的乃曼军队进驻喀什噶尔。据有些专家考,乃曼人可能是今哈萨克族中古时期的先祖之一;现代哈萨克族中仍有名为“乃曼”的部落。

佛教徒屈出律为使喀什噶尔居民改变信仰,曾让自己的乃曼士兵住进城中的每一户人家。1218年,成吉思汗发兵击杀屈出律,乃曼人全部投降,大部分乃蛮人跟随其王子屈出律西迁至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并与当地的其他突厥语部落融合,后成为哈萨克民族的主要部落之一。还有一部分留在了喀什噶尔,被当地居民同化。

今喀什市西北,还保留着—处被称为“乃曼”的地名。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消失了的森林王国】相关文章:

消失时间05-14

消失的作文06-30

美丽的消失05-09

消失在花季05-25

假如重力消失作文05-25

海南即将消失范文05-27

音乐产生渐渐消失07-24

亲情永不消失作文05-02

消失的梦境诗歌05-20

臭氧空洞会不会消失?09-11

上一篇:后大学英语课程下一篇:石油地质勘探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