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生态觉醒

2024-05-31

城市的生态觉醒(精选八篇)

城市的生态觉醒 篇1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旧有的城市开发模式一直为人们所诟病。面对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择,城市化到了必须选择生态文明道路的时候。这种选择,就是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整体协调,从而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状态。于是,我们看到,世界各国已经开始把城市化进程与生态化进程合而为一,“生态”已成为构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词。

上海崇明东滩生态城

●生态城定位:全球首个生态城市,一个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经验借鉴:东滩生态城是一个全新的尝试,目前世界上并无一个类似的生态城可供参照,唯一可以借鉴的是2002年英国公司在伦敦建的小规模“零耗能”建筑,东滩生态城将成为英国对话转让环保技术的桥梁。

●进展阶段:2005年,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英国首相布莱尔的见证下,中英双方签订了宏观合作协议。东滩生态城的一期项目已开始动工。

●概况:

东滩,位于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的最东端,属长江典型的河口湿地,南北濒临长江的入海口,向东缓缓伸向浩瀚的东海,并与南北大陆遥遥相对。

东滩生态城将建成一个面积为1万平方公里的生态城,最多可容纳1万居民。东滩生态城的一期项目将相继建成为国家湿地公园、生态农庄、新能源公园等相互独立的但又相互影响的各个生态功能区。在那里,将会有一个9公顷的植物工厂、与荷兰合作的农业园。现代化种植的有机粮食和蔬菜有望在2010年世博会前投放市场。

东滩北部的生态农庄将打造数个中外生态农庄:中意生态农庄、中德生态农庄、中日生态农庄,人们可以一边在意大利农庄中欣赏佛罗伦萨的建筑风格,在德国农庄里研究生态建筑的构造,一边还能听到来自各国的乡村音乐。但是,这里跟国外的农庄又有天壤之别,这里是内循环、零排放、自供给的生态庄园,冷暖系统、节水系统、排水和噪音处理系统等,使用的全部都是太阳能、风能、以及生物能等没有任何污染的能源。

除了生态农庄和湿地公园,东滩的新能源公园将成为生态东滩的一个缩影,它由两个巨大的圆圈组成——60万平方米的水上公园和20万平方米的室外活动区。因为毗邻东海,东滩是上海年均风速最大的地方,刚刚建成的10台巨大风车,是未来新能源公园的核心地带。

中新天津生态城

●生态城定位: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打造成一个社会和谐、重视环保和讲求资源节约的城市,为全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提供可以借鉴的经验。

●经验借鉴:借鉴新加坡在水资源管理、污染治理、公共住屋以及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经验,运用生态经济、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和谐社区、科学管理的新理念,建设“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

●进展阶段:生态城主要建设内容基本已定,具体细节内容和项目的具体落实情况还在探讨和磋商之中。

●概况:

中新天津生态城距天津中心城区45公里,距北京150公里,距唐山50公里,距滨海新区核心区15公里,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距天津港20公里,距曹妃甸工业区30公里,便于利用各种城市资源。选址用地东临正在建设的北疆电厂循环经济示范区,北接汉沽老城,西南为滨海新区核心区(包括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天津港保税区和正在规划建设的滨海中心商务商业区)。选址具有良好的城市和产业依托,具备建设生态城的优越条件。

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建设目标具体包括:建设环境生态良好、充满活力的地方经济,为企业创新提供机会,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就业岗位;促进社会和谐和广泛包容的社区的形成,社区居民有很强的主人意识和归属感;建设一个有吸引力的、高生活品质的宜居城市;采用良好的环境技术和做法,促进可持续发展;更好地利用资源,产生更少的废弃物;探索未来城市开发建设的新模式,为中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提供管理、技术、政策等方面的参考。

中新天津生态城将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样板;为生态理论创新、节能环保技术使用和展示先进的生态文明提供国际平台;为中国今后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提供示范。中新天津生态城作为中国天津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独有的亮点,将充分利用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先行先试、改革创新的政策优势,借鉴国际先进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和成功经验,通过十年左右的建设,使之成为展示滨海新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的重要载体和形象标志。

重庆万州生态城

●生态城定位:纳入中国典型城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研究项目,中国西部地区寻求生态恢复与重建的代表性城市,为政府规划建设生态城市积累实际经验。

●经验借鉴: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与经验,如水资源利用、湿地保护等方面的成功案例,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特色鲜明的生态市建设规划体系,制定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宏观战略与实施方案。

●进展阶段:由北师大及德国、加拿大专家参与的万州生态市规划日前已经完成,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将进行修改、完善,最后进行规划评审。

●概况:

重庆万州生态城充分利用重庆建设内陆保税港的优势。主要与世界银行以及美国、英国等国家或国际资本合作,建设具有国际借鉴意义的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经验。争取该项目成为国家级重点项目,至少和天津生态城项目地位一样。并借此机会争取在万州设立国家级的生态经济开发区。

该生态城规划建设分水卫星城。把分水镇建设成为万州的第二城区。在分水规划建设万州工业园分水园,布局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库和炼油工程。到2015年人口达到30万。建设成为辐射万州、梁平、忠县、开县四个县的区域中心城市。启动“3小时万州工程”,即到2015年从万州到相临省份省会城市重庆、成都、西安、长沙、武汉等的交通时间不能超过3个小时。彻底破解万州交通的边缘化问题,进一步突显万州的区位优势。

该生态城还将在三峡学院的基础上组建“中国移民大学”,由国务院三峡建设委员会直接管理投资,推动万州国家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建设。

唐山曹妃甸生态城

●生态城定位:曹妃甸国际生态城是国务院国家发展规划的循环经济示范区,拟建成中国第一个科学发展示范区,建设成未来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幸福之城。

●经验借鉴:吸收国际先进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技术,借鉴“东京湾”经验,先后与意大利、瑞典、韩国、英国、美国、泰国等多家机构和企业就合作建设生态城开展了洽谈。特别是与意大利和瑞典的合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并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进展阶段:规划设计工作正抓紧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以起步区试验性造地工程开工为标志,生态城前期基础设施建设正式启动。此外,生态城28个单体建设项目已经开始设计工作,涉及公用服务、基础配套、标志性建筑等领域,部分项目实行对外招商,已有一些大型企业表达了合作意愿。

●概况:

36米水深的天然良港,探明储量17亿吨的大油田,吹沙填海造地便捷条件——曾经在大地震中遭受重创的唐山,准备凭借曹妃甸的资源兼地理优势,再造另一座海滨城市。

从某种意义上说,曹妃甸区的发展可谓“无中生有”。外人现在看到的港口,原先只是一个4平方公里的孤岛。唐山市从1993年开始论证其潜力,2003年建设,至今已用吹沙填海的方式造出约50平方公里土地。在短短几年里,港口25万吨级矿石码头已建成启用,另一座30万吨级石油码头将在年底启用。从北京搬迁到曹妃甸的首钢第一炉钢水年内就要出炉。

曹妃甸新区将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钢铁、石化、装备制造和海洋化工产业,同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快速发展;乐亭新区将重点发展港口物流、精品钢铁、煤化工、装备制造、生态旅游等产业;丰南沿海工业区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新型材料产业;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五金制品产业。

就交通布局而言,未来“唐山湾”四点一带内将形成曹妃甸、京唐港两大港区“分工合作、协调互动、两翼齐飞”的港口发展格局。到2010年、2015年,唐山港万吨级以上泊位数分别达到105个和186个,吞吐能力分别达到2.5亿吨和4.3亿吨。区域内形成“七纵四横”的公路网络和“三客两货两专”的铁路运输格局。同时,还将加快唐山军民合用机场的建设,通过修建民航机场高速公路连接线与西外环、唐曹高速公路相连,实现民航机场与“四点一带”之间的半小时交通圈。

廊坊万庄生态城

●生态城定位:万庄新区是中国目前最前沿的生态城市规划项目,以现代农业和集群化服务制造业经济为主的多元化村落体系。该项目的实施标志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所引入的新型生态城市概念走到实践操作阶段。

●经验借鉴:直接借鉴了东滩规划的经验,利用北京的系统设施。

●进展阶段:目前已完成总体规划

●概况:

万庄生态城位于廊坊市区西北处,与开发区、主城区一起构成三点组团,其开发建设将成为廊坊提升城市规模和能级,从而铸造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之箭”的重要一环。

万庄生态城的开发不同于一般传统城市开发。首先,不是单一追求环境生态,而是从规划开始就立足于区域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尽最大可能地考虑并融入了影响人们选择可持续生活方式的各种因素,采取全面、系统、协调的规划措施,提出生态城市整合策略,在规划和开发中立足于环境生产、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尤其是注重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从而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和谐与平衡。同时,通过系统化资源管理模型与评估系统,对规划开发与管理过程进行监控协同,使开发和建设过程不断优化。

其次,万庄生态城综合考虑了空间形态、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空间形态以“混合-多元-生态”为目标,形成由村落为中心生长出来的城市组团;产业发展以信息产业、总部与研发、可持续技术应用、后现代农业示范为核心,形成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文化传承则以保持和发展地域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新文化为原则,营造出独具特色的万庄人文景观。

第三,不是隔离农村的单一城市开发,也不是简单推倒重建式的新城开发,开发中尊重原有地理、尊重原有文化、尊重原地历史,既将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统一体来考虑,区域中保留了大量基本农田,保留了万亩老梨树,保留了部分道路肌理,又充分考虑区域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统筹协调,和谐发展。

城市的生态觉醒 篇2

摘要: 生态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经典生态学时期对植物、动物的研究到现代生态学时期对生态系统研究的开展,生态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生态学也日趋成熟和完善。在生态学发展过程中,其对人的关注也经历了一个演进的过程,研究客体开始了对人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向,即人类生态意识渐渐觉醒,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的人类生态学出现。人类生态学已成为生态研究的重要动向,将成为生态学发展的新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系统;人类生态学; 文化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07(2014)04-0156-05

生态学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史前进的步伐。在人类历史中,生态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从生态学到人类生态学亦经历了自然和社会科学家们的艰辛探索,在生态学研究过程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观点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生态学的关注点逐渐从单纯针对动植物和生态系统等的研究转向对人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即人类生态意识慢慢觉醒,开始了生态学向人类生态学的转向。现代生态学将人类生态学的研究提到一个很高的层次。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将成为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动向,即人类生态学将成为生态学发展的新的重要方向。

〖BT4〗一、经典生态学时期

(一)萌芽时期

早期人类对自然既恐惧又迷恋,在这种矛盾心态中形成对自然的博物学式的了解。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各种动物的生态习性,猎人对于猎物,渔民对于江河湖海的生物,牧民对于牲畜,都有着丰富的感知和实践经验。同时,早期的采药者开始研究植物的属性。这些都是早期的生态学知识,是人类从实践中得出的经验,迄今为止它们仍然是生态学研究的源泉。

在中国,早在公元前1200年就有了文字记载的原始的生态思想。“《尔雅》一书中就记载了176种木本植物和50多种草本植物的形态与生态环境”。“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员篇专门论及水土和植物,记述了植物沿水分梯度的带状分布以及土地的合理利用”[1]。 西汉时期,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注意到了植物生长与其生长环境的密切联系,刘安撰写的《淮南子》一书,就记载有“欲知地道,物其树”。到公元前100年前后,在我国已经确立了二十四节气,节气的划分综合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景象的变化,反应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生态现象和气候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在这一时期,出现了描述鸟类生态的《禽经》,书中对各种鸟类的命名、形态、生活习性等内容做了总结。到了公元6世纪,中〖HJ58x〗国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从农民当中所获得的生产经验,著成《齐民要术》,该书涉及了包括农作物栽培,经济林木生产,如何利用野生植物以及介绍了各种家禽、家畜、鱼等的饲养等内容,书中蕴含了朴素的生态学观点。这些都是我们过去生态知识的最早记载。

在西方,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的著作《动物志》中就已经对动物做了分类,并且对动物的身体结构与形态,以及动物的习惯与性格的差异都做了详细的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还将动物与人类在自然属性方面进行了对比。随后他又写了《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动物之运动》,也叫做《动物四篇》。这些著作依据动物的生活环境和食性对动物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描述了动物与生态环境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给后来生态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历史积累。亚里士多德的学生荻奥夫拉斯图斯(公元前370~285B.C.)在《植物群落》一书中,撰述了陆地及水域中的植物群落和植物类型与环境的关系,被后人认为是最早的一位生态学家。老普林尼(公元23~79A.D.)所著《博物志》一书可以说是一部出色的百科全书,“实际上,在此之前已经有了两部百科全书:瓦罗(Varro,116B.C.~27A.D.)九卷本的Disciplinae 和塞尔苏斯(Celsus,25 B.C.~45 A.D.)的Artes。相比之下,普林尼的《博物志》是更为庞大和出色的一部,几乎囊括了整个自然界各个方面的内容,小普林尼概括说这是‘一部全面而渊博的著作,其丰富程度不亚于自然本身。” [2]它为后人研究古代人的生态知识和生态观念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和依据。

(二)生态学的建立和成长期

文艺复兴之后,生态学也和其他的自然科学一样,在经历了漫长的黑暗时代之后,重新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1670年,英国科学家波义尔(Boyle)用一些小动物作为实验材料,研究和阐述了低气压对动物的影响,标志着动物生理生态学的开端。1735年法国昆虫学家雷米尔(Reaumur)在其著作《昆虫自然史》中,探讨了有关积温与昆虫发育生理的关系,成为研究昆虫生态学的先驱。在其后的昆虫学家亨利·法布尔用毕生的经历和心血完成了《昆虫记》这一巨著。为昆虫生态学的向前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749年至1788年法国博物学家布丰(Georges Louis Leclere de Buffon)发表了包含36卷的《自然史》巨著。在该书中的《动物史》、《鸟类史》、《爬虫类史》等卷册中揭示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他认为物种是可变的,提出了“生物变异的原因基于环境的变化”的原理。他的这一思想对于近代动物生态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1807年,德国学者洪堡德(Humboldt)在其《植物地理论文集》一书中最先发现了植物分布的水平分异性和垂直分异性,揭示了自然界植物的分布遵循一定的规律集合而成群落这一现象。他在1799~1844年的美洲之行的基础上,把植物地理的知识系统化,被称为近代植物地理学和植物群落学的创始人。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于1859年完成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它论证了两个问题,第一,生物是可以变异、进化的。第二,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动力。他的论述极大地推动了生态学和进化论的发展。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首次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即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由此正式揭开了生态学发展的序幕。1877年德国学者苗比乌斯(Mobius)通过研究牡蛎群落提出了生物群落(biocoenose)这一术语。1896年德国学者斯罗特(Schroter)首次提出个体生态学和群体生态学两个重要概念[1]。1895年Warming发表《植物分布学》,并与1909年将其英文版易名为《植物生态学》,此书和1898年德国辛珀尔(Schimper)发表的《以生理为基础的植物地理学》一起被认为是两部生态学的划时代巨著,全面总结了19世纪末以前植物生态学的研究成就,标志着植物生态学的成长和成熟,并使之成为生态学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进入20世纪以后,生态学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更加广泛。在此期间,美国的爱默生(Emerson)等写的《动物生态学原理》一书被公认为是当时内容最丰富、最完整的动物生态学教科书,它标志着动物生态学进入了成熟期。虽然动物生态学的成熟要晚于植物生态学近半个世纪,但在进入了20世纪以后,动物生态学研究成为了生态学研究的主流。同时,植物生态学在植物群落生态学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英美学派、法瑞学派和北欧学派等几个研究中心。

〖BT4〗二、现代生态学时期

如果说植物生态学观察研究和动物生态学观察研究的实现是生态学发展的第一步,那么,生态学第二步的重大发展就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开展。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阿瑟·乔治·坦斯利爵士(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受丹麦植物学家尤金纽斯·瓦尔明(Eugenius Warming)的影响,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过程中,英国生态学家Elton(1927) 在他的著作中开始强调食物链的问题;德国水生生物学家蒂内曼(Thienemann,1939)把生态系统分成生产者(如植物利用日光能合成糖类)、消费者(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分解者(微生物)三个部分,建立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Birge和Juday通过对湖泊能量收支的研究,发展了初级生产的概念,开创了生态学营养动态研究的先河;1942年美国学者林德曼(Lindemann)发表《生态学的营养动态》一文,强调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随着热力学和经济学的概念深入到生态学研究之中,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也为生态学带来了自动调节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使得进一步揭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可能。于是,生态学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始涉及到农、林、牧、渔、野生生物管理和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课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生态学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美国生态学家E·odum提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著作《生态学基础》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和马加莱夫(Margalef,1967)进一步研究了生态系统中结构和功能间的调节及相互作用。美国的博尔曼(Bormann)和利肯斯(Likens,1981)合著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系统阐述了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美国的Shugart和Neill(1979) 的《系统生态学》,以及Jeffers(1978)的《系统分析及其在生态学上的应用》等著作,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生态系统,促进了系统生态学的发展,使生态系统的研究在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生态学理论。

进入20世纪以后,生态学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更加广泛。在此期间,美国的爱默生(Emerson)等写的《动物生态学原理》一书被公认为是当时内容最丰富、最完整的动物生态学教科书,它标志着动物生态学进入了成熟期。虽然动物生态学的成熟要晚于植物生态学近半个世纪,但在进入了20世纪以后,动物生态学研究成为了生态学研究的主流。同时,植物生态学在植物群落生态学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英美学派、法瑞学派和北欧学派等几个研究中心。

〖BT4〗二、现代生态学时期

如果说植物生态学观察研究和动物生态学观察研究的实现是生态学发展的第一步,那么,生态学第二步的重大发展就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开展。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阿瑟·乔治·坦斯利爵士(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受丹麦植物学家尤金纽斯·瓦尔明(Eugenius Warming)的影响,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过程中,英国生态学家Elton(1927) 在他的著作中开始强调食物链的问题;德国水生生物学家蒂内曼(Thienemann,1939)把生态系统分成生产者(如植物利用日光能合成糖类)、消费者(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分解者(微生物)三个部分,建立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Birge和Juday通过对湖泊能量收支的研究,发展了初级生产的概念,开创了生态学营养动态研究的先河;1942年美国学者林德曼(Lindemann)发表《生态学的营养动态》一文,强调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随着热力学和经济学的概念深入到生态学研究之中,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也为生态学带来了自动调节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使得进一步揭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可能。于是,生态学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始涉及到农、林、牧、渔、野生生物管理和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课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生态学的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美国生态学家E·odum提出“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著作《生态学基础》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和马加莱夫(Margalef,1967)进一步研究了生态系统中结构和功能间的调节及相互作用。美国的博尔曼(Bormann)和利肯斯(Likens,1981)合著的《森林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过程》,系统阐述了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发展。美国的Shugart和Neill(1979) 的《系统生态学》,以及Jeffers(1978)的《系统分析及其在生态学上的应用》等著作,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生态系统,促进了系统生态学的发展,使生态系统的研究在方法上有了新的突破,从而丰富和发展了生态学理论。

进入20世纪以后,生态学研究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更加广泛。在此期间,美国的爱默生(Emerson)等写的《动物生态学原理》一书被公认为是当时内容最丰富、最完整的动物生态学教科书,它标志着动物生态学进入了成熟期。虽然动物生态学的成熟要晚于植物生态学近半个世纪,但在进入了20世纪以后,动物生态学研究成为了生态学研究的主流。同时,植物生态学在植物群落生态学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形成了英美学派、法瑞学派和北欧学派等几个研究中心。

〖BT4〗二、现代生态学时期

如果说植物生态学观察研究和动物生态学观察研究的实现是生态学发展的第一步,那么,生态学第二步的重大发展就是生态系统研究的开展。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阿瑟·乔治·坦斯利爵士(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受丹麦植物学家尤金纽斯·瓦尔明(Eugenius Warming)的影响,首次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在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发展过程中,英国生态学家Elton(1927) 在他的著作中开始强调食物链的问题;德国水生生物学家蒂内曼(Thienemann,1939)把生态系统分成生产者(如植物利用日光能合成糖类)、消费者(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分解者(微生物)三个部分,建立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Birge和Juday通过对湖泊能量收支的研究,发展了初级生产的概念,开创了生态学营养动态研究的先河;1942年美国学者林德曼(Lindemann)发表《生态学的营养动态》一文,强调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随着热力学和经济学的概念深入到生态学研究之中,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也为生态学带来了自动调节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使得进一步揭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可能。于是,生态学在20世纪50年代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生态系统的研究开始涉及到农、林、牧、渔、野生生物管理和人类面临的许多重大课题。

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 篇3

1 全球气候变化与碳排放

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世界气象组织 (WMO) 和联合国环境署 (UNEP) 于1988年创建政府间机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IPCC分别在1990年、1995年、2001年、2007年发表了4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 并成为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科学基础, 具有深远的影响。在1990年的报告中, IPCC向人类提示了气温升高的危险, 推动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1992年通过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在1995年的报告中, IPCC表示, “证据清楚地表明人类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这份报告为《京都议定书》在1997年得以通过铺平了道路。在2001年的报告中, IPCC表示, “有新的、更坚实的证据表明人类活动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 全球变暖可能是由人类活动导致。”这里所说的“可能”占66%的可能性。

2007年, IPCC发表第4份全球气候评估报告并指出, “气候变暖已经是毫无争议的事实, 人为活动很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里的“很可能”占90%以上的可能性, 这种全球变暖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已经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根据预测, 未来100年全球变暖的趋势还会进一步加剧, 而且会对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产生更为显著的负面影响。综合报告主要结论认为, 就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成本而言, 要想把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一个较低水平上的经济成本并不是太高, 但要尽早采取措施, 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来减缓全球气候进一步变暖趋势, 减少对自然和经济系统的影响。报告认为, 越早采取对策, 未来变暖趋势越可能得到一定的减缓, 损失会越小。报告还特别强调, 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取决于发展路径的选择, 可以以较低的宏观经济成本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较低水平。IPCC第4次评估报告综合、系统、全面地评估了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结果。尽管气候变化在科学上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但IPCC第4次评估报告作为国际科学界和各国政府在气候变化科学认识方面形成的共识性文件, 成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决策依据。

为应对气候变化, 全球活动和制度交流建设也在不断推进。1990年联合国大会决定启动国际气候公约谈判;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生效, 要求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在2008年-2012年期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2005年12月蒙特利尔气候会议决定启动后京都谈判;在2007年年初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 气候变化问题超过恐怖主义、阿以冲突等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2007年4月, 联合国大会首次对气候变化与安全问题进行了讨论;2007年6月, 气候变化问题再次成为八国集团峰会的首要议题;2007年9月的联合国大会、APEC会议, 11月的中欧首脑会议, 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办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3次缔约方会议都以专题的形式讨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协定。

2009年12月7-1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世界气候大会上, 192个国家官员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 对地球今后的气候变化走向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缔约方, 中国一向致力于推动公约和议定书的实施, 认真履行相关义务, 在这一谈判进程中继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此会议上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重要讲话。

随着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既定的科学事实, 国际社会对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关注, 国际气候制度的谈判不断向前推进, 世界各国对于建设低碳经济以应对全球变暖的共识以及承担CO2减排任务也不断得到加强。向低碳经济转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正是在上述背景下开始被人们提出, 并成为城市研究的热点。

2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概念

2.1 低碳经济

削减CO2排放量, 遏制全球气候暖化, 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达成共识。从1997年的《京都议定书》到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 各国都在积极为碳减排的责任和目标寻求途径和方法。尽管碳减排责任的分担会触及国家利益等一系列复杂和敏感问题, 但它从各方面为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注入了活力。

2003年, 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 (UK Government 2003) , 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 (Our Energy Future, 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 ”, 首次提出“低碳经济” (Low Carbon Economy) 概念, 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不仅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为发展低碳经济摇旗呐喊, 而且英国政府还为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了一个清晰的目标:2010年CO2的排放量在1990年原有的水平上减少20%, 到2050年减少60%, 到2050年建设低碳经济社会。

从表面上看, 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所做的努力, 它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 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 (能源) 基础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和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的经济, 建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2.2 低碳城市

低碳城市发展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 保持能源消耗和CO2排放量处于较低水平。低碳经济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 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建设低碳城市必须推行低碳生产, 实行可持续的生产模式;低碳消费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提高发展质量;开展国际合作, 引进低碳技术。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教授在“2007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市长高层论坛”上提出,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依据我国特殊国情, 走环境友好的低碳型城市发展之路, 发展低碳城市应重视城市规划、建筑节能和规划环评等领域。

目前, 发达国家建设低碳城市的经验主要包括发展新的清洁技术、清洁能源, 推行可持续发展型设计和建筑, 建设高效的交通运输规划, 倡导资源回收利用和绿色消费。

3 生态城市的构成

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开发低碳能源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基础工作, 清洁生产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关键环节, 循环利用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有效方法, 持续发展是建设生态城市的根本方向。生态城市构成的特点如图3所示。

3.1 绿色能源

面对即将到来的能源危机, 世界各国都认识到必须采取开源节流的战略, 即一方面节约能源, 另一方面开发新能源。面对能源危机, 许多国家都在下大力气研究和开发利用“绿色能源”, 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源、风电、水电等新技术、新工艺。

绿色能源可概述为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狭义地讲, 绿色能源指氢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海洋能、燃料电池等可再生能源;而广义的绿色能源包括在开发利用过程中采用低污染的能源, 如天然气、清洁煤和核能等。

目前“绿色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已占到15%~20%, 今后由石油、煤炭和天然气能源唱主角的局面将得到改善。目前世界上对“绿色能源”的开发比较重视, 拥有先进技术并已取得良好效益的国家主要集中在欧美。仅1989年-1992年, 美国800多家再生能源公司年收入递增16%, 由此可见“绿色能源”的发展正方兴未艾。人类将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以满足低碳城市的要求。

3.2 低碳生产

实现低碳生产, 就必须实行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 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 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甚或零排放。它要求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全过程中不断进行循环, 并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清洁生产是从资源的开采, 产品的生产, 产品的使用和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以及减少它们的消耗和污染物的产生。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一个共同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少高碳能源的使用和CO2的排放, 这与低碳城市的要求不谋而合。因此, 实施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是低碳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和方向。

3.3 绿色规划

科学的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城市能源消耗会直接影响到周边区域的环境污染, 城市规划除了考虑单个城市自身特点外, 还应结合城市所在区域和国家的发展战略来进行考量。

在城市发展规划中, 要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 提高发展质量;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加大淘汰污染工艺、设备和企业的力度;提高各类企业的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电力和轻工等行业的准入条件。也就是说, 要从决策源头上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在规划阶段就推动向低碳城市的方向发展。

低碳城市的交通战略可从两个方面实现:一个方面是控制私人交通出行的数量, 如果这个数量是下降的, 那么在单位排放为一定的情况下, 城市交通的碳排放就降低;另一个方面是降低单位私人交通工具的碳排放, 如果私人交通出行的数量是一定的, 那么只要持续降低单位汽车的碳强度, 就可以降低整个城市交通的碳排放。以上两个方面说明, 低碳城市需要倡导和实施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在这一点上, 巴西的库里蒂巴堪称成功的例子。

3.4 绿色建筑

建筑施工和维持建筑物运行是城市能源消耗的大户, 低碳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既要能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 又能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空间。绿色建筑的工作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应用;可再生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建筑中的应用等。绿色建筑要求政府部门、设计单位、房地产企业、生产企业等就节地、节水、节能、节材和环保进行有效沟通。在减少碳排放的进程中, 绿色建筑的运行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3.5 绿色消费

减少CO2排放不仅是政府的责任, 也还是个人应当承担的责任。我们应当倡导和实施一种低碳的消费模式, 一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在减少碳排放方面, 个人的行动非常重要, 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可以帮助减少碳排放。从日常生活做起, 节省含碳产品的使用, 实行可持续的消费模式,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实现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作出贡献。

4 智慧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建设

从生态系统层面上看, 智慧城市被定义为:以设施更高端、发展更科学、管理更高效、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为目标, 以“自上而下”的、有组织的信息网络体系为基础, 使整个城市具有较为完善的“智”和“慧”的新型城市。

生态城市与智慧城市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生态问题较之严重使传统途径已疲于应对, 必须导入“智慧”元素, 探索新思路, 才有望使城市发展挣脱环境重压的束缚。因此, 在全球智慧城市建设中, 生态环保始终是优先考虑的领域。全国各地在能源、交通、建筑等细分领域都进行了初步尝试, 就现阶段看, 在提高“智慧”水平的基础上探索商业模式的构筑, 是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

4.1 社会能源最优化

城市未来的建设与发展要为解决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冲突提供解决方案, 其核心是城市的系统优化共生和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在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提高的前提下,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后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绿色革命的最终目标是在绿色理念的指导下, 依靠智力资源开发和科技进步实施绿色工程, 建立和实施生态环境监测预警系统和自动平衡调节系统, 治理和改善城市环境, 实现自然环境与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生态平衡和协调发展;通过减少资源消耗, 开发新能源和实现资源的循环使用的基础上获取最大的效益, 推动城市经济增长;根据城市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来控制城市人口数量, 提高市民的素质,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通过不断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 从体制、政策、资金、环境等方面为人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尽管高效率的城市管理可以带动城市的协调运转, 但是面对绿色革命与智能技术引起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的改变以及其引起城市社会和文明的裂变, 无论是城市绿化还是水资源管理、替代能源开发、碳减排和碳交易都不只是政府或某一单独实体可以解决, 必须突破城市管理的边界, 把城市建设与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健康连接起来, 不仅优化自然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而且要结合城市的地理空间和区域特色, 开发人力资源, 建立政府、公众、企业、非营利机构等相关主体参与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机制, 扩大城市就业率, 实现市民的安居乐业,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使城市可以更加智慧的应对各种挑战。

高质量的城市化进程不仅表现在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 更重要的是城市功能与市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在城市的建设、运营和发展中, 推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生态化, 培育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积极倡导低碳消费, 追求绿色经营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智慧城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可行途径, 以智能化技术支撑城市的“绿色再造”和“绿色转型”, 促进低碳、减碳经济发展。

4.2 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

水、交通、医疗、信息与通信、能源与电力、金融等城市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不仅可以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具竞争力的商务环境和更大的投资吸引力, 而且可以增强工作的效率, 提高城市对紧急事件做出快速响应的速度。以城市水务智能管理、智能交通和智慧医疗为例来讨论。

4.2.1 水务智能管理, 节约资源

以数据平台、网络平台和应用平台为基础的城市水务智能系统, 使城市的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地下水管理的单位和部门在各自智能监控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实现有效联系和整合, 通过信息资源共享、更新, 进行水资源的优质、动态管理, 抵御自然灾害。

城市智能水务管理的另一个任务是提高水的使用效率。例如, 可以通过开发净水新技术, 使水变得清洁或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通过开发利用海水淡化技术, 使水资源得到新的来源补充;通过推广节水技术和装置, 采用中水回用系统, 节约城市水资源。

4.2.2 智能交通管理, 减少碳排

集汽车、电子、通信、计算机为一体的智能交通系统可缓解交通拥堵, 通过对传统车辆进行智能改造, 增强电子信息处理功能, 应用嵌入式车载装备系统成套产品, 以GPS、GIS与通信网络为平台, 根据车辆移动位置、交通实体的交通状态实时监控、车辆调度管理、车辆安全和远程诊断等关键要求, 应用无线宽带、传感器网络、嵌入式计算处理技术, 对交通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发布、存储和共享, 建立交通运营监控管理和交通服务处理平台等服务的交通信息资源数据中心, 为交通管理部门、企业和相关应用实体提供接口。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使人们在城市有限的交通资源下, 消耗最小的能耗进行人的移动与物资运输。

4.2.3 智慧医疗, 数据共享

智慧医疗以增进市民健康为目的, 通过建立市民健康电子数据档案中心和服务中心, 实现所有医疗数据的共享和业务的互通。市民健康电子数据档案中心构建了一个更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 各级医院可以根据自己的医疗设施和医术水平定位适当的病人, 社区医疗机构、专业医院之间可以进行合理分工, 患者根据检测结果和病情, 可以及时到适宜的医院接受治疗而不必重复检查。医院在共享市民临床诊断信息和其他健康资源的同时, 可以使其专业优势得以最大发挥, 在大大减轻病人负担的同时, 也节省了医疗资源。

4.3 产业生态化

绿色智慧城市的产业生态化措施包括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新兴技术产业的人性化、环保型产业的实体化、组织的知识化等, 如图4所示。它是促进城市环境改善和城市生活质量提高的产业发展和调整过程。

(1) 传统产业绿色化, 推动低碳生产

传统产业绿色化的目的是消除和减少传统产业的“三废”污染, 提高资源的再生和综合利用水平。传统产业绿色化主要通过四种措施实现:一是绿色设计, 二是培育替代产业, 三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资源开发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 四是建立城市可持续发展基金制度。

(2) 新兴技术产业的人性化, 实现资源整合

建立城市数据与信息中心、灾备中心, 实现数据共享和资源整合, 可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领域和环节的融合。通过资源环境方面的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 提高城市经济活动的环境友好程度, 创造大量的知识型就业岗位。以更透彻的感知, 更全面的互联互通, 更深入的智能化来改变政府、公司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 以提高城市经济活动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使政府、企业和市民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得到更全面、更人性化的服务。

(3) 环保型产业的实体化, 构建低碳产业

环保型产业的实体化使环保不仅是一种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行为, 更是一个创造价值和绿色财富的产业。

(4) 垃圾处理与生态平衡

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废旧物资的回收及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可以向生产领域提供再生资源, 减轻末端处理压力, 拉长产业链, 带动新的就业机会。

(5) 服务业、农业与能源利用

发展服务业可以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还可以带动物流、能源流、信息流、价值流和人流的运动创造必要的条件, 减少经济损耗和对城市生态的污染。城市农业既包括居民在自家阳台上种植蔬菜和水果, 也包括大型农业企业所种植的各种作物和养殖的各种家禽。

(6) 低碳能源

太阳能是清洁型再生能源, 是未来城市能源的重要部分。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已大力发展太阳能, 以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温室气体的排放。除此之外, 对于核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帮助人类逐步摆脱对传统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 构建全新的清洁、可持续的能源网络。

4.4 生活绿色化

绿色智慧生活包括绿色消费、健康与便捷的生活、和谐发展以及良好的人居环境等方面。

(1) 低碳消费

绿色消费即可持续消费或低碳消费, 是一种低消耗和以资源循环利用为基础的新型消费方式。消费者在追求安全健康、无公害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这就要求在提供服务以及相关产品以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 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和食品供给安全的同时, 提倡生产、使用与适度消费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的绿色产品;建立居民生活有机垃圾循环系统;通过义务植树造林、环保志愿行动等多种形式, 培育公众减碳、节能、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环保意识, 鼓励市民采用“低碳”的生活方式。

(2) 低碳交通

绿色智慧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对城市车辆、道路、停车场、行人行为等进行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管理, 在提高城市管理者服务水平的同时, 提升交通效率, 降低交通成本, 提倡低碳出行, 减少污染与碳排放。

(3) 低碳生活

绿色智慧城市更容易提供一个保障人人平等、自由、教育、安全的社会环境, 使城市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健康水平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相适应。绿色智慧城市追求的可持续生产和消费模式, 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持生物及生物遗传的多样性, 来保护生命支持系统、自然环境及其演进过程。人类的生活与开发建设行为始终注重碳足迹, 一切人为活动均处于环境承载能力之内。

5 结束语

城市建筑生态化的生态位评价 篇4

1.1 生态位理论的发展

生态位是一个既抽象,又内涵丰富的生态学名词。它不仅已经渗透到了现代生态学研究的诸多领域,成为生态学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内容之一。而且它日益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经济、农业、工业、教育、管理等领域,并促使教育生态位、产业生态位、发展生态位等一系列专用名词的产生,形成了强有力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工具。生态位理论体系涵盖了生态位概念演化、生态位理论构成、生态位计测构成、生态位理论应用等多个方面。

1.2 生态位概念与要素

如今生态位理论较普遍的对生态位的认识是在生态空间中所有的生态元均具有相应的生态位,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就是生态位。因此生态位的构成主要由生态元与生态因子两个要素构成。生态因子变化范围称为基础生态位;被生态元实际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为实现生态位;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为潜在生态位。实现生态位与基础生态位的接近度体现了生态位适宜度常用生态位宽度测度。

2 城市建筑生态化生态位评价体系

2.1 以生态化为目标的城市建筑生态位超体积模型

生态位宽度是指生态位涵盖空间的大小,根据自然生态位概念可以将城市建筑生态位宽度理解为利用已知资源、环境幅度的测度。上述定义显然不够全面,实际上应该考虑沿所有可能的生态变量因子维度上的距离,即所有生态变量因子维度上的加权平均距离集合以及综合加权平均距离,表达了生态元对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适应程度。

从整体上看,城市建筑生态位宽度是多维度、超体积的一个复合系统结构,具有系统目的性、集合性、层级性、适应性的主要特征。因此可以运用系统观点构建生态位超体积模型。城市建筑生态位超体积结构模型包含两部分内容:1)生态位维度体系;2)各维度上生态因子构成的生态位宽度及其测度。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城市建筑生态位超体积模型有几个前提条件:1)模型目标上是以生态位维度的目标最优化达到生态元的目标最优化,继而促进整个城市建筑的生态化最优,因此模型的目标系统是具有整体性、协同性的。2)为达到统一的目标,即城市建筑生态化最优,维度的划分及细分体现出明确的层级性和集合性。3)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根据目标以及阶段目标的不同,可以对生态位维度以及宽度进行系统的调整,使体系具有较宽的适应性。4)由于生态因子的动态性,导致生态位的动态性,因此对生态位宽度的测度是某一时段内的测度。5)城市建筑生态位超体积维度与宽度同样适于其他生态元。但由于目标不同,维度特征和生态位宽度测度也会不同。

2.2 城市建筑生态化的生态位宽度评价体系

在城市建筑生态位宽度体系中,文中采用层次分析法。以城市建筑生态化最优为目标,由资源环境优化、高效节能、人本功能和谐为城市商业建筑生态位宽度体系分目标层(维度)。在其下一个层次由自然保护、资源利用、环境无害;降低能耗、循环再生、灵活开放;健康功能、场所环境、文化功能9个细分维度组成,并由60个宽度方案构成了生态位宽度体系的底层指标(见表1)。

3 评价方法的探讨

3.1 单指标的获取

其分为可测度与不可测度。可测度以基础生态位为标准对实现生态位取值进行无量纲处理,处理后宽度值均在(0,1)的范围内。对于不可测度值可以采用主观评价的模糊评语方法获得,模糊评语对应的隶属空间定义为(0,1)。这样可测度的指标换算成的生态位宽度与不可测度的主观评价值具有了相同的评价标准,即当某一城市建筑现状资源环境条件完全满足最优的要求时,该生态位宽度指数为1,而当某一资源环境完全不满足其对应的资源环境要求时,该生态位宽度指数为0。从而可以根据这一生态位宽度的大小建立初步的城市建筑在这一宽度最优的适宜性的策划方案与技术措施。

3.2多指标、综合指标评价

多指标指的是方案指标层的数据处理,在不出现乘数效应的情况下,多采用算数平均数。综合指标评价则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次准则、准则层的权重值进行标定,然后进行各维度的综合排序获取综合宽度值,标准与单指标评价相同。

摘要:指出生态位是生态学中重要的基础理论研究内容之一,将超体积生态位与系统论结合,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以城市建筑生态化为目标的生态位宽度主观评价体系,并对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生态位,超体积生态位,生态位宽度,城市建筑生态化,主观评价

参考文献

[1]高尚玉.普通生态学上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欧阳志云,王如松.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及其在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1996,16(2):74-75.

[3]栗德祥.应用生态位理论分析建筑现象[J].世界建筑,2007(4):29-30

[4]夏海山.城市建筑的生态转型与整体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5]朱小雷.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扬州的生态城市之路 篇5

第一个生态城市计划

在过去三十年中, 中国的城区居住人口比率翻了一番, 2007年这一数字达到44.9%。城市化比率预计在2025年将达到64%, 也就是城区人口将新增超过3.5亿。而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 也使得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可持续性方面面临着严峻挑战。

从上世纪80年代起, 世界各国都在探索生态城市的建设模式。巴西的库里蒂巴以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典范而享誉全球, 其公交导向式的交通系统革新与垃圾循环回收项目、能源保护项目荣获国际大奖。日本的北九州市从90年代初开始以减少垃圾、实现循环型社会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城市建设, 提出了“从某种产业产生的废弃物为别的产业所利用, 地区整体的废弃物排放为零”的构想。德国的埃尔兰根市率先执行“21世纪议程”的有关决议, 采取多种节地、节能、节水措施, 修复生态系统, 进行综合生态规划, 成为德国生态城市的先锋市。

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起步较晚, 但发展较快, 到目前为止, 已有海南、吉林、浙江等省被批准为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 同时一大批城市都提出了创建生态城市的目标, 江苏省的扬州为其中之一。

去年8月, 《扬州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 (2010-2012) 》正式发布, 扬州力争到2012年成为国家生态市。其实在更早的扬州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 扬州就通过了《关于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2-2020) 的决议》和《关于扬州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决议》。规划中被列入的工程有10大类289项, 其中包括生态工业与清洁生产工程53项, 生态农业工程47项, 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治污工程29项, 绿色城郭与生态廊道建设工程39项, 城镇污水、垃圾处理与城乡河道的“碧水工程”38项等, 其总投资达507亿元。

昔为漕运枢纽, 舟车踵至, 货物山囤的扬州是长江三角洲北翼中心城市之一, 地处江苏省中部。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江在这里交汇, 扬州在历史上就是中国水陆交通枢纽、南北漕运的咽喉。

现在拥有120万人口的扬州古城则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旅游城市, 以历史、文化景点和风景名胜著称。扬州在2000年制定了“扬州生态城市建设计划”, 目标是在2020年成为国家生态城市, 这也是2003年环保部批准的第一个生态城市计划。

三年打造“生态之城”

“扬州生态城市建设计划”中提议了综合和详细的指标系统, 包含80多项指标, 涵盖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的内容, 用来指导生态城市开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此外, 还组织设立指导委员会和专门办公室用来监督规划、建设和项目执行。2003年12月, 考虑到扬州市植树和绿化方面取得的成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扬州市为“国家园林城市”。2006年3月, 环保部认定扬州市为“国家生态示范区”。因有效保护老城并改善了城市居住环境, 扬州也被授予了“联合国人居大奖”, 200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荐扬州市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之一。

如今在扬州三年打造“生态之城”的规划中, 描绘了这座城市未来三年的“绿色足迹”:在环保基础设施方面, 扬州今后两年将建设污水管网62公里, 污水提升泵站14座, 至2010年底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5%以上;加快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设, 力争到2011年底, 市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3%以上, 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在固体废物处置方面, 扬州将加强医疗废物收集网点建设, 确保全市村、镇以上所有医疗机构产生的废物安全集中处置率100%, 到2011年底, 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95%以上, 危险废物处置率达100%。

另外, 扬州还将大力实施城乡绿化工程, 市区每年新增绿化面积100万平方米以上, 全市每年新增造林15万亩以上, 到2011年底,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8%以上, 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平方米以上;力争3年内消除城市劣V类水体, 实现全年蓝天总数超320天。

同时, 为实现三年目标, 扬州市首先将着力抓好1个国家级和12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 组织实施40个循环经济示范项目, 200个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力争到2011年底, 各县 (市、区) 开发区全面建成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全市环境保护投资占GDP的比重要达到3.5%以上。此外, 通过在基层广泛开展“生态村”“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生态细胞创建工程, 力争到2011年80%的村建成生态村, 50%的社区建成绿色社区, 80%的学校建成绿色学校。

扬州的发展特点

纵观扬州的绿色发展之路, 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节能建筑。

2006年, 扬州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墙体材料革新和执行节能建筑的通知》。扬州市还要求新建建筑必须遵守《江苏省土木工程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2007年, 扬州发布了《加强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应用》的文件。此文件要求新建住宅楼应不高于12层, 翻建和扩建的现有住宅应增加并支持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安装。

2、用水效率。

1998年扬州发布了水部门的《节水城市计划》。通过颁发钻井许可规则来控制地下水的开采, 将地下水开采量从1998年的1300万吨每年降低到2004年的450万吨每年。从1998到2004年, 工业水循环率从28.6%增长到75.98%, 接近生态城市标准要求的80%的规定。单位GDP水消耗量从280吨降低到150吨 (与国家水效率标准相同) 。2005年, 扬州被认定为”国家节水城市”。

3、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

2007年, 扬州发布《扬州执行节能减排》政策。扬州开展项目用高效的科技代替能源密集型设备和产品, 在企业中执行能源消耗配额。扬州还设立了专项开发基金, 支持优惠税收政策和土地利用政策, 推动发光二极管 (LED) 的安装和光电行业的发展。扬州市安装了五万多盏LED照明灯用于街道照明和景观照明。每年可节约用电13, 60万千瓦小时, 节能1710吨标准煤。扬州还采用了家庭补贴的方式推动清洁能源的使用, 例如在农村把麦秆和甲烷结合使用。

4、废弃物管理。

扬州市政府要求城市开发计划中的所有开发区、工业园、工业中心都建设污水处理工厂。翻新并升级旧城区中的旧污水处理网。同时, 还在乡村和城镇建设了污水处理厂, 2007年新建13座污水处理厂, 扬州污水处理比率从2000年的14.4%升高到2008年的83.6%。2007年新建了一个工业固态垃圾处理中心, 此中心配备了工业淤泥综合处理系统、有害垃圾综合处理设施、工业和有害垃圾掩埋设施、沥出物处理设备和其他设施。2007年, 扬州工业垃圾的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1.9%。

5、循环经济。

2006年, 市里主管部门制定了《扬州循环经济建设计划》。扬州经济开发区 (热电工业、光电-发光二极管工业、热点-水泥工业) 三个工业链采纳“降低、再利用和循环”原则。近几年来, 扬州市政府规定所有企业必须通过清洁生产检查测试, 该项测试是吸引投资的重要指标。经济开发区深入开展了188个“更清洁”的生产项目。预计这些项目每年可节约23万吨水和10万吨标准煤。2008年, 扬州经济开发区被认定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

生态城市视角下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篇6

1.1 生态城市的内涵

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5个层面,即生态安全、生态卫生、生态产业代谢、生态景观整合和生态意识培养。从本质意义上来说,生态城市是一个要求城市各种主客体要素处于高效、有机协同状态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

1.2 城市生态化的必要性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现代化的需要。生态文明已经被明确写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方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

城市生态化是现代城市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创造城市高质量生活、吸纳更多农村人口、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保持城市活力的重要保证。

城市生态化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传统工业化必然会引起城市环境的恶化并最终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发展,只有走城市生态化发展道路才能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实现城市“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

1.3 城市结构生态化

城市结构与城市功能相互依存,城市结构的演变引起城市功能的转换,而城市功能的转换又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引起城市结构的演变。因此,从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看,打造生态城市核心是实现城市结构和功能的“生态化”,而城市结构生态化是生态城市规划的基础和前提。有学者认为城市生态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和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状态就必须从调整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入手,调控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是城市生态规划的首要任务。

2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2.1 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的提出

在国际上,城市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一词最早于1984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主要指“自然景观和腹地对城市的持久支持能”。此后,有西方学者将生态基础设施的概念表示栖息地网络、自然政策规划等方面,都是从环境资源及生物的保护角度加以引用。

在国内,生态基础设施最早由俞孔坚等提出,指城市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基础设施,从本质上讲它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它不仅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

2.2 生态基础设施的内涵

2.2.1 狭义内涵

生态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内涵和核心功能就是生态系统服务思想与生态基础性价值和生态结构相结合。生态服务系统是生态经济学的研究核心,主要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

2.2.2 引申内涵

“生态化的工程基础设施”是对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的另一种理解,这一概念通常出现在基础设施生态学这一领域。生态基础设施“尊重生态格局和过程的连续性”,能够对人工工程基础设施带来的生态破坏进行有效补偿,被普遍认为是解决21世纪城市蔓延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西方国家对于生态化的工程基础设施的尝试主要集中在用生态化手段改造和代替道路工程、废物处理系统及洪涝灾害防治等问题。

2.3 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意义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保障了城市的生态安全,维护了城市的生态卫生,也在城市生态产业代谢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同时促进了城市生态景观整合,并培养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态意识。

3 生态城市的构建和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3.1 生态城市的构建有赖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前瞻性建设

国外有学者提出了生态基础设施建设优先的理念,认为应在城市总体规划层面先行考虑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有前瞻性,一个成功的例子就是美国的“蓝宝石项链”——由波斯顿的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被连接起来的绿地系统,这个早在一百多年前规划时仍在郊区的一块绿地,现在已经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也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因此,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所赖以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因此,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阶段,应明确构建生态城市这一重大原则,对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制定了长期和短期的发展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3.2 合理规划和建设城市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基础设施注重“空间结构的完整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如果能够合理规划和建设,就能够在优化城市结构、整合城市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必须从根源上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问题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城市结构,不健全不到位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通过建设优化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从而整合城市结构,可保留必要的天然或人工的城市绿地成为城市绿肺或绿心,或以河流、铁路、公路、农田防护林为载体建立城乡连续的生物廊道网络,给城市化和工业化带来新鲜的“氧气”,这在优化城市结构、缓解工业化带来的各类环境污染问题上将发挥重要作用。

3.3运行健康良好的生态城市

“世界生态之都”巴西的库里蒂巴以其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而著称,自然和人工复合的绿化遍布全城,包括结合湖泊湿地建造的公园在内,全城共有200多处公园。为了保持城市自然系统的健康性和完整性,维护城市的水资源循环,甚至在公园内禁铺硬质路面,形成了一个网络化的具有良好服务功能的生态基础设施,成为业内典范。

著名的生态城市德国Erlangen市提出,要在生态限制条件内更好地实现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城市新区的建设中也尽可能地节约使用自然地带。其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部分就是景观规划,在规划中保留了森林、河谷和其他重要的生态地区(占总面积的40%),同时在城市中设置了贯穿和环绕城市的绿色地带,成为德国乃至全球的生态先锋城市。

4结语

在中国,对于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思想方法的探讨不断出现,主要集中在对于城市湿地系统、森林生态网络等方面,一些城市在城市发展战略中也提出了和生态基础设施相关的概念。生态基础设施概念的提出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轰轰烈烈进程中对于人地关系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式,标志着人类在追求生态城市道路上的又一大进步。

摘要:从生态城市的内涵出发,阐明了生态基础设施对于构建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剖析了城市生态基础的内涵,指明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着力点,以循序渐进地开展生态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城市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龙,李迪华,韩西丽.生态基础设施概念及其研究进展综述[J].城市规划,2005(9):70-75.

[2]俞孔坚,李迪华,潮洛蒙.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J].规划师,2001(6):9-13,17.

[3]Dietmar Hahlweg.德国生态城市Erlangen[J].规划师,2003(1):29-30.

[4]侯爱敏,袁中金.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6(3):1-5.

[5]马交国,杨永春.国外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外城市规划,2006(2):71-74.

城市的生态觉醒 篇7

目前, 城市雨水利用技术分以下几类:分散住宅的雨水收集利用中水系统;建筑群或小区集中式雨水收集利用中水系统;分散式雨水渗透系统;集中式雨水渗透系统;屋顶花园雨水利用系统;生态小区雨水综合利用系统 (屋顶花园、中水、渗透、水景) 等。

国内外雨水利用情况

在发达国家, 城市化导致的水文生态失衡, 洪涝灾害频发问题,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开始明显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 一些国家就开始研究城市雨水的收集利用并使之资源化的问题, 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和经验。

德国此项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已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从屋顶雨水的收集、截污、储存、过滤、渗透、提升、回用到控制, 都有一系列的定型产品和组装式成套设备。

德国的MR雨水渗透, 包括各个城市就地设置的洼、渗渠等组成部分, 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接, 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 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该系统具有减少因城市化而增加的暴雨径流量, 补充地下水, 净化地表径流的优点, 而且设计可灵活多样, 适合各种土壤条件。MR系统代表了一种排水系统的新概念, 即“径流零增长”, 这个概念的目标是“使城市范围内的水量平衡更加接近其在这片地区发展起来之前的状况”。

另外, 像英国的“蓄水地面”与中水利用, 日本的贮、渗性雨水排放系统等, 都在雨水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多的经验和成果, 综合效果显著。

国内城市雨水利用起步较晚, 北京、上海、大连、天津等许多城市相继开始研究。走在龙头的北京已进入示范与实践阶段, 已建成一些生态小区, 考虑了雨水的渗透、滞留和回用。如北京某办公区的雨水利用工程, 考虑小区约1/2屋面面积和道路面积的径流雨水收集利用, 其余雨水就近坡向附近绿地汇集、贮存, 超出绿地调蓄和渗透能力的雨水径流排入市政雨水管。收集后的雨水净化采用低能耗、易管理的人工植被过滤技术, 出水质可达杂用水标准, 可供绿化、洗车、冲洗道路之用。

南阳市中心城区的雨水利用

目前, 南阳市中心城区的雨水利用尚处在起步阶段, 现有的管理和设计思路还徘徊在将雨水如何排入河体的阶段, 未将雨水是资源纳入到生态循环和再利用之中。

南阳市中心城区年降水量为805.5 mm, 各季节分布不均, 分别为:春季169.6 mm, 占21%, 夏季425.1 mm, 占53%, 秋季为171.4mm, 占21%, 冬季为41.7 mm, 占5%。降雨强度可观, 一日最大降雨量可达200-300mm。2000年7月3日24小时降雨量369mm的特大洪水, 更给南阳市造成了6亿多元的经济损失。虽然形成洪灾的原因众多, 但原因之一就是传统雨水排放系统是以尽快汇集与排除地面径流为目标, 加速了雨水向城市各条河道的汇集, 使河道洪峰流量迅速形成, 对低洼地带造成了巨大冲击。不仅如此, 因初期雨水径流污染较大, 也成为河体污染源之一。城区供水方式以开采地下水为主, 过度的开采中心城市曾形成白河以北62.97 km2, 年变幅2.55m的降落漏斗和白河以南12.17 km2, 年变幅1.92m的降落漏斗。由于二、三、四级橡胶坝的蓄水, 沿白河两岸的地下水补给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 趋于动平衡。但对整个城区来说, 仍很不均衡。

从系统的观点看, 目前城区所面临的上述生态环境问题, 反映了现有的雨水管网系统已经与大规模城市化发展不相适应, 强烈地干扰了城市原有的水文生态系统, 破坏了自然的水循环。因雨水具有的资源性与危害性的二重属性, 开展雨水利用是可行且必要的。

如何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理论和方法, 借助国内一些大中城市的经验和思路, 结合南阳市中心城区的实际情况, 探索出具有南阳特色的, 把城市规划、建设和雨水利用结合起来, 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平衡的和谐统一的利用发展之路呢?这不仅是城市设计师要思考的问题, 也是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要面对的问题。

值得庆贺的是, 在雨水渗透回灌补充地下水方面, 市中心城区一些工程已做到了有益的尝试。在以独山大道为首的几条新建道路工程及几条道路的人行道改造工程中, 人行道铺装采用了生态面砖, 基础采用了砂石基础, 渗水性强。解放广场、新一中及一些小区、厂矿等采用草皮砖, 铺砌于停车场、公共绿地及道路边, 都对减少路面雨水径流, 补充地下水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南阳市作为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试点城市之一, 正为塑造“水城、绿城、历史文化名城与生态型新城”的形象而努力。生态城市的目标之一就是“给水需求零增长和污废排放零增长, 城市范围内的水量平衡, 水文地质条件更加接近这片地区的自然状况, 实现城市区域内的良性水循环”。笔者认为, 应随着南阳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的调整, 排水工程从规划到建设管理的思路也应加以调整, 以适应生态城市的规划理念和要求。

根据南阳市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 随着四水厂的兴建, 利用鸭河水库作为水源, 将大大缓解城市高峰用水期缺水现状, 供需基本平衡;又因雨水回用工程的建设费用和运行费用较高, 多用于严重缺水地区, 而南阳市财力有限, 因此在近期应将雨水利用重点放在雨水渗透上。新雨水排放系统应以补充地下水、净化地表径流可渗性雨水排放系统为主, 即在雨水管道系统设计、用地规划和地面覆盖上考虑雨水渗透、合理、充分利用雨水涵养地下水源, 既能缓和城市水资源危机, 又能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 调节气候, 从而改善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 还能减少雨水系统的投资和管理费用, 并减轻城区水涝危害和水体污染。

雨水利用需要政策的支持, 有关部门应出台技术规定, 以促进雨水利用项目的进行。从总规、详规、施工建设到建后管理, 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都应树立“变直排为渗透利用”的理念, 重视雨水利用, 并建一些示范工程, 总结雨水渗透设施的利弊, 便于以后推广。

技术方面, 雨水渗透设施目前有三种形式:渗透地面、渗透池、渗透管, 可以因地制宜单用或混用。

除了绿化面积外, 人工渗透设施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多孔沥青及多孔混凝土地面;另一类是草皮砖。它们可用于停车场、交通较少的道路及人行道, 特别适用于学校、厂矿及居民小区。

渗透池分地面和地下渗透池。当土地可得且土壤渗透性能良好时, 可采用地面渗透池。若能利用天然低洼地做渗透池是最经济的。若对池底再作一些简单处理, 如铺设鹅卵石等透水性材料, 其渗透性将会大大提高。地面渗透池可与周边环境配合设计, 成为区域水景观的组成部分, 如人工湖便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地面渗透池可以用于公共绿地、街头游园、大型娱乐休闲场所, 尤适用于新开发区, 无市政配套设施区域。地下渗透池用于土地紧缺的地方, 在城市重要区域, 雨水径流量最高可达90%, 地下渗透相当于一种地下贮水装置, 利用碎石孔隙、穿孔管、渗透渠等贮存雨水。可以根据地段重要性, 暴雨量在36小时内全部渗入地下来计算其容量。

渗透管一般采用穿孔PVC管, 或用透水材料制成。汇集的雨水通过透水性管渠进入四周的碎石层, 再进一步向四周土壤渗透。可以与雨水管系、渗透池等综合使用, 也可单独使用, 使用范围广泛。

以上三种方式经济性强、易操作, 可以灵活选用, 并应加以提倡和推广。

论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 篇8

关于生态城市内涵的不同界说

生态城市具有哪些内涵?换一个角度来说, 什么样的城市才算是生态城市?对这一问题, 各方面的学者始终在力求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

这些学者当中, 有的从生态学和城市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生态城市的内涵。如, 前苏联生态学家亚尼科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 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 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 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我国学者黄光宇提出, 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 综合研究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并应用生态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而建设的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 居民满意、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还有些学者从生态城市建设和规划目标的角度来揭示生态城市的内涵。如美国生态学家雷基斯特认为: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全的城市, 是低污、节能、紧凑、充满活力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澳大利亚学者唐顿认为:生态城市就是人类内部、人类与自然之间实现生态上平衡的城市。它包括了道德伦理和人们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的一系列计划。而晚近的一些学者则综合了前人的方法、观点, 从更全面的角度论述了什么是生态城市。如黄肇义、杨东援提出:生态城市是全球或区域生态系统中分享公平承载系统份额的可持续子系统, 它是基于生态学原则建立的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 更是具有自身人文特色的自然与人工协调、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理想人居环境。

全面把握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

上述这些观点, 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但是又都不能说是已经穷尽了生态城市的全部内涵, 而成为最权威的标准。一方面, 生态城市本身是一个实践性概念, 而目前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实例, 任何对生态城市的界定, 都仅仅是一种设想, 都不能排除有其他更科学的界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 生态城市的内涵极为丰富, 十分富于弹性。因此, 对于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必须从多角度全面把握, 同时还要随着实践的进展和理论研究的深化而不断充实完善。

(一) 从哲学层面来看, 生态城市的实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 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价值取向

城市是人的能动的对象性活动的结果, 是一种打上了人类活动痕迹并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类意愿和文化理想的人工环境。影响和支配着城市发展状况的首要因素是人的认识水平以及时代的哲学思想。

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 工业文明时代, “人类中心主义”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类片面强调“人定胜天”, 以人的利益特别是物质利益为唯一价值尺度。在城市发展问题上片面考虑人的居住要求, 单方面追求经济合理性, 城市规划主要体现的是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要求, 既忽略了自然生态结构的平衡也忽视了人与生俱来的对自然的渴望。其最终结果就是造就了一大批由钢筋水泥覆盖的超级城市、国际大都市以及渐渐因资源耗竭而陷入消亡的工业城市。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生态城市理念从思想根源上根本否定了传统工业城市的价值取向。它谋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永续发展。它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基本导向, 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根本追求, 由此在价值判断上既考虑人的需要也考虑自然环境存续发展的价值;既考虑当代人的发展也考虑后代人的发展;既考虑城市内部的发展, 也考虑更广阔的自然空间的生态平衡。

虽然传统城市模式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关注城市环境, 完善城市污染治理措施的一面, 但是其价值标准仍然要追溯到人的需要。而在生态城市, 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本身就成为城市建设的一种价值追求。并且这种价值追求普遍而且深刻地扎根于城市各个层面。它不仅成为城市管理者的行政理念也演化为每个普通市民的道德伦理追求;它不仅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 也体现在城市生活的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它不仅体现在城市设施、城市景观等环境建设领域也体现在城市产业、政府管理、地域文化、社会生活等一切领域。是不是全面贯彻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理念和价值取向是判断一个城市能否成为生态城市的首要标准。

(二) 生态结构合理, 生态功能高效是生态城市的内在要求

按照生态学研究所揭示的生态规律, 生态结构和生态效率是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程度, 决定生态循环运行状况的最主要的内生因素。城市作为人工生态系统也要遵循这一规律, 也就是说生态结构合理, 生态功能高效是生态城市的内在要求。

城市是一种由经济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有机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它由复杂的结构网络所构成的。影响城市生态平衡程度的不单纯是城市的生物结构状况。事实上, 对于城市生态平衡更具影响意义的是城市的经济社会结构, 包括城市经济结构, 如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资源利用结构;城市政治结构, 如政府结构、权力分配结构;城市社会结构, 如人口结构、社会阶层结构;以及城乡区域结构等等。这些结构状况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城市的运行, 并最终反映到城市的生态环境层面。例如, 城市产业结构失调, 会导致结构性的资源浪费, 低水平的产业结构状况导致经济效率低下;单一的资源结构, 往往导致城市处于资源短缺的状态, 甚至导致城市因主导资源耗竭而消亡;人口结构失调会引发老龄化、人口高峰、男女比例失调等问题, 并最终反映到城市环境承载力、城市发展活力等层面。因此, 建设生态城市必然要求调整城市的结构网络, 形成各要素、各部分、各环节协调互动的局面。

一个生态系统的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在空间确定的情况下, 主要取决于这一生态系统的效率。因此, 提高生态效率是解决当前城市生态环境紧张状况的根本途径, 也是实现城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作为生态城市, 城市的功能高效应当体现在: (1) 能用极小的环境资源成本创造极大丰富的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 也就是说城市要实现集约式发展, 能源、物资在城市生产、生活过程中能够被高效利用, 交通、电信等城市设施能有效降低生产、生活成本。 (2) 污染处理效率高, 对于城市运行所产生的“三废”等污染有较强的吸收、还原能力。 (3) 城市管理效率高。只有提高发展决策、行政管理、法律实施、基层自治的效率才能提高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

(三) 运用城市生态学原理, 并应用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系统工程等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构建、协调和管理城市是生态城市的基本运行特征

生态城市理念承认城市对现代文明的重要意义, 它并不反对城市的存在, 也并不绝对地排斥人对自然的人工干预。相反, 它主张的正是要通过强化城市对生态平衡的人工维持功能来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现代城市生态学研究揭示了城市的人工生态属性。要通过人为干预维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就必须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 特别是现代城市生态学研究的科学成果。生态城市不是反现代化的, 更不是排斥科学技术的, 它反对的是滥用科学技术手段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以现代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系统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生态科学技术, 为人类解决城市的气候、水源等环境问题, 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率,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降低城市的环境风险提供了现实的手段。一个城市要实现生态化就必须将这些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引入到城市规划和管理之中, 应用到城市产业发展之中, 运用到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之中, 形成完善的人工生态维持体系, 使城市的构造和运行符合生态平衡的基本规律。从这层意义上来说, 是否将城市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实践, 在多大程度上普及和应用现代生态技术手段, 不仅是城市能否实现生态化的关键, 也是判断一个城市的是否构成生态城市的重要标志。

(四) 根据时代要求, 生态城市需要完成的首要历史任务是积极应对并逐步治理当前已经发生的生态危机

把握生态城市的内涵除了从生态城市本身的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之外, 还应当从历史的眼光出发, 也就是从时代赋予生态城市的特定使命的角度去考察生态城市应当具有什么内涵。这是衍生生态城市理念的根基。正如我们在上文已经论述过的, 生态城市最关键的历史使命就是要有效应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 遏制城市生态进一步恶化, 使人类的生存发展摆脱生态危机的威胁和束缚。因此, 只是达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运行的状态还不足以成为现实意义上的真正的生态城市。目前, 城市生态危机已经大量显现并日益严重, 现实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必须是机制、技术、物质保障等方面综合起来能够逐渐治理当前已经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能够有效防止再次出现同样的生态问题, 同时能够充分抵御未来可能出现的生态灾难的城市。这一点反映在生态城市的外部特征上, 就意味着生态城市应当是环境质量良好、城市规划合理、城市景观优美的城市。

(五) 以能力建设为本位,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文明创造能力, 是生态城市的本质与核心

什么是能力?能力是就是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 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 有效的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能力对于发展问题而言, 是最具实践性的概念, 也是最具根本性的概念, 一切发展成果皆来源于创造该成果的能力, 而成果的积累不过是能力重复展示的结果。考察人类的文明发展历史, 农业文明代替原始文明, 工业文明代替农业文明, 其关键就在于人类创造文明的能力提高了。因此, 未来建立生态城市, 发展生态文明的根本就在于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人类创造生态文明的能力。从这层意思出发, 生态城市就应当是具备了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生态文明创造能力的城市, 包括具备集约化经济发展的能力, 科学、民主决策的能力, 合理化解社会矛盾、协调社会利益冲突的能力, 创造符合生态化要求的先进文化的能力以及高效的城市管理能力、法律实施能力和城市规划能力等。事实上, 无论是从结构的角度还是从历史的角度讨论生态城市的内涵, 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城市的能力问题。因此, 这才是生态城市的本质与核心。

现代生态城市的应有特征

按照我们所讨论的内涵建立起来的生态城市, 应当而且必然具有以下特征:

(一) 和谐性

和谐性是生态城市的核心特征, 它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自然与人和谐共生, 更重要的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寻求人际、自然、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的发展新秩序。

(二) 活力性

生态城市应当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 它充分营造出满足人类自身进化需求的环境, 富有生机与活力。生态城市不是一个用自然绿色点缀而僵死的人居环境, 而是关心人、陶冶人、充分发挥人的创造力的城市。生态城市不仅仅实现了生态平衡、社会关系稳定、社会利益协调, 而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向更高水平、更新阶段发展。

(三) 高效性

生态城市一改现代城市“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 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 物尽其用, 人尽其才, 各施其能, 各得其所, 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 废弃物循环再生, 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

(四) 多样性

生态城市应当是一个充满多样选择, 丰富多彩的城市。不仅在生态上具有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而且在社会领域也具有多样性, 例如在经济领域, 包容多种经济主体、多种资源配置方式、满足需求多样性、保护自由竞争、消除垄断;在政治领域, 充分落实言论自由、奉行民主政治, 消除独裁, 抵制独断专行和一言堂;在文化领域,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社会领域, 各方面主体的利益得到公平照顾, 各种社会需求得到平等的满足。

(五) 城乡融合性

城乡融合是相对于城乡对立而言的。传统的城市化理论假定城市与乡村是两种不同的社区形式, 二者之间有清晰的界限, 城乡有明显的差别。城市化的过程, 简单地说就是乡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而在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 在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前提下, 乡村工商业高度发展, 农村的文化、技术全面提高, 乡村与城市生活水平接近, 城乡差别缩小, 从而出现了城乡融合的现象。

(六) 区域一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型城市生态系统, 是区域平衡基础上的城乡统一体。生态城市在利用区域的资源、空间的同时, 又照顾到整个区域的生态环境, 而不是以损害区域生态环境的方式方法达到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的目的。

摘要: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 人们普遍把建设生态城市作为人类未来发展的一种希望。但是, 目前, 学术界和实务界对生态城市的内涵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科学认识。这一方面是因为, 目前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生态城市实例;另一方面, 生态城市的内涵极为丰富, 十分富于弹性。因此, 本文提出对于生态城市的科学内涵必须进行从哲学到生态学, 从外在需求到内在能力等多个角度的全面把握, 而不能拘泥于简单的公式化的概念界定。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生态

参考文献

[1].Yanitsky.The city and ecology.Nauka, Moskow, 1987.

[2].Register R.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CA:North Atlantic Books, 1987.13~43.

[3].黄光宇、陈勇:《生态城市概念及其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城市规划》, 1997年第16期.

[4].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城市规划》, 2001年第25期.

上一篇:地基处理效果下一篇:生态护岸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