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的学法指导

2024-06-11

中学历史课的学法指导(精选十篇)

中学历史课的学法指导 篇1

一、注意史论结合

学习历史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史论结合, 就是学习者在掌握一定历史资料文献的基础上, 经过细致的研究和思考, 能够找出蕴含在资料中的重点内容, 发现历史规律, 提取其本质, 形成自己的历史观念。例如《五四爱国运动》一节中关于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北洋军阀政府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大肆出卖国家权利;对内大量掠夺土地和工矿业, 猛增赋税, 人民负担更加沉重。军阀之间不断混战, 人民苦不堪言 (史) 。国内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成为五四运动发生的根本原因 (论) 。依据史实可以更好地理解结论。因此, 学习历史首先必须梳理教材中的相关史实, 得出结论, 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读书能力。

二、提炼和概括要点

所谓“要点”就是历史事件的骨架, 例如对百日维新内容的评价, 可概括为“两利、一打、三拥护”, “两利”指“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学的传播, 有利于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参与政权”;“一打”指“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三拥护”指“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拥护, 得到爱国知识分子的支持”。再如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意义, 可提炼为:增强、鼓舞、加速。又如隋唐经济繁荣的原因, 可概括为:统一、交通、政策、交往、开放。掌握要点, 才能以纲带目, 化难为易, 这是将厚书读薄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抓住知识要点, 才能将知识化繁为简, 基础知识易于落实。

三、注意句与句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课本上下文之间是有因果关系的。例如, 对《辛丑条约》的评价:“从此,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辛丑条约》的签订, 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这两句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再如, 对孙中山三民主义的评价:“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这两句之间是前果后因的关系。还有对遵义会议的评价:“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妥善地处理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和矛盾, 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这两句之间是前因后果的关系。注意了句与句之间内在联系性, 可深刻理解结论性知识的内涵与本质。

四、抓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法 篇2

一、名词解释

角色扮演模式 是指教师有目的地把教学问题作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学生相应的行动,通过各自的表演和体验,从而产生移情、明理的效果。并在些基础上研究社会行为和价值取向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角色扮演,在情感教育的同时,让学生效地掌握知识,并将过去的历史与现实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的了一个组成部分。

情境复现模式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历史情境的再现,使学生有较地获得历史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适用于形象丰富的内容,如艺术品的欣赏、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波澜壮阔的政治改革和气势辉煌的建设。

导读自学模式 是指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主要用于讲授新课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多用于对线索明朗、条理清晰的教材进行解剖。导读自学模式力图使学生手和脑并用,运用创造性思维,以亲身实践的体会来验证历史知识。

问题研讨模式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围绕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有一定深度、广度的研讨,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互相启发或争辩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创造性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组织模式 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不同的人际组织方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教学组织中不断提高认知水平和增强参与意识的历史教学模式。

社会实践教学组织模式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结合历史教学内容,深入社会所进行专题采访、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它是历史教学组织模式的一种延伸性、拓展性的教学组织活动。

知识竞赛教学组织模式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运用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外历史知识,通过知识竞赛方式进行教学组织模式,它是历史课堂教学组织模式的一种延伸性、竞争性的教学组织模式。

历史知识 历史知识,是对人类社会过去客观存在的客观反映。中学历史知识是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的要求,呈现在历史教科书上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和历史规律等。

历史事实 是客观存在的历史现象,具有客观性和明确性,而学生所学的历史事实是对历史现象加工后的产品,是鉴别考证后的历史现象,是经过选择和解释的历史事实。历史事实建立在时间、地点、人物基本要素之上,属于具体历史知识,是历史学科的基础。

归纳能力 指从个别事实走向概念、结论的一种思维活动。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一则能使学生对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系统地整理、建立相应的知识结构体系,促进学生认识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掌握、理解所学的知识,二则能帮助学生揭示前后 史实的内在联系,掌握历史知识本质特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教学内容优化 一是删除枝节内容,保留主干部分,突出学科的基础知识、核心知识、骨干知识。二是合理调整原有知识的组织形式,使之系统化、结构化、层次化。优化教学内容的本质就是提高学习内容的质量。

教学内容过程化 就是教师将教科书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时,必须对教科书内容进行过程化的加工,即进一步揭示知识产生的背景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深入了解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深刻认识知识本质、顺序与联系,同时运用相应的策略对此进行探讨和分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教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

讲授法 是以传授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以语言(口头语言和黑板语汇)为主要媒介,以“传送─接收”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方式的总和。讲授法主要有四种方式:讲述、讲解、讲读、讲演。优点是学生接收到的教学内容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较强,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系统知识。其缺点是单向的“传送─接收”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积极参与。

探究教学法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独立探究活动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对有关问题探索发现,就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主动获取知识,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阅读、质疑、讨论、归纳、交流、验证—小结或练习。

谈话法 是以学习历史新知识、巩固历史旧知识或检验已有知识为主要目的,以问答对话的双向交流为主要模式的教学方式的总和。谈话法包括:激发学生探索新知欲望的启发式谈话; 用已有历史知识去解决未知的导引式谈话;检验学生是否掌握已有知识的巩固性谈话;归纳概括所学历史知识内容的总结式谈话。

参观法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以获得感性知识、发展学生能力为目的,以现场(实地、实境、实例)观察、访问为主要途径的一种教学方法。参观法一般分为三类:学生学习新知识前的预备性参观,学习新知识过程中的并行性参观,以及学习新知识后的总结性参观。

欣赏法 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对教学形式和内容的领略和品味,从中体验到真善的价值,享受到美的愉悦的一种教学方法。欣赏法包括:自然美欣赏;艺术美欣赏;社会美欣赏;科学美欣赏;心灵美欣赏等。

检查、评价法 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进度、教学难度、教学效果进行综合检测评定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及时反馈教学效,以便教师调整进度、控制难度,提高教学效果,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检查、评价法有三种类型:课前的摸底式检查评估;课中的诊断式检查评估;课后的总结式检查评估。备课 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即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内容作教学法上的加工和处理,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规划教学活动。

教学反思 指教学活动后的反思,即教师在上完一节历史课后,对该节历史课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教学后的心得体会进行记录,对教学设计及实施进行总结,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记录在教案上,以利于日后教学的借鉴,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改进和提高,同时这也是终身备课的需要。

说课 就是让教师以语言为主要表述工具,在备课的基础上,按照教学要求,依据课程标准、教育理论,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程序等进行创造性设计和阐述的一种教研形式。

评课 即评价课堂教学。是在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其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得失,成败进行评议的一种活动,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开展教育科研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推进教师专业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

板书 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是教师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其作用在于长时间地向学生传递信息,利于学生记忆,具有与实物不同的直观作用,有示范和审美作用。

图画式板书 是根据教学内容显现出的特征,采用图中夹文或文中夹图的办法形象地勾画出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的板书。这种板书生动、形象、直观,事物的内在关系显现得淋漓尽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上课 是指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固定的课表,在规定时间内对一个班级的学生,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的过程,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

过渡 即上课中的课堂过渡,指教师巧妙地将所学内容的章与章、节与节、章与节、专题与专题之间、子目与子目之间、此问题与彼问题转换衔接在一起的一种教学技能。过渡旨在体现教师上课的内在逻辑,促进学生思维连贯地学习新授课内容。

教态 就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体态、动作和表情等,是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言。教师正确、恰当的体态语言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调控课堂教学;有利 于丰富教学信息,激活学生的学习情绪,提高学习效率,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辅助作用。

结束技能 是指教师在一个教学内容结束或课堂教学任务终了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重复强调、概括总结、训练操作、实践活动等方式,对所学新课知识和学科能力进行系统强化,使之稳固纳入学生认知结构的教学行为的技能。

巩固练习法 是以学生的练习方式巩固新学知识的一种结课方式。在课的结束部分,通过安排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强化和应用,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这对于学生加深理解和及时巩固新知识有直接的作用。

教学语言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应用语言进行教学的艺术实践活动,是教师职业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包括教与学的语言讲解、讲述、解释、讨论、回答、复述、纠错、肢体语言和神态语言。

教师形象 就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可分为外表形象与内在形象两部分。即在职业行为中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总和或者别人对教师的评价。

教师风格 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具有独特个性的教学特征。它是教师教学特色,职业信念、教学观念、知识素养、工作能力和个性特点等在教学过程中的综合体现。教学风格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个体差异,是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特征。风格往往是内在形象的表现。

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直接来源。新课程提倡的课程资源是广义的课程概念,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新课程认为:课程资源既包括教科书、参考书、教学场所等物质资源,也包括学科专家、教师、学生等人力资源。

校本课程 指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其内容一方面包括当地特有文化、科学、社会等现象,另一方面也包括针对本校实际情况辅助国家课程设计的教学内容。它与国家课程一起,构成了学校课程开发的完整体系。

乡土教材 指为地区课程和校本课程编写的教科书,对历史学科来说,就是地方史教科书。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在学习整体历史课程的同时对家乡有更深入了解;以弘扬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提高当地整体的人文素质水平。

社区人力资源 指社区内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以及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群众组织。它以个体的人或具有某种共同目标的群体活动为载体,直接作用于社区某项具体事务,对教育教学产生一定的辅助作用。

多媒体教学 是指利用计算机等技术,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动画等信息,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手段。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学生在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到基础学校进行教育和教学专业训练的一种实践形式。它是师范教育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简答题

1、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历史教学方法出现了哪些新的发展趋势?

(1)教学目标取向全面性、协调性发展(2)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3)研究重心由教法转向学法

(4)注重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

2、按照历史教学的新理念,如何转变教学评价?

(1)评价功能:历史教学评价不再是检查、甄别、选拔,更重要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发展。(2)学生:不仅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掌握历史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3)评价主体:历史教学评价中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评价方法:新课程改革倡导评价方法多样化。

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1)讲清基本的历史概念

(2)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史学理论(3)引导学生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4)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5)引导学生突破历史思维定势

4、如何在历史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

(1)创设课堂情境(2)用形象诱发情感(3)用声调来渲染

(4)用体态语言强化情感

5、简述优化教学内容的具体目标。

(1)主题化:每节课都应该有教学主题,通过主题将知识进行串联。

(2)集约化:把历史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学科知识体系的核心知识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成为学生识记、理解、运用的重点。

(3)结构化:抓住历史基本主题,按照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对历史知识进行优化组合,使之序列化、系统化、整体化。

(4)层次化:历史知识的掌握是分层次的,新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中把历史进行层次化,识记,理解、运用就是历史知识的层次化。

(5)理性化:尽可能把历史知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提炼观点。(6)方法化:体现一般的思维方法和体现历史学科独特的思维方法。

6、如何进行历史教学内容的布局调整?

(1)认真研究重点、难点、疑点、知识点。(2)联系实际,适当调整教科书顺序。(3)加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4)变化多样,给学生全新的认识。(5)对教科书进行深化、扩展。

7、常用的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

(1)讲授式教学法:诱导学习动机--感知、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反馈。(2)自学式教学法:说明学习目的任务--学生自学、讨论、做练习、教师巡回辅导--教师小结释疑、组织学生小结、交流或师生共同小结。

(3)探究教学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阅读、质疑、讨论、归纳、交流、验证--小结或练习。

(4)历史比较教学法:在中外历史比较中组织教学。要求:识记知识、领会教材内涵是前提;专题整理中外知识,培养技能拓宽认识是手段;综合运用、培养智能是目标。历史比较有宏观、微观、横向、纵向、逆向五种比较分析法。

(5)练习式教学法: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技能技巧的方法,是从历史上的教学实践中继承下来的,以训练行为技能为教学目标。基本操作程序:教师阐明技能并作示范--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模仿、练习--学生反复练习巩固技能--课堂小结。

(6)尝试教学法:围绕解决某些问题,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运用课程资源,开展互助学习,最终解决问题。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展智力。其基本操作程序是:出示尝试题--学生自学课本--尝试练习--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7)历史图示法:就是用简短的信号、纲目、要点,按历史发展的规律组成板书,进行教学。它以直观、明确、概括的形式把复杂的历史现象表现出来,以反映历史发展的线索,使学生把握历史知识的整体及内在联系。

(8)历史情境教学法:是指在历史教学中营造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景,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和谐的气氛中激发学生兴趣,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9)历史目标教学法: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定向的决定作用,是激励学生参与、调控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10)多媒体教学法:是以各种现代媒体(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黑板、挂图、实验、模型)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

8、什么是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遵循哪些原则?

我国教学论育专家的定义为: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总得说来,教学方法是为实现教学任务,师生共同活动的方式、手段、办法的总称。(1)目的性原则

(2)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

(3)直观性与发展历史思维结合的原则(4)高要求与量力性相结合的原则(5)情感性原则

(6)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结合的原则(7)教学向自学过渡的原则

9、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备课有哪些新的含义?

(1)是教学过程的精心预设

(2)是知识的内化、具体化与课堂物化的预案(3)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4)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5)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

10、简述备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制定要准确(2)内容选择要合理

(3)作好教学内容分析,突出重点,击破难点,抓住关键(4)要全面了解学生水平

(5)学法制定要恰当,切合学生实际

(6)教学方法要精选,体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和课堂环境的改善(7)问题设计要精当(8)教学细节要周密安排(9)教具和课件准备要充分(10)练习设计要精当

11、简述说课的要求。

(1)说教材:教材的分析与处理(2)说学生:分析教学对象

(3)说教法、学法--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4)说教学程序--分析教学过程设计(5)说效果--进行课后的教学反思

12、试述导入新课的功能和要求。

A 功能

(1)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2)承前启后,起过渡作用

(3)启发学生的思维,引领学生探究

B 要求

(1)导入的问题要准确(2)简洁明快,切入主题(3)不单纯追求兴趣性(4)不牵强附会(5)生动感人不呆板

13、有效提问的技巧有哪些?

(1)考虑学生知识基础,把握好所提问题的难度水平(2)类型多样,提出适合不同认知水平的各种类型问题(3)设置坡度,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因人施问(4)耐心细致,控制等待时间,留给学生思考余地(5)充分鼓励,对学生的回答予以恰当的评价

14、简述历史教学中结束技能的作用。

(1)巩固强化作用(2)过渡衔接作用

(3)加强认识、深化主题作用(4)挖掘潜力、培养能力作用(5)内外沟通、立疑开拓作用

15、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

学生的生理心理状态分为五个时区,呈波谷——波峰——波谷——波峰——波谷的起伏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生理心理状态的起伏发展规律,每一堂课应重视以下几个时段的设计。(1)起始时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角色时区。

(2)兴奋时区:教师必须不失时机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最佳境界。(3)调试时区: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调适,帮助学生度过疲劳波谷区。(4)回归时区:教师应当因势利导,再次把教学推向新的高潮。

(5)终极时区:是课堂教学中的总结回应时区,教师应当加大信息量,加快语速,强化情绪,总结新课。

16、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试述中学历史教师必备的素质。

(1)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教育知识。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宽广的文化修养以及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同时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2)要有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要求教师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以身作则,为人民教育事业献身精神。同时要为人师表,公正平等,正直无私,不偏心,对待不同的学生要一视同仁。

(3)教育能力素质。教师除了具备现代人的基本能力,还必须具备完成教学任务的特殊能力,如教学语言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等。

(4)自我进步意识和开发意识。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7、简述教后记的基本内容。

教后记其实就是教师在教完课后,对教学预案设计和实施过程进行回顾,总结和反思,将经验、教训等记录下来,作为改进教学的依据和提炼教育科研课题的资料。它是对已完成教案的完善和补充,是课堂教学的总结和升华,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必须重视并及时写好教后记。

教后记的主要内容:

(1)记成功做法:即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想目的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做法。

(2)记失败之处:就是将处理不当的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不妥的教学内容,方法陈旧、演示失败、指导不力、知识性的错误,教案与实际教学脱节,以及当堂没有处理好的学生的问题等。

(3)记教学机智:就是把授课过程中偶然出现的灵感或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下来,供以后参考。

(4)记学生问题: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迷惑点,作业中暴露的欠缺点及在考试中出现的失分点,并力争在短时期内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

(5)记学生见解:即把学生独到的见解记录下来,为今后教学补充新鲜血液。

(6)记学习心得:即把教参、资料、相关书籍以及老教师的一些教学经验、学法指导以及公开课、观摩课的收获记录下来,写入教后记。

18、构成教学模式的主要因素。

(1)理论基础: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提出来的,理论基础是教学模式的指导核心,是教学模式的灵魂。

(2)功能目标:即要完成的主题所规定的任务。是教学模式所要达成的教学效果,是人们在某种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活动对学习者产生效果的一种预先估计。

(3)活动程序:即完成目标的步骤和过程。教学活动的开展总是要遵循一定的步骤和程序来进行的,活动程序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并不是僵化不变的。

(4)实现手段:指教学模式发挥效力、达到目的所需要各方面条件。

19、获得历史知识的媒介。

(1)历史事实的和钟声、像实录,如纪录片、录像、录音、摄影、照片等。(2)历史遗迹、遗物、出土材料以及保留着历史遗风的民族、民俗石料。(3)概括化的映象、如给绘画、图表等;(4)当事人的回忆、传说、口牌、故事;

(5)再传的语言文字、等抽象符号的和种记录、如史书、著作、教材等。

三、论述题

1、请结合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论述历史教学的新理念。

从历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来看,历史教学新理念包括历史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教学评价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改变过去那种知识传授、培养能力、思想教育的观念。

(2)过程与方法:新课程改革特别强调教学过程与方法,新课程强调的教学中师生互相交往与互动,实现共同发展。

(3)教学手段:新课程改革的突出特点就是提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4)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改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A 评价功能:历史教学评价不再是检查、甄别、选拔,更重要的是促进学习者的发展。B 评价主体:历史教学评价中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C 评价方法:新课程改革倡导评价方法多样化。

2、什么是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请分别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A 重点:

(1)依据新课程教学目标,从历史教学内容的学科体系看,组成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主要环节为教学重点。

(2)从教与学的活动看,培养能力,掌握方法也是教学重点。

(3)从情感教育来看,培养学生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也是教学重点。(4)

B 如何突出重点:

(1)灵活调动教学内容

(2)围绕教学重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3)在教学时间上给予保证。

C 教学难点:就是头绪较多,比较艰深,学生难以理解的教学内容,具体来说大致分为五种类型。

(1)非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教学任务(2)中学生难以理解的课文内容

(3)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专业知识(4)超越现阶段学生知识水平的内容(5)为了阐明重点而必须增补的历史知识

D 如何突破难点

(1)将头绪比较多的内容通过多媒休进行简化(2)用具体事例讲述一些艰深的问题。(3)补充材料,化解难点。

3、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请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教学方法主要有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方法,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和以陶冶为主的方法。教学手段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种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另一种是运用教学工具为载体的。要实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有机结合,应该做到:

(1)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可以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课堂教学,可以用语言为媒体,用多媒体为辅助,进行历史教学。(2)要正确应用各种教学手段。

A 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板书与电子课件相结合,实现多种教学手段的结合。

B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展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从而引导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讲述北宋时期的社会生活时,可以改变传统的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而以《清明上河图》 为主。先让学生通过找资料,适当了解此图的基本情况,如背景、主要内容等,然后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展示静态、动态的《清明上河图》,以及补充相关的影视、文字资料,从而开展探究式教学,通过讲解这幅图去看待北宋的社会生活。

4、试论述备课环节中备学生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及意义。A 基本原则: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备学生的过程就是深入研究学生的过程。必须坚持几个基本原则:(1)主体性原则:教师通过备学生,解决学生现有水平与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起到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关系的作用。

(2)差异性原则。教师要做到尊重差异,承认差异,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备课。

(3)发展性原则:教师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主体的能动性。

B 主要内容:在备课活动中,备学生主要围绕备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备学生的知识基础,备学生的经验基础和生活关注点,备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等内容展开的。(1)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

(2)了解学生掌握的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状况(3)备学生的经验、思想和生活关注点(4)备学生的能力(5)备学生的情感因素(6)备学生的身心特征

C 意义:

(1)教育目的之一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2)教学设计的要害在于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

(3)学生学会知识和全面发展是课程教学实施的最终目的。

(4)通过备学生,加强备课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而优化教学过程,发展学生潜能,促进学生情意和人格的健全发展。

5、听课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试论述如何提高听课水平?

听课是一种最直接、最具体、最经常也是最有效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原方法和手段。对于提高听课水平,则需要听课老师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学会思考。主要包括:发现课堂上老师和学生闪光的地方,思考老师的教学为什么会出现问题和不足并如何修正,想教师出现的问题是共性问题还是个性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在与教师的教学比较之下发现自己的优缺点。(2)把自己当成研究者。

A 看符合不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B 看教材把握的水平与程度如何

C 看教师是不是把学生视为学习的主人,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学会欣赏他人。A 欣赏他人如何处理教材 B 欣赏他人教育教学技巧 C 欣赏他人如何唤醒学生(4)带着问题听课。

听课者课前要熟悉所听课的教学内容,盘点自己在日常课堂教学实践中一直存在的困惑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让自己带着思考、学习、探究的态度去听课。(5)学会选择听课。

A 听同头教师的课,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借鉴但不能照搬。

B 学会听不同学科的课,可以教会人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思维,管理课堂。

6、试论述历史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结合实例加以说明。

(1)目标明确:问题设计要从整体目标出发,考虑教学的整体效应,摒除想怎么问就怎么问,想问在哪就问在哪的做法。如在讲述《唐的社会经济》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二牛抬杠的直辕犁”、“曲辕犁”两幅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然后提问:①二者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②分析比较两种犁的作用,说明当时的耕作水平发生了什么变化?(2)激发兴趣:一方面,发挥历史知识丰富的特点吸引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加 强现实与历史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如在讲述《开创外交新局面》这一课时,可以提问:为何一个小小的乒乓球拉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序幕,那么是什么背景促使这种情况产生?(3)选准时机,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时机非常关键,在历史教学中,选准提问的机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看似无疑处设置疑问,于枯燥乏味处设置疑问,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置疑问,在教材的前后衔接处设置疑问。如在学习《美国的建立与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一课时,在解决完基本问题后,可以设问: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为什么到18世纪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

(4)培养能力,根据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分别设置各种问题。如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如何评价曾国藩?

7、请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论述如何开发历史教学资源。

A 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历史教科书

(1)挖掘教科书中各种隐含的历史课程资源 在认真钻研教科书基础上,深入挖掘历史教科书中各种隐含的历史课程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善于将自己的经验及其当前学科研究最前沿的知识,自己身边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和发展的资源,融入到教学中,不断丰富历史教科书的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主动探索新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和发展创新精神。(2)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教科书 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科书,让他们在阅读教科书的过程中,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这些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了解对这些事件和人物的评价,指导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分析、概括、综合,培养各种历史学科能力。

8、当代外国几种教学模式探索。

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创立的,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在呈现教学内容本身之前,先向学生展现引导性的材料。

(1)理论基础:奥苏伯尔认为,要进行新知识有意义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概念。这就是要尽可能先传授学科中具有最大包摄性、概括性和最有说服力的概念和原理。

(2)功能目标:它的功能目标在于:通过直接向学生提供作为组织者的概念原理,提高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的清晰性、稳定性和可辨别程度,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教材内容。掌握学习教学模式:创立者是美国当代教育家布卢姆。认为只要恰当注意教学中的主要变量就能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掌握水平。(1)理论基础:

A 新的学生观:只要给学生提供新的学习条件,学生的学习都能达到教师所教的知识。B 情感影响学习效果的观点: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就能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

C 教育目标的分类理论和教学评价理论。

(3)功能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帮助学生形成对学习任务的良好的认知准备状态,并改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提高,最终达到大面积地提高教学质量。

(4)活动程序:掌握学习模式的步骤一般可分为:诊断评价--集体教学--单元形成性评价--已经掌握者进行巩固性学习或者帮助末掌握者,末掌握者接受矫正--再次测验予以认可--进入下一个单元的学习。(5)实现条件:

A 师生对学习都要有信心。教师要相信学生,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B 要确定好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的各种教学手段等。

C 教师要制定好掌握学习的计划单元教学设计、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反馈等。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创建的这种模式。他的的理论基础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对人基本信任,相信有的潜能,强调学生的自我实现的作用,而教师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一种促进作用。

(1)功能目标:强调以人的本性为出发点,把教学作为促进学生实现自我一种工具,开发学生的潜能,达到更大程度上的个人的统合的现实的自我坚定.(2)活动程序:

A 创设良好的情境,建立和谐的融合的教学气氛。

中学历史教学中学法指导浅探 篇3

一、紧扣教材,指导学法

教材不同,学法也不一样,没有统一的“学法”模式,即使同一内容,因学生对象、教学条件等众多因素的不同,学法也不尽相同,关键是要以教学教材内荣为基础,根据客观条件和实际需要,灵活变通的引导学生发现、采用学习中的普遍规律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创新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方法。

二、注意过程,概括学法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重要理念是不满足于只让学生掌握现成的知识,能说出正确的结论,而是注意学生的学习过程。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从积累历史到理解历史的过程。引导学生参与合理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引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学习过程的指点,实质上的帮助学生对学习对象逐步提高认识层次。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应该注意学生的不同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灵活地调控或变换教学过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到达学习目标。

三、教师示范,展示学法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思维受阻的时候,教师要做出示范,展示学法,以法获知,供学生仿效。其次教师也要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简单的模仿学习方法到较高层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简单的模仿学习方法到较高层次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历史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和应用的学习方法具体如下:

列表归纳法:比如学完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一系列战争,就可以把近代史上的侵华战争名称、简单经过,每次战争结束后签订的条约,造成的影响等,通过列表的方式来把握,既简单明了,又可系统掌握、重点把握。

比较法:这是经常应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便于对知识进一步理解掌握,学生可以把中外历史上相关或者类似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加以比较。比如学生可以对中国近代史上的的两次农民革命运动即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从兴起、发展、失败、作用、教训等方面加以比较,从而使学生明白农民阶级为什么不能担负起挽救民族与水火的历史使命,又比如学生可以将《辛丑条约》与《马关条约》《南京条约》加以比较,可以从中找出外国侵略者是怎样把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调查访问法:在学习《文化大革命十年》这一课时,老师可以搜集一些历史影片和书籍资料,还可以访问老一辈人,将他们在文革中的经历记录下来,整理形成有价值的历史资料。从实例中了解“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从而锻炼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也体现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对身边的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制度的变化,从事实上去分析改革开放前后的变化,从而训练自己的综合分析能力。

阅读法:有些同学读书抓不住要领,收获不大。那么怎样怎样读书才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呢?第一,要着重阅读正文。正文是每课的重点,是精读部分;第二,在阅读时要做到“四到”即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意思是说,要有一个学习的欲望,读时认真细看。同时要拿支笔,勾画写记,意在理清线索。第三,要学会圈点方法。在课文的重点、难点,关键字做记号、或画横线、或画三角等。

讨论法:在课堂中可就某个历史问题开展讨论、争辩,就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集思广益,加深对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认识。比如在学习洋务运动时,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因素,使中国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方洋务运动没有起到积极作用,最终是以破产告终;左宗棠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争辩性的人物,学生也可以分成正方和反方对左宗棠进行辩论。

材料分析法:历史材料有多种表现形式,有文字的、图片的、影视的,如文中大量的史料、插图、自由阅读卡等,我们要提醒学生注意并应用这些材料,学会从这些材料中获取历史知识和信息。材料一般是辅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或者提供给学生一种观点,有助于他们的思考、拓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和对历史知识的全面掌握。文字材料首先要读懂,然后结合课本的内容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理解、分析和感受,从中获取历史知识。如《鸦片战争》一课中有关鸦片的危害的历史记录,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鸦片给中国人民和国家经济的危害。

知识体系构件法:中国近代史的第一单元的主题是侵略与反抗,这就要求学生能将学过的知识纳入到这一体系和线索中,形成框架,便于知识的记忆和整体把握。比如: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阿古柏、沙俄入侵新疆、日本发动的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就体现了侵略这一主题;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等就属于反抗这一线索,并可以通过图示理清线索。

读图视图法:在学习对外开放时,对照《早起对外开放示意图》,说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分别找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开放区的位置,从而让学生明白我们的对外开放是有计划有步骤进行的。又如,在《民族团结》有多幅插图,学生可以通过识读提取有效信息,了解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情况。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各族人民为建设祖国建设家园迸发出的巨大热情,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活、社会面貌、宗教文化事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而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党和政府共同发展的政策。学会利用意识地图或插图学习历史知识,应用历史地图插图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这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一种基本方法。

总之,历史教学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方法多种多样,均需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学习方法,实现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

中学历史课的学法指导 篇4

一、引趣明意, 激起学习愿望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愿望的话, 我们所有的想法、方案和计划都会化为灰烬, 变成木乃伊。”教师应在学生开始学习历史时, 让学生明确学史意义, 即“历史是面镜子, 它可使我们知道过去, 认识现在, 预测将来。通过历史教材的学习, 知道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仁人为了民族兴盛、国家进步进行了不屈不挠、流血牺牲的奋斗。它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源泉, 它使人们明是非, 辨善恶,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产生获取历史知识的强烈愿望, 这对整个中学阶段学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指导明径, 掌握学习方法

吕叔湘先生说:“教学, 教学, 就是教学生学, 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 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我在教学中, 是这样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历史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联系, 也就是前一个历史事件是后一个历史事件出现的原因, 后者是前者发展的结果。中学课本的目录就是基本线索, 所以一定要让学生注意课本中的目录, 例如:若不了解我国秦王朝的残酷统治, 民不聊生, 那就不会清楚陈胜吴广为什么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义;若不了解晚清时期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与19世纪90年代民族危机的加深, 那就难以理解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发生的原因与意义。学生通过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就可以很好地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 理解记忆。比较就是将容易混淆的历史内容排列在一起, 进行分析, 找出它们的异同, 特别要着重找到它们的不同之处。同类历史内容的比较。例如:法国巴黎公社与俄国十月革命的比较;同一历史事件中各个不同方面的比较, 例如: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比较;发生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同类历史事件的比较。例如, 事件三大宗教的比较, 中国和西欧之间的在封建社会起止年代上的比较。此外, 还要指导学生注意比较辨析关键性的词语。例如, 课文评价古代史上一些农民起义所起的历史作用, 分别用了“推翻”、“瓦解”、“覆灭”、“摇摇欲坠”等词语, 应很好地去推敲它们各自的含义;指导学生识图看表, 化难为易。“图中读史”历来为古今史学家学史的重要方法。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 在学习过程中识图看表、观画、阅像, 从而化难为易, 学好历史。例如, 《三大战役作战示意图》, 它告诉我们关于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时间和战果, 但并没有在图上阐明作战经过。如果我们根据课本对三大战役的表述, 对照《三大战役作战示意图》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的中央作战的部署, 对战役过程一目了然, 容易记住, 避免了死记硬背的缺点。再如, 观看三国时期“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两个图示和对比, 以消除“两战”的记忆混淆;指导学生复习整理, 巧学善记。历史课内容广泛, 头绪纷纭, 要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概括知识, 系统整理知识, 化繁为简, 化广为窄, 化分散为集中。“事件”类可概括为“三步曲”, 即“起因———过程———结果”。人物类可从特征上概括整理。至于人名、地名、年代、朝代等等, 可以指导学生总结出记忆的巧法等。

中学历史教学法简答题 篇5

1、根据历史学习心理与历史学习效率的关系,谈谈应该如何提高

学习效率? P233-2412、如何创造良好的历史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P259-

2643、历史学习评价的基本问题P273-2754、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及养成P341-3485、历史教育研究论文的写作P375-378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概念教学法 篇6

关键词:概念教学法;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重要性

中国分类号:G633.51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发现每一节课中的概念特别多,而这些概念往往是学生学习掌握本节课内容的关键因素,只有这些概念学生真正的掌握了,学生才会理解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如在学习苏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一课时,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讨论了两个知识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然后我提问学生:“为什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而‘新经济’政策为何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是政策有问题,还有说这一政策遭到农民的反对,还有很多同学一脸迷茫忙。我赶紧又顺着学生的思路提问:请哪位同学回答一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有哪些问题?农民一开始就反对吗?同学甲:“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余粮收集制”损害农民利益;同学乙: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违背经济规律,再有没有?该同学摇摇头,其他同学无语,我一看,关键的问题是学生对概念没有真正的掌握才导致对问题一知半解,甚至模糊不清。

为了使学生对这两个知识有深入的了解,特写此文以作深入分析:“战时共产主义”涉及“战时”和“共产主义”两个概念:所谓战时,即该政策实施的背景——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叛乱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正如苏联一革命诗人所写“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不战斗,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下实施的,也正如列宁所说“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所谓共产主义,主要指生产和分配方面的共产主义原则如:实行余粮收集制,一切余粮收集到国家手中;大中小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分配中取消商品买卖,实行平均分配为主的实物配给制等,这一政策的问题就在于依靠行政和军事手段实现了高度单一的公有制的同时,违背了农民要求自由经营,自由贸易的愿望,加重了农民负担,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也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以该政策主要是迫于战争的需要而采取的应急措施,这些措施保证了城市工人和红军最低限度的供应,使苏维埃政权于1920年最终赢得了战争的胜利,也使苏俄农民为此默默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而这一政策并未因战争的结束而退出历史舞台,以列宁为首的领导人甚至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仅是为了维护生存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途径”。随后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工人、水兵起义,正如列宁所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危机终于使列宁等苏俄领导人认识到“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快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尝试已经失败了。”最终列宁不得不放弃这一想法,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那么,“新经济政策”为什么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哪?同样我们应先从概念入手,新经济政策到底“新”在何处?第一:经济落后国家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的途径新:从开始企图走直接过度的道路到间接、迂回过度的道路,或者叫改良的道路。第二:新在建设方法和形式上,从否定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到利用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如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第三:利用資本主义并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如新经济政策规定工业上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第四:废除余粮收集制,允许农民自由交易,实现社会主义与小农经济相结合。新经济政策正是通过这些政策调整来实现“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巩固工农联盟并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正如1921年列宁所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这一路线到底如何哪?有一段记录瞿秋白在20世纪20年代以记者身份访问苏俄的情景:他与朋友们狂欢了一整天,当晚,他兴奋地记录了当天的热闹气氛:“啊呀,恭喜恭喜,今天在我们这里吃过节饭——你们正忙着做菜那,我来帮你。肉是市场上买的,新鲜哟。”瞿秋白感慨的说:“回忆二三月间,我到俄国人家里,那冷淡枯寂的生活,现在丰富多了”。我们从这些生活片段以及后来政策的实践证明,新经济政策不仅使苏俄度过了危机,而且使苏俄国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回复,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从而为斯大林时代的工业化创造了坚实的物质条件,可以说以列宁为首的苏俄不仅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途径,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后来中国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起到很好的启发和引领的作用,只可惜斯大林时期不仅没有很好的执行这一政策反而过早的废除了新经济政策,并把苏联引向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而给后来的苏联发展埋下了严重的隐患,不能不说是历史给了苏联人民一个沉痛的教训。

中学历史快乐教学法初探 篇7

一、不可忽视的情感融入

新课标特别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历史课跨度大,头绪多,若能进行情感引导,则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情操,而且能使学生更热爱这门学科。例如,在讲解我国古代文化时,教师要带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激情洋溢的民族自豪感,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切地了解到:我们的祖先曾创造了光耀千古的优秀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同时使他们振奋起来,坚定地为中华崛起和腾飞而读书。

二、导语激趣法

万事开头难,说明对于每一件事情,开端是一个有难度而又极为重要的环节。同样,上好一节历史课,创设导语至关重要。教师精心设计与新课内容相关的主题鲜明、画龙点睛的导语,能使学生进入教师预先创设的情境之中,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中学生活泼,好动,大都喜欢猜谜语。上课前如果黑板上出现两条谜语,学生就定会跃跃欲试,专心竞猜。如在讲“西汉和匈奴的战争”时,先在黑板上写了两条谜语:“保护庄稼”、“忽然病愈”(打中国古代名将各一)。学生很快猜出是“卫青”、“霍去病”二人,教师可趁势引入新课。这样不但有利于引起学生兴趣,而且能锻炼思维能力,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记忆。随即导入,教学效果显著。

三、诗词激趣法

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历史上出现许多不同风格的诗人、词人, 有许多作家及作品家喻户晓、享誉世界。学生很早就学习和背诵了部分古诗词,感悟了诗歌的魅力。一些人认为诗词是语文课的教学内容,与历史课没多大联系。恰恰相反,如果在历史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巧妙地穿插诗词,就会使历史课教学增色不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真正体现出文史不分家。如讲南宋的统治时,先集体背一首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教师指出:“南宋统治者偏安于江南名城杭州,醉生梦死,贪图享乐,不思收复土地,陷害打击主战派,必将重蹈汴京之覆辙。这首诗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南宋统治者的腐朽。那么南宋的统治到底如何呢?”由此导入新课。又如,讲王安石变法,可先朗读小学学过的王安石诗作《船泊瓜州》,教师指出:“王安石不但是一位诗人,而且是一位革命家。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王安石是怎样变法的。”

四、将史实故事化,变枯燥说教为生动描绘

初中历史课本中涉及的史实往往只是个梗概, 教师切忌照本宣科。值得尝试的是,将历史知识融入故事情节之中,将史实故事化,以曲折的情节、生动的形象吸引学生,学生有兴趣,易接受,对教材的理解能加深。例如讲“战国七雄”,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为了突出秦国的商鞅变法是七国中最彻底、成效最大的一次变法,我在课堂上曾穿插讲了“商鞅南门立木”和“商鞅将唆使太子犯法的两个师傅治罪”的故事。这两个故事表现了商鞅取信于民、坚决实行新法的决心,也表现了他不畏权贵、同旧势力作斗争的可贵品质。这样,学生对商鞅变法的意义就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历史本身是一门内容丰富、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个历史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包含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历史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补充必要情节,以生动的故事、感人的形象、饶有风趣的语言,将学生引入乐而忘返的胜境。

五、影视剧激趣法

在教学中,结合所学内容,适当地插入某些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影视剧片断,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材,激发学习兴趣,感悟历史,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掌握。如教《玄奘和鉴真》一课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都看过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知道里边的主要人物是谁和谁吗? 他们为什么要到西天取经? 这个问题一提出,激发了学生极浓厚的兴趣。抓住时机向学生说明:《西游记》是明朝文学家吴承恩根据玄奘西游这个历史事实加以神话虚构而写成的。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除玄奘是实有其人,取经是实有其事外,其他都同历史不相干。《西游记》中说玄奘是到西天去取经,历史上的玄奘则是到印度去取经的。那么玄奘西游印度的决心怎样? 他到印度后又怎样呢? 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读书思考,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六、图示激趣法

图示法形象、直观, 符合青少年形象思维丰富的心理特点,并能由浅入深,向抽象思维发展。如讲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土地革命”一节,可由学生先观察课本上的《烧地契》一图,从讲这张图的情景、含义入手讲新课———土地革命路线。讲美国独立战争,可从美国国旗入手,问:“美国国旗上红白相间的十三块代表什么? 五十颗星代表什么? ”教师指出:“红白相间的十三块代表最早的十三块英国统治的殖民地 ,那么它是怎么独立的呢? 好,下面就讲美国独立战争。”又如讲“三国鼎立”,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只三足鼎 , 鼎足下再标上魏、蜀、吴,配上地图轮廓线,再解释“鼎立”的含意,由此展开教学。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今天的历史教学,完全有可能做到让学生对其产生浓厚兴趣,使他们成为“乐之者”,从而进入最佳学习境界。实践中只要我们以历史知识为基点,以恰当的教学方法为切入点,必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使历史课教学生动、活泼,妙趣横生,使学生学得轻松快乐,教师教学成效显著。

摘要:要让学生逐渐把学习历史当做一种愉快的求知增能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而且可使他们终生受益。

中学历史课的学法指导 篇8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探究学习,体验情景,感悟历史

一、引言

前段时间我看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这部电影, 讲述的是贾马尔, 一个在孟买贫民窟长大的孤儿, 既年轻又青涩, 也没上过大学, 竟然一连答对11个电视有奖竞猜问题, 只差最后那么一题, 就能捧回2000万奖金……所有人不禁都悄悄起了疑心:“难道是作弊?”节目录像暂停, 制作单位找来警察逮捕贾马尔。为了证明清白, 贾马尔娓娓道出自己在贫民窟成长的故事, 说明一段又一段超乎想象的不寻常人生的经历, 让他如何能回答出这些刁钻的难题。

这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我认为这正是建构主义心理学中体验式情境的再现让他印象深刻, 记住了相关的知识, 因为这种知识是与一定的生活情境和生活体验是密切关联的, 是一种有意义记忆, 已经成为他永恒记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特别是他在印度名胜泰姬陵假扮成导游向外国游客介绍泰姬之死的场景, 他说泰姬是因为车祸而死, 让人忍俊不禁, 而这恰恰是他本人心酸童年的生活写照———活在火车里, 吃不饱, 穿不暖, 经常目睹各种车祸。

那么何为体验?怎样把这种原理应用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呢?我做了一些尝试, 下面结合一线教学案例从两个方面分别进行介绍。

二、在课堂情境体验历史的情与貌

体验在汉语有两种含义: (1) 在实践中认识事物, 亲身经历、体验生活。 (2) 体察, 考察。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 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 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 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

这个含义告诉我们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 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 在历史课堂上展开情境学习就尤为重要。它分为创设历史情境、创设问题情境、维持延续情境。

1. 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可再生性, 激活封存、冰冻的历史, 再现其变化的规律, 让学生感知历史的情境, 这是实施体验式学习方式的首要环节。历史教师在上课伊始首先应该做到尽快缩短“现实生活中的学生”与“遥远记忆中的历史”的距离, 拉近教材与学生的关系。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离奇动人的传说、精彩生动的画面、优美动听的音乐等元素构成的精心设计的导言可以搭建它们之间沟通的桥梁, 让学生迅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 渲染课堂气氛, 亲身体验亲身感受历史就在自己的身边。

如人教版必修1《祖国统一大业》这一课, 我这样导入。

【充满感情地讲述】:1925年3月, 著名诗人闻一多面对中国的台湾、香港和澳门等七处土地被列强割占或租借的惨痛事实, 满怀悲愤和期待写下了一组诗歌《七子之歌》, 1998年为了迎接澳门回归, 作曲家李海鹰含着热泪为《七子之歌———澳门》谱了曲, 并特别邀请了一位七岁的澳门小朋友担任领唱, 表达失散多年的孩子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眷恋和思念, 下面就让我们用心来聆听和感受这首优美动人的旋律吧!

【播放音乐视频】:《七子之歌》

【充满感情地讲述】:我想这首歌曲足可以感动我们在场的每一位炎黄子孙, 因为它身上承载了太多中华民族永远难以逝去的伤痛, 离家之路辛酸泪, 回归之路路多艰, 这一路走来还有多少未知的信息和故事, 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探讨的内容———《祖国统一大业》。

当我在黑板上板书完标题转身之后, 看到的是学生神情肃穆的表情和亮晶晶的眼睛, 这时他们已经在真实的心灵体验中进入了历史学习的课堂情境。

2. 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情境除了历史情境之外还包括学生学习的问题情境, 那么教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要能够做到力求体现“六性”。

民主性:营造平等、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 搭建交流平台。

冲突性:能够引起认知冲突, 产生不平衡, 引发求知欲望。

差异性: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 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 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开放性:解题思路和方法多样, 答案不一定唯一, 注重课堂的生成。

主动性:以学生一个人或小组的探究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 主动地建构新知。

趣味性:富有趣味, 引发学生积极思维。

3. 维持延续情境

创设适宜的课堂情境是许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都会注意和应用的, 但真正实践的结果往往是“虎头蛇尾”, 教师通常是重视课堂伊始情境的创设, 而忽视在实施过程中情境的维持及学生情绪情感的变化和适度的保持。在讲述《祖国的统一大业》时, 为了使学生持续体验忧国忧民的情怀, 我在课堂中做了如下尝试:我把闻一多先生创作的《七子之歌》组诗中的香港篇和台湾篇引入课堂, 让学生朗诵, 作为香港澳门回归和海峡两岸关系发展两目内容的入题背景, 学生在朗诵中亲身体验香港澳门回归的欢乐和海峡两岸骨肉分离的忧思。

香港

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

母亲呀, 我身份虽微, 地位险要。

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

啖着我的骨肉, 嗍着我的脂膏;

母亲呀, 我哭泣号啕, 呼你不应。

母亲呀, 快让我躲入你的怀抱!

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

%%台湾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

琉球是我的群弟, 我就是台湾。

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

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

母亲, 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

赐我个号令, 我还能背水一战

母亲, 我要回来, 母亲!

三、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历史的明与真

美国华盛顿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话:“I hear, I foget.I see, I remember.I do, I understand.”实践活动是主体产生体验的重要途径, 学生在活动中的亲身体验是丰富而深刻的, 那么在历史课堂中学生的实践活动主要有哪些方式呢?

1. 问题探究中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 搭建学生学习和个性发展的舞台, 学生在其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等方式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 从而完成对新知的构建。在学习本节重点内容《“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时, 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

(1) “一国两制”构想是针对什么问题提出的?

(2) “一国两制”构想从萌芽到最终形成经过了哪些重要的步骤?

(3) “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是什么?

维护祖国统一是国家和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通过南北战争用武力方式维护了联邦的统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 德国用和平的方式再次实现了统一, 请结合台湾的历史和现状试分析:

(1) 在祖国统一的方式上, 你赞同武力还是和平的方式?请阐述你的理由。

(2) 在此基础上, 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基本认识。

这一组问题由浅至深, 抽丝剥茧, 层层深入, 满足了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需要, 最后在学科知识、其他学科知识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三者之间找到了契合点, 问题的答案是开放和民主的, 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体验了历史的发展变化、丰富性和多样性。

2. 在角色扮演中体验

角色扮演是通过运用复现或虚拟的场景及人物的表演, 呈现历史的活动, 目的是创设一种与历史情境相似的情境,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体验到历史的真实情感。历史教材中的事件很多都是表演的好材料, 教师或者师生一起把它编成课本剧, 让学生通过表演或观看, 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对参与的理解, 使课堂充满生机, 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主动性。在讲授人教版必修一《祖国统一大业》时我安排学生进行了角色扮演来再现中英领导人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场景。

学生的扮演真实而又贴切, 赢得了师生的一致认同。这样, 大家既在情感上感受了当时的矛盾斗争场景, 又在语言和历史思维上得到了提升。

四、结语

体验式教学法的核心在于让学生融入历史情境之中, 感受历史的魅力和精彩, 由此产生对历史时间、人物、制度等的真切认识, 从而增强学习效果。一线的教师们认真研究, 加以利用, 必将会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刘显国.激发学习兴趣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4.4, 第一版.

中学历史课的学法指导 篇9

一、激趣引思, 抓要点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说明了兴趣对学习者的重要作用。初中生正值从儿童到青少年的过渡时期, 他们的心理发展处于幼稚与成熟、儿童与成人的中间状态, 他们的学习动机倾向于兴趣。所以首先就要让学生有阅读的兴趣, 才能进一步来培养他们的能力。

人教版的历史教材在每一课课前都设有导言或典故等。如在讲授七年级下册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时, 笔者讲述传说隋炀帝是为了去扬州观赏琼花而修了大运河, 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喜闻乐见的故事, 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 激起学生的兴趣。

我们还可以设置几个问题来引出本课的学习重点, 让学生抓住要点去阅读。如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说法对不对?大运河对我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隋炀帝为什么能完成这样大的工程?设置这些带有悬念的问题, 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调动了学生的思维, 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 还能把课文的重点: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难点:隋朝为什么能完成这么大的工程及隋初经济的繁荣以及开凿大运河的目的和作用都在导言中给点出来, 使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先从整体上认识课文内容, 接着结合问题详细阅读课文内容并进行思考, 从而学会抓住要点。

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兴趣, 进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所谓激趣引思, 就是指导学生在阅读时要抓住要点阅读, 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驱动作用, 激发学生主体的热情、好奇心, 从而对知识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活跃的想象力, 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创造性, 形成简洁明了的印象。

自由阅读卡也可以成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的一个亮点。如本课的自由阅读卡就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洛阳含嘉仓为什么能长期储存粮食。”学生可以结合日常知识, 通过课外阅读, 深入探究, 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扩大, 阅读能力得以提高。

二、设疑导读, 重理解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恰到好处的设疑会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促使其在思索中顿开茅塞, 激活思维, 开发智力。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 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展示有一定层次、能指导阅读的问题提纲, 较低层次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了解具体历史史实, 较高层次的问题可以通过这些设问置疑的外在, 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促使他们积极探索。通过想象、比较、分析整合等方法, 改变已有的信息形式或组织结构, 形成对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学生通过阅读这些问题提纲并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既培养了学生概括问题的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学习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皇扫六合”时, 笔者采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打开思维的闸门。“秦兼并六国之后, 其疆域之辽阔是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比拟的。面对这样庞大、多民族的国家, 你若是秦始皇会推行怎样的政策来加强对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的统治?”指导学生根据以下问题阅读教材并思考讨论。

(1) 说出秦始皇为建立中央集权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

(2) 这些措施能加强中央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吗?若能, 说说你的理由。

(3) 对这些措施你有何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4) 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有什么意义?

学生根据问题有目标地阅读。教师可通过导读要求学生在教材有关内容处做记号, 前后桌同学可展开讨论, 适当做些记录。通过学生阅读、生生讨论、师生讨论, 可指导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自己动手制作知识结构表格。采用图表法归纳, 突出重点内容, 体现历史学科的趣味性和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理顺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与层次关系。

精炼的板书、图表及带有设问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师生的讨论交流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思维, 学生初步理解了历史。教师适当的设疑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思维的热情。学生围绕问题阅读、教师适当的导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问题。

三、全面阅读, 抓条理

初中生的思维方式已经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 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特征, 要求教师的上课内容既要有趣味性, 又要有思维性、可操作性。以兴趣为引导, 以思维为契机, 通过教师对历史史实的分析来帮助学生揭示历史的丰富内涵和深刻的哲理, 使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训练。对于历史事件多而杂的历史时期, 则可进行全面阅读、引导学生抓住条理, 采用编制大事年表等方式来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8课“辛亥革命”时, 笔者导入新课后提出:“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的先行者,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阅读教材, 编制一张孙中山主要革命活动的年表。”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开展“编制大事年表”的竞赛活动, 每小组选出代表上黑板书写, 看哪一组写得又快又准确。在学生了解主要历史事件的基础上, 笔者又提出问题:“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起了什么作用?留下了哪些历史教训?”这些思考题主要是引导学生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在学生全面阅读教材后,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正面评价, 以肯定为主, 不急于指出学生不足。在学生各抒己见之后, 教师进行归纳, 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 掌握最优的阅读方法。

四、史料阅读, 提信息

史料有文献典籍、图表、图片、文物、碑文、遗址等多种形式, 是历史传承过程中留下的轨迹, 是人类了解认识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材料解析题是目前历史考试中与综合题并重的一大主力题型。材料解析题是通过阅读材料, 提取材料中的信息来解答问题。因此, 它要求学生首先应全面阅读材料, 找出几则材料中的相关关系, 然后再找出每则材料的关键字词, 提取信息, 把这些信息分析理解, 加以概括之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作为答案。

人教版的教材十分突出的特点就是大量引用史料, 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历史典故、历史图片等指导学生阅读, 既能开阔学生的视野, 又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还能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作为教师, 关键的是如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然后得出认识并论证自己的观点。

教师可结合教材上的史料或其他史料, 精心设计一些问题。笔者讲授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的统一与大运河”时设计了一道史料分析题如下:

材料一: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三:炀帝巡幸, 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 公家运漕, 私行商旅, 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 后代实受其利。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

这三则材料从不同侧面对隋朝大运河进行评价, 你赞成哪些观点?可从材料中找出史实论证你的观点。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 但可能让学生迷惑不解的是;这三则材料的观点怎么截然不同呢?从材料中不难看出, 如阅读材料一, 可得出结论:隋亡的原因就是运河的开凿。阅读材料二, 可得出结论:从正反两方面给予大运河客观评价。阅读材料三, 可得出结论:对运河的开凿给予充分肯定。这些观点视角不同, 结论也不一样。通过阅读这些不同的材料, 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使他们尽快掌握适合自己的科学阅读方法, 同时还要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进行训练、培养。

教师的“教”, 是为了不教。课堂上的45分钟是有限的, 因此, 最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 让他们受益终身。学生只有掌握了阅读方法才能够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阅读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篇10

历史教师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学习历史,学生可以对中国过去无论是辉煌的历史还是屈辱的历史都有所了解,能够起到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作用。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对中国的文化、古人留下的经验等都有所理解,能够起到明智的作用。但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的目的只是追求学生高考能够考出好的成绩,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关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历史价值观、人生观等的形成却很忽略。这是现在在学历史教学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唯考试论对整个历史教学的影响最大。因此要改变现在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端正中学历史教师的历史教学意识,对中学历史教学应该有个全面的认识,然后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历史价值观、未来发展人生观等进行引导。

二、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案例教学法简介

中学历史教师要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就应该对案例教学法的概念有明确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才能真正理解案例教学法的内容实质所在。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 (case-based teaching) ,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角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是指在中学历史教师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打破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恰当地选择运用中学历史教育教学案例,把高师生带入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组织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出问题与学生共同讨论,最后由中学历史教师进行教学总结,即由具体的案例提升为抽象的理论。案例学习的目的在于模仿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把理论讲授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提高高师生教育教学的实际运作能力。

(二)中学历史教师的运用策略

长期以来,中学历史知识被看成是死记硬背、固定不变的个体知识,中学生学习历史就是为了应付考试,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针对这一弊端,新课改提出了“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如果放将对话对话教学的应用,更加有效地体现了新教学方式的变革而历史知识又具有史论的统一性、过去性、具体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历史知识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有别于其他各科教学的本质特征,是上好历史课的关键。目前有些教师往往把历史课讲成政治课、语文课或故事课,都是没有把握历史教学的特点造成的。中学历史教师要改变历史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就应该端正自己的教学观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案例教学法的运用不止是停留在理论上,更多的应该结合历史教学的特点和高中生的特点进行。

1、中学历史教师正确认识案例教学法

当前我国的历史教学法研究基本还停留在一种“原理教学”的水平上—即大多数的教学法书籍都热衷于对读者进行条条框框式的耳提面命,大多数的教学文章都脱离不开对教学文章和教学特性的描述的写作模式,真正对历史教学的改革所起到的引领作用不大。然而,一旦涉及具体的教学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被论证得头头是道的原理竟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基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中学历史教师的教学理论指导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形成对教学方法很好的认识和理解而案例教学法则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并不是完全否定其他教学方法,而是与其他方法的融合,以形成一种符合中学生知识学习所需要的方法。中学历史教师在明白了案例教学法的内容实质基础上,结合历史教材的课程安排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一些历史人物的观点和性格特征的课程,更应该通过案例教学对人物的特点和历史事物的回顾等案例的讲解与介绍更能达到教学效果。并且即使是抱着学生高考考出更好的分数的心态去进行教学的老师运用案例教学法也能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应该把握历史教学的特点和学生学习的特点,有效的运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历史教学。

2、中学历史教学要提高自身水平

课程教学作为一门非常讲求艺术和追求实效的行动对教学教师的自身水平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就要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水平,而需要教师提高的水平中需要教师提高的教学水平是重中之重。作为中学教师要能够给予学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在课后业余时间做好充分的准备。这些准备包括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结构、知识框架的理解,现在很多学校的历史教师尤其是稍微老一点的历史教师其知识结构仍然停留在老的知识结构上,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教材自身的发展而更新,这就不利于对学生的教学。知识结构和知识框架是一门学科的基础框架之所在,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工作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水平,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知识储备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求学所需要,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历史教学方法。此外,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成长特点的了解也是历史教师所需要学会的,只有将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建立在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学习特点、成长特点的基础上才能做到针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才更有利于历史教学效果的提高,也才能更好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引导,毕竟作为教师需要传授知识给学生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这样才是我们的教育所期望的结果。

摘要:中学历史是一门既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同时又关系到学生对中国国情的了解的课程。中学历史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有必要对学生采取行之有效的历史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自中学历史教学质量,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中学历史,教学,运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历史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陈健, 张淑贤.中学历史常用的四种对话教学法[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9, (10) .

上一篇:新医院制度下一篇: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