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档案法规

2024-06-21

地方性档案法规(精选五篇)

地方性档案法规 篇1

1 地方性海洋立法的必要性

我国海洋法律法规体系从现行立法体制和效力级别来看, 主要由7个层次构成:第一层次为海洋基本法律;第二层次为海洋管理和调整海洋产业及海洋开发活动的法律;第三层次是国务院根据海洋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制定的海洋行政法规;第四层次为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的部门规章;第五层次为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海洋法规;第六层次为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规章;第七层次为其他海洋规范性文件, 由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人民政府依照宪法、法律的规定制定的有关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的规范性文件[1]。

地方性海洋立法, 主要是指有立法权限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或者授权, 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 制定、修改和废止本地区特定涉海关系的地方性法规的活动。地方性海洋立法的主要目的在于创制在一定区域内实施的规范性海洋法律规范, 通过法律手段对地方涉海关系和地方涉海活动起协调和保障作用, 从而将地方涉海活动运行纳入法制化轨道。地方性海洋立法的必要性在于以下几点。

(1)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的人口状况和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 情况复杂。这种国情决定了不可能单靠国家立法解决各地复杂的问题, 还要有立法上的分权, 分别制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特区规范性文件等[2]。在制定国家层面海洋法的同时, 也需要地方根据国家海洋法律法规, 因地制宜地制定地区性的海洋法规, 为地方海洋经济运行提供法制保障。

(2) 地方性海洋法规一般涉及海洋资源利用、海洋环境保护、港口航道和船舶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地方性海洋法规不仅对国家整体海洋法律体系起确认、维护、保障和促进的作用, 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地方海洋经济的发展起着导向性的作用, 促进本地区海洋经济的发展。

(3) 地方性海洋立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比国家海洋立法更加先行和探索的意义。地方性海洋立法主要是对国家的海洋法律进行细化实施、沟通弥合、修补充实。国家性立法重在解决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 不可能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也难以考虑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地方性海洋立法中大部分围绕国家海洋法律进行立法, 以“条例”的形式出台, 对法律补充、细化。对于国家海洋法律中执行主体不明确的, 相关地方性海洋立法中予以明确;对于国家海洋法律中的禁止性规定未设定法律责任的, 地方性海洋法规依照上位法规定设定法律责任;对于国家海洋法律中法律原则过于笼统, 地方性海洋立法中将其具体化。地方性立法的具体性、实用性、因地制宜性等特征, 为国家立法的具体实施创造了途径, 也强化了立法的可操作性, 起到将法律原则、立法原意与实际相沟通的作用。

2 浙江省地方海洋立法的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海洋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沿海各国加强了海洋综合管理和海洋战略研究, 积极制定和实施海洋综合管理和国家海洋战略。我国提出了建设良性循环的海洋生态系统、科学合理的海洋开发体系, 促进海洋经济持续发展的海洋战略总体目标, 开始了在海洋领域的大规模立法活动, 涉及海洋权益、海洋资源、海洋环境、海洋科研和海上航运等各个方面。地方性海洋立法也成为沿海地区地方立法的重点内容, 完成了从无到有, 由少到多, 由临时应急立法到有规划系统立法的发展过程。浙江省立法机关经过多年的立法努力, 建成了有一定体系的地方性海洋法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海洋资源方面

主要制定了《浙江省农业自然资源综合管理条例》《浙江省滩涂围垦管理条例》《浙江省盐业管理条例》《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宁波市无居民海岛管理条例》《宁波市象山港水产资源保护条例》《宁波市韭山列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等涉海法规。

2.2 海洋环境方面

主要制定了《浙江省海洋环境保护条例》《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和《浙江省南麂列岛国家级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涉海法规。

2.3 海上航运航道方面

主要制定了《浙江省港口管理条例》《浙江省海塘建设管理条例》《浙江省沿海船舶边防治安管理规定》和《浙江省渔港渔业船舶管理条例》等涉海法规。

3 浙江省地方海洋立法的不足

3.1 地方性海洋法规未能充分体现发展海洋经济这个时代主题

我国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护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及促进海上航行安全等方面制定和颁发了很多法律、法规和规章, 构成了我国现行的海洋法律体系的主要部分。地方性海洋立法需要在上位法的允许范围内结合实际制定促进地方海洋经济发展的法规。从浙江地方性海洋法规所包含的内容来看, 主要围绕海洋权益、海洋资源和海洋环境等方面, 强调对海洋的管理和保护, 突出海洋法规的行政性和政治性, 但对于海洋开发和利用的法律法规重视和建设的程度是远远不够的。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 开发、利用和管理海洋, 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题。在这种新形势下, 海洋法律体系要更加强调海洋法体系的经济性。从以上所列的法规中可以看出, 尽管近年来, 浙江省已制定了不少的海洋法律法规, 但是涉及开发、利用和发展海洋经济的却不多, 难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3.2 渔业渔船管理法律制度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由于立法理念的原因, 我国渔业渔船管理法律制度没有从渔船的生产能力角度考虑对过度捕捞的控制问题, 从而导致了我国渔业法调整的社会关系过于宽泛, 尤其是对于捕捞限额和许可制度存在较大缺陷。《渔业法》规定:“国家根据捕捞量低于渔业资源增长量的原则, 确定渔业资源的总可捕捞量, 实行捕捞限额制度”, “国家对捕捞业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浙江省渔业管理条例》也未具体规定捕捞许可证的种类和申领程序, 对发放捕捞许可证应当具备的条件仅列举了渔业船舶检验证书和渔业船舶登记证书, 其他条件则由国务院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由于两级立法均未对发放捕捞许可证应当具备的条件作出全面的统一规定, 其结果导致异地办证、地方保护, 使捕捞许可证的发放失控, 捕捞限额制度落空, 甚至还造成一些地区将捕捞许可制度变相成为收费的渠道, 造成了渔业渔船管理法律制度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3.3 分级管理体制造成执法交错和疏漏

由于我国实行的是分级管理海洋的体制, 国家海洋行政管理机构和地方海洋行政管理机构根据管辖区域划分, 分别实施管理职能。除了海洋行政管理部门以外, 其他涉海行业部门也具有管理本行业开发利用海洋活动的职能, 如渔业、交通、旅游、石油、矿产和盐业等。许多部门和产业在开发利用海洋及其资源时, 往往较多地考虑本部门和本行业的利益, 有的甚至为了本单位的当前利益而不惜资源浪费或损害其他部门的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3]。

4 完善浙江省地方海洋法规建设的对策

海洋法治的现代化不仅是国家法律理念和法律制度的现代化, 同时也应是地方海洋立法的现代化, 地方海洋立法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海洋法治目标的实现与否。完善浙江省地方海洋法规建设主要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强化海洋环境保护, 落实跨区域联合行政执法

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有其特殊性, 表现在污染企业主要来自于陆域, 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管理, 而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则掌握着企业污染的相关信息, 需要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进行管理。浙江是工业和城市化进程较快的省份, 全省海洋环境保护的压力很大。入海的陆源污染物除了来自于省内的企业以外, 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沿海相连省份的化工、石油等企业。从维护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观点来看, 海洋环境保护难以按照行政区划进行分别管理, 必须从更大的空间和范围着眼, 以跨区域的视点来进行海洋环境规划和管理, 处在同一海域内的相邻各方都需要共同承担同一海域的环境保护工作。同一海域的各地方的利益紧密联系, 需要各地方共同保护, 对于该海洋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 各相邻地方均有责任。浙江省与江苏省、上海市订立了《“长三角”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合作协议》, 这种合作应该扩大到沿海周边各省, 明确沿海各省之间的环境保护责任[4]。

4.2 强化《海域使用管理法》, 建立和完善海域使用权相关的法律制度

要明确海域使用权的出让方式与行政审批之间的关系, 建立健全海域使用权出资、转让、继承、抵押和出租等法律制度。除基于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审批的方式外, 海域使用权在一级市场中只能采取协议转让、招标、拍卖和挂牌的方式。根据当前现状, 理顺海域使用二级市场流通渠道, 减少因行政审批而带来的流通成本。同时, 对于滩涂管理应当明确规定由《土地管理法》进行调整的仅是潮上带滩涂, 而潮间带滩涂和潮下带滩涂则由《海域使用管理法》来调整。对用于养殖的海域, 由于在海域使用权登记和海域使用权证中已记载了海域用于养殖的用途及养殖品种, 并且海域使用者负有不得擅自改变该用途的义务。因此, 渔业部门再予重复发放养殖证并无法律意义, 应予废止。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海域使用权法律责任制度, 落实相应海域使用管理的行政法律责任和民事法律责任规定。

4.3 加快无居民海岛法规和管理制度建设

无居民海岛是一个综合性地理单元, 由于其地理分散性、生态特殊性和功能多样性等特点。加强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 是保持生态平衡、保障海岛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 也是实施《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办法》的具体体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 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对于符合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的开发利用活动, 给予申请、审批、确权、发放无居民海岛使用权证;对于开发利用活动不符合海洋功能区划和保护与利用总体规划的, 应予以清理整顿, 并对违法的开发活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无居民海岛及其周围海域实施有效行政管理, 加强对无居民海岛及其周围海域的巡航监视、执法。

4.4 加强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法规建设, 促进海洋生态和谐发展

目前, 我国在海洋生物、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科研缺乏, 保护力度不足。加强立法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各级立法机关和政府对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的统筹安排, 做好立法规划、调查及科研, 制定管理措施。加强立法研究, 包括海洋生态评估制度, 制止人为地破坏资源及生态环境;抓紧渔业保护区的研究和建设, 抢救和保护濒临灭绝的物种;制订科学的捕捞量控制办法, 保证自然种群的生态平衡;加强人工放流增殖的研究步伐, 尽快补充渔业资源物种数量。

地方性海洋法规建设不是一个地方立法机关, 一个政府部门能完成的工作, 需要国家, 地方多级国家立法机关, 海洋、交通、渔业和环保等多个部门共同合作, 协调, 是一项复杂的立法工作。我们相信, 随着国家的重视、专家的呼吁、民众的参与, 地方性海洋法规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体系过程中, 必将占据应有的一席之地, 同时也必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法制建设中发挥出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摘要:地方性海洋法规是指有立法权的地方国家机关, 制定、修改和废止在本地区适用的海洋或涉海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的活动。地方性海洋法规作为国家海洋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沿海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规范、调整和保障作用。但是由于地方立法水平有限, 相关部门利益冲突等原因, 地方性海洋法规存在许多亟须完善的地方。

关键词:海洋法规,地方性,不足,完善

参考文献

[1]全永波.构建我国海洋立法体系的思考[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9 (4) :47-50.

[2]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55.

[3]徐质斌, 潘树红.地方海洋综合管理体制探讨[J].海洋开发与管理, 1995, 12 (1) :52-54.

北京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 篇2

北京市制定地方性法规条例(修订草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规范本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活动,完善立法程序,提高立法质量,保障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条例适用于本市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废止。地方性法规的解释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法制统一原则和地方特色原则】 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当遵守法制统一原则,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突出地方特色,围绕首都城市功能定位,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要求解决的突出问题,增强法规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四条【立法工作格局】地方立法工作,应当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在市委的领导下,发挥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主导作用,发挥市人民政府在法规制定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整体统筹。

第五条【立法价值取向】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当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的理念,将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规范约束权力运行,整合协调利益关系,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第六条【科学立法原则】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当从实际出发,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第七条【民主立法原则】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开展立法协商,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第八条【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限】规定本市特别重大事项的地方性法规由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

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对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规进行部分补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该法规的基本原则相抵触。

第九条【设定法律规范的要求】地方性法规设定法律规范,应当明确、具体;对法律、行政法规或者本市其他地方性法规已经作出明确规定的内容,一般不作重复性规定。

第二章 立法规划、立法计划与法规草案起草

第十条【立法统筹】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编制立法规划、年度立法计划等形式,发挥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内部立法工作的整体统筹。

第十一条【立法规划和计划】编制地方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应当与国家的立法规划相协调,认真研究代表议案和建议,广泛征求意见,科学论证评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确定立法项目。

年度立法计划根据项目的成熟程度,可以分为当年审议项目、起草项目,以及进行立项论证或者预案研究的项目。

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应当向社会公布。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应当督促立法规划和年度立法计划的实施。

第十二条【立项论证制度】立项论证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负责。

立项论证项目由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提出该项目是否立项的意见,经主管副市长同意后发函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收到立项意见函后,应当组织开展立项论证;经过充分调研论证,提出立项论证报告,提请主任会议审定,同时,常务委员会法制办公室对立项论证报告提出意见,向主任会议汇报,由主任会议决定立项、不立项或者暂缓立项。主任会议同意立项的,应当及时组织起草。

立项论证项目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提出的,应当提出立项论证报告,提请主任会议审定。同时,常务委员会法制办公室对立项论证报告提出意见,向主任会议汇报,由主任会议决定立项、不立项或者暂缓立项。主任会议同意立项的,应当及时组织起草。

立项论证的内容包括: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合法性、立法宗旨和原则、立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核心条款、效果预期等。

第十三条【法规预案研究制度】对于主题重大、社会关注度高、需要立法,由于情况复杂、暂时难以进入立法程序的项目,可以开展法规预案研究工作。

法规预案研究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负责。由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牵头,与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和有关部门组成项目工作组,委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组成课题组,共同开展法规预案研究工作。

法规预案研究的内容包括:立法的必要性、可行性、合法性、立法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突出矛盾、主要制度设计及法理依据等。

第十四条【起草工作机制】起草法规草案,应当建立统一领导和组织起草工作的机制,及时研究处理法规制定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第十五条【起草工作原则】起草法规草案,应当针对需要立法解决的突出问题,深入调查研究,避免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第十六条【人大提前介入】法规草案由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起草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应当派工作人员提前参与调研起草工作,了解实际情况,掌握工作进度,加强信息沟通,提出方案建议。

第十七条【起草过程中的民主参与】起草法规草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听取人民群众、人大代表、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的意见,并可以邀请市人大代表参加起草工作。

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法规草案,应当吸收相关领域的专家参加起草工作,或者委托有关专家、教学科研单位、社会组织进行调研论证或者起草。

第十八条【法规案报送时间】拟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法规案,提案人应当在会议举行的20日前报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十九条【立法决策支持体系和立法能力建设】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加强立法决策支持体系建设,完善常务委员会法制建设顾问制度,建立专门委员会专家咨询制度;加强专门委员会及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的立法能力建设,有计划地组织培训立法人员,推进立法人才队伍的专业化。

第三章 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程序

第一节 市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程序

第二十条【提案主体】市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列入会议议程。

第二十一条【法规案列入议程的程序】一个代表团或者1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规案,由主席团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

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第二十二条【闭会期间提出法规案的程序】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法规案,在市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可以先向常务委员会提出。经常务委员会会议依照本章第二节规定的程序审议后,决定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由常务委员会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或者由提案人向大会全体会议作说明。

第二十三条【将草案发给代表的时间要求】常务委员会决定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审议法规案的,应当在会议举行的一个月前将法规草案发给代表。

第二十四条【代表团审议】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大会全体会议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后,由各代表团进行审议。

各代表团审议法规案时,提案人应当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

各代表团审议法规案时,根据代表团的要求,有关机关、组织应当派人介绍情况。

第二十五条【专门委员会审议】 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由有关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意见,并印发会议。但有关专门委员会在常务委员会审议中对该法规案已经提出审议意见的,在代表大会上可以不再提出审议意见。

第二十六条【统一审议】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和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对法规案进行统一审议,向主席团提出审议结果报告和法规草案修改稿,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在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经主席团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会议。

法制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应当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就法规案涉及的主要问题说明情况。在审议中,提案人可以发表意见。

第二十七条【主席团听取审议意见】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必要时,主席团常务主席可以召开代表团团长会议,就法规案中的重大问题听取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

主席团常务主席也可以就法规案中的重大的专门性问题,召集代表团推选的有关代表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情况和意见向主席团报告。

第二十八条【撤回法规案的程序】列入市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主席团同意,并向大会报告,对该法规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二十九条【授权常委会审议】法规案在审议中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经主席团提出,由大会全体会议决定,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作出决定,并将决定情况向市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报告;也可以授权常务委员会根据代表的意见进一步审议,提出修改方案,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下次会议审议决定。

第三十条【表决和通过】法规草案修改稿经各代表团审议,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规草案表决稿,由主席团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由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第三十一条【公布程序】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规由大会主席团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二节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程序

第三十二条【主任会议、政府、专门委员会提案】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案,由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

市人民政府、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案,由主任会议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研究、提出意见,再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如果主任会议认为法规案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可以建议提案人修改完善后再向常务委员会提出。

第三十三条【常委会组成人员提案】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5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或者先交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研究、提出是否列入会议议程的意见,再决定是否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不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应当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并向提案人说明。

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研究的时候,可以邀请提案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第三十四条【公开征求意见】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经主任会议决定,可以将草案及起草或者修改说明等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向社会公布征求意见的时间一般不少于30日。征求意见的情况应当向社会反馈。

第三十五条【论证会和听证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法制委员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听取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多种形式。

法规案有关问题专业性较强,需要进行可行性评价的,应当召开论证会,听取有关专家、部门和市人大代表等方面的意见。论证情况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法规案有关问题存在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涉及利益关系重大调整,需要进行听证的,应当召开听证会,听取有关基层和群体代表、部门、人民团体、专家、市人大代表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意见。听证情况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将法规草案发送相关领域的市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务委员会以及有关部门、组织和专家征求意见。

第三十六条【将草案发给组成人员的时间要求】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除特殊情况外,应当在会议举行的7日前将法规草案发给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第三十七条【三审制及例外规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一般应当经三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再交付表决;各方面意见比较一致的,也可以经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交付表决。

调整事项比较单一或者部分修改的法规案,各方面的意见比较一致的,可以经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即交付表决。

第三十八条【第一次审议】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法规案,按照下列规定进行审议:

(一)法规案由主任会议、专门委员会或者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联名提出的,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的说明,由全体会议或者分组会议对法规草案进行初步审议。

(二)法规案由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提案人的说明和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关于立法工作情况的报告,由全体会议或者分组会议对法规草案进行初步审议。市人民政府应当由副市长或者委托法制部门的负责人向常务委员会作说明。

法规案经过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后,由有关专门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提出法规草案修改稿和关于法规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对主要问题和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在修改情况报告中予以说明。

有关专门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可以邀请其他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根据需要,可以要求有关部门、组织派人说明情况。

第三十九条【第二次审议】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二次审议法规案,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有关专门委员会关于法规草案修改情况的报告,由全体会议或者分组会议对法规草案修改稿进行审议。

法规案经过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二次审议后,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见,进行统一审议,提出法规草案修改二稿和审议结果的报告;对重要的不同意见应当在审议结果报告中予以说明。

法制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应当邀请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列席会议,发表意见。

第四十条【第三次审议】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三次审议法规案,在全体会议上听取法制委员会关于法规案审议结果的报告,由全体会议或者分组会议对法规草案修改二稿进行审议。

法规案经过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修改,提出表决稿,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

第四十一条【两次审议即交付表决的程序】经两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即交付表决的法规案,常务委员会会议第一次审议后,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有关专门委员会的审议意见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见,进行统一审议,提出法规草案修改稿和审议结果报告;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法制委员会进行修改,提出表决稿,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

第四十二条【一次审议即交付表决的程序】经一次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即交付表决的法规案,在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后,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各方面提出的意见进行审议、修改,提出法规草案表决稿。

法规草案表决稿,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

第四十三条【提案人列席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法规案时,提案人应当派人列席会议。

常务委员会分组会议审议法规案时,提案人应当派人听取意见、回答询问;根据小组的要求,有关部门、组织应当派人介绍情况。

第四十四条【撤回法规案的程序】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的法规案,在交付表决前,提案人要求撤回的,应当说明理由,经主任会议同意,并向常务委员会报告,会议对该法规案的审议即行终止。

第四十五条【延期审议】 法规案经常务委员会三次会议审议后,仍有重大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由主任会议决定提交以后的常务委员会会议继续审议。

第四十六条【修正案制度】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5人以上联名,可以在法规草案表决稿交付表决前,书面提出对法规草案表决稿的修正案,由主任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不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应当向常务委员会会议报告并向修正案提案人说明。

对法规草案表决稿提出修正案,应当写明修正的依据和理由,并附有修正案草案。

第四十七条【表决程序】常务委员会会议表决法规草案表决稿及其修正案,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有修正案的,先表决修正案。

法规草案表决稿交付常务委员会会议表决前,主任会议根据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情况,可以决定将个别意见分歧较大的重要条款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单独表决。

单独表决的条款经常务委员会会议表决后,主任会议根据单独表决的情况,可以决定将法规草案表决稿交付表决,也可以决定暂不付表决,交法制委员会和有关专门委员会进一步审议。

第四十八条【公布程序】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规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四十九条【搁置和终止审议】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的法规案,因各方面对制定该法规的必要性、可行性等重大问题存在较大意见分歧搁置审议已满两年的,或者因暂不付表决经过两年没有再次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审议的,由主任会议向常务委员会报告,该法规案终止审议。

第三节 其他规定

第五十条【提出法规案的形式要件】提出法规案,应当同时提出法规草案文本及说明,并提供必要的参阅资料。以修正案或者修改决定的形式修改法规的,还应当提交修改前后的对照文本。

法规草案的说明应当包括制定或者修改法规的必要性、可行性和主要内容,征求各方面意见的情况,以及起草过程中对重大分歧意见的协调处理情况。

法规草案与本市其他地方性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提案人应当予以说明并提出处理意见,必要时应当同时提出修改或者废止其他法规相关规定的议案。

第五十一条【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常务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时,应当邀请有关的市人大代表列席会议。

有关专门委员会应当建立由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委员、专业代表小组和相关领域专家小组组成的相对固定项目工作组,全程参与立法调研、论证等活动。

对于拟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规案,有关专门委员会应当组织人大代表参与立法活动,听取市、区、乡镇人大代表的意见、建议。

各级人大代表应当密切联系群众,通过参加座谈会、视察、专题调研,以及开展选民接待活动和走访选民等形式,收集对法规案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十二条【提案列入议程前可撤回】 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提出的法规案,在列入会议议程前,提案人有权撤回。

第五十三条【重新提案】 交付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未获得通过的法规案,如果提案人认为必须制定该法规,可以按照本条例规定的程序重新提出,由主席团、主任会议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其中,未获得市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规案,应当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决定。

第五十四条【刊登法规的载体】法规公布后,应当及时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和《北京日报》上刊登。

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上刊登的法规文本为标准文本。

第五十五条【法规的修改和废止程序】法规的修改和废止程序,适用本章第一节、第二节的有关规定。

法规被修改的,应当公布新的法规文本。

法规被废止的,除相关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废止该法规的以外,应当以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第五十六条【立法后评估制度】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根据年度立法计划,组织对有关地方性法规或者法规中有关规定进行立法后评估。评估情况应当向常务委员会报告。

第五十七条【法规清理制度】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应当健全法规清理工作制度,建立法规清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

承担法规清理工作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机构应当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制定、修改和废止的情况,对不符合上位法规定或者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规进行清理。

第四章 地方性法规的解释

第五十八条【法规解释权】法规的解释权属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法规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一)法规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二)法规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规依据的。

第五十九条【提出解释要求的主体】市人民政府、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和市人民代表大会专门委员会以及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可以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法规解释要求。

第六十条【解释草案的拟订和列入议程】常务委员会有关工作机构根据主任会议决定,研究拟订法规解释草案,由主任会议决定列入常务委员会会议议程。

第六十一条【解释草案的审议】 法规解释草案经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由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审议意见进行审议、修改,提出法规解释草案表决稿,由主任会议提请常务委员会全体会议表决。

第六十二条【解释草案的表决和公布】法规解释草案表决稿由常务委员会全体组成人员的过半数通过,由常务委员会发布公告予以公布。

第六十三条【法规解释的效力】 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法规解释同法规具有同等效力。

第五章 附 则

第六十四条【对作出配套规定的要求】地方性法规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对专门事项作出配套的具体规定的,有关国家机关应当自法规施行之日起一年内作出规定;有关国家机关未能在期限内作出配套的具体规定的,应当向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说明情况。

第六十五条【政府规章上升为法规】应当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条件尚不成熟的,因行政管理迫切需要,市人民政府可以先制定规章,市人民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委员会应当对规章的执行情况适时进行评估。

规章实施满两年需要继续实施规章所规定的行政措施的,应当提请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制定地方性法规,在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审议法规案期间,该行政措施可以继续实施。

地方性法规名称初探 篇3

首先说明一点,作为法规类属,“条例”“实施办法”“规则”“规定”等表述广泛存在于行政法规、政府规章甚至党的规范性文件中,并不专属于地方性法规,但本文的研究视角仅限定于地方性法规。另外,笔者仅基于立法技术、立法理论等做些微观工作领域内的探讨,不涉及其他。

其一,关于“条例”。条例是地方立法名称中适用最为广泛的,一般是在国家没有直接上位法情况下,由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全面、系统调整及规范特定社会关系、某一方面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适用大致包括下述条件:一是国家直接上位法缺位,二是多数系创设性、自主性立法,三是法规内容体系完整、篇章体例全面。不过也有例外情形,有时虽然存在直接上位法,但立法实践中结合本地实际,在不与上位法基本原则相抵触的情况下,扩大了上位法调整范围,对上位法中没有规定的内容也作出明确、具体的实施性规定,其名称也可称为“条例”。但这种情况应注意与“实施办法”的适用相区分。

其二,关于“实施办法”。实施办法是为了贯彻、实施国家法律而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的执行性和操作性地方性法规。以吉林省为例,其通用表述为“吉林省实施某法(指国家法律)办法”。相较于条例,实施办法具有两个特征:一是有直接上位法,二是只为补充、细化国家法律,其调整范围应等于或小于上位法。这里附带说一句“实施办法”“实施条例”和“实施细则”的区别。实施办法是地方性法规,实施条例是国务院为贯彻实施国家法律而制定的行政法规,实施细则则是国家行业主管部门为贯彻实施国务院行政法规制定的部门规章,一般以部长令的形式发布。不过实践中实施条例和实施细则的用法并不十分规范。

其三,关于“规则”。规则是对某一方面的工作程序作出规范的地方性法规,也可称为地方立法中的“程序法”,如吉林省制定的《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议事规则》《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会议工作规则》。需要强调的是,规则只能适用于单纯的程序性事项,如果法规内容涉及实体方面,其名称则不宜用“规则”。

其四,关于“规定”。规定是对某一事项或特定内容作局部调整、专项规范的地方性法规。调整范围较小、内容比较单一是规定的主要特征。以数学语言而论,依笔者浅见,如果视一部完备法规为立体物,则“规定”差不多便是“截面”或“横断面”。另外,相比于“条例”和“实施办法”,“规定”的适用并不以是否存在上位法为条件。换句话说,无论有无上位法,只要法规内容局部、单一、调整面窄,都可称之为“规定”。

总而言之,地方性法规名称看似只是立法技术方面的问题,但上升到理论层面,它也是法制统一原则的重要体现。作为立法工作者,不仅要着眼于预立法规的内容,也要重视其形式;不仅要评估每部法规的实施效果,也要兼顾整个法律体系的和谐统一。

地方性档案法规 篇4

《条例》分四章,共三十七条。《条例》规定,在福建从事闽台农业合作的台湾同胞,与本省居民享有同等的投资待遇,享受同等的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闽台农业合作企业可以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可以申报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等,经认定后享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相应的优惠政策。

《条例》允许台湾同胞在福建各市、县(区)工商行政主管部门直接登记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依法从事闽台农业合作活动。可以依法发起或者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代理闽台农业合作招商业务,开展闽台农业合作项目的策划,参与举办农业经贸活动。

《条例》鼓励台湾同胞在福建从事农业科研、教学、培训、咨询等活动。台湾同胞可以单独或者与企业、教学科研机构等组织合资、合作在福建设立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机构;可以依托其所在的企业、教学科研机构作为项目负责人,申请农业科研项目。

《条例》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创新适合闽台农业合作项目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加对闽台农业合作项目的信贷投入。台湾同胞可以依法将其生产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建筑物和其他土地附着物,建设用地使用权,以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山、荒滩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海域使用权等作为抵押财产,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成立专业性担保公司,为台湾同胞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地方性档案法规 篇5

一、地方性法规清理的目的

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发展变化着的。地方性法规在制定实施以后,由于社会的客观情势在发展变化,需要对已生效的地方性法规进行适当的调整,适时性的进行清理,这是地方立法工作符合与时俱进的体现,同时也是地方立法工作的必要要求。地方性法规清理的目的并非简单的是为了方便人们学习和使用,对现行生效的地方性法规进行审查、清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并及时消除地方性法规与上位法之间以及地方性法规之间冲突的不一致和不协调之处。通过地方性法规的清理,使不同层次等级的法律法规之间能够协调一致,促进整个法律体系一致、结构完整的目的,实现国家的法制统一,从而有利于法律法规的适用和实施,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守法。虽然地方性法规清理的目的众多,之间也是有等级层次的。第一层级的目的当然是法律体系的协调和结构的完整,这也是地方性法规清理第一性的、最重要的目的所在。没有法律体系结构的协调和完整,也就没有良好的法制状态可言。第二层级的目的是方便社会大众的守法,便于地方性法规的有效实施,从而能达到一个良好的社会效果。第三层级的目的是实现国家法制的统一。这也是地方性法规清理最终意义上的追求。

二、地方性法规清理的必要性

我国作为大陆法系的成文法国家,制定法是法律体系之中的主要内容,覆盖的范围非常广,很有全能主义倾向。“立法作为一种发明,就可能产生某种严重的后果,与火的发现或火药的发明所具有的那种严重后果一样。这是因为,越加强立法,人类的命运就会越依赖于法律”。我国地方性法规数量众多,内容庞杂,因而地方性法规的清理并非是没有内容只有形式的“花瓶”,它对维护法律内部的统一和协调,保证地方性法规更有效地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迫切的必要性。

第一,地方性法规数量的大量增加需要及时的清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广泛,地方性法规调整的范围急剧扩大,法规数量也随着急剧增多。在数量庞大的地方性法规之间必然产生不协调性,甚至矛盾和抵触,为维护地方性法规之间的统一和实效,必须要通过地方性法规的清理来加以解决。

第二,法律调整内容和调整方法的变化迫切需要系统化的地方性法规清理。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法律更多地强调义务性的内容,采用的是强制性的调整方法。但是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经济体制下,法律需要更多强调权利性内容,各地政府必须采用多种调整方法,而不是简单的强制方式。但目前生效的、制定于早些时期的地方性法规,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社会经济体制的这种需要,因而需要及时进行清理。

第三,我国的多层级性立法方式要求进行地方性法规的清理。由于我国目前采用的是多层级性的立法模式,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国务院部委制定部门规章,地方政府制定地方政府规章,另外,经济特区有权制定本特区的法规规章等,因为立法的多层级性以及法律法规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重复性、广泛性和复杂性,这些数量众多的多层级的法律规范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和抵触的地方。在我国立法技术还有待完善的情况下,地方性法规之间不协调、冲突的问题,仅通过简单的立法是很难解决的,只能通过系统性的清理加以解决。

上一篇:地方环境教育教材下一篇:成年蛋鸭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