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创新意识与教学

2024-06-18

数学创新意识与教学(精选十篇)

数学创新意识与教学 篇1

一、实施开放性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开放性教学的特点体现在:一是创设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即开放的课堂教学空间 (如座位的编排) 、开放型的课堂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与和谐) 和开放型的数学活动氛围 (自主、合作与交流探究) ;二是把握数学活动内容的开放性,让数学源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充满数学;三是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二、重视实践操作,激发创新兴趣。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由此可见实践的重要性。活动是认知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实践表明,只会动脑不会动手的人,很难在科学技术上有所创造,会动手的人能促进他们去开动脑筋,动手动脑,可以相互促进。因此,教师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实践的机会,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发实践探究的欲望,提高学习的兴趣。例如,讲圆锥体的体积这课时,通常都是老师在前面演示,学生观察,得出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我在讲这节课时,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使学生主动探究。有的学生会把两块大小不等的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状,其中一个是圆锥体,另一个是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然后把圆锥体转化成圆柱体,通过求圆柱体的体积求出圆锥体的体积,再求出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进行比较,得出在等底等高的前提下,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有的学生则把圆锥体放在圆柱体、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容器里,容器里的水能没过圆锥体,通过上升部分水的体积,得出圆锥体的体积,然后再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进行比较,得出结论。还有的同学用传统的方法,倒水或倒沙子得出结论。学生的思维非常开阔,在动手操作、计算、比较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兴趣,孩子们就会去创新,而在创新的过程中,又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兴趣。兴趣越大,创造力就越得到充分发挥。

三、鼓励求异思维,点燃创新火花。

数学教学既是一种数学知识的传授活动,也是学生数学思维的训练活动。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有疑”,才能促使学生积极的开动脑筋,去探索,去打开智慧的大门;“善问”,正反映了学生本身学习的深入,头脑在变复杂,智能在发展。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其次,还要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教学要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最佳方案。我常用的训练方法有:用线段图进行多解训练;通过联想进行多解训练;通过单位“1”和率的转化进行多解训练;通过列方程进行多解训练;通过从不同思路入手进行多解训练。例如,一次练习课上,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体玻璃容器,从里面量长、宽均为2分米,向容器中倒入5.5升水,再把一个苹果没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是1.5厘米,这个苹果的体积是多少?按照常规思路,学生先求上升水的高度,再求上升水的体积,即为苹果的体积。有几个学生做得更为独特,还容易理解,即求出放入苹果后水的体积,再减去原来水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一道数学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就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解法。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别出心裁,寻找与众不同的解题途径,提出合理、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感,不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四、重视联系实际,拓宽创新空间。

一切科学知识都来自生活,受生活的启迪。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否丰富,将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学生所学的书本上的知识与他们的实际生活经验的距离越近,越有益于掌握。有些概念,尤其是较难理解的概念,单凭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分析水平往往是不够的,这样也就难于靠原有知识水平进行迁移,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情境,借助生活中有关的实际经验。因此,教学时要密切联系儿童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并逐步培养他们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食物,想身边的事情,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也可以诱发学生创新的意识,拓展创新的空间。例如,填写合适的单位名称的题目,一棵大树高15 () ,小明身高145 () ……如果学生结合实际,很快可以填写正确。再如知道方形雨水管横截面的长是10厘米,宽是8厘米,每一节雨水管长2米。做25节这样的雨水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米铁皮?学生平时注意观察,就能很快想到要先求一节的面积也就是求四面的面积之和。可见,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学生会快速解决疑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倡导自由联想,培养创新习惯。

联想是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种事物,都是联想。教学中通过联想,可以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从一个数学问题想到相关的许多数学问题,使学生在思维的发散过程中产生创新的灵感。联想是创新的前提,创新需要联想。例如,学习了通分,学生就联想到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去解决“数的整除”这部分知识,就可以进行这样的联想练习。出示:15÷5=3,问学生看到这个算式,你能想到什么?学生通过联想,可将整除、约数、倍数、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这些概念一并提出,形成知识网络。再如,讲“比的基本性质”时,学生就可以通过联想“商不变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大胆猜想———验证,最后得出比的基本性质。联想不仅能够巩固学生学过的数学知识,沟通联系,而且当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受到阻碍时,还可以通过联想,使他们灵活地交换角度思考,从而创造性地找到解题策略。例如,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25%,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联想到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0%。在联想中,及时把学生思路由某一方向引向另一方向,教师不失时机地克服学生思维的定势,潜心引导,多方启迪学生善于思考,变方向、变角度地去联想、去创新,诱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数学创新意识与教学 篇2

【摘 要】: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学技术创新和教育创新,大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历史在前进,新的思想也层出不穷,在培养新世纪创造性人才的今天,更加需要创新的思想。学校肩负着历史赋予的重任,不仅应该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恰、宽松的教育环境,而且还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在此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字】:数学教学 创新意识 思考 践行

当今社会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拥有了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就拥有了竞争力。我们必须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接班人和建设者。万丈高楼平地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必须从学生的小学阶段开始着手。小学生处于知识的形成阶段,各种思想尚未成熟,因此,要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广大教者加倍努力。这里笔者就根据现阶段小学生的特点,谈谈自己对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见解。

一、 抓好根基,稳战稳打

没有好的数学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就谈不上创新。因此,严格督

促学生学好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小学生知识面虽然不够广,但是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把握好这点,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如鱼得水。但是由于小学生各方面思想不够成熟,学生要系统的掌握知识就有很大困难,这就需要我们教者,耐心指导,稳战稳打,安一营,扎一寨,对学生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复的系统的总结,并争取从中悟出新的知识理念。抓好了根基,我们就可以着手下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 培养信心,鼓励实践

要学生大胆创新,就必须要求学生有足够的信心。在掌握好牢固

的基础知识之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就决定于教者的教学方式。

这里教师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需要不断的鼓励学生,又不能让学生骄傲自满。其次,必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掌握学法,主动探求知识,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不断获得学习的乐趣,提高自信心。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的学呢?坚持把教师的“教”变成教师的“引”,把学生被动地“学”变成主动的“学”,教师的“引”是前提,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十分注意“引”的设计。引导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实际,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容易受到启发,创设学生勤于动脑,富于想象的氛围,“引”的深度、广度、坡度要适宜,从而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喜欢从问题相关的各个方面去积极思考,寻根挖底等等。

再者,学生积极参加实践也是一个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很好平台。实践是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问学生为什么长江大桥上有那么多的三角形支架,在马路旁边的路标为什么也要选择用三角形等等,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再如,在买房过程中知道了房子总价为30万元,首付10万元,剩下的分为十二个月分付,问剩下的十二个月,每个月应该付多少钱?经过这样反复的练习,学生最终也会明白一点:原来数学这么有用。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好基础的数学知识,而且也可以让学生在不断的解决实际问题中发现更多的问题,反复循环,则不难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三、注重交流,合作总结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交流合作是达到此目的最好的方式,教师应该给学生创建更多的平台,让学生交流合作。“探究活动”是学生进行交流合作比较好的方式。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设置比较合理的探究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研讨和交流,这样学习好的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中等学生可以得到锻炼,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指导,群体之间可以发挥互补作用。 例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时,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采用同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将圆柱体中的红色液体倒入圆锥体中,你们会发现什么?再将液体由圆锥体中倒入圆柱体中,又能发现什么?四人组成一个小组合作,进行实验、交流、讨论得出同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存在着这样的关系:圆柱体的体积=圆锥体的体积×3。由此得到了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学生在共同探索中获得的知识更扎实、更容易理解、掌握。 又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中“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时,我让学生拿出活动角,动手操作:

1.使活动角变大,边是不是也变长?

2.使活动角变小,边是不是也变短?

3.用剪刀把角两边剪短,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动手操作,剪活动角的边,得出结论:角的大小跟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中进行交流合作,既可以发现自己不足,也可以探索新规律,突破难点,培养创新能力。

四、大胆求异,享受创新

求异是创新的根本所在,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给学生创设富有变化而且能激发学生新异感的.学习情境,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中:出示下题“一根铁丝正好围成5分米的正方形,现在如果要改围成长8分米的长方形,宽是几分米?”学生一般能有以下两种答案:(5×4-8×2)÷2=2(分米),或5×4÷2-8=2(分米)通过引导,鼓励求异,学生又想出新解法,5×2-8=2(分米)、5-(8-5)=2(分米),并说明长方形的一条边与一条宽是原正方形的两条边。

要引导求异思维,就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要他们敢于从不同角度去想问题,突破思维定式,让他们反复地问自己:“这样就对了吗?”“是不是与此正相反呢?”“刚刚的结论对吗?”同时要向学生宣传哥白尼、爱因斯坦等科学家既尊重科学,又敢于向名家错误挑战、坚持真理的好品质,使学生认识求异与创新的关系。

其次,创新本身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学生能够从中获取新知识,获得新的学习方法。要让学生不断创新,就必须让学生懂得这个道理。

教师可以通过数学中美妙的问题、思想、方法,让学生从数学学习中获得乐趣,变抽象、枯燥的数学为生动、活泼、具体、形象的数学。

例如,采用生动活泼的情景进行教学,设计形象有趣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实践参与探索,用教材上学到的有关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等。从中来感受数学来自生活,数学学习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的美、生活的美。这样,享受创新就成为了学生不断创新的源泉。

数学创新意识与教学 篇3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绪;创新;培养

一提数学,许多同学都直摇头,认为数学比较难学,常常是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考试一团糟,所以怕学数学,学数学只为应付考试。要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一直有这样的数学情绪,其结果只能是学好数学基本知识尚不可能,更别说什么创新意识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与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我们也知道,只有有了良好的数学情绪,才可能有创新意识。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带着高涨激动的情绪来学习教学。并逐渐有创新意识呢?不少同仁在文章中提出过许多切实可行的好方法,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情绪感染

“亲其师,信其道”当一位老师受到学生的欢迎时,不但你的知识学生愿意接受,而且你的学课情绪也不断地感染着学生。因此,我在教学中时时把热爱数学的感情溢于言表。如:在学生学到有趣味的地方或我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明白本来难懂的问题时,我会不失时机地说:“可见,数学并不难学。”“数学也很好玩。”“数学也不过如此。”等等,从而让学生马上在感情上产生共鸣,在意识上消除“怕”数学。后来,每当我出一道难题时,许多同学就很兴奋,一边喊“easy”,一边积极思考。有了这样的数学情绪,同学们就愿意学数学,也就才有创新的可能。

二、积极引入数学美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美是真理的光辉”。把数学美穿插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美的,促使他们更好地感受数学美,鉴赏数学美,表现数学美和创造数学美。这样一来,可以改变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的成见,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从而形成学习数学的持久动力。例如:我在七年级一个班上第一节课时,内容学习完后我在黑板上写了这样一道题:

全班同学立刻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经过猜想,计算后,当我写出结果是12345678987654321时,同学们都惊叹不已,我随即指出,这就是数学中的美——对称美,当你理解了它之后不用计算也能猜想出题目的结果。在教学中,我不时穿插数学美,如:代数化简时的简结美,讲圆时认识理解:“平面图形中最美的图形是圆”(毕达哥拉斯语),学黄金分割点时告诉学生是毕氏学派从五角星中发现了黄金比,这种比例在造型艺术和现代最优化理论中很有美学价值和应同价值等。这些无疑都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当学生能体验到数学美时,他还会没有良好的数学情绪吗?当用数学美的眼光审视一个问题时,他会没有创新意识吗?

三、不能鼓励.及时表扬

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当学生能得到老师不断的鼓励和及时的表扬时,他就会更加自尊、自信、自爱、自强,激发起幸福的欢乐和奋发的激情,把学习数学和成功、进步等愉快的情绪联系起来。在这里我想特别强调的是当学生在学习上有所发现时,我们更应在班上及时给予鼓励或表扬,这样不但使这位学生有了更高涨的情绪和继续探求的愿望,而且也能激发起其他的学生的创造欲。如:我在上平方根时让学生计算1~20的平方数,并指出要注意规律并尽可能记下来,下课后一位数学成绩较差的女同学很兴奋的告诉我,她发现了25×25,35×35,……这一类型的速算规律,第二节课,我马上把她的规律告诉全班同学,并提出表扬,结果全班同学气氛热烈,其中又有一位同学说她受到启发,也发现了34×34,44×44,54×54……等的速算规律,课后,我感到非常激动,的确,学生思维之活跃往往超出了我们的预料,而我们许多时候没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更在是太可惜了。布鲁诺曾有《教育过程》一书中指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态度、好奇心以及情感在促进学生智慧发展中起着重大作用,这些方面要靠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教师本身的感染熏陶,是其他任何教学手段都代替不了的。”也就是说,我们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数学情绪的研究,否则要实现数学教学目标只能是泡影。而一些恰当的做法,往往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绪,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数学教学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篇4

一、以知识的再发现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材中的概念、公式、定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对学生而言都是全新的, 但教师不必把各种规则、定理硬灌输给学生, 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索和发现, 从而获得新知, 这对学生而言是一个知识的再创造的过程.

例1“圆的概念”的教学

在教学“圆的概念”时, 教与学是这样进行的:

(1) 师问:“为什么自行车、汽车的车轮不造成三角形或四边形呢?”

(问题刚提出, 全体同学都笑了, 有学生代表回答:“它们转动不起来!”)

(2) 师问:如果它们的轮子造成椭圆形, 行吗?

(学生感到茫然, 陷入沉思, 继而窃窃私语, 有学生代表回答:“这样造出来的车子行走时会忽高忽低.”)

(3) 师问:“为什么它们的轮子造成圆形就不会忽高忽低了呢?”

(同学们分组讨论, 每组派一代表发言, 经过归纳找到了答案:“因为圆形车轮上的任意一点到轴心的距离都相等.”)

(4) 师问:“请同学们用数学语言表述圆的定义.”

(学生抓住了圆的本质特征, 能正确表述圆的定义.)

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 利用他们已有的经验、知识、方法去探究和发现, 获得了新知;学生从对知识的探索中, 获得了对发现和创造的体验.

二、以新知识的演绎和发展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直接感知和自己动手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 使学生亲身经历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对学生而言, 便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据此,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教材,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进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教学

教师在教“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 首先, 教师让学生动手剪出一个纸三角形;其次, 请学生把这个三角形中的任意两个内角剪下来, 与第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再次, 教师让学生观察并回答:“这三个内角拼在一起, 组成了一个什么角?” (学生回答:“组成了一个平角.”) 最后, 教师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例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I”的教学

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判定I”时, 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制好的一个平行四边形模型, 并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然后提问:“变化后的四边形还是平行四边形吗?” (学生答:“变化后的四边形还是平行四边形.”) 接着, 教师引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并回答: (1) 变化后的四边形, 哪些变了, 哪些没变? (2) 你能找出变化前后四边形的共性吗?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3) 从上述的观察结果中, 你能得出什么猜想? (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可见, 教师让学生通过改变四边形的形状, 引导他们观察、比较、归纳、猜想, 进而发现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以渗透于全过程的创新教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教, 学生要创造性地学.”因此,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应树立新的创造性教学观.创造性教学的本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并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进行开放性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1. 以疑激思, 启发思维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不断地提出问题的过程.“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 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例4一批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布料, 现找出其中的一种, 测得∠C=90°, AC=BC=8, 要在△ABC中剪出一个扇形, 使△ABC的三边分别与扇形的弧相切或与扇形的半径在同一条直线上.

(1) 请画出符合题意的设计方案示意图;

(2) 若用剪下的扇形作侧面围成圆锥, 请计算出圆锥的底面半径.

这是一道答案不唯一的开放题, 教师引导学生“要画出符合题意的设计方案示意图, 关键在于圆心位置的确定”.结果, 学生根据已知条件, 结合图形的特征, 想到图形的几种可能性.这时, 教师又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 (1) 若圆心O在△ABC的内部, 能画出符合题意的设计方案图吗? (2) 在所有符合题意的设计方案中, 哪一种圆锥的底面半径最大?为什么?让学生充分讨论、思考, 并逐一计算,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探究能力、运算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2. 鼓励广思, 发展思维

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发散性思维训练.如对于几何命题“求证: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通过以下的变式引导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1) 若将命题中的条件“任意四边形”分别改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 结论如何?

(2) 若将命题中的结论“平行四边形”分别改为矩形、菱形、正方形, 则命题中的条件“任意四边形”应附加上什么条件?

教师鼓励学生去发现、去创新, 问题答案往往也不拘泥于某一定向性结论, 而是帮助学生积极地寻求多元的答案、思路和学习目标.这样, 学生的创新意识会更强烈, 创新思路更宽广.

四、让学生体验变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设一题多解的真实情景,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形成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的思路, 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例5甲、乙两列车分别从A, B两站开出, 相向而行.现甲车先出发15分钟, 相遇时, 乙车比甲车多行6千米, 已知甲、乙两列车的速度比是2∶3, 乙车从B站行到A站需用1小时30分钟, 求甲、乙两列车的速度及A, B两站的距离.

教师让学生用列车模型进行分组演示实验, 集体讨论, 探求各种有效的解题方法.学生经过自主探索, 集思广益, 获得如下多种解法.

解法一设相遇时, 甲车所行的距离为x千米, 则乙车行了 (x+6) 千米, 又设甲车的速度为2y千米/时, 则乙车的速度为3y千米/时.

∴甲车的速度为2y=2×20=40 (千米/时) ,

乙车的速度为3y=3×20=60 (千米/时) .

A, B两站的距离为2×42+6=90 (千米) .

答: (略) .

解法二设相遇时, 乙车行了x小时, 则甲车行了小时, 又设甲车的速度为2y千米/时, 则乙车的速度为3y千米/时.依题意, 得

∴甲车的速度为2y=2×20=40 (千米/时) ,

乙车的速度为3y=3×20=60 (千米/时) .

解法三设相遇时, 甲车行了x小时, 则乙车行了 (x+6) 千米, 又设相遇时乙车行了y小时, 则甲车行了小时, 又设甲车的速度为2z千米/时, 则乙车的速度为3z千米/时, 依题意, 得

以下略.

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应关注学生对题目会有不同的解法, 并鼓励他们大胆地进行猜想, 创造出多种解题思路, 这样才能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 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生的创新意识由此也得到提高.

五、营造宽松的创造时空,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基础.每个人都有创造潜能, 要充分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挖掘.在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 创造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有了一个宽松的创造时空, 学生就敢说、敢做、敢于标新立异, 他们的创新意识就自然而然地得到培养和发展.

例如, 在讲授正多边形的内容时, 正遇上学校功能室地面的装修.为此, 我设计了如下问题:

例6如果用正方形和正六边形的材料铺地, 这样的材料能铺成平整、无空隙的地面吗?能不能用正五边形的材料铺地呢?为什么?请你为学校设计出一种用正多边形材料铺地的方案. (可用一种或两种多边形)

问题一提出, 学生一下子就活跃起来, 就连平时对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也很兴奋, 积极地投入到小组的讨论和设计之中, 很快便得出可以用正方形和正六边形的材料来铺地但不能用正五边形的材料, 原因是:正五边形的每一个内角为而108不是360的因数, 因此, 用正五边形的材料铺地总余有空隙.由此学生可推算出还可用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正三角形与正十二边形等材料铺地这样通过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 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 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就要求教师要大胆抛弃“教师讲, 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 开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 使学生从过重的学业负担中解脱出来,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展开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并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让学生不断探索和总结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 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 让学生轻轻松松地学习.

摘要:在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引导学生交流合作, 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注重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篇5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相互激发,相互驱动,辨证推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新编《数学课程标准》第二部分的课程总目标中指出:“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这简短的文字强调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富有创新能力,健全创新人格。本文拟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三点认识。

一、为学生营造和谐氛围,诱发创新动机

创新精神是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愿望与态度,它需要人内在的动机和外在动机激励和推动,这种动机需师生双方共同合作。特别是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在人格上应是完全平等的,不能由教师占课堂,而应把课堂看成是学生与教师共同探究问题的阵地。因为只有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才有助于激发学生创新动机,使创新意识得到发展。教师真诚的微笑在教学中举足轻重,微笑使学生意识到教师在关爱学生,盼望得到学生的支持,能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轻松感、愉快感、享受感。学生质疑问难时,学生答错问题时,教师应设法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学生的想法和感情,用微笑的神情、亲切的言语,给予恰到好处的鼓励和点拨,让学生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使他们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会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如,我让学生探究以下算式:12×11=、13× 11=、14 × 11=、15 × 11=、16× 11=的得数时,先让学生计算,然后围绕“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再让学生探究其中的规律,鼓励学生质疑、交流,有一个学生说:“第一个数分别是12、13、14、15、16,第二个数是都是11。”有的学生说:“都是乘法。”也有的`学生说:“可以用第一个数乘以10与1的和计算出得数。”我对他们的发现给予了肯定,并表扬他们的发现。我接着引导:“得数与第一个乘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呢?”最后有一个学生观察,发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规律,它们的得数是“第一个数的两边分,中间加。”的结果。我鼓励他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小科学家,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其他的同学用惊讶的目光望着他,激励了其他同学的创新动机。

二、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教育必须凭借教材,紧扣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数学教学中的创新因素大量存在,且分布广泛,需要教师共同去挖掘,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1、在讨论中创新

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讨论,能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教学中我一般采用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的教学步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学汇报、与他人交流,进行讨论甚至争论等形式,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比如:三年级下册“面积”部分有这样一道题:一根铁丝正好能围成边长为4分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成长方形,它的面积有多大?在教学的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读题,然后学生独立思考,接着组织讨论、交流。在交流中,生1:长3分米,宽1分米,面积:3×1=3(平方分米)。生2:不对,长方形的周长不是4分米。我根据学生的错误引导提问: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怎么计算呢?生3: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铁丝的长,4×4=16(分米)。我对他给予肯定,并再次引导,那么长方形的面积怎么计算?生4:2×8=16(平方分米),……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我又让学生说说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并出示了(+)×2,生4明白了自己的错误。最后,终于明白了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是:5×3=15, 6×2=12, 7×1=7 ,这样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多种途径地解决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在算法多样化中创新

在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不用成人通用的方法,而经常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角度出发,产生不同的运算方法。作为成人的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学生的各种解答的方法,注意倾听他们的所思所想。其实,学生能够而且应该“发明”自己的计算策略,这种“发明”对他们的数学理解是很有帮助的,也表明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化。同时,所有学生都能从听取、反馈别人的方法中受益。这种与别人不同的思考方式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创新精神有效途径。在小学数学教材中为我们设计了相关的内容,比如,一年级上册“20以内加减法”内容中的“买铅笔”活动,教材创设了一个小动物买铅笔的情境:15枝铅笔,卖出9枝,还剩多少枝?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教材并没有一种统一的方法,而是呈现了四种思考的策略:一根一根地数;把5分成10和5,10-9=1,1+5=6;把9分成5和4,15-5=10,10-4=6;9+6=15,15-9=6。这样,学生在不同的思考策略中培养创新能力。

3、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中创新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有分析、解决问题和创造的潜能,关键是课程内容要提供好的素材,以促进学生的这种发展。学生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有价值。教材里有很多这方面的训练,比如: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设计了“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这样的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大胆提出自己想提的数学问题,并自己解答,哪怕是一个教师认为很简单问题,也要给予肯定,特别要组织学生交流活动,从交流中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

三、注重强化实践操作,培养创新品格。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手脑并用时,大脑的创造性有关区域受到刺激而活跃起来,手使大脑的功能得以发展,变得聪明,大脑使手的技能得以训练变得灵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上是把特定的概念、公式、法则等外化为动手操作的程序,然后再通过“外化”程序“内化”为学生智力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我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出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四份,大家的兴致很高,很快折出三种折法。这时,我并没有告诉学生其它方法,而是鼓励学生大胆思考,想想还有其它折法吗?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促使学生进一步尝试终于又折出第四种折法,学生在这个开放的活动空间里,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数学创新意识与教学 篇6

首先应明确课堂“互动”式(发现式)教学有别予问答式(接受式)教学。

问答式教学是一种以师问生答的形式来完成教学目的的一种封闭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且答案单一,这种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互动”教学是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有一定的灵活性与拓展性,给学生以充分发展思维的空间,学生把通过观察发现的问题提出,在师生或学生间以讨论交流的形式完成。在合作交流中,学生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意识,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想象、积极思维、主动探究,使不同学生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那么,如何使“互动”教学方式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因课而宜,应与接受式教学法互补并存,相得益彰),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互动”教学得以繁衍的土壤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现代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的双向交流与合作关系。教师需要“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创新意识,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例如:在教学“利率”这节课时,我就从学生最熟悉的压岁钱入手,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明确把压岁钱存入银行的意义。整节课学生都在平等、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即轻松掌握了“本金、利息、利率”等抽象概念的意义,又掌握了不同情况下计算利息的方法。课堂中每个学生都勇于、乐于参与到学习中来,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获取了知识,提升了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创新情感——“互动”教学顺利发展的潜在动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要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他们能说。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他们能干。……(六个解放)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做的良好习惯,这就离不开教师的鼓励。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亲切肯定的话语都会给学生以无穷的力量,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更加渴望表现自己,从而产生学好数学的强烈欲望。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互动”教学发展的广阔舞台

整个教学过程从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到探究新知直至拓展应用等各个环节的设计,都應本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主,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学习的形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搭建更多的交往互动的平台,使学生在互学互动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以导课为例,在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一天孙悟空摘来一个大西瓜,要让师傅解解渴。贪吃的猪八戒一见就馋得口水直流,急忙去抢西瓜,孙悟空大喝一声:“八戒,你是想吃这个西瓜的 还是 ?”八戒连忙说:“我吃这个西瓜的 ”。孙悟空就切了这个西瓜的 给八戒。故事讲到这里我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想一想,是 大还是 大呢?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们都积极投入到讨论交流中去,每个人都急于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其他人听,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师生间、学生间自然融合,形成了良好的讨论、合作交流的氛围。

数学创新意识与教学 篇7

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较侧重考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减少了对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的检查。另外许多考题的解法空间有所拓宽,目的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

从学生解答情况分析,概括为“不授不会,新题不会”。就是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是教师没有讲授的或讲授得不全面的,学生不会解答或解答得不全面;题型新颖或问题方式不同于课本题目的,学生不会解答,甚至一点思路也没有。究其原因是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方面的教学没有落到实处。因此,教师们应转变数学教学思想,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

一、教会学生学习

1. 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阅读课就是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阅读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等等;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完成练习;然后,教师再用适量的时间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为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以及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

2. 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新教材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这样来进行:

(1)提出问题:(a+b) 2=a2+b2成立吗?

(显然学生的回答有:成立、不成立、不一定成立等)

(2)引导学生计算:

(3)引导学生发现: (1) 算式的左边可以写成什么样的形式?

(2) 算式的结果形式是什么?a2±2ab+b2

(4)进一步提出:能直接写出(a+1) 2=?(2x-1)=?

这样学生也就渐渐明白了这个规律可以作为公式……

通过教师的诱导,学生的亲自参与,学生既能认识完全平方公式的形成,又能熟练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提高学习能力。

二、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以往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记什么,不思索或少思索,教材上是什么样的问题题型,学生就只会解什么样的题型,缺乏灵活性、创造性等种种不良情况,今后数学教师应当主动大胆实施“创新教育”。

1. 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

从认知心理学看,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这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或看重,就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创设让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例如引发学生交流、讨论、表现……),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使他们建立起思维的意识。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放开思路,勤于思考,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容易使学生疲累、生厌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2. 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多思。

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急于一下子把方法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而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思维中获得知识。例如讲授分式方程的解法:

例1:解不等式:3 (x-2)<2 (x+1)

解:去括号,得

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得

“无问题”教学可以是照本宣科,学生很快便会“依葫芦画瓢”,因不知“所以然”,当然就难以有应变思维了。在“创设问题”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1) 不等式的结果(解集)的形式是怎样的?

(2) 结果(解集)的形式与原题的形式有哪些差异?

(3) 如何消除这些差异?

学生有了问题,自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如上例,学生弄清了去分母、去括号等步骤,对于解不等式,也就能很清楚知道“第一步是去分母”了。这也就是我们所希望的创造思维能力所起的作用。

3. 巧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熟练地掌握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应当适当编一些课堂练习题。(1)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2)设计开放题(题目的条件不充分,结论有多种性)。例如:“比较大小:5a与3a”,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以上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立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解答出来,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去编习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培养创新意识开放数学教学 篇8

一、教育观念的开放——创新的前提

所谓“开放”, 包括数学教学内容、学生数学活动和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相互作用等几个方面的开放。开放式教学的目标应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数学教学, 在获取数学知识的同时, 让学生主动学习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 学习主动参与数学实践的本领, 进而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 在教学中, 让学生能够按各自不同的目的、不同的选择、不同的能力、不同的兴趣选择不同的教学并得到发展, 能力较强者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有进一步的发展机会;能力较低者也能参与数学活动, 完成几项特殊的任务。这个过程体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整合性。使学生可以全面发展。

其次, 要优化师生关系, 使学生敢于创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满足人的爱和受尊重的需要, 人就会感觉到自己在世界上的价值、有用处、有能力, 从而唤起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 也易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因此, 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鼓励学生勇于标新立异, 大胆创新。

二、教学内容的开发——创新的基石

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 要努力使小学数学中每一节知识渗透于实际生活之中, 就必须开放数学的教学内容。

数学学习的基础首先是学生的生活经验。现代数学在教学设计上很重要的新理念, 就是要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的客观事实出发, 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解和发展数学, 密切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 数学是活的、富有生活力的, 因此, 数学课堂教学, 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就存在于自己熟悉的现实世界中。

如一年级教材“快乐家园”一节, 选取了学生自己的家园这一生活情景, 让学生去感受数学, 体验数学。教学时, 为使情景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我对“家园”图这一情景进行了大胆地改造, 先取本地学生熟悉的景物入画, 使其更符合我校学生的生活实际, 学生在真实、具体、熟悉的生活情境中, 通过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比一比的活动, 不仅正确的数出10以内物体的个数, 认识了10以内各数的大小及其基数与序数的意义, 而且初步体验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数学的愉悦, 经历了构建简单数学模型的过程。

再如学习《购物》单元“买衣服”一节时, 我带领学生分小组到服装商场参观学习, 让学生认真观察买衣服的具体情景、过程,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汇报, 让学生亲自用人民币演示购物的过程, 使他们真正理解了计算中的算理。然后, 再让学生用学到的计算方法, 到市场或商店买东西。从而深刻体验并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活生生的, 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过程的开放——创新的途径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单纯的操作是劳动, 不能算做, 只能算蛮干;单纯的想只是空想;只有将操作、思维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操作的目的。”学生的操作过程, 是他思维过程的体现。学生在操作时, 有一种声音在指挥他;学生观察操作结果时, 也有一种声音在指挥他, 就是所谓的“内部语言对操作表象的描述”。因此动手操作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潜能的“金桥”, 是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也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进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数学知识, 通过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这种再创造工程,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小学数学知识的编排, 一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出新知识, 二是原有知识的引申发展。教学中, 要根据知识特点和儿童的认知规律, 努力为学生提供再创造的条件和机会, 让学生通过有目的观察、动手操作实验, 在获取新知识的同时, 体验创新的喜悦, 使自己得到发展。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实践活动。如:教学圆的面积时, 设计学生动手操作的个体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回忆了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操作过程后, 同样采用剪拼的方法把圆转化为近似的长方形, 再通过比较两者间的联系去发现圆的面积计算方法。在操作交流中鼓励学生寻求不同的剪拼方法, 如:把圆转化成三角形、梯形, 让其他同学对创新的剪拼引起争议和共鸣, 然后得出相同的结论。

四、思维训练的开放——创新的核心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传统的数学教育主要注重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的培养, 重视对分析智力的培养, 而忽视了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 难于对创造力进行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技能活动, 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 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发展起来。

1. 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从小具有强烈的接触事物、探索事物的本能与需要, 这种本能与需要是创新的基础, 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发展思维创造性。

2. 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陶行知说过:“人生两个宝, 双手和大脑。”手和脑在一块干, 是创造教育的开始,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我们在教学中, 让学生合作学习时, 操作、实践找出规律, 提炼方法, 勇于发现, 只有这样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 同时看到自己的创造成果, 体验创新的快乐, 从而进一步引发创新和探究的意识。

3. 培养学生多向思维, 促进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 没有思维的发散, 就没有思维的集中、求异和独创。

因此在教学中, 应重视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重视一题多思, 一题多解, 一题多变, 及开放性练习, 诱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 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 一题多解的训练。一题多解有两个含义:一题有多种解法, 一题有多种答案。如:当学生熟练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后, 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思考题:一根铁丝, 正好围成一个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如果把它改围成一个长为15厘米的长方形, 宽应是多少厘米?当学生按一般的思路分析, 列出 (10×4-15×2) ÷2、10×4÷2-15等算式后, 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又有特殊的解题思路。如有的学生:正方形的两条边正好是长方形的一条长和一条宽的和, 去掉一条长就得到一条宽。按此思路列出算式为10×2-15。还有的学生这样想:围成的长方形的长比正方形的边长长多少, 那么长方形的宽就比正方形的边长短多少, 用正方形的边长减去宽比长短的部分, 就得到长方形的宽。按此思路列出算式10- (15-10) 。上面的两种思路摆脱了思维的保守状态, 体现了思维创造性的美。

(2) 一题多变的训练。一题多变, 有利于沟通知识联系, 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变通性。如:应用题“果园里有梨树120棵, 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14, 桃树有多少棵?”可改条件2为: (1) 是桃树的14; (2) 桃树比梨树多14; (3) 比桃树少14; (4) 桃树和梨树棵数的比是1:4等。改问题为: (1) 两种树一共多少棵; (2) 梨树比桃树多多少棵等。上述方法使学生对分数应用题有了系统的认识, 收到了“以一带十”的效果, 活跃了学生的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谈数学教学创新意识及其培养 篇9

一、创新意识的重要性

纵观古今中外人类历史的发展, 飞机上天、潜艇入海、飞船登月、现代仿生学的产生、相对论的创立、克隆羊的诞生……所有这些发明创造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正如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所说的那样, “科学的最高目标是要不断发现新的东西”, 因此, 要想在科学上取得成功,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用与别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别人忽略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 也就是说要有一定的创新意识.

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角度来看, 社会对人才评价标准发生了变化, 不但要求知识渊博, 而且要求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再从未来社会学的角度来看, 创新教育既是人才培养的基础, 又是人才使用的需要, 更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 我们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需要不断地改革, 我们提倡的创新教育, 不但在教育的设备、手段、工具上要更新, 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要更新.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发展创造力是时代对我们数学教育提出的要求.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

1. 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重要条件.

每名学生都具有潜在的创新才能, 要把这种潜能转化为现实中的创新力, 应营造浓厚的适宜创新教育的氛围, 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师生关系,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的应试教育, 使得教师和学生都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 很难形成创新意识.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应转变过去提倡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模式, 实现由“教”向“学”过渡, 创造适宜于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从而形成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老师多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 使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增强自信, 提高创新能力.

2. 重视提出问题, 扶持创新行为.

创新教育体现在数学教学中, 它主要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 不断追求新知, 独立思考, 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 进行探索和研究.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其创新能力, 就得重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允许他们在一定范围内犯错误, 改正错误.教师要学会正确地分析对待学生的“奇谈怪论和异常举止”, 才能扶持他们的创新行为.即使经过检验发现这个问题是错误的, 但对学生思维的训练也是有益的.首先,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要创设良好的“提出问题”的氛围,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 大胆地怀疑, 提出自己的问题,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让学生体会到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3. 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通过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从数学角度对某些日常生活、生产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 或者对某些数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并在其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 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 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以及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启动学生积极思维, 引导他们主动获取知识, 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方式, 对于数学中的问题或习题, 主要告诉学生应如何去想, 从哪方面去想, 从哪方面入手, 怎么样解决问题.

1. 训练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根据已知信息寻求一个问题多种解决方案的思维方式, 不墨守成规, 沿多方向思考, 然后从多个方面提出新假设或寻求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因此, 在数学教学中, 应采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比如, 教师在讲课时对同一问题可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多方位的讲解或给出不同的答案.在对知识总结时, 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总结概括.一题多解就是典型的发散思维的应用.

2. 训练学生进行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习惯思维的另一种思维方式, 它的基本特点是:从已有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问题.顺推不行, 考虑逆推;直接解决不行, 想办法间接解决;正命题研究过后, 研究逆命题;探讨可能性发生困难时, 考虑探讨不可能性.它有利于克服思维习惯的保守性, 往往能产生某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促进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逆向思维的方法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去做:第一, 注意阐述定义的可逆性;第二, 注意公式的逆用, 逆用公式与顺用公式同等重要;第三, 对问题的常规提法与推断进行反方向思考;第四, 注意解题中的可逆性原则, 如解题时正面分析受阻, 可逆向思考.

3. 重视解题教学, 发展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们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过程中所特有的思维活动.它不仅能揭露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 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 并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 通过解题教学, 要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 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 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在解题中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独立思考、大胆猜想、质疑问难、积极争辩、寻求变异、放开思路、充分想象、巧用直观、探究多种解决方案或途径, 快速、简捷、准确地解决数学问题, 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体现.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意识 篇10

一、质疑, 创新的起点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有疑才有变通, 有变通才有创新。质疑是思维的火花, 是学生的动力, 是创新的源头。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 让学生大胆提出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 在课堂上进行深入质疑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 从“善问”到“会问”。同时, 教师要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疑,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 在学“乘法公式”时, 学生知道公式 (a-b) (a+b) =a2-b2。教师可设如下问题: (X-1) (X+1) =X2-1, (X-1) (X2+X+1) =X3-1, (X-1) (X3+X2+X+1) =X4-1, 那么 (X-1) (Xn+Xn-1+Xn-2+……+1) =Xn+1-1成立吗?

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 让学生充分讨论, 积极思考, 激发学生思维, 把学过的知识灵活运用到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就会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求异, 创新的手段

求异思维是开放性思维, 是创造性的核心, 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另辟蹊径, 不受思维定势等心理因素的干扰, 发挥自己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 在求异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例如, 数学课上, 教师可设计这样的题目, 怎样测量校园旗杆的高度?学生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利用影长及物高对应成比例。”“利用测角仪, 测仰角,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这些新颖奇异的解答思路, 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的题目, 让学生解答。

例如, 把x3+3x2-4分解因式

解法1.拆二次项

原式=x3+2x2+x2-4=x2 (x+2) + (x+2) (x-2) = (x+2) (x2+x-2) = (x-1) (x+2) 2

解法2.拆常数项

原式=x3-1+3x2-3= (x-1) (x2+x+1) +3 (x-1) (x+1) = (x-1) (x+2) 2

解法3.添二次项

原式=x3-x2+4x2-4=x2 (x-1) +4 (x-1) (x+1) = (x-1) (x+2) 2

解法4.添常数项

原式=x3+3x2-12+8= (x+2) (x2-2x+4) +3 (x-2) (x+2) = (x+2) (x2+x-2) = (x-1) (x+2) 2

解法5.添二次项和一次项

原式=x3+4x2-x2+4x-4x-4=x (x2+4x+4) - (x2+4x+4) = (x-1) (x+2) 2

一题多解开发了学生的求异思维, 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开阔了学生思路, 而且激发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多中求佳, 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

三、想象, 创新的源泉

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开始。爱因斯坦说过,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开展丰富的想象。

如将一张矩形纸对折后再对折, 然后沿着折痕剪下一个角, 将剪下的部分展开后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剪下后的图形, 这个过程中, 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与教材中的基本图形联系起来,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得出答案, 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以下问题:

(1) 如图 (1) , 在公路m旁有两工厂A、B, 现要在公路上建一仓库Q, 若要使仓库Q到A、B两工厂的距离之和最短, 仓库应建在何处?

(2) 如图 (2) , 菱形ABCD中, AB=2, ∠BAD=60°, E是AB的中点, 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 则PE+PB的最小值是多少?

(3) 如图 (3) , 在正方形ABCD中, 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 点M是CD的中点, 且AB=4。求PD+PM的最小值。

(4) 已知直角梯形OABC在如图 (4) 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AB∥OC, AB=10, OC=22, BC=15, 动点M从A点出发, 以每秒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AB向点B运动, 同时动点N从C点出发,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CO向0点运动。当其中一个动点运动到终点时, 两个动点都停止运动。 (1) 求B点坐标; (2) 设运动时间为t秒: (Ⅰ) 当t为何值时, 四边形OAMN的面积最小, 并求出最小面积; (Ⅱ) 若另有一动点P, 在点M、N运动的同时, 也从点A出发沿AO运动。在 (Ⅰ) 的条件下, PM+PN的长度也刚好最小, 求动点P的速度。

以上 (2) (3) (4) 这三个实际问题, 都是教材中的问题 (1) 的延伸, 做 (2) (3) (4) 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到教材中基本图形 (1) 。在教学中, 教师可多创造一些条件, 让知识与生活相关, 留给学生一个可以尽情想象的空间, 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四、建模, 创新的提炼

数学建模就是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 抽象为数学模型, 求出模型的解, 验证模型的合理性, 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 数学知识的这一应用过程即为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思想的教学渗透顺应了新课程标准教学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逐步积累发现、叙述、总结数学规律的经验, 知道一些基本数学模型, 初步形成数学建模能力,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点说明, “数学生活化”是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理念, 它强调“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 教师在拟合变量不明的函数关系时大致步骤为: (1) 把实践或调查中得到的一些变量的值, 通过描点得出函数的近似图像。 (2) 根据画出的图像的特征, 猜想相应的函数类型。 (3) 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关系式。例如, 小明同学在探索鞋码的两种单位“码”和“cm”之间的换算关系时, 调查后获得下表数椐。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 你能猜想出x与y之间函数关系式吗?43码的鞋相当于多少厘米的鞋?

分析:我们只要将这些数值所对应的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 就会发现, 这些点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可知y与x近似地符合一次函数关系, 选取两组较为恰当的数据, 通过待定系数法求解。

求一次函数或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通常用待定系数法, 但是现实生活中的数量关系是错综复杂的, 有时我们很难根据实践中变量的对应值精确地判断它们是什么函数, 需要根据经验分析, 也需要进行近似地计算和修正, 建立比较接近的函数关系式进行研究。所以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数学建模思想的渗透, 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非是一门抽象的学科, 而且可以使学生感觉到利用数学建模的思想结合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妙处, 进而对数学产生更大兴趣。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 既需要教师的引导, 也需要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在教学中师生共同配合, 才能不断地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摘要: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过程, 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本文从质疑、求异、想象、建模四方面论述数学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师要不断地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上一篇:功率解耦控制下一篇:质量检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