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论

2024-06-22

模仿论(精选十篇)

模仿论 篇1

赫拉克利特 (前530—约前470) 是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他用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艺术和美, 首先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论点。他说:“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 而不是联合同类的东西。艺术也是这样造成和谐的, 显然是由于模仿自然。”[1]他观察生活中的绘画和音乐, 认为画面上的颜色、线条都来自于自然, 它能够呈现出与原物相似的形象;音乐则是将高、低、长、短的自然声音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曲调。因此, 赫拉克利特的“模仿”, 不仅仅是自然的简单再现, 它还内涵了对模仿规律的探索。他认为“差异的东西相会合, 从不同的因素产生最美的和谐, 一切都起于斗争。”[2]艺术是相互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 就可以构成和谐的效果。“模仿”不是简单的再现, 它是建立在人类无数次实践后, 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之上的, 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超越, 在模仿的世界中发现了自然的规律和人类的精神内容。

德谟克利特 (前460—约前370) 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 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他遵循“文艺模仿自然”的观念, 他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3]他的“模仿”自然, 重在“自然”对人的启发性, 根据人的实践需要, 人们对自然的意蕴进行有意的发掘和创造。因此, 艺术作为人模仿创造的对象存在, 重在展现人的主观精神创造, 自然是启发人创造的媒介, 人类在创造的世界中感觉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任何艺术都不能不经研究而获得”, [4]在这里, “研究”包含了对模仿对象的认知和探索, 要求文艺真实的模仿生活中的好人, 并认为模仿坏人是一种“恶劣的行为”;模仿好人可以给生活中的人以教化,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的品质的提高。他要求艺术家不断加强自己的主观修养, 在实践中训练自己的艺术技巧, 因为“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艺术技巧可以增强艺术的表达效果。

德谟克利特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从研究自然向研究社会过度的哲学家。他提出追求和创造美“是一种神圣心灵的标志”, 审美创造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 为欧洲后来的美学研究确立了基本的方向。

苏格拉底 (前469-前399) 是西方早期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他遵循当时流行的“艺术模仿自然”的观念, 认为艺术通过描写眼睛、姿态等外在的东西, 以表现人物“精神方面的特质”, 以展现出人物的心境、情感、思想等内容。艺术家在观察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 才能够创造出美的艺术。他比德谟克利特的“模仿论”更具体, 更深化, 也更具有操作性。苏格拉底提出要创造“美的形象”, “如果你想画出美的形象, 却又很难找到一个人身体各部分都很完美, 你是否从许多中选择, 把每个人最美的部分集中起来, 使全体中每一部分都美呢?”[5]在这里, 苏格拉底的“模仿论”已经包含了艺术家对生活有意识、有目的的选择、加工和改造, 以创造出符合审美需要的艺术形象, 它内蕴了早期“典型化”的文艺思想。

柏拉图 (前427—前347) 是古希腊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理式”, 它是一种超时空、非物质、永恒不灭的“本体”, 是现实世界“事物的原型”, 内蕴了世界的“普遍规律”和“绝对真理”等。在他看来, 人要获得知识, 认识真理, 感觉经验是靠不住的, 只能通过灵魂对“理式”世界的回忆和领悟, 才能够得到真正的知识和真理。柏拉图以此为基础, 改造了古希腊以来的“模仿论”, 认为“文艺是自然的模仿”, 这个“自然”是以“理式”为基础的“自然”, “理式”具有第一性, “自然”是第二性, 自然是“理式”的“摹本”。文艺模仿自然, 只能模仿事物的“外形”, 不能表现事物的“本质”, 是一种虚假真理的模仿, 文艺是“影子的影子”, “摹本的摹本”, “和真理隔了三层”, 是不真实的。

柏拉图贬低艺术模仿自然就像生活中的照镜子, 他说, “你马上就可以试一试, 拿一面镜子四面八方的旋转, 你就马上造出太阳、星辰、大地、你自己, 其他动物、器具、草木以及我们刚才提到的一切东西。”[6]他认为文艺模仿只是对客观事物外貌的一次又一次的复现, 是不能模仿到事物的“实体”。“模仿只是一种玩艺, 并不是什么正经事。”[7]柏拉图“理式论”的出发点是唯心的, 但他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早期的模仿说, 揭示了文艺反映生活这一真理。

柏拉图要求艺术不但要表现个别事物的外形, 还要表现事物内在的共性, 为“典型论”的认识提供了新思路。

亚里士多德 (前384—前322) 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 西方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者。他以“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为人生目标, 批判地继承并总结了古希腊以来的文艺模仿论, 认为“史诗和悲剧、喜剧和酒神颂, 以及大部双管箫乐和竖琴乐———这一切实际上是模仿。”[8]亚里士多德区分了职业技艺和美的艺术, 如史诗、音乐、绘画等是“模仿的艺术”, 认为一切美的艺术都是“模仿”, 而不是柏拉图所说的来自灵感和灵魂的回忆。他提出只有具体存在的事物才是“第一实体”, 是艺术模仿的对象, 在此基础上, 艺术家可以通过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 创造出能够包含真理的艺术品。亚里士多德对“自然”的意义进行了改造, 从外在物质自然转向了社会生活中人的自然的行动, 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 是人的性格、感受行动和生活事实, 他使“人的行动”成为艺术关注的核心。他认为艺术模仿创造的对象是普遍和特殊的统一, 它内蕴了艺术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对诗和历史进行比较, 认为诗比历史更富有哲学意味。在《诗学》第九章中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 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 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历史学家与诗人的差别不在于一用散文, 一用‘韵文’。”[9]认为历史所写的是个别业已发生的事情, 而诗所写的是带有普遍性的事, 更能显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更真实, 诗的价值高于历史的价值。

亚里士多德对诗和哲学进行比较, 认为诗通过个别体现一般, 通过特殊表现普遍, 有哲学的意味, 但不同于哲学。他说:“即便是医学或自然哲学的论著, 如果用‘韵文’写成, 习惯也称这种论著的作者为‘诗人’, 但是荷马与恩柏多克利除所用的格律之外, 并无共同之处, 称前者为‘诗人’是合适的, 至于后者, 与其称为‘诗人’, 毋宁称为‘自然哲学家’。”[10]可以看出, 诗和哲学不仅是形式上的差别, 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区别。诗要表现普遍, 但诗人不能舍弃具体的人和事, 而要像荷马那样, 通过“典型化”了的人和事把普遍性的意义显示出来, 是借助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的道理。而哲学则是通过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方式, 以抽象思维来完成对生活本质的认识。前者是在形象中内蕴了真理, 后者则是在概念中包含了真理。亚里士多德抛弃了柏拉图“理式”模仿论中的不合理部分, 对它进行了批判性的改造, 把文艺模仿活动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 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 而艺术反映生活过程中的“典型性”创造, 是对人生规律性的探索, 是创造真理的过程。

在《诗学》第二十五章里, 他认为:“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他造型艺术家一样, 是一个模仿者, 那么他必须模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11]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古希腊以来文艺创作的基本经验, 提出艺术模仿的这三种对象, 实际上是三种创作方法, 它们或是偏重于再现, 或是偏重于表现, 或是偏重于再现与表现的统一。在这里, 亚里士多德认为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是最理想的艺术创作方法。

在《诗学》第二十五章中, 他说“如果以对事实不忠实为理由来批评诗人的描述, 诗人就会这样回答:这是照事物应该有的样子描述的———正如索福克勒斯说他自己描写的人物是按照他们应当有的样子, 而欧力彼得斯描写人物却按照他们本来的样子”, “从诗的要求来看, 一种合情合理的不可能总比不合情不合理的可能较好。”[12]因为“写不可能的事”是诗的积极“创造”。他反对消极的模仿, 社会道德是生活行为的准则, 但诗人需要用艺术的标准来选择、加工和改造生活。他认为“合情合理的不可能”描写, 虽不是生活中实有的人和事, 但它却符合事物的规律, 具有必然性;“不合情不合理的可能”, 只是描写了事物表面的、偶然的业已发生的事情, 但它却不能显示事物的普遍性和本质规律。因此, 艺术的模仿必然是一种创造。他说:“诗的艺术与其说是疯狂人的事业, 毋宁说是天才的人的事业, 因为前者不正常, 后者很灵敏。”[13]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天才, 是指富有模仿和创造能力的人, 而模仿的过程就是这种人“心之理性的生产”, 也只有他们才能创造出显示真理的艺术作品。在本质上, 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论”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对自己生命创造力的肯定和自我生命意识的不断觉醒。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古希腊进步文艺思想的结晶, 它代表了古希腊唯物主义文艺思想的最高成就, 在继承和发展古希腊的“模仿论”中, 破除了古希腊在文艺本质认识过程中的一些神秘观念, 具有古代唯物主义的光辉, 引导和规范了欧洲文艺理论发展的基本内容和方向。

参考文献

[1]列宁.哲学笔记 (俄文版) :318.

[2][1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上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35, 74-75.

[3][4][9][11]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 (上卷)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5:64-65, 80.

[5]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转引自伽立特《美的诸哲学》 (朱光潜译) , 1993, 牛津版:120.

[6][7]柏拉图著.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65, 74.

[8]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5, VOL9:338.

论古希腊“模仿论”的美学价值 篇2

赫拉克利特(前530—约前470)是西方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哲学的奠基者。他用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艺术和美,首先提出“艺术模仿自然”的论点。他说:“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联合同类的东西。艺术也是这样造成和谐的,显然是由于模仿自然。”[1]他观察生活中的绘画和音乐,认为画面上的颜色、线条都来自于自然,它能够呈现出与原物相似的形象;音乐则是将高、低、长、短的自然声音组合成一个和谐的曲调。

因此,赫拉克利特的“模仿”,不仅仅是自然的简单再现,它还内涵了对模仿规律的探索。他认为“差异的东西相会合,从不同的因素产生最美的和谐,一切都起于斗争。”[2]艺术是相互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构成和谐的效果。“模仿”不是简单的再现,它是建立在人类无数次实践后,对自然的认知和理解之上的,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超越,在模仿的世界中发现了自然的规律和人类的精神内容。

德谟克利特(前460—约前370)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古代原子论的创立者。他遵循“文艺模仿自然”的观念,他说:“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和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歌唱的鸟学会了歌唱。”[3]他的“模仿”自然,重在“自然”对人的启发性,根据人的实践需要,人们对自然的意蕴进行有意的发掘和创造。因此,艺术作为人模仿创造的对象存在,重在展现人的主观精神创造,自然是启发人创造的媒介,人类在创造的世界中感觉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任何艺术都不能不经研究而获得”,[4]在这里,“研究”包含了对模仿对象的认知和探索,要求文艺真实的模仿生活中的好人,并为模仿坏人是一种“恶劣的行为”;模仿好人可以给生活中的人以教化,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人的品质的提高。他要求艺术家不断加强自己的主观修养,在实践中训练自己的艺术技巧,因为“一句言语常常比黄金更有效”;艺术技巧可以增强艺术的表达效果。

模仿论 篇3

关键词:模仿;养成;好习惯;引导

想要通过“模仿”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其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教师和家长的正确引导。教师和家长的行为和语言是幼儿最主要的模仿素材,对于幼儿习惯的养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幼儿活泼好动,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比较强,如何利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所有教师和家长都需要考虑的问题。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幼儿的语言、动作、品质以及行为习惯的形成都离不开模仿。由此可见,模仿在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幼儿获得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模仿在幼儿良好习惯养成方面的重要意义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幼儿良好的习惯需要从小培养,这样才更有益于幼儿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到的,而是需要通过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的。而模仿是指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重复他人的行为的过程,而这种模仿的过程往往在幼儿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多数幼儿都是通过模仿别人的一些行为来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的。换言之,幼儿也可以通过模仿来学会如何养成良好的习惯。在这个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作用是很大的,他们不仅要对幼儿的模仿加以正确的引导,同时还要起到监督的作用,从而避免幼儿们在模仿的过程中沾染上不好的习惯。幼儿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学习能力较差,接触到的生活范围较窄,其大多数的习惯都源于生活,源于周围人的影响。模仿作为最原始的学习方式,是幼儿获取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周围人做什么,幼儿也会跟着做什么。因此,家长和教师要在幼儿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引导和监督幼儿模仿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使其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利用“模仿”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时所出现的问题

幼儿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其模仿行为时常会偏离正确的方向,同时当前许多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式也存在许多的问题,导致幼儿未能通过模仿养成良好的习惯,反而沾染了很多坏习惯。我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利用模仿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时所出现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幼儿时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但是由于幼儿们的自制力或判断能力较差,他们不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而只是一味地模仿他们感兴趣的事物,缺乏基本的是非判断。因此,家长和教师不能让幼儿只是盲目地模仿自己喜欢的事物,而是要帮助幼儿分辨对错,从而促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其次,现在很多幼儿的模仿行为在幼儿园能够得到教师的正确指导,而回家以后父母却不加以管教,导致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两张皮,这样的现象是非常值得警惕的。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只有教师的引导是远远不够的,幼儿在校的时间毕竟少于其在家里的时间,如果幼儿盲目的模仿家长却不加以制止的话,就会严重削弱学校教育的效果,甚至使幼儿沾染上不好的习惯,之前在微博上看到一个消息,说一个六七岁左右的幼儿一天已经可以抽掉大半包烟了,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消息,就是换到成年人身上也是不可思议的。幼儿看到身边的一些人在抽烟,出于学龄前幼儿的好奇心,他通过模仿也学会了抽烟,而且一发不可收拾。由此可见,模仿也是有利有弊的。家长必须配合教师,家园共同努力,而不是一味地迁就溺爱幼儿,否则只会让幼儿在错误的模仿上越陷越深,最终走入歧途。

三、利用“模仿”来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的对策

模仿对于幼儿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影响,那么教师和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幼儿通过模仿养成良好的习惯呢?首先,家长和教师应明确自己的责任,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模仿。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和教师不能只是进行简单、重复的说教,而是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并适时地教育幼儿,从而将言语说教和行为示范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更具有说服力,教育效果会更好。同时,家长和教师应双管齐下,相互配合。教师对幼儿模仿行为的引导只是垫脚石,更重要的还是家长在家里的监督和引导。只有将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幼儿的模仿行为时刻处于监督之下,才能从根本上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提供积极的保障。其次,家长和教师要在不扼杀幼儿的好奇心的基础上为幼儿创设一个舒适而又安全的成长环境。好奇心是幼儿模仿的心理诱因,也是他们的宝贵财富。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主动去接触很多生活中的事物,进而产生模仿行为,但幼儿尚不具备分辨是非的能力。生活的复杂性要求教师和家长要在满足幼儿好奇心的基础上尽量优化幼儿的成长环境,发挥监护人的作用,避免幼儿接触不良的行为和言语,从而为幼儿的模仿行为创设一个优良的外部环境。

四、结语

总之,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担负起引路人的责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规范自身的言行,践行高尚的道德准则,从而为幼儿的模仿提供一个积极的榜样。同时,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既要从小抓起,又要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抓起。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一生的财富,对其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会有相当大的帮助。因此,家长和教师既要对幼儿的模仿加强指导和监督,又要尊重幼儿的天性,给幼儿的模仿以足够的空间,并注重对幼儿模仿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幼儿在不断模仿的过程中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

参考文献:

1.孙云晓.习惯决定幼儿的命运[J].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12(08).

2.刘锌.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行动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

3.于佩琴.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3(23).

论声乐教学中“模仿”是否可行 篇4

其实, 人的动作、语言、技能以及行为习惯、品质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模仿, 这种现象尤其是在儿童时期表现突出。而我们在学习声乐的最初阶段, 也是要借助于模仿的。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的时候, 常常是用自己的声音来给学生做示范, 然后让学生加以模仿, 教师再针对学生的模仿发声进行分析, 指出哪些声音是正确的, 哪些声音是错误的, 使学生对正确的声音产生一个感性的认识。之后, 教师再模仿学生唱出的不正确的声音, 使这种错误的声音和正确的声音作比较, 从而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因此, 我认为模仿在我们的声乐教学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模仿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和运用各种演唱技巧, 并在歌唱时加入自己的体会, 这样学生就不只是一味地模仿了, 而是在歌唱过程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所以说, 声乐学习实际上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模仿过程。

此外, 我们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 不能盲目地模仿。好的声音有很多种, 我们一定要模仿那些适合自己音色、音域的声音, 根据自身的声音条件选择模仿对象。如果选择了那些不适合自己的模仿对象, 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说学生的声音是非常干净、清纯的, 可却选择了那些粗犷、沙哑的声音去模仿, 在模仿的过程中, 必然会挤压声带, 形成错误的发声方法, 结果不仅把自己的自然声音丢掉了, 就连声带也造成了损伤, 这样可就得不偿失了。

我这里所说的自然的声音不是说不要演唱方法, 而是说要在模仿学习中形成我们自己的声音特色, 让人一听就知道是谁在演唱。比如说当我们听到甜美、清亮的声音时, 就知道是宋祖英老师在演唱;当我们听到沙哑沧桑的声音时, 就知道是杨坤老师在演唱;当我们听到低沉、饱满的声音时, 就知道是杨洪基老师在演唱等等。这就是我们自己自然声音特色的魅力, 可以把歌曲唱出自己的风格。所以说, 模仿只是一种学习手段, 为的是让学生少走弯路, 只有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声音, 使声音有自己的特色, 才是我们声乐学习中模仿的真正目的。

第二, 不能“死”模仿。汉普尔认为:“对于优秀模式的模仿不会有什么害处, 只是不能机械的或奴隶式的模仿。”也就是说, 如果我们的声乐学习总是依赖在模仿的基础上, 那我们永远都是别人的影子, 因为那声音不是自己的。我们模仿时要积极吸取别人的优点, 不断领悟或消化优秀人员的歌唱技巧, 同时与自己的特色自然融合, 而不是一味地全部“拿来”, 自己不做思考或创新。只有灵活地模仿, 自己有意识地调节好发声的状态, 才能逐渐形成好的歌唱习惯。

模仿的目的是提高, 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于创新。我们在声乐学习中, 要培养自己对音乐的感悟, 提高声乐技巧和艺术修养, 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观察、分析优秀作品, 用创造的思维去表现、处理每个作品, 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我国著名的歌星刘欢, 他擅长多种演唱风格, 但他也曾是一个模仿的学习者。他不仅勇于模仿, 更敢于创新。他把民族风格自然地运用到通俗唱法中, 成为一个模仿学习的佼佼者。刘欢演唱的很多歌曲收到了广泛欢迎, 如《好汉歌》《少年壮志不言愁》等, 我们都耳熟能详。后来, 刘欢又在通俗、民族风格的基础上借用美声的方法唱出了《千万次的问》等歌曲。刘欢是模仿创新的典范, 他的歌唱经历也体现了声乐学习中模仿与创新的重要性。

总之, 正确的声音模仿是我们声乐学习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但是如果我们盲目模仿、“死”模仿, 我们永远都是别人的影子, 永远不会成为一位好的歌者, 更不会有好的声音。所以, 我们只有在保持自己声音特点的基础上, 运用模仿的学习手段, 不断领悟、消化与创新, 从而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 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魅力的声音, 这才是模仿真正的目的。

摘要:在声乐学习中, “模仿”不是人们理解的惰性、机械性的学习方法, 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音乐学习者更快地入门、掌握基础知识。“模仿”能使我们吸取前人的经验, 取长补短, 提升自己的能力。笔者从在模仿学习中入门, 在模仿学习中不能盲目模仿、“死”模仿, 要找准自我的位置, 在模仿中创新等方面进行阐述, 论证了在声乐教学中“模仿”学习法的可行性。

模仿的近义词_模仿词语造句 篇5

基本解释

[释义]

(动)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构成]

并列式:模+仿

[例句]

猩猩会模仿人的动作。(作谓语)

近义词

模拟、效仿、仿照、师法、效法、仿效、步武、仿制、因袭

反义词

创造、创作、首创、独创、发明

英文翻译

1.imitate; copy; model oneself on; simulate; pattern; imitation

详细解释

◎ 模仿 mófǎng

[imitate;copy;model oneself on] 按照现成的样子做

一首模仿传统大学歌曲的讽刺歌

亦作“”。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宋 欧阳修 《学书自成家说》:“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其模他人,谓之奴书。”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三:“ 谢灵运 《折杨柳行》:‘dd河边树,青青田野草。’此对起虽有模,而不失古调。” 清 刘逢源 《郭泰》诗:“如何下士相,只爱先生折角巾。”

同“ 模 ”。亦作“矸隆薄!队嫜笫话》卷上引 宋 姜夔 《白石诗话》:“一家之言,自有一家风味……矸抡哂锼渌浦,韵则亡矣。”《历代诗话・白石道人<诗说>》作“模”。 鲁迅 《书信集・致母亲》:“他什么事情都想模仿我,用我来做比。” 丁玲 《梦珂》二:“z 梦珂 {常常整天躲在房子里照着那些自己所爱的几张画模仿着。

相关内容

用模仿造句

表演是种模仿性艺术。

中国必须模仿日本么?

这位画家模仿毕加索的绘画风格。

纽特轻轻地模仿了一声警笛鸣叫。

它是模仿一种欧洲的样式修建的。

我开始模仿他那捉摸不定的神色。

科迪莉娅模仿了他那奇怪的腔调。

“去干什么?”那姑娘模仿他的话。

很多人都在模仿我穿白领的蓝衬衫。

有些鸟儿,如鹦鹉,能模仿人的声音。

(二)

他模仿着被毛瑟枪托逼迫前去的那人的行动。

他模仿当时受欢迎的闹剧演员的尝试失败了。

画这样精致的一幅模仿作品是我力所不能及的。

这个用法几乎可以肯定是模仿美国的类似习惯。

大多数讽刺的模仿诗文只能算上是文学上的揶揄。

在伟人的行为中,有些东西是不允许我们模仿的。

凡提到英国时,总是被当作一个不可模仿的范例。

我认为文章写得十分精彩,如有可能,真想模仿一下。

在对人和社会的研究中,机械地模仿自然科学是错误的。

色彩完全不同的类型之间,大概决不会有模仿过程发生。

他在加州讲演,又非常成功,用的噱头也是模仿沃德的。

模仿论 篇6

——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模仿是生物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模仿是万千物种学习、推理、生存、竞争和进化的手段,因为通过模仿,它们获得了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有利于在各自环境中繁衍生息。模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机制,人类获取语言等基本技能需要模仿,组织机构相互学习、相互竞争需要模仿,不同文化、不同社会树立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需要模仿,不同国家竞相追赶、力争上游也需要模仿。模仿帮助人类使用工具、构建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同时,模仿也是纷繁错杂的社会传统世代相传的途径。模仿自始至终都是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因为通过棘轮效应,模仿促进了新思想、新技术和新发明的融合。

本章主要回顾生物、哲学、艺术、历史、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商学等各个学术领域是如何看待模仿问题的,旨在帮助读者从知识证据和经验证据中,学习各个学科关于模仿方面的内容,然后总结提炼出适用于商业的经验教训。同时,读者也可借此机会,见识各种各样的模仿行为,了解模仿的动机和结果,明白正确模仿的重要性。另外,本章还将讨论不同时代学术界对模仿现象的不同认识。工商管理基本上属于综合领域,我会在本章探究它对模仿的认识是否赶得上科学领域对模仿的截然不同的全新认识。最后,读者还可趁此良机,预先浏览各种模仿策略,看看人类和非人类是如何在盛行模仿的世界中掌舵前行的。

在《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Guns, Germs and Steel)一书中,贾雷德·戴蒙德(Jared Diamond)的结论是:没有模仿行为,人类就不可能发展,因为除了与世隔绝的社会,一切社会的最新技术大都并非本土发明,而是借自其他社会。例如,除了极少数例外,一切文字系统都是从苏美尔文字或早期中美洲文字演化而来的,或者至少受过它们的启发。在世界范围内,水轮、指南针等关键技术只发明过一两次,其他民族要想不落人后,唯一的办法只能是模仿别人的发明,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一个社会缺乏某种优势,要么向具有该优势的社会学习,要么(如果不学习)被其他社会取而代之。”同样,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一些为数不多而又基本相似的生产工艺,只是后来这些工艺广为传播,并在各行各业大加应用罢了。

虽然时代早已远去,可情况并没有多大变化。兰德尔·罗滕博格(Randall rothenberg)曾在博斯管理咨询公司(Booz Allen)任过职,他认为,过去30年来,美国企业的价值创造归根到底主要来源于四大思想,即超强零售(“大盒子”商店,如美国家得宝公司(The Home Depot))、大型品牌(如迪士尼的品牌保护伞)、集中化/简单化/标准化(如麦当劳的生产过程简单化)和价值链旁通(撤销中间商,如网络零售商亚马逊)。

我们的祖先早已知晓模仿的潜在好处。莱布尼茨对前往中国游历的耶稣会士建议道:“不必煞费苦心把欧洲的东西带给中国,而是要想方设法,把中国的重大发明带给我们;不然,我们来华传教,获利甚少。”这就是明证。在地域辽阔的罗马帝国,模仿是中央机构统一不同文化、不同习俗的方法,是移风易俗、教化民众的官方政策。

在西方文明中,模仿的地位同样高高在上,后来到了浪漫主义时代,由于“崇尚创造、创新、创意”,模仿的地位才一落千丈。罗马学生要参加各种模仿训练,涉及背诵、抄写、释义、翻译,等等。另外,老师还鼓励学生根据优势特征来认真选择自己的模型。模仿丝毫不是消极追求,相反,模仿被认为是充满思想的活动,需要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其实,除了原样重复(即原物复制)以外,模仿教学法还包括差异的重复(即适度变通)以及差异与重复(即灵感启示),前者考虑到了学生与所学模型之间存在差异,而在后者中,模仿者融入了创造性见解。这些教学方法将创造性的精调细整注入模仿活动,加强了创新与模仿的密切关系。

随着世界贸易的不断增长,模仿事业也勃然兴起,但主要目的只是在于取代进口产品,也就是用本地的衍生产品替代进口产品。然而,进口的技术、材料和观念不断被人“组合、修改、挑选”,创造了新的技术、新的产品,这与从根上复制表面特征大致相同。欧洲人模仿中国瓷器曾经长达几个世纪,到最后成功时,他们又千方百计,将瓷器的美学特质与当时新的生产技术结合在一起。“在模仿中国瓷器的过程中,”一位评论家写道,“欧洲人创造了新的产品,但同时又竭力传承了它的原汁原味。”

过去,人们不会对模仿嗤之以鼻,相反,他们会引以为傲。如果真有反面例子,那一定是社会道德与阶级利益所致。例如,迄今为止仍有人仿造贵族专属的物品供中产阶级使用,这在贵族看来,是对他们地位的攻击。说到中国人,他们又在盘子和花瓶中融入欧洲款式,然后出口给欧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产品组合。这种双向互动的模仿滋生了新的形式和创造性的形式,也就是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亚洲出口艺术分馆馆长威廉·萨金特(William Sargent)所说的:“艺术交流……往往会丰富有关艺术。在化为己有的过程中,人们经常会修改变动,偶尔也会改良完善,有时还会添枝加叶,但无论如何,只有引人入胜,方能长盛不衰。相反,在转换过程中弃之不用的东西则难以持久。”

日本以出神入化的模仿技术闻名于世。早在公元8世纪,日本便开始模仿中国的语言和政治制度,并根据国情加以改造。一千年以后,明治维新期间,日本重操旧业,开始模仿西方,譬如英国的海军、德国的陆军和美国的银行。日本海外使团经过全面搜罗,选择心仪的良种模型,以适应日本国情。如有必要,日本会从不同的模型选取模仿要素,然后加以糅合,比如在教育领域,日本综合借鉴了法国、德国和美国的教育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企业首先对美国汽车进行拆卸、测绘、分析等倒序设计,后来发明了精益生产方式,成为产品和工艺的创新者,不仅为美国汽车制造商,还有飞机制造商、医院等各行各业所复制。

美国钢琴制造商以模仿德国技术起步发家,后来又被日本、韩国以及后来的中国企业模仿,真可谓模仿轮流转。瑞士以制表技艺闻名遐迩,而这些技艺当年是从英法两国的高级钟表匠那里获得的,但是几个世纪之后,瑞士又将钟表市场拱手让给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乃至后来中国内地的模仿者。当然,在起始阶段,中国模仿者采取价格竞争,后来才逐渐在产品中加入各种新的功能和技术。

物种间的模仿

生物学家将真正(或彻底)的模仿定义为在“手段→目标”结构中,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来掌握新行为的活动。另外,生物学界也认识到了相对次要的模仿形式,例如仿真(emulation)和引起反应(response priming)。在仿真行为中,模仿者只追求可观可察的目标,在引起反应中,行动受到了模仿但不是实现某一目标的学习手段。此外,印随行为(imprinting)和接触传染(contagion)这两种形式属于行为复制,算不上真正的模仿。印随是一种本能行为,例如,一只小鸭跟随着一个移动物体行走就是印随;接触传染则暗指实施某一物种特定的行为,也叫做模拟(mimesis)或促进反应(response facilitation)。

根据《大英百科全书》,拟态是指“分类学中并无紧密联系的两个或多个生物体之间的表面相似,(这)使一方或双方获得生存优势,例如保护自己不受猎物捕获”。从植物、昆虫到鸟类、动物,在广泛的生物种类中,都发现了拟态的存在。例如,红花半边莲不能分泌花蜜,却能吸引传粉者,原因就是它模仿了由蜂鸟传授花粉的花的形态。昆虫通过模仿一些味道不怎么好的同胞兄弟的外貌,从而降低了惨遭吞食的概率,蜘蛛则利用盛开鲜花的亮丽色彩招引手下猎物。同样,在营销领域,如果产品外观和外在特征具有相似之处,消费者就会据此推断产品的质量与功能也无甚差别。

在动物界,模仿的作用非常关键,因为模仿可以指导动物做出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决定。例如,在选择配偶时,雌性动物往往会模仿其他个体的外在优势,即使考虑到风险,这也是高明的策略。当择偶者越来越擅长选择如意配偶时,模仿者也变得越来越成功,因为它们会参考第一批以身试验者或早期借鉴较佳择偶者的模仿者,然后做出最佳择偶选择。

然而,模仿者的优势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渐渐丧失,一旦模仿者在数量上占了主流,模仿优势将荡然无存。在经济生活中,类似的情况随处可见。当大多数公司将先行者(或创新者)和快速跟进者的行为复制而去后,竞争优势日渐丧失,最后烟消云散,不复存在。美国序言研究公司(Prologu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制药业资深人士小汤姆·拉德拉姆(Tom Ludlam Jr.)观察到,市场上某一处方药的模仿者一旦达到六七个,定价大权就几乎完全消失。

生物学家深知模仿的种种好处。例如类人猿,生物学家认为,它们虽然具有某些生理缺陷和其他弱点,但模仿能力让它们在不利环境中生存了下来。除了类人猿以及某些猴类、海豚、鸟类(如鹦鹉)可能有个别例外,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都只会一些简单形式的模仿,比如说拟态、印随和接触传染。一旦面临高级形式的模仿,它们就无能为力了。例如不透明的模仿,也就是对无法直接观察的行为进行模仿,这必须采取透视等技法进行“梳理”。虽然近年来神经学研究表明,猕猴具备镜像神经元,可以对其他个体实施多方面的综合性模仿,但科学家一致认为,在真正或彻底的模仿中,大多数动物无法理清隐藏其中的错综复杂的“手段→目标”结构。实际上,有很多生物学家认为,模仿能力是人类与其他物种的本质区别。

人类新生儿很爱模仿,被学者戏称为“模仿机”。最近研究表明,与其说婴儿在学习模仿,不如说婴儿以模仿来学习,这种反复尝试、不断摸索的学习早在出生前就已经开始了。出生后,婴儿开始模仿父母、护士等关怀者的面部表情、口头表达和肢体运动。到了6个星期,婴儿已经能够进行延迟模仿了,也就是能够重复24小时以前做过的活动了。到了3个月,婴儿用更成熟的模仿形式取代早期的模仿形式,比如说他们已经能够把握模仿对象的意义与关联性了。

随着儿童的进一步成长,模仿变得更加复杂。在接下来的一生中,他们将继续模仿,他们互相观察,寻找线索,以便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场合中表现自我。人类特别爱模仿那些能够产生正面效果的活动,这一点也不奇怪,况且很多经济学家现在也认同这一点。

更多内容详见《模仿的力量》原著

[作者简介]

石家安

模仿论 篇7

他本是乡下的穷乡绅阿隆索·吉哈诺。由于读骑士小说入了迷, 甚至达到走火入魔的地步, 他变卖田产来换取骑士小说并长期沉浸其中, 结果导致“脑汁枯竭, 失去理性。”为此, 茅盾先生称他为“武侠小说”的痴迷者, 他的痴迷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产生了世界上所有疯子都不曾有的怪诞想法:做一个游侠骑士。他给自己起了一个骑士名字:堂吉诃德, 深谙骑士道的他知道, 作为骑士, 三件物品必不可少:甲胄、坐骑、“意中人”。凡属骑士, 必有一个“意中人”, 一个美人。“侠士”没有意中人, 就好比一棵没有叶子和果子的树, 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适逢天意, 临村恰恰有个他曾经为之倾倒的女人, 她就是阿东撒·洛伦索, 她的头发金黄、前额如极乐净土, 眉如彩虹, 眼似太阳, 玫瑰色的脸颊, 珊瑚色的嘴唇, 珍珠般牙齿, 雪白脖颈, 大理石色的胸脯, 象牙色双手, 这个女人白皙若雪, 他给她取名为“杜尔西内娅”。

这样一位“绝色”美人藏在心间, 他开始了第一次旅行。他碰到了一群托莱多的商人, 当他们嘲笑讥讽杜尔西内娅的美貌时, 堂吉诃德十分气愤的反驳道:她眼里流出的不是你们所说的朱砂和硫磺石, 而是珍贵的琥珀和麝香。他认为他们亵渎了他美丽高贵的夫人, 怒不可遏地挥马冲向说杜尔西内娅坏话的人, 不曾想跌落马下。试想:陷入爱恋的人, 有哪个喜欢别人说自己心中女神的坏话呢?作为一个男人, 堂吉诃德认为自己有责任维护“爱人”的声誉, 他做到了, 尽管结局不令人满意。

他是那样理想纯洁地爱着。他将牢狱之苦看做光荣, 将缠身的锁链视为休闲, 把不能躺的床当做战场, 视为松软的床和幸福的洞房, 恋爱中的人把自己所受的苦当做是通向幸福的过渡。堂吉诃德亦一样, 为自己心爱的女人甘愿受苦, 他似乎看到了他们美好的未来。

他对爱情有着崇高的信仰。他认为:大多数年轻人在一起, 并不是为了爱情, 只是为了情欲, 情欲以享乐为最终目的, 一旦满足了情欲, 那个像是爱情的东西也就随之后退了。因为它不可能超越本能的界限。那种界限并没有被当作爱情, 深刻地揭示出爱情与性的范畴。表现在堂吉诃德身上的爱情丝毫没有一点肉欲的痕迹, 他的全部向往都是羞怯的, 问心无愧的。

这位可爱的骑士在第三次出征前, 决定去看望他举世无双的杜尔西内娅夫人, 希望得到她的祝福化解一切危险。现实却让他惊呆了:他难以相信面前这个宽脸庞、塌鼻子的农妇就是他朝思暮想、赐予他勇气的杜尔西内娅。他曾对桑乔说:“我这辈子没见过举世无双的杜尔西内娅, 也没跨进她的宫殿的门槛, 只是听说她既美丽又聪明才爱恋上她的。”爱情本是一个过程, 基于理解, 而后信任, 终于爱。而堂吉诃德对杜尔西内娅的情况一无所知, 甚至连面都没见过, 只是听说过她的美丽, 他的爱带有一定的盲从性。不能否认的是他对理想纯洁爱情的信仰, 理想到不怀疑他热情的对象完全不存在, 纯洁到当杜尔西内娅以一个蠢笨肮脏的农妇的形态出现在他面前时, 他还不相信亲眼所见的事情, 却以为她是被恶魔变成这样了。在他看来, 杜尔西内娅依旧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堂吉诃德对爱情的坚信不渝, 令人们肃然起敬。法国伟大作家雨果说过:爱, 就是坚信不渝, 堂吉诃德用他的真诚向人们表达了他对爱情的忠贞。

堂吉诃德把爱情看做永久的信仰, 即使他以模仿骑士小说的爱情为开始, 但他的爱无可比拟, 理想而纯洁。哈代说过:关于爱, 我们可以说越纯洁越含蓄。堂吉诃德在旅途中一直把杜尔西内娅当作精神支柱, 在幻想中给他勇气。她是他除骑士道外最忠诚的信仰, 他为他的信仰真实地活着, 真诚地爱着。堂吉诃德用他独特的方式诠释了他的爱情。他不再是猥琐的骑士, 而是谦和有礼的绅士。伊能静有言:我像一个爱情上的堂吉诃德, 对着幻想展开旅程, 拿长矛去刺风车, 与空气搏斗。堂吉诃德的名字成了普通名词。成了理想爱情的代名词, 他对爱情的狂热, 对理想爱情的忠诚, 成为后世无法模仿的典型—————堂吉诃德式爱情。

摘要:堂吉诃德对于爱情纯粹灵魂的追求, 对杜尔西内娅的高贵沉迷于幻想的虚幻爱情使堂吉诃德的名字成了普通名词, 成了理想爱情的代名词。他对爱情的狂热与忠诚, 成为后世无法模仿的典型——堂吉诃德式爱情。

关键词:理想,爱情,纯洁,灵魂

参考文献

[1]马步云。《堂吉诃德》导读。2001年10月第一版

[2]茅盾。《世界文学名著杂谈》百花文学出版社

从模仿论的视角谈诗歌与绘画的同一 篇8

《饮酒·其五》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艺术家的眼中,既可以为诗又可以入画,既可以为山水、为人物,亦可以为草花;《山居秋暝》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既是一句美丽的诗,又是一幅美妙的画境。王维的画作《辋川图》与其诗作《积雨辋川庄作》可谓互为诗画,用苏轼的话来形容,“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是再贴切不过了。更值得注意的师宋朝宫廷画院翰林待招直长郭熙的说法:“更如前人言:‘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哲人多谈此,吾人所师。”此后,“无声诗”“有形诗”和“有声画”“无形画”几乎成为谈诗说画的口头禅,甚至歇后语,这就意味着艺术家逐渐从诗中体味到画的质素,或从画中发现诗的精神,亦或察觉到了诗画的共通,甚至同一。以此为发端,艺术家们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了旷日持久的论争。若从模仿论的视角来观之,可以这样理解,诗歌与绘画的创作均为对大自然或者人内心世界的模仿。

模仿论萌生于古希腊现实主义艺术传统的实践总结。在古希腊,模仿人体以作雕塑,模仿天籁之音以为音乐,模仿生产劳动以成舞蹈,模仿生活实践以成戏剧。而哲人赫拉克利特用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艺术和美时,首先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的论点。他说:“自然是由联合对立物造成最初的和谐,而不是联合同类的东西。艺术也是这样造成和谐的,显然是由于模仿自然。”赫拉克利特的“模仿”,不仅仅是对自然生态的简单重现,还包涵了对规律的模仿和探索。他认为,“差异的东西相会合,从不同的因素产生最美的和谐,一切都起于斗争。”然而,“模仿”不是简单的重现,它是建立在人们无数次实践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之上的,它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的追寻甚至超越,在“模仿”中发现了自然的规律和人类的精神或生命理想。

一、从对象上说,诗歌与绘画都是对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的模仿

这首诗写了是孟夏的乡村,雨后初晴,诗人眺望原野之景,远处有“郭门”“渡头”,近处有“村树”“溪口”;村庄之后,近观是田野和田外“白水”,远望是山后的“碧峰”。近景、中景和远景的组合,体现了画面的纵深和层次感,而山后的“碧峰”又构成了立体的景深。明亮的白水,青翠的峰峦,一明一暗,色与光搭配得如此美妙、和谐。在“无氛垢”“临渡头”“连溪口”中有光亮,在“田外白水”“山后碧峰”中有温润之感。农民劳作与新晴的原野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景色奇妙而又充盈着生活气息的画卷,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眷恋田园山水的情怀。以模仿论观之,王维所写的乡村、原野、郭门、渡头、村树、溪口、田野、白水、碧峰等自然景物均是对外部世界的模仿,并不是与客观景象完全一致;而内心表达的热爱自然、眷恋田园、远离喧嚣的情怀则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模仿和写照。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家,创造出以近距离实景为特征的所谓“边角山水”,类似于“折枝花鸟”的“截景山水”,他们以突出一个局部的方法来进行创作,用笔泼辣,取景多选江南山水。代表作家之一马远及其作《踏歌图轴》,构图截取一角及片段不全之景,被人称为“马一角”,也暗喻着南宋王朝的“残山剩水”,表达了作家对收复失地的期盼,对统治者偏安一隅的不满。显然,其作品虽与客观景象有相异之处,但也是对客观景象的模仿;其构图模式和境界亦体现了作家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模仿及重现。

二、从方式上看,诗歌与绘画都存在对客观世界的综合性模仿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诗人既然和画家与其他造形艺术家一样,是个摹仿者,那么它必须摹仿下列三种对象之一: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应当有的事。”他在这里所说的对三种对象的再现,实际上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模仿方式。第一种,模仿“过去有的或现在有的事”,就是如实地重现已经存在或从前出现过的事物;第二种,“摹仿传说中的或人们相信的事”,则是指描绘现实中不一定真实的存在而人们又信以为真的事物,亚里士多德认为,“可信的不可能之事比不可信的可能之事更为可取”,这种想法已初步体现了艺术虚构的思想;第三种“摹仿应当有的事”,即是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依照事物的“可然律或必然律”去描绘生活现实的模仿形式,而且诗歌与绘画存在按这种“可然律或必然律”去模仿世界的方式。正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节选):

诗中描写的是这样一种生活场景和状态:在原野里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归去,耕田种地;住所周遭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榆树、柳树遮掩着茅屋的后檐,桃树、李树罗列于前堂;向远方望去,村落依稀可见,炊烟袅袅;犬在深巷里吠,鸟在桑树顶鸣;屋里没有世俗之事烦扰,空闲的时间很多。诗人只有将各个地方的景物按照一定的秩序去排列,然后组成一个“综合性”的场景,并展现于人们的视野。又如《清明上河图》,该画描绘了北宋汴京清明时节汴河两岸的风光,大致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风貌。但是画中所绘之景在历史现实中找不到完全的原型和存在,且其画带有艺术创作的色彩,实为对当时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综合描绘或模仿。

其实,不仅是诗歌(文学)与绘画,还有其他诸如音乐、舞蹈、戏剧、建筑等艺术形式,都存在着某种共通或同一,也往往由于这共同的“理想”,让诸多的艺术形式既争奇斗艳又相互协调,内在的斗争性结合于外在的统一性,共同推动艺术的进步,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

参考文献

[1][俄]列宁.哲学笔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

[3]伍蠡甫.西方文论选(上卷)[M].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3

[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罗念生译.诗学·诗艺[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12

模仿论 篇9

一、什么是组织模仿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普遍的重复性,模仿是一切相似性的根源[1]。模仿是组织最普遍的行为方式之一[2],一些组织把模仿作为重要的竞争手段,甚至是生存与发展的主要方式,模仿对组织创新的推动与传播起了很大作用。

组织学习理论认为模仿是学习其他组织经验的有效方式,通过观察其他组织的创新性战略和其他经验,组织可以减少学习成本和规避风险[3]。 经济学视角的信息瀑布 ( information cascade) 理论认为模仿是这样一种行为: 当一个组织认为别的组织具有更多或更好的决策信息时,便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信息而跟随别人的决策的一种 “羊群 ( herd) 行为”[4]。类似地,管理学视角的管理时尚理论认为组织模仿是一种从众行为 ( Bandwagong effects) ,组织模仿的内容包括模仿其他组织的管理实践、产品或技术决策[5]。

资源基础观视角下的组织模仿被认为是组织通过获取与其他组织相同或相似的资源来模仿优秀组织的战略,以获得最佳效益的一种行为[6]。决策理论认为模仿是决策成本很高时对经济理性战略选择的有效替代[7]。组织视角的新制度主义认为组织模仿是组织对不确定性的一种回应,当组织的技术无法很好地理解其技术、组织的目标模糊不清,或者环境中出现了不确定性时,组织会以其他组织作为参照模型建立自身制度结构[8]。

基于已有研究可以把组织模仿的原因归纳为两类,一是基于应对竞争、提高组织绩效的考虑, 既包含主动地复制其他组织行为,以提高绩效的模仿,也包括被动地以规避不确定性为目的的模仿; 二是出于提高组织合法性、降低经营风险的考虑。此外,可以把组织模仿的内容归纳为组织决策、运营管理、组织结构和制度文化等。

本文把组织模仿的范围界定为组织场域,组织场域是一个具有共同意义系统的组织群体[8],是指能对某组织的行动产生结构化影响的领域 ( domain)[9],是组织共同对话和讨论的核心通道[10]。 组织场域范围的确定是根据组织之间的影响和互动程度来完成的,而这些正是组织作出行动、决策的环境基础,是考察组织模仿的恰当视角。因此, 本文把组织模仿定义为: 在组织场域内,某个组织对其他组织的决策 ( 产品决策、技术决策、战略决策等) 、管理和运营技术与方式、组织结构和制度文化等的复制或跟随,以期达到提高组织效率、 避免组织风险或提高组织合法性的目的。

二、组织模仿的结果与类型

组织模仿可观察的结果之一就是组织同形, 组织同形是指组织在行为、结构和制度等方面与其他组织的相似性[11]。根据造成原因的不同,可以把组织同形分为竞争性同形和制度性同形[8]。竞争性同形是指由于组织间的相互竞争、优胜劣汰, 导致最终能够生存下来的组织自然就有了相似的特征。另一种组织的同形可以称之为制度性同形[12],当组织面临相同的制度性结构环境时,这些制度性结构因素、规制机构和社会认知会给组织形成制度强制性压力、社会规范性压力和模仿压力,组织往往会调整其结构和行为以适应这些压力,进而导致组织之间的相似性。

两种组织同形从结果来看是类似的,但是也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首先,组织同形的侧重点不一样,竞争性同形主要体现在组织行为、决策上的相似性,而制度性同形更多体现在组织结构和制度上的相似性。其次,产生的环境可能不太一样, 竞争性同形更可能存在于那些竞争比较充分的环境,制度性同形更可能存在于竞争不够充分的环境中。那些处于竞争比较充分环境下的组织,为了争夺各种资源和满足顾客需求,会主动观察和借鉴竞争对手的做法,从而产生类似的行为和决策。 制度性同形可能在市场发育不够成熟的环境下, 由于外界环境的压力而造成组织在结构上或者制度上的同形。再次,两种同形的作用不一样。竞争性同形的作用在于可以提高组织的绩效,通过相似的产品特征、相似的战略和管理方式等提高组织效率; 制度性同形的主要目标是为了满足组织合法性的需要,所谓的组织合法性 ( 或正统性、 正当性) 是指组织的行为、结构和制度等特征既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又要与制度环境所形成的共同信念和行动逻辑相符[12]。组织的合法性需要和绩效需要一样重要,追求绩效的组织也追求其存在的合法性。这种合法性往往不限于法律范畴内,可能与组织的具体业务或目标无关,但却需要向相关公众或组织表达。因此,合法性既包括了强制性的合法性,也包括认知上的合法性,即某个社会建构体系的公众会对组织的行为进行判断, 看其是否与系统内的规范、价值观、信仰相符。这些规则、规范和社会认知是组织必须面对的社会现实,而组织的同形是组织展现其合法性的一种重要方式[13]。最后,组织对待两种同形的态度可能不一样。因为竞争性同形是伴随着提高组织绩效模仿过程中产生的,组织往往并不关心是否与其他组织的相似性,或者说不表现出对相似性的刻意追求,甚至可能会否认具有某种相似性,以避免被认为是在抄袭和模仿; 制度性同形往往是组织用以表明合法性身份的工具,组织会主动展示这种同形。

( 一) 组织模仿范围的确定及组织模仿的定义

在探讨组织模仿与同形的关系前,先对组织模仿进行一定的分类是合适的。首先要确定模仿发生的范围,然后再根据适当的标准对其进行分类。许多组织理论学者观察到组织行动和决策受到环境的影响,并把 “场域”概念引入组织研究, 组织场域具有的结构性体现在参与结构、信息流和组织互动层面的同形程度等,组织场域往往是围绕议题 ( issue) 而形成的 ( 不同组织共同关心的问题) ,议题之所以能够作为场域的核心,在于议题确定了组织间的联系和影响力。尽管组织场域看不见,但在组织场域这个情境下考察组织模仿是适合的,因为任何组织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特定的范围内展开的,无论是竞争性的行为还是制度性的行为。这样就把组织模仿发生的领域和范围统一了,可以把不同类型的模仿纳入统一的体系来考察。

( 二) 分类

本文选择了两个维度对模仿进行分类,一个维度是模仿的动机,另一个维度是模仿的复杂程度。组织主要是基于竞争性动机和合法性动机两个原因模仿其他组织,所谓的竞争性动机是指组织为了提高绩效而模仿其他组织的行为、结构和制度等,竞争性模仿背后的逻辑是向具有最佳效果的行为看齐,组织学习观点、信息瀑布理论、决策理论和资源基础观等研究视角下对组织模仿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这类模仿。所谓合法性动机是指组织为了得到公众的认可和支持而对其他组织的行为、结构和制度等进行模仿,这种模仿容易忽略自身的真正需求或未充分考虑是否具备了所需的条件。保持合法性模仿背后的逻辑是向最普遍的行为看齐[14],管理时尚观点和新制度主义视角下对组织模仿的研究主要针对这类模仿。模仿之所以具有不同的复杂程度,在于模仿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模仿的内容包括组织的行为、战略、结构和制度等。

根据上述两个维度可以把模仿行为分为四类 ( 如图1所示) ,把出于竞争性动机的简单模仿称为简单竞争性模仿,出于竞争性动机的复杂模仿称为复杂竞争性模仿,出于合法性动机的简单模仿称为简单合法性模仿,出于合法性动机的复杂模仿称为复杂合法性模仿。实际上不同模仿模式之间的界限并不是能清楚地区分与界定的,各种模仿模式之间是一个多维的连续统一体。比如简单竞争性模仿最突出的例子就是山寨模仿,复杂竞争性模仿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标杆学习,简单合法性模仿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追求时尚,复杂合法性模仿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跟随习俗。

( 三) 各类模仿的典型表现

1. 山寨模仿———简单竞争性模仿的典型例子。 在管理和经济领域,山寨原指那些没有正规牌照的小厂家,通过简单复制优秀企业的产品而进入市场的行为。山寨企业通过模仿一些知名企业的品牌名称、产品,以节省营销成本和研发成本,并以低价快速的进入市场。山寨现象的出现与社会、 经济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有很大关系,特别是技术的进步使得山寨模仿的门槛大为下降,消费者理念的变化也使部分消费者对知名品牌不再那么执着。仅从学术角度看,作为组织的行为之一来研究时,山寨模仿具有简单、快速、低成本的特征,往往可以在短期内快速地获得利润、提高效益。实际上有些大型企业组织在开发新产品时也会通过这种简单的模仿,及时开发出竞争性的产品。特别是在那些变化快、竞争激烈的行业和领域,总能发现山寨模仿的影子。

2. 标杆学习。标杆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模仿形式。施乐公司在1979年发起了一场名为 “竞争标杆”的活动,对不同工厂的生产流程、制造工艺和制造成本进行比较分析、提出基准,并加以改进,当时的施乐首席执行官给标杆学习下的定义是 “以最有实力的竞争对手或行业领先者为参照标准来评价自身的产品、服务或实践活动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15]。标杆学习的范围主要是在行业内,但现在的普遍观点是其不局限于行业内,而是在一个更广范围内发现、理解和应用其他各种组织的突出实践,以帮助本组织提高绩效的过程[16]。

3. 追求时尚。追求时尚是指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新潮行为方式的追求[17],组织往往会对在其他组织中流行的管理工具、管理方法进行模仿,不少组织可能盲目地使用流行的管理技术和流行的管理体系 ( 如ERP系统、全面质量管理、 六西格玛等) 。造成这种行为的原因,一是由于一些高管人员刻意选择的结果,二是由于一些管理时尚设定者 ( 如咨询公司、管理大师、商业大众传媒以及商学院) 主导、传播了一些管理时尚。 组织追求时尚过程具有周期性,往往包括触发、集体学习、消退等阶段[18],很容易造成不利的结果。 因为追求时尚的组织往往只是从形式上学习了其他组织先进的东西,而时尚的东西总会过时,当时尚的东西过了,模仿者就会陷入无措的茫然中。

4. 习俗跟随。在行业和组织场域范围内有一些传统、惯例、制度和特定的文化,这些制度和文化会影响组织的决策和行为。新制度主义认为制度包含了人的行动、脚本、规范和规则,这些会形成一种文化逻辑,进而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作用。 这种文化逻辑有着类似法典的特征,规定了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组织对这些规则的反应通常采用模仿的方式。特别的在某个行业或者一个组织场域内,由于组织间的交往形成了许多组织行为惯例,这些惯例很容易传播给新来者,并长时间维持[19]。由于许多投资机构、规制机构对组织结构形式的作用和地位已经形成了某种固定看法,多分部结构被认为是大型企业应当采用的组织架构, 组织对于这种习俗的认可与否可能会影响组织在所在环境中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大多数组织在场域里有一种跟随环境制度中的习俗倾向。然而,由于制度和习俗并不都是显性的,许多习俗需要组织经过一定时间融入,才能判断其是否存在以及其重要性。另外,习俗所包含的文化要素往往具有复杂的特征,需要通过更多的组织交往才能了解。 与追求时尚相比,组织跟随习俗往往风险更小,因为成为习俗的东西是已经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 但模仿者只能永居追随者的落后地位。

上述四种典型的模仿表现说明了组织模仿虽然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征,但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本文对上述四种典型的模仿方式的特点做了简单的归纳比较 ( 表1) ,在模仿内容、模仿范围、时间长度、模仿对象和模仿的复杂程度上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组织模仿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资料来源: 作者整理。

三、组织模仿与组织同形的关系

通过对组织模仿的分类以及对不同类型模仿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模仿对组织同形的影响各不相同。以山寨模仿和标杆学习为代表的竞争性模仿,把提高组织绩效作为主要目标; 以追求时尚和习俗跟随为代表的合法性模仿,是为了提高组织的合法性。无论增加组织绩效还是追求组织合法性,模仿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组织的生存与发展。典型的简单竞争性模仿 ( 如山寨模仿) ,由于与被模仿组织的规模和市场地位悬殊,往往不大可能造成制度上的同形。作为复杂竞争性模仿的典型代表,标杆模仿主要是在某个行业范围内对优秀企业的模仿,对标杆企业的系统性学习很容易导致组织在战略决策、运营方式和管理实践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作为简单的合法性模仿,一般的组织追求时尚是发生在场域范围内的模仿行为。组织在某一时期对新潮的管理方式的跟随,往往导致组织在管理方法、组织结构设置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一般持续时间较短; 由于没有经过深思熟虑,这种相似性可能无法持续很久。作为复杂的合法性模仿,习俗跟随对组织同形的作用比前几种模仿的作用都大。由于规范和惯例的影响,组织为了生存不得不通过与其他组织采取相似的组织结构或者制度,或者不知不觉地受到这种惯例的影响。习俗模仿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组织同形过程,这种习俗性的影响是潜在的、长期性的,但也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19],往往容易导致组织的制度性同形。 最后,无论组织的模仿动机是竞争性动机还是合法性动机,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服务,本文对组织模仿与组织同形的关系做了一个简单的图示 ( 图2) 。

四、结论与建议

( 一) 结论

1. 通过对组织模仿的概念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本文给组织模仿下了一个综合性定义: 在组织场域内,某个组织对其他组织的决策 ( 产品决策、 技术决策、战略决策等) 、管理和运营技术与方式、组织结构和制度文化等的复制或跟随,以期达到提高组织效率、提高组织合法性的目的。该定义统一了组织模仿的范围,明确了组织模仿的内容和组织模仿的目的。

2. 根据组织模仿的动机和复杂程度,本文划分出了四种类型的组织模仿: 简单竞争性模仿、复杂竞争性模仿、简单合法性模仿和复杂合法性模仿,并列举了每一种类型模仿的典型例子: 山寨模仿、标杆模仿、时尚模仿和习俗模仿,通过比较这些典型模仿的特点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组织模仿的作用机制和重要性。

3. 加深了对组织模仿与组织同形关系的认识。 根据组织模仿与组织同形的内在逻辑关系,本文从模仿者的动机出发总结了不同类型模仿与组织同形的关系,认为以山寨模仿和标杆学习为代表的竞争性模仿更可能导致组织的竞争性同形,而以追求时尚和习俗跟随为代表的合法性模仿更可能导致组织的制度性同形。组织同形的过程既是一种相互竞争、生态选择的结果,也是组织制度的创立和扩散的过程。组织一方面通过竞争性同形来提高组织的绩效,另一方面通过制度性同形提高组织的合法性。

( 二) 建议

1. 重新认识模仿的重要性。组织模仿的作用并不能被抹杀,研究组织模仿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组织运行的机制。重视模仿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创新的重要性,一个重视复杂竞争性模仿的组织将可能更重视创新,这往往是创新的基础。当然,如果只是单纯依赖简单竞争模仿的组织不太可能走得很远。所以,组织应尽可能地采取一些复杂的竞争性模仿 ( 如标杆模仿) ,而不是简单的竞争模仿 ( 如山寨模仿) ; 应尽量采取包含制度、思想、理念等内容的复杂合法性模仿 ( 如习俗模仿) ,而不是仅跟随管理时尚的简单合法性模仿 ( 如时尚模仿) ,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组织绩效及合法性,有助组织的长期生存。

2. 关注制度性同形现象。虽然竞争性同形与制度性同形对组织发展和生存都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前者只是其追求绩效被动形成的一个结果, 而后者则是组织刻意追求的目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关注组织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的背景下, 组织合法性的重要程度日益增加。公众对组织合法性的关注导致组织必须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行为和形式合乎法律要求,及社会公众和其他组织的要求。 因此,组织需要对制度性同形给予特别关注。

3. 重视模仿能力的培养。模仿能力既是学习能力的体现,也是创新的重要基础,模仿能力往往体现在模仿的速度、深度以及模仿机制上。大部分组织在模仿的时候倾向于模仿那些较简单的、流行的和对其而言是新鲜的东西,这种模仿只关注表面的或显性的知识,往往不能得其精髓。隐性知识因其隐藏在个人和组织内部以及组织网络之间而不容易被发现,组织应该有一套完善的模仿机制,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进行一些复杂的模仿。

4. 要考虑模仿的成本,防范模仿风险。不少人认为模仿是一种低成本的行为,但事实证明模仿有时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组织应依据需要和组织的发展阶段明确模仿的目的、模仿的深度、采取的模仿方式,如果成本过高就应当放弃模仿、考虑创新策略。

模仿论 篇10

模因是英国生物学家道金斯在达尔文进化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它是一种文化传播因子, 和基因相对, 基因是通过遗传的方式进行, 是生物界各物种代代相传, 从而得以进化的一种因子, 是生物的复制单位。而模因是通过模仿、复制得以传播的, 通常体现在文化方面, 是一种文化传递因子。模因首次出现是在道金斯1976年的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一书里, 根据基因一词, 他首次使用模因一词来表达模仿的概念, 这一词的出现本来就是一种模因现象。后来Blackmore指出, 只要是广义上可以复制, 并得以传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称为模因。

二、文献综述

1976年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 行为生态学家Dawkins在Theselfish Gene一书第十一章Memes: The New Replicators中首次提出模因 ( Meme) 一词, 仿照基因 ( Gene) 而得。Dawkins认为, 模因是一个文化信息单位, 那些不断得到复制和传播的语言、文化习俗、观念或社会行为等都属于模因模因现象几乎无处不在, 模仿是模因的主要复制方式。

2005年中国著名语言学家何自然在《语言的模因》一文中指出: 从模因论的角度观察, 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方式。语言模因传播周期可以分四个阶段: 同化, 记忆, 表达, 传输。 (1) 同化 ( assimilation) : 意指模因首先应该接触到新的个体, 并被其注意理解和接受。 (2) 记忆 ( retention) :模因在受体记忆中保持时间越长, 通过感染受体使自己得到传播的 机会就会 越多, 才可能是 成功的模 因。 ( 3) 表达 ( expression) :指模因在与其他个体交流时必须从记忆模因中出来, 进人能被他人感知的物质外形这一过程最突出的表达手段是话语, 常见的手段还有文本图片行为等。 (4) 传播 ( transmission) : 模因传播需要有形且具有很强稳定性的载体或媒体, 载体可以是书本、图片、音像制品等。

三、显性模仿和隐性模仿对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出能力的影响

( 一) 显性模仿和隐形模仿对写作能力的影响

而显性模仿最显著的运用在写作方面。在写作当中, 模仿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显性模仿主要是词汇的模仿, 句型的模仿, 结构的模仿。显性模仿对写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词汇的模仿

词汇是作文最基本的组成要素。词汇的模仿, 主要是利用词意建立词群进行记忆。比如要表达吸引这个词意, 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刻意留心这样的词, 做记录, 整理成词群, 然后记忆。作文水平的高低, 从词汇的运用上就可以看出来。高级词汇可以提高作文的档次。在平时模仿的时候, 分清楚哪些是比较高级一点的词汇, 哪些是普通词汇。例如: large表示大是普通词汇, 而marvelous则是高级词汇。

2. 句型的模仿

在写作当中学生比较喜欢使用简单句。中学阶段学习英语比较扎实, 积累了不少简单句型, 中学写作时候使用的大多是简单句, 但是大学英语写作就不一样了, 有了更高的要求, 但是大学生一下子难以达到大学英语写作的要求。导致对写作的恐惧, 厌倦等不良情绪。句型的模仿主要有两种:谚语, 名人名语的直接套用, 比如: two birds, one stone. 一石二鸟等谚语就可以直接套用。二是复杂句型的仿写。例如:A true friend is someone youcan disagree with and still remain friends. For if not, they weren't true friends inthe first place.

3. 结构的模仿

结构的模仿比较简单, 写作老师平时的讲解中也会提到。大学英语写作一般是三段论式, 如果是要求写议论文, 第一段提出论点, 第二段用论据证明该论点, 第三段进行总结。如果要求看图作文, 第一段首先对给出的图进行描述, 然后再说明这幅图要反映的深刻含义, 最后一段写出呼吁, 进行总结。

( 二) 显性模仿和隐性模仿对口语能力的影响

显性模仿对口语的发音方式也有影响, 很多学生学习很多年英语发音依然不够标准, 决定发音的无非是发音方式和发音部位, 发音方式的模仿是最显著的显性模仿。决定口语是否准确, 是否地道, 主要是语音和语调两方面。语音发的准确, 语调不对, 口语水平还是不高。

对思维方式进行模仿是典型的隐性模仿, 就像写作一样。在口语中, 思维方式尤其重要, 两个思维方式不同的人进行交流是很困难的。所以对外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模仿对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有很大提高。比如外国人, 特别是美国人, 比较喜欢自由的生活方式, 不习惯繁文缛节。所以跟外国人聊天, 不要为了彰显礼貌, 说话拐弯抹角, 他们喜欢开门见山, 直击重点。

四、结论

模因是一个名词, 它反映成动作就是模仿加创新。显性模仿和隐性模仿对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入能力的影响非常之大。显性模仿主要是表现形式上的模仿, 而隐性模仿则是内容上、思想上的潜移默化。英语学习者语言输出也无非是写和说两种形式, 用模因的阶段来描述的话就是后两者———表达和传播阶段。语言的学习是日积月累的过程, 能够好好利用显性模仿和隐性模仿这一学习方法, 语言输出会有很大提高。

摘要:模仿对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输出能力有重要的影响。模仿有两种形式, 一是显性模仿, 二是隐性模仿。本文就显性模仿和隐性模仿对英语学习者输出能力的影响进行研究, 对于中国学生, 更需要模仿来积累一定的语言输入, 进而提高语言输出能力。

关键词:显性模仿,隐性模仿,英语学习者,输出能力

参考文献

[1]Blackmore.S.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2]Dawkins.R.The selfish Gene:30th Anniversary Ed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3]陈琳霞.模因论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J].外语学刊, 2008, (01) .

[4]何自然.语言中的模因[J].语言科学, 2005, (6) :54-6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模仿论】相关文章:

论视唱练耳教学中的模仿记忆法论文04-16

写作模仿05-08

模仿05-11

艺术模仿06-08

模仿学习06-12

人模仿动物04-27

《模仿者》05-01

示范模仿教学策略05-25

模仿创新管理论文04-16

韵律活动模仿范文06-04

上一篇:新型工业化水平下一篇:绿色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