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差行为的诊断与辅导

2024-06-11

偏差行为的诊断与辅导(精选三篇)

偏差行为的诊断与辅导 篇1

一、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非常重要。然而, 从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 很多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上都做得不够。大部分教师仍然会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课堂上仍然以知识的讲授为主, 很少有对于学生的引导与启发, 知识教学的方法也都是以讲授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会让学生觉得数学课程的学习枯燥乏味, 也非常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发展,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一种阻碍。因此, 教师首先要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应当要有意识地丰富课堂教学, 要透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来展开对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知识讲授并不是不重要, 但绝不能成为课堂教学唯一的主旋律, 只有具备这样的认知才能够进一步地完善教师的教学行为。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式有很多, 首先需要教师让课堂教学更为多样化。教师可以通过有效提问实现教学与课程的整合, 使得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 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同时这也能够使得教学过程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比如在“三角函数的应用”的教学中:求sin10°·sin30°·sin50°·sin70°的值, 学生的求解方法有多种。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三组讨论, 并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提问学过的三种解法。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很好地活跃学生的思维, 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 也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构建, 并且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从来都是教学研讨中的一个重点, 即使已经讨论过很多, 但是高效课堂的构建仍然不是任何教师都可以做到的。因此,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是矫正高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偏差的一个重点。在教学中, 不少教师仍然沿用一些陈旧的教学形式, 一味地说教不仅不利于学生吸收知识, 课堂教学效率也十分低下。因此, 教师应当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要找到更为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形式来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采用多样化与趣味化的课堂教学, 这不仅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积极性, 也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吸收。例如, 在讲排列组合的两个原理时, 教师可以先提出一个问题, 让同学竞猜:有10封不同的信, 随意放进6个不同的邮筒寄出, 问有多少种不同的投递方法?正确的结果是610种, 比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大胆猜想还多得多。又如, 在讲等比数列的概念时,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讲古代一位国王与象棋大师戏言奖赏的故事, 进而更好地为后续的知识教学提供铺垫。这样, 课堂一开始就能够很好地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且能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 这些对课堂教学的展开以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才能够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与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才能够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在实际教学中也非常重要。然而, 这一点却很容易被教师忽略。不少教师上完课就走人, 很少会留出时间和学生交流沟通, 也不会给学生太多提问探讨的机会。这不仅会让学生觉得和教师十分疏远, 也不利于师生情感的构建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 教师同样要从这个角度来矫正自己的教学行为。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首先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时要深化和学生的交流沟通, 凸显学生的教学主体性。例如, 在讲“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这一课中的求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时, 可以这样设计:用几何画板构造一条过定点的直线, 然后让学生动手拖动直线上另一动点使之绕定点旋转, 直观感受“直线上一个点与倾斜角确定一条直线”。接着,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按照倾斜角的定义, 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什么?然后分组探索讨论, 注意一定要让学生回答出为什么是这个范围、依据是什么?由于垂直于y轴的直线没有向上的方向, 因此学生的回答可能是 (0°, 180°) , 此时教师可帮助学生对这样特殊的直线的倾斜角大小下一个定义, 以完善学生的结论。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认知, 也能够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偏差行为的诊断与辅导 篇2

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对中小学学生行为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关于偏差行为的概念至今仍无统一界定。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将偏差行为定义为“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年龄范围、社会道德准则所允许的异常行为”。美国教育界的定义是:“学校学习存在问题;人际关系不好;不合适的行为和情感;泛化的抑郁和痛苦;与学习恐惧有关的躯体症状”。我国学者认为,青少年偏差行为是指青少年出现的一贯与年龄不相称的、导致社会冲突、个人不幸和学业失败的行为。也有学者认为青少年偏差包括行为和情绪问题。而情绪问题包括焦虑、恐惧和人际关系困难等。吴武典教授将偏差行为定义为“偏差行为是指那些显著异于常态而妨碍个人正常生活适应的行为。”学生中的偏差行为是专指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麻烦的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妨碍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良好品德的形成。

偏差行为是否就等同于变态行为或犯罪行为呢?有偏差行为的学生是不是就是那些上课不注意听讲、爱打架的后进生呢?判断一个学生的行为是正常行为或偏差行为,需特别注意:

第一,确定哪些行为是偏差行为,必须把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该年龄的正常发展和学校、社会的合理要求联系起来比较。学生表现的行为和该年龄阶段不相应的某种行为,才是偏差行为。例如,一个学前儿童总不爱活动,不蹦蹦跳跳,成天沉默寡言;一个初中学生上课总坐不住,不断地搞小动作,这些就是不符合年龄阶段正常发展的偏差行为;

第二,偏差行为的普遍性和偶然性、稳定性。那些在学生行为中具有一定经常性,比较稳定的,扰乱性较大的,对学习和品德影响较严重,需要长期教育矫正的行为,才是偏差行为;

第三,偏差行为与犯罪行为、变态行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偏差行为主要是在不良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在成人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下,比较容易矫正。与偏差行为不同的是,犯罪行为是从法律的角度来判定的,其稳定性和严重性的程度都较高,在一般的教育条件下难以取得效果。变态行为多半起源于心理失常造成的行为异常,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病理症状。如果不采取适当教育,在一定条件和诱引下,可能导致心理疾病和行为变态。

根据学生行为表现分类。外向性偏差行为:通称的违规犯过行为,即攻击性的,表现为活动过度,行为粗暴,不守纪律,不能和同学友好相处,严重逃学等。内向性偏差行为:通称的情绪困扰。即退缩型的,分两种:孤僻离群,不易适应新环境;性格太温顺,神经过敏、过度焦虑等。

心理性与品德性偏差行为。心理性偏差行为的主要表现:1矛盾心理引起的神经性行为。如强迫性行为(例如,强迫自己老是洗手)、心因性不食等。燃方面的偏差行为。如学校恐惧症、与父母关系有障碍或过分依赖。与老师、同学关系恶化等。3,性格方面的偏差行为。如性格显著偏执、乖僻、残忍或过分胆怯、孤僻等。4学习方面的问题。逃学、厌学等。5,活动过度的偏差行为。如异常的爱动、注意力不集中。

品德性偏差行为的主要表现:1,行为不文明、不礼貌。不尊重家长、老师。2,不守纪律、屡犯不改,常无故旷课。3,爱骂人、经常打架斗殴。4,厌恶家庭、学校,逃学,常常彻夜不归。5,偷盗。6,流氓行为,小小年纪抽烟喝酒,讲究吃穿,成群结伙。当然,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由心理性原因引起的偏差行为也可导致品德问题,品德性偏差行为中也含有情绪、性格异常等心理因素。两者互相交错、渗透,有时难以严格区分。

成因分析

90年代以后,随着心理学对儿童及青少年偏差行为影响因素及发展模式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偏差行为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这既包括学生方面的主客观因素,也包括来自于学校、社会、家庭等外部因素的影响等。同时,还包括了个人和社会相互作用所造成的影响。

个人因素

1.遗传和天赋因素心理学家通过双生子的研究发现,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它们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不同。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偏差行为与遗传的关系,可能主要与智能犯罪、性变态、近亲结婚、遗传和染色体的变异等有关。

2.生理因素学生交感和副交感神经未能平衡,导致了像强暴或卑怯这类偏差行为的产生。很多焦虑和多动症的学生是内分泌因素影响的直接体现。体型E的畸型或功能上的缺陷也对偏差行为的产生有着很大的影响。

主观因素

1.归隐偏差学生在考试后,常常看着成绩单这样问自己“我的学习成绩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不如他呢?怎么我努力了也没有考好,是不是我太笨了?”其实,这是一个学习归因的问题。学习归因是学生在面对学习成功或失败寻时找原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经验总结。心理学对归因问题作了大量的研究,当前对实践应用有,较大意义的是韦纳(B.Weiner)的观点。他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通常,偏差行为的学生大多是做了消极归因,在学习成功时,把成功归因于外部不可控制的机遇、难度等,如学习任务很容易,老师给我们提示了等等;而失败后,把失败归于能力不足或外部环境不好,如认为自己太笨,或运气不好,题目太难等等。消极归因的学生易有消极情绪,从而降低学习热情,引发其他偏差行为出现。

2.人格缺陷人格缺陷者特殊的行为模式开始于童年期和青少年期。具有人格障碍的学生经常寻找新鲜刺激,出现损人不利己的反社会行为,以破坏课堂和学校纪律为自己的兴奋刺激,至青春发育期逐渐厌恶艰苦学习生活,对学习表现出厌倦反感和逆反心理,最好贪图享受,吃喝玩乐,早早脱离学校。

其他因素

1.需要的缺失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5种基本的需要,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低级需要,尊重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属于高级需要。学生有归属于某—群体的需要,要参加群体活动、得到关心和尊重,需要父母、老师的爱护和尊重。学校生活中,学生归属需要如果由于某种原因没有得到满足,就会转向社会生活中寻求这种需要的满足。青少年学生好胜心

强,好奇心强,也许就会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2.动机错误动机指的:是个体在自我调节作用下,使自己的内在要求与行为的外在诱因相协调,从而形成激发、维持行为的动力因素。有关调查显示,有45%的学生能认识到英语课的目标是提高应用能力,但有41%的学生认为英语课的目标是考上好大学。可见有一半学生的动机并非是自身能力的提高而只是拿到大学通行证。此类动机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应试教育和学习为应试,丧失了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3.意志薄弱与不良习惯具有偏差行为问题的学生明知做某事是不应该的,但又不能战胜自己不合理的需要,个人欲求在外界诱因的影响下占了优势,于是就出现了违背社会道德规范和侵犯他人或集体利益的行为。另外,个体如果已形成某种不良习惯,他就会在类似的情境中自然地采取相应行为。如有些学生无视行为规范,不遵守社会公德等,这些就往往与其早年养成不良习惯有关。不良习惯如不予以根除,任其发展,就必然会导致品行不良偏差行为。

4.认知能力缺陷和缺乏积极情感由于认知的差距,经验和道德价值观的分歧,学生无法获得知行的统一与协调。学生成长过程中,如果没学会良好的直付方式,不能较好地处理各种心理冲突或挫折,就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发生。学生若采用了积极的应付方式:找人倾诉、适当的合理化、情感的升华等,就会有助于解决心理问题;学生若采用了消极的应付方式,如压抑、抽烟、酗酒等,就会加刚问题行为。

家庭因素

破碎家庭的影响 目前的家庭结构类型主要是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但不断上升的离婚率也预示着中国社会正向“后核心家庭”时代迈进。单亲家庭、混合家庭(继亲家庭)等结构缺失型家庭的子女,他们体会到的不是家庭生活的温暖,而是亲情转移、家庭暴力等不良环境所带来的影响。这些学生因为缺少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而情绪低落,自卑消沉,无心学习。更糟的是,部分学生会依靠不良团伙或早恋来获得情感慰藉。不少个性暴烈的人格障碍青少年,都来自于单亲或不和睦的家庭中。

父母失和、家庭生活不正常子女的人格特征与父母的关系密切相关,不良的家庭关系是子女出现偏差行为的危险因素,父母对子女疏于管教,家教不当等最容易使孩子出现偏差行为。比如,对子女的过分惩罚、羞辱和吝啬,易使子女产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害怕失败,易对周围环境产生敌对情绪,成为人格障碍的高危人群。

家长教育方法不当 家庭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方法不当,易使子女与父母疏远,甚至导致与家庭对立。溺爱型家庭教育会养成子女任性娇纵、贪图享受、自我意识过于强烈等问题;粗暴型家庭教育容易养成子女逆反心理和扭曲变态人格、自暴自弃。放任型家庭教育缺乏必要的管束,学生也易产生不良的行为。

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经济收入低和独生子女也是导致偏差行为的危险因素。家庭条件太好导致子女骄奢依赖不上进;家庭条件太差则使子女缺乏满足感,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在团体中自卑或仇视和敌意他人,影响到学习和人际关系,产生各种偏差行为。

学校因素

课程过重课程不能适应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过多的作业和额外的辅导造成了学生身心过度疲劳。比如,抄袭的发生往往是基于课业负担太重,为完成任务而抄;能力不够,但迫于家长和老师的压力而抄。

竞争激烈分数主义、升学主义使得大多数学生生活在焦虑、紧张之中,有碍身心发展。作弊是一种极不道德行为,其产生根源同样与学校教学有关,如一个年级第一名的学生作弊就是为了保住年级第一名。

缺乏相应的课外活动 学校没有设置适当或足够的课外休闲活动,学生缺乏活动场所,过多精力无处宣泄,从而结伙生事、打架斗殴。

教师不恰当处理学生冲突事件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种风格为学生设定了一个“气氛区”,在教师的不同气氛区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行为表现。洛奇(LDdge)在一项教育研究中发现,在性情冷酷、刻板、专横的老师所管辖的班集体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增多;在友好、民主的教师气氛区中,学生的欺骗行为减少。部分班主任会有这样的心理,凡是班内发现不好的事情,第一个想到的是那些行为偏差学生。倘若这些学生犯了错误,就常常训斥甚至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使行为偏差学生形成逆反心理。

同伴团体的影响随着学生的成长,父母的影响逐渐让位于同伴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家庭中得不到关爱,便倾向于同伴群体的认同。同伴群体为他们提供了模仿的对象,影响到他们自我调节和道德行为。许多学生的偏差行为是在群体情境中产生的,由于受同伴压力而做出趋同的行为,使学生在各方面无条件地遵从群体的理想、行为标准和道德观念,哪怕知道不应该这样。

社会因素

我国正处于转型期,各种行为规范和道德观念都受到挑战,一些失范现象,如拜金主义思潮泛滥,贪污腐败现象等问题为涉世不深的中学生出现偏差行为提供了心理环境和社会土壤。部分学生沉溺于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无法自拔,甚至为了上网玩游戏偷拿父母、同学的钱。班杜拉曾预言“随着象征性示范,电影、电视及其他视觉宣传工具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示范的大量使用,父母、教师及传统的起示范作用的榜样在社会学习中也许不再占据主要的地位。”随着现代媒介的发展及网络的普及,在传媒中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内容诸如暴力或色情等不正当观念或行为的过度渲染,使学生易受引诱而竞相模仿、学习,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偏差行为。

个体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

1.反应的交互作用反应的交互作用是指面对同样的环境,不同的个体会以不同的方式感受、体验和解释来反应这一环境。每个人主观想法不一样,在对外界环境感受体验和解释时,内在认知模式也不一样,因此形成的心理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同是一个暴力血腥的场面,成人可能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而学生可能就抱着新鲜、有趣的想法去看待。

2.唤起的交互作用 唤起的交互作用指个体人格特征和行为会引起周围人们对其作出不同的反应,也就是一个人在教他人如何对待自己。青少年不能完全做到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对他人的行为。因此会出现一系列行为问题。

3.超前的交互作用超前的交互作用是个体主动选择和建构自己所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塑造其人格。例如:好静的学生总是喜欢独处,而这种“独处”的环境反过来又会加强学生这一好静的特点,所以学生人格形成过程也是自身主动构建的过程,这一点对人际关系不良的学生也是有启发作用的。

偏差行为的成因不仅仅只是上述单项,辅导过程会出现各种不利因素同时发生在一个学生身上的情况。以学生

的攻击行为为例。缺乏温暖的家庭、不良的家庭管教方式都可能造成子女以后的攻击行为;学校反攻击性的条例、教师对攻击的态度和对攻击行为的处理等也会影响到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当具有群体攻击倾向时,个体的攻击行为发生比率也就大大提高;通过传媒,学生学会了一些攻击性的行为方式,并使学生放松了对攻击性行为的抑制,从而使暴力“合法化”并习以为常。总之,学生的偏差行为多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传媒等诸多因素所引起的。

偏差行为的诊断方法

1.观察法观察法是获得行为信息的常用手段,它是观察者通过自己的感官或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行为进行全面、深入的观察,揭示行为原因和表现的方法。对学生偏差行为的观察主要以自然观察为主。在这种方法中,学生不知道自己被观察,他们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较少受到干扰,因此可了解到偏差行为的真实情况。

2.访谈法访谈法是通过与学生交谈,了解其行为信息,同时观察其在交谈时的行为反应,以补充和验证所获得的资料的方法。访谈法的效果取决于问题的性质和研究者本身的访谈技巧。例如流动儿童的受教育情况可通过定期与家长、学校、学生访谈,获得有关资料进行记录分析。

3.问卷法为了使调查不至于遗漏重要内容,往往事先设计行为调查问卷,列好等级答案,让学生真实填写,然后收集问卷对其内容逐条进行分析研究。

4.实验法实验法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操纵和控制某些实验变量,来探讨学生行为问题出现的原因。这一方法被誉为最严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研究者处于主动地位,可以积极干预学生的活动,使某种行为产生;研究者也可以有意地变化某种条件,同时使其他条件保持恒定,观察条件变化与行为变化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某种行为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例如,心理学家研究儿童观看暴力电视与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实验。

偏差行为的辅导原则

1.保密性原则这一原则在辅导中是最为重要的。辅导过程中,辅导人员必须对学生的个人情况以及谈话内容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应该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护。这是学生和辅导工作者之间建立起信任关系和促使其行为发生转变的基础,也是对学生人格和隐私的尊重。

2.认真鉴别、分析偏差行为的原则认真观察偏差行为的持续时间,记录相关的数据和环境情况,以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同理心去了解和分辨学生偏差行为的类型。在对偏差行为做出干预之前,必须深入分析偏差行为的原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策略,对症下药。要根据不同的个案进行个别化的辅导。资料的完整与否关系到整个辅导的成败,选择尽量由多数有关的人员提供个案的资料。同时,这些资料要能说明学生的真实情况。

3.不预设标签原则作为辅导工作者,必须在辅导过程中避免自己对学生的偏见,以及自身人格特点和特征的影响。在进行充分的评估和诊断之前,不贸然对学生的行为表现作结论。即使在作出判断和评估后,也不对学生的偏差行为下“死论”。以平等相互理解、尊重的态度对待偏差行为的学生,运用行为和认知的多种技术对学生偏差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

4.发展性原则辅导工作的目的在于矫正学生的偏差行为,建立良好的行为和认知方式,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辅导的焦点不只在改变学生的那些违反纪律等偏差行为。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形成正向的自我概念接纳成长过程的挫折、改变学生的负向认知、鼓励学生自我负责。

5.普遍和个别相结合原则偏差行为的辅导应该以大多数学生中存在的偏差行为为主,而不是把关注的焦点仅放在那些具有特殊偏差行为的学生身上。要确立与强调处理好全体学生与个别学生的关系,就必须从大部分学生实际存在的偏差行为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业、行为和情绪带来的各种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对需要特殊帮助的学生进行偏差行为个别诊断和矫正。

6.全方位辅导原则,成功的偏差行为辅导,除了针对具体个别偏差行为,还应注意到利用和调动多种资源。如倾听学生的心声、激发父母投入、借助同伴影响力以及心理辅导机构等的支持,共同对偏差行为进行协同处理。此外,也可通过改善学生的外在不良环境来促成其偏差行为的转变。

偏差行为辅导是一个长时间的工作,问题的行为在矫治后,万不可大意,辅导人员必须有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长期追踪,要防止和注意偏差行为的复发。此外,对每次辅导的时间和地点也必须做出严格规定,并以辅导不干扰到学生正常的学习时间为要求。

偏差行为的诊断与辅导 篇3

20世纪90年代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社会整体性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发生根本转变的重要阶段。任何社会的转型与变革, 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带来社会之, 流动家庭子女可以就读的学校是少之又少, 即使在可以就读的情况下, 也是如此的不系统、不完善和不稳定, 又如何实现系统地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呢?而且, 由于流动家庭自身对经济利益的追逐、流动的频繁性, 更是使得已经不系统、不完整的“学校德育”雪上加霜、难上加难。

三、对流动人口子女实施道德教育对策

1. 重建家庭教育权威

首先, 父母应该转变自身对于新生事物的态度, 自我学习, 不断上进, 保持一种进步的姿态, 重扬在孩子心中“榜样”的大旗, 营造一个积极、有效的教育环境, 强化道德教育的效果。通过肯定的、积极的言语或者行为巩固孩子的良好的习惯。并且, 在实际生活中, 流动家庭的夫妇应该自觉意识到因家庭流动而产生的问题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伤害, 并采取妥善的办法来解决和处理, 尽可能避免在家庭中暴力, 避免对孩子不成熟的心灵造成终生的阴影。

其次, 根据教育学和社会学的研究, 父母的教育期望与孩子未来的发展是成正相关的关系[4]。流动家庭较高而合理的教育期望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 但是, 如果过于拔高期望, 会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压力, 引起恶劣的后果。在中国目前的教育情况下, 应试教育的大旗挥舞不止, 像一根指挥棒一样, 指挥着几乎所有孩子的家长, 流动家庭的父母也不例外。因此, 流动家庭的父母应该在孩子的心灵已经极其脆弱的情况之下, 合理地规划教育期望, 兼顾知识的学习和品德、性格的培养。

2. 完善相关制度

从宏观方面讲, 教育部有必要尽快制定相关条例, 对流动子女的教育问题作出确切而细则的规定。在立法构思上, 要敢于创新, 在立法目的上, 要注重调动一切社会力量, 齐心尽力, 尽可能地使这些儿童的教育问题得到满意的解决。同时, 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在实际情况允许下, 承认多种办学形式的存在, 包括常规的和非常规的, 对这些学校的收费问题作出明确而且严格的规定。流动生活的波动, 甚至是混乱, 必然会有一个旧规范与新价值交错并立, 因新规则暂时缺位而出现价值失范的局面。因此, 人们的生存方式和样态随之也发生变化, 并改变道德发挥作用的社会背景和机制, 使道德的权威性与制约作用受到很大影响。“90后”中职生就是成长于这个特殊时期的特殊群体, 其品德行为更显现出独特性, 研究并解决“90后”中职学生的品德偏差已经成为国家、社会、家庭及所有中职学校面对的一个严峻而突出的问题。

一、道德行为偏差的表征

中职学生品德行为偏差指的是中职学生经常违反道德准则、道德要求或犯有比较严重的道德过错, 甚至危害社会治安的行为。“90后”中职学生大多处于15—18岁这个年龄阶段, 他们的独立意向发展迅速, 正确的道德认识孩子的教育问题, 尤其德育问题是城市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全社会不但要从加速社会进步, 稳定社会秩序的角度, 更要从发展儿童自身的角度, 多方面地为流动儿童创造便利条件———办优质学校, 只有这样, 才可能创建道德教育的系统空间。

3.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

流动孩子同其他同龄的孩子一样, 思想、心智都处于发展期, 需要在学校这一凝聚着浓厚关爱氛围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学校德育工作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开展具体的对“流动儿童”的关爱工程, 如规范流动人口工作, 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档案, 健全流动家庭的孩子的教育工程, 让孩子在学校的关爱中健康成长;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 借助多种途径, 在潜移默化中对流动儿童渗透平等、关心、公正、自由的道德理念, 让流动家庭的孩子脆弱的心灵在多歧视的社会环境中变得坚强起来。

流动家庭是城市的“细胞”, 流动子女同所有其他同龄孩子一样, 具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完善自己性格的需要, 流动家庭孩子德育问题的实施与否, 以及实施的程度, 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孩子的明天。因此, 我们必须从家庭、社会、学校等诸多方面入手, 调动一切社会力量, 切实解决好对流动儿童的德育教育问题。

参考文献:

[1]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5.

[2]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195.

[3]洪成文.关于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 1997, (6) .

[4]关颖.青年流动人口如何对下一代负责[J].青年研究, 2005, (5) .

比较薄弱, 分辨是非能力较差, 容易受到各种消极或错误行为的诱导而盲目地模仿和追求, 出现品德行为偏差。

1.思想品德的游离现象

所谓思想品德的游离性就是指品德的不稳定性和两面性。首先是在语言与行动之间的游离, 即言行不一, 当语言的巨人, 做行动的矮子;其次是在学校、家庭及社会等不同情景中品德表现发生脱节游离;最后是在“他德”和“我德”之间游离, 即用不同的评价标准来衡量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往往“宽以律己、严以待人”。

2.价值取向的唯我性与重利性

在社会转型期, 市场经济实行的自我保护原则, 强调个人价值及其重利性、竞争性, 对“90后”中职学生的影响十分深刻。在他们心中, 教师和家长不再代表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威, 而是用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评判是非。他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往往以物质利益为导向, 注重实际与功利, 主张与强调“利己与利他统一”、“公私兼顾”、“索取与贡献并重”等, 这些观念成为部分“90后”中职学生价值取向的主导。这说明市场经济既有诱导他们个性发展, 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影响, 又有诱发学生个人主义思想的消极影响, 如任性、自私、唯我独尊、唯我独优、自我中心、过于追求物质利益等, 即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唯我性与重利性的倾向。

3.社会公德自觉与文明习惯欠缺

“90后”中职学生自律品质较弱, 对问题认识存在“反复性认同”障碍, 因此在遵守纪律、遵守公德秩序、保持环境卫生、爱护公物等社会公德方面缺乏自觉性, 打架、骂人、说谎、考试作弊等在中职学生中严重存在。有调查表明:虽然“90后”中职学生经常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数不足6%, 可偶尔不遵守社会公德的比例却比较高, 如打架斗殴现象达35.2%, 骂人、说脏话达52.4%, 随手扔废纸和垃圾达46.6%。这说明他们的道德水准离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

4. 意志薄弱与行为的攻击性

“90后”中职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 在家庭中受到祖辈与父辈的“双重宠爱”, 从小就形成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 很少独立面对挫折, 因此心理承受力、自我约束力、自我平衡力都比较差, 而进入中职学习远离父母、必须独立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时候常采取逃避或攻击的行为方式。如在学习上遇到困难, 为逃避学习而逃课、逃学, 甚至出走等;受到批评后采取对抗、报复、迁怒等攻击行为, 来寻找维护自己心理平衡的支撑点;受到委屈后还会通过一些极端行为方式来发泄。

二、道德行为偏差的成因

1.心智发展因素

“90后”中职生大多15—19岁, 处于青春期发育与心智成熟的最关键时期。首先是在生理发育的迅速与心理成熟滞后之间的矛盾造成人格完整性欠缺, 容易出现身心发展失衡状态, 认识问题带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分辨是非能力较差;其次是生理躁动引起的心理波动, 而造成他们思想道德认识的反复性认同障碍, 道德认识不是线性发展的而是在反复中递进的;最后是他们的独立思想、自主判断能力都空前增强, 容易形成“反控制情绪”, 而在自我意识强化过程中, 道德认同感在弱化, 没有正确的道德观, 分不清美与丑、勇敢与卤莽, 形成自我意识强化与道德认同感弱化的矛盾。

2.社会因素

“90后”中职学生成长于公民主体意识开始强化与张扬的社会发展时期, 道德发挥的社会背景与机制的巨大变化对正在社会化的中职学生产生影响和冲击。 (1) 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与成熟的过程中, 市场经济的效益原则诱发了唯利是图的利己主义、拜金主义观念;等价交换原则渗透在人际关系中, 造成道德观念淡漠和扭曲职业道德沦丧;竞争原则造成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盛行。 (2) 大众媒体的误导。商业利益的驱动, 一些大众媒体充斥格调低下的作品, 形成一股学校、家庭无法阻拦的冲击波。中职学生涉世不深, 正在成长发育, 属于易感人群, 缺乏辨别力、抵抗力, 而社会又缺乏有效的引导。

3.学校德育低效

学校教育阶段是为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还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目标“泛政治化”弱化了其社会控制功能;内容知识化忽视了道德实践, 学生出现知行不一的“双重人格”;方法追求听从与服从, 限制了学生个体道德反省能力和自由选择真理的价值判断能力的发展;德育过程的形式主义与无计划性及德育队伍不稳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德育目标严重错位、方法简单、内容空泛及过程形式化。

4.家庭教育的缺位

“90后”中职生的父母正处于人生与事业发展的顶峰期, 工作与生活的压力使他们很少关照孩子的思想品德;而许多父母把握不住对待独生子女的情绪天平, 在严厉与溺爱之间走极端, 持有重智轻德、重智轻体、重知识轻能力等观念;还有些家长自身品德上存在缺陷, 或者是家庭的危机与矛盾, 使学生失去正常的教育环境, 对“90后”中职学生个体人格的发展产生原发性影响。

三、道德行为偏差的矫正

1.优化整合社会德育力量

我们需要从历史高度以战略眼光来认识中职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发挥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 提高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立法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应加强立法, 注重实施, 整治文化市场和校园周边环境, 为中职学生提供清洁、良好的学习环境;大众传媒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积极制作刊播有利于中职学生身心健康的公益广告, 增加数量并提高质量, 为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造良好舆论氛围;社会、学校、家庭应三方配合, 建立三位一体的合力教育网络, 充分发挥三者各自的教育职能, 为中职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拓展和完善学校德育运行系统

“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 受教育的人, 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 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面对个性飞扬的“90后”中职生, 我们应重视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内化、自主发展、自主评价、自主控制的能力, 把学生真正作为教育的主体, 增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根据时代发展、中职学生的年龄与思想特点, 及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来丰富德育的内涵, 革新、充实德育内容, 使德育内容进一步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中职学生思想实际, 要在继承中求创新;德育方法从单一灌输式转向渗透式, 在实践活动中使德育的艺

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激励机制探讨

王德侠黄小晏杜军文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管理系, 山东烟台

摘要:高等院校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的过程中, 应通过建立科学发展观教育激励机制、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激励机制、大学生课堂学习激励机制、发挥全员育人功能的综合机制等灵活多样的形式, 遵循目的性、有效性等多项原则, 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在高校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院校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激励机制

党的十六大以来, 我党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 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 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要保证党的创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 进入头脑, 就要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教育的过程中, 大力研究激励理论的功能性, 建立健全高等院校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激励机制, 使之在高校党的创新理论教育中发挥作用。

一、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高等院校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成功的保证

高等院校全面推行政治理论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创新, 首先必须把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作为重大课题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而其中激励机制的建立和运作, 是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下, 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各项改革中难度最大、最敏感, 也最难解决的一个问题。从理论上说, 良好的教育激励机制能使整个高等院校全面推行政治理论教育工作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状态, 促进高等院校政治理论教育的各个因素和各方力量形成有机合力, 发挥最大效能, 加快高素质高等人才的培养速度和培养质量, 为现代化建设“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1]

从实践上说, 当前社会思潮复杂多元、相互激荡、良术性和内隐性相结合, 做到寓教于无形。

3.强化自我道德修养

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社会要求和自身发展的需求, 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把自我作为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通过自我认识、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控制等方式, 来提高和完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质, 实现道德培育由他律转向自律, 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促进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4.重视和发展家庭德育功能

虽然中职生在家时间较少, 但家庭中父母也要以身作则, 加强道德修养, 不仅能增强教育的可信性和感染性, 还能促使子女经常对照自己、检查自己、矫正自己的不良言行;父母需要更新“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的传统

莠并存, 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带来很大的影响和冲击:一是少数大学生信念信心产生动摇。少部分大学生对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图谋缺乏警觉, 对西方和平演变的现实危害性认识不足, 容易受到错误思潮、反动言论和社会问题的侵蚀和影响。二是高校大学生使命的理解发生偏差。关心祖国和民族的命运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当代大学生首要的历史使命。现实却是有一部分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感着实令人担忧:沉迷网络, 不思进取, 集体观念薄弱, 奢侈浪费虚荣攀比之风盛行, 目标模糊得过且过, 犯罪现象屡见不鲜, 等等。三是信仰呈多元化趋势明显。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处在不断的变化和更新状态, 这一变化的重要方面反映在崇拜物的多元性上。在大学校园里, 共产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都有市场, 马列著作和哲学各种理论都有一席之地。由于一些学生的崇拜是出于功利或从众心理, 因此, 能够理解或半知半解或不能理解的观念、思想都成了他们的崇拜物, 结果在大学校园内常常出现对崇拜物走马灯式的迁移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 更加说明了当前高校更加迫切需要通过激励机制来加强大学生党的创新理论教育, 保证我们高校培养的大学生能够承担历史和社会赋予的使命。

激励就是客体在受到内外刺激的影响下, 产生兴奋状态, 并有效地完成工作目标的心理过程。[2]在高等院校中, 教师是高等教育的直接执行者和大学生智力心灵的开发者, 教师作为现代化教育的主导者, 工作复杂繁重, 只有不断激励、调动和强化, 才能将教师的智慧与热情、探索与创造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大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主体, 为了充分唤起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加深他们对自身肩负使命的理解, 激发他们投身学习的创新热情与创新思维, 必须建立有效的党的创新理论教育激励机制。因而, 有效的激励机制教育理念, 代之以肯定、支持、鼓励的管教模式, 用温暖、宽容、真诚的亲情来感染子女, 建立和谐的家庭互动关系, 增强德育潜移默化的渗透性, 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和谐、融洽的家庭氛围。

参考文献

[1]梅萍.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与人的全面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 (社哲版) , 2008, (4) :16-19.

[2]陈俊坷.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与教育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9, (4) :13-15.

上一篇:S-腺苷甲硫氨酸下一篇:灰关联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