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价值

2024-06-30

散文价值(精选七篇)

散文价值 篇1

关键词:散文,超越,文化人格,文明,价值

20世纪末期,余秋雨的散文,在海峡两岸刮起了一阵旋风,从《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余秋雨台湾演讲》《霜冷长河》,乃至于《千年一叹》等,篇篇动人,本本畅销,在出版业不甚景气的情况下,创造了书市的奇迹。余秋雨的散文,魅力无边,风靡广远,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引人入胜,风起云涌,使读者心驰神往,眉飞色舞,从而形成了余氏特有的历史、文化凝重的美学空间效果。

1 对传统散文的继承和超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散文蜕去了解放初期的稚嫩步态,恢复了“五四”以来的精神,又包容了90年代特有的文化意蕴,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文坛上,这时成就最大的莫属余秋雨了,他以其冷峻的理性和充沛的人文意识关注着民族、历史、文化,着力构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品格,从而在作品中形成一种全新的文化生态和文化范式,完成了作者对当代散文的超越。

余秋雨散文对当代散文的超越,首先,表现在独特的思想文化境界上,也就是说,表现在对文化的深刻洞察上,他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文以载道”的精神,但种种“载道”精神的继承,不是以文学的形式来传道和布道,而是以一个学者的身份,“以人类历史为价值坐标去对待各种文化现象”,“关注处于隐蔽状态的文化”。他的作品矫正了一些僵化死板的教化性文学观念,既审视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政治形态,又拷问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既考察正史所记载的正统话题,又剖析野史也很少触及的非主流问题,其目的就是为了以人文观念理性地反思“文化是民族精神”(本尼迪克语)这一主题,当我们读过余秋雨的散文作品后,不难发现他在文化精神上建立了独到的“道场”,而且这是一个丰富深邃、宁静淡远又透着无限生机的“精神道场”。例如对于苏州,游得人多了,理解也就多了,一般意义上只认为它园林雅致、庭院幽深,最大的文化探求也不过认为它只是吴越文化的核心地,是以景观的欣赏体会其中阴柔、温情、小家碧玉式的文化生态。而余秋雨则认为苏州这个温柔之乡也有理性的存在,作者透过文物景观的表象,将苏州默默忍受着、委曲着战争,甚至于时间久远,世事苍桑,仍保留着曾带给他们灾害者的足迹,最后将矛头对准了“九千岁”,作者的目光专注的是园林依旧、桃花依旧前后深藏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洞察、文化审视和文化关怀是前所未有的。再如他认为海南岛由于和大陆隔着一道天然的海峡,所以两者的自然形态和意识形态都有很大区别,这一道海峡挡住了中原的燥热和严寒,也挡住了中原的传统和文化。因此它保持着自己独有的形态,而一旦与大陆发生关系,这种形态就具有一种反叛性和挑战性,对海峡对岸的激动和反常表现出一种漠然,对代代相传的价值观念表现出一种蔑视,这和当代散文中只是对政治的附会、对历史的谴责和企图表现“自我”而却往往使“生活”丧失、“自我”沉沦的散文不同,他的散文避开庸俗社会学、政治学的羁绊,试图从海南这一特殊的地理文化形态,直指民族心灵深处。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姿态指向未来。

其次,表现在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余秋雨散文之所以能吸引读者,其根本原因是作者在散文中保持了自己的个性,而这一个性中又包含了对一代文人的品味、关注和思考,作者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笔端,而这个文化生命又是由深厚而沉重的现实历史积淀而成,现实历史的重压,使作者的文化生命和“万解源泉,不择地而出。”于是,一处处的人文景观,便成了历史的浓缩,再由历史显现文化,最终由文化展露民族的存在状态,摆脱了当代散文几十年来“小体会”“小摆设”的樊篱。在余秋雨的散文中,他的主体意识深深蕴含着对历史的洞察,对未来的执着,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余秋雨的散文抛开俗常生活、社会政治生活层面上的东西,从历史和现实进行极其深切的感悟,其中的欢愉、忧思、苦恼都与历史、现实、未来紧密契合,从而构成一个多维结构的立体化主体意识。

2 对健全文化人格的探寻

艺术的创作是具有个体性的,任何一个作家都有其特异的话语模式与语语形态。这些都被赋予了作家的思想和情感,成为我们解析作家作品的钥匙。在余秋雨的散文中这种钥匙便是“人格”。人格,是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的总和,也指人们的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而文化人格则是作为文人或文化人所集中体现的品格。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作者重提了这一千古的话题,“如果精神和体魄总是矛盾,深邃和青春总是无缘,学识和游戏总是对立,那么何时才能问津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苦苦企盼的自身健全?”这显然是一个具有人类文化普遍性的问题,而余秋雨的散文正是对中国传统的文化人格进行寻觅和推演,构建了一个健康的文化人格。在他的第二部散文集《文明的碎片》中,他呼唤“所有良知未泯的文化都应该来参与构建文明前提的事业”。他的散文不只是为情造文,而是着重为重建民族“健全而响亮的人格”写作。从这个意义上看来,可以说这是对“五四”文化的遥远回应。如果说“五四”先驱们自觉地把这项重建工作与争取民族独立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那么,余秋雨则企图从对历史的反思中在政治不到场的情况下,把这一项艰苦而伟大的使命直接托付于文化,余秋雨的逻辑是:民族/文化—文化人/精英—人格。余秋雨认为民族的强劲依赖于文化的发达,又维系于知识分子(文化人),因而知识分子(文化人)如苏东坡、朱熹等,他们人格的健全是至关重要的,他在散文中对重建民族健全而响亮人格所表现出来的虔诚和执着,为散文带来了不同凡响的超越。余秋雨在散文中着重对中国传统文化人格进行了剖析,主要是针对当时历史的非主流非正统文化人格,如贬官文化人格、隐逸文化人格等的健全进行解构。

3 对文明的沉重思考

人类从蛮荒到今天已度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关于蒙昧、野蛮和文明一直是古今许多人关注的话题,而余秋雨对文明无休止地探索和思考,对文化的反思甚至达到了一种“准宗教式的狂热”。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没有创造过什么宗教,或者说信仰上不皈依于某种宗教,宗教意味相对来说是淡的,但他们在观照、思考人间的事物时,却有一种类似宗教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趋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自觉地承担起“拯救文明、普度众生”的使命。余秋雨作为一个现代的知识分子要求“拯救文明”的愿望尤其强烈,他心目中理想的文明是建立一个以真善美为核心的道德机制。如在《西湖梦》中,西湖是人间天堂,美景之最,余秋雨引用一位日本和尚虽不高明但极贴切的赞美表达了他对西湖的评价:“它积贮了太多的朝代,于是变得没有朝代。它汇聚了太多的方位,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缥缈。”真善美是人类精神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余秋雨的笔下,人格之真、风物之美,因为缺失了某些因素而成为有缺失的文明。在《文明的碎片》题叙中提到“不存在文明前提”时有三个例子:法西期屠杀婴儿、造反派烧毁古画、小学生推坐满大人的汽车,目标都指向了“恶”———蒙昧和野蛮的代名词,即善———文明的对立面,因为文明是善的。他认为要重建文明,首先文化人的品行必须是端庄的,余秋雨心中文明重建的核心结构,是以真善美的有机结合为基础的文化和人格。余秋雨在急切呼唤的同时,对文明也进行了沉重的思考。余秋雨的散文是以中国历史为经线,各个时期文化的横断面为纬线,将理性的思考寓于散文的载体中,并将“文明”这一主题贯穿融化于其间,以此表现数千年来中国文明和文化步履艰难的沉重。“最大的悲剧,莫过于把并不存在的文明前提当作存在,文明的伤心处,不在于蒙昧和野蛮的搏斗中的伤痕累累,而在于把蒙昧和野蛮当成文明。”他的散文正是通过向读者展示的中国历史上一幕幕蒙昧、野蛮和文明相互搏杀的悲喜剧,提炼出许多令人叹息、发人深省的有关文明的沉重思考。作者在《苏东坡突圈》中叙述苏东坡贬谪黄州这段经历时,展现的是一幕幕文化史上的悲剧,甚至丑剧。在对苏东坡的“围剿”运动中不要说因妒忌而生害人之心的“倒苏”派代表李定、舒澶、王硅、李宜之等,甚至包括沈括这样的人也在“其中”,试问“东坡何罪”?独心名太“高”。于是苏东坡的贬谪,已不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置身于文化之中的野蛮和文明的“围剿”和“反围剿”。

余秋雨作为一个受传统文化浸染,同时又身居都市的现代人,这种双重身份使得作家通过对祖国山川美景进行考察的漫溯中,对民族文明的脉胳进行了精心的梳理,深深地表达出了一代知识分子对中华民族命运以及华夏文明的忧患和关怀。通过余秋雨的散文,不论是《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还是《山居笔记》,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他不仅是一个学者、散文家,而且是一位洋溢着文化气质的哲人。读他的散文如同品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使我们思接古今,浮想联翩,感受到仿佛是源本于生命感悟的人生关怀,历史的沉重感,现实的紧迫感,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深深忧患意识和对拯救文明的强烈愿望。余秋雨站在文学的立场上,阐释了历史,反思了文明,这正是他的散文在文化方面的取向和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余秋雨.秋雨散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4.

[2]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5.

[3]余秋雨.山居笔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

[4]韩石山.散文的热与冷---兼及余秋雨散文的缺失[J].当代作家评论,1996(1).

[5]赵桂宁.余秋雨散文研究综述[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

品味价值散文 篇2

有价值的媒体,才可谓是值得去聆听的媒体。一早,醒来,单调的生活无味的很,朋友带来一部小巧的收音机,于是,打开这半导盒用声音来缭绕窗外无聊的阳光。收音机是很早就不听的媒介,记得那是在大学里,也只有晚来不能睡去的时候才想得起它。听里边的恩怨故事,笑里边的百变人生,讽里边的短浅目光,愤里边的不公之事……而大多时候,听这东西就像吃快餐,只能满足饥肠辘辘的食欲,里边是尝不到半点有滋有味的生活的。

有些东西,原本就没有下咽的价值,而又不得不去聆听。因为,可供选择的东西就那么多,从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鸡子里怎么可能听得出婉转鸣叫的百灵来呢?所以,逼的大家不得不去听了,而听了只是在原本稀里糊涂的脑浆里又塞了些令心情烦躁的垃圾。到最后,清醒的朋友就郁闷了,因为这浮浮沉沉的世界里没有了他所要听的东西,一呼一吸进入胸腔的是股糜烂的令人窒息的.铜臭味。

真正的懂得生活的人,是不会怄气的,他们懂得有些东西也不是给自己听的。就像那毛片,并不是给所有人看的;而很多人都会看,而绝大多数人都看不懂,表现就是安全套的畅销,养生之道的低迷。市场化得时代里,商品是需要主动出击的,保守的东西没有生命力。于是,在这繁荣的世界里,活命把大家逼得拿着商品到处找买主交易,因此,生活里,会莫名的收到商家的促销信息,整个空气里充斥着商品呛人的烟硝火药味。

有了钱,是不一定幸福的,幸福是平平淡淡的生活。生活里,很多人糊涂地沦为金钱的奴隶。有钱人是金钱的打手,而贫穷者才是金钱的受害者;如果我们一味的追求财富,我们的爱,会一点一点被腐蚀,最后,大家都变成一群只用金钱衡量社会的小丑,而这些小丑却会掌握一个时代的命脉,那才是人类的悲哀。

物欲横流的时代里,更需要很多积淀的东西作为人类行为的坐标,那是人类心灵的归宿地,有了它前行的路上才不会迷茫,漂泊的心才有积蓄力量的港湾。

挖掘散文活动中的创新价值 篇3

背景:

《树真好》这是一次主题背景下的语言活动。选择此活动的依据有三:

(一)近阶段我们开展的主题是“有用的植物”,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幼儿生活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们感到新奇,在这个主题中,我们与大自然紧密接触的机会比以往都多。“树”,作为自然界中最常见的一种植物,也就自然而然地跳入孩子们的眼中,对司空见惯的“树”,孩子们对其作用的认识仅仅局限于美化环境,所以我们有必要开展一些以“树”为题材的活动,以此来感受树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这与主题的大目标相统一;

(二)本活动的目标之一是“理解散文,能运用自己了解的树木用途的知识尝试创编散文”符合幼儿园的园本课题和班级课题的思路。

(三)《指南》将“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初步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作为具体的课程目标之一,《树真好》的活动目标正好与此相符合。

实录

实录(一):

由于在活动的设计上,层次清楚,构思较为巧妙,以“买房”为切入点;以“两难问题”为“诱饵”;以“读散文”为“跷板”,充分激起了幼儿活动的兴趣。所以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是很棒的,学习氛围活泼而不放任,孩子们都能专注、投入,积极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对要创编的散文的格式一下子就能接受,在老师的启发下,思维很开拓,表现出了较好的语言能力和想象力。其中嘉嘉第一个创编散文,就一下编了4小段“树真好”,真的让我感到很惊喜,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和榜样作用,整体效果较为理想。

实录(二):

这是活动后的第二天,孩子回去将“树真好”的散文编给了家人听, 家人再把孩子编的话写在“叶子”上,既丰富了墙面布置又激起了继续创编的兴趣。

创新价值分析:

幼儿的表现都是较好的,反映出本次活动的选材和设计是较为成功的。

作为语言活动,要对幼儿的创新的培养,就是让他们用自己的话,用好听的词语描述一件事物,而不是局限与一个点,其实质也是对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细分析其中的创新价值有以下几点:

1.在开始部分,我让幼儿帮我出主意——从两幢都很漂亮的房子中挑一幢,并且要有足够的、不一样的理由来“说服”我,这个过程中,幼儿的求异思维不但得到了发展,对幼儿创新能力也是一种培养。

2.众所周知,树的作用是相当大的,我们人类享受到的“树”的好处已不言而喻,这就为幼儿创编散文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内容的好挖掘为幼儿的创新表现奠定了良好基础。

3.提供的范文,在内容的选择上较典型性,为幼儿的创新表现提供了思路,如;“ 树真好,在秋天,树叶在秋风里飘呀飘,树下铺的树叶就象一张黄色的地毯,我们可以在上面滚来滚去,跑跑跳跳做游戏,又开心又舒服。”这一段可以引发幼儿对其它季节中树的不同作用的创编;又如“树真好,在风沙多的地方,能挡住大风泥沙,不许风沙吵吵闹闹,到处乱跑,这样我的家就会干干净净的。”这一段可以启迪幼儿对树还能挡住噪音、雨点等作用的思考。

引发创新的小策略

1.我们在点评幼儿的创编时一定要到位,根据幼儿所编内容的不同,作好有针对性地点评,如:XX小朋友编得又多又好,假如在编的第X段中,再用上一些好听的词语,就更好了,得到的“小树”也就更多(“小树”是我给他们的奖励)。又如:虽然XX小朋友编的和XX小朋友是一个内容的,但他换了一些词语,非常好听,很有创意。这样老师在给某一位幼儿点评时,其实也在给其他幼儿一种启迪和思路的开拓。

2.“发奖”的事,也可让幼儿去担任,这既能使生生互动做得更好,对幼儿的倾听习惯也是一种无形的要求,有了认真的“听”,就会有认真的“想”,更会有不俗的“说”,能积极地“说”正是语言活动开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浅析鲁迅散文诗《雪》的精神价值 篇4

《雪》是鲁迅《野草》集中抒情很强的象征意义的散文诗。 它是将自己的主观感情隐藏在雪、雨意象的背后, 使得文章优美, 隽永, 意味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赞美了朔方雪顽强战斗的精神。

(一) “可是”一词第一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文章除了写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 还写到意象雨。作者没有直接写江南的雪, 而是用“暖国的雨”作引子。这确实符合读者的感受, 江南情景首先会让读者想到雨, 而且, 还会赋予江南雨浪漫主义的色彩, 甚至浮想联翩。但是, 作者没有给读者这样的预设。相反, 第一句就把读者震慑住了, 他说暖国的雨是单调的, 不幸的。这种情怀从何而来呢?对生长在江南的作者难道不喜欢雨吗?他是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要告诉读者的是他的精神世界。他认为, “雨从来没有变过坚硬的灿烂的雪”。与单调、不幸的雨相比, 雪更加滋润美艳。因此, 他更加喜欢的是江南的雪, 至少努力、 奋斗过的雪才是作者最怀念, 最感动的。“可是”一词让我们发现了鲁迅的感情更加倾向雨江南的雪, 也体现了作者的战斗精神。

(二) “但是”一词第二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文章的前三段作者以饱满的语言较长篇幅描绘了江南雪的秀美, 后三段作者以激昂的语言较短篇幅描绘了朔方雪的壮美。作者首先用了两个奇妙的比喻写出了江南雪的滋润美艳和活力。然后通过想象和回忆描绘了一幅冬花雪野图: 用各种花草衬托出了雪的滋润美艳, 用花草的颜色衬托出了雪的洁白;用蜜蜂的忙碌衬托出了雪的活力。最后加上一个温情的雪罗汉, 作者告诉读者的是他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 是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但是”这个有力的转折词, 作者的感情也随之发生了转变。江南的雪滋润美艳, 温馨感人, 却失去了永恒的价值。雪人最终消融了也象征着美好事物不是永恒不变的, 那么, 还是坚硬、顽强的北方的雪更加惹作者喜爱。由此可以看出, 鲁迅先生的精神已经随着朔方雪在战斗着和奋飞着了。

(三) “精魂”一词第三次再现了鲁迅精神

诗最大的特点是韵律美和节奏美。它指的就是言之长短, 声之高低。文章最后两段简短而且有力, 如果说前面江南雪的描写是优雅舒缓, 那么后面朔方雪的描写是铿锵有力。如果说前面江南雪表达了作者的喜爱, 那后面朔方雪表达了作者的赞美。诗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是想象丰富。正如毕加索所认为, 他不是按所看到的样子表现事物, 而是按他想象的样子来表现它。鲁迅先生把自己想象成了在整个北方的天宇下孤独的战斗着。“五四”运动过后, 政治气候低潮中的年轻人处于消沉时期。瞿秋白在《新青年》上说: “鲁迅先生虽然独自呐喊着, 只有空洞的回音”。[1] 鲁迅先生孤独战斗的心境就表现在了这篇散文诗中, 也是对青年的 “勉励”之情。“死掉的雨”, 是作者自身已近迟暮年纪, 青春隐逝, 但是他的精神仍然顽强地与黑暗残酷的现实做着斗争。不屈服, 不放弃, 才是鲁迅先生坚守的生命哲学。“精魂” 不仅是坚强的雪, 而且是鲁迅的精神。

二、鲁迅精神对当代中学生的启示意义

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有散文抒情的情怀, 也有诗一般想象的翅膀。李欧梵先生认为, 《野草》这个集子中“写得最好的写得最好的抒情诗篇或许是《雪》, 这里抒情场面围绕着南方和北方两种雪的对比而给以启示:雪的两种形象, 成为诗人往昔青年时代和当前的他的隐喻”[2]。有生命力的作品不仅语言文字优美, 表现手法多样, 更重要的是要凝结成作者思想的结晶, 要表现作者灵魂的诉求。这么精致深刻的美文对中学生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 中学生应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

首先是积累的重要性。从鲁迅先生的日记记载可知, 在一九二四年的最后两天, 北京下了一场大雪, 第二天放晴, 但刮着大风。元旦这一天他写下了散文诗《希望》, 表达自身的孤独寂寞, 挣扎于绝望和希望的矛盾情感中。一月十八日他才写下这篇《雪》, 鲜明有力地表达了要坚决战斗的信念。从鲁迅写作的过程可以看出, 他是经过十几天的观察和思考才构思出了这篇文章。在同一时期的早些时候, 鲁迅小说《在酒楼上》也有相似的描写江南雪景的文字, 在这篇《雪》 中经过深度加工, 再次重塑, 才有了这篇文章的精巧和明丽。

其次是真情实感表达的重要性。语言是为了让我们表达思想感情, 写作技巧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 而不是为了运用它而去表达。所以, 表达技巧是为语言服务的, 是让语言更加鲜活, 更加生动。所以, 如果初中生想要在考场上写出一篇好文章, 平时的积累是重要的。这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一致的, 不同阶段的学生写作水平都应达到一定的标准。细心观察生活, 才会有写作素材;勤于练习随笔, 才会有写作语言;多加思考人生, 才会有写作灵感。眼、手、 心一起用到, 才能练就一身写作本领。

(二) 中学生应树立正确、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中鲁迅精神三次再现的过程, 从行文结构上看, 是作者感情的层层递进:由暖国的雨到江南的雪再到朔方的雪。 鲁迅赞美北方雪的壮美, 也表达了对江南雪美好的向往。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鲁迅先生是那么普普通通的一个人, 每天初了接待访客就是写作。然而, 他又是不平凡的,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他还坚持翻译和创作。他的精神告诉读者: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野草》 这本散文集是鲁迅先生生命哲学的体现。无论哪一篇, 都彰显了他顽强战斗的情怀。对中学生来说, 鲁迅的作品未必适合每个人的口味, 但是鲁迅的精神是可以作为指引生活的明灯。尽管他拒绝当导师, 因为他没有为大众指明一条光明大道。但是无论走那一条路, 是大路还是小路, 是平坦的路还是崎岖的路。走这个过程是重要的, 态度是重要的, 人生观价值观是重要的。鲁迅先生为我们提供了态度的选择:积极向上, 昂扬奋斗;人生观、价值观的指引:希望常在, 美好的世界就在前方。

摘要:初中语文教材苏教版九年级下册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均选编了《雪》。与鲁迅其他作品相比, 这是他少有的温情之作。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诗, 文中三次展现了鲁迅顽强战斗的精神。它不仅在写作技巧和方法方面对中学生有重要的学习价值, 而且对当下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也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鲁迅,人生观,精神价值

参考文献

[1]安永兴著.中学鲁迅作品讲解[M].重庆出版社出版.1986.10.

[2]孙玉石著.现实的哲学的——鲁迅《野草》重释[M].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09

人生趋同价值取向散文 篇5

渐入中年,特别是亲身经历了“5.12”特大地震的巨变,不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需求,而是转向精神世界的拓展。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苦苦地思索,总算有些甘之如饴的收获。一切都源自斯普兰格“价值类型说”的启迪。

想在大众传媒上看到“斯普兰格”的名字,恐怕只是个梦想,反正笔者是从未在报刊上见过。这个名字仅限于学术圈里流传,并且极不遥远。然而,他的真实贡献却大大超越自己的声望。

初次接触到斯普兰格的“价值类型说”,是在大学时期,所读文字介绍非常简单,语义泛泛。生平知之甚少,只晓得是个德国人,学术生涯的高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斯普兰格算不上是位心理学家,他的专业是哲学,师从著名哲学家狄尔泰。他那最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并不为世人所知,属于埋没在书斋里的黄金级,甚至钻石级理论,就是“价值类型说”。因为,他提出了不同人生的意义,决定于价值取向的相同、类似或者迥异。

斯普兰格广泛收集资料,旁征博引,把世界上存在的各种价值取向归纳为六大类,恰好形成彼此对立的三组:理论价值VS审美价值,宗教价值VS实用价值,政治价值VS社会价值。一些心理学家把斯普兰格的“价值类型说”又称作“性格类型说”,认为他是在描述偏执于各种价值类型的人。笔者以为这样理解不妥当。斯普兰格首先是归纳了客观存在的价值类型。价值并不是人赋予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关系,人只能去挖掘客观事物的价值。

同件事物可以同时包含几种价值。比如,早晨天空中的红霞很美丽,具有审美价值,但它又是下雨的征兆,观察它有实用价值。一所著名寺院首先有宗教价值,同时作为旅游点肯定又有实用(经济)价值。在西方社会里,教会经常创办福利机构,它们既体现社会价值,又体现宗教价值。一个企业首先要创造利润,同时吸纳社会劳动力,解决失业问题,又具有社会价值。“蒙娜丽莎”是伟大的艺术品,同时又是保值增值的.投资品。科学以求知为最大价值,然而在今天它又是“第一生产力”。单纯只有一种价值的客观事物几乎不存在。

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亦是如此。每个人都要面对许多价值选择,偏执于某个价值的只是极少数人。比如,牛顿既是伟大的科学家,又是虔诚的宗教徒,还是造币厂厂长。斯皮尔伯格作为世界级导演,肯定极其重视审美价值,然而他的传记作者又称,他还是谈生意的高手。索罗斯被舆论视为“金融杀手”、“投资巨鳄”,但是通过他的言论可知,他其实还想实现许多的政治和社会理想。把某个人活生生地归作一个价值类型是不妥当的。

值得注意的是,斯普兰格把六种价值是并列介绍的,意味着他本人不准备在它们中间分出高低。它们都是整个价值体系的一部分。但是,社会上却不乏抬高一种贬低其他价值的言论。比如,在一些文学作品里,企业家和政治家往往成为反面角色,正面描写企业家和政治家的极少极少。与其说天底下奸商或者政客太多,莫如说是文人们在内心里贬低实用价值和政治价值。相反,艺术家推崇审美价值的言论则屡见不鲜。

正是因为客观上有这种极扬极贬的做法,形成了人们普遍倾向一种价值,忽视其他价值的习惯。比如,在中世纪欧洲,宗教价值压倒了其他价值。在中国古代,甚至到中国的近现代,社会价值与政治价值压倒了一切。在今天,则是实用价值压倒了其他一切价值,以至于凡事都要用金钱来衡量价值。这已经造成了社会整体的不协调。

不得不特别触及宗教价值了。其他五种价值的涵义不言而喻,宗教价值的提法,是斯普兰格生前活在浓厚宗教氛围,故此命名的缘故。因而,后人将“超验价值”的概念等同之,更有跨文化色彩,更有普遍意义。什么是“超验价值”呢?我们平时都埋首于具体的人和事中,每天接触一个个具体的人,处理一件件具体的事。然而,我们免不了会想:自己天天忙这些有什么意义?这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答案无法在日常经验中寻找,因为日常经验无非就是这些琐碎的人与事,只能超越日常经验去寻找答案。这就是“超验”的意思。追求宗教价值,实际上就是追求精神寄托,渴望某种超凡脱俗的感受。

超验价值在人的一生中有种轮回的意义,却并非每个人能够领会到。学生时代,普遍有追求超验价值的倾向,喜欢高谈阔论、玄思冥想,因为大多不接触实际工作,很少体验到实用价值。进入社会以后,人们一方面迅速融入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不再有经常讨论“形而上”问题的机会。大家从普遍追求超验价值,转过来追求实用价值,同时不免自嘲当年的的荒诞不稽。

但是,这个转型并非最后结果,人到中年,特别是功成名就以后,往往容易又转回去,再次对超验价值感兴趣。因为实用来实用去,处理的无非都是一些琐事。通过完成这些实际工作,人们该拥有的这时候都已经拥有,不能拥有的也不再抱幻想。

散文价值 篇6

一、初中生写作和作文指导 教学现状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7-9年级学生的“写作”提出了8条要求, 其中明确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 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多角度观察生活, 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 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 表达力求有创意。写记叙性文章, 表达意图明确, 内容具体充实”。

但目前中学生写作及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并不乐观。学生作文无话可说, 胡编乱造, 思想贫乏, 语言幼稚, 甚至有不少学生在初中毕业时都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教师层面, 重阅读轻写作, 对作文有“临时抱佛脚”的侥幸心理, 忽视平时的写作指导;也有很多教师常用“文无定法”来为低效的作文指导寻找借口;此外, 教师自身的写作水平也不尽如人意。

二、经典的界定和范本的选 择

建国后, 语文教材选文标准也在不断演变, 从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文质兼美, 堪为模式”及“教材无非是例子”, 到本世纪“以‘个人本位’标准为轴心, 以‘文化本位’标准为经线, 以‘社会本位’标准为纬线”来构建的“三位一体”选文标准观。其中“具有积极的思想内容和优美的艺术形式, 具有文质兼美的特点”这一标准始终没有改变。因此, 我们可以大致确定, 具有上述特点的选文都可称得上经典。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来看, 其中一大部分选文只能用来赏析, 却极少能够活学活用, 如文言文、大部分外国作品等;而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既堪称经典, 同时对中学生写作又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据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研究:朱自清的很多作品都是他作为一个中学 (后为大学) 国文老师“有意的尝试”, 可谓是用心良苦之作。朱自清先生的“写作和他所从事的语文教师的工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们甚至可以说, 朱自清的散文就是语文教师所写的散文, 他写作的对象、写法、风格, 都受到语文教师的环境、素养、眼光、职业习惯的制约与影响”。

如何提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是朱自清长期思考的一个问题。他曾有过五年的中学语文教学的经验, 离开中学到清华任教后, 他又长期担任大学一年级的国文教学课程。旅欧期间, 他特意写作了《欧游杂记》《伦敦杂记》两部散文集, 作为送给中学生阅读的礼物。可见, 朱自清一直在用自己的实践来指导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因此, 选择朱自清的散文《春》《背影》《绿》《荷塘月色》, 作为学生写作指导的范本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朱自清散文在作文教学 中的价值

1 选材———以小见大

初中生在写作文时经常会犯这样的毛病:材料陈旧, 缺少真情实感。写老师, 就是写老师如何带病坚持上课;写父母, 就是写深夜送“我”去医院急诊;写奉献, 就是雷锋、焦裕禄;写自强, 那一定得是张海迪……千人一面, 千篇一律。那么, 学生的生活中是否真的没有可写的材料呢?不妨来看一看朱自清先生的几篇作品。

朱自清散文大都选取了生活中的平凡事, 甚至是琐屑之事。《背影》选取了父子车站送别的场景, 尤其是描写了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为儿子买橘子的细节,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 穿着黑布大马褂……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细节中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至爱, 抒发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在《儿女》一文中, 作者用近乎啰嗦的文字叙述了发生在家里的烦心事: “每天午饭和晚饭, 就如两次潮水一般。先是孩子们你来他去地在厨房与饭间里查看, 一面催我或妻发‘开饭’的命令。……接着可又你要大碗, 他要小碗, 你说红筷子好, 他说黑筷子好;这个要干饭, 那个要稀饭, 要茶要汤, 要鱼要肉, 要豆腐, 要萝卜;你说他菜多, 他说你菜好……”透过那乱成一锅粥的家庭琐事, 我们体会到的却是浓浓的爱子之情和天伦之乐。

我们的生活中也许确实没有多少轰轰烈烈的事情发生, 周围人身上也没有多少丰功伟绩可写。但只要像朱自清那样, 从生活的琐事当中去挖掘内涵, 善于以小见大, 小事情中也能悟出真情实感。2011年苏州中考满分作文之一的《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就是选取了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小事, 以“阿婆的煤炉和蒲扇是一道清新的风景”“公公的铁门和茶壶是一道温馨的风景”“早点师傅的油油的憨笑是一道温暖的风 景”为小标题, 叙述了发生在去学校途中的三件小事, 赞美了人间最美的温情。正如题目所说的那样,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 鼓励学生写自己身边的事情、熟悉的人和事, 写起来才会真实、生动、传神, 富有生活情趣。朱自清认为要对客观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 深入的体味, 作文“才有真趣可言”。

2.立意———美好情怀

文章的主题有多种选择, 以“爱”为核心的人类一切美好的情感, 都会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起到澄澈心灵的作用。这一类主题也就成了我们阅读中见到最多的历久弥新的主题。在课堂教学中, 这类文章要重点赏析, 让学生在品味中学习文章的立意。朱自清先生的散文, 在立意上并不标新立异, 而是善于发现并放大平凡小事中的“真善美”。《冬天》写了三段故事, 人物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 只取季节的相同, 内在线索是写冬天里作者感到的人情之暖, 父子间、朋友间、夫妻间的深挚情感, 写这种情感有何意义? 文末有一句极为重要的话, “无论怎么冷, 大风大雪, 想到这些, 我心上总是温暖的”。其他如《春》中所表达的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自由活力的讴歌;《绿》“借自然抒发情怀, 用山水诉说性情”, 表达了对充满生命力的美好事物的赞美;《背影》中悲惨境遇中的父子之情更是让人唏嘘动容。

生活中, 我们缺少的是对美的发现和提炼。看看一些成功的习作, 我们不难发现, 好的作品在立意上也是有章可循的。2012年厦门中考一篇满分作文《幸福地图》, 小作者选取了“家里”“、公交车”和“学校”三个场景, 表达了对幸福生活的赞美和感激。“这些幸福的元素都是来自人们内心世界最真挚的情感”, 作者在文末这样感慨。虽然社会是复杂的, 但我们不能被负面能量占据了自己的心灵。唯有对美有了深刻的认识, 才能去发现更多的美, 创造更多的美。

3. 结构———和谐完美

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率性而为, 但这并不适合初学写作者。一篇像样的文章, 内容和形式是并重的。东拉西扯, 再好的内容也堆砌不成一篇好文章, 只有将内容放置在合理的结构中, 才能体现它们的价值。还是来看一看朱先生的几篇大作。《春》采用了横式结构, 严谨精美, 先总写春天, 继而又分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几个画面细描细绘, 最后又总写收束全文, 画龙点睛。学生习作时, 如果遇到写景类的文章, 完全可以借鉴《春》的结构来谋篇布局;《背影》则采用纵式结构, 虽全文用倒叙来排布, 但中间的行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来安排的。值得注意的是, 在叙述中他很讲究层次间起伏跌宕, 有山间小溪般的曲折委婉。先从家中的惨淡境况写起, 写父亲脾气不好, 为后文情感转折作铺垫;再写北上上学, 父亲送与不送的纠结, 继续蓄势;到了车站, 原本可以到此为止了但父亲执意要为“我”买橘子, 才有了令读者终生难忘的“背影”。行文如层层剥笋, 渐入佳境, 卒章显志, 回味无穷。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记叙文写作时, 习惯用“详略得当”等空泛的术语来要求学生, 如果能用《背影》来作为范本, 收到的效果会更明显。

朱自清根据写作的需要熟练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结构, 他还非常注重“周严圆密”, 力求完美, 可谓独具匠心。《荷塘月色》从“我悄悄地披了大衫, 带上门出去”到“轻轻地推门进去, 什么声息也没有, 妻已睡熟好久了”, 首尾契合, 浑然一体;《绿》结尾“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 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比开头一句多了“不禁”二字, 不仅是章法上的首尾照应, 更是情感上的凝聚升腾。另外, 朱先生写景时的移步换景、多“觉”并举, 段落间的承上启下、回环照应也值得我们去体悟、效仿。

4.语言———生动质朴

语言的生动和质朴并不矛盾, 前者侧重于修辞手法, 后者侧重于用语习惯。在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中, 这两者得到了和谐的统一。朱先生爱用比喻修辞, 他曾说过:“比喻是文学重要的一部分。”他的比喻生动而不生僻, 贴切而不落俗, 形象可感而清新隽永。无论是《春》中将春比作“娃娃”“小姑娘”“青年”, 还是《绿》中一大段博喻、《荷塘月色》中“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梵婀玲奏着的名曲”……观察之细, 联想之切, 令人叫绝。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好好玩味, 引导学生去丰富他们的联想和想象, 在实践中大胆运用, 起到“平中见奇”的效果。关于这方面的论述, 语文界成果颇丰, 不再赘述。

朱先生善用口语, 自然少雕饰;善用叠词, 意丰而韵美:我们几乎可以在他任何一篇散文中感受得到。再来看“炼字”的例子: 《《绿》中“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句, 一个“镶”字, 既写出了瀑布与山石的位置关系, 更让人感受到了瀑布珠玉般的质地, 和老舍先生的“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异曲同工;“便倏的钻了进去”中“钻”字本很普通, 但用来写瀑布溅起的水花, 如白梅、似杨花, 娇嫩可爱, 随风吹送入怀, 情态毕现, 作者内心的爱意顿时跃然纸上。一次作文指导课上, 老师让学生根据一幅“走过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小男孩”的照片进行描写, 一位学生描写道:正午的阳光将男孩的身影压抑得很短。一个““压抑”给我们太多丰富的联想, 足以让人震撼。我们不奢求学生的习作字字珠玑、与大师比肩, 但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向大师“取经”, 如果一篇普通的学生作文中能有一两处令人叫绝的用字, 难道不可说这也是一种成功吗?

散文价值 篇7

散文文体特征较模糊,其最大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散文教学的关键就是对作品主旨或情感的把握。尽管散文有诸多分类,但主旨或情感始终是统领全文的“神”,找到这一统领全文的“神”,就能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从而提高阅读效率。散文阅读的方法有多种,笔者通过不断观察和实践,认为从分析散文标题入手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文章的标题是文章内容的提炼与浓缩,在某种意义上堪称文章的“眼睛”。散文有“文眼”之说,很多优秀的散文题目其实就是该文的“文眼”。在散文教学中,文章标题往往就是理解文章的关键。所以,教师能合理引导学生抓住文章标题的特点进行研读,就等于找到了一把敲开散文大门的“钥匙”,从而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重视课文标题在散文教学中的价值,是进行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因“题”导入,激发阅读期待

语文阅读教学,其“人文性”的基点就在于“情感”。精彩的导入能够创造课堂气氛,紧贴学生情感,进而提高课堂的阅读效率。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教师非常重视课堂导入,好的导入能够引人入胜。正如于漪老师所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他们牢牢地吸住。”

笔者认为,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利用题目来巧设导入语是很好的一种做法。文题是文章的极度凝练和高度总结。在众多类型的导入法中,以文章标题导入是最简单也最有实效的一种。通过散文标题来设计教学导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引导学生围绕文章标题一次次地叩问、质疑,能激发学生阅读期待,使之能够主动地探究文章内容。

因“题”导入要关注题眼。题眼是文章题目中关键所在,通常由题目中的一个字或一个词来充当,它是文章的重点和核心所在。题眼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把握文章主旨的“钥匙”,是读者了解文章最好的突破口之一。比如老舍《想北平》一文的题眼即是“想”字,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抓住“想”字展开理解,并由此字设计以下两个问题:①作者想北平,为何而想?②作者想北平,是通过什么手法、什么内容来体现这个“想”字的?在品味文趣、领悟特色时,也同样可以围绕“想”字进行。这样就能让学生自然迅速地进入课文。又如《听听那冷雨》一文的教学,笔者抓住文题中“冷”字来做文章,由“冷”字设计导入语:人们都喜欢丝丝滋润的暖雨,而有人偏偏喜欢冷雨,他为何喜欢冷雨?他又从冷雨中体会到了什么?这个问题的导入,既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对象的特点,又能自然地体会到当雨和冷结合后的那份无助无奈的离愁。这样以标题作为引导学生阅读的切入点就能达到文本、作者、读者三者有效对话的目的,从而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因“题”导入,除围绕题眼展开推敲外,还可以借助标题中关键词之间的关系展开思考。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就可以引导学生探寻标题中的“我”与地坛之间的关系。又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教师可以在教学之初提出这样的问题:本文是写“荷塘”还是写“月色”,作者凸显的重点是什么呢?通过对课题的推敲,学生对该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踏上阅读探究之旅。

二、审“题”初读,理清文章脉络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题目,我们可捕捉很多信息:描写的对象,写作的脉络,作者的观点……如果在教学时能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就可以快速理清文章的脉络。从标题入手,初读题目,理清文章脉络。

很多散文的题目体现文章的思路,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众多读者熟知,标题“背影”贯穿全文,充当线索,表现父亲对儿子真挚的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引导学生钻研题目,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分析标题来寻找文章思路的方法有很多,如对散文的题目进行分解就是比较实用的一种。散文的标题大多言简意赅,或是一个词,或是一个短语,如果能够对其合理分解,其中的奥妙就会呈现出来。同样作为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代表作《荷塘月色》,不难发现,这个题目中包含了两个并列名词,即“荷塘”和“月色”,这两个内容应该是作者阐述的重点,以此作为分析文章内容的契机,在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后,就不难发现:作者在月下绕着荷塘而行,围绕着荷塘和月色展开描写,其主体内容就是先写月光下的荷塘,再写荷塘上的月色,以及荷塘的四周。文章线索明确,结构清晰。

另外,还有不少散文题目具有可扩展性,如果能引导学生对标题进行有效扩展,可以促使学生的阅读逐步深入,从而更快更好地去了解文章思路。如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出“西地平线上的——”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补足题目。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后,会对西地平线上的日出有较深的印象,而文章提及的三次日出恰恰就是该文一条明晰的主线。

在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类型中,散文时常会出现在其中。在对散文考查的各类题型中,对标题的考查并不少见,如2010年高考北京卷第17题:简要分析“海棠花”在文中所起的作用。(答案:海棠花构成了文章的线索。海棠花寄托了作者的乡愁,升华了作者的爱国情感。)很显然,这道题目是对文章标题的考查。2009年高考湖北卷中选了杨振声的《书房的窗子》一文,考题中有这样一道:窗子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说明。(答案:①窗子是本文的一条重要线索。②作者开篇写窗子的作用,接着主要写“我”喜欢北窗的理由,最后具体形象地描绘想象中北窗的景象。)这些题目的考查都触及文章标题的作用,事实上,在我们平时的散文教学中,以标题为线索的文章不少,如果能引导学生对标题进行深入解读,就会在探究中有效地把握散文的“形”与“神”。

三、循“题”设问,架构教学流程

散文阅读教学属于文学作品鉴赏中难度比较大的一类。散文题材广泛,写法灵活,语言洗练,形散神聚,这既给散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也带来不小的难度。散文教学从哪里下手一直困扰着许多语文教师。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利用标题,巧设“主问题”,给教学一个有效的预设,这会极大地提高散文教学的效率。

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这样的提问占据了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学问题。设计“主问题”可以简化教学头绪,可以带动学生对课文的整体阅读,从而将教学引向以学生课堂思维活动为主的整体阅读教学,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由此可见,“主问题”是阅读教学中立意高远的、有质量的课堂教学问题,是深层次课堂活动的引爆点和牵引机,在教学中显现着“以一当十”的力量。散文一般篇幅短小,内容精练,语言典雅,韵味无穷,其标题极度概括,内涵一般比较丰富。散文的标题往往是文章灵魂的再现,无论是品读散文还是写作散文,都需要特别关注文章的标题。所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来设计阅读教学的“主问题”是非常有效的。如教学韩少功的《我心归去》一文,笔者就尝试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本文题目是“我心归去”,作者的心归到哪里去?为何要归去?又是怎样写归去?这个问题包含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由该思路引导学生去探究文章内容,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大大提高。又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汪曾祺的《金岳霖先生》时,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在作者看来,金岳霖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文中总共记述了他几件事?学生通过阅读圈点文章,在仔细阅读文本后,得出结论:作者主要从外貌、语言、行为、性格、重感情几个方面写金岳霖先生,他是一个“有趣”的人。(此环节中,笔者进一步追问:金先生的“有趣”体现在哪写方面?通过师生合作得出答案:独特的外貌言行、独特的教学风格、对专业独特的理解、对友情独特的表达、对生活独特的热爱。)文章总共记述与之相关的七件事情:外貌,上课的开场白,上课的提问,与学生的交流,与同事朋友的交往,与小孩的交往,了解社会。通过文章标题来设计教学“主问题”,简化了教学程序,深化了教学内容,不啻为散文阅读教学的一条捷径。

四、借“题”发挥,拓展语言训练

散文作品阅读是高中语文学习和考查的重点和难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阅读与鉴赏”的教学建议是引导学生“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还要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训练双基。课文的标题可以作为教学的开始,也可以是教学之后的写作训练。教师可以借“题”发挥,结合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今生今世的证据》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的一篇有关故乡的散文,这篇散文哲理性强,抒情味十足。文章的题目含蓄蕴藉,是散文中难得的好题目。虽然是自读篇目,但鉴于每一届学生有许多人对该文非常喜欢,笔者就做了这样一个尝试:要求学生同样也以“今生今世的证据”为题,按照课文的内容进行仿写,记录最美的回忆。很多学生在这样的仿写中获得很大的收益,有学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我自小就在乡村长大,那里有我最早的记忆,所有的证据都已镌刻在我的脑海中,不管我以后将身处何方,童年的乡村永远是我生命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化用名家的语言,文章的内容和语言的表达上都上了一个台阶。

“小题”还需“大做”,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关注文章题目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从题目入手,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让学生自觉去钻研、探讨文章的内容;从题目入手,把握文章的主线脉络,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从题目入手,可以通过巧设“主问题”来“导演”课堂;从题目入手,学会拟题和分析文章的技法,可以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总之,文章的标题不容忽视,在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能从课文标题入手,善于用慧眼发现标题的佳妙处,深入探究课文标题的教学功能,相信此类做法定能使我们的散文阅读教学呈现另一番景象。

参考文献

[1].章林华《阅读教学中“主问题”的设计与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第9期。

[2].许燕审《美视觉下的高中散文教学》,《语文天地(高中版)》2013年第9期。

[3].陈果安等《散文的欣赏与写作》,湖南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黄斑视网膜厚度下一篇:地震科研项目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