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里的中国课

2024-06-24

哈佛大学里的中国课(精选六篇)

哈佛大学里的中国课 篇1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之际,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健康的情感态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能够正确把握时代脉搏,用正确的导向引领学生,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就能让历史不死,并使之成为开启学生心扉的窗口,承载更多的育人功能。与单一的历史课相比,教师必须有意识引导学生追寻历史,更强调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而不只是满足于读历史文本。这些问题包括:社会是怎样变化的?因什么问题而改变?社会之间的竞争由什么因素而导致?社会中的各种组织是如何诞生的,它们如何赢得并保持自己的权利?政治或社会冲突是如何爆发并如何解决的?经济繁荣的原因和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人类社会如此多样化?宗教信仰如何与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发生关系?个人和社会组织在社会变化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等等,如此的历史课,容易为学生提供参与历史的机会,容易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热情,容易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也容易达成国家所制定教育的目标,当然他对历史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要求也更高。

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与外强抗争的历史,是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民族大众为了救国图存和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进行了伟大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困的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一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且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毛泽东同志有一句话: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为什么需要马克思主义这种理论呢?在18世纪的所谓康乾盛世时期,关于当时社会经济状况,唐甄在康熙四十年记载:“清兴五十余年矣。四海之内,日益贫困,农空、工空、市空、仕空。谷贱而艰于食,布帛贱而艰于衣,舟转市集而货折赀,居官者去官而无以为家,是四空也。金钱,所以通有无也。中产之家,尝旬月不观一金,不见缗钱,无以通之。故农民冻馁,百货皆死,丰年如凶,良贾无筹。行于都市,列肆琨耀,冠服华腆,入其家室,朝则熄无烟,寒则蜷体不申。吴中之民,多鬻男女于远方,男之美为优,恶者为奴;女之美为妾,恶者为婢,遍满海内矣。”“摊丁入亩”的税制牢牢地将农民固定在贫瘠的土地上,扼杀了产业化的苗头。

旁观者清,英国特使马戛尼在乾隆后期的出使日记中指出“,自从北方或满洲鞑靼征服以来,至少在过去150年里,没有改善,没有前进,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当我们每天都在艺术和科学领域前进时,他们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

我国宋代工商业早已非常发达。经过蒙古元朝的大破坏而逐步复苏,明代工商业进一步发展:铁产量为北宋的两倍半,棉布取代麻布成为纺织品的主流产品。无论是铁、造船、建筑,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在世界都遥遥领先,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一半(一说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重还要高。而所谓康乾盛世虽然人口数倍于明朝,然而铁和布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品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代的水平。到康乾盛世末期,中国工业产量仅为世界的十分之一左右,不及二百年前的明代。无论是在繁荣的质上还是量上,所谓“康乾盛世”都远逊明代。

不但要在国内比较,还要到国际上比较。欧洲复兴以来,启蒙运动、体制改革、产业革命蓬勃发展,蒸汽机、纺织机、火车轮船、机械制造、现代工厂不断出现,就连相对落后的俄国也在彼得大帝时期通过向英法德学习走向进步。而老朽的满清帝国却妄自尊大、闭关自守;在这“康乾盛世”几乎没有什么发明创造和技术更新。直到西方商船和兵舰前来敲开“满大人”锈蚀腐烂不堪的国关大门。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成为一个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的社会。毛泽东在回顾这段历史时候,曾经深有感触地说,回顾我们这一百多年的历史,真的是非常屈辱的,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大大小小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欺负过我们、都打过我们。所以毛泽东同志说,落后就要挨打。

鸦片战争以后,一些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在思考,我们为什么败在英国人手中呢?最后得出结论:主要我们技不如人,于是历史上开始所谓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应该来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学习了很多西方的技术,也引进了许多西方的工业现代化,中国的民族工业有相当一部分是在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我们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也是那个时候崛起的,但是洋务运动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具有封建性和腐朽性的,从洋务运动的口号中可以看出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那是的中国还是坚定的认为我们的文化、制度本位,还是世界老大。在甲午战争中,洋务运动打造的世界一流的北洋舰队灰飞烟灭、全军覆没。这场战争使我们看到了日本在明治维新运动中所取得的成就,也使我们认识到我们落后的不仅仅是武器和技术。我们要深刻理解毛泽东同志的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这个落后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落后。

所以历史上的1895年是一个历史的节点,从甲午战争后,在中国出现一个现象叫“西学东渐”,西方的许多思潮纷沓而至了。特别是1915年新文化运动以后,进一步促进了这种思想的交流活跃。西方各种文化纷纷传人中国,比较有代表性的思潮有五种: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温和社会主义和激进社会主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青年知识分子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自发地学习西方各种文化,终于在各种大浪淘沙式的比较中,认识到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唯一能够救中国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列宁主义号召劳苦大众推翻反动统治,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俄国十月革命取得伟大的胜利。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是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结果。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人民从来就是勤劳勇敢、富于革命传统的。他们的斗争之所以屡遭挫折和失败,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没有一个先进的坚强的政党作为凝聚自己力量的领导核心。而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这种局面就有可能结束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和中国全面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正确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任务基本完成,从而为集中力量进行建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建党90周年代表大会上指出,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叙述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中国。着重阐明三个问题: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如何理解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的关系;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中编讲述的是1919那至1949年十七大中国历史,在这段历史中,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实际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下编叙述的是从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开始,一直到现在50多年的历史,紧紧围绕一个主线,就是中国人民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历史,是如何在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程中,经过不断的比较和总结,坚定不移地选了和坚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道路和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在给大学生上课的过程中,针对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比如说,针对近年来流行的观点,认为“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在这些人心中,殖民侵略不是有罪,而是“有理”、“有功”。那么,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究竟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是帮助中国实现现代化还是使中国半殖民地化、殖民地化?我们在课堂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既没有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使中国实现资本主义现代化。毛泽东同志说:“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的近代史。”这个论断,是完全符合历史实际的。

哈佛大学里的中国课 篇2

中国大学里的“科研”,基本上都是瞎掰

中国大学里的“科研”,基本上都是瞎掰(-04-07 08:25:00) 标签: 杂谈 分类:好文推荐 几十年来,中国的大学教师们,对科学和文化的进步贡献极小,当社会指责他们的无能时,他们照例抱怨没有得到“重视”和“投资”。近年来,政府每年花费数千亿的科研经费,也增加了对大学的投入:全社会热切期待的科学和文化进步,依然如故,尽管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教授,大学教师们获得“诺贝尔奖”的可能,比中国足球队赢得世界杯冠军的可能还要要小100倍。是中国的大学教师们不想获得科学成就吗?不!他们做梦都想(中国足球队也想),但是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因为他们本来就是一群平庸的人;套一句老话: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一个胸怀大志的人、一个不甘平淡的人、一个充满工作热情的人,甚至一个想当大官发大财的人,是不会选择当教师的,尤其是在平庸的大学(令人沮丧的是大多数大学都这样),只有那些害怕竞争的、甘于平淡的人,才会当教师;本来就平庸的人,加上平庸的环境和平庸的体制,当然不会出现科学的天才。在今天的大学,每当某个教师获得一笔科研经费后,都会大喜过望,弹冠相庆,按道理,国家给你经费,也表示给了你任务,你应该感到压力和责任才对,但是,你不会看到责任,只能看到“得手后的窃喜”。这些科研经费,不久后会陆续的变成教师家的.电脑和数码相机,变成各国风景区的机票的食宿费,变成汽车的油票和路票,当然也有很多交到了餐馆。由于国家体制的缺陷,他们只要到时候向有关系统“结题”就可以了,而究竟怎样结题,他们是心知肚明的。我真诚的希望国家停止在大学的“科研”活动,把这些钱投向农村,多亿的资金,可以让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体系维持高质量的运转,同时向农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退休工资,这些钱可以改变社会很多,但是投在大学,绝大多数都打了水漂,同时也使某些教师更加不知羞耻。   (本文系转载文章)

哈佛大学里的中国课 篇3

关键词:视频公开课,音频,录制技巧,后期制作

2010年, 网易推出“全球名校视频公开课项目”, 引进包括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 内容涵盖人文、社会、艺术、金融等领域的视频课程, 首批上线1200集, 其中200多集配有中文字幕。我国教育部于2011年启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项目以来, 不断有新的课程上线, 计划到2015年末建设500门以上的视频公开课。“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不仅有利于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同时也是实现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战略的重要手段,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浙江传媒学院拥有全国第一辆高清电视转播车, 配有八套汤姆逊LDK 8000高清摄像机、雅马哈DM2000数字调音台, 结合学校200平米演播厅, 对杭州及周边各大高校进行视频公开课录制及制作工作。自2011年以来, 录制并制作了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学院等十余所高校的视频公开课, 受到了各大高校的一致好评。

那么, 怎样提高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音频前期录制以及后期音频处理两个关键问题呢?本文结合参与录制的将近五百节视频公开课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 顾名思义, 就是把公开课录制的脚本和各项注意事项都计划好的一个过程。每一节视频公开课的录制, 都需要前期与老师沟通, 确定拍摄方案以及拍摄地点。拍摄地点的选择不同, 就意味着收音环境的不同, 那么就需要我们对不同的录制环境都要指定一套相应的收音方案。

对于普通类授课, 我们最常采用演播室录制。

课程主讲人在讲台周边授课, 根据需要采用领夹式话筒或者头戴式话筒。对于一些头部摆动频率不是很高的授课教师, 我们采用领夹式话筒, 领夹式话筒体积小、灵敏度高、噪音低、可承受高分贝的声压级而不失真;而对于在授课时, 来回走动范围比较大的授课教师, 我们采用头戴式话筒, 头戴式话筒的拾音头靠近嘴边, 可以配以心形或超心形话筒, 拾音效果好, 并且不易啸叫。在演播室的录制环境中,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视频公开课, 虽然主讲人是授课老师, 但是也会涉及到提问环节, 所以我们在演播厅里布置1至2个强指话筒, 用于收同学们回答老师问题的声音, 另外, 有老师也会指定学生单独回答问题, 那么就要在现场准备手持话筒。

对于实践类授课, 例如体育类课程, 一般采用无线收音设备, 主讲教师采用头戴式话筒, 在动作示范时便于收音;体育类课程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较少, 而跟着教师做动作的情况较多, 因此, 现场需要吊杆, 收学生和老师运动的环境音。

二、公开课录制环节

公开课录制过程, 就是按照事先计划好的脚本和方案, 用摄像机、拾音话筒等器材进行实地录制的一个过程。视频公开课的主要音源就是授课老师的语言声, 也就是“说话声”, 因此音色和音量的起伏变化不是很大, 常用的录制方式就是近距离拾音, 对音色的加工也不需过多, 只需要保持原声的清晰度和圆润度, 再加以适当的降噪处理即可。为了提高音色的艺术表现力, 可以适当通过调音台, 对四段均衡器进行调节, 详细如下:

(1) HF:6—16k Hz, 影响音色的表现力、解析力。

(2) MID HF:600Hz—6k Hz, 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清晰度。

(3) MID HF:200—600Hz, 影响音色结实度。

(4) LF:20—200Hz, 影响音色的浑厚度和丰满度。

因为我们采用高清电视转播车录制视频公开课, 停车位置与演播厅之间距离较远, 用音频线传输, 音质损耗的比较厉害, 因此我们在演播厅设置一级调音台, 通过一级调音台将声音放大后送入转播车的二级调音台, 这样, 保证了声音信号录制下来损耗小, 音质好。此外, 在公开课录制环节, 我们后期需要对讲课老师的授课内容添加字幕, 因此, 一级调音台输出一路给电脑, 单独录制授课音频, 便于课程录制结束后立即开展打字工作。

三、后期制作

前期准备, 课程录制, 后期制作这三个阶段是视频公开课制作的完整过程的主要阶段。后期制作阶段就是通过各种编辑软件, 对录制好的公开课音频文件进行后期整理、编辑和制作, 知道最后成片制作的一个过程, 也是公开课录制的最后一个阶段, 也是一个总结和早创造的重要阶段。

公开课录制声音后期制作编辑的方式有很多, 一些编辑软件, 如edius、Ae等都能对声音进行简单的处理, 或者利用专业音频处理软件Cool Editpro来处理音频。不论是通过哪种方式, 最终的效果就是画面与声音有机结合, 力争给观看者带来声音的时间美感和空间美感, 达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结语

视频公开课的音频工作有其特殊性, 我们需要懂技术, 也需要懂艺术;要懂声音, 也要懂画面。调音台、话筒、效果器、录像机, 这些相关软硬件知识都需要去掌握。画面和声音的艺术表现手段需要去把握, 只有这样, 技术手段才能更好的为艺术服务, 才能制作出更好的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

参考文献

[1]刘嘉彧.浅谈录音技术中人声的处理手法[J].时代教育, 2011 (03) .

哈佛大学里的中国课 篇4

中国大学精品课程视频

1.吉林大学人文视野中的生态学

2.苏州大学英语经典美文(英语)

3.南开大学六大名著导读

4.北京师范大学古诗词鉴赏

5.武汉大学唐诗艺术

6.南开大学小词中的修辞境界

7.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系列讲座(英语)

8.湖南大学现代礼仪

9.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演讲与口才

10.江西财经大学商解孙子制胜韬略

11.合肥工业大学沈括与他的《梦溪笔谈》

12.武汉大学古希腊文明的兴衰

13.武汉大学西方历史的源头

14.东北大学老子的人生智慧

15.南京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精华

16.华东师大学习心理学

17.南开大学心理学与生活

18.河海大学中华水文化

19.山东大学中国审美文化史

20.西安交大艺术思维与方法

21.中山大学视觉文化批评

22.四川大学中国诗歌艺术

23.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心理学

24.山东大学管理学与领导艺术

25.东北大学易学与中国管理艺术

26.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音

27.浙江科技学院现代绘画赏析

28.北京师大从爱因斯坦到霍金的宇宙

29.中国科技大学认识宇宙

30.北京师大西方文学经典鉴赏

31.清华英语词汇学

32.南航英语教学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哈佛大学里的中国课 篇5

一、中国近现代史彰显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 救国救民的求索精神源自于社会责任感。

中国自古就有“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鸦片战争后, 中华民族面临了空前的民族危机。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 中国的仁人志士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历尽千辛万苦, 苦苦探索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道路。先是农民阶级走上反抗的道路。后来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洋务运动”虽然以失败告终, 但开启了中国现代化进程, 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 中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在这生死存亡关头, 中国人没有退缩, 而是更加执着地担负起了探索国家出路的重任。戊戌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相继失败, 表明了资本主义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的出路还需要进行新的探索, 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担负历史使命接下了历史的接力棒。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8年的英勇奋斗, 终于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胜利, 并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总之, 近代以来, 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再到无产阶级, 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出路都进行了艰难的探索, 这种不屈不饶的求索精神彰显了先贤们可贵的社会责任感。

2. 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体现了社会责任感。

在漫长的中国近现代历史长河中, 一代又一代的先进分子为了救亡图存、富国强兵, 不惜抛头颅, 洒热血。这种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正是其社会责任感的高度体现。早在1898年“百日维新”失败, “六君子”惨遭杀害。其中, 谭嗣同原本可幸免于难, 出走日本, 但是他认为变法“无不以流血而成”, 于是康慨就义。监刑前, 他悲壮地高呼:“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 快哉!快哉!”表现了为变法维新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在辛亥革命期间, 也有众多的仁人志士, 如著名的有秋谨、宋教仁等, 为民主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则出现更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如把自由视作高于生命的革命伴侣陈铁军和周文雍、“杀头不要紧”的夏明翰, 以及像警予、杨开慧、江姐等千千万万的革命烈士。是他们心中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一个崭新的中国。

3. 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表现了社会责任感。

中国近现代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优秀儿女艰苦奋斗、乐于奉献、改变社会贫穷面貌的历史。一方面, 中国民族资本家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打击下, 艰难发展, 在夹缝中求生存, 为中国经济近代化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另一方面,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人民秉承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早在抗日战争时期, 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 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 开展大生产运动, “一面动手开挖窑洞解决住宿问题, 一面动手开垦荒地”, 使“人民负担大大减轻, 军民生活明显改善”。其中, 八路军第三五九旅成为大生产运动的模范。新中国成立以后,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继续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验体系, 使落后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了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这一建设成就的取得, 归功于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结果。

4. 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展现了社会责任感。

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维新运动, 再到新时期的改革开放, 无不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开拓创新的改革精神。这些改革事业都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 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 都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特别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改革开放事业, 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不仅“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 使中国在危难中奋起”, 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时代呼唤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 实现“中国梦”需要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纲要》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决定了其教学目标, 其中包括强化大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过去, 一代又一代中国先进分子不畏千辛万苦探寻救国救民的真理, 今天,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生力量, 同样需要社会责任感, 树立“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豪情壮志, 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学习,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2. 完善人格修养需要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 不仅需要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正确的政治方向;还需要高尚的人格修养。一是树立正确的名利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名利观、荣誉观, 自觉克服享乐主义思想, 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和责任意识, 吃苦在前, 享乐在后;二是培育良好的社会公德。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自觉抵制影响秩序和形象的不良行为, 如黄、堵、毒。同时做社会公德的表率, 爱护公共财产、公共卫生、维护公共秩序, 于日常生活中、于细微处表现出社会责任感。三是养成良好的家庭美德。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家和万事兴”。大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家庭美德, 包括孝顺长辈、忠于爱情、热爱亲人等, 以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邻睦关系。

3. 攻坚克难需要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肩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 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这是一个攻坚克难、艰苦奋斗的长期过程。因此, 大学生要有吃苦耐劳的思想准备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气概。要像“铁人”王进喜那样发扬“宁可少活二十年, 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敬业精神;要像焦裕禄那样, 做“人民的好公仆”。

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1. 课堂理论教学途径。

课堂理论教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主渠道, 在理论教学中, 应注重从两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一是阐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紧密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的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出来, 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肩负历史责任、艰难奋斗创造了中国近现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总之, 社会进步都凝聚了一代代中国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体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紧密关系。二是点评历史人物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风云变换的近现代历史长河中, 出现一批一批的先进人物, 如“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的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李大钊、湘军的创立者曾国藩, 以及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历史伟人。是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成为探索国家出路的领路人, 谱写出了光辉的历史篇章;此外, 还有众多的革命烈士为了民族解放献出了宝贵生命, 以及众多的劳动模范为了人民富裕, 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在课堂教学中介绍和点评这些历史伟人、革命烈士、先进模范事迹, 让大学生在历史人物的言行中感悟到做人的道理, 启发对社会、民族和国家的责任心。

2. 社会实践教学途径。

实践教学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重要环节。开设好实践课教学, 对于提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效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开展实践课教学加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育。首先, 开展社会调查。通过社会调查, 使大学生了解国家建设过程中的成就, 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思考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从而领会自身的社会责任。其次, 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了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一般结合所在地的历史文化资源, 建设立了若干相应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学生可以通过参观活动, 缅怀先辈, 激发意志, 启发灵魂, 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此外, 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可以与校团委、学工部等有关部门协调、配合, 组织大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 如志愿者服务队、“三下乡”活动等。通过这些身体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彰显中华儿女社会责任感的历史;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 肩负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国梦”的历史责任;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应成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的一个重要立足点。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社会责任感,大学生

参考文献

[1]杨凤霞.创新教学模式, 突出育人功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堂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 (5) :73-74.

[2]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1991.

餐馆里的哲理课 篇6

用餐时可以欣赏到艺术表演的餐厅不算稀奇。 不过, 我还是充满了期待:会是什么样的一群艺术家来这里表演呢?

晚上7 点, 入座后不久, 一位漂亮的服务生过来跟我和同桌的朋友寒暄。 她自我介绍说叫莎莉萨, 确认了我们的点餐后便开始摆放前餐所用的餐具。言谈举止中, 一股超乎寻常的自信和灵气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仔细观察, 其他服务生大多也在20 岁上下, 青春靓丽是他们的共同特点, 这似乎也成了餐厅里的一道“风景”。

直到晚上8 点, 当莎莉萨拿着话筒, 走上舞台, 用一首欢快的英文歌曲点燃了整个餐厅的热情后, 我才明白, 一直等待的“艺术家”们原来就是身旁的这群服务生。从前餐到正餐, 再到甜点, 大约十来名服务生轮番上阵, 他们表演了风格迥异的独唱、合唱、乐器演奏和舞蹈等。

餐厅经理利夫特尔告诉我, 这些服务生几乎都是专业院校的在校生或毕业生。 在这里工作, 他们首先需要通过表演面试, 之后, 餐厅会有两周左右的培训, 包括熟悉电脑操作系统、菜单等。对于这些普遍具备高学历和表演才艺的优质服务生, 餐厅也会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服务风格。 比如, 一个唱饶舌歌曲的人可能比较外向, 能和顾客侃侃而谈;而一个跳芭蕾舞的演员可能比较害羞, 不愿多说话……22 岁的埃文目前是开普敦大学法律系的研究生, 他已经在“星尘”餐厅工作了4 年。 他出过唱片, 拿过本土音乐奖项, 目前还有自己的乐队。 23 岁的马瑟尔也曾是开普敦大学心理系的一名学生, 不过他为了追求音乐梦想而休学。前一分钟, 他们还在厨房和过道奔波, 忙着为客人送餐;下一分钟, 他们已经站在聚光灯下, 在舞台上绽放着各自的魅力。 舞台上, 他们是受人崇拜、吸引人眼球的未来之星;舞台下, 他们是迎客上菜的服务生。 角色快速转换, 他们没有任何的不适感, 台上与台下的笑容同样令人心怡。

马瑟尔告诉我, 在刚进入餐厅时, 特别是在7 点到8 点之间表演还没有开始的时间里, 有些第一次来的顾客以为他只是普通的服务生, 有时因为等待表演时间较长有些情绪, 这使他在自我“身份”的认同上一度出现挣扎。 但每次当他上台表演完毕后, 这些顾客的态度会有很大的转变。 时间一长, 这点不适也转变成了他非常享受的地方。 靠自己的才艺赢得别人的尊重, 这让他倍感自豪。 埃文告诉我, 每一个人在人生旅途中都会经历高峰和低谷。 一个放不下身段的人, 是很难成为生活的强者的。 在这里工作, 他能积累表演的经验, 还能在与人的交往中寻找创作的灵感, 他很享受。

我离开时, 发现餐厅的招牌“星尘”在屋外的墙上格外显眼。 “星星”的光芒与“尘土”的黯淡, 一个令人瞩目, 一个被人无视。 这也就像是人在生活中会碰到的两种状态:成功和平淡。 但这或许都不是最重要的, 关键是要以平常心享受生活。 “星尘”之行, 不只是一次就餐经历, 还是一堂意料之外的哲理课。

上一篇:创新方式方法下一篇:解决综合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