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职工社会保险法律

2024-05-30

现行职工社会保险法律(精选三篇)

现行职工社会保险法律 篇1

一、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监管的法制缺陷

1.基金监管立法制度不健全。为了给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监管提供可靠的依据, 并同时规定严格的行为标准, 就必须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其根本前提。但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 关于保险基金运行的控制问题往往不够集中, 缺乏条理, 随意分散在个“条例”当中, 这导致了以下两点局限性:第一, 原则性规定偏多, 具体实施性规定偏少。第二。条款内容过于抽象, 因而在法律正式颁布之后, 为使其具有可行性, 需另外颁布相应的实施细则, 而一旦无法及时出台有效的实施细则, 就很可能阻碍基金的正常运行。在这样的法律体系下, 关于职工医疗保险的法律层次不高, 监管事项也较少, 执法尺度缺乏统一标准, 给基金运行监管带来种种不便。

2.基金监管权利救济途径不通畅。首先, 行政部门管理不到位。为提升政绩, 部分地方政府专门为某些大型企业开绿灯, 默许其违法行为, 甚至为了扩大招商引资, 不惜以减少劳动监管作为优惠措施。这样一来, 企业职工在需要办理医疗保险, 寻求政府监管之时, 当地的有关部门往往不作为;其次, 参保人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在参保人寻求医疗保险方面的帮助时, 由于自身缺乏对医保相关政策及专业信息的深入了解, 无法从中确定对自身有利的内容, 这样在与用人单位, 或者医保机构进行协商沟通时, 常常无法为自己提供足够的证据, 无法对自身权益进行有效维护, 因而大多参保人以败诉收场, 而即使胜诉也需付出高昂的代价;最后, 在医疗保险基金监管的案件受理过程中, 当地行政部门极有可能向法院施压, 滥用职权, 给参保人的维权过程带来种种困难。

3.基金监管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有效监管, 离不开公平开放的信息平台建设。只有以信息透明为基础, 才能从内部监督及外部监督两个方面, 真正实现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正常运行。从法律角度来看, 坚持公开透明的信息机制, 是对公民知情权、参与权及监督权等合法权利的有效维护。但从目前的实际监管情况来看, 我国的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监管工作尚未形成严格、标准化的透明公开机制。在信息披露这一重要环节上, 仍然未能从法律的角度对其进行单独的规定和阐述, 而只是以笼统的形式一笔带过, 虽然对职工的参保情况及基金的使用方式及结余进行了相关规定, 但对其公开程度, 公开范围, 公开途径, 公开时间及公开效果未做出细化指示, 法律内容不够明确具体。

二、构建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监管的法制对策

1.建立医、患、保三方制约的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监管机制。目前, 我国的医疗费用上涨幅度越来越大, 医疗资源的分配方式不合理, 给职工医疗保险的基金支付带来严峻挑战。为从源头上消除这一困难, 就应积极构建有效的管理机制, 使医、患、保三者之间形成严格的制约, 并达到一定的平衡。对于定点医疗机构而言, 需确定合理的医疗服务范围, 实施标准化服务规范, 尽量做到详细可操作, 完善药品目录, 并对诊疗目录进行管理。同时, 应保证医药分开核算, 分别管理, 避免将医疗程序与药品销售进行捆绑, 从而维护药品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为对医疗技术进行量化评定, 需引进市场化方针, 调动起社会医疗服务,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 提高其使用效率。

2.强化对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不合理支付的监管力度。目前, 我国在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的支付手段方面, 实行的是后付制度, 且在具体实施上, 应根据服务项目来进行付费。在这一制度下, 只有当医院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时, 才能提高医院的实际收益, 因此对于医院服务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这一制度也同时存在着严重缺陷, 主要表现为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 不利于患者掌握有效的医疗服务动态信息, 使患者陷入被动地位。为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 有些医生会对参保人消费行为进行诱导, 刺激消费, 这样不仅给参保人员带来不必要的医疗负担, 同时也导致基金不当使用, 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为避免这一现象, 对不同情况的医疗需要进行明确管理, 规定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范围。对于基金的使用, 应有办理部门对社会进行公开, 同时加强内部监督, 严格履行规定要求, 实施有效的资格审查, 如果发现有滥用基金的现象, 应及时反映, 有关部门应对此进行处罚。

3.设立独立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监管机构。在医保基金的运行统筹方面, 一般是由县级部门来完成, 但由于县级部门层次不高, 区域范围较小, 使得机构重叠现象十分严重, 无论是财政与审计部门之间, 还是审计部门与医疗保险办理部门之间, 关系往往错综复杂。如果无法实行基金的有效监管, 许多地区监管力度不够, 基金分配不能得到保障, 基金挪作他用的情况屡屡发生。因此, 为最大程度保证基金调配的安全, 应尽快以省级统筹来代替县级统筹, 同时设立基金监管部门, 该部门独立行使职权, 对基金运行进行严格的监督。另外, 还应对监管机构的职能进行重新合理的定位, 促使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例如可设立基金理事会, 并聘用资深人员出任理事长, 定期发布公开信息。由于理事会不受行政关系束缚, 因而能够更客观公正地展开工作。

三、结语

通过对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监管的法律制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指出为维护社会运行的正常秩序,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应对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加大监管力度, 并从法律的角度予以保障。笔者对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监管的法制缺陷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运行监管的法制对策。

参考文献

[1]汪红, 董慧群.辽宁医疗保险基金风险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11, 12 (4) :189-190.

[2]夏斌.社会医疗保险风险因素分析及其综合评价[J].西北大学学报, 2013, 10 (4) :108-109.

[3]张晓, 胡汉辉, 刘蓉, 等.医疗保险基金支付风险管理分析及预警体系的构建—基于政策目标、基金平衡与费用控制的思考[J].中国医疗保险, 2012, 11 (6) :234-235.

[4]路佳, 刘宾志.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3, 17 (3) :366-367.

现行职工社会保险法律 篇2

出处: 发布日期:2007-01-09

一、参保范围

(一)单位参保。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和其他城镇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及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职工(不含外籍人员和港、澳、台人员,外籍人员中签订了互免协议的除外)。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为之建立或形成劳动关系,且在2006年10月1日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非编制内临时人员。

(二)个人参保。具有本市城镇户口的企业失业职工、个体工商户业主和雇工(农村户口的应在城镇从事个体经营)、年满16周岁以上的灵活就业人员,本人申请参保时未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可以个人身份凭本人《居民身份证》、本市城镇户口等有关资料到其户口所在地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缴费基数及缴费比例

(一)单位参保:由所在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企业(单位)申报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总额核定缴费工资基数。职工月平均工资低于市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60%的,按60%计算缴费工资基数。超过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300%的,超过部分不计入缴费工资基数。企业(单位)缴费比例为20%,职工个人缴费比例为8%。

(二)个人参保:从2006年1月1日起,个人参保人员月缴费基数原则上为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比例为20%。缴费确有困难的个人参保人员,月缴费基数可按以下办法实行5年过渡:

1.2006年度,可在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0%至100%之间自主选择;

2.2007年度,可以在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70%至100%之间自主选择;

3.2008年度,可以在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80%至100%之间自主选择;

4.2009年度,可以在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90%至100%之间自主选择;

5.从2010年1月1日起,统一以全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月缴费基数。

三、个人账户

(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为企业(单位)参保职工和个人参保人员每人建立一个终生不变的个人账户。

(二)1996年1月1日前参加工作的参保职工和个人参保人员,个人账户从1996年1月起建立;1996年1月以后参加工作的参保职工和个人参保人员,个人账户从参保并按规定缴费之月起建立。1998年7月1日前已离退休(职)的人员,不再建立个人账户。

(三)参保职工和个人参保人员从1996年1月起按其缴费工资基数的11%建立个人账户。2006年1月1日及其以后,参保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规模统一由本人缴费工资基数的11%调整为8%。

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的参保职工和个人参保人员,1993年3月至1995年12月期间个人缴纳3%的本金,一次性补记入个人账户。未参加市级统筹的参保职工和个人参保人员,1996年1月1日前已按有关规定记入个人账户的储存额予以保留。

(四)个人账户储存额从1996年1月起,按统一公布的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算利息。

四、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条件

(一)参加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按规定缴纳了基本养老保险费。

(二)企业(单位)的参保人员: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工人年满50周岁,干部年满55周岁;其中,从事特殊工种并符合相关条件,男年满55周岁及其以上、女年满45周岁及其以上的,可办理退休。个人参保人员: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1996年1月1日前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年满50

周岁,1996年1月1日及其以后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且无视同缴费年限的,年满55周岁。

(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累计满15年及其以上,其中:1996年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及其以上。

五、基本养老金计发

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并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退休的人员,按以下办法计发基本养老金:

(一)1996年1月1日及其以后参加工作(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6年1月1日及其以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二)1996年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或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6年1月1日及其以后退休的人员,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调节金(2011年1月1日及其以后退休的人员,不再计发调节金)组成。

(三)不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条件的的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局将其个人账户中的全部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按缴费年限每满1年加发2个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后,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其中,个人参保人员经本人自愿申请,可延长缴费至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条件之月,按规定程序办理退休并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退休之月(即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条件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一经选择,不再变更。延长缴费期间缴费年限不得间断,延长缴费期间死亡的,按参保缴费人员死亡的有关规定处理。

(四)未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因病、非因工负伤经市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条件的,应办理病退休,并按

我国现行审计法律环境分析 篇3

法律环境是指企业与外部发生经济关系时所应遵守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规章,其完善与否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及到审计领域,审计法律环境即是指与审计活动、审计行为等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它是审计环境的一部分,而审计环境与审计行为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审计行为又对审计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法律环境的现状有助于发现我国审计质量不高以及违法审计行为产生的原因。我国审计法律制度的发展从最早的《核定会计师管理规则》到1980年《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再到后来《注册会计师法》,以及强调注册会计师诉讼风险和民事责任的《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的制定和颁布,使得我国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审计法律体系。而在该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我国的审计行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然而,在审计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行业中也存在一些乱象,诸如事务所低价揽客、给予被审计单位回扣、注册会计师向有关部门官员行贿等事件屡屡发生。而在一系列的财务造假案件中,注册会计师和事务所不仅没有起到“经济警察”的作用,反而与企业一起欺骗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人。那么,从法律环境的角度来看,为何会出现上述现象呢?在如今“完善”的法律环境下,上述现象为何没有得到有效的避免或减少呢?笔者通过对我国现行审计法律环境的分析来发现问题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二、法律环境研究现状

从已有的国内外文献中可以看出,对审计法律环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在法律环境对审计行为影响上的研究,另一个则是对我国法律环境存在问题的研究。

(一)法律环境对审计行为的影响法律环境与审计行为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好的法律环境有利于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减少违法行为的产生,而一个不好的环境则会造成违法违规行为增多,市场经济秩序紊乱。在法律环境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的影响上,国外的学者,如Simunic(1980)认为随着法律环境的改善,无论是在审计失败被发现的概率上还是在被惩罚的力度上都会提升,从而促使审计师采取措施来加大审计投入或是提高审计收费以补偿法律风险提高所可能带来的损失。Ananth Seetharaman等(2002)通过调查在美国上市的英国公司审计费用的情况,发现这些公司的审计师收取了更高的审计费用,而在美国以外的资本市场该类费用则相对较低。Marshall(2006)通过研究前六大会计师事务所在美国《私人证券诉讼改革法案》颁布前后的情况发现,立法后相比立法前,前“六大”出具持续经营不确定的审计意见的比例明显下降。Choi等(2008)通过对比15个国家的法律环境和审计费用的情况发现,审计费用和法律风险的高低呈正相关的关系,法律风险越高,审计费用也就越高。而Jong-hag choi等(2009)通过建立相关模型论证得出,跨国公司的审计费用的高低是由所在国家法律风险影响的,而非审计的复杂程度。

国内学者,如王爱国、尚兆燕(2010,许云(2011)等人通过选取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建立模型,研究表明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的发表会受到法律环境的影响,法律环境状况越好的地方,审计收费越高,而审计行为的变通也会增加。刘春苗(2012)通过以发生诉讼仲裁及违规处分的情况作为法律风险的实质性代表来探讨法律风险对审计收费和审计意见的影响,结果表明都与其显著正相关。郝玉贵、陈丽君(2013)通过回归分析认为,上市公司法律风险越高,审计收费越高,而提高审计收费的原因是因为在法律风险高的条件下审计成本也提高了,为了补偿这些成本,事务所需要提高审计收费。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国内外文献主要集中于法律风险的高低与审计定价以及审计意见变通之间关系的研究。随着法律风险的提高,受到“深口袋”理论的影响,注册会计师面临诉讼的压力增大,审计成本增加。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来看,首先会影响到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的发表,其次就是审计投入的增大,以此来降低审计风险,减轻被投诉及赔偿的概率,这就带来了审计收费的增加。可见,对法律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一些审计行为产生的法律原因,认识到低风险的法律环境会促使一些违法违规行为的产生从而影响到审计质量。但在这些文献研究中,研究者只是给出了一个“低风险法律环境”的概念并讨论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出现什么样的行为,却并没有深入探讨这种环境的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因此不足以更深层次的了解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行为的环境因素。

(二)我国法律环境存在的问题在对我国法律环境的分析中,金一、张建光(1999)通过比较中西方审计环境的差异后表明,相较于西方“法高于一切”的理念,我国各级行政权力超越法制程序对审计活动直接干预的情况屡见不鲜,从而使得法律的权威性和尊严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王鲁兵、卢华丽(2002)等则提到了我国的法律环境中存在着立法滞后、有关法规不统一的问题,并且有关部门在执行和解释自己所制定的法规上存在着较多的随意性。而董连德、陈晓果(2002),王良成、陈汉文(2010)等提到了审计准则运用不到位的问题。其中,前者指出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法直接观察到审计准则具体操作情况,因此对审计失败的法律责任的判定就存在着问题。而后者则指出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并没有得到确认,这就导致了作为判定注册会计师是否存在过失的“唯一技术依据”并不能发挥其作用,从而使法院难以对案件作出合理界定。

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我国审计法律环境存在着立法执法随意、审计准则运用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到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判定的准确性和恰当性,导致法律风险低的状况。虽然已有的这些法律文献对我国审计法律环境中存在的现象有所提及,却并没有加以具体系统的论述,大多只是概括性的叙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笔者对我国审计法律环境现状及其形成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期对影响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的法律因素有更深的认识。

三、我国现行审计法律环境分析

影响法律环境的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条文的完善性和实际执行力度这两个方面。法律制度越完善,实际执行力度越高则法律风险越高,法律环境越好,反之则法律风险低,容易滋生违法违规的现象。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我国现行的审计法律环境。

(一)法律条文完善性方面法律条文的完善性主要体现在内容上与实际业务的贴合程度以及法律制度的可操作性。

(1)法律内容与实际业务的贴合程度。从这方面来看,我国审计法律制度与实际业务之间并不贴合,在制定或修订时间上严重滞后。虽然,任何法律法规相对实际业务而言,其所存在的滞后性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与审计有关的法律法规也不例外。但实际上,在审计领域前述的滞后性已相当严重,以致潜在的问题已非常突出。例如,在审计法律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法律《注册会计师法》从1994年颁布实施至今,已有接近20年的时间,但却从未进行过修订,这使得其中的某些条例已经过时。在《注册会计师法》的附则中,有以下表述“:在审计事务所工作的注册审计师,经认定为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可以执行本法规定的业务,其资格认定和对其监督、指导、管理的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然而“审计事务所”从1998年以后就已不再作为机构的名称使用,原有的“审计事务所”则全部改为了“会计师事务所”。以至在现实的语境中,“审计事务所”已渐渐成为了一个过时的词汇。这显然会使人们对法律本身的严谨性产生怀疑,进而可能减少人们对它的尊重。此外,2010年财政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鼓励大型会计师事务所转制为特殊普通合伙的组织形式,但《注册会计师法》中却未予修订和说明,其第二十三条和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仍然注明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为普通合伙制和公司制这两种,并不包括特殊普通合伙这一形式。我国《立法法》第七十九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显然,按照这一规定,全国人大颁布的《注册会计师法》的法律效力是高于《暂行规定》的。然而实际上,就前述的《暂行规定》而言,其中关于会计师事务所转制的要求就突破了现行《注册会计法》的相关规定。如此现状,自然也会使人们对有关法律的严肃性产生疑惑。2012年《注册会计师法》终于迎来了一次“大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了其征求意见稿。从征求意见稿中虽然可以看出,新的《注册会计师法》对诸如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问题、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问题都进行了相关修订,但目前新修订的《注册会计师法》尚未正式颁布。可见,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上的滞后性使得法律内容与实际业务处于“脱轨”的状态,当出现实际问题时,在看似“完善”的法律环境中却无法可依,这自然会纵容违法违规的行为。

法律出现严重的滞后性的原因究竟何在,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其制定的人员上来说,我国缺少审计立法方面的专业人士。审计本就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领域,审计人员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很好的进行审计工作,而审计立法则对人员的专业性要求更高。但我国审计人才很缺乏,所以在如何更好的立法和修订法律上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其次,从其存在的必要性上看,《注册会计师法》其实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虽然从该法实施以来,随着市场、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需要,人们对于《注册会计师法》修订的呼声越来越高,但从整个社会公众来说,对修订该法呼声高的也主要是审计领域的专家学者。因此,关注度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也就造成了审计法律修订者面临的舆论压力小,为了改变这种法律与实际脱轨的状况,就需要加强审计立法人才的培养以及公众对审计关注度的提升。

(2)法律条文的可操作性。从法律法规的内容上看,我国法律条文比较“原则化”,对实务的指导性不高,可操作性差。例如《注册会计师法》第二十二条,要求注册会计师不得利用执行业务之便谋取其他不正当利益。那么,什么样的利益属于“其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所获取的不正当利益的额度是否有限定?而《公司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承担资产评估、验资或者验证的机构因其出具的评估结果、验资或者验证证明不实,给公司债权人造成损失的,除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外,在其评估或者证明不实的金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这其中“不实报告”的情况该如何界定?由于所审计客户固有风险的存在,注册会计师对审计的结果只能提供合理保证而非绝对保证,合理保证的含义是指可以有“不实”的情况。那么,法律条文中如何界定“不实”的情况和额度是一个问题所在。可以看出,我国有关审计方面的法律条文缺乏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而如果这些原则化的规定没有一个具体的解释说明,在实务中就容易使得判断标准过于“自由化”,使得一些违法违规行为逃脱法律制裁或者处罚的力度不够,这也就造成了法律风险低的情况。

法律条文适用性不高的原因在于我国立法过于原则化。有些学者认为这一问题的存在是为了让行政部门获得更大的自由裁量权,即赋予行政部门对所颁布的法律条文进行细化和解释的权利,从而保障其部门利益。但笔者认为,法律条文原则化和“滞后性”一样,是立法过程中无法完全避免的问题。而为了减轻过于“原则化”所带来的问题,应该对实际判案中所遇到的这类情况进行及时的讨论和汇总,以逐步完善法律条文中所存在的可操作性不足的问题。

(二)实际执行方面在我国目前的审计环境中,法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很好的体现其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法律的规范作用主要包括指引和评价等方面,而其社会作用主要是指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等。从其规范作用上来看,法律在执行力度上对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并不严重,主要是警告和罚款这两种行政处罚。相比而言,国外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股东及利益相关人则需要承担巨额的民事赔偿。可见,我国的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在出现违规违法行为时所面临的实际法律风险并不严重,这就造成了违法审计行为屡禁不止的现象,在我国目前的法律环境下,法律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和威慑力。此外,我国法律的社会作用也没有体现出来。在诸多审计失败的案件中,最终受到损害的是广大的投资者。投资者最需要得到的赔偿是对自身的经济补偿,而非仅仅是对违法者的刑事或行政处罚,因此法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没有很好地履行其社会职能,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因此在法律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有待进一步改善我国的法律环境。

导致法律执行力不强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重行政、刑事责任,轻民事责任”的问题所致。在有关审计的法律条文,如《注册会计师法》中列明违反规定的会计师事务所“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对违反规定的注册会计师“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暂停其执业业务或者吊销注册会计师证书”。而在《公司法》和《证券法》中也主要是诸如上述的规定。对于这一现象,王利明(2001)认为,这是由于立法者对法律责任的片面认识以及证券市场本身高度复杂的特点而带来的对受害人损害程度难以准确判定所引起的。因此,从根源上来看,法律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发展还不够完善的问题,需要从立法者和市场内在运行两个方面进行改进。否则,以行政处罚为主的责任方式并不能对审计行为的规范起到较为实际的约束作用,而且也不能真正起到补偿“受害者”的作用。而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而言,行政处罚并不能起到震慑作用,这就容易滋生一些违法违规的审计行为,导致信息披露不实的几率大大增加。

四、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审计方面存在制定或修订时间上滞后以及法律条文可操作性差和处罚力度不高,偏“行政和刑事责任”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了低风险的法律环境,而在一个低风险的法律环境中,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注册会计师就得不到强有力的规范和监督,自然就容易出现一些违法违规现象。因此,要想改变我国低风险的法律环境,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一)加强行业宣传,提高公众对审计的重视程度由于目前很多投资者和企业的管理层对审计并没有很好的理解和信任,这固然是由于审计行业本身所存在的诚信等问题所导致的,但这种不重视的态度也反过来使审计行业中的一些问题越来越严重。一旦社会公众增强了对审计作用的认识,那么自然会关注实施进程以及其实施效果。而随着公众关注度和重视程度的提升,无论是在审计法律修订的“及时性”上还是在对审计违法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及方式的改进上都会起到很大的督促作用。当然,要提高公众对审计的重视和了解,也需要审计行业加强对自身的宣传和行业整体质量的提升。

(二)培养审计方面的法律人才由于审计专业化程度高,在一些违法违规行为中,对于审计责任的认定比较困难,所以应该针对这方面培养专门的人才,对注册会计师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更为准确的鉴定,同时也可以对有关审计的法律规章制度的制定提供更为有效的建议。

(三)改进法律过于原则化的弊端针对法律条文过于“原则化”的现象,可以通过将实际判案过程中遇到的这类问题进行汇总,再由专家组讨论出具体的操作方案以便减轻过度“原则化”带来的危害。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可加大审计工作者的立法参与度。因为相对来说,身处“一线”的审计工作者是最了解我国审计行业实际情况的人,通过他们的参与可以使得所制定出来的法律更具有适用性。为此,这也就需要立法的相关机构增加立法的透明度,提高审计工作者参与立法的积极性。

(四)建立法律实施的回馈机制通过设立专门的研究观察员或定期对相关的司法人员进行访谈来及时反馈所颁布的法律法规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法律风险的高低不在于量而在于质,努力的填补法律的空白却不注重法律的适用性和效果,所制定出来的法律条文也只能“束之高阁”,没有实际用处。

上一篇:写作标准下一篇:超越对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