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合作办学

2024-06-22

“3+1”合作办学(精选十篇)

“3+1”合作办学 篇1

(一) 产生背景和概况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政治在国际中的影响力日益加深, 作为中华民族重要沟通工具的汉语逐渐成为近年来国际教育中的热门语言专业, 汉语教育专业发展范围、程度逐渐加深, 随着中泰两国之间互通有无程度日益加深, 以泰国为中心的东南亚地区逐渐流行起了“汉语热”现象。就泰国的高校汉语教学而言, 自我国正式与泰国建立外交关系后, 泰国高校就陆续开设了汉语课程, 发展至今, 不仅开设汉语专业的泰国高校数量上有所提升, 且各高校的汉语课程种类也逐渐呈现出了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如, 中国文学汉语、商业汉语、通用汉语等课程在泰国高校中都有涉及。

中泰“3+1”项目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这一项目的建立无论是对于我国汉语国际教育范围的拓展, 还是对于泰国高校大学生汉语能力的提升都是极为有益的。可以说中泰“3+1”项目, 是泰国汉语教育专业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模式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 中泰“3+1”项目为泰国汉语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有效缓解了泰国汉语高级人才短缺的困境。

“汉语教育”专业项目“3+1”中外合作办学具体开展形式有以下几种:

1. 在泰国学习3年, 来中国1年进行汉语学习和实习, 中泰双方互认学分, 达到中方要求的毕业条件, 可取得中国泰国两所高校的本科学士学位。

2.“2+2”课程, 这是“3+1”课程的另一形式, 将4年本科学习分为两年国内加两年国外合作模式, 双方互认学分, 取得两所高校的本科学士学位。

3.“1+2+1”学习, 泰方与中国高校建立合作基地, 先在中国进行一年的语言培训, 类似于预科班级, 再进入泰国高校, 进行汉语教育、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学等相关专业2年的学习, 最后1年在中国实习、完成论文, 双方互认学分, 可取得两所高校的本科学士学位。

(二) 我校中泰“3+1”教育合作项目开展情况

我校中泰“3+1”项目以高校培养国外汉语人才为目标, 借助中国与泰国高校间合作关系的建立, 将通晓汉语知识、熟悉中国市场规则的专业人才培养范围定位于以泰国为中心的东南亚地区, 使汉语专业学生的国际规则运用能力不断提升, 进而实现高层次汉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

在多年来的探索与实践过程当中, 中泰“3+1”项目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自身极具特色化的课程体系:通识教育模块内容以中国概况、中国通史、中国法律为主, 实现其了解中国的目的;基础教育模块内容则是汉语的听、说、读、写、翻译能力的培养;专业主干教育模块内容以商务汉语写作、经贸口语、经济报刊阅读、高级汉语沟通的学习为主, 培养其在不同工作环境中使用汉语的能力;专业选修教学模块则主要围绕着中国文学、中国古代小说等文学类课程等来进行。

(三) 中泰“3+1”教育合作模式特点

与引进资源、个别培养、分散专业等高校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国际化人才培养方式相比, 中泰“3+1”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更具有先进性, 对本教学项目的应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常规化汉语专业教育难以实现规模化、效率低等方面的不足, 也实现了中外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等方面的一致性, 极大地整合了国内外教学资源, 促进了学生汉语综合能力的提升, 为汉语在泰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推广提供了可能。

总体来讲中泰“3+1”教育合作模式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充分体现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性特点, 尤其是将国外汉语专业整个班级的学生全部输送到国外开展相关的学习与实践活动, 这种规模庞大、体系明确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在目前的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中并不多见。

2. 中泰“3+1”项目是全球汉语热以及中外合作办学两大趋势下共同衍生出来的新型的合作办学形式, 通过在泰国进行理论学习, 在中国进行实践活动, 充分体现了“做中学习”“语言是练出来”的语言学习特点, 将语言专业教学中最难的“语言环境”调整到“实地”状态, 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汉语教学效率, 节省了学习资本。

3. 有效实现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3+1”项目最大的意义在于通过高等教育资源国际化的流动, 促进了国际化视野人才的培养, 培养了大批知华、友华的海外高层次人才。

二、“3+1”项目面临的挑战

1.课程内容安排缺乏创新, 特色不明显。综合国内几所高校的“3+1”课程, 基本上以培养通用汉语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 但人才市场上则对毕业生的汉语商用能力有着较高要求。

2.课堂理论课所占比例过大, 实践实习课程偏少;语言专业本身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实践内容应贯穿在课堂教学、课后练习以及实习过程中, 突出汉语商用的目的, 合理增设旅游汉语、经贸汉语、酒店汉语等课程。

3.缺乏多学科、商科类背景的专业教师, 师资较为单一。由于汉语教育定位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下的一个分支, 因而该专业的师资大部分都为语言学、教育学专业背景的教师, 经济类、管理类的教师奇缺。

4.作为一个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 在招生以及教学管理方面, 皆会受到双方院校关于对外合作规定政策的一些影响, 不利于项目的持续良性发展。

三、关于推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几点建议

结合以上研究我们可以看到, 在我国汉语教育专业不断发展以及泰国“汉语热”盛行的共同作用之下, 中泰“3+1”合作办学项目在过去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在未来几年当中, 更应当结合目前我国教育发展的新形势, 力求对中泰合作办学展开多维度的系统思考, 以对中泰合作办学从理念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上进行不断的完善与革新, 促进中泰合作水平的提升。

(一) 合作模式多样化发展

基于中泰两国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因素等方面的影响, 在高校教育方面我国与泰国都在发展过程中积累起了不同的教育特色资源。为此, 我国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与泰国开展合作办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合作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从我国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学的客观情况出发, 结合我国高校汉语人才资源、教学体系完善、相关理论研究丰富等各方面优势作用的发挥, 从而扬长避短与泰国高校共同研发并签订形式多样的汉语教育合作办学形式, 如, 泰国易三仓大学与华东师范大学合作办学, 在商学院设立了中文商学院, 是目前东南亚唯一一所以中文为授课语言的商科院校。

针对当前课程的设置, 我们还应当考虑“2+1”“1+4”以及互联网在线课程等合作模式的开发, 以不断促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模式的创新。

(二) 建立以实践实习为目的、任务式教学内容为线索的课程、师资和实践三位一体的国际教育教学平台

教育教学平台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保证,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 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执行主体, 教学实践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汉语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在不同情境下使用汉语的能力, 教学实践起到了检验、评判、监督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

(三) 高校应加快国际化进程, 以“国际化”品牌效应来吸引合作伙伴

受我国综合实力提升的影响, 国际对汉语人才的需求量逐年提升,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中, 高校也急需在世界范围内扩大汉语教育受众。积极开展面向世界的中外合作办学, 将本校的教育拓展向世界其他国家, 在传播汉语言的同时提升本校在世界的声誉已经成为我国各高校在新时期发展的必要选择。

在中外合作办学的过程中, 如何在激烈校际竞争中胜出, 极大地吸引外国高校资源已成为目前我国各高校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而品牌高校的建立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就如同经济环境当中一样, “品牌”是一所高校办学实力与规模的良好象征。

在以往的汉语教育专业教学中, 为提升教学质量, 各高校在专业上都做了很好的尝试。而中外合作办学更注重的是学校的整体实力而非仅仅一门高水平专业教学可以替代的。

具体来讲:首先, 对于高校管理者而言, 必须具备“品牌办学”意识, 在注重汉语教育专业教学的同时, 积极研究国外高校特色专业, 对本校相关专业教育工作给予一定的重视, 并注重本校特色专业的开发, 拓宽本校与外国高校之间的拓宽合作范围。其次, 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不断调整教育机制, 如, 提升高校教学质量认证水平、提高对高校教学的评估标准等, 从外部环境上来督促和保障高校品牌化。高校应积极主动地与外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通过互派人才到对方高校中去参观、调研来增进双方高校之间的了解。

摘要:汉语教育中泰“3+1”教育合作项目是在全球化汉语热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也是目前国际上高校广泛开展汉语类合作项目的典型案例。以温州大学中泰“3+1”项目为例, 就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展开研究与探讨, 阐述目前项目面临着一些挑战与困难, 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汉语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模式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中泰“3+1”项目,汉语教育专业,中外合作办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宗民.中外合作办学应用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以中原工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会计专业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 (21) .

[2]董俊, 刘慧.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高层次人才共享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 (20) .

[3]顾鹏.中外合作办学现状与策略研究:以盐城工学院为例[J].安徽文学 (下半月) , 2016 (10) .

“3+1”合作办学 篇2

(一)身份转变导致学生的思想波动较大

由于在“3+1”办学模式下,学生比以往提前离开校园到企业上岗实习实训,兼具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在适应工作的同时也面临双重压力。以往在校园中单纯的人际关系变为企业中复杂的人事问题,在校园中学业时间安排相对轻松,而到企业之后生产劳动工作非常繁重,管理非常严格。这对于多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来说,必将产生思想上、生活上的一系列压力,导致学生容易对人生定位、职业定位产生怀疑、困惑,进而对独立学院“3+1”办学模式产生怀疑。

(二)管理主体的缺位导致安全隐患

“3+1”办学模式教学改革对学校和用人单位来说,都是一种新的尝试。由于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实训后,大多要住在用人单位所提供的住所,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学校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错误地认为学生离开了校园,就不用为学生的安全负责,出现“甩包袱”心理。同时,用人单位则从用工管理角度出发,错误地认为自己只用承担实习生的工作引导、技能教学等任务。双方的认识误区很容易导致管理主体的缺位和在外实习生管理难度的增大,进而产生学生在外实习的安全隐患。

(三)管理理念对管理效果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3+1”办学模式中,校方和企方既是利益共同体又是矛盾对立方。学校和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有很大区别。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更多的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高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和教学科研。而企业作为以盈利为最终目标的社会组织,对人员的管理是从效益和效率出发,以利润和对企业的价值为衡量准则。校企双方的管理文化存在根本上的不同。另外,校企双方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角度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学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大学生。而企业考虑的首先是使用人才,如何让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最大化的价值。可见,校企管理理念和用人角度的巨大差异必然会影响“3+1”办学模式下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学生管理。如果单纯地以企业考核员工的模式进行管理,必将弱化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导致学生产生逆反情绪,增加管理难度。

(四)利益矛盾使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实效性降低

在“3+1”办学模式中,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一段时间之后,对岗位的新鲜感逐渐降低,更多的是从事重复而繁重的工作,这时校企合作的利益矛盾也将凸显出来。企业往往会把学生当作正式员工来安排工作,甚至是当作廉价劳动力来用。学生在经历繁重的劳动后得到的报酬往往不高,休息时间不够,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从而导致集体罢工等事件。另外,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是抱着对未来的憧憬的,而真实冰冷的企业管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微薄的收入导致学生情绪的不安和低落,这些都会使管理实效大大降低。总之,校企双方的利益冲突很可能导致对上岗实习学生管理实效性的大打折扣。

二、“3+1”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对策

针对“3+1”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现作出以下管理对策分析:

(一)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融入企业文化

目前很多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是由学校教师讲解一些专业前景、求职理论等,多停留在理论层面,学生提不起兴趣。在“3+1”办学模式下,由于学生大四一年要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所以应该将相应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企业文化提前融入到学生大一至大三的学生生活中去,提前让学生知道自己所要掌握的相应技能要求和企业文化。其次,学院在进行学风建设工程时应将现代企业所倡导的敬业精神、创新理念、安全生产要求、效率优先、服务至上等纳入进去,使学生在校三年期间,不间断地接受这种意识的引导和熏陶,从而使学生成长为更适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据调查,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为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从新生抓起,安排新生全部入驻部队进行全封闭式训练。另外,在入学教育中加入本专业就业方向、职业引导教育等内容;开设社交礼仪修养、人际交往困境突破等选修课程;邀请企业精英、文化名人来院进行讲座。

(二)利用岗前培训和思想动员使学生尽快转换角色

在“3+1”办学模式下,学生进入企业后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角色转换问题。这个难题需要通过上岗前的培训和思想工作解决。首先,校企双方联合召开学生和家长动员大会,将“3+1”办学模式对学生将来就业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等解释清楚,消除学生和家长的顾虑;其次,企业需将上岗要求、企业文化、相关制度和企业的发展历史等告知学生和家长;第三,会后辅导员应对学生进行分类教育,引导学生不仅要完成实习任务,更要从职业规划、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角度去对待上岗实习经历,做好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心理准备,尝试多从企业角度看待工作,以一个职业人的精神完成工作,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

(三)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在学生上岗实习中的作用

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队伍一直都是学校管理学生的主力军,所以在“3+1”办学模式下,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队伍更应该发挥巨大的作用。首先,在派去企业实习的学生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团支部,对实习的学生进行思想管理和生活管理。其次,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学生干部可以在顶岗实习的学生中担任小组长,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业余活动,拉近实习学生的距离;加强自我管理,每周由组长向学院辅导员汇报实习进度、学生思想状态等。

(四)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后勤保障

由于“3+1”办学模式仍处在尝试阶段,各方面制度尚待完善,所以首先要从制度入手,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从而更好地保障此项工作的规范运行,规避各类风险。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在实行“3+1”办学模式后针对实习实训工作相继制定了《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学生实习实训管理规定》《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学生集体实习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和相应文件,规范实习实训工作。加强后勤和经费保障。学生上岗实习中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学院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课题,领导应充分重视,将其列入学院整体工作中来。学院应给予此项工作充分的财务预算,用来支付实习指导老师差旅费、企业实习费、上岗前的教育活动开销等。

(五)重视实习学生的心理问题

对于实习实训的学生,学校和企业都不可忽视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并及时发现问题。首先是对各类学生的分类引导,对于家庭困难、人际交往困难、抗压能力低下等各类学生,辅导员、班主任和实习带队教师要有准确的掌握,要做到有备案,经常关心、谈话、引导。其次,企业方的管理人员也应对实习实训学生群体给予思想引导,消解学生适应工作的压力,及时解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企业制度等,做到以人为本、关心实习实训的学生。例如人文科技学院在实施“3+1”办学模式后,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制定并颁发了《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预防与干预三级机制方案(试行)》,建立一级为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二级为辅导员班主任、三级为心理委员的三级机制,及时反馈并解决实习生的心理问题。

(六)严格遴选合作伙伴、明确校企定位

本着对学生、家长和社会负责的态度,学院在遴选实习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时应严格考察企业资质和所需岗位是否与学生专业对口,另外还应该考察合作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是否科学,避免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产生自杀、精神失常等恶性的事件。另外,负责教学的部门应提前和企业对接实习次数、实习时间段、实习期间管理方式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具体教学计划,不可为了实习而忽略了系统的理论学习,也不可安排过多的理论课程而导致学生实习时间缩水。企方在教学计划安排好之后,应调整好本企业各项工作,保障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人数接收计划实习学生。此外,应明确校企定位。在学生离开校园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后,在学生管理上,应明确以企业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所以在实习实训期间,企业应作为第一责任单位。学校要做好后勤保障和制度保障工作,首先要做好服务,其次对于接收学生较多的企业,校方应派驻带队辅导员协助企业进行管理。

(七)文化融合、互利共赢

“3+1”合作办学 篇3

关键词:“2+1+3”办学模式 中高职教育 衔接

基金项目:2014年度承德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中高职衔接“2+1+3”办学模式的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2043。

为加快建设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学生接受高质量、高层次职业教育的需要,从承德市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实际出发,建立中高职教育衔接的人才培养道路,河北旅游职业学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依据当今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现状及主要模式,选择优势专业群在中高职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充足及招生方式等方面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尝试开展地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办学实验工作,建立科学、合理、有地方特色的“2+1+3”中高职衔接模式,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推动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中高职“2+1+3”办学模式产生的背景

(一)中高职教育衔接现状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首次提出中高职教育衔接,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衔接模式主要停留在粗放的学制衔接层面,导致中高职衔接始终无法形成规模。首先,国家很长一段时间内将中等职业教育定位为就业教育,随着社会及经济的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在短时间内没有得到及时调整。其次,中高职衔接模式及具体实施缺乏科学合理的设计,致使中高职衔接的优势没有完全展现出来。最后,中高职发展不同步,近年来受生源危机及高校扩招影响,中职学校招生规模迅速下滑,高职院校招生普遍受到冷遇,这种情况下的中高职衔接发展动力不强。

(二)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

1.对口升学模式

即完成三年中职学习的中专、技校、职高毕业生,通过对口招生升入专业对口的高职院校继续学习深造。相对于普通高考而言,降低了难度,升入大学的概率更高,从而满足了部分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深造的愿望。由于政策要求,学生在中职学什么专业,参加对口升学考试时必须是该专业或相关专业,被高校录取后在该专业继续学习,该模式更有利于高职教育实现培养目标,即培养出符合岗位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中高职分别制定课程标准,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知识和技能的重复或断档等问题,而且两者生源素质结构差异较大,造成中高职教育实质性的衔接有一定困难。

2.分段贯通模式

即中等、高等职业院校实行分段贯通式联合办学,招收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学生先在中职学校学习,毕业后通过考试按照一定的选拔比例升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该模式可以实现中高职院校资源共享,共同建立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分阶段实施,避免课程的重复和断档等问题。当然,该模式需要以系统有效的中高职教育衔接课程体系为依托,有政策措施为保障。

3.五年一贯制模式

该模式是我国最早试行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招生对象为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达到录取成绩后,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即“初中起点,大专教育”。由于五年贯通避免了高考的压力,对于学生和家长來讲更具吸引力。但是实行五年贯通,由一所学校承担中职、高职不同阶段的教育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筹办教学设备、实训基地建设等,形成重复建设,导致资源的浪费,不能发挥出教育资源应有的效益,这些都限制了“五年一贯制模式”的发展。

二、中高职“2+1+3”办学模式确立的依据

中高职教育衔接是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的产物,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专人才的有力保证。“2+1+3”办学模式正是在这种需要下逐渐确立的。

(一)这种模式是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我国的教育结构从初中后主要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体系。目前职业教育体系并不完善,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中高职衔接为部分中职毕业生提供了继续提高学历的平台,缓解了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同时为高职院校输送优质的对口生源,促进了高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推动了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有利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高等教育结构虽然具有多样化和多层次性的特点,但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的结构始终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共有1200所,2014年预计有600所试行转型,淡化学科、强化专业,按照企业的需要、按照岗位来对接,推动促进普通高等教育从单一的学科型向学科型与职业型并举的方向发展。

(三)有利于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我国大多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设施设备、实践教学基地等都达到了较高水平。“2+1+3”模式有利于中职学校吸纳学生,同时能够充分地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优势,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

(四)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同时满足现阶段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够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采取“2+1+3”模式,可以为更多的初中毕业生接受高职教育打开通道,实现学历提高、技能提升、就业提档的目标。它有利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有利于缓解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的毛入学率等。因此,“2+1+3”办学模式是目前一段时间内开展地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可行选择。

三、中高职“2+1+3”办学模式的具体内容

(一)培养目标的衔接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二者的培养目标不同。“2+1+3”办学模式以行业职业教育集团为平台和支撑,发挥中等、高等职业学校各自办学特色、集成资源优势,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积累中高职教育衔接经验,进而实现中高职院校的贯通。

(二)办学模式的衔接

承德市教育局确定2014年参加“2+1+3”实验模式的实验对象,高等职业院校为河北旅游职业学院,中等职业学校为市属、县区属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实验采取中高职院校合作办学,使有升学愿望的中职毕业生进入高职“实验班”学习,通过单独招生或者普通高考,实现中高职教育的连读。学生总学习时段为2年(中职)+1年(中高职共同培养)+3年(高职),经考试考核合格后由所在中职学校颁发市教育局验印的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通过参加合作院校的单独招生考试或普通高考,经录取取得高职院校学籍,在高职院校学习三年经考试考核合格后颁发教育部注册的普通高校专科毕业证书。

(三)教学衔接

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定位上要分别做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等方面的同构和衔接,避免教学内容重复、资源浪费等问题。参加实验的中高职院校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授课计划和实习计划,避免专业理论课程脱节、重复,实践技能倒挂等问题。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教学设备落后、实训实习条件差等问题,为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不能满足实践教学条件的中职学校可前往合作办学的高职学校进行教学。为进一步推进合作办学机制,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河北旅游职业学院2014年选派28名优质教师赴各中职学校进行专业对口支援,外派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要给中职学生灌输正确的理念,使其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更高的目标,努力完成科研任务,通过专著、个案、学报专栏等成果形式,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可参考意见和建议。

(四)招生与就业街接

“2+1+3”办学模式彻底打破以往的中职与高职两个阶段各成系统的模式,不再是原来的“中职+高职”,两者共同建立培养目标,进行整体设计、课程重组、统筹安排、分阶段实施。目的是探索技能人才系统培养制度,形成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需要,优势互补、协同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格局,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这种衔接包括招生及就业的衔接。

该模式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实验班”招生对象为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春季入学并完成在校两年学习任务、即将进入第三年顶岗实习阶段的三年学制学生。入学考试是中职學校的总结性教育评价,是高职院校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环节。因此,研究“2+1+3”入学考试,正确地发挥选拔、评价、检测、导向功能,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需要。

中高职教育衔接过程中存在生源流失的现象,中职学生完成“2+1”的阶段学习后,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学习成绩差、急于就业等因素放弃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因此,在2年(中职)+1(中高职共同培养)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有学历提升的求学愿望。

在就业衔接上,“2+1+3”办学的前三年教学要考虑不能或者不愿升入高职学习的中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还要保证升入高职学习的学生教学质量,经高职学习毕业就业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同时具有继续接受本科以上教育的资格。

四、结语

中高职“2+1+3”办学模式的实验工作的开展,打通了中高职教育的立交桥,开辟了技能型人才成长的通道,有利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有助于学生成长、成才。我们将继续先行先试,用严谨的、科学的态度,不断研究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为探索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郑春华,高壮峰.关于中高职衔接教育招生方式的研究[J].继续教育,2014(1).

[2]赵春燕.基于中高职衔接的评价模式分析与研究[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5).

[3]刘静,杨正校.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4]郑蔼娴,朱守锂.中高职衔接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J].广东教育职教,2011(4).

[5]徐静鏐,乔刚.中职与高职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11).

作者简介:

“3+1”合作办学 篇4

一、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依据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遵循市场规律的客观需要。

高等教育的发展要遵循市场规律和价值规律的要求, 高校的发展不能忽视市场的巨大调节作用和淘汰影响。在全国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 我校更应该充分研究市场对人才的培养要求和需求状况, 及时地调整我校的培养战略与目标, 使其适应市场发展规律, 在增强我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同时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计算机专业在全国十大就业最差专业排行榜中列倒数第二位, 这更加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不改革、不发展就有可能被市场淘汰, 计算机学院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势在必行、箭在弦上。

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完善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中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宗旨, 把素质教育的思想体现在改革中, 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使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知识教育和能力发展相结合, 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来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为人才培养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 使得素质教育在本质上需要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来加以实现和完善。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深化“三大教育理念”的必由之路。

在我校实施“大德育、大工程、大实践”的总体要求下, 计算机学院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要进一步推进“三大教育理念”, 将三大教育落到实处, 就要求我们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非专业素质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但目前我们的研究还仅仅是起步阶段, 各项指标还没有切实确立和完善, 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研究, 寻找与之适应的方式、方法, 将“三大教育理念”引向更深的层次。

4.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遵循教育内部关系规律, 以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为参照基准, 调整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途径, 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诸要素更加协调,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 变不适应为适应, 变不协调为协调, 实质上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更是改革的源动力。因此, 适时地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也是高等教育本身不断迈向成熟的标志。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

1. 党政班子在顶层设计上科学谋划、准确定位。

党政班子根据创建新型科技大学的总体目标, 从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办学水平等方面进行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 扩大办学空间。多调研、多论证、多沟通, 积极探索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经验和做法, 推进学科专业建设上水平, 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指明路、把好舵。

2. 改革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将改革做实做稳。

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应根据学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统一要求, 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 科学有效地完成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参照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结合我院实际, 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改革的重点问题;了解各方面的现状, 采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 使学院的各项工作切实取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快速发展。

3. 凝聚全院教职工的巨大战斗力, 确保实施。

改革不是一朝一夕, 也不是一人一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计算机学院在学校的领导下, 在各职能部门和兄弟院系的帮助下共同推进。这就更需要凝聚计算机学院全院教职工的巨大战斗力, 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党委和行政应做好教职工的思想动员工作, 要让教职工在精神上热情饱满, 在思想上勇于探索、在行动上真抓实干, 同时还要做好处理困难、调节利益的准备, 要排除一切不良因素, 确保改革顺畅。

4. 制定具体规划, 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

要通过总体规划、逐层分解、细化落实、严格考核等措施, 将改革工作当作本年度的重点工作来抓, 要严防改革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 各环节应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将改革推向深入。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的成果

1. 党政班子积极探索“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培养更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我院积极探索“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多次派出领导或教师到成都、南京等地参加研讨, 并在详细调研论证基础上, 经学校同意, 我校作为黑龙江省第一所高等院校与“教育部CDIO课题组”签署了协议, 正式引入CDIO工程教育理念。随后我院围绕各专业如何落实CDIO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入研讨并经过悉心准备后, 召开了“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讨会”, 学校领导、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兄弟院系教学院长参加了研讨会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为今后“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目前“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经进入制定和编排教学计划阶段, 初版方案已经拿出, 改革工作已初见成效。

2. 党政班子根据创建新型科技大学的总体目标, 从办学理念、办学规模、办学水平等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科学谋划。在扩大办学空间方面, 积极组织筹建软件学院, 拓宽办学空间,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现已向省教育厅提交了组建软件学院的申请和佐证材料, 正在等待教育厅的批复。

3.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为提升改革成效加重砝码。我们加强对教学大赛的组织和指导, 经过教研室推荐、学院选拔, 通过组织试讲, 从各个环节给予指导。

4. 深化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原有校企合作基础上, 今年学院又先后与北京中关村、达内、哈尔滨乐辰、大庆科瑞尔斯等近十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 选派学生到公司学习, 在实践中提高就业能力, 从深度和广度拓宽校企业合作空间。同时, 邀请北京达盛、哈尔滨海康公司的专业人士来我院指导实训, 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的研发意识、创新意识、工程意识、团队意识起到了良好效果。

5. 在工程实训上, 我们真正做到了把企业引入课堂, 计算机控制专业邀请北京达盛公司的工程师为学生实训,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邀请海康公司为学生实训, 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学生在实训过程中, 贯通了知识点, 学习了新知识, 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加强毕业设计的监管工作。通过采取指导教师、项目负责人、领导“三级互审”的质量监控体系, 控制重题、雷同的可能性;通过采取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等措施, 加强毕业设计质量的监控;通过履行手续、加强沟通等办法, 加大对校外毕业设计学生的监管力度。同时, 还认真组织毕业设计答辩、检查整改等工作, 使我院毕业设计在学校专项评估中取了良好的成绩。

7. 在教学方式上进行改革, 《大学计算机基础》、《C程序设计》和《C++程序设计》等基础课和专业课从多媒体教室移到实验室上课, 每个语句、每段程序, 学生都可在计算机上运行, 更易理解,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以“三大”教育理念为指导, 以创建新型科技大学为目标, 以改革创新为载体, 以和谐学院建设为动力,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强化科学管理,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实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荆光辉, 欧阳斐.独立学院和谐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7 (1)

[2]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92314.htmfunc=retitle

1.3.1研究目标 篇5

本文的研究目标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

第一方面,将在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形成一个研究全球生产网络内产业升级的理论框架,该框架包括全球生产网络的理论基础(全球生产网络的动因与决定因素)、全球生产网络内的知识转移与扩散机制、全球生产网络内的升级内涵与升级机制、全球生产网络内产业升级影响因素模型框架等几方面。

第二方面,在此基础上,将引用相关案例及其他实证方法进一步佐证所得出的理论观点。并将采用合适的指标、结合现有数据及企业调研结果分析中国目前主要相关产业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产业升级的现状与趋势,并对目前中国在积极参与产业全球化高度分工过程中产业升级总体现状做出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同时找出现有的问题与隐患及今后实现进一步升级的方向与目标。

第三方面,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地,本文将在当今全球化愈演愈烈、全球生产网络不断涌现的背景之下,分析我国企业通过积极参与及建立全球生产网络实现网络内升级的对策措施。同时应当注意到,要实现全球生产网络内的产业升级,必须依靠政府采取各项有益的政策,鼓励和支持本国企业积极、广泛地参与各种产品类型、治理方式存在差异的全球生产网络,尤其是对本国经济长期发展来说,有着巨大升级潜力的全球生产网络类型。政府的作用关键在于降低种种生产网络内不同生产环节厂商之间的交易费用,尤其是种种内生的、制度层面的交易费用[5]。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应以降低参与全球生产网络的本国企业的网络内部交易费用、提高网络内部交易效率为主要目标。以此为出发点,将得出相当有益的政策结论,供政府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3+1”合作办学 篇6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课堂体系;学习方式;创新能力;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86-1

一、案例描述

镜头一:体验雨。为了上好《下雨啰》这一课,我特地将教学进度后移,选了一个淅淅沥沥、春雨绵绵的日子。领着孩子们,穿着雨衣,撑着伞来到操场上,我微笑着问学生:“下雨了,你们高兴吗?”“高兴!”他们异口同声地问答。我又问:“你们为什么高兴,你们喜欢下雨天吗?”孩子们开始兴奋起来了,七嘴八舌地告诉我喜欢下雨天的理由:“下雨天了,会很舒服!”“下雨天了,感觉空气清新了!”“下雨天了,我们就可以尽情地玩喽!”……我带着他们在小雨里撑开伞,披上雨衣自由地蹦着、跳着,体验着雨天的舒爽。这充分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自然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镜头二:探索雨。要表现下雨天,必须对雨有所了解,“一片乌云、几条连绵的线”的程序化的表现方式显然是不够的。我先问学生:“你们知道分别有哪些雨呢?”几位反应灵敏、课前准备充分的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我知道春天的雨是细细绵绵的。”“夏天的雷阵雨时,雨点打在身上很疼很疼的。”“我也知道,我也知道,冬天的雨是阴冷阴冷的”……别看他们小,这些生活体验的印象倒是很深刻呢。”

镜头三:想象雨。我播放了《下雨啰》这首歌,听着熟悉、优美的旋律,孩子们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我说:雨就是希望的象征,每个人印象中的雨都是不一样的,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你印象中的雨是怎样的?”小家伙们一下子围在一起讨论起来:“春雨应该是个温柔的妈妈,长着一双温柔的手抚摸着我们。”“夏天的暴雨像严厉的爸爸,在严厉、大声的训斥我们。”“雨就是希望。有了雨,西部的干旱的庄稼就有救了……。”我高兴地称赞他们说得真棒,很有想象力。接着,我们从雨的种类、雨中人物形态、雨中事物的形态三方面入手,自由地想像属于自己的一场雨。

镜头四:展示雨。在《下雨啰》的优美歌声中,小朋友们个个兴致勃勃地在回到教室后创造自己的“雨”。我巡视了一圈,看到很多学生将自己的“雨天”装点得十分新奇、漂亮,而且各具特色,我心中欣喜若狂。将小朋友们的“雨天”贴至黑板,发动学生积极地互相交流、评议:谁的“雨天”最吸引人?谁的“雨天”最生动?谁的“雨天”表现的最全面?……孩子们兴趣盎然、畅所欲言。

二、案例反思

1.坚持“教学做合一”,在“做”上下工夫。以“做”为中心,构建开放的美术课堂体系。要构建开放的、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就要让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兴致、灵感参与美术课堂活动,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走出课堂,鼓励学生动手做,去实践,去画活画,而不是死记硬背,生搬硬套那些所谓的条条框框。

2.以“做”为主线,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打破旧传统的模式,赞赏学生的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积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洞察力,和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以“做”为主线的学习方式在美术的学习中更为必要,美术的学习不是死记硬背,下雨天的表现也不是约定俗成的一片乌云、几条连绵的线,应该是师生一起探究启发。在一个微雨的天气,撑着伞,走进雨中一起去发现曾经被我们错过的雨中细节,忽略雨中之的美。雨中抱头乱窜的动态,被雨水溅湿的鞋,被甩上了泥巴的裤脚,这些曾经忽视的细节,都在“做”中被上演了。而不是呆呆坐在教室里,空洞地回忆昔日雨中的情景,听着千篇一律的雨中要素,临摹着预先准备好的精美范画。学生们在体会了雨的情境的同时也激起了曾经的雨的记忆,然后再去创作表现,从而把学生发现学习的这种学习方式,和学生自己努力求得知识理解置于教学事业的主线。

3.坚持“教学做合一”,培养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学会“做”,就一定要学会用双手,用大脑,手脑结合,才能学会创造。在《下雨啰》这课的教学中,学生们走出沉闷的教室,一起去雨中去寻找我们曾经忽略的美丽场景。雨中抱头乱窜的动态,被雨水溅湿的鞋,被甩上了泥巴的裤脚,这些被上演的情境孕育出了不怕泥的神奇裤子,不怕雨天的高级防水鞋,还有奇妙的科幻作品——《雨水收集器》。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氛围,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以人为本”就是这种教学思想的具体体现。学生的思维不再被禁锢,创造力不再被局限,学生们的创造力也就在在坚持“教学做合一”中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展翅翱翔。

总之,“教学做合一”中教师带领学生们首先从身边人物在雨天的变化观察起,再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等等。在引领下,学生学会自我发现和自我升华。在完成课程学习任务的同时,更明白水对人们的重要性,从而更珍惜水。这种情感的认知的升华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结果。

[参考文献]

“3+1”合作办学 篇7

1 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课程教学目标实现由知识培养型到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型的转换。创新能力是人们产生新知识、新思想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2]。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基础知识、基础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支撑。从创新实践能力形成的三个层次入手, 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第二阶段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第三阶段是创新实践能力的形成突破培养。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过程中, 尤其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 及时调整阶段培养目标, 整个过程是不断循环往复、逐步趋优的过程, 由此形成的教学模型如图1所示。

2 课程内容的整体优化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是数据库原理课程的后续课程, 也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课程目标是既培养掌握大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了解大型数据库的管理方法, 又能结合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建模工具和数据库管理软件, 科学、规范地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研发人才, 是一门创新实践能力本位的课程。

本课程内容设置遇到的主要问题有: (1) 因前续课程有数据库原理, 所以需要对基础理论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简化; (2) 由于数据库技术发展迅速, 新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不断更新, 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软件产品应与时俱进; (3) 作为一门重要的实践型课程, 应该重点培养学生掌握设计和研发数据库信息系统的能力以及后台数据库管理技能。基于以上3个方面的考虑, 课程选用了当前流行的占市场主流的较为成熟的Oracle 10 g产品, 并对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整体优化 (见表1) 。

3 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

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 针对学生实际情况, 以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 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教学环节入手, 依托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综合当前先进的教学方法, 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设计, 将对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无定法, 根据教学内容和阶段性的培养目标, 适时融合多种教学方法, 如任务驱动、分组讨论、个别辅导等, 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 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启发式教学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手段,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再如依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师可通过设置有效的探究性学习环境, 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 让学生借助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自身努力、同学协作以及教师的指导, 以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知识。

4 采取赛教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是数据库 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课程学习开始, 学生可根据自愿的原则结合成不同的团队, 设定参赛目标, 学习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认识到课程知识是有用的, 是有价值的。通过参加比赛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调动其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加快了学生从学校到企业角色的转变, 并最终为学生完成3年校内学习, 最后一年进入企业顶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第十届“挑战杯”竞赛评委认为, 通过参加竞赛, 大学生呈现出研究新事物、总结新经验、坚持独立思考、勇于另辟蹊径等令人喜悦的特点[3]。而这些特点正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形成的具体表现, 因此, 采取赛教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5 结束语

结合“3+1”校企合作模式实施目标和数据库应用技术教学现状[4], 以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新颖的课程内容结构, 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重视课程目标由“知识培养型”向“创新能力培养型”转变, 综合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深入开展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的教学模式是新形势下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策略的有效实施框架。另外, 加强创新实践能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科学灵活的教学评价体系是促进该框架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华小洋, 王文奎, 蒋胜永.校企合作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相关问题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 (1) :91-94, 121.

[2]安茂香.数据库系统及应用课程中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14) :127-129.

[3]丁三青.我国高校学术科技创新活动与创新教育的实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9 (2) :96-105.

[4]王筱婷.通过科技项目辅导培养中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实践与探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0.

“3+1”合作办学 篇8

本文的研究为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过程中的学生管理领域探明道路, 提出可行的工作方案, 并在逐步实施的过程中形成“3+1”办学模式下较成熟的学生管理模式。

一、“3+1”办学模式下即将遇到的学生管理问题

在“3+1”模式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各个方面都将有巨大改变。面对机遇和挑战, 本文将可预见的问题梳理如下:

(一) 身份转变导致学生的思想波动较大

由于在“3+1”办学模式下, 学生比以往提前离开校园到企业上岗实习实训, 兼具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 在适应工作的同时也面临双重压力。以往在校园中单纯的人际关系变为企业中复杂的人事问题, 在校园中学业时间安排相对轻松, 而到企业之后生产劳动工作非常繁重, 管理非常严格。这对于多成长于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来说, 必将产生思想上、生活上的一系列压力, 导致学生容易对人生定位、职业定位产生怀疑、困惑, 进而对独立学院“3+1”办学模式产生怀疑。

(二) 管理主体的缺位导致安全隐患

“3+1”办学模式教学改革对学校和用人单位来说, 都是一种新的尝试。由于学生到用人单位实习实训后, 大多要住在用人单位所提供的住所, 这种情况有可能导致学校辅导员、学生管理部门错误地认为学生离开了校园, 就不用为学生的安全负责, 出现“甩包袱”心理。同时, 用人单位则从用工管理角度出发, 错误地认为自己只用承担实习生的工作引导、技能教学等任务。双方的认识误区很容易导致管理主体的缺位和在外实习生管理难度的增大, 进而产生学生在外实习的安全隐患。

(三) 管理理念对管理效果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3+1”办学模式中, 校方和企方既是利益共同体又是矛盾对立方。学校和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有很大区别。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 更多的是从教育的角度出发, 高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服务社会和教学科研。而企业作为以盈利为最终目标的社会组织, 对人员的管理是从效益和效率出发, 以利润和对企业的价值为衡量准则。校企双方的管理文化存在根本上的不同。

另外, 校企双方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角度也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学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大学生。而企业考虑的首先是使用人才, 如何让员工发挥最大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最大化的价值。

可见, 校企管理理念和用人角度的巨大差异必然会影响“3+1”办学模式下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学生管理。如果单纯地以企业考核员工的模式进行管理, 必将弱化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 导致学生产生逆反情绪, 增加管理难度。

(四) 利益矛盾使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实效性降低

在“3+1”办学模式中, 学生进入企业顶岗实习一段时间之后, 对岗位的新鲜感逐渐降低, 更多的是从事重复而繁重的工作, 这时校企合作的利益矛盾也将凸显出来。

企业往往会把学生当作正式员工来安排工作, 甚至是当作廉价劳动力来用。学生在经历繁重的劳动后得到的报酬往往不高, 休息时间不够, 这些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从而导致集体罢工等事件。另外, 学生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往往是抱着对未来的憧憬的, 而真实冰冷的企业管理, 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微薄的收入导致学生情绪的不安和低落, 这些都会使管理实效大大降低。总之, 校企双方的利益冲突很可能导致对上岗实习学生管理实效性的大打折扣。

二、“3+1”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对策

针对“3+1”办学模式下学生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现作出以下管理对策分析:

(一) 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融入企业文化

目前很多大学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多是由学校教师讲解一些专业前景、求职理论等, 多停留在理论层面, 学生提不起兴趣。在“3+1”办学模式下, 由于学生大四一年要进入企业顶岗实习, 所以应该将相应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企业文化提前融入到学生大一至大三的学生生活中去, 提前让学生知道自己所要掌握的相应技能要求和企业文化。其次, 学院在进行学风建设工程时应将现代企业所倡导的敬业精神、创新理念、安全生产要求、效率优先、服务至上等纳入进去, 使学生在校三年期间, 不间断地接受这种意识的引导和熏陶, 从而使学生成长为更适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据调查, 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为提高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 从新生抓起, 安排新生全部入驻部队进行全封闭式训练。另外, 在入学教育中加入本专业就业方向、职业引导教育等内容;开设社交礼仪修养、人际交往困境突破等选修课程;邀请企业精英、文化名人来院进行讲座。

(二) 利用岗前培训和思想动员使学生尽快转换角色

在“3+1”办学模式下, 学生进入企业后很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角色转换问题。这个难题需要通过上岗前的培训和思想工作解决。首先, 校企双方联合召开学生和家长动员大会, 将“3+1”办学模式对学生将来就业的重要意义、对学生素质和专业技能的提升等解释清楚, 消除学生和家长的顾虑;其次, 企业需将上岗要求、企业文化、相关制度和企业的发展历史等告知学生和家长;第三, 会后辅导员应对学生进行分类教育, 引导学生不仅要完成实习任务, 更要从职业规划、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角度去对待上岗实习经历, 做好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心理准备, 尝试多从企业角度看待工作, 以一个职业人的精神完成工作, 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

(三) 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在学生上岗实习中的作用

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队伍一直都是学校管理学生的主力军, 所以在“3+1”办学模式下, 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队伍更应该发挥巨大的作用。

首先, 在派去企业实习的学生中建立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团支部, 对实习的学生进行思想管理和生活管理。

其次, 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学生干部可以在顶岗实习的学生中担任小组长, 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业余活动, 拉近实习学生的距离;加强自我管理, 每周由组长向学院辅导员汇报实习进度、学生思想状态等。

(四) 健全各项制度、加强后勤保障

由于“3+1”办学模式仍处在尝试阶段, 各方面制度尚待完善, 所以首先要从制度入手,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 从而更好地保障此项工作的规范运行, 规避各类风险。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在实行“3+1”办学模式后针对实习实训工作相继制定了《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学生实习实训管理规定》《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学生集体实习管理办法》等管理规定和相应文件, 规范实习实训工作。

加强后勤和经费保障。学生上岗实习中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学院面临的新情况和新课题, 领导应充分重视, 将其列入学院整体工作中来。学院应给予此项工作充分的财务预算, 用来支付实习指导老师差旅费、企业实习费、上岗前的教育活动开销等。

(五) 重视实习学生的心理问题

对于实习实训的学生, 学校和企业都不可忽视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并及时发现问题。首先是对各类学生的分类引导, 对于家庭困难、人际交往困难、抗压能力低下等各类学生, 辅导员、班主任和实习带队教师要有准确的掌握, 要做到有备案, 经常关心、谈话、引导。其次, 企业方的管理人员也应对实习实训学生群体给予思想引导, 消解学生适应工作的压力, 及时解释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和企业制度等, 做到以人为本、关心实习实训的学生。例如人文科技学院在实施“3+1”办学模式后, 更加注重学生的心理问题, 制定并颁发了《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学生心理健康预防与干预三级机制方案 (试行) 》, 建立一级为学院心理咨询中心、二级为辅导员班主任、三级为心理委员的三级机制, 及时反馈并解决实习生的心理问题。

(六) 严格遴选合作伙伴、明确校企定位

本着对学生、家长和社会负责的态度, 学院在遴选实习实训基地和合作企业时应严格考察企业资质和所需岗位是否与学生专业对口, 另外还应该考察合作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是否科学, 避免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产生自杀、精神失常等恶性事件。另外, 负责教学的部门应提前和企业对接实习次数、实习时间段、实习期间管理方式等,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具体教学计划, 不可为了实习而忽略了系统的理论学习, 也不可安排过多的理论课程而导致学生实习时间缩水。企方在教学计划安排好之后, 应调整好本企业各项工作, 保障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人数接收计划实习学生。

此外, 应明确校企定位。在学生离开校园进入企业实习实训后, 在学生管理上, 应明确以企业管理为主、学校管理为辅。所以在实习实训期间, 企业应作为第一责任单位。学校要做好后勤保障和制度保障工作, 首先要做好服务, 其次对于接收学生较多的企业, 校方应派驻带队辅导员协助企业进行管理。

(七) 文化融合、互利共赢

校企核心文化虽不同, 但在“3+1”办学模式下仍存在共赢点。企业虽以盈利为目的, 但需要学校培养出各类出色的专业人才;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目的, 所以也需要企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孵化基地。从长远来看, 企业和学校的合作是双方需求也是人才培养模式大势所趋。如能从顶层设计、管理理念、校企文化等层面立体多维地推进校企文化融合, 必将更有利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有助于独立学院教育的知行合一。

摘要:独立学院在经历了初期发展阶段之后, 即将面临转型期的挑战。工学结合的“3+1”办学模式给独立学院转型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在这种新的办学模式下, 独立学院的学生管理工作也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以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为例, 针对“3+1”办学模式下的学生管理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 以求找到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学结合,学生管理,独立学院,转型

参考文献

[1]李平.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探索应用型本科教育之路——基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办学特色的思考[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 2012 (26) .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S].北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 2010.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4]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教职成[2011]6号) [Z].北京:教育部, 2011.

“3+1”合作办学 篇9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ICR雄性小鼠,体重16~18 g,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实验动物科学部提供,生产许可证号:SCXK(京)2011-0012,使用许可证号:SYXK(京)2011-0039。在恒温(21~23℃)、恒湿(45%~65%)、12 h明暗周期交替的动物饲养室,实验前小鼠先适应3 d,自由进食和饮水。

1.2 试剂

DPPD(批号:S26175 005),购自MERCK-Schuchardt,用1%(V/V)吐温-80水溶液配置成混悬液;环磷酰胺(批号:09121721),江苏恒瑞医院股份有限公司,用生理盐水溶解;甲醇(分析纯,批号:20100607),北京益利精细化学品有限公司;小牛血清,上海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仪器

AR2130/C型电子天平(210 g/0.001 g,美国OHAUS公司);OLYMPUS显微镜。

1.4 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环磷酰胺+DPPD低、中、高剂量组(62.5、250、1000 mg/kg),DPPD低、中、高剂量组(62.5、250、1000mg/kg),每组各5只。环磷酰胺+DPPD剂量组和DPPD剂量组经口给予DPPD 30 d,每天1次,给药体积0.2 mL/10g。阴性对照组每天给予相同体积的1%(V/V)吐温-80水溶液。环磷酰胺采用30 h两次经口给药法,给药剂量40 mg/kg,给药体积0.1 mL/10g,小鼠给药第29天,环磷酰胺阳性组和环磷酰胺+DPPD剂量组经口给予环磷酰胺,间隔24 h后,第2次经口给予环磷酰胺,第2次给药6 h后,小鼠麻醉后颈椎脱臼处死。立即取股骨制备骨髓涂片,涂片自然干燥后用甲醇固定,经Giemsa染色,蒸馏水冲洗、晾干。采用双盲法阅片,每只小鼠计数1000个嗜多染红细胞,观察含有微核数的嗜多染红细胞数,以千分率表示微核数,并计算抑制率,抑制率计算方法:抑制率(%)=(致突变物对照组微核率-受试样品组微核率)/(致突变物对照组微核率-空白对照组微核率)×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3.0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PPD对骨髓微核形成的影响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DPPD组小鼠经口给予DPPD 30 d,DPPD各剂量组微核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看出DPPD本身不具有遗传毒性,见表1。

注:“-”表示无数据;DPPD:1,3-二苯-1,3-丙二酮

2.2 环磷酰胺对骨髓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

与阴性对照组相比,环磷酰胺30 h经口给药后,环磷酰胺阳性组小鼠微核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环磷酰胺造模成功。见表2。

注:与阴性对照组比较,aP<0.01

2.3 DPPD对环磷酰胺诱导骨髓细胞微核的影响

结果所示,与环磷酰胺阳性组相比,环磷酰胺+DPPD低剂组小鼠微核率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磷酰胺+DPPD中、高剂量组小鼠微核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微核抑制率分别为35.58%和61.54%。随着DPPD剂量的升高,微核率逐渐下降,并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见表3。

注:与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比较,bP<0.01;“-”表示无数据;DPPD:1,3-二苯-1,3-丙二酮

3 讨论

目前,微核试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遗传毒性检测方法之一,是反映染色体损伤的一种简易、快速的方法。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微核实验规定为评价新药和食品添加剂等化合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的必做试验之一[8]。它主要是通过微核率的变化情况反映化学物质的遗传毒性,因此微核率是检测细胞遗传毒性损伤的一项重要指标。

有文献报道,长期喂养DPPD(1%饲料含量)未观察到实验动物的毒性体征[9]。本实验室通过DPPD急性经口毒性试验,发现DPPD小鼠经口灌胃的LD50>17.5 g/kg,可以认为是低毒或无毒物质。

“3+1”合作办学 篇10

哈尔滨市龙涤新世纪学校近两年来实施了“1·3·3·4”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课题。

“1·3·3·4”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三多三少” (即教师讲的多, 学生探究活动少;知识讲得多, 习题训练少;关注好学生多, 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少) 这一弊端提出的。“模式”的主要教学步骤分三个方面:开篇训练、师生对话和新课检测。具体体现在训练题目的层次点和覆盖点相结合;情境创设点与新课切入点相结合;教师的探究设计点与学生的合作交流点结合;信息的融合点与知识的整合点相结合。

其最有特色之处是:首先强化了训练的力度。训练题目分层次, 即容易题:中等题:综合体=6:3:1, 注重知识的覆盖面, 一般说来, 开篇训练题在10道题左右, 原则上要超过15个知识点, 覆盖3~4个单元的知识内容。其次是深化师生合作交流的内涵。围绕着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设计有机联系和合作交流的内容。第三突出整体知识结构的构建。包括知识结构和训练内容的编排, 突出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和纵向沟通。在训练题目上体现聚合型题目群、离散型题目群、串联型题目群、阶梯型题目群、变型式题目群和多元型题目群等, 突出精练知识和训练质量的价值。

上一篇:获得有机认证下一篇:虚拟数字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