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患者

2024-05-26

早期胃癌患者(精选十篇)

早期胃癌患者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经内镜及病理确诊为胃癌, 再经术后病理确定为早期胃癌的患者21例, 所有患者就诊时主要症状为上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进食梗阻感。其中男12例, 女9例, 年龄35~77岁, 平均58.3岁, 平均病程 (28.82±60.20) 个月, 76.5%的患者病程≤24个月。

1.2 方法

所有内镜检查者早晨禁食水, 术前口服2%利多卡因胶浆。对常规内镜检查发现黏膜色泽改变、糜烂、溃疡、隆起和局部黏膜皱襞中断等早期胃癌表现的患者, 进行内镜下活检送病理, 诊断为胃癌后全部行手术治疗。所有手术切除标本采用4%福尔马林固定, 梯度酒精脱水, 石蜡包埋。常规HE染色, 片厚4μm, 显微镜下观察。癌组织浸润深度仅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者诊断早期胃癌, 并统计所有早期胃癌病理的内镜特点、病理及临床特征。

2 结果

2.1 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及特征

21例患者中, 病灶位于胃窦12例 (57.1%) , 胃体4例 (19.0%) , 胃角4例 (19.0%) , 胃底1例 (4.7%) 。早期胃癌镜下分型中, I型1例 (4.8%) , II型12例 (57.1%) , III型8例 (38.1%) 。

2.2 早期胃癌的病理特点

手术患者中发现淋巴结转移3例 (14.3%) , 其中黏膜下层癌转移1例 (12.5%) , 黏膜层癌转移2例 (15.4%) 。肿瘤大小:根据肿瘤最大直径计算病灶大小, 直径<10 mm 1例, 10~30 mm 13例, >30 mm 7例。浸润深度:粘膜内癌14例, 黏膜下层癌7例, 其中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2例, 黏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1例。病理组织学分类:高、中低分化管状腺癌10例, 腺癌6例, 印戒细胞癌4例及乳头状腺癌1例。

3 讨论

1962年日本内镜学会提出了早期胃癌的诊断标准, 标准中强调的是浸润和浸润深度[3]。在2000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出版的WHO肿瘤分类《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学与遗传学》中, 首次将上皮内瘤变 (IEN) 的定义引入到消化系统肿瘤中, 以取代既往使用的异型增生、原位癌等术语[4]。早期胃癌无特异性临床症状, 但内镜下表现各异, 一般表现为黏膜局部色泽改变、糜烂、浅溃疡、黏膜颗粒状变厚或凹陷、脆性增加及局部黏膜皱襞中断等, 因此, 内镜医师应具有“早癌”意识, 检查应全面细致, 注意对微小病变及胃皱襞内隐匿病灶的观察, 以及对可疑部位多块、多方向取材活检, 以防漏诊。

本组21例患者早期胃癌多发生于胃窦, 病理学上以管状腺癌最多见, 部分患者内镜下貌似良性溃疡, 但病理提示异常, 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有研究显示[5,6], 早期胃癌患者以病灶小、中高度恶性分化、IIC与III型病理分型、无淋巴结转移及黏膜内浸润为主。本组21例患者中, 部分患者病变范围较大, 且较为明显, 但术后病理提示为早期胃癌, 这与早期胃癌定义中只关注浸润深度, 而不论病灶大小相一致。在临床工作中, 纵然内镜下发现形似溃疡浸润型胃癌灶, 但活检病理通常仅为胃炎或肠腺化生者, 显然内镜活检未能正确取材, 或因病理学医师自身认识不足或诊断趋于保守所致。因此, 对镜下隆起型病变, 首先应钳取病灶顶端或基底部, 特别是糜烂、变色及结节改变、脆性增加和触之易出血处;对平坦病灶, 应钳取病灶中心;对凹陷型病灶, 应钳取凹陷内侧壁, 并尽可能多点活检, 从而提高阳性诊断率。其次, 对首次病理提示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和萎缩等表现的病变, 要密切随访及复查。病理科医师还应加强与内镜医师交流沟通, 在组建学科群平台的基础上共同探讨, 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选择本院21例经内镜活检及病理诊断为胃癌、手术后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的患者, 分析并总结其内镜下的特点、部位及病理类型。结果 21例患者中, 病灶位于胃窦12例, 胃体4例, 胃角4例, 胃底1例。早期胃癌镜下分型中, I型1例, II型12例, III型8例。黏膜内癌13例, 黏膜下层癌8例, 其中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2例, 黏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1例;高、中低分化管状腺癌10例, 腺癌6例, 印戒细胞癌4例及乳头状腺癌1例。结论 内镜检查是诊断早期胃癌的首选方法, 增强对内镜表现及病理认识, 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

关键词: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内镜检查

参考文献

[1]陈凛, 李涛.胃癌综合治疗现状与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8, 16 (6) :571-574.

[2]姚军, 早期胃癌40例临床病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19) :42-43.

[3]钱建忠, 赵可, 李世兰, 等.250例早期胃癌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 (2) :103-105.

[4]吴云林, 吴巍, 江凤翔, 等.胃黏膜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内镜识别与手术病理的结果[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医学版) , 2007, 27 (5) :552-554.

[5]陈申思.早期胃癌85例的临床病理分析[J].大家健康, 2013, 7 (5) :106.

早期胃癌的名词解释 篇2

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限于胃黏膜层及黏膜下层,不论其范围大小和有否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有时临床表现为上腹隐痛、腹胀、食欲不振等。胃低张力双重对比造影的X线检查及胃镜检查对发现早期胃癌具有很大的价值。早期胃癌患者手术(或内镜下切除)后5年生存率可达90%~95%,对于病变局限于黏膜内的早期胃癌效果更好。

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

1.隆起型(I型)

肿瘤从胃黏膜表面隆起超过0.5cm,呈圆形或椭圆形,向胃腔内突出,一般在0.2~0.25cm,基底较宽,很少带蒂,边界较清楚,但稍不规则,在双重造影时,有适当钡剂涂布后加压检查,可见到环形充盈缺损,轮廓可呈分叶状,有时表面凹凸不平,使病灶呈斑片状,切线位可显示病灶向胃腔内凸出、广基和界限清楚的小充盈缺损。

2.浅表型(Ⅱ型)

可分3个亚型。

(1)浅表隆起型(Ⅱa型):隆起高度不超过0.5cm,以压迫法显示较佳,病灶表现为颗粒状突起。此型需要与息肉样腺瘤、小平滑肌瘤和迷走胰腺等鉴别。

(2)表面平坦型(Ⅱb型):无明显隆起或凹陷,双重造影检查表现为病变区胃黏膜失去其正常均匀影像,胃小区和胃小沟破坏与消失,但有一定的边界可见。此型最难与局限性胃炎或良性溃疡愈合之瘢痕相鉴别,必须做胃镜活检以获得病理诊断。

(3)浅表凹陷型(ⅡC型):其凹陷深度不到0.5cm,呈浅在性龛影,其周围黏膜纠集或中断,或呈杵状增生,龛影边缘可见指状压迹,病灶周围胃小区和胃小沟破坏、消失,不达溃疡边缘,有时也可见到胃轮廓的局限性僵硬感。

3.凹陷型(Ⅲ型)

其胃黏膜表面凹陷超过0.5cm,边缘呈锯齿状,形态不一,大多为稍不规则形。在双重对比和适当加压后可见到较浅的存钡区。由于病灶糜烂区尚有残留零星的正常黏膜,使钡剂涂布不均匀,呈“沼泽地”样改变。切线位可见在胃轮廓上出现小的突起,但与良性溃疡不同。在接近龛影处的黏膜皱襞突然中断,呈杵状或变尖或呈融合状等恶性溃疡的X线特征。

早期胃癌的治疗方法

早期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内镜下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

1.内镜下治疗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包括大块活检法即双管道内镜法、帽吸引式EMR法(EMR-C)即透明帽法、结扎式EMR法(EMR-L)。适应证一般为中等分化或高分化黏膜内腺癌。

(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相比,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可以完整切除病变,有助于术后病理评估。适应证包括:①任何大小的分化型黏膜内癌,且无溃疡形成者;②分化型黏膜内癌如伴溃疡形成,则病变直径应<3cm;③未分化型黏膜内癌如果无溃疡形成,则病变直径<2cm;④直径<3cm的无溃疡形成及无血管(淋巴管)浸润的分化型黏膜下微小癌。

2.手术治疗

早期胃癌患者 篇3

【关键词】 肠内营养;胃癌根治术;护理干预

胃癌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特点,消化吸收难,多有中度营养不良。胃癌根除术后,有效恰当的营养补给显得尤为重要。肠内营养临床实践和发展,其疗效的到公认。结合临床上,我们胃癌根治术后患者以肠内营养,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9月至2012年12月间,于我科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49名住院患者。年龄在35-72岁。其中男28例,女21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人,对照组24人。所有患者均有胃癌病理学诊断,具备胃癌全切的手术指正。不合并其他系统基础疾病。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胃癌跟治术后常规护理,治疗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EEN),对照组给肠外营养(PN)。EEN组:均于术中在结肠-结肠吻合处下端20cm处放置鼻肠管。在手术结束后24小时内予肠内营养。为减少患者不适呕吐、腹胀等不适反应,第一天应通过鼻肠管先给0.9%Nacl溶液250ml。如患者耐受良好,生命体征平稳,第二天予百普素500ml,鼻饲泵控制滴速按40-80ml/h。如患者仍反应良好,则百普素可用至1000-1500ml,滴速不变。密切观察患者肠胃恢复情况。第三天或者第四天可给予少量清水和流食,并适当减少肠内营养液的用量。患者恢复良好后可改为口服。PN组:予常规周围静脉输液,且需要严格禁食至肠胃功能恢复。

1.3 观察所有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包括饮食恢复,排便、排气恢复。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EEN组25例,饮食恢复的时间为52.8±4.2小时;PN组24人,饮食恢复的时间为68.4±3.8小时,两组经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排气恢复时间上,EEN组为51.9±2.3小时,PN组为67.2±4.12小时,两组经t检验,P<0.05。在排便恢复时间,EEN组为89.1±4.9小时,PN组为132.5±5.4小时,两组经t检验,P<0.05。无论是在饮食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还是在排便恢复时间上,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的时间短,两组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3.1 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是EEN主要参与者与操作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降低并发症[2]。①心理护理:医护人员要用通俗的言语详细介绍肠内营养的具体实施步骤,对于肠道恢复有何种优势,可能产生哪些不良反应,出现异常情况时如何处理。减少患者的紧张心理,赢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帮助其顺利度过置管期。②营养输注时的护理:营养液要现用现配制,使用前先摇晃均匀,用鼻饲泵控制液滴速度,按40-80ml/h,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滴速。鼻饲时尽量使患者处于半卧位(加抬高床头约20-30度)。营养液使用前应给予加热,温度控制在37℃左右,由个体差异适当升温,使肠道处于最适应的状态。③营养管的护理:为保证营养管干净、无菌,通畅,在给营养液前后均应用温度适宜的20ml左右温开水冲洗管道。每日检查营养管固定是否良好,有松动或者吻合不全时及时调整或者更换。④并发症及拔管的护理干预:在营养液的输液过程中,定时巡查,观察询问患者的反应。是否有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呛咳等并发症表现。及时常规处理后向医生回报。拔管严格按无菌操作规范进行。

3.2 EN在全胃切除术后应用的重要性 肠内营养是目前营养支持的首选方式。胃癌患者本身消化功能较差,手术后肠粘膜功能损坏更加严重。正常人的营养物质通过肠道粘膜细胞吸收,长期禁食会造成肠粘膜萎缩。并且禁食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增加肠道感染的机会。EN模拟生理状态,能够维护肠黏膜细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从而有效的维护肠道屏障。营养液能够刺激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系统。研究表明,人体的80%的免疫球蛋白在肠道产生。良好的肠道粘膜屏障,能够增加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术后恢复[3]

4 小 结

目前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为胃全切手术,术后营养支持一直是外科值得关注的问题。随着医学科学及经济的发展,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越来越得到发展和普及。本组临床观察通过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对比,得出EN方法给药,无论在饮食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还是在排便恢復时间上,均较肠外营养时间短,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朱利微[4]、谭瑞香[5]临床报道相似。我们得出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够缩短胃癌根除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时间,及促进术后康复,同时也应重视护理干涉重要性,减少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 郑晓君.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预后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1,12(06):74+78.

[2] 俞士卉.肠内、肠外营养在胃癌术后早期的临床应用的比较[J].中志,2007,13(07):619-620.

[3] 蒋朱明.我国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现状及推广合理应用的循证基础[J].临床外科杂志,2008,22(12):793-794.

[4] 朱利微,徐淑云,赵庆伟,高岩,李大艳.胃癌病人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02):112-113.

早期胃癌患者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12月收治的60例胃癌手术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其中研究组男18例, 女12例, 年龄46岁~75岁, 平均年龄 (60.1±0.3) 岁;对照组男15例, 女15例, 年龄45岁~72岁, 平均年龄 (58.2±0.6) 岁。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部位及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行肠外营养护理, 主要护理方法为静脉注射营养液, 从患者手术后开始进行, 直到患者可以进食后减少静脉注射次数。

研究组患者实行肠内营养护理。主要护理方法是在对患者实行肠外营养的基础上, 对患者实行24 h的肠内营养支持, 将特制的营养液通过胃管和鼻饲管输入到患者体内, 术后第1天开始从鼻营养管试滴温生理盐水250 m L, 第2天通过营养泵自鼻肠管输注营养液500 m L, 40 m L/h术后第3天能全力1 000 m L, 速度控制在80~120 m L/h, 第4~7天输注1 500 m L, 速度控制在90~120 m L/h。营养液温度保持在34~39℃之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体重变化, 对患者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进行记录和比较。对患者手术后出现不良反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对照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首次进食时间、拔胃管时间和拔尿管时间均明显早于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见表1。

2.2研究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均比对照组患者的检测结果高, 说明研究组患者的营养摄入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见表2。

2.3研究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为10.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 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患者在患有胃癌时, 由于病理原因, 均可出现营养不良的问题。特别是患者在经过手术治疗之后, 身体需要更多的营养以达到康复的目的, 但手术后长时间的禁食会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对营养的摄入, 导致患者的康复时间延长[3], 对患者的康复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 胃癌患者术后的营养护理就成为保证患者康复速度和康复效果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肠外营养护理存在很多问题, 肠外营养护理的主要方法是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 这种方式对肠胃黏膜损伤较大且不利于黏膜的保护和恢复, 容易引起患者的排便困难和恶心、呕吐等症状。在价格上, 肠外营养护理的价格昂贵且效果不良[4]。如果患者进行长期的肠外营养护理, 对患者的身体代谢、内脏器官都有很大负担。极易造成患者糖代谢紊乱和肝功能失调等问题。因此, 肠内营养护理应运而生。在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时,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营养液并对患者进行特殊的护理工作, 保证患者的鼻管和胃管的通畅。确保患者的鼻管和胃管的清洁。一旦发现管体出现堵塞现象, 应及时对鼻管和胃管进行盐水冲洗。确保患者的肠内营养护理的连续性。在进行营养液的输注时, 对营养液的温度和输送注速度进行严格的掌控, 避免出现温度过低或过高对患者的胃肠产生刺激。在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 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的恶心、呕吐症状和排便困难等问题。

综上所述, 肠内营养护理能有效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身体素质, 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冬丽.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6 (9) :196-197.

[2]郭红琴.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 (学术版) , 2013, 7 (15) :12-13.

[3]李红艳.研究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 2014, 3 (15) :60-61.

“新式”内镜发现早期胃癌 篇5

近年来,随着色素内镜、超声内镜、放大内镜、窄波成像内镜以及共聚焦显微内镜等的相继出现和使用,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不断提高。

色素内镜

色素内镜是指在内镜常规检查的基础上,辅助使用色素制剂及染料,以增加病变与正常组织的对比度,使病灶的形态、范围更为清晰,从而提高胃癌的目视发现能力,引导活检及治疗,提高病变检出率。

目前较常用的色素制剂及染料有靛胭脂染色和美蓝染色。美蓝为吸收性染料,常用0.2%~0.7%的溶液喷洒于胃黏膜。正常胃黏膜、溃疡或糜烂等炎性病变组织不吸收、不着色,而发生肠化、不典型增生及早期胃癌的胃黏膜,吸收美蓝后呈蓝色。必要时加用蛋白溶解酶,可进一步提高清晰度,更易发现病变,对直径<4毫米的肉眼难以识别的早期胃癌有辅助诊断价值。靛胭脂为不吸收性染料,用0.2%的溶液喷洒胃黏膜后,若表现为正常胃小凹区结构消失,表面为颗粒样、结节样改变,颜色发红或褪色,黏膜下血管紊乱、消失并易出血,则为早期胃癌。

放大内镜

放大内镜可以观察胃黏膜的小凹形态和微血管形态结构变化,判断病变的良恶性。多项研究结果提示:胃小凹变小,形状不规则,正常胃黏膜的集合静脉和真毛细血管网消失,出现细网状、螺旋状以及不规则的肿瘤新生血管,为早期胃癌内镜下的特征性表现。此外,放大内镜结合色素染色更有助于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

窄带成像技术(NBI)

NBI是将内镜广谱的光学滤器改为窄谱滤器,使通过光学滤器的光谱发生改变,由于不同的光谱所穿透黏膜的深度不同,所以NBI下黏膜的形态与毛细血管的图像更清晰,从而能够发现在普通白光内镜下难以被发现的病变,更准确地引导活检,提高对早期胃癌的诊断率。NBI与染色体内镜相比,最大优势在于可清晰观察黏膜细微血管形态。

将NBI+放大内镜结合可以清楚地观察胃黏膜及其微血管的结构,从而指导内镜下早期胃癌的早期诊断,实现早期胃癌的内镜下根治。

超声胃镜(EUS)

EUS检查应用于临床已有近20年,现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技术。EUS是装有高频超声探头和超声发生装置的特殊内镜,主要优点是既可以用内镜直接检查,又可以同时进行实时超声扫描,显示出胃壁的各层解剖结构,并可进行超声引导下的细胞活组织检查。

目前,EUS可显示正常胃壁结构的5层的声像图,由此在确定胃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方面有很大的价值,并为选择早期胃癌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提供参考。三维超声内镜(3-D EUS)对早期胃癌能够进行更好成像及评估肿瘤浸润深度。

共聚焦显微内镜(CEM)

CEM是一种将微型共聚焦显微镜安装于传统电子胃镜的头端,通过特殊的荧光剂,使用激光激发产生人体局部组织学图像的装置。CEM通过点扫描激光分析,可获得放大1000倍的横切面图像,相当于传统组织学检查的放大倍数。

将CEM用于临床观察胃黏膜,所得到的实时显微组织学图像与传统的病理组织学图像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但是目前CEM还在研究阶段,广泛应用于临床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虽然目前用于临床的内镜检查新技术很多,但传统内镜仍然是最主要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色素内镜、NBI常常和放大内镜技术结合,能够清晰的观察胃黏膜上皮结构和黏膜表面的微血管形态,从而明显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是目前还不能取代传统的病理活组织检查。

早期胃癌患者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入我院就诊的早期胃癌患者3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 对照组采取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2组患者均经临床明确诊断为早期胃癌, 均耐受手术, 无上腹部手术史, 获取知情同意。观察组男10例, 女9例, 年龄39岁~75岁, 平均年龄 (55±2.1) 岁;对照组男12例, 女7例, 年龄38岁~76岁, 平均年龄 (56±2.7) 岁。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既往手术史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腹方法施行胃癌根治术, 而观察组则在腹腔镜辅助下施行胃癌根治术。具体如下:①体位:协助患者取平卧位, 双下肢分开。②由麻醉师对患者进行全麻, 气管插管。③建立气腹:首先从患者脐孔处开始穿刺, 建立气腹, 维持气腹压在10~15 mm Hg。④观察:经脐孔置入腹腔镜, 并于脐上或下安置4个穿刺套管, 作为观察孔。⑤操作:通过观察孔, 观察胃癌的部位、有无腹腔转移和淋巴结肿大等情况。于左侧腋前线肋缘下2 cm设置主操作孔, 阻断胃周围血流, 防止癌细胞经血流扩散, 并应用超声刀切除游离大网膜及胃网膜右动脉和静脉。同时, 清扫胃大弯侧淋巴结及幽门下淋巴结, 结扎胃右血管, 清扫幽门上淋巴结。结扎胃左血管, 清除胃左动脉旁和肝总动脉前淋巴结。⑥胃大部分切除:于上腹部正中做一约5 cm切口, 逐层切开皮肤, 切除肿瘤及远端胃大部分, 将残胃与十二指肠吻合, 放置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1.3.1术中相关指标情况统计2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以及肠蠕动恢复时间, 并进行分析比较。

1.3.2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患者切口术后感染、皮下气肿、胸腔积液、右下肺栓塞并发症发生例数。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以及肠蠕动恢复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以及肠蠕动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缩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0.05) 。见表2。

3讨论

3.1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占消化道肿瘤首位, 也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3]。早期胃癌常以上腹部不适为首发症状, 但大部分患者症状不是很明显, 易延误诊断和治疗。临床上, 治疗胃癌的方法主要以手术为主, 不同的手术方式其治疗效果差异明显。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 腹腔镜技术得到跨越性的进步, 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中, 其效果受到一致的肯定。

3.2腹腔镜是一种微创手术技术, 近年来,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腹腔镜技术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是目前临床上发展较为迅速的一门技术[4]。腹腔镜手术相比较传统开腹手术, 在创伤性、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优越性。主要是其整个手术过程是在密闭的腹腔内环境下进行, 结合冷光源和摄影系统, 开展腹腔内病变组织的探查、电凝、止血、切开等操作。腹腔镜手术的广泛应用, 使患者避免了开刀的痛楚, 且腹腔镜操作可在直视状态下完成, 更为精确、安全[5]。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性, 帮助患者解除切口遗留瘢痕的顾虑, 满足美感, 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关注[5]。本研究中, 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较开腹手术效果优越, 安全性高, 创伤性小, 恢复快, 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2015年4月入我院就诊的早期胃癌患者38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 观察组采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 对照组采取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以及肠蠕动恢复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 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5.3%vs26.3%) , 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较开腹胃癌根治术效果显著, 创伤性小、术后并发症少, 安全、有效,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胃癌,胃癌根治术,腹腔镜,开腹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马沛.比较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预后与生存率[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电子版) , 2014, 8 (2) :350-352.

[2]欧阳满照, 陈小伍, 朱达坚, 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早期胃癌根治术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15) :48-49.

[3]蒋志龙, 周斌, 焦桂良, 等.基层医院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的体会 (附35例报告) [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 (23) :59.

[4]张天辉, 戴璟瑜, 魏巍.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 2013, 34 (6) :41-43.

早期胃癌患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45例早期胃癌患者为分析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腹腔镜组22例中, 男11例, 女11例, 年龄36~78岁, 平均年龄 (40.5±1.3) 岁;开腹组23例中, 男10例, 女13例, 年龄34~80岁, 平均年龄 (41.3±1.5)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其他临床资料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腹腔镜组22例患者采用五孔手术法[1], 于患者脐孔或附近放置镜头, 于左腋前线肋骨边缘向下2cm处设置主操作孔, 并于右侧腋下和锁骨中线设置辅助操作孔。开腹组23例患者行开腹胃癌根治术时, 要观察肿瘤大小、浸润程度、病理类型以及淋巴结是否可疑性肿大等, 清扫患者淋巴结。若肿瘤占据胃上部1/3时, 要给予近端切除或全胃切除;若肿瘤占据胃中部1/3, 给予远端或近端切除;若肿瘤占据胃下部1/3时, 给予远端切除[2]。

1.3 观察内容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进食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 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与开腹组患者相比, 腹腔镜组患者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进食时间等方面明显较优, 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临床经验指出, 越来越多的早期胃癌患者选择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进行治疗,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具有微创、疼痛小、住院时间短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多数是在腹腔中完成, 其有效地避免了脏器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降低腹腔液体流失, 确保了腹腔内环境平衡稳定。与开腹胃癌根治术相比,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腹壁的损伤较小, 患者术后能较早地下床运动, 进而, 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值得注意的是, 相关参考文献[3]指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开腹胃癌根治术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本文对我院收治的45例早期胃癌患者分别给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及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 结果表明, 腹腔镜组患者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进食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开腹组, 临床疗效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 对早期胃癌患者给予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 效果确切, 令人满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45例早期胃癌患者为分析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腹腔镜组22例和开腹组23例,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与开腹组患者相比, 腹腔镜组患者在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进食时间等方面明显较优, 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临床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早期胃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开腹胃癌根治术

参考文献

[1]朱维宁.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4) :441-442.

[2]李佑, 臧潞, 胡伟国, 等.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的临床对照研究[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0, 13 (12) :899-900.

早期胃癌患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9年8月—2011年8月共收治胃癌根治术患者80例, 其中男38例, 年龄44岁~83岁, 女42例, 年龄40岁~79岁。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 对照组40例。

1.2 方法

观察组使用营养液为能全力, 手术当日营养管由鼻腔置入, 计算出基础能量消耗, 术后第1天先给予温水50 m L滴入, 然后给予基础能量消耗所得预测值的1/3, 第2天为基础能量消耗所得预测值的1/2, 剩余部分经静脉补充, 患者自述无不适, 肠内营养逐渐增加至全量, 通过肠内营养泵在24 h内持续均匀滴入。对照组患者术后禁食, 根据基础能量消耗计算所得的预测值, 提供完全胃肠外营养。2组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时间均为7 d。

1.3 观察指标

每天监测脉搏、呼吸、血压、腹痛、腹胀、肛门排气恢复时间、肛门排便时间, 出院时记录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营养相关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日期、住院费用、营养相关费用均优于对照组 (P<0.01) , 见表1。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在置管前向患者介绍留置营养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取得患者合作。老年人对术后不能经口进食不易接受, 耐心向患者解释, 介绍其优点及对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告知配合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营养液输注过程中可能发生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不适的应对方法, 使患者顺利度过置管期。

3.2 体位

输注营养液时患者尽量取半卧位, 使营养液顺利进入肠道, 便于消化吸收, 还可防止营养液反流或误吸, 病情允许的患者, 可适度下床活动。

3.3 管饲营养的护理

能全力使用前先摇匀, 温度保持在25~30℃, 输注时浓度由低到高, 开始时为1/2浓度, 速度一般为20~40 m L/h, 术后第2天给予500 m L, 以后视患者的情况逐渐增加速度。

3.4 营养管的护理

3.4.1 妥善固定营养管

对外置长度做好标记, 每天检查固定于鼻部的胶布。若发现有松动, 立即更换, 防止滑脱、移位、扭曲和受压。

3.4.2 保持营养管通畅

防止营养液沉积、堵塞营养管, 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后均用生理盐水或温开水20~30 m L冲管。

3.4.3 并发症的观察

能全力输注过程中, 观察有无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水电解质紊乱、吸入性肺炎和急性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生。若发生立即报告医生, 协助处理。

3.4.4 拔管

一般肠蠕动恢复, 肛门排气后拔除胃管, 逐渐经口腔进食, 如无不适, 进食2 d~3 d后即可拔除营养管。

4 结论

肠内营养由于其经济, 方便, 更符合生理而成为目前临床主要的营养途径[1]。Johnson等研究表明小肠的蠕动和肠鸣音在术后2 h即恢复, 这为胃癌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提供了理论依据[2]。有资料表明, 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加快肠功能恢复的速度, 这对患者术后较快恢复并进食、解除饥饿感有很大帮助, 是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故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而加强护理干预是保证早期肠内营养顺利实施、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将80例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 对照组40例, 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 对照组采用普通的胃肠外营养。观察比较2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营养相关费用。结果 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营养相关费用均优于对照组 (P<0.01) 。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恢复, 缩短住院日期, 减轻患者负担。

关键词:胃癌,手术,肠内营养,护理

参考文献

[1]Frederick A, Moore, Evenest E, et al.TEN versus TPN following major abdominal trauma2Reduced septic morbidity[J].J Trauma, 2004, 29 (11) :913-916.

早期胃癌患者 篇9

关键词: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方法

多数胃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低蛋白血症和贫血, 胃癌术后禁食时间较长, 加之手术创伤所致的应激, 患者机体处于高分解状态。胃癌根治性手术创伤大、胃肠吻合口多、消化道改道, 这些都改变了患者的胃肠动力学, 出现不同程度的进食和消化障碍, 患者分解代谢增强, 机体往往处于高分解代谢及免疫抑制状态, 因而营养支持就显得相当必要。过去的常规方法是禁食和全胃肠外营养, 但这种方法可导致一些并发症, 如消化道黏膜萎缩、消化功能紊乱和胃排空功能障碍等。而早期肠内营养可使机体尽早进入合成代谢阶段而达到正氮平衡, 对患者术后恢复、防止感染和吻合口瘘具有重要意义。早期肠内营养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就是科学的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3年1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120例, 诊断均符合胃癌规范化诊治指南, 均经术前胃镜取活检确诊。按术后不同营养方法分为研究组 (早期肠内营养) 60例和对照组 (全胃肠外营养) 60例。两组纳入标准:术前胃镜取活检确诊, 无手术禁忌证, 手术方式为癌根治术。研究组男38例, 女22例;年龄42~71岁, 平均60.2岁;体重40~69 kg, 平均49.7 kg。对照组60例, 男36例, 女24例;年龄44~73岁, 平均60.9岁;体重42~67 kg, 平均50.4 kg。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肿瘤部位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早期肠内营养方法

将鼻肠管置于空肠上段, 在术后24 h时开始输注少量的生理盐水, 目的是刺激肠道功能恢复, 在术后48 h开始输注部分肠内营养制剂和生理盐水, 在术后72 h后开始输注全量肠内营养。量由少到多, 速度由慢到快。用肠内营养泵连续输注12~24 h, 速度由40~60 ml/h开始, 如果无腹痛、腹泻等症状, 逐渐将速度增加至100~125 ml/h。应将肠内营养制剂和生理盐水加热至30~40℃, 以免因营养液过冷而引起腹痛、腹泻等症状。应在每次输注营养液前后冲洗营养管或在8~12 h常规冲洗营养管1次以预防营养管堵塞。体位保持在30°~40°。

1.2.2 对照组营养方法

采用全胃肠外静脉营养, 根据患者的体重补充足够的糖、脂肪、蛋白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患者完全禁食3 d, 然后喝蛋白水3 d, 之后逐渐进流质饮食。

1.3 护理方法

1.3.1 营养管的护理

为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避免因翻身活动时管道脱落或患者因不适而自行拔管, 开始时就要向患者及家属解释肠内营养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术后要确实固定好营养管和胃肠减压管, 按时巡视病房并检查管道位置, 固定胶布要及时更换。输入营养液前, 应吸出口腔内的分泌物, 确认鼻肠管前端的前后分别用20 ml生理盐水冲洗管道, 连续输注时, 每隔4小时用20 ml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另外, 营养管末端接头每次输注后需用无菌棉签擦干残留营养液, 以防堵塞。营养液使用前应摇匀, 如发现输入阻力大时应随时冲管。注入药物时, 必须把药片碾碎彻底溶解后方可注入[1], 注入前后用温开水冲洗管道, 以免药物颗粒或药物与营养液不相溶发生凝结而堵塞导管。

1.3.2 胃肠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 发生率可高达60%[2], 营养液的浓度不能过高, 滴入速度不能过快, 温度要合适, 营养液配制要避免被污, 应用营养输注泵严格控制浓度、速度和温度, 并遵循容量从少到多, 浓度由低到高, 速度由慢到快的原则。对于年老体弱和昏迷的患者, 输注时将床头抬高30°~40°, 输注前和输注期间应检测胃潴留量, 当大于150 ml时应减慢输注速度, 如出现误吸应立即停止输注, 采取右侧卧位, 头放低位, 吸除气道内吸入物, 并抽取胃内容物, 防止进一步反流。

1.3.3 感染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每日行口腔护理2~3次, 帮助患者刷牙, 每日行雾化吸入2~3次, 保证鼻肠管固定位置舒适, 定期更换胶布, 以减少对鼻部皮肤的刺激, 减少感染机会[3]。

1.3.4 代谢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应准确记录出入量, 记录每日输注的量和种类, 观察每日输注的水、营养物质、微量元素和电解质是否足够, 监测肝功、肾功和电解质。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用X2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体重下降和营养不良在胃癌患者中较为常见, 胃癌根治性手术术后以往应用较多的是长时间的禁食及全胃肠外营养, 但这种方法可导致一些并发症, 如消化道黏膜萎缩、消化功能紊乱和胃排空功能障碍等。而早期肠内营养可使人体尽早进入合成代谢阶段而达到正氮平衡, 对患者术后恢复、防止感染和吻合口瘘具有重要意义。肠内营养能够维护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完整性和功能, 从而能够有效减少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的移位, 早期肠内营养每日提供的能量大于全胃肠外营养, 能够有效地减少输液量, 减少肠外营养输入量, 降低患者费用, 促进肠道功能的早日恢复, 减轻输液给患者带来的不方便。早期肠内营养获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就是科学的护理。笔者研究发现, 通过科学的护理, 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天数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降低,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科学的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方法, 能够促进胃癌术后肠道功能的早期恢复, 缩短住院天数和减少术后并发症。

早期肠内营养用于胃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营养支持是可行的, 能够有效地减少输液量, 减少肠外营养输入量, 降低患者费用, 促进肠道功能的早日恢复。早期肠内营养的最佳时机一般在术后24~48 h开始较为合适, 因为临床实践发现24 h以内的肠内营养会带来很多并发症, 出现严重的消化不良症状, 所以最佳时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在术后24~48 h开始较为合适。早期肠内营养不但可避免静脉置管对外周静脉的刺激和留置管感染的危险, 而且还能够促进肠蠕动, 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目前, 肠内营养已成为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4]。有研究发现, 应用肠内营养后, 胃功能约在术后1~2 d恢复, 小肠的功能约在术后数小时就可以恢复, 结肠功能约在术后3~5 d恢复[5]。有研究发现, 通过比较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的不同影响, 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6]。大量的研究发现,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显著改善营养状况, 使胃肠道功能得以早期恢复, 从而降低住院费用和缩短住院时间[7,8,9,10]。虽然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方便、安全和有效, 但如果护理方法不当就会带来很多并发症, 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密切配合, 细心护理, 认真观察, 使患者营养液的输注安全有效, 让患者及家属满意。

参考文献

[1]蔡美琴.医学营养[M].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1:204-208.

[2]郑红帆.52例肠内营养支持患者的护理[J].护理研究, 2002, 16 (2) :93.

[3]姜自欣.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疗效与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 13 (11) :1729-1730.

[4]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23 (Suppl) :67-68.

[5]吴迪春, 黄智勇, 张娟, 等.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危重症病人中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7, 14 (4) :232-233.

[6]田艳萍, 王凤, 李兰菊.胃癌术后病人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和护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0, 17 (4) :255-256.

[7]姜自欣.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疗效与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 11 (13) :1729-1730.

[8]沈爱君, 方立艳.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用于胃癌围手术期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 2010, 9 (9) :760-761.

[9]何程祖, 谭海才.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疗效比较[J].广西医学, 2012, 34 (11) 1524-1525.

胃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篇10

关键词:早期胃癌;诊断;研究;综述

胃癌的发病率在全球常见癌症中居第4位,在癌症相关死因中居第2位,每年因胃癌死亡者约70万例。中国每年死于胃癌的约有22.7万人,占所有癌症死亡的23%。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cer,EGC)预后良好,5年生存率达90%以上,而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AGC)5年存活率仅为30%~40%。因此,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提高胃癌的疗效、降低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日本内镜协会提出根据肿瘤浸润深度,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未达肌层者,不论肿瘤面积大小,有或无淋巴结转移,均被定义为EGC,EGC又分为黏膜癌(MC)与黏膜下癌(SM)。提高EGC的诊断率,做到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提高胃癌患者生存率的关键因素。

1 EGC的人群筛查

根据日本EGC检诊学会所属医疗机构近期的统计,EGC占检出胃癌总数的70%,约50%的患者接受了内镜黏膜切除术或内镜黏膜下剥离。如此高的EGC诊治率得益于对无症状日本人群进行胃癌筛选的结果。同时也使日本成为EGC诊断率最高的国家,其占所有胃癌的50%以上,韩国略低,达到40%~50%,欧美国家为10%~20%,中国EGC的诊断率较低,约在10%左右。国内医院中,EGC诊断率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报道的为最高,约占所有胃癌总数的21.8%。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于2009年报道其EGC占同时期手术治疗胃癌总数的15.03%。其主要的筛查途径包括自然人群的普查、门诊机会性筛查和高危人群筛查。

2 EGC的实验室诊断

2.1 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研究表明,血清PG的测定可以对萎缩性胃炎的程度有一个精确的衡量,而萎缩性胃炎又是癌前病变,易发展成肠型胃癌。说明PG在早期胃癌的诊断上有较高参考价值。

2.2 胃泌素-17(G-17)。研究表明,结合PG、G-17和胃组织学检查能帮助确定胃癌的高危人群。低水平PGI/Ⅱ、高水平G-17和胃体部黏膜肠化是胃癌发生的高危人群。但目前G-17还不能单独作为诊断早期胃癌的血清标志物。

2.3端粒酶(telomerase)。目前研究表明端粒酶是肿瘤的可靠标记。有学者研究表明在EGC中端粒酶活性阳性检出率高于AGC。他们用TRAP法和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正常和恶性细胞中的端粒酶活性,得出:在恶性细胞中端粒酶活性有很高的表达,并且端粒酶的活性和表达依赖细胞的数量。可认为通过一种检测端粒酶定量表达体系发现癌前变化,有助于判断早期胃癌。

2.4胃癌标志物。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产物的研究成为热点,但对胃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高,故对EGC的诊断意义不大。且由于有些标志物检测困难、程序繁琐、耗时、需要昂贵的仪器等原因,很难临床推广。因此,寻找敏感性好、特异性高、检测简单、快速的生物学标志物应用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 EGC的放射学检测

3.1 X线检查。早期胃癌<2mm者,常规钡餐容易漏诊,低张双重造影特别重要,即胃气钡双重造影,是通过双对比像、黏膜像、充盈像和压迫像等清晰地显示胃黏膜的细微结构,4种检查方法可相互补充证实,提高EGC的检出率。我国也开展了该项普查,胃癌检出率为0.1%,其中EGC占71.4%。放射影像学检查可疑者,必须经内窥镜检查明确诊断。

3.2 CT检查。CT檢查在胃癌的术前评价中已被广泛应用。从早期的单排CT发展到如今的MSCT,包括了薄层扫描,多平面重建(MPR)及通过计算机工作站获得的仿真内镜、气体铸型、模拟管腔等多种图像。由于EGC体积小,仅凭胃壁厚度判断价值有限,借助层厚可达0.5cm的多排MSCT并结合多期增强癌肿强化幅度与正常胃壁的差异,有利于病变的检出。而利用MPR技术可从冠状面、矢状面等不同方位观察可疑病变位置,大大提高了EGC定位诊断的准确率。Kim等利用多排MSCT对EGC诊断准确率达到77%,Shimizu等结合MPR技术,将EGC的诊断准确率提高到94.1%。同时CT血管造影可在术前准确评价胃周供血动脉,并能发现血管变异,为目前EGC所施行的腹腔镜手术提供了全面的影像学信息。胃MSCT对确定肿瘤的部位、性质及提供手术方案有重要意义,在肿瘤术前定位诊断、判断有无邻近器官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等方面较普通胃镜和x线钡剂灌肠摄片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定性上因不能直接进行病理活检还替代不了普通电子胃镜检查,故认为MSCT可作为胃镜的补充检查。

4 EGC的内镜检查

4.1 普通内镜。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仍为普通电子内镜,即通过安装小型电视摄像头,可使多人通过电视屏幕动态地观察到胃内的镜下图像,且可观察色调的变化,有些在x线钡餐检查时很难发现的胃癌,能在内镜检查中通过稍许发红或褪色的病灶所见捕捉到;另外,若是界限清楚的病变,在内镜下可观察到清晰的边界并实施切除;再者,能进行活检是内镜检查最大的优势,可直接判断病变的良恶性,故其在临床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4.2 超声内镜。这是一种将内镜技术和超声技术融合的新手段,通过在内镜上附加了超声探头来协助诊断肿瘤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等。通过比较普通内镜、腹部CT及超声内镜对EGC肿瘤大小及淋巴结浸润诊断价值发现,超声内镜对EGC的阳性预测值达94.1%,优于前2种方法;而在判定邻近淋巴结转移方面达到92.6%,也高于腹部CT的90.1%。在国内由于费用及耐受性等问题,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4.3 放大内镜。主要用于判断EGC病变的良恶性,区分其组织学类型及判断恶性病变的浸润深度和广度,可提高活检的目的性,避免不必要的活检创伤,有利于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4.4 色素内镜。是将各种色素撤布或喷洒在消化道黏膜表面,更容易捕捉到黏膜的细微凹凸及色调变化,进一步利用黏膜与色调间的关系能观察到普通内镜难以观察到的病变。色素内镜在对胃癌前病变、早期微小癌变的检出方面具有优势。

4.5 荧光内镜。主要是利用组织的激光诱导自体荧光光谱的差异性,来判别组织性质,是近年研究较活跃的一种光学诊断技术。在对胃浅表性肿瘤的检测中,敏感性较普通内镜为高,但特异性不强(40%vs 80%),其临床应用尚受限制。

4.6 共聚焦显微内镜。共聚焦内镜可依据微血管的改变预测EGC的组织学类型:分化型胃癌组织黏膜血管明显增多,管径粗细不一,呈不规则排列,而未分化型胃癌则微血管明显减少,呈不规律的短枝状。

目前国内对EGC还没有统一的诊治规范,随着循证医学对指导临床外科实践的逐步发展、各种先进诊断手段的运用和手术器械设备的不断更新,在进一步了解EGC特点的基础上,制定出有中国特色的EGC的诊疗规范,是目前中国消化外科领域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Fock KM,Talley N,Moayyedi P,et a1.胃癌预防亚太地区共识与指南[J].胃肠病学,2008,13(04):231.

[2]夏玉亭,吴云林,房殿春.胃病诊治进展[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5:123.

[3]曹晖,赵恩昊.早期胃癌的诊断和外科手术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2010,38(12):62-64.

[4]王江红,项颖.早期胃癌的筛查现状及诊断进展[J].重庆医药,2009,38(20):2634-2636.

[5]Miki K,Ichinose M,Shimizu A,et al.Serum pepsinogens as a screening test of extensive chronic gastritis[J].Gastroenterol Jpn,1987,22:133.

上一篇:和谐文化校园下一篇:中小啤酒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