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书育人

2024-06-06

教书育人(精选十篇)

教书育人 篇1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从育人的过程来看, 它是一个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相结合的过程。由于过程漫长, 在教书育人中, 学校、教师、家长往往急功近利, 重近期目标而轻远期目标, 在近期目标中, 重分数轻能力, 因为分数容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获得名利, 而能力难以得到合理评价;而远期目标, 则事不关己, 漠然置之。

教书育人的核心是育人, 主要是培养学生将来在工作生活中所必需的基本阅读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以及良好的有个性特色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 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21世纪人才必备的素质。当然, 即使是采用最先进的教育方法, 教师也要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 尤其是基本知识。问题是, 教育的重心要从让学生学习和记忆知识转到培养他们的求知欲、独立性和创造性才能上来。物理学家劳厄说得更加透彻:“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 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这句话虽然不无过激之处, 但是它的精神是正确的。实际上, 一个人走出校门之后, 他在实际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才能, 正取决于“剩下来的东西”。

一个人受到的环境影响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三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互为补充又相互促进的关系, 共同指向了育人这个中心, 后者又反过来制约着这三个方面。而这个中心从现阶段看又归结到应试教育这个中心。

从家庭教育看:在儿童的早年生活中, 对才能发展影响最大的无疑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在健全孩子心理健康、思维能力和性格特长方面有着奠基的作用。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摆出一副不可冒犯的权威面孔, 那么儿童的思维能力就会刻板、呆滞。如果家庭着意培养独立性, 儿童就会思维较灵活, 充满自信心。然而现实却是, 在孩子的成长中, 家庭教育的核心仍然是学生的考试成绩, 成绩好就是好孩子, 就是家庭教育的成功。反之, 则是家庭教育的失败。为了达到家庭教育的成功, 选择名校, 送孩子参加各种补习、培训, 只要能最大限度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家长多么苦都是乐意的, 一句话, 家庭教育也是围绕应试这个中心来发展的。

从学校教育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既有雄厚的基本知识, 又有独立思索探究的创造才能, 教师育人是为了帮助学生发现自我, 实现自我价值, 发展特长, 并且在日后充分施展出来, 正所谓独具慧眼识人才。然而在教书育人的实际过程中, 二者在很大程度上被畸形化了。育人核心是教书, 教书的目的是考试, 考试是为了分数。其结果导致了这样的情形:一门学科, 在教学中不是系统地讲授其科学的基本原理,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 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心理能力,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而是用题目代替了基本原理和知识, 题目就等于知识, 为了更好获得知识, 题海战术自然就成了学校师生共同选择的方式。这种方式能造就优秀生与后进生、名校与差校。优秀生就能读名牌大学, 名校又能在招生中招到比一般学校分数高的好学生, 分数高的学生又能使名校更有“名”。盛名之下, 名利双收。“孟母三迁”为择校就见怪不怪了。全国名校众多, 有多少名校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而招分数低的学生而铸就威名呢?一句话, 学校育人的核心还是升学率。

从社会环境看:人生活在社会环境中, 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 反过来人又会改变环境。许多史实都证明了一个道理:社会环境对于一个人专业才能的培养和发挥有巨大的意义。如: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唐朝诗歌的繁荣,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才辈出, 等等。这里, 社会环境主要是专业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功能, 当然, 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有利于创造的社会风气, 不仅会促进求知欲滋长旺盛, 激发探索“异常解决办法”的强烈兴趣, 而且会刺激新思路的开拓, 人们就会随时准备接受突破常规的新事物。同时社会舆论和报刊宣传对人才的发展和社会地位也有很大影响。一个人的优秀素质和创造才能的形成发展, 除了个人的努力以外, 还有赖于教育的作用和环境的影响。再回到育人的现实环境来看, 从小学、中学、大学到考研、考公务员, 都是以“考”为核心, “分、分、分, 学生的命根”报刊电视对“状元”“名校”的炒作, 学校对升学率的宣传, 高校对状元的争夺, 主管部门和学生、家长对学校好坏的评价, 无不围绕一个“考”字展开。社会环境给主管部门、学生、家长、教师、学校带来巨大的压力, 在这种环境下,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健全的生理和心理结构, 把学生培育成求知欲旺、独立性强、思维能力高、具有创造才能的人才核心上来, 真可谓“育人难, 难于上青天”。

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下, 应试教育把家庭、学校、教师、学生都逼向了一个以“考”为核心的价值体系, 在这种体系束缚下教书育人, 不尊重学生的人格, 扼杀学生的灵性, 束缚学生的个性, 培养出来的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差, 依赖性、模仿性、被动性十足, 没有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自主学习能力低, 不善于自己选择、判断、反思学习材料的重点、难点;知识梳理整合能力差, 缺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育的希望在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教育改革一直在断断续续进行, 当前所进行的新课程改革, 实际上是对历次教育改革的继承和发展。每次改革的目标和要求都是围绕教书育人来进行的, 在本次新课程改革中, 根据新的历史背景, 换一些提法, 拓展了一些内容。很多教育工作者从理论上都或多或少明白了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也有部分学校教师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但是更多的学校则只是纸上谈兵, 甚至少数学校借机炒作, 扩大其知名度, 表面上各种新教育理念, 教学模式、示范培训, 层出不穷, 实际上还是万变不离其宗, 只有考好了才是硬道理。“搞课改敷衍塞责, 抓考试真抓实干”就是现实的真实写照。由此可见, 教书育人, 不仅仅是一个教育理念与实践的问题, 而是一个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的问题。那种认为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教师的看法, 显然失之肤浅。只有全社会都来参与、支持和解决这个问题, 中国的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正本清源, 才能培养出大量有个性、会思维、能探究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教书育人 篇2

一、钻研业务,严谨治学,教书育人

在从事美术教学的几年里,我认真学习新理念,积极参加进修和教研。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愿意同我交朋友。

我坚信每一位同学都有他的闪光点,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一名学生。杨明是一个既淘气又聪明的孩子。在五年级时经常的不画作业,而且在课上同别人说话不听讲。从此以后,我特别注意观察他,发现他很有绘画天分,画出的形体很准确。但他从不画我规定的内容,总是我行我素。在课余时间里我和他进行了一次谈心。我告诉他:一所高楼大厦要想坚固,必须要有坚实的地基。就向我们绘画和学习一样,先要学好基础知识才能向高一层攀登。同时,我鼓励他要相信自己,只要自己肯做,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在一段时间里,我从多方面帮助他,开导他。我惊喜的发现杨明他变了,每次的绘画作业他都会认真的完成。经过询问班主任和其他科任教师都说他进步不少。

新课程的实施为美术教学带来了一缕春风。在学习了新的教育理念,听了多次区级优秀课之后,我取长补短总结经验,渐渐摸索出一些新方法,如“问题导入法”、“情景设置法”、“实物索引法”并在教学中作了尝试。同时我还及时总结经验,积极撰写论文。我所撰写的《谈学生美学意识的培养》和《试谈培养学生能力的几点做法》,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第四、五届新世纪杯教育科研论文评选中获得区级三等奖。以上均颁发了获奖证书。

二、关心学生,团结同事,服务育人

学生们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仅凭课上的一点时间是难以了解全面的。于是,在课堂之余我要求自己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渐渐的,他们不怕我了,而且愿意与我接近,向我诉说心里话。马莹同学经常同我谈一些班里的事情。那天,她来向我求助,要我为她们画一幅画。原来,最近她们班里来了一位叫张晶的同学。她很内向,平时不和同学们说话,上课也不回答问题,在前几次的小测中有两科不及格。马莹和张欣几位班干部可急坏了,这样下去她一定会掉队的。她们想来想去,决定用画来激励她。我想张晶刚来一定很不习惯,她很喜欢绘画,这倒是一个好办法。为了搞好学校的班级量化工作,我对每次学生的检查结果总是反复的核对,防止出现错误。在学校迎接检查的前夕,我总会同德育处的老师们一起把所缺的材料仔细的补齐。有时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当别人在家中休息时,我常常要在节假日的时间里到学校加班。

宣传栏是我们学校的窗口。为了让它更新颖,更能引起学生和家长的注意,我常常到学校的图书室去搜集资料,到网上下载精美的图片。经过我的努力,宣传栏每月都以全新的面貌展示在全体师生面前,获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经过多次的修改和精心的设计,我办的“为奥运健儿喝彩”、“红烛赞——庆祝教师节二十周年纪念”、“十月一日——祖国的生日”等内容受到了区检查领导和校领导的好评。

在校领导的支持、全体老师的努力和我的参与下,我校先后获得区级“绿色学校”、“行为规范示范校”、“法制教育先进校”、“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三、兢兢业业,以苦为乐,管理育人

我在德育处的工作看起来很琐碎,但细细品味每一处都关系到学生们的人身安全。所以,哪怕是“一点一滴”我都要认真对待。

每节课的课间我都要督促红领巾监督岗的值勤学生准时到岗,防止学生出现危险。可有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经常跑楼梯、不排路队、在楼梯上挤别人。对这些违纪的学生我常常耐心教导,监督他们按学校的要求去做。

多年来,许多学生对我向对班主任一样亲。每当学生从我身边走过,亲切的叫我一声老师时,我总有一种幸福感和满足感。因为我知道,这既是学生对我的认可,也是同学们给予我最高的奖励。面对学校领导的关心,师生的支持,我将一如既往的投身到教育事业中去,为南蔡村中心小学奉献我的全部热情,用绚丽的色彩谱写我平凡的人生。

安驾庄镇洼里小学

教书育人 播种未来 篇3

尊师重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重教必尊师。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教育,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中,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始终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关心教师的健康成长。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更加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更加重视教师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大发展。现在,人民群众不断感受着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崭新气象,全社会对教育工作者的尊重与关注前所未有,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深入人心,教师日益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

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亿万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长期以来,全国1700万教育工作者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勤勉工作,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付出了大量心血,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为党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从大难来临张开双臂护着4个学生的谭千秋到危急时刻舍己救人的张丽莉,从一生心系每一个孩子素质培养的于漪到带病支教倒在讲台上的孟二冬……这些出现在我们身边的英雄教师、教书育人的模范,诠释着人民教师的职业内涵,为全社会树立起了崇高的道德标杆。他们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和模范事迹感人至深,赢得了党和人民的信赖与全社会的尊重。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国家发展的奠基者。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教师强,教育才能强。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教育规划纲要描绘的宏伟蓝图,广大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我国教育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党和国家提出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和业务水平”的要求,既关系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切身利益,也是党中央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确定的教师队伍建设方针,是新的历史起点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关键举措。为此,我们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身心健康,为教师解除后顾之忧,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同时要从严治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广大教师要切实做好教书育人各项工作,大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要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自觉培养高尚师德,不断增强专业素质,全面提高育人水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描绘的壮阔蓝图上,广大人民教师肩负着祖国的重托,承载着人民的期盼。修身立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播种未来——人民教师任重道远。

选点渗透教书育人 篇4

一、回归教育本原, 明确出发点

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人是教育的本原, 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关心人的成长是教育的宗旨, 是教育的一种情怀。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求为师者目中有人, 树立“成人”优于“成材”的理念, 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不是一个空洞的社会伦理目标, 而是人的价值观, 是由每一个人的核心价值观所构成。这里的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它首先是作为个体的人而存在。没有作为个体的人的核心价值观, 就没有群体或整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往, 我们过多强调集体或整体的人, 而忽略了作为个体的人, 因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总是游离于作为个体的人之上, 从而失去了价值, 导致我们的教育培养了许多天才与神童、许多专家与学者, 在有的人身上却难寻真情流露, 缺少必要的公民素质, 甚至缺乏基本的仁爱之心。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 就是要促进具体的、活生生的、个体的人的发展, 为此, 教师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精神世界, 想方设法唤醒每一个学生内心深处的真诚、善良、爱美之心。

良好的教育必然有一个预设:人性向善。基于这一个预设, 当面对儿童的言行时, 教师应多一点人性的理解与尊重, 少一点“上纲上线”的道德苛求与责罚。例如, 在美术课堂上, 一个小女孩在画画, 一个小男孩向她借颜料, 女孩不愿借, 于是小男孩动手抢了女孩的颜料。这时, 一个大男孩走过来, 制止了小男孩的行为, 小男孩把颜料还给了女孩。对于这一事件, 我们一般都习惯于从道德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小女孩自私、小男孩霸道、大男孩有正义感。其实, 站在儿童的角度, 他们丝毫没有意识到行为背后的道德意义。如果我们用人性的眼光来审视这件事, 则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论:小女孩不借颜料是出于本分, 小男孩抢颜料是出于本能, 大男孩制止小男孩是因为同情, 小男孩还颜料是因为害怕。本分、本能、同情、害怕, 都是人之本性。认识了人性, 面对每天在儿童身上发生的一切, 就容易心平气和;认识了人性, 也就容易找准教育的出发点, 让人性教育散发出茉莉花般的芬芳。

小学美术课程的人文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是密切相关、水乳交融的。人文性涉及人的生存意义、尊严、价值、道德等内涵。小学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 是人文性与学科性的统一。美术课程作为人文课程的核心之一, 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 具有人文教育的功能, 因此, 小学美术教学要在凸显视觉性的基础上, 追求人文性, 注重人的终极关怀, 培养人文精神, 从而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时,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我们的美术教学, 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潜能, 能在不同潜质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为此, 我们要坚持“有教无类”, 面向全体, 既爱“小天鹅”, 又爱“丑小鸭”;同时要注重“因材施教”, 发展个性, 让玫瑰与紫罗兰都散发出自己独有的芳香, 让每一个学生都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各成乃器”。

二、关注现实生活, 把握交汇点

美术课程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关注现实生活, 是世界美术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 可以拓展美术课程的教育功能, 可以促进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也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交汇点。

我国以往的美术教材大多数是以绘画、工艺、欣赏等美术门类来编排内容的, 而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实验教材在联系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方面作了些新的尝试。在这套教材中, 小学低、中年级主要围绕着学生周边的生活以及他们所关心的事而展开, 小学高年级的教材内容是从关心周边的生活扩展为关心社会生活, 关心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内容。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贴近学生, 回归生活”的理念。

“让生活走进美术”、“让美术来表现生活”, 是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紧密联系社会生活, 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让美术更好地为现实生活服务;教师要运用观察、解释、阐释与制作、创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运用综合探究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生活;教师要注重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多利用社会文化资源, 关注校园文化和社区文化的构建。

如一位教师教学《迷人的动画片》时, 是这样导入的:

师:我和同学们一样, 也喜欢看动画片。我是伴随着《猫和老鼠》、《聪明的一休》、《黑猫警长》、《机器猫》等动画片长大的。请说一说, 你看过哪些动画片?

生:《西游记》。

生:《玩具总动员》。

生:《美猴王》。

生:《喜羊羊与灰太狼》。

生:《海绵宝宝》。

生:《花木兰》。

生:《功夫熊猫》。

师:看来真像课本中所说的:“迷人的动画片, 伴随着我们成长。”刚才有同学说看过动画片《花木兰》, 你们知道花木兰是哪个国家的人吗?

生:中国人。

师:回答得不错。这部动画片是哪个国家拍摄的呢?

生:美国。

师:你知道动画片是怎样绘制成的吗?为什么美国迪斯尼公司汲取中国元素拍摄的《花木兰》能占据中国的电影市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迷人的动画片》。

开篇一句“我和同学们一样, 也喜欢看动画片”, 亲切自然, 拉近了教师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因为三年级的小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 也看过一些动画片, 所以教师引导孩子回归他们的生活, 说一说“你看过哪些动画片”, 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最后的设问直指本课的教学重点, 有利于引导学生思考动画片夸张与变形的艺术特点, 揭开动画片迷人的神秘面纱。

教学关注的现实生活, 不是教师的成人生活, 而是儿童的生活。这种生活, 是充满童真、童趣、童心的生活, 是儿童主动、快乐参与的生活, 是儿童能感知生命、敬畏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生活。

三、选择教学内容, 把握渗透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层面而言, 就是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而言, 就是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层面而言, 就是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为我们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在教学内容上, 教师要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把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点, 引领社会思潮, 凝聚社会共识。

例如, 在教学《我国古代建筑》时, 笔者投影了广东古村落——林寨的两幅照片。它们是一个古祠门上的两幅木板雕刻画:第一幅是禾苗与一对螃蟹, 第二幅是荷花与一对鸳鸯。然后, 引导学生欣赏它们的美。最后, 要求学生猜一猜:“这两幅画的寓意是什么?你能否由此给这两幅画起一个名字?”在学生争先恐后发言的基础上, 归纳小结, 指出其正确答案:第一幅寓意“和谐”, 第二幅寓意“和美”。这是中国“和”文化的集中体现, 正是这种“和”文化使岭南文化屹立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 并且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传承与发展。

在林寨古村落的一间正厅的上方有一块匾额, 上方的四个字是“乐善不倦”。在教学过程中, 有意识地展示这一匾额, 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四、弘扬民族文化, 找准切入点

美术既是文化载体, 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增强文化的自觉性, 引导学生将美术学习视为一种文化学习。

中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精心选择优秀的中国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美术, 找准教学内容的切入点, 使教学体现中国特色, 从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例如, 在教学《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时, 可说明:故宫是中华传统文化集大成的地方, 它的三大核心殿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都有一个“和”字。太和, 寓意着天地祥瑞, 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和, 寓意着中庸平和, 是人与人的和谐;保和, 寓意着福寿安乐, 是人自己身心的和谐。故宫的“和”文化别具一格, 充满智慧, 概括了天、地、人之大道, 是中国传统“和”文化的集中体现, 也是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历史渊源。

对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我们应“取其精华, 去除糟粕, 古为今用”。经典往往比时尚更接近真实, 我们要以经典为友, “守经答变, 返本开新”, 在中国古典传统文化中寻觅教育资源, 增强教学的文化底蕴, 让中华文明余韵永远散发出幽远芬芳。

弘扬传统经典文化, 目的并不在于熟识古典作品的名称、文人姓氏, 而在于引导学生迈进价值观念的角斗场, 在广袤的时空中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现代派诗人、著名文学史家闻一多先生曾说:“一般人爱说唐诗, 我却要说‘诗唐’——懂得诗的唐朝, 才能欣赏唐朝的诗。”在这里, 历史与文学成为了互相解读的依凭。这对我们的美术教学也极具启发意义。例如, 人们一提及书法教学, 可能就认为无非是教学生写字。其实, “字中有乾坤”。汉字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人文价值。在书法教学或教学《有趣的汉字》 (一年级) 时, 教师要注重揭示汉字的文化内蕴以及人文价值, 从而增强学生的生命底色。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 汉字之美, 不仅美在肖形, 而且美在意趣, 美在情感。一个汉字往往由许多笔画组成, 有的笔画要长一点儿, 有的笔画就需避让一下, 短一点儿。这恰当的组合体现的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和谐。例如“林”字, 本来的两个“木”字组合, 左边“木”字的“捺”, 为了谦让右边“木”字的“撇”, 就变成了“点”。这一个“林”字, 就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所倡导的为人谦虚、互敬互爱的美德。还有, 一个“林”字可生发出多种寓意。例如, “独木不成林”:个人力量单薄, 办不成大事;“双木成林”:两人团结合作力量大。

余光中先生说:“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 美丽的中文不老。”许多汉字自身的构成就能诠释含义, 激发联想。例如, “臭:自大一点就是臭。”“趣:人生在奔走追求中获取快乐。”“途:给别人留有余地, 自己才有路走。”“吹:口说空话, 就是欠人家一份债。”在泱泱的汉字之国, 这样的汉字趣解俯拾皆是。在书法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的同时揭示汉字的寓意, 不仅能丰富书法学习的内涵, 而且可以启发学生联想, 提高其思维能力, 还可以凭借“文以载道”传授做人的基本道理。

总之, 汉字, 是中国魂。汉字之美, 美在字正腔圆, 美在踏踏实实, 美在清清白白, 美在堂堂正正。在书法教学过程中, 我们就是要引导学生产生如下感受与体悟:“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 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五、吸收外来文明, 寻求交融点

人类有着亘古不变的追求与向往, 有着超越国界、种族和历史的核心价值。例如, 善良、正义就是人类最崇高、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自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涵。

《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毕生创作中最负盛名之作。它取材于《圣经》故事:犹大向官府告密, 基督耶稣在即将被捕前, 与十二门徒共进晚餐。席间, 坐在正中间的耶稣镇定地预言:“你们其中一人将出卖我。”在画面中, 门徒们的惊恐、愤怒、怀疑、剖白等神态以及手势、眼神和行为, 都刻画得精细入微, 惟妙惟肖。画家对称地设计了两边六个门徒的形体动作:中左一组的约翰、彼得和犹大三人最富有表情, 也是画中的主要角色。约翰垂着眼表示忧郁和绝望, 彼得则情绪激昂地手握餐刀, 似在责问:“谁是叛徒!”犹大则怀着一种畏惧和紧张的心情, 身体向后倾, 右手支桌, 下意识地捏紧了装着答应出卖耶稣所得的30个银币的钱袋。他脸部阴暗, 惊恐地盯着耶稣, 与平静地摊开双手坐在众门徒中间的耶稣形成了对比。

在这幅名作中, 大师所歌颂的不是神的力量, 而是人的善良、正义的美德, 谴责的是卑鄙和丑恶的叛徒行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向学生输入正义的观念。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 引进外国的优秀美术作品, 寻求中外文化的交融点, 在引导学生鉴赏优秀美术作品的同时, 汲取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 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以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例如, 在教学《外国雕塑》时, 可引导学生分析断臂维纳斯的美, 让他们感受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世界文化的多元性。

断臂维纳斯之所以成为美的化身, 是因为其残缺美令人回味无穷。日本作家清冈卓行在评价维纳斯雕像时, 曾斩钉截铁地说:“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 必须失去双臂。”

维纳斯雕像的第一个动人之处是她的半裸和含蓄。尽管她的姿态庄严祟高, 典雅优美, 然而她那半裸的姿势, 使整个形象产生巨大的魅力。她的腿部被富有表现力的衣褶遮住, 那含蓄的美感, 几乎使一切人体艺术都相形见绌。

维纳斯雕像的第二个动人之处在于她那独特的残缺美。任何一个人面对维纳斯首先看到的就是她残缺的双臂, 尤其是那个右臂, 齐刷刷地被劈断。面对这残缺的双臂, 人们扼腕, 人们叹息, 甚至流泪。维纳斯的断臂, 可以让审美者产生无穷无尽的想象, 用自己的心灵和感受去填补那留下的空白。这的确是一种高超的艺术手法。

“只因有缺陷美, 开心短暂亦回味。”欣赏艺术品是如此, 人生亦然。没有缺陷和遗憾, 就意味着完美。而绝对的完美, 就意味着没有希望。有时候, 缺陷和遗憾未尝不是一种美, 正是这种美才使人产生对完美的向往和追求。因此, 缺陷和遗憾的背后, 饱含着完美的期待。

处处留心皆学问, 妙手裁剪随我意。只要我们用心而为, 精心设计, 巧妙选择, 就能寻觅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点, 并由此生发开去, 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 有目的、有意识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必须选“点”渗透, 积极培育“人”的核心价值观。

关注现实生活, 是世界美术教育改革的一种趋势, 可以拓展美术课程的教育功能, 可以促进美术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 也是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交汇点。

学关注的现实生活, 不是教师的成人生活, 而是儿童的生活。这种生活, 是充满童真、童趣、童心的生活, 是儿童主动、快乐参与的生活, 是儿童能感知生命、敬畏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生活。

教书育人 篇5

是时代的主题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管理育人是育人的中枢,教书育人是育人的主线,服务育人是育人的责任。它们是学校工作的整体。正确认识处理它们的作用和关系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途径;是搞好学校工作的基础;更是时代的主题。

一、教书育人

学校是一个教育集体,是按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规范培养人才的。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崇高 职责,教师应当积极承担教学工作,在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的同时,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

(一注重教师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一个好的教师不仅有高超的教学基本技能,丰厚的文化基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底,还要有一颗品德高尚的心,去忠诚党的德育事业,在方寸之舟无怨无悔地工作。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这种神圣不单是受业解惑,还孕含着思想道德品质的解惑。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如何,毫无保留地暴露在学生面前,去影响学生的一生。因而我校非常注重加强教师队伍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一是积极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举办竞赛活动,使教师们入耳入心,产生身教胜于言教的效果。二是建立严格的考评制度,把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师德作为教师考核和评选先进的主要依据。三是教育

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爱生敬业,(二)注重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的高底关系到能否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关系到一代人的前途与命运。我校教师的学历现都达到大专以上,但我们还是坚持加强理论培训、教育科研能力的培训、新课程改革培训、现代化教学手段培训和名师引路培训。在理论培训中,由正、副校长主讲教学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举办教师经验论坛,推出好的经验事迹。在教育 科研能力培训中,形成全校教师个个搞教研有课题,通过个人申报教研课题引导教师增强科研意识,掌握教育科研方法从而指导教学工作,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在新课程培训中,学校购置了课改教材,分组学习、探究,并积极组织教研,开展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这样带动了教师热心投入到新课改教学活动中,使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名师工程中,我们注重教师对现代化教学工具的使用技能培训,每年寒暑假都举办培训班,由专业人员进行培训,效果很好。现如今我校教师都 能自作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向名师学习是快速提高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好的教学经验拿过来通过个人的理解发挥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很适合年轻教师,因而我校年轻教师成长很快。如今我们已经形成名师群体。为更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激发他们再攀高峰的斗志,每年省、森工、管局、教育局举办的名师大赛,我们都积极鼓励他们去争银夺金。我们学校还设有“德才兼备楷模奖”,并有奖励资金。现在我校有省级教学能手1人,总局级教学能手5人,林业局级教学能手6人,校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12人。他们正活跃在三尺讲坛上,带动着全体教师去实现自己最大的价值。几年来,我校的教学成绩显著,小学升初中连续5年名列前矛。2002年被林业局评为先进单位、模范职工之家、连续2年被评为先进党支部。各项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在林业局比赛中都能获得名次。

(三)注重课堂教书育人。课堂教书育人,是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寓思想政治教育于业务教学中,使学生在获得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教学《藏在花朵背后的美丽》在完成文化知识后教会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肯定和赞赏。教学《待人要宽容》一课时,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待人遇事要用真情去理解。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时要使学生了解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在关心帮助 残疾人-------。通过教学不但教会了学生科学文化知识,还教会了学生用爱心去对待社会,让社会充满爱心。

(四)注重开展各项活动育人,我们首先用节假日开展不同活动,如学雷锋活动日、助残日、爱鸟日、环保日,带领学生到校外做好人好事的同时开展宣传活动。“六一”儿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教师节、国庆节我们要开展庆祝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文明习惯养成都进一步得到提高。二是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是开展数学、语文、朗读、作文、美术、体育类比赛活动,让学生充分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增强天生我才必

有用的自信心。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由于我们注重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林业局举办的卡拉0K比赛、书法绘画比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都获得了好成绩。

二、管理育人

学校领导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努力做好本质工作的同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成为教学改革的带头人。

(一)我校班子成员为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文化素质,树立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制定了学习制度、考评制度,在刻苦钻研业务的同时。积极参加林业局、管局、总局举办的科级领导干部培训、校长业务培训、法律知识培训班等。校长和副校长在三年中自学考试获取了成人自考本科学历,使业务水平和管水平提高一层。

(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廉洁奉公,从严治校,勤俭办学是学校的终旨。校领导率先长者垂范,处处起带头作用,遵章守法,精心安排工作,是校师生们比较信赖的领导集体。

(三)关爱师生,及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调动工人的学习积极性。关心师生的生活,有困难及时解决,对那些积极进取取得成绩的师生给以表扬奖励,对那些有错误思想落后的及时进行耐心教育,正确引导,经常深入食堂、宿舍调查了解吃住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几年来的工人作经验,我们体会到管人首先要管心,教师们所具有的自尊、自爱、自信和渴求民主,不主观、不盲从、重情感的心理要让他们尽情发挥释放,给他们创造良好舒畅的工作环

境,形成一种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就达到了“士为知己者死”效果,实现管理出优秀人才的目的。

三、服务育人

我们的服务对象是学生,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远离父母,吃住在学校,就读期间正是长身体,增知识的重要时期,学习压力大,我们通过服务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可以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诚实夺信观念、文明礼貌、勤俭节约、讲究卫生的好习惯。

(一)行为育人。以兢兢业业的服务和对学生耐心周到的服务态度,使学生 有家的感受,我们的终旨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后勤人员既是服为员又是教师,公寓化的管理中,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服务育人的效果。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我们24小时都有专人管护学生,吃、住、洗漱、看病都有食、宿教师为他们服务。有的学生小自己不敢睡,值班老师就把他们搂在身边,有的尿床老师就给他洗,还安慰他并提醒他及时起夜。春、秋两季天气寒冷以没到取暖期老师们就一一为学生灌热水袋。无论是严冬还是夏夜学生病了教师们都要带学生去看病喂水、喂药。他们的行为教育感染学生,学生亲切地称他们为生活妈妈。

(二)制度育人。俗话说没有规矩就没有方园,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是约束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和行为的准则,通过制定出一系列制度规范学生的言行,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教育,在服务管理中严格按制度要求管理学生,培养自律性和责任感。如今我校学生养成了尊守制度的好习惯。

教书育人,德育为先 篇6

关键词:情感 德育 人格

高中三年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学生思想行为定位、成熟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面对学习的逆与顺,考试的成与败,生活的得与失,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波动,他们正处于情感感受最敏感的时期,健康情感形成的时期。他们渴望科学和事实,更渴望理解与尊重。此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对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由于现代教育培养的不仅是具有高度知识的人,而是全面发展的人、健康人格的人,而要为后者打下基础,即为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情感素质、行为习惯等奠定基础,并不能完全靠认知教学完成,更多地依赖学生从自发地向教师模仿,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教师的影响,进而转化为自觉、自愿地感受与体验,最终内化再外显为行为。

一、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情操主要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审美感,它是稳固而含蓄的情感,在心理学上属个性范畴。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自然包括高尚情操的培养,而道德感的陶冶更是品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情感教育中,班主任要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让学生获得积极的道德感发展的机制。

家长会之后,有些家长告诉我学生在家中不仅不听父母教诲,还发生顶撞现象。此时我觉得“孝道”应占学生学习的上层地位。于是我在班里开展了“孝敬父母”的主题班会。并给他们讲了“母爱如佛”的故事,一位一心向佛的年轻人弃母去求佛。高僧告诉他敲门如有人光脚开门即是他跪拜的佛。他苦苦走了三天三夜也未见这样的人,饥寒迫使他回家,老母听见敲门声急急忙忙连鞋也未穿前去开门,年轻人一见“扑通”一声跪下。告诉他们父母是最疼爱他们的人。试问:“从小到现在,父母为你洗过多少次脚,而你为你的父母洗过多少次脚?”全班同学陷入一片寂静。通过这次情感教育的班会,学生获得了一次又一次孝敬体贴父母的传统美德的体验。

上文的班主任以形象化的内容去影响和教育学生的话,更多的班主任往往以自己个性所具有的情感与感染熏陶学生。如果前者是显性教育,那么后者便是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两者合一便是学生在情感交流的共鸣,正所谓言传、身教。

为了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我要求值日生不仅要将卫生打扫干净,而且全班同学要尽量维持。刚开始学生不习惯自己负责自己的“地盘”,还声称不是他丢下的垃圾,我便主动捡起地上或走廊的废纸垃圾,渐渐地学生自觉主动地行动起来,教室及走廊卫生逐渐好转。对于迟到的学生,我便问:“如果教师迟到了,同学们的课该怎么办?”“那是教师的责任。”“教师有责任按时到课堂教学,学生有没有义务按时到教室学习;教师有责任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学生有没有义务去尊重教师的含辛茹苦和保证其他学生不受影响?”从此学生的责任心逐渐地培养起来,迟到的人也没有了。

还有,我班一位学生由于一种偏激奇怪的想法对教师产生逆反心理。在课堂上不仅不尊重教师还影响了其他的学生,教师讨厌他,学生孤立他,疏远他。我便平心静气地找其长谈,让他说出心中的症结。原来道听途说“教师高中谈恋爱”这事他不能与教师的道德苟同。从而对教师的说教及授课都极其反感。我便认真耐心给其教育。告诉他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不是以高中是否谈恋爱为标准,而是以是否损害他人利益为准绳。再者,要以理智的思维去判断道听途说的是与非,他的道听途说是假命题并不成立。所以不能偏激地以错误观点去肯定或否定一个人,要用客观审美的眼光去看人。这位学生一脸愧疚地认识到自己由于轻信而导致对别人的伤害那么严重的错误。我拍拍他的肩膀说:“你一定有能力改掉这种偏激错误的取人方式,你会以理智审美的眼光去看别人。”我的宽容与理智让他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狭隘,后来他变得理智宽容,现在他很敬重我且游刃有余地融入班集体。

二、塑造学生的道德意志行为

在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认识,而且还要塑造学生相应的道德意志行为,使学生的所有品德结构成分获得整体的协调发展。在教育情境中,班主任和班集体舆论对学生的表扬或批评,能否引发学生的触动,这是教育的关键。有些班主任曾说,某学生软硬不吃,好话坏话皆听不进,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就要好好考虑师生之间的关系了。当师生关系融洽时,班主任对学生的褒奖引起学生的喜悦,而对其不轨行为的批评也能引起深深的愧疚;若师生关系疏远,学生对教师褒奖或批评都持无所谓态度,不仅不会引起应有的情绪反应,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情感教育对学生的道德行为促进有很大的作用,并由此带动道德意志品质的发展。

培养学生道德意志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以情促行”。班级里有一位有个性的女生和一位孤僻的男生因为一件小事在班级大吵起来,导致这位男生气急败坏没上晚自习。我先将男生叫来让他慢慢说具体情况,然后检讨自己的过错,最终男生意识到自己作为男孩不应该如此小气,应向女孩子道歉。然后我叫女生过来,她在叙述的过程中也落泪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们彼此互相道歉。然后我跟他们讲了宽容是一种美德,成为同学本来就是缘分,做凡事要换位思考,学会理解别人,自己也会被别人理解,对别人宽容实际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宽慰。现在他们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还有,有的学生意志行为很差,经常丢三落四,该带的资料不带,不能坚持锻炼,不能坚持早睡早起,从而学习也不能持之以恒。我便用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人生”来说服教育。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能克服困难,体会到“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成功乐趣。

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班主任要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是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会给学生以巨大的感染力量,这是班主任以情激情一种必需的境界。教师所从事的教育工作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核心是塑造人格。人格的完善不是自发形成的,是培养塑造的结果。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完善。

对班主任来说,观念更新,知识丰富固然重要,但是它无法取代人格的力量;技巧高超、方法纯熟也很重要,但它根本无法同人格力量抗衡。教育力源于受教育者的认同,只有在受教育者产生接受教育者所给予的教育认可时,教育才发生效力。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里的“身”不仅指教师以身作则,也应包含追求至善的人格。作为班主任,自身应严于律已,要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前头。比如,早晨不允许学生迟到,班主任如果能每天提前站在教室里,不需要更多的语言,教师的行动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长期以来,学生自然会形成良好的习惯。

所以说,班主任人格的完善,会对学生的心灵生产震撼的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是深刻、持久的。班主任要注意以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以自己的感情去激起学生心中奋发向上的热情,以自己的爱心培养学生用感恩的心对待他人,从而让学生形成完善的、健全的人格。

班主任将爱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个学生心田,用激情激起学生对理想与生活的追求;用爱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用情感塑造学生的道德意志行为;用人格魅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学会就会满怀激情地去感受、体验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创造出生活的奇迹。

用真情实感教书育人 篇7

很多家长很苦恼地对我说:现在他们和孩子们已经没有什么共同语言, 孩子们已经不太愿意和他们沟通了。对此, 我也深有同感。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 生活条件比较优越, 滋长着他们的骄逸任性、固执蛮横, 他们压根就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比如我在上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一课时, 学生们很难体会到文中浓浓的母子深情。我想, 这样真挚的一篇散文, 总得给孩子们留下点值得回忆的东西吧!为了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进入高效的写作状态, 我首先设置了“妈妈, 我想对您说”这一环节。“老师, 你会对你的母亲说些什么呢?”学生问这句话, 让我心头为之一振。是啊, 作为子女, 我该对母亲说些什么呢?刹那间,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母亲那单薄、瘦弱而又年迈的身影, 多年来埋藏在自己心中对母亲的千言万语一齐涌上心头。在所有孩子期待的眼神中, 我转过身在黑板上缓缓地写下了这些话:斑斑的银丝是女儿心头最沉重的牵挂;声声的问候是远方游子最真诚的祝福!愿我的母亲在有生之年能健康、平安、幸福;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平安度春秋!

这时, 同学们都静静地望着我。我接着说:“同学们, 你们知道我现在最想干什么吗?我想回家, 现在就回家, 回家看看我的母亲, 我和她相隔三千多里, 我们有三年没有见面了, 母亲一身都是病, 我真怕她哪一天突然离开, 我连最后一面也见不到她……”说到这里, 我知道我不能再说我自己了。于是,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接着说:“同学们, 此时此刻, 也许我们的母亲正在田里劳作, 她会在停下来擦汗的时候, 想到自己的孩子正在读书而更加卖力;也许她们正在工厂里干活, 想着什么时候能凑齐你们明年的学费而更加用心……但是不管她们在干什么, 他们都在想着你们, 因为你们是她们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幸福与安慰。”说到这里, 很多同学的头都低了下去。我继续说:“同学们, 用笔写下你的话, 用书挡住你的脸, 我们谁也看不见谁, 我们把那句埋藏在心里很久的话说出来吧!”

接着, 大多数同学都喊出了他们深埋已久的话:“妈妈, 我再也不和您顶嘴了。”“妈妈, 我一定认真读书。”喊得最多的就是:“妈妈, 对不起!妈妈, 我爱您!”在同学们深情的呼喊中, 我知道我用的真心、真情、真爱唤醒了他们对母亲的爱, 我知道我成功了, 我感到自己获得了一种莫大的欣慰与自豪。

在语文教学中, 科技文阅读应该是学生最头疼最不感兴趣的板块, 尤其是对待做题目学生更是厌烦, 所以每一年的高考复习备考中我们老师都是跳过这一章节或者只是蜻蜓点水式地完成任务, 送给学生也只有“认真仔细”几个字而已。可是, 我觉得并非如此, 我认为科技文阅读同样可以像其他散文一样带着感情来阅读和理解, 同样可以用真情实感来教会学生欣赏科技文, 真正地读懂文章。

我在一次试卷讲评中就用了真情实感来指导学生理解文章。文章的标题是《“常回家看看”入法折射中国养老困局》, 这篇文章讲的是基于现在“空巢老人”愈来愈多而子女看望老人愈来愈少, 所以《老年法》规定:“以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 老人可以诉诸法律。”文章中说孝顺作为重要的家庭美德, 子女应该尽最大可能履行赡养义务, 父母的愿望都是“养儿防老”, 但是“老有所有, 老有所医, 老有所教, 老有所学, 老有所为, 老有所养”还只是一个梦想。对这篇文章, 我做了一下亲情教育, 我给学生抄了一首歌并深情演唱了一遍, 这首歌是《父亲》, 其中有几句是“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 儿只有轻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唱完后我告诉学生:趁父母健在时我们应好好地孝敬他们, 不要出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现象, 当然作为学生来说, 现在最好的孝敬就是在校能认认真真地学习, 以一份满意的成绩来回报父母。子曰:“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这是告诉我们要知道父母的年龄, 要知道父母亲正在慢慢变老。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同样说明了中国还是存在这种传统的“养儿防老”的观念。

通过这首歌和孔子的这些话, 学生对这篇文章就有了非常深刻的理解, 那么我们做起题目来就游刃有余了。所以, 即使是枯燥无味的科技文, 只要我们投入了真感情, 用真心、真情、真爱来教育他们、感化他们, 就能达到我们教学的预期目标, 促使学生能更好地孝敬父母, 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这就是作为老师的我能够带给学生的最最珍贵的东西。因为我相信没有任何人不受亲情的影响。我就是以这样的真情实感来教育、来感染我的学生, 让他们明白, 学语文不只是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做人, 学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让他们感恩父母, 感恩老师, 感恩每一个帮助他们、关心他们的人。

教书育人的新尝试 篇8

一、《快乐十分钟》作用大无穷

从1992年到2002年, 笔者曾在连续带过的九个班级做过对比实验:在两个班级开办了一个名为《快乐十分钟》的小广播, 每周二中午时分开插, 每次十分钟, 共分三个小栏目:“新人小传”———主要内容是弘扬班级内的好人好事、进步大的同学等;“身边的科学”———介绍一些生活常识、学习方法、成功的经验等;“轻松一瞬间”———主要是猜谜、幽默等益智内容.广播的采编、广播完全由学生负责, 开办这个小广播,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写作、朗读等诸方面的能力, 而且具有参与面广、受教育面大的特点, 同时全班人人是记者, 每个人又都可以成为被歌颂的对象.在广播开播的日子里, 在广播里表扬过的人占全班总数的五分之四.虽然广播的覆盖面仅限于班级内, 但它不同于一般的表扬, 使被表扬的人都有一种“我上了广播”的欣喜之感.新颖的形式, 给人新鲜的感觉, 产生的作用是很大的.班内有一个叫王业明的同学, 他学习一般, 因为做了几件好事, 一学期内, 在广播里报道了两次.受到表扬之后, 他做好事的积极性更大了, 拾废纸、钉桌椅、献鲜花、修电灯、安拖布, 只要是对班级、对同学有利的事他就主动、热心地抢着做, 成为了班里的活雷锋.正是这多次表扬的心理暗示作用, 现在的王业明不再只是学雷锋的典型, 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除此以外, 还自荐担任了两科主课代表, 热心地为同学们服务.他先后被评为“文明学生”、光荣地加入了团组织, 年终还被评为优秀团员.他的小学教师得知了他的这些进步, 现出了一脸的惊讶, 就连他的母亲也感慨地说:“没想到他能上榜 (当时是排成绩榜的) , 还能有这样的好名次, 他小学学得也不好呀!”不仅这一例, 同时涌现了一批典型:优秀值日生李瑞雪, 班级之星马智博, 才女候东洋, 最佳值日班长宋阳等.另外, 通过对比实验, 开办广播的两个班级, 有极强的凝聚力, 班级稳定, 学风很浓, 学习成绩进步大, 在同类班级中遥遥领先, 而且在各类的比赛中成绩突出.这不正是这种自己教育自己的形式小广播产生的效应吗!

二、采集零琼碎玉、填补大脑空白

教师做思想工作最常用的方法是耐心细致的谈话, 是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的分析, 如此的谈话, 对学生来说始于感动, 渐渐习以为常, 以至最终会变得厌烦.再加上有相当一部分学生, 闭目塞听, 以至于孤陋寡闻.基于此, 笔者又增加了种新的方法:就是经常从报刊上精选些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文章读给学生.这些文章有爱心教育, 有理想的熏陶, 有增加环保意识的, 内容丰富, 犹如零琼碎玉一般, 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增长了他们的见识, 陶冶了同学们的情操, 一句话填补了他们大脑的空白、增加了他们的脑营养.《母爱的天空泪雨滂沱》使他们感到母爱的伟大;《为了我心中的大学》使他们认识到理想对于一个人成长的作用;《八个大学生闯江湖》使他们意识到没有能力无法适应未来的社会;还先后读过《拾遗在日子》、《另类的面试考试》、《一个贫困生的企业家之梦》、《知识改变命运》、《比力气更重要的……》以及“丹东虎沟村为大型泥失流所吞没”的报道等文章不计其数.笔者正是把这些时代感强的好文章作为思想教育的教材, 安排在阴雨天的间操时间里, 安排在晚放学收书包的时间里, 安排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隙里, 收到了一举三得之功效.这一形式的教育吸引了所有的学生, 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并为此打了漂亮的满分.其中一位父母离异的学生刘悦说:“每天听到的文章, 只觉得文中人物的命运比我苦, 可是他们的硕果比我多.我应该向他们学习.他们能使自己的眼界放得更宽更远.”还有一位好学生杨融是这样评价的:“每天听到的文章, 拓宽了我的知识面, 从丰富的知识中得到启迪, 给了我深刻的教育, 我非常喜欢这种形式, 特别是一边读一边提问题, 开发了智力, 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几年来就是这样用一人读大家听、师问大家答、人人参与的方法,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记得, 在读到《另类的面试教育》一文时, 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位女生到一家外企去应聘, 连闯三关之后, 老板亲自出马进行最后一关的考试:你的父母从遥远的家乡来到这座陌生的城市看望你, 又找不到你的住处, 打来电话要你去接而你恰好在工作, 公司又规定不许请假, 否则将被解雇.你怎么办?读到这, 便问学生.“如果你是哪个女孩, 你怎么办?”结果全班69人有67人宁可丢弃工作也要去接父母.一个小小的题目, 测出了对父母的孝心.类似这样的题目是每读必问的.丰富的内容, 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带到了故事中, 读到高兴之处, 师生朗声大笑;读到悲切之时, 师生则潸然泪下.长期运用这种以时代的精神召唤人, 以先进的思想引导人, 用生动的故事感染人, 用丰富的知识武装人的教育方法, 收到了极好的效果.班上有位叫刘博的同学, 因父母离异造成心理畸形:初一时看到别人那和谐的三口之家总感到自卑, 感到内心不平, 于是四处寻找父亲, 看到父亲对自己的冷落, 产生了杀父之心.因而在班上看什么都不对, 你让他上东他偏向西.现在他变了.能够听进老师的批评了, 与同学的关系也融洽了, 非但不那么偏激, 而且还关心班级, 为同学服务, 像这例子还有很多.阅读, 净化了学生的心灵, 补充了大脑的营养, 使思想认识得到了升华.

三、讲同龄人的故事, 激起他们的内动力

现在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独生子好.在家的地位也犹如众星捧月一般.由于大多数的家长的长期娇宠, 使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的性格.因而表现出盲目自大、自以为是、听不进不同意见, 看不到他人的优点, 影响了白己的进步.俗话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此, 笔者有意地为他们讲些名人的故事, 为他挂起一面面镜子, 树立起一个个榜样.而那些名人的故事大多是孩子们听得烂熟的, 缺乏吸引力, 且使他们有种远离他们生活的感觉, 名人是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因此, 便经常给他们讲些贴近他们生活的当代同龄人的故事.二年来, 先后讲过:“奇女高贵的故事”, “没有皮肤的李琳《挑战生命极限》的故事, 一个高考录取生因家境困难没有走进大学校门来到滇池气象站工作, 以顽强的毅力参加函授大学的自学, 最后竟死在求学路上的故事, 共计百余个.故事中同时代的同龄人艰辛的求学经历、顽强拼搏的精神, 坚不可摧的意志, 一次次的震颤着同学们的心灵, 一个个故事犹如一针针强心剂, 使那颗颗即将停搏的求知之心复苏过来, 重新起搏了他们学习的内动力.有位学生听了一个函授生的故事之后在日记中写道:“原以为上学读书是天经地义的, 可故事中的主人公求学的经历竟是这般艰辛, 最后竟死在求学路上, 这令我愕然.我深感惭愧, 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这不正是那个感人的故事在学生的心海中荡起的圈圈涟漪吗?

四、抓契机赠箴言, 励志闯难关

“良言”励人, “恶语”伤人, 这是笔者的切身体会.工作中, 老师总免不了要批评学生, 它虽有立竿见影之功效, 但其功效往往不能久远, 它也不象表扬那样使学生乐于接受, 假如你总是批评学生他就会渐渐远离你, 躲避你;相反, 你总是热情地鼓励他们, 表扬他们点滴的进步, 他们就会亲近你, 老师长、老师短地围着你.如果说批评是治标, 那么鼓励、表扬就是治本.因而笔者在工作中, 对学生总是多一点理解, 多一点鼓励, 抓住契机, 送上一句勉励的话语.新生入学伊始, 为了教学生从小事做起, 养成良好的习惯, 将刘备教子的话———“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借来送给学生;考试前送一句:量筒量杯量最学识深浅, 试管试剂试试水平高低;在初一头三次考试连续失败之后, 针对学生情绪低落, 不能抓紧时间学习的情况, 为他们撰写了一副“立大志过关斩将, 惜分阴积腋成裘”的对联赠送给他们并书于后墙的黑板上, 师生共勉.经过师生的一学期的卧薪尝胆, 终于在第四次的考试有了突破性的进步, 增强了信心, 鼓舞了士气.针对学习浪费和大手大脚花钱的现象, 告诫学生:“丢一个饭团, 抛弃了父母苦心经营的旨意;蓄几分钱币, 各攒起前人艰苦创业的精神.”长期以来, 送给学生的这类箴言许许多多, 难以统计, 它似甘霖滋润着学生干渴的心田, 它激励着师生走出困境, 走向辉煌, 它对学生的成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尝试点点, 硕果累累.几年来, 笔者所带的基础班先后获得:纪律、卫生达标班, 精神文明班, 优秀团支部, 三好班级及“市先进学雷锋小组”, “队列广播操比赛第一名”, 运动会总分第三名等殊荣、“庆99迎回归”的主题班会获辽宁省优秀主题班会一等奖等荣誉.

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揭晓 篇9

河北省张家口市职教中心汪秀丽, 上海市辛灵中学、风帆初级职业学校谢小双, 浙江省乐清育英学校小学分校俞国平,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聋哑学校杨小玲, 湖南大学文学院胡遂, 重庆警察学院刘开吉, 陕西省商洛中学刘占良, 甘肃省兰州市实验幼儿园刘志, 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第二中学孔庆菊,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动物科技分院丑武江等10名教师入选2013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

四川芦山强烈地震发生后, 张其星等8名教师危难关头挺身而出, 保护学生安全和学校财产, 充分体现了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尚的师德。为表彰他们的先进事迹, 推选委员会专门设立了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奖, 为8名教师群体颁发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特别奖。

共同创造《教书育人》灿烂的春天 篇10

理论的视阈是一种期待, 是一种关怀。基于对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关注, 我们推出了《理论探讨》这个栏目。那些紧紧把握社会发展的时代脉搏, 始终关注我国高等教育现实问题, 具有较强的政策高度和理论深度, 具有前瞻性的学术理论研究的论文是我们的期待;本着“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原则, 对关涉教育实践的重大理论问题展开辩论和争鸣的, 我们愿意为你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所得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

当前,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悄然来袭, 我国的实体经济面临着深度挑战, 一些管理落后的中小企业纷纷倒闭, 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生存环境堪忧, 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变得空前严峻。如何在就业困境中充实自我、发展自我, 进而寻找机遇, 创造有利条件, 化挑战为机遇, 变被动为主动, 成功创造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就业机会?《招生与就业》栏目期待着你的关注。

“范跑跑”式的道德虚无在深重的自然灾害面前表现得“特立独行”, 令传统的让人艳羡的醇美师德在废墟中愕然叹息。我们不得不反思象牙塔中的《教师发展论坛》在市场经济时代发生的变化。我们知道: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千百万教师的成长, 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关系到一代新人思想道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最终关系到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教师教育、教师的素质成为目前人们批评和审视的热点话题。

《民办高校与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普通高等教育并不能独自完成信息化时代我国教育的现实使命, 职业技术教育以其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熟练的、技能特长明显的适用人才而备受关注;民办高等教育在公立教育的强势挤压下, 依然维持着自己的生存空间, 其正以近年来取得的成功, 展示着自己的巨大价值。民办高校在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社会现实面前, 如何摒弃浮躁的心态, 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教育品质、强化自身竞争力上, 创造教育的新成绩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不管是“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以及树立科学发展观, 其核心要素都离不开人──特别是那些今天还是校园的宠儿, 明天即将成为社会栋梁的大学生。热情如火、思维敏捷、敏感善变的时代骄子们的《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心理健康研究》工作开展得如何, 直接关系到一代甚至几代人素质的提高, 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命运, 如何做好这些艰巨的工作, 我们想知道你的建议。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过程中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教育的核心问题, 如何适应当前国际国内新的政治、经济、文化形势, 选择或改革我们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 直接关系到我们培养人才的质量, 关系到我们党的事业成败。《课程与教学》是我们关注的又一重点话题。

《随笔·杂文》以其轻松灵活的笔触, 将关注的焦点投向高等教育中存在的热点、难点, 有理有据有节, 针砭弊端, 切中要害。我们相信, 展卷的读者, 一定会有欣喜的收获。

上一篇:课堂教学中药学下一篇:汽车冬季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