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保障

2024-05-27

工作保障(精选十篇)

工作保障 篇1

今年是建国60周年, 10月1日, 国庆节那天, 北京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和隆重的庆典活动, 加之与传统节日——中秋节巧遇, 双节共渡, 可谓喜上加喜。为迎接这个特殊日子的到来, 国内民众和海外华人、华侨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喜悦之情。

越是喜庆的日子, 各种安全保障工作就越显重要。早在两个月前, 全国各省、市相关部门就开始部署国庆期间的各项安全保障工作, 当然, 食品安全的保障工作更是不可或缺。2008年奥运会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为各地更好的开展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据悉, 今年国庆期间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将比奥运会期间更加严格。特殊时期的特殊要求必不可少, 做好特定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安全保障工作也并不难, 难的是将行之有效的方法延续下去, 贯彻到日常工作和生活当中。

《食品安全法》实施已经有三个月的时间, 这期间食品安全法实施细则, 各食品相关行业的一些新标准和新规范也都陆续出台并实施, 这些法规与标准将成为食品安全日常保障工作的坚实后盾。然而, 有了这些法规和标准依然不能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真正做好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除了监管部门, 还需要企业、消费者的共同参与。如果我们将庆祝祖国60周年的热情同样投入到食品安全日常保障工作中, 我国的食品质量与安全将不会再广受质疑。

Ⅲ—3工作保障 篇2

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让未成年人从读本中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以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发图强建设祖国的辉煌历程引导未成年人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意义和经济社会的繁荣发展,从而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更加热爱党、热爱祖国努力成长为合格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未成年人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深入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意义。

2、通过活动,使未成年人学会充分利用学校的阅览室、图书室、计算机网络以及电视、报纸、广播等资源读书。

3、通过活动,让未成年人学会搜集、处理、接受信息,丰富他们的课外知识,拓宽视野。

4、通过活动,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建设有特色的文化品牌。

5、通过活动,让读书成为未成年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养成读书、爱书的好习惯,促进未成年人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及终身学习提供文化底蕴和发展后劲。

三、活动主题:“辉煌共和国”

四、组织领导机构:

组长:解德珍

副组长:李凤姣

成员:米秀红、冯燕玲、白平、许建平、张莉、简久红

五、活动时间:2010年3月——9月

六、活动步骤:

第一阶段:活动策划(3月18日——4月5日)

1、发动力量,群策群力作好准备工作。

2、制订融读书教育活动方案,全社区未成年人发出读书活动倡议。

3、制作好读书笔记本。每个未成年人结合个人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笔记本,具体格式可让未成年人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容量、阅读时间、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等栏目。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0年4月---8月底)

1、“畅游书海齐分享”。课外时间为读书时间,家长和未成年人可以一同阅读,分享读书乐趣。

2、以《辉煌共和国》为读本,进行读书交流活动。每月定月底30日为未成年人集体阅读交流的时间,指导并激励未成年人快乐读书,共享读书的乐趣。

3、举办读本剧比赛,指导未成年人改编读本内容,把读本上的内容艺术化、立体化地表演出来,让读本阅读也变成未成年人们发自内心、发自兴趣的阅读。

4.开展“辉煌共和国”征文演讲大赛活动。要求未成年人把在读书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记录下来,选出最佳文章,参加读书征文比赛。

5、开展优秀读书笔记、读书手抄报(或电子报)展评活动。各班推荐优秀读书摘记和手抄报参加学校展评。

6、举办一期以“辉煌共和国”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与绘画比赛。

7、组织未成年人参加网上知识竞赛。

第三阶段:总结评比阶段:(分布于组织实施阶段)

(1)“书迷”评比:

1.课余时间经常读书,有浓厚的读书兴趣。

2.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读书笔记数量多,质量高。

3.本学期至少写5篇读后感。

4.积极参加读书交流会,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5.喜欢学校、班级的图书室,并能积极为大家提供书籍,争取机会多读好书。

(2)“书香队”评比:

1、注重读书氛围的创建。

2、每天有固定的30分钟读书时间。

3、确保每周两篇优秀诗文诵读活动。

4、每季度开展一次好书交流活动。

5、每季度开展一次读书心得交流会。

6、每季度开展一次以上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活动。

(3)演讲比赛。

(4)黑板报比赛与绘画比赛。

工作保障 篇3

关键词:劳动保障监察工作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队伍建设

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是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之一。《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规范了劳动保障监察行为,为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提供了执法依据,标志着劳动保障监察工作走上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一、认真学习,广泛宣传,提高对《条例》施行的认识

《条例》的公布施行,是我国劳动保障系统的一件大事,是维权维稳、凸显执政为民的重要保障。单位要学习好、宣传好,积极响应劳动保障部、省劳动保障厅布置的《条例》宣传月活动,继续深入学习《条例》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内容,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一是组织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条例》。二是要通过举办企业劳资管理人员专题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以及在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办案过程中,引导用人单位正确理解和自觉遵守《条例》规定,通过依法用工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三是要通过街头宣传、深入企业上法制课等形式,增强劳动者运用《条例》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四是要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深入宣传《条例》知识,提高各类企业和广大劳动者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认知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五是单位在学习、宣传《条例》的同时,要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联系实际,注重研讨,把握《条例》的正确施行

单位在学习领会《条例》精神实质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劳动保障工作实际,分析劳动用工形势,剖析几年来劳动保障违法案件大幅攀升的原因,对照《条例》,开展研讨。一方面就《条例》的出台,练好内功,提升对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理论的研究水平;另一方面利于监察人员对各类用人单位实施劳动保障监察过程中,准确把握《条例》中规定的原则,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和执法办案能力。通过研讨,督促单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正确施行《条例》,不断地总结经验,使之有效地指导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实际。

三、完善制度,践行职责,规范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行为

单位要将《条例》的贯彻实施与落实《全面推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工作结合起来,明确职责,狠抓制度的完善和落实与专职监察员履行职责的问题。一是完善监察执法程序制度。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劳动保障监察权,杜绝监察缺位、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现象,杜绝因执法办案过程中出现程序错误而导致执法主体程序违法此类行为。二是完善监察执法责任制度。要建立公开、公正的评议考核和错案追究制,对监察人员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错案的,要追究相应的行政和法律责任,杜绝因适用法律不当而导致执法主体实体违法此类行为。三是实行劳动保障监察政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全面公开执法依据、程序、期限和职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机构队伍建设

为保障《条例》的贯彻实施。一是要落实人员。凡是在编制内没有配齐的,尽快要选配到位;凡是有兼职人员占编的,一定要改变过来,专职专用;如因劳动保障监察任务繁重、人员力量不足的,应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支持。二是要提高素质。各单位也可以根据实际,开展一些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提高监察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加强队伍建设。要研究解决辖区内劳动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五、夯实基础,狠抓管理,充分发挥劳动保障监察效能

单位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狠抓管理,进一步做好基础工作。一是依托推行诚信制度建设,准确掌握辖区内各类企业劳动用工管理方面的信息资料,按诚信等级建立重点监督目录和重点监察目录,并按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监察。二是针对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四种形式:劳动保障年审、日常巡查、举报投诉专查和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中形成的有关资料,要注意收集归档,切实能够反映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成效,保证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良性运行。单位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没有配备微机的,要抓紧配置,逐步实现办公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

六、加大力度,严格执法,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条例》的公布施行,加大了对用人单位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处理力度。单位要充分利用贯彻实施《条例》为契机,继续以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清欠农民工工资为重点,抓好维权维稳工作。一是要认真受理和查处举报投诉案件。经查实,不仅要处理好投诉人反映的问题,而且要以此为线索,对被诉单位整个劳动用工方面的情况进行调查,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必须依法进行纠正和处理。二是依托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好重点监督、监察目录,加大对目录内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逐步规范其劳动用工行为。三是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用人单位的巡查,强化对职业中介机构的监管,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拒缴社会保险费、使用童工和非法职介欺诈求职者等案件,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

参考文献:

[1]李建,张成,王文章.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和完善立法的建议[J].中国劳动,2007(5).

如何做好学校后勤保障工作 篇4

一、服务于校长, 做好安全工作

加强学校管理,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保证食品卫生安全自然就成为后勤工作的核心!比如, 自营养餐工程实施以来, 我校制订了一系列制度, 确保营养餐出库要做严格检验, 绝不给学生发放变质食品。每天都做好食用记录, 密切关注学生餐后是否有不良反应。此外, 还经常检查教育教学设备, 特别是体育器材、场地和建筑设施等工作, 不能等校长发现了才去补救, 事事要尽量想到校长的前面。

二、服务于教师, 做好保障工作

教师的天职是教书育人, 后勤管理工作者的天职就是“服务于育人”!因此, 后勤管理工作具有强烈的服务性。工作中, 责任感、事业心、工作热情、奉献精神是十分重要的。后勤人员在工作中应做到“三勤”:眼勤、嘴勤、手勤。所谓“眼勤”, 就是指我们对周围的事物要留心观察, 要有敏锐的洞察力, 特别是安全方面, 我们要多用眼睛察看是否存在隐患;所谓“嘴勤”, 就是多与教师沟通, 多听教师的宝贵意见;所谓“手勤”, 就是指为教师办实事, 多动手, 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如, 校舍的建设和维护, 设备的购置、维修和保养, 经费的筹集、分配和使用及办学所必需的各项服务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条件, 这些条件都要由后勤人员去创造。如, 开学前, 后勤人员要提前到校, 将课桌凳配齐, 将办公用具分发到各个教研组, 将准备工作安排就绪。放假后, 教师、学生都可以休息了, 但后勤人员则要整理备品, 整修校舍, 维修桌凳等。总之, 要把工作想在前头, 做在前头, 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

三、服务于学生做好育人工作

后勤人员不仅与教师交往频繁, 学生几乎每天也与后勤人员打交道, 后勤人员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灵里, 举止、衣着、仪表都在学生的注视之下, 因此, 凡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要做到, 凡要求学生遵守的, 自己首先要遵守, 因为这一切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比如, 宿舍、班级的玻璃坏了、桌椅坏了, 报修多次也不见维修, 长期下来, 学生就会感到很失望, 也会对你的工作失去信心, 认为后勤的工作可也可无。为此, 后勤人员更应该想到前面, 走在前面, 做在前面, 赢得学生的尊重。通过具体的管理措施和模范行为, 使学生受到教育, 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风尚。除了直接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外, 后勤工作人员还能通过自己耐心细致的工作和优质的服务去感染学生。同时, 后勤工作人员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所创造的优美环境, 也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这也就是所谓的服务育人功能。

工作保障措施 篇5

为保障学校信息化工作顺利推进,学校制定以下各项工作措施予以保障。

一、组织保障

成立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长和教导处、总务处(教技室)相关成员组成,负责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教育信息化工作方案、规章制度和标准,组织实施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统筹学校教育信息化重大应用系统建设,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和正常运行。

二、机制保障

1.建立学校教育信息化规划体系。制订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数字化资源建设规划、数字化校园建设规划,建立和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检查和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统筹经费投入和资源配置,确保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考评机制。制定学校教育信息化三年发展规划并对相关人员的配备,以及创建情况进行专项考评。

3.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定期总结表彰制度。每年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定期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和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改革的优秀课件、优秀课堂教学评比、展示等活动。4.建立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激励机制。把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绩效作为教师考核、评优、晋升职务职称的内容之一。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强信息化队伍的建设。

5.建立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应用机制。由教导处牵头根据各学科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教研人员的优势,分学科制定落实方案,结合示范课、优质课、公开课等形式,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三、安全保障

1.加强网络建设与管理,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严格执行国家、省、市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法规、政策,制定学校的网络运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规章制度和技术保障措施。以总务处(教技室)为中心加强对学校的网络安全审计、网络访问及上网日志监控。加强数据安全建设与管理,逐步建设备份系统,保障网络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和信息安全。

2.培育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建成安全、绿色、文明的学校网络体系。加强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科学管理,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增强网络道德教育,加强技术防范,提升应急响应速度,每年参加市组织的网络信息安全培训,使网络安全教育有效地注入教育信息化的全过程。

四、经费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绩效评价办法 篇6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低保工作绩效评价,是指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全面客观衡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年度低保工作的规范性、效率性和有效性。

第三条 民政部、财政部负责组织开展低保工作绩效评价。根据需要,可委托地方民政、财政部门和具备资质的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等第三方组织具体实施。

第四条 低保工作绩效评价坚持城乡统筹、客观公正、科学合理、公开透明、激励鞭策的原则。

第五条 低保工作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由工作保障、工作管理和工作效果3个评价指标构成,每个评价指标分解为若干项评价内容,具体评价内容可视年度工作情况作适当调整。

第六条 低保工作绩效评价主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省级人民政府相关政策文件,各地低保工作情况及相关统计数据。

第七条 低保工作绩效评价采用评分法,满分为100分。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价得分90分以上为优秀,80分以上90分以下为良好,60分以上80分以下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八条 民政部、财政部根据全国低保工作进展情况,逐年确定公布当年低保工作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第九条 低保工作绩效评价采取以下步骤:

(一)自我评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财政部门应根据本办法,对照年度绩效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对本地区低保工作进行绩效自评,并将自评报告报民政部、财政部。

(二)实地核查。民政部、财政部组织力量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低保工作情况进行实地核查。

(三)综合评价。民政部、财政部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评情况、实地核查情况和相关数据,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低保工作绩效作出量化评价,划定绩效等级。

(四)通报。民政部、财政部将低保工作绩效评价结果通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和财政部门。对评价结果为优秀和良好的予以表扬,对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约谈。

第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低保工作绩效评价结果,作为督促指导地方改进低保工作、通过“以奖代补”分配中央财政城乡低保补助资金的重要依据。

第十一条 对在低保工作绩效评价中弄虚作假、瞒报谎报情况的,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绩效直接评价为不合格等级。

第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财政部门应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行政区域低保工作绩效评价办法,并组织开展年度绩效评价。

第十三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低保工作绩效评价适用本办法。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民政部、财政部负责解释。

加强油库应急保障工作研究 篇7

一、加强油库应急保障工作的必要性

1. 信息化战争影响下, 油料保障突发性强。

信息化战争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战略上的透明和战役战术上的不透明并存。也就是说, 在战争中, 无论哪一方都无法掩盖发动战争的战略企图, 但何时打、怎么打、打哪里、打到什么程度, 则具有高度的保密性, 会随着战争进程的变化随时调整。油料保障计划作为战争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略上的准备具有计划性、可预见性, 但战役战术上的准备, 则具有方向、方式、所需保障能力上的不确定性。这就要求油料仓库必须加强应急保障工作训练, 具备能随时支援保障军事行动的能力。

2. 应对多种非战争军事行动, 要实现油料应急保障的常备化。

新世纪新阶段, 我军作为国家安全发展的基石, 除应对战争威胁外, 还必须要面对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随时考验。反恐维稳、抢险救灾等, 都具有应急性强、政治性强、协作要求高的特点。后勤油料应急保障, 既是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 油料仓库, 必须具备强大的油料应急保障能力, 做到随时待命, 随时保障。

3. 应急油料保障工作的建设是推动油库全面建设的源泉。

油料保障能力的提高是油料仓库全面建设的目标, 也是油料仓库全面建设的落脚点。当前所面临的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做好军事斗争的准备、完成非战争军事行动等任务, 无一不对油料应急保障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搞好油料仓库的全面建设, 必须牢牢把握这个要求, 具体讲, 就是以实现应急油料保障工作为目标, 以信息化建设为途径, 围绕应急保障工作的加强推动仓库的全面建设。

二、油库应急保障任务中存在的困难

1. 训练方式单一, 不能及时有效进行联合组训。

现代战争都是信息化战争, 地域广、武器破坏性强的特点导致油料保障过程中常常需要延覆盖区域线性展开, 而且跨度大、距离远, 战争地区交通不便, 各油料补给场站衔接困难, 这些都使得油料应急保障工作很难展开, 因此, 实现联合一体化保障是现代战争中的必然发展趋势, 而联合组训是最重要的训练模式。现阶段油料应急保障训练中, 由于不同的专业保障模块分属在不同的单位, 联合组训需要上级组织, 同时需要把所有参训单位人员集合一起, 考虑到影响各单位工作的正常开展, 所以, 未能做到及时有效地进行联合组训。

2. 训练要素不全, 不能严格依案进行保障演练。

仓库的油料保障训练中, 应急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防护技能训练、设备操作训练、应急处置训练、紧急避险训练、自救互救训练等内容, 在实际训练过程中, 根据现实情况, 仓库点多、线长、工作杂等因素, 使得应急保障训练多, 自身保障训练少;专业科目训练多, 基础科目训练少;设备操作训练多, 专业技能训练少。加上哨兵执勤、油料收发、查库等工作每天循环进行, 使得工训矛盾特别突出, 只好先保证仓库的日常工作这条底线, 不能完全依案进行应急保障训练。

3. 保障装备陈旧, 不能随时进行配套使用。

根据仓库多年以来的装备发展情况来看, 虽然油料保障装备比过去有很大的改善, 但还不能完全满足随时高度机动、快速反应的需求, 新型油料装备不能配备到位, 使得新型油料保障装备与旧装备之间并存并用, 加之, 仓库现在油料装备情况中, 油料装备年久老化严重, 部分油料配套设施不完整, 保障装备不配套, (加) 油车车况差, 容量小, 机动性能不好, 影响到油料应急保障过程中, 在人力、物力、运力、补给上带来了极大困难, 这也是影响油料应急保障的一个瓶颈因素。

三、搞好油料仓库应急保障工作建设的对策

1. 搞好统筹协调, 重点保证油料应急保障训练的实效。

首先, 要做好统筹协调, 科学筹划, 使油料应急保障训练与日常工作都得到落实。制定训练计划要细, 要突出应急保障这个重点, 同时要周密安排人员在模块内的交叉训练, 使所有人员在所属模块内能完成多项操作。其次, 要做好训用结合, 加强锻炼, 使应急油料保障技能在日常工作中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要把应急训练和日常工作结合起来进行, 在日常工作中要尽量使用训练成果, 一方面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可以巩固训练水平。要在日常工作中尽量提高训练技能, 如各种装备操作、作业程序等在日常工作中都有很好的实践经验, 都可以应用到训练中。最后, 在应急预案情况设置时尽可能详尽复杂, 要对不同气候、地形都有体现, 因为保障往往是出现在复杂的条件、艰险的环境, 恶劣的气候下, 只有提高训练的针对性才能确保应急保障训练的高水平, 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应急训练效果。

2. 立足现有装备, 加强信息化建设, 突出油料应急保障训练的各项内容。

在搞好旧装备与新装备衔接的同时, 要使在训的旧装备发挥出最大的效能。新油料装备更换、配备到位, 还需要一段时间, 此期间, 旧装备不能完全被淘汰, 要依靠这些旧装备大力提高训练的技能和水平。科学进行训练内容的安排, 把握重点, 兼顾需要, 虽然应急保障是重点, 但各种服务保障性训练也不可缺少, 在训练中既要突出重点, 也要兼顾自身保障和防卫。对应急保障方面, 最好构建好模拟训练系统, 让仓库官兵在网络中以自身担任的角色进行训练, 也可以在上级的组织下, 以网上练兵的形式进行联合组训, 使各模块的磨合更为紧密, 很好地解决不方便实施联合组训的问题, 真正使信息化成为保障力的催化剂。网上模拟训练能很好地解决应急保障训练与日常工作的矛盾, 可以安排在八小时以外进行, 最大的优点是寓训于乐, 可以激发战士的训练热情, 提高官兵自觉参训的意识和创造力。

3. 加强教育制度落实, 使得应急油料保障形成常备化建设。

油料应急保障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训练, 而是长久的坚持, 要形成常备化建设, 首先, 要落实制度。要切实抓好应急保障思想教育, 增强官兵的应急保障战备观念, 客服麻痹思想, 认清应急保障的作用、意义;要在应急保障训练中做到多检查、勤督促, 做到以临时性、应急性检查为主, 以固定性、通知性检查为辅, 使仓库官兵处于应急状态中。要善于做经验教训的总结, 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 及时对各种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做到适时废止过时的, 不断完善管用的, 及时建立急需的。要大力加强后勤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为核心的工作状态教育, 加强对现代应急保障知识和现代高技术知识的学习, 提高综合素质。要搞好各类专业兵的基础训练, 为解决应急保障人员需求和编制的矛盾, 大力开展“一专多能”、“一兵多用”训练。坚持正确的训练导向, 建立和完善“能者上、弱者让、庸者下”的激励机制, 激励官兵把心思和精力用到学技术、钻业务、强素质上来。

四、结语

工作保障 篇8

政策保障,集资有妙方

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项民生工程、德政工程,安居才能乐业。今年初,宜城市将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列为全市十八项重点工程之一,成立了项目指挥部,专门对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进行综合指导协调。同时,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相继出台《关于加强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宜城市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实施办法(试行)》等办法,建立了一套严格的保障性住房申请、审核、公示、退出的长效机制,并组织相关部门编制了《宜城市“十二五”住房发展规划》,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通过市内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告。据工作人员透露,保障性住房建设期间,政府要求所有部门须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地为项目建设搞好服务,所有行政规费全免,所有审批手续代办,所有检查不得影响项目施工,正因为这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保证了项目的顺利实施。

住房建设仅凭地方财力略显单薄,宜城市把项目资金的突破口放在向上争资引项、多方筹集上。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008年,国家扩内需、促增长的“国十条”一出台,宜城市千方百计争取项目,锲而不舍争取资金。经过努力,该市申报的阳光花园和安居苑两个廉租房建设项目,成功挤进中央新增投资项目的“笼子”,并顺利通过评审立项,共争取中央新增计划投资1841万元。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向内筹集资金,压缩行政开支,把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地方债券优先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同时,建立租赁补贴资金财政投入的长效机制。

此外,为着力破解城市建设中巨大的资金需求与有限财力之间的矛盾,宜城市结合重点工程筹融资,推动城市棚户房改造市场化运作。要求各镇(办、区)自求改造资金平衡,并由市财政给予部分启动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城建筹融资平台作用,探索建立了融资项目、城投平台、闲置资源三位一体筹融资的运作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城市建设投资能力不足问题。

截止目前,宜城市政府已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6700余万元,共建设经济适用房1080套、廉租住房1300套、公租房1682套,完成城市棚户区改造852套、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1380套、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305户。

配建结合,合力攻坚

宜城市主要以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为载体,统筹协调,多方联动,合力攻坚,坚持“三个结合”,实行所有商品房开发必须配建棚户区改造安置房机制,全力推进城市棚户区(含城中村改造、旧城改造)开发改造步伐。

结合项目建设,强化责任推进。去年以来,宜城市启动实施的各类城建重点工程项目,涵盖了交通、环境、资源开发、防灾、安全等诸多方面,不仅大部分工程项目涉及旧城改造、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棚户区拆迁改造,而且具有拆迁时限要求紧、征地面积广、房屋产权状况复杂、社会关注程度高等特点。对此,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建设以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为突破口,制定了考核细则,实行牵头责任制、层级负责制和全面负责制,这样便可以依托城建大项目实施,充分发挥市、城区街道办事处(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社区三方积极性。此外,宜城市还建立了棚户区改造市、城区街道办事处结合,以城区街道办事处为主、部门配合、多点互动的组织运作模式,形成了责、权、利相一致的工作运行机制,合力推进了工作任务的落实。

结合城建重点工程中的棚户区拆迁与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解决住户安置。为确保拆迁平稳,宜城市研究制定了《城建重点工程征地拆迁工作方案》等规范性文件,在龙头五七组城中村改造、老一中旧城改造等年度重点工程建设征地拆迁过程中,将被拆迁房屋的补偿价格、补助费用、产权用房梯次价格与各项政策相互衔接、补充,对符合廉租房条件的被拆迁居民,优先解决廉租住房;对住房面积未达标职工且其所在单位已启动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的住户,优先给予住房分配货币化补贴;对因拆迁而重新购买普通住房的居民,按规定免征契税,切实维护了群众利益。

结合发展要求,强化建设标准。建设进度加快,质量同样不容忽视。宜城市从城市建设发展趋势和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实际出发,围绕质量、功能、景观、环境及配套短期内不滞后、整体符合发展要求,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突出强化危房棚户区改造建设标准,在工程质量上对项目建设、施工、监理等主体全部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并严格按照国家住房建设标准,积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努力打造精品工程。同时,对棚户区改造涉及的市政道路、配套管网、绿地、广场等城市基础设施,统一进行规划设计,组织投资建设,并同步调整、增设公交线路,确保危房棚户区改造质量好、标准高、配套全,着力提升新建小区综合服务功能。

合理布局,高标打造

“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我们一直坚持注重打基础,管长远,统筹规划,整体布局,高质量、高标准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宜城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工作人员这样介绍。

作为楚文化发祥地、宋玉故里,宜城市文化底蕴丰厚。为确保保障性住房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该市聘请华中科技大学设计院、武汉大学设计院对保障性住房项目整体布局进行了规划设计,坚持高标准,围绕城市小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突出楚文化特色和宋玉文化,本着低成本、高质量的原则,编制了设计方案、总平面布局和单体设计方案。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宜城市统筹规划,把保障性住房建设纳入宜城市鲤鱼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宜城市白庙农村新型社区等规划,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建设、统筹管理原则进行规划建设管理,使保障性住房和城市配套设施整体布局和谐。工作人员透露,白庙农村新型社区、鲤鱼湖新区600亩建设规划中,保障性住房面积用地达200亩,用于解决失地农民的还建房和经济开发区职工住宿难题。首期公共租赁房项目占地89.04亩,总建筑面积8万多平方米,拟建设1200套户型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下的公租房,总投资9000多万元,分为蓝领公寓和白领公寓,目前已全面启动,这些举措不仅能够提高保障性住房住户入住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提供宜居宜业、生活方便的城市环境。

此外,为把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宜城市多方论证,在项目选址上坚决做到让群众满意,坚持“便于实施,便于生活,符合城市规划,符合群众意愿”的原则,组织专家、困难群众代表对项目的选址进行研究论证。该市建设的阳光花苑经济适用房和安居苑廉租房离中心城区都只有五分钟路程,公租房选在劳动力密集性的经济开发区建设。经过精心选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城市棚户区和国有企业棚户区改造等项目。

运用多种模式推进住房保障工作 篇9

近几年, 恩施州坚持把城镇住房保障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较好地解决了一批城镇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使全州城镇住房保障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一、以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为重点, 着力住房保障工作体系的建立

第一, 住房保障制度建设不断完善。近年来, 我州根据上级的相关政策, 结合我州实际, 先后制定出台了《恩施州关于加强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恩施州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暂行办法》、《恩施州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恩施州农村教师经济适用住房管理试行办法》等规章制度, 住房保障制度框架初步完备。

第二, 住房保障目标任务有效落实。我州采取多种方法, 将住房保障工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州成立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 负责全州住房保障的政策制定、组织协调和指导监督工作。二是加强部门协调。各相关部门实行了部门联席制度, 形成住房保障工作合力。三是实行目标管理。州政府与县市政府签订恩施自治州“十一五”期间城镇居民住房保障目标责任书, 并在每年年初时将城镇居民住房保障的年度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县市, 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 将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设纳入县市综合目标考核。

第三, 住房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一是大力推进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坚持以租金补贴为主, 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的廉租住房保障方式, 2007年基本实现了8m2以下最低收入家庭应保尽保。2008年计划将廉租住房从住房保障面积8m2提高到10m2, 并从最低收入家庭到低收入家庭进行逐步扩面, 确保“十一五”期间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做到应保尽保。截止2007年底, 我州累计实施廉租住房保障5047户。其中, 发放租赁补贴3626户, 实物配租1421户、7.97万m2 (其中入住752户) , 租金核减527户;累计使用资金4643.42万元。二是有序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2007年, 我州经济适用住房完成投资1.34亿元。施工面积26.86万m2, 同比增长178%;新开工面积16.94万m2, 同比增长286%;竣工面积15.24万m2。三是加强督办检查, 确保工作进度。2007年, 州委州政府督查部门会同州房产局对全州8县市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工作进行了多次专项督查, 有效地促进了我州城镇住房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积极探索新方法, 多途径多渠道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第一, 推广完善四种保障模式, 加大保障力度。经过多年探索, 我州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形成了四种基本模式:一是“建管结合”模式。即由政府组织建设廉租房, 严格廉租户的准入, 房产部门对廉租户实行门 (栋) 长负责制的廉租房小区自主物业管理的模式;二是“购建结合”模式。即政府以收购旧住房为主, 以新建廉租房为辅, 多方筹措廉租房房源, 并对收购旧住房改造维修后配租给符合保障条件对象的模式;三是“租补结合”模式。即在实物配租的同时, 针对城镇居民的特困人群 (孤、老、病、残以及急需救助的双困家庭) , 实行租赁补贴抵减其应交租金, 提高特困人群住房保障质量的模式。四是解决城镇住房困难“夹心层”的“星光模式”。属“夹心层”的大多是原国有企业改制下岗的困难职工。我州创新工作思路, 大胆探索, 于2006年底建成了“星光解困房小区”, 创建了“星光模式”。即利用改制企业原区域位置较好的土地进行置换, 政府择地统一建设经济适用住房 (解困房) , 实行供应对象特别限定, 建设成本预先控制, 套型面积60m2左右, 售价合理确定, 成本差价政府包干, 专项用于改制企业职工的经济适用住房 (解困房) 。“四种模式”的不断完善, 使我州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工作得到较好的发展。

第二, 大力开展乡镇农村教师安教工程建设, 有效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农村教师在我州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 他们常年工作在远离城镇条件较差的乡村, 农村小学教师人均建筑面积仅为6.51 m2, 农村中学教师人均建筑面积11.72m2。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问题, 将农村中小学教师住房问题纳入政府“十件实事”, 本着“三个一点”的精神 (县市政府投一点、乡镇政府帮一点、教师个人出一点) , 着力农村中小学教师安教工程建设。2007年, 我州开工建设农村中小学教师安教工程项目5个, 施工面积1.36万m2, 筹措资金841.3万元, 建设150余套, 逐步缓解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住房困难。

第三, 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有效利用单位闲置土地。我州为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 将土地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由10%提高到20%, 大大加强了可筹资金额度。同时, 我州对单位存量闲置土地实行了统一管理, 集约利用, 凡党政机关、事业单位 (含中央、省属单位) 现有存量闲置土地, 符合城市建房规划的, 由房产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将其纳入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用地计划, 专项用于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建设, 如2007年, 州直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就利用了4家单位的近5万m2的土地, 有效缓解了住房保障用地紧张问题。

三、建立完备的住房保障体系, 努力把城镇住房保障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第一, 强化目标责任意识, 进一步完善保障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的目标责任考核机制, 州人民政府每年组织专班进行检查考核。二是根据国家新出台的相关政策, 结合本地实际, 修订完善《经济适用住房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性文件, 不断完善我州住房保障工作的各项制度。三是严肃工作纪律, 加强监督检查。严肃查处采取虚报、隐瞒、伪造等手段骗取住房保障的行为,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第二, 进一步完善城镇廉租住房制度。一是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覆盖范围。由过去城镇最低收入家庭逐步向城市低收入家庭进行过渡。二是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加快完善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的廉租住房保障方式, 这是我州廉租房保障的主要发展方向。三是要多渠道解决廉租住房房源。采取新建、收购、改建以及鼓励社会捐赠等方式, 增加房源, 保障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四是建立健全廉租房的基础制度。建立完善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档案, 严格廉租住房的申请、审批、公示、租用和退出的程序, 强化复核工作, 采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实行动态管理。

第三, 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制度。一是规范供应对象。将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调整为低收入家庭, 并与廉租住房对象衔接。二是探索完善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方式。对经济困难暂无购买能力的, 经济适用住房可以实行租赁, 租金高于廉租房, 低于市场租金, 也可以实行“先租后买”、“租买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解决低收入住房困难问题。三是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标准。科学规划设计, 确保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功能。四是加强经济适用住房的销售管理。规范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管理, 统筹考虑困难企业的集资合作建房, 大力开展农村教师安教工程建设, 有效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五是探索解决农民工居住问题。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提下, 集中建设面向农民工的集体宿舍。督促和引导用工单位向农民工提供符合基本卫生和安全条件的居住场所。

第四, 以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措城镇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一是财政部门年度预算安排和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部分足额到位。二是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的比例不得低于20%。三是廉租住房租金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专项用于廉租住房的维护和管理。四是积极开展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廉租住房保障资金。五是加大住房保障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第五, 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保障作用。积极做好乡镇住房公积金制度和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住房公积金制度推广试点, 努力扩大住房公积金覆盖面;进一步完善住房公积金提取和贷款管理办法, 合理确定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期限, 增强职工的住房消费能力。

档案安全保障工作之我见 篇10

1. 树立“档案安全重于泰山”的安全责任意识。

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的生命线和底线, 是档案部门的基本任务和第一要务。确保档案安全, 是党和人民对档案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是档案工作者的天大职责。因此, 要宣传、贯彻国家关于信息安全及档案管理方面的规定, 普及档案管理和信息安全知识, 消除档案安全认识上的误区, 构筑起坚固的思想防线, 树立“档案安全事关党和国家根本利益”的思想、“安全第一”的思想、“安全问题无所不在”的思想、“安全问题人人有责”的思想, 提高档案安全意识,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 确保将档案安全放在工作首位。

2. 建立完善的档案安全制度体系。

档案部门应不断地对档案安全现状进行认真的分析, 并根据实际情况, 参考《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档案法》、《保密法》等法律法规, 不断修订、充实档案实体与档案信息管理的工作程序, 如根据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新特点, 对现有程序进行认真清理, 完善档案实体的安全保管、保密、利用制度和馆藏档案应急预案等以及针对当前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数量迅速增长这一情况制定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保管、保密和利用等程序, 加强电子文件的保管。把档案安全作为档案部门、档案工作人员各项考核的首要指标, 建立健全档案部门和信息部门人员管理程序, 并对程序的执行情况加强督促和检查, 定期考核, 确保各项程序能有效、正确执行, 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3. 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档案实体安全。

做好档案实体的保护工作, 主要是对档案进行日常的维护性、保管性管理, 其重点在于维护, 使档案实体处于良好的状态, 不受任何损坏, 尽量延长档案的使用寿命。一是库房建设符合标准。库房是保管档案的场所, 是档案的安身之处, 其环境条件应符合防尘、防火、防光、防水、防高温、防雷电、防盗窃、防有害气体、防有害生物等“九防”要求, 应配备安全监控系统、消防系统、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空调设备及使用符合标准的档案装具, 改善档案保管的条件, 并严格履行工作程序, 加强档案保管状况检查和安全检查工作, 在清点核对档案数目的同时, 及时发现和消除档案库房的安全隐患, 切实有效地堵塞危及档案安全的漏洞, 使档案安全工作落到实处。二是强化技术保护, 提高档案实体安全系数。在档案日常管理工作中, 对有破损的纸质档案、照片档案进行裱糊和修复, 字迹褪色、照片褪色要用显字液把褪色字迹、照片恢复过来;录音带、录像带应竖放, 每年倒1~2次带, 以释放内部张力, 检查音质和画面是否变形失真;做好档案消毒及防霉、防虫等工作。三是在档案信息提供利用中, 认真履行相关手续, 严把档案利用审查关, 加强对档案信息利用的监管工作, 既要保证档案信息实体不丢失、不损坏, 还要确保档案信息内容不失密、不泄密。

4. 以先进技术手段保障档案信息安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档案信息安全成为档案安全的重要内容。档案信息安全涉及日益增长的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 并且已经扩展到涉及密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标识和鉴别技术、审计与监控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系统安全技术、应用安全技术等多种技术。为了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应建立网管系统、防火墙系统、网络防毒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安全评估系统和用户上网行为管理系统, 并制定相关的管理程序。通过这些手段, 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通过这些技术的相互补充、相互结合, 共同构筑档案信息的安全屏障, 以提高档案信息安全防范能力。

5. 建立高效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应急防范机制。

档案部门的应急响应是指挥档案部门针对突发安全事件进行处理、恢复、跟踪的方法及过程。近些年来, 在一些自然灾害、突发事件中, 都有档案受损的情况发生, 这就提醒我们, 要从可能发生的各种突发和极端情况出发, 强化措施, 建立高效的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应急防范机制, 提高档案信息安全防御能力。尤其要重视档案备份工作, 使用存储介质, 定期将系统业务数据复制下来, 以保证灾害和故障发生时数据能尽快恢复, 将损失降到最低点。备份方式主要有三种, 即完全备份、增量备份和差异备份。完全备份是每天对系统进行完全备份, 其优点是当数据丢失时, 只要用丢失前的备份介质就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 缺点是所需备份的数据量较大, 备份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增量备份, 是在一周里选择某一天进行一次完全备份, 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 只对当天新的或被修改的数据进行备份, 其优点是节省了空间, 缩短了备份时间, 缺点是当数据丢失发生时, 数据的恢复比较麻烦, 可靠性差;差异备份, 是在一周里选择某一天进行一次完全备份, 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 只要再将当天所有与完全备份介质不同的数据备份到介质上, 其优点是无需每天都对系统做完全备份, 备份所需时间短, 发生突发事件时恢复也较为方便。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档案信息预警机制和快速响应机制, 对可能发生的危机与后果进行事先估计, 做好应急准备, 才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协调各方面并及时果断地进行处理, 减少突发事件引起的损失。

6. 培养高素质的档案安全管理人才。

保障档案安全, 人是第一要素。档案人员及相关人员的档案安全保密意识、能力直接影响到档案信息的安全程度。因此, 要加强档案安全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制定档案安全人才培养规划, 对档案人员在职培训中, 强化《档案法》、《保密法》等相关知识, 使档案人员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小事”的责任意识, 提高安全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自觉履行维护档案安全、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增加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等内容的培训, 培养更多的适应信息时代档案工作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采取“请进来, 走出去”等多种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 邀请档案专家到现场进行指导和帮助, 为档案人员创造学习交流空间, 提高档案管理者的业务素质和实践经验, 进一步提升其档案安全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上一篇:干预和管理下一篇:电子类专业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