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2024-05-23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精选十篇)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篇1

一、引言

四川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开发程度落后于其他省市,再加上四川红色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西部和北部山区,使得开发难度加大,因此四川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本文对四川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战略提出了自己的构想,主要包括开发原则和开发措施两个部分。

二、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一)树立大旅游观念。

红色旅游资源是多产业联运、多行业联系紧密的一种资源。因此,我们在开发时应结合当地有利的自然、人文条件,开发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生态、观光、修学、科考等旅游为辅的多种类型旅游相辅相成的大旅游。

(二)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保护是目的,开发是手段。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使革命文物、文献、遗址、纪念地、建筑等得到妥善保护和修缮,保护其独特的风貌。通过开展红色旅游活动,积累更多的资金用于文物的保护,使革命文物的保护与利用实现双向互动,和谐统一,走上自我完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三)环境承载力原则。

旅游环境承载力指“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活动强度”。它是持续发展的重要判据之一,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切忌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对于旅游承载力的重视。

三、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措施

(一)政府层面采取的措施

1、统筹规划。

资源的开发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整体过程,其需要总体规划、远景规划等作为指导思想和开发基石,统筹规划是做好红色旅游的前提,全省要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整体发展目标才能塑造红色旅游的整体品牌,才有利于全省红色旅游区域的统一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对不同政府部门责任的统筹规划和分工也是至关重要的,比如:宣传部门负责红色旅游的宣传推广工作;发展改革、交通部分负责红色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干线公路的建设,旅游部门负责旅游产品的设计和形象推广以及市场运行的监管工作。统一的规划和明确的分工能加快红色旅游的发展。

2、优先开发重点景区。

采取“先发展重点景区,再由重点带动片区”的开发策略,对资源相对集中、市场影响力较大、发展基础较好的红色旅游景区,应优先规划和开发,形成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良好格局。

3、政府推动。

政府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省的交通网络,提高偏远景区的可进入性和接待能力,使之成为发展红色旅游的阵地;2.完善红色旅游景区体系,以《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的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5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基础,不断完善和建设新的有内涵能代表革命的4个历史时期的景区,形成完成的景区体系。3.完善红色旅游产业体系。鼓励企事业单位、大专及高等教育院校、部队等与红色旅游地区结对帮扶,开展共建活动。鼓励旅行社、酒店集团、交通运输公司等积极拓展与红色旅游相关的经营业务,培育一批以红色旅游为主营业务的旅游企业。鼓励企业对红色旅游进行投资,加快完善红色旅游产业体系。

(二)企业层面采取的措施

1、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扩大客源市场,打造四川旅游品牌

为提高红色旅游景观的吸引力,必须对红色旅游资源本身进行有机的整合,有的可以连成一片,有的可以连成线,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增加吸引力,扩大客源市场,发挥整体效应;建立新的开发理念和开发思路,建立自己品牌。

2、多种资源结合培育大市场,大产业。

这是现在四川发展红色旅游的最佳发展模式,就是将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形成四川红色旅游发展的特殊模式,四川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若将他们结合在一起将会带来四川红色旅游发展的高峰期。另,注重与邻近的省市如贵州,重庆等联合组成新的精品线路游,比如以成渝经济区的建立为契机,构建以重庆—江津—铜梁—潼南—广安—南充—达州—开县为主的红色精品旅游带。

3、遵循正确的文物保护方针。

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方针。红色遗迹是我党遗留下来的重要的文化遗产,对国家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是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因此,我们在开发红色旅游的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文物保护方针。

4、深度挖掘资源,提高产品吸引力。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仅是对革命活动遗迹的原址、原貌建设与恢复,还应该对与红色相关的文化、精神和故事进行挖掘和整合。比如: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弘扬我们的红色文化,为了提高产品吸引力,应将红色旅游和其他旅游结合起来,如教育修学游和观光旅游相结合、将红色旅游和黑色旅游相结合、将红色文化和藏羌文化相结合、将企事业单位和教育院校的党团组织生活与学习教育相结合,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教育性、趣味性和体验性。

四、结语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评析范文 篇2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收藏】 E-mail推荐:

刘建平,男,湖南衡阳市人,湘潭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主要从事旅游教学与研究工作。

[摘 要] 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种集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的综合性资源,本文以湖南八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为例,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与分类进行了详细论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湖南八景”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及其旅游开发的条件分析,从而得出“湖南八景”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总体评价。

[关键词]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湖南八景”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资源是开展红色旅游的载体,是一种集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的综合性资源。湖南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去年底印发的《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点打造100个左右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其中湖南占8个。本文即以湖南八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下简称“湖南八景”)为例,初步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进行了评析。

1.“湖南八景”旅游资源的形成、特点与分类

1.1 “湖南八景”旅游资源的形成 1.1.1 红色旅游资源的界定

红色旅游资源指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新中国成立以前,包括红军长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等重要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从地域范围上主要是指革命老区和红军长征线,但以长征沿线为重点,这就形成了井冈山、瑞金、韶山、遵义、延安、西柏坡一条“红色”主线。

1.1.2 红色旅游资源形成的基本条件

(1)历史遗存。人类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其某个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活动遗址、建筑、雕塑、壁画、文学艺术、伟大工程、陵寝等各种形式遗存下来,成为今天最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也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们在斗争时期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存,如中共一大会址,井冈山会师旧址、遵义会议会址等。这是红色旅游资源形成的坚实载体。

(2)红色革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形成了丰富的优良传统及革命精神,其中包括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等。这些红色革命精神是红色旅游资源形成的精神内核。

(3)市场与社会需求。许多组织团体、学生及革命老人等希望通过故地重游,参观革命遗迹遗址、体验革命艰险与困苦的方式,达到缅怀前人、激励今人、教育后人的目的。中共中央也迫切希望找到一种集爱国主义教育及娱乐于一体的良性载体,于是也推波助澜,主动组织和批准红色旅游资源的立项与规划工作。

1.1.3 “湖南八景”旅游资源吸引功能的形成

旅游资源之所以对游客产生吸引力,是由于旅游资源能从不同的方面满足游客的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从而形成了旅游资源相对于旅游市场的吸引力。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特殊的吸引功能,其吸引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思想情操的冶炼和文化知识的传播。“湖南八景”旅游资源丰富、区域交通条件良好、配套设施正逐步完善,其吸引功能也正慢慢突显出来。

1.2 “湖南八景”旅游资源的特点

(1)资源丰富性。根据有关权威机构的评审鉴定,“湖南八景”依次是:①湘潭市韶山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②长沙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宁乡县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浏阳市文家市镇秋收起义会师旧址纪念馆、长沙县开慧乡杨开慧故居和纪念馆、岳麓山景区;③湘潭市湘潭县彭德怀故居和纪念馆;④岳阳市红色旅游系列景区(点)——平江县平江起义旧址,汩罗市任弼时故居;⑤郴州市宜章县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⑥衡阳市衡东县罗荣桓故居;⑦张家界市桑植县贺龙故居和纪念馆;⑧湘西自治州永顺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2)资源伴生性。湖南的红色旅游资源,多与自然生态、民族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相伴生,如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附近有韶峰景区,岳麓山景区内有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平江起义旧址周围是美好的山林风光与绿色产品。

(3)精神文化性。如毛泽东纪念馆的大厅内依次陈列了全国六大革命纪念地的图片,即韶山、毛泽东故居、上海一大会址、黄洋界、遵义会议旧址、延安、天安门,分别代表着各个时期各个特定地区的红色革命精神。

(4)历史社会性。湖南红色旅游资源由于其相对久远的历史及其厚重的社会文化而在全国红色旅游资源中占有重要地位。“湖南八景”中秋收起义会师旧址、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等都处在中共革命斗争史上的前期。毛泽东故居、刘少奇纪念馆更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点),在社会上影响较大。

1.3 “湖南八景”旅游资源的分类

“湖南八景”旅游资源可分成两个大类。一类是遗址。其中包括:①革命事件、活动遗址,主要有浏阳市文家市镇秋收起义会师旧址、平江县平江起义旧址、宜章县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永顺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等;②名人故居,主要有韶山毛泽东故居、花明楼刘少奇故居、湘潭县彭德怀故居、汩罗市任弼时故居、衡东县罗荣桓故居、桑植县贺龙故居等。另一类是纪念场所,在“湖南八景”中,纪念场所主要有:韶山毛泽东纪念馆、花明楼刘少奇纪念馆、秋收起义旧址纪念馆、开慧乡杨开慧纪念馆、湘潭县彭德怀纪念馆、桑植县贺龙纪念馆等。

2.“湖南八景”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评析

2.1 “湖南八景”旅游资源的分析评价

(1)伟人故里。主要指毛泽东故居和刘少奇故居,他们是打造湖南红色旅游经典品牌的灵魂所在。特别是毛泽东故居,可以借此推出以韶山为代表的湖南红色旅游特色品牌,力求在全国红色旅游中占到举足轻重的地位。毛泽东故居共有房屋18间,故居陈列着床、书桌、衣柜、方桌、板凳、大水缺、碗柜、石磨、水车和大木耙等毛泽东曾留下过印迹的物品。故居前面是一口长满荷花的池塘,叫南岸塘;在附近100米左右的地方,就是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南岸,共有10多间房屋。刘少奇故居,位于县域东南花明楼区花明楼乡炭子冲屋场。东距省会长沙50公里,南距韶山毛泽东故居37公里,西距县城30公里,都有公路相通。这种良好的区位优势很有利于两地打造区域联合品牌。

(2)名人故居。在“湖南八景”中,除了以上介绍的毛泽东故居和刘少奇故居外,还有开慧乡杨开慧故居、湘潭县彭德怀故居、汩罗市任弼时故居。衡东县罗荣桓故居,桑植县贺龙故居等。杨开慧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县开慧乡开慧村,距长沙市约70公里。彭德怀故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石峰下。故居始建于1925年,座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粉墙青瓦,具有典型江南风味的普通农舍。任弼时故居位于汩罗市城南45公里的弼时镇唐家桥新屋里。故居系砖木结构,为三进三间两偏屋,九个坍池,占地3800平方米,共有大小房屋37间,全部房屋为青瓦覆盖,三合土地面,属典型的清代江南院落民居。故居内保存有弼时同志生前用过的床、桌、椅、书包、习字本等珍贵文物1380件。罗荣桓故居位于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的南湾街,是中国著名旅游“黄金通道”“井冈山——南岳衡山”的必经之地,距南岳衡山约70公里。有“楚南等一景”美誉的“锡岩仙洞”,离这里仅有3公里之遥。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独特的古代民间建筑风格,这里成为南来北往游人争相驻足的著名景点。贺龙故居位于张家界市桑植县洪家关镇,现在的贺龙故居,为1975年桑值县政府按原貌所修复的。故居为一湘西常见的木架毛瓦平房,同时在同院内新建了贺龙生平事迹陈列室,此为一砖木结构房屋,共陈列贺龙不同时期的185张照片和50多件文物。

(3)名人纪念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位于韶山冲引凤山下,坐南朝北,引凤山为韶山山脉落脉。现在的纪念馆共有12个展厅,其中8个展厅为《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生平业绩展,4个展厅为专题陈列,展厅充分利用了声、光、电、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突出陈列主题。199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将北京中南海的五千多件遗物交韶山毛泽东纪念馆保存。遗物中有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龙纽大印;赴重庆谈判时郭沫若送的手表;穿了几十年、打了73个补丁的睡衣,以及毛泽东家庭生活账单、菜谱等。当游客看到这一件件珍贵的遗物,领袖的崇高思想、伟大精神及其独特的工作生活习惯就非常生动地展现在眼前。彭德怀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村石峰下,依山而建,与彭德怀铜像遥相呼应,总面积3100平方米。纪念馆陈列分4个部分,共20个章节,用了300多张照片和一大批珍贵艺术展品,采用了声、光、电等多种表现手段,生动、艺术地再现了彭德怀伟大,光辉,战斗的一生。1998年被评为“98年全国文物系统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之首。这些纪念馆大多陈列整齐、展品丰富,既有图片与文字说明,又有珍贵的历史史料,还有中央领导人的题词等,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精神文明教育的重要阵地。特别是即将正式启动建设的韶山毛泽东影视城建成后,不仅会将反映毛泽东工作、生活、战争的影片集中拷贝到影视城放映,还将汇集各地反映毛泽东思想的歌舞、话剧等文艺节目,同时将展示有关毛泽东思想的音像制品、出版物等。这样,可以延长游客在韶山乃至湖南的停留时间,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推动作用。(4)历史事件遗址。主要有浏阳市文家市镇秩收起义会师旧址及其纪念馆,岳阳市平江县平江起义旧址,郴州市宜章县湘南暴动指挥总旧址。湘西自治州永顺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其中平江起义旧址还保留了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的旧居、会议室,还陈列了平江起义的照片、资料等大量革命文物。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陈设了当时起义军使用的梭镖、鸟铳、大刀、步枪等武器和当时使用的臂章、公章等文物及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系统地再现了当年起义部队的英勇献身精神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是新时代我们开展革命题材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这些历史事件所展现出来的光荣革命传统,不仅是对广大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课堂,而且激励着广大群众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而不竭奋斗。

2.2“湖南八景”旅游开发的条件分析

2.2.1区域条件

与旅游资源开发明显关联的区域条件,主要包括旅游地的自然生态条件、旅游建设用地条件、当地的人口和城镇分布、基础设施、旅游设施五大方面。[3]

(1)自然生态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态容量,即自然生存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或最合适旅游活动量。从“湖南八景”目前的发展来看,自然生态容量与旅游资源容量之间的尖锐矛盾并未出现,当前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尽最大努力扩大市场需求,自然生态容量还不是我们所考虑的首要问题。

(2)用地条件。即用于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的土地是否充裕,能否提供充足的接待设施,其中主要以对旅游资源开发(在一定开发规模的前提下)的用地限制程度作为评分依据,对开发用地限制越大,得分就越低,反之则相反。“湖南八景”大多位于城乡交待处,或距县城较远的经济发展区,如花明楼刘少奇故居距县城有30公里。此外,湘南暴动指挥部旧址、贺龙故居和纪念馆、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旧址等都位于用地相对宽松的乡镇地区。总体来说,“湖南八景”的旅游资源开发用地都很充裕。

(3)城镇分布。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准则之一,就是在旅游资源开发中,都要寻求一个对开发和经营有

支持作用的当地社区,它是一个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口中心,这个社区简称开发支持中心或依托城镇。支持中心本身的规模越大,它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能力就越强。“湖南八景”都是依托在县城或市府规划指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其城镇支持能力都较强。特别是刘少奇故居、毛泽东故居、彭德怀故居等所依赖的长株潭“金三角”,对其本身旅游资源品牌的打造及大客源市场的形成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4)基础设施。湖南基础设施总体状态良好、设施齐全、功能先进,现在全省旅游开发已具备了很好的可进入性和其它条件。而“湖南八景”的基础设施条件更是得天独厚,其景区所在地长沙、湘潭、岳阳、郴州、衡阳、张家界等都被铁路、公路交通网络覆盖,空运方面拥有长沙黄花机场、张家界机场,这为其接纳国际游客提供了方便。

(5)旅游设施。旅游设施指专门为旅游者提供食、住、娱等旅游服务的设施,以饭店为代表。饭店业在长沙和张家界两市较为发达,其中还有华天、通程、神龙、小天鹅等高星级饭店。总的来说,“湖南八景”所在城市或周边城市的饭店业基本上能满足目前游客规模的需要。

根据以上叙述,我们可以看得出这样的结论:除部分山区外,“湖南八景”所在地区都具备未来旅游资源开发所需的良好的区域自然、社会与经济基础。

2.2.2区位条件

区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空间关系;二是旅游地与其它旅游地间的空间关系。这两方面的特性对到达旅游地的客流有重要的影响。[1] 旅游地与客源地间的空间关系,可以旅游地相对于客源地的可及性(或可进入性)来表示。这种可及性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①联结旅游地与客源地的交通条件;②旅游地与客源地的邻近性,即二者之间的地理距离。目前,长沙、张家界有国内民航航线联系,其它城市岳阳、湘潭、衡阳、郴州等均有特快和直达列车与外界相联系。因此,“湖南八景”与主要客源地珠江角洲、长江三角洲及华北地区等的空间距离都比较理想。

旅游地与附近旅游地空间相互作用关系有两种:补充和替代。由于红色旅游景区是一种集爱国主义教育与游乐于一体的独特的旅游景区,因此,其与附近景区的关系基本上是补充关系。如罗荣桓故居由于与五岳独秀衡山的互补关系,而使之成为南来北往游人争相驻足的著名景点。此外,贺龙故居位于风景独秀的张家界市。平江起义旧址周围山林风光无限,这样有利于把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完美结合起来,既丰富了“红色旅游”的内容,又让游客在感受红色精神实质的同时体验到旅游的巨大愉悦感。

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湖南八省”作为一个独特的旅游地整体,与区域内其它旅游地的空间关系是良性的。

2.3“湖南八景”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总体评价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包括美学、观赏、文化、科学、经济、社会等价值及功能。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关系到该地旅游资源的地位、意义、开发规模等级、市场指向等,进而影响到开发和保护的前景。而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是指旅游资源用于开发、发展旅游业,满足旅游者消费需求,进而获取正效益的价值。一般来讲,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影响因素如下图所示:[2]

从上图可以看出,旅游资源价值并不等同于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前者只是后者的决定因素之一。按着上图的衡量标准,“湖南八景”中,旅游资源级别大、旅游资源吸引力强、旅游资源价值大的景区主要是韶山毛泽东故居和纪念馆、长沙县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和纪念馆、湘潭县彭德怀故居和纪念馆,前两者都是国家首批4A级景区,后者则是3A级景区。三者地域联系紧密,即其区域旅游开发条件良好,适宜发展区域联合战略,打造区域强势品牌。这些因素综合起来使这三大景点在“湖南八景”中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独占鳌头。因此,“湖南八景”又可借机打造以韶山为代表的湖南红色旅游精品工程。“湖南八景”中的基它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虽然稍欠优势,但其作为“湖南八景”乃至湖南红色旅游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开发中所能体现的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价值与功能,仍然不可低估。

总之,“湖南八景”的旅游资源开发价值很大,只要进一步对其进行合理规划与资源整合,抓住旅游市场需求这一立足点,增大投入以做好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工作,“湖南八景”必定会在全国的红色旅游景区中发挥及其重要的作用。Development Valu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d Tourist Resources ——Take eight large “ red classical scenic spots of travel ” in Hunan as an example Summary :The red tourist resources are unique comprehensive resources that have Values and functions such as political educ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culture, etc.This text ha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forming, characteristic and classification of the red tourist resources, taking eight large “red classical scenic spots of travel” in Hunan as an example.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appraising of the tourist resources of “eight scenes in Hunan” and the analysis to their tourism development conditions, thus draw the overall appraisal of the travel resources development value of “eight scenes in Hunan”.Key words: Red tourist resources;Development value;“Eight scenes in Hunan” 参考文献:

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 篇3

关键词:延安;红色旅游;问题

中图分类号:F592.1        文献标识码:A

一、依托国家一省政策优势平台,实施政府主导发展战略

延安是多个国家战略和省级战略的交汇地,“十二五”是延安旅游业持续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要充分利用国家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实施《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和《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和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等战略平台,实现三个方面的组合式突破:政策组合突破,实现国家大政策共享,区域产业政策共制,对外合作政策共通;市场组合突破,实现本地客源互通,区域游客共享,潜在市场共拓;产品组合突破,实现核心品牌共建,主导产品差异,辅助产品互补。

二、延安红色旅游市场开发策略

红色旅游很大程度上属于公共物品,所蕴含的是国家发展的“价值导向”,有着浓厚政治性和公共性,但是由于其单体规模小、资源较分散,各个红色旅游景区(点)停留时间短,只能成为旅游线路中的一个节点,还没有形成红色旅游目的地的概念。红色旅游要实现其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等综合功能,必须提升红色旅游目的地的形象,进行以目的地为导向和区域性的合作宣传推广。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实施社会公益营销

主要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联合相关宣传媒体及企业,一同打造本区域部的红色旅游产品宣传平台。既可以通过境内外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广告等大众传媒,来推介和宣传本区域的红色旅游产品;也可以通过拍摄历史文献片、景区风光片、编辑出版革命历史故事册及景区景点解说词等形式,向游客推介和宣传本区域的红色旅游产品;还可以通过摄制以本地区知名历史人物或革命精神等为题材的电影、专题片、电视剧等创新式的宣传手段,来塑造中国革命形象、推介本区域的红色文化旅游产品。

(二)整合各类资源优势,实施目的地分类营销

红色旅游目的地营销战略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为实现旅游目的的旅游目标,制定的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市场营销发展规划。由于红色旅游资源的各方面条件差异性和发展不均衡性,目的地营销并不尽相同,需要根据自身资源情况开拓不同的市场。红色旅游目的地市场可以分为主体市场和衍生市场:对于红色旅游资源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如井冈山、广安等,这些地区可以以红色为主体来吸引游客,通过旅游形象营销、整合营销、一对一营销、网络营销等,形成红色旅游的主体市场,并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对于那些很难以红色旅游吸引远程游客的,市场影响力有限,甚至难以进行单独红色旅游开发的,并且本地区内其他资源更为丰富,市场影响力强,可以通过整合营销开拓衍生市场,通过其他资源来带动发展,如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泽当镇山南烈士公园等。

(三)挖掘文化内涵,推进深度营销

由于红色旅游自身的特殊意义,归根结底是一种文化旅游,所以需要遵文

化旅游的属性进行深度营销。需要挖掘本目的地的红色文化内涵,尊重其历史真

实性,在宣传时要正视其真实性,尊重史实,这样才能让普通的游客在参观过程中获得自己所要学习的东西。并且通过文化的挖掘,进一步结合人的价值选择、人的追求等方面进行深度提升营销,对前来参观的游客产生深远的、持久的影响力。度营销不仅仅限于遗址、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物质形式,还要挖掘其他与红色旅游有关的文化,全方位地满足游客的需求,

三、整合优势资源,做好旅游品牌建设

旅游品牌是旅游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品牌越响,市场号召力、影响力越大,竞争力、吸引力越强。未来十年,延安要着力加强对革命遗址、黄帝陵、壶口瀑布、安塞腰鼓、黄土高原地貌、退耕还林等优势资源的整合力度,一方面是区内的优势资源的整合,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与区外、周边省份优势资源进行更深层次、更大领域的整合融合,着力打造革命圣地、全球炎黄子孙朝圣地、黄河自然遗产观光地、黄上风情文化传播地、黄土科考、自然生态旅游等若干品牌,实施大品牌突破战略。

四、深挖文化内涵,打造旅游精品工程

当大众旅游市场开始细分时,人们才对文化旅游的实质加以确认:它是一种特色鲜明的、拥有大众市场的活动。旅游业发展的核心在于旅游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旅游发展必须立足文化资源,深挖文化内涵,夯实旅游项目文化底蕴,提升旅游景区文化品位,提高旅游商品文化创意水平,突出旅游餐饮文化特色,彰显旅游住宿地域文化主题,体现旅游经营服务人文特质,延安明确提出旅游业发展的文化引领战略。延安作为红色革命圣地,再加上黄陵祭祖文化、黄土民俗风情文化以及延安精神等独具特色和吸引力,全力打造诸如《我们在延安》、《延安颂》、《延安保育院》等精品文化演艺节目,全力打造黄土风情文化园等精品文化景区,全力打造黄帝祭祖、红色文化旅游季、延安过大年秧歌节、壶口爆布文化旅游节、洛川苹果旅游文化节等文化旅游节事节庆活动,实现文化旅游精品工程突破。

五、推进融合发展,实现产业突破

要通过产业融合才能真正构建大产业格局。围绕目的地、集散地、大型旅游区建设等,加快完善旅游产业要素配套,壮大旅游核心产业,实现“食、住、行、游、购、娱”的协调发展,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的素质和效益;充分利用旅游业的高关联度和强融合性特征,深入挖掘延安经济社会产业体系完备的综合支撑优势,推进区域内各产业融合,实现工业、农业、商贸、文化、旅游的多产业联动,尤其是与农业、文化、民俗体育、商贸、物流、教育六大产业深度融合,扩大关联互动效应,完善旅游产业体系,形成“6+6”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依托重点目的地建设和大型旅游区培育,打造复合型旅游综合体,建设旅游产业集聚区,提升延安旅游集群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加快区域间合作步伐,进一步提升各区域旅游业之间以及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度。

参考文献:

[1] 高舜礼.2003-200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 社,2013.

谈重庆的红色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篇4

重庆处于我国中西部地区,三面临水、一面靠山、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坐拥长江和嘉陵江,水运、交通网络便利,旅游业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增强。重庆在抗战时期发生过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事件,留下了许多先辈的遗迹。因此更有利于其“红色旅游”的挖掘及开发,将革命精神用旅游的形式延展开来,弘扬爱国主义教育。

重庆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统一战线传统基地,重庆市拥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6个,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4个,市级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4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个,还有一大批区(县)级红色旅游资源。重庆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在历史背景的带动下,重庆红色旅游必能迎来好的前景和快速全新的发展。

二、重庆“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内容不明确,手段单一

目前重庆还处于努力发展红色旅游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其它红色旅游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多数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里会融入些当地特定的地域文化,但重庆却没能全方面的展现当地文化的独特性,对著名的历史文物和遗址的表现形式十分的单一,多以传统的平面静态的展陈加上简单的配图文字说明来表现,这种表现形式太过于落后,缺乏新意,缺少现代化技术的运用,无法调动观众参观的积极性及趣味性,缺乏与观众的互动及交流。在建设方面没有提高水平,停留在反复建设中,没有很好的展露文化的独特性,导致消费群体受到局限。

(二)旅游环境还需改善,加入科学规划

重庆的红色景点分布较散,景点缺乏科学规划,红色景区主要针对弘扬革命文化,普及爱国主义教育。常常因为强化旅游的革命教育基地功能而忽视了重庆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导致旅游功能比较单一,综合功能性不强。忽视周边环境的整治和保护,导致周边环境脏乱差,破坏当地的植物和生态环境。

(三)观念管理落后

某些景点的开发区规模小,单体经营,开发程度低。在管理上比较粗放,旅游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还保留着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没有建立有效的旅游体系。

(四)接待配套设施不完善

重庆红色旅游的景点大多数位于重庆的郊区或山村上,郊区地方的经济条件有限,导致接待游客的条件较差,参观配套设施落后,无法满足游客在食、住、行、购、游等方面的需求,影响了游客的到来,游客的减少会直接影响重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其它一些著名的重点红色旅游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度也非常高,再加之配套设施也十分完善,对游客的也有强烈的吸引力。重庆的红色旅游接待配套设施的不健全,会导致大量游客的流失,给重庆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威胁。

三、解决对策

(一)丰富旅游资源

重庆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应融入一些当地特定的区域文化,更深入的挖掘红色文化内涵,有效的展现历史文化发展的传承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从而全方面的展示重庆红色文化的发展特点。在建设方面可引进其它城市“红色”建设的特点,保存当地有的特色资源,丰富红色旅游文化,吸引各地游客,才能更有效的传扬革命伟大精神。

(二)打造品牌,大力宣传

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目前重庆已经成功打造了“红岩联线”这个知名品牌,重庆还有很多红色旅游资源,需要努力塑造整体品牌,并利用“红岩联线”的影响力将整体品牌进行推广和宣传。也可和其它地方的红色旅游相联系,创造合作关系,加强研讨,进行优势互补,寻求共同发展合作之路。还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宣传,提高知名度,充分利用外界条件,例如:广播,广告,书籍和网络等,可以在为游客提供的客房墙上贴上景点的图片,制作景区地图免费发放给游客,以便游客游览。我们还可以通过网络介绍重庆红色旅游,建立稳定的客源市场网络,充分发挥优势进行广泛宣传,展现重庆红色景区的风采。

(三)科学规划,完善设施

要加强领导,进行统一规划,使规划与国家有关发展相连接,结合本市特色确定具体主题,避免盲目建设,以免花费不必要的经费。在红色旅游区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净化红色景区的环境,加强服务管理和服务态度,以避免游客投诉环境及服务态度问题。积极向国家政府申请各项的建设基金,广泛吸引资金投入,把交通、环境、住宿、饮食等设备尽快完善,提高景点的规划性和整体性,为游客创造良好的旅游条件。

(四)树立正确意识,提高服务素质

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优秀人才,把旅游教育培训作为基础工程来抓,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提高景点从业人员的素质,定期给员工培训,引进新时代的管理方式,让每个人员成为红色旅游的传播者,以便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档次。

总之,重庆要充分把握本地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努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将现代化的技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管理理念、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以及从其它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学到的经验相结合,充分发挥重庆红色旅游的功能及作用。

红色旅游的特征及开发研究 篇5

——以于都县为例

摘要:在深入开展对于都县红色旅游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于都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分析了于都县红色旅游资源特征,评价了开发中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开发问题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发展建议及对策。

关键词:红色旅游 特征 开发 于都县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1】。红色旅游的特征,决定着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方向、内容。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质在于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价值,提高其吸引力,使之成为现实的旅游吸引物【2】。1 于都红色旅游资源

于都县是著名革命老区县,诞生过赣南第一支正规革命武装、第一块红色根据地、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具有丰富和富有意义的红色旅游资源。

1.1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红色景点群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红色景点群,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是展示1934年8.7万中央红军将士出发长征的重要旧址群景区。景区以革命旧址、旧居、长征渡口、浮桥、遗物、文物资料、革命纪念设施、模拟情景、革命故事,以及沙盘、图表、画、声、电、光等现代手段,反映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时期伟大革命历史。已开放的革命旧址、遗迹、纪念设施主要有: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园、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毛泽东长征前夕旧居何屋暨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于都革命烈士纪念馆,赣南省三级干部大会旧址、县城南门渡口江泽民题名的“于都长征大桥”、西门渡口原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名的“红军大桥”等。1.2罗田岩名胜景区

罗田岩,位于县城南郊。是一处发育较好的丹霞地貌景区。这里岩深谷邃,丹岩绝壁,树木参天,风景秀丽,又是赣南著名的佛教圣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森林公园。其开发于南北朝,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自北宋时亨誉

盛名,并创“华岩禅院”。为历代风景名胜区。景区主要有历代名人摩崖石刻,周敦颐讲学和纪念遗址,濂溪书院、濂溪阁,千年古柏、《爱莲说》碑刻,千年古庙、漏米岩、于阳一览,还有帝临亭、卧云阁、高山仰止亭、居然亭、望需亭等。1.3屏山

屏山是红九军团长征集结渡河出发旧址,也是陈毅、项英率领留守下来的中央红军打游击突围地区。屏山拥有不可多得的高山牧场、森林生态景观、红色历史等优秀资源,1.4.莲花山

莲花山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央分局、中央政府办事处、红二十四师驻地等旧址,莲花山拥有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独特的寺庙、泉池飞瀑、红色旧址等资源。2 于都红色旅游资源特征分析 2.1红色资源种类全,数量多

红色资源根据具体的性态可以分为无形和有形两大类,其中有形态红色资源主要是革命遗址和纪念场所【3】;于都孕育了众多革命人士,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一方面在片土地上孕育培养了众多长征英雄,在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于都先后参加红军人数达68000人,占当时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另一方面革命遗址和纪念地多。

2.2红色资源分布相对集中,可达性强

近年来,于都加大对红色旅游资源的建设投入力度,开展了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旅游项目。多数的旅游资源都在县城内,交通方便,紧密性强。2.3非物质红色资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

于都大多数红色旅游资源与客家民俗文化资源相交融和,于都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依托于赣南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相互融合的文化母体3 于都县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3.1资源整合开发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于都县确定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屏山旅游景区、盘古山矿山公园、五星级酒店4个旅游重大项目;规划设计了红色旅游公路建设项目;报送了莲花山红色

【4】。

旅游项目、罗田岩红色旅游项目、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盘古山矿山公园、屏山风景区等旅游产业项目。其中,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莲花山红色旅游项目和罗田岩红色旅游项目进入了国家、省红色旅游项目库。3.2品牌建设,特色开发

从去年底开始,于都县由县委宣传部、县旅游局组织实施于都新形象征集活动,共征集到全国各地发来的于都新形象“表述语”作品193条和于都“旅游口号”作品152条。同时,该县启动了北京至深圳旅游品牌专列、赣州至南昌高速大巴、公交车候车亭、高速大巴车载视频广告宣传活动新平台,并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赣州市旅游品牌专列和旅游形象标识、摄影文学作品征集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今年上半年,该县邀请中央电视台“华人世界”摄制组,拍摄采访《客家足迹行》节目;主动策划、筹划,配合拍摄电影《少共国际师》等。此外,该县还先后参加了江西省旅游局在北京举办的以“红耀中华·客盈天下”为主题的旅游推介会和第八届海峡旅游博览会等。3.3精品线路开发

于都县属于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的赣州-瑞金-于都-会昌-长汀-上杭-古田线这一条。依靠这条线路建立本县自己的精品旅游线路,见表1:

于都县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旅游线路

序号 县城核心红色+爱莲县城、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长征 区

(廉政)+边 佛教

前夕毛泽东旧居-于都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印象于都河旅游观光,罗田岩-宝佛公园-其他革命旧址 县城核心区项目-于都“刘胡兰”旅游线路 旅游特色

地域

旅游项目 县城+东红色+爱莲县城、梓牺牲旧址(梓山长源芦坑)-红一 线

(廉政)+山、黄麟、军团渡河旧址-黄麟温泉、红色旧佛教+温泉+宽田、段址、雪山等(住温泉)-杨公坝风杨公风水绝屋、银坑、水绝物文化观光游-将军旧居-竹

特文化

于阳

篙寨、天华山游

县城核心区项目—里仁暴动旧址—3 县城+南红色+爱莲县城、利上坪九路突围旧址—腾代远旧居— 线

(廉政)+村、禾丰、矿山公园—盘古山茶文化旅游—屏佛教+矿业铁山垅、山—盘古文化游—莲花山—小溪森遗址游+南靖石、盘林度假 方高山森林古山、小牧场+盘古溪、祁禄文化+茶文山 化游+森林度假游

县城核心区项目—孟口、鲤鱼、中4 县城+西红色+爱莲县城、罗埠(石尾)渡口-陈云旧居既红五线(廉政)+坳、罗江、军团集结旧址-罗江罗母渡、前村佛教+生态+小溪 旧址旧居

等旅游-赣南小三峡旅游(罗坳峡山)

资料来源:于都县旅游局

从上表可看出,于都县建立的精品红色旅游路线以县城为核心,分别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建立线路,既有自身的特点还将作为赣南红色旅游区域的一个组成部分,统筹规划,精品开发。4.于都县红色旅游开发的问题

在近几年来,于都红色旅游的知名度在不断的提升,红色旅游综合服务功能和基础服务设施也进一步完善,整体红色旅游产业体系规划逐步实现与改善。2011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约102万人次,同比增长2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7.8亿元,同比增长25%。

红色旅游业对于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但由于于都红色旅游起步较晚,相比其他地方发展缓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4.1 资金投入建设不足

由于财政困难,旅游建设投入不足,造成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薄弱。很

多小有名气旅游资源缺乏包装。旅游区规模小,旅游区的接待能力弱,服务设施数量少,档次低;红色旅游区环境保护措施跟不上,资源破坏较为严重;缺乏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隐患较大。4.2 规划不合理,产业化程度不高

红色旅游区的规划建设盲目随意,造成资金浪费。缺乏有较高约束力的高水平的红色旅游产业整体规划和各区建设详细规划,景点破坏性大,开发效率不高。旅游景点小、散、弱、差、无龙头,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市场发育不全,产业化进程缓慢,单个景点优势形不成组合优势,缺乏对接融入、多边协作等联合方式。4.3 管理不善

旅游业景点、宾馆、饭店未有效的进入旅游规范管理体制,旅游业权属交叉,管理无序,点多面广等问题,给游客造成建设和服务管理严重滞后感觉。有的各自为政、无序开发、管理随意,甚至影响旅游业的向上争资争项工作。5 于都红色旅游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5.1 科学规划,打造红色旅游精品

科学规划,形成红色旅游品牌。首先,要对全县的旅游线路及各景点统一规划,完善店里、通讯、宾馆等基础设施。以县城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为中心建设精品线路;加强与其他红色旅游景点联系,构建红色旅游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规划,确保红色旅游资源合理、有序开发。5.2 深挖红色旅游内涵,丰富旅游内容

深挖红色旅游内涵,一方面要加强原有红色旅游景区旅游资源的在开发。例如“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的深度开发就不要在停留在观光游览上,而是要开发一些具有体验性的旅游产品来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另一方面对未开发的具有“红色旅游”要素的旅游区的开发。例如莲花山和罗田岩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两地既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在今后的开发中可以将生态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相融合深度开发。5.3 以游客为中心,实施体验导向性开发

以旅游景区为剧场, 以景区建设为布景, 以食、住、行、游、购、娱为道具,,以旅游者为中心, 为旅游者创造难忘的回忆。同时,红色景区强调游客对项目的参与性、互动性与融入性, 强调游客对文化的、历史的、生活的、习俗的体验,让游客真实地感受到革命年代的氛围,切身体验到革命年代的斗争生活方式,使游客更好地了解革命历史,理解红色精神,“寓教于游、寓教于乐”,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洗礼【5】。

参考文献:

【1】魏鸿雁 章锦河 潘坤友 中国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6,22(6)

桂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篇6

关键词:桂西;红色旅游;资源

红色旅游是我国2O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专项旅游产品,是以革命圣地和革命纪念地为主要旅游看点的旅游活动。近几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股“红色旅游”热潮,红色旅游人数更是大大增加。以桂西百色为主导的南宁——崇左——靖西——百色线是全国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这一区域多是“老、少、边、山、穷”落后的山区,但是其“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如何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自然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结合起来,树立“红色旅游”品牌,形成名副其实的爱国主义教育精品旅游景点和线路,延长红色旅游的生命力,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全面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闯出一条新路子,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 桂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桂西红色旅游区是以百色为中心,包括周边的崇左市,河池市等几十个县市,大部分地区都是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红色旅游的发展时间和程度却大不相同。

百色市旅游起步于“红色之旅”,先后投入大量资金新修建了一座气势宏伟的百色起义纪念馆,并修葺红七军军部旧址、清风楼、解放街以及田东的工农民主政府旧址等纪念场馆,构建了百色起义纪念公园等,不断丰富“红色之旅”的内容。百色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向往地,“邓小平足迹之旅” 为主线的爱国主义教育旅游活动被列为广西十大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在全国具有很大的知名度,成为百色旅游的里程碑。

对比之下,河池和崇左龙州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要落后一些,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逐步开始。一方面因为经济不发达,旅游意识落后;另一方面,红色旅游未形成规模效应。自2004年,广西区政府又一次强调建设旅游大省,给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河池和崇左带来了新的契机,旅游开发和投入不断增加。龙州县抓紧修复小连城、胡志明革命遗址、法国领事馆旧址等历史人文景观,旨在打造旅游精品线路;2004年,龙州县被列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左右江红色旅游区。河池市把握国家启动“红色旅游年”的契机,通过各种方式、渠道大力宣传河池市的红色旅游资源。

二、桂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这些年来,桂西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百色地区,在全国已经有了很大的知名度。但是,河池、崇左地区的开发却不尽人意。为全面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桂西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急需改进。

首先,桂西地区地处“老、少、边、山、穷”地区,社会经济基础薄弱,资金匮乏,交通、通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其次,桂西地区总体交通状况不理想,可进入性差,成为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同时,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桂西很多红色旅游景点还是很单薄,内涵不足。表现形式单一,陈列内容陈旧、手段方式落后,缺乏体验性、参与性,不能充分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另外,由于观念的落后,桂西对红色旅游的宣传乏力,线路打造不力、改建工程困难、包装宣传不够,旅游产品整合尚待加强。

三、桂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1.积极探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科学发展红色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红色旅游的兴起,是革命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红色旅游的发展带动了桂西地区交通、商贸、建筑以及农产品和民族手工艺品等关联产业发展,促进这些地区尽快走上脱贫致富之路。为了保护不可再生的红色旅游资源,同时改善桂西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应当积极探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红色旅游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道路。科学制定红色旅游的整体发展规划,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筛选,根据资源优势和潜在客源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精心开发旅游产品,同时抓好村居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重视桂西乡土文化的培育和红色历史文脉的延续,保护新农村建设中宝贵的人文资源;同时结合桂西的特色农业开展农业休闲旅游,与红色旅游相辅相成,让游客深刻地了解、欣赏老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增加老区人们的经济收入,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双重发展的目的。

2.多渠道筹集资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根据红色旅游规划,发展红色旅游需要大量的资金,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是很难担负得起的。因此,要拓宽资金来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旅游资金。

一是要充分发挥国家和地方的积极性。国家主要是加强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整治和革命文物保护的投入。地方则要把红色旅游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安排好必要的资金。各县市财政每年应安排一定数额的旅游行政事业费和宣传促销费,市计委每年要尽可能给旅游部门安排一定数额的建设投资计划,各类金融部门对符合要求的旅游贷款项目,应优先考虑,扶持旅游业的起步和发展。

二是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统一规划,归口管理”、“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动员和鼓励厂矿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个人积极参与旅游开发,以合作、合资、独资、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对新建项目和现有景点进行改造和建设。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好旅游进入问题

桂西红色旅游要长远发展,资源是基础,市场是导向,可进入性是关键。目前,针对桂西红色旅游的客源市场来说,对外的交通可以依托南宁市与外地的客源市场连接起来。对桂西红色旅游区来说,重点是做好内部交通,主要以道路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改善桂西地区交通条件,形成便捷、快速的交通网络。通过滚动发展,加速形成南北、东西干道和铁路线,解决制约桂西经济发展的“瓶颈”,使得桂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及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与广西公路网和高速公路架构与连接,红色旅游一路畅通。

4.建立大市场理念,树立大旅游观念

旅游市场的开拓,要突破以本地或周边地区客源为主的格局,树立大市场、大旅游的理念。首先,在广西区内,本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应该充分整合,共同打造经典红色旅游线路,共同宣传开拓市场。百色、河池、龙州是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不可分割的三个地区,在红色旅游项目开发、主题宣传上应该相互合作,连成一体,发挥规模优势。

其次,山水相连的桂湘粤黔,都是当年在大革命时期开展轰轰烈烈的工农革命运动的老苏区,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有无数的革命胜迹。为充分利用极为宝贵的“红色旅游”资源,桂湘粤黔应携手打造“红色旅游”,景点之间互动宣传;并通过旅行社,将区内外的旅游资源组合成各种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要,共同促进“红色旅游”的持续发展。

在开拓市场的营销方面,采取整体促销与重点促销、专项促销与一般促销相结合的方法。红色旅游区对外宣传促销即要服从“百色风雷,两江红旗”的整体形象需要,又要根据目标市场的不同需求与周边不同类型的产品组合起来,共同进行宣传促销,以形成跨区域的联合宣传促销网络。在促销方式上,可以借助每年的“广西旅游大篷车”宣传活动、东盟博览会以及各种革命纪念日和旅游黄金周进行市场宣传促销活动,拓展国内外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市场,增强桂西红色旅游的社会影响力。

5.深挖红色文化核心价值,凸显桂西红色旅游的爱国主义主题

红色旅游产品是一种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性是产品生命力的精髓,只有保持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才能使旅游产品长盛不衰,因此深入挖掘百色起义、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等革命遗产的红色内涵,特别是宣扬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事迹和精神成为打造桂西红色文化产品工程的首要问题。要逐步改善和提高革命胜地和纪念展馆档次,改变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使表现手段更加科学化、现代化,如可采用声光电结合的半景画、全景画等;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结合,除了组织对实物、遗址的参观外,也可以安排定时的有关历史的影视、晚会专场。同时,红色旅游的组织者要考虑适当增加参与性内容,设计、组合出“原汁原味、有惊无险、苦中有乐、先苦后甜”的产品来,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在游览娱乐过程中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爱国主义深入人心。

6.因地制宜,优化组合,打造立体旅游线路

在延续红色旅游的生命力上,桂西红色旅游必须开阔设计思路,以红色旅游为主线,与其它景点联动,打造立体丰富的旅游线路。

按“以红带绿,以绿促红”这样的思路,桂西红色旅游应该与“边关风情之旅”、“那坡民俗风情之旅”、“天坑地心之旅”、“新德天瀑布”、和“靖西、古龙峡谷游”等线路紧密结合,设计有个性的精品线路。上述的各个景点也要加紧建设和宣传,搭上红色旅游的“快车”拓展旅游市场,增加旅游收入,与红色旅游遥相呼应,取长补短,以取得共同发展。

同时,桂西红色旅游要千方百计扩展产品链,延长旅游者的游览时间,增加其消费时间和内容。扩展产品链还要与当地的观光、休闲、度假等旅游产品相连接,在尽可能保持红色基调的基础上,向其它旅游形式如绿色生态之旅、粉红情侣之旅、火红婚庆之旅、金色采摘之旅等方向扩展。

作者单位:陈红玲 广西大学

潘兆光 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尹晓颖,朱竑.红色旅游产品特点和发展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2005,2:56-57.

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 篇7

一、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

(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1、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的聚集地

大别山有着丰富的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从辛亥革命开始大别山就成为了兵家要塞之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大量的革命事件都在此发展,因而也遗留下了很多的革命遗迹、旧址,被公认为红色遗迹最多的地方。目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大别山就有13处。六安市、信阳市、黄冈市均有分布。它们分别是:麻城市烈士陵园,皖西烈士陵园,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和罗田县胜利烈士陵园等。这些红色建筑不仅承载着我们辉煌的历史战绩,对革命的无限憧憬,也是提醒我们远离战争,追逐和平的最好标志,还是我们革命哀思最好的寄托。但大别山地区因为资金问题,对建筑保护力度不足,一些红色遗迹受到破坏。

2、非物质形态的红色旅游资源的诞生地

除却丰富的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大别山地区也拥有许多具有许多非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以“坚定的革命信念,顽强的战斗作风,高尚的思想品质,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核心的伟大的大别山革命精神。[2]当然产生在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的歌谣,标语,且被代代相传的红色文化也是重要的红色资源。这些民歌,民谣,民间艺术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以红安县为例,该县仅民歌就有《送郎当红军》,《董必武回故乡》等200多首,民舞40多,快板剧20多等等。这些资源如今通过不同的方式为人展现在大众面前,是大别山红色资源的代表之作。当地非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数量大,传播广。

(二)历史渊源深厚,红色品牌独特,响亮

1、红色资源历史悠久

对于大多人来说,提起大别山大约也就知道“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其实除此代表性事件,大别山红色历史事迹早有先例。大别山地区可以说是红色革命的开端地之一。早在五四运动时期,大别山地区就出现了董必武、陈独秀、陈潭秋等优秀革命人才率先走上革命道路,这些人为以后革命道路做出巨大贡献,是红色革命的先驱。而后众多革命事件又频频在此发生。这里既是土地革命时期黄麻起义的起始地,也是大革命时期中国第四红军的诞生地,还是抗日战争新四军的根据地,还是刘邓大军的逐鹿之地。这些历史事件都是大别山地区的象征,都是大别山历史悠久的红色资源的真实展示。

2、红色品牌深入人心

以“千里跃进大别山,将军故乡”为历史背景形成的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品牌,品牌响亮。“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革命事件,人们早已耳熟能详。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刘邓大军,凭着智慧和勇气越过大别山,千里跃进敌人的心脏,彻底改变了战争初期的被动局面。再者大别山区是中国著名的将军集中区,其中湖北被徐向前元帅题词概括为:“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被誉为“将军之乡”,这在中国绝无仅有。可见当地的品牌多么有分量。须得好好开发利用,假以时日才能成为当地独一无二的标签。

(三)地跨三城市,可携手共进

大别山地区地跨湖北,安徽,河南三大城市。可依托,可选择的资源有很多。大别山地区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三省也必须加强合作,打破近年来恶性竞争的局面,整合三个城市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将分散的资源进行统一的规划,合理的解决资源分散问题,增强景点之间的连接性。针对如今资源开发面临的资金短缺,基础设施落后,人才缺乏等问题共同提出解决办法,互帮互助,扫清障碍。将“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的名言真实的展现在生活中,实现三省共同进步与发展,利益共享。进而提升整体的竞争实力。打造一个颇具特色的多元红色旅游景区。当然在加强自身内部协调性,更要积极的与周边地区进行旅游合作,规划,积极学习别人的成功之道。

(四)红色资源开发受到重视

近年来,红色旅游掀起巨大的浪潮,成为时下较为流行的旅游产品之一。受到政府和相关旅游部门的重视和关注。大别山因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自身特色,已受到国家旅游局及旅游行业的关注和大力支持,被提名为全国12大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这对于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来说无疑是一个空前的好机会,为其创造了优越的外部环境和坚强的后盾。

二、大别山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外部环境限制,开发阻碍大

和所有红色景区一样,大别山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在受到国家支持的同时又受到更多的要求和限制,和较多部门有利益牵扯。林业局,旅游局,政府等相关部门的关系很难调和。资源开发时需尊重多方意见,众口难调,开发阻力变大。再者红色旅游作为中国代表性产品,是较为严肃和敏感的话题。因而开发需要极度谨慎,对于历史资料和事件的挖掘也必须实事求是,再三验证,力求真实还原历史事件,展现我国红色风采。这也就在无形中给开发增添了难度,影响其发展步伐。

(二)基础设施及相关软硬件配套设施极不完善

大别山属于老革命地区,多以山区地形为主,导致当地以环山公路为主要交通通道。资金的缺乏致使公路多年失修,道路破烂不堪,甚至有许多地区因地形和资金的阻碍导致道路难以修建,交通不便,可进入性差。当地的住宿条件也令人堪忧,星级酒店缺乏,近年来虽然酒店增多,但多以家庭旅馆为主,酒店卫生,安全,接待能力都较为缺乏,游客一般都不会选择住宿。通讯,住宿,交通等必要硬件设施建设的缺乏,使开发难度增大,大大影响资源开发。除却硬件设施的缺乏,大别山多数景区内部相关人员由当地人出任,专业知识欠缺,总体文化,专业素质偏低,服务意识较差。专业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缺乏,使当地旅游资源开发难以跟随时代脚步,应时而变,资源开发的层次也难以提升。

(三)资源宣传力度不够,吸引力不足

现如今,旅游市场竞争激烈。要想脱颖而出,除了提升景区质量以外,宣传的作用也尤为突出。红色旅游景区越发受到重视的今天,宣传较弱的大别山在外名气明显弱于其它。首先自身开发不够完善,无法自我产生名牌效应。其次在大数据,科技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别山保持一贯较为单一的宣传方式,陈旧不变的宣传方法,大大影响该景区的知名度,使该地被注重宣传的同类型的红色之旅掩盖住名气,吸引力大大降低。如何利用日益丰富的现代化工具,大力宣传,增强吸引力,值得深思。

(四)内涵拓展不丰,品牌效益差

一个好的景区必须有自身独特的能够吸引人的标签和品牌。大别山虽早年推出“千里跃进,将军故里”的响亮品牌,但由于自身缺陷和运营不善,未能围绕品牌开展专线旅游活动,空有品牌,没有实际产品。品牌消耗过大,未能产生品牌效应,无法提高游客的游览兴趣。且当地红色资源发展,多以参观,游览红色遗迹为重点,对于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和精神缺乏深层次的挖掘,开发内容过于表面化,单一化,单纯讲解,展示的形式过于乏味。与其他红色景区相比,重合点过多,开发内容大同小异,没有自身独特魅力,不符合当代旅游者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无法提高游客来访量。

(五)景点分散割据,线路单一重复

大别山幅员辽阔,地跨鄂豫皖三省,囊括三省资源。但三省均为自身利益大谋福利,缺少合作和交流,无法整合较为分散的旅游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打造一个“大旅游圈”。资源丰富的优势削弱,资源分散的劣势增强。资源的分散给旅游线路的安排和形成带来了诸多的麻烦。且如今开发线路主要集中在武汉-红安-麻城-新县-信阳、合肥-六安-安庆,较少开通其它路线,单一的路线大大降低游客选择余地。该地也没有与其它红色旅游景点进行合作,互帮互助,多线环形,多元发展。如何加强三省各景点的合作性,提高与其它红色景区的连通性,开发多条具有自身特色的旅游线路是大别山红色资源开发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政府主导的力度及旅行社的市场作用

现今旅游发展的模式大多是“政府搭台,旅行社唱戏”。大别山旅游发展也需要遵循该模式。首先必须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大别山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因而更加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以便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政府制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力。因而获取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对于资源开发很重要。再者,旅行社作为旅游市场的活跃者,大别山必须依靠其独特的市场活力,雄厚的资金基础,独到的发展眼光等优势减少资源开发的难度。协调政府和旅行社的作用,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对大别山资源开发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加强建设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

针对大别山地理的特殊情况,可进入性差的状况。大别山首先必须加强交通的建设,以确保交通的正常通行。其次大别山配套的基础设施比较的落后和缺少,应该加强大别山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相应的旅游配备设施,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增强该地的可进入性。除了硬件设施建设,大别山还应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培训和才人的建设,引进优秀旅游人才,提高整个从业者的素质,对服务意识差的人员进行替换。确保游客在大别山的旅游留下一个好的印象。为大别山的旅游业树立一个好的形象。

(三)提升资源内涵,开发独特品牌,线路

虽然红色景区应以“红”为其重点,但不能是其唯一。大别山应该在保持自身特色的状况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整合周边所有旅游资源,加大合作力度,促进不同资源的融合,最终推动红色资源的多元发展,打造出适合自己的独特品牌和形象,开发出丰富多样的旅游线路。再者必须深挖资源内涵,结合多方资料和研究成果正确了解历史。不能仅局限于现今的红色旅游建筑的观赏之旅这些表面的内容,理应丰富旅游内容,加强与游客的互动,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使游客切身体会红色之旅。例如:安排扫墓活动,纪念革命先烈。重温军队历程:吃军饭、唱军歌、听军课、缅怀先烈,利用。设置模拟战争,重走战争路,加强爱国意识。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

在红色旅游竞争激烈的今天,加大旅游产品的宣传和推广,增强影响力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大别山必须要加大自身宣传力度,增强自身影响力。口口相传的时代已然远去。如今宣传必须要靠媒体,报纸,电子产品等快速扩大宣传范围。大别山地区可以在鄂豫皖三省相对繁华的省市开展红色文艺表演,印发宣传海报,开展大别山相关红色主题报告等,加强宣传力度,以此提高知名度。当然在宣传的同时也必须对自身进行大力改造,塑造良好形象。当然向外界展现自己优秀美好的一面的同时,也必须直面他人的批评和非议,从而更好地改正和完善自己。最终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四、结语

根据上文所述,如果大别山想真正开发好红色旅游资源,吸引游客前来旅游,就必须搭乘如今的红色旅游热的小船,认清自身的优势和缺陷,抓紧一切的时间和可利用因素,对如今的现状进行合理分析与改进。从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改变计划。在不断开发现有资源的同时,努力挖掘其他资源,加强对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打造独特的旅游形象,注重可持续发展,这样才可以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很好的利用,促进大别山红色旅游的发展。有朝一日成为中国独一无二的一个红色旅游景区,代表着中国红色旅游独一无二的意义。

深度开发红色旅游的对策探讨 篇8

20世纪前半叶中国人民的斗争史是一部红色的史书, 记载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复兴而奋勇抗争的壮举。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这股精神和动力大大地鼓舞着我们。在旅游业的发展大潮中, 红色旅游也日益成熟, 在一些革命纪念地成为了当地的主要经济支柱。如2009年江西吉安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 旅游总收入达到60亿元, 占全市GDP的12.1%, 井冈山市的旅游收入已占当地GDP的50%以上。2008年湖南做好了全省红色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加快了区域红色旅游精品建设, 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全省红色旅游接待人数达2205万人次, 同比增长22.5%, 实现红色旅游收入62.15亿元, 同比增长13%。

不光在国内, 从境外旅游市场来看, 红色之旅也具有独特的魅力。美国出版的《人类1000年》在排列上世纪最具影响的100个人物和100件事件之中, 中国被列入最具影响的人物是毛泽东, 事件是红军长征。美国著名记者哈里森·托尔兹伯里在其著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中写道:“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 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 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2009年10月, 英国的两位青年, 就从江西于都的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出发, 开始他们“重走长征路”的旅程, 引起了世人的瞩目。毛泽东思想和长征精神, 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也是全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2 红色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红色旅游在较早就已经出现, 但由于缺少足够的认识和正确的引导, 在其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的缺陷。

2.1 条块分割, 体制不顺

如在江西瑞金, 负责管理苏维埃旧址诸多景点的是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这是个由江西省文化厅直管的正处级单位, 编制、经费和事业费都归省文化厅管, 人事由地方政府协调决定, 属于典型的条管单位。这种管理体制, 全国不少红色景点特别是重点红色旅游景区都是类似。这种管理体制造成了部门之间、基层和上级间的矛盾和利益冲突, 造成了文化部门 (主管革命旧址、旧居、革命纪念地等红色景点) 与旅游部门 (主管游客吃、住、行、游、购、娱) 职能上的分割, 对正在推进中的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严重的体制瓶颈。

2.2 概念泛化, 炒作过度

由于过去没有对红色旅游做出明确的界定, 致使一些地方在发展时将其概念泛化。有些地方把红色历史拉远, 一直拉到秦始皇, 把一些不相关的庙宇、史迹统统都当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并纳入红色旅游线路, 淡化了红色旅游的主题, 显得不伦不类。又如, 在红色旅游目的地的一些商业行为, 胡乱贴上“红色”的标签, 与周边氛围极不协调。

2.3 景点分散, 整合不够

中国革命老区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创建的革命根据地, 全国有1389个老区县, 18995个乡 (镇) , 分布在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涉及人口3.7亿多, 占全国总人口29.3%。许多地方在开发红色旅游时, 没有把自己置身于全国旅游发展的大局之下, 依然处于自发的点状发展。

2.4 产品雷同, 档次不高

一些地方在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市场定位不准, 造成与邻近地区旅游产品雷同, 难以应对市场竞争, 也降低了整个市场的吸引力。一部分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较为肤浅, 没能深入发掘红色旅游的内涵和精髓, 与老区的历史文化脱节, 政治色彩过重。在全国主要的旅游区当中, 红色旅游景区 (点) 所占比例都很低, 与其丰富的资源优势极不对称。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规模不大、特色不鲜明等现实。

2.5 资金匮乏, 宣传不足

由于红色旅游资源多处于边远落后地区,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条件比较差, 可进入性不强;这些地区自行投资建设的能力比较弱, 供水、供电、排污治污、电信等市政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大多数水平也比较低, 难以满足旅游业发展的要求。另外, 当前的红色旅游项目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的, 许多以纪念馆、博物馆等静态的形式出现, 宣传、展示方式和手段比较陈旧, 解说、宣传、展示不够形象生动, 对革命历史意义的揭示、说明不够充分, 难以深入人心, 可以说是一流的资源, 二流的交通, 三流的开发, 四流的经营, 五流的宣传促销。

2.6 管理不善, 保护不力

许多红色旅游资源逐渐淹没在日益加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贵州遵义会议会址周围1.5平方公里内的近4万平方米民居, 由于计划修建城市标志性休闲广场而被拆光。在国家文物局干预之后, 当地政府不得不对有些历史建筑作了恢复性重建, 但已失去其历史的“原真性”。许多地方在开发红色遗址时, 更多的偏视于红色遗址的经济价值。与红色遗址不相协调的商业设施比比皆是, 而与红色遗址相得益彰的文化设施极少见到。长此以往, 这些曾经记载着中国20世纪百年历史的红色遗址, 有濒临破坏殆尽的危险。

3 红色旅游深度开发的对策

在当前红色旅游开发红火的背后, 存在不少隐忧, 因此有必要对红色旅游进行深度开发, 本文认为需打好以下六张牌:

3.1 理顺关系, 打好体制牌

红色旅游景区作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要完善政府的管理与引导, 尽快实现红色旅游体制转型。红色旅游景区的运作与发展, 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由事业接待型向旅游产业型转变。培育红色旅游市场, 因地制宜成立红色旅游集团, 全面负责红色旅游市场的管理与营销, 能使当地机关部门从接待事务中解脱出来。

3.2 资源重组, 打好联合牌

红色旅游的发展需要全国一盘棋。应在更大的市场范围内形成点、线、面统一的旅游区域, 形成紧密相联的旅游网络, 使旅游者在一次性旅游中尽可能享受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旅游活动内容, 从而提高游客兴趣, 增强游客量。资源联合表现在区域内和跨区域两个层面。区域内小联合——如江西省井冈山市、瑞金市、永新县、兴国县、于都县正在共同打造共和国摇篮——中央苏区红色旅游基地。跨区域大联合——北京、上海、江西、福建、广东、陕西、河北七省市旅游局签署了一个旨在发展红色旅游的《郑州宣言》, 将共同打造并联合促销一条红色旅游线路。只有各旅游区积极横向联动, 实行资源共享, 产品互补, 客源互流, 才更有利红色旅游市场的开发。

3.3 深挖内涵, 打好特色牌

科学地凝炼和升华红色革命精神, 是创新红色旅游产品的主要方法。兵无定式, 水无常形, 旅游业的发展同样如此, 找准自己的优势, 多些创新, 少些“克隆”, 才能实现革命圣地向旅游胜地、“政治品牌”向“市场品牌”的双重转化。

将红色文化与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等相结合, 既打文化牌, 又打生态牌和民俗牌, 既发展红色观光旅游项目, 又开发观光农业、农家乐生态等旅游形式, 丰富红色旅游活动内容。

3.4 多方联动, 打好融资牌

资金问题是困扰众多红色景点发展的瓶颈。各地不能守着金碗等饭吃, 要主动拓宽旅游融资渠道, 加大国家旅游国债、旅游扶贫资金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争取工作力度。运用新的投资方式, 合理引导社会投资, 鼓励私人资本和其他资本兴办红色旅游。积极探索旅游产业基金、开放式旅游资金和股权转换等市场融资方式, 形成“国家、集体、个人、外资”一起上的局面。

3.5 掌握规律, 打好时间牌

红色旅游开发要充分掌握市场规律及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红色旅游的客源一般呈现出波浪式的起伏运动, 整体态势有一定规律性。在一年当中, 接待高潮则主要集中在春节、五一、国庆三个黄金周和纪念日前后。把握这一规律, 有助于做好平时工作, 提高高峰时段的接待容量和接待质量, 延长和扩大高峰期的影响。当前, 国家正在推行“国民旅游休闲计划”, 出台多项措施鼓励全社会参加旅游休闲活动。各红色旅游景区 (点) 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大力宣传, 招徕客源。

摘要:开发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和西部大开发等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国内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打好“六张牌” (体制牌、联合牌、特色牌、融资牌、保护牌、时间牌) , 深度开发红色旅游的建议。

关键词:红色旅游,革命教育,深开发,对策

参考文献

[1]国家旅游局.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R].2004.

[2]刘建林.吸引游客逾千万, 旅游收入60亿元——江西吉安:红色旅游成支柱[N].人民日报, 2009-6-7.

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 篇9

一、雪峰山美丽的自然景观

首先, 雪峰山终年积雪, 村庄被大雪封冻足有五个多月, 因而村庄取名“雪峰”。整个盆地异常开阔, 村民房子聚居在盆地的边缘, 形成遥相呼应的三个自然村。

其次, 雪峰山作为顶峰, 它座落“仙霞”岭与括苍山两大山脉间, 是仙霞岭友脉上的一个主峰。雪峰山顶峰, 也称“观山尖”。山顶有小片平地, 立此处环顾四周, 可遥望丽水、缙云、永康、武义、兰溪、金华等城镇, 蔚为壮观。稍作仰视, 似乎天很低, 头顶仿佛碰到蓝天, 感觉伸手可采撷朵朵飘游云。1999年12月31日傍晚, 缙云县电视台摄制组曾经拍摄了20世纪缙云大地上最后一缕阳光。

再次就是让雪峰人自豪的“龙潭瀑布”, 瀑布落差117米。这个瀑布, 在清代修三编的《缙云县志》上有过记载。龙潭“三潭三瀑”, 相互照应, 成为雪峰景点一特色。

还有就是雪峰现存古树, 以红豆杉和柳杉为主。目前仅剩古柳衫7棵, 红豆杉11棵。专家推算, 这些古树群, 树龄至少均在200年以上, 其中最大的一棵柳杉为600—800年之间, 胸围3.8米, 高42米。

雪峰的古代遗址神秘又古老。至今尚有完好的金丽温古驿道, 有婺州处为边界墙, 有金塘坪寺院等遗址。“金丽温古驿道”是古时金华 (婺州) 通丽水 (处州) 到温州的捷径。石级台阶, 路面小石子订的整整齐齐。路面宽约2米。

二、雪峰山光荣的革命历史

雪峰山, 地处缙云、丽水、武义三县交界, 海拔千米, 山高路险林密。非常有利于革命游击战争的开展, 在解放前, 这里的人民群众深受着阶级的压迫与剥削, 生活及其悲惨, 人们迫切希望这种苦难的生活能够尽早到达改变。在1930年, 雪峰山区贫苦农民揭竿而起, 建立永康工农军雪峰山游击队, 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打击封建地主反动势力。革命失败后, 他们没有灰心。解放战争时期, 在雪峰又建立了地方党的组织。雪峰山成为处属 (丽水) 、金属 (金华) 党组织和游击队的重要活动地区。1947年, 浙江壮丁抗暴自救军第三总队在雪峰村宣布建立。1948年到1949年5月解放, 雪峰村成为浙东路南党组织、浙东人民解放军第二游击纵队路南军分区、浙东人民解放军第六支队的重要机关驻地和后勤基地。六支队教导队、路南军政干部学校、《新路南报》社、路南电台、部队被服厂、医务站、军需供应站、交通联络总站等重要机关均设在雪峰。雪峰山区曾多次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清剿”, 但是广大党员和革命群众不怕困难, 不怕流血牺牲, 顽强地坚持斗争。他们为革命的胜利、为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

解放以后, 雪峰人民在党的领导下, 发展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再创新功。

三、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问题

2007年, 雪峰村属双川乡政府, 2008年后, 乡镇撤扩并后, 雪峰村并入了新建镇。新建镇是缙云人口大镇, 有84个行政村, 7万多人口, 雪峰村失去以前乡政府红色旅游发展的重视, 又经历了村级组织的换届选举, 使村干部主要领导之间又闹矛盾, 极大的影响了对雪峰山的旅游发展步伐。在外界的经济大潮影响下, 部分干部追求个人利益, 缺少对公益事业服务奉献精神, 加上村集体经济一直负债, 干部、群众失去信心, 不敢办事业。对上面的项目也不积极争取, 对老一辈留下的革命遗产不够重视, 破坏严重。现在很多游客都冲着雪峰山红色革命精神来的, 来时兴高采烈, 到时一片茫然。除了展示馆外, 雪峰没有解说和导游, 无地方游走, 也没有亭子等可供休息的地方, 只得气呼呼地回去。经过村干部第一把手的实事求是, 密切党员、群众的关系, 多谈心、多听群众建议, 以上问题已逐渐解决。

四、如何开发红色旅游加快老区经济与文化发展

(一) 改善当地交通条律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为了加快老区建设, 发展老区经济, 我们必须改善交通条律, 因此, 在1987年, 由县交通局组织技术人员, 对“雪峰公路“进行测量, 确定公路6米宽, 9.5公里长。从此, 雪峰人民学习老一辈革命的精神艰苦奋斗, 十年如一日, 坚持义务投工投劳。全村男女老少不畏严寒酷暑, 饱经风霜雨雪, 劈山开路。至1998年, 公路造价约为160万元, 其中村义务工和村自筹资金合计81万元。在雪峰人民艰苦筑路过程中, 上至八旬老人, 下至星期六回家的中小学生, 全村人人出动。到1998年8月村民义务工达4万工。

2000年3月初, 丽水地委委员、地委宣传部长徐峻到雪峰调研, 看了这条蜿蜒穿行崇山峻岭间的公路后, 指出:“雪峰人自力更生、坚忍不拔、坚持13年修路不止的精神非常可贵。这既是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 也是丽水人民立足山区, 艰苦创业的丽水精神的突出体现。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从此, “雪峰精神”作为丽水精神在金丽水地区打响了。在90年代影响和鼓舞了整个缙云县乃至整个丽水地区的人民。

(二) 深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促进雪峰村旅游发展

雪峰村位于缙云县新建镇西北角, 山高地险, 现有人口679人, 耕地303亩, 山林面积6040亩, 村支部现有党员25人, 村集体年收入5万元。村集体收入较为薄弱。

2007年9月, 金华市党史办与丽水市党史办共同在雪峰村姓王祠堂修建“雪峰山革命历史展示馆”, 并在雪峰祠堂立空“浙江壮丁抗暴自救军第三总队”成立遗址纪念碑。同时邀请健在的老革命同志重游革命根据地。展示馆以雪峰村1930年革命开始到改革开放后雪峰人民继承革命传统和不屈不挠的筑路精神为内容。2010年, 雪峰村被市委宣传部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现有农家乐4家, 游客量从2006年2000人次增到2010年客流量达一万余人次, 雪峰人民对红色旅游鼓起了干劲。

(三) 强化雪峰传统革命精神促进红色文化传承发展

雪峰山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夏天清凉怡人, “雪峰精神”的红色革命造地后, 作为旅游的载体, 它承载了革命事迹、人物和精神的丰富内涵。村干部为了做好红色文化的保护与利用, 不断向上级主要部门争取项目资金, 积极推动雪峰红色旅游休闲的发展。特别是一些重要革命遗址, 如浙东游击队在雪峰东疗自然村的司令部、被服厂遗址的修复。总之要做好“雪峰精神”的重振工作与革命传统精神的继续发展, 就必须抓住当前难得的机遇, 逐步提升“雪峰精神”的红色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基于体验的红色旅游开发策略 篇10

一、红色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红色旅游自身存在的一些不足, 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1) 可观性差。红色旅游依托的是革命历史遗迹。由于中国革命的人民性、艰苦性和流动性, 加上反动势力在对革命根据地的疯狂反扑中对革命遗物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红色景区存留下来的革命遗物数少、量小、陈旧、分散, 具有内容、场地、线路等方面的局限性, 一些著名的纪念地只是孤零零的普通民宅、庭院、或小船, 与其他旅游景点相距甚远, 可展现、可参观、可吸引的内容有较大差距。 (2) 时效性强。由于政治性因素和市场化因素对红色旅游的客源变化影响明显, 红色旅游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一般时段主要受市场调节, 重要时段受政治因素影响。因此, 红色景区接待高峰主要集中在三个黄金周和纪念日前后。 (3) 旅游形式单一。大多是以参观重要纪念遗址和纪念物为主, 基本上是“一张桌子、一条凳、一块床板、一盏灯”, 内容的解说也如教科书式的呆板平淡, 难以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4) 客源市场面窄。红色旅游的发展主要依靠两种力量在支撑:一是集体组织学习考察, 红色旅游因其特殊的思想和政治意义得以发展;二是一些经历过革命战争年代的老同志, 他们对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充满了怀念之情, 以至于故地重游。

而体验营销理论的出现, 为红色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按照体验经济理论, 体验首先是使每个人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的事件, 尽管体验展示者的工作可能结束, 但体验所创造的价值却能够延续。不论是日常商品还是旅游产品, 生产者只要将商品或旅游产品体验化就能增进顾客的满意度以及体验效果。其次, 展示体验并不是如何取悦顾客, 而是如何使他们置身其中。体验的设计主要涉及到体验主题化、以正面刺激使印象达到深刻持久、提供纪念品、重视对顾客的感官刺激等几方面。按照这一思路,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旅游红色体验的设计与开发。

二、体验设计要以红色为主线

红色旅游的体验设计应该以红色精神为主线依托革命历史遗迹、遗存物, 结合当地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古老的民俗风情等优势资源, 提炼独特、鲜明的主题, 并围绕主题组织开展各项活动, 从而强化旅游者对红色文化的感悟, 为旅游者提供一次难忘的旅游体验。以旅游者体验为核心, 就是在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过程中, 不仅要考虑我们有什么, 靠什么来吸引旅游者, 更要考虑旅游者来了以后能体验到什么, 如何去体验, 最后是否会形成深刻的印象。以旅游者的体验为目的是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的基石。

以红色精神为主线, 旅游景区要将红色精神贯穿于旅游活动全过程, 一切活动的开展都要使游客从中领略到红色精神的真谛。红色精神不再仅仅限于革命精神、爱国精神, 爱心、感恩之心、敬业精神等也都属于红色精神的范畴。要依托革命历史遗迹、遗存物, 结合其他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开展红色旅游不能抛开革命历史文物, 空谈红色革命精神也不能单靠红色旅游资源支撑旅游的发展, 要充分整合各种资源, 应结合乡村游、民俗游、生态游, 为游客提供内容丰富的旅游活动, 才能促进游客旅游体验效果的有效提升。

三、红色体验的主题化

我国不少红色旅游景区缺乏个性与特色, 或“翻版克隆”其它旅游地的模式, 或张冠李戴、生搬硬套、或东拼西凑, 给旅游者杂乱无章和千篇一律的感觉。面对以上问题, 要根据红色旅游地地域、文化、红色历史的特点, 设计体验主题。主题是体验的基础, 而体验必须通过深刻印象来实现, 所谓印象就是体验的结果。一系列印象组合起来形成个人行为并实现主题效果。

将一个红色旅游景区主题化就好比是在写文章。对于红色旅游而言, 好的主题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是能够调整人们的现实感受, 充分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旅游氛围。每个主题都应改变人们的某方面的体验。红色旅游景区主题的指定, 本质上是向游客讲述在这里发生革命的故事。可以通过戏剧、影视资科、角色参与扮演的方式再现红色历史上的某一事件, 这些活动都可以成为主题拟定的基础。从全国红色旅游发展整体来看, 江西省瑞金市是全国发展红色旅游较早的地区,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 不仅瑞金的旅游产业已初步成形, 更重要的是他们正逐渐改变观念, 逐步加大体验的力度, 如江西省策划组织了“新世纪、新长征、新旅游”的活动, 行程3万公里, 完成了重走长征路的壮举。以重走长征路为主题, 这种体验式的活动大开展, 不仅使参与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成为珍贵的记忆, 也大大提升了红色旅游的知名度。

二是主题应该包含有最丰富的红色景区体验。主题必须将空间、时间和事物协调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游客的体验是完整的, 包含了空间、时间和事物的整合。因此要做到让游客“在适当的地方, 适当的时间, 体验适当的内容”, 红色景区的体验主题必须根据景区的特性, 寻找关联主题的景点。

三是主题设计要寓教于乐。突出爱国主义教育是国家发展红色旅游的基本要求, 也是红色旅游产品的一大基本特点。所以, 在设计红色旅游体验主题时, 要以突出爱国主义教育为基本原则。但要灵活地、科学地遵循这一基本原则, 要通过设计开发一些室内陈列展示与室外参与体验相结合的红色旅游产品, 来强化红色旅游产品寓教于游、寓教于乐的功能, 才会使所设计的红色旅游产品, 既突出爱国主义教育又拥有广阔的市场吸引力。如江西赣州市推出的“四大红色体验套餐”:以“追寻红色记忆”为主题的红色小影厅, 以“体验红色感动”为主题的红色歌舞节目, 以“倾听红色红典”为主题的珍藏红色故事“大家点”, 以“寻根红色中华”为主题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专题报告会。这种全新的参与式体验式的红色之旅, 给了游客许多启迪和震撼。同时, 要配合主题体验安排合理的服务项目, 不要过度服务, 尤其不要将各种无关服务随意的拼凑在一起, 服务项目的制定也要与主题相配合。

三、体验设计要强调互动和参与

红色旅游中的体验活动, 一般分为参与性、交互性两种。通过参与性和交互性设计, 可以把枯燥的历史遗迹、陈旧的文化景观转变成为游客与科技、历史、文化的过程式接触, 细节触摸式接触, 环境复原式接触, 奇巧游戏化接触。通过人与人交互式活动的组织, 通过群体角色扮演, 可以使历史文化中的社会角色与游客的社会角色及其旅途角色形成更替, 产生意想不到的体验效果。

上一篇:锚棚联合支护下一篇:移动化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