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工程造价质量

2024-06-18

提高工程造价质量(精选十篇)

提高工程造价质量 篇1

1 审核前的准备工作

(1) 读懂合同。合同条款繁杂, 有些施工企业在对文明安全施工措施费、价差造价、取费标准等方面找空子, 忽略细小条款对造价的影响, 或者干脆逆着合同的条款编制造价。

(2) 要审核图纸与实际有出入的部分, 有时施工方并未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还有就是签证部分审核施工方是否完全按照签证内容进行施工, 这些工作往往需要审核人员深入现场、实地调查, 才能得到准确的数据, 做到计量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3) 材料性能和价格标准。某项工程外墙装饰施工图要求采用不锈钢条板做造型, 而实际施工中, 施工单位分包商却采用铝合金材质来施工, 铝合金外表看起来和不锈钢很相似, 特别是从远处观看, 外行很难看出, 但材料单价却相差很多, 厚度不同有的相差几倍;材料的消耗量定额有明确规定, 但有的施工单位在上报造价时却在工料组合里增加消耗量, 这样分部分项工程的单价就会提高;施工中采用的新材料和新工艺, 虚报材料价格和材料用量也是普遍现象。

2 坚持审核质量标准

建设项目实体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而对于工程造价的审核则没有严格的条文规定。然而我们的审核工作也决不能听之任之, 我们要在工作过程中注意积累不同建筑类型的各种投资决算数据, 以此作为日后审核工作的控制数据, 同时注意与以前数据发生偏差时的数据分析, 找出偏差原因。

3 工程量的审核

工程量的误差分为正误差和负误差。正误差常表现在土方实际开挖高度小于设计室外高度, 计算时仍按图计但楼地面孔洞、地沟所占面积未扣;墙体中的圈梁、过梁所占体积未扣;钢筋计算常常不扣保护层;梁、板、柱交接处受力筋或箍筋重复计算等等;负误差表现在完全按理论尺寸计算工程量项目的遗漏。因此对施工图工程量的审核最重要的是熟悉工程量的计算规则。一是分清计算范围, 如砖石工程中基础与墙身的划分、混凝土工程中柱高的划分、梁与柱的划分、主梁与次梁的划分等;二是分清限制范围, 如建筑屋层高大于3.6 m时, 顶棚需要装饰方可计取满堂脚手架费用, 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方可计取支模超高增加费;三是应仔细核对计算尺寸与图示尺寸是否相符, 防止计算错误产生。对签证凭据工程量的审核主要是现场签证及设计修改通知书应根据实际情况核实, 做到实事求是, 合理计量。审核时应作好调查研究, 审核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不能见有签证即给予计量, 杜绝和防范不实际的开支。

4 各项费用计取的审核

各项费用计取的审核是工程造价审核的最后环节, 虽然工作量相对较小却是出入最大的地方, 一旦发生费用计取的错误, 将导致预结算价格的大幅上升或下降, 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

1.要审核费率的套用是否正确。审核时应根据工程规模及总高度审核其工程类别与所取费率是否对应, 其企业属性与所取费率是否对应。

2.要审核取费基数。单位工程不同, 取费基数也不同, 如土建工程取费基数为项目直接费, 设备安装工程取费基数为人工费, 而签证部分的工日数则只取定编费和税金等, 审核时应审核其取费基数及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3.审查结算文件的组成和具体项目。检查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符合计算规则、是否准确;检查分项工程的定额套价是否准确;检查定额缺项工程是否依据有关规定编制补充定额并报经上级建设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认可;检查工程价格计价方式是否按“结算价=合同价+设计变更价+签证价”进行编制, 其计价原则是否依据充分、资料明确、手续完善、价格合理;检查有关计价条款与招标文件是否违反“招标投标条例”;结算范围与合同承包是否一致;检查工程取费是否按施工合同约定及相关取费标准规定计取;检查工程工期质量如有特殊要求, 其赶工措施费或优质奖励是否按合同约定计算 (标底) 或报审结算以及施工图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一致, 与现场签订的工程量核定单一致;检查人工、材料、机械和设备的购买价格是否符合市场实际, 手续是否完备合法。

5 工程造价审核的主要方法

采用合理的审核方法不仅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将直接关系到审查的质量和速度。主要工程造价审核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项目归纳审核法。本方法适用于多层住宅, 小区里栋数较多, 结构形式和建筑风格分成几类, 每一类中又有几栋相类似的住宅。首先, 确定总体审核方案, 根据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建筑风格及有地下室的工程, 分别归类, 挑选有代表性的工程为主要审核对象, 将其栋号的特殊情况剔除, 放在系统审核中。如钢筋的设计与定额含量的差别, 塑钢门窗等。具体做法是: (1) 在总体审核方案确定的基础上, 选出审核对象的栋号计算工程量。 (2) 深入施工现场搞调研, 核定新材料、新工艺的生项定额, 即:单方工、料、机, 实际发生的基础数据。 (3) 对本工程使用材料, 深入市场调研摸清底价, 为编制材料补充核算价格提供基础数据。 (4) 依据预算定额编制原则, 根据现场测定资料编制有关发生项定额。 (5) 编制有代表性栋号的工程预算, 确定其统一价格标准, 在此基础上将每一栋工程按不同结构形式计算出建筑面积, 计算出典型栋号在其中所占比例, 代入统一价格标准。

(2) 全面审核法。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审核人重新编制施工图预算。首先, 根据施工图全面计算工程量。然后, 将本人计算的工程量与审核对象的工程量一一进行对比。同时, 根据定额或单位估价表逐项核实审核对象的单价。

(3) 重点审核法。这种方法类同于全面审核法, 其与全面审核法之区别仅是审核范围不同而已。该方法有侧重地、有选择地根据施工图计算部分价值较高或占投资比例较大的分项工程量。

(4) 相关项目、相关数据审核法。施工图预算项目数十、数百, 数据成千上万。这些项目、这些数据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要我们认真总结、仔细分析, 就可以摸索出它们的规律。我们可利用这些规律来审核施工预算, 找出不符合规律的项目及数据, 如漏项、重项、工程量数据错误等, 然后, 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重点审核。

6 结语

如何提高工程质量意识 篇2

《如何提高工程质量意识》建设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设工程应以质量为中心,只有高质量才有高效益。一是高质量工程能延长用户的使用寿命,创造出成倍的使用价值。二是高质量工程能使企业赢得信誉,占领市场。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的良好机遇,要把握好这个机遇,促使建筑业飞速发展。而这个机遇能否抓住,关键还在于工程质量。工程建设要以质量为中心,以质量兴业,这是发展经济的新形势。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建设者,一是树立建设高质量工程的意识。二是齐抓共管工程质量。公司要通过举办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意识,并负责组织建立好各级质量保证体系,制订质量管理制度、检查制度和奖罚条例,企业实施的质量管理体制,使每个建设者人人都重视质量,人人都是质量监督员。

提高工程造价质量 篇3

[关键词]教育实习 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黄翠红(1968- ),浙江湖州人,湖州师范学院教务处实践教学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浙江 湖州 313000)

[中图分类号]G6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9-0039-03

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的一门重要的综合实践必修课程,既是对师范生思想和业务上的多项综合训练,又是对师范生心理、思想、能力及知识等各种因素的全面检验与提高。面对当今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特别是全面贯彻《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的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师范专业教育实习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如何规范、创新教育实习管理,保证教育实习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动手能力、交流能力、表达能力等)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包括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等),已成为各高师院校普遍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强化师范技能训练,为开展教育实习奠定坚实基础

1.学校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着手,采取“平台+模块”的培养模式,加大教育专业课程。前两年为基础平台教学,开好、开足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及学科教学法等师范必修课程,加强学生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后两年为模块方向课程,进行教育见习、教育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同时,根据师范生就业需要,在培养方案中设置其他模块方向,供师范生选修,以培养师范生的全面素质,拓宽知识面,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2.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从师技能水平。组织“三笔字(毛笔、钢笔、粉笔)”“演讲”“说课”“课件制作”等教师基本技能的训练和竞赛。制定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实施意见和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训练大纲。从学生入校开始,实行四年一贯,全程开展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明确不同年级师范生教师能力培养标准,对各年级师范技能进行系统化培训,还可以推出学生职业技能考证制度,全面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3.创新模式,学做互动,开展“拜师学教”实践活动。“拜师学教”活动充分体现了教育专业的特点,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一种有益尝试。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教育实习基地资源,遴选基地学校的优秀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从大二开始到大三有组织、有步骤地与指导教师结成对子,明确每个指导教师带3名学生,至少每周安排半天时间进行“拜师学教”活动,分四个步骤:(1)观摩指导教师的教学生活及工作,同时担任指导教师的教学助手,从事学生辅导、作业批改等工作;(2)着重建构现场实际教学经验,包括教材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演示、听课、评课等;(3)模拟教学,试讲一堂课,课后与指导教师共同反思;(4)教学总结与科学研究。通过“拜师学教”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可让其尽早熟悉基础教育、懂得基础教育、适应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内容、任务及目标,采用不同形式和方法,有序推进,为教育实习乃至毕业后走上教育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探索教育实习有效模式和机制,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1.改革实习模式,体现教育实习实效性。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和范围的不断扩大,教育界也正在积极探索教育实习新模式,一些学校提出了“分散实习”“顶岗实习”“混合编队式实习”等各具特色的教育实习新模式,但是大多数高校仍然沿用传统的“毕业前一次集中定点实习”模式。这种模式把教育实习从整个教师教育过程中剥离出来,成了一个与学科教育脱节的独立的环节,而教师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专业发展过程,应该在中小学校这一大环境下进行。因此,教育实习形式应该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形式之外,还可从学生入校开始,开辟教育实习与基础教育改革研究相结合、与社会调查相结合、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与学生科研相结合、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相结合、与毕业预分配相结合的新天地,从而全面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与社会适应能力。

2.实行分层管理,促进管理模式多元化。教育实习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极为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不仅是大学的内部事务,而且与地方行政部门、实习学校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作为高师院校,应该从教育实习现时状态出发,充分考虑高校、实习学校和学生的受益价值,努力探索教育实习管理的新模式,整合力量,分层管理,促进教育实习管理模式多元化。首先,应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高校、实习学校组成的“教学团队”,构建高校与市县教育局、实习学校共同参与、紧密配合、共育合格师资的新机制,协调管理,分工负责。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育实习的协调和监督;高校负责教育实习计划的制订、实施和实习经费的保障;实习学校主要负责教育实习的过程教学与指导,其任务在于指派优秀指导教师,加强对实习生教育实习各个环节的全面指导,和高校一起评价、考核实习生实习情况。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充分发挥好三者的作用并凝聚成合作精神的关键在于高校要有所作为。高校要从“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出发,在加强教育实习研究的同时,充分发挥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深入中小学广泛合作,争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努力创设出富有地方特色、符合地方教育特点的有实效的教育实习模式。其次,高校内部也要建立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下属学院负责人组成的“教学团队”,建立教育实习与招生、就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将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带队管理与学校招生宣传和就业工作紧密结合,按地区分派到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包干负责。教育实习实行“学院包干负责、带队教师全程指导、学校领导带队巡视”的管理模式,实行分层管理,责任到人。教务处落实实习任务和组织学校领导巡视工作,主要起协调管理的作用;各学院(系部)首先要取得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协助,由教育行政部门联系实习单位,落实实习任务;带队教师到实习学校具体落实实习生的实习年级、班级、教材、宿食等问题,带队教师在人数众多、专业背景不一的综合实习队伍里,以团队领袖的身份发挥着核心作用。经过教育实习,各市县区教育局与实习学校对高校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为学校更好地开展教育实习、招生、就业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3.改革评估督查模式,建立统一协调的教育实习管理长效机制。为了确保教育实习质量,高校常常会联合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一起对实习生的实习质量进行督查、评估。大部分高校每年或两年召开一次教育实习总结交流会,听取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学校领导对实习生教学、高校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但是随着招生数量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实习基地的不断增多,分布越来越广,这种大规模的集中交流已不现实。针对这种情况,高校要适时改变教育实习评估督察模式,教育实习工作总结交流可以由“请进来”向“走出去”转变,由“集中”向“分散”转变。高校应该走出学校,由学校分管领导、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学院分管领导组成一支教育实习巡回检查队伍,到各地进行教育实习巡视,全方位了解实习情况。这种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第一,将大规模的实习总结交流会化为分散的座谈会;第二,将远距离的沟通化为面对面的交流;第三,能够真正听到教育局和实习学校对高校教育实习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第四,有利于高校和实习基地学校建立长期的、稳定的、双赢的关系;第五,有利于巩固学校招生、就业和教育实习“三位一体”管理模式。

三、健全系统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实施规范管理

要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必须特别强调从严治教、规范管理。高校应该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一整套系统科学的规章制度,并根据形势发展不断健全与完善。

教育实习工作也是高校一项教学系统工程,必须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才能取得持久的效果。规章制度的建立,应立足于影响教育实习质量的关键因素,做到“对症下药”。一是建立健全教育实习的组织与管理制度,明确学校、学院、系部各级管理机构的管理职责,制订科学规范的操作程序,使教育实习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顺利进行。二是建立健全教育实习经费管理与使用制度,保证一定的经费投入,为教育实习顺利开展提供物质和经济保障。三是建立和健全带队指导教师的遴选机制和激励机制,制定合理的教育实习带队教师工作量计算办法和鼓励高水平教师带队指导的政策与措施,调动教师参与教育实习带队工作的积极性。四是建立健全与教育实习有关的学籍管理规定,明确对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端正科学态度,保证精力和时间投入。五是建立健全教育实习成绩评定制度,制定学生实习成绩档案册,明确实习成绩评定程序、评定内容和评定标准,规范、严肃实习成绩的评定工作。六是建立健全教育实习档案制度,确保教育实习总结、成绩、教育实习调查报告、教案等各环节教学资料档案完整、规范,实现对教育实习的全程监控。七是建立教育实习质量监控机制,这是保障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手段。及时开展教育实习评估检查和教育实习先进集体与个人、优秀教案与优秀调查报告的评选工作,做到以评促改、以奖扶优。

四、强化教育实习关键环节的管理,是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的核心

要提高教育实习质量就要强调教育实习过程管理的全程性,强化关键环节的管理。

1.学院(系部)包干负责,落实实习任务。教务处每年根据实习人数及地区分布情况分配实习任务,划分实习管理包干地区,确定实习带队教师、实习组长和实习生详细名单。学院(系部)以实习包干地区为单位,落实教育实习任务、基地管理等,实习期间由学院和带队教师全程负责过程管理。

2.带队教师全程蹲点指导,确保实习质量。教育实习质量的保证主要由两方面因素构成,内因是学生,外因是带队教师,内因通过外因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带队教师队伍是提高教育实习质量的重要保证。学院(系部)要成立实习工作领导小组,每个实习点都要配备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带队教师,进行全程蹲点和遥控监督管理,负责实习生的思想教育、督促检查实习工作、协调各种关系、处理突发事件等,保证教育实习质量。

3.学院和学校领导巡回检查,加强实习检查与监督。实习期间,组织由学校领导带队,院办、教务处、招就处、学生处、团委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学院分管院长参加的教育实习巡回检查团队,进行教育实习巡回检查指导工作。通过走访当地教育局、实习学校,看望实习生,召开教育局、实习学校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和实习生座谈会,全面了解实习生的实习情况,加强与当地教育局、实习学校的沟通,加大对实习生的监督力度。

五、重视总结交流,注重培养实习生反思教学能力

1.以不同形式、不同层次做好教育实习的总结工作。首先,各学院在实习组长、带队教师总结工作的基础上,召开本学院实习工作总结交流会或汇报会,总结经验,巩固成果,找出问题,并对学校及本专业实习教学工作改革和今后组织实习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其次,学校在学院总结交流和召开带队教师、实习组长座谈会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年度教育实习工作总结及表彰会。开展教育实习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评比,可以有效提高学院、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工作责任感,为提高教育实习质量提供士气保障。

2.组织开展实习优秀教案和优秀调查报告的评选活动。优秀教案和优秀调查报告是学生教育实习实践能力和创新水平的展示,学校每年组织优秀教案和优秀调查报告的评选活动,将优秀教案和优秀调查报告汇编成册,一方面供下一届实习生参考,另一方面送到实习学校,在互相交流的基础上,增加实习学校之间的竞争意识。有效地推进实习教案和调查报告质量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

3.实习生返校后,学院可以组织教师对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情况进行验收。对返校后的师范生就“说课”、课件制作以及教案撰写等内容进行考核,对部分实习效果不明显,验收不过关的学生进行专题培训。确保人人参与、人人过技能关,真正达到“会备课”“会讲课”“会评课”,全面提高学生师范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汪颖.从教育实习看教育技术专业师范生从师技能的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5(12).

[2]李崇爱,万成.教育专业化进程中的教育实习:理念、目标、模式[J].现代教育科学,2006,(11).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高教[2007]2号)[Z].2007-02-17.

[4]孙晨红.改革教育实习的新设想[J].教育探索,2006(4).

[5]高思.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重大举措[J].中国大学教学,2007(2).

论如何提高工程造价审核质量 篇4

1 工程造价审核现存问题

1.1 对工程量的计算不够准确

工程量的计算是工程造价中十分重要的一步, 也是最为麻烦的一步, 工程量的计算是对工程预结算的一个主要依据, 如果工程量计算出错就会影响整个项目预算结果的准确性, 而工程量计算出错的主要原因是列出的工程项目与计算用的工程项目不一致, 于是就会出现错算、漏算、重算等现象[1]。

1.2 套用单价的不合理

现在的科技正在飞速发展, 新的产品及技术层出不穷, 使得在具体预结算中需要补充和修改的内容增加, 但是预结算的工作人员及审核人员没有及时的掌握和更新最新的数据资料, 依旧套用旧的定额, 使得最后预结算的数值不正确, 而且, 还有许多的施工单位, 为了抬高工程造价而采用套高定额单价等不合理手段, 导致市场上的价格混乱。

2 审核质量不高的几个主要原因

2.1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但是由于工程造价是一件十分辛苦、复杂的工作, 所以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工作人员都不愿意留在一线工作, 于是, 企业只能降低对工程造价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及职业道德的要求, 导致现在留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往往都是一些没有经验或没有较高专业素养的学生, 造价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 不论审核人员如何的费心都有可能出现错误, 这些错误都会影响到工程造价审核的质量。

2.2 现场取证较为困难

现在有部分建筑企业为了赚取私利, 常常会在工程量上做手脚, 于是就出现了虚报工程量的现象, 但是由于工程造价审核人员并没有及时的参与工程的施工过程, 所以不熟悉具体的施工内容与设计中所变更的内容, 很难得到准确的工程量, 变更签证、技术等资料, 所以, 即使发现工程量与实际工程量可能不符, 也很难进行现场取证, 这也是造成工程造价审核困难的原因之一。

2.3 工程造价内部管理不当

为了制造虚假的工程报价来获取自己的利益, 大部分建筑企业都会在多方面动手脚, 就会出现建筑企业与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串通, 让其做出多计算工程量、高定材料价格、提高取费标准等事情, 从而非法谋取私利, 在这种情况下, 建筑企业一般也会买通部分审核人员, 或有部分审核人员责任心不强, 就会降低工程造价的审核质量。

3 提高工程造价审核质量的措施

3.1 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想要从根本上提高审核质量, 就先要从工作人员抓起, 工程造价的审核人员一定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良好的职业修养和较强的专业性, 如何提高审核人员的素质呢?

首先要对在职的所有职工进行统一的培训, 不论在职人员的工作时间长短, 都要定时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 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在职人员的职业修养和专业技术技能[2]。

其次, 要在招聘新的工作人员时, 提高招聘的要求, 尽量保证招聘到的工作人员都具备较高的从业素质, 减少低素质人员的入职, 从源头处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最后, 需要职工之间、行业之间多多交流学习, 互相分享工作经验, 提高彼此的工作能力, 一起学习相关法律, 一定是要让工作人员做到懂法、知法, 坚决依法行事、依法执业, 能够严格遵守职业操守。

3.2 尽早参与施工过程

为了保证工程量的准确性、及时确定设计变更工作等, 工程造价的审核人员应当尽量在施工初期就能够深入现场, 对照设计图纸了解施工情况, 了解收集工程的相关资料, 对存在的问题可以拍照取证, 只有审核人员尽早的深入施工现场, 才能做到在审核工作中, 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最准确的数据资料, 对存在的问题有证可依, 提高审核工作的质量。

3.3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工程造价的工作涉及到许多的方面, 要想要提高工程造价的审核质量, 就需要内部工作人员有序的、高质量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制定一部完善的管理制度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管理, 可以有效的改善造价工作混乱的局面。

制定管理制度时, 一定要注意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不同的审核环节制定相对应的工作条例, 让工作人员可以明确自己的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 对待存在不负责任、受贿等现象的员工严惩不贷, 做到赏罚分明, 严格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员的行为, 为提高审核工作质量建立良好的基础[3]。

3.4 合理运用积累的工程造价信息

虽说工程造价呈现的是一种动态的特点, 但是有些工程造价的规律和经验是基本不变的, 比如说:单位面积混泥土或钢筋的用量、相关项目工程量之间砌筑脚手架与砌筑的关系, 经常会出现问题的地方等, 把这些能够长期使用的工程造价信息合理的运用起来, 能够快速提高审核工作的质量。但是, 要注意的是, 工作人员不可以盲目的依赖这些信息, 在使用时也要注意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 不要误用了信息或使用了已经失效的信息, 要及时更新这些信息的内容, 确定信息的准确性。

4 结束语

工程造价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作, 它将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总结到一起, 让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这个工程各个方面的情况, 还能让相关部门检查工程的安全和质量, 让人们能够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工程造价工作要求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较高的职业素养, 工程造价的准确性是影响到整个投资控制的重要因素, 所以, 提高工程造价审核工作的质量十分必要, 这不仅仅是某一位员工或领导做出改变就可以完成的, 而是需要整个企业和所有工作人员一起做出努力才能够做到。未来, 我们可以从每一位员工的综合素质抓起, 让审核人员尽早进入施工现场了解相关信息, 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来提高工程造价的审核质量。

摘要:建筑工程的造价审核包括了许多建筑工程相关知识, 工程造价审核的编审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知识和专业素养。随着现代建筑工程建设时间的拉长, 工程投资规模的扩大, 审计人员就会容易出现失误, 本文通过分析工程审核工作的现状和审核质量不高的原因, 提出几点解决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核质量,措施

参考文献

[1]曾丽花.关于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审核质量的思考[J].江西建材, 2015, (21) :240+243.

[2]张传友.浅谈工程造价审核质量的提高[J].福建建材, 2013, (9) :92-93.

提高工程造价质量 篇5

质量监督站 规划计划科(2012年4月28日)

公路工程是民心工程,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劣及地方经济发展的长治久安。近年来,虽然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建设管理水平持续提高,但是由于地质、环境、交通和材料等的复杂性,公路工程质量上客观依然存在一些质量通病。一般来说质量通病属于惯性特征,一种常见于工程中的各类质量问题,如模板安装完成后,浇注砼时,因振捣时间过长或过快,而导致离析或涨模;再比如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渗、漏、泛、堵、裂、砂、锈”等这种现象就属于质量通病,由于经常发生,犹如“多发病”、“常见病”一样。

一、当前工程建设中主要质量病害

交通工程建设量大面广,参与施工的企业和人员较多,其基础和水平差距较大,很不平衡。施工操作不规范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稍不留意就会出现质量问题。下面就几类代表性的质量问题进行阐述。

1.土方回填压实不足

路基土回填压实质量通病主要表现为压实度不足。主要原因是不按规范规定的虚铺厚度回填,不按分段、水平、分层技术要求回填,而是随高就底,层厚不一地胡乱回填,或者分段回填的搭接不是按分层倒退台阶的要求填筑和碾压,或者是无法碾压的边角部位,未用夯打,结果不能将所铺层厚内的松土全部压实达到要求的密实度;填土中挟带块状物,妨碍土壤颗粒间相互挤紧,达不到整体密实效果,加之块状物支垫碾轮,易产生叠砌现象,导致块状物周围存留空隙,日后发生沉陷;回填土中挟杂有机物,有机物腐烂后土层中易形成空洞;超过压实最佳含水量的过湿土,很难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易造成路基不均匀沉陷,使路基结构变形。

2.桥涵结构物的外观质量不佳

桥涵结构物的外观质量不佳,主要表现在混凝土表面蜂窝麻面、水泡气孔多、颜色不一致、线条不顺直等,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较多,主要有水泥等原材料品种混乱,造成混凝土外观颜色不一致;砂石的级配控制不好,造成混凝土表面粗糙不光洁;混凝土的水灰比及拌和时间控制不准,含水量选择不到位,诱发水泡气孔的形成;模板质量控制不严格,模板表面不干净、未上脱模剂,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支撑加固的强度不够,诱发变形;混凝土工程的拆模时间控制不好;混凝土工程的后期养护不到位。

3.水稳基层产生裂缝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裂缝有两类:一类是强度不足引起的裂缝,与结构设计和施工质量有关。只要优化结构设计和加强质量管理,这类裂缝是可以清除的。另一类是收缩裂缝,因为水泥稳定碎石是一种快凝的胶凝材料,和其它胶凝材料一样也有收缩的性质,主要是干缩和冷缩。当发生收缩时,如受到底层或者其它因素限制,就有出现收缩裂缝的可能。主要原因有:一是施工含水量过大。收缩裂缝的发生与发展和含水量有密切关系,含水量大则干缩和冷缩都大,因而施工中必须严格控制含水量。二是压实度不够,结构中存在大孔隙的结构有可能产生较大的收缩空隙,也是水分的藏身之处。三是施工期间重车行驶的影响。在混合料结晶结构形成后,车轮作用使结构破坏产生细微裂缝,收缩裂缝就有可能在这些地方出现。四是刚度增长的影响。混合料基层的刚度随龄期的增大而增大,变形能力减少,容易因收缩而开裂,故混合料的刚度不宜过大。

4.沥青路面早期破损

沥青路面早期破损是指路面在竣工后通车不久或

一、两年内出现多处或大面积裂缝、破损。其原因主要有:路面工程片面追求平整度,而忽视压实度的要求;材料到场及终压温度偏低,甚至在低温情况下过度碾压;材料配合比不当,基质沥青未达标;路面基层甚至路床、基底承载力不足,弯沉值过大。另外,由于路面基层材料的收缩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也会引起早期破损。由于雨雪水沿道路裂缝渗入路面基层和土基,降低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造成局部变形,扩展成网状裂缝。碾压中产生的细微裂纹及反射裂缝虽初期不影响行车,但在水分侵蚀及阳光照射下,成为促使面层沥青混凝土疲劳开裂的催化剂,大大缩短沥青路面寿命。

二、质量通病的影响要素分析

质量通病发生的机理事关三个关键要素:施工工艺、施工材料、技术设计。1.施工工艺是交通工程建设者在施工过程中形成实体工作量的主要步骤,是目前国家规定或相关单位经常实施的具有普遍性的施工行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交通工程各分项工程及每一个施工内容都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施工模式和作业规范,依据这些规范和要求,施工形成后的实体的质量是有保证的,但由于工程施工的特殊性和一些单位过分追求利润,造成施工工艺的程序、步骤错误或人为缩减,如路基土方施工中的不按分段、水平、分层技术要求回填,填土中挟带块状物,含水量过大等,这些都造成了事后路基的病害发生。

2.施工材料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材料的优良直接关系到交通产品的优劣,现实施工中,材料的用量大、品种多,加之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材料市场总体质量水平参差不齐,使用到不合格和不稳定材料的风险很大,可以说,稍不留意就有发生的可能,比如说石灰、水泥、钢材、石料等。石灰的质量关系到路基是否成型、是否能按设计达到规定强度;水泥的优劣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还直接影响到构造物外观的光洁;钢材的质量至关重要,不合格的钢筋无疑是一个个隐形的杀手,由于现代桥梁大都使用预应力结构体系,这些问题处理不好,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3.技术设计是避免质量通病的前提,一个合格的产品首先要求设计没有缺陷,否则再好的材料和工艺都是徒劳。比如目前路面基层施工中水泥稳定碎石,由于材料的特性,容易发生水稳施工后产生裂缝,从而造成沥青路面的反射裂缝,引起路面早期破损,这是由于材料本身属性造成的,单纯从工艺和常用材料入手,是无法避免的,必须要借助技术更新和技术设计来协助解决。

三、质量通病治理手段

质量通病治理的主要思路就是在合格施工材料、优良的设计条件下积极推行标准化施工。具体手段是:

一是编印工程通病防治手册。治理问题首先要知道是哪些问题,为掌握常见质量通病,可以通过调查摸底,依据平常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工程建设中的薄弱点和主要存在问题,列出防治对象,逐一进行分析,找出治理的关键工序,系统地整理和汇编,建立标准化的施工和标准化的控制机制。

二是依托现有交通工程联席会议、交通工程招投标领导小组等平台,形成专家会商、咨询制度。强化设计管理,加强对抗裂水稳等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提高路面设计的精度和质量的安全储备。如水泥稳定碎石类应加强施工数据的收集和实体的观测,设计时采用抗裂结构,即使用骨架密实型结构,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长处,减缓施工后出现的裂缝。加强应力影响深度的研究,归纳和总结出兴化地区一般道路的路基路面影响范围,重点加强对应力影响范围内的路基和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做到好钢用到刀刃上。

三是加强材料源头管理,防范于未然。严格施工现场材料的进场管理。建设、施工、监理单位和检测机构应认真执行有关材料的进场(包括加工后二次进场)核验和见证取样制度,施工、监理单位应各自建立材料进场登记核验台帐,台帐内容要详细、真实,有书面记录和责任人签字。

四是严格执行交通工程十项制度。通过明确的制度规定,构建起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有效体系,这个体系主要发挥起总体控制的效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覆盖网络,确保交通工程建设产品的质量稳定,争创优良工程。

五是定期举行培训班,提高参建单位人员的业务技能。现代社会的竞争,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一个优秀和熟练的技术工人是一个无形的资产,同时也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交通工程的建设项目,目前来讲,技术基本没有障碍,技术也普遍成熟,可以说,大家都知道怎么做,但细节把握上相差甚远。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就体现在参建单位人员的素质和技能上。通过学习和培训的方式,努力造就一批,甚至一大批技能型人才,是交通工程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今后交通工程质量稳步提升的关键所在。

提高工程质量 促进社会和谐 篇6

【关键词】质量问题;质量问题;原因;措施

【Abstract】On engineering quality supervision according to some recent experience, on how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were shallow, with an aim to initiate, hop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contribute to a modest city.

【Key words】Quality;Quality problems;Causes;Measures

1. 概述

(1)质量与和谐这两个概念的范畴不仅是物质的,而且还有精神文化的;不仅有个人的、产品的,还有社会的。质量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映照出政府管理的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程度以及社会和谐程度。工程质量是“大质量”的主要组成部分,浓缩了建筑企业的综合素质,包含了建筑企业领导者的境界、队伍的素质、技术水平的高低、企业文化的优劣,也标志着政府对建设行为监管的水平。工程质量关联到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阶层、各个阶段,深入到每个家庭、每个社会团体,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环节。因此,工程质量与社会和谐密不可分,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公民的幸福指数,影响到家庭、团体及社会的和谐度。

(2)工程质量是广大市民普遍关注的问题,由于建筑产品具有空间固定性、生产单件性、露天作业及生产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必然程序繁多、涉及面广,且协作关系复杂,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中会显现出来或大或小的质量问题,如何加强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已越来越引起建筑业人士的重视。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工程质量与人民群众利益以及社会和谐的关系更加密切,对质量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目前工程质量以及质量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各级政府必须有所作为,切实履行监管责任,通过提高工程质量,促进社会和谐。

2. 存在的质量问题

我市建筑工程质量应该处于受控状态,质量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但不可否认,一些在建工程和急于投入使用的工程尚存在不少的施工质量问题,有些甚至严重危害到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功能。

2.1工程实体质量问题:一是占建筑对象施工成本达70%的建筑材料的采购、保管、运输、供应各环节中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质量问题。其中大部分建筑材料直接危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和工程质量安全,如钢材、水泥、管道、板材、涂料、建筑外窗、电线电缆、开关插座、综合布线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二是施工操作不规范,屋面渗漏,室外墙面龟裂;水泥地面空鼓、起砂;门扇厚度不够,门窗缝隙大;地面瓷砖规格及铺贴工艺差,表面平整度差; 个别低窗未设安全护栏,个别屋面护栏高度不足; 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等现象;有的室外工程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有的工程使用非轻质材料将砖墙砌在楼板上。三是砼回弹强度不满足设计要求,外观缺陷时有存在。

2.2质量行为问题:有些工程违反法定建设程序,未办理相应手续就盲目开工建设;有些工程盲目追求施工进度,节约成本,留下很多质量隐患;部分企业内部管理薄弱,质量安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规章制度形同虚设;大牌子小队伍、施工企业人员素质低、责任心差现象时有存在;竣工验收把关不严,竣工验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3施工安全问题。

2.3.1企业安全管理:

(1)工程项目部未建立以项目经理第一责任人的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2)工程项目未制订各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工程项目部未能按规定配备专职安全员。

2.3.2现场文明施工;

2.3.3钢管外架;

2.3.4模板支架;模板支架搭设高度8m及以上,跨度18m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专项施工方案未能按照规定组织专家论证。

2.3.5高处作业 ;

2.3.6边坡、深基坑及监测: 《福建省建筑边坡与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闽建建【2010】41号文件。

2.3.7施工用电。

2.4质量控制资料问题:

2.4.1目前执行标准::福建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文件管理规程》DBJ/T-13-56-2011

2.4.2要求建设、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按照规程做为相关工作,并积极协助施工单位完成归档整理工作。

2.4.3主要项目:土建,水电、智能、通风空调工程。

(1)工程项目部外(花钱的)。检测报告:“五强二比”等、外加剂、掺合料、防水材料、隔热保温、涂料、腻子等。结构安全功能性(幕墙 、门窗 、节能、室内环境检测)、地基基础、主体检测资料(4.8)等。

(2)工程项目部内。

A.图纸会审、测量放线记录、施工记录(工程定位、地基钎探、地基处理、试桩、桩基施工、结构吊装、预应力张拉、有粘结预应力灌浆、大体积砼测温、开盘鉴定、砼施工记录、烟(风)道、垃圾道施工记录、屋面地面坡度检查记录、施工日记等)。

B.检验批 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C.外墙、屋面、地下室、淋水蓄水防水试验记录。

D.垂直度、标高、全高、沉降观测记录。

E.施工准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技术交底等)。

F.竣工文件(竣工测量、竣工报告、单位工程验收记录、保修书、竣工图)。

2.4.4我市质控资料目前存在的问题:

(1)装修材料、保温节能材料未送检,室内空气质量未检测。

(2)钢筋接头检测未按楼层划分检验批,楼板中通长钢筋接头未抽样送检。

(3)常缺砼开盘鉴定试块报告,同条件养护试块留置不足。

(4)个别重要的设计变更未图审。

3. 存在质量问题的原因

我市目前房屋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是由于诸多因素混生互动、恶性循环、相互影响的结果。例如:参与建设各方责任主体不能正确履行职责,存在违法质量行为。建设单位不报建、不按建设程序办事;有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则过度压低工程造价;也有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选购质量低劣的建筑材料或设备;有的监理单位监管不到位等,致使很多房屋建筑工程中质量问题屡禁不止,甚至导致一些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认识问题。全社会对建筑业的认识偏差,认为建房子是粗活儿,且建筑企业多,谁都能干,所以在招标时无理低价中标;有的是建设方管理者认为中标价压得越低就越能显示自己的廉洁与清白;有的是建设方管理者认为反正是卖方市场,条件再苛刻也总有建筑公司愿意接受,忘记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3.2施工、材料方面的原因:

(1)在施工过程中,管理混乱,没有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工序质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严重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2)工程施工队伍素质过低,各施工企业内部新工人比较多,技术培训跟不上,工人技术素质较低,操作时不按规程顺序进行,尤其是许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导致了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下降。不少建筑企业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无法按照设计与施工图纸的要求进行规范性施工。

(3)由于材料选用方面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也比较常见。如某工程内墙装饰涂料,由于质量不过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变色、脱皮等情况;有的饰面砖由于吸水率过大及外形规格不整齐,马虎施工,致使外墙饰面砖釉面爆皮、空鼓、脱落及灰缝不均匀等质量通病,造成外墙渗水;有的石膏板质量低劣,在空气中容易吸湿受潮,因此形成石膏板顶棚出现变形,板块中间出现下垂、板块翘角等质量通病。由于材料及设置质量低劣而造成的质量通病比较普遍,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3.3工程造价方面的原因: 房屋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关系,造价过低,会增加施工企业经营压力而疏于管理,材料质量无保证,如当前铝合金窗的质量通病是比较普遍存在的,铝合金型材的材质不均匀,表面防腐层质量差,很短时间内就氧化,密封绒条太小,窗锁与走轮质量差等,这是施工企业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与配件的原因造成;有的工程屋面防水材料不能选用档次较高的新型防水材料而多是选用石油沥青油毡等低档的防水卷材造成天面防水层耐久性差,容易产生渗漏。房屋工程的投资价格应严格控制,适当的节约不是盲目的压低造价,否则会造成“低价低质”的局面,这也是产生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3.4现场监理不到位的原因: 施工现场监理行为不到位是造成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个别监理单位超越资质承接监理业务,项目监理机构的人员资格、配备不符合要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监理人员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未进行严格审查,没有严格执行见证取样制度,有的项目监理机构甚至未按规定程序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许多质量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 一些监理受制于业主,有些质量问题的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业主代表对施工单位的不正当干预,对于和业主代表有关的质量问题,监理往往慑于业主的压力而不敢坚持督促改正;有些监理人员素质较低、责任心不强、待遇较低,施工单位为了让监理网开一面,所以经常会给现场监理人员一定的报酬,监理人员对一些质量问题也就睁一眼闭一眼。

3.5建设管理的原因:目前,因为没有推行工程管理制或代建制,绝大多数政府投资工程分散在政府各个部门投资建设,或者是政府委托某个部门负责建设, 投资建设者或被委托者因为不懂得工程管理,导致从招标环节开始就产生诸多管理问题;有的业主代表缺乏基本的工程管理知识,违规操作,无理压价、拖欠工程款,迫使施工单位为保证工程利润而偷工减料;工程竣工阶段,不严格把关,很多建筑抢时间、抢工期、抢效益,打破了许多建筑常规,导致施工单位冒险不按标准规范施工,给工程留下诸多质量问题。实行竣工验收备案制后,建设单位在验收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自行完成竣工验收工作,没有监督机制制衡,竣工验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6质量检测问题检测单位与监理企业的情况有类似之处,虽然规定检测业务由建设方委托,但实际上该项费用多有施工方承担,业务委托也就由施工方委托,所以,那家检测机构“好说话”、价格低,就委托那家来做,导致有些检测项目不能保本,随之出现假报告,一方面迎合施工企业,另一方面降低成本。还有一些施工企业和建设单位又把功夫下在了检测人员身上,让他们做检测假报告,使先进的检测仪器失去作用,成为摆设,使一些劣质材料和设备顺利地用在了工程建设上。

3.7监督管理问题。

(1)一是验收标准以及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管施之以宽。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中,大多表比较关注关系到结构安全、使用安全等方面强制性条文的贯彻情况,对那些违反一般性条文的质量问题,往往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而这些问题也足以给房屋使用者造成困扰。

(2)二是因政府监督部门受自身人员数量所限,监督工作不到位。自我国推行监理制度以来,设想由监理人员把住质量关口,但事实上,监理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监理的监督行为从根本上缺乏强制性,用一种市场行为去约束另一种市场行为,本身就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或法制原则。质量问题从建立手中漏出的情况比比皆是,一般都是在处罚施工单位时连同监理单位一同处罚,有的虽没有处罚监理单位,是出于对他们处境的同情。

(3)三是立法缺位,目前的建筑法、质量管理条例,都以城市建设工程为立法对象,所以对广大农村不太适用。对村镇工程质量监管的执法主体、法律程序等都没有相应的专门法律法规,各地都处于探索阶段。

4. 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

4.1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编制详细质量计划及合适的施工方案。

(1)施工单位应建立从项目经理到项目总工,从项目质量监督部门到涉及质量管理的其他部门,从专职质量员到项目工长再到班组之间的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质量管理网络。明确各级各部门、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特别要明确土建、安装与装修之间的质量保证关系,使质量管理不出现真空;保证质量员对质量管理与监督具有权威性和质量否决权。

(2) 将工程合同中所提出的质量目标层层分解,编制出详细的质量计划。质量计划不仅要详细,更要注重实效,要确实起到指导工程质量创建的目的,绝不能流于形式。对施工方案的选择要本着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对于工程关键部位和特殊工艺必须确定专项施工方案,这对工程质量的保证是极为重要的。

4.2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素质,改进施工工艺。 提高施工企业管理人员的技术素质,熟练掌握工程质量问题形成的规律并具有预防工程质量问题的技能,有效地指导本企业施工技术工作。 改进施工操作工艺,对一些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工艺要加以改进。对某些容易形成工程质量问题的部位或工艺要加大管理力度,以预防工程质量问题形成。 加强施工技术人员对规范、规程的学习,认真组织施工,倡导优质服务,建立有效的奖罚机制。对违反规范、规程施工造成质量问题的予以严惩,对能按质按量,有效消除工程质量问题的技术人员作出奖励。

4.3保证各类建筑材料质量。 保证工程用材的质量,必须把好“三关”。一是采购关,要按照物资供应计划选择符合材料,通过招标方式订立合同,按照合同供应材料;二是试验关,所有材料进场要附带出厂合格证和材质化验单,对需要复试、试验的材料及时做好检验工作;三是使用关,建立材料台帐和库存记录,保证材料在保质期内用在工程上,绝对不允许未经审批使用过期变质材料。

4.4处理好质量与工期、效益的关系。 在质量与工期发生矛盾时,应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认真分析研究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保证工期的各种可行方案。避免出现靠牺牲质量来换取工期的结局。事实上,质量做得好,既对企业当前效益有利,减少返工,减少浪费,更对企业的长远利益有利,会提高社会信誉,增多施工任务。通过加强质量管理,多出精品工程,以优良的质量信誉,赢得市场的青睐,最终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4.5加强现场监理管理。 监理企业应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加强项目监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投标承诺配备监理人员,并督促现场监理人员认真履行各自监理职责。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施工现场监理质量。

4.6适当提高质量通病的易发部分工程的造价。 从我市的实际状况出发,对一些容易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部位,应适当提高工程造价,有关部门应重视,杜绝一味地降低工程造价,而忽视工程质量的现象。

4.7加强竣工验收前后的质量控制。 一方面,要认真核对合同、图纸、技术核定等文件,保证工程承包范围内工作量的完成;另一方面,要协调好土建、安装、装修及生产设备各单位的竣工收尾工作;另外,要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否则不仅给受损方带来损失,还会造成新的施工周期的出现,影响质量,耽误工期;最后,做好资料整理收集工作,保证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如期进行工程竣工验收。

4.8明确监督队伍定位,充实监督力量。

(1)首先,必须确立工程质量由政府监管的基本原则,不可动摇。过去某些建设主管部门的领导有想把工程质量推向由市场行为约束的想法,不符合工程建设的实际。从政治上讲,工程质量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关乎经济发展质量,关乎社会和谐,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与义务。从法律层面讲,对工程质量的监管是强制性的执法行为,不可以用市场手段来完成。其次,根据各地建设规模,按比例配备监督人员,界定职责、建立制度,订立工作标准。

(2)目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执法存在缺位现象,因此某些质量问题留到了业主手中,造成许多社会问题。广大购房者对有的质量缺陷无力识别,有的无力解决,还有的投诉无门。一次,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必须负起这个责任,要对监督工作进行评价与责任追究。

5. 结语

浅谈工程造价审核质量的提高 篇7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特别是房地产开发的迅速发展, 建筑业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 固定资产投资越来越大, 为了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做到合理的资金分配, 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 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 因此应重视工程造价审核工作, 提高工程造价的审核质量。工程造价贯穿于建设阶段的各个环节, 工作范围较广, 责任重大且要求极为细致, 提高工程造价审核质量, 可不断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对企业的品牌产生重大影响, 审核不当势必就会造成资金的浪费和流失。因此提高工程造价审核质量水平, 增强审核风险意识具有重要意义[1]。

1 审核质量现状

建设工程的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与审核是件非常系统和繁琐的工作, 要做好这项工作, 需要编制及审核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 认真细致地去对待, 但无论预结算审核人员水平的高低, 在具体的预结算编制及审核工作的开展中, 因工作的复杂性、易变性等原因, 难免存在一些差错。

1.1 工程量计算不准确

工程量计算是审核预结算工作之中最为繁琐, 最为耗时的工作环节。工程量计算作为预结算的一个主要依据, 会直接影响预结算结果的准确性。工程造价的构成项目相对复杂, 变动相对频繁, 增加了预算及结算的计算难度。工程量计算不准确主要表现在工程量计算不是按照消耗量的定额规则计算、列出的工程项目与计量规则的工程项目不一致, 出现漏算、重算与错算等现象;对于存在两个施工单位承建的工程项目, 常出现导致交叉工程重复计费的现象;对于工程因设计变更, 结算工程量是计算了变更增加的项目, 却没扣除标函内原有的项目, 从而造成工程量重复计算。

1.2 单价套用不合理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 新的技术、材料及结构的不断涌现, 使具体的预结算中需补充的项目、内容及定额缺项现象增加。首先, 预结算编制及审核人员因缺少调查和可靠的第一手数据资料, 施工现场的实际施工经验, 致使套用定额或补充定额含有较多的不合理性;其次, 施工单位通过套高定额单价等不合理手段抬高工程造价;最后, 市场经济下的价格瞬息万变, 价区外材料价格与市场价格差距较大

1.3 费用计取不准确

取费要严格地依据工程项目所属地的工程造价的相关管理部门所颁发的文件以及制定的规定计取费率。费用计取不准确主要表现在计费文件的时效性、工程类别的选取、信息价的选定、劳保等级的确定, 税率的确定。

2 审核质量不高原因分析

2.1 造价职业人员的素质不高或者自身过失

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与审核需要造价职业人员具有良好的思想修养和职业道德、扎实和广泛的专业技术知识、较强的市场调查分析能力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等综合能力。由于工程造价工作比较累并且常加班, 因此很多有丰富经验的造价人员都纷纷转行或者不在第一线的岗位上, 第一线的岗位人员常常是一些刚毕业或者只工作两三年的大学生, 造价职业人员的素质偏低。另编制人员如何的耐心细心, 都仍然有出现错误的可能, 比如工程量的计算错误, 套定额时输入出错等过失。

2.2 取证困难

虚报工程量是建筑企业常用的伎俩, 主要体现在增加本来没有施工的项目、假借联系单做一些弄虚作假的行为、反复计算工程量等, 由于造价审核人员前期未进行参与施工过程, 不熟悉具体的施工及设计变更内容, 重新计算工程量比较困难。对于隐蔽工程若发现工程量计算与实际可能不符, 要进行现场取证也比较困难。另变更签证内容不具体, 技术资料不完整也会造成审核困难。

2.3 工程造价管理内部控制系统失控

建筑企业为了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 工程造价肯定存在着很多的水分。为了较好地审核工程造价, 需要各方的专业人员相互配合、互相协商, 但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造价审核人员经常脱节, 交叉作业较少, 甚至有的现场管理人员为了各自的利益, 与有关人员串通做假签证, 多计算工程量, 造价人员高套定额、高定材料价格、提高取费标准等, 从而谋取非法利益。再加上监理单位个别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或者接受乙方的好处, 有意签署偏向乙方的意见, 无形中增加了审计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

3 解决措施

3.1 提高审核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提高审核质量, 归根到底, 最终还是取决于人的因素, 要求造价人员既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技能, 更要懂得相应的法律、法规, 依法行事, 依法执业, 使自己的行为, 自身的行动,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要提高审核人员的思想素质, 要求造价人员具有钻研精神, 不断学习造价部门颁布的新文件、新规定、新规范, 碰到不懂的地方, 应积极与同行沟通;另外要求造价人员要具有强烈的责任心, 严格遵守职业操守, 不徇私舞弊, 做到公平、公正, 问心无愧;最后, 造价人员应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 做到心中有数[2]。

3.2 建立健全完善规范的审核制度

工程造价的业务涉及的范围很广, 面临的情况更是千差万别, 涵盖多种学科和专业。因而, 在制定规章制度之时, 就有必要根据审核的不同环节和事项, 参考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再依据规模因素、项目结构, 同时考虑成本和效益, 制定出一系列符合各专业特点的规章制度, 明确职责权利, 做到奖罚分明。为了建立和完善审核制度, 施工单位应实事求是编制相关的工程资料, 相关审核人员应能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复测, 以确保审核资料的真实、准确, 保证送审资料的可靠和全面, 特别应严把现场签证和材料的审核, 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3]。

3.3 尽早深入现场, 全面掌握工程动态

由于设计变更联系单的提交签字有一定的时间性, 当对现场签证或者工程结算进行审核时, 施工过程的许多隐蔽工程难以再现。因此, 工程造价审核人员应尽早进入现场, 对照图纸查看施工情况, 是否发生工程变更, 与建设各方进行座谈, 了解和收集工程的有关资料, 有必要时进行跟踪拍摄取证, 及时掌握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协助业主及时审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工程结算等发生的费用。只有审核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 掌握施工现场的工程动态, 并把信息及时反馈给施工方确认, 才能扭转日后签证、结算审核工作的被动局面, 提高造价审核的质量[4]。

3.4 工程造价信息的积累与运用

工程造价信息是一切有关工程造价的特征、状态及其变动的消息组合[5]。由于生产周期长, 工程造价呈现动态性的特点, 呈现出种种不同特征, 但工程造价的一些规律经验是不变的, 积累这些经验并运用于工程造价审核中, 能快速提高工程造价审核质量。这些有用的造价信息主要有造价指标、相关项目工程量之间的关系、常用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常见错漏项等。

造价指标有单方造价指标、单位面积的钢筋用量、单位面积的混凝土用量。相关项目工程量之间的关系主要有钢筋、混凝土、模板的关系, 砌筑脚手架与砌筑的关系, 楼地面面积、天棚抹灰、楼板体积的关系。施工方案常应注意土方开挖方案的选择、混凝土浇筑方案、垂直运输机械的确定等。常见错漏项主要应注意土方挖、填、运之间的关系, 机械开挖是否考虑10%的人工开挖, 室内回填土是否正确, 管桩是否计算桩身及考虑损耗率, 人工挖孔桩已包括了护壁及挖土方内容, 直形墙项目的计算, 商品混凝土定额的套用, 楼梯工程量的计算等。

4 结语

工程造价审核是一门专业性、知识性、技巧性很强的工作。不同类型的建设工程审核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各不相同, 这就需要审核人员不断学习进取, 注重平时资料和经验的积累, 掌握材料价格的市场动态, 领会新的相关法律法规, 另外应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工程造价审核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心, 建立健全规范完善的审核制度, 及时审核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工程造价的审核质量, 真正实现对工程造价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参考文献

[1]王丽, 徐增余, 安红润.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造价审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3 (4) .27-29.

[2]陈云春.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竣工结算的审核质量[J].福建建材, 2013 (5) :111-113.

[3]丁岩, 曹芳.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审核的质量[J].江西建材, 2012 (5) :199-200.

[4]于晓静.浅谈如何提高工程结算审核质量[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6) :227.

提高工程造价质量 篇8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交通运输行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全国各地都处于大规模的公路工程项目建设阶段。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 质量问题极为重要, 一旦公路工程质量不过关, 那么必将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也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针对这一问题, 最佳方法就是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来提高公路工程建设质量, 只有这样, 才可以确保公路工程安全可靠。

2 影响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因素

2.1 材料因素。

材料是直接影响到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也是其基础。若施工材料质量较差, 不合格, 那么所建设公路必然问题较多、安全隐患较多。由于公路工程投资巨大, 施工时间长、施工里程远, 必将会消耗大量的材料。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 多采用一些价格低廉、质量较差的施工材料来施工, 这样一来, 不仅无法保证公路的使用寿命, 而且还会在公路投入使用后有可能会出现如塌陷、垮塌等突发性破损, 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 人为因素。

人的行为往往会对公路工程建设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 若一线的施工人员没有质量意识, 那么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往往不会下工夫、花时间, 敷衍了事;若技术人员没有质量意识, 就很难确保施工技术环节做到合理、科学;若项目部管理人员没有质量意识, 那么就不会紧抓生产质量问题, 这些因素都会造成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不合格。

2.3 施工检验。

施工检验也会严重影响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 只有完善的检验制度和先进的检验技术, 才可以确保施工质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很多施工企业一味地抓效率、赶工期, 对于施工质量检验不太重视, 这样一来, 就很难及时发现公路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公路即便投入使用后, 也会大修大补, 浪费国家资源。

3 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

3.1 加强施工材料质量监督。

备料阶段做好路面原材料质量的料源控制。要求建设单位、技术服务单位及施工单位共同对施工单位选定的集料生产厂家进行现场考察, 选择料源丰富、质地优良、数量有保证的厂家签订合同, 提出规格尺寸和质量标准要求;二是做好原材料进场时各项指标的检测和控制。对不合格材料坚决予以清场。三是做好施工中原材料的施工质量的控制。依托技术服务单位和省市质量联合检测中心的检测手段, 重点对施工中原材料实行动态跟踪, 重点对小于0.075mm颗粒含量指标、砂当量、针片状及规格关键指标进行有效控制, 既是对生产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 确保混合料铺筑效果和实体质量。质量监督人员应该详细查看拌合料场, 细致检查水泥、黄沙、碎石等原材料质量, 为控制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打好基础。

3.2 加强对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质量培训。

为了确保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务必要大力加强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质量培训, 构建学习型施工队伍。对于一线施工人员而言, 重点要加强他们施工技术规范及质量意识的培训工作, 提高他们的施工技术水平及质量意识;对于技术人员而言, 重点要加强他们学习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规范, 并且要让他们在现场施工中认真研究技术, 确保公路施工过程中技术过关;对于项目部管理人员而言, 必须要让他们树立起牢固的质量意识, 发挥带头作用, 以身作则, 并且还要他们去多学习一些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与理念。

3.3 在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中重点抓现场。

强化对受监公路项目质量的监督力度, 促进工程质量再上新台阶。一是严把机械设备关, 对达不到要求的施工设备坚决不准进场。二是要对重点部位、隐蔽工程和薄弱环节, 实行全方位现场监督。三是加强对工程的中间检查和巡查, 实行日常巡查、督查、突击检查三者相结合, 防止质量通病, 消除重大质量事故隐患, 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3.4 做好公路工程施工的验收工作。

确保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环节之一就是做好施工验收工作, 务必要对施工质量进行客观、综合地评价和检查, 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来确定严格的验收标准, 建立完整的验收体系。在验收合格后, 才能够将其投入使用。

3.5 深入各标段施工现场, 详细查看了施工进展情况。

重点对各标段地工地试验室建设进行检查, 对相关人员的资质、试验仪器设备、操作制度章程、内业资料等进行细致检查, 检查中若发现部分工地试验室存在场地狭小、仪器设备不齐全等问题, 务必要求责任单位限期整改, 并将对整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确保发挥工地试验室作用, 保障工程建设质量。

结语

社会的整体发展离不开公路工程的建设, 务必要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 努力提高公路建设的施工质量, 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 质量问题极为重要, 一旦公路工程质量不过关, 那么必将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也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因素, 其次对加强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的措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麦昌霞, 杨荣学, 谭浩赵.浅析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因素[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6, 21 (02) :112-115.

[2]赵志军.浅析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因素[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3, 28 (12) :103-105.

提高建筑工程造价审核质量的研究 篇9

1 审核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意义

所谓的工程造价就是建成一个工程所需要的工程价格, 包括预计和实际在土地方面、技术工人劳务、设备采购以及承包方面所形成的整个建筑安装工程所需要的价格以及整个工程的总价格。建筑工程由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按照合同构成的工程总费用就是建筑工程造价。工程造价是按照建筑每个阶段, 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以及实际的计价方式形成的价格, 包括投资估算、施工预算、设计概预算以及完工决算等。在一项工程中, 一定要认真审核工程的概预算, 这样能做到合理的分配资金, 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率, 维护企业的利益, 控制完工决算审核是控制整个工程造价的最后的重要措施。

2 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因素分析

2.1 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因为现在的建筑市场缺乏公平竞争, 造成设计单位的工作重点不是提高技术水平上, 而是用在经营模式上, 有些设计单位的设计理念是只要工程不出现大的质量问题就可以, 觉得方案的优劣与工程造价没有直接的关系, 对设计方案不够重视。还有就是为了工程的保险, 在设计方面随意增加安全系数, 这样就造成了资源浪费, 同时成本也大幅度增加。

2.2 投资控制的关键在项目的设计阶段

一个工程的设计费一般都占总费用的1%以下, 但是却影响了整个工程费用的75%, 在这方面容易被忽视。一个好的工程设计, 可以降低整体费用的10%左右, 相反, 不好的设计会增加工程费用很多, 所以, 设计阶段是投资控制的关键, 对整个工程的造价管理来说至关重要。

2.3 设计质量间接影响工程投资

由于设计质量问题, 造成很多工程质量事故, 这部分要占到40%左右, 是工程事故中最高的。多数是因为优化设计的不合理, 从而影响了工程的正常使用, 这些情况包括设计图纸不过关, 质量太差, 图纸变更多, 相互之间有矛盾, 造成了停工和返工现象, 安全存在问题, 增加了工程的投资, 造成了企业单位的自己浪费。

2.4 在项目决策阶段, 工程造价

在工程的咨询机构, 应该按照设计人员所提供的项目的资料, 包括规模、技术条件、厂址等资料, 归纳出投资预算书, 这样可以方便业主对投资进行分析, 在效益分析的执行方面能够快速执行, 在技术方面和财务方面都可以查阅。

2.5 优化设计的意识不强

一般的业主把工作的重心都放在工程进度上, 最设计不够重视, 一般是因为业主对设计不重视, 看看施工招标, 只要低于标底价格就可以过关了, 再有就是施工价格, 认为施工价格低, 就是成本低, 没有考虑到以后因为施工设计方面和施工质量方面给工程造成的损失, 对方案审查的不够细致, 缺乏专业上的核实, 只追求施工进度, 对设计费用压制过低, 影响了优化设计的进行。

3 提高工程造价审核质量的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分门别类, 按

照不同的审核环节和事项, 考虑从业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 依据工程项目结构、规模因素, 并跟成本与效益挂钩, 制定符合各自专业特点的审核质量规章制度, 明确职责权利, 做到赏罚分明。各专业人员在实施过程中需相互配合、互相协商, 这就要求规章制度在具有操作性的同时, 需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不仅是提高工程造价审核质量的根本保证, 而且还对咨询机构的健康发展起推动作用。

3.2 不同阶段的审核要求。招投标阶段

的造价审核是整个项目工程造价审核的重中之重。主要有以下方面:招标文件是招标工作的总纲审查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可能导致的风险问题, 如外部条件不足产生的风险究竟应由谁来负责, 双方违约责任的界定, 不同供应方式的材料以及处理办法是否明确说明, 分包工程的内容, 分包工程的估算造价及需要投标人配合协调的内容和承担的责任等, 如要求投标人对由业主提供的材料设备的装卸保管费、以及另行分包工程的配合管理费等进行报价。

3.3 不断提高审核人员的综合素质。要

提高审核质量, 归根到底, 最终还是取决于人的因素, 即广大工程造价咨询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专业知识水平和丰富的实践。良好的业务水平和工作作风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在职员工的岗位培训;二是招聘高素质的从业人员;三是行业间内外部的交流, 商榷。要求广大从业人员既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技能, 更要懂得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法行事, 依法执业, 使自己的行为, 自身的行动, 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平等竞争的原则。

4 工程造价的审核方法

由于工程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周期长, 数量大的产消费过程, 具有多次性计价等特点, 采用合理的审核法关系到审查的速度和质量。工程造价审核一般有全面核法、重点审核法、对比审核法、分组计算审核法等多种方法。

4.1 重点审核法是对工程造价影响比较

大的项目和容易发生差错的项目重点进行审查。一般选择工程量大而且用比较高的分项工程量作为审核重点, 这种审核法的优是工作量相对减少、效果较好。

4.2 对比审核法是把一个单位按直接费

与间接费分解, 再把直接费按工种和分部工程进行分解, 分别与审定的准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分析方法有: (1) 单方造价指标法:通过对同类项目的每平方米造价的对比, 可直接反映出造价的准确性。 (2) 分部工程比例:基础、砖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门窗、维护结构等各占定额直接费的比例。 (3) 工料消耗指标:即对主要材料每平方米的耗用量的分析, 如钢材、木材、水泥、砂、石、砖、瓦、人工等主要工料的单方消耗指标。 (4) 专业投资比例:土建、给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照明等各专业占总造价的比例。

4.3 分组计算审核法是把有关项目划分

若干组, 利用同组中一个数据, 审查相关联分项工程量, 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审查速度快、工作量小。

4.4 全面审核法是按照施工图, 依据现行

定额、施工织设计、合同、取费计价规定及有关文件资料, 全面地核工程数量、定额单价以及费用计算等, 这种审核法的点是全面和细致、审查质量高, 缺点是工程量大时间长。

5 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管理中, 工程造价审核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通过全面系统的管理工程造价, 及时审核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科学合理得确定工程造价, 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新云.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科技咨询, 2008.

浅析如何提高路基工程质量 篇10

一、路基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

目前, 路基工程质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路基整体或局部不均匀沉降、路基纵横向开裂、路基滑动或者边坡滑动等质量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工程地质条件不良, 原地面比较软

弱 (如泥沼地段等) , 若填筑前未经换土或软基处理, 易形成压缩下沉或挤压位移。

2、工程地形条件复杂, 当路堤穿过沟

谷时, 沟谷中心填土最大, 向两端逐渐减低, 由于填土高度不同而产生不均匀下沉。

3、水文气候等因素, 降雨量过大、洪水、冰冻、积雪或温差过大, 都可能使高填路堤产生不均匀下沉。

4、路堤填料, 若填料中混入种植

土、腐殖土或泥沼等劣质土, 或土中含有未经打碎的大块土或冻土等, 填路石料规格不一, 性质不匀, 乱石中空隙很大, 在一定期限 (例如雨季) 可能产生局部明显下沉。

5、设计方面, 如断面尺寸不合理,

边坡取值不当, 排水、防护与加固不妥, 未对高填路堤进行稳定性验算, 且施工工艺、填料未作特别要求说明。

6、施工方面, 填筑顺序不当, 未

在全宽范围内分层填筑, 填筑厚度不符合规定, 填料质量不符合要求, 水稳定性差, 原路边坡没有去除植被、树根, 未做台阶处理。

7、施工过程中未注意排水, 遇雨天

时, 路基积水严重, 无法自行排水, 有的积水浸入路基内部, 形成水囊, 晴天施工时未排除积水控制含水量就继续填筑, 以致造成隐患, 施工单位责任心不强, 自检控制不到位。

二、路基工程的质量目标要求

1、路基应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

路基是直接在地面上填筑或挖去一部分地面建成的。路基修建后, 改变了原地面的天然平衡状态。在工程地质不良的地区, 修建路基可能加剧原地面的不平衡状态, 从而导致路基发生各种破坏现象。因此, 为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 发生不允许的变形或破坏, 必须因地制宜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路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路基的强度是指在行车荷载作用下, 路基抵抗变形与破坏的能力。因为行车荷载及路基路面的自重使路基下部和地基产生一定的变形, 较大的变形会影响路面的使用品质。尤其是不均匀沉降, 直接导致路面的不均匀沉降, 降低路面平整度, 同时, 也是路面早期破损的重要原因。为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 不致产生超过允许范围的变形, 要求路基应具有足够的强度。

3、路基应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

路基的水温稳定性是指路基在水和温度的作用下保持其强度的能力。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作用下, 其强度将会显著降低。因此, 对于路基, 不仅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 而且还应保证在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 强度不致显著降低, 这就要求路基应具有一定的水温稳定性。

4、路基应确保排水通畅

路基施工应自始至终确保排水通畅。路基施工前, 应首先设置完善临时排水系统。永久排水设施应确保排水通畅, 并力求内在及外观质量优良。

5、上、下边坡稳定美观

上边坡防护应首先确保安全、耐久。同时应注意施工质量的内实外美。

下边坡防护的型式较多, 在确保施工内在质量的同时, 应高度重视工程外观质量。

6、小桥涵应内实外美

小桥涵的施工, 应做到内实外美。以往小桥涵的施工, 往往不够重视, 质量难以保证, 尤其是外观质量往往较差。

三、如何提高路基工程质量

1、设计方面

(1) 做好地质勘探调查。对路线经过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详细探查, 尤其要对特殊路基段提供详细的设计资料, 地表不良路段, 设计可考虑换土或掺白灰、水泥及铺设土工布等措施。

(2) 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路基最小填筑高度必须保证不因地面水、地下水、毛细水及冻胀作用的影响而降低其稳定性, 按照路基设计规范要求, 根据土基干湿类型及毛细水位高度, 确保路基最小填筑高度, 当路基填筑高度受限制而不能达到规范规定时, 则应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 如:换填砂砾、石渣等透水性材料设置隔离层或修筑地下渗透沟等以避免地面积水和地下水浸入路基, 影响路基工作区内的土基强度与稳定性。土质挖方路基, 须换填不少于60cm砂砾, 石质挖方路基, 须设置30cm砂砾垫层, 横向排水不畅路段要加设盲沟。

(3) 明确路基填料质量标准要求。在各级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中, 必须明确不同填高内路基填料的CBR值 (最小强度) 及最大粒径要求。种植土、腐殖土、淤泥冻土及强膨胀土等劣质土严禁直接用于填筑路基。砾 (角砾) 类土应优先选作路床填料, 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可填于路堤底部。

(4) 完善路基综合排水设计。县级以上公路工程设计中, 必须遵循因地制宜, 整体规划, 综合考虑的原则进行路基纵、横向排水设计, 避免造成路基两侧长期积水浸泡路基, 使路基承载力下降面发生沉降变形。在村屯路段必须设置排水边沟, 平坡路段边沟须设有纵坡, 确保排水通畅。高填方路段采用集中排水措施, 并与警示桩、防撞墙统筹考虑, 要求在每20-40m及主要变坡点处设置简易或永久性泄水槽。挖方段根据上边坡的汇水而积来设计截水沟, 并考虑边坡土质和边坡, 设置挡墙防止塌方, 路基较低路段可以采取加设砂砾层及渗水盲沟, 并加大、加深边沟等排水措施。

(5) 确保路基边坡稳定性。高填、深挖路基的边坡应根据填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工程地质条件等规范确定, 高填路堤必须进行路基稳定性验算。填方边坡过高时, 可考虑在边坡中部加置边坡平台。

(6) 积极采用路基综合防护形式。积极推行植物防护与硬防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护形式, 在比较稳定的土质边坡采用种草、铺设草皮、植树等植物防护措施。岩体风化严重、节理发育、软质岩石、松散碎 (砾) 石土的挖方边坡以及受水流侵蚀, 植物不易生长的填方边坡可采用护面墙、砌石等工程防护措施, 沿河路基、受冰侵害和冲刷路段采用挡土墙、砌石护坡、石笼抛石等直接防护措施。

2、施工方面

(1) 做好施工组织设计, 合理安排施工段的先后顺序, 明确构造物和路基的衔接关系, 对高填方段应优先安排施工, 在施工中以施工组织设计为龙头, 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合理调配人员、设备, 是保证高填方路基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2) 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开工前要认真审阅设计文件, 详细了解各段的填、挖情况, 地质情况, 填、挖土质和调配情况, 对重要地段要作重点勘察, 进一步核对设计资料, 发现设计文件中有误及时上报业主, 妥善处理。

(3) 认真清除地表土不良土质, 加强地基压实处理, 地表植被、树根、垃圾、不良土质 (盐渍土, 膨胀土等) 必须予以清除, 同时应加大地表的压实密度, 采用大吨位振动压路机处置。

(4) 填筑路基前, 首先, 必须疏通路基两侧纵横向排水系统, 避免路基受水浸泡。特别是地基土为黄土、粘土等细粒土, 在干燥状态下 (最佳含水量) 结构比较强, 有较强承载能力, 一旦受水浸泡, 将易形成翻浆或路基沉降, 因此做好路基施工前排水畅通尤为重要, 工程监理和施工质量自检人员应认真监督;其次, 要严格选取路基填料用土。路基填料确定前, 需进行土质分析、CBR值、标准击实等试验, 对于种植土、腐殖土、淤泥、强膨胀土等劣质土和CBR值、最大粒径不能满足规范要求的材料, 不能用于路基填筑;再则, 路基填筑前还要根据设计进行施工放样, 建立半永久性的临时水准点和坐标点并做好记录。路基坡脚放样一定要准确, 确保路基宽度满足设计要求, 路基坡角范围内, 要求清除杂草、树根、淤泥等, 并进行整形碾压, 压实度须达到规范要求。旧路加宽、半填半挖段做好宽度不小6 m的向内倾斜的台阶。

(5) 填石路基与鸡爪形地段路基施工, 可利用重型夯实设备进行强夯处理, 或将土工隔栅 (土布) 水平分层布置在填石路堤内, 防止或减缓细料在填料空隙中的流动。

(6) 路基施工必须分层填筑, 分层碾压, 严禁路改工程中滚填, 一般路段压实度不得大于30cm, 构造物两侧 (桥涵头处理) 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不同性质的土不能混填, 同一种土填筑厚度不能小于50cm (两层) 。路基填筑须全幅填筑, 一次到位, 严禁帮宽。碾压过程中, 要控制好含水量, 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后, 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压实度检测每层2000m2 (不足2000m2按2000m2计) 不少于4点。根据不同填土类型和压实厚度, 选择好压实设备, 对于砂砾土振动压路机具有滚压和振动双重作用, 效果较好。

(7) 路基施工要保证排水畅通, 对上坡施工时, 应注意确保坡体的稳定性, 避免欠挖或超挖现象发生。石方爆破尽量采用中小炮, 光面爆破的方法, 避免大规模爆破形成松散面积过大, 坡体失稳。机械开挖时, 边坡应配以平地机或人工修整。路床顶面如有超挖, 应清除松方并采用透水性材料进行回填, 并认真碾压, 压实度按路床项目标准进行控制。

(8) 路基施工中, 按照设计要求首先做好排水工程以及施工场地附近的临时排水设施, 以保持路基能经常处于干燥、坚固和稳定状态。路基顶面做成2%~4%横坡, 以便于表面水及时排出。

(9) 路基土石方施工时或完工后, 应及时进行路基防护工程施工和养生。各类防护与加固应在稳定的基础或坡体施工。防护工程的砂浆、混凝土, 应采用机械拌和, 随拌随用, 并注重做好养生。

上一篇:浙江省家庭下一篇:现代康复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