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讨

2024-06-10

课题研讨(精选十篇)

课题研讨 篇1

2012年9月25日, 衢州市教科所在常山第一中学召开了2012年度衢州市德育课题群研讨暨优秀成果推广活动, 有来自全市的40多位课题组负责人与会, 围绕着德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柯城区大成小学介绍了课题《小学生道德教养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荣获浙江省第四届基础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的研究历程、成果推广和实践感悟。常山第一中学根据《班主任工作室与班主任专业化成长》课题的研究情况, 着重介绍了借助“班主任工作室”促进班主任专业化成长的做法和经验, 并观摩了课题实践课《寝室是我家, 班级发展靠大家》。其他五个课题组代表团围绕着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德育评价体系的构建、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德育活动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介绍, 并通过与会专家的点评交流, 为下一步课程的结题打下良好的基础。市教科所吴水洋副所长作了活动小结, 着重强调了两点:一是重视德育类课题的研究, 通过扎扎实实的活动, 提升学校德育管理水平, 促进德育工作走上专业化与科学化发展的道路。二是转变教科研工作思路, 尝试“优秀结题成果推广”与“立项课题边研究边推广”并行的多元化成果推广形式, 将课题过程管理与成果推广活动相结合, 充分发挥市级教科研部门搭建交流互学平台、促成果转化应用的智能。本次活动精心策划、务实操作, 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课题研讨通讯稿 篇2

十堰市文锦学校

曾竞

11月25日,联校协作发展第六片区科研课题研讨会在文锦学校召开,此次会议主要是针对《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教学方法研究》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参加会议的有市教科院刘耀主任,第六片区几所学校的领导及教师们。

会上,首先刘耀主任对课题研究提出了要求,他指出课题组成员及教师们要积极撰写课题论文,在开展课题研究的同时提升教师个人能力。随后,由我校四位年轻教师以微课的形式展示了不同学段在人物教学中的做法,每位教师都抓住了不同学段人物教学的侧重点,展现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接着,由我校小学语文教研组长曾竞老师交流语文课题研究中的具体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果,并临听了其他兄弟学校教师的经验交流,为我校课题开展提供了借鉴。会议最后,我校陈芳校长对课题的进一步推进提出要求,她要求全体语文教师积极参与撰写课题论文,为课题顺利结题做准备。

课题研讨 篇3

一、课前阐述

1. 课题研究内容、阶段成果及研究中存在问题的阐述

为凸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模式,笔者于2014年参与“分层次教学模式下的导学案设计”的课题研究,现已进入后期实施阶段。此课题的精髓可以从师生关系、时空关系、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四个角度概括为四句话:“主导加主体,课外加课内,教材加(导)学案,自主加合作”。经过不断实践、改进和调整研究思路,使用导学案进行现代文教学的研究成果显著,诸如《祝福》《林黛玉进贾府》这样篇幅较长的文章,不仅所用课时比从前精简很多,且在导学案的指引下,学生见仁见智的争鸣声音更让人欣慰,不禁让人惊叹学生主体性被引爆后的“杀伤力”。

但在如何利用导学案,突破“肢解式”的传统诗词鉴赏模式,还原“诗性”“诗味”,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等方面,研究效果却始终不尽如人意。所以,又一次精心准备,酝酿了本节课,希望可拨开云雾。

2.课题成果转化和具体策略

成果转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尝试,学生已喜欢让导学案,习惯利用它打“有准备之仗”:清晰的教学目标、可自主扫除的预习案,悬而未决的探究案。课堂不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而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我的地盘我做主”,我陶醉于他们质疑的眼神、争论的声音、征服对方的满足。所以,本节课将继续在完成“探究案”环节中,转化课题成果,争取凭借以点带面的十个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归园田居》的内容有更深刻的认识,对陶渊明的形象有更独到的见解。

具体策略:学习小组组长组织成员合作完成导学案,(可有层次分工);教师检查指导,明确统一。

二、授课部分

教学目标:

1.诵读品味诗歌,解读田园风光构成的意象,感受宁谧优美的田园风光。

2.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3.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热爱田园生活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点、难点:田园风光意象的解读及对诗人情感的体悟。

教学方法:以导带学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过程:

1.课前发放导学案(附):

归园田居(其一)导学案

主备人:殷海燕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教学目标】略。

【温故知新】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后家道衰落。青年时期,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陶渊明二十九岁,为谋出路,开始走上仕途。曾三次辞职。四十一岁时,在亲友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八十余天,传来了妹妹死于武昌的噩耗,这时,又正逢郡派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带见之”,渊明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小儿!”当天便解绶辞官回乡。他终于同黑暗官场彻底决裂,抛弃功名利禄,归隐田园。

退隐之后,他曾躬耕陇亩,和父老乡亲共话桑麻,诗人一直过着隐居田园的清苦生活。这段时期是他创作的丰收期,写出了大量的田园诗,艺术上也日臻成熟,终至炉火纯青。晚年,他写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并诗》,阐明社会理想。他所憧憬的桃花源社会,是没有君主,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食其力的社会。这虽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的要求,也反衬了现实社会的黑暗。

陶渊明的思想较为复杂,但主要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儒家思想,使他早期具有济世之志,几次出仕,正是儒家积极用世、兼济天下的思想体现。退隐后,儒家的安贫乐道、君子固穷的思想又成为他的精神支柱。他的道家思想,继承了正始以后道家精神批判现实、否定现实的一面,但其中老庄的消极避世、清静无为、顺适自然的思想,又给予他以消极的影响。

【预习案】

(1)注音。

羁( )鸟 暧 暧( ) 榆柳荫( ) 后檐

(2)解释下列加点词。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池鱼思故渊 方宅十余亩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依依墟里烟 久在樊笼里

【探究案】

(1)导疑启问:品读归向何处?

①如果说诗有诗眼,词有词眼,从“归园田居”这个标题来看,题眼是哪个字?

②“归”在古代,是有指向、方向的,在这首诗中,“归”的指向是哪里?

(2)导疑启问:品读从何而归?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3)导疑启问:品读为何归来?

①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②如何理解“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③小结:这些诗句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 的态度。

(4)导疑启问:在诗句中再次品味归向何处?

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诗人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写景的角度及手法分析。)

(5)导疑启问:品味归去如何?

①请从诗中找出蕴含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②如何理解“虚室”?

③深层探究: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

【检测案】

(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1~5题。

归园田居(节选) 归园田居(三)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endprint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2)基础题

①解释诗中加点的字。

荫:_____罗:_____ 兴:____

带:_____荷:______荒秽:______

②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项是( )。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 “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 “暖暖”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暖暖”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 “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且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③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回归田园之后的愉快心情。

B. 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 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巅,狗吠深宫中”有相似之处。

(3)巩固题。

“但使愿无违”中“愿”是什么愿望?

(4)提高题。

①仔细品味下列陶渊明的诗句,说说它们在动词的使用上有什么共同特点。

A.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B.有风自南,翼彼新苗(《时运(其一)》);C.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其七)》);D.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荫(《和郭主簿(其一)》)。

②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

【我的收获】 。

【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关于陶渊明的评价文章。

(设计意图:课前发放导学案,将理解、识记等难度较小的教学目标安排学生课下完成,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且将诗歌行文线索纲目清楚地呈现出来,便于学生形成整体感知,不致将诗歌白话化;此外,四组“导疑启问”的设计使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2.即将上课前粗批导学案。

粗批由各小组合作完成的导学案,重点圈画出“预习案”中出现的错误,对“探究案”出现的共性问题了然于胸。

(设计意图:课前粗批导学案,力求做到知己知彼,更有效地发挥“导”的作用。)

3.课堂上组织各小组分别展示“探究案”内容。

(1)指定各小组分别展示负责的探究题目。

(2)组长做中心发言人,组织明确各探究结果,若有异议,其他同学可质疑,教师适时点拨、明确。

(3)学生总结本首田园诗的写景特点,突出重点。

(4)组织学生畅所欲言,深层探究陶渊明的归隐,突破难点。

(5)齐读诗歌,体味诗人的理想志趣和人生追求。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课题成果转化的“主战场”,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放手将质疑、释疑的权力交给学生,不等于不闻不问,而是密切关注进展,适时点拨。精心设计的10个探究问题,使学生在争论的过程中,越辩越明,诗歌的意境、手法、诗人的形象特征也在此过程中得到明确。不强求最终一定归于一点,允许“满园春色”,尺度由教师控制。)

4.课下完善导学案,分层次完成“检测案”及“课下作业”。

A层次学生完成1~5题;B层次学生完成1~4题;C层次学生完成1~3题。

(设计意图:自参加导学案课题研究开始,我就依据学生的语文成绩将他们编排成组,每组6人,以AABBCC形式搭配,便于合作探究。分层次的探究作业做到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舞台。)

5.再次批阅导学案。

重点批阅课堂上争议较大的探究题,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虽然再次批阅导学案的工作很繁复,但对了解学生是否仍存在知识漏洞大有裨益,所以虽累何惜!)

三、教研组反思(齐齐哈尔市第六中学教师研讨摘要)

殷海燕:本节课我对导学案的问题设计本着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的原则。三个问题“从何而归”“为何而归”“归向何处”,环环相扣,意在不破坏诗歌的整体美。须要统一答案的问题我设计得较少,更多的是须要发散学生思维的设计,使他们在探究案环节越辩越明,最终感受其诗、其人,实现课题成果的转化。从课堂反映来看,初步实现了预期设想,学生不再简单地知人论世,而能抓住“羁鸟”“池鱼”“樊笼”等意象思考诗人形象,再透过陶渊明的归隐探究他所处的社会,思考问题的深度较之从前也有提高,成果转化较满意。但自我感觉还有须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虽对导学案的完成做到了全员参与,但课堂探究环节,即转化成果环节的参与覆盖面不广,想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是我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刘红:我们的课题研究已经走到后期实施阶段,殷老师的困扰曾经也是我的困扰。高考中,诗歌鉴赏题一直是学生得分偏低的题目,这与我们在诗歌教学时只要求学生会译、会背的教学目标有很大的关系。今天利用导学案鉴赏诗歌的课型,让我重新看到了诗歌教学的希望。只要我们坚持用这样的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三年下来,理性鉴赏就会水到渠成。

杨玉秋:课堂上,我看到学生争论得面红耳赤的场面很感动。语文课堂,太需要这样的论辩了。我们的英语已经变成哑巴英语,不能让我们的语文再只回答简单的“是”和“否”了。探究题的设置给学生提供的思考空间很大,尤其是“如何看待陶渊明的归隐?”一题,学生们由对人物的探究,深化到对社会和人生观的探究,这不正是我们诗词教学中所忽视的方面吗?由此我想到,高中语文教学确实应该摒弃一些功利的色彩,而应转向弘扬国学思想,让古仁人的思想精髓去影响这一代人。

段丽娜:类似的诗词鉴赏课我也曾在班级里尝试过,确实比我们驾轻就熟的传统课效果好。但对授课教师而言,工作量是曾经的二倍,学生的收益却不是能用准确的数字估量出来。我们利用导学案的模式,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授之以渔。对于习惯被牵着走的高中生而言,他们的思想被禁锢太久了,一旦我们打开笼子,他开始还是不习惯自己飞行。所以每一次设计导学案的探究问题,真是太费脑筋,好在初见成教。学生的变化给了我们前进的勇气和信心,不管前路多么艰难,我们的导学案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课题研讨 篇4

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工程师杨绿峰出席研讨会。他指出, 为充分发挥城镇化的带动作用, 努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 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了加快推进我区城镇化跨越发展的决定。“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城镇化高速发展的时期, 建设科技工作要坚持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强化科技成果的推广转化, 完善适应城镇化和建设事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 做好绿色建筑、可再生能源利用等领域的示范工作, 充分发挥科技力量在城镇化跨越发展中的作用。

城镇化建设科技重大课题研讨会

小课题研讨活动总结 篇5

——奇台县2011年小学英语名师班小课题研讨活动总结

为了增进校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教师相互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实效。2011年12月13日,由教研室教研员李琴老师组织,由奇台二小英语组承办的“奇台县2011年小学英语名师班小课题研讨”活动在我校多功能厅开展,教育局英语教研员和奇台县全体小学英语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次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们在这次活动中可谓是多渠道参与。

一、观课。此次课题研讨活动观摩了二小俞婷丽老师执教的《HappyNewYear》,俞老师自身很有活力,直接引领学生很快进入状态;她教态大方自然,节奏快;教学内容直观,难点能准确表现。她那充满激情的课堂给我们带来了生命的活力 ;六小包桂芳老师的《I am fat and short》,包老师教学目标明确,训练扎实,符合实际,过渡自然,教学环节设计巧妙,包老师的示范到位,练习从整体过渡到个人。她那扎实有效的教学风格,为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小吴瑞老师执教的《I likehamburgers 》,教学环节衔接紧凑,教学目标明确,指令到位,同时用游戏和歌谣贯穿整个课堂,使孩子们在歌谣中掌握了本课的知识。这三节课的共同点就是把舞台让给了学生,把话语权留给了学生。达到了有效激活课堂气氛和师生之间默契配合的效果,受到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二、评课。课后各兄弟学校的教师们分别针对这三节课进行了评课,分析了教学中的闪光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三、聆听。之后县教研室的李琴老师对观评课活动进行了分析总

结,使老师们对观课评课有了清晰的思路。

此次课题研讨活动,在相互的碰撞交流中,调动了教师进行课堂

教学研究的积极性,教师之间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课堂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我们相信在教育局领导和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同行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身的努力实践,我们的课题研究定会收获成功。

课题研讨 篇6

一、具体体会

(一)以分工合作的形式,构建起了“空间与图形”中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研究网络

这项课题研究省里的总课题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案例研究》,荆门市承担的子课题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案例研究》,“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教学包含四个方面内容: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测量、图形与变换、图形与位置,荆门市又将其细化分解为七个方面的内容,市直6所学校承担平面图形与测量的研究任务,钟祥市2所学校承担立体图形的研究任务,京山县、沙洋县6所学校承担位置、观察物体、图形与变换的研究任务,东宝区、掇刀区4所学校承担角的研究任务,今天进行现场汇报交流的6所学校基本涵盖了这些研究内容,通过这样进行分工协作,就构建起了一个研究框架与网络,支撑起了“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案例研究这个课题,这样安排非常科学合理。

(二)以案例研究为手段,探索出了“空间与图形”中几何概念的有效性教学策略

1.石化一小课题组通过创新性研究进行了有效的教学探索。如在“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学”这一案例中,石化一小的老师们创新性的设计学具3组9根小棒(颜色相同的长度相同),让学生摆三角形,然后通过旋转、平移得出3个三角形完全重合,也就是全等,再让学生摆四边形,同样比较发现虽然边的长度固定,但摆出的大小、形状不同,从而让学生明白了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固定了,形状与大小也就完全确定,这就是它的稳定性。

2.钟祥市实验小学课题组通过专题式研究对立体图形的教学形成有效策略。从“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他们对几何概念教学采取的策略是层级推进。首先是直观展示,感知概念。如教学长方体的面、棱、顶点,通过实物教学具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初步感知面、棱、顶点。其次是动手实践,理解概念。通过动手操作,制作长方体框架或模型,学生会做,说明他们理解了长方体的特征。再者是空间想象,内化概念。利用多媒体技术,系统地呈现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及长、宽、高的空间关系,让学生建构一套关于长方体特征的思维体操,将概念深深印在脑海中。最后是解决问题,巩固概念。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达到巩固概念的目的。

3.市实验小学课题组通过对比式研究探索有效教学策略。他们研究的是“圆的概念教学”,学校课题组采取的是“同课异构”这种对比式研究办法,由多位实验教师分别执教“圆的认识”这一课例,来探索不同的设计,哪一种或哪一点更适合教学实际,更为有效。

4.沙洋县高阳小学课题组通过反思性研究进行有效性教学探索。学校课题组通过对教学案例进行反思、研讨,促使课题研究走向深入。如在“位置与方向”这一课例中,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温故知新,发现问题;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策略准确地把握了确定位置的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使课堂教学变得有效。

5.石化二小课题组通过问题式研究对长度、面积单位概念教学进行了有效探索。他们针对小学数学几何概念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忽视概念的实质,注重结论的记忆,仅以课本知识为导向,割裂了系统间的概念等进行了一些典型课例的研讨,形成了诸如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化难为易等有效策略。

6.东宝区象山小学课题组通过实践性研究形成角的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即按概念的引入,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巩固,概念的应用四环节展开教学。

(三)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在“空间与图形”中几何概念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研究中促进了师生共同发展

课题研究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在师生的发展上,从今天现场汇报以及通过课题资料展示的学校情况看,通过两年多的研究,真正落实了“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果即成长”的研究理念,课题学校的师生都在研究中成长、发展。

二、几点建议

一是注意课题研究的真实性。现在教师对课题研究要么是应付型研究,认为课题研究是负担,纯粹完成任务;要么是功利型研究,研究时不做事,结题时要挂名。其实课题研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是相当有利的,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教学研究越来越懈怠,专业发展就不够,专业化程度就不高。如果我们做研究型教师,同样可以越老越值钱。2012年2月份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老师们可以对照标准看一看,自己有多大差距。同时也希望老师们认识到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在研究中促进个人专业成长。

二是注意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普适性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研究的结论要具有一般性,能普遍适用。但我们各课题学校研究出来的一些结论还是个案式的,零散化的,没有形成系统的,有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还应将各子课题实验学校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形成几何概念教学中某一领域的有效教学策略,如图形的认识有效教学策略,图形的测量有效教学策略等,甚至是“空间与图形”领域中整个几何概念教学的共性的有效教学策略,这些研究成果拿出来别人就可以借鉴、推广、应用。

三是注意研究报告撰写的规范性。结题报告是在收集和整理资料与数据的基础上,对研究的结果进行提炼,形成结论,升华为研究成果的过程。一般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课题研究的目标、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步骤与主要过程、课题研究的成果、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该研究的未来展望等。

课题研讨 篇7

2009年10月27日, 杭州市“小课题研究”研讨会在淳安县召开, 杭州市教科所施光明所长、沈美华副所长以及杭州各区县 (市) 教科室 (所) 主任 (所长) 参加了此次会议。研讨会由杭州市教科所信息与规划室金卫国副主任主持。会上, 各区县 (市) 教科室 (所) 主任 (所长) 就讨论主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并介绍了本区域就开展小课题研究已有的经验。各区县 (市) 教科室 (所) 主任 (所长) 分析了小课题研究的优势, 认为此类课题贴近教学生活, 教师研究自己、剖析自己, 更为关注教学细节, 更务实、更精细、更容易操作, 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自主发展;同时也看到了此类研究的不足, 并提出需要规范管理。最后, 杭州市教科所沈美华副所长对本次研讨会做了总结与点评。

课题研讨 篇8

2011年5月23日,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煤炭行业节能标准制修订研究》研讨会, 会议由吕英理事长主持, 张绍强副理事长、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洁净煤所吴立新所长、山东科技大学任一鑫教授、兖矿集团有限公司黄永友副处长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了会议。

《煤炭行业节能标准制修订研究》是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承担的重点课题, 是煤炭行业培育节能示范企业的成果之一。本课题包括《煤炭行业节能示范企业评估办法》、《煤炭行业能效对标指南研究》、《煤炭行业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三个子课题。研讨会上, 与会专家认证听取了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汇报, 对前期所做的大量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同时对课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 希望研究成果能在指导煤炭行业节能工作的同时, 要在企业应用层面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

课题研讨 篇9

2014年6月13日, 细雨霏霏, 成都高新区新科学校讲演厅宾朋满座, 来自深圳、北京、武汉、重庆、成都的部分实验校领导、教师, 与总课题组专家一道, 参加了由总课题、深圳市教科院、成都教科院、高新区教研室主办, 成都高新新科学校、玉林附小联合承办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自主识字, 同步读写”研讨会。

神奇之一:总课题组专家李虎老师现场征集一些词语, 然后交给二年级学生进行现场写话。一节课功夫, 学生纷纷写好了, 拿来给现场的老师评。看着孩子们写的通顺完整的段落, 富有童趣的构思, 流畅的语句, 漂亮的书写, 极少出错的标点和词语, 让与会老师们啧啧称奇。好多老师都给了很高评价, A+, A++, 甚至笑脸, 还有评价短语等。

神奇之二:大会对新科学校一年级孩子进行了识字检测。孩子们来到老师们面前, 拿出准备好的识字表, 纷纷说“我要过十星级” (星级越高字越难, 字的数量也更多, 十星级是最高星级, 共有2500个字) 。我们看到, 无论我们怎样测, 学生几乎都会准确读出, 市教科院教研员罗良建老师把前后的字遮住, 让孩子读出中间的字, 学生也都认识。我看到, 孩子们无论机灵活泼、性格外向, 还是朴素本分、含蓄腼腆, 认起字来, 都不含糊……

此前, 课题介绍“一年级孩子在一学期里能够识字2000-2500个, 6岁轻松阅读、7岁轻松写话”, 被专家誉为“识字教学的又一次突破”, “这项实验, 极有可能改变语文教育”。耳听为虚, 今天终于眼见为实了。

今天的活动分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是研讨课。上午, 新科学校和玉林附小的青年教师分别上了一节“自主识字”展示课和“联想写话”展示课, 接着由现场的专家和老师出关键词语, 让二年级的全体学生在第二现场进行联想写话, 一年级的全体孩子拿着自主识字检测表在现场接受与会老师们“一对一”的抽测, 于是就出现了上面的一幕幕。

活动第二部分是课题培训与交流。总课题领衔人李虎主任进行了课题培训, 他从“研究背景、实验的假设、实验的实施、实验的效果、实验的评价与反馈、结论与分析、实验的推广”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重点阐释了操作策略及评价措施。从李主任的介绍中, 我们了解到这个课题已经研究了11年, 2009年开始推广, 现在有包括内地和香港特区在内的15个省市自治区的60多所学校参加了实验。

下午研讨活动继续进行。首先是成都的两所学校代表汇报课题开展的情况, 主要经验有: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校本实验, 以课程设置为主线,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整合家校资源, 形成改革合力;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重视评价和激励;重视同步阅读, 多样阅读, 分享阅读, 确保阅读数量;联想说话、写话注重与教材结合, 读说联动;与活动结合, 联想写绘;用心上好联想写话课, 分层写话……从家长的视频采访和学生的视频采访中, 从会场学生的现场展示中, 以及会场外展览的孩子们平时的联想写话本, 我们都深切感受到了这项研究是成功的。

接着是北京大兴区的张艳清校长作经验介绍。两年前, 大兴二小对比了国内“各大识字教学流派”, 最后发现了“自主识字同步读写”这项研究。经过三年的实验, 一年级的孩子全部达到十星级, 提前进入二年级的“分享阅读与联想写话”阶段。在2013年5月26日的全国研讨会场展示中, 参会老师和专家在现场检测孩子们阅读情况时, 从拿出的很多课外书中, 随机抽取片段让孩子们朗读, 孩子们无障碍的阅读表现令人震撼。目前, 实验已经开始在全区推广。

大兴区在实验中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重视实验相关方的培训, 开学进行家长培训, 唤起家长积极参与的共识;教研活动开展相互听课和研讨交流;充分利用校讯通, 定期通报孩子们的识字过级情况, 激发了孩子和家长识字追赶的热情;课前精彩三分钟, 奖励星级高的孩子读《追赶天边的彩虹》的一个故事;谁阅读星级高, 谁就当班级图书管理员;搜集年级每个班的优秀“联想写话”作品, 编印成册, 奖励给孩子, 激发孩子的写作和阅读激情;京版教材中要求期末的朗读检测, 学校统一就读《追赶天边的彩虹》这本书;阅读星级高的孩子, 可以到外班做测试员, 检测星级低的孩子;老师在班上只需要检测几个高星级的孩子即可, 负担也很轻;补充适合的经典, 每两周一节展示分享课。二年级孩子即兴联想写话, 十几分钟完成200字非常轻松, 孩子们天马行空创作的童话内容, 非常精彩。

重庆高滩岩小学的黎巧主任在交流中提到, 他们是2013年3月才开始这项实验研究的。他们制定方案, 认真实践:教导处细化安排, 促进改革本土化;扎扎实实识字, 每天安排充分时间让学生玩字卡, 每周一节识字达标检测课, 坚持奖励, 对“识字大王”进行颁奖;学校有机整合做减法, 给老师减负;期末测评科学化, 改革考试, 识字50分+朗读20分+试卷30分;同时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派老师到深圳学习, 在网上“自主识字”群里学习, 有不懂的随时请教。从3月28日——6月13日, 班级人均识字2200字。在孩子们的识字量增大时, 经典诵读同步推进。因为高滩岩小学的实验成功, 重庆沙坪坝区已经决定全区推广, 暑期将对全区的实验教师进行细致的培训。

最后, 与会专家对活动进行了点评。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罗良建老师在点评中用了这样几个关键词:1.惊喜。他说, 全天的内容呈现, 让人犹如在观摩一部大片。孩子在游戏中自主学习令人惊喜, 玩魔方似的“猜、折、读”, 让学生真正走向自主;2.惊奇。“自主识字、同步阅读、联想写话”在同步与不同步中进行, 体现了尊重差异, 又相互渗透和促进, 成为一个整体。3.惊叹。今天孩子们呈现出的识字、写话展示课堂和现场检测效果, 令人惊叹。4.惊呼。这么好的课题, 11年的心血, 推广太慢了, 要落地生根, 大力推广。这项研究, 给小学语文低段教学带来了春天!追赶彩虹, 让全国充满希望!

总课题组顾问、《新教育》杂志社石景章主任评价说:“看了两堂课, 感觉课题在成都扎根了, 而且生枝长叶, 蓓蕾初放。”他还特别提到:“成都的老师, 很注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课题既要识字读写, 也要育人。”他强调:“识字要和认识客观事物结合起来。读, 要体现层次, 进行适当评价;写, 要有适度的语感训练, 用好词, 用好句。读写结合, 悟出写路, 快速作文, 培养敏捷的思维。”

总课题组组长, 深圳市教育专家, 教育部国培课程指导专家李虎主任说道:“走过11年的项目历程, 看到老师们的积极参与, 衷心感谢!因为感谢和感动, 我明白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自己一定要做好。在下学期, 实验范围会越来越大, 我愿意和全国各地的实验老师一起, 共同肩负责任, 走向小学低年级教改的春天!”

成都高新区教研室唐主任、李主任参加了上午的会议, 李主任在讲话中肯定了学校自主、互助的研究精神。

课题研讨 篇10

2014年3月26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效课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武汉为例》课题组核心成员在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举行第八次集中研讨会, 小结课题前一阶段研讨情况, 商讨课题下一阶段的推进举措。武汉市教育科研规划管理指导中心主任湛卫清博士,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室综合业务处处长张楚强, 中学教研室主任曹松林及语文教研员何永生博士, 小学教研室主任李光杰, 信息技术中心副主任张岩, 高教所助理所长刘冬梅博士及陈丽华博士等参加了会议。课题组核心成员对前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简要的回顾与交流, 进一步明确了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明晰了课题研究的方向, 集思广益地积极谋划课题的结题事宜。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朱长华主持了会议, 并强调要进一步明晰课题研究问题, 凝练课题研究策略, 优化课题研究方法, 凸显课题研究成果。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课题组负责人王池富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分析了课堂前期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勉励大家要进一步坚定信心、下定决心, 精心谋划, 做好回归, 做好统筹, 做好提炼, 做好文档整理, 争取今年底高质量地通过课题评审。

上一篇:高校班级下一篇:和谐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