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舞蹈艺术研究

2024-06-09

我国舞蹈艺术研究(精选九篇)

我国舞蹈艺术研究 篇1

纵观西欧、北美一些发达国家现代体育的发展,都有一个很共同点,就是将艺术与体育融为一体进行发展,例如一些艺术体操、 足球宝贝等表演。我国在近年来也逐渐加大了对体育与艺术的发展力度,各级学校也开设了大量关于艺术和体育的课程。“体艺一家”这个概念已经成为了执行者口头常说的口头禅,但是他们却并没有很好地领会“体艺一家”的真正文化内涵。以至于没有在执行上出现了培养的偏差。导致许多学生体育专业突出,但是艺术修养等方面明显不足。现代的社会是需要综合性的人才、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这种没有对“体艺一家”的内涵理解到位的培养模式下, 很难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这也就导致了许多体育生就业难的原因。同为发展中国家,为何巴西的桑巴足球却将艺术与体育结合的如此完美无瑕,以至于令众多国家对其仰慕三分?为何巴西足球能成为五连冠?为何巴西足球会是足球界的大腕“产出地”,出现像贝利、罗纳尔多、卡卡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巨星?

为何在巴西足球场都会有激情的桑巴音乐飘扬在上空?为何中国今年要在巴西建立“鲁能足球海外训练基地”?这一切的为何都将聚焦在巴西人两大骄傲的结合,那就是现代桑巴和足球的完美结合。该文将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巴西桑巴与足球的结合所创造出的“桑巴足球”进行分析、研究,从而为我国的 “艺术足球”发展提够一些参考性建议。

2现代艺术与足球的结缘

2.1巴西人与桑巴舞的情缘

作为巴西的“国舞”——桑巴舞,可能舞蹈爱好者比较熟悉。 但是巴西 的足球能 够有今天 的辉煌成 绩, 与巴西人 的“ 艺术精神”——桑巴舞就有着重大的联系,民间流传的“桑巴足球”就是很好的佐证。因此,在讲“桑巴足球”之前,有必要将巴西人的“国舞”与巴西的情缘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桑巴舞是一项巴西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健身娱乐舞蹈项目。它的起源据考察是源于非洲,据桑巴舞专家阿罗德·科斯塔说,巴西桑巴舞与非洲安哥拉的 “森巴”舞有着不解之缘,它是由于非洲黑奴带进巴西的,当时安哥拉的森巴舞有点像肚皮舞,后经巴西人结合自身的民族特色, 逐渐演变成今天的桑巴舞。也有文艺学者洛艺嘉在其《ontheway》 论文中说道,其实在巴西很多专业足球运动员都是桑巴音乐与舞蹈的高手,平常里除了跳舞听音乐就是踢足球,音乐舞蹈和足球是平常不可少的两项文娱活动。而且说桑巴舞的诞生地是在巴伊亚州,直到19世纪才和伦杜和马什舍舞曲以及巴依亚音乐互相影响,从而逐渐在里约热内卢发展起来。到了1930年,桑巴舞才在巴西狂欢节上正式亮相。桑巴舞与巴西狂欢节的结缘,还要从1889年巴西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说起,据说当时,巴西人为了庆祝胜利,在狂欢节上尽情的演绎桑巴狂欢,因此,桑巴舞如今已成为巴西狂欢节不可缺少的内容。据北京舞蹈学院吕艺生教授介绍当时去巴西进行考察桑巴舞时,发现在巴西还有一座无与伦比的桑巴城,一座桑巴城,这座城于1984年由著名建筑师尼梅尔设计的里约桑巴城落成,专门为了巴西狂欢节而建,这足以证明巴西人与桑巴的情缘之深。

2.2巴西生命之魂——足球

说起巴西足球为何能成为巴西国球,成为巴西人的骄傲,成为巴西人生命之魂,我想从洛艺嘉对巴西进行考察过程中可以得到一个很好的诠释,“在很多国家,踢足球的一般都是一部分男青年, 而在巴西,3岁的孩子都会玩足球。在公园,小街,海滩,到处都会看到有人踢足球。在世界杯期间,别的国家盛宴是球迷,在巴西,足球是全国人民的盛宴。大街小巷、商业街都会停业进行观看足球比赛。而且巴西人只对自己国家的球队着迷,从不观看其他国家的球队比赛。这是何等爱国才会流露出的归宿感”。

巴西,一个南美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与足球结缘最深的国家。虽说西欧等国足球也十分发达,但与巴西相比,人们认可的还是巴西足球的威望。巴西国土面积约851万平方公里,有2亿左右人口,南部与东南部人口较为集中,生活着全国的1/4人口,北边主要是亚马逊河流域,人口稀少,印第安人是巴西的原著居民,但由于历史的殖民运动,导致了现在的巴西国度里生活着白、黑、黑白混血等人种,但还是以白色人种居多。这里的人大多数信仰天主教,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也有少部分流行英语,300多年的殖民历史造成了如今的结果。巴西的足球文化可以说是“殖民文化”后的产物,但也不全都是,巴西足球文化是一个“大熔炉文化”,不仅有殖民文化的思潮影响,更有当地印第安人土著文化以及其他移民者带来的他国文化所造成的。足球,巴西人生命之魂,这句话不无道理,在巴西街头小巷随处可见足球的踪迹,足球已经成为巴西人的生命的一部分,可以这么说,足球就是巴西人的精神信仰。巴西足球之所以能够受世界所仰慕,最主要的还是他们有一种对足球的热爱,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足球文化在里面,同时,国家对足球的重视、民间对足球的培养氛围,以及学校的系统培养也是分不开的,据相关报道,足球以前是属于贵族式运动项目,只有贵族的人才有资格进行运动,但在巴西,这一现象已经被打破,全国上下,不光是政府官员,企业白领,工人农民,大家都将踢足球视为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因此,在巴西随处可见都是原汁原味的足球文化,一种对足球发自内心的渴望, 一种热爱。

2.3桑巴舞与足球的邂逅

很多专家学者都喜欢将桑巴与足球进行一起研究,更有甚者直接把桑巴足球当做巴西足球的简称, 足以证明桑巴舞与巴西足球的之间的关系之深。在巴西,桑巴与足球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两项活动。桑巴舞是巴西艺术界的一朵奇葩,受世界万人所喜爱,足球是巴西人在运动界的骄傲,更受世界足球爱好者追捧, 每年许多游客都会前往巴西进行感受不一样的足球文化生活,感受地地道道的原汁原味的足球文化气息, 更能感受到桑巴舞艺术魅力在巴西这个乐观奔放的国度里所造就的无限奇迹,以及桑巴舞与足球邂逅后所产生的巨大“化学反应”。这反应不光是造就了桑巴舞的艺术魅力、艺术陶冶、健身娱乐等功能传播与海内外,更让桑巴舞这个仅限于巴西过度的外来名词流传于世界的各个角落。这反应不光造就了巴西足球的全民参与氛围得以在全国流传开来,也更让巴西足球走向了成功,走向了世界。桑巴舞与足球的相遇,就像美女和帅哥的一见钟情,擦出的火花不仅让各自功成名就,更让巴西人引以为豪。 桑巴舞与足球在巴西“邂逅”,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历史事件、 特定历史环境所造成的特定历史产物。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偶然,是偶然与必然的结合体,也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讨论桑巴与足球以及巴西时, 我们应该采用历时性与共时性进行研究,更要采用哲学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逻辑思辨研究。 这样的话,至于,为什么桑巴舞会如此出名?为什么巴西足球会如此火爆?以及桑巴舞与足球为什么会在巴西“相遇”?这一切都会等到一个很好的解释。

3对中国足球发展的启示

3.1中国足球要发展必须要有其相配的艺术“精神”文化

巴西足球如今发展的如此红火,与其政府的推动、擅长吸取别国的优秀的经验并加之创新、体育法的制度完善、后备人才培养途径众多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也就是桑巴舞文化与足球文化结缘后,所长生的“效果”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巴西人。可以看出,艺术文化对巴西人的精神熏陶,尤其是对巴西足球运动员的精神熏陶,已经到了相互融为一体,不能分离的地步。可以这么说,桑巴文化就是足球运动员的精神信仰,一直引领者巴西足球走向辉煌的殿堂。基于此,对于我国足球来讲也应该分析巴西足球与桑巴舞艺术文化的结合所产生的效果,从而思考为何我国足球发展如此不尽人意。是不是我国运动员的艺术“精神”没有得到提升?没有与之匹配的精神信仰?这种艺术“精神”影响能否植入中国足球爱好者的“骨髓”,从而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都是当前中国足球需要考虑的问题。

3.2国足要发展必须吸取传统的国学精华

从巴西的足球辉煌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巴西足球今日的光芒与吸取了其他国家优秀文化的精华有关,巴西运动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职业责任与荣誉素养、以及政府相应的培养机制、学校系统且有规律的培养模式、社会的大力支持等等,在一定的程度上都是吸取了其他国家优秀文化并与巴西国情进行实践创新后所造就的结果。竟然,巴西可以将别国的优秀文化吸取后融入到足球队员的培养理念当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已家的国学进行很好的运用呢?为什么不能以国学作为核心理念,融入其他足球发达国家的足球培养理念,进而进行融合创新性的培养呢?从而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国家足球队伍、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足球培养方案呢。

3.3体育与艺术是现代体育新的发展模式,必须注重足球与艺术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我国舞蹈艺术研究 篇2

一、名词解释

9.舞蹈艺术传播

2、交响性舞剧

3、舞蹈直觉4-,舞蹈批评

5、舞蹈形象思维

6、模仿论7,舞蹈灵感

二、简答盏(任选3盏,短盏75分,共45分)

j、简述舞蹈艺米风格形成的必要条件

2、简述舞蹈美感的主要特征

3、简述舞蹈意境的构成因素

4.简述〃清感在舞蹈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

5、简述形式对于舞蹈艺术的意义

三、论述题

1请结合当代教育现状分析舞蹈教育所面临的际遇与挑战

2、请结合作品阐述三种舞剧类型各有那些优长和不足

3、请结合舞蹈实践阐述舞蹈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四、舞蹈赏析与评论

要求:对作品基本信息进行介绍;阐释作品的题材与主题;描述作品的形式与结构;鼓励考生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开创性的见解和思路。

门、评析杨丽萍的作品《孔雀》

对我国民间舞蹈艺术的教学探讨 篇3

关键词:民间舞蹈;意义;教学策略

民间舞蹈主要指的是在生活、生产过程当中,由大众自创自演的表现一个民族或地区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的群众性舞蹈,是我国传统艺术文化之瑰宝,历史与艺术文化价值非常之高,不能遗失。

1 民间舞蹈艺术教学的意义

1.1 传承与发展传统艺术文化

民间舞蹈与我们各民族、各地方的传统文化、传统习俗等紧紧相关,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曾几何时,民间舞蹈在生活、生产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欢庆、娱乐,就连祭祀及其他的重要礼仪活动场合,都少不了民间舞蹈。时至今日,人们的娱乐生活越来越丰富,价值观念、审美观念以及文化观念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各种传统文化、传统艺术逐渐被遗忘、丢失,这样的情况对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发展而言是极为不利的。而通过民间舞蹈艺术教学,我们则能让民间舞蹈活跃在人们的视野,走上主流舞台,唤醒人们的传统艺术文化情感,让人们去欣赏、了解、参与传统艺术文化,进而实现对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

1.2 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使其树立健全的艺术思想

民间舞蹈在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非常丰富,且具有十分鲜明的艺术特征,能轻易将民间舞蹈与其所在的文化背景联系在一起。因此,通过民间舞蹈艺术教学,我们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艺术视野,使其了解到、接触到更加广阔的艺术天地;再者,舞蹈是一种情感化的表现艺术,不仅仅是肢体运动,对表演者舞蹈情感、艺术思想的要求非常之高,通过民间舞蹈艺术教学,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各种丰富、饱满、质朴的舞蹈情感,使其树立起健全的艺术思想。

2 民间舞蹈艺术教学策略

2.1 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在民间舞蹈艺术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并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使教学高效、有序的推进,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

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师要明白民间舞蹈艺术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简单的掌握舞蹈动作、舞蹈形式,这只是最基础的一层教学目标。在此之上,教师更要重视对学生的文化渗透,让学生对各民族的文化形成认识与了解,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情感,丰富和提升学生的内在修养,这应当是民间舞蹈艺术教学更深一层次的目标。

2.2 提高学生对民间舞蹈艺术的学习兴趣

一开始,可能有一部分学生会对民间舞蹈艺术的学习没有兴趣,因为他们可能认为这是“过时”的,没有欣赏价值的,为此教师必须要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保证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为此,在教学的开始阶段,教师用不着一来就对学生进行舞蹈动作方面的教学与训练,这会让学生觉得非常的被动。而是应该对他们进行民间舞蹈艺术的概况介绍,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了解民间舞蹈艺术,客观认识民间舞蹈艺术,并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一起作沟通交流,这可以让他们逐渐摆脱对民间舞蹈艺术的“偏见”与狭隘认知,对民间舞蹈艺术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并产生学习兴趣,为其民间舞蹈艺术的学习提供主观动力。

2.3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如前面所说,民间舞蹈的民族风格、地方特色非常的浓郁,不同民间舞蹈对应的装扮、环境等各不相同,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融入那种文化与环境氛围,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增强教学的代入感,这可以显著提高民间舞蹈艺术的教学成效,因为只有在特定的文化与环境氛围下,学生的情感才能被调动和激发出来,有助于他们形成对舞蹈动作、舞蹈内涵的深刻体会。

为此,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主题,在教学开始前通过音乐和语言的引导,让学生想象自己正处在一个特殊的环境氛围中,如对于西藏民间舞蹈教学,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身在纳木错、布达拉宫、喜马拉雅山;蒙古民间舞蹈教学,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正处在广袤的草原;陕西民间舞蹈教学,则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正站在黄土高坡之上。除此之外,也可为学生准备对应的民族服饰、道具,搭配灯光,这都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加深他们对舞蹈内涵的理解与舞蹈动作的掌握,从而提高教学成效。

2.4 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

民间舞蹈艺术虽然大多侧重于情感和神韵的表达,但舞蹈动作也同样的重要,因为肢体运动是所有舞蹈艺术的主要形式和表现语言,如果动作不流畅、不到位就势必会使得舞蹈的情感和神韵衰减,所以教师必须要抓好舞蹈动作的教学与训练。以往民族舞蹈的动作教学,基本上都是通过教师的演示,来让学生模仿与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很好地领悟和掌握相关的动作要领,不过其缺点是教师需要多次、重复的示范,学生的观察时间又较为有限,如果学生在课后想要进行复习、训练的话,就难以找到一个很好的对象,为了解决这样的教学难题,当前教师可以合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

例如,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技术来多角度录制舞蹈动作,并对动作进行分解,逐个点明要领与关键点,让学生课后自己学习、揣摩、训练,加深学生对舞蹈动作的学习和巩固。另外,教师也可以推荐一些相关的民间舞蹈艺术作品给学生欣赏,拓宽学生的视野。

2.5 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特点

舞蹈只是一个载体,教师应当通过民间舞蹈的教学,让学生有效学习和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点,从而对其艺术视野、艺术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

例如,在蒙古民间舞蹈的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蒙古族人个个能歌善舞,蒙古舞节奏明快、热情奔放的特点,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广阔无垠的草原,这样的居住环境使蒙古族人民形成了豪放、自由、热情的性格。蒙古族舞蹈中常用抖肩、翻腕、骑马、大雁飞等动作表现了蒙古族人开朗奔放、追求自由、任意驰骋的特点。蒙古舞的呼吸以慢吸快呼较多,也充分体现出蒙古舞粗犷剽悍、豪迈矫健、稳重端庄的特点。

3 结语

民间舞蹈艺术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我们应当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民间舞蹈艺术教学成效,促进民间舞蹈艺术的传播,保障其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我国舞蹈艺术研究 篇4

一、职业院校开展舞蹈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 舞蹈艺术教育在职业院校的开展, 是职业教育中美育教育的内在要求,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 舞蹈艺术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与职能, 职业院校舞蹈艺术教育的开展, 可以以大学生为教育对象, 借用美的形体及美的动作为载体培养学生感受美、表达美等方面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的美育素质。

其次, 舞蹈艺术教育在职业院校的开展, 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净化学生的心灵, 塑造学生的情感, 提高职业院校在校学生的德育水平和综合素质, 实现了文化教育与思想教育的有效结合。

再次, 舞蹈艺术教育在职业院校的开展, 能够有效提高在校学生的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 学生在参与舞蹈运动时, 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在运动过程中还可以排遣自己内心中的消极、郁闷情绪, 缓解学生来自学习、生活和情感上的压力, 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 心胸更加豁达。

二、职业院校舞蹈艺术教育的开展原则

(一) 科学适度原则

职业院校的舞蹈艺术教育, 应当结合学生的身心素质, 根据学生的舞蹈基础, 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 促进学生舞蹈知识和舞蹈技能循序渐进的上升。在教学的具体实践中,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教师可以重点传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基础动作, 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舞蹈知识、技能准确性和严谨性的把握, 重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基础素质和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为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 协调统一原则

职业院校的舞蹈艺术教育, 应当正确处理好学生知识增长与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 实现二者的协调统一, 促进学生舞蹈素质的整合发展, 即在重视舞蹈基础知识教育的基础上, 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的舞蹈创造力和利用舞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终实现舞蹈知识、技能与实际应用的协调统一。

(三) 实践性原则

职业院校舞蹈艺术教育的开展, 不应当仅仅停留在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动作技能的联系上, 还应当重点锻炼学生对舞蹈知识技能的实践能力, 在舞蹈实践中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认识与理解。因此, 教师可以结合学校的文化艺术节等活动, 有意识地营造丰富、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舞蹈素质。

三、提高职业院校舞蹈艺术教育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 对舞蹈艺术教育进行准确定位, 树立正确的舞蹈教育目标

舞蹈艺术教育的开展, 虽然可以有效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但是由于每个学生的舞蹈基础不一样, 对舞蹈艺术的兴趣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职业院校教育的主要目标, 对职业院校的舞蹈艺术教育进行准确的定位, 树立正确、科学的舞蹈教学目标。职业院校的舞蹈教师应当认识到, 校园舞蹈教育是舞蹈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传授舞蹈艺术知识以及引导学生投身于舞蹈实践的教学活动, 因此在教学工程中, 必须尊重舞蹈艺术教育的客观规律, 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 要针对学生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上的差异采取差异化的教学策略, 提高舞蹈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例如, 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处于18~20岁的年龄阶段, 骨骼发育已经基本定型, 软度比较差, 在教育和训练中面对的困难也就相对较多, 所以教师可以将教学重点放在舞蹈动态美、舞蹈风格和动作的协调性等方面, 而不是一味增加难度, 要把学生培养成舞蹈专家。

(二) 丰富舞蹈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在传统的舞蹈艺术教育模式下, 学生通常是处于教师严格的训练体系之下, 缺乏舞蹈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 为了更好地实现舞蹈教育的职能和作用, 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应当让学生做舞蹈艺术教育的主人, 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量身定做舞蹈课程, 实现舞蹈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不断丰富化。

(三) 制定科学合理的舞蹈形体训练计划

形体训练能够使舞蹈学习者逐渐克服呆板、松懈、拘谨、涣散、造作的不良体态, 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高雅、舒展大方的姿态美。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 一方面需要职业院校积极开展舞蹈形体训练, 培养出学生的良好个性形象, 另一方面还需要学生自身在舞蹈活动中严格要求自己, 在了解自身的身体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分层次、有步骤、合理的训练,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不断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 舞蹈艺术教育在职业院校中的开展, 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 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要成为舞蹈家、艺术家, 而是应当以舞蹈艺术教育为手段, 深入开展审美教育、德育教育, 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不断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艺术素质, 进而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各种要求, 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晓敏.高职院校舞蹈教学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6) .

[2]、夏莉娜.高职院校舞蹈教学策略探究[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03) .

[3]、王小玲.浅谈高职舞蹈专业实训课程体系的建设[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9, (08) .

舞蹈音乐中的“艺术形象”研究 篇5

一、表现性艺术形象

1. 情绪的体现

舞蹈与音乐在发展初期就是紧密相连的, 舞蹈可以带给人们视觉的享受, 而音乐则可以给人以听觉的盛宴, 舞蹈与音乐的结合, 可以为观赏者提供一个释放自身情绪, 表达内心思想的情感世界。舞蹈音乐经过了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可以通过多种体现情绪的手法, 表达创作者自身的情感世界, 如舞蹈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调等。虽然在一般意义上, 人们的内心情感具有内在性和稳定性, 但是仍可以通过外在的情绪表现出来, 两者是相互依存, 不可分割的。所谓的情感, 是在情绪的变化中产生和形成的, 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也正因为如此, 对情绪的表达和体现, 是舞蹈音乐情感塑造的重点和关键。

2. 性格的塑造

在舞蹈音乐中, 对于性格的塑造, 主要是通过对舞蹈剧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情绪的表达和揣摩实现的, 情绪是性格的外在显示和表现形式。人们的性格特点决定着情绪控制力的强弱, 并反过来受其影响, 因此, 舞蹈音乐中对于人物情绪的表达, 是塑造人物性格的关键。

舞蹈音乐对于形象的表达形式各不相同, 但是其表现规律却具有极高的相似性。例如, 在表现“悲伤”的形象时, 舞蹈音乐通常是:不高的兴奋度与较高的紧张度相对应;采用较为缓慢的速度以及不太强烈的力度, 配合具有紧张性的音程。而表现“欢快”的形象时, 舞蹈音乐通常为:较低的紧张度配合相应的音程进行;比较快的速度搭配比较活泼的节奏。表现“豪迈”的形象时, 一般是将长时值的音符搭配和谐的音程;中速稳定的节奏搭配中音区演奏。因此, 需要根据所要表现的形象, 对舞蹈音乐进行选择, 确保音乐与形象的和谐统一。

二、描绘性艺术形象

1. 对自然事物的描绘

以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剧《胡桃夹子》为例, 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行分析。《胡桃夹子》中的音乐充满了单纯而神秘的神话色彩, 具有强烈的儿童音乐特色。讲述的是圣诞节, 女孩玛丽得到一只胡桃夹子。夜晚, 她梦见这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 领着她的一群玩具同老鼠兵作战。后来又把她带到果酱山, 受到糖果仙子的欢迎, 享受了一次玩具、舞蹈和盛宴的快乐。在剧中第一幕第二场的“雪花圆舞曲”中, 使用长笛和弦乐器, 运用相同的音型, 持续进行二度下行摸进演奏, 近距离描述雪花在风中飞舞的情景;使用单簧管, 描述远距离雪花从天而落形成的雪幕;利用弦乐器, 描述雪花自身的晶莹剔透。通过舞蹈音乐赋予观赏者可以与视觉形象产生联想的听觉形象, 从而使得动作形象更加生动, 更加真实, 更易引发心灵上的共鸣, 并通过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相互补充, 为观赏者展现出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2. 对场景和动态形象的描述

以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对场景和动态形象的描述进行分析。剧中第一场, 描写的是两个世仇家族成员之间的械斗场面, 在表演中, 舞蹈音乐首先使用较为低沉的大管与小提琴的演奏, 表达提尔伯特暴躁的情绪和态度, 之后使用弦乐器, 利用快速的演奏和玩世不恭的调子, 表达罗密欧与伙伴的挑衅行为。械斗场景开始后, 使用快速、紧张、激烈的和声, 辅以击剑声, 表达打斗的激烈和场景的混乱, 使其更加真实, 更加引人注目。

同时, 以我国民族舞蹈《远山的孩子》为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舞蹈通过对山区失学儿童的描述, 揭示了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问题。在舞蹈中间部分, 使用“伴随音乐”的表现手法, 在孩子们冒着酷暑在田间劳作的场景中, 辅以读书声, 引发观众的联想, 形成相应的听觉形象, 再通过与场景视觉形象的对比, 使得双方更加鲜明, 引起观赏者的强烈共鸣。

3. 对人物和动物形象的刻画

以经典欧洲童话《睡美人》为例, 在第二场景中, 公主因为被扎伤而沉沉睡去, 舞台通过管弦乐强力和悲伤的音调, 描述国王夫妻的悲伤和痛苦, 通过乐队演奏, 模拟痛哭的声音, 结合舞台场景, 可以使人在瞬间对国王夫妻的痛哭情形产生联想, 增强观赏者的代入感。而在现代舞蹈《士兵的故事》中的“魔鬼之歌”里, 舞蹈音乐的创作者采用了许多新颖而独特的手法, 对魔鬼的形象进行了刻画, 将其表现得淋漓尽致。使用管弦乐器, 用一种稳定的节拍和演奏方式, 引导观众对小丑的形象进行一定程度的联想, 在脑海中勾勒出小丑的形象;使用低音大管, 用十度音程上下起跳的稳定音型, 为观赏者刻画出在死亡的威胁下垂死挣扎的魔鬼形象;同时, 使用消耗, 借助固定音型的演奏, 通过偶尔上下跑动的方式, 刻画魔鬼因魔力的失效而着急的形象。并在此基础上, 配合节律的道白, 对魔鬼的诅咒和叫嚣声音进行刻画, 将魔鬼描绘的淋漓尽致。

三、结语

虽然由于舞蹈作品的不同以及其中艺术形象的差异, 每个艺术形象都有着自身独有的环境氛围和情感体验, 作品对于艺术形象的表达方式和手法也各不相同。但是, 对于舞蹈音乐中艺术形象的刻画和描绘, 在用料方面却是大同小异的, 几乎都是对音调、节奏等音乐元素的处理和搭配。借用这些音乐元素, 配合视觉形象, 建立听觉与视觉的对应联系, 从而实现对不同艺术形象的刻画。因此, 舞蹈音乐中艺术形象的刻画, 对于舞蹈作品来说, 有着特别的意义和价值。

摘要: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 舞蹈从出现开始就一直受到人们的追捧, 而在舞蹈表演中, 相应的舞蹈音乐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好的舞蹈音乐不仅可以增加舞蹈表演的意境, 还可以提高舞蹈对于情感的表现效果, 两者之间相互配合, 共同完成对于舞蹈作品的演绎和对舞蹈中蕴含的情感的表现。本文对舞蹈音乐中的“艺术形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对舞蹈作品在艺术方面的成金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舞蹈音乐,艺术形象,研究

参考文献

[1]王鸿昀.舞蹈音乐中的“艺术形象”[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1, 30 (4) :107-112.

[2]高月瑶.分析舞蹈音乐中的“艺术形象”[J].神州 (中旬刊) , 2013, (1) :213.

我国舞蹈艺术研究 篇6

其实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已经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舞蹈类型——武舞。《山海经·海外西经》:“形天与帝争神, 帝断其首, 葬之常羊之山, 乃以乳为目, 以脐为口, 操干戚以舞。”这虽然是神话, 却透露出远古神话时代的信息。还有发展于商周时期的武舞, 是和祭祀等宗教活动结合起来的。如奴隶社会广泛开展的舞蹈活动——“娱神”。他们在祭祀祖先和神祗的时候, 用最好的物品来祭神, 同时跳各种舞蹈让神来享受, 神的娱乐也化作人的娱乐。当时除了开展祭祀舞蹈外, 各种宴会礼节中也有舞蹈, “舞者, 乐之容, 用之于武事, 则为武舞”。原始的武舞, 对后世的舞蹈发展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历代皇朝都制礼作乐, 继承和创立歌颂其武功的武舞。从历史渊源看, 两者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武术原本是为了军事训练的。两军交战前, 举行阅兵式, 士兵手持作战的兵器跳舞;战斗胜利后, 在庆祝活动时, 又把那些在战斗中获胜的经验拿来即兴表演, 以示威武和荣耀, 这就是典型的武舞。武舞中的动作无论是操干戈还是持矛盾, 其动机和表演目的都有着表现和操练用于军事方面的技艺的成分。随着艺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逐渐发展为专供人们欣赏娱乐的舞蹈艺术。

虽然, 原始社会中的打猎、部落间的战争和舞蹈对武术的产生起着直接的促进作用, 但是武术毕竟不等于打猎, 不同于打仗, 也不是舞蹈。武术的形成和成熟还需要更加充分的条件, 还需要更多的时间。任何一种文化形式的成熟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中国武术把身体与精神、健身娱乐与格斗技术融为和谐的一个整体, 久需要更长的时间, 更为特殊的。幸运的是, 历史慷慨地给了中华民族发展武术所需要的时间和条件。中国古典舞中的剑舞, 作为历史状态, 可以追溯到上古。剑舞也属于古代武舞的一种。由防身御敌的古老武器, 在掌握剑的练习过程中, 精湛的击剑技艺和各种舞剑的动作姿态被创造出来, 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完整的舞蹈。可见, 剑舞极具特色的独立的舞蹈表现形式。

绵延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使中国武术和舞蹈的滋养源源不断, 无比丰富的养料孕育了这二者的形成发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 二者有分有合,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在不断地分和中相互影响。武术和舞蹈文化中的“形”与“意”的相互交融, 使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透过中国武术和舞蹈,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人独特的思维方式。透过中国武术和舞蹈, 我们可以观察到中国人的行为规范, 审美观念, 心态模式, 价值取向, 人生观和宇宙观。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 战争的出现、自然灾害的影响, 迫使原来相对独立、相对单纯居住的民族生息之地乔迁异乡。在各民族交往和杂居中, 形成了民族之间文化意识的相互异乡和融合。由于地域、自然环境的不同和习俗的差异, 产生了各有区别, 特色各异的种类和流派, 这些种类和流派带有着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特别是各个民族之间的不同流派, 不同风格的武术和舞蹈, 体现了各个民族的智慧和知识。

吴晓邦先生85岁高龄时, 在《武术与文化艺术研讨会》上曾感慨地讲到:“中国的舞蹈一半是武术, 研究舞蹈不研究武术是不行的。”可见, 在武术中是蕴藏着丰富的舞蹈素材。深入研究发展武术和舞蹈文化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 通过进行武术和舞蹈的不同层面分析和比较, 又可以使双方进行相互的补充和吸收。■

参考文献

[1]向开明.太极文化与东亚舞蹈文化.民族出版社, 2006.

[2]温柔.舞蹈生理学.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3]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4]刘晓真.中国世界舞蹈文化.时事出版社, 2009.

新时期舞蹈艺术教育相关内容研究 篇7

根据我国教育部在二零零一年七月所新颁布的新课改标准当中,正式将舞蹈艺术教育纳入到了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当中[1]。这是个舞蹈艺术教育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所在,更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舞蹈艺术教育的深入发展。然而,在我国的教育环境当中,舞蹈艺术教育受到了我国传统艺术教育的整体影响,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新时期我们要想让舞蹈艺术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深入研究舞蹈艺术教育的开展性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舞蹈艺术表演原则分析

从概念上来看,舞蹈艺术教育中核心的内容是舞蹈艺术表演。对于舞蹈艺术表演来说,这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艺术活动[2]。事实上,表演活动从属性上来说,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二度创作范畴。这实际上是一种感觉的艺术,完全来源于内心意识的累积。因此,我们在实际进行舞蹈艺术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教导学生认识和体验到舞蹈作品,从而可以进一步达到解放自我的目的。纵观舞蹈艺术表演领域的认知观念,无疑是具备多元化特点的,不仅有表情观还有表意观的存在[3]。笔者在这里要着重强调的是,无论哪种表演馆都依赖于舞蹈表演整体性的开展,或者我们可以这么理解,舞蹈表演中,舞蹈和表演是两个完整而统一的整体。再从舞蹈艺术表演的任务观来看,其核心任务就是要运用舞蹈语言,音乐舞台美术等手段来对任务内心情感进行表达,从而能够塑造出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所在。

笔者认为,舞蹈艺术表演需要的是技艺双修,是学习和表演都要同时顾及的教学活动,所以有特殊性的环节存在[4]。如果想要舞蹈艺术表演能够顺利开展,则一定要遵循恰当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点滴渗透的原则。对于这一原则的贯彻,不仅仅要在整个表演过程当中,更要从实际出发,从舞蹈艺术教育入手,教导学习者能够更好的对舞蹈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认知,激发舞蹈表演者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表演热情[5]。另外,在实际进行舞蹈艺术教育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从个体技能和学习创造双重角度出发,协调发展。所以,我们在实际对学生进行舞蹈艺术教育的时候要注意舞蹈艺术表演的认知和规律要均衡协调发展。

三、数字时代舞蹈艺术教育策略分析

我国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和提升,在这个数字舞蹈时代下,数字舞蹈首先从根本上对舞蹈观念有了相当程度的转变。在传统的舞蹈理论当中,在实际表演中进行的艺术化的人体动作成为了舞蹈中最为显著的要素和基本手段[6]。然而,数字时代赋予人们的不仅仅是数字理念,更重要的是数字虚拟技术代替有形生命肉体的事实。然而,从当前的数字舞蹈发展当中,所谓的数字舞蹈基本上还停留在技术的运用和实验影像的阶段。从目前来看,数字舞蹈影像可以受到人的控制,跟随操控者的意志来开展;也可以通过人一些人工智能形为虚拟的舞蹈人物形象塑造数字实体。在笔者看来,数字时代下的数字舞蹈表演艺术不会局限于单一的形式,而是可以根据制作者所制作的虚拟机位来进行随意的移动,并且所在的场景和所采用的物品也可以随时更换。这实际上需要改动的是舞蹈中的具体函数,从而能达到舞蹈艺术表演的核心目的。

纵观舞蹈艺术的发展,无论是最开始的身体舞蹈来看,还是当前最为时尚的影像舞蹈来看,又或者是具备了高科技理念的数字舞蹈来说,都是在创作和体验的过程当中,一直不断的在前行和发展着。纵观我国舞蹈艺术教育发展史上,舞蹈艺术教育最早在我国建国过初期就已经得开始了。然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这种教育模式并没有纳入到专门的义务教育当中,这个问题直到二零零一年的时候才得到了改善。这就导致我国舞蹈艺术教育在很长时间的发展当中也只是独轮车式的存在。笔者认为,新时期我国舞蹈艺术教育的开展必须要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深入研究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另外,我们还要进一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教育模式和教育体系,再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创造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实际性的舞蹈艺术教育之路。新时期我国舞蹈艺术教育的具体目标要定位在舞蹈艺术表演家的培养和大众艺术层次提升的基础之上[7]。总之,我国未来舞蹈艺术教育并将从职业化走向社会化,现代化以及数字化。新时期,我们应当结合时代需求,深入研究计算机网络带给传统舞蹈艺术教育的冲击,应用现代化教育的多种手段,让数字时代的舞蹈艺术教育手段和模式进一步增加。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舞蹈艺术教育已然上升到了一种基础的程度,更在很大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我国国民的教育内容核心内容所在。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新时期我们深入研究舞蹈艺术教育相关内容,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舞蹈艺术教育也伴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进步而有了相当大的转变,同时也迎来了一些新的问题。未来,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舞蹈艺术教育,提升国民整体艺术素养是今后我们所要面对的一大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廷海.社会文化变迁与中国民族舞蹈艺术教育创新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

[2]沈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舞蹈艺术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3]朱兮.普通高校舞蹈艺术教育刍议[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01:81-84.

[4]张金英.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与舞蹈艺术的教育功能[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05:51-52.

[5]荆晓琳.“身心一元论”的提出及对舞蹈艺术审美和教育的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14.

[6]王艺波.舞蹈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定位与发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05:85-88.

新媒体在舞蹈艺术中的应用研究 篇8

一、新媒体舞蹈的特点概述

(一)虚拟性。

数字技术本身就具有虚拟性,那么新媒体和舞蹈艺术结合之后形成的新艺术形式也就自然带有了虚拟性,这种虚拟性能够虚拟构建出一定的舞蹈环境,采用立体显示技术的影像呈现出更为形象逼真的三维效果,通过感官使观众感知更为强烈,虚拟环境还能够随着舞蹈表演者的变换而变换,这样就让观众有了一种舞者在画中行走的感觉。

(二)互动性体验。

新媒体中的交互技术还能够创设出舞者和观众之间交互的氛围,能够在表演当中让观众产生强烈的参与感,例如《超级舞者》,就是利用虚拟技术构建出了3D舞蹈模拟,观众可以通过舞蹈动作及音乐参与进来,并且参与者只需要一个鼠标就能够参与到舞蹈中。新媒体舞蹈使得舞者可以离开舞台去实现舞蹈理想,将心里所设计的舞蹈在虚拟世界中呈现出来,而互动性也使得舞蹈的魅力得到了加强。

(三)舞蹈词汇的多元化。

在新媒体艺术下舞蹈本身的肢体词汇和其他的艺术做到了结合,使得词汇呈现出了多元化的特点,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画卷》中,就是舞蹈和我国传统水墨画的一种有机结合,舞者的肢体词汇和水墨画的词汇结合到了一起,给观众一种新的视觉享受。

二、新媒体在舞蹈艺术中的具体应用

新媒体应用到舞蹈艺术中也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最早将新媒体与舞蹈结合应用的是德国,在《不顾一切》中新媒体的影像技术得到了应用,使得舞蹈表演从原本的单一性正式进入到了多元化的时代。电影、电视使得舞蹈的舞台化变成了家庭化及屏幕化,使得一些很少被人关注的舞蹈种类开始被人们所接触和了解。

新媒体应用到舞台的第二个阶段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例如在2011年湖南卫视的《再见我的爱人》中就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让我们所喜爱的邓丽君重返舞台。利用三维技术、计算机技术创设出更为真实的舞蹈三维场景,然后通过影像技术将影像投射到舞台之上,使得影像随着舞者的动作而变化,这样就能够将现实和虚拟做到有效结合,使观众能够通过欣赏而得到情感方面的强化。

互动性当前已经成为了很多艺术追捧的话题,在网络游戏舞蹈中这点就得以实现了,前面所提到的《超级舞者》就是互动技术和舞蹈艺术结合最为典型和成功的案例。

三、保障新媒体舞蹈应用的建议

传统舞蹈从作品的编排到后续的表演投入的成本都是非常大的,但是新媒体舞蹈利用的是现代高科技,这就使得舞蹈创作的速度和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另外新媒体还将更多的内容融入到了舞蹈当中,使得舞蹈能够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当前在新媒体的介入下,舞蹈艺术不管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已经实现了很好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影像技术以及交互技术等将舞蹈的艺术形式更好地呈现给了观众,所以不管是在各大晚会中、还是在舞蹈作品鉴赏表演中,新媒体舞蹈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应用广泛并不是说新媒体舞蹈没有不足之处,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要避免舞蹈艺术过分依赖技术。

在舞蹈创作过程当中舞蹈编导的创作手法和理念是非常重要的,新媒体可以说给予了编导更多、更新的理念和手法,而要想避免舞蹈艺术过分依赖技术,首先就要求编导具备扎实的舞蹈基本功、对艺术的创新见解、对新媒体的应用技能;其次还需要舞蹈编导能够将舞蹈词汇在作品当中详尽地表达出来。也就是说新媒体这种新的技术形式要想在不改变舞蹈艺术性的前提下进行使用,那么就对舞蹈编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这也是保障新媒体舞蹈更好发展的前提。

四、总结

新媒体让舞蹈艺术的表现力、视觉效果、内涵更为丰富,让舞蹈艺术走向大众化成为了可能。当前我国的新媒体舞蹈已经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应用,而面对着新媒体舞蹈发展中最大的障碍,舞蹈编导只有具有了更为扎实的舞蹈基本功、有了创新性的艺术见解、有了应用新媒体的技术、有了能将舞蹈词汇在作品中表达的能力,才能够使得新媒体舞蹈走向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朱滨.数字影像点亮舞台-试论数字影像在舞台表演中的艺术功能及应用[J].电视字幕(特技与动画),2008(7).

[2]盛敏,胡仁荣,黄学通.虚拟现实技术在舞台控制的应用及前景[J].演出场馆建设,2008.

我国舞蹈艺术研究 篇9

1 开展体育舞蹈教学的意义

现在虽然高职院校中已将体育舞蹈作为一种课程看来进行学习, 但是并不能用照本宣科的刻板形式进行授课教育, 要主动发展体育舞蹈的创新元素和相关的教学实际定位。能够将体育舞蹈变成一种参与性很强的集体活动, 能够进行舞蹈的实践和具体培训, 尤其是像拉丁舞之类的, 能够让舞蹈中的学生的到全部身体的锻炼, 这样就能够给学生的整体素质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 能够让学生在舞蹈中找到体育的乐趣, 还能找到艺术的美感和审美的愉悦, 能够将整个的身心都投入到之中, 增强体质并且改善情操和审美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能够将一些基本的技能学会就可以进行慢慢的发展和拓宽, 从而能够进行深层上的理解, 不在只潜伏于表面。要从文化和历史等个角度看待体育舞蹈, 将它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去看待, 并且要结合相关的体育学术知识和舞蹈学术知识, 必要的时候还要参照相关的健美知识。教师可以举行相关的活动来增强学生参与体育舞蹈的积极性。对于体育舞蹈来说, 掌握基础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要经常进行指导性的联系, 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到真正地体育舞蹈中。并且, 要注重保留学生的个性, 不能够过分拘泥于传统, 这样养就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和创新得到妥善的发展, 能够将体育舞蹈进一步在性质上拓展, 能够加强同学之间的往来和交流, 能够培养和谐的团队合作精神, 这样就能够无形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

2 体育舞蹈教学方法

(1) 通常教师在指导学生的错误时, 要采取讲解和示范并用的方法, 能够将学生的细节进行观察, 并且能够让适当的练习成为改进学生的一种捷径。教师应该按照规定的模式来进行严格的教学, 能够清楚步伐的运转和整个舞蹈结构的控制, 能够将速度尽可能控制慢一些, 将对比性增强, 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所要学的步法。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节奏, 尽可能能够符合学生的要求, 不要太快也不能够太慢, 尽量能够让讲解根据实际的示范来进行。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感觉到具体的形象, 能够生动展现所要指导的步法, 这样就能够尽快让学生掌握要领, 得到技巧上的进步, 能够慢慢变熟练。

(2) 必要的时候可以采取臆想的思维教育方式, 这样能够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来完成要学的动作, 对于学生来说, 能够进行想象性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有肢体动作的这种形体意义的课程, 要将整个的臆想和现实的舞步相结合, 能够将舞步变得更加生动, 体现出舞蹈的灵魂和魅力。

(3) 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 通过观看各种的体育舞蹈录像, 来让学生能够直观借鉴和模仿, 能够将体育舞蹈的练习过程进行拍摄并且进行及时的反馈在, 这样就能够不断从中发现不足之处和错误, 能够将学生的学习潜力和兴趣进一步激发, 能够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将准确地程度不断提高, 这样就能够让学生对自己更加了解, 指导怎么样去跳舞才更加规范。

3 传授体育舞蹈的现实意义

其实体育舞蹈教学是一种文化和艺术什么的传递, 能够体现技巧还能够体现艺术, 能够将这种文化通过具体的肢体语言来实现, 是非常不容易的, 因此, 我们应该将高校的教育模式作为一种传递文化的手段, 能够将技术和文化相结合, 不要只注重技术或者急于求成, 要有深层的教育内涵, 每一种文化艺术都有其特定的内涵, 要在教学之中发挥这种内涵的魅力, 能够教育学生去认知和体会这种意境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 对于年轻人来说, 学习文化内涵比学习舞蹈技巧更加重要。能够将各种情怀都融入到教育之中, 完善各种舞蹈带来的不同意义, 对于社会的面貌来说, 能够产生一定的改变, 此外, 学生能够懂的让自己加强自身的竞争力, 多向专业的舞者学习从而取得更多的体育舞蹈经验, 不仅仅丰富技巧, 还能够将其中的更深层含义进一步体会。

4 艺术体育教学的创新教学

对于教学活动来说, 很多的体育教学在高职院校中都是奠定学生整体素质和能力发展的基础, 能够将必要的体育知识和相关的艺术内容进行传授对学生的身心都是一种提高, 也是整个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实现的。除了学科内的教学以外, 可以进行适当的拓展, 这样就能够更加丰富体育舞蹈的魅力, 为日后的教学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意义。要让学生养成一种习惯, 自觉去学习体育舞蹈, 能够区别一些简单的体育和体育舞蹈之间的区别, 能够不仅仅将体育作为一种锻炼的方式, 还应该专门去了解其中的内涵, 掌握必要的知识和习惯, 能够不断发掘潜力和创新, 在学生的体制上形成一种习惯性的改进, 所以, 就能够提升学生的自觉性。

5 创新教育对高职体育教师的要求

现如今对于高职院校教师的要求也被在现有的素质教育要求之下增加了很多, 体育教师不仅仅要有着完善的技能, 还要有着很高的素质, 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 必要情况下还要有一些实际的奖项和比赛来证明自己的优秀。要为教育而服务, 能够改善现在的体育教育模式, 将学生的体育课程生动化进行管理, 带动体育事业的发展。包括很多的器材和使用的方法教师都应该明确掌握, 这样才能够将体育的可塑性不断提升。

6 结语

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是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体育舞蹈教学更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 我们应该不断以学生为本, 将创新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能够将实践成为一种技术培训模式, 让学生能够将自身的优势不断发挥, 结合体育舞蹈的相关特点, 对学生进行细致的培养和教育, 不仅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体制, 还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让学生能够在艺术修养上得已升华, 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满足学生不同层次锻炼的需要, 便于与终身体育接轨。现在很多的院校都非常注重这样的教育模式, 能够符合时代的发展, 有着时代的指导意义, 并且能够促进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将学生整体能力提升, 完善教育的全面性。提升素质教育的力度, 不断朝着创新的思路发展, 将教学系统化, 和谐发展新型的教育模式。体育舞蹈教育在提高人类的综合素质的同时, 在美化现代社会生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发展体育舞蹈教育事业, 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也是体育舞蹈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摘要:体育舞蹈是一种体育与艺术相结合的形式, 非常适应当今时代的文化的气质, 可以满足人们现在体育运动和审美艺术的双向需要, 也是根据相应的社会变化发展的舞蹈形式。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源于最原始的舞蹈形式, 在舞蹈的变化中导致新的舞蹈形式。能够让跳舞的使用越来越普遍, 在体育教育的不断的加以拓展, 也将体育舞蹈的另一种意义上的升华非常适合时代气息。对现在的创新教育来说体育舞蹈是一种必然趋势, 能够进行艺术和体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对于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能够进行原有学科的教学拓展, 完善素质教育的要求, 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体育舞蹈发展。

关键词:艺术,体育舞蹈,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郭剑华.论高校体育素质教育中的体育舞蹈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24.

[2]周长江.江苏省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 11.

[3]顾湘丽, 蔡磊.体育舞蹈教学方法研究初探[J].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3) .

[4]李晓新.体育舞蹈对大学生身心影响的研究[J].解放军体育学院学报, 2004 (3) .

[5]齐光辉, 徐泉永.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教学功效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 2000 (1) .

[6]李超雄.国际体育舞蹈在高校的发展前景浅析[J].山东体育科技, 1996 (1) .

上一篇:会计法下一篇: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