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的性质及保护

2024-06-26

域名的性质及保护(精选三篇)

域名的性质及保护 篇1

中国移动无线网络发展同样迅速, 2009年1月7日, 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3张第三代移动通信 (3G) 牌照, 此举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3G大幕一拉开, 中国无线域名.mobi名的抢注将更加激烈。无线域名是无线互联网中无线网址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与互联网时代不同的是, 利用手机访问无线网站, 潜在用户量更大, 更加灵活方便。无线互联网国际顶级域名.mobi因2006年10月才推出, 推出时间短, 无线网络技术普及的时间也不长, 所以不被企业重视, 但大量企业无线域名却被抢注, 无线域名有必要引起重视。

1 无线域名简介

Mobi域名是ICANN批准开放的“面向手机及移动设备寻址的域名”, 与.com、.net一样, .mobi域名也是全球顶级域名, 并且致力于将internet内容传送到移动装置, 例如智能电话、PDA、手机等专属域名。mobi域名注册局是由世界著名的移动和internet 公司组成的一个联盟赞助, 这些公司包括:诺基亚、爱立信、GOOGLE、沃达丰、微软、三星电子·GSM行业协会等[1]。注册.mobi手机域名, 必须提供可供手机、PDA访问的页面, 否则将可能被停止解析服务。Mtld (.mobi手机域名管理机构) 有专用核查系统进行验证。

2 无线域名的重要性

2.1 无线域名对于保护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域名作为一种全球性经济资源的价值早已获得大家的认可。域名是互联网上的企业或机构的名片, 一个企业如果想全面在互联网上出现, 只有通过注册域名, 才能在互联网里确定确立自己的地位。无线域名与其他传统域名一样, 虽然是网络中的概念, 但是它已经具有类似与产品的商标和企业的标识的作用。商标作为一种重要知识产权, 企业自然知道其重要性, 将已经拥有的标识进行商标注册, 企业名称或企业的商标注册成mobi地址同样保护宣传企业。同时, 与传统的网络域名相比, 注册了无线域名能使企业把服务扩展固定电脑以外的地方, 也能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因此, 企业的无线域名是企业移动互联网的网络标识, 为了避免被竞争对手等其他机构抢注, 通过注册企业的无线域名来保护公司简称, 是一个企业品牌保护的重要方面。

2.2 无线域名自身的域名地址简单易写使之拥有巨大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互联网域名, 无线域名更具备优势。.Mobi域名是为在移动设备上使用的网站而设计, 而且与.com网络地址一样容易被记住。由于.mobi是一个顶级域名, 因此无需用手机有限的键盘输入“www”前缀, 例如利用手机浏览网站内容时只要简单输入http://XXX.mobi, 不必记忆冗长的URL地址[2]。因此, mobi域名能使企业的客户更加迅速便捷了解公司的各种讯息, 无线域名将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访问的特色演绎的淋漓尽致。

2.3 无线域名的发展潜力巨大

无线域名主要是针对手机用户, 将在线体验延伸到客户手机上。国际电信联盟 (ITU) 2009年初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 截至2008年底, 全球手机注册用户数量已经达到41亿, 中国手机占15%达到6.1亿之多[3]。拥有.mobi域名将获得庞大并且全新的客户群, 如此巨大的手机用户群隐藏着无限商机。无线域名推出的时间虽然不长并且不为企业和个人熟知, 但是随着手机用户的飞速增长, 其发展潜力不可估量。

综上所述, 企业将已拥有的标识或商标注册成.mobi地址就可以对标识和商标起到识别宣传保护作用, 能并且把服务扩展到有线电脑环境以外的地方, 提高品牌知名度, 因此, 企业注册.mobi域名对于保护网络品牌、延伸商务领、抢占新鲜资源、引领WAP热潮都有很重要的作用[4]。

3 国外无线域名注册及发展情况

3.1 mobi域名在全球发展迅速

自2006年10月.mobi移动域名推出以来, 随着其知名度的不断扩大, 以及其专注于移动网络营销的定位, .mobi域名注册量一直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格局。随着全球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和成熟, 推动了移动应用的稳步增长[5]。据2008年6月dotMobi公司与全球创意机构AKQA联合发布调查报告显示:有90%的受访者称, 他们非常有兴趣了解移动网络的相关知识和内容。此外, 许多知名品牌和企业对dotMobi公司关于创建移动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如何为消费者提供移动信息服务的观点表示赞同。全球顶级移动域名管理机构dotMobi公司宣布:在.mobi域名推出后的短短两年时间里, 其全球注册量已经超过100多万个, 众多知名品牌成功地创建了自己的.mobi移动网站, 并通过移动网络营销获得了新的用户资源。另外一方面, 据著名的Crisp无线指数 (Crisp Wireless Index) 报告公布的数据: 2008年第二季度与2008年第一季度相比较, 基于全球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增长接近30%左右。在2008年第二季度, 用户通过搜索引擎属性搜索或通过网站名称查询搜索的流量增长了 28.9%左右, 这些数据的增长使得企业意识到.mobi域名的重要性[6]。

3.2 全球知名企业抢占先机注册

mobi域名。笔者通过专业域名查询网站美橙互联 (www.cndns.com) 查询, 截至2009年3月28日为止全球多家知名品牌启用.mobi作为后缀名移动网站, 他们包括芬兰诺基亚公司 (Nokia.mobi) 、德国电信公司 (T-mobile.mobi) 、韩国三星移动公司 (samsungmobile.mobi) ??、德国宝马汽车公司 (BMW.mobi) 、德国奔驰汽车公司 (Mercedes-Benz.mobi) 、美国谷歌公司 (Google.mobi) 、德国阿迪达斯运动公司 (Adidas.mobi)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 (Coca-cola.mobi) 、美国希尔顿酒店集团 (Hilton.mobi) 、美国时代周刊 (Time.mobi) 、壳牌 (shellinfosight.mobi) 、美国强生公司 (babycenter.mobi) 、德国DHL物流公司 (DHL.mobi) 、美国纽约邮报 (NYPost.mobi) 、法国航空公司 (airfrance.mobi) 、意大利法拉利汽车公司 (Ferrari.mobi) 等公司。这些企业的移动网站已经成功地为客户提供了定制的、更加直观的移动体验。实际上这些仅仅是众多推出移动网站企业的一小部分代表。随着移动无线网络的发展, 全球各大知名企业越来越注重保护.mobi移动域名资产, 包括旅游、汽车、消费品, 出版和金融服务等各类企业纷纷加入.mobi域名这个大家族。

4 中国无线域名注册及发展情况

近年来, 中国无线域名发展迅速, 其中中国移动 (chinamobile.mobi) 是亚洲首个注册.mobi域名的企业, 随着中国移动对自己企业无线域名的注册, 中国的很多企业也开始注册自己的无线域名, 比如:百度 (baidu.mobi) 、新浪 (sina.mobi) 、全聚德公司 (quanjude.mobi) 、纽曼公司 (newman.mobi) 、熊猫电子公司 (cnpanda.mobi) 等公司已经开始通过.mobi移动网站为客户提供移动信息服务。伴随着中国无线域名的发展, 也产生了很多无线域名服务专网。网站Goodmobi.mobi是中国首家最专业的mobi手机域名服务专网, 专职服务于.mobi域名查询、.mobi域名注册、.mobi域名交易、.mobi域名资讯、.moib免费米店、.mobi建站等服务。目前, Goodmobi网站已经发展为国内最大最专业的mobi注册和交易第一平台, 是中国.mobi域名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在中国, 根据中国最大的域名注册和网站托管服务提供商中国万网介绍, .mobi域名在登陆中国后曾经创下一个月内注册量占到全球总数13%的记录, 中国在104个注册国家中的排名第二, 注册数量超过3万个。截至到2008年10月, 全球注册.mobi域名数量为834868个, 由此看出中国.mobi注册量已经超过10万[7], 可见中国无线域名发展迅速。随着手机域名注册数量的不断增长, 越来越多的手机站点和应用产品的开发商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由此看来, 无线域名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大的。但发展现状却不如人意, 其后专门论述。

5 中国无线域名保护存在的问题

5.1 中国企业不重视无线域名, 没有相关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

从.mobi注册总量上看, 中国仅次于美国, 位居全球第二位。从数量上看.mobi注册在中国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但是中国企业的无线域名还是存在诸多问题的。中国企业无线域名被个人注册说明企业在发展的同时跟不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缺乏这方面的管理人员和机构也是中国企业不重视无线域名注册的表现之一。中国有不少企业甚至不知道无线域名为何物, 根本没有意识到注册无线域名对保护企业品牌的重要性, 很多企业都是在公司无线域名被抢注后才对无线域名有所认识。这说明中国不少企业都不重视无线域名, 意识不到.mobi地址对于企业品牌的保护作用, 认为拥有传统的.com或者.cn域名就可以了, .mobi域名只是后缀不同而已。甚至有些企业认为注册后.mobi域名只是跟风, 不需要花钱在.mobi域名的注册上, 企业的发展战略根本没有考虑到对自己企业无线域名的保护。企业无线域名注册后并不是万事大吉, 因为企业没有相关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去对注册的无线域名进行管理, 因此即使一些企业注册了企业的无线域名, 但是基本上不会去真正的建站, 这些企业都认为等到手机上网真正跟传统互联网一样普及的时候建站才有意义, 现在并没有投入人力和物力去进行建站和维护, 当然因为没有指定专门的人员管理对已经注册的无线域名进行续费而导致这些无线域名再次被域名投资者抢注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5.2 中国企业不重视无线域名的注册

无线域名之所以在中国发展的如此迅速,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个人对其的关注度高, 而相对企业而言却不是那么的重视的无线域名的注册。与中国移动早在2006年5月就注册其公司无线域名相比, 中国很多企业对于无线域名的注册明显滞后。笔者通过中国万网查询, 截至2009年4月11日相关企业的无线域名注册时间进行对比就能发现这样的问题。例如, 上海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传统域名www.bailiangroup.cn对应的无线域名bailiangroup.mobi注册时间为2008年12月, 而百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2008年中国百强企业之一, 单从与.cn对应的.mobi无线域名注册时间相比整整比中国移动“滞后”了两年半。同为2008年中国百强企业之一的广州汽车工业集团的传统域名www.gaig.com.cn对应的无线域名gaig.mobi注册时间为2009年2月,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传统域名www.shenhuagroup.com.cn对应的无线域名shenhuagroup.mobi注册时间为2009年1月, 这些企业都是2008年中国百强企业之一, 从对应的无线域名注册时间来看都是明显跟不上现在.mobi发展脚步的。如果从企业传统.com.cn域名来查找对应的无线域名注册情况, 可以发现百强企业中还有一部分甚至没有注册相对应的无线域名。同样也是通过中国万网可以查询到, 例如, 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的传统域名www.1798.cn其对应的无线域名1798.mobi显示的是尚未注册;珠海振戎集团的传统域名www.zhzr.com.cn对应的无线域名zhzr.mobi显示的也是尚未注册;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传统域名www.bj-auto.com对应的无线域名bj-auto.mobi显示的同样也是尚未注册。这些都是中国百强企业, 中国的大企业都是如此, 其他的企业对于无线域名的注册重视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5.3 中国企业无线域名被抢注情况严重, 对被抢注态度消极

目前在中国, 单位或个人只要不违反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都可以注册无线域名, 而且遵循的是先注先得的原则。正是因为如此再加上中国的不少企业品牌保护意识没有与时俱进, 导致许多企业无线域名被抢注。笔者从中国万网查询发现这样的一个问题, 与传统的域名相比, .mobi域名很多都是由个人注册的。例如,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网站www.sinopecgroup.com.cn的Registrant Organization (注册机构) 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但是其无线域名sinopecgroup.mobi (注册机构) 的Registrant Organization是Chen Yuanhua, 这显然不是企业自己注册的, 并且其注册时间显示的是2006年9月29日, 说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无线域名很早就被个人注册, 中国电网的无线域名sgcc.mobi的Registrant Organization (注册机构) 是Zhong Sou, 其注册时间是2006年9月26日,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无线域名cnpc.mobi的Registrant Organization (注册机构) 是tangyouming, 其注册时间是08年11月4日, 中国工商银行的无线域名icbc.mobi的Registrant Organization (注册机构) 是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 其注册时间2006年6月30日, 中国人寿保险 (集团) 公司chinalife.mobi的Registrant Organization (注册机构) 是LILIGANG, 其注册时间是2006年9月22日。无线域名被个人注册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企业无线域名被抢注的现象严重。

中国无线域名注册刚起步的时候许多域名投资者借机抢注域名, 然后以高价卖出给企业, 更有甚者借助这些注册的知名企业的无线域名来推广自己企业。笔者在“中国首家mobi手机域名服务专网”Goodmobi.mobi网站上看到, 遭个人抢注的.mobi手机域名的知名企业和品牌还有:maxthon.mobi (遨游浏览器) , chigo.mobi (志高空调) , xiuzheng.mobi (修正药业) , 360safe.mobi (360安全软件) , nfsq.mobi (农夫山泉) 等等, 好多知名网站的.mobi域名遭抢注,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mobi的推广和应用, 对企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针对被个人投资者抢注, 以及这些流落民间的知名企业手机域名在域名投资论坛及国内外域名交易网站进行拍卖, 遭遇域名抢注的企业是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如何收回被抢注域名等问题。据调查多数企业都是选择逃避[8]。一些企业没有很好的办法去“抢回”被抢注的无线域名, 而有些企业认为花大量时间和金钱去“抢回”被注册的无线域名不值得, 企业品牌已经通过传统的网站得到很好的宣传, 不需要借助无线域名来发展企业品牌, 由此可见对无线域名被抢注态度消极

6 中国企业无线域名保护的对策

6.1 应该树立对无线域名进行保护的意识, 设立或指定管理机构、配置或指定管理人员

企业无线域名与传统的互联网域名一样都属于无形资产, 企业在注重品牌的常规保护的同时, 应该与时俱进地适应现代无线网络的发展趋势, 从线下、有线、无线三个立体的角度来展现。在“金九银十”移动域名注册的高峰时期, 谁先注册了无线域名谁就抢占了先机而且必将拥有更多的客户, 加大对无线域名的保护力度, 投入适当的人力和物力, 企业应该设立专门的无线域名保护机构, 或者指定现有的机构承担无线域名管理职能, 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或者指定现有人员具体管理无线域名。

对无线域名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来说, 值得提醒的是, 企业对无线域名的保护不能仅仅限于对无线域名注册, 特别是千万别忘记对原先已经注册的.mobi域名进行续费, 有一些企业虽然很早就注册了企业的无线域名, 但放在那忘记续费而导致企业无线域名失去保护再次被抢注, 无线域名与其他普通有线域名一样注册了后也应该投入资金对相应的网站进行宣传和后台维护。因此, 企业应该重视开发移动互联资源, 提高对无线域名保护的意识, 以无线域名作为树立企业品牌和拓展市场的重要手段。

6.2 要积极全面注册域名

对于注册域名的重要性, 有个经典的案例可以说明。1995年, 当 Tim Lee 在注册 cool.com 的时候 (注:1995年8月以前可以免费注册域名) , 他还是华盛顿大学的一名大四学生, 当时遭到了他的朋友的嘲笑。他们不明白 Tim 为什么需要域名, 当时 Tim 只想挣足够的钱来付清学费贷款和房子。1996年, Tim每周平均要接到二个要购买cool.com的电话。“我差一点把它以低于1万美元卖了", 但他没有舍得卖掉, 在潜在的买主中, 包括大陆航空公司。最近, 纽约一位律师告诉 Tim, 他的一个客户 (据说是一家著名消费品生产商) 愿意出300万美元现金购买cool.com, 后来这家公司将价格升到3500万美元, 其中800万美元为现金, 3000万美金为公司股票[9]。这虽然是.com域名注册的案例, 但是Tim在1995年注册.com域名的时候和现在.mobi域名一样都是属于新兴事物。对于现在的.mobi域名注册和当时的情况一样也凸显出来其潜在的商业价值, 据Goodmobi.mobi网站搜集到的国际和国内的.mobi域名交易情况显示, “2006年域名交易20强排行榜”中有三个.mobi域名入选, 分别是:Fun.mobi成交价:100, 000美元;Stockquotes.mobi成交价:27, 000美元和Flowers.mobi成交价:200, 000美元。在国内, 高价成交的.mobi域名还有:ditu.mobi (地图) 成交价:¥30, 000元;smirnoff.mobi (伏特加) 成交价:¥30, 000元;lingsheng.mobi (铃声) 成交价:¥45, 000元等等[10]。既然无线域名这么重要并且为了避免出现企业无线域名被抢注而企业通过高价收回的情况, 企业就要积极注册域名, 在注册域名的时候多种类型的域名都应该进行注册。但是积极注册域名不代表投机注册, 不能刻意抢注其他企业名称和企业商标, 由于域名投资要求企业投资者要有很高的专业水准, 除了要有敏锐观察力, 洞悉域名的市场价值外, 还必须要有商业评估能力, 参考类似域名网站的流量、广告量等, 一般来说企业根据需求只要一个对应的.mobi域名就可以了, 这样也能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但大型企业注册无线域名要全面, 多个.mobi域名作为防御无线域名例如, 全球知名公司芬兰诺基亚以.mobi为后缀名的网址有Nokia.mobi、forumnokia.mobi、mosh.nokia.mobi、NokiaforBusiness.mobi、s60.mobi、Medeo.mobi、 Vertu.mobi、OVI.mobin-gage.mobi。中国大型企业也应象诺基亚一样全方位注册相应的无线域名。

6.3 积极面对抢注, 通过各种手段要回抢注的无线域名

当企业的无线域名被抢注的时候, 还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要回的。

6.3.1 企业通过法律来维护权益。

企业可以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来认定自己企业无线域名是否被恶意抢注, 其内容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认定其具有恶意: (1) 为商业目的将他人驰名商标注册为域名的 (2) 为商业目的注册、使用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的域名, 故意造成与原告提供的产品、服务或者原告网站的混淆, 误导网络用户访问其网站或其他在线站点的 (3) 曾要约高价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转让该域名获取不正当利益的 (4) 注册域名后自己并不使用也未准备使用, 而有意阻止权利人注册该域名的 (5) 具有其他恶意情形的。

中国的法律已经越来越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很多恶意抢注者被起诉后都败诉, 这是因为计算机网络域名在网络技术上具有惟一性, 在网络商务这一特定环境下, 也具有与商标标识功能相似的标识性, 可以为域名的持有人带来一定的商业利益, 抢注公司的行为在主观上的恶意是十分明显的, 违反了诚实信用的商业原则, 侵害企业的商业利益, 构成不正当竞争[11]。由此可见, 抢注行为一旦被确认为恶意, 抢注者是很难得到法律支持的, 并且抢注域名可能要承担民事责任。因此通过法律来维护权益是最好的办法。企业可以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认证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 例如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域名争议解决委员会, 提起域名争议解决, 也可以到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视其情节分别予以个人或单位的罚款、停止其网上活动、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 情节特别严重的, 可以考虑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6.3.2 企业通过“另类”方法“抢回”域名。

虽然域名被恶意抢注用法律来维护权益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精力, 操作起来还是很复杂的, 而且恶意的认定有一定困难, 企业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来“抢回”自己的域名, 例如:北京三露厂的“大宝”商标被抢注为“DABAO.COM”, 该厂随即以“DABAO—SAN—LU.COM”注册域名, 在一定程度上制止公司的损失扩大。.mobi域名被恶意抢注和.com域名被恶意抢注一样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来解决, 当然这样做要付出一定代价, 但是比起被恶意抢注者的“勒索”来说付出这样的代价还是值得的, 这样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弥补了形象的作用, 或许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企业可以在被抢注的域名上稍加改动就可以, 比如得知101.com在国外被抢注后, 北京章光毛发再生精厂注册了101hair.com, 这样的改动使得自己域名特征更加凸出, 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益, 企业也可以利用域名注册规则的严密性, 以添加划线符号的细微差别来获得域名区分使用的效果。当北京的雪亮眼镜公司注册了XueLiang.com的域名后, 浙江温州的雪亮钢管厂舍不得放弃XueLiang导航标识, 于是注册了Xue-Liang.com的域名, 以上几种方法都是“抢回”被抢注域名的措施, 企业通过这些方法虽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要回其域名但是也是一种很有效的补救方法[12]。

企业无线域名被恶意抢注的时候很容易被投机的域名投资者利用而导致各种不利的影响, 因此中国企业在面对无线域名抢注的时候不应该逃避, 应该积极面对, 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收回予以保护[13]。

7 结束语

移动用户的发展速度和规模让全球快速地迈进了移动互联时代, 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种新的模式, .mobi移动域名将成为重要的无形资产, 企业要更加重视保护这种无形资产, 同时也需要整个社会的互联网公民来共同努力共同遵守互联网新秩序, 为企业发展和社会和谐创造良好的空间。

摘要:从无线域名的概念和重要性入手, 概括中外企业无线域名的注册和发展情况, 分析中国企业的无线域名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中国企业应该树立对无线域名进行保护的意识, 设立或指定管理机构、配置或指定管理人员;积极全面注册域名;积极面对抢注, 通过各种手段要回抢注的无线域名等保护的对策。

域名的法律性质及其保护 篇2

关键词:知识产权;价格;保护

2014年9月,有媒体报道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之子王思聪以6000万元的价格购入域名wanda.com,引发民众热议。事实上,在此之前,已经有多家互联网大鳄花费巨资购入相关域名,如2014年4月22日,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以2200万元的价格购入域名mi.com,2014年5月21日,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以200万元的价格购入域名t.tt。这一系列购买域名的行为,让域名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一、域名的概念及价值

(一)域名的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二十八条规定:“本法所称互联网域名,是指与互联网协议地址想对应,用于识别和定位互联网上设备的层次结构式字符标识。”域名根据级别不同,可分为一级域名、二级域名和三级域名。一级域名一般指国家域名或地区域名,比如.cn代表中国,.hk代表香港。二级域名一般指网站主体的属性,比如

com代表商业机构,.gov代表政府机构。三级域名一般指网站主体的特有名称,用来区别于其他域名,比如前文所提到wan

da、mi、t。

(二)域名的价值。(1)定位价值。在互联网中,每台计算机都有独有的IP地址,用来接收数据信息。IP地址一般由4个小于256的数字组成,数字之间用小圆点相分隔。这些数字组合没有规律性,人们在使用时不容易记住。因而人们为了方便使用,创造了域名。域名是IP地址的外部代码,人们只要在计算机中输入域名,就可以通过DNS服务器定位特定的IP地址。这种定位技术一般较为稳定,而且不易被破坏,即使遭到破坏,也可以自行恢复。(2)识别价值。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发展,许多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平台,用来销售商品,宣传企业。这些企业在申请域名时,往往直接使用本企业名称或者商品品牌的拼音组合,如wanda即万达。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网民在输入域名时,加深对域名中所出现的企业名称或商品品牌的印象,从而提高企业或商品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很好地避免“搭便车”现场的发生,即某小企业故意使用某大企业的名称作为三级域名,造成网民错误识别,错误购买。域名的这种识别价值,也使其成为企业或商品在网络世界的第二张名片。(3)经济价值。正因为域名具有前面两种价值(定位价值和识别价值),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对域名的使用和保护。进而产生了一些相关机构,来帮助企业申请域名以及后续的维护,甚至还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域名交易平台,其背后带来的经济价值不容小觑。2010年,日本乐天公司花2.5亿美元收购美国电子商务网站buy.com,主要就是看中域名buy.com所蕴含的经济价值。也正因为巨大经济价值的存在,域名被恶意抢注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建立完善的域名保护机制,迫在眉睫。

二、域名的法律性质

(一)名称。因为许多域名都使用了企业名称作为三级域名,所以有学者就认为域名即名称。事实上,域名与名称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这种联系仅仅是文字外观上的联系,而非法律性质上的联系,如某企业申请注册域名apple.com,该企业可能是生产、销售电脑的苹果公司,也可能是其他种植、销售水果的苹果公司。这种不具有专用性的文字,一般可以成为域名,但不能成为名称。2009年,开心网状告千橡网络公司,认为千橡网络公司所使用的域名kaixin001.com侵犯了自己所使用的域名

kaixin.com。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最终认定,千橡网络公司使用的域名kaixin001.com不侵犯开心网的域名

kaixin.com,真正造成网民误会的不是域名,而是网站的名称“开心网”及其网站的装潢设计。

(二)商标。商标是指能够将不同的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区别开来,并可为视觉所感知的显著标记。之所以有学者把域名的法律性质认定为商标,是因为两者都具有识别性。但是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两者之间还是存在许多不同。第一,两者的表现形式不同。商标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形;而域名只能是文字。第二,两者的目的不同。商标的主要目的是识别,区分不同的商品和服务;而域名虽然也有识别性,但主要目的仍然是定位性。

(三)新型的智力成果。本文比较赞同的是域名作为新型的智力成果而存在。一方面,域名具有智力成果的基本特征:1.域名是人类智力劳动的成果。为了使域名既具有专有性,又有一定的识别性,申请人需要投入一定的智力劳动来设计符合上述两性的域名。2.域名是一种无形的财产。域名作为IP地址的外部代码,不具有物质形态。同时,域名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受到人们关注和保护。3.域名具有专有性。某一域名一旦被注册,其他人就无法再申请与之相同的域名,这种专有性既体现在一国范围内,也体现在全世界范围内。

另一方面,域名又不同于传统的智力成果。1.保护期限不同。传统的智力成果一般都有保护期限,如作品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生前加死后50年,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30年。域名一旦取得,便受到无期限的保护。2.保护区域不同。传统的智力成果一般在本国范围内受到保护,如我国国内的一些商标在国外被抢注,往往很难得到救济。域名不仅在本国范围内受到保护,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保护。

三、域名的保护

(一)域名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域名作为新型的智力成果,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法律,只是在行政管理方面,出台了几部部门规章。如2002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注册实施细则》、2004年《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2006年《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200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程序规则》。这些部门规章彼此之间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不足以有效地保护域名。

(1)自然人不能申请注册域名。《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注册实施细则》对申请注册域名采取了严格的规定:域名注册申请主体必须是依法登记并且能够承担民事责任的组织,个人不能申请域名。这一规定不符合当前域名快速发展的需要。(2)域名转让的规定不统一。《中国互联网络域名注册暂行管理办法》第24条规定:“注册域名可以变更或注销,但不得转让或买卖。”这一规定完全限制了域名经济价值在流转中的体现。随后虽然在《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中做了调整,允许当事人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交易,但是缺乏域名转让的具体操作性规定。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域名纠纷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相关的司法解释,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但是该司法解释对域名纠纷的案由采用了回避的态度。

(二)域名保护的完善。(1)制定专门的保护。据CNNIC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1月底,中国国家一级域名.cn注册总量突破7336000个,稳居全球第二。域名与作品、商标、专利一同成为智力成果,理应受到平等地保护,制定专门的法律,该法律与《著作权法》、《商标法》和《专利法》应处于同一效力位阶,共同构成知识产权法体系。

(2)明确域名的权利内容。1)积极权利域名一旦被注册,权利人就会具有以下积极权利:①使用权。使用权是指域名的权利人有权决定是否使用以及以何种方式来使用该域名。使用方式主要包括通过DNS系统将域名与IP地址相联系,或者利用域名进行网上或者网下的商业宣传。同时,域名的权利人还可以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域名,获取利益。由于域名具有专有性,这种许可使用应当为独占许可,即在许可期限内,权利人本人也不再使用该域名。②转让权。转让权是指域名的权利人有权将域名转让给他人。当前,在我国域名买卖非常活跃。在最大的电商平台“淘宝”上输入域名转让,就会显示上万条交易信息,价格从十元到一万元不等。③变更权和注销权。变更权是指域名的权利人有权依照一定的程序,变更域名或者其他事项;注销权是指域名的权利人依照一定的程序终止域名的使用。根据注销原因和方式不同,注销可以分为主动注销和被动注销。前者指域名权利人因为自身原因,向管理机构提出申请,要求终止使用;后者指管理机构在域名权利人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况下,依职权作出终止行为,属于行政管理行为。《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对变更权和注销权均作出了规定。2)消极权利。所谓的消极权利,是指域名的权利人享有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主要是指禁止他人将域名注册为商标。域名具有一定的识别性,一些投机分子便趁机将一些知名域名注册为商标,用于标识自己(A)的产品或服务,使消费者产生错误的判断,认为该产品或服务是知名域名所对应的企业(B)所提供。这种搭便车的行为,不仅给域名权利人造成了负面影响和经济损失,而且也破坏了域名的使用秩序。

消极权利不包括禁止他人注册近似的域名。当前各国并不反对使用近似的域名,因为近似的域名定位的是不同的IP地址。一个已经注册的域名,可以通过调整一级域名或二级域名,而产生新的域名。比如在中国家喻户晓的taobao.com.cn,可以调整为taobao.com.hk、taobao.gov.cn。这种近似注册,并不会影响taobao.com.cn定位功能的实现。

(3)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1)设立专门的纠纷解决机构。目前,域名纠纷主要依靠诉讼方式来解决。由于域名案件不仅涉及法律知识,还涉及网络技术,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需要投入大量的司法资源  ,经历繁琐、漫长的诉讼过程。在这种背景下,设立专门的纠纷解决机构,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约司法资源,而且可以很好地体现专业性。该机构可以采用专家组模式,由法律专家、网络技术专家等相关专业人士组成,接受权利人的投诉,作出是否构成违约或侵权的裁决,如果权利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2)建立法定赔偿制度。在ND纳米厂诉双菱网络公司玉门侵权案中,一审法院判决被告向原告赔偿经济损失3212元及律师费1000元。经济损失3212元主要是指域名注册费和公证费。这种经济损失的计算方式有待商榷。因为一个域名从设计到申请注册,再到使用,权利人需要投入巨大的金钱,注册费和公证费只是其中最基本的。反之,一个域名由于权利人精心维护被广泛知晓,成为知名域名,给权利人带来的经济价值也是巨大的。域名一旦被侵害,在计算权利人经济损失时,既要考虑他在此之前的投入,也要考虑他在此之后丧失的利益,前者比较容易计算,后者比较难以计算。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建立法定赔偿制度,即使域名持有人无法证明自己由于侵权或者违约行为而实际遭受的损失,其仍然可选择法律的规定,申请法院在一定数额范围内确定一个赔偿数额。具体数额应该是一个幅度范围,允许法院结合案情自由裁量。

参考文献:

[1]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2009)二中民初字第10988号.

[2]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域名的性质及保护 篇3

关键词:虚拟财产,准物权,民法保护

1. 概述

信息时代的浪潮中, 虚拟财产伴随着网络游戏的开发和风靡而诞生。虚拟财产是依赖于网络虚拟世界和空间存在的, 以特定程序设置的二进制代码为其本质, 以与现实财产相对应的视觉效果表现出来的, 在网络世界中有其特定价值的无形财产, 包括ID帐号、电子邮箱、QQ号、网络游戏中的游戏币、武器装备、游戏道具、虚拟房屋等。

虚拟财产作为网络时代的新兴事物, 其本身具有与他物相似的属性, 同时也存在着自身的特点。虚拟财产作为特定程序中的二进制代码, 是不能被触觉到的无形体物, 具有无形性;其能够满足游戏玩家等特定主体的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 具有价值性;游戏玩家取得了特定的装备, 并通过排他独立的帐号和密码“占有”该装备时, 其便具有了特定化的性质, 是不可代替的, 具有特定性;虚拟财产依赖于网络虚拟空间而存在, 游戏装备不能脱离开发商通过程序设置形成的特定网络游戏世界, 其具有网络的依存性。

关于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 立法尚无规定, 理论界对此也未达成共识。多数学者均肯定虚拟财产具有民法上财产的特性, 但具体到哪一类财产, 学界主要有“知识产权说”“债权说”“物权说”“新型财产权说”等观点。

首先, 虚拟财产不应归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虚拟财产尽管是游戏玩家花费了时间和精力获得的, 但这种付出并没有对应的“创造性”成果出现。玩家获得的装备, 是早已由游戏开发商在程序中设置好的二进制代码, 该装备只是游戏程序的一部分导出的结果, 并不是由玩家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创造的。

其次, 对于“债权说”, 游戏运营商和游戏玩家之间确实存在现实的合同关系, 但运营商的义务只是按照合同的约定, 向玩家提供网络服务。具体而言, 就是为玩家提供一个特定的网络游戏虚拟空间。而虚拟财产, 则是玩家在特定的网络虚拟空间中, 依预先设定的程序获取的, 即虚拟财产的取得与运营商和玩家之间的合同没有必然的联系。该合同只是玩家能够进入游戏世界的原因行为。游戏运营商只负责玩家基于合同而享有合理的身份进入游戏世界。

再次, 笔者认为没有必要创设“新型财产权”来对虚拟财产进行规制。从虚拟财产的特征来看, 作为新生事物, 虚拟财产固然存在与传统财产相区别的特性, 如虚拟性、无形性、数字电磁性、网络依赖性等。但其在本质上仍与传统财产有着天然的联系和共通性, 正如杨立新教授所说, “虽然网络虚拟财产具有与现实财产不同的特征, 这种不同并没有达到与现实之间割裂的程度。”创设“新型财产权”在笔者看来, 是以虚拟财产的外观表象掩盖其本质属性, 也使财产法固有的体系被破坏。

综合上述观点, 笔者认为, “知识产权说”“债权说”“新型财产权说”对于虚拟财产的定性, 均存在一定的缺陷。笔者较为赞同“物权说”的理论, 但鉴于虚拟财产本身的特性, 应将虚拟财产定性为“准物权”。

2. 虚拟财产属性的界定

2.1 虚拟财产符合物权客体的特征, 属于物权法保护的物的范围

结合上文谈及的虚拟财产的特点, 不难看出, 虚拟财产存在与人身之外;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故而能够满足特定群体的某种物质和精神需求;能够为玩家支配控制;具有稀缺性;法律没有禁止虚拟财产的民事流转, 虚拟财产具有合法性, 符合物权客体的特征。

尽管理论上普遍认为, 物权法保护的物主要是有体物, 但并没有排除某些能够为人力所支配和控制的无体物, 如“光”“电”“热”等。在古罗马法中, 物被分为有形体物和无形体物。也有学者认为, “将物界定为相对于人而存在且为人所直接支配的财产利益, 包括物质形态的物、非物质形态的物、法律拟制物。非物质物包括知识产权、网络产品等信息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物的范围将会逐渐扩大, 会有更多的无形体物受到法律的保护。

2.2 玩家在其获取的虚拟财产上所享有的权利与物权法规定的所有权形式具有一致性

笔者认为, 虚拟财产的所有权, 应属于游戏玩家。游戏玩家一旦获取了特定的装备, 就对其享有了排他的独占和支配权。玩家这种占有, 有别于现实社会中对于有体物的现实占有, 它是通过设立特定帐号和密码的方式来实现的。

基于虚拟财产无形性的特征, 使其不得不依赖于特定的网络游戏空间而存在, 一旦网络游戏退出市场, 特定的虚拟财产也就不复存在, 因此有人认为, 虚拟财产的期限性和受制于运营商的特性, 与所有权的无期限性和支配性相矛盾。笔者认为, 任何事物的存在在时间上都是有限的。所有权的无期限性是相对于债权的有期限性而言的, 即只要作为所有权客体的物没有灭失, 所有权即不消灭。同理, 玩家对于虚拟财产权能的期限性, 在于虚拟财产的寿命具有期限性, 一旦虚拟财产随特定游戏退出市场而消灭, 玩家在虚拟财产上享有的权能也即消灭。由此看来, 虚拟财产的期限性并不与所有权的无期限性相矛盾。再者, 玩家占有独立排他的帐号和密码, 既可以依自己的意思行使权利, 不受他人的干涉, 即使是运营商, 也不能无故删除和占用玩家特定帐号下的装备和武器, 此即支配权的体现。

2.3 基于虚拟财产本身固有的某些特性, 将虚拟财产定性为“准物权”

由于虚拟财产的无形性、虚拟性等特性, 使得其与传统的物权在客体形态、权利行使的方式上相区别, 笔者认为, 将其定性为“准物权”, 准用《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加以保护更为妥当。

3. 对虚拟财产保护的相关建议

基于虚拟财产的“准物权”属性及其社会价值的有限性, 可以对虚拟财产准用物权法的相关理论和规定, 但尚须出台必要的立法解释或者司法解释予以明确。笔者就此提出以下建议。

3.1 完善游戏玩家虚拟财产的权利内容

1) 玩家对虚拟财产享有所有权, 通过独立占有特定账户和密码的方式对虚拟财产直接占有和支配。

2) 玩家对于在虚拟财产上享有的准物权属于完全物权, 基于独立的意思表示对虚拟财产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3) 作为权利主体有积极的排除他人不法妨碍和干涉的权利, 即使是游戏开发商和运营商也无权任意改变或者删除玩家独占的虚拟财产。

3.2 强化游戏运营商的安全保障义务

运营商与游戏玩家之间具有服务合同关系, 运营商负有根据合同的约定向游戏玩家提供网络服务的义务。基于合同关系, 游戏运营商对其玩家提供的网络游戏空间的秩序负有不可推卸的安全保障义务。笔者认为游戏运营商的安全保障义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玩家与运营商签定的游戏合同中应对游戏运营商的安全保障责任做出明确的书面记载。尽管实践中的游戏合同多是格式合同, 而关于运营商的安全保障责任的规定应属于法定必备条款。

2) 由于运营商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 造成游戏玩家虚拟财产合法权益的损害的, 运营商应承担赔偿责任。

3) 对每一个通过购买ID帐号进入游戏的玩家, 运营商有义务对该客户的相关个人真实信息进行登记和备案。由于运行商的过失导致客户信息登记不完备或者信息丢失的, 给玩家造成损失的, 运营商应承担赔偿责任。`

4) 运营商应在合理范围内保障其提供服务的质量和安全。运营商和游戏开发商, 有责任通过提高技术、设置防护等方式, 保障游戏世界的安全秩序, 提高对其运营范围内出现的虚拟财产的保护力度, 使游戏玩家的合法权益真正得到保障。

5) 在举证责任上, 游戏玩家只对自己享有的虚拟财产被侵害的事实进行举证, 运营商对自身没有过错并采取了必要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进行举证, 否则推定其有过错。

3.3 明确第三人侵权的责任承担

游戏玩家对其获得的虚拟财产享有的是绝对权和排他的支配权, 权利人以外的任何第三人不得对玩家的虚拟财产支配权形成干涉和制造障碍, 否则, 由于第三人的过错侵害玩家对于虚拟财产享有的合法权益时, 侵害人应承担侵权责任。在举证责任上, 运营商有义务为权利受侵害的游戏玩家提供相关的登记记录及信息, 协助玩家证明自身的游戏主体身份。

参考文献

[1]彭万林.民法学 (第3版) [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2.

[2]张文显.法理学 (第3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3]侯水平, 黄果天.物权法争点详析[M].法律出版社, 2007.

[4]杨立新.论网络虚拟财产的物权属性及其基本规则[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04, (6) .

[5]吴清旺, 贺丹青.物的概念与财产权立法构造[J].现代法学, 2003, (6) .

上一篇:中国人民胖起来了下一篇:地铁运营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