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与科研包容性发展

2024-06-12

教学与科研包容性发展(精选十篇)

教学与科研包容性发展 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包容,个体,个性

包容是一种态度,同时也是一种心境。在语文教学的包容性发展理念中,要求教师能够以公正、理智的态度,容许学生独立地思想和自由地行动,从而真正承认学生主体性的存在。语文课堂的包容性不是对学生的迁就和忍让,不是“同情心”的流露,而是“同理心”的体现,能够有效地促动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尊和自信,加深他们对于文本内容的个体化解读和个性化思考,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包容个性表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语文阅读实践中的“理解与分析”环节,在对文本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剖析、对文章写法进行解读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独立思考,而不是将固化的内容照本宣科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学会去自我发现、自我感悟,并通过个性化的表达展示他们的思维成果,体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多样化解读理念,在满足学生思维求异性的过程中激发他们文本阅读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陋室铭》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根据作者刘禹锡的生平以及写作背景,谈一谈对于作者人生态度的看法。有的学生认为认为作者是一个才华横溢且抱负远大的人,文章展露了他对于当时政治环境的抗争意识;有的学生认为作者应当像陶渊明一样真正地归隐山林,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的抗争,却依然抵挡不了官衔的诱惑;还有的学生则认为,作者虽然身在官场但仍然没有向恶势力妥协,是一种坚持……教师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给予了肯定,对于古人的道德品质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点明了刘禹锡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精神,有效地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

二、包容个体差异,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学习积累以及认知水平的不同,他们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差异,教师要理解并包容这种客观差异,并由此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差别化教学,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主性。

如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有一个学生执着于他提出的问题:“首饰匠赫留金的手指究竟是怎么破的?”这个看似与本文主旨距离甚远的问题,被教师敏锐地把握,从而成为个体差异化文本解读的突破口。尽管在文中难以找到一致的明确答案,但是通过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体味奥楚蔑洛夫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一系列变化,一个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沙俄统治阶级的走狗的典型形象便越来越清晰,由此,学生明白对于这样一条“变色龙”而言,问题的真相并不重要。经过这样的教学处理,不但尊重了学生个体的品读意愿,也由点到面地带动了全体学生的研读兴趣,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主体性。

三、包容个人竞争,唤起学生的进取性

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能够推动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让他们焕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包容学生的个人竞争,就要摈弃以往对于“爱出风头”学生的偏见,唤起学生勇于展示自我、推销自我的意识,努力使他们消除怯懦、羞涩的心态,在老师和同伴的肯定中获得强烈的成就感体验,在大胆参与、凸显自我中品尝语文学习的成功喜悦。

如在教学《海燕》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体味作品的深刻内涵,并由此培养勇敢、顽强、乐观、自信的品质与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师通过朗诵比赛的形式营造出激情氛围。①听配乐朗诵,学生轻声跟读,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②自由读,可以选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拿手的一段或几段,进行小组内部竞赛;③自主选取配乐进行朗诵比赛,师生共同评议并进行奖励。经过铺垫和试演,充分酝酿了学生的竞争情绪,并在自主选取配乐的过程中体现了他们对于文本的不同理解。学生情感饱满,态度大方,并在他人的表现激励下实现了不同层次的自我超越。

四、包容个别倾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学生的创造性往往体现在与众不同的思维倾向中,因此教师要着力营造出一个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语文学习氛围,让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教师要对学生每一点微小的创造力表示肯定和赞赏,从而推动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发展。

文化包容与发展座谈会发言材料 篇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地方的名片,是一个城市的积淀。文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2010年6月,自治区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重大战略选择。张春贤书记指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首先要以改革开放的文化来引领现代化建设。”这充分体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自治区党委对文化的高度重视。下面,我结合文化包容与发展这一课题,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xxx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xxx多元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

xxx县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在这方土地上交错居住着维、汉、塔吉克、回等1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79%。众多的民族、悠久的历史为xxx形成丰富多彩而又底蕴厚重多元文化奠定了基础。

从成员结构看,xxx自有史以来,就生活着众多部落和民族。古代的塞人、汉人、羌人、乌孙人、大月氏人、氐人、栗特人、匈奴人、鲜卑人、柔然人、突厥人、回鹘人、吐蕃人、蒙古人都曾在这里生存繁衍。从宗教信仰看,xxx各族群众曾信奉过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多种宗教。而且多元存在、多元发展的宗教信仰一直持续至今。从历史文化看,xxx有“塔木阿力地”古墓群、“黑水营”古战场、“王子墓”,还有汉代的佛教文化遗迹。从传统文化看,维吾尔、塔吉克等少数民族好歌善舞,民俗文化在百姓的传承中得到了保存发展。历史轨迹证明:xxx独特的文化有深厚的历史基础。自古以来,它就由于其多民族性、多宗教性、呈现一种多源发生,多元发展的多元文化态势,这是我们构建现代 1

文化的基础。

二、xxx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的发展成果

时代的特征赋予了xxx文化明显的历史印记。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这段时期,xxx文化主要以歌颂革命战争、农村改革成果以及各族群众艰苦奋斗、战天斗地、求实奉献的精神为主题,以舞台剧、歌咏、诗歌、电影、业余文艺演出和外来慰问为主要形式,以戈壁滩、田间地头、农家院和城乡俱乐部为舞台,红色革命文化和群众自娱文化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的文化形态。

1979年十一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乘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xxx诗歌、小说、书法、摄影等文艺创作获得了全面发展,并相继在疆内外捧回大奖。

进入新时期,xxx大手笔、大气魄规划建设了影院剧、人民广场、大教学园区、文体中心等一大批高标准、高档次的地标式文化教育设施。此外,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开发,努力完善文化设施网络,全xx建立村文化室47个、农家书屋52个、大喇叭点282个、直播卫星电视522户,藏书量达到了30万册,构建起了以县标志性文化设施为龙头、乡镇文化设施为支撑、村(社区)文化设施为骨干,个体文化服务设施为补充的四级文化服务体系,为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文艺精品是文化繁荣的重要特征。2009年以来,xxx县两张文化名片《xxx》、《xxx》先后赴全疆巡演。其中,投入10万元,创作推出的民族团结大型话剧《xxx》,在地区文艺会演中荣获金奖,被新疆卫视维吾尔语第二套和第五套多次播出,各地电视台纷纷转播,在全疆引起了强烈反响。

三、文化援疆给xxx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

随着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召开,文化援疆加速发力。xxx县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胡杨文化、生态文化、红枣文化、长寿文化为内核,融合提炼,成功推出了“水乡胡杨、精品枣都、梧桐天堂、寿乡之冠”四位一体、开放多元的xxx文化。并以援疆省市和受援地两地共同打造的《塔河情〃浦江爱》专题晚会、“西域枣都边疆情”上海演出活动为载体,经上海这一高端平台,把xxx文化推向了全国。期间,上海艺术家为xxx谱写了《xxx之歌》、《美丽的xxx我的家》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制作了《xxx》、《xxx》等宣传画册,以生动鲜活的视角全景式反映了xxx的神韵和百姓风采,进一步提升了xxx知名度。

包容性发展与社会冲突化解 篇3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社会冲突;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073—02

一、包容性发展的内涵

(一)包容性发展的定义

目前对于“包容性发展”的内涵在国内外理论界、学术界中众说纷纭,其中的一种说法就是,使世界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利益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二)包容性发展的内容

包容性发展其实质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公平和可持续发展。从公平的角度来讲包容性发展寓意着个人享有公平参与经济建设和享有各项权利的机会,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包容性发展”是通过社会公平从而实现了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健康的发展,即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协调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之间的关系,实现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包容性发展的核心目标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的问题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和核心问题,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发展,离开了人的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人既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社会发展的目的;既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历史活动的客体,是主客体的统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实现人的全面的自由的发展是实现社会进步和飞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包容性发展所强调的以人为本,旨在解决现阶段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出现的关于人的发展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贫富差距、发展不均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包容性发展”旨在建立一种价值向导,即如何使全体公民都有权利享有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如何调节社会分配不公,区域差异日益严峻的问题,从而使人真正地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四)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构成重要维度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强调联系、规律、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他看来,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它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性,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受制于客观规律,只有遵循客观规律,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不断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才能促进人自身健康发展。因此人要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坚持协调与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二、社会冲突的内涵

(一)社会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社会冲突形成的根源就是人性本能和稀缺的社会资源相互影响的结果。人性包含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集中体现在人必须利用社会资源,人通过合作,通过不断的磨合才能实现个人的生存发展的目标,从而进一步达到社会发展的目标,推动社会的发展。在资源总额一定的情况下,资源的分配和处理就会以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出现,资源的分配不均、利益的不一致就会导致社会冲突的发生,当这种冲突不断地累积,就可能形成社会变革。因此,社会冲突成为一种极为正常的社会现象。

(二)社会冲突有可能使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的发展

目前存在的社会冲突主要概括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领域的冲突。经济领域的冲突主要体现在贫富关系之间的冲突和阶层关系之间的冲突;政治领域的冲突主要集中在利益集团冲突;文化领域的冲突则是价值观选择之间的冲突。每个参与社会的主体在不同生活境遇上的差异和价值观上的不同,就会产生敌对情绪,当敌对情绪在量上不断累积达到或者超过系统的耐压极限,就会导致整个系统的解体,当整个社会系统瓦解,社会主体的生活必定受到冲击。因此,当社会冲突得不到妥善解决的时候,将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

(三)正确处理社会冲突有助于社会的发展

在一个相对理性化的社会里,不同的社会主体为了共同的利益会凝聚在一起,群体内部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将得到暂时的缓解或者是永远的化解;在整个社会的系统中,这种冲突可以使群体保持相当的独立性,有利于保持社会各要素、各种关系之间的平衡,促进社会的分化与整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认为,当社会生产关系不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时候,社会的变革就会发生,这种变革的外化出来就是社会冲突。这个社会冲突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社会冲突表现得不是很剧烈,社会冲突呈现出阶梯的模式发展,他所带来的是温和的社会变迁和生产力的变革,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另一种情况是,社会分配的极度不均下,社会冲突以一种剧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社会冲突打破了群体和群体之间的边界,从而以社会变革和社会革命的形式体现出来,社会群体将形成一种新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优于先前的社会关系的,因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三、包容性发展下社会冲突的化解

(一)包容性发展要承认社会冲突的存在及其合理成分

存在即是合理的,包容性发展诉求的是一种“求同存异”的格局。社会冲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促进社会的整合和社会的发展,科塞的“安全阀”机制的理论中对此有一个经典表述,他认为,当用来解决社会不满的方法越少,社会主体的流动性越小时,社会冲突就可能越激烈,这时就更加需要通过“安全阀”机制使人们的不满情绪得到宣泄,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在社会系统中,包容性发展要承认社会冲突的存在及其合理成分是能为社会冲突形成一种“社会安全阀”机制,通过“求同存异”,从而对整个社会的矛盾冲突形成一定的化解渠道,对社会冲突的化解有着深远而又不可估量的影响。

(二)包容性发展下社会冲突的化解要合理利用资源

社会冲突的出現是人性本能和稀缺的社会资源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资源的合理的分配和可持续发展是长远解决社会冲突的关键。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曾有过这样的表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者都会报复我们。”因此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成为自然的伙伴而不是侵略者,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三)包容性发展下社会冲突的化解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的发展是包容性发展的核心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本质的关系,人的利益冲突往往形成了社会冲突的根源。社会冲突主要是因为在社会资源一定的情况下,社会分配的利益的失衡而起。因此社会冲突的化解,最主要的是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面对利益冲突,要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出发点,促进社会和谐、健康、稳定的发展。

(四)包容性发展下社会冲突的化解要以公平和正义为核心价值

包容性发展其实质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同时社会冲突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资源的分配不合理,利益冲突的激化造成的,化解社会冲突要以公平、正义作为核心价值观,坚持公平和正义的核心价值就要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创造公平公正的制度平台,形成公民公正的社会氛围,合理地调节贫富差距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减少贫富地域差距,减少不同社会主体之间的不公平感,维护社会的安定发展。

(五)包容性发展下社会冲突的化解要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

包容性发展是一种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发展,强调一元多体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模式,对应到社会治理上就必须转变政府一元化治理模式,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不同利益化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多元化治理结构。不同主体相互依存,形成合力,通过对话、谈判、协商和合作等方式来共同治理社会冲突,都在社会冲突治理中担负起责任,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共同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而多元主体共同治理社会冲突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化解冲突、融合不同社会主体关系、重建不同利益主体间的信任与合作、增强社会凝聚力、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共生的过程,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六)包容性发展下社会冲突的化解要完善利益诉求机制

包容性发展就是要建立一个平衡的体系,而建立利益均衡机制的基础是形成利益表达机制和能够容纳利益表达的制度安排。不同利益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正当利益诉求若得不到协调,利益矛盾得不到化解,利益群体可能会采取极端手段来寻求利益表达,形成社会冲突。因此,政府应当重视构建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努力减少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尽量消除不和谐因素,实现利益的动态平衡,实现全社会的利益共识,从而减少社会冲突的产生。

参考文献:

[1]李秀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M].北京:人大出版社,2008.

[2]谷桂华.论哲学视域下的“包容性发展[J].北京:中共绥化市委党校,2010,(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4]张泰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社会冲突治理[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5).

[5]胡锦涛.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EB/OL].[2007—10—24].

[6]楊丹娜.社会冲突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7]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

[8]蔡荣鑫.“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及其政策内涵[J].经济学家,2009,(1).

[9][英]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0]吴忠民.中国现阶段机会平等问题分析[J].科技导报,2009,(9).

[11]林敷夫,等.《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书评[J].中国投资,2009,(l).

[12]郑长德.共事式增长理论研究进展[J].山东经济,2010,(3).

[13]郭红燕.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实证研究[J].科技导报,2007,(16).

[14]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教学与科研包容性发展 篇4

关键词:绿色发展,包容性发展,“包容性绿色发展”

一、一个被漠视但却至关重要的现象综述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深入人心, 环境问题愈发成为国际社会的显性话语, 人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 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愈加紧密。其实, 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自古至今都是须臾不可分离的, 只是近代以来工业革命的“黑色发展”破坏了自然环境这一“人的无机的身体”, 环境给人们以愈发猛烈的 “报复”, 才促使人们不得不认识到这种“愈加紧密”。这也应了那句已经成为谚语的话:人类天生就有一种收拾残局的偏好。

但人们的认识总是不那么能跟上事物变化的脚步。正所谓: “一个时代的概念发展到什么水平, 是由那个时代的认识水平所决定的。”比如在中国, 一个总被漠视但却至关重要的现象是, 至今人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到, 当然在制度设计和政策选择上也不可能有所反应和表现出来的问题是:环境的破坏与贫困的发生和贫困的“坚守”, 是那么的“‘万物一体’”, 密不可分;环境的改善与扶贫和脱贫, 又是那么的如影随形, 亦步亦趋。

显然, 人的“无机的身体”受到损伤, 有机的身体也不可能健康到哪里去。必须明确: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着人们的健康水平, 而健康水平决定着生产力的水平, 决定着人们的收入能力和水平, 继而决定着人们的能量供给、生命安全以及生活条件等等诸多层面的好坏。这里笔者并非在宣扬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是违背唯物史观“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原理的。 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却又是人们难以规避和超越的。在中国中西部的广大农村便是如此:农村贫困人口生产方式上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很强, 拼资源毁环境的生产方式致使生态环境不断退化, 而退化了的环境又使得上述这种依赖性更加脆弱。于是, 便出现了上述笔者所说的变了味的“‘万物一体’”:君不见, 环境问题与贫困并存的现象, 并不鲜见。即农村贫困问题导致有限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加速着生态环境的恶化;而生态环境的恶化往往又进一步加剧着地区贫困。这种恶性循环, 并不因人们一厢之愿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行为方式初衷而有所改变, 因为我们看到的, 总是先污染的欲罢不能, 继而是后治理的无效、无奈和得难偿失, 甚或是得永难偿失。

在中国, 上述问题还因中国的特殊国情 (如人口总量与资源环境禀赋之间的巨大“背反”) 而颇具中国“特色”。与诸多发达国家不同的是, 中国的工业企业多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或地区, 地表水的污染遍及主要经济发达与人口密集区域。采矿业和有色金属冶炼所导致的农田污染, 导致我们的国民被直接地暴露在环境污染物之中, 而且国民长期以来对污染物的摄入量和暴露程度, 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中国这方面的环境污染浓度之高, 暴露人口数量之多, 暴露时间之长、暴露途径之复杂、历史上累积的污染问题对人民健康的影响难以短期消除、城乡差异巨大等等特点, 导致了传统型的环境健康问题尚未得以解决, 而新型环境污染物的健康危害和风险却又日趋严重和多样化。同时, 因复合型污染严重, 污染区内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源及其健康危害难以确定, 也加大了人群健康损害效应的调查和干预的难度。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评估》中的数据显示, 我国由于PM2.5污染而导致的中风、心脏病死亡率近年有所上升, 1990-2010年, 由于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疾病负担增长了33%。2010年我国肺癌的20%由PM2.5引起。近几年入冬以来, 我国东北及华北大片地区每年都出现极其严重的雾霾天气, 给人们正常生产、生活和健康带来重大危害。可以想见, 在人们身心健康受到严重影响甚或疾病缠身的境况下, 还遑论什么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即便GDP有了一些增长, 也只能是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无未来增长”、导致贫困和收入分配严重不公平的“无情增长”。

二、一个以绿色发展促进减贫的实证研究评介

据《2013中国绿色发展指数报告——区域比较》介绍, 我国连片特困地区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调研报告指出, 建始县是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扶贫特色优势产业连片开发试点县, 近几年一直在积极探索绿色发展促进减贫的道路, 闯出了一条以特色农业为主要特征的包容性发展的富裕之路。其具体做法有:一是实施产品差异化与布局一体化的发展战略, 始终强调和注重特色产业品类的多样性, 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思路建设特色产业基地;二是强调依托优势产业引龙头, 依托龙头企业带专业合作社与示范基地, 依托示范基地带农户的 “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走特色网络化互助发展的道路;三是发掘特色产业长廊建设的集群效应, 以大型产业长廊生发产业集群效应;四是采用绿色休闲农业和绿色生态旅游整体带动的发展思路, 打造绿色旅游强县;五是坚持贫困户自身能力建设与脱贫机制有机结合的发展宗旨, 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全力培训贫困劳力, 彻底消除“短边效应”后遗症。报告认为, 经过上述以绿色为特征的经济发展, 贫困居民收入显著增加, 绿色产业发展扩宽了农民的就业渠道, 生产和生活环境大为改善, 减贫效果尤为明显。报告还进一步指出, 在绿色发展促减贫效果明显的认知之下, 还要树立攻坚克难的决心, 因为贫困地区绿色产业发展规模经营会受到区域限制, 市场对接也很困难, 加上贫困面广、贫困强度大、基础设施改善难度加大、减贫与减灾相叠加等客观原因, 绿色发展促减贫事业须要的是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绿色发展促减贫的认知上, 报告强调:贫困地区的绿色发展绝非仅贫困地区的任务, 更是国家和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是政府的当务之急, 必须在全社会提高了对绿色发展和减贫关系的认知水平基础上, 举全国之力推动以减贫为目的的绿色发展, 才能实现真正的绿色脱贫。应深刻认识到, 全国范围内之所以能够得以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就是因为还有广大贫困地区资源环境尚未遭受巨大侵害, 即贫困地区是以牺牲自身发展担承着国家环境的保护重任。因之减贫扶贫政策和财政资金向贫困地区大力倾斜, 是必须的和理所当然的。

三、包容性发展与绿色发展的关系

由上述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综述, 以及以绿色发展促进减贫的实证研究可以看出, 包容性发展与绿色发展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1.绿色发展理应是一个更具包容性发展内涵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过程。 (1) 以绿色发展促进绿色就业。这是最有效的减贫和提高社会凝聚力的方式和机遇, 是绿色发展的包容性内涵的重要体现。如在解决“贫困女性化”问题方面。1978年美国社会学家皮尔斯 (Diana Pearce) 提出的“贫困女性化”命题, 在中国留守妇女、老弱妇女、贫困母亲等显现象和背景下具有其独特和具体的内涵。即绿色发展首先要成为促进和包容妇女发展的驱动因素。我国已通过植树造林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等项目, 在一些贫困地区创造了适合女性的绿色就业机会。可以预见的是, 妇女在农村劳动力中所占比重的增长, 使妇女当仁不让地成为中国绿色发展不可小觑的重要驱动力量。绿色发展的创造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促进劳务市场与就业领域发展的过程。如在传统工业以及与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绿色化和现代化进程中, 增加劳动密集型和高质量制造业工作岗位;加快绿色领域的发展, 尤其是节能和环保领域创造工业和服务业的工作岗位;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和生态效率, 从整体上推进绿色经济发展, 以充分发挥其提供就业机会的潜能, 以就业促进发展成果的共享。 (2) 以绿色发展促进社会公平。这是绿色发展的包容性内涵的根本点。无需讳言, 在减贫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当下, 由于气候、资源能源和经济社会方面的综合性危机, 当下贫困问题表现出更加复杂的局面, 其中不同地区、城乡、性别和民族之间存在着很多不平等现象, 环境与社会发展的不公正、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如收入的不平等, 获得资源和服务的权利不平等, 所受环境伤害以及承担的环境压力不平等, 还有健康和社会保障的不平等。在资源环境领域, 主要表现为不同区域和群体之间占有和支配环境资源的显著差异, 以及不同区域和群体之间享有环境基本公共服务的显著差异等方面。绿色发展在抹平由于资源环境问题而导致的社会不公正和不平等方面, 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我们也看到, 在已有的主要强调教育与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议题中, 将推进环境基本公共服务发展纳入政府的社会目标, 是实现绿色发展和经济结构转型以及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工作基点。继“十二五”之后, “十三五”时期的环境保护也将继续成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领域。可见, 绿色发展理念的实施从来也不可能把包容性的发展内涵排斥在自身之外。

2.包容性发展也内在地包涵着绿色发展的理念。 (1) 包容性发展理念的生成, 其重要根据之一就在于对生态严重破坏的 “无未来增长”的反思, 进而对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向往。工业革命以来, 经济发展大多以资源的挥霍和环境的糟蹋为代价, 而人类在陶醉于战利品的同时, 却不得不支付自己的尊严。马克思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对土地的滥用和破坏, 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 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 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 恩格斯更是尖锐地提出了著名的“报复” 警示。他们进而以对“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这两对矛盾的关注为主线, 以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理论旨归, 指出未来社会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的社会, 在这一社会中人们可以“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2)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对机会平等、公平正义的包容, 即对贫困和不能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治理, 必须把绿色发展作为最根本的路向。上述“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以及以绿色发展促进社会公正平等的相关论述, 正是指的这一方面内涵。因此, 包容性发展理念与绿色发展理念具有主要内涵上的重合点和内在的统一性。

3. 包容性发展和绿色发展是当下时代最显性的话语, 将催生出“包容性绿色发展”概念的诞生。笔者尝试把包容性发展和绿色发展两大发展理念进行合璧, 组成“包容性绿色发展”概念。我们看到, 人们在讨论包容性发展时很难不涉及绿色发展, 反之亦然。这种现象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仅从字面上看, “包容性绿色发展”是“包容性”与“绿色发展”的简单相加, 如同 “绿色发展”概念本身是“绿色+发展”一样。但任何新概念的诞生, 其具体而丰富的时代内涵, 远非原有概念的简单相加。 “包容性绿色发展”概念的出场, 可谓是中国谋求可持续发展和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的自我救赎, 不仅基于中国多年来践行包容性发展和绿色发展两大理念的经验教训, 还奠立在时代给 “包容性绿色发展”概念的出场提供的契机之上, 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召唤, 第二个百年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道路和发展愿景的殷殷期许。

参考文献

[1]彭漪涟:《概念论》, 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1年, 第218-229页。

[2]《面向绿色发展的环境与社会2013》,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 2014年, 第31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 第579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 第63页。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 第185页。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年, 第928-929页。

教育科研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 篇5

进入新课程,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感肩上压力的沉重,更感责任的重大,因此,我要不断地思索,不停的探讨,永不停止的实践,才能不被淘汰,要通过多渠道学习不断促进自我发展。通过近段时间的学习使我体会到教师自主发展应做到:勇于超越、善于学习、勤于反思、精于科研、乐于合作。

一、勇于超越——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前提

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所提出的“自我超越”,要求“能够不断理清个体的真正愿望,集中精力,培养耐心,并客观地观察现实”。自我超越的意义,在于以创造的观点来面对自己的生活与生命,能达到突破极限的自我实现或技巧的精熟。教师是持续发展的个体,需要持续成长。一个在生理上已经趋近成熟的教师,在心智上仍有无限发展的空间,一个人的潜能是无可估量的。但现实告诉我们,一些教师到了一定的年龄后,失去激情、使命和兴奋感,进入工作上的“高原期”而不能自拔,安于现状,知足常乐,常关注消极的负面的人和事。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我们首先得唤起教师的自信心。因为“在每一个教师身上,都有一种创造性地对待自己工作的思想火花,它熊熊燃烧起来,于是,就能造就出一位对教学做出不少自己的独特的贡献,工作上充满灵感并且取得优异成绩的优秀教师”,每一位教师在教育生涯中要勇于实现“自我超越”。

“自我超越”,首先要分析自我。每个人的知识水平、社会经历、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自我超越”就要给自己正确定位,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发展是硬道理”,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因循守旧,墨守常规行不通;“好高骛远”,无的放矢也不可取。因此,教师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奋斗目标,如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风华正茂,就要有敢闯敢冒的精神,在实施新课程的进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使自己尽早脱颖而出;中年教师,年富力强,要锐气不减,敢于跟青年教师挑战,在实践中施展才华,真正在改革的浪潮中起中流砥柱的作用;老年教师要善于总结自己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结合新课程的理念,进一步更新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在新的历史阶段再创辉煌。

“自我超越”还要付诸行动。目标是前进的方向,行动的指南,实现目标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需要经过长期艰辛的劳动。这犹如运动员一样,他们在经历了一次次的努力和拼搏后,才实现了一次次的自我超越,诞生了新的纪录。教师写好每一张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参加学术讨论,发表个人见解,执教研讨课程,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论文,参与教育科研,都将使自己在实践中得到发展和

提高,当我们实现了一个个小目标,经历了一次次自我超越,大目标的实现才有希望,“量”的积累才会实现“质”的飞跃。

二、善于学习——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保证

教师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教育者的技巧,并不是一门什么需要天才的艺术,但它是一门需要学习才能掌握的专业”。

“自主学习”是一种建立在学习者自我决定、自我选择、自我调控、自我评价反思基础上的以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学习行为和学习品质,这里强调的是教师自发的学习和研究,而不是一种“强迫性”的被动学习。它应该建立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掌握了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形成了顽强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真正达到“锲而不舍”,“学而不厌”。我们的教师唯有建立这样基础上的自主学习,才能把学习当作生活,当作工作,当作一种社会责任,将学习交融于工作和生活之中。透过学习,我们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我们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这个世界及我们跟它的关系,以及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

教师进行学习的方法要灵活多样,特别要重视“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要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有效学习,通过学习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这样学习与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就能更好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

当然教师的学习不应局限于从书本到书本,在重视理论学习的同时,还应该努力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学生学习,向社会学习,向生活学习,当我们个人的学习进入到一个较高的境界,无疑会给建立学习型的学校提供有效的学习动力,也给我们的社会树立起终身学习之典范。

三、勤于反思——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动力

所谓反思性教学实践,是指一种回忆,思考、评价教学经验的活动过程,它是对过去经验的反馈,同时又是做出新的计划和行动的依据。它要求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实践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其背后蕴含的理论知识,指出解决问题的假设,并在实践中检查假设,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在理论的指导下求得总结经验和教训,这样会对后继的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那些坚持不懈和深入钻研地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们,介绍他们改善教学实践的途径时,其中一条就是,挑选能够带来最高效果的教育方法和方式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这里的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使自己由单纯的教学者逐步成长为一名研究型乃至专家型的教师。

反思要建立在教师自主自发的基础上,并坚持经常化,“只有善于分析自己的工作的教师,才能成为得力的、有经验的教师。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种教育现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个阶梯。”这样就能真正促进自己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加快自身专业发展的进程。

上课前教师应认真分析研究,制订最佳方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力”水平设计教学思路,尽可能减少无效的学习或不能实现的主观愿望。要根据教材的实际设计教学思路,不照抄照搬现成教案,认真反思自己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的得失和他人教学的可取之处。“一个教师只要善于深入思考事实的本质,思考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他就能预防许多困难和挫折,避免一种对于教育过程来说就有代表性的而又非常严重的缺点——即令人苦恼的意外情况”。

上课时教师应随时发现问题,体现教学机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难以预测的问题,学生的学习情绪低落,学习遇到障碍,反馈结果偏离,争议造成分歧等,都需教师作出适时恰当的调控,既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全面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上课后教师应全面总结反思,探索内在规律。一堂课下来,总有成败得失,“妙笔”之处,通过总结,“画龙点睛”形成“亮点”,“败笔”之处通过分析,“亡羊补牢”形成“起点”。要看教学设计是否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学”;教学过程能否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否较好地得到转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教学结果能否较好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等。

教学反思,贵在坚持,只要执著追求,长期积累,就一定能够使“亲身的经验在教师的不断成长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精于科研——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载体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不断提高科研素质,要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这是因为新课程改革的实验过程,不是教师按照专家设计的图纸进行施工的过程,而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探索过程。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改革,没有现成的答案和可遵循的模式,实验中必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在实践中探索、研究、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

面对新课程实施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教师不能被动地等待别人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而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教学,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积极进行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

教师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研究素材,存在着进行教育研究的巨大空间。只要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把自己的课堂、班级当成自己的“实验室”、“试验田”,并投入精力去做,就一定能使自己变科研的局外人为局内人,变可能性为现实性,实现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

中小学教师搞研究,是有别于专职教育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它是一种实践性的研究。“我们在这里所指的是研究一些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在教育科学上已获得解决,但是当一个创造性地工作的教师一旦成为理论和实践之间的中介人,这些问题就经常以新的方式出现在他的面前。”因此,教师要有问题意识,把问题作为研究的课题。要研究如何做才能使自己的实践更有效,然后再去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慢慢地形成自己的观点或理论。研究要有理论为指导,但理论本身不等于实践本身,教师需要在实践中明白研究的真正目的,掌握研究的方向,而不让理论来束住自己的手脚。在研究成果的表达上,要将研究的过程作科学的记录,为读者提供真实的情况,从中悟出道理。

当我们走上了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他就会感到学校是无限宽广的场地,“这里有收获和发现,也有欢乐和痛苦,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

五、乐于合作——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依托

杨振宁博士指出,如果说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项工作的话,那么,进入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不可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关系到一代新人成长的综合性实验,在某种意义上说实验必须成功,因此,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建立起一种相互合作的有效机制。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个人不能像以往那样完全单独完成教学工作,因为“单兵作战”的教师不能完全驾驭对学生在知识、方法、过程、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所有指导工作,因而必须与自己的同事合作。“教师的自我提高的工作要从集体思想的源泉中吸取营养,而教师本人也把自己思考的结果、问题疑难提交给集体来研究”。通过集体备课、案例分析、专题研讨、科研论坛、教学沙龙等方式来解决实施教学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实现知识和经验的互补,实现信息资料,计划的共享,实现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提高。

新课程要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正确定位,教师要以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学生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及时了解掌握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探讨问题的方法,准确地掌握学情,作出适时适当的调控。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就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当课堂出现一些无法预见的,从未经历过的教学情境,特别当被学生“问倒”时,教师就应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现实,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探讨,在与学生共同体验创造性学习的同时,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

教学与科研包容性发展 篇6

关键词:包容性发展城市包容性发展新型城镇化

引言

最近几年来,包容性发展(inclusive development)已经成为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热点研究领域。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亚太经合组织两次重要会议和博鳌亚洲论坛上关于包容性发展主题的重要演讲发起了我国对包容性发展研究的新高潮。

“包容性发展”是当前中国需要积极倡导、不断实践探索的重大命题,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与国内学术界的持续关注。学术界对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和政策内涵展开了广泛的讨论,本文从“包容性发展”的概念发展历程和实质核心上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对包容性发展与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系文献进行整理。

一、城市包容性发展理念

(一)包容性发展理念萌芽与发展

亚洲开发银行早在2007年的时候就已经率先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地讨论。但是当时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问题主要仍是单纯的经济数量增长而没有加入对人的关怀。从2008年期,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就“包容性”的问题开始发表数篇演讲,并将“增长”这一单一的概念推动至“发展”的理念,掀起了研究与实践“包容性发展”的新高潮。

张梅玲、陈华(2011)指出,“包容性发展”是指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获得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这就把单纯由注重经济增长的数量研究延生到不仅注重经济数量和质量的发展问题而且关注人们生活等各方面发展质量问题上来了。针对性的提出了,诸如对生态发展,环境保护,教育与摆脱贫困等问题的关注和研究。

在包容性发展的多种含义中,已经由“包容性增长”发展成为“包容性发展”并进一步与我国实际相结合发展成为“城市包容性发展”的理念,而城市包容性发展也包含了城市包容乡村发展的新理念,这个理念就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供实施的指导思想,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发展路径。

(二)包容性发展理念的内涵

刘凤新(2011)在他的文章《包容性发展与转变铁路发展方式》中指出,包容性发展应该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内涵丰富。包容性发展的实质,不仅包含着发展进度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还包含着发展的机会对每个人、每个地区、每个国际成员来说都应是平等的。高传胜(2012)指出,包容性发展更加要求发展是一个全面的发展,蕴含着发展主体的人人有责、发展内容的全面协调、发展过程的机会均等、发展成果的利益共享,是一种更加全面、更趋公平、更具人文关怀,因而也更具可持续性的新发展理论。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包容性发展作为一个更加关怀民生的概念,学术界对其的认识仍在不断发展和扩大之中,其内涵不断扩大,包含的内容也更加全面。但是它的实质在目前得到了一个较统一的认识。尽管这些观点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均认同:(1)包容性发展是一种实现经济、政治、社会共同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方式(2)包容性发展是“成果同享”与“机会均等”的发展范式。

(三)城市包容性发展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人們主要的居住中心,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重要载体。魏书威,陈晓键,林兆武(2012)认为城市包容性发展是蕴含在城市层面的包容性发展,将包容性发展的实质与内涵贯彻到城市发展过程中,让每个城市居民能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让每个城市居民能全面参与到城市发展中来,并在此过程中能够实现各自的全面发展。这是一种共享性的发展模式,会更加有利于城市质量的发展。

因此,我们发现在城市包容性发展中经济发展的会起到重要的作用。更加关注发展过程中的教育、就与、医疗等民生问题是不断促使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二、包容性发展融入我国新型城镇化

陈君武(2011)认为城镇化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在现今强调公平、平等的包容性时代背景下,包容型城镇化成为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加快包容型城镇化推进中的制度创新,有利于推进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包容型城镇化的推进,将使得城镇化进程对促进城镇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正向功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挥。要实现城镇包容性发展,就得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同时他还提出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包容性制度的缺失,这真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纵观上述文献,我们发现学界对包容性发展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命题和发展方向等问题上没有异议,并进一步由包容性发展概念的提出深入到城市包容性发展的实践过程中,真正地让包容性发展这一理念深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让城乡居民共同的享受到城镇化带来的效益。但是当前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包容性发展给我国新型城镇化带来积极的效用,缺少对我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面对的非包容性问题的制度分析,缺少对囊括包容性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应该解决哪些主要问题和如何最有效率的发展包容型城镇化的研究。(作者单位: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华,张梅玲.包容性增长:理论、演进及中国的路径选择[J].管理现代化,2011,(1).

[2]刘凤新.包容性发展与转变铁路发展方式[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1.06.

[3]高传胜.论包容性发展的理论内核[J].中国经济转型与发展研究,2012.

[4]魏书威,陈晓键,林兆武.城市包容性发展视角下规划师的角色反思与重塑[J]规划广角,2012(01).

教学与科研包容性发展 篇7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企业乃至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企业面临极大的困境,要想在这一困境下求得生存,企业必须增强创新能力,而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创新工作,因此,如何激励科研人员以提高其创新绩效已经成为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关于员工创新的研究大量涌现,一些组织行为学领域的学者把研究目光聚焦在领导行为或风格对创新的影响上。研究发现,变革型领导、魅力型领导、伦理型领导等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影响,然而也有学者质疑上述领导方式根植于西方文化背景并不一定适应中国本土环境。在这一背景下,包容性领导进入学者们的研究视线。包容性领导源于 “包容性增长”。朱其训[1]将 “包容性领导”界定为,以一种包容、开放、民主、人本的方式指挥、引导、协调和鼓励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其开放、宽容、支持、关怀、平衡的特征更符合中国千年传承的儒家文化,以及当前组织中多元文化交流的大背景,因此,探讨包容性领导对员工创新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作用。

领导权变理论指出,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与员工的个性匹配。那么员工的个性是否会影响领导行为与员工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呢? 本研究引入在 “大五”人格模型中对工作绩效具有稳定预测作用的 “责任心”维度[2],探索其对包容性领导与科研人员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此外,近年来主管信任日益受到学者们重视,其在领导风格与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间的中介作用也已得到部分学者关注[3,4],因此本研究也将引入主管信任这一变量,试图探讨其在包容性领导、责任心以及员工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2 研究假设的提出

2. 1 包容性领导与科研人员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目前,国内外对包容性领导的研究还不多,尚未形成 “包容性领导” 的统一概念和界定。朱其训[1]强调了包容性领导包容、开放、民主和人本的特征。李燕萍等[5]则侧重强调了 “包容组织权威和员工参与意识的平衡式授权、包容制度管理和情感管理的走动式管理、包容稳定保守和开放变革的渐进式创新”等3 种包容性领导行为。其提出的包容性领导行为具体、形象、有可操作性,因此本文拟从这3 个方面来探讨包容性领导对科研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

首先,包容性领导包容组织权威和员工参与意识[5]。在维护组织权威的基础上,包容性领导注重培养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互动,而个体创造力正是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出现的[6]。其次,包容性领导包容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5]。包容性领导对员工的领导行为不单单是论功行赏或依过处罚,他们关注员工情感需求,尊重并关怀员工,在这种氛围中员工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拥有更多机会产生创新性绩效[7]。最后,包容性领导包容稳定保守与开放变革。他们不仅是组织结构与系统的维护者,还是组织创新变革的发起者和推动者[5],这会激发下属更多的新奇想法和变革行为[8]。此外,包容性领导所具有的开放变革精神及其承担的组织创新变革责任使得包容性领导尤为关注、支持员工的创新行为,这对员工创新绩效也具有正向影响[9]。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 包容性领导风格对科研人员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2. 2 责任心的调节作用

Costa等[10]认为高责任心的人倾向于表现出组织能力高,做事严谨,有计划、有条理,自我把握力强,并能持之以恒,准时守信,有野心,有道德原则; 反之会倾向于表现出无目标、懒惰、不可信、粗心、爱享受、容易见异思迁。已有研究表明,责任心对个体绩效具有良好的预测力[2]。那么,创新绩效作为员工工作绩效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责任心水平的高低很可能会对其产生影响。

根据领导权变理论,领导有效性取决于领导风格与情境相适应的程度。一定的下属特征、任务结构和组织特性可以使领导者及其行为不再重要,甚至可以不存在[11]。Hersey等[12]进一步指出,领导者需要根据被领导者的成熟程度来选择自己的领导方式。例如,当员工成熟度低时,领导者宜选择命令型领导方式; 而随着员工成熟度不断提高,领导者可以减少对下属行为和活动的控制,同时给予员工更多的授权。高责任心科研人员具有较强的计划性、自控能力以及成功欲望[10],他们的工作与心理成熟度都比较高,而包容性领导包容、开放、民主、人本的领导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对员工的授权,因此对于高责任心科研人员而言,包容性领导风格将更为合适,在该领导风格下,他们可以表现出更高的创新绩效。

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 责任心调节包容性领导风格与科研人员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

2. 3 以主管信任为中介的调节作用

主管信任是指员工对主管抱有积极、正面和美好的预期,从而愿意接受其各种行为的心理状态[13]。员工对主管的信任是员工与主管长期人际互动后形成的认识,并会随着彼此互动而发生动态调整[14]。领导者关注员工需求、保护员工利益、鼓励员工参与的行为都会提高员工的信任[15,16]。主管信任会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并降低其离职倾向[13]; 而且,不少研究发现主管信任会影响领导行为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3,4]。因此,包容性领导可能会通过影响员工的信任,从而对员工的创新绩效产生影响。

根据相似- 吸引理论,个体容易被与自己相似的他人所吸引,也容易对他们产生喜欢、尊敬、信任等。已有研究表明,个性的相似容易拉近员工与领导者之间的心理距离[17],促使员工产生对领导者的信任[18]。而Kristof – Brown等[19]认为,个性相似、价值观一致以及目标一致等都是领导与员工相互匹配的体现。因此,包容性领导与高责任心科研人员的匹配更易建立起二者之间的信任,进而促使高责任心科研人员表现出更高的创新绩效,因而包容性领导和责任心都有可能通过主管信任对科研人员的创新绩效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3: 责任心对包容性领导与科研人员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以主管信任为中介变量。

3 研究方法

3. 1 研究样本

为了避免同源偏差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了上下级配对的方式收集数据,由下属填写包容性领导、责任心和主管信任问卷,直接主管填写员工创新绩效问卷。本研究向北京、深圳和上海等地20 家高科技企业从事技术研发的人员发放调查问卷400 份,回收有效问卷356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 。

在配对的员工样本中,男性占71. 3% ,女性占28. 7% ; 20 ~ 29 岁占65. 2% ,30 ~ 39 岁占27. 2% ,40 ~ 49 岁占5. 6% ,50 岁以上占2. 0% ;大学专科占7. 6% ,大学本科占47. 2% ,硕士占37. 6% ,硕士以上占7. 6% ; 工作时间为1 年以下占19. 1% ,1 ~ 3 年占22. 2% ,3 ~ 5 年占30. 1% ,5 ~10 年占16. 0% ; 10 年以上占12. 6% 。在配对的主管样本中,男性占73. 6% ,女性占26. 4% ; 20 ~ 29岁占16. 3% ,30 ~ 39 岁占69. 7% ,40 ~ 49 岁占14% ; 大学本科占16. 9% ,硕士占41. 6% ,硕士以上占41. 6% ; 工作时间1 ~ 3 年占28. 7% ,3 ~ 5 年占25. 8% ,5 ~ 10 年占29. 8% ; 10 年以上占15. 7%

3.2变量测量

( 1) 包容性领导。包容性领导测量使用的是Carmelia等[20]所开发的量表,包括9 个题项,例如:“我的主管乐于倾听新的想法”、“ 我可以随时向主管咨询专业问题”、“ 我的主管会留意那些能够改善工作流程的新机会”,等等。量表采用5 点计分( 1 =完全不符合,5 = 完全符合) 。该量表的Cronbach α为0. 913。

( 2) 责任心。责任心的测量采用的是Mlacic等[21]修订的 “大五人格” 量表中的责任心分量表,由10 个题项构成,其中4 题为负向计分题,例如:“我总是做好准备的”、 “我会把自己的东西乱放”、“我注意细节”等。量表采用5 点计分( 1 = 完全不符合,5 = 完全符合) 。 该量表的Cronbach α为0. 807。

( 3) 主管信任。主管信任的测量使用的是Farh等[22]修订的量表,包括4 个题项,例如: “我完全相信我的主管是正直的”、 “ 我强烈忠诚于我的主管”、 “在任何情况下,我都会支持我的主管” 等。量表采用5 点计分( 1 = 完全不符合,5 = 完全符合) 。该量表的Cronbach α 为0. 701。

( 4) 创新绩效。创新绩效的测量使用的是韩翼等[23]开发的量表,包括8 个题项,例如: “为了改善现有状况提供新想法”、 “主动支持具有创新性的思想”、“通过学习,寻找新的工作方法、技能或工具”等。量表采用5 点计分( 1 = 完全不符合,5 =完全符合) 。该量表的Cronbach α 为0. 731。

( 5) 控制变量。在回归分析中,我们选取一些人口统计学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这些控制变量分别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时间。

3. 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 0 统计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信度检验以及相关、回归分析等。

4 数据分析与结果

4. 1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

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相关分析,可知包容性领导与责任心、主管信任、创新绩效均为正相关关系( 0. 517,0. 673,0. 221,*p < 0. 05,**p < 0. 01 ) ,此外,责任心与主管信任、创新绩效也均正相关( 0. 693,0. 442,*p < 0. 05,**p < 0. 01) 。

4. 2 有中介的调节效应分析

温忠麟等[24]提出有中介的调节效应需要满足3个条件: ( 1) 做Y( 因变量) 对X( 自变量) 、U( 调节变量) 和UX( 交互项) 的回归,UX的系数显著; ( 2) 做W( 中介变量) 对X、U和UX的回归,UX的系数显著;( 3) 做Y对X、U、UX和W的回归,W的系数显著。如果UX的系数不显著,则U的调节效应完全通过中介变量W而起作用。本研究运用层级回归方法对上述条件进行了逐一检验,结果如表1 所示。模型1 纳入员工的性别、年龄、教育和工作时间作为研究的控制变量。模型2 将包容性领导纳入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包容性领导( β = 0. 247,p < 0. 01) 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假设1 得到样本数据的支持。模型3 将责任心纳入回归方程,检验责任心对包容性领导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由表1 可知,责任心对包容性领导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β = - 0. 429,p < 0. 01) ,假设2 得到证实。

注:*p < 0. 05,**p < 0. 01

为具体体现责任心对包容性领导与下属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本研究计算了责任心的均值,并以均值上下各一个标准差划分了责任心的高分组与低分组,从而绘制出包容性领导和责任心的交互作用图,如图1 所示。从图1 中可以看出,对于高责任心下属而言,包容性领导对创新绩效的影响要弱于低责任心下属。

图1责任心对包容性领导与下属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模型4 将主管信任纳入回归方程检验责任心的调节作用和主管信任的中介作用。如表1 所示,主管信任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β = 0. 405,p < 0. 01) ,且在加入该变量后,责任心对包容性领导与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下降( β = - 0. 429,p < 0. 01 变为 β = - 0. 306,p < 0. 01 ) ,因此,责任心对包容性领导与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以主管信任为部分中介,假设3 得到验证。

5 结论与讨论

5. 1 研究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领导通过建立科研人员对领导的信任,促进科研人员创新绩效的提高,而且科研人员的责任心会对包容性领导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

( 1) 包容性领导对科研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即便如今人们仍然难以避免地受到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包容性领导开放、宽容、支持、关怀、平衡的特征更符合中国千年传承的儒家文化,因此包容性领导更容易准确理解与满足我国企业中科研人员的情感需求、利益取向以及工作参与意愿,更容易建立起科研人员对他们的信任。在信任的影响下,科研人员愿意尝试新事物、新方法,并愿意承担创新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最终他们会表现出更高的创新绩效。

( 2) 责任心对包容性领导与科研人员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负向调节作用。从图1 中可以看出,在同一水平的包容性领导下,高责任心科研人员的创新绩效明显高于低责任心人员。这可能是因为,相较于低责任心人员,高责任心员工与包容性领导更加匹配,更易产生对他们的信任,从而表现出更高的创新绩效。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包容性领导水平的提高,高责任心科研人员创新绩效的提高比较平缓,而低责任心人员创新绩效的提高要更为显著( 见图1) 。这可能是因为高责任心员工较强的内在动机使得他们具有较高的创造力,并主动投入到工作中,而且他们自控能力、计划性、原则性较强,较少受到技术规则的限制[25],包容性领导对他们过多干预会使其产生计划被打乱或者利益被损害的想法,削弱其对包容性领导的信任,影响其创新绩效的提高,因此,包容性领导对高责任心科研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会越来越小。相反的,低责任心科研人员自控能力较差,缺乏目标性、原则性,领导者的行为会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影响[26],因此,包容性领导关注员工需求、保护员工利益、鼓励员工参与的行为很容易建立起他们对领导者的信任,促使他们表现出更高的创新绩效; 而且,随着包容性领导水平的提高,包容性领导对低责任心科研人员创新绩效的影响会越来越显著。

5. 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 推进了中国本土文化背景下的领导模式研究。中国传统文化讲究 “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的文化开放精神,并强调 “不偏不倚” 的中庸之道,包容性领导开放、宽容、支持、关怀、平衡的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更加契合,然而,目前包容性领导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特征的定性分析上,相关实证研究还比较少见,本文对包容性领导开展实证研究是对本土文化背景下领导模式研究的推进。

( 2) 丰富了领导风格与员工创新之间影响机制的研究。大量研究表明,变革型领导、魅力型领导等领导风格通过激发员工的内在动机、心理氛围或者创新效能感等来影响员工的创新绩效,但是这些植根于西方文化的领导风格并不一定适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员工在工作中更加看重其与领导、同事的关系,更容易对领导产生情感依赖[26]。包容性领导注重维护领导与员工间的平衡,也更加符合中国人的行为范式,由此对科研人员的创新绩效产生影响,这是领导风格与员工创新之间影响机制的一个突破。

( 3) 实证分析领导与员工个性匹配对领导效力的影响,拓展了领导权变理论。领导权变理论认为,领导行为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取决于领导与员工的个性匹配。本研究选取 “大五”人格模型中对工作绩效具有稳定预测作用的 “责任心”维度[2],实证分析领导与员工个性匹配对领导效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领导对科研人员创新绩效影响的有效性取决于其与不同责任心水平员工相匹配的程度,这是对领导权变理论的拓展。

( 4) 证实了主管信任在员工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创新活动离不开社会互动和知识共享,而互动和知识共享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当员工信任领导者时,会增加与领导者的互动,也更愿意贡献自己的知识,在这种互动和知识共享的过程中会激发创新的产生。本研究实证分析了主管信任在包容性领导与科研人员创新绩效间的中介作用,进一步验证了领导在员工信任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也为探讨员工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角。

5. 3 对管理实践的启示

( 1) 重视包容性领导在员工创新绩效激励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领导对科研人员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进行领导力的培训来营造包容性领导氛围,例如,对领导者开展李燕萍等[5]研究提出的3 种包容性领导方式的培训,提高领导者的包容性领导水平,促进员工创新绩效的提高。

( 2) 重视领导与员工匹配对员工创新绩效的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高责任心科研人员与包容性领导更加匹配,因而表现出更高的创新绩效; 但是,随着包容性领导水平的提高,低责任心科研人员创新绩效提升的幅度要大于高责任心人员。这再一次向企业表明没有 “放之四海而皆准” 的领导方式,领导效力的实现取决于领导风格与情境因素相匹配的程度。因此,领导者需要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相应的领导方式,以提高员工的创新绩效。

( 3) 关注主管信任在员工创新绩效提高中的重要作用。在本研究中,包容性领导、责任心会通过建立员工对领导的信任促进员工创新绩效的提高。因此,企业应当采取措施提高员工对领导者的信任水平,如关注员工需求、保护员工利益和鼓励员工参与等,以促进员工创新绩效的提高。

5. 4 研究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首先,本研究探讨了包容性领导对个体层面的创新绩效的影响,然而,创新往往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的结果,包容性领导作为一种包容、开放的领导风格,可能会通过团队知识共享与沟通对团队层面的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因此进一步探索包容性领导对团队层面的创新绩效的影响将是未来包容性领导研究的一个焦点。

其次,本研究要验证包容性领导—主管信任—下属创新绩效之间的因果联系,开展配对数据的纵向研究将更为适合,但是受资源所限,本研究只搜集到下属与直接主管的配对数据,未来研究可以考虑对包容性领导与创新绩效开展纵向研究。

摘要:企业科研人员的创新工作对于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提高科研人员的创新绩效已经成为当前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通过对20家高科技企业的356名科研人员及其直接主管的配对数据进行相关、回归分析,检验包容性领导、责任心以及主管信任对科研人员创新绩效影响的一个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领导对科研人员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责任心显著调节包容性领导与科研人员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而且,责任心对包容性领导与科研人员创新绩效之间的调节作用以主管信任为中介。研究结论丰富了领导风格与员工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并对企业提高员工创新绩效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

教学与科研包容性发展 篇8

一、包容性发展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基于包容性发展的启示, 高校思政工作者要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注重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环境的建设, 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需求, 解决学生遇到的困难问题, 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和谐相处。包容性发展理念为高校思政教育指出了明确的方向:一是以人为本, 就是以学生为本, 重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合理需求;二是建立公平、公正的高校资助体系, 使学生有均等的机会参与其中;三是基于优秀的高校思政工作者队伍, 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每个时期的大学生都有自己时代鲜明的烙印, 为了满足他们的成长发展需要, 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全面分析大学生的时代特征, 也是高校思政工作包容性的一面。当前高校思政工作主要面临三个问题:

(一) 大学生个人问题突出

首先, 随着社会的开放, 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必要平台, 这个虚拟开放的环境是大学生标新立异的必要条件, 但同时也严重影响大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建立, 社会经历的匮乏使他们在面对互联网环境中负能量的事务时缺乏判断力, 容易误入歧途, 迷失自我。其次, 从家庭的角度讲, 独生子女是当代大学生的另一个标签, 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呵护和关爱, 导致学校里充斥着很多高分低能的学生。另外, 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被移植和衍生到高校内部, 导致一些大学生容易产生极端思想。炫富、攀比、内向、自卑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 高校缺乏完善的资助体系

首先, 我国现行的“奖、贷、助、减、补、免、勤”的助学体系,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经济困难, 却忽视了学生由经济贫困引发的心理问题和能力问题。其次无偿的资助使大学生弱化了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 一些并不贫困的学生争当贫困生, 诚信尽失;一些真正贫困的学生则认为获得资助是他的一项权利, 不曾想过感恩社会和他人。另外, 高校贫困生认定体系有待完善, 在具体操作中贫困生真假难辨, 在评定过程中, 拉票等方法严重影响资助体系的公平性。

(三) 高校思政工作队伍建设有待提高

首先, 现行的教育制度导致高校领导产生“重科研、轻思政”的管理思路, 这些干部重视科研工作、专业特色和教学管理, 轻视甚至忽视高校思政工作, 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其次, 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核心力量, 其队伍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

三、运用包容性发展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随着时代的变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坚持在包容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 以学生成长成才为本, 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努力提升自我的素质, 从而实现学校与学生双赢的可持续发展。

(一) 用以人为本理念推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包容、平等地处理大学生在生活、学习上遇到的困扰与压力。首先, 高校思政工作者在对待大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和表现时要有一颗“包容”的心, 运用换位思考深入问题学生的内心, 分析其行为产生的原因, 找出问题的根源, 努力彻底解决相关问题。思政工作者应包容性地看待大学生, 帮助学生弥补不足, 尽量减少他们身上的“短板效应”, 发扬优点, 促使其全面协调地发展。思政工作者应转变传统的说教或批评教育方式, 平等地与学生沟通交流, 增进师生间的信任, 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等情况的发生。此外, 高校可借鉴企业精细化管理的理念, 注重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贫困学生的自立自强和感恩教育等。

(二) 建立健全高校资助体系

高校应构建“三维一体”的机会均等资助模式, “三维”就是经济资助、心理救助、能力扶持这三个维度。首先, 在经济资助这一主维度下高校应建立贫困生的动态管理档案, 改变“一次认定、四年受用”的资助方式, 定期考察被资助学生校园一卡通的消费情况, 发现异常可终止资助, 将其调离贫困生档案。同时对于突发贫困的学生, 将其及时纳入资助管理档案, 给予适当资助, 努力做到经济资助无死角。其次, 大学生的心理救助同样是关键, 高校要建立资助与心理辅导相结合的模式, 避免出现贫困生过于自卑和争抢贫困生资格等问题, 坚决杜绝大学生“人穷志也穷”这种“双重贫困”现象的滋生。再者, 大学生能力扶助同样重要, 学校应在学习方法、难点学科、生活能力、就业能力等方面展开针对性的辅导。对贫困生, 高校既要从经济上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又要对其进行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诚信理念和感恩之心, 使其全面发展。

(三) 用优秀的思政工作者队伍构建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

高校要加强对思政工作者队伍的培养和训练, 他们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 这支队伍的素质直接影响思政教育的成果, 因此, 打造一支稳固且高素质的思政工作队伍十分有必要。

1. 提高思政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

目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除了由专业政治教师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 政治辅导员的作用十分重要, 他们要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素质、课内、课外等进行全方位的指导。面对当代大学生需求多样化、性格个性化等特点, 政治辅导员须全方面、无死角地提升自我素质, 在心理学、安全常识、沟通技巧、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创业辅导等方面进行学习, 通过网络平台创新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 政治辅导员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 才能受学生的欢迎,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因此, 高校应贯彻包容性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扶持政治辅导员, 通过课程进修、走访专家、参加竞赛等方式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

2. 鼓励思政工作者创新工作内容与方法

思想政治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待“95”后的学生不一定能奏效, 甚至还会导致他们产生抵触心理。因此, 思政工作者应突破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观念, 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工作机制等。高校可以主动占领网络阵地, 综合运用多种新媒体手段,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努力提高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 针对大学生喜欢网络交流的方式, 辅导员可以通过建立QQ群、微信、新浪博客等平台与他们交流, 发布需要学生了解的最新信息, 并及时了解他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动态, 加强与他们的沟通联系, 真正走进他们内心, 适时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吴海龙, 吴杨.包容性发展视角下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1, 32 (1) :83-88.

[2]王超, 王志章.包容性发展理念与国有企业软实力的提升[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2, (6) :79-84.

[3]赵传春.包容性发展视角下大学生特殊群体教育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1, (11) :227-228.

教学与科研包容性发展 篇9

一、教学与科研需要并重

(一)教学是高校青年教师的基本任务

教学是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把已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中国古代学者韩愈有句名言:“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道出了古人对教学的理解。李秉德教授认为:“教学就是指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指的是教和学相结合或相统一的活动。”高等教育学中指出:高等学校教学的任务,就是根据教育目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要求,所确定和进行一系列教学活动的总和。高等学校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传承文化知识,优化知识结构

知识是人类实践经验的总结。高等学校的教学应该担负起传承科学知识的责任。同时高等学校教学中所应涉及的知识应该既包括本专业与本学科的,又涵盖相关专业的知识内容,形成优化的知识结构。

2. 培养学生智能,提高综合能力

所谓培养学生的智能,主要强调的是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教导学生能够成为一名成熟的学习者。综合能力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型社会中工作和生存必不可少的,已成为高等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3. 形成良好品性,促进个体发展

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应该充分关注到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及个性品质等的培养,通过各种方式来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是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职能。青年教师进入高校的第一任务就是过好“教学关”,成为一名合格的知识传递者,肩负起培养人才的重任,这是一名教师的责任。在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教学尤其显得重要。因此,高校青年教师需要首先立足于教学,以教学为安身立命之本。

(二)科学研究是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之路

《辞海》中:科学研究是运用严密的科学方法,从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认识客观世界,探索客观真理的活动过程。前卡内基教学基金促进会主席博耶认为:研究始终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中心,也是学术生命的心脏。随着新科技革命的深入,经济、科技更新换代的速度大大加快,对高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高校青年教师必须重视科研。高校青年教师一般具有较高学历、科研素养、学术能力和专业背景,这为他们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提条件,进行科学研究不仅使青年教师的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工作热情得到激励,而且在晋升专业技术职务、提高学术地位及获得社会和学校认可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二、如何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

(一)进行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科学研究是关于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和教学规律等问题的研究,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目前,随着高等教育人数的激增,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阶段,知识构成迅速变化,当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固有的经验、一般的教学手段。青年教师不但要有足够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充分的教育理论,才能够运用教育理论知识研究专业知识,研究学生,将专业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使整个教学过程得以圆满完成。

例如,中国民航大学每年都会要求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参加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开设的教育理论培训班,学习高等教育学、教育法规概论、高等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科研方法、高校教学艺术、专家讲座等课程,并且每年都会举办教学观摩月活动,组织示范课教学、指导课教学和教学经验交流会。通过教育理论培训班和教学观摩月的学习,青年教师领略了教学名师的风采,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得到了指导,发现了自身的不足,为今后教学能力的提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把专业科学研究融入教学中

专业的科学研究可以让教师掌握先进的学科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通过运用特色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进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将学生纳入教师的教学环节,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和课后布置课题这些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可以通过让学生收集整理基础数据以及调研总结基本问题,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为学生将来进行科研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优化选择教材和参考书

对于教材和参考书的选择,应是教材、参考书、学术专著、工程案例、研究论文等的结合,不局限于一本书,而是以一本书作为主教材,辅以参考书、科研论文及工程应用案例,才能满足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材料的开放性、先进性和研究性的特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反映学科发展的前沿。

2. 合理规划课程内容

将课程的整个教学内容划分为重要内容、一般内容两个方面进行,分清重点和难点,增加学科和专业当前发展动态、最新技术和研究热点等内容。例如:系统工程学教学中,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很多很杂,如果全部讲授给学生则会使学生理不出头绪,难以掌握,为此抓住系统分析程序原理图,以此为重点和主线,其他的方法包括系统模型和系统评价方法皆在此框架内,这样就不难理解了。在系统模型部分,重点介绍三大模型:结构模型、状态空间模型和仿真模型。状态空间模型部分为数学模型,比较难理解,为此可以对这部分内容采用自学、讨论和讲授三种方式进行,加深学生对这部分的理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系统评价方法部分,以关联矩阵法为重点讲授内容,这种方法是系统评价方法中的原理性方法,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则其他实用化方法就不难理解了,因此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就可以采取简单启迪的方式进行讲授。

3. 课堂引入科研成果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可以将科研工作中的新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引入课程中,将其作为实例进行课堂上的讲解,通过教学使其得到转化和升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目的得到明确,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使他们的独立思维与专业思维得到启发;同时在教学中引入科研中的难题,有利于师生互动,使学生的创新灵感得到激发,并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例如:土力学课程中,土坡稳定分析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在以往的课程中讲授的土坡稳定分析方法是极限平衡法,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利用有限元方法进行土坡稳定分析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在中国民航大学土力学教学中还缺乏对土石混填材料和机场土石混填高填方工程这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将课题研究中的关于土石混填材料及机场高填方边坡工程稳定性分析的内容引入土力学教学中,让学生从土力学的角度认识机场高填方边坡工程稳定性这一机场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以及土石混填材料的选择,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

4. 让学生参与科研课题

通过给学生寻找科研课题,让部分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例如:清华大学的学生研究训练项目SRT(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SRT项目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在对教学的深入钻研中开发科学前沿的新课题,使实验教学成为科学研究的创新源,一些国家级课题的思想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得到了凝练,如土的本构理论等。SRT项目还给学生提供了接触工程实践的良好平台,比如结合1998年长江堤防的破坏,研制了流土与管涌破坏演示实验设备;结合21世纪几次大地震的砂土液化问题,研制了砂土液化的演示实验设备;结合挡土墙土压力,研制出教学演示实验设备和课件。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尝试独立或者合作开展实践性的学习和研究,为他们后续的研究工作或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国民航大学为落实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及本科毕业设计综合训练,青年教师都可以借此平台,将自己的科研想法凝练为课题,让学生参与进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工程实践认知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所得到的科研成果,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结语

“教学”与“科研”,正如一枚金币的两面,两面都打造好,才是一枚好的金币,青年教师要正确理解和认识自己的职业内涵,注重“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发展,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实现人生的价值,不辜负众人对教师的尊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要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先要过好教学关,站稳讲台,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根本责任,并且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认识到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每个知识点的内涵,面向生产实际和专业前沿发现新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课题,使科研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同时,从事科研工作也提高了教师的水平,将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使教学条件得到改善,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焱.教学与科研:高校青年教师何去何从[J].江苏高教,2013,(3):95—97.

教学与科研包容性发展 篇10

一、构建教学团队的意义

2007年7月教育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该意见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意见中指出“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和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鼓励和支持校内及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水平专业人才承担教学任务和开设讲座,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每年评选100名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教学团队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得到了强调,其重要地位得到了肯定。从各高校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经验来看,优秀的教学创新团队的确起到了促进教学、培养人才和团结协作的作用,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加强教学协作、促进知识系统和学科之间的有机连接起到重要的作用。对于教学团队,目前并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刘宝存在《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一文中认为“教学团队是以教书育人为共同的远景目标,为完成某个教学目标而明确分工协作、相互承担责任的少数知识技能互补的个体所组成的团队”。教学方面的标志性成果是构建省级教学团队的基础。在申报省级教学团队之前,相应的省级品牌专业、省实验示范中心、省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三峡大学医学院形态学部申报的“医学形态学教学团队”是以在建的湖北省省级品牌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湖北省基础医学实验示范中心和人体解剖学省级精品课程为依托,以形态学部为建设单位,以医学专业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影像解剖学等课程为平台,以现有的标志性成果为基础,对相应的课程进行整合而组建的一支教学团队。该省级教学团队的建设和成功申报为我们的学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教学过程的管理是培养团队成员的重要环节

该团队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特别是教学过程的管理。坚持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始终把握学科方向,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质量求发展,视教学质量为教学的生命线。一是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开设创新性实验。对实验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对实验结构体系进行改革调整,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教学中将组织学与病理学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开设了组织病理学实验课程。二是建立形态学开放实验室。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模型以及病理学标本等集中存放,为本科生课外学习创造条件。形态学开放实验室不仅有大量的解剖、组胚、病理标本,还提供了足够的显微镜、组织病理切片等用于学生课后复习观察,同时储存大量的医学形态学电脑图片方便学生查阅,满足本科教学实验需求。三是积极开展双语及全英语教学。有三门课程均在大学率先对本科生开展双语教学,在留学生的教学中率先脱离外教,教学效果受到中外学生好评。四是成立学生科研兴趣小组,吸纳本科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近几年有10多名学生在湖北省优秀大学生论文评比中获奖。多年来,该团队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反馈系统。通过学生评教,督导听课,同行听课,院领导及教学管理人员听课等措施综合评价教学效果,教学反馈综合评估均在优良以上。2007、2008年,团队带头人付承英教授、团队成员瞿佐发教授和吴江锋副教授分别被三峡大学评为“免评教师”。

三、教学改革与实践是团队教学创新的必然需求

高校教学团队的建设必须同实验教学基地、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项目、教材建设相联系。这些教学实践活动为团队建设提供了自我建设、自我发展的机会,更为建设成果提供了检验的平台。在教学改革方面,学校要为团队的平台实践提供政策倾斜,经费保障,保证团队的教学改革研究工作顺利开展。该教学团队采取三项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改革措施,取得了六大特色成果。

1.三项措施。一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团队成员的创新能力,有计划分期分批选派优秀中青年教师外出学习,鼓励中青年教师参与各个科研团队,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水平,每年要求副教授以上的教师申报教学和科学研究课题。二是积极进行教学研究,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学,这是该团队的最大特点。团队成员一直活跃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团队要求教师要将教学中获得的经验,课程融合中的体会,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及时总结并公开发表,鼓励大家积极申报省级以上的教学研究项目。该团队每年都有在研的省级教学改革项目。三是加强实验及科研基地的建设。团队积极配合医学院成功申报了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参与基础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验收等方面的工作,进一步整合学科资源,促进学科建设更好的服务于本科教学。

2.六大特色。一是团队设置特色。该教学团队由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影像解剖学等形态学相关课程的优秀师资组建而成,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发挥了良好的带动示范作用。医学院于1995年成立了形态学部,便于团队集中领导、统筹规划、方便管理,使这个团队既有组织保障,又有专业学科支撑,为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二是课程融合的创新性改革特色。该团队所承担的形态学课程涉及几个专业,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相似。在课程建设上,注重基础与临床的相互渗透、融合。一方面使基础课程的教师通过与临床的联系,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拓展了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使临床外科、影像、病理科老师回归基础,为专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将解剖学与影像学融合,病理学与医学影像学融合,使解剖学、病理学与医学影像学知识相互渗透,使学生在影像诊断时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最后,在知识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课程,并公开出版了相应的配套教材。三是双语教学特色。随着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双语教学近几年在全国各高校普遍展开。在付承英教授的带动下,教学团队积极开展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和病理学等课程的双语教学,并参与编写双语教材、实验指导等。双语教学的开展亦为我校招收外国留学生进行全英语授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目前这三个学科均能独立承担留学生的全英文专业课教学。经过多年的双语教学和留学生全英语教学实践,目前,付承英教授负责的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正在为申报国家级双语课程做准备。四是实验和实践教学特色。该团队积极探索实验实践环节的教学改革,大力整合实验内容和实验资源。在组织学与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将各组织器官按正常与异常,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编排,使学生在学习组织学时,知道为什么要学,学习病理学时又能及时方便的翻阅组织学内容;在病理课中,增加了一些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突出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些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对实验资源进行整合,成立了形态学实验室,由形态学部的一位副主任直接领导管理,这样充分利用了资源,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五是资源建设特色。该团队以省基础医学实验示范中心为依托,以形态学实验室为资源平台进行建设。在三峡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形态学实验室教学和科研设备,实验室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7年累计投入1050多万元的设备。配置了全套的光镜和电子显微镜制片以及图像分析系统。现有实验室面积1200多m2。其中系统解剖学实验室4个,约320m2,局部解剖学实验室2个,约180m2。显微镜实验室8个,320m2,双目显微镜160台。同时还配备有尸体存放室、尸体灌注室、标本制作室、外检室、尸检室等,另外还有组织病理切片室、染色室、细胞培养室、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高级精密仪器和设备,200m2影像PACS实验室使学生能共享医院所有图像资料,为保证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提供了强力支撑,也为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提供了硬件条件。2009年,三峡大学投资100万,建立了两套数字显微网络互动教学系统(网络版),投入到病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实验教学中。六是网络教学特色。该团队所有课程都开发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网络平台系统连接互联网上,教学资源全部上网,全面开放,为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

四、教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相互促进

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形成了一支教学效果好、协作精神强、梯队结构合理以及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成效突出的教学团队。

1.教学研究。教学研究是省级教学团队成功申报的基础。自组建以来相继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0项,发表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18篇,获得湖北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4项,公开出版教材21部,获奖教材2部。团队成员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和参与了在建的省级品牌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省级基础医学实验示范中心、省级人体解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工作。

2.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科学的研究在省级教学团队成功申报中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近年来,团队成员获得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项厅局级项目,国家发明专利3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的文章55篇,其中有6篇被SCI收录。自然科学的研究为我们的学科建设、人才梯队建设、研究生的培养和本科生的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3.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对教学的指导作用。团队成员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及时应用于教学中,早在上世纪90年代电脑还未普及时,就着力于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开发了组织学CAI软件,并获2001年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运用教学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和“以问题为引导,以病理为中心的学导式教学法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分获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团队成员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其中“医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法和途径的研究与实践”获2001年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教学改革成果应用推广也是十分必要的。黄利鸣教授等的研究成果“运用教学评估,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到目前为止,我校仍沿用该成果对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评定。很多高校也采用相似的办法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以提高教学质量。1997年以来,病理学教学一直在推广应用“以问题为引导,以病例为中心的学导式教学法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这一研究成果,将学导式教学法贯穿于病理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该成果在我校也应用于其他专业的教学,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付承英教授的“组织胚胎学CAI课件”在全国基础医学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交流和展示,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好评,参会的70多所高校中,有7所院校购买了该教学软件。2008年11月,由教育部主办,三峡大学协办的“教育部医学免疫学双语骨干教师研讨班”在我校举行,付承英教授的双语示范教学获得广泛好评。团队成员主编和参编的10部教材先后应用于教学,得到学生及同行的好评。

参考文献

[1]刘宝存.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教学质量提高[J].中国高等教育,2007,(5).

[2]赵宇.论高校教学质量工程中的高效教学团队建设[D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08-31].

上一篇:绿色水稻栽培技术下一篇:网络安全存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