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

2024-06-10

青铜器(精选十篇)

青铜器 篇1

一、邗器与吴器

从地理位置来看, 邗国与吴国仅一江之隔, 因而在文化往来较为频繁, 互有影响。在两周之际, 吴开始大规模举兵讨伐邗国, 两国经过多年的抗战后, 终于在春秋之初吴国打败邗国, 自此吴邗文化面貌逐渐趋同。在已经出土的邗国青铜器中, 以仪征破山口西周墓为最多。此地多出土的青铜器群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圆腹和垂腹的鼎、尊, 上面以圈点纹、交连纹等作为装饰, 而这一等特征和已出土的吴国境内的丹徒大港母子墩以及丹阳司徒的青铜器非常接近;青铜器敛口、深袋足、素面上所装饰的半环形独耳鬲和双立耳鬲, 也与江宁陶吴、丹徒烟墩山等地多出土的诸多周时代器物相同花火相似。青铜器戈内右下出现明显的缺口, 和溧水等地出土的邗器较为相似;吴国还有部分单耳或无耳器, 比如当涂所出土的弧腹、圜底以及蹄足鼎等, 还有在宣州孙埠乡出土的绞索状环耳鬲。

二、徐器、舒器和吴器

春秋时期, 以徐舒所处的江淮地区为中心, 各国开始激烈且频繁的争霸战争, 先后经历了齐楚之争、晋楚之争、吴楚之争, 吴国消灭了徐国, 而楚国则成为了徐国成为江淮地区的霸主, 在楚国的领导下, 各国文化交流频繁。

从器类与器形上来说, 吴国青铜器受徐舒青铜器影响较为深刻的器类占据了相当一部分, 总体而言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 (1) 弇口鼎, 又称为汤鼎, 徐舒器弇口鼎在安徽舒城河口以及浙江绍兴两地出土较多。从出土的器物来看, 安微的鼎饰变体龙纹, 而在绍兴M306遗址发掘出的自名为“汤鼎”, 在器盖、腹部上均装饰有精美的蟠虺纹、火纹以及填线三角云纹等。这种类型的青铜器在安徽繁昌汤家山、铜陵以及青阳地区也有发现。 (2) 扉棱鼎, 又称为鼻钮平盖鼎。近年来, 该种器物在安徽舒城河口、怀宁人形河以及六安思古等地均有发现。其侈耳或附耳均为平盖, 盖中央是圈钮, 周边三钮, 有的青铜器为圆腹, 有的为鼓腹, 部分器物腹有两列扉棱, 圜底, 足呈三蹄状, 且多是成对出土。 (3) 缶形盉, 又称为蟠龙盖盉, 这种类型的器物多出土于繁昌汤家山, 外观上, 小口扁圆腹圈足, 盖以蟠蛇作为装饰, 蛇头高昂作钮, 在盖鋬间还带有有环链。但从腹足特征来看, 就和群舒之缶极为形似。在河口遗址中所发现的土器呈缶形, 平盖上带有半环钮, 侈口沿外折, 束颈广肩。另外, 在器物腹上还雕有半环形耳和管状流。 (4) 乐器。现在所出土的吴国乐器大多为钟、镈、铙、句鑃等, 这些器物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有徐、楚文化的特征, 其中吴国钟从形制与纹饰上来说, 明显和徐器、楚器类似;句鑃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到徐文化传播的影响, 在青铜器时代錞于的传播通常都会和钲、尊、牺首鼎以物群的形式共同进行, 相伴成群, 具有较明显的东夷文化特点, 因而我们说, 在吴地出土的青铜錞于、钲可以看做是吴国凭借武力征服江淮地区以后, 利用政治统治的优势又吸收其文化的例证。

从纹饰与铭文上来说, 也能明显看到徐舒青铜器纹饰对了皖南地区其他诸侯国的影响, 比如在铜陵顺安镇和郎溪两地所出土的夔纹鼎, 在安徽芜湖出土的牺首鼎, 在器物腹上部上多雕刻的龙纹, 都可以发现和前文所述的徐舒风格极为类似。从铭文来看, 吴与徐舒两地也互相影响。春秋战国时期, 铭文开始从过去的纯粹书史性质开始转变为重视用韵语、字体的装饰性。当时的字体往往都较为修长, 尤其是南方文字系统在这一点上表现尤为突出。到了春秋中期, 徐国铭文从原来的端庄规整、刚劲有力开始向纤细瘦长、舒朗奔放转化, 进一步发展到了春秋晚期, 又开始转化为纤细规整、流畅中带有凝重的特征, 而当时的北山顶青铜器铭文则明显表现为结构舒展、字体隽秀而笔力内蕴。吴国铭文书体受这一时期审美意识的影响, 也逐渐从结构细长、笔画秀丽, 被后人称为“玉箸体”的文字, 转变为“鸟虫书”。此外, 吴、徐青铜器的器主还有一个显著特征, 他们往往习惯于在自己名字前加上王号以及先世的名号, 通常已经称王的就叫做某王, 比如徐王义楚、吴王光以及吴王夫差等;如果属于王室成员, 那么就可以加上先世名号, 最为普遍的就是某人之孙、某人之子, 这些以血缘作为称呼方式的, 比如徐王义楚之元子以及吴季子之子逞等。

三、越器与吴器

吴越两国邻境接壤, 这种地理特点使得他们的民相亲而俗相近, 在文化面貌上也表现出明显的同异互见特征。以吴国为核心形成的吴文化, 和以越国为核心而形成的越文化, 分别以越湖熟文化和马桥文化作为承袭载体, 因而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异;从西周时期来看, 以宁镇区域和屯溪地区为代表的两地文化在风格上较为接近, 从已经出土的青铜器主来看, 通常情况下以大型土墩墓中为主, 其中都存放着大量的中原铭文器, 主要是日常用器或者兵器, 基本没有出现饮酒器或其他种类的器物, 圆鼎从形制来看和中原相仿, 且吴国的青铜文化和其他地区相比, 呈现出明显的优势, 发展更为成熟雕刻也更为精美;到了春秋时期, 在频繁的战争和文化交流中, 吴文化与越文化在面貌上开始呈现出较为一致的特征。两国青铜器文化所呈现出的这种先异后同的趋势也是两国文化不断发展演变的一种例证, 不过这种同和异并不是完全绝对的, 带有早期异中有同、晚期同中有异的色彩。具体到青铜器的器形、纹饰、铭文以及铸造而言, 吴国青铜器和越国青铜器二者之间, 即由各自的特征, 有呈现出明显的互相影响, 总体来看, 兵器、农工具表现出明显的同多于异, 而就容器来说, 由于时代不同而略有变化, 在早期属于有同有异, 到了晚期两国逐渐趋向融合。

首先, 从器类与器形来说, 两国由于青铜器交互影响而体现出的相同点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 簋、尊、卣、盘, 从越地屯溪诸墓出土的器物来看, 和吴国青铜器尊多扁鼓腹、卣多圆腹的特点十分接近, 两者在所饰纹饰上也非常相似, 都雕刻有大量类型多样的乳丁纹、几何线纹、编织纹以及交连纹等。其中吴国簋多见于丹阳司徒、溧水宽广墩以及繁昌汤, 这和屯溪地区考古挖掘出的形制基本相同;从已经出土的尊来看, 丹徒母子墩、磨盘墩以及丹阳司徒等地出土的扁圆腹尊、扁鼓腹尊以及棘刺纹尊, 和屯溪地区出土扁圆腹尊、棘刺纹尊等较为类似;盘通常和中原地区存在较大差异, 如双耳贴铸于腹壁以及和口沿平齐则带有明显的吴越风格, 部分盘则仅作浮雕状耳, 在已经出土的丹徒烟墩山、丹阳司徒和屯溪等地都可以看到。同时吴越地区的盘还表现出腹下接矮足的特征。盒又称为异形簋, 多为器弧顶盖、扁葫芦形, 在盒的盖顶还铸有一个立鸟状呈凹形的小捉手, 在盘的上腹则铸两小耳。在河南固始侯古堆一号可以看到吴国的盘, 而越国贵族墓则存在于屯溪以及绍兴等地。 (2) 乐器上, 已经考古发掘出的吴、越两国乐器也存在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 比如铙、甬钟、句鑃等都为相似。在春秋时期, 贵族阶级的大型墓葬中普遍存在着乐器随葬, 比如在青阳庙前、丹徒北山顶、以及绍兴印山大墓地区均出土了大量乐器, 越国墓葬中多以錞于以及句鑃等乐器。 (3) 兵器方面, 吴国和越国的摒弃, 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及继承关系, 尤其是在扉耳剑、宽格双箍剑、窄格无箍剑、铍、鼻饰戈等铸造技术上, 在几何形暗花纹上也较为类似。 (4) 鸠杖, 通常由杖首和杖镦两部分而构成, 其中杖首渐侈而杖镦则呈现出渐收的特征, 口部达到最大径, 同时还各有一圈尖棱形以及扁鼓形突。在鸠杖的首端为鸠鸟, 而镦底部分则为跽坐人像, 除这两个部分以外的部位都是两相对称的, 并且纹饰基本相近, 都带有一些装饰性的纹, 比如云纹、锯齿纹、棘刺纹等。鸠杖在江苏北山顶、青龙山以及浙江绍兴等地均有出土。

其次, 从铸造技术来说。尽管当时在生产工具、生产材料上均存在较大限制, 但是吴越青铜器中的中双色剑、菱形暗花纹以及剑首同心圆技术等都极为先进, 素有“吴越铜并技术三绝”之称。越王勾践剑以及吴王夫差剑都在坚守刻有同心圆, 且十分规整, 在糟底部还雕有较为细致的凸绳纹。暗花纹在吴越两地的名剑上最为常见, 多为几何形, 非常具有装饰效果。有十分规整的同心圆, 槽底还分布着极细的凸绳纹, 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发明了青铜器表面合金化技术。双色剑技术又称为青铜复合剑, 观察剑脊与刃部的合金成分可以看出较为明显的差异, 采用了分次铸造技术。

由于地域的接近和不断的政治军事活动, 吴国和南方各国互相影响, 在这种交融、影响与碰撞中, 吴国青铜器在继承并保有土著青铜器特征的同时, 有对南方各国的青铜器文化进行了吸收, 并逐步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南方特征, 从而呈现出鲜明的“江南风韵”。

摘要:关于吴国青铜器的类型和特征, 学界在研究初期将其分为中院型、仿中院型以及土著型, 后来又有学者提出中原器、仿西周青铜器、基本土著型以及土著器的划分方法。

关键词:吴国,青铜器,南方

参考文献

[1]毛颖.长江下游的徐舒与吴越[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5.

[2]肖梦龙.吴国青铜器综合研究[M].科学出版社, 2004.

青铜器 篇2

(1)礼器:商周时期,一些日用青铜器由于用作祭祀和典礼时的陈设而被赋于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如鼎、鬲、尊等。

(2)乐器:到春秋时期,乐器在祭祀和典礼中更是不可缺少,所谓“钟鸣鼎食”即反映了当时的情况,如饶、钟、铃、鼓等。

(3)兵器:现出土的兵器以春秋战国时最多。有戈、钺(yue)、矛、剑、镞(zu)等。

(4)工具及车马具:如犁、锄、镰、铲、斧等。

此外,青铜日用器从用途上的主要分类有:食器、酒器、水器、日用杂器四种。其中以食器、酒器为主。

3.青铜工艺在造型和纹饰的主要特征:

从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突出 成就,是丰富多样的造型和纹饰,以及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青铜工艺,以商、周两代的青铜器为代表,如最重要的是所谓青铜礼器――鼎。鼎是古代的煮食器,其造型特征为由腹、足、耳三部分组成。腹可以盛物,足可以扬火,耳可以穿杠搬运。鼎是青铜礼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品种,它的实用意义是盛放或烹煮食物,但它的价值却体现在对礼治的维护上。一般多用于奴隶主阶级的祭祀和宴饮,具有区别尊卑贵贱的功能,是奴隶主统治权力的象征。文献记载:“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又有成语“一言九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

如《司母戊方鼎》,形式厚重华丽,充满了神秘、威慑的色彩。司母戊方鼎是迄今出土的所有鼎中最大最重的,它还有一段传奇的经历。1939年3月,这只鼎出土于河南安阳侯家庄武官村吴玉瑶家的农田中,因鼎太重太大,移动困难,人们便想锯断大鼎,然后运出,但仅锯一足,便锯不断,于是悄悄地把鼎埋起来。后来消息走漏,日本人来搜索未成,便出价70万圆伪币收购,当地人们巧妙地送出另外一鼎,算将此鼎留下。

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大鼎重新掘出,但已失去一耳(后来补上),先存放于安阳县政府。同年十月底,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当地驻军将大鼎作为寿礼,用专车运抵南京,保存在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后来,国民党政府曾想将此鼎运往台湾,终因过于困难,才打消了这一念头,建国后,此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拨交中国历史博物馆,现已成为镇馆之宝。

西周中期以后,青铜器的神秘色彩逐渐淡化,风格趋向简朴,追求朴素、典雅之美。如《孟鼎》,造型雄伟凝重,纹饰简朴。

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逐渐变成供统治阶级享用的生活用品。青铜器的造型趋向轻灵、奇巧,装饰手法写实,纹饰也易于理解。如,莲鹤方壶》,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另外《曾侯乙编钟》是最重要的出土文物,编钟共56件,分上、中、下三层。经检测每件编钟不仅都能发音,而且能发两个不同的音,可以 演奏各种现代乐曲,而且音质纯正,音色优美。这是 目前世界上仅有的保留着原有音响的一套特大型定音古乐器,也是世界上保留下来的最古老的12个半音的乐器。 (录象:曾侯乙编钟)

秦、汉时期,由于铁器和漆器比青铜器更方便,从 而逐步取代了青铜器,青铜器便向轻便、精巧、实用的生活用器和观赏器方向发展,它们往往以实用和美观的高度统一而引人注目。 (录象:青铜工艺)

三.小结

“高冷”之美青铜器 篇3

如果要遴选“高大上”的藏品,青铜器绝对毋庸置疑会当选。年代久远、品格高古、造型经典、底蕴厚重……诞生于3000年前的青铜器实乃国之重器,在中国漫长的收藏史上,一件铸造精良的商周重器都是大藏家们可遇不可求的珍宝。

因为政策原因,自中国拍卖伊始,青铜器便是一个极其“敏感”的门类,按照《文物法》的规定,上拍青铜器必须是1949年前出土、并有明确著录的才可以。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内地拍卖市场几乎很难见到青铜器的身影。2014年11月,中国嘉德秋拍推出“吉金吉象”青铜金银专场,其中就包括了5件带铭文的青铜重器,皆出自金石名家,有大量著录,传承有序。同时,地处杭州的西泠印社更是推出了内地第一个青铜器专场。整场拍品共计16件,100%成交,总成交额高达3900万元,其中9件拍品成交额破百万元。这场拍卖也成为内地青铜器市场的一次重大突破。从此,青铜器以正式的面貌成为拍卖市场大家族中的一员。

对比中国拍卖20年的成绩,青铜器拍卖可谓刚刚起步,不仅从未经历炒作,甚至连稍微成熟一点的收藏群体都没有,这对意图涉足青铜器收藏的人士无疑是绝佳的机会。此前,想购买青铜器只能在鱼龙混杂的一级市场,或干脆跑到海外淘宝,如今,家门口就有品质上乘且价格公道的青铜器拍品,想想都是美事一桩。另一方面,由于国家文物局、《文物法》对青铜器上拍的限制条件要远远高于其他门类的藏品,因此能够上拍的拍品,真伪基本能得到保障,甚至都是历经了以往藏家鉴定、筛选后的佳品,今天的我们只需坐享其成。

论青铜器纹饰的审美特征 篇4

一、青铜纹饰的造型特点

青铜器最常见花纹之一是饕餮纹, 也叫兽面纹, 本身就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吕氏春秋·先识》篇内云“周鼎著饕餮, 有首无身, 食人未咽, 害及其身”, 故此, 一般把这种兽面纹称之为饕餮纹。饕餮纹在二里头夏文化中青铜器上已有了, 商周两代的饕餮纹类型很多, 有像龙、像虎、像牛、像羊、像鹿, 还有像鸟、像凤、像人的。实际上是古人将各种客观存在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正面造型所作的图案化处理, 是一种在原始状态下理想化的怪兽形象。其纹样造型按中轴两侧对称排列, 双目圆睁, 巨睛扩眉, 口含撩牙, 额顶生角。旁边用曲线状线条与眉部相连, 两侧有耳及曲张的爪, 左右两侧展开的躯体和兽尾构成了完整的装饰纹样, 造型结构一般呈勾曲形。在所有的饕餮纹饰中, 突出的是中间隆起的双目, 眉与角构成纹样主体, 向内或向外呈卷曲状, 左右对称并向两侧伸展。

其次是龙纹和凤纹。龙的形象起源很早, 但作为青铜器纹饰, 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 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 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商代多表现为屈曲的形态, 西周多表现为几条龙相互盘绕, 或头在中间, 分出两尾。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 《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 火以圜。”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 因此在青铜水器中, 龙的图案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根据龙纹的结体大致可分为爬行龙纹、卷龙纹、交龙纹、两头龙纹和双体龙纹几种。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 在青铜器上, 凡表现为一爪的这样纹饰, 又称为“夔纹”或“夔龙纹”。夔龙纹在青铜器上的装饰形式极其丰富, 早期纹样较为抽象, 中晚期的形式较为具象。后来有些夔龙纹又发展为几何化图形, 装饰部位及自身形态变化很大。

凤最初的形象是玄鸟 (玄鸟是中国上古东夷族的图腾) , 也是一个综合了多种动物的形象而创造出来的神鸟, 同时也吸收和融合了别的氏族的文化。它的羽毛是吸收了孔雀的形象特征, 它尖锐的爪子是取自愈凶猛的鹰。另外, 它还吸收了另外的一些动物形象的成分, 如兽、鱼、蛇等等。《韩诗外传》里就有关于凤的描述, “夫凤之象, 鸿前而鳞后, 蛇颈而鱼尾, 龙纹而龟身, 燕颔而鸡啄。”凤冠大致有多齿冠、长冠和花冠三种形式。多齿冠装饰华丽、冠形优美、纹样精细;长冠以伸展蜿蜒之态, 拖于颈后;花冠是在长冠的基础上进一步夸张变化, 并赋予更多的装饰变形, 用华丽的绶带, 飘逸于凤体前后, 由上及下, 伸展自如, 极富装饰意味。凤纹多以卷曲之势, 首尾相互衔接, 尾部采用勾曲纹较多, 形成上下的自然翻卷。到了西周时期, 青铜器纹饰的神秘色彩逐渐减退, 但龙和凤仍然是许多青铜器花纹的母题。

蛇纹也属于青铜器上特有的一种纹饰。蛇纹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 一对突出的大圆眼, 体有鳞节, 呈卷曲长条形, 蛇的特征表现得很明显, 但往往作为附饰缩得很小, 有人据此认为是蚕纹。个别有作为主纹的, 见于商代青铜器上。商末周初的蛇纹, 大多是单个排列;春秋战国时代的蛇纹大多很细小, 作盘旋交连状, 旧称“蟠虺纹”。此后许多图案化的花纹, 实际上都是从龙蛇、凤鸟两大类纹饰衍变而来的。

火纹是太阳的标志, 它的特征是圆形。古人认为太阳即火, 把火看成大自然力量的象征加以崇拜。火纹又称圆涡纹, 青铜器上的火纹, 在圆形的曲面上, 中间做有突起, 延边有三至八道旋转状弧线, 以示光焰的流动与燃烧。早期的火纹形式简单, 并以自身为主体纹样。中晚期到战国时期, 火纹的装饰变得华丽许多, 并与其他纹样如龙文、目纹、雷纹等装饰配合使用, 火焰的形象更加明显。火纹通常用于簋、爵、斝、壶、卣等器物之上, 流行时间较长。

二、青铜纹饰审美的多重性

从商周青铜纹饰的内容来看, 有礼制性的、政治性的、历史纪念性的、社会生活性的, 也有纯粹装饰性的, 充分体现了审美的多重性。此外从早期到晚期, 同一题材的纹饰的风格也不尽相同。

青铜器纹饰反映了当时人们神秘狂热的宗教思想意识。《尚书》云:“殷人尊神, 率民以事神, 先鬼而后礼”, 《左传·成公十三年》又云:“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可见, 祭祀在商周社会是头等大事, 而青铜器具有“协上下, 承天体”的功能, 所以青铜器就成了一种祭祀礼器, 反映了强烈的宗教意识。青铜纹饰内容, 正是这一思想的折射。如司母戊方鼎, 它是以细密的云纹组成的装饰带衬托浮雕式的兽面纹主题, 整体面貌以对称的狰狞兽面出现, 不仅象征王权的威严, 同时也体现了神性之美, 是商末青铜器的代表作。

青铜纹饰也体现出了商人朴实的自然观。由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 当时人们可能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 出于感性认识的恐惧, 认为“万物有灵”, 将其描绘刻划于青铜礼器上, 而加以崇拜, 祈求护佑。如猛虎食人卣, 器体作虎踞坐形, 以虎后爪与尾为器的三个支撑点, 而虎的前爪正有力地攫着一断发跣足的人, 作噬食状, 造型逼真生动。此卣形制复杂, 纹样精密, 显示出高超的铸造技艺。有人将其理解为是为了辟邪, 描绘“虎食鬼”的神话, 也有人理解为是人兽相拥, 人是作法的巫师, 还有的认为虎为神物, 猛虎食人乃是“天人合一”的体现。

青铜器中的自然物象, 多以变异的手段来表现, 如云雷纹、涡纹、水波纹、环带纹、窃曲纹等, 都属于几何纹饰, 呈现高度的抽象化, 装饰性极强。高浮雕或浅浮雕式的饕餮纹、夔纹、龙凤纹等, 衬托以线刻的各种底纹, 构成繁密复杂的图案, 使整体造型趋向于完美。这类纹饰跟其他青铜器纹饰相比, 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

正如黑格尔所言:“一方面呈现于感观的艺术作品应寓有一种内在意义, 另一方面应把这内容意义和它的形象表现成为使人看来不只是直接存在的现实中的一件事物, 而是人的思想和精神的艺术活动的产品”。中国青铜器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夏、商、周三个历史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逐渐走向衰落, 其间青铜器的风格从凝重庄严的艺术风格转向了朴实、简洁、明快风格, 同时青铜器的社会功能也从祭祀用的礼器逐渐转变成实用器具。青铜器的纹饰则由庄重的饕餮纹、夔纹到富有韵律的窃曲纹、环带纹, 再发展为清新的蟠螭纹、宴乐、攻战纹等, 早期动物纹饰狰狞的超自然魔力逐渐减弱, 直至丧失。这种纹饰的变化不仅仅是因为制造工艺或者人们审美水平的提高引起的, 同时与人类生产力的提高及社会的变革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从而造成了纹饰自身的审美超越。

摘要:青铜器是青铜时代的标志物, 也是先秦时期礼制的象征, 它以抽象化的视觉语言传递着丰富的寓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器型和纹饰被赋予了独特的美学意义。

青铜器鉴定 篇5

鉴定工作的第一步是辨伪,青铜器鉴定。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研究确定某件真品的价值,给予恰当的评价。为了确定每件青铜器的价值,首先要确定其年代及文化性质。有的青铜器能依据其铭文确定其绝对年代,一般应确定其时代或分期(相对年代)。文化性质一般指的是中原青铜器或是巴蜀青铜器、滇文化青铜器。然后从其形制、纹饰、铭文及铸造工艺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与已知的古代青铜器及其研究成果进行比较,判断其在中国古代青铜器本身发展历史上、古文字学上、美术史上和铸造史上的地位以及在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中的意义,从而确定其价值。

青铜器鉴定的基本方法

主要是比较法。无论是辨伪,还是研究某件青铜器的价值,都是运用与已知的古代青铜器及其研究成果和价值进行对比的方法来进行的。熟知各个时期、各种文化的各类青铜器的特征及价值,不断了解古代青铜器的新发现及新的研究成果,亲手抚摸观察各种伪品,才有可能做好鉴定工作。另外,还应逐步引进推广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X光检测、荧光光谱分析及范土的热释光测定等。

百分网青铜器仿制

自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历代制礼作乐均依周制,政府或私人为了举行祭祀等礼仪活动的需要,不断仿照《三礼图》或商周时期的青铜礼器而铸作新的青铜礼器,这就是仿制品。它是对于古代文化的尊重与仿效。其特点是在器物上大多标明仿制的时间、用途及仿制者等。在进行鉴定工作时,首先要区分仿制品与伪品,不应将仿制品列为伪品。其次仿制品对研究历代礼乐制度及文化艺术也有着一定的价值,不应简单地予以否定,而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宋代以前的仿制品已很少见。宋代由于金石学兴起,收集了大量的古代青铜器,并认识了《三礼图》的错误,遂改依古代青铜器仿制礼器,用来作为庙堂之祭器,鉴定材料《青铜器鉴定》。宋代仿制情况见于宋翟汝文《忠惠集》及清孙诒让《政和礼器文字考》等。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仿春秋时期宋公戍钟而制作的大晟钟,尚有流传至今者。清代的青铜器图录书中也著录了一些宋仿铜器。元代官府出蜡局亦曾仿古代青铜器而制作了一批祭器。明代著名的宣德炉有许多是仿照古代青铜器的形制加以变化而制作的。

浅谈青铜器修复 篇6

【关键词】青铜器 修复 修复原则 修复程序

一、青铜器病害产生原因

通过对大量考古工作进行研究发现,中国古代青铜器会受到埋藏环境、发掘条件以及收藏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总体上说青铜器产生破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埋藏环境的影响

中国古代青铜器多见于墓葬及各类土层环境中,一般年代较为久远。首先,青铜器由于自身材质的原因,长期埋藏于地下很容易产生锈蚀破坏。其次,地层运动地下墓葬浸水坍塌等外部自然环境会对埋藏于地下的古代青铜器造成严重影响。在这些外部环境挤压撞击的作用下,青铜器会发生破损;再者,青铜器表面的有害锈及其他附着物会对青铜器的考古价值产生很大影响。青铜器作为一种文物存在,其重要价值之一便是考古价值。因此,如何在不破坏青铜器表面原有的文字花纹等重要信息的前提下,对其表面的有害锈及附着物进行清理也是青铜器修复工作的一个方面。

2.发掘过程的影响

青铜器的发掘过程有时也会对青铜器的完整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青铜器发掘前,应充分了解青铜器所埋藏的环境及青铜器的分布范围,制定合理的发掘方案,包括发掘准备、人员配置、方法选取等。

3.收藏环境的影响

青铜器出土后,其所处的环境便会发生极大的改变。青铜器埋藏于地下时不会与外部空气接触,而出土后其便会受到空气氧化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青铜器的保护方面,应为出土的青铜器创造适合其稳定存在的环境,以确保出土的青铜器可以长期完好地保存。

二、青铜器的修复原则

为了最大程度恢复青铜器的考古价值,青铜器修复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2]:

1.保存青铜器原貌

这一原则是文物修复工作的基本原则。为了对这一修复原则进行更好的把握,在青铜器修复工作开展前科技人员应充分了解所要修复的青铜器产生病变及破损的机理,做到有的放矢。然后根据已有问题选择合理的修复手段。保存青铜器原貌就是保存青铜器的原始性状,做到修旧如旧,主要反映在青铜器的材质、青铜器的外观形式、青铜器具有的文字、花纹等内容以及所需修复的青铜器文物的原始工艺等方面。

2.保存青铜器的历史真实性

青铜器文物修复工作要做到保存文物的历史真实性,应对其历史进行真实再现。修复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反对凭借修复工作者的主观臆断对青铜器进行不切实际的修复。对于需要复原的部分应充分参照文物的既有部分进行修复,做到修复工作有理有据。青铜器修复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对青铜器进行修复所采用的方法应具体到每一件青铜器上。对极易受到发掘影响的青铜器,应由修复人员现场提取,最大程度上维持青铜器的埋藏环境,避免发掘前后的环境突变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时将这类青铜器送至有一定修复条件的修复室进行修复。

3.消除隐患原则

这一原则主要强调的是青铜器修复效果的持久性。青铜器修复工作讲求有效性与持久性并重,对青铜器进行修复的目的之一就是保证青铜器可以长期完好保存,避免“保护性损害”的发生。

三、青铜器修复程序

一套完整的青铜器修复程序是保证青铜器修复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笔者认为,青铜器修复工作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一套完整的青铜器修复程序应包括:(1)充分分析待修复青铜器的文物原状及其病害产生的机理;(2)确定合理的修复材料;(3)拟定修复方案;(4)充分开展试验研究;(5)修复方案实施;(6)修复完成总结报告。以上修复程序应严格遵守,缺一不可。修复过程中不可贪图效率,不可省略相关程序。

四、青铜器修复方法

1.青铜器有害锈去除

青铜器除锈可分为几个步骤完成,通常情况下包括清洗、去除氯离子以及去锈等几个步骤。现分别对上述三个步骤进行分析研究[3]。

(1)清洗

对青铜器进行清洗主要是为了清洗掉青铜器表面的附着物。青铜器出土后,其表面会粘附着一些附着物,这些附着物会给青铜器的修复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对青铜器表面进行清洗前应对附着物的组成成分进行试验研究,针对不同的附着物采用对应的清洗方法。清洗工作最为关键的便是清洗试剂的选取,所选用的清洗试剂应安全有效,保证对清洗的青铜器产生最小干预。

(2)氯离子去除

对青铜器而言,碱式氯化铜是有害物质之一,其是由青铜器中的氯离子与青铜器材料化合而成的。当青铜器处于可控制环境下时,青铜器中的氯离子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存在。但当青铜器所处环境有利于青铜器中氯离子与铜产生化合反应时,氯离子对青铜器便是有害的,应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去除。青铜器除氯应做到完全彻底,不留隐患。同时,除氯所采用的方法及除氯过程中所选用的试剂,应保证不会对青铜器产生机械损伤和化学腐蚀,除氯后青铜器中不应残留有害化学成分。

(3)去除有害锈

在一定的保存环境中,青铜器表面的锈分为有害锈和无害锈两种,青铜器表面的锈蚀是其年代久远的象征,增添了青铜器具的魅力及神秘气息。因此,对于无害锈原则上应该予以保存,去除的只是对青铜器有害及有可能会继续发展的锈。去锈前应对有害锈成分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合理的去锈方法。常见的去锈方法包括机械法去锈和化学法去锈两种[4]。对于暴露于青铜器具外部的粉末状锈宜采用手工去锈的方法进行去除;针对面积较大的锈可采用喷砂机去除,该方法快捷有效,易于操作;对洞隙深处的锈可采用激光去锈的方法去除,该方法快速有效,但对于大面积有害锈的去除工作不太适用。

2.青铜器整形及补配

由于埋藏时间较长及埋藏环境不稳定的影响,青铜器在出土后可能会发生变形及缺损现象,这便要求对出土后的青铜器进行整形和补配。青铜器整形方法包括捶打法、模压法以及加热整形等方法。不同方法的选取依据主要是青铜器的变形程度及青铜器材料的延展性、强度等。对于有部分缺失的青铜器,应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缺失部分进行补配。通常采用打制补配和铸造补配两种形式。打制补配有利于对青铜器最小干预的实现,但这种方法对青铜器材料和捶打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修复的青铜器应有一定的塑性才可用此方法。铸造补配就是通过铸造缺失部分对青铜器进行补配修复,该方法可逆性强,不会对青铜器的原有部分产生影响。

3.花纹补饰

这一修复工序是针对配补部分而言的,该部分与原有部分相比缺失原有的纹路,通常采用雕刻法对其进行补饰。花纹雕刻是青铜器修复过程中最为复杂的一道工序,其对修复人员的技术及知识都有很高的要求,如打造钢錾、錾花等技术。

五、结论

本文首先分析了青铜器缺损破坏问题的成因及青铜器修复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青铜器修复程序进行了分析讨论,强调了一套完整的青铜器修复程序的重要性,最后对青铜器的修复方法进行了分析,包括青铜器去除有害锈、青铜器整形及补配、花纹补配几个方面,对各工序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在青铜器修复过程中应根据青铜器病害成因及青铜器的原始性状采用合理的修复方法,确保最大程度保存青铜器的完整程度和科研价值。

参考文献:

[1]贾文熙,贾汀.文物修复学基础:文物艺术品养护技法指南[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2]陈仲陶.对青铜器保护修复理念、原则的探讨[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0(03):87-91.

[3]陈仲陶.也谈青铜器修复中的除锈问题—与韶安定先生商榷[N].中国文物报,2003-12-12(08).

试论中国古代青铜器鉴定 篇7

对中国古代青铜是的鉴定, 主要是之对青铜器进行断代、分期、质地、用途、真伪和价值进行判断和辨别。对青铜器的鉴定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韩非子说林下》中就曾谈及齐人与鲁人对青铜器的辨识。宋代以后, 因文物大量造伪, 致使鉴定问题更为突出, 并出现了许多有关的专著, 如北宋吕大临编辑的《考古图》和随后出现的《宣和博古图》, 明初曹昭所著《格古要论》, 高濂作《遵生八笺》, 直至清代乾隆年间编定的《西清古鉴》和嘉庆初年阮元编录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综合历代的经验, 古代铜器鉴定的手段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凭借眼力和经验, 进行观察、鉴定的传统方法;一种是根据仪器化验、探测和分析的科学方法。

近年来由于我国青铜器的收藏呈现一种狂热的态势。因此青铜器的鉴定也就有了更高的要求, 同事, 对青铜器的做伪随着科技的发展, 从完全依靠手工和借助简单的工具制作假锈、假底子的方式, 发展到今天无论是从器型、材质、花纹, 甚至材质的内部结构和表现手法都能通过高科技手段进行仿造, 这无疑成为青铜器辨伪的新课题, 也是对广大青铜器的收藏者、鉴定者、爱好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但是,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大量的事实证明, 只要鉴定者抓住制作伪器的几个基本要素, 多观察、对思考、多分析、多对比、多总结, 就一定能在众多的青铜器中抓住珍品, 免受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对于青铜器的鉴定, 具体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 铸造真伪的辨别

从铸造技术进行真伪的辨别首先要对青铜器时代的铸造工艺, 从商周时期开始大部分的青铜器都是用陶范法铸成的。因此这个时期的青铜器都会留下范线。虽然后来的工艺有所改进, 但是在鼎的耳内和腹下部还是会留有痕迹, 因此这是真品的重点。后代的伪造者不知道古人的铸造工业和方法, 之注重器型的外形, 但仍旧达不到原物的时代特征, 新铸的器型一般终于比原器重。对于青铜器的做旧, 现在铸造工艺使用石蜡和翻砂技术, 是的器物表面经常出现一些沙眼, 对此技术不了解的人, 很容易造成误导, 认为砂眼和缩孔是旧铸的特点。另外陶范所铸铜器为控制器壁的厚度, 往往会在内外范之间垫一垫片, 因材质跟铜液有异, 锈迹也就不同, 而失腊法铸器却无需垫片, 锈迹自然一致。

2 青铜器器型真伪的辨别

通过器物的型制进行真伪的辨别, 是对青铜器在各个时代的型制特征熟悉程度的考验。每一种青铜器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形制、大小以及高矮都产生了变化从而形成一个时代特有的规律, 所以全面的掌握时代各种类型的形制特点, 是青铜器鉴别的基础。现在市面上的伪造器型可以分为直接铸造和拼凑改造两类。直接铸造的器型一是依照真器或者依照照片和其他的资料进行伪造, 其器形、铭文、纹饰等都有来历和参照, 有的是器型或铭文只有部分做r参照, 部分有意改样。如参照铸造了器型, 但却铸刻了杜撰的铭文, 或将参照的锦义铸刻住毫不相十的铜器上, 尽管模仿的精准存在问题, 但其技术有一定的水平。另一种就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拼凑, 意在作奇为的是此物的稀有。此类伪器对青铜器形制特征不甚熟悉的人很有挑战性, 如果不仔细观察, 就有上当的可能。

3 铭文的伪造

青铜器铭文真伪的辨别, 是检测鉴定者对古代历史知识广袤、书法研究深浅和铸工艺水准高低与否的标尺。

青铜器上的铭文是对历史的记录, 铭文是金石书法发展演变的例证, 同时也是时代文化特有的记录点。所以自宋代以来, 金石义字成为金石家的研究重点, 作为有记载历史文献铭文的青铜器, 往往受到广泛的重视, 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故而收藏家们对青铜器的搜集, 则侧重在铭文方面。

因此就从铭文的鉴定来说是一个复杂的话题, 因此只要大家对青铜器铭文作伪有足够的了解, 就能很好的辨别真伪。添铭法, 就是在没有铭文的真器卜錾刻伪铭, 后錾的铭文大多字体呆板、松散、不自然, 字口面宽底窄, 同时有錾痕, 伪工用铜丝刷刷去錾痕, 却又留下刷痕, 也影响了字的笔锋。铭文字体、内容虽能仿刻, 但其韵味却是难神似。腐蚀法。将青铜器需要刻铭的部位涂上蜡, 并在蜡上刻好字, 再用三氯化铁在刻好字的蜡上进行腐蚀器身, 将蜡去掉后, 凹陷的铭文自然显现。这样腐蚀的铭文字不成体, 字口深浅不一, 笔画边缘十分粗糙。

4 青铜器纹饰辨伪

纹饰是器型华丽的外衣, 合体、适时的外衣是纹饰辨伪的重要依据, 拿到一件青铜器后, 首先要查看器型和纹饰的风格和它的时代是否一致, 一般伪造的青铜器纹饰一般采用的加花法, 只是简单的在原来的器物上外加一些花纹等, , 使原器变成一件镂空之器。这种伪掏花的作法, 如此做法刀痕非常明显, 且不符合原器的特征。

5 青铜器材质和声音的真伪辨别

不同时期青铜的材质是对青铜器身份的考证, 战国以前的铜器, 皆为铜锡铅合金的青铜器。锡的成份越大, 铜质的灰色色泽越浅淡。商至战国的铜器铜质纯净, 极少有沙粒。声音和气味是青铜器辨伪的必要辅助手段。青铜器由于在土中埋了几千年, 有一股土气味, 新出土的铜器土气味更浓烈。而经过地下腐蚀较深的青铜器, 铜质已属矿化, 所以发音以浑浊者居多。当然埋藏在极其干燥而又纯粹的土层中的青铜器, 敲击音也有甚佳的。而宋以后的伪器多为黄铜, 未曾氧化或氧化时间较短, 以手敲击, 声音细长、清脆, 也无土香, 却有汗腥味, 这是由于作伪者多用化学药品, 如酸盐硇砂等作假地子或假锈, 虽经多年埋藏, 仍有一股酸气味。

参考文献

[1]姚青芳.金相分析鉴定青铜文物[N].中国文物报, 2000.

[2]危兆盖.已知唯一一件周王自作祭祀鼎入藏保利[N].光明日报, 2000.

[3]刘煜.浅谈X射线透视技术在古代青铜器研究中的应用[N].中国文物报, 2001.

[4]侯赟.牛虎铜案之“虎”非虎[N].云南日报, 2001.

夏商青铜器的发展演变 篇8

古代文献关于夏代的记载比较少, 但是已经有“夏铸九鼎”的传说。偃师二里头的遗存和夏代纪年相当, 其内涵也最丰富, 最典型, 发现了不少青铜器, 是我国进入青铜时代的开始。夏代青铜器在制作和种类上与新石器晚期相比已经有了大的进步, 但和殷商时代相比, 却又有很大的原始性。

商代青铜器的发展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期以郑州二里岗期为代表, 后期以安阳殷墟为代表。典型墓葬和遗址内出土的铜器, 为我们研究和了解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发展特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通过对夏商时期出土的青铜器及铸铜遗址的发现和类别形制的分析, 我们可以总结出夏商青铜器的发展特点:

第一, 贵重的和较为精美的青铜器基本上都发现在贵族大墓之中, 这说明青铜器一般为贵族所有, 铸铜作坊也可能为王室经营管理, 还没有普及到一般的平民百姓。

第二, 夏商时期青铜器的种类主要是礼器和兵器。在夏商时期, 王室贵族们认为“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因此, 他们主要生产祭祀用的礼器和打仗用的兵器。商代的青铜器种类和二里头时期相比得到了大大的丰富, 食器主要有鼎、鬲、甗、簋;酒器主要有爵、觚、斝等;水器主要有盘、盂;兵器和工具主要有戈、矛、戟等。乐器有铙。这些说明商代青铜的来源和产量大量增加, 社会生产力也大幅度的提高了。

第三, 夏代铜礼器的组合还比较简单, 以铜爵为主, 多以铜爵单独出现, 也有爵和斝组合, 也有一斝或者一盉的, 也有鼎、斝和爵组合的。商前期出土的青铜器中出现了不同种类的器物组合, 并且这些器物组合形成了一定的规律和模式, 反映了当时的人们的生活习俗有了一定的礼制。如白家庄2号墓中出土有鼎、斝、爵和罍、盘、象牙觚, 而同期的一些墓葬中也是铜觚和铜爵同出。这一时期的觚、爵组合的萌芽为以后的青铜礼乐器的大量发展提供了习俗和思想意识上的基础。商代后期的器物组合, 除了继承了前期的觚、爵组合外, 还常常再增加斝。较晚时期觚、爵组合中, 又配以尊、罍或卣、壶, 而鼎、簋组合在妇好墓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发展, 对以后青铜礼器的继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四, 夏代青铜器出土的数量比较少, 造形也比较简单, 不少是仿制石骨蚌器制作而成的。商前期的青铜器多仿制陶器的器形, 并且根据青铜器的质料和色泽特点进行再创造。比如鼎基本上分为圆形、分裆和方形, 而圆形鼎又分为圆腹锥足和圆腹扁足。商后期铜器形制上三足器多为柱足。甗常常是鬲、甑合体。簋有无耳和双耳两种。爵从平底变成圆底。不仅双柱爵常见, 单柱爵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乐器出现了大型的铙, 湖南宁乡老粮仓出土的一件四卧虎兽面大铙, 重100多千克。山东益都出土的大钺, 方体, 透雕兽面, 耳、目、牙表现的极其狰狞, 可能是仪仗用具。

第五, 夏代的铜礼器的器壁都非常的薄, 器形也比较小。商代前期继承了二里头时期的特点, 可能与当时原料不足有关系。但是也出现一些器形比较大的器物, 如1974年郑州张寨杜岭出土的两件大方鼎, 1号鼎通高100厘米, 重约86.4千克;2号鼎通高87厘米, 重约64.25千克。形体之大在这一时期是较为罕见的。商代后期, 胎壁都较厚, 器形都相对比较大,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就是殷墟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这件巨大的青铜器表现了商代后期生产力的发达和当时物质的丰富以及人民的伟大的创造力。

第六, 夏代的铜器大多为素面, 部分上面发现有简单的纹饰, 如网纹、圆饼纹、凸弦纹、圆圈纹等简单的十余种纹饰。这一时期装饰风格也比较简单质朴, 多是单层无底纹, 常见的有饕餮纹、兽面纹、云雷纹、云目纹、乳钉纹、圆涡纹、直形和人形弦纹、鱼纹、蛇纹、虎纹、龟纹等等。商前期器上除了平雕装饰外, 开始出现了浮雕, 例如1982年郑州窖藏青铜器中的尊和罍的肩上, 就饰有牛首和羊首, 这也为商代后期青铜器物装饰的继续创新奠定了基础。到了商代后期, 纹饰更加丰富, 变化更加突出, 不但流行通体满花, 而且多用云雷纹作为地纹, 以填充主题纹饰外的空间, 还出现了在图案上重叠加花的三层花。以的三羊尊为例, 这件珍贵的大型盛酒器, 经过两次铸造而成, 先铸尊体, 并在肩部相应的位置上预留孔道, 然后再在孔道上搭范, 铸造羊头, 使用了合范法铸造青铜器, 腹部纹饰华丽, 在云雷纹地上有三组兽面纹, 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兽面上最能传神的眼睛, 极富神秘的色彩, 繁缛而神秘, 正是这个时期青铜器艺术的一个突出特点。商代后期动物纹样大大增加, 最典型的是具有神秘色彩的饕餮纹, 还配以浮雕的龙、虎、羊首、鹿首和牛首等动物形象, 精湛无比;商代后期还有许多动物形的容器, 可以作为立体雕塑来观赏, 如象尊、犀尊、羊尊等等。另外还有夔纹、蝉纹、蚕纹、小鸟纹等, 还有一些是不存在于现实世界的禽兽, 这和商人尚鬼的宗教意识有很大的关系。突出的代表就是饕餮和夔, 是充分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的青铜艺术。

第七, 商代前期的青铜器上出现了简单的铭文。郑州白家庄2号墓出土的一件罍的肩部有三个龟形图案, 应该是氏族的族徽。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商代前期的铜鬲上也有一个字的铭文。说明在商前期已经出现了在青铜器上镌刻铭文的现象, 只是还比较简单, 大多为族徽, 但是已经算是萌芽时期了。商代后期青铜器铭文普遍出现, 书体为“画中肥而首尾出锋”的波磔体, 有些字体结构尚未脱离图形文字的形态, 铸造精细。商代后期铭文字数一般是一个字, 二三个字, 十几个字, 几十个字不等。一个字的多为族氏名, 长的如安阳圆葬坑出土的戍嗣子鼎铭30字, 商代长铭器小臣艅犀尊铭27字。商代后期的青铜铭文已经是一种很进步的文字, 字体典雅古朴, 内容也涉及到很多方面, 很多内容都可以与文献和甲骨文相互比照印证, 对于商史的研究是直接的第一手的资料, 有着重要的价值, 尤其是对于家族史、祭祀制度、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的研究更为重要。

摘要:夏商时期是我国青铜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 从器形、种类、器物组合、造型、纹饰以及铭文方面都有一定的演变特点。

关键词:夏商时期,青铜器,特点

参考文献

[1]、马承源:《中国青铜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

[2]、朱凤瀚:《中国古代青铜器》,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5年。

[3]、李学勤:《中国青铜器概说 (英) 》, 外文出版社, 1995年。

古代青铜器保护研究进展 篇9

1 古代青铜器的腐蚀

古代青铜器在自然环境下受到光、水、气、土壤酸碱度、酸、碱、盐、微生物等综合作用的影响,会发生一系列的反应使器物受到腐蚀侵害,青铜器物腐蚀的产生是众多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7]。

1.1原因分析

青铜,古称金或吉金,为红铜和其它化学元素的合金,因其铜锈呈青绿色,故得其名。其主要成分为Cu、Sn、Pb,还含有极少量的Fe、Ni、Zn、Mn、Si、As、P等元素。古代青铜文物主要以锡青铜和

铅青铜为主,从热力学角度分析,这种组成决定了电化学腐蚀中电位高的金属态青铜器物最终会自发地向电位低的化合物态矿石转化,这就说明青铜器物的腐蚀定是一个必然的、自发的过程。青铜器物的锈蚀层一般可以保持稳定,当周围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青铜文物周围就很容易产生粉状锈[3,8,9,10]这也是青铜器文物在出土前的缺氧环境中能稳定存在,而在出土后的富氧环境中会导致青铜腐蚀的主要原因。

1.2机理分析

Cu是青铜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古代青铜文物的腐蚀机理不仅与青铜器所处的环境因素有关,如温度、酸性物质(NO2、SO2等)、有机体、光、土壤酸碱度,大气(O2、O3、CO等),可溶性盐类(NaCl、Na2SO4、NaHCO3等),细菌,工业区的有害气体(SO2、H2S等),湿度等[4],王菊琳等人[11,12]的研究表明青铜在缺氧的模拟中性环境介质0.028 mol/L NaCl、0.01 mol/L Na2SO4、0.016 mol/L NaHCO3中氧化过程主要为生成有害锈CuCl的反应Cu+Cl-=CuCl+e,还原过程主要为CuCl 还原成纯铜晶粒的反应CuCl+e=Cu+Cl-。而且还与青铜文物本身的基体组成有关,如含锡较高的青铜文物,器物表层的金属锡容易被氧化

为氧化锡Sn4++O2=SnO2,形成的锈膜坚硬、致密、光滑,能保护青铜器免受进一步的腐蚀。

1.3锈体分析

经过数千年埋藏的青铜器,由于受到土壤、水、氯化物等的侵蚀,导致器物锈蚀十分严重。出土时器物表面一般都会附着大量的腐蚀产物,包括有害锈和无害锈。无害锈(如: CuO、Cu2O、CuS、Cu2(OH)2CO3等)在正常环境中,锈蚀产物不再深入青铜本体,可以提高青铜文物的艺术价值,同时对器物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当青铜器物长期与土壤或大气中氯化物接触时,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CuCl等有害锈,这些有害锈(如:CuCl、CuCl2·3Cu(OH)2等)会使青铜文物酥粉、毁溃、寿命缩短,严重时会使整个器物粉化,甚至完全毁坏。其中,潮湿环境中的H2O、O2和CuCl反应,生成的白绿色粉状铜锈CuCl2·3Cu(OH)2对青铜器物的破坏起主要作用[11,13,14]。

2古代青铜器的保护

对青铜文物的保护,主要是防止青铜病,切断粉状锈碱式氯化铜CuCl2·3Cu(OH)2的生成条件或使其稳定化是首要任务。目前已采用的方法有:物理除锈法、化学除锈法和有机缓蚀剂封护法。

2.1物理除锈法

该法主要通过物理手段除去青铜基体上的有害铜锈,包括机械去锈法、超声波清洗法、激光去锈法、去离子水洗法[2,15]。

2.2化学除锈法

它采用化学试剂或电化学等方法除去氯化物中的氯离子,还原铜离子,并稳定器物表面的无害锈层,达到防止或延缓青铜基体继续腐蚀的目的,包括过氧化氢法、倍半碳酸钠法、锌粉置换法、乙腈法、氧化钡封闭法、连二亚硫酸钠法、电化学还原法等方法[15,16]。柠檬酸(2-羟基-1,2,3-己三酸)-硫脲(H4N)2S法的优点是能有效的除去有害锈而且不影响其他锈层,缺点是容易造成器物表面变黑。倍半碳酸钠法,亦称碳酸氢三钠法(NaHCO3·Na2CO3·2H2O),该法利用弱碱性的缓冲溶液使有害的氯化亚铜转化为无害的碱式碳酸铜,此法优点是能将青铜器物中的有害氯离子除去而且不影响其他锈层,缺点是处理时间较长(即青铜文物需要长时间浸泡在该缓冲溶液中,直到器物表面的颜色变成绿色为止。连二硫酸钠Na2S2O4 处理法除锈能力强,缺点是有些无害锈层也会被除去。氧化银(Ag2O)浆处理法是使青铜器物表面生成氧化银保护膜;缺点是需要先用机械法去锈后才能封护,不利于大面积有害锈的处理。

2.3有机缓蚀剂封护法

该法利用青铜缓蚀剂对青铜基体进行处理,使器物表面形成致密而稳定的保护膜,隔绝青铜基体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从而达到延缓青铜器物腐蚀的目的。目前,已在青铜文物保护领域得到研究和使用的青铜缓蚀剂主要有:苯并三氮唑(BTA)及其衍生物(如:5-辛基-1,2,3-苯并三氮唑、5-己基-1,2,3-苯并三氮唑等),含氟聚合物聚偏二乙烯氟化物(PVDF),丙烯酸聚合物,2-氨基-5-巯基-1,3,4-噻二唑(AMT),导电性聚合物聚3-辛基吡咯(POP)等。其中,苯并三氮唑保护法处理青铜器所需的时间短,封护效果好,是目前最简单最有效的保护法[17,18,19,20,21]。整体来看,由于这类有机缓蚀材料大都有很强的毒性,虽然对基体都能起到较好的密封作用,但在青铜文物保护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3展望

青铜器考古中常用分析方法研究 篇10

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我国的青铜器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用铜和锡混合而成。青铜器一度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其种类繁多,用途多样,包括食器、水器、乐器、兵器、酒器等。虽然中国青铜器兴盛时期只到秦汉截止,但无论其规模、工艺和造型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随着历史的沿革青铜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奢侈品逐渐变为普通人家使用的器物,其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喜好,也可以反映人们各自的身份地位,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情况及社会发展形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而对青铜器的考古,可以对秦汉时期以前的我国社会的情况,对于朝代的变换、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社会制度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青铜器考古中常用分析方法

目前,我国考古学家对青铜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并且已经转移到对青铜器的颞部结构和铸造工艺进行研究。现代技术的发展,为青铜器考古提供了更多技术方法去研究,为研究青铜器的演变及判断青铜器的真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有的常用青铜器的分析方法如下:

(一)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

1965年扫描电子显微镜问世后,经过改进已经成为现代化分析仪器,并且在各个领域得到最为广泛的应用。其优点有:可以对物品表面的结构、样貌观察;可以将图像放大到别的仪器所做不到的程度且分辨率非常高,通常放大到几十万倍;对所观察物品的污染和损伤程度较小;图像具有立体感,但该技术的缺陷是分辨率不能分辨出表面原子。

该技术对青铜器分析,主要是围绕表面形状、晶粒大小及结合的情况等。此外,通过该技术可以对分析青铜器腐蚀程度和微观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用以判断青铜器是否真伪。有学者利用该技术对刻纹青铜器分析发现该青铜器的熔炼技术、合金冶炼技术的程度。

(二)X射线分析方法

1、x射线荧光技术分析方法

X射线衍射荧光分析在上世纪50年代得到迅猛发展,并且考古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目前,该技术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博物馆及古文化研究实验室分析文物主要技术之一,其研究的对象范围很广,主要是器物分析。器物分析过程就是采用定量和定性方法对器物内部的该化学成分进行分析,进而发现内部元素之间的规律性,从而准确判断器物的产地和真伪等。

该技术的优点:本技术运用对器物的表面不会造成损伤,且分析速度快。但是该技术的运用需要考虑到文物在长久的埋藏过程中所受到各种外部因素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如果在运用的时候没有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极容易会对青铜器时代、产地造成影响,无法对青铜器的真伪做出准确的判断。

该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大量样品进行测量后,采用统计方法去找到规律。如,有学者就曾运用该技术对1500枚青铜币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古币的主要成分有铜、铅、银和锡,其中锡占据了1%到4%,铅的含量有很大的涨落。根据化学成分的比重,结合当时的情况,就可以判断该青铜币是出自什么时期,什么产地及经历状况等。

2、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方法

X射线衍射技术是鉴定矿物的成分所用技术之一,采用分析器物的晶体结构来对器物进行判断。运用该技术分析可以形成衍射图,衍射图可以获得有关器物本身原子排列情况和结晶物的物相等情况,从而对该器物的所属地区、类型进行判断。考古中所采用的方法最多的是粉末法和背散射衍射分析法。如,有学者就对乙编钟进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中层甬钟中甬是中空的,内部泥芯犹存。

(三)金相分析方法

金相分析方法是对金属文物中的显微组织研究和分析,从而获取文物中有关合金生成、冶炼和浇筑工艺等信息。运用该方法可以对古代金属采用工艺做出鉴定。当前我国很多学者就是利用该分析方法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铁器及古代冶铁遗址进行考察发现,中国古代炼钢技术最主要的成就就是铸铁脱碳钢、灌刚和炒钢技术。青铜器和其他金属文物不同,其所形成的金相结构也具有不同。无论哪种金属制品都在被制作的过程中,基本都会因其被采用的工艺不同而出现形变、链状和热处理的金相。根据这种特性对金属文物切片,进而用显微镜对切片进行分析,通过发现切片内部组织的分析,进而判断其铸造工艺。青铜器本身的铸造工艺就不同,运用该技术就可以对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识别,可以根据工艺来判断该青铜器产生时期。如考古学者采用该方法主要是为对手中的文物进行定性,从而成为论证其研究结果的依据。

三、结语

青铜器对于研究古代中国文化、古代社会的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青铜器的研究可以不断发现我国历史的变化,但是在最初的青铜器研究,多数的研究还是依靠考古学者的眼睛、手等进行研究,无法准确判断青铜器的真伪。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得以提升,在科技的推动下,考古界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方法对青铜器进行研究,提升青铜器判断的准确性,从而准确还原历史的真相。本文中介绍的几种方法是为常用的,并且运用这些方法极大推进了青铜器的研究。

上一篇:加强农业执法措施下一篇:串联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