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微探

2024-06-21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微探(精选五篇)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微探 篇1

1 当今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社会问题

1.1 忽视了体育教育的内在功能

很多人认为体育课程的设置就是为了让学生打打闹闹, 根本就是可有可无, 更多家长同样不会让学生进修高校体育, 觉得体育专业教育就是为奥运或其他一些比赛选拔人才, 学习体育没有好的出入。家长们的“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一句就是书面化的分数第一。这样的传统思想观念束缚住了体育教育的有效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忽视了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 体育教育不单单对身体本体有强化作用, 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此外, 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心理调节功能, 即学生在忙碌的学习后, 体育能让学生的头脑与身体劳逸结合, 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不愉快, 通过体育的形式可以把不良情绪释放出来, 调节学生的心理不平衡, 以免造成心理障碍[1]。

(2) 忽视了体育教育对学生的创造开拓功能, 体育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本身的自主参与、自主发现、自我解决等一系列的活动, 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得到个性化的自我开拓, 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3) 忽视了体育教育对学生智力教育的辅助作用, 体育教育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 这同样能提高学生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学习的积极性, 建立学生学习兴趣, 给与学生内在的自我肯定。

1.2 体育教育在内容和方法上缺乏科学性和方法性

首先, 在教学内容上, 我国体育教育仍旧比较单一, 中小学以及大学学习的技能大都一样, 纵向没有有序的深入发展, 横向也没有应时的进行拓宽, 造成了与素质教育严重脱轨, 出现了“说归说, 做归做”的不良循环形式[2]。

其次, 在教学模式上, 以教师为主体的陈旧模式依旧存在, 讲解性的观念输入, 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大大的削弱, 在实践中更是眼高手低, 理念与时间不能达成一致, 发挥不了理念的作用。片面的模式使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降低了团队合作神、顽强斗争的意志、公平竞争的精神等体育教育应具有的无私品质。

1.3 资金不足, 没有施展身手的空间

片面追求就业率、忽视体育教育、重视智力教育的大局没有改变, 从思想方面造成观念短路制约着体育教育的发展, 这样的指导观念下, 体育教育方面的硬件设施投入也相应地减少[3], 有的学校章编号:2095-2813 (2013) 09 (b) -0048-02

教育器材非常简陋, 甚至残缺不全, 没有安全保障。操作空间不足, 有些项目无法施展进行, 高校硬件设施不足, 不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1.4 教师自身素质的水平和思想观念欠缺

教师自身素质水平不能达到高校体育教育的较高水平, 由于长期受陈旧思想教育观念的辐射, 现代教师的思想观念不能突破传统的束缚, 体育课教学毫无目的性, 学生体育教育处在一个“放羊式”状态, 理念和实践不相符合, 学生对体育课没有特约的标准而提不起学习兴趣。

2 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2.1 确立教师的创新观念

教师在整个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教师的教育行为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的调动性。因此, 教师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精神上要冲破单一教学思想的束缚, 领会改革的真谛所在,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钻研创新是基本要求。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树立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学生有效正确的掌握体育知识和生活技能,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桥梁的作用。

2.2 确定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模式, 提高学生兴趣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要。应新《纲要》的指导观念, 各高校应积极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因材施教, 形式要多样化, 不同阶段要有相应的定位, 以找到与我国国情和学生发展的对接点。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在心理上有不一样的刺激, 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培养学生学习的有效途径。

2.3 让学生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由于传统观念的渗入, 很多学生不知道体育教育的意义, 认为体育就是为了玩, 根本就没什么大的用途, 只要有能力就能生存, 没必要非得单练身体。这种观念深入人心, 我们应该从纠正学生的观念入手, 让他们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没有一个好的身体, 即使再有能力, 也不能有效的生活在这个竞争如此大的社会里, 因为身体不好会造成我们工作的力不从心, 没有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就没有好的工作效果, 何谈会有好的生活质量。因此, 不管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有什么梦想要完成, 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2.4 加强体育设施的完备

体育改革已经应运而生, 面对体育教育的改革, 教育部门应固定体育教育的资金, 让个高校以及体育教师不再有资金短缺的后顾之忧, 保证体育设施的完善和安全, 在完整的体育设施的配套下, 教师有充分的教学工具, 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学能力, 鉴于学生对器材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运用兴趣, 提高教学水平。

2.5 拥有体育教育效果的标准

首先, “放羊式”的教育模式, 使现在体育教育没有一个严格的考核标准, 由一次竞技比赛决定优略是不科学的, 因为学生可能会因本身的身体素质以及一时的体能下降, 而造成比赛成绩不理想, 但这样的结果并不能直接说明一个学生的能力问题。其次, 体育教育没有一个完善的标准, 学生会对体育教育采取“无所谓、无目的”的心态, 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忽视, 因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的体育教育评价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它可以给学生和教师在体育教育活动中一个心里的束缚, 当有一方放纵时, 有条款可以强制完成体育教育的目的。

3 提升体育教育价值, 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马斯洛认为:人的个性发展的最完善、最高级的形式, 就是健康的个性。所谓健康的个性, 从内部的心理机制来说, 是一种与生理和谐发展的个性;从外部活动的效能来说, 则是一种富有高度效能的具有创造性的个性[4]。

随着国内外对现代体育教育的重视和快速发展, 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的个体需求和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有了更高的认识, 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化发展是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拥有自己的特长和良好个性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意义, 致力为学生营造施展个性的环境与氛围,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社会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5]。

目前从我国对体育教育做出的一系列改革来看, 我国也很重视人的个性发展, 因此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 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体育教育教学, 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快速、良好的发展。

总之,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为学生追求完美以及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发展的舞台, 使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技能的培养和体能的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以保证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6]。在面对21世纪新的挑战时不再畏惧, 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能力。

摘要:近些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迅猛发展, 高等教育业随之得到了重大的进步, 尤其是在高等体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然而, 在看到其成绩的同时, 我们还必须客观地审视其中所存在的一些缺陷和不足之处, 从而为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提供思路和借鉴, 进而为促进高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课程改革,多元化思维,高校体育

参考文献

[1]罗玲红.论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1 (19) .

[2]陈晓荣, 朱保成.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的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7) .

[3]梁利民, 尹洁.论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个性发展的内涵及其实施办法[J].浙江体育科学, 2005, 12 (3) :26-28.

[4]何劲峰.对高校体育教育现状及改革的思考[J].龙岩师专学报, 2006 (20) .

[5]钟璞, 龙周.体育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J].湖北体育科技, 2007, 19 (2) :100-102.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微探 篇2

[论文关键词]高校 体育教育 体育意识 终身体育意识

[论文摘要]本文对终身体育的内容、形式及其意义做了简要阐述,并从高校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中的地位与作用等方面入手,对高校体育教育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提出了看法。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高新技术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个国家劳动者的素质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水平,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身体素质则是劳动者全面素质的基础,坚持终身科学地锻炼身体,不仅能增强体质,增强劳动者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还能预防多种常见病和职业病。为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使受益者在有生之年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终身体育教育必然成为新世纪的体育教育思想,并渗透到国家、社会、经济、和家庭生活的每个角落。

二、终身体育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学校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地,学生们有许多的体育爱好,如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武术、网球。培养高校学生从事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是学校体育的宗旨。由于学生对某一项目的特殊爱好,就会促使其不断地关注和参与某些项目的活动,在不断的参与过程中坚持锻炼身体。

体育运动是现代人们余暇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丰富人们的社会文化活动和满足人们精神需要,在学校中体育课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在参加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的时候,就会在身体活动过程中,与同伴默契配合和对手顽强拼搏,从中得到快感和心理上的满足。同时,能在实践中获得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如跑步可以锻炼人的耐力,使人有条不紊,勇往直前;健身操能锻炼人的气质,悠然自得;打球能锻炼人的灵敏素质,使人机智灵活,豁达合群。

多年来,健康长寿一直是人类最美好的愿望。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不但掌握了解一定的健康知识、锻炼身体的理论和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其进入社会后保持健康的身体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持下基础。在高校体育教育中,要有目的把教学重点从竞技体育转向以健身、娱乐、保健体育为重点的教学内容上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锻炼方法,激发对体育的爱好。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还应有针对性,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还要根据学生集体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内容,让学生有所选择,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高校体育教育在终身体育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所谓“终身体育”,也就是指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国家教委体育司曲宗湖同志就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学校体育要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加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著名法国教育家保尔朗格朗在他的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中提到“如果将学校体育的作用看成是无足轻重的事,不重视学校体育,那么,学生进入成年阶段后,体育活动就不存在了。如果把体育只看成是学校这一段的事,那么,体育在教育中就变成了‘插曲’”。还明确提出了终身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关系以及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依据和目标。由此可见,体育教育在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人从出生到25岁是人体发育的主要阶段,对青少年来说也是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学习体育技能、培养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他们是从事体育活动是最有条件、最集中、最有时间保障的群体,这个时期的体育教育是有组织、有计划系统进行的,上课的形式是多样的,并且在实践和效果上都得到了保障。从终身体育角度看,高校体育处于中间环节,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并且占有一定的地位。 四、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对高校体育教育的要求

1.转变体育教育理念

要进行素质教育,必须进行体育教育的改革。首先,应在学校的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其次,要转变高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把“重智轻体”的教育观念真正转变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上来。再次,要对传统学校体育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并非完全抛弃原有的教学体系,而是继承和发扬其中的合理内容,使学校体育能更好地为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

在高校进行终身体育意识培养,首先在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因而培养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十分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进行因材施教,对学生爱好在鼓励和支持,要做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其次,要改变高校过去以技术教学为主,缺乏趣味性,教学手段也带有一定强制性等弱点。由于教学指导思想较为僵化,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使学生感到厌烦,甚至有逆反心理,对体育课出现消极情绪,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处理好教学任务与激发学生对体育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使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感到满足,体会到体育活动的乐趣。再次,要尊重和爱护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养成锻炼的习惯,自觉与自愿地坚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3.培养学生体育意识

高等学校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体育观念,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体育的目的和功能,又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体育的魅力,并从中获得乐趣与快感,并且得到满足。同时还应当使学生意识到坚持终身体育锻炼对国家、对民族和对自己都有很大的益处。把参与体育锻炼和各种体育娱乐活动作为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现代社会文明与综合国力的象征,又是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体现。

总之,为使大学生在校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更新观念,从根本上认识到终身体育教育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只有教师真正理解其重要性,才能够切实地提高学生的认识程度,使学生真正体会到终身体育的好处。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坚实基础,在高校中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对体育长远效益的追求。大学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交接点,因而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培养有着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罗正华.教育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寿伟涛.学校体育当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J].武汉体育学院体育函授通讯,2002,(2)。

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微探 篇3

摘 要:体育教学的目的就在于增强学生的体制,然而对于卫校而言,体育课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但在目前的卫校体育教学中,并不能很好的与学生以后的职业相关联,所以我们要适度对现在的体育教学制度进行改革,充分突出职业的实用性创新,进而能为学生以后的工作提供帮助,所以本文就对卫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职业实用性的创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卫校;体育教学改革;职业实用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G90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編号】2095-3089(2016)34-0-01

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其职业实用性的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就业后可以更好的工作,尤其是对于卫校的学生,其工作一般以护理为准,只有具有强壮的体魄才能更好的胜任工作,所以必须对卫校的体育教学进行改革,增强其职业实用性。

一、卫校体育教学中实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基本目的

进行职业实用性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才和造就实用型的毕业生,进而能够提高他们对现代高强度、快节奏、长时间精力高度集中的工作的抗压能力,成为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专业体能的专业型人才,然而我们要在卫校的体育教学中实行职业实用性教学模式,就要根据学生的职业特点,分析医学护理人员所需具备的身体素质要求,设计出一套能够达到这一素质要求的体育教学方案,进而根据这套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是为了培养职业需要的身体素质、运动技巧、职业精神而进行的积极有效的体育教学过程,在卫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使卫校的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医学护理工作的需要。

二、卫校的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1.卫校体育教学资源不充沛,教学设备跟不上。卫校主要是以培养优质的医务和护理人才为教学目标的,作为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然而在实际的卫校教学过程中,却忽略了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有些卫校,即便是将体育教学纳入课程规划,其实际教学也是质量不高,很难贴合其职位要求,缺乏职业实用性,而且卫校里的体育设施一般都比较落后,其不能充分为学生提供最先进的机械设备,而且卫校里的体育老师在授课形式上也缺乏创新,进而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大大降低,进而严重影响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2.卫校的体育教学思想过于传统。一直以来,卫校的体育教学理念与思想都比较传统,导致教学内容作比较单一,教学形式也比较单一,就是简单的按照教学大纲的内容进行一些体育项目,然而并不能贴合其职业的实际需要,目前卫校的体育教学,只是以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目标,并没有结合卫校的教学特色和卫校学生的特点而因材施教,也不能做到根据学生各自的兴趣爱好,为其选择适应其发展的体育项目,更没有做到配合职业实用性而组织教学。

3.卫校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根据卫校本身的特点,体育教学时比较重要的,然而目前很多卫校并没有把体育教学的质量提高纳入总教学目标之内,而且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略体育教学与职业实用性之间的联系,没有做到以就业为导向来指导教学,教学目标不明确。

三、卫校体育改革中职业实用性的创新措施分析

1.精准定位体育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学目标的确定,所以我们在卫校的提交教学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好教学目标,既要能增强体能又要与职业需要相吻合,在实际的卫校体育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充分根据卫校学生的特点,结合社会所需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所需具备的能力来安排教学,要摆脱以前传统的以锻炼身体为目标的体育教学理念,对学生开展体能的培养,体育核心技能的培养及职业岗位技能和职业非智力核心能力的培养。

2.紧密结合现代体育教学与卫校的具体职业特点。卫校学生要想毕业后能顺利找到工作,除了要在日常的理论学习中特别用工,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之外,还需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而这就需要通过体育教学来实现,在卫校的体育教学中,要结合各种职业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对于护士这个职位来讲,其需要天天往返于各个病房之间,为病人扎针取药,所以在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选择时,可以侧重于为他们安排一些譬如慢跑、长跑等项目,进而培养他们的耐力和持久力;而对于一些大医院里的护士,则需要在手术过程中为主刀大夫服务,为医生提供器材及药物等必需品,这就需要护理人员要具有灵活的操作技能,所以在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为其开设一些棋类及球类的项目,进而能够充分的锻炼学生的手指灵活性,而且还可以增强学生动脑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反应灵敏性,为其以后的护士生涯做足充分的准备。

3.卫校体育教学内容要充分突出职业实用性。在制定卫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计划时,一定要考虑全面,确实根据社会对未来医护人员的要求有针对性的确定需要开展的体育项目,针对不同的职业人员特点,选择不同的体育项目,以职业实用性为前提,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符合专业需求的教学内容,这样能充分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让其在锻炼身体的同时增强了就业能力。

4.卫校体育教学方法要保证科学合理性。卫校体育教师对于课堂上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应该进行意识性的分析和总结,必要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专业学习的特点,科学地安排体育教学的内容和运动量,体现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多彩性和选择性。同时,教导学生做好必要的放松运动,保证学生积极的休息和稳定的精神状态。

5.体育教学目标要有持久性。持久的体育思想的树立,能够促进卫校学生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专业特点的终身锻炼项目,并且根据卫校的专业特点,制定科学的锻炼计划,帮助学生提高自我锻炼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一生的身体健康奠定基础。

6.切实提高卫校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水平。作为卫校体育教改的一线人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与体育课程的改革创新息息相关,中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对卫校体育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每一位体育老师都要切实提高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掌握体育动态与发展趋势,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为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打下基础,而且卫校体育教师还必须要坚持与时俱进,在对学生专业、职业特点展开研究的前提下,选择实用性强,同时又具有康复、保健作用的体育教学内容来组织教学,进而使中职卫校的体育教学水平能够改观。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是卫校体育教学中实行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基本目的、卫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卫校体育改革中职业实用性的创新措施进行了简单的讨论,希望能对大家以后的工作有所帮助,旨在能够为卫校体育教学的更好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孙君毕.从职业实用性体育谈中职体育课教学改革.职业,2012.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之微探 篇4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实施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 要“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 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 加强就业观念教育, 使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把创业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把培养具有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人作为教育发展的目标, 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重要指示。创业教育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这一世界性的教育理念, 已得到世界各国, 包括我国在内的普遍重视和认同。

一、创业教育内涵

“创业教育”概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在北京举办的“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的。该会议指出:“创业教育, 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 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 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 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为使创业教育思想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种理念, 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明确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 高等教育应关心培养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毕业生不再是求职者, 首先应该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因此, 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史上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是以开发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潜能、创业素质为目标, 培养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心理品质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 大学生既会“求职”, 又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或创造性地就业。

二、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从长远来看, 创业教育是高校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校开展创业教育也是大势所趋, 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 开展创业教育是有效缓解就业压力, 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手段。

我国高校从1999年开始扩招, 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495万, 2008年为559万人, 2009年达到611万人, 比2008年增加52万。目前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大学毕业生进行自主创业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既可以为自己寻找出路, 又可以为社会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 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由此, 在高校中开展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实施创业教育, 引导大学生变被动就业为自主创业, 拓展就业思路, 能充分发挥大学生人力资源优势。

(二) 开展创业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提高大学生竞争力的现实需要, 也是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创业教育是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挑战的必然选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宣言》明确指出:“为便于学生就业,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应成为高等教育主要关心的问题。”明确要求高校应成为创造性人才成长的摇篮和“创业者的熔炉”。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人才的竞争日益国际化, 就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高校仅仅培养学生单纯地去竞争现有的就业岗位已无法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挑战。因此, 开展创业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竞争力已势在必行。

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 核心竞争力是至关重要的。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和科学素质、就业和创业技能、创新和创业精神的机制和能力。近年来,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 高校也悄然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性的复合人才上, 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创业教育的开展已成为高校发展的必然之路, 也是高等教育求生存、谋发展的应对之策。

高校人才培养必须面向世界、面向市场打造教育品牌, 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去迎接高等教育国际化、品牌化挑战。

(三) 开展创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我国经济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纵观美国近现代经济发展史可以看出:美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创业风气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关系。它告诉我们, 一个国家的经济要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 必须重视对公民创业意识的激发和进行创业人才的培养。美国高校是美国创业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策源地, 创业教育在美国各类学校尤其是高校相当普及, 使创业人力资源成为美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源头活水。微软、Yahoo公司就是在创业氛围中诞生并迅速成长起来的。最新统计表明:麻省理工学院自1990年开展首届创业计划竞赛活动以来, 该校毕业生已创办了4000多个公司, 这些公司仅1994年就雇佣了110万人、创造了2320亿美元的销售额, 为推动美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据调查显示, 美国95%的财富是由创业的一代在1980年以后创造的。显然, 美国的强大与其大力推行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分不开的。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要建设创新型的国家, 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就成为必要条件, 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校的创业教育。

三、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不足

高校创业教育从开始实施至今, 总体上取得了较大成效, 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但还存在许多不足, 主要表现在:

(一) 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1. 高校在创业教育思想上不统一、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近几年部分高校正逐步引入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 但是绝大多数高校对此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关注。许多高校虽然将创业教育引入校园, 但只停留在第二课堂活动层面, 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时才会涉及, 效果不明显, 实施创业教育的广度、深度不够。

2. 大学生思想观念与认识上的偏差。

长期以来, 在传统中庸思想、官本位观念和应试教育氛围的笼罩下, 许多大学生把人生成功的目标定为收入高、工作清闲, 最好能进政府机关工作, 确保“旱涝保收”, 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信心, 自主创业参与者少, 旁观者多。有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就是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 也有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创办企业或公司。这虽然是创业教育的重要方面之一, 但是窄化了创业教育的深刻内涵, 扭曲了创业教育的本质。还有部分大学生认为是否参与创业教育取决于时间宽裕的程度, 置创业教育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对自身长远发展的重要性。

(二) 创业环境的缺乏。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高校应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有利的文化环境, 让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 有效提升他们的创业素养。大多数高校却苦于本身经济基础、办学环境等方面的不足而陷入困境, 不能提供良好的创业文化环境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实践。

(三) 创业机制与体系的不完善。

创业教育的重要性在于通过教育来培养、训练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观念、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等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 为大学生将来创业打下一定的基础。因此, 创业教育本应是一项系统工程。但由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始于创业大赛, 带有极强的精英化痕迹, 关注的只是少部分人的骄人业绩, 因此大多数大学生只能袖手旁观。事实上, 高校实施的创业教育在相当程度上还只是业余教育, 现有课程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理念, 创业教育未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之中, 与学科和专业教育缺乏有机联系和结合,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四) 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缺乏。

目前各高校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一般为两类:一类是原先从事企业管理学教学的教师, 另一类是从事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这两类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 就是缺乏创业实践经历。在为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时, 很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尴尬, 没有亲身经历, 只能照本宣科, 根本无法深入创业的精髓和实质。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并不是靠几节课或讲座就可以达到目的的, 而需要一大批了解社会、接触企业或组织, 掌握创业知识与技能的教师来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因而, 师资力量和教学整体质量都有待提高。对各高校而言, 推进创业教育的最大困难就在于建立职业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四、高校创业教育的实施途径分析

(一) 澄清思想认识误区。

1. 提高认识, 更新创业教育观念, 是推进创业教育发展的前提条件。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领导者只有提高认识, 树立现代创业教育观念, 形成对创业教育的共识, 才能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有效地调整培养目标、办学思想, 把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人格、创业能力纳入高校整体教育目标, 建立适应校情和学生实际的创业教育途径, 从而有效地规划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指导大学生的创业活动, 实现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 为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业意识是创业实践的原动力。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人起主导作用的个性倾向, 包括需要、动机、意志等心理成分。创业意识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规定其态度和行为的方向和力度, 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能动性。创业意识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需要在一定氛围和途径下有目的地养成, 具体为: (1) 点燃创业热情。新生入校后, 通过入学教育、专业教育、思想教育等途径, 使他们了解与所学专业相应的职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发展现状, 以及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 帮助他们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 唤醒他们的创业意识, 点燃他们的创业热情, 引导他们注意挖掘自身潜能, 扬长避短地发展自己。 (2) 开拓市场意识。在市场经济中, 创业者需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遵循价值规律, 遵纪守法、诚实可信;同时具有较强的经济头脑, 对市场有特殊的敏感性, 思路清晰, 能够分析判断经济运行趋势, 权衡经济利益, 能够寻找到与竞争对手相比的差别优势, 善于发现、捕捉和创造各种市场机会。 (3) 培育团队意识。创业者无法单枪匹马与对手竞争, 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创业者需要的是自立自强, 而不是孤独、孤僻。个人的脑力和能力是有限的, 孤立的个人无法成功创业。只有建立团队, 营造和谐奋进的团队文化, 借助团队的智慧和力量, 创业者的思想、能力、认识才能不断提高。创业者不仅要确立奋斗的目标, 而且要让这种目标信念扎根在团队成员的脑子里, 转化成成员的实际行动, 群策群力, 共创事业。 (4) 锻造创业毅力。创业是艰辛的, 创业者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创业毅力不仅仅体现为一种信念, 还体现为一种韧劲, 它需要创业者能够想常人不敢想的事, 吃常人不能吃的苦。许多大学生在创业之初, 往往雄心勃勃, 但在实施过程中, 因为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或困境, 而最终灰心败北。 (5) 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每一个从业人员都处在一定的复杂的社会关系中, 必须学会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否则就难以生存。“自我谋职”的创业者更需具备较强的公关能力, 这就需要培养交往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 赢得客户, 赢得市场。 (6) 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细节决定成败”的观念已为大多数人所认同。细节看似简单, 却往往是创业成败的关键。失败的创业大多是因为忽视细节所致。大学生创业者通常空有远大的理想抱负, 一心只想当大老板, 希望能一鸣惊人, 一夜暴富, 但却不屑做身边的小事, 不愿从事服务业或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其实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繁杂、细小的事务的重复。创业者如果能养成把注重细节当作一种习惯, 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二) 培育创业沃土。

文化环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能使人形成内在动力, 能改变人的思想和行为。创业教育需要校园文化环境的支持。校园学术氛围、校园精神、学校传统等校园文化对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非常重要。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是推进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做到: (1) 形成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创业氛围, 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创业精神, 积极支持和保证大学生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 (2) 努力探索创业教育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 给大学生更多自由的时间、空间, 形成民主宽松的管理氛围。 (3) 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业的组织机构 (比如:大学生创业中心、大学生创业工作室等) , 在经费上予以保障, 支持师生员工积极参与, 共同营造良好的创业教育环境。 (4) 通过打造创业教育文化品牌, 举办大学生创业论坛、创业事迹报告会等途径, 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鼓励和营造大学生创业的文化氛围。 (5) 增加投入, 改善创业环境, 建立校企联盟, 让大学生的创业活动与企业之间形成互动, 提高大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

(三) 创业机制与体系的完善。

高校要科学分析本校创业教育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 科学规划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加快教学改革, 将创业教育课程融入整体教育体系之中。建立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关键环节。

1. 结合专业特点, 完善创业课程设置。

在课程结构体系设置方面, 主管部门要制订科学的创业课程结构体系, 开设创业社会常识、创业企业设计和研发、创业心理和技能、风险投资、创业财务基础、市场调查方法、经营管理、公关和交往、法律和税收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创业课程结构要实现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 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这种系统化的课程设计, 能够有效地保证创业教育理念的落实和教育目标的实现。

在制订教学计划方面, 主管部门要从大学生入学开始就开设创业课, 传授创业思想, 并保持创业教育在时间和内容上的连续性, 逐步深入, 直到大学生毕业。创业课程要融合基本理论、案例分析和模拟练习,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技能。这样既能够帮助大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 又能够扩展创业领域。在课程建设上要倡导文理渗透、专通结合, 重点传授创业性知识, 让大学生获取创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2. 广泛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是推进创业教育发展的核心。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这是我们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高校实施创业教育, 既要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 又要使大学生有实战的创业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 (1)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创业实践活动。高校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业实践活动, 如:创业论坛、创新基金项目、创业设计竞赛活动等。同时, 积极鼓励、支持大学生参加全国、省级“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和课外科技学术作品竞赛活动。 (2) 建立校外创业实践基地, 搭建创业平台。高校应通过校企联盟的培养模式, 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 使大学生增强创业体验, 学会社会交往, 提升创业能力。

(四)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良好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是推进创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教育、管理、心理、经济等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要组建优秀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高校可以从以下途径来考虑:

1. 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首先, 对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进行培训, 深化教师对创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培养教师的授课技巧, 提高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效果。其次, 评选创业教育的示范课程, 组织创业教育研讨会, 交流创业教育经验, 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创业教育水平。最后, 创造条件, 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咨询、创办经营企业和各种研究活动, 增加其管理实践经验。教师的创业经历将使他们对创业领域的实践、发展趋势和创业教育社会需求的变化有良好的洞察力,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创业教育教学。

2. 引进优秀创业教育人才。

高校应当向全社会敞开大门, 吸收有实践经验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干部和实践经验、操作技能十分优秀的人才担任兼职教师, 与高校教师合作讲授一些创业课程。还可以聘请企业的成功人士或校友为客座教授, 定期为大学生开展专题讲座, 与大学生交流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创业经验。

五、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实际, 培育创业实践基地

一个地区的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特色时, 需要高等教育与之相配合, 为之服务, 形成一个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创业教育对将来区域内劳动力市场的聚集和发展的作用不可估量。现代高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大大影响着本地企业。与当地企业密切合作, 这能为高校提供更多的创业与创新的机会。同样, 地区的发展状况、政策、人文环境等, 都直接影响着创业教育的成败。高校的创业教育只有立足于地区特点, 发挥自身特色,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 各高校应该结合自身实际, 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例如, 实训、指导与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 结合各地自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经济发展的特点、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因素开展工作, 将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扶上马, 送一程, 提供全面周到的毕业前和毕业后的实训、指导与服务, 尽可能地使创业毕业生在市场上练得早, 站得住, 行得稳, 走得远。

参考文献

[1]麦冬宁, 庄希勤.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08, (7) .

[2]陈龙春, 杨敏.大学生创业基础[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3]王宪平.创业教育:高校亟待解决的课题[J].高等农业教育, 2005, (4) .

[4]杨小容.高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8, (10) .

[5]田爱民, 张凯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教育的思考[J].东北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6]韩杰, 尹丽娜.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10) .

[7]傅美团.感受英国高校的科技及成果转化[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11) .

[8]王岳森, 李惠军.创造学教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3.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论文 篇5

从体育文化教育的角度来看,教育者本身的素质在实施中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尤其是他们掌握体育文化教育知识以及技能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在传播教育信息时对接受主体的影响程度。教育者要明确自己在教育中所承担的角色和任务,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精神,而且还要观察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进行教育和指导。高校体育文化教育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它对学生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通常根据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教育平台的不同,灵活施教,没有硬性之规。直接影响需要通过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让学生获得关于体育态度、价值、规范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通过体验拥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态度、高涨的情绪、顽强的意志和完善的个性;间接影响需要教师的人格魅力、课堂氛围及人际关系作基础,使学生通过良好环境的熏陶,感悟体育精神、体育情操、体育准则。其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关键,而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文化修养,又决定了主导作用发挥的效果。

3.2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接受者—学生

这里所指的接受主体为高校学生。高校学生这一时期心理和意识上有一般同龄人的共同特点: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增强、富有朝气和幻想、可塑性强,但情绪、心理又不够稳定等;同时也具有其独特性:较强的知识接受能力和较高的知识水平,较高的自我评价与自我期望,较明显的求变、求新意识,情绪化的叛逆心理,非理性的标新立异等。他们对体育文化教育一方面具备接纳性,另一方面具备批判性,而且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从学习理论来看,高校体育文化的接受包括反映、选择、整合、内化等多个环节,大体可分为学习体验与内化提高2个阶段,学习体验是一种感性的认识,这个阶段对知识是广泛的摄取,可以谓之是表象的获得,真正要变为自身的品质,尚需内化过程。内化是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相一致,自己所认同的新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体系。这种态度是持久的,并且会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教师的教授、引导是帮助促进学生摄取知识,而真正产生质变的是知识摄取与内化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是体育文化信息加工的主体、是体育精神与意识形成的建构者。

3.3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内容

教育客体就是体育文化教育的实施内容,这取决于体育文化教育实施目标和实施对象的需求。作为接受客体的体育文化教育信息,能对接受者产生多大的影响,能否内化为接受者内在的信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源于2个方面:1)信息反映现实的深度,与现实的切合程度以及其刺激的强度、重复率、新鲜度;2)信息与接受者内在认知结构和观念的契合程度。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指体育运动技能理性文化之外的体育精神、价值、规范等非理性文化教育,本研究在总结前人研究、调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将教育的主要内容梳理为以下3个方面:1)以培养意志为目标的品质教育,包括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等,如顽强拼搏、挑战征服、果敢刚毅、沉着机智等;2)以完善人格为目标的情操教育,包括道德感、审美感、理智感等,如爱国情怀、民族精神、灵魂净化、情绪振奋;3)以规范行为为目标的准则教育,包括思想准则、行为准则,如诚实守信、公平公正、团结协作、尊重理解等。

3.4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2类载体—显性载体和隐性载体

3.4.1显性载体

体育课程是高校体育文化的基本形式,首先体育的精神教育隐藏在体育技能教育之中,同时也可利用体育课加强体育文化宣传,学习体育文化知识,无论是从教育文化还是从体育文化来看都是极为重要的[10]。课外体育活动是校园体育文化的重要环节,以锻炼身体、愉悦身心为目的的体育活动,能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能加强人际交流与改进人际关系。体育运动竞赛是高校体育文化教育的有力组成部分,相关研究认为,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体育运动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成功所需要的责任感、成就导向和团队工作技能,能产生保持学校作为有活力的组织所需要的精神和团结,能给予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和表现社会所注重的技能和机会。另外,校际间的体育运动竞赛活动也可以使体育文化得到交流、教育内容得到互补与完善。高校体育建筑标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既是建筑文化的载体也是体育意识文化的载体,它的布局与建设对于整个学校的外部环境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凝聚了人们对体育的理解与向往,展示了人类的知识和智慧,体现了人们的情操意志、价值观念,是高校对外展示体育观念最直接的外化形态,也是大学生体会领略体育文化最直观的载体。体育信息资讯指一切可以向学校体育事业提供信息的消息和资料,包括校内外的体育发展情况及其有关的消息、情报、指令、决策等。高校体育信息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它在校园中的存在形式也有很多种,如校园广播、校报、网站等,它们传播体育资讯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文化教育的过程。

3.4.2隐性载体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中,大学生通过显性载体认识、体验体育文化,通过隐性载体感受、熏陶体育文化,再同样的经过选择整合、内化吸收后,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虽然最初的接受方式不同,但最终达到的效果是一致的。高校体育传统与风气是指一个学校为实现学校体育的共同目标,经过集体的长期奋斗,在体育教育方面养成并流行的带有普遍性、重复出现、相对稳定的一种独特的思想行为作风。它是一种具有巨大的、无形的教育力量的体现,反映着深层的体育思想观念,是被推崇的体育价值取向和信念。高校体育传统与风气具有极强的渗透力,潜伏和弥漫在整个校园的各种环境因素与群体之中,形成一种浓烈的体育精神氛围,使置身其中的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师生的体育热情对体育文化教育的促进体现在2个方面:1)教师和学生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都自觉并积极地适应和遵从自身所扮演角色的规范要求,具有良好一致的目标、舆论标准、自觉纪律和情感体验,心理容易产生共鸣;2)高涨的师生体育热情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它体现了学校体育文化的活力与朝气,它感染着校园中的每一个人,凝聚着每一个人的心,这种感染力就是一种无形的体育文化教育载体。标志性的体育人物对大学体育文化形成起着引领与表率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高校中只有清华大学树立了榜样性的体育人物,清华的马约翰先生在该校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以“马约翰杯”命名的体育运动会在清华每年举行1次,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标志性的人物大致可分为优秀的个体和优秀的团队2类,他们勇于拼搏、勇于挑战、不怕辛苦等品质就是校园体育文化最外放的体现,他们的行为举止表现了学校体育观念与价值取向,由此形成的体育文化氛围对学生起着导向、约束、矫正、激励的作用。

3.5体育文化教育的环境

就体育文化的形态而言,体育文化教育的环境一般分为物质环境、制度环境、行为环境3大类别,而相对受教育者而言,又分为3个层次:外层为受教育者通过各种传媒了解到的体育文化大环境;中间层为受教育者通过人际交流或偶然机遇,“看到听到”的环境,一般为制度环境;内层为受教育者亲历的,与受教育者有着直接、稳定的现实联系的环境。它类似1个同心圆,对接受者的影响和作用由内向外而层层递减。大学生通过亲历最内层接受环境而产生的感性经验,对他们的教育信念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最大,对体育文化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1]。以上物质环境包括体育活动场所与设施设备、体育图书音像资料、体育社团及组织机构等;制度环境包括体育领导机构、体育管理政策、体育规章制度准则、各类体育文化方案、健身方法指南等;行为环境包括体育价值观与态度、体育竞技与人文活动、师生体育行为等[12]。体育文化教育环境之复杂,不仅是因为构成环境的因素之多,而且还因为有些环境是抽象的,对学生的影响是隐性的、无声的,甚至看不到即时效果,而正是这些无形的环境要素,对体育文化教育发挥了“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与作用。

4结论

高校体育文化教育是一个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完整系统,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的显性载体与隐性载体、教育的物质环境、制度环境、行为环境是该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其中教师体育文化教育知识以及技能的程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接受影响程度;教育内容能否对学生产生影响并内化为信念,取决于内容本身的生命力;学生对体育文化教育一方面具备接纳性,另一方面具备批判性,他们借助教育载体,经过认识、体验、内化等过程促成行为的形成,其中由亲历的、最内层接受的环境所产生的感性经验对体育素养的形成作用最大。

上一篇:广告语言陌生化下一篇:现代企业危机公关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