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服务业

2024-05-17

邮政服务业(精选十篇)

邮政服务业 篇1

关键词:中国邮政,普遍服务,日本邮政,普遍服务基金

随着邮政改革的推进, 邮政普遍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完善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成为当务之急。虽然新《邮政法》涵盖了国家对邮政普遍服务给予补贴、成立普遍服务基金等补偿性内容, 但由于具体细节不明确, 很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日本邮政在改革前与我国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 日本邮政把普遍服务能力的提升作为行业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 为我国提供了重要参考。

1 日本邮政普遍服务特点

长期以来, 日本邮政系统实行的是内部补偿机制, 即用邮政储蓄和邮政保险来补贴邮递业务的亏损。日本岛屿众多, 山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 加之有些偏远地区人口稀少, 邮递业务的普遍服务性质决定了邮政业务必然要承担更多的政策性职能, 其自身的收益性必将受损。民营化之后, 邮政公社被解散, 成立政府控股公司, 下设窗口网络公司、邮政事业公司、邮政储蓄银行和邮政保险公司等四大公司, 日本邮政从过去的政府部门转化为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虽然普遍服务职能仍旧由邮政事业公司承担, 但由于邮递业务和邮政储蓄、邮政保险业务分离, 邮政储蓄和邮政保险将不再填补邮递业务的亏空。在这种背景下, 邮政企业为广大公众提供普遍服务与提高企业自身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开始显现, 这就势必要求建立相应的邮递事业补偿机制。

2 日本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

日本邮政对邮政普遍服务的重视, 主要体现在改革方案的制定、法律修改、监管职能的确立以及运营制度的设计上。

2.1 强化国家对公共邮政资产的绝对控制

在改革初期, 邮政控股公司持有邮政事业公司、邮政窗口公司、邮政银行及邮政保险公司的全部股份。在过渡期内, 邮政控股公司将要全部出售其所持有的邮政银行及邮政保险公司的全部股份。但邮政事业公司、邮政窗口公司的股份不得出售。从而保持国家对公共邮政服务资源的绝对控制。另一方面, 在改革过程中, 全国约有1000余家的核心局所资产划拨给了邮政事业公司, 而不是窗口营业公司。其目的在于规避窗口公司的过度逐利倾向, 防止其为追求更高的商业利益而忽视函件、包裹等邮政普遍服务业务的经营。

2.2 严格限定邮政窗口公司对局所的裁撤

按照邮政窗口公司法, 邮政窗口公司网点的设置、裁撤要得到邮政事业公司的核准。同时法律也规定, 窗口公司对邮政业务经营的能力和水平不能低于改革前的水平。因为便捷的邮政服务网点, 对于维持和提供邮政服务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这一点对于边远地区的民众而言尤其重要。

2.3 政府强化对邮政普遍服务的监管

根据法案规定, 在日本总务省设立邮政服务与政策规划局, 负责邮政事务的监管。同时在法律中明确了监管部门对邮政企业实施监管的具体措施, 如:年度事业计划书的核准;年度财务运营报告审议;新服务和新的隶属机构的审批;对邮政业务的监管和指导;开展政府审计;企业联合重组方案审批等;同时组建研究委员会, 制定邮件投递的控制时限, 独立地开展投递时限评估, 为加强普遍服务的监管提供客观依据。

2.4 建立社会和地区贡献基金

根据法律规定, 日本邮政控股公司建立额度不超过2万亿日元 (198亿美元) 的社会和地区贡献基金, 基金的来源是邮政储蓄银行及邮政保险公司股权出售以及基金的投资收益。该基金用于支持邮政事业公司和邮政窗口公司的正常运营。邮政事业公司在如下困难条件下可动用社会贡献基金:难以承担灾区死难者邮件寄递费用免除;难以承担社会福利组织邮件寄递费用的免除;难以承担盲人盲文及语音记录材料寄递费用的免除等。

3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特点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3.1 种类多, 范围广

我国幅员辽阔, 欠发达和落后地区多, 与日本相比, 邮政承担的普遍服务种类更多, 范围更广。我国邮政普遍服务范围不仅包括国际通行的普通函件、包裹等基本业务, 而且还承担着义务兵免费信函、盲人读物免费寄递、机要通信、党报党刊发行等诸多政策性业务。这些种类繁多、价格低廉的普遍服务业务给中国邮政带来了高昂的服务成本。

3.2 价格偏高

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4次邮政资费调整, 目前我国普遍服务邮资已处在世界领先水平。据统计, 一封平信的邮资在美国相当于职工平均月工资的1/8000, 在日本为1/4000, 在我国则为1/1000。过高的价格抑制了部分低收入人群的用邮需求, 在某种程度上侵犯了人们享受普遍服务的基本权利。

3.3 能力不足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不发达, 能力和水平还很低, 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 甚至远远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同为亚洲发展中国家的印度, 国土面积为300万平方公里, 人口10亿, 拥有15万个邮政网点, 25万个投递员。而我国, 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人口13亿, 却只有6万多个邮政网点, 12万个邮递员。目前的服务能力很难满足人民群众的用邮需求, 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4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的变迁

1998年, 邮电分营以前, 我国邮政和电信行业一直实行的是“邮电混营、政企合一”的经营和管理体制, 邮政行业的亏损由电信行业的利润进行直接补贴, 采取的是“以电养邮”的补偿格局。1998年邮电分营后, 中国邮政全行业亏损179亿元, 为此国家实行了“8531”补贴政策, 即从1999年起, 国家财政分4年向邮政补贴150亿元, 以此弥补普遍服务给邮政带来的巨大亏空。从2003年开始, 国家财政对邮政不再直接补贴, 中国邮政开始自负盈亏。这一时期, 邮政储蓄业务成邮政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 部分省市邮政储蓄收入占比高达60%以上, 邮政储蓄对普遍服务进行交叉补贴, “以储养邮”的补偿机制成为事实。2007年邮政储蓄银行成立, 邮政储蓄从邮政分离, 中国邮政仅代理部分低端金融业务, 收入降低, “以储养邮”的补偿机制被打破。2008年, 随着速递物流业务的分离, 邮政收入将进一步降低, 邮政依靠自身收入补贴普遍服务亏损的难度将进一步加剧, 邮政运营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也认识到了这一问题, 对邮政普遍服务给予了一定程度的财政补贴, 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与邮政企业的申请力度有很大的关系, 尚未建立稳定的普遍服务补偿机制。

5 日本邮政普遍服务补偿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正处于高速城市化阶段, 人口大规模的由农村流入城市, 承担着普遍服务责任的邮政, 也必须随着人口地域分布的变化, 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服务网点, 这一调整需要很高的成本。同时, 随着改革的深入, 邮政收入将进一步降低, 邮政普遍服务亏空将进一步加剧。在这种情况下, 不稳定的财政补贴很难满足普遍服务的发展需求。笔者认为, 日本与我国在文化背景、行政管理体制以及普遍服务需求等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 其改革经验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我国应该尽快成立邮政普遍服务基金, 完善相关制度, 缓解普遍服务给邮政带来的成本压力, 促进邮政早日进入良性循环。

所谓普遍服务基金, 是指通过稳定的渠道、稳定的周期、合法的手段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 对履行普遍服务企业的亏损进行补偿。目前以普遍服务基金的方式为普遍服务融资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 例如:美国政府在1983年建立了普遍服务基金,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也陆续建立了普遍服务基金及管理办法, 一些发展中国家伊朗、菲律宾、南非和印度等国家也相继建立了普遍服务基金及相应的政策;加拿大决定从2001年起用普遍服务基金的方式对普遍服务进行融资。我国在2001下发的《关于印发电信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中, 首次在公开的正式文件中提出在我国建立电信普遍服务基金。目前, 我国电信普遍服务基金的设立已有初步方案。

以基金形式对邮政普遍服务进行补贴的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具有比较高的透明度, 遵循公平、公正、中立的原则。普遍服务基金一般由政府或政府成立的专门机构运作, 独立于企业。基金的收缴、补贴标准的制定以及资金的发放都有相关法律和条例明确规定, 换句话说就是普遍服务基金的整体运作都将置于企业和消费者等相关人士的监督之下, 因而具有较高的透明度。

(2) 资金来源相对灵活稳定, 能与行业发展相适应。普遍服务基金的来源可以是多样性的, 其来源包括财政资金、参与企业交纳的份额 (按照其业务收入比例或市场份额) 等。与现行的财政补贴政策相比, 在持续性与稳定性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并且随着邮政产业的发展, 基金的规模也会随着企业规模的调整而自动调整, 能够适合普遍服务的发展要求。

(3) 补贴效率高, 更均衡。基金补偿是在明确区分普遍服务和竞争性服务的前提下, 对履行普遍服务职责的企业由于承担普遍服务造成的亏空进行补贴, 提高了补贴效率, 同时可以在全国范围内统筹调度, 以解决地区之间补贴不平衡的问题。

根据国情, 我国邮政普遍服务资金来源主要包括4部分: (1) 财政支付。即把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财政部支持邮政普遍服务的零散资金集中到邮政普遍服务基金中, 作为基金的稳定来源; (2) 从邮政企业营利的非普遍服务业务中提取, 如集邮业务、函件业务等, 这部分具有垄断性质的非普遍服务业务由于缺乏竞争, 具有可观的超额利润, 应该提出来支持普遍服务; (3) 同行业的其他企业中提取。如速递、物流等企业。这部分企业由于无需承担普遍服务职能从而将业务范围和领域集中于高利润低成本区域, 因此从这些企业提取部分普遍服务基金是可行的。具体可以营业额或者企业规模为基数, 提取比例可视邮政普遍服务亏空灵活调整; (4) 参照日本经验, 将邮政储蓄、邮政速递物流等上市所筹得资金或者资金运作后收益。

为切实发挥邮政普遍服务基金的作用, 中国邮政企业应尽快将普遍服务和竞争性业务分离, 独立核算, 确定普遍服务亏损, 确保补偿资金用到实处。同时, 应在相关法律中明确普遍服务基金的地位、来源和去向, 确立邮政管理局作为监管者的监管地位, 这是保证基金公平、有效地发挥作用的关键, 也是日本邮政提供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方分.世界邮政关注的议题——邮政普遍服务[J].中国邮政, 2002, (6) :42

[2].顾联瑜.尽快建立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J].邮电商情, 2001, (17) :58~59

[3].黄志喜.邮政改革中普遍服务实现的保证[J].时代经贸, 2008, 6 (105) :181~182

[4].刘雅静.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亟待完善[J].中国国情国力, 2009, (3) :46~48

[5].刘雅静.完善我国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的思考[J].经济前沿, 2008, (8) :33~36

[6].吴立峰.基于电子邮票系统的邮政普遍服务补偿机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9 (2) :28~31

[7].尹竹、王德英.日本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化改革的模式及绩效评价[J].亚太经济, 2006, (6) :51~53

[8].张宇辉.外国邮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J].经济参考研究, 2007, (13) :26~30

[9].张俊勇、张玉梅.日本邮政私有化透析及对中国邮政改革的启示[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 2007, 30 (4) :80~83

[10].Jesper K., Japan Turns Its Backon Reform[J].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2006, 169 (7) :33~37

邮政服务管理 篇2

一客户去一家普通的饭馆吃饭,每次饭前都要一杯白开水,这个习惯被服务员发现后,当客户再去吃饭时,其桌上就事先多了一杯白开水。服务员如此周到细致,终于使这名客户成为常客。这种注重细节的服务,值得我们邮政学习和借鉴。

对于邮政企业来说,邮政服务范围之广是众所周知的。可是,从细节入手,提升服务质量,还需要邮政不断地努力探索。

其一要用心服务,调整服务管理流程,为客户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随着邮政业务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调整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加强和更新服务监督显得尤为必要。调整服务流程的根本出发点就是“用心管理”,要以邮政管理现代化为目标,对照国际上邮政行业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服务流程,规范服务行为,为优质服务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客户在诸多的细节服务方面及时得到享受和满足,这也是提供细节服务的起码要求。

其二要提供综合服务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细节服务。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要针对客户的不同情况、不同需求,充分利用遍布全国城乡的邮政网络和先进技术,制定有针对性的、满足客户多种需求的综合服务方案,学会做客户的参谋和顾问,并与客户互动沟通,为客户量身定做细节服务,只有这样才能让客户觉得亲切,让客户觉得备受尊重和关注,才能让客户得到全方位的细节服务享受。

英国体贴的邮政服务 篇3

巴斯是英国三大旅游城市之一,有着许多举世闻名的古迹和景点。比如,1840年5月2日,一封信件从巴斯的布劳德大街8号寄出,信封上贴着一枚小小的英国女皇头像邮票,这便是人类使用的第一张邮票,世界邮政的历史从此开启。

在巴斯中央邮局的地下室,建有一座邮政博物馆。那天,我本是专程去那里参观英国邮政史的,孰料,首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英国今天的邮政服务。

和中国邮局的绿色调截然相反,英国邮局选择的基调是红色,这已是几百年的传统了。因此,一走进巴斯中央郵局,举目所见,柜台、邮筒、沙发、告示牌等等,都是红色的。顾客进了门,先在红色的打号机上取号,然后在放置着红色沙发的等候区域等待叫号。除了语音之外,柜台上方有电子大屏幕显示号码,就像中国的银行一样。我看到,顾客们都很自觉,耐心而安静地等候,没有人大声说话干扰别人。

巴斯这家邮局的面积只能算中等,一共有8个柜台。在每个柜台上,面对顾客方向,安置着一个刷卡机。柜台下面还多出一块板子,是方便顾客放置提包、雨伞等物的。8个柜台各种业务通办,所以叫号很快。不像中国的邮局,虽然柜台不少,但被切割成寄信、包裹、邮票、订报、开发票、售卡等等各自为政的柜台,就造成忙的忙死,闲的闲死:大宗业务如寄信、汇款柜台永远拥挤排长队,而订阅报刊等柜台永远清闲,由此造成了人力成本和空间资源的极大浪费。当然,这同时也给顾客造成极大的不便,如果你想要办几项业务,对不起,你就得排几次队。

英国邮局的营业员有男有女,年龄不限,以中年为主。他们在柜台里面对着顾客,坐在一把特制的高椅子上,高度刚好和站的高度差不多,这样从视觉上就和顾客处在同一水平线上,使双方更便于交流,相互的感觉也更直接亲切些。我注意到,每位营业员都先对顾客报以一个笑容,顾客也礼貌地回报微笑,然后再开始进入业务。他们双方的音量都不大,相邻的柜台基本听不到,因此不会影响周边。每服务完一个顾客,双方都会以“谢谢”和“再见”告别。

一位妇女推着一辆婴儿车进来了。婴儿只有三四个月大,咿咿呀呀的,有时还伴有唱歌一样嘹亮的哭声。我暗自想,邮局对这样的特殊顾客,应该有“特殊政策”吧?果然,一俟前面的顾客办完,电子大屏幕马上就显示出另一系列上的号码,而这位妇女就推着婴儿车过去了,就像我们银行的金卡账户优先一样。只见她一手把婴儿抱在怀里,一手办着自己的业务。她的营业员是一位中年妇女,十分理解她的处境,一边微笑一边麻利地为她服务,很快就顺利完成了。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令我完全想不到的事情:只见女营业员走下高椅,走出柜台,帮女顾客推着婴儿车,一直把她送到邮局门外,然后才快步走回柜台,按响了自己的叫号机。这一切波澜不惊,既没有双方的客套,也没引起周边顾客的特殊目光,一切都自然如行云流水。这让我明白了:原来英国邮局的服务,还包括帮助特殊顾客平安离店,可真是人性化到家了!

这边正想着,那边又出现了一个“西洋景”:一位神态安详的古稀老奶奶,驾驶着一辆电瓶车,直接开到了柜台的面前。这种小车在英国随处可见,是专门提供给年迈者和残疾人士用的,它轻便灵活好驾驶,可以在街道上、便道上、商店里、礼堂、博物馆、饭店等等一切行人所到之处使用,而且,不仅提供了肢体的服务,也提供了心灵的尊严感,使残疾人士处处像正常人一样行动自由。果然,只见营业员用像对待其他顾客一样的方式为老奶奶服务完了,也是一句“谢谢”和“再见”,就按响了下一个号码。这回她没有出来相送,这也是恰如其分,既然老奶奶觉得自己完全能行,那么,就让她觉得自己还是世人眼中的年轻姑娘吧,——— 一个多么温馨的白日梦啊。

我走出邮局好久,心里还都温暖着。多数时候,温情的大环境是由人心造出来的,它并不一定需要多么现代化的设备和极尽堂皇的室内装修。在这里,套用一句伟人的话,人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人心的亲切度有多高,环境的温暖度就能达到多高。不是吗?

(责编 孙礼勇)

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 篇4

补建的意义

农村邮政局所是保障公民基本通信权利、服务“三农”的重要平台, 当前, 加快邮政空白乡镇网点建设, 对于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农村邮政乡镇局 (所) 承载着服务“三农”,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功能。依据我国邮政年报统计, 我国邮政71%的网点和80%的投递路线位于农村地区, 农村邮政不仅满足我国农村居民的基本通信需求, 也是保证国家在广大农村地区实现政令畅通, 传播国家方针政策等, 保证国防安全的必要条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国办发【2009】42号转发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的发展意见》, 文件中指出:“国家对农村邮政普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给予支持, 力争在2012年之前全部完成邮政基础设施空白乡镇的邮政局 (所) 补建工作”。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于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邮政法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将邮政设施的布局和建设纳入城乡规划, 重点扶持农村偏远地区邮政设施的建设。在我国邮政行业普遍服务标准中, 要求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区原则上应设置1个提供邮政普遍服务的邮政营业场所。因此建设空白乡镇邮政局 (所) , 也是践行我国邮政法的基本体现。

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提出了实施城乡统筹发展, 实现我国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邮政普遍服务是典型的公共服务, 占全国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有平等享受邮政公共服务的权利, 而邮政局 (所) 的建设, 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 也是使“公共服务”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 中央及各级政府财政实力大幅加强, 农村邮政服务所依托的道路交通网络无论从技术等级和通达度方面上, 都显著提高, 由此带来农村邮政服务的发展, 环境条件大为改善, 这些也为我国空白乡镇邮政局 (所) 建设提供了可行条件, 补建工作势在必行。

补建面临的主要困难

全国农村空白乡镇邮政局 (所) 补建量大、任务重, 将面临困难很多, 主要表现在:

(1) 资金困难。由于待补建的空白乡镇局所规模大、数量多, 大多数地处偏远的农村和山区, 人口稀少, 业务量少, 运营亏损严重, 很多省份邮政公司维持现有乡镇服务都已十分困难和窘迫, 根本无力新建乡镇局所。资金问题制约乡镇邮政局所建设和发展。

(2) 规划难、征地难、费用高。由于农村乡镇邮政局 (所) 建设未纳入乡镇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给邮政局所建设规划和征地造成一定困难。特别是在部分地区的乡镇邮政局 (所) 建设中, 由于邮政部门是中央企业, 很难享受当地政府土地划拨的政策, 除了要支付土地补偿金外, 还要按商业用地承担较高的征地费用, 加大了建设成本。

(3) 施工比较困难。多数邮政地处边远山区, 气候条件差、交通落后、人工成本高, 建材需外调, 运距长, 建筑成本高。很多乡镇水电设施不健全、气候恶劣情和施工期短等给建设施工造成一定难度。

(4) 经营困难。由于待补建农村乡镇局 (所) 地处偏远的乡镇和山区, 可预见的邮政业务量很少, 局所投入运营后费用高, 建成后往往意味着亏损, 增加邮政企业亏损面, 为此带来经营压力, 邮政企业资金有限, 乡镇局所建成后无法转入正常运转。

(5) 监管困难。农村邮政普遍服务监督支撑体系乏力, 进行邮政普遍服务监督工作所需的投入、技术手段和监测体系等还不完备。目前各省仅有省一级邮政管理机构, 且人员编制十分有限, 地 (市) 以下均无邮政管理机构, 地 (市) 以下管理缺位问题比较突出, 乡镇邮政普遍服务和补建后运营的监督力量严重不足, 亟需加强。

补建的措施与建议

空白乡镇邮政局所的建设是一项普惠民生的工程, 抓紧补建空白乡镇局所十分必要。特别是国务院国办发【2009】42号文下发以后, 各方面对于补建农村邮政局所工作有共识、有意愿, 当前开展这项工作具备条件。

今年上半年, 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国务院国办发【2009】42号文的要求, 已经布置全国空白乡镇局所补建工作, 采取了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 改变了由国家邮政集团公司和省邮政公司单一的投资建设和管理模式, 实施补建工作。

一是要求各省 (区、市) 发展改革委、邮政管理局、邮政公司以及财政、土地、环保、规划等部门建立联合办公机制, 做好补建工作;

二是发挥中央、地方、企业三个方面的积极性, 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土建和装修费用, 国家区别东部、中部、西部、四省藏区和西藏等区域按不同标准对补建工作给予定额投资补助, 地方政府承担其余投资和征地拆迁费用, 邮政集团公司只投入相关设备机具并负责运营;

三是在补建局所的功能, 按照《邮政法》及邮政服务“三农”的要求, 提出了乡镇邮政局所除满足邮政信函、包裹、印刷品、汇兑及党报党刊发行等需求的同时, 还有必要兼顾一定的农村农资物流配送功能;

四是加大了监管力度, 由于补建数量多、投资规模大, 要求各省 (区、市) 发展改革委、邮政管理局、邮政公司会同有关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 重点检查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项目建设管理、资金使用和工程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全国补建工作按照规模合理、分期建设、加强管理的总体思路已在全国大面积铺开, 今年中东部地区大部分省市将完成补建任务的80%以上, 全国力争于2012年前基本完成补建任务。

这次补建规模历史空前, 多数大部分空白乡镇邮政局 (所) 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偏僻乡村和山区, 人口稀少, 乡镇邮政局 (所) 普遍服存在收入很低, 补建后乡镇邮政局 (所) 的运营将面临亏损严重和难以维持的局面, 由于邮政企业财政有限, 新建邮政局 (所) 存在着建成后“晒太阳”的危险。因此, 建议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新建乡镇邮政局所运营成本补偿互动机制, 在进行农村空白乡镇邮政局 (所) 的建设同时, 必须考虑运营费用的财政补贴, 形成建设投资与运营费用补贴互动机制, 是新建乡镇邮政局所建得起、用得好, 充分发挥新建邮政局 (所) 的服务作用, 实现邮政普遍服务均等化。

银行服务方案(邮政企业) 篇5

开展信用卡营销活动提供立体化服务的建议

【背景】

随着信用卡市场竞争的日趋热烈,越来越多的银行开始借助精准化的渠道对市场进行开拓,通过潜在客户挖掘,拓展新的信用卡客户。银行为了推动信用卡业务的发展,目前在全省都成立了直销团队,通过内外部的“数据驱动”,精准化地拓展信用卡市场,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近几年,随着邮政在数据、渠道资源上的日益积累,可以多方位的为全省银行开展信用卡营销活动提供立体化服务。

【服务建议】

围绕银行信用卡的市场拓展和巩固,以信用卡申请表的寄递与回收服务为主,邮政可以和银行开展以下几方面合作:

一、申请表寄递回收服务

邮政作为省寄递市场最大的服务商,投递网络覆盖全省,投递服务可以从市区延伸至县、镇、村,可为中行信用卡提供全省范围内的申请表寄递及回收服务。

(一)合作方式:中行提交需要邮政进行邮寄的信用卡申请表、投递电子文档(含姓名、身份证号、联系电话、投递地址)、由邮政负责将中行的信用卡函件安全准确的邮寄到中行指定的收件人,同时回收收件人身份证等复印件及已签名的信用卡申请表,邮政将妥投信息及时反馈给中行。专用投递信封以及用于回收身份证复印件及信用卡申请表的中行空白信封由邮政代中行准备。

(二)服务范围:全省各地市

(三)服务形式:

5号信封(回收用),7号信封(寄递用)各一枚,信用卡申请表

一张

(四)服务时限: 6-10个工作日

(五)服务内容

1、物料准备。提前印制专用投递信封以及用于回收的中行空白信封。

2、名址校对。按照邮政的标准化名址系统对每次交接的客户数据进行匹对,补全缺失的名址信息。

3、上门揽收。邮政以双方约定的时间及形式,按每批次的客户数量到中行接收信用卡申请表及相关资料。

4、投递回收。投递前电话预约上门投递时间,并提醒客户准备好身份证复印件;上门投递时确认客户身份,请客户填写申请表;将签好字的申请表和身份证等复印件当客户的面装入小信封密封进行回收。

5、信息整理。将投递及回收情况统一录入电脑,按照客户反馈结果进行分类信息整理,并制作相应的电子文档。在反馈申请表及复印资料的同时,递交银行。

二、信用卡激活的礼品提供及配送服务

通过组织一定的营销活动,为持卡人提供礼品诱因,已成为中行促使持卡人消费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邮政在活动礼品的提供及配送服务方面具有独有的优势:

1、商品资源丰富:邮政在全省范围内建立有统一品牌的电子商务网站——中邮快购网。通过网站的运营,邮政积累了涵盖家居百货、母婴用品、数码家电、服饰鞋包、图书音像、美容护肤、运动户外、珠宝首饰、美味食品、邮政产品、优质农产等众多行业的商品资源。

2、品牌信誉保证: “情系万家信达天下”是百年邮政所始终秉承的企业理念。在合作的过程中,邮政将提供全省范围内品牌化的投递服务,所有投递人员统一着装。在为中行的服务的过程中,也将同为百年企业的品牌形象传递给客户,给予客户强强联手的企业信任

感。

3、网络覆盖广泛:邮政拥有全省范围内覆盖面最为广泛的投递网络,投递能力能够满足客户的不同范围(市、县、镇、村)需求。通过覆盖全省的投递网络,邮政可配合中行实现礼品选择及配送的一体化服务。

4、专享绿色通道:为配合中行的营销活动,邮政可以为中行开辟礼品投送大客户绿色通道。在部分地市,邮政在同城范围内组织有精品商务投递队伍,可以重点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三、信用卡优惠商户手册寄递服务

面向持卡人寄递信用卡优惠商户手册,可以有效地将优惠消费信息精准地传递到持卡人,通过各项优惠促销活动,促进持卡人使用中行卡进行消费。

1、商家资源整合:邮政围绕商圈概念,展开了 “同心圆”项目的运作,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商家资源。在此基础上,邮政可以以合作的形式为银行引荐潜在的联盟商户,为银行的信用卡客户提供更多的优惠消费信息。

2、手册印制寄递:为方便持卡人全面及时地了解中行信用卡的优惠商户信息,邮政可为中行印制《中行优惠商户手册》,结合其持卡人数据,按照一定的频次通过直邮精准地将手册寄递给持卡人。

【合作方式】

以上三项服务建议分别面向的是信用卡营销过程中的潜在客户获取、新卡激活及现有客户维护。双方在合作时,一是,可选择由邮政围绕三个环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申请表寄递回收、礼品提供及优惠商户手册寄递);二是,可从中选择一个环节展开具体合作,促进中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

【合作预计效果】

1、丰富了中行信用卡的营销模式,形成以数据为驱动,将电话营销

和邮政直邮(信函寄递)等渠道相结合的精准营销模式。从而可以更高效地获得信用卡用户;

2、成功地实现了银行内部客户的交叉销售,通过为在银行办理其他业务的客户办理信用卡,提升了客户对中行的用户黏度;

3、礼品及配送的打包服务,可以适当降低中行的营销成本,同时也更加便于中行的统一管理;

邮政服务业 篇6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化,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原有的报刊投递服务方式已不能够满足现阶段发展的需要,不能够满足用户个性化、商业化需求。同时,由于收入低、负担重,投递人员也出现了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投递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因此,邮政投递作业组织改革已势在必行。

2004年末,内蒙古邮政在对各盟市邮政报刊投递情况做出详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在保证邮政通信普遍服务的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以用户为中心,优化投递网络组织,整合投递网络资源,提高邮政投递网以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总体思路,对全区12个盟市的邮政投递网进行了投递作业组织改革,确定了对报刊投递采取加快传递速度、分频投递的投递作业方式,改革用人和分配制度,加大“三进”网点和信报箱的建设力度的具体改革措施,进一步提高报刊投递服务水平,为社会和人民群众提供满意的报刊投递服务。同时将邮政投递网建成贴近市场、管理先进、诚信服务,对市场需求反映灵敏、服务方式便捷、人员素质较高、服务质量优良,竞争能力强的邮政投递网。

此次投递作业组织改革的主要措施是:

一、实现重点报刊的早报早投。所谓重点报刊,就是指各盟市分印的党报党刊和发行量较大的地方性报刊。所谓早报早投,就是指每日的报纸在当天上午9:00以前投递完毕。此次投递作业组织改革后,各盟市邮政局对重点报刊通过加快内部处理时限,减少不必要的处理流程,全部达到了早报早投的要求,满足了广大订户在10:00以前看到当天报纸的需求。

二、优化作业组织,报刊分频投递。针对报刊处理、投递环节时限慢,服务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现状,内蒙古各盟市邮政局根据报刊的发行量有重点地划分为2-3个投递频次。以呼市为例,第一个频次为投递发行量较大的重点报刊和分印报刊,保证在上午9:00以前投递完毕;第二个频次为投递发行量较小的报刊及部分进口普通邮件;第三个投递频次为确保普遍服务邮件的投递,如投递平信、挂号、印刷品等。

三、合理划分投递段道。报刊分层投递后,根据早报早投的时限要求及报刊的流量、流向问题等,各盟市邮政局对投递段道进行了合理划分,以确保投递网的高效、顺畅。以呼市为例,呼市邮政局根据早报早投的要求,将市区内原有的102条投递段道全部剥离出来专门投递报刊,并在此基础上将大户投递段由16条增加到了26条。投递段道的调整为投递时限的提高和早报早投的实现铺平了道路。

四、改革用人制度。投递人员是投递服务质量好坏的重要保证,投递作业组织改革后,各盟市邮政局逐步使用了较高素质的投递人员,并根据要求建立了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用工机制,加大了劳务用工、委代办人员等各种用工方式的使用,打破了原有投递工种在劳资分配上固定工与临时工的收入差别,同工同酬,多劳多得。

五、改革分配办法,搞活分配方式。此次投递作业组织改革,各盟市邮政局结合当地的经济状况、劳动力水平确定了投递员按量计酬的结算标准,在分配办法中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最大限度的发挥投递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现在,呼市地区投递人员中95%以上全部为劳务用工,这部分投递人员在按质按件完成投递任务后,每人每月的收入平均已达到700元以上。其他盟市也全部采取计件工资、按量计酬的分配方式,充分调动了投递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六、大力发展“三进”网点,解决投递到户问题。所谓“三进”网点,就是指进商厦、进社区、进军营的邮政服务网点。此次投递作业组织改革中,各盟市将“三进”网点建设和邮政投递网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针对目前住宅投递“上楼难”的现状,解决邮政投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加大 “三进”网点的建设力度,保证报刊妥投到户。各盟市采取了购买、租赁、合建、合营等多种、灵活的方式来发展“三进”网点,采取了以自办、委办、代办等多种形式进行运作,在人员的选择上,选取有责任心有积极性并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人员,保证“三进”网点发挥最大效能。2004年,全区各盟市新增邮政“三进”网点49处,为邮政报刊投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建立起邮政社区服务中心后,各地采取了以“三进”网点和机动车辆投递路线组成点线结合的方式进行投递,由投递车辆将居民区的信件、报刊、包裹、汇款通知单等邮件送到“三进”网点,由“三进”网点进行分拣后,根据用户要求采用投递到户、投递到信报箱、投递到收发室等不同的投递方式实现投递到户。

七、加大信报箱的建设和使用力度,切实提高投递水平。为满足用户的用邮需求,结合本次投递工作业务组织改革,各盟市局加大了对现有信报箱群的维护和新建信报箱的投入,保证与投递队伍一并发挥最大的工作效能。呼市邮政局2004年度共投入45万元,新增集群信报箱15000格口,为投递服务质量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谈提高邮政投递服务质量的策略 篇7

一、邮政企业投递服务基本情况

我国的邮政网络已经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邮政网络之一, 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连接城乡、通达世界的航空、铁路、公路、水路等运输手段综合利用, 拥有先进信息舆平台的立体实物传递网路。2009年底, 全国邮政城市投递段道5.7万条, 农村投递路线9.8万条。全国邮政信报箱群累计达55.1万处, 邮政信筒信箱有20.7万个。邮政普遍服务水平稳中有升, 城区每天邮件投递频次均在1次以上, 发达城市投递频次可达2-3次;农村地区部分乡镇每周邮件投递频次达到5—6次, 交通困难的偏远地区, 每周投递2-3次不等。

二、邮政企业投递服务存在的问题

1. 原有投递方式落后

原有投递方式已不适应邮政业务的变化和发展。近年来, 商函、速递业务快速发展, 而投递时限和质量要求高, 投递员无法适应业务量在短时间内突然大幅增加的变化, 难以达到用户要求。分拣、运输、投递等各环节衔接不够紧密, 盘驳、转趟较多, 加之投递作业内部处理手续繁琐, 影响了邮件投递时限, 少数城市的次晨达、次日递难以实现。

2. 投递人员素质偏低

投递人员文化水平偏低, 大部分只有初中水平, 然而随着竞争性业务的快速发展和投递信息化的加快推进, 名址库收集、邮政编码核对、业务揽投等均需要投递员完成, 投递人员的文化水平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3. 投递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城市中心城区面积不断扩大, 农村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 对邮政投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邮政投递科技含量不高, 设备陈旧, 机械化程度较低, 投递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郊区及农村地区投递能力不足、住宅妥投率不高问题亟待解决。

三、改善邮政投递服务质量的策略

1. 提高认识, 准确定位

投递网建设应在保证邮政通信普遍服务的基础上, 以市场为导向, 以客户为中心, 优化投递网络组织, 整合投递网络资源, 提高邮政投递网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邮政业务的快速、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做好支撑。各级领导一定要把投递网的建设改造放在关乎邮政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 从全网角度出发, 切实转变“重经营、轻投递”的观念, 在政策、资金、人力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2. 加强投递网建设, 增强投递服务能力

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城乡用邮需求、地域竞争力不同, 邮政投递网的改造要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 围绕市场需求, 整合投递资源, 科学合理地优化内部生产作业组织。将普遍服务业务和商业化、个性化业务分网、分层运作, 满足社会不同层次用户的用邮需求。要继续加大机动车投入, 扩大党政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图书馆、学校、商厦等重点客户和社区服务点邮件的机动车投递比例;根据客户需要, 组建个性化商函专投队伍;提高城市社区邮政服务能力, 争取将社区邮政综合服务纳入政府社区服务体系, 通过社区邮政服务站提供各类邮件、报刊投递、报刊收订和代缴费等服务, 并与信报箱投递形成互补, 拓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深度、压缩投递人员、实行效果投递;强化住宅楼房信报箱建设, 切实提高安装率。

3. 加强投递作业监督管理

明确投递管理、检查人员的职责。落实专人负责投递管理工作, 收投公司、城区投递班组、农村支局要配备专兼职投递管理和检查人员, 并制定岗位职责, 制定和完善投递管理及检查考核办法, 认真开展业务管理、指导、检查工作;建立投递基础资料制度。收集、整理投递区域图、投递人员出班情况、投递作业计划、投递段道资料、信箱 (筒) 设置情况、信报箱群 (间) 设置情况、代投点、高层楼房通邮情况、自取邮件协议签订情况等。要加强名址信息的采集建库和维护工作。

4. 定期培训, 提高投递员综合素质

一方面要组织投递员学习业务、服务知识, 强化投递技能培训和鉴定, 引导投递员主动为业务发展提供良好支撑;另一方面, 要引进部分高素质人员充实投递队伍。对新招聘的投递员工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邮政业务知识、法律知识、职业道德、规章制度、投递操作规范、营销技巧、服务规范、服务礼仪等, 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对已上岗的投递人员, 每年应组织1次以上的培训和考核, 并组织开展业务练兵和同工种操作比赛, 不断促进员工业务技能的提高。各局应有计划、分批次地组织投递人员参加培训或投递工种的职业技能鉴定。

5. 提高投递的信息化水平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 邮政应该依靠信息技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积极开发推广投递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对系统各项基础数据实时维护、更新;实现对投递基础管理、客户资料管理、通邮管理、动态排班、业务量统计及分析的信息化;为投递增员需求、设备需求、站点布局和道段划分、作业组织动态调整、质量监控等提供量化数据;同时, 在此基础上严格落实生产系统操作规范, 确保投递信息的反馈率。

摘要:本文从当前中国邮政企业的投递服务现状出发, 分析了邮政企业投递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邮政,投递服务,现状,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隆卫东:关于邮政投递网建设的思考, 邮政研究, 2006 (5)

[2]梅宇璞:论提高邮政投递能力, 邮政研究, 2007 (23)

邮政服务业 篇8

关键词:营改增,铁路运输,邮政服务业,会计核算

一、背景

截止2013年8月1日, 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 ( 简称“营改增”) 政策已推广至全国实施。在此基础上, 同年12月4日,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会议决定从2014年1月1日起, 将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至此部分现代服务行业、邮政服务业余全部交通运输业已纳入营改增范围。

二、“营改增”势在必行

此次营改增是我国税制变革的一部分, 在顺利流畅地完成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第一步改革后, 国家马上趁热打铁对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进行变革。由此不难看出, 此次国家在税制改革上态度积极且极具行动力的。因此, 我国的营业税很明显会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进行快速、合理、华丽的“变身”。这也是为了与国际进行接轨的一步。长久以来, 国际流转行业只存在有“增值税”, 很少见“营业税”。而我国的流转行业却被营业税与增值税“瓜分”, 这是与先进国家相悖的。且从税理上说, 两者的并存也并不合理。所以两翼齐飞的情况必然会被打破, 旧的制度必然会被淘汰。

与国际接轨的同时, 得到实惠的还属国内的企业。据统计, 自2013年1月至10月间, 全国因“营改增”共减税939. 65亿元, 2013年预计减税将超1200亿元。这仅仅是部分营改增项目在前10月内取得的成果。从长远看, 这900多亿税收优惠只是小小的开端。当全部营业税改为增值税后, 国家必然会因此损失一笔收入。但政府打的这张牌很有先见之明。以广东为例, 家族式企业、小企业居多。这些企业有着应激性差、技术单一等各种问题, 加之现在原料市场价格上涨、需求下降, 造成很多企业因此倒闭。现今进行税制改革、优惠企业可谓是雪中送炭。当然, 税制变革是一步步来的, 当全部项目完成后, 国家会让利给企业多少, 国家税收又会因此受到多少影响会是更值得探讨与反思的。

三、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纳入增值税后, 对财务核算的影响

此次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并公布的《关于铁路运输和邮政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 (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7号) , 对之前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32号有进行了两处修改。首先, 删掉有关“铁路运输费用结算单据”的内容。其次, 2014年1月1日前 ( 不含当日) 取得的可抵扣铁路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依然可以作为纳税申报资料进行纳税。财务在涉及此类行业业务时, 账务上应作出相应变化。变化主要表现在核算金额。下面以铁路运输为例, 进行具体阐述。

例如, A企业与B公司签订合同, 销售给B公司货物一批, 由某铁路局某货运中心开出铁路运输发票。假设发票出票日在2014年1月1日前, 运费加建设基金金额为20000元, 由B公司支付。此次的运费要按照7%抵扣, 抵扣金额为1400 (20000×7%) 元。原材料成本为18900元。原账务处理为:

借:原材料186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 1400元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20000元

新的政策下, 账务处理会发生如下变化。如果出票日在1月1日后, 则可抵扣11%, 抵扣金额为2200 ( 20000×11%) 元。原材料的成本变为17800元。原材料的成本减少800元 ( 18600 - 17800) 。

借:原材料17800元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 进项税额) 2200元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20000元

此次变革在财务的影响, 主要体现在税负与成本的降低, 同时影响企业所得税。以前题为例, 增值税的抵扣金额由原先的1400元变为现在的2200元, 增加抵扣额800元。同时材料的成本由原先的18600元降低为现在的17800元, 降低材料成本800元。间接地降低主营业务成本。

企业所得税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主要表现在税前扣除项目的减少。原本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的营业税, 现在要全部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那么此部分税金不允许税前扣除。同时, 原本的成本会随之减少, 间接使“主营业务成本”降低, 又会使税前允许扣除的成本金额降低。鉴于两者的影响, 企业所得额上升, 所得税额上升。但从税负整体上看直接减少的税金还是要高于间接增加的企业所得税额, 企业的税负是减少的。在改革期间, 财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一定要分清哪些计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不得税前扣除。哪些要记入“营业税金及附加”, 可以税前扣除。

四、税制改革会继续, 财务核算更要“与时俱进”

此次对铁路运输和邮政服务业营业税的变更, 使得营业税税目进一步缩减, 交通业已全部归为增值税。从财务角度来说, 会计主体会因此次税制变革税负减少, 同时在核算时也更加容易处理, 不需要在流转行业中区分增值税与营业税。当然这个过程是逐步的, 现在只是第一阶段而已。

国家下一步会对电信、除部分现代服务行业外进行快速的变革, 同时也会对剩下未涉及的税目进行改革, 如文化体育业等。特别需要提一下的是转让不动产与出售无形资产。以转让不动产为例, 原处理原则是将涉及的税金计入到“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最终增加到营业外支出 ( 或减少营业外收入) 。如果下一步对它进行变更的话, 先不提税额的变化, 在账务处理上, 我们要将其计入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中, 影响增值税的同时, 会影响营业外支出 ( 营业外收入) 的金额, 间接地影响企业所得税。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具体的核算还要看国家的政策, 但这个变化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核算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财务人员来说, 这是一个敏感的时期, 税制的改革会间接地影响会计的核算。核算跟不上改革, 不仅是财务跟不上社会的变化, 企业也会损失大量的资金。

五、结语

邮政服务业 篇9

关键词:邮储银行,社区金融服务,模式

0 引言

以社区为主要业务范围, 通过金融服务的方便、多样增加客户黏性的社区金融服务平台, 社区银行集存取款、咨询、缴费、购买理财产品等多种功能于一身, 成为了众多银行争抢的下一个重要领域。

1 社区金融服务概念界定

社区银行为Community Banks的直译, 最早产生于美国, 根据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协会 (Independent Community Bankers of America, ICBA) 定义, “社区银行是一种地方所有、在一定区域内经营的独立的金融机构, 其资产规模在数百万美元至数十亿美元之间”, 其职能是通过对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支持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我国银行所构建的“社区银行”实际是通过智能终端对银行分支机构大多数功能的延伸, 倾向于服务社区居民, 因而文中的“社区银行”, 定义为“社区金融服务平台”更为准确。

2 社区金融服务实践分析

2.1 共性

2.1.1 以便捷为首要标准

民生银行以“便民、利民、惠民”为开办社区金融服务的核心理念, 围绕这一理念开展的社区金融服务更加类似于7-11的便利店模式, 将物业、小区业务服务, 还有政府的功能, 便民店里面所提供的服务实际上主要是以自助、交易、网络化、电子化为基本的服务的内容。采取错时的开业社区制度, 做到“您下班, 我们上班”。

2.1.2 金融+非金融服务模式

民生、湖北银行等在金融服务店在网点设计装修上遵循三个三分之一:1/3现金柜台区的主要功能是让社区客户等待办理及办理交易结算类现金业务;1/3金融咨询区是社区居民、社区商户与银行工作人员“面对面、一对一”的金融咨询区域, 提供的是个人理财、小微贷款、保险、证券等金融产品的专业咨询服务, 是发现、引导、满足社区客户差异化需求的专属区域, 配备的是网银体验机、i Pad金融产品演示、全民付便捷支付设备、金融信息滚动屏等硬件;1/3社区活动区, 突出体现的是社区文化和便民服务, 在此区域, 有社区文化墙、社区公告栏、电子阅读桌、交通违规查询缴费机等, 更有周一至周日由第三方专业机构轮流提供的健康养生咨询、旅游度假咨询等服务。

2.1.3 选址以人流量为首要标准

如光大银行的选址重点关注繁华商圈、核心商务区、金领企业、产业园、大学教师、医院医生宿舍区、1000户以上居民的成熟社区。选址社区的社区银行设立在社区的主要出入口, 保持门前日人流量大于1000人。选址商业中心的社区银行也要求设立在主要出入口, 保持门前日人流量5000人以上。

2.1.4 通过产品创新增加客户黏性

如, 民生银行提出“一店一品”的经验理念, 推出智家卡、智家贷、智家惠等智家系列产品;湖北银行推出为老年人服务的“一键通金融”项目, 瞄准老年人群体;北京银行以“社区金管家”作为开展社区金融服务的新品牌。

2.1.5 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成本

各银行的的金融服务网点面积最小的为30平米, 最大的不超过80平米, 同时还常常通过与业主或当地政府的良好关系获得一个较为优惠的租赁价格。选择较为便宜的劳动派遣人员 (月薪2000-3000元) , 并通过更多的使用电子化设备包括ATM、CRS、拉卡啦等减少人员配置。

2.2 差异

2.2.1 民生银行的资源整合型模式

民生银行的小区金融服务店整合了政府、物业等多种资源, 提供“金融+非金融”的各种服务, 通过与政府、物业的合作以及移动支付技术的提升, 社区银行能够完成包括物业费、停车费、水电费、话费的一站式代缴, 甚至包括小区业主快递签收;同时在服务店中提供客户特享的餐饮美发优惠券, 实现“卡、网、点、圈”相结合;还推出了智家卡、智家贷、智家惠等智家系列产品, 在门卡上附加了异地转账、医疗保健、消费支付、手机银行等多种功能。

2.2.2 湖北银行的“社区、银行一家亲”模式

秉持“社区、银行一家亲”的理念, 湖北银行让社区参与社区银行的建设和管理, 主张银行与社区的全方位联动, 在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同时, 让金融服务成为社区服务不可分割的内容。具体操作上, 做社区企业的好伙伴, 重点发展社区小微贷款业务;重点关注社区居民零售业务;做社区经济的好推手, 不涉足社区外。并推出了针对老年人的“一键通金融”项目;以IC卡为载体整合多种功能的“一卡通社区”;针对社区95%以上小微企业的“一揽子”融资解决方案;综合打造“一站式”社区金融服务平台。

2.2.3 北京银行的“直销银行”模式

北京银行的社区金融服务采取“直销银行模式”, 网点中没有经理, 投资者在开户、签约等业务过程中, 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客户经理。从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做到7*24小时服务, 在服务模式上也更加开放, 更贴近客户需求。

3 对邮政金融开办社区金融服务的启示

以下结合邮储银行的特点、富国银行的经验和我国银行的社区金融服务实践分析邮储银行开展社区金融服务需要注意的问题。

3.1 社区金融服务的网点要具备一定的数量规模

富国银行有2200万的零售家庭客户, 而且在美国的39个州和华盛顿特区, 一共有6200多个零售网点, 有12000个ATM机。这些家庭客户和小企业客户, 都是在零售网点和ATM的两英里范围之内。民生银行也提出1.5公里的金融服务半径。从数量和密度的层面来看, 邮储银行现有的36000个网点基本能够满足零售网点对覆盖率和金融服务半径的要求。

3.2 零售网点策略

富国银行的另一个策略是对零售网点的地点转换。富国银行新开立的零售网点中有一些非常特殊的ATM。这些ATM可以把非常小金额的1美元、2美元、3美元等等进行存储。还有一些非常小的空间可以和银行家进行私密对话。在银行不营业之后, 墙壁会移动, 只留下ATM24小时访问, 只有传统门店的1/4的成本。通过使用这种新型的网点设置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 还可以为农村、乡镇、城乡结合部的用户提供社区金融服务, 从而巩固邮储银行已有的农村客户基础。

3.3 以现有产品为基础展开交叉营销

数据显示, 客户在富国银行忠诚度时间越久, 他们购买的产品数目就越多。当客户在富国银行使用的产品达到8项后, 达到高度黏性, 考虑到较高的转换成本, 几乎不会再更换银行服务, 这就是交叉营销的机会。社区金融服务标杆的民生银行也是将多种功能附加在一种金融产品上, 在增加便捷性的同时增加了客户的黏性。邮储银行的代收业务, 代发放养老金等为邮储银行展开交叉营销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未来邮储银行可以考虑将各种中间业务、代收代缴业务与账户管理功能整合起来, 一方面缩短业务办理时间、解决排队问题, 一方面增加客户忠诚度。

3.4 成本收益核算

以一家四线城市民生社区银行为例考虑开店成本:房子大概60~70平方米, 装修加设备也就6万的水平, 装修并不复杂, 设备没多少, 两台ATM、电脑、民生的专用设备, 桌椅板凳了, 7万足够, 但这是一次性投入, 几年之内不需要再投入。房租按算8万计算, 2~3人的人员薪酬10万, 再加上其它一些费用, 25~30万的成本。

服务范围方面, 富国银行表现最好的地区单店服务于5100多个家庭, 在美国东地区是3470个家庭, 西地区是3680个家庭。在最佳地区的目标是能够服务于5000家。

因而, 邮储银在进行社区金融服务网点规划时可以从收益和服务用户数两个角度进行财务考量。

4 邮储银行开展社区金融服务的模式分析

4.1 以无人模式为主

一方面, 银监会的227号文明确规定社区银行只分“有人”和“无人”两种模式, 其中“有人”网点必须持牌, “无人”则必须自助, 不存在中间形态。也就是说如果要设立有人模式的社区银行必须获得银监会的开业许可, 虽然目前仍有部分民营银行以“金融中心”、“金融服务平台”等不同名称在打擦边球, 但这种做法不利于未来稳健经营。另一方面, 从邮储银行和邮储代理网点的密度及分布状况考虑, 无人模式更利于有效利用现有的设备, 控制成本, 实现营收平衡。因此, 邮储银行开办社区银行可以考虑以无人模式为主。

4.2 以现有网点升级为主

覆盖全国城乡的39000个网点是邮储银行最为突出的优势, 充分利用这一优势, 以现有网点为基础拓展社区银行业务。考虑通过现有ATM、CRS设备升级和现有网点功能拓展来实现各种社区银行的咨询和自助服务功能。同时, 考虑如何通过有效利用现有的职能包裹柜、报刊亭等邮政设施不舍社区银行网点。充分挖掘网点资源的价值, 快速、集约的铺开社区银行网点, 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4.3 选址兼顾现有网点和空白区域

目前的社区银行选址多在成熟高档社区和人流量较大的写字楼, 选址在这些地区的优势是人流量有保证, 缺陷是要面临来自其他社区银行和分行网点的竞争。因而拓展现有网点的重要性就显得格外重要。此外, 打破现有“社区”概念的限制, 社区金融服务还可以延伸到城乡结合部、村镇等商业相对发达、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 从而占领其他银行的空白区域。

4.4 巩固现有客户基础为首要任务

市场定位以稳固现有客户群为主, 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大量社区银行以中高端客户为目标客户群, 并已经取得了比较稳固的市场份额, 这样的局面下邮储银行能否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成了能否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一是以强大的支付结算功能吸引客户, 凝聚人气。以传统的汇兑、异地交易、绿卡产品切入社区和农村市场;以“商易通”、华商联盟等服务切入商贸市场, 在此基础上通过将绿卡搭载更多、更便捷的金融服务保证客户对邮储服务的黏性。二是以丰富的标准化金融产品巩固客户, 提高赢利水平。

参考文献

[1]杨敏科.灰色金融及其疏导[D].天津:天津大学, 2004.

[2]高勇.关于我国社区银行培育与发展问题之研究——基于新一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路径选择[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2007.

[3]“Bank Examination Notes:What Bank Examiners are Finding When They Review Community Ballk”[J]Commereial Real Estate Portfolios.February 26, 2008.

[4]田宁.中国社区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2007.

邮政服务业 篇10

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将其列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经济的长久稳定发展才能有所保障,中国形成以内需拉动为主导的经济模式才有坚实的基础。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关注“三农”,这是中央从2004年以来连续第七年将一号文件的落脚点锁定于“三农”领域,也是中国建国以来决策层对“三农”的最长关注周期。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提出了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2 服务“三农”是邮政物流的重要举措

新时代农村市场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我国农村物流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和全新的需求。我国农村物流市场主要可分为农业领域的物流配送和非农领域的物流配送,涉及到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搬运和信息管理等。农业领域的物流配送是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生产过程中农资及农产品的配送。非农领域的物流配送是指农村日用品及工业品的配送。

当前,农村农资销售的主渠道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和部分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所办的经营实体;日用品及工业品的供销为供销合作社系统与个体经营各分天下的局面;农产品的销售渠道除了个体商贩的经营、个别农业加工企业以订单形式与农户签订农产品的购销合同外,大多数由农民自己进行销售。

从中可以看出,农村物流市场还未达到流通体系网络化、贸易自由化、营销知识化、经营连锁化、市场一体化的现代物流要求程度,可以说,农村现在没有畅通的现代物流渠道。农民直接进入市场的交易成本高、风险大、竞争力弱,利益难以得到保证。基于这种现状,农民迫切希望有一个能代表农民利益进入市场完成交易过程的组织,也就是介入交易双方之间的第三方的出现。

邮政在农村具有强劲的发展潜力,很可能成为未来农村现代物流的主力军。中央明确提出邮政要服务“三农”领域,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指出,要“发挥邮政现有的网络优势,大力发展邮政物流,加快建立快递物流体系,方便生产生活”。各级政府也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邮政服务“三农”领域,而《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的快速出台,更彰显了中国邮政百年品牌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邮政企业发展农村物流具有七大优势:一是点多面广、遍布城乡、深入千家万户的网络优势;二是具有业务种类丰富、服务功能完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平台优势;三是具有历史悠久、信誉良好、值得信赖的品牌优势;四是具有依托交通运输平台、整合邮政、交通运输资源的运能优势;五是具有信息化程度高、电子商务网络的支撑优势;六是具有组织严密、基础扎实的管理优势;七是具有承担普遍服务、持续提供服务的政策优势。邮政企业依托上述七大优势,完全有义务、有条件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大力发展农村物流。

截止2007年年底,中国邮政对外服务网点合计59 105处,其中设在农村的服务网点40 814处,对外服务网点中电子化支局35 875处,电子化支局的比例达到61%。邮政服务“三农”物流模式的最大优势还是在于点多面广,营业网点和投递人员深入农村,网点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水平高于当地的平均水平。中国邮政70%的对外服务网点位于农村地区,邮政的发展与农村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如果能通过邮政的信息平台和物流网络给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中国邮政也将随着农村的发展而迅速成长。农村集中了最大的消费群体,对于7亿多农民组成的2.3亿个家庭而言,任何商品的普及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230万台(件、个)的需求,全国农资商品的需求量则超过千亿元,可见我国农村物流市场前景广阔。中国邮政服务“三农”的物流模式如果能按照当地农村的实际需求进行创新,将是业务增长的一个新的突破点。

中国邮政借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拓宽服务“三农”的领域和空间,初步建成邮政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连锁配送渠道建设,规范业务管理,提升邮政企业参与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形象,分销配送业务范围覆盖29个省1 700多个县,邮政“三农”服务网点超过24万处,覆盖42%的行政村。

目前,邮政农村物流应不断拓宽物流领域,重新规划运作模式,降低成本,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服务。邮政不仅从事种子邮购,农药等农资的配送,更应打开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过程的农资配送,将农产品配送给农业加工企业、专业市场、超市、酒店和城市居民,把农业加工企业加工的食品向专业市场、超市、酒店和城市居民配送,以及向农民配送各种日用品和工业品等。应积极发展多批次、高时效、高附加值、小批量、小体积、小重量的精益物流配送;在条件允许和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应开展贴牌生产。

3 邮政物流服务“三农”运营模式探讨

邮政服务“三农”物流模式的特点是,以品牌为保障,以实物传递为基础,充分发挥三网合一的优势,资金伴随实物逆向流动。把农产品及农作物加工产品向外输送,把农民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向内输送。邮政服务“三农”物流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

首先,以省一级为单位成立省级邮政服务三农运营部,主要职责分三部分:

(1)引进农资产品。对基层收集上报的农资产品的需求进行归纳分类,定出主要经营的几大类主营项目,通过集中招标采购降低产品成本,定期按乡镇邮政物流中心的订单向供货企业下订单,供货企业供货后,安排邮政物流发货到乡镇邮政物流中心,确认收货并监控乡镇邮政物流中心库存管理。

(2)代办农产品采购。对省内农户大量出产的农产品向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流通企业、大型连锁超市等各类需求企业产品发布信息,取得订单后向乡镇邮政物流中心下订单,并组织安排物流配送方案。

(3)资金结算。与乡镇邮政物流中心进行账务核对后,通过省邮政储蓄银行账户支付货款给供货企业;将订货企业的货款按订货合同的条款要求及时收回并通过邮储银行将货款发放给农户。

(4)市邮政局、县邮政局建立相应对口部门。

(5)以乡镇一级邮政所为主体建立乡镇邮政物流中心,乡镇邮政物流中心的主要职责如下:

(1)收集信息。收集农户的农资产品的需求信息以及农产品的供应信息。

(2)物流配送安排。安排投递员将农户的订货投送到户或通知农户上面自提。将省级邮政服务三农运营部所下农产品收购订单传递给农户并安排物流发货时间。

(3)资金结算。定期与省级邮政服务三农运营部对账,将农户购买农资产品的货款和通过投递员向农户代收的货款上缴邮政储蓄所;将农户出售农产品的款项确认后通过邮政储蓄所分发给农户。

(4)各级邮政储蓄部门将乡镇邮政物流中心上缴的资金汇总到省邮政储蓄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按照省级邮政服务三农运营部的安排将货款支付给供货企业。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邮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物流市场竞争,大力发展独具特色的邮政物流业务,逐步成为我国物流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作者主要研究邮政物流服务“三农”的运营模式,首先阐述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其次说明服务“三农”是邮政物流的重要举措,最后对邮政物流服务“三农”的运营模式进行探讨,从中可以看出邮政物流在“三农”领域是大有可为的。

关键词:邮政物流,三农,运营模式,探讨

参考文献

[1]王之泰.新编现代物流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出版社,2005.

[2]姚记标,罗斌.基于服务“三农”的农村邮政物流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1):540-541.

上一篇:城市规划设计特色下一篇:膜分离技术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