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促进有效学习

2024-06-23

小组合作促进有效学习(精选十篇)

小组合作促进有效学习 篇1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美术教学,有效性

一、引言

学生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积极性对于教学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学生积极性的提高。初中美术教学是初中学生重要学习科目, 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美的能力。以小组作为基本形式开展教学, 引导学生对美术教学内容进行学习, 可以丰富学生的审美思路, 拓展学生的美术学习范围。因此, 笔者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二、注重小组成员分工科学化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基础就是具有良好的小组分工, 只有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得到实施与应用, 使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进步。在分小组之前, 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观察与研究, 将学生依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层, 使一个小组中具有每一个层次中的学生, 保证小组综合实力的均衡。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来, 获得表现自己的机会。也正是因为如此,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摆脱个别学生控制课堂活动的问题, 使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激发。但是, 小组分工工作还是尤为重要的, 不科学的分工很可能引发课堂的混乱。

比如在学习《最亲近的家具———桌椅设计》之时, 教师要对小组内每一个成员的分工进行明确规定。一个小组人数在四到六个为主, 共同完成学习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让学生自主进行桌椅的设计。小组成员中一人要对现有的桌椅形式进行收集, 一人进行整理, 一人对小组内成员的桌椅喜好以及设计理念进行调查, 一人负责进行绘画, 一人负责进行绘画成果的修改。而具体分工则由小组成员的个人能力与特长来决定。这样的分工可以使小组成员各司其职, 找美术学习的目标, 提高教学成效。

三、注重小组学习内容科学化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要与正确的学习内容进行结合, 并不是所有的美术学习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与适当的学习内容进行结合, 才能使其优越性得到发展, 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有所收获。具有探究意义与讨论意义的学习内容适合于小组共同学习。因此, 教师可以利用美术课中具有欣赏意义的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比如在学习《凝固的音乐———外国建筑欣赏》的时候,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外国建筑进行欣赏。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对外国建筑的风格与特点进行分析, 了解外国建筑的基本脉络。通过对外国建筑的欣赏, 教师要让小组成员共同分析建筑与人类文化之间的关系, 找到外国建筑与中国建筑的共通之处。在小组欣赏之中, 学生会了解到更多建筑文化知识, 在讨论过程中了解他人关于外国建筑的观点, 得到更多的美术学习启迪。

四、注重小组学习评价科学化

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 对于学生学习行为的规范以及学习思想的激发有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教学评价的主体, 教师在每节课的结尾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 发现问题, 进行指导。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评与他评, 摆脱以能力评价为主的教师评价体系对于教学评价活动的限制。教师可以在小组合作之前对学生的课前准备情况进行评价, 引导学生过渡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他评。

比如在学习《留住精彩的瞬间》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照相机对自己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进行记录, 在课堂之上与大家分享自己的成果。小组需要在小组成员的作品中选择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与其他小组进行评比。在小组内部进行作品筛选之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评, 向他人介绍自己作品的优势与劣势, 客观地审视自己的作品。在小组间进行评比之时, 教师就可以引导不同小组成员对其他小组的作品进行评价, 从能力与情感等角度客观评价他人的作品, 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中, 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锻炼, 评价思维更加全面, 有利于初中美术教学实效的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 美术教学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 教师不能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美术思维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之中。因此, 加强新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从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应用角度, 对其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进行分析, 希望以此来引起初中美术教学工作者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重视, 正确利用小组合作教学策略促进初中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静.关注美术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J].企业家天地, 2013 (05) :110.

以展示交流促进小组合作学习 篇2

展示交流是课堂的灵魂,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是师生共同体验生命律动的过程。小组之间的竞争最激烈,教师只要调控好展示交流,就能够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小组之间的竞争所形成的合作学习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和挑战性,能够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真正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1、选择展示内容。展示的问题不是预习提纲中的所有问题,而是选取重点问题、难点问题、有争议的问题、一题多解的问题,以及能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能的问题和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对于简单的问题、无疑问的问题在课堂上不再进行展示,这样就减少了学生的展示内容。

2、采用灵活的展示方式。小学数学练习题做完后展示的,如若是以文字为主的题,叫学生说一说,毕竟小学生的书写速度有限;如若是复习巩固的基本计算题,可以板书过程和结果;如若是探究性的新知识,可以叫学生先做,然后说一说思想方法;如若是手工制做摆一摆、作图等,可以叫学生在小组内展示。

3、培训展示学生。学生要培训,从思想教育方面入手,使人人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任何人替代不了”的道理。展示过程中,要便于同学们看到、听清、理解,要求说话声音宏亮、口齿清晰、语速适当、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如: “抬起头往这里看……”,“有没有疑问和补充?”“我们展示完毕了,请下一个展示。”“我有疑问,……”“我来质疑。”行动要快上快下、轻捷大方、动而不乱、动中有序。如:我听的一节数学课,学生站起来就说,边走边说,一直到黑板前,再指着黑板上的题说下去,大大节约了时间。

小组合作促进有效学习 篇3

一、在数学活动中合作小组的大小与编排

1.小组规模

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采用4人一组,这样的分组做到了小而精,因为从理论上讲,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是随着小组人数的增加而减少的。因此这样人数的小组既足够小,保证每个成员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同时不必为小组的组织机构过于费心,另外4人小組还可以根据临时的任务需要,比如检查对错等较简单的学习任务,

迅速地分成2个人为单位的小组,方便快捷。

2.异质分组

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一般采用比较常见的异质分组形式,这样的编排方式能够保证不同数学水平、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共同分享、取长补短。夸美纽斯在《大学论》中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导了别人的人就是教导了自己,假如任何事情他只听到或读到一次,它在一个月之内就会逃出它的记忆,但是假如他把它教给别人,它便变成了他身上的一个部分,如同他的手指一样,除了死亡以外,不相信有什么事情能够把它夺去。”所以夸美纽斯的劝告是假如一个学生想获得进步,他就应该把他正在学习的知识天天教别人。无疑小组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在小组交流之前,学生首先面临向他人有信心地表达自己想法的挑战,这就需要他们要事先组织自己的数学思维,同他人进行讲述、讨论能使自己的策略和思想再次得到详细的检查、提炼和完善。因此,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必将获得发展,这无疑对学优生和学困生来说是双赢的。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作用和指导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都是怎样设计教学过程,怎样突出教学重难点,忽略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要知道没有经过训练的合作小组是散乱的,这样的合作学习必然是低效的。所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指导:

1.营造宽松的氛围

教师要在平日的教学过程中力求创设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参与活动。同时,老师也平等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并对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另外在合作学习之前,也应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一方面让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利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另一方面只有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他才会急于求助别人帮忙解答,这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2.合理分工,明确目标

在每次小组活动之前,老师都要明确提出本次活动的内容和要求,比如在“正比例”一课,认识正比例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表格,发现表中量的变化规律,提出这样的合作要求:“(1)独自把表格补充完整。(2)小组交流,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的变化规律和面积与边长的变化规律相同吗?说说你的想法。”这样使学生知道要做什么,并且要求学生在认真听清楚要求之后才开始活动,不然的话盲目地坐在一起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3.教师在小组合作中的作用

在合作学习中老师要努力成为一个成功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合作学习时老师要真正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给予亲切的鼓励和指导。当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时,应提议在全班进行讨论交流,从而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激发。

当发现有学生在小组合作时积极性不高,老师应该把这样的学生及时拉进小组中,以促进小组合作更好的开展。

4.合作后的全班汇报

每次小组活动之后都要及时引发全班交流,一方面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将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让学生充分质疑,使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在这个环节还要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加以综合,因为有时由于学生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局限性可能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回答之后应该是“句号”,而老师要做的就是把“句号”变成“惊叹号”。

5.适时评价

想让小组一直富有激情的竞争,评价机制要健全、具体明晰,还要适时地进行奖励。主要可以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等方面进行,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可以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看哪个小组合作开展得好,哪个小组的同学参与最积极,尤其是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看看他们是否积极参与。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常常发一些小奖励,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积极性和团队精神。

美国有位学者曾这样说:“我们所能学到的东西是——所读东西的10%,所听到东西的20%,所看到东西的30%,视听结合能理解50%;与人探讨有70%的效果;亲身体验有80%的收获,教给别人后90%的东西是真正属于自己了。”合作学习包括了大量的与人探讨、亲身体验等活动,相信对学生终身的发展都会有巨大的促进作用。作为教师,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学会反思,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王朝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 促进学生共同进步[J].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36).

小组合作促进有效学习 篇4

1. 转变观念, 创设“合作”: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境教学内容, 图画精美, 生动细腻, 且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 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例如, 在教学《比一比》时, 笔者创设了一个“小猪帮小免盖房子”的有趣童话故事的情境, 把学生带进了有趣的童话世界,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如, 在教学《9加几》时, 笔者又创设了学生喜爱的“跳绳”游戏的情境, 这样, 通过学生身边的生活情境, 有效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此类例子不胜枚举。总之, 创设情境, 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孩子们的生活, 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联, 使学生乐于接受, 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2. 明确目标, 有效合作。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是通过学生互动求得小组成员的共同提高。为了让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得有序、有效, 学生一定要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 因此, 教师要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使他们掌握完成任务的方法, 了解评价的标准, 等等。这些任务和目标除了具有一定的合作价值外, 还可以分解到每个成员身上, 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人人有事可做, 共同参与。实践证明, 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后, 就可以避免小组合作的盲目性, 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例如, 在教学第二册《统计》这一内容时, 就向学生提出学习任务:明天下午第二节课是体育健康课, 老师想安排一些你们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到底安排哪些运动项目, 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去调查、统计, 看结果如何。这样, 为了安排第二天的运动项目, 孩子们明确了目标、任务, 便在组长的带领下, 分工完成自己的任务去了。这样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分工, 让小组成员人人参与, 连平时那些胆小怯弱、被动的学困生也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充分体现了自身的价值, 使小组合作学习不走过场, 真正体现了实效性。

3.把握机会, 激发“合作”:仔细分析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 就可以发现, 并非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组学习, 因此, 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学习时机进行合作, 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的前提。

4.在学生疑惑时合作。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疑难应怎么办?笔者认为, 此时教师千万不能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而应让学生各自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 相互启发, 共同去寻找问题的答案,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正确理解问题, 而且还能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如在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 有一个学生问:“三角形的面积是不是也等于底乘高?”这时, 笔者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 在动手操作中, 探讨出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5.在揭示特征或规律时合作。比如, 在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笔者首先出示了一道题目:把8、5、10、15、30……分成两组, 使两组数分别能被2、5整除。然后组织学生分组学习, 在合作中研究、概括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 并完成填空题: () 能被2整除; () 能被5整除。这样的分组合作教学, 不但使学生通过观察、议论、看书、抽象、归纳出了特征, 还通过自主探究找出了规律, 且这样的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全面的、多角度的。在探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笔者要求学生自主学习书上介绍的方法, 然后再分组合作交流, 从而加深了认识。

6. 在解答开放性题目时组织合作。开放性题目是求异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 实践发现, 采用合作形式, 对不同的解题方法进行交流, 并及时反馈成果, 可拓展学生的思路, 比如, 五年级“找规律”章节中有一道练习题:2008年3月3日是星期一, 你能算出三月份上了多少天课, 休息了多少天吗? (出示日历)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有的看月历解决, 有的用除法算式解决, 还有的虽然算式相同, 但想法却不一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的思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如何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篇5

爱尔兰作家萧伯纳有这么一句名言:“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你和我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那么我们每个人各有两种思想。”其实,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大家交换的就是这样一个集众人智慧、人人可得的大成果。

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这是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重要的讨论交流的方式,是学生间就某一问题相互交换观点和看法,并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和辩解,最终达到共同理解,求同存异。通过这种形式,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能使学生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

然而,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往往不尽如人意。如,当我们要求小组讨论时,有的小组成员你推我让,讨论结束时,没有人发表意见;有的小组虽然在讨论,但没有围绕问题展开,而是说一些无关的话题;有的小组,只有个别人在说,其余成员无动于衷。很显然,这样的小组讨论只流于形式,图个热闹,收效不大,甚至无效。

如何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于是,我将“小组合作”引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当中,并做下如下探索和尝试。

一、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首先按照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差异,将学生分成三类,A类优等生,B类中等生,C类后进生,在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等特点进行个别调整,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组合,即“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以4-6人为宜,创建学习小组。

二、组长的选任与培训。

小组长是组内的核心人物,他的态度与能力,直接决定着小组的成长方向,左右着小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学习动力。所以更重中之重是选出合适的尽职的小组长。我们可以确定候选人进行投票选举、定期选任、公平竞争。有了组长还要对其进行培训,老师要告诉他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事需要组长亲自做,什么事情可以放手组员做,这些“行为”可以根据教师自己的需要进行具体要求。

三、小组的评价与奖励。

我们学校为每班提供了《小组捆绑评价手册》,我们可以根据其内容或自己再新增一些评价内容对小组一天、一周、一月进行分别评价、计分,对小组及其成员的各个方面的表现进行加扣分。为此,我专门在教室的黑板右侧设置了《小组考评栏》,记录各个小组每天的加扣分情况,考评内容包括作业、合作、展示、倾听、点评等,以及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如早操、纪律、早读等也可纳入加减分的范围,由各小组长、值日班长、正副班长负担考评、记录,每周考评第一名的小组可以享受一次“无作业日”,最后一名的小组加罚作业三天。一周一次小结公布,一月一次总评,最后将一月总评后的优秀小组及优秀个人展在教室外的《成长的足迹》的考评栏上。这样既能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给鼓励,又对后进的小组以惩戒警示和促进。

那么,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又该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我认为,语文课上,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出发,选好合作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讨论,因为讨论不能代替独立思考。我们要将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有利于集体研究,具有开放性、趣味性、生活性或热点性的问题作为小组合作的载体。

于是,我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了以下几种小组合作学习的做法。

一、预习课上的小组合作

语文主题学习教学模式中,预习是特别关键的一个环节,预习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整租课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中,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课前预习,比如教学中需要的资料的查找,以及课前预习卡的完成。预习上,可以抽出几分钟的时间首先对小组内对自己的预习成功进行交流。小组一交流,小组的资料就更加丰富了,预习卡上的问题也可以解决了。这样教师教得也轻松了,学生学得也愉快,效果也不错。

二、识字课上的小组合作

认识汉字是学好语文的基础,简单重复的识字教学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甚至厌烦,以至于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每次上识字课的前一天,我总会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归纳本单元的难写字,易错字,多音字,并归纳识字方法。学生课前会在自己的积累本上认真归纳,总结。特别是在识字方法上,学生总能呈现出让你意识不到的好方法,如字谜识字法,形声字识字法,字意识法,形近字识字法,儿歌识字法,顺口溜识字法等等。所以,识字课上,我会留足一定的时间先让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交换见解,相互提醒、补充,在全班交流,加深印象。这样做,完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阅读课上的小组合作

在阅读课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要重点选择靠学生个体难以解决的问题,问题涉及面广的,学生回答不全的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合作交流。学生在相互合作中你启发我,我启发你,从中学会、补充、否定、反思、调控,最终达成共识。

四、展示分享课上的小组合作

展示课上,我们往往会让学生在课前,根据本单元的主题内容组织一些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会,故事会,课本剧表演,手抄报展等活动。需要各小组成员在课前合作准备,积极参与,才能保证课堂有良好的展示。所以,展示课也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课型,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同时也能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五、作文课上的小组合作

习作课上的合作,我们可将重点放在习作修改上。先让同学们将自己写好的作文进行自我修改,自我评价。然后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互评,小组内的几个同学一起修改每个成员的作文,修改的重点放在找错别字、语言表达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完整等上面。这样合作评改作文的方式,可以做到小组成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六、综合性学习课上的小组合作

语文教材中至少会编排有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就要求充分调动小组合作的积极作用。往往要求小组内首先制定计划,如,活动的时间、地点、参与人、人员的分工等。小组成员根据计划分派的任务各自去完成。然后将所有成员完成的任务汇总在一起,就构成了综合性学习的成果。这样,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通过自主探究、积极合作,既培养了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又提高了语文素养。

小组合作促进有效学习 篇6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组竞赛积分制;小组活动积分设计

G424.4

一、小组竞赛积分制的指导思想

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依据课程标准,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以一种循序渐进的生活化的学习程序,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英语有目的地做事情。小组合作学习是任务型教学中非常好的实施方式。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使学生学会合作、理解、宽容、尊重别人,塑造健全的人格。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结合人教版《新目标英语》的教材特点,我尝试在英语教学中使用“小组竞赛积分制”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设计多元化的小组积分活动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二、小组竞赛积分制的实践背景

2014年以来,全县掀起了有效教学改革,学校也掀起了“生本教育”的改革浪潮,我乘着教改之风,根据本地、本校和本班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组织七年级英语教学,把激发和培養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放在首位,让学生好学、乐学和参与。为了使学生愉快地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我尝试在英语课堂中使用“小组竞赛积分制”为切入口来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通过一个学期的不断尝试,小组合作学习已初步形成,学生也形成了一定的合作学习习惯。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小组竞赛积分在课堂中运用所取得的效果。这种方法的可操作性很强。

尝到了甜头,我便经常在课堂上使用这种方法,但这种气氛通常是在下课后便结束了,如果能改进这一方法,将这一方法延伸到课外,形成长期的评价手段,那不是更能发挥其神奇效用吗?有了这一想法,我开始构思“小组竞赛积分法”。

三、小组竞赛积分制的具体做法

1.小组竞赛积分制的科学分组(采用4+4的高效小组,队组结合,产生2位组长,2位副组长和4位组员)

(1)组员人数:每4人为一小组,8人为一大组,根据需要,可分可合。

(2)搭配原则:

1234(1为特优生,23为优等生,4为待优生),男女生均衡,学科优势互补原则。每大组由8人(4+4)组成,挑选英语成绩较好、性格开朗有一定组织能力及上进心较强的学生做组长(特优生)。组与组之间的学生总体英语学习成绩尽量做到持平,以便从一开始就形成一种公平的竞争基础。学生的成绩以上一学期的多次考试综合成绩为基本衡量标准,同时兼顾每位同学的个性差异。若是七年级学生则可参考入学成绩,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在一定时间后可进行调整。

(3)座位安排

2.小组竞赛积分制的课堂活动设计

在设计小组竞赛积分制的课堂活动时,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整合,挖掘教材的重难点,合理进行活动设计。小组竞赛题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根据合理性原则,将对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的检查编成必答题;将课堂讲授知识的理解编成抢答题,以提高听课效率;对于难度较高的如话题讨论这一类开放式的问题,则规定时间,先由组员间讨论,再由他们自己推荐出代表进行全班汇报,教师根据各组的不同表现进行记分;现代教学还倡导“任务式”教学,对于英语这门学科,小组活动方式更能体现其长处,教师可事先分配好如进行某项实践活动的调查,给予一定的完成时间(如一周),然后在全班展示成果。教师可根据不同题型的内涵而赋予不同的分值。

3.小组竞赛积分制的成绩评价

教师设置表格,将每次小组竞赛结果填进表格,每周进行一次统计,并将结果公布,评出“周冠军”,每月再评出“月冠军”,学期结束时评出“学期冠军”,并给予奖励。统计记录工作可由英语课代表来做,每节英语课后,他/她将本节课的得分情况记录在他的专用记录本上,每周交给英语老师检查一次。

四、小组竞赛积分制的有效活动设计

现结合一年以来的“小组竞赛积分制”的教学实践,谈谈3种学生喜欢又有效的活动设计,这些小组合作设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竞争品质,有利于组内合作,组间竞争。

1.小组竞赛:“团结就是力量”

适用的课型:话题词汇比较集中的听说课

设计的目的:通过组长和副组长的帮助和示范,带动整组成员当堂巩固重点词汇的识记和理解。

小组积分的细则:

(1)小组成员(8人)全部参与,积150分;

(2)小组成员低于8人参与,按参与人数 积分,组长级别积10分/人,组员级别积20分/人。

2.猜词抢答:“Guessing Game”

适用的环节:新课的导入、热身或者词汇的复习

设计的目的:通过猜词游戏的抢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

小组积分的细则:

(1)小组派一位成员参与抢答,回答正确积10分,猜错不扣分;

(2)当“小老师”带读或造句再积10分。

3.记忆挑战:“Memory Challenge”

适用的环节:重点短语的复习

设计的目的:通过幻灯片的图片提示、中文提示或英文提示,学生快速说出相对应的英语短语或中文短语。

小组积分的细则:

(1)小组派一位成员参与挑战,采用淘汰制。

(2)参赛者按顺序挑战,答对则过关,答错或反应慢的参赛者则淘汰。

(3)获胜的两名winners分别积50分和30分。

五、小组竞赛积分制的效果

第一,“小组竞赛积分制”可实现组内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精神。 小组成员之间彼此相互需要,同舟共济,帮助别人,也就是帮助自己,整个小组之间的关系是积极正向、互蒙其利的。个人的表现不但关系到自己,还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表现,所以每人都需要努力,共同提高整个小组的成绩。小组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学会运用适当的技巧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沟通,学会如何清楚地把自己的想法让其他组员接纳,解决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意见与冲突。所以小组成员彼此之间是和谐运作,积极互动,并分享彼此学习的心得,进而达成有效的学习。小组成员必须面对面地共同思考,讨论所收集的资料及学习的内容,互相支持与鼓励,而非传统教学中单向或被动的学习。

第二,“小组竞赛积分制”可实现组与组之间的积极竞争。这种小组活动一方面可增强同学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竞争能力,培养集体荣誉感,激发好胜心,也直接激发起同学的学习热情,在这种热烈的竞争气氛中,同学们的思维高度紧张,没办法不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在热烈抢答的气氛中,一些原本不自信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因此而找回了自信,由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积极努力地进取 。

第三,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对学生做到一视同仁直接影响到某一同学的身心发展,而“小组竞赛积分法”恰恰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現,因为小组的分工合作体现了平等原则,每个学生,不分优劣,都必须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因而,“小组竞赛积分法”巧妙地关注了学生的差异性,使得每位同学都能获得成就感。

实验证明,“小组竞赛积分制”适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英语学习。其可操作性强,有助于调节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益;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有助于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形成;有助于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体验、合作、讨论、探究的机会,从而使学生具有集体荣誉感与合作精神;有助于学生和谐健康品格的养成;有助于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马兰《合作学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裴娣娜 《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学科教育,2000

优化学习心理环境促进小组成员合作 篇7

一、利用家校平台, 和谐人际关系

由于多种原因, 教育中出了很多极端的利己主义者, 不懂得什么叫分享, 与人相处时, 感情淡漠等, 不利于和谐人际关系。调查显示, 影响孩子成长的因素中, 环境占50%、家庭占30%、学校占20%。 笔者认为, 家庭教育能决定孩子的一生, 千万不要认为只有上名校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需要注意的是, 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 只把孩子放第一位的, 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家长应从各个方面去指引孩子的发展, 和孩子共同成长, 而不是简单地说“好好学习, 考上好大学” (林金裕2012) 。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卫特·派罗尼曾说: “学校如果不积极地了解家长和鼓励家长成为学校的密切伙伴, 那么孩子的教育将会受到限制, 那样的教育也不可能深刻、全面和真实。”每一个孩子身上的优缺点都可以从家长的身上找到痕迹。家长要做一个自觉的学习者,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 家长的作用是无法取代的。我们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或亲子活动与家长沟通, 提醒家长在生活中要用爱的语言去感染孩子, 每天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 要多挖掘孩子的闪光点, 多给予孩子肯定与鼓励, 可适时用点物质奖励, 多让孩子动手去做;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养成健康的心理, 成为名副其实的阳光青少年;让孩子做一个最好的自己, 而不是考试的机器。

二、将内容情景化, 活化课堂教学

虽然多数学生从小学甚至幼儿园时就开始接触英语, 但他们除了在课堂上会听、说、读、写外, 课外几乎与英语无接触, 更别说用英语口语交流了。 学生没有学英语的心理动机, 只是为了考试而机械学英语, 随着年级的增高学英语的热情反而降低, 随之而来的各种心理问题也层出不穷 (胡春洞、王才仁1996) 。如今的新教材每个单元都设置在一定的情景中, 这样, 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非常重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课内课外的任务打破以往的in- dividual work模式, 加强了师生、生生甚至家生之间的合作沟通。在此相对自由的氛围中, 学生更能放得开, 学会在模拟的近乎真实的情境中与他人交流合作, 掌握更多的知识并能在今后的生活中活用书本知识, 这也符合了新课改提倡的要在“做中学” 的要求。高质量的操练是能力形成的关键, 灵活的操练方法是提高操练效果的前提, 在情境中操练时, 首先, 要灵活把握操练的时间与强度:合理分配操练时间, 恰当掌握操练的“度”, 对于内容简单的缩短操练时间, 避免优生产生无趣感;对于有难度的学习内容, 不能怕耽误时间而走过场、草草了事。 其次, 教师要充分利用group work的平台面向全体学生, 灵活使用操练方法, 精心设计,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都能出彩。

三、挖掘教材资源, 开展德育活动

新教材中涉及的课题比较广泛, 有的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有的是人类所共同关心的问题, 具有时代感、思想性、知识性和真实性。在课内外的小组活动中, 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对自己学习和生活进行规划、反思和改进, 并在成长的过程中去真实感受一些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或者是成长的烦恼, 用“高大上”引领学生, 让“真善美”浸润心灵。例如, 根据每个单元的特点, 设计每课一交流、每日一话题、每周一展示、每月一公益等活动;有些力所能及的任务直接放手让学生设计操作, 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和动手能力, 有必要的话还可邀请家长协助 (肖震2011) 。学生只有在特别想知道“Why?”时, 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去, 再经过教师或家长的点拨、鼓励和自己的不懈努力, 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功, 产生学习的兴趣, 这样他们学习的心理需求就得到了真正的满足。

四、优化评价机制, 增强学习自信

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健康地成长, 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不是为学校挣面子。仅仅用单一的试卷成绩评价往往会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有碍于学生健全心理的形成。事实告诉我们, 评价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教学中教师应采取科学化评价, 改进评估机制, 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要坚持多元化评价、过程化评价、主体化评价,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适应与改善学习环境的能力, 逐步学会自定目标、自定措施、自我调控、自我评价, 使其在评价的实践中提高自我评价的意识、能力和习惯, 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笔者所在班级就废除了“单科英语第一”这项奖项, 建立了如阅读之星、口语之星、听力之星、外交之星、德育之星等奖项, 而不是只以试卷成绩来定论。不管评价方法是什么, 但标准必须统一, 而且要相对固定, 让学生有奋斗的目标, 不能朝令夕改, 让学生感到迷茫找不到方向。在实际教学中,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因事、因地、因人来制定灵活的评价方法, 只要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都可尝试。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 才能获得最优的表现和发展 (燕国材1998) 。如果学生在学习上一直处在一种心理不安全的状态下, 他们的个性就会在揣摩中逐渐消磨, 思维就会在谨慎中逐渐僵化, 灵性就会在拘束中逐渐消失, 这时, 情商随之下降, 优秀的学习心理就与他们无缘。

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充满着激烈的竞争, 不仅要求他们具有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能力, 而且还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 教师要用赏识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学生, 多给学生爱和尊重, 多表扬, 多鼓励, 少批评, 多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使他们具备愉快、乐观、自信、自强、积极、创新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以迎接将来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林金裕.2012.分析学生英语学习心理状态促进和谐英语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3) :55-56.

胡春洞, 王才仁.1996.外语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肖震.2011.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心理分析及教学对策[J].职教论坛, (12) :31-32.

小组合作促进有效学习 篇8

一、前提:合理组建小组

合作学习分组宜采用异质分组的原则, 将男生和女生、内向型学生与外向型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较强的与有困难的学生分到一起, 每个小组前后或左右组合, 以4~8人为宜。确定好小组成员后, 可以让各小组拟定组名、口号和奋斗目标, 同时要求每个小组定出自己的学习目标, 即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要达到的短期目标与长远目标。

二、基础:前置自主学习

进行合作学习首先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前就要布置预习性的前置性作业, 给学生自学的机会和目标, 在课堂上才能找出问题来并进行讨论。有的老师一上课就在黑板上列一些问答题, 说:“四人一组共同学习, 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于是学生忙于找答案、大声地讨论问题而忽视了自己自学能力的培养。我在教学中总是先检验前置性作业的效果, 根据学生情况调整教学环节, 既节约了教学时间, 又使师生更加明确要突破的难点。

三、组织:培训优势群体

小组组建之后, 教师要注意培训好“组长”, 可以在早晚自习进行, 注重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英语的能力。同时注重活动之前的临时培训, 包括课前培训和课内培训。在小组成员活动之前, 我通常会让几个小组长临时组合成一组, 进行示范, 老师加以指导, 然后再由每个小组长组织该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四、保障:教师引导促进

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 也是共同学习的合作者。在开展合作学习之前,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知识辅导和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更要仔细观察各合作小组成员的合作和学习情况, 并及时发现活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进而采取一定的调控措施。如, 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小组讨论之前, 必须通过Work in pairs等机械操练后, 才能让学生进行采访老师或进行小组讨论这样高层次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

五、关键:构建评价机制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时要把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把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起来, 可以促使学生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并从合作学习过程中体验合作学习方式, 发扬合作学习精神。同时, 把对小组集体的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 并侧重于集体评价。对合作效果好的小组要予以充分的表扬, 对合作学习效果较好的组要指出其优点和存在的不足, 对于合作效果不好或未完成任务的小组, 可以要求他们在课后再次过关, 并帮助他们查找原因。长此以往, 他们在合作学习中会更加积极主动, 因为他们也会体验到了成功与快乐。

总之, 小组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有助于因材施教, 实现教学中多向互动的、多元的信息交流, 提高学生的素质, 有效促进农村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有效组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 篇9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课改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比较合理而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它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也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那么, 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呢?

一、精心组建学习小组

合理地构建学习小组, 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 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然后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 每个小组6~8人为宜, 有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也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还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人员调整, 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 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另外, 学生座位按方块排列, 便于教师兼顾各组。

二、课前出示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是学习的出发点, 也是学习的归宿。确立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是每位学生的首要学习任务。目标越明确、越切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其学习行动的每一次努力越能够获得成功。而学习任务是达成学习目标的重要环节, 学习任务的质量高, 呈现的形式丰富多样,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创设高质量的学习情境。因此, 上新课前教师要出示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 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方向、有内容。

三、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明确学习任务后, 不要马上小组讨论, 要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让他们独自学习课本, 完成学习任务, 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每节课可设置2~3次小组讨论, 教师讲15分钟, 学生学习25分钟,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可按这四步分配课堂时间:第一步, 阅读课文, 提出问题;第二步, 圈点课文, 准备讨论;第三步, 小组讨论, 准备发言;第四步, 小组发言, 明确结果。

四、掌握合作学习的运用时机

合作学习是学生一个人所无法完成的, 它必须借助小集体的协作力量, 在小组内分工配合, 才有希望突破学习。这就关系到运用时机的问题。

1.面对学生对某一问题独立思考与研究后的发现与困惑时, 对同一问题有不同见解, 意见产生分歧时设计合作。

2.在教材的重、难点处设置合作。

3.在学生单独学习遇到困难时倡导学生合作。

4.在读写结合的一些训练点上设置合作。

5. 在课本剧的演练上设置合作。

五、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学生的合作是否有效, 同教师的参与和指导是分不开的, 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有效, 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因此, 我注重对各个小组的学习进行现场观察和介入, 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比如在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序时, 给予及时的表扬;当学生对小组任务不清楚时, 耐心地向学生反复说明任务、内容及操作程序;小组活动偏离主题时, 及时发现, 及时制止;当小组在讨论中遇到困难时, 提供及时的点拨, 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

六、采用小组评分制度

每次分组后及时将各个小组的名单和组次张贴在教室前面显著的位置, 为以后的小组评比做好形式上的准备。同时, 在心理上给学生以启示:教师非常重视学习小组的组建、管理。如此, 初步奠定了各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 每节课都要给学生激励, 确保小组学习热情不减, 可采用小组评分来激励。如小组代表发言完全正确记一个红点, 发言大致正确但不够完善记黄点, 发言不正确记白点, 当同学发言其他小组有讲话不注意倾听的打×号。两个黄点算一个红点, 两个白点算一个黄点, 一个×号抵消一个红点。 红点多的为第一名, 以次类推, 记录在黑板上。周末评出前四名, 并定期进行诸如最佳学习小组、最佳小组长、最佳合作同伴、最快进步奖等评选活动。采用小组评分制度, 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性和竞争性。一些争强好胜的学生平时可能对学习没兴趣, 可为了本组的荣誉, 他也许会积极地动起来。

浅谈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篇10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是在学生之间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学习形式, 这是任务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这种活动不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还可以培养同学间的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 使他们各方面都得到发展。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促进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下面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和做法。

首先, 明确目的, 开展真正的、合适的小组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两人小组、三人一组或四人一组,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随时进行指导, 设计的任务须具体并可操作, 解决的目标要明确, 并把握好学生小组活动的时间, 而且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参与到活动中去, 否则就违背了老师组织小组活动的初衷, 更达不到小组互帮互学的要求。我们在备课时往往致力于教学环节的设计, 但对于活动的具体要求及可能发生的意外估计不足, 造成效率低下, 甚至达不到预期目标。在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中, 有相当一部分的小组合作学习只顾形式, 不求实效。有些需要充足的时间去讨论的问题, 由于时间不充分使讨论不能深入展开, 有时一个单独可完成的任务硬要进行小组讨论, 既失去意义, 又浪费时间。

其次, 规定时间, 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向。

要使小组活动有效率, 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时间限制, 养成学生快速有效的合作习惯。如在教学where will you go on vacation?中, 我们大都会要求学生小组讨论并设计一个旅游的计划。在布置任务之前, 别让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在地点上各自讨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直到时间结束还未确定方向, 须告诉他们首先必须迅速确定旅游的地点where!然后教师出示幻灯表格。

进一步明确when, how等, 而且还要留空白格, 让他们自由发挥, 这样, 既能让中等生和学困生明白要讨论的内容, 每个成员都选适合自己难度的内容来表达, 留空处又能让组内优秀同学尽情发挥, 为小组再添风采。

第三, 分工明确, 内容分配要适合小组成员。

强调小组个人负责和集体负责两种责任制, 在确定学习内容之后, 首先进行分工, 每个成员先负责完成某一部分, 然后回到小组, 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成果, 与大家分享信息资源, 最后担任特定的角色。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人, 使每个人都有事干, 所以要求每小组再推选一位组织能力强, 成绩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 小组长要组织协调好本组的学习, 并且在小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 同时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进行分工合作等。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拈轻怕重, 总想选择轻松的话题或角色, 或者不知道自己在组内具体的分工, 以致影响整个小组的成绩。如我们学习了八年级英语“How long have you ever been collecting shells”之后, 要求各小组成员回家后调查父母的爱好以及坚持的时间, 而且小组内四人必须分工, 两人调查汇总, 第三人作笔记, 第四人汇报发言, 第二天各小组汇报, 最后才能总结全班父母的最多的爱好是什么。结果第二天, 大部分小组都能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有一二个小组却不尽人意, 他们中有的在汇报给调查员时吞吞吐吐表达极不流畅,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说明他们没能完成相应的内容, 而且没有人员记录调查内容, 最后汇报时还推三阻四, 显然他们组没有做好分工合作。

第四, 岗位轮换, 责任落实保持小组活力。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有着共同的目标, 有义务为小组做贡献, 每一个学生的收获都是整个小组的收获, 小组的成绩取决于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 这样可以化竞争为合作。但总有个别学生认为反正是小组大家的事, 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 积极与否无关紧要, 反正自己不干总会有优秀生会救场的, 所以被动参与活动, 没有积极性。

为了杜绝小组成员的这种依赖性和惰性, 唤起每个成员的责任感, 主动参与讨论, 要进行岗位轮换, 人人都有机会当组长, 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小组内主要任人物, 也要组织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意识到自己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感受自己的责任。让他们在交往、互动、分工合作中, 体验组织他人的成就感和小组学习成功的体会。

最后, 广泛运用, 小组活动于写作之前。

大家先合作讨论, 同学们可以在合作中听取他人的好句子, 充分集中利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 集思广益。学生在小组学习活动中可以随时提问, 随时把不懂的东西弄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自己应该宽容学生出现的语言错误, 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宽容他人, 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愉快地学习, 确保小组合作的顺利进行, 并使学生对学习本身和英语产生兴趣。

上一篇:术后活动下一篇:语音教学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