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竞争

2024-06-21

过度竞争(精选七篇)

过度竞争 篇1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其主要任务是实现固定资产投资。近10年, 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中约有60%是通过建筑行业实现的, 建筑业的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0%, 但是, 建筑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 使得建筑市场的有序竞争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坏, 其中过度竞争是最主要的原因。

2 我国建筑企业竞争状况

为了便于研究和把握我国建筑业产业竞争状况及其影响, 可以从建筑企业数量增长情况、建筑业的产业集中度两方面进行初步的实证分析。

2.1 我国建筑企业数量增长情况[1]

自从2000年以来,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速度惊人, 尤其大量的乡镇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建立 (如表1所示) 。除具有一定规模、资金的等级企业外, 社会中还存在大批的等外级企业及不具备企业执照的各种农村承包队。这些中小型建筑企业为繁荣城乡建设, 填补大型建筑企业服务空白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客观上讲, 这些企业中大部分技术人员水平、装备较差, 资金匮乏, 从理论上讲在建筑市场上和大企业相比缺乏竞争优势。但是由于乡镇私营中小型施工企业工人基本上都以民工为主, 用工弹性大, 劳动时间长 (普遍一天工作10h以上) , 劳动报酬极低, 国有大中型施工企业。工人的医保、劳保、退休工资负担、社会负担几乎一概没有, 对于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企业而言, 其成本优势不言而喻;其次乡镇私营企业财务制度灵活, 通过资质挂靠、转包、行贿、回扣等不正当手段对本属于国有大中型建筑企业的市场份额形成很大的冲击。从表1可以看出, 其他类建筑企业以年均约35% 的速度增长, 并且绝大多数企业提供的服务没有任何差异, 必然导致建筑行业供需的严重失衡, 引发过度竞争的后果。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2 建筑企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根据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观点, 市场结构是指特定的市场中, 企业间在数量、份额、规模上的关系, 以及由此决定或形成的市场竞争形式, 产业集中度既是市场结构的重要内容, 也是衡量某一行业 (市场) 竞争程度的主要标志。产业集中度指数的高低直接反映了行业内企业规模的差异程度和企业间的垄断竞争关系.从而极大地影响着行业内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2]。一般而言, 在某一行业 (或市场) 内.企业总数越多, 单个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越小, 整个行业处于原子型市场结构, 该行业的竞争程度越高;反之.如果处于该行业中的少数几个最大企业 (通常是前4名或前8名) 所占有的市场份额越大, 则表明该行业的产业集中程度越高, 大企业的市场支配能力越强.竞争优势越明显.行业竞争程度就越低。根据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得·凯伍斯的研究, 在竞争效率较高的市场, 前10位的企业, 应在行业或产品中处于非常突出的地位, 其市场集中度指数一般应在40% 以上。依据中国建筑企业统计年鉴资料显示, 我国排名前十位的建筑企业。

市场集中度指数如表2所示, 这说明我国目前建筑施工行业属于原子型市场结构, 企业规模不经济, 过度竞争显而易见。

综合以上分析, 可以看出, 中国建筑行业明显具有行业过度竞争的特征, 并且己经严重影响整个建筑业企业发展。供需失衡引发的过度竞争, 生产能力过剩, 劳动效率低下, 己成为当前中国建筑企业和建筑市场最突出的问题和最基础性的矛盾。

3 引起过度竞争的原因分析

如何解决过度竞争的问题就要从引起我国建筑业过度竞争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

3.1 建筑业进入门槛过低与过度竞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建筑企业的市场准入制度明显过松, 进入门槛较低, 在巨大的建筑市场需求的刺激下, 建筑企业的数量及从业人数迅速扩大, 尤其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经济异军突起, 获得了迅猛的发展 (见表3)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到2006年, 我国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从业人数成下降趋势, 以私人企业及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其它类企业从业人数增长迅速, 从2000年的458.6万人到2006年的2061.6万人, 增长了4倍多, 建筑业为各级政府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城镇就业压力做出巨大贡献也付出了惨重代价。企业过度进入, 人员大量冗余, 成为建筑业无序竞争和过度竞争的直接诱因。建设主管部门目前采取冻结新成立国有总承包企业审批, 取消施工四级资质, 提高现有资质门槛等管理措施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3.2 我国现行市场运行体制与过度竞争

市场体系发育不完善, 行业缺乏有效的监管, 使价格竞争愈演愈烈, 众多企业超低利润运行, 甚至陷入“有活干、没钱赚”的尴尬局面, 使整个行业呈粗放式增长态势:一方面, 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专业化发展水平较低, 综合型和专业型企业比例不太合理, 企业“大而全、中而全、小而全”的状况普遍存在。另一方面, 由于企业间的规模差距不明显, 致使大量企业经营领域趋同, 过度集中于相同的综合承包目标市场。

3.3 建筑企业技术含量低、资金运作力不强、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等与过度竞争

长期以来, 建筑业在国内一直被认为是技术含量低、只需要初级生产要素的行业, 忽视了对人才、技术、资金等高级生产要素的开发与培植, 造成建筑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中国建筑业目前的劳动生产率及经济效益水平, 说明它还是所有工业部门中劳动密集特征最明显的领域。

说明它还不是一个现代化的产业, 它的生产力要素及其结合的方式存在着尚未解决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说明我国建筑企业竞争力不强, 是造成过度竞争的直接原因。

4 结束语

施工企业如何才能突破过度竞争的重围, 除了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制度、逐步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制度意外, 企业更应该加大以战略创新为主的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 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实力, 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优势、内外部环境及市场发展规律, 及时进行战略调整, 制订更能有效利用自身资源、更具前瞻性的发展战略, 构建与之相符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模式。无论是进行多元经营还是坚持专业化路线, 或是积极“走出去”, 企业都需要通过战略创新进行资源重组和结构优化, 从而释放潜能, 产生迅捷的市场应变能力, 形成核心竞争力, 引领企业走出困境。更为重要的是, 战略创新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指明了方向, 能使企业更准确地把握市场发展规律及发展态势, 有机有序地进行流程再造和组织再造, 从而使企业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田元福.李慧民, 建筑业的过度竞争及原因分析[J].建筑经济, 2002 (12) .

过度竞争 篇2

城区啤酒消费终端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即饮终端,顾客在终端现场消费啤酒。如大中小型酒店、歌舞厅,快餐店,大排档,烧烤摊等;另一类则是非即饮终端,顾客在售点买酒带回家消费,这样的终端包括,大中小型超市、社区便利店、杂货店等。其中第一类是各个啤酒厂家竞争的重点,但自去年以来即饮终端受国家严查酒后驾车政策的影响,酒水销售量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与之相对应,非即饮终端销售啤酒基本是家庭消费,则不受查处醉驾的影响,虽说对其他消费者影响力较小,但这样更容易培养忠实消费者,这也许会成为某些啤酒企业的“蓝海”。

如前所述,啤酒企业竞争集中于终端消费,却很少有厂家更进一步的运作家庭消费渠道的。购买啤酒具有一次购买量大(一般是一包或一箱)、单位价值低(只有20元左右)、比较笨重(一件要10公斤)等特点。这和社区桶装水或米店销售比较类似,而啤酒销售和他们的经营产品并不冲突,这就为啤酒送货进家借助水站、米店服务网络成为可能。一般来讲,社区内啤酒送货上门服务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建立销售服务渠道:社区送水站供货渠道原则上由厂家代理直接供货,以正常的零售价格出售,以保证其有充足的零售利润空间。相对来说啤酒重量轻,且利润要较送水利润高,并且与水站原来的业务不冲突,只要产品质量过硬,水站应该乐于合作。

二、建立高效的送货服务机制:据调查,家庭电话要酒后,在电话打完1小时内送到的,能满足72的顾客需要,半小时内送到的则能满足95以上的顾客需要,所以送货服务一定要及时,

为了保证送水站的优质服务,啤酒企业可向送服啤酒务点按月提供一定的优质服务奖(此投入额度相较餐饮终端的投入要小的多),并以协议的形式明确啤酒服务点的工作要求,达到协议要求厂家予以兑现奖励。

三、厂家要对送啤酒服务点一定的支持:1、要将送啤酒服务点作为重点终端,进行一定的店面包装,如可制作带有产品标示的店面牌,张贴pop、悬挂条幅、灯笼以及生动化陈列等;2、为送啤酒服务点提供必要宣传支持,如印制服务卡广泛张贴于其负责送货的社区楼道,选择居民较集中的区域搞免费品尝、发放宣传材料等;3、厂家提供必要的助销品支持,如啤酒杯、开瓶器等。4业务人员也要定期拜访,帮助解决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维系客情关系。

四、社区送啤酒服务点的注意事项:1.价格体系的维护,由于是送货上门服务,啤酒零售价格应略高于超市价格,否则会打击其他传统终端对该产品的销售积极性,这样也能保证服务点的良好收益。2.送货上门服务电话要货一小时内必须送到,并要搞好退瓶、兑奖等售后服务。3.适时开展针对消费者的促销活动,如消费者累计消费一定数量的啤酒可获得一定价值的生活必需品等,让消费者有“有面子”“占便宜”的感觉。4.搞好对消费者一对一的服务,记住消费者的电话号码等个人重要信息,并保持一定的电话回访率密切双方感情。

另外,啤酒不同于一般快速消费品,涉及空瓶回收等售后服务,搞好退瓶服务也是吸引回头客的重要保证。把啤酒送到家庭中是在传统“深度分销”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营销方式要更加人性化。社区开展送货进家服务在社区市场开发初期可能市场投入要远远大于市场回报,但市场一旦有效启动,营销成本会大幅度降低,市场的回报将是非常可观的。

浅谈过度竞争教育带来的负面效应 篇3

一、亚健康和猝死——身体伤害

现代人被长期灌输和培养起来的“强烈的竞争意识”使他们凡事争强好胜,不肯服输、落后,无论是在学习、工作、生活的诸多方面及各个领域,他们都以“学霸”“精英”“强人”的形象出现。崇尚竞争、提倡效益、追求成功的现代人往往过着饮食不规律、作息时间黑白颠倒、加班加点、缺乏体育锻炼的“工作狂”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偶尔为之还可以,如果长期下去,超负荷生活方式就会带来营养不良、睡眠不足、精神不济、生物钟紊乱、身体疼痛等各种亚健康状态;过刚易折,长期严重的身心透支还会导致身体能量耗竭、免疫系统崩溃,从而造成猝死和过劳死。可以说,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是造成现代人普遍亚健康状态和频发过劳死的直接杀手。

二、心理疾病和自杀——心理伤害

长期处于竞争压力下容易产生心神不宁、情绪不稳、暴躁易怒等负面情緒,造成不同程度的失眠、多梦、焦虑、抑郁、消沉、缺乏自信等现象。综合近些年相关研究数据,因学习和考试带来的竞争压力造成的学生群体心理疾病的罹患率高达30%左右。根据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发起的“2005年中国员工心理健康”调查显示:25.04%的被调查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即,每四个被调查者中就有一个人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其中22.81%的被调查者存在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24%的被调查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果这些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排解,甚至进一步加剧,这些处于竞争压力下的人们就会产生出生活无趣、前途无望的悲观厌世的心态和轻生念头,导致自杀事件的发生。据2007年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发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数据,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相当于每45人中有1人自杀,每650人中有1人自杀未遂。该研究还指出,70%~80%的自杀者不同程度地患有抑郁症,而自杀群体中占比重最大的是现代都市中高级白领,在现代社会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越是高级的白领所承受的职业压力越大,因此自杀的比率也越高。

而学生群体所面临学习、考试的压力虽然不同于高级白领所承受的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压力,学生的自杀的比率也远远低于都市白领的自杀比率,但这些年来学生自杀事件依然时见报端。2014年05月13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深化教育领域改革研讨暨2014年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4)》新闻发布会”指出:“中小学生的自杀率从小学六年级出现攀升迹象,最高的为初中”;究其原因,中小学生自杀“并不是个体单纯的心理脆弱,根本原因还在于高度应试的教育制度”。近些年来,大学生自杀事件也呈逐年上升趋势,2002年是27起,19人死亡;2004年为68起,48人死亡;2005年,媒体报道内地大学生自杀事件达到116起;2006年则进入自杀“高发年”,增加到130起之多;而最近几年,海外中国学生自杀事件又屡屡发生,起因几乎都是因为难以适应国外陌生的环境和激烈的学习、考试、毕业以及就业等一系列竞争压力。

三、社会交往方面

长期的竞争意识所形成的价值观也往往会扭曲同学交往中的心态,同学之间的友情和信任也因“暗地里较劲”而遭受挑战。同学们的彼此交往中缺乏真诚,出现虚伪、冷漠、妒忌、猜疑、顾虑、戒备、敌意,甚至为了在“竞争”中胜出而勾心斗角、不择手段。同学变成了“竞争对手”,本该纯洁的同学关系因“竞争”而变得复杂。

极端的竞争意识的培养也直接导致整个社会的人际间的冷漠、戒备和敌意,人与人之间很难再做到诚实互信、友爱互助:住宅楼外边被封的严严实实的防盗门窗,对陌生人或陌生电话的警惕,马路上对受困群体施以援手的迟疑,种种现象无一不在表明现代社会人际之间的集体不信任。

四、道德方面

由“竞争”而产生的自私、贪欲和妒忌也往往扭曲了人性,甚至使人不惜跨越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来伤害“对手”。20年前发生的清华女生铊中毒事件震惊了教育界,引发了人们对竞争教育的反思和对道德教育的思考,“朱令案”至今尚未水落石出之际,其间又陆续发生多起大学生投毒案、中学生杀害同学案。

在现代社会,因追求商业利益而引发的种种不道德事件,不仅仅是“充斥报端和网络”,而且几乎我们每一个现代人都有过遭受不正当侵害的亲身经历:物品丢失,账号密码被盗,不法商业欺诈电话或短信,假冒伪劣产品和有毒食品,毒奶粉事件,暴力与色情充斥网络各个角落。商家为了“竞争”,为了追求效益而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损害他人的健康和生命来实现利益最大化,不仅远远突破了道德人伦的底线,也突破了法律底线:缺乏诚信带来的经济纠纷,各种经济犯罪层出不穷,赌博、色情、吸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愈发普遍和蔓延……“集体拜金主义”和“极端利己主义”严重侵蚀了现代社会的价值理念。

产业集群过度竞争形成机理及对策 篇4

一、产业集群过度竞争的概念与表现

(一) 产业集群过度竞争的概念

集群作为介于市场和企业的特殊组织形式, 考虑到自身具有地域根植性、自组织性和整体涌现性等复杂特性, 参考前人定义将集群过度竞争定义为:在集群中, 生产替代性产品 (这里主要从产业链角度考虑, 即处在产业链同一环节) 的众多实力相当的有限理性企业, 在一定的规则条件约束下, 为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而采取的有损于其他企业根本利益的竞争行为。该定义强调企业生产替代产品, 是因为产业链同一环节的根本特征就是产品的替代性。由于企业选择策略时路径依赖和短视行为, 并非完全理性的, 所以该定义强调集群中企业有限理性条件下进行策略选择。

(二) 产业集群过度竞争的表现

产业集群由于其地理根植、社会根植、制度根植特性, 决定了其过度竞争特殊的的表现形式:

(1) 在群企业数目众多且集中度不高。

在群企业数量超过集群可容纳的最大企业数目, 就会使得整个集群内企业生产的产品供过于求, 且集群成员之间争夺水、电和基础设施竞争带来明显负外部性——拥挤成本上升, 必然展开激烈竞争。过度竞争促使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投入资金进行扩大规模再生产, 规模较小引起集中度较低。如果采用HHI指数进行市场结构分类, 分类详见表2-1所示。实证研究认为:当市场位于竞争型 (Ⅰ) 即认为处于轻微过度竞争, 当处在竞争型 (Ⅱ) 时即HHI<500市场呈现明显过度竞争现象。

资料来源: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编.日本的产业集中。

(2) 高度同质化。

这里所讲的同质化, 是指企业的技术水平和最终产品差异化程度过低, 引起技术水平和产品的高度相似性。生产原料来源和技术水平同质导致产品同质。在群企业数目过多使得产品市场供过于求, 产品同质使企业为了争夺终端销售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 例如价格战、广告战;而集群地理集中又强化这种同质产品的企业间的竞争程度, 表现出过度竞争现象。

(3) 低效益的长期性和全面性。

过度竞争低效益的长期性和全面性不同于因经济波动引而发生的短暂亏损, 也不同于一个行业中仅仅个别企业的长期低效益或亏损。退出壁垒过高是集群过度竞争低效益的又一重要诱因。退出壁垒过高导致生产要素和企业不能顺利转移和退出, 使得过度竞争引起的集群低效益的长期性和全面性。

二、产业集群过度竞争的形成机理

(一) 低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引起企业过度进入

由于群内企业是处在产业链同一环节的为数众多的实力相当的企业, 地理集中使得它们共享原料来源和目标市场, 因而主要竞争对手集中于集群内部;同时群内外企业信息的不完全性, 群外企业可以观察到群内企业享有协同效应带来的超额利润, 却不清楚同时有多少群外企业试图进入;因此都希望尽早进入获得先动优势。而较低的进入壁垒引发了群外企业进入和进入冲动最终引发过度竞争, 可以说低进入壁垒是诱发集群过度竞争的首要原因。低进入壁垒产生主要有一下几个原因: (1) 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不高, 它们的产生多半是由于当地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的影响, 例如鞋业、服装产业集群的进入资本要求较低, 技术要求也不高; (2) 地理集中并形成的技术溢出效应造成整个行业的生产成本和进入壁垒随之降低; (3) 当地政府感受到了产业集群的高回报的诱导期望产业集群内企业的数目越多越好, 在政策上出现过度扶持以吸引企业, 这无形中又降低了进入集群的政策壁垒, 导致企业过度进入和进入的冲动。在竞争中失败的企业却因为不完善的产权、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而无法顺利转产或退出。正是由于集群市场这种“进低退高”的不对称性, 导致企业的过度进入。

(二) “柠檬市场”导致技术创新能力低下

集群市场存在产品质量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表现在集群企业对产品质量比消费者有更多的信息。对集群内企业而言, 生产高质量的产品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 如果开展技术创新需要的资金投入及创新的风险大于技术创新后的收益, 就没有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的动机, 同时不开展技术创新的低质量产品企业会利用集群的整体品牌和声誉而产生“搭便车”的行为;对于消费者而言, 很难区分那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或者在同类产品中搜索高质量产品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费用, 消费者一般根据集群整体声誉来做出消费决策。这样不开展技术创新的企业或者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生产低质量产品的企业的行为给整个集群带来的机会成本远大于收益。但是该企业自身面临的机会成本却远小于给整个集群带来的机会收益, 因此在风险极低但收益巨大的刺激下, 各企业就会铤而走险不开展技术创新来冒充高质量的产品。最终集群市场上低质量产品驱逐高质量产品, “柠檬市场”导致集群技术创新能力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

(三) 路径依赖与技术锁定

Douglass C·North将路径依赖引入到社会制度变迁领域, 从而建立起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理论。他认为路径依赖类似物理学中的“惯性”, “一旦进入某一路径 (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 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沿着既定的路径, 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化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迅速优化;也可能顺着原来错误路径往下滑, 甚至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

Grabher在对德国鲁尔区的研究中, 认为老工业区内存在着的“锁定”与“路径依赖”从而导致了老工业区的衰退。产业集群的路径依赖一方面促使集群的技术轨迹得到正的强化;另一方面也会产生负的强化作用, 从而使技术发展陷入锁定状态, 对传统的水平结构产业集群尤甚。例如对渠道网络的路径依赖, 集群中大部分企业依赖专业市场销售产品可节约运输成本和市场开发费用, 使得集群内企业获得一定成本优势;但是集群内企业面临产品供过于求时亟待开发新的市场, 交易成本低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于是很多企业不愿放弃集群的优势, 选择继续留在群内, 从而引发集群过度竞争。另外, 由于群内企业和群外企业联系较松散, 这在一定条件下降低了自身技术进步和组织变化的积极性。也就是说, 集群可能导致企业实现技术锁定, 从而拒绝创新。

三、避免产业集群过度竞争的政策建议

集群发生过度竞争会造成社会生产自愿的严重浪费, 其社会成本是巨大的。根据集群过度竞争的形成机理, 本文认为应在政策上加以引导, 避免集群出现过度竞争现象。

(一) 完善集群企业进入退出机制。

集群中较低进入门槛和较高退出门槛的不对称性是造成产业集群过度竞争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适当提高企业进入集群的进入壁垒, 建立有效的企业退出援助机制来降低退出壁垒来防范过度竞争的发生。提高进入门槛的措施:集群所在区域政府可以在进入的最低资本、环境保护、产品质量、企业最小规模等条件上制定准入制度;取缔非法和不合格的企业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降低退出壁垒方面的措施:对转产或停产中小企业给与财政支持;对连续亏损而不愿退出集群的企业强制退出或促进其兼并重组。

(二) 鼓励企业技术创新, 树立集群品牌意识。

技术创新行为本身的高风险如果仅由企业承担势必会打击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动力, 集群就会沦为同质的劣质产品充斥的“柠檬市场”。因此必须加强对开展技术创新企业成果的保护, 强化群内企业的品牌意识, 引导企业加大R&D投入, 鼓励企业实施产品差异化策略, 另外要规范产品技术标准, 避免同质化生产;加大对生产假冒产品、侵权企业的查处力度。

(三) 从整个供应链视角出发营造良好的合作创新文化。

集群内的企业多是供应链同一环节生产替代产品的企业, 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之间不信任、不合作和重复研发导致严重的资源浪费。同时企业缺乏技术交流很容易陷入技术锁定的泥淖, 因此从整个供应链健康发展视角出发, 营造良好的合作创新文化非常必要。例如行业协会、政府应及时发布行业信息和技术标准等, 推动企业之间、企业与大学研究单位之间的技术合作与交流, 从根本上提升集群技术水平, 避免产品同质化。

摘要:产业集群强化了竞争, 但也出现了过度竞争。本文给出了产业集群过度竞争的概念和表现, 并从进入退出壁垒、柠檬市场和路径依赖角度分析了集群过度竞争形成机理, 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产业集群,过度竞争,柠檬市场,路径依赖

参考文献

[1]曹建海.过度竞争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2]罗云辉.过度竞争:经济学分析与治理[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3]柯江林.中国摩托车产业的过度竞争与对策[D].重庆:重庆大学, 2001.

[4]沈渊, 赵春秀.企业集群局部过度竞争测度与形成机理研究———以纺织企业集群为例[J].经济问题, 2006, (11) :35-37.

[5]邱婷.产业集群内过度竞争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 2006.

过度竞争 篇5

一、市场竞争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的理论分析

由于多数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的经营成果由企业经理人产出,而企业经营成果却由股东分享,因而企业经理人容易产生谋取私利的行为,这种行为在投资领域的具体表现就是过度投资。因此,企业通常设置了内部管理机制约束企业经理人的行为。但是企业经理人的行为不仅受到内部制度的约束,还受到市场竞争压力的约束。从当前国内外许多研究成果来看,市场竞争对企业经理人的行为有很好的抑制作用。Guadalupe et al发现,产品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经理人控制的私人利益越少,表明企业经理人与企业股东之间的矛盾小。此研究还发现,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企业破产的几率增加,企业经理人被取代的几率更高,导致企业经理人出现过度投资行为的概率降低。

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市场竞争向一只无形的手,对企业经理人的投资行为起到监督和评价作用。如果企业经理人经营不善,企业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生存而倒闭或者被兼并。企业经理人不仅会失去与企业有关的所有利益,而且企业经理人的声誉和社会地位也会因此受到严重的影响。企业经理人要避免出现以上的问题,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出与企业有力的投资决策,提高企业经营业绩,避免企业破产,防止自己损失经济利益和外在声望。同时,加强自我约束,合理做出每一个投资决策,避免出现过度投资行为。不仅如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股东也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竞争对手的业绩,企业经理人的信息优势被削弱,有效地降低了企业股东和企业经理人信息不对称问题。最后,企业股东可以根据自己从市场竞争中获取的信息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激发企业经理人做好企业管理的动力,促进企业经理人自主减少谋取个人私利的想法和行为,避免出现过度投资行为。

二、EVA评价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

(一)传统净资产评价对企业投资的负面影响

以央企为例,传统评价体系中以净资为评价央企负责人业绩的最高指标,这是一种基于会计基础的业绩评价指标。这种评价指标容易导致企业片面追求利润,只要投资的项目能够补偿债务资本成本,企业的净资产就可能会增长。因此,企业的经理人片面追求企业净资产的增长,不断增加投资数量,扩大企业规模,将企业的资产投入无净现值或者净现值为负值的项目。

(二)EVA评价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的理论分析

而EVA评价是一种与净资产评价完全不同的评价体系,EVA评价体系将所有资本的成本都纳入考虑范围,股东资金的成本不再被传统会计核算无偿占用。在经济基础指标上,EVA评价指标在企业税后理论中已经扣除了股东资产的成本。这种做法导致企业经理人的营业利润需要扣除股东资产的成本后存在收益,才能认为企业经理人提高了经营业绩。EVA评价的做法导致如果沿用传统净资产评价体系的方式,企业经纪人投资无净现值或净现值为负值的项目,只能单纯的增加企业的会计利润,但是不可能提升企业的业绩,反而会导致企业的业绩降低。因此,在EVA评价体系下,理性的企业经理人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将股权资本成本以及债券成本纳入考虑范围,并且充分、全面地考虑以上两个成本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并将企业的资金投入到能够真正提高企业价值的项目中,提升企业的业绩。因此,从理论上讲,EVA评价可以帮助企业经理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成本观念,约束企业经理人的投资行为,促使其谨慎投资,将资金投入到有利于价值增长的项目中。换言之,EVA评价对企业经理人的过度投资行为起到抑制的作用。

三、结束语

从以上分析来看,基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EVA评价体系在治理企业过度投资行为上有很好的效果。而且从我国国家资产委员会实施EVA评价体系以来,央企的过度投资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于我国当前的国情以及制度背景,我国的市场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竞争氛围不佳。因此,要从根本上抑制企业过度投资,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必须在实施EVA评价体系的同时,重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竞争和EVA评价体系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的功能。

摘要:随着企业过度投资问题日益严重,抑制过度投资已成为众多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浅谈市场竞争以及EVA评价体在抑制企业过度投资中的作用,并抑制作用进行理论分析。

关键词:市场竞争,EVA评价体系,企业过度投资

参考文献

[1]张先治,李琦.基于EVA的业绩评价对央企过度投资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12,(05)

[2]郑品石,袁天赐.基于EVA和平衡计分卡的供应链绩效研究[J].商业时代.2012,(12)

[3]朱卫东,王锐,于志军.产品市场竞争对企业过度投资的影响——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N].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3)

我国零售业过度竞争的经济分析 篇6

市场集中度分析

我国零售企业数目众多, 2005年限额以上零售法人企业数20735个, 产业活动单位数73774个,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176.6亿元, 200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更是达到76410亿元。本文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公布的2006年全国零售业百强信息为分析样本进行取样, 利用各企业的零售总额数据, 计算行业集中率 (CR8) , 对我国零售业的市场集中度进行考察。

2006年中国零售业百强销售额8615.37亿元, 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28%左右, 行业集中率为4.82%。与美国零售业的市场结构作比较, 就可看出我国与之相差很大。美国2006年商品销售额为43304.57亿美元, 零售商品销售前100强的零售商, 共实现商品销售额16034.35亿美元, 占全美零售额37.03%, 行业集中率为17.84%。

美国产业经济学家贝恩建立其结构一行为一绩效分析范式的时候, 提出了以产业市场集中度为反映市场结构的重要指标, 并按照市场集中度的结果建立起了评价体系, 这个分类体系作为比较经典的分类体系得到西方国家许多产业经济学专家认同。根据该评价体系对各种市场结构类型进行的分类, CR8<40%就视为原子型市场结构, 但是对于零售业来说, 还不能这样简单地判断。美国行业集中率虽然在40%以下, 这主要是由零售业满足分散性需求的特点决定的, 不能得出其市场结构为原子型市场结构的结论。可以从比较中看出我国零售业的市场集中度远远低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2006年我国零售龙头企业国美集团年销售额仅为869.3亿元人民币, 与美国大零售商沃尔玛的3486.5亿美元相比差距悬殊。结构高度分散是我国零售业当前最明显的软肋。尽管出现了像国美、百联等较大规模的企业集团, 但由于大型零售企业把网点主要放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地级以上较大城市, 而对在中小城市及农村广阔待开发的市场关注不够, 到目前还没有出现巨无霸式的、覆盖全国的连锁零售巨头。与国际巨头相比, 再大的国内企业也属于中小零售商的范畴, 我国尚缺乏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大型零售企业。即使在国内, 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占据了支配市场的地位, 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零售企业竞争策略及其形成机理

根据博弈论中“囚徒困境”的命题选择, 零售企业采取价格竞争策略也是行业过度竞争的必然。对此, 可以借用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对零售企业的价格竞争进行分析。

假设有两家零售企业, 假定它们商品同质, 且在同一市场上销售。博弈方是零售企业1和零售企业2, 它们的战略都是降价和不降价, 则可用右图表示这个竞争博弈。在此博弈中, 对零售企业1来说, 假设零售企业2的策略是不降价, 则零售企业1不降价得益为5400, 降价得益则为6000, 最佳对策是不遵守限额 (6000, 4500) 。同样, 如果零售企业2的策略是降价, 则零售企业1不降价得益为4500, 降价得益为4800。看来不管零售企业2选择什么策略, 零售企业l的最佳策略都是降价。反之, 对零售企业2来说, 不管零售企业1选择什么策略, 它的最佳策略也是降价。这就是两企业须降价是稳定均衡的原因。

当前, 我国各类零售企业各自为政, 各自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自定价格的博弈结果肯定是使销售价格大幅下跌, 利润受损, 甚至是全行业亏损。即使有共同磋商制定价格协议以维持价格的意愿, 但协议一旦实施最低限价, 每个企业都会认为:如果其他企业都遵守价格协议, 只有自己不遵守, 则自己将获得更多的利润, 而且只有一个企业不遵守对价格影响不是太大, 从而其他企业只受少量损失或不受损失, 因此各个零售企业在本位利益的驱使下, 都会希望其他企业遵守限价而自己偷偷降价, 独享更多的利益。最终结果是所有的零售企业选择了突破降价, 价格同盟宏观限价协议失败, 价格下跌, 各零售企业只能得到不是最满意的纳什均衡的利润。

在一次博弈中, 双方都会按照个人理性行为选择竞争策略, 而不考虑竞争者的态度, 显然, 两家企业共同选择降价是唯一的纳什均衡。而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 结果将会不同。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不能在预计的有限次数内结束博弈, 并且只要有一方愿意就可以重新开始, 因此, 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应该是无限次重复博弈。在这种博弈中, 除原博弈纳什均衡外, 双方都采用触发策略也是一个完美的纳什均衡:即在第一阶段采用不降价策略, 在第t阶段, 如果前t-1次的结果都是 (不降价, 不降价) , 则继续采用不降价策略, 否则, 采用降价策略。

在实际工作中, 大多数企业并不知道竞争对手的策略, 采用触发策略是最积极稳妥的, 即开始选择都合作不降价, 在t阶段选择对手在t-l阶段的选择。

以前曾有学者担心同行企业之间的互相勾结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但是实践已经说明:在我国很少有人能够成功地组织和维持价格同盟。简单来说, 当价格协议形成以后, 所有参与其中的企业就面临一个考验, 如果它能及时利用其他企业维持高价的机会降低价格, 就会迅速增加销量, 并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的销量完全可以弥补价格下降造成的利润降低。可是, 它为什么不选择坚持和其他企业商定好的价格呢?这是因为它无法信任其他企业也能够抵御这样的诱惑, 由于无法实现彼此充分的合作, 所以, 先出手成了优先的选择。从实践上来说, 价格同盟若要真正维持, 除了企业间彼此充分的信任, 还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出面以强力支持价格协议所规定的价格, 在政府的强力推进下, 企业可以不用担心其他企业玩猫腻, 这时, 价格同盟形成的人为稳定价格就会长久地维持下去。但是对于零售业这样一个成熟行业和一个零售商过度进入的市场中, 企业出现亏损是正常的。而一些企业和组织试图以价格卡特尔的方式来建立价格同盟, 倒是一种不正常和不正当的反市场行为。这种保护落后限制先进的行为, 是与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即使市场价格被人为扭曲出“稳定”的假象, 因市场价格信号失灵掩盖了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而最终受到经济规律惩罚的, 也只能是众多企业和整个行业。我国的《价格法》以及《反垄断法》已明文规定不允许企业串谋操纵市场价格, 不允许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的价格同盟的出现。

由于零售企业数量众多, 零售商品差异性不大, 因个人偏好、习惯、人文环境或者门店地理位置等导致的非同质因素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 又因为零售业的技术壁垒较低, 入门投资不大, 对人员的素质要求也不高, 因此, 在同一地区往往存在大量的竞争性的零售企业, 市场中的企业都是墙头草, 只要有一个企业想打价格战, 其它众多企业愿意奉陪, 从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区位条件的重要性相对减弱。这是零售业的过度竞争不同于工业强调产品差异之处。

在过度竞争的环境中, 企业数目众多, 达成合谋与默契需要的监督成本太高, 很难真正达成合谋或者默契。我国零售业要想提高竞争力, 必须提升整个行业的集中度。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规模, 在于兼并、连锁整合的规模经济效应。扩大规模、发挥规模优势是大势所趋。当然, 还应建立风险评估机制, 防止企业的管理资源出现与其规模不相应的情况, 避免呈现管理瓶颈。

过度竞争 篇7

2014 年我国经济表现出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下行压力, 全年经济增长率为7.4%。 与此相对应,PPI连续34个月负增长,并且在短期内难以转正。李克强总理2015 年在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的目标, 我国经济全面进入调整转型期。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了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产能过剩问题归根结底源自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商业信用经过数百年的发展, 已经成为和银行信贷及资本市场一样广泛使用的融资工具,并被西方学者形象地称为“第三融资渠道”。 商业信用能够分割交货与付款时间,从而减少交易次数,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另外还可以通过延迟付款来保障产品质量。 商业信用具有纠正资本市场扭曲, 促进其他企业发展的作用, 主要通过两种机制来实现:一是“所有制传递机制”,具体是指 “银行贷款→(所有制歧视)→国有企业→(商业信用)→民营企业”;二是“规模传递机制”,具体是指“银行贷款→(规模歧视)→大规模企业→(商业信用)→中小规模企业(多数为民营企业)”(张杰、张成思,2011)。 商业信用通过调配企业间的资金, 间接实现资本市场均衡, 使具有融资优势企业的过度投资动机得到约束, 同时也缓解了融资劣势企业的资金融通困难。 另外其作为负债的一个重要来源,可以发挥其治理作用。正如Williamson(1998) 所说, 债务与其说是一种融资工具,不如说是一种治理手段。

融资约束的存在使得企业投资受到内部资金和外部资金的共同影响,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更多地依靠内部资金,而融资约束相对较弱的企业,其投资行为不必依赖于内部资金(Fazzariet al.,1988)。 对于融资约束较大的企业来说, 外部商业信用的获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的融资困境,但同时也会使其置于供应商的监督之下,由于企业的资金来源受限,短期的偿债压力会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倾向; 对于融资约束较小的企业情况则相反。 企业在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一般而言,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占市场份额越大,则市场竞争力越强,上游企业对其依赖性就越高, 其在商业信用使用方面就具有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从而更容易获得数量化投资效率,直接由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 由于买方强势力的存在, 使商业信用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减弱。 本文通过分析商业信用对过度投资的治理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融资约束理论和商业信用的竞争假说做进一步讨论。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在完美市场条件下, 企业投资是有效率的。然而,现实情况下由于委托代理和信息不对称等复杂因素的存在,导致投资出现了非效率问题,具体表现为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 张功富和宋献中(2009) 以我国2001—2006年间沪深301 家工业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投资不足样本数多于过度投资样本数, 但过度投资程度大于投资不足程度。 过度投资问题的存在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 有必要着重关注并治理该问题。

从股东与管理者冲突角度来讲,Jensen和Meckling认为经营者努力经营的成果由股东和经营管理者双方共享,而成本却由管理者独自承担,这种不对称势必导致管理者努力水平下降, 与此相对应的是管理者将会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投资项目进行过度投资和扩大非生产性消费, 进而侵害股东的权益。经理们为了获得个人威望、权力、 地位和报酬等额外私人收益而具有建立“经理帝国”的过度投资倾向。Jensen (1986) 的自由现金流理论认为,当企业拥有丰富的自由现金流时,帝国建立的偏好驱使经理们投资扩大企业规模的非盈利项目, 而不是分发股利或回购股票, 即产生自由现金流引发的过度投资问题。

从财务角度来看, 商业信用是短期债务融资的一种手段, 从债务治理角度来看, 其当然具有较强的治理作用。 在外部融资渠道以银行为主的我国企业中, 商业信用作为负债的第二大来源,其地位和作用不容小觑。一方面它与银行融资相得益彰, 尤其是在经济紧缩时期, 缓解融资约束的作用更加显著; 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治理手段,可以抑制过度投资。

一般情况下, 上下游企业建立在真实的合约关系之下, 提供商业信用债权人不仅对还款期限有规定, 还会对拖欠事宜采取相应的催讨措施;根据融资比较优势理论, 相较于银行等放贷机构, 商业信用的提供者能够更容易获得企业信息, 对企业有很强的控制力, 比如上游企业可以利用停止供货或服务等手段迫使下游企业履约;我国上市公司大多属于国有控股,银行借款由于其债权人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同源性特征, 使得政府行政干预现象比较普遍, 也使得它对经理人投资行为的约束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从债务人角度来看,如果企业经常蓄意拖延付款或无力偿还货款,长此以往有损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这对企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商业信用期限短、金额分散,就单笔款项来看对企业影响较小,但从企业整体运营来说,使其经常面临短期还款压力, 商业信用能随时迫使企业挤出用于无效投资的现金流, 从根本上减少管理者的随意支配额,从而抑制过度投资。 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1: 商业信用能够抑制过度投资。

现实中并不存在完美资本市场成立的假设条件, 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引致资本配给, 使企业在对外融资上需承担额外的成本溢价, 导致外部融资成本高于内部融资, 造成企业面临融资约束, 具有明显的内源融资偏好, 致使内源融资成为决定企业投资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外部商业信用价格相对较低, 它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融资约束企业的融资困境,解决了企业的部分投资需求,但会使企业置于供应商的监督之下; 由于融资约束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受限,企业在内部现金流吃紧的情况下,还款压力增加, 因其很难从其他渠道获得资金来偿付欠款, 若采取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 那么它将忍受高额的资金成本,得不偿失,因此可以有效地抑制过度投资倾向。 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情况则不同, 商业信用只是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中的一种, 它的使用动机更多是经营性的, 该类企业不缺乏资金, 商业信用的提供方不必担心到期得不到偿付, 因此其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弱于对融资约束高的企业。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2: 较之于融资约束低的企业,在融资约束高的企业中,商业信用更能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

商业信用的竞争假说(Fisman和Raturi,2004;Van Horen,2005;Giannetti等,2006)认为,如果供应商的市场竞争力和谈判能力较弱, 或者客户的市场竞争力和谈判能力较强, 则客户更容易从供应商那里获得更多的商业信用,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更是如此。企业在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 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和经营行为。 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强, 则该企业在所处行业在与上下游企业的交易中将处于强势地位,反之亦然。 通常情况下,企业在同行业中所占市场份额越大,则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越强, 上游企业对其依赖性就越高, 其在商业信用使用方面就有更强的讨价还价能力, 从而更容易从上游企业获得商业信用。 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 由于买方强势力的存在, 使商业信用抑制过度投资的作用削弱。 因此,本文提出:

假设3: 较之于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在市场竞争力弱的企业中,商业信用更能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

三、研究设计与模型构建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0—2014 年间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 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对样本进行如下筛选:(1)剔除样本年度内ST、*ST和PT等类上市公司;(2) 剔除金融类上市公司;(3)剔除连续上市年限小于3 年的企业;(4)剔除样本期间退市的上市公司及数据缺失的上市公司。 为了消除样本极端值对样本回归结果的影响,对所有的连续变量上下1%的分位数进行截尾(winsorize)调整处理,研究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 本文运用Excel和Stata 10.0 数据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其中,Excel分析工具主要执行数据采集、整理、筛选和排序等功能;Stata 10.0 分析工具主要执行数据样本的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检验。

(二)变量的界定。

1. 参考Richardson (2006) 的残差度量模型、辛清泉(2007)的研究,建立模型(1)来度量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程度。

如果实际投资大于预期投资,残差为正,表示过度投资(OI);如果实际投资小于预期投资,残差为负,表示投资不足。 其中i表示公司代码,t表示第t年年末,I表示资本投资量,It-1表示滞后一期的资本投资量,TQ表示投资机会,Lev表示资产负债率,Cash表示现金存量,Age表示上市年限,Size表示公司规模,Ret表示股票收益率。

2.解释变量及分组划分标准。 商业信用为本文的主要解释变量, 以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之和除以总资产,用符号CD表示。 融资约束的衡量方式有公司规模、股利支付率、债券评级、商业票据评级、KZ指数、WW指数、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是否为集团企业、终极控制人性质、外部和内部市场发达程度等。 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对融资约束的度量采用简单的方法处理, 仅使用企业规模单变量指标, 作为划分融资约束高低的依据。 资产规模小于行业平均水平的企业为高融资约束企业, 其他为低融资约束企业。 一般来说占有市场份额越大,盈利能力越强,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越强。 本文借鉴一些学者的做法, 将市场占有率作为市场竞争力的替代变量(姜付秀、刘志彪,2005;陈晓红、万光羽、曹裕,2010),市场占有率=某年度某企业营业收入/该年度该企业所处行业的营业收入总和。 本文将市场占有率大于中位数的划分为市场竞争力强组, 其他为市场竞争力弱组。 其他变量的定义见表1。

(三)模型设计。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商业信用对过度投资的影响, 被解释变量为过度投资(OI),解释变量为商业信用比率(CD),解释变量均采用滞后一期值, 主要是为了避免因果倒置和解决内生性问题。 借鉴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 本文还设置了自由现金流(FCF)、公司规模(Size)、投资机会(TQ)、管理层激励(MS)作为控制变量,来控制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同时还设置了行业虚拟变量(industry)和年度虚拟变量(year)。 为了使研究结论更加可靠, 本文对主体模型进行回归时, 分别采用混合OLS (PooledOLS)、个体固定效应模型(FE panel)回归两种方法进行回归。 然后按照前述融资约束及市场竞争力的划分标准对样本进行分组回归。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检验。 模型(1)的回归结果显示滞后一期的新增投资、投资机会、现金持有、公司规模、股票收益与当期新增投资正相关, 滞后一期的负债规模和上市年龄与当期投资负相关,符合理论预期,使残差的度量结果更加可靠。 根据实证结果得到1 514 个过度投资的观察值。 由于残差度量不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故结果在此不予列示。 表2 列示了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状态下,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自由现金流(FCF)的均值及中位数均大于零, 间接说明自由现金流引发过度投资; 投资机会(TQ) 的均值及中位数均大于1, 说明上市公司还是具有很好的投资机会。

(二)相关性分析。下页表3为主要变量的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矩阵及双尾检验结果,可以看出CDt-1与OIt呈显著负相关,表中各解释变量均与被解释变量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且相关系数值均不大,表明各变量之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三)回归结果分析。 下页表4 列示了上市公司商业信用与过度投资的回归结果,OLS回归结果显示,商业信用(CD)与过度投资(OI)的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负相关, 表明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能够抑制过度投资, 发挥治理作用,从而验证了假设1。 另外,自由现金流(FCF) 与过度投资(OI) 在10%水平上显著正相关, 说明自由现金流会加剧公司的过度投资程度。 固定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与OLS结果基本一致,从而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

从下页表5 中第一列和第二列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商业信用对过度投资的影响显著为负,市场竞争力低组的抑制水平为-0.0486, 且在1%水平上显著;市场竞争力强组的抑制水平为-0.0386,且在5%水平上显著,从而验证假设2。 第三列和第四列结果显示, 融资约束低组的抑制水平为-0.0132,但不显著,融资约束高组的抑制水平为-0.0395, 且在1%水平上显著,从而验证假设1。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后,发现大部分研究都是基于商业信用融资功能,来研究其与投资之间的关系,虽然也有从外部公司治理角度来研究的,但研究结果不多。周雪峰(2014)从投资-现金流敏感动因视角研究商业信用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夏钰鸿(2014)从不同产权性质与市场化进程角度, 研究商业信用对过度投资的治理作用, 并未考虑其在不同融资约束程度与市场竞争能力下的差异性。从而本文以2010—2014 年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 结合融资约束理论与市场竞争力假说,实证检验了商业信用对企业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商业信用能够有效地抑制过度投资, 且较之于融资约束程度低的企业, 融资约束高的企业由于外源资本受限、 内源资金不充裕、短期偿债压力等原因,使商业信用抑制过度投资的程度更加显著;较之于市场竞争力弱的企业,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由于买方强势力的存在, 削弱了商业信用抑制过度投资的程度。

注:下三角为 Pearson 系数、上三角为 Spearman 系数;***、**、* 分别表示 1%、5%、10%的显著性水平

注:表中数据均为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括号内的数值为 t 值,***、**、*分别表示 1%、5%、10 % 的显著性水平

注:表中数据均为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括号内的数值为 t 值,***、**、*分别表示 1%、5%、10%的显著性水平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过度竞争】相关文章:

过度换气05-02

金融过度05-03

过度信息07-02

过度用药检查04-12

过度宠溺05-12

金融支持过度06-27

过度消费论文范文05-14

过度医疗怎么投诉06-29

没有过度医疗资料07-10

过度消费论文提纲11-15

上一篇:生物活动课程教学研究下一篇:纵隔型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