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类高职院校

2024-07-01

农林类高职院校(精选十篇)

农林类高职院校 篇1

1 易制毒化学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各院校对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拥有相对完善规章制度, 规范了药品申请、采购、验收、保存及保障措施和领用审批登记等环节。然而, 药品出库后, 在使用和三废处理的环节上缺乏高效的运行管理制度来规范和保障。此外, 还有部分师生对它的危害性认识不到位, 制度执行不严, 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1.1 认识不够

易制毒化学品分3类, 第一类是用于制毒的主要原料, 第二类、第三类是可以用于制毒的化学配剂[2]。农林类高职院校经常用到第二类和第三类的乙醚、三氯甲烷、盐酸、硫酸等化学试剂。虽然这些不是生产毒品的直接原料, 但他们的危害性也不能小嘘。一方面是因为它具有制毒性。易制毒化学品是制作毒品所必须的原材料, 毒品对整个社会和人类都是严重的威胁[3];另一方面是因为它具有易燃、腐蚀性强的特点。在实践操作时, 直接与皮肤接触会腐蚀甚至烧伤, 所以, 必须规范使用和操作, 确保实习实训的安全。

1.2 使用频繁, 管理难

易制毒化学品中如盐酸、硫酸、丙酮等是实验实训、技能大赛和科研实验中经常使用的化学试剂, 几乎所有涉农的专业都会用到, 而且使用量还特别大。由于易制毒化学品的广泛使用, 所以, 存在着使用频繁、使用量大、使用人数多、涉及场地多等的特点, 增加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的难度。

1.3 使用混乱, 保管不力

农林类高职院校大部分实训室条件有限, 对药品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保护力度不够。有部分教师缺乏安全意识, 过量申领药品, 在使用中弱化了易制毒化学品的危害性, 只是当成普通化学品, 存在随意使用、随意摆放等现象。所以, 经常会发现实训室里有大量的盐酸、硫酸、丙酮等堆积。特别是在毕业生完成毕业论文期间, 这种现象更加突出。使用人员缺乏药品管理经验和缺乏易制毒化学品安全防患意识, 显然只依靠实训管理人员有限的监管是不行的。

1.4 三废处理的不规范

易制毒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的大量的废液、废气、废渣, , 在对废弃物的处理上直接排放、随意丢弃现象普遍[4]。这些有害的污染物随意排放, 会给外界环境中的土壤、水质、空气等构成严重的威胁, 甚至环境会受到严重污染。此外, 易制毒化学品用后随意放置在实训室内, 如果剩余的药品如果没密封好, 就会造成实训室内部环境污染, 影响实训人员的身体健康。

2 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教育

2.1 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定期组织师生学习关于易制毒化学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文件。通过课外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学习《禁毒法》《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购销和运输管理办法》《易制毒化学品进出口管理规定》等文件。让教师和学生知道国家对易制毒化学品的重视和相关部门对易制毒化学品管控的措施和要求。

2.2 做好教师、管理人员及学生的培训

在日常工作中, 做好对师生和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关于药品的正确保存、规范使用、三废处理及安全防护等方面的宣讲和进行安全操作技能的实践培训。并要求教师在学生实训前, 要强调易制毒化学品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及遵守安全管理制度。达到提高师生的重视程度, 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共筑安全防线, 降低安全隐患的目的。

3 易制毒化学品使用中的管理措施

为了改善易制毒化学品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满足易制毒化学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需要, 保障学院教学、培训、科研等工作得以高效开展。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尝试着改进了一些管理措施, 强化了使用过程中的管理。

3.1 完善制度, 落实责任

完善管理制度是有针对性的对易制毒化学品申购、保存、领用、回收、三废处理等各个环节做出明确的规定。既要达到规范管理的目的, 也要保证高效的运行效率。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经过这几年的不断探索, 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制度。对使用易制毒化学品的教师实行安全责任制, 药品领出后, 由相应教师承担安全使用及管理责任。这样既能引起老师们的足够重视, 又能避免推卸责任的现象。

3.2 集中管理, 降低风险

对教学实习实训中用到易制毒化学品及试剂, 由药品室集中管理[5]。做到易制毒化学品的统一申请、统一采购、统一验收、统一保管、统一回收处理和规范使用。使用的试剂由药品室统一配制、量取、分装, 试剂的使用要符合“四定”的管理原则, 即定时、定点、定量、定人。具体运行方法是:教师在安排实训任务前, 填写《实训通知书》。《实训通知书》至少在实训开始的前7 d送到实训中心。通知书中要明确规定实习实训班级的使用时间、地点、内容和使用人员等情况。药品管理员根据通知书准备试剂, 并及时收回空瓶, 降低易制毒化学品在使用中的安全风险。

3.3 正确处理三废, 保护环境

易制毒化学品在使用时产生的废液、废气、废渣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毒害性, 直接排放、随意丢弃, 势必会严重污染环境。所以, 产生的三废必须经处理后才能排放。部分药品实训室没有处理条件和处理能力的, 此时, 可将按物理、化学性质分类收集, 由药品室统一保管, 在学期末的时候报请学院安全处、后勤处等相关部门, 委托环保局有关部门进行处理排放。

4 结语

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是实训室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其管理任务重、难度大而琐碎, 所以, 也体现了学院的整个管理水平。农林类高职院校因使用易制毒化学品较为频繁和普遍, 所以, 更应重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运行机制, 增强法律意识, 保障实习实训教学、技能培训与考核和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鲁玉桃, 余新华, 刘诗安.高职院校如何为新农村建设服务[J].中国成人教育, 2008 (8) :190-191.

[2]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5.

[3]秦总根.制造新型毒品犯罪的变化与打击对策探讨[J].政法学刊, 2008, 25 (6) :70-74.

[4]徐立生, 阿布都热依木.浅谈食品检验机构易制毒化学品的安全管理[J].中国食品工业, 2013 (7) :1.

农林类高职院校 篇2

近间,中国设计教育经历了蓬勃发展,目前已有千所高校开设了设计专业。目前,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达239所,且绝大多数为综合类院校或理工类院校。目前,全国41所农林类院校中2/3以上已设立设计专业。由于农林类大学往往行业特色鲜明,几乎所有学科、专业最初都脱胎于农业或涉农专业,设计专业面临规模小、易处于边缘化等问题。农林类院校所招收的设计专业学生多数为非艺术类考生,艺术素质普遍较薄弱,视觉表达能力较差。如对学生开展的艺术教育方法不当,不仅效果不佳,还容易使学生失去专业兴趣,影响学生创新设计能力的提升。

一、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的现状

工业设计是艺术与技术交叉融合的应用型专业,机械工程和艺术学被作为专业的两大主干学科,呈现了设计中功能与形式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中国高等院校的工业(产品)设计专业自20世纪

80年代创建以来,一直呈现“工学”与“艺术学”的双轨式发展。尽管业内已有普遍共识,认为设计中工程与艺术发挥同样至关重要的作用,赋予普通的人造之物以“艺术化的情感外衣”是工业设计有别于工程设计的核心因素,但是由于专业设置学科平台、招生方式、师资来源以及所面向设计对象等诸多差异,各院校的实际培养方案中,工程素养与艺术素养的培养往往难以真正平衡,通常呈现艺术院校重艺术素养、理工类院校重工程素质的情况。而对于数量占绝大多数的非艺术类院校下的工业设计专业来说,如何调动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模式,在相对有限的学时内快速提升学生的艺术素质、美学修养及视觉表达能力,是专业教学中的一大挑战。

(一)中国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设置情况

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是为大农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教育机构,主要以农学和涉农类专业为优势,设计专业往往依托学校某一个或多个优势学科创建。,我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共41所,其中近2/3已开设设计类专业,且所开设计类专业分布学院差异较大,多数分布在机械、机电、林学、建筑、景观和家具等传统工科院系内,也有少数独立的艺术、设计学院(系)。在开设的专业类型中,分布最广的是与植物种植关联紧密的园林、环境设计以及家具设计。此外,共有19所院校开设了工业(产品)设计专业,可见,农林类院校设置设计专业已较为普遍。

从办学情况上看,农林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多数开办在后,普遍规模较小,师资、软硬件条件还不够成熟。基于办学现实条件,多数农林类院校工业(产品)设计专业将面向大农业、特色化办学作为其发展方向,常以家具设计、农产品包装设计、农业装备外观设计为主攻方向。

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方面,农林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与其他理工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设置大致趋同,只是普遍会根据其依托的优势学科和专业特色设置特色课程,或在基础专业课程中加入特色内容。引导学生将所学用于农业相关学科、领域中,通过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参与到现代农林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

(二)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的现状

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设计专业的办学现状使工业(产品)设计专业的艺术素质教育情况,既面临与其他理工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相似的问题和挑战,并且又因其更加鲜明的行业特色,具有了一定的特殊性。

第一,农林类院校整体环境艺术氛围较差。由于行业特色鲜明,学校整体的艺术素质教育较为欠缺,不仅与艺术院校差距较大,与其他综合类大学相比,整体人文环境也有不足。

第二,农林类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学生普遍招收普通理工类考生,在入校前大多无美术基础,甚至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缺乏艺术类通识教育,艺术素质普遍偏差。进入大学后面对素描、效果图表达、造型基础等艺术类基础课,不少学生感觉困难,甚至产生自卑情绪,对专业学习丧失兴趣。在笔者所任教的院校中,每年约有5%的学生申请转出工业设计专业,主要原因就是无法适应部分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即便许多对设计抱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也提出艺术类课程的学习和训练方式与以往基于逻辑思维和理性认识的学习方式差异较大,学习效果不佳。

第三,与艺术类院校或设有独立设计学院的院校相比,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类课程比重偏低,主要开设艺术史论、美学等艺术理论课程,以及素描、色彩、效果图表达(或设计草绘)、造型基础(或三大构成)、装饰设计等艺术实践课程。同时,按照工科学生的培养要求,还开设数学、力学、机械设计、计算机语言等相当比重的科学、工程类课程。对学生而言,相对薄弱的艺术基础和有限的艺术类教学时间,增大了提高艺术素养和掌握艺术表达技法的难度。同时,学习难度较大的理工类课程,更容易导致学生疲于应付,缺乏自主地开展专业实践和设计创新活动的动力。

因此,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教育是专业教学中的一大难点,面对以上问题和挑战,如何基于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利用相对不足的教学时间提高学生艺术素质,使其掌握必要的表达技能,需要教育者精心设计,改革创新教学模式,找到行之有效的措施与方法。

二、中国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模式的思考

(一)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应面向创新设计

工业设计专业的目标在于培养创新型设计人才,所有教学活动都应围绕这一目标展开,艺术教学也不例外。在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艺术或被视为“对自然的模仿”(亚里士多德),或“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或“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苏珊・朗格)。因此艺术专业除了对学生的创作技能的训练,更多强调艺术家的情感、思想和意识形态的表达。而对工业设计专业而言,培养目标决定教学内容,开设艺术类课程主要承担两大作用:第一,整体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趣味,为更好完成设计“形式赋予”的创造性活动奠定基础;第二,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视觉表达能力,使学生掌握从事设计实践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必须建立一种面向创新设计的艺术教学模式。首先,将整体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趣味作为艺术教育的首要任务。设计创新依赖于设计师开阔的视野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和优秀的审美鉴赏力,只有设计师具有相应的艺术素养,才可能以艺术化的手段创造更加宜人、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第二,适应学生特点,改革传统艺术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强调艺术的情感宣泄或意味表达,而是引导学生理性、客观地认识和掌握对象的造型规律和结构特征,锻炼其形象思维能力,为设计思维的视觉呈现奠定基础。教师可在部分课程中加入创意设计主题,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想象,学习从形象――意象――形象的思维过程和将抽象概念转换为可视形象的方法与技巧。

第三,针对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类课程学时相对偏少的问题,艺术教育应作为专业教学与训练的重要环节,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组建设计工作室是一种促进学生拓展专业学习时间和内容的有效组织手段。农林类院校往往教学制度管理严格,难以像艺术院校那样完全以工作室制度替代传统的以班为单位、统筹安排的封闭式教学模式,但可作为一种补充。各年级学生按照兴趣选择由专业教师负责的工作室,利用课余时间进入工作室自主学习,参加学科竞赛或项目实践,在无形中使其专业学习时间成倍增加,专业学习内容得到极大拓展。

(二)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教育应体现专业特色

工业设计作为一门具有强烈综合性、交叉性特征,与社会经济发展热点、产业结构和布局密切关联的新兴边缘学科,其专业教育必须不断根据外界社会的需求调整更新,走多样化的发展道路。10月,在第29届国际工业设计年会上,国际工业设计协会正式更名为“国际设计组织(WDO)”,并重新定义“工业设计”,标志工业设计终将走向“大设计”,未来将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发挥作用。因此,设计教育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在赋予学生创新设计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应根据院校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促进学生将所学与其他学科融合交叉,综合发展,为学生顺利进入某一或多个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农林类院校的设计专业,作为非农类专业,一般难以成为学校主导(优势)专业,但却具有更多平台优势,易于与农业相关学科、领域形成交叉融合、协同创新。农林类院校要想办好工业设计专业,必须在适应学校特点的基础上,依托优势的农业和涉农专业,围绕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培养设计人才。因此,农林类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的艺术教育也应体现专业特色。

在教学内容和题材的选择上,可以加入特色化的内容,如在素描、效果图表达、造型基础、模型制作等课程中,部分选择农业装备作为主题。通过对不同造型风格的产品临摹与比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索造型规律和形式美的塑造方式,同时也为今后的特色设计课程奠定基础。在设计实践课程中,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专业,选用部分与农业相关的实际课题,如农产品的包装和视觉形象设计、农业装备的造型设计或概念设计等。实际的项目能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设计背景和约束条件,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创新设计的整个过程,从整体上提升其专业素质,其中也包含学生的想象力、造型能力和视觉表现能力等艺术素质。

(三)农林类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

中国农业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农林类一流研究型大学,其工业设计专业创办于,是学校最年轻的专业之一。如前文所述,作为一所行业特色显著的研究型理工类大学,办好工业设计专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对在艺术领域近乎零基础的学生开展艺术教育便是一大难题。近5年来,基于学校特色及本专业自身特点和资源条件,在艺术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上,做出了一些尝试。具体措施包括:

1.针对学生特点改进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素描、效果图、造型基础等实践课程中,从训练题材到训练方法都做出适当调整,降低绘画难度。以几何形态、机械形态和产品形态的结构素描、草图训练为主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理性认识和逻辑思维理解对象,了解点、线、面、体的造型规律,从而与后续的计算机建模、产品形态设计以及产品设计等专业课程形成衔接。

2.组建设计工作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由学校提供场地和必要的软硬件条件和资源,专业教师负责指导,成立由学生自主管理的设计工作室。不同年级的学生根据兴趣,在课余选择设计工作室,并组织开展讲座、展览、竞赛、项目等多种多样的专业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水平。

3.专业特色建设渗透全部专业课程

中国农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依托工学院优势的农业工程学科和机械工程学科创建,将农业装备的创新设计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特色。在此基础上,各类专业课程和设计实践中普遍设置相关环节和内容。通过这一举措,近5年来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参与完成了50多项新型农业装备的外观设计项目,并凭借农业装备的创新设计获得中国设计红星奖、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东方红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创新大赛等设计奖项共30余项。

三、结语

农林类高职院校 篇3

关键词:农林院校;创新教育;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是教和学的永恒主题,在教和学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是教师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所应做到的任务之一,对于农林院校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学生要通过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进行实践,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探索,去实现自己的创新,只有在实践当中不停地探索、追求,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在教学体系中融入创新教育

农林院校是培养农业方面具有科研能力和应用能力,具有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人才的摇篮,针对农林院校的这种特点,我们在教学体系中,既要加强系统的创新教学理论,更要加强实践教学,特别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农林院校,更应注意这一点,据调查了解,目前有一些农林院校的某些专业的创新教育改革已经在不断实施和完善,实践教学已具规模,建立了自己的实训基地,对学生提供了好的实践场地,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取得了很好效果。在此基础之上,作者认为农林院校的创新教育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实践:

1.对于现有教材的编写,一定要根据我们农林院校是培养科研型人才,还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分别编写,不要混为一谈,特别是许多农林专科学校,都选用本科院校的教材,理论性强、深奥、而实践环节薄弱,不适宜于专科学生学习。而应有针对性的编写专科生教材(有许多教材没有专科教材)。

2.对于农业类专业课的内容,不应根据我们所定的教材来讲授,应当针对学生的自身而有所变化(目前在农林院校当中的一部分学生是从农职业中专、职高中考来的,有一部分是从普通高中考来的,专业课底子有很大的差别,有一部分专业知识普高没学过,而职高生已学过),同时应当将本门学科的最新发展动向纳入教材当中,作为很重要的部分来讲授,让学生了解当前科研发展的动态,了解相关的主流技术,使其创造性思维和创新实践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展开。

3.在教学的实践环节当中,尤其是针对野外实践,除了基本的知识技能学习内容外,要增添创新思维内容,改变一些陈旧的内容,采用启发式、交流式的教学实践环节。

二、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

1.针对农林院校的学生,应当提倡学以致用,走理论和实践并进,让学生针对动、植物生产的养殖或种植特点,使其经历过一个完整的周期。

2.在学生毕业实习设计时,要激发学生侧重创新教育,鼓励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设计实验。

3.在学生当中开展创新能力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对于一些有开发价值的创新设计给予必要的验证。

三、突出农林院校的特色教学和坚持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原则

农林院校的特色教育是建立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基础之上,学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坚持这一原则,在专业目标明确的前提下,专业课设置要坚持以农为本的原则,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突出农林院校的教学特点,强调专业培养目标,实施具体性和可操作性,在培养目标当中要融入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未参加实践生产操作的要求,加大农林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

四、树立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在农林院校中的培养理念

1.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针对农林院校的特点,必须努力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特别是要建立一支稳定,有实际工作经验和教学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聘任兼职教师是改善学校师资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途径,应从企业及社会上聘请专家高级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业课教学和实践教学任务。

2.培养学生的主动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发展,主动挑战自己的强烈愿望,在日常学习和各项活动中得以充分体现,让其能自觉地感觉自我,认识自我,控制自我,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自我成就感。

3.要学生具有科学意识:通过各种教材学习和各种媒介,接受科学教育,初步培养热爱科学的兴趣、探索奥秘的乐趣,从事科学研究的志趣和为科学献身的志向。

4.创新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在新世纪和未来创新的重要性,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和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标新立异,善出新點子,具有求异的思维方式,喜欢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给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增加新的活力

发展创新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教育方法的改革是极其重要的一环。首先,我们应改变长期以来盛行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因为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呈几何倍增,对很多学科来说,这样做是没有必要的,即使一个很空的专业领域,也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灌输给学生,不给学生留自已思考的时间,这样就压制了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品质。其次,要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倡导和推行讨论式教学、问题教学、实地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锻炼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学习和终生学习的观念已成为我们教育界所肯定的,只有这样,才能跟上创新教育和创新能力,树立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意识。再次,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鼓励学生对现有知识提出疑问,对旧的权威性结论提出挑战。最后,要注意所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呈加速趋势,一个人的知识很快会老化,因此,应不断加强继续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陈玲.农林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

业科学,2008,(26).

[2] 黄达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4,(19).

[3] 金科学.创新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微[J].中国教

育高教版,2004,(4).

[4] 王雪莲.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应用型林学本科人才[J].安

徽农学通报,2009,(13).

[5] 严建雯.关于高校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J].宁波大学学

报,2003,(3).

农林类高职院校 篇4

一 农林高职院校法律类课程设置与教学存在的问题

法律教学的关键是使大学生具有依法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授人鱼, 不如授人以渔”。在法律教学上, 学校要培养学生具有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法律的能力, 使他们学习法律的能力持续发展。二是要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的能力, 守法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三是要培养学生依法处理问题的能力。当遇到实际问题时应运用自己掌握的法律知识去解决或处理。对应此, 经调研发现, 农林类高职院校法律课主要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 在课程设置上:基础性的法律不扎实, 专业性的法律无特色。农林类高职院校法律课程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全校性开设的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中涉及到一些法律基础知识。第二是很多专业开设了专业性的法律课, 例如林学专业开设《林业法规》, 兽医专业开设《兽医卫生检验与法规》等。思想道德与法律修养课程中由于涉及法律知识较少, 授课老师基本以思想政治老师为主, 对于课程中的法律知识讲解不到位, 学生根本无法全面系统的掌握法律基础知识。而专业性的法律课程开设专业本身较少, 授课教师也基本以专业老师为主, 讲解的内容以专业知识为主, 和专业的法律教学还存在明显差异。

(二) 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比较落后。很多老师在教授法律课程时仍然习惯于采取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法, 一堂课从开始到结尾都是一个人单干, 没有人响应。同样也习惯于一支粉笔、一板黑板打天下的做法。更没有走出课堂, 进行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理论知识, 特别是法律条文的灌输, 而忽视学生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 对农林高职院校法律类课程设置与教学的建议

(一) 增加法律类课程的比例, 重视法律基础教学

作为一名农林高职院校的大学生, 法律素质是除政治思想素质、专业技术素质之外也应该具备的素质, 这样才能适应现代化企业的需要。法律素质无疑是每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而现在大部分农林高职院校在法律类课程上总体比例偏低, 学生一方面非常缺乏基础的法律知识, 另一方面对专业法律知识也知之甚少。在法律基础知识上, 农林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开设法律基础公选课, 进行法律知识竞赛, 普法宣传, 法院旁听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法律技术素质, 在专业性法律课程上建议由法律专业老师进行授课。

(二) 建立以实践为核心的法律教学体系

高职法律教育理论课的内容不必与普通高等教育一样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而应强调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适用性。农林高职院校普遍重视专业课程的实践能力, 而对法律课程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我认为, 在法律课程课时量的设置上, 也应突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的比例, 在教学环节上, 能够和一些专业课程一样, 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讲授, 使学生在学中练, 在练中学, 边学边练。可以要求学生走出校园, 踏入社会去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社会活动, 如法律咨询、社会调查等。

(三)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改革是高职高专院校不断适应社会发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针对农林类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应该理清法律类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路,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除了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之外, 更应该采用一些新颖, 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以下的方法在法律教学上可以采用:

1.模拟法庭教学法。模拟法庭教学法是现代法学教育中常用的方法, 指的是根据精选典型案例, 然后让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法庭角色, 共同参与案件的模拟审理, 学生在模拟法庭中分别担任验法官、检察官、律师、原告、被告等角色的, 学会怎样经历一个案件的完整过程, 怎样运用法律和诉讼技巧, 怎样将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种方法可以较好的提升学生的各项法律素质。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以提升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相互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一味的教授理论知识, 而仅仅是课堂的设计师, 组织好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指挥者的作用, 主要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完成从被动听课到主动地参与案例教学内容进而完全接受并消化的转变。在讨论案例的过程中, 可以采取分组的方式, 学生讨论结束后老师进行总结归纳, 在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自然消化了很多法律知识。当然, 在案例的选择上, 要根据农林高职学生的情况, 选择一些有代表性, 真实性, 无争议的案例。

3.诊所式法律教育。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一种比较新型的教学方法, 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法学院。这种教学模式仿效医学院利用诊所实习培养医生的形式, 通过诊所老师对学生的指导, 让学生参与处理真实的案件, 教会学生能够像法律职业者那样去思考问题。将诊所教育引入高职法律教育是必然的选择。但在实际操作中, 有些问题也要注意, 比如考虑到高职学生一般法律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高职学制在校时间一般也就两点半, 所以诊所课程可以设置为专业限选课。对被选择参加诊所课程的学生也也可以实行个案负责制, 也就是说每位同学在其值班时受理的案件由他负责到底, 直至最后案件解决。这样一来, 就可以将假期以及学生的业余时间充分利用上, 以解决高职学制短的问题。

摘要:农林高职高专院校十分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将高素质、技能型农林人才作为培养的标准。法律类课程需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 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了法律专业实践教学力度。

农林类高职院校 篇5

【关键词】无机及分析化学 溶液 元素及其化合物 定量分析 农林 应用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50-01

化学与农林业生产关系极为密切,化学知识在农业生产和科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新型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化肥(复合肥、生物肥及生化复合肥)的开发利用;、除草剂的研制;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杀虫剂;遗传工程培育新品种与植物组织培养;对植物生命现象及生理活动的研究以及农产品的加工、检测和贮运等,都需要化学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农林专业课如土壤学、肥料学、植物学、林学、栽培学、植物保护学等都要借助化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和深入论述。

一、溶液在农林上的应用

1.溶液的酸碱度

土壤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资源。土壤的酸碱度,与植物营养成分的吸收、植物的生长等有密切关系。土壤的酸碱度不同时,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也不同。如土壤里的磷元素一般在PH为6.5-7.5之间有效性较高。PH﹥7.5或PH﹤6.5时,磷元素多以难溶状态存在,有效性降低。土壤里的氮元素在PH为6-8之间有效性较高。钾元素在PH﹥6时有效性较高。土壤酸碱度对植物本身也有直接影响。土壤的酸碱度会使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溶解,而破坏植物组织;土壤的酸性强则会使原生质变性并影响酶的活性,这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不良影响。不同作物都有适宜其生长的土壤PH范围。总之,应用电解质溶液的有关知识,测定溶液的PH,对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具有重要意义。

2.缓冲溶液

在微生物实验中,常在含缓冲溶液的培养基中培养细菌。在土壤里存在着多种缓冲溶液,其中主要是由KH2PO4(弱酸盐)和K2HPO4(弱碱盐)组成的缓冲溶液。除此以外还有碳酸及其盐类,腐殖质酸及其盐类组成的缓冲对,这些缓冲对的存在,使土壤具有比较稳定的PH ,以利于微生物的正常活动和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3.胶体溶液

胶体知识在农业生产有广泛的应用,它能解释许多植物的生理现象。一切细胞的原生质和植物的汁液都是胶体溶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果受到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稳定性将受到破坏,输送养分的通道就要受到阻碍;它能解释土壤的保肥作用。实验表明,土壤里含有大量的胶体粒子,其胶体粒子主要带负电荷,并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因此土壤具有吸附周围液体中的阳离子的作用。如当可溶性氨肥施入到土壤时,使土壤溶液里的NH4+浓度增大,土壤胶体原来吸附的阳离子就被NH4+交换,这样NH4+就被土壤胶体吸附,使NH4+不至于未被及时吸收而损失,故土壤胶体的存在能对铵态氮肥起到保肥作用。

二、元素及其化合物在农林上的应用

1.同位素

放射性同位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是同位素示踪技术。同位素示踪法是引入放射性同位素,并观察其行踪的方法。如把放射性磷制成磷肥,喷洒在棉株叶上,很快在棉株中就发现了放射性磷,这证明了叶子也能吸收磷肥;辐射育种: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出的射线照射生物体,使其正常代谢发生改变。通过遗传变异,选育出优良品种。植物的保鲜、贮藏:用小剂量的射线照射种子或用放射性物质的溶液拌种,刺激胚芽的生长发育,使种子发芽又快又好。用强辐射照射马铃薯、大蒜等,可抑制种子、块茎、块根的生长发育,达到延长贮藏期的作用。

2.农药

石硫合剂:配制是石灰:硫磺:水按1:2:10的比例共煮而成,它的杀菌能力强,容易渗透入细胞内,同时侵蚀昆虫表皮的蜡质层,对介壳虫和一些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波尔多液:是由CuSO4和石灰乳混合可制成,波尔多液对植物具有广泛的杀菌和预防保护作用,能消灭青苔和绵腐病菌。

3.化肥

(1)钾肥:碳酸钾(K2CO3),草木灰的主要成分,农村多用作钾肥,能促进作物生长健壮,茎秆粗硬,增强抗倒伏和对病虫害的抗病能力,能促进作物光合产物的运输,促成糖类的生成,使籽粒饱满。硫酸钾(K2SO4):也是重要钾肥,但长期使用会使土壤酸性增强,土壤板结。

(2)氮肥:铵盐: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收适宜作基肥、追肥。

(3)磷肥:磷酸的钾盐、钙盐、铵盐在农业生产上是常用的磷肥,其中常用的有:磷矿粉,主要成分是磷酸钙,不溶于水,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但在酸性土壤或有机肥料中的有机酸作用下,能转变成可溶性的磷酸二氢钙,而被植物吸收。因此,它是迟效肥。过磷酸钙(简称普钙),是硫酸钙和磷酸二氢钙的混合物,磷酸二氢钙溶于水可被植物直接吸收,是一种速效磷肥。重过磷酸钙(简称重钙),它的主要成分是磷酸二氢钙,因此,它是比普钙肥效高的速效磷肥。

(4)微量元素肥料:硼肥,农业上常用的硼肥有硼砂、硼酸、硼泥等。硼是植物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能促进光合作用,增加糖类物质在体内的运输。特别是对马铃薯、甘薯、萝卜等块茎根类作物及油菜、棉花、果樹等经济作物影响较大,缺硼时植物的根、茎生长发育受到抑制,油菜、小麦等常发生“花儿不实”的现象,农业上多用硼砂作根外追肥。

三、定量分析在农林上的应用

在现代科研领域中,分析化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手段和工具,无论是在农副产品的营养成分析、土壤普查,肥料和农药的质量检测等方面都具有广泛应用。

1.酸碱滴定法:常用此法测定水果、蔬菜等的总酸度,天然水的总碱度,土壤、肥料、中的N、P等元素的含量。

土壤、肥料中N的含量的测定(K氏定氮法):在CuSO4的催化下,用浓H2SO4将试样分解消化,使各种形式的氮化物转化为NH4+。NH4+的Kb极小,不能采用标准碱直接滴定,可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滴定。但NH4+与甲醛最有可定量置换出H+,然后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置换出的H+,便可间接得到氮的含量。

2.氧化还原滴定法:在土壤分析中,用重铬酸钾测定土壤里的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是判断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土壤有机质的含量,通过测定土壤中碳的含量换算。即在浓H2SO4存在下,加入过量K2Cr2O7标准溶液,在170-180°C下使土壤中的碳被K2Cr2O7氧化成CO2,剩余的K2Cr2O7以二苯胺磺酸钠为指示剂,用FeSO4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溶液呈亮绿色。其反应为:

2K2Cr2O7+8H2SO4+3C=3CO2+2K2SO4+2Cr2(SO4)3+8H2O

K2Cr2O7(剩余量)+6FeSO4+7H2SO4=Cr2(SO4)3+K2SO4+3Fe2(SO4)3+7H2O

3.配位滴定法:钾肥中钾含量的测定

K+可以沉淀为K2Na[Co(NO2)6]·6H2O,沉淀过滤溶解后,用EDTA滴定其中的Co2+,以间接测定K+的含量。

4.分光光度法:是一种普遍用于测定微量组分的分析方法,对于生物体、土壤中有机物及微量元素均可测定。在农业上,常用来分析铵、铁和磷等。

微量磷的测定:原理:在酸性溶液在,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生成钼磷酸,再用还原剂SnCl2或抗坏血酸,使钼磷酸还原为磷钼蓝,溶液呈蓝色。蓝色的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磷的含量成正比,然后用标准曲线法测定试样中磷的含量。

以上例子只是无机及分析化学在农林专业的应用一个小的缩影,通过举例说明了无机及分析化学在农林专业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学好专业课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上官少平.化学.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李翠莲.化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农林类高职院校 篇6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

目前, 我国的高校家庭既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还是一个萌芽的状态。这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不断呵护和完善。举个例子来说吧。由于很多政策性方面的束缚我们在真正实施的时候必然存在很多漏洞, 资助工作在很多时候大都还停留在限于经济的方面。这种家庭困难现象还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能力上。这些问题如果不能系统有效的解决, 校园的和谐稳定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也会受到严重制约。

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

在高校中学生本人和其家庭难以支付其学生本人的基本费用的群体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生。有这样情况的学生可以向学校提出申请经济援助的请求。学校的相关部门会通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程序来民主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评议和评定。参加评议的学生需要书面向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供由其家乡政府部门所确认的《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来证明自己的家庭经济状况。

二、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形式

在当今历史时期, 对于高校贫困生的蜘蛛主要有这些方法:1) 国家奖学金;2) 国家励志奖学金;3) 国家助学金;4) 国家助学贷款;5) 困难补助;6) 绿色通道等。

三、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 完善政策引导与管理机制

我国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立是以政府为主导的, 政府不仅是资助政策的制定者, 而且是主要的资助经费投入者, 高校虽然是实施资助育人的主渠道, 但往往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举个例子来说吧, 我们上述的种种经济资助方式大多是国家资助模式, 由于款项的发放要逐级下方使得各大高校上在执行中会产生不合理和不恰的方式和疏漏。经常会出现个别人重复发放, 而其他人则得不到或者得到很少的资助的现象。这也使得教育本身的公平和公信力下降, 不利于和谐校园的发展。

因此,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政府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完善国家政策引导与管理机制。我国政府应当在我们这个资助育人体系中发挥其主导型的作用, 将我们现阶段存在的各种政策性质上的疏漏加以弥补, 举个例子来说, 像是对经费如何进行合理性分担, 多实行混合式资助, 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奖学金制度和助学体系。确实落实好各项优惠和贷款政策使其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专款专用。同时还要积极设置大量的助学机构和对学生进行职业性教育, 使他们能更好的面向祖国最需要的行业。另外还要建立完善的公民信用体系等等。

(二) 加强心理健康辅导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贫困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 还存在心理、学业、情感等多方面的问题。有部分经济困难学生消极悲观, 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 个别学生甚至发展成严重的心理疾病。因此, 在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状况的同时要更加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 对他们平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建立多层次的心理辅导组织。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 配备专业的咨询人员, 对学生进行开放式服务, 并且新增设了各种类型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有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设立专门的人员档案, 定期定时的对其进行心理和经济上的帮助。另外还在班级上增设了心育委员, 重点关注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并进行全面的辅导, 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2) 积极举办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树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如: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团体辅导、励志成才报告等。

3) 扩大心理咨询的队伍。除了配备心理咨询专业人员, 要求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也要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能够针对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有效开展辅导工作。

(三) 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

在我们之所以实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其根本目的是借助国家的力量对困难学生伸以援手, 通过必要的经济资助帮助其完成自身应该完成的学业。以增加其个人的独立性和人格魅力。进而培养出学生的感恩回馈意识, 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事业增砖添瓦, 为国家培养各种有用人才。以实现教育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公平、公正的公信力。但是, 我们现阶段的的各种助学性质的做法其都是以认定和划分困难学生上为主, 这就忽视了对学生所必要进行的各种感恩式教育, 使得学生即使得到了资助也缺乏应有的回馈心理和感恩心理。同时。对组织对这些困难家庭献爱心的活动也非常不足。所以说, 我们要将社会爱心溶于经济困难学生, 让他们有成才的动力以及为国家付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 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融入集体

目前大多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与他人交往方面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障碍和畏缩心理, 导致人际交往面不宽甚至缺乏与其他人的沟通交往, 这样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 更不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和高校的帮助, 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促进自我健康的成长和成才。

总之, 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必须坚持以育人为核心, 资助工作是育人的重要途径, 育人又是开展资助工作的根本目的,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经济上的帮助, 关爱他们, 使他们能够独立自强、健康的成长和成才, 是开展资助工作的宗旨。资助以育人为目的, 担负教育公平功能, 才能产生最大影响力, 实现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玥.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和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2]徐晓军.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问题分析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 2004.

[3]常凤亮.浅谈当前国家资助高校贫困生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理论探索与创新版, 2010.

农林类高职院校 篇7

1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 打造“理想农林”。

1.1 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夯实思想基础。

我校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 促进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学习, 正确对待科学发展观。以深入开展"科学发展, 青年先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例如可以通过研讨会、演讲赛、等活动形式, 充分把科学发展观的学习落到实处, 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意识。

1.2 深化爱国主义教育, 坚定理想信念。

通过邀请雷锋同志的战友走进校园做专题报告;利用纪念"辛亥革命"运动100周年,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举办建国62周年图片展和"红色电影月"等活动, 用祖国发展的伟大成就和中国青年运动的艰苦历程, 激发青年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1.3 选树优秀典型, 发挥示范导向作用。

进一步优化"五四"表彰和学生工作评优体系, 表彰一批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和先进集体。挖掘毕业于我校、扎根农村一线的就业创业典型代表, 结合其先进事迹进行表彰或宣传, 促进优秀事迹在广大学生中的影响力, 激励广大学生学习典型、修身立德、立志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作贡献。

2 坚持用丰富多彩的人文文化引导大学生, 打造“人文农林”。

学好专业对于高职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但如果只有技术, 而无其他, 岂不成了工匠?大学生需要解决成长中的困惑, 面对越来越重的社会压力, 只靠技术显然是不行的。我院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 坚持以人为本, 以培养"文明人"为宗旨, 对衰微不振的人文教育给予深切关注, 用开放的眼光吸收一切优秀的文化来教育面向国际社会的现代大学生。

2.1 实施校园社团和体育方面等学生活动的教学指导, 促进社团活动的影响效果。

如我校的校园网站以及校报 (农林青年) 等新闻传媒, 以学生为主体实行定期培训, 贯彻以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制度。把以服务校园文化生活、报道教育教学改革动态以及名家的政治和学术讲座造等作为主要的传播内容。在保证稳定专栏的基础上又有新的面孔出现。作为农业类高职高专院校, 为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我们还应成立了书法协会、思想政治研究会、文学社等。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 充分发挥大学生第二课堂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在这里学知识、练能力、长素质。

2.2 贯彻学生爱国主义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细化。

第一, 通过整体构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将人文精神全方位渗透到学生常生活中去。其次, 精心打造校史展馆;凝练校训、校歌;构筑校园文化长廊;针对网络、广播、背景音乐等文化载体实施进一步优化;全面加强学校实验室文化建设, 积极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激发发学生认真学习, 报效社会;大力促进后勤社会化改革, 优化服务育人环境。逐渐通过校园文化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和逐渐熏陶, 我院大学生的文明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3 坚持用多种方式的农业文化感染大学生, 打造“特色农林”。

首先, 做强校园文化品牌, 营造农业文化氛围, 培育学生的爱农情结。其次, 繁荣品牌社团文化。社团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促进学生兴趣社团与专业社团的共同发展, 我院合理规划社团构成, 整合校内社团资源, 组建学生社团联合会。建设一批专业背景的学生社团, 有效创建学生欢迎的精品社团和品牌社团, 成立了插花、组培、营养、茶艺、农机等协会涉农社团28个。其中, 茶艺协会多次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农博会, 还专门赴澳门进行茶艺展示;插花社团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 荣获一等奖三项。充分发挥了学生社团在发展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活跃校园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4 坚持用社会实践、科技创新等素质拓展形式培养大学生, 突出就业创业, 打造“创业农林”。

4.1 深化社会实践活动。

2011年, 以我院在省内结对共建的10个示范村为重点, 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健全和完善实践项目的评估制度、考核奖励制度, 在坚持社会实践项目立项申报制的基础上强化"三个结合":即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与解决社会热点和群众需求相结合。全面推进"三农"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学农、爱农、扎根农村"思想, 有利于推动学生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做出一些贡献。

4.2 推动科技创新活动。

举办学院大学生科技节, 广泛开展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学生创意设计竞赛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力争将这一活动做出实效, 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加强对学生科研的指导和培训, 加强对学生科技型社团的指导,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创新大赛。

4.3 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

为服务青年学生的就业创业需求, 我院通过开展优秀大学生就业报告会、就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活动, 引导农林学子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我院围绕"如何成长为农业高技能人才, 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举办了系列就业创业讲座, 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和竞争力。依托创业社团, 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训练, 形成了学生自主创业的良好氛围。目前我院已形成了课堂生产实训创业社团38个和第二课堂法人型创业社团5个、模拟创业社团11个、兴趣创业社团36个等百花齐放的校园创业文化格局。促进了大学生自主创业, 并以创业带动就业。

主动加强与企业联系, 营造特色校园企业文化氛围, 使学生在一定的行业、职业和岗位的文化熏陶下, 通过学习知识和技能情况下, 由于行业、专业和岗位文化的影响, 被赋予更高层面上的知识素质和文化品位, 使学生成长为热爱岗位、领悟岗位和拓展岗位发展的人才, 而不是简单的熟练工人。为毕业生"零距离上岗"和持续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

5 坚持用完善的服务育人机制感染大学生, 突出人本关爱, 打造“和谐农林”。

5.1 加强机制建设, 高度重视并切实维护校园稳定。

当今, 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式、新任务和新考验, 必须针对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密切关注, 以及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深入了解和把握。充分加强对国内外重大事件背景下学生思想动态的趋势性分析, 防止学生把利益诉求与政治诉求、高校问题与社会问题相混淆的倾向。建立健全校园应急机制, 有效维护学校稳定。

5.2 强化服务能力, 关心和服务困难学生。

坚持"以人为本", 积极开展扶困助学工作, 完善关心和服务贫困大学生的长效机制, 实现对贫困生成长的全程服务。继续做好"一元钱爱心基金"和"爱心棉衣"、"爱心车票"主题捐助活动;努力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 争取更多的社会资助及勤工助学岗位, 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学习生活难题;强化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激励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心健康、自立自强、奋发成才。

5.3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学生。

全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全面开展"心理阳光工程", 开展"5.25心理健康周"教育宣传活动, 针对学生心理教育加强疏导, 倡导学生健康生活理念, 充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重视弱势学生群体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帮助他们解决在学习、生活、情感上所遇到的心理问题;开展预防犯罪、预防艾滋病和日常卫生健康等教育活动。注重发挥团属宣传阵地和载体在心理健康、卫生教育等方面的作用。

良好的校园精神文化的形成需要一段长期的积累过程。鲜明职业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具有最基本和最持久的竞争优势。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定位, 应注重继承与创新、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这三大方面的紧密关系相结合, 并遵循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在规律, 并多渠道、多方位地开展。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构建起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底蕴的农业类高职高专校园文化, 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

摘要:本文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在理想农林、人文农林、特色农林、创业农林、和谐农林等五个方面进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初步探索为例, 说明只有紧密结合人才培养要求, 大胆探索, 积极实践, 才能形成优秀且特色鲜明的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

关键词:农业类高职院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农林类高职院校 篇8

一、农林类院校开设《园林艺术》课程的意义

1.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度, 灿烂的古代文化衍生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 而园林艺术就是这众多艺术形式宝库中一个璀璨的明珠。它与人的现实生活密切联系, 其类型之丰富、内容之广泛、规模之宏大、数量之众多涉及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多彩的传统园林艺术文化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和物质财富。通过对我国园林艺术特别是古典园林艺术的学习, 可以更好的认识和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2.园林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立体造型艺术形式, 与文学、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等艺术关系密切。我国古典园林艺术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艺术语言 (空间组合、比例、尺度、色彩、质感、体型) 造成鲜明的艺术形象, 引起人们的共鸣和联想。诸如殿的庄重、堂的豁达、亭的闲逸、榭的风雅、窗的憧憬、舫的从容、阁的潇洒, 组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同时, 中国古典园林虽然“宛如天开”, 但它不仅是自然的镜子, 也是心灵的镜子, 中国园林是文人、画家、造园家和艺匠饱含对自然山水的渴望和追求, 发现了山水的形象特征和内涵, 掌握了构成山水美的组合规律而创造出来的, 他们把这种对自然山水美的认识带到园林艺术的创作之中, 把对自然山水及其美的感受予以外化[2]。正因为如此, 《园林艺术》课程相关知识的学习和解读对构建提高农林类院校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农林类院校《园林艺术》课程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1.教材内容陈旧。市面上出版的介绍园林艺术的各类书籍虽然不少, 但多是面对普通民众的科普教育型书籍, 适合用作园林、风景园林、环境艺术、城乡规划等相关专业本科教学的教材很少。近几年, 各农林本科院校最常采用的《园林艺术》课程教材便是中国农业出版社于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园林艺术》 (过元烱编著) 一书。但该书从1996年出版到现在已经过去了近20年, 而这20年来, 世界园林和我国园林发展迅速, 涌现了各种新的园林设计思潮和理念, 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现代园林作品。虽然该书的作者在园林艺术方面具有很高的造诣, 但该书编著的年代过于久远, 书中许多章节的内容过于陈旧, 且该书主要偏重于古典园林历史、造园手法的介绍, 对于现代园林发展历史、现代园林的类型、现代园林的造园理念和手法等介绍很少。而且这本书中的某些观点与现代园林行业发展的观点不太一致, 不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由于该书出版时间距今过久的客观原因, 现代园林行业的许多热点问题也未能涉及[3]。

2.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存在重复。由于《园林艺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 所以它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内容比较多, 和园林专业的其他多门课程内容有着紧密的关联和交叉。如果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未能及时沟通的话, 极有可能出现课程间教学内容重复讲授, 比如《园林艺术》课上会对园林基本造园进行讲解和介绍, 后续的《园林规划设计》课上也会对园林基本要素进行讲授;《色彩》、《设计初步》这两门课上会进行点、线、面、形、色彩、质感等园林造型要素的介绍, 而《园林艺术》课上往往也会对其进行讲授;在《中外园林史》这门课上会对园林发展历史进行详细介绍, 在《园林艺术》课上也常常会有1~2个学时对中外园林发展历史进行讲授;在对道路、园林建筑、园林小品等内容的讲授上常常和《园林建筑》课的相关内容重复。类似的情况在《园林艺术》课的其他章节还会出现。不同课程间内容不必要的重叠占用了有限的专业课课时, 使其他教学内容被压缩, 造成有些内容学生已经在不同的课程中反复听过, 有些本专业必需的知识却没有课程提及, 这不仅会导致学生在听课时产生厌倦和反感的情绪, 同时也容易对学生专业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造成影响。

3.教学的侧重点与农林类院校特色结合不足。地形、建筑、植物、水体作为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 在以往《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介绍完园林基本理论后, 便会对这四个园林的基本构成要素进行分章节讲授, 而这时很多农林类院校教师在授课内容上多是均匀分配, 地形、建筑、植物、水体艺术各按1章内容讲授。而作为农林类院校的学生, 他们不仅要了解园林艺术共性的内容, 同时也应在植物这一现代园林最重要、最丰富多彩, 同时也是唯一具有生命力和诸多生态功能的构成要素的配植上了解更多知识, 掌握更扎实的技能。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林类院校学生的园林艺术鉴赏力,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同时强化和突出他们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4.评价方法单一。课程考评是了解学生对该门课程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掌握情况的一种评价方式。所以评价方法应该科学、合理、全面。以前许多老师在进行《园林艺术》课程考评时, 要么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对这门课称知识点掌握情况的标准, 要么以快题设计作为评价学生掌握这门课程好坏的主要标准, 这两种考评方法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期末考试可以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对园林艺术基本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 但不能评判学生的实际园林设计能力。而快题设计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察学生的实际园林设计能力, 但无法全面考察学生对整个园林艺术基本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

三、农林类院校《园林艺术》课程教学的优化

1.及时更新授课内容。鉴于目前适合《园林艺术》课程本科教学的教材匮乏的现状, 我们建议以屈永健主编的《园林艺术》 (第4版) 为参考教材。但授课内容又不要仅仅局限于该教材, 可以在基于该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农林类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授课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简化与其他专业课程重复或相似的内容, 增加该教材中涉及较少的现代园林案例。

2.协调相关课程间的授课内容。《园林艺术》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没有过于高深的理论。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授课老师应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 积极与本学院或教研室其他专业课程的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与沟通, 适当调整园林艺术课程中与其他专业课程相同或相似的内容, 按照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 (必要时也可修改教学大纲) , 区分不同课程中这些内容的侧重点, 做好与不同专业课程间的衔接, 尽量避免授课内容的重复或遗漏。通过与《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任课教师的交流探讨, 《园林艺术》课程上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侧重于植物配植中艺术原理的应用, 而《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这部分内容的讲授上侧重于植物配置方法的介绍。

3.优化教学方法。如前所述, 《园林艺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教学工具和软件带给我们的便利, 以图片和视频展示为主的多媒体教学, 板书教学为辅, 同时建立课程网站, 相关授课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共享于课程网站、师生交流群或教师个人网站等。图片讲解、视频播放等教学手段的引入可以直观的向学生展示园林艺术的魅力, 加深学生对园林基本理论的理解, 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例如在讲解园林造景手法时, 如果教师空洞地讲解对景、障景、借景、框景、透景等造景手法概念和特点的话, 学生很难理解, 必然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 而如果通过具体图片展示造景手法的话, 学生将非常容易理解园林造景手法的概念和特点。通过课程网站的在线交流栏目可非常方便的布置学生作业, 进行疑难问题答疑和相关知识点讨论等教学活动, 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性、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可以配合教学的内容和进度, 重点章节挑选1~2个专题, 让学生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进行分组讨论, 其他的专题则以课前布置, 课后完成作业的方式进行。专题讲授和讨论的授课方式可以引发学生对园林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自学能力, 进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4.评价方法优化。针对《园林艺术》课程的特点和农林类院校学生的专业特点, 改革考评方法, 采取期末考试与日常考查相结合、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设计作业相结合、学生独立完成与分组讨论完成相结合、室内作业与室外作业 (校园植物景观分析) 相结合等方法, 全方位评价和促进学生对于园林艺术核心理论的了解和园林艺术鉴赏力的提高。

摘要:本文对《园林艺术》课程在农林类院校开设的意义、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并从授课内容、相关课程协调和考评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 以期提高农林类院校《园林艺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园林艺术,农林类院校,课程意义,授课内容

参考文献

[1]过元炯.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6.

[2]屈永健.园林艺术[M].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农林类高职院校 篇9

1 农耕文化主要内涵的分析

农耕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化的显性文化, 主导文化, 它滋润着中国文明发展的方方面面。关于农耕文化的含义, 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主要有以下方面观点:

第一, 认为农耕文化可以分为农耕实物文化和农耕意识文化两种。所谓农耕实物文化是指以实物形式保留及流传下来的因素。具体形式有农作物、耕作方式、农耕器具、农耕服饰、农用建筑等。所谓意识文化是指建立于农耕生产方式基础而产生的各种意识形态的文化因素, 具体包括对农时节日、农事礼仪、农耕制度、神话谣谚等。

第二, 以现代化农业生产之前为界的观点。认为在此之前为传统农耕文化, 之后为新农耕文化。认为传统农耕文化是以农业生产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它是我国传统社会生活的基本模式, 根深蒂固在国人心中。其特点是以农为本, 辅助以鱼樵, 伴随着读书明理的农耕文化。认为这种农耕文化孕育着民族性格、生活理念, 并且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 还是让人牵肠挂肚。新农耕文化是指现代生产方式下的“三农”文化, 这种文化的基本含义包括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现代方式、绿色生态环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有, 认为新农耕文化有四个要素:尊重土地、尊重环境、现代生产生活观念和文化传承。

第三, 认为农耕文化主要指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 且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文化形态。它时空特征表现为地域多样性、民族多元性、历史延续性、乡土普遍性 (包括民歌、船工号子、花好月圆、人寿等人文理念) , 实践原则表现为天道、地道、人道的和谐观, 趋时避害的农时观, 主观能动的物地观, 变废为宝的循环观, 御欲尚俭的节用观。

第四, 认为农耕文化是指在长期农业生产中形成的一种风俗文化, 以农业服务和农民自身娱乐为中心内容, 集合了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思想, 构成主体包括语言, 戏剧, 民歌, 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 是中国存在最为广泛的文化类型。并认为这种文化存在有其科学的有面, 对农业科技发展有促进一面, 但也反作用于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历史进程。即农耕文化既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结果, 也反作用于农业科技创新, 两者关系紧密。如耒耜的发明应用使男耕女织的农耕时代开始, 洲际引种驱动农耕开放合作思想革新, 石油农业奠定现代农耕文化科技基础, 绿色革命建立现代农耕文化精神实质, 同时农耕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 变废为宝的循环观等, 可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五, 农耕文化不等于农业文化, 是农业文化的一个分支。认为农耕文化是专指人类在农耕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该学者认为, 农耕文化是与游牧文化、海洋商业文化等相对而言, 认为农耕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与中华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他说:考察世界文化的三大类型可知:气候恶劣的草原地区为畜牧业提供了草场, 也为此形成了游牧文化的粗犷豪放的显明品格;海边的海盐, 交通之利为商业发展提供方便, 也形成了海洋商业文化的外向拓展精神;大部分地区地处暖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重要条件, 农耕文化便成为中国最基本文化类型。

通过对上述农耕文化概念的分析, 本文认为, 对农耕文化的理解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1) 从文化内涵的实质看, 农耕文化是人类在从事植、耕、种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 特别与古代农业技术、现代化农业技术紧密结合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的文化形态; (2) 从文化类型看, 是多样化的, 主要包括农耕实物文化和农耕意识文化。农耕实物文化具体形式有农作物、林作物, 家禽饲养种类、耕作方式, 农耕器具, 农耕服饰、农用建筑等, 农耕意识文化具体形式有农事节气、农事礼仪、农事谚语、农事和谐观、农时观、物地观、循环观, 节用观, 民歌、民俗、民娱乐活动和农耕技术, 农耕营销等; (3) 从文化范围看, 我国农耕文化是农业文化的大部分, 是我国农本思想之脉, 是历代文士隐逸情趣之根, 是许多许多人民审美意向所趋。它设计的范围非常大, 它包含了不同地域上的各种农事表现和过程, 如北麦南稻、梯田平川、山野水田及与农耕相关的民俗、习惯、祭祀等。包含了不同形式的劳作, 如刀耕火种、水车灌溉、围湖造田、鱼鹰捕鱼、采桑摘茶、养鸡养鸭等; (4) 从文化发展的地位看, 农耕文化在当前中国仍是影响很大的主流文化。上述对农耕文化的各方面理解看, 他们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令人向往, 吸引人群游玩体验。纵观中国历史, 中华历代文士和现代商海文海民众, 不论何种外因, 失志抑或不幸, 还是基于商海宦海学海的压力、担忧、甚至厌倦, 还是考虑绿色生活背景, 他们都会殊海同归, 内心积淀着农业社会的文化因素, 把田园山林当作现实矛盾对立, 把农耕文化当作神往倾心的对象, 从而农耕文化在当前中国仍是影响很大的主流文化。

2 农耕文化在农林类职业院校发展的思考

农林类职业技术院校作为农耕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新生力量, 在弘扬农耕文化发展过程中, 必须发挥重要作用, 在学校教育教学过程必须多下功夫。

2.1 可设中华农耕文化发展展示区

青年学生由于未进入社会, 对专业技术了解也不够深邃, 可通过设中华农耕文化发展展示区, 引导学生入专业技术之门, 社会农耕之门。中国是有个历史悠久, 文化底蕴深厚的多民族农业大国。展示区可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 综合运用实物突破, 如绘画、雕塑、DV制作等多种形式, 展示中华农耕文化发展演变历程, 以及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文化作品等。在展示中华农耕文化历程中, 可突出农耕技术之发展历程。如介绍伏羲氏教人们“作网”, 开启了渔猎经济时代, “神农氏”教人播种, 神农氏“斫木为耜, 揉木为耒, 耒耜之利, 以教天下”, 开启耕播农业, 同时, 种植业“五谷”和养殖业“六畜”驯化完成, 标志农业生产领域拓展和社会分工初步形成, 并逐渐形成了原始天文, 历法, 气象、水利, 土壤, 肥料、种子等知识和技术。通过展示让青年学生和前来培训的学生, 从农耕文化中感觉到“天地合一”和谐观, 趋时避害的农时观, 主观能动的物地观, 变废为宝的循环观, “因地制宜, 同时制宜”的生产观等, 领悟到这是我国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 是华夏文明的精华。在展示中华农耕文化历程中, 还可突出农耕技术开放交流发展历程, 如介绍我国自汉唐以来, 就从中西亚引进小青、胡豆、胡桃、胡栗等, 到明清时, 从非洲、美洲及欧洲等地引进了红薯、烟草、棉花、玉米、花生等, 让学生和参观者领悟到通过洲际引种, 驱动传统农耕文化开放合作思想革新, 通过介绍第二次农业技术革命———石油农业兴起, 第三次农业科技革命———绿色革命兴起和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向西方国家学习农业科学技术等相关事项, 使我们学生认识到我国农耕文化在现代发展中的不足, 明确虽然在吸收先进文化意识成果有一定成就, 但其基础仍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主, 需大力鼓励技术创新、革新来发展传统农耕文化。

2.2 可设区域乡俗农耕文化展览区

展示区可结合本院校专业实际和区域农业发展实际, 综合运用多种形式, 展示区域农耕文化和校本农耕文化演变历程, 以及与区域农耕文化息息相关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文化作品等。如可突出展示所在区域主要农耕器具、林作器具、农耕服饰、农用建筑等特色农具产品。可构建乡俗农耕文化展览区, 收集、保护、展览传统生产农具和生活农具, 如石磨、石缸、纺车, 水车、翻车、风车等传统农耕农具。可收集保护有区域特色, 专业特色, 并配以相关的使用图片和文字, 用来讲述和展示区域历史悠久的农耕文化历程。这些方式可以使传统农事, 许多农事走近许多都市人们的生活, 可以使前来学习的农民、职业人在回味过去基础上, 珍惜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通过展示让青年学生和前来培训的学生, 深刻领悟到本区域劳动人民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 了解地方农耕特色。

2.3 可设农耕文化参与体验区

作为农林类职业院校, 在带领学生实训、实践的环节过程中, 一定要让学生直接参与种植养殖、参与策划生产、营销、分配等许多管理的环节, 使用传统的和现代的农耕、农艺、农养植树等农耕生产劳作和营销手段。还可以让其他师生、市民利用节假日到体验区自行种植花草、蔬菜或经营家庭农艺农养, 体验农业生产过程, 享受耕作乐趣, 增强体能训练。紧紧抓住青年学生的科普教育, 在生产各个环节中配有动物、植物、工艺的文字图片介绍, 引导学生在休闲同时, 增长知识, 修身养心, 并通过包装创意, 栽培创意, 用途创意, 营销创意等手段, 为农产品注入文化元素, 完成农产品的工艺化过程,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让参与者享乐创意创作的兴奋与喜悦。

2.4 可设农耕文化创作区

纵观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历史长廊, 古代文士的隐逸之趣无不是对人们心目中最典型家园———山水田园的向往, 无不是对山野翠绿, 炊烟袅袅, 小桥流水, 渔歌唱晚, 农舍隐隐, 鸟语花香等这些散发着浓厚乡土气息的向往。在这里, 他们可以欣赏到没有任何污染的自然景色, 感悟宁静淡泊淳朴平和的心境, 领略“男耕女织儿读经”的农耕文化。在这里, 他们不仅体验干农活, 也体会“日出二作, 日落而归”的宁静舒缓生活节奏, 体会水车灌溉、稻田养鱼、采藕摘茶等农耕场面。同时这里, 也是最杰出的文学作品琴棋书画等杰出的创作发源地。所以创作区可设计一些相应的文化创作空间, 筑巢引凤, 进行文艺创作, 包括文学诗歌、书法绘画、雕塑陶艺、音乐舞蹈、民俗民艺、传统武术等。在这里,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保护地方特色文化。

3 农耕文化在农林类职业院校发展基本策略

3.1 重点开发体验式的农耕文化

作为农林类职业院校的学生, 绝大多数是缺乏对农耕文化的深入了解的, 所以要使农耕文化在农林类职业院校充分发展, 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各类农耕过程, 在参与劳作过程中体验农业, 了解农村, 体会当农民的辛苦与乐趣, 体会田园生活中宁静悟然的心理需求。可以通过校内实训分块承包或校外承包形式种养花草、蔬菜、果树;可以通过承包鱼塘养鱼种藕;可以通过到农村与农民签定山地、林地等种茶摘茶, 饲养特种动物, 培育特色植物等形式,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农耕活动。

3.2 强化科技自主创新意识, 提高农耕科技水平

现代农耕技术革命核心在创新。我国农业科技改革重点要解决以下问题: (1) 加快良种科技创新; (2) 突破农产品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 (3) 加强农业机械装备研究; (4) 加强循环农业技术研究; (5) 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研究。要解决农业科技创新问题, 必须引导学生多学多研究本专业有关创新理论、创新内容, 根据专业特色, 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有侧重点地努力强化自主创新意识, 为提高农耕科技水平作贡献。

3.3 重视对传统的精华的农耕文化的保护原则

农耕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 有着几千年的丰厚的积淀, 是我国宝贵财富, 在我国现代化快速发展的今天, 农村、农民、农业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注意并不是任何东西的现代化都是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根本方法是正确对待趋时避害的农时观、循环观、物地观、节用观等。现代科技革命对农业生物改造有深远作用, 但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如良种工程导致生物多样性, 减少环境控制导致农业生物状态变化, 高产模式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 物种改造导致人类自身安全受威胁等⑾, 因此对农耕文化发展同时, 必须重视对传统精华农耕文化的保护、传承。

3.4 重视农耕文化发展的复合性、多元性、社会性原则

传统的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技术结合一起, 使现代农耕生产功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除了为社会提供食品及初级加工原料外, 逐渐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态环境、文化旅游等方面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农耕活动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生态碳素固定作用, 对减轻温室气体效益以及为人类提供旅游观光、求静休闲场所等方面起着多元化态势。

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是劳动密集型技术, 资金密集型技术结合, 是高新生物技术与农业工程技术并举, 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互补, 生产技术与管理技术同步, 物质技术与知识装备相容的产物, 其生物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物理化学技术和管理技术构成一个有机的复合技术体系。因此, 发展农耕文化要注意复合性、多元性和社会性原则, 使传统农耕向现代农耕整体推进, 使农耕不只是一种生产行为而存在, 而是成为社会经济体系的一个主要方面而存在, 一个与社会其他行业紧密相连的行业行为。

4 小结

农耕文化是人类在从事植、耕、种、养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发展的, 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并传承至今, 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紧密结合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其最精华的精神是“天人合一”的和谐观, 这是我国农本思想之脉, 是历代文士和现代许多民众审美意向生活情趣之根, 在当前中国仍是影响很大的主流文化。农林类职业院校作为新时代农耕生产生活技术实践经验的重要传承者和主干力量, 因注意借鉴和吸取农耕文化发展理念, 努力保护传统民俗特色、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农耕文化, 传承和发扬中国优良的传统人文精神, 以保持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发展。

摘要:在对“农耕文化”概念不同理解的表述基础上, 分析“农耕文化”的主要内涵, 阐述“农耕文化”在农林类职业院校发展的主要形式, 并提出了发展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农耕文化,职业院校发展,思考

参考文献

[1]陈艳萍, 农耕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 30 (3) :42.

[2]张丛军, 新农耕文化后浅议[J].山东社会科学, 2011, (3) :54-55.

[3]夏学禹, 中国农耕文化的价值及传承途径[J].古今农业, 2010, (3) :88-89.

[4]宋尚有, 大力发展农业科技, 科学弘杨农耕文化[J].甘肃农业科技, 2010, (2) :3.

[5]卢晓河, 中华农耕文化与古代文土的隐逸情趣[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2010, (1) :55.

[6]许服湛, 中原远古文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83.

[7]曾雄生, 中国农学史[M].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8.

[8]魏玲, 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几点思考[J].理论界, 2007, (8) :235-236.

[9]李勇, 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农村建设的支持作用[J].中国农村科技, 2006, (9) :44-46.

农林类高职院校 篇10

1. 科研培训课程缺乏系统性。

一是缺乏科研学术道德方面的培训课程。如笔者所在的学院, 虽然也会为经管类本科生布置一些课程小论文, 但发现本科生提交上来的课程论文抄袭现象非常严重, 甚至连复制拷贝的痕迹 (如网站名等) 都非常明显, 在本科生阶段, 根本没有学术道德这个意识, 认为复制拷贝很正常,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但又是非常危险的。二是科研培训课程缺乏系统性, 课程数量少。笔者所在的学院仅开了两门与科研有关的课程, 而本科生在科研中所需要的知识如文献检索、问卷设置与分析、调查研究的方法等没有涉及。三是科研培训课程开设时间晚。从笔者所在院校经管类专业开设科研课程时间看, 基本都在大三、大四开设, 这对于在校期间想出科研成果的学生来说几乎没有直接作用。学到的知识也不能运用在暑期社会实践当中或者是考查课论文写作当中。

2. 科研创新竞赛活动缺乏普及性, 大学生参与率较低。

虽然现在各高校包括农林院校各种大学生科研竞赛活动种类、层次都比较多, 但根据笔者跟学生的访谈中发现, 即使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的科研竞赛活动较多, 但真正参与竞赛、参与课题申报、参与课题写作的本科生数量很少。根据粗略统计, 有近86.2%的学生把课余的学习时间都用在复习功课上, 只有7.5%的学生阅读课外书籍, 进入图书馆查询数据、参与科研项目申报或者参加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因此通过举办科研竞赛活动的方式来普遍提高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非常困难的, 通过活动提升科研写作能力的本科生也是非常少的。

3. 毕业论文设计注重形式, 缺乏创新要求。

在现行学分制下, 大学四年, 前三年本科生基本都在忙着满学分, 而毕业论文设计则在第七学期进行, 而这时本科生基本都已忙于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等, 并没有太多的心思在毕业论文设计上。根据笔者指导本科生论文的情况来看, 大多数本科毕业生的毕业论文都是在答辩前一个星期完成的, 而且大多数本科生都是指导老师不断催促下才勉强完成。试想在这么短时间完成的毕业论文肯定质量堪忧, 何谈创新。而且现在一些农林院校基本没有要求对本科生毕业论文查重, 这导致本科生毕业论文抄袭严重, 毕业生也抱着一副应付的心态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4. 学分制下本科生课程繁多, 缺乏科研创新导师指导。

在现行高等农林院校本科生教育中普遍实行的是学分制, 虽然学分制可以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去选修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但学分制存在严重的弊端就是教学与学生教育管理脱节。具体表现在大学任课老师专门负责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及学习成绩考核, 任课老师上完课就离开, 学生课后与任课老师交流见面的机会非常少, 更别说提供什么专业上及科研上的指导, 特别是现在诸多院校办学地点比较分散, 任课老师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或居住离学校较远, 导致学生与任课老师接触不多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的科研互动更加的匮乏。而在学分制下, 学生的教育管理是由专门的辅导员负责的, 从而使得专业教师主体的育人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而专职辅导员由于缺乏对学生课堂表现等情况的了解, 以至于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与管理工作时常常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 更不用说带动学生的科研创新积极性了。

二、科研创新能力培养途径

1. 营造良好的科学研究氛围, 提高本科生科研素养。

农林院校应积极创造有利于培养本科生良好科研素养的环境氛围。以“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主要载体, 以组织本科生参与项目申报、论文竞赛、发表高水平论文等为引导,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研究的兴趣和教师指导学生研究的积极性。同时, 大力宣传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科研活动, 降低科研竞赛活动准入门槛;开展一系列多层次、多方面的科研学术活动;创造机会组织本科生到相应科研单位、科研所现场学习、开阔本科生科研视野, 激发本科生求知欲和科研兴趣。

2. 设置系统性科研培训课程, 并赋予相应学分。

农林院校应为经管类本科生开设一些系统性的科研课程, 开设方式可以多样, 不拘于传统的授课方式。如可以通过科研训练课程交流群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基本技能、基本方法, 了解必须遵守的学术道德规范、政策法规, 了解科学研究的整体流程以及关键环节, 从而形成对科学研究的整体认识和综合性的思维能力。形式可以借助学术QQ交流群、组建科研项目兴趣小组等方式。同时, 应开设科学研究方面的选修课程, 比如文献检索、图书馆资源利用、中外文献数据库检索, 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学科交叉的课程如统计软件应用等。

3. 尝试实行全程化科研导师制, 增强科研导师的指导作用。

全程化科研导师制是指从本科生入学开始, 就为其配备专门的科研导师, 全程科研导师制秉承了导师制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 是科研导师将课堂教学计划和指导学生团队科研项目结合, 跟踪各阶段学生实施创新科研教育人的全过程。全程化科研导师制可以有效克服学分制学生学习、科研分离的弊端, 学生教师由传授型转为指导型, 科研导师负责为本科生把握研究方向;学生由被动接受验证型转为主动参与探索型, 课题领域中充分发挥积极参与性与主观能动性。科研导师通过撰写课题的方式指导本科生开展科研, 将本科生引入科学研究的天地, 本科生可以在科研导师指导下深入问题剖析, 并及时反馈问题给科研导师, 科研导师从中可发现本科生科研存在的问题进而挖掘其科研潜力, 实现提升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科学研究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孕育具备科研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4. 毕业论文设计注重研究内容创新, 不能过分强调形式。

在全程化科研导师制下, 实现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内容或观点创新是完全可行的。本科生从入学开始, 就有科研导师相伴左右, 至少从大二开始, 本科生就可以开始接触科学研究方面的知识, 在参与科研导师课题的过程中, 本科生自身科研素养、科研嗅觉也在不断提高, 甚至本科生可从大二开始就关注自己今后的毕业论文选题方向, 从而可以提前准备, 写出具有创新性的毕业论文。在奖惩机制上, 对学生毕业论文也要有严格要求。可以要求对本科生论文进行查重, 而不是流于形式, 重复率超过10%的毕业论文一律不予答辩;同时加强论文盲审环节要求, 对缺乏创新性或完全不符合本科论文要求的论文一律不予答辩;同时, 鼓励本科生撰写优秀毕业论文, 提高奖金额度, 鼓励本科生创新[5]。

5. 实行相应的科研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大学生科研创新。

上一篇:双边投资下一篇:轮廓曲面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