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初中体育教学

2024-06-26

开展初中体育教学(精选十篇)

开展初中体育教学 篇1

1 初中体育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1.1 现在初中体育教学情况

小学升初中不需要进行体育考试, 但是初中升高中是需要进行体育考试的, 且体育分数还占了很大的比例;在大学中体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 大学每年都会进行体育测试, 不及格对毕业都是有影响的, 而且体育测试的结果都是记录在案的, 找工作也越来越看重身体素质, 所以体育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是很多人都没有真正产生体育很重要的意识, 在义务教育阶段, 体育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门可以尽情玩耍的课程。初中体育的教学中, 大多数的学生只是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步伐活动活动筋骨, 并没有对体育知识的学习有什么兴趣。我国的体育教育存在了太多的问题, 一个主要的问题是初中体育教学甚至没有教材, 学生一个学期结束了书可能都没有翻过, 教材中对体育知识的总结不够系统, 而且书中对相关的动作也不够规范和统一, 而且书中的知识没有层次感, 对每个同学的要求都是一样的, 没有特意针对某个特点而加强训练。

1.2 初中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内涵

分层次教学在体育中的应用就是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和承受能力及兴趣爱好, 给他们分成不同的训练小组, 给予他们不同的训练强度和训练内容, 例如, 体型比较强壮的学生, 可以加强他们在力量上的训练;体型比如轻盈性格比较活泼的学生, 可以加强他们在速度上的训练;不同的训练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强项, 让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 有利于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共同发展。从小学到初中, 面临的不仅仅是课程难度的加大和课程数目的增加, 还面临着中考这一升学的压力, 所以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大增, 身体不能得到及时锻炼会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初中正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阶段, 所以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很重要, 体育课是让学生放松心情的时候, 在压力丛生的初中, 体育课是可以释放压力的地方, 可如果体育课不能让学生充分地释放自己就失去了开设这门课的意义, 所以体育分层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体育课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活力和找到自己的兴趣。

2 初中体育分层次教学的探究

体育是一项户外的课程, 教学活动都需要在空旷的地方进行, 在这样充足的地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 让他们自己选择组员一起练习, 也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鼓励学生努力训练。分层次的教学让学生对体育课充满了兴趣和期待。在教学过程中, 老师跟学校要多跟家长交流, 多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 方便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在同一个体育项目对学生的能力分层次, 进而对训练的强度和目标分层次。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提升。

3 初中体育分层次教学的实践

3.1 体育教学内容分层次

现代的体育教材对学生知识的输入不够有针对性,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所能接受的训练强度就不一样, 所能适应的训练内容也不一样。教材改编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内容, 而且教材的制定太过繁琐, 很多学生都不会去翻阅, 更别说从教材中获取体育知识, 既然出了教材就应让它发挥自己的用处而不是做摆设。而且初中体育课中, 老师所教授的体育动作也是千篇一律, 没有特色, 最主要的是所教的动作都没有统一, 可能换个老师教就发现同一个动作出现了不一样的肢体摆动。

3.2 体育上课方式分层次

老师是学生的指路明灯,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老师提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并根据这些特点给学生制定不一样的学习内容和强度, 对学生体育能力划分层次, 着重培养学生擅长的那个项目, 比如会打篮球的就提高他们的投球率, 教授一些专业技巧;对于体育能力中等的就着重告诉他们体育项目的技巧, 比如篮球打得一般般的, 不急着告诉他们怎么去得分, 先讲好一些基本规则和传球方式;对于体育项目一点不懂的就教些简单易懂的知识。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不一样, 根据每次教授的内容设立相应的目标。

4 结语

总而言之, 分层教学对学生体育的学习大有帮助, 对每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体育分层教学发掘了学生的潜力, 也让学生对体育的学习更加有信心, 激发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共同发展, 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体育专长生。对于老师来说, 体育分层教学也加强了他们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教会学生更多学习体育的方法, 让学生养成体育健身的意识。体育的分层教学也让我国在体育事业上的发展更进一步, 为探索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方向。

参考文献

[1]倪耿.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探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1 (20) :170.

[2]刘云涛.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体育困难生”的体质[J].新课程:中旬, 2014 (5) :117.

[3]沈学良.分层教学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学子:教育新理念, 2014 (10) :90.

[4]刘利华.初中体育教学中开展足球兴趣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36) :160-161.

[5]黄静.初中体育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J].读书文摘, 2014 (12) :154.

初中教学工作开展总结 篇2

一、制订规章制度,让实验室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

⒈遵照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⒉制订学期实验计划表以及周历表。

⒊成分利用了实验室具备的现有条件,用心争取条件改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用心服务于教学。

⒋充分发挥学具作用,结合实验室条件进行分组实验。

⒌做好各类台帐的记录工作。

⒍做好一年一度的仪器登帐。

⒎做好实验室的周一大扫的卫生工作。

二、尽心、尽力、帮忙做好各类实验,努力服务于教学工作

⒈对课本要求做的演示实验,尽力全部开出,并注意不断改善演示方法,取得较好的演示效果。

⒉对分组实验,充分利用实验设备及学生自备的学具按大纲要求开全的基础上,尽量改演示实验为边学边实验,充分让学生动手。

⒊对于课外小实验,认真指导学生完成,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潜力。

⒋开放实验室,以满足课外实验的需要。

三、认真做好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定时的卫生工作

虽然这个学期的教学工作比较繁重,加上学生的课时都被排满,平时几乎找不到剩余的时光来打扫实验室。所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做好卫生工作,这不仅仅节约了学生的课后时光,更加培养了学生的好的实验习惯。

浅谈如何开展初中体育教学 篇3

关键词:目标;内容;方法;改革建议

一、体育教学的目标

学校体育主要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成。体育教学的任务与目标是进行健身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运动教学,课外活动目标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同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来练身和活跃学生生活、协调人际关系。所以学校体育的目标宏观来讲应是促进学生体格体能的完善和发展,培养体育的情趣、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社会情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每一个学生而言,是通过体育达到以下四个目标:(1)身体的发展。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包括适应不同环境不同气候不同岗位的身体和心理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和康复能力,对疲劳的抵抗力;(2)获得良好的运动技能,提高工作劳动的效率,进而提高生活质量;(3)掌握科学的健身养生知识,提高智力素质;(4)培养正确的社会情感,形成民主、公平、竞争的意识,能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概括地说就是:全面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掌握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形成良好个性。

二、现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弊端

中学体育包括理论与实践两大部分。理论课十分抽象、深奥,并且系统性不强,比如针对初一学生讲人体的ATP、CP、葡萄糖、脂肪氧化供能,似乎为时太早,太深奥。实践课包括队列队形、基本体操、跑、跳、投、技巧、支撑跳跃、单杠、双杠、民族传统体育、篮球及韵律体操和舞蹈等。体育课是身体活动课,而身体活动是以身体素质与思想素质作基础的。学生基础不同,要掌握相同的教学内容,这也成了体育教师的一大难点。另外限于条件,体育实践课受场地影响大,背越式跳高少不了海绵包,篮球教学要有很多的球与球场,遇大风、下雪、落雨、强日光,体育课变更的随意性则更大。教学内容完不成,学生身体得不到锻炼,结果体育课成了学校的“搭头课”。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体育课必须改革,与之相适应。过去有的教师上课“放羊式”,因为目标太高无法实现,教师心中茫然学生亦然,场地器材条件差,加之天气等原因,体育课一盘散沙。过去考什么练什么,对于教材规定的十二项必修教材则抛在一边,吏无选修课与素质练习课,仅仅是为应付教学竞赛和教学检查才上几次考试项目之外的内容,学生学得少、练得也不多。因此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三、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

初中学生正处生长发育的第二高峰期,即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学生身体迅速成长,骨胳肌肉发育很快,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都有较大发展,神经兴奋过程占优势,反应快易激动,但心脏发育稍滞后于运动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发育,运动持续能力差,易疲劳。尤其是性机能的迅速发展,体态上出现了新的变化,男女生差别更为明显。男生声音变粗,喉结突出、出现胡须、体型纵向发展;女生月经出现,声音变高,乳腺发育,皮下脂肪增多,身体开始横向发展。生理方面的这些突变,引起心理、行为也发生相应变化:(1)由于体内新陈代谢旺盛、精力充沛,充满朝气,活泼好动,喜爱体育运动及竞赛以表现自己。(2)由于身体发育不均衡,加之中枢神经系统调节能力差,所以动作笨拙、别扭、不灵活,而且容易头晕和疲劳,干事情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3)由于性机能开始成熟,性意识觉醒,开始注意异性,产生好奇心,并且爱表现自己来吸引异性。(4)成人感产生并逐渐对身体形态产生意识,开始评价别人和进行自我评价。同时心理矛盾更为明显,如独立性与依赖性矛盾,自尊心与自卑感矛盾,反抗性与屈从性的矛盾,理想与挫折的矛盾,这些矛盾使他们表现出偏激或逆反心理,所以应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不可打击其自尊挫伤其人格。

四、游戏法教学是比较适合的方法

游戏是一种遵循很简单的规则让人有很大自由活动余地的运动,可以随意支配动作的难易与数量,比如双人摇绳跳,只不允许踩死跳绳,而进出的方向、跳动的次数均不加限制;“网鱼”游戏规定在一定范围内运动,而跑直线还是折线、曲线,是急停急起还是跑跳结合均不加限制,只要跑动者不被围捕者逮住即可。游戏法特点之一是参加者全体在运动,这保证了练习的密度与强度;二是动作难度自己控制。比如“贴膏布”,速度快与追捕者离得远可以多绕几个圈,速度慢可就近处置;三是在练习中学习,不会作游戏的人,只要参加了一次练习,也就会作这个游戏了,学习效率比单纯的组织学生学要高很多。其基本过程是“练习一学习一练习”,实用性大,练习次数多,而不是学示范动作那样“学习一练习”;四是不同气候不同场地条件下均可作游戏,受外界的限制较小;五是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活跃气氛,提高练习效果;六是可简化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兴趣。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应强调让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均有发展,具有个性特长,实施游戏法教学则能很好地吸引学生,使他们感到因为学校里有自己的游戏伙伴,有游戏场所和游戏组织者及参与者,在共同的活动中可以不断了解自己,评价自己,提高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能够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所以,学校体育中应大力推广游戏法教学,尤其是义务教育中,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时期,在体质锻炼的黄金时期,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何开展初中物理概念教学 篇4

1. 运用直观, 抓住本质, 建立概念

教育心理学认为, 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学目的要求, 运用实物操作、模型演示等直观手段进行教学是贯彻“从生动直观到抽象思维”原则的基本方法,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要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 首先, 应联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观察到的物理现象, 列举各种事例并进行必要的实验等, 使学生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 对有关物理现象和过程有了必要的感性认识, 从而建立起对研究对象清晰的正确的表象, 这是形成概念的基础;其次, 概念的形成不是靠材料的堆积, 而是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事实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结果。因此, 应在学生已有充足材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想象、归纳、概括等, 去把握物理事物的本质。所以在概念教学中, 既不能只提供形成概念的事实依据而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活动, 也不能只是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的简单演绎。

例如, 在讲“导体的电阻”时, 先做好两个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让学生清晰地知道:通过同一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亦即对同一导体来说其电压与电流之比是一定值。这时让学生思考:既然对任一导体而言其电压与电流之比是一个恒量, 这个恒量就应表示导体的一种物理性质, 那么它表示了导体的什么性质呢?再进行直观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导体A、B中电流与电压关系的演示:当导体两端电压相同时, 导体A中的电流比导体B中电流小, 表示电流在导体B中容易通过, 即导体B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比导体A小, 从而得出“恒量U/I可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这一物理量。到此, 教师必须进一步揭示恒量比 (U/I) 的本质, 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认识到:当导体两端电压改变时, 通过导体的电流也改变, 但该导体的电阻不变, 从而得出导体电阻是导体本身一种固有的物理属性的结论, 这就抓住了导体电阻概念的本质。

2. 紧扣要点, 反复阅读, 掌握概念

初中学生形成了概念但不等于掌握了概念, 之后还要紧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反复阅读教材, 使学生对概念有较深的理解。

物理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 在概念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如“密度”概念, 一定要懂得不同的物质其质量和体积之比是不同的;而同一种物质, 其质量和体积之比却是一定的。只有从这两个方面来分析才能使学生明白:对一定物质来说, 无论其质量和体积的大小如何, 它们的比值是不变的。这种比值的不变性, 就是物质内质量分布这一本质属性的反映, 叫做密度。理解了这一点, 学生就不会把公式错误理解为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体积越大密度越小了。

在概念教学中除了把握概念内涵, 还要把握概念的外延。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本质属性的一切对象。通常说的概念适用范围就是指概念的外延, 它说明概念具体反映的是哪些对象。例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等, 就是力这一概念的外延。在概念教学中, 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要让学生逐步了解其外延, 通过对物理概念外延的学习, 使学生逐步深化和扩展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反复阅读在概念学习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在学“压强”概念时说:“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表面上看这一概念与压力大小以及受力面积有关, 这就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与实验, 通过讨论方能真正理解压强同力与面积的关系。为此, 我们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透明塑料瓶、一些水和一块海绵, 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用什么方法?按什么步骤?得出什么结论?看能否总结出压强概念的本质。在此过程中教师及时点拨, 学生讨论并反复阅读, 即可抓住压强这一概念的要点, 即压强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且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及时巩固, 抓住关键, 强化概念

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有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这就需要突破难点, 抓住关键。此外, 学习是克服遗忘的过程, 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可知, 要对所学概念及时复习巩固, 克服遗忘, 以达到强化概念的目的。例如在学习“比热容”概念的定义式时, 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 误认为比热容跟热量成正比, 与质量、温度变化成反比。一定要通过及时练习使学生明确比热容的定义式是表示物质本质属性的一个物理量, 就同物质密度以及导体电阻一样。

4. 纵横联系, 进行比较, 深化概念

“联系”是认识、研究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教学中揭示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 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的异同, 从而加深和扩展对所学概念的认识。在初中物理中许多概念之间本质有不同的一面, 又有内在联系的一面, 在教学中既要注意某一概念本身, 又要注意不同概念之间的联系, 采取找联系、用比较的教学方法, 才能使学生区别异同, 防止概念的模糊和混淆。例如“蒸发与沸腾”这两个概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一是发生的条件不同,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 而沸腾只能在一定气压、温度下发生;二是发生的部位不同, 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而沸腾是在液体表面与内部同时发生;三是剧烈程度不同, 蒸发比较平缓, 而沸腾比较剧烈;四是温度变化不同, 蒸发时会降低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温度, 而沸腾时则保持沸点温度不变。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都要吸热, 都是汽化现象。

通过比较, 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 就能使学生分清不同概念反映的本质属性不同, 避免了概念之间的混淆, 这对学生正确理解概念是十分必要的。在热学教学中, 热量、温度、比热容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学生只有认清其间的联系与区别, 才能准确地理解这三个概念。

5. 学以致用, 进行练习, 运用概念

“学以致用”是我们的教学目的, 也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通过运用, 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概念。在运用的过程中, 学生在概念理解上的缺陷才能暴露出来, 便于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加以纠正, 以完善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如在学习“密度”概念后可向学生提问:质量是1kg的钢球切去500g后, 其密度是否有变化?或许有学生回答:质量减少一半后密度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了。这时就要引导学生分析, 物体的密度是否与其质量的大小有关?通过分析让他们悟出密度不会变化的道理, 从而加深了密度是物质固有属性的理解, 也对学生的分析方法进行了初步训练。

6. 分层教学, 注意阶段, 完善概念

教育学告诉我们, 教学中要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 这也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规律。讲物理概念必须循序渐进, 注意概念形成的阶段性。因为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只能从简单到复杂, 逐步加深, 不可能一下子就理解得很透彻, 故概念教学要分层推进, 不可操之过急。

如何开展初中英语的写作教学 篇5

摘 要:《英语课程标准》对各个年级学生“写”的技能提出了明确目标。但一提起写作学生们就犯愁,甚至一字不写,有的干脆放弃。英语写作水平是评价一个人英语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也是学习英语的重要途径。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写作是作为重点内容进行教学的,但是很多中学生对于写作非常没兴趣,归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发现写作的乐趣。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交际,采用书面形式进行信息传递更是交往中心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中,写的难度最大,这种技能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而是整个中学阶段长期的任务,本文就英语作文教学当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在写作教学方面的几点看法。

一、加强写作练习

写作练习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如果能够保持好这个习惯,英语肯定会发生质的飞跃的。很多事实证明,写作的重要性是其它学习方法不能匹敌的。一些学生在刚入学的时候,由于小学英语的基础很差,所以他们都为自己的英语学习感到焦虑。后来老师告诉他们只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写作,英语水平肯定能够赶上。部分学生坚持了,部分学生没有坚持下来。没有坚持下来的学生认为,他们在通过每天刻苦练习之后发现,自己的成绩还是停留在原地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他们就放弃了。然而,过了半年的时间,这些学生的英语成绩发生了巨大的滑坡现象。这时候,他们才发现自己错了。而那些始终坚持下来的学生的英语成绩在开始维持不变了很长时间,之后发生了质的飞跃,他们的英语成绩不仅赶了上来,还名列前茅。这个事实告诉我们,英语学习的最终方法还是刻苦的坚持。

二、教师要重视写作教学,帮助学生培养写作兴趣

初中英语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写是说的书面表达,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说把需要写的内容表达出来,但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却是一定要进行书面写作的,这也是初中英语教学大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就是说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扫除英语上的所谓的“文盲英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英语写作教学,引导学生树立起英语写作的信心,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比如,七年级教材中有许多有趣的图片,要求学生看图说话,学生对图片内容感兴趣,就会吸引学生去进行思考和创作的欲望,也会让学生感到英语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从八年级开始教材中就要求学生按照单元课文中的内容,采用不同的形式编写短文,这时教师就可以从易到难,先让学生写一些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或学生特别感兴趣的事,要求每周写一篇;直到九年级则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注意写作技巧,并能布局谋篇,在技巧的训练和掌握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充分认识到英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及其特点

中考试卷中作文的分数比重在不断增加。不少英语老师虽然也认识到英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但是还仅仅是停留在思想认识的层面,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还没有将英语作文教学提高到应有的位置。这是因为,不少英语老师认为作文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展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时半会儿的努力,不会有什么起色。所以不少老师对作文这一块基本采取了不作为的态度。初一初二阶段,老师不够重视,初三年级,两极分化严重,老师又认为来不及了,听天由命。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毋庸讳言,不少老师本身在英语写作这一方面的能力就有所欠缺,所以在要求学生写作,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缺乏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所以有意无意地淡化了作文教学。

其实,和汉语作文一样,只要我们老师指导得当,训练有素,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能够有一个很大的提高的。这需要我们英语中老师将听、说、读、写等方面结合考虑,多读,多说,多背,自然能提高写作能力。将写作教学孤立起来,为写作而写作是很难提高的。另外,我们初一到初三的老师要紧密配合,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真谋划初中生作文教学的三年规划,杜绝急功近利的思想,给足作文教学的时间,在相应的教学阶段,施以不同的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规定不同的内容,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学会写,喜欢写英语作文。我们的教学也就成功了。

四、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词汇匮乏是妨碍英语写作的最大障碍之一,有话想说,无词可写是大部分学生的苦恼。英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减小写作障碍。掌握了大量的词汇,打好语言能力基础,对表达文章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奠定了基础。在写作初级阶段,教师应训练学生从丰富和生动的语言范例中发掘写作资源,还必须加强基础语法与句型的训练,同时注重汉译英与造句的练习句子是作文的基本单位,加强词汇教学,让他们在作文训练和评改中受到启迪、思维得到锻炼,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究,使学生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所掌握的英语知识进行高品质的英文创作。从而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五、多方切入

作文的题目取材之广泛决定了我们没有办法靠“猜题”来博得成绩,如何运用优先的教学资源面对无限的题目范围,是教师必然面对的教学问题。在笔者看来,完全可以“一文百用,多方切人”,就是同样的内容换个开头结尾,就变成了另一篇文章了。在教学当中,只要切人的角度略做调整,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例如一篇关于业余时间“My spare time”文章,可以分别套用在体育、娱乐、学习、参观、聚会、饲养宠物等多方面的写作上。

写作是体现一个人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提高写作水平可以成为自己的工具,对将来的求学和发展都有积极意义。初中的学生正如初升的太阳一样,充满着朝气,同样这也是学习的最好阶段。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成绩和能力,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

参考文献:

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篇6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52-01

当前,计算机与网络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贴近,网络电话、智能小区、网上银行逐一亮相,再加上各种商家和新闻媒体的推波助澜,使人们清醒的看到:不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基本技能,将难以在现代信息社会中有效地工作和生活。学习电脑要从娃娃抓起,信息技术学科教育己成为中小学的必修课之一。

一、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首先应当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初次接触计算机课程,会感觉计算机很神秘,对这个“怪物”充满了好奇心,很想知道它是怎么工作的。因此,必须抓住这个机会,培养起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觉得计算机很有趣,恨不得马上学会计算机的操作。

例如在学习Flash时,一上课就给学生讲些专业术语、图层、背景等时,学生会有很茫然、不理解。于是我为了让学生对Flash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讲新课前先用Flash做了一个漂亮的水滴波纹、把正方形变成圆形及小鸟越飞越高的动画,上课时先给大家播放,只见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背投上,个个满怀着好奇、喜悦、兴奋的表情看着动画,这时我告诉他们这是老师通过Flash软件做出来的,从现在开始老师要教会你们做动画,你们也能做出美丽、漂亮的动画,学生们一听个个兴奋起来,对Flash产生了兴趣,大家都静静地、聚精会神地听我讲每一个环节,跟着我学习每一个步骤,最后这节课上得很成功,学生们都理解和掌握了基本要领。从这节课中,我深深感受到兴趣的重要性,更体会到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这一说。

二、结合多媒体课件,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

多媒体课件以其生动的图像、声音等效果已越来越受到各学科教师的欢迎。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讲的作用,在课堂上多是利用粉笔、黑板,教学过程显得非常单调;而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学生有新颖感、惊奇感、独特感、直观感,更可以使学生手、脑、眼、耳并用,并能唤起学生的“情绪”和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三、分层次教学,耐心辅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感

目前,计算机在我国处于普及阶段,很多学生家里都有电脑。有些同学参加过这样或那样的培训班,但是也有些同学从来没碰过电脑,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电脑水平参差不齐的现象,给中学的计算机教学带来一些的困难:有基础的学生“吃不饱”,很容易失去上课的兴趣;而后进生因“吃不了”常常会失去了信心。而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是让同学们认知计算机,培养同学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开始学习新的知识内容时,先测试一下,基础薄弱的学生按教材学习,从易到难,逐步认识、使用计算机。对教材所要求的内容非常熟悉且操作熟练的学生,在完成当堂练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兴趣,给她们安排另外的任务。

学生在上机过程中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有些难度和深度,有的非常容易,中学生是个独特的群体,有着不同于成年人的心理,敏感而脆弱,很容易失去兴趣和信心,一般来说,对学习内容了解了,懂了,有学习成果了,自然就有了自信心,兴趣也就随之萌发、高涨。作为教师,一定要注意聆听学生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根据情况做出不同的解答。整个辅导过程中,老师要站在与他们平等的角度,切忌不耐烦,也不要因为问题简单而嘲笑、训斥学生。

四、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技能

虽然我们的教材在课程上安排的比较全面,但是学生觉得易学又常用的是中英文输入.所以,每次上机,大多数同学都是练习打字。对他们来说,学会使用计算机而仅仅是指会打字罢了.而对于其它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则掌握的不是很好。所以在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全面地掌握计算机各方面的技能,使学生能熟练地对计算机软、硬件资源进行合理而有效的管理。针对这一问题,每次上机前我都要求学生写上机操作报告,使学生了解通过本次上机需弄清哪些问题以及操作的步骤等等,学生上完机后还要写总结。这样不仅能起到规范上机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个性发展的空间。

五、做好阶段性小结

对学生进行单元或阶段性的小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因为通过测试,不但可以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也可以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六、做好教学过程设计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聪明才智,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发明,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动力,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从问题的引入和学习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引人入胜的开题,生动活泼的学习活动,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我对这一点很有体会,因此,我非常重视每次课引入任务的设计,常常为设计一个任务苦思冥想,力争每节课都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初中英语课堂如何开展口语教学 篇7

一、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想说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说的都是母语———汉语, 使用英语的场合非常少, 这种语言环境的缺乏给初中学生的口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很多学生根本就没有开口说英语的欲望, 或者说不敢开口, 怕被嘲笑。因此, 在初中英语课堂中, 必须要营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一) 教师坚持用英语教学, 发挥榜样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 我们的生活环境很少有说英语的机会, 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模仿对象。因此, 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要口齿清楚、准确得体地说出流利的英语来, 既要符合英语语法及表达习惯, 也要注意课堂用语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用流利的口语、优美的音色“征服”学生, 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开始用英语组织教学时, 可能会出现一些障碍, 如学生听不懂, 没有回应, 课堂环节不流畅等等, 但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时间长了,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口语表达产生浓厚的兴趣, 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口语水平。

(二) 创设民主、宽容、和谐的口语交际环境, 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

由于缺乏英语交流的环境, 我们的学生都羞于开口说英语, 怕自己说错, 被老师和同学们嘲笑。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要保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使他们甩开沉重的心理包袱, 创设民主、宽容、和谐的口语交际环境, 鼓励学生大胆说英语。因此, 在英语课堂上, 教师要营造一个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 要以朋友的姿态平等地面对所有的学生, 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 以鼓励、表扬为主, 使学生以一种放松的心理状态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 放开胆子, 敢于开口说英语。当然, 学生在用英语说话时, 肯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 这时教师不要急于打断学生的发言, 否则会使学生产生胆怯心理, 要等到学生发言完毕, 在鼓励和赞许的同时, 以委婉的口气指出其错误以及改正错误的方法, 使学生获得积极的、进步的心理体验, 从而产生说英语的自信。

(三) 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 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初中学生之所以不愿意开口说英语,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感觉英语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与自己的生活没有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 利用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 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比如在学习七年级上册“U nit3 Thisism y sister”时, 我就要求学生走上讲台, 向全班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下他们的特点, 让同学们了解他们。因为说话的内容是学生最熟悉的东西, 所以学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都争着走上讲台发言。这样在愉快的气氛中, 学生不仅巩固了学到的英语知识, 而且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

二、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口语训练, 让学生会说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此,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进行语言交流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口语训练。

(一) 情境对话法

在中学教英语材里, 对话课文占很大一部分, 讲对话课文时, 教师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 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 利用人物角色的对话来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如在教学“G o shopping”的对话时, 我就事先准备好了很多道具, 在讲解完语法知识后, 就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 模仿他们进行买卖东西的表演, 可以只照搬课本的对话, 也可以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表演内容进行扩充。这样学生的情绪一下被调动了起来, 纷纷进行对话练习, 并且开动脑筋, 扩充对话内容, 一节课下来, 对话内容大多数学生都能琅琅上口。情景对话的实践活动, 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而且激发了学生进行口语学习的兴趣。

(二) 复述法

所谓“复述法”, 就是指学完一篇课文后,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文章大概内容复述一遍, 这样的复述不要求面面俱到, 只要学生说出文章概要即可。在教学一些故事性很强的课文时, 学生要想复述故事, 首先要记好课文的内容, 然后是熟悉课文里的一些词组、句子, 这样才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册“U nit4 H e said Iwas hard-working.”时, 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将故事从头到尾再讲一遍, 要求把时间、地点、事件、结果陈述清楚。学生不仅学会了转述他人的话,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能力。

(三) 讨论辩答法

这种方法通常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即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让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讨论, 对不同的观点进行辩论, 最后自己对问题做出解答。如学习八年级上册“U nit4 H ow do you getto school?”时, 学生可以对自己的上学方式进行讨论, 也可以对不同的交通工具 (自行车、公共汽车、火车、飞机) 进行讨论, 比较一下不同地域学校生活的不同之处, 并且针对本地的交通状况, 对学校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样的讨论, 让学生畅所欲言,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而且扩展了学生的思路,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正确评价学生, 让学生坚持说

一个正确、积极的评价, 可以让学生保持浓厚的“说”的欲望,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一个生硬的批评或负面的评价, 可能使学生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 就此消沉下去。因此, 教师必须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正确评价学生的表现, 对待学生表现优秀的地方, 要不吝惜给予肯定、鼓励、赞赏, 以促进、激励学生的学习;对于学生的错误, 要委婉、含蓄地指出, 并帮助学生改正, 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多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 即利用名人学习英语的小故事或者是身边的榜样来激励学生, 使他们产生对成功的渴望并为之努力。

开展初中体育教学 篇8

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育课的重要性

传统观念中体育课被视为副科,不被社会、学校、家长重视,升学率和文化课考试成绩一直是全社会和学校管理者的指挥棒,这种观点在农村尤其突出。在考试成绩决定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的情况下,体育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课程,体育课就是可上可不上,有时甚至成了“玩”的代名词。学生整体缺乏体育锻炼的意识,对体育课热情不高,能参与锻炼的项目仅仅局限于广播体操和眼保健操,体育课堂上则敷衍了事,有的还以各种理由请病假,不愿参加体育课。再加上一些教师为了考试出成绩,大量占用体育课的时间。所以,在不少农 村中小学,体育教学早已名存实亡。贯彻新课标,就要彻底转变社会、学校、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认识,改变传统观念,明确体育教育对学生智力发展、体质增强、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的培养,以及锻炼意志、陶冶情操的促进作用。树立正确的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使更多的群体关注体育、支持体育。

二、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受陈旧观念、师资力量、教学器材等的影响,农村学校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手段单一,有人开玩笑说体育课是“一个哨子,两个球,学生老师都自由”,甚至有些时候是放羊式的教学,无组织更无效率。教学内容重复,无创新,提不起学生兴趣,或者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要 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必须做到丰富教学内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对学期或学年的授课内容做合理安排,合理设置田径、球类、体操、民族特色运动项目及其他健身娱乐类课目,避免单一性,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将多媒体引入体育课堂教学。多 媒体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声情并茂的特征,尤其是闭塞落后的民族地区,在学生对体育运动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将其运用到体育课堂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理论知识纯粹靠教师口述,学生听得云里雾里、概念模糊的情况。教师制作课件时可将这些抽象的理论知识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方式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加深理解和记忆。动作技能的教学尤其需要采用这种方式,如讲解蹲踞式起跑,几个关键性动作及其连贯性动作可通过几个图片展示和视频放映,让学生通过观看和讲解,理解、揣摩动作要领,进而能够得心应手地练习。

三、改进授课方法,采用参与式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变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为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中来,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带动学生进行积极地思维。教师则 根据学生 所提问题 进行整理、删改、示范、讲解,最后很自然地引出正确的动作 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愉悦气氛中获得知识。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问题,不仅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思维、公平竞争、彼此交流的活动过程,而且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 等,同时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体育设施资源

我国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水平不一,城市与农村的学校体育器材设施配备差别大,落后的农村中小学更是如此。因此,体育设施 资源的开发,对农村中学来说更具有重要的课程价值和意义。其开发思路主要有:1体育器材的一材多用。2制作简易器材。3合理布局,使用学校场地器材等。从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看,要使田径、篮球、足球等这些竞技类体育项目尤其是体操项目类的器材达到标准,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可以大力发展一些易于开展的项目,还可以利用当地学校的地形地貌开展一些如越野跑、定向运动等体育项目,鼓励学生勤工俭学,自己制作简易器材,形成有农村特色的地方教材。此外,不同民族 地区举行的那达慕大会、香巴拉节上的民族运动项目等都可作为特色教材使用。学校通过开发这些教育资源可以弥补当地教育资源的短缺,为体育教学服务。

摘要:民族地区体育教学落后,要转变观念,尝试有效开展体育教学的方法,充分开发利用现有的体育资源,为促进民族地区农村中学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教学改革作初步探索。

足球教学在初中阶段的开展 篇9

采用初中足球教学, 或许是通往理想境界的一个不错的方法。实践已初步证明, 该方法能促进足球运动在学校的开展, 为足球普及、培养足球苗子、培育足球观众打下一定的基础。

笔者做过问卷调查, 面向初中生发出1 2 0份问卷, 收回116份有效问卷。有54.2%的学生对足球教学运动选择了“非常喜欢”和“比较喜欢”, 3 8.5 5%的学生选择“一般”, 选择“不喜欢”和“很不喜欢”的仅占7.2 5%。这说明了在初中阶段开展足球教学运动还是很受学生的欢迎。

这就是希望之所在。笔者根据自己驰骋赛场多年的经验体会到, 在激烈对抗的赛场上, 瞬息万变的攻防转换, 技战术的发挥, 队友之间的配合是不需要动脑子的, 技术发挥必须形成条件反射、下意识、或者说本能, 战术配合必须与队友高度信任、默契。赛场上没有供你逻辑思考、动脑子的时间。激烈的对抗中, 运动员一思考, 上帝就发笑。这种说法似乎有违医学上所谓神经高级、低级活动的论述, 可是对运动员来说, 反而是一种高要求, 必须从娃娃抓起, 通过多年的反复训练才能达到上述所说的“下意识、本能”。

论述足球应从青少年抓起的各式文章汗牛充栋, 从运动学、成材规律学、到心理学、甚至拓扑学不一而足。限于篇幅, 本文不打算拾人牙慧, 直接就从如何“做起来”入手, 就教于大方之家。

如何在初中阶段开展足球训练?

形成共识, 建立足球人才培养体系。所谓体系就应该是立体的, 成系统的、涵盖各有关方面的网络。这个网络是有效的, 上下贯通, 能达到一呼百应联合行动的目的。这个体系应该包括:

(1) 健全组织, 领导得力。首先国家体育、教育职能部门应设置一套专职班子。这个班子专门抓青少年足球运动训练, 其指导思想必须明确, 制定规划必须科学、切实可行, 而且长抓不懈, 务必真正见到成效。不得不指出, 我们国家的体育决策往往和应试型的教育制度一样, 受着金牌战略的制约, 奥运会上哪样项目有可能拿金牌, 就在那个项目上狠下功夫, 有没有群众性的运动基础则不在考虑之列。表面上看,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取得全球金牌第一。但是, 没有人会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体育强国, 因为没有广泛的群众体育活动作支撑, 基础是脆弱的, 勉强上去迟早也得掉下来。正因为如此, 所以从事培养青少年足球的班子更需要改变观念, 不要形象工程, 不要急功近利, 耐得寂寞, 踏踏实实从基础做起, 打牢基础, 着眼十年以后, 或更长时期, 使中国足球真正冲出亚洲, 走向世界。

(2) 建立试点, 培育骨干, 带动整体。基层, 主要是指初级中学, 要有历史责任感, 特别是体育教师, 要以铁肩担道义舍我其谁的信念, 为振兴中国足球投身教学。突出重点, 将足球活动融入到青少年体育活动中。在试点的基础上, 总结经验, 以点带面, 蔚然成风。笔者曾在博茨瓦纳街头看到男孩子们盘球上学, 嬉戏踮球, 那球如同粘在身上, 水平几乎与中国专业运动员不相上下。不由让人喟叹, 在非洲足球最落后的国家, 孩子也竟能如此, 由此观止, 那足球强国青少年足球活动如何?不言而喻。

遵循客观规律, 合理组织教学。遵循客观规律, 就是遵循足球为了增强其对抗性、观赏性而制定的规则, 并由此而带来的变化莫测的足球技战术。就是遵循青少年处于第二性发育期, 运动神经发育尚不完善, 行为动作往往不够协调, 追求新奇而又不能持之以恒等生理、心理特征。

足球技术具有动作复杂, 种类繁多, 内容丰富。动作组合多变等特点。而且足球技术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大习惯用与控制物体的脚、躯干和头来完成的。因此, 在足球技术教学的安排上, 我们首先安排熟悉球性的教学和练习。并在每一次课的准备活动中用熟悉球性的练习代替过去传统的跑步、徒手操, 使熟悉球性联系贯穿于整个技术教学中。这样既充分发挥熟悉球性练习对整个技术学习和掌握的积极促进作用, 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足球技术教学中, 我们要注意掌握一个原则, 初学技术阶段先教单个技术动作, 多次练习后, 再将多个单个技术动作衔接起来进行组合练习。另外, 教学中我们不仅从方法手段上进行优化, 而且注意从理论上进行强化, 使学生从理论上理解足球技术之间的有机联系, 把握住足球技术本身的内在规律, 自觉、积极地投入练习。这样既能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让学生练习于游戏之中。由于足球教学中技术动作规范程度要求高, 攻防技术多变, 并对身体素质、战术素养有较高的要求。因此, 教学活动中易于造成刻板、沉闷的气氛, 然而, 足球技术教学又需要轻松的环境, 过度压抑的情绪, 不利于技术动作学习。为此在教学中将技术教学与各种游戏相结合, 寓教于乐, 既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如在准备活动中进行“踮球计数”, “踮球比远”等。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欲望。为了使技术教学形式多样化, 对于重复多次的技术动作教学, 笔者在教学中, 多以游戏形式进行, 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巩固技术动作。如:运球迎面接力变向运球接力, 圆圈运球接力, 传球比赛, 踢准比赛和传抢游戏。在足球教学中适量穿插游戏对培养学生兴趣、习惯和足球意识有积极作用, 对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显著效果。

着眼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初中生有着求新好奇的心理特征。好奇心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探索事物或获得知识的认识需要。足球运动深得学生的喜爱, “爱好是最好的老师”。要学好足球运动的技术、技能, 还须下一番苦功夫, 通过接触足球熟悉球性, 发掘学生探索足球运动的乐趣, 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善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 体育课的质量好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体育课教学的计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一定要在教学中起到主导的作用, 努力营造优化课堂教学气氛, 使学生的情绪处于适度的亢奋状态。学生与学生, 学生与教师在认知上相近, 情感上相融, 心理上互动, 课堂气氛活跃, 认知、操作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和提高, 才能使学练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2) 放手让学生先做尝试练习。“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通过自学, 和教师有目的地指导, 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 又由理性认识回到了实践中来, 教学中在学生尝试练习时, 有意识采取“放”的方法, 让他们在练习中“逞能”, 充分表现自己, 从而充分调动其主动性, 积极性和创造性。

(3) 灵活安排尝试过程。由于体育课教学受到一定的时间、空间、场地器材的限制, 学生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一定的知识、技术技能。针对受教育者的特征, 按照足球教学的顺序, 科学合理地安排尝试过程。导入新课应比较全面、具体、详尽, 练习的量, 在尝试过程中应因各人的运动能力, 运动阅历和运动水平而体现差异, 各有所侧重。在尝试足球比赛时, 重点安排踢球、运球、停球、头顶球等基本技术的灵活运用, 不急于破门得分;在尝试过程中, 要练习踢球、头顶球到位, 运球、停球自如, 多做传接配合, 发挥集体配合的作用, 进而培养足球的整体意识。在同一教学目标教学时, 灵活安排每节课的尝试过程, 使学习的主体——学生感觉到教学内容常变常新, 新的活动、新的东西、新的收获。

足球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只有学生对足球产生了兴趣, 才能做到学而不厌, 练而不倦, 教学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初中足球教学法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抓住最佳教学时机, 有力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及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养成, 迅速地提高学生足球运动能力, 提高足球运动的鉴赏力, 培养团结协作, 勇于进取的精神。坚持下去, 就是振兴中国足球的通衢大道, 迈进足球强国之门。

参考文献

[1]王祥.浅谈初中学生化学学习策略的训练[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04 (2) .

[2]鲁兵.分层教学法在高校足球选项课中的运用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7 (1) .

[3]陆明辉, 吴燕波, 杨里平.论利用教学比赛提高足球普修课教学质量[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4) .

[4]汪伟, 汪源.论“合作”教学法在高校足球技术教学中的效应[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3 (4) .

[5]袁玉涛, 田振生, 张明强, 马建龙.足球课实施目标教学的实验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农林教育版) , 2004 (1) .

[6]江建华.领会教学法在足球教学中的运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2 (5) .

[7]丁斌, 盛建国, 王虎.叠加式教学法运用于足球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4 (1) .

初中体育开展篮球教学的几点看法 篇10

一、篮球课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现状

在初中篮球教学是一项普及程度比较高的体育 项目。学生接触篮球的时间是比较早的, 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篮球或者很喜欢打篮球。学生对篮球的兴趣非常高, 这都是因为篮球运动本身的竞技性和娱乐性。虽然篮球运动比较普及, 但是同样也存在一些问题。就是篮球运动没有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 体育课堂时间较少是其中一个原因, 而教师没有重视在体育运动方面对学生进行有必要的技巧指导也是其中一个原因。因此很多学生在打篮球的时候, 除了运动的规则之外, 没有其他技巧方面的知识, 这就影响了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发挥, 同时也限制了篮球运动对学生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使篮球运动变成了一项简单的跑跳运动。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更应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寻找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篮球运动, 并懂得用有效的方法来打好篮球。

二、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寻求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1.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篮球是一项实战要求高的运动, 如果教师只是注重理论讲解和规则说明, 而没有让学生通过实战的方式来获得训练, 那么永远都会是纸上谈兵, 对学生的提高没有一点帮助。因此, 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教师要有效地组织学生观看篮球比赛, 在观看的过程中讲解一些相关的理论和技巧, 同时加强训练, 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教师只要善于利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 就可以轻松地完成这一点。这不仅可以有效地进行篮球教学, 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2.以篮球教学来发展学生的个性

在篮球运动中, 不同的位置有不同 的打法, 在场上每个队员必须各司其职, 共同发挥重要的作用。那么在篮球运动中就会有不同的位置, 其作用也是不一样的。要发挥出一个团队的优势, 教师就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把不同性格、不同能力的学生安排在不同的位置上, 让学生能够充分认识自己, 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 这对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3.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篮球是一项团体的运动, 并不是一 个人的表 演, 靠一个人是无法赢得比赛的, 同时也会失去团体运动的意义。如前锋、中锋、后卫, 不同的位置需要在比赛过程中紧密配合,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潜力来适当地调整好队形, 通过小组对抗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篮球实战能力。女生也可以组建篮球队, 还可以组建 啦啦队, 分工不同, 但一样可以很好地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运动中来。这样, 每一个学生都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并在这项运动中逐渐建立起默契, 提高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注重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 评价体系是课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没有一个有效健全的评价体系, 那么就很难发挥出评价体系应有的导向作用, 教学的效果将会受到影响。在篮球教学中也是一样, 针对篮球教学的一些特点, 教师同样要重视建立有效的篮球教学评价体系, 通过该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 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学习篮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提高篮球运动的技巧, 增强体质。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篮球运动的评价体系, 并没有一个固定的量化标准。比如说可以从一些基本的技巧方面进行评定, 像运球、传球的技巧, 还可以从团队的合作能力方面进行评价, 如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参与的积极性以及个人能力的发挥。有了这样一个健全的评价体系, 学生必然能在有效的引导下学好篮球。

上一篇:四象限变频器下一篇:二连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