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心

2024-06-01

诗心(精选十篇)

诗心 篇1

让我们先来看看中考考查的题目, 第一题是概括采莲女的形象特点, 第二题是从修辞角度赏析“芙蓉向脸两边开”的妙处。第一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人物形象的把握。第二题考查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题目并不难, 考生为什么会束手无策?让我们从平时的诗歌教学中寻求答案。

纵观初中诗歌教学, 教师忙于肢解活生生的艺术品:解释词义句意, 挖掘典故修辞, 机械地归纳思想感情, 生硬地照搬赏析文字;而学生学 习方式就 简化为一 个字“背”:背诗句和作者, 背翻译, 背名句的赏析, 背修辞的作用, 背诗歌的思想感情;教师就诗论诗, 缺乏拓展归类意识, “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学生缺少感悟, 不会运用, 自然“一叶障目, 不见泰山”。初中诗歌教学, 尴尬地成了语文课堂改革遗忘的角落, 变成了最没有诗意的课堂, 又怎能承载课标中“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重任!

新课标呼唤诗歌教学回归诗歌的审美本性, 营造诗的意境, 激荡诗的情感。笔者在实践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提高初中诗歌教学质量。

一.以作者为着眼点选择拓展材料

解读一首诗词, 知人论世的方法必不可少, 一篇诗词作品是作者在某个特定时空的情绪宣泄与情感表达, 以作者为着眼点进行拓展延伸不失为一种解读诗歌深层意蕴的好方法。

(一) 从同一作者层面展开

同一作者在不同时期的诗作, 凸显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内核。拓展延伸时若选用同一作者的作品相互印证, 就能引导学生读懂一个作者, 读懂一份情怀。

笔者在教学《江城子·密州出猎》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并学习苏轼乐观旷达地面对人生磨难的精神, 设计了“吟诗诵词――探人生轨迹”的环节, 链接了词人不同时期的诗词作品。

被贬密州: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 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被贬黄州: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浣溪沙》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被贬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 不辞长做岭南人。《惠州一绝》

被贬琼州:垂天雌霓云端下, 快意雄风海上来。《儋耳》

在本课最后的拓展延伸环节, 又与苏轼的另一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进行对比印证, 引领学生全面了解苏轼的词风和人生际遇, 前者是其豪放词的代表作, 表达的是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后者是其婉约词的代表作, 表达了对亡妻深情地悼念。而无论是豪放还是婉约, 都是苏轼一生命运多舛却心怀豪情的印迹。两首词的互证, 教师就把苏轼这个人交代给了学生。

在2008年浙江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武陵春》教学课例中, 老师采用了将李清照南渡前的《如梦令》 与南渡后的《武陵春》进行联类比照的方法, 经过点拨启发, 帮助学生领悟这首词作中作者度尽劫难后孤独寂寞、感世伤怀的凄冷美, 并深层地把握了作者南渡前后词风改变的社会和情感因素。

(二) 从不同作者层面展开

所谓诗外有诗, 不同作者可能写出题材相同, 情感相通的诗词作品, 也可以写出题材相同、情感或境界不同的诗词作品。学习中若以诗带诗, 把不同作者相关的诗词优化组合, 既加深对原有诗词的理解感悟, 又丰富拓展学习内容, 相互引证, 相得益彰。

1.不同作者的相同感受

以《武陵春》为例, 教师为了引导学生体会“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 许多愁”中写“愁”的独到之处, 链接了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三位作者虽愁思不同, 但都愁情浓郁。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 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 而李清照呢, 别出心裁地称出了愁的重量。链接喻愁的经典之句, 既让学生体会到诗词作品中喻愁意象的丰富, 也充分感受到了李清照特有的才情。

2.不同作者的不同感受

以送别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 在拓展延伸环节可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进行对 比阅读。历代文人赋诗送别, 大多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样, 表现离别的忧伤和对友人深情地劝勉, 这属惜别。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 作者王勃却以开阔的胸襟, 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慷慨激昂, 鼓舞人心, 这叫壮别。从而让学生体会作者的人生境遇、时代的烙印与价值取向不同, 诗歌的情感与思想境界就会不同。

二.以文本为着眼点选择拓展材料

(一) 延伸同题材的作品

古诗词以题材分类, 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羁旅思乡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爱情诗、送别诗等。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 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笔者教授崔灏的《黄鹤楼》时, 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对比阅读。 这种题材的诗作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 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 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这样的拓展延伸是对古诗词题材建构和归类的过程。

(二) 延伸同主题的作品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通常“逐首教学”, 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改变传统的模式, 资源整合, 主题凝聚, 学生就能在把握基点中生情。同主题的作品可以是同一作者的, 也可以是不同作者的。

执教《登岳阳楼》时, 笔者链接了杜甫其他的诗句, 让学生充分感受其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花近高楼伤客心, 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 在万方多难之时、流离他乡之际登楼, 触目之繁花却引发诗人为国难而不能释怀的忧愁与伤感, 以乐景写哀情。“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借花鸟抒写对国事之悲, 本是赏心悦目之花鸟, 竟见而溅泪, 听而惊心, 其悲伤与忧虑何其深也!“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人历经痛苦生活, 其内心奔放的激情、火热的希望、济世的情怀流于笔端!作者以关注天下、关怀民生的情怀抒写安史之乱带来的劫难。空间在变, 时间在变, 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却一如既往!通过链接, 学生也深受感动, 收获了赏析诗歌的方法, 领悟了诗歌的内涵。

(三) 延伸表现手法异同的作 品

表现手法是指把形象思维的成果用一定的手段表现出来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方法, 又称艺术手法。诗歌的表现手法包括赋、比、兴、寓情于景、借景抒情、象征、夸张、对比、反复、白描、衬托、反 衬、想象、联想、照应、渲染、虚实结合等。在诗歌教学中, 如果说知人论世的方法是正面解读诗歌的原配钥匙, 那么在表现手法上进行拓展延伸, 则是找到了巧妙解读诗歌的另一把钥匙。双钥合璧, 传递出强大的正能量, 引导学生更敏锐地鉴赏诗歌美点, 更准确地把握诗歌形象, 更透彻地体察诗歌意蕴。

2012年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考查王昌龄的《采莲曲》。这首诗描写了采莲少女勤劳、美丽、 活泼的形象, 但诗中不从正面描写, 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相映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 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诗衬托手法的妙处, 教学时可与白居易的《采莲曲》进行比较阅读。白居易的 《采莲曲》描写了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前两句写风中 婀娜舞动的荷叶荷花, 从荷花的深处有小船飞梭, 画面充满了动感。后两句转入人物描写, 采莲姑娘遇到自己的情郎, 正想说话却又怕人笑话, 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 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水中。诗人抓住人物的神情和细节精心刻画, 一个大胆含羞带笑的鲜亮形象宛如就在我们眼前。比较阅读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王昌龄的《采莲曲》与白居易的《采莲曲》 中采莲女形象塑造的表现手法有何不同?很显然, 前者运用衬托手法表现采莲女的勤劳、美丽、活泼, 后者则通过正面描写表现采莲女的纯真、腼腆与羞涩。

诗心明月中秋圆 篇2

中秋又至,感慨良多。提起中秋会让人想到明月,提起明月又让人想到聚散。明月之于古人,是多么的重要。中国曾经是诗歌的王国,而明月又是诗歌中的国王。特别是在盛世唐朝,有那么多的诗歌都离不开明月。仅在《唐诗三百首》里,就有70多首诗歌写到了明月,而写在中秋时节的古诗就不胜枚举。最著名的应首推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如同月光一样流淌在每个思乡的中国人的心里,千百年来从未断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也堪称绝妙的传世佳句。病荒马乱,兄弟不能团聚,明月高悬,相望却又不能相闻,明月成为寄托彼此相思的最好媒介。张九龄《望月感怀》中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已成为思念亲人的千古名句,婉转不尽,情致悠长,大概也是我们现代人在中秋季节最常引用的名句之一。白居易在《长恨歌》与《琵琶行》里多次写到明月。大概也在秋季,突显相思的诗句有“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表达了唐明皇因为思念贵妃越是看到明月,越是体会到思念的痛苦。而“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明月江水寒”又表现了琵琶女对商人的思念。实际上,写在唐代用明月代表相思的实在太多,而将明月用于诗歌之中则当属李白,往往是信手捏来,气势磅礴。不论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儿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还是“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九天揽明月”等,都体现出明月之于李白以及所有古代诗人的重要性。

在交通、通信极为原始落后的古代,当日薄西山之后,一切沉寂下来,明月成为世间最醒目、最皎洁、最光华的物体,思乡人的心情也似乎可以沉静下来与清凉的明月交流了,特别是在收获的秋季更为明显,毫不吝惜的清辉撒向大地、原野,山川、河流,也撒向每一个异乡游子的心上。不论是“沧江好烟月”,还是“关月冷相随”,都难掩游子借明月抒发的思乡情结。共享一轮明月,就仿佛到了彼此的身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里那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深切说明了这点。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大概已不再需要“明月千里寄相思”,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在瞬间就会让人们联系在了一起,人们对明月的膜拜自然差了许多。

人们对明月依托感正在慢慢的丧失,即使是在朗月的中秋,人们也可能不会太去在意,因为城市辉煌的灯火已让明月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中秋节,品尝一下各种口味的,有糖的、无糖的月饼,给远在异地的亲人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微信,有兴致也许还会瞅几眼明月,中秋节也就过去了。明月之于我个人来说,也更多地成为一种记忆和思恋,20多年的异乡生活,中秋并没有让我学会像古人那样欣赏明月,也没有学会把明月寄托于诗歌。遥想孩童时代,中秋之夜,父母亲总会把院落拾掇的干干净净,傍晚时分,在院子中间摆上方桌,把自家制作的月饼和最好的水果置于之上,静静等待明月清辉的来临,享受全家团聚的幸福。时空流转,明月依然,无法抗拒明月中秋又如期带来的思念,唯愿明月捎去我的祝福。“共拥一轮月,天涯若比邻”,在这里祝福我的家乡亲友、我的同学同事、我所有认识的朋友们中秋节快乐!

诗心童话 雅风情怀 篇3

在河的两岸

根穿不过那流水

太久的对视

使樹干弯曲

天空多了一座不规则的

虹桥

——郎恩才:《相信童话是真的/虹桥》

我们已经走出了森林

连黄昏都变得明朗

把缠绵的记忆挂在树梢上吧

相信秋天会结出果实

别忘了浓荫里

折叠的阳光 使沼泽地

也变的辉煌

别忘了端庄的天鹅湖

一幅静止的画

……

单单是因为鹦鹉

也要走出森林

我们的诗是不能重复的

森林外的黄昏

已属于雀跃的我们

像孩子 携起手

围绕一片花的原野

往返无次数

——郎恩才:《相信童话是真的/我们已经走出了森林》

《相信童话是真的》是一部充满灵性和个性光彩的抒情诗集,出版于1986年末。这是诗人郎恩才艺术上的觉醒并走向成熟的标志性结点。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灵魂的奥秘和丰盈的内心。严酷的现实,虚假与欺瞒,失落和幻灭,这些,在诗人的眼里都不算什么。森林畅游,幽谷寻觅,湖畔密语,海边遐想的他相信童话是真的。

“偶像打碎了/碎了/才晓得不是偶像/袅袅烟火/化为虚无/香客该走了/踏过山峦和峡谷/踏过森林/荆棘划破了旅行袋 于是/他的音乐 他的画 他的诗/都丢失了/丢给了自然。”(《相信童话是真的/自然》),“我丢失了/我不知丢失了什么”(《相信童话是真的/潜意识》)。没有希望,也就无所谓失望。诗人有美好的梦境,有着强烈的希望,甚至有过崇拜的偶像,这些文字的表达是真诚的,也是一个时代的写照,表达了一个民族曾经的悲剧。真正的诗人是痛苦的,根自责任和灵魂,这种痛苦不仅仅属于诗人自己。他默念着:“梦呢?当迎春花含苞的日子/你会微笑吗”,“不回避属于我的阳光/也不掩饰雨水和泪水什么的。”这是诗人内心坦诚而真实的写照。真实是排他的,排除一切虚假和伪善:“万花筒碎了/再不要拼凑迷离的梦影/那彩屑与纸钱一起/为往昔送葬/也许我将踏过荆丛/前面还有很高的山/是的,我必须以真实/去感受真实”(《相信童话是真的/真实》)。这是人生变幻的体验,变幻不是人生歧途而是人生常态,万花筒便是人们眼中的生活,人们观看人生的万花筒并且在万花筒中生活,万花筒规定人们的观看,让人产生魔鬼也会产生幻觉。浮士德式的沉沦并不仅是外国人的人生,更是与生俱来的人性迷幻。

诗心培养,从诗化教材开始 篇4

其实, 作为承载人类优秀文化和智慧结晶的小学语文教材, 本身就饱含了浓郁的诗意。以低学段为例, 教材编排了大量意境优美、充满童真谐趣的童诗, 如《送给盲婆婆的蝈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雨后》等, 有《青松》《春雨》这样的经典古诗, 《云房子》《台湾的蝴蝶谷》这类文质兼美的散文, 《三个小伙伴》《青蛙看海》等有趣的故事。这一篇篇凝聚着作家激情与灵感的文字, 都跳跃着一颗蓬勃的诗心, 浸润着浓浓的诗情。

针对小学低段的童诗化教材, 教师就可以从这一篇篇课文出发, 努力挖掘文本的诗情和诗趣, 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培养孩子拥有诗意的心灵。

怎样诗化语文教材, 发掘文本的诗意呢?

一、串联策略, 化主题词串为童诗

在一年级的教材中, 归类识字占相当的比例。此类教材在编辑时, 贯彻的是“字在词中, 关联成串”的原则。因此, 这些词一般都是以团队的形式出现, 且多有隐含的联系。如果我们能够把词串中内隐的关系发掘出来, 让关联性的词语织成一张“意义的网”, 并挖掘出比较浓郁的童趣, 就能把归类识字改编成符合儿童立场的童诗了。这不但有利于学生的意义识记, 而且可以强化童诗的教学, 提升识字教学的童诗化程度。

事实上, 小学低段教材中的识字都围绕某个主题, 把相关词语串联成词串, 诵读起来朗朗上口, 本身就富有诗的节奏美。同时, 词串留给学生大量想象的空间, 加上画面的衬托, 一组组词串就能成为一首首诗。如一年级上册的《识字5》, 安排了四组关于大海的词串。沙滩上, 小朋友们光着脚丫捡贝壳的场景一下子把孩子们吸引住了。“这些五彩的贝壳在干什么呢?”一位女生抢先答道:“蝴蝶贝壳穿上花衣裳在翩翩飞舞!”“海螺贝壳在吹小号呢!”一位男生说着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小螺号滴滴滴吹, 海鸥听了展翅飞, 小螺号滴滴滴吹, 浪花听了笑微微……”“沙滩上的脚丫像什么?”我继续问道。“像花儿!”“哦, 沙滩听到这么动听的螺号, 连忙开出朵朵金花!”我补充道。就这样, 我和孩子们读着词串、看着插图、展开想象, 一首童诗出炉了。“沙滩上/贝壳来比美/蝴蝶仙子/翩翩飞/海螺小号/滴滴吹/小脚丫们/笑容脸上挂/奖给沙滩/朵朵金花”孩子们读着属于自己的童诗, 满脸喜悦和兴奋!当想象的翅膀张开, 当诗意的心灵舒展, 诗就来到了孩子们身边!

二、游戏化策略, 化口语交际为童诗

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工作, 也是他们最天然的生存方式。儿童, 就是天生的游戏者。肖川先生说:“游戏是儿童与世界打交道的最佳方式。”的确, 在游戏中儿童与万事万物浑然一体, 他们会互相说话、交流情感, 甚至发生有趣的故事。这样的游戏对儿童来说就是诗, 就蕴藏着诗趣。在二年级下册《练习5》的“口语交际”中, 安排了“教你玩游戏”的内容。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开了:传话啦、跳绳啦、跳皮筋啦、玩老鹰捉小鸡啦……当孩子们把游戏的玩法讲清楚后, 我便带领孩子们玩了起来。你看, 孩子们围坐在一起, 凝神屏息, 十分专注地在传话。游戏结束后我提出问题:“刚才大家怎么传话的?心情怎样?”孩子们有了游戏的体验, 有的说:“我把双手合成个喇叭, 话就从喇叭管道传过去了。”有的说:“我的心里像装了只兔子, 好紧张!”于是师生合作, 一首《让我悄悄告诉你》诞生了:“这一句话/在双手合成的喇叭管道里/进进出出了/不知多少回/好不容易/到了出口/大声说出来吧。”

接下来, 孩子们一致建议玩长绳接龙, 我让孩子们注意观察甩绳子和跳绳的同学的动作、神情以及队伍的变化, 游戏便开始了。孩子们用游戏的激情去体验和感受, 用充满好奇的心去发现和捕捉, 游戏就成了诗的体验:“一根绳/两人摇/摇出座座/彩虹桥/我冲进桥下/蹦一下/出来/后面的/个个都跟上/大家排队跳跳跳/长龙/活啦。”

三、萃取策略, 化童话故事为童诗

儿童天生喜爱童话, 童话世界总和儿童的精神世界相通。小学低段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童话, 孩子们在童话故事中获得了对生命的感动、对智慧的启迪, 也获得了诗意的浸润。

在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 尤其在第一学段, 儿童文学类的文本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 童话故事是个“大户”。由于童话和童诗是亲密的邻居, 在“富含童趣”“拟人体角色”“美好导向”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 所以它们之间只有一墙之隔, 并没有难以逾越的鸿沟。我们可以说童话蕴含着转化为童诗的最大可能性。

一年级上册《北风和小鱼》一课中, 冰雪覆盖的小河里, 鱼儿们在痛快地捉迷藏, 这对得意洋洋的北风是一个讽刺。我顺势问孩子们:“冬爷爷尽管威力很大, 但仍有很多人不怕他呢, 想想都有些谁?”孩子们说:“我们小朋友就不怕, 鼻子吹成了红萝卜也要快乐地玩。”

也有孩子说:“我们校园的大雪松也不怕, 腰杆直直的。”“蜡梅花也不怕啊, 冬爷爷一吹, 花香飘得更远了。”一位女生迫不及待地补充道。“那你们想对北风爷爷说些什么呢?”孩子们走进了童话故事, 用诗的语言在表达内心的情感:“北风爷爷/您一吹/青草变了色/梧桐落了叶/鸟儿进了窝/小河也结了冰/要是以为谁都怕您/那就错了/您瞧瞧/雪松腰杆挺得直/蜡梅脸儿黄灿灿/我们小朋友也玩得欢/所以/别再得意啦/您的威力大/我们的毅力强。”孩子们用心体验, 说出了诗的味道!

诗心无皱诗歌 篇5

可,菲薄的流年里

打马而过的蹄音从未停歇

很想

不说暮秋,不说失落

那些渐将枯瘦的念想啊

岂能阻止攀爬峰巅的拼搏

若故乡的一条小河

心脉漫溢着缕缕草香,轻软地响

那些蓬勃的纤草,如钩的淡月

还有,微笑的.生命

都依昔如昨

一水之隔

就由着花开至荼蘼吧

用深邃的目光轻轻触摸

将刹那芳华存放于心

迟暮之时,伫立在广袤的原野

把嗓子喊疼,任思想或奔放,或精致

直至沸腾,然后

在风里一点点潮湿,纯澈

春风一来

青山和飞鸟都明朗着,舒展着

在朝霞与夕辉的罅隙中

快乐想象 诗心飞扬 篇6

【课前热身】

1.老师知道咱们班有些孩子挺喜欢欣赏漫画的,是吧?漫画既风趣又幽默,在轻松一笑之后会引发读者思考,领悟一个道理。那怎样才能看懂一幅漫画呢?

2.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幅漫画,想看吗?这幅漫画是几米先生创作的,请大家仔细观察,大胆想象:小狗、小猫和小鸟一上一中一下,在干什么呢?

3.我们一起来欣赏几米先生的原创文字——(出示)

4.瞧,几米先生的想象力多么奇特啊!这节课,老师就要和你们一起去欣赏一种美妙的文字——儿童诗。(板书:儿童诗)

【亲近儿童诗】

一、复习导入,亲亲儿童诗

1.出示课文中曾出现过的几首儿童诗:《一株紫丁香》《红领巾真好》《太阳是大家的》,并读读、背背有关诗句。

2.孩子们,儿童诗的欣赏需要我们激情地朗读,大胆地想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领略到它的妙处!这节课,让我们诗心飞扬,亲近儿童诗,一起畅游于儿童诗的王国,感受儿童诗非凡的魅力吧!

二、赏析童诗,漫步儿童诗乐园

1.看,今天的快乐之旅中,首先和我们见面的是《我的老爸老妈》

2.读一读

一读——读出发现

A.自己用心读一读这首诗,你有什么发现吗?

B.师生合作朗读,交流发现。

C.小结:孩子们可真了不起,带上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这首诗中读出许多属于自己的发现,这可是读儿童诗的好方法呢。(板书:读出发现)

二读——读出情感

A.那儿童诗,是不是读出了发现就可以了呢?有人说“诗歌是音乐的语言”, 儿童诗与平常的文章不同,咱们还要读出儿童诗独特的味道。(板书:读出味道)

看看这首诗你读出什么味道了?(指名交流)

B.咱们把这首儿童诗读成一首歌,一首发自内心的歌,好吗?(男女生合作读)

三读——读出想象

A.读着读着,我们的眼前就出现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诗中把爸爸妈妈和我比喻成不同的事物,但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那么密不可分,真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音乐《我爱我的家》)

B.孩子们,让我们也来大胆地想象一下,还可以把我和爸爸妈妈想象成什么画面呢?(补充板书:读出想象)

3.学生创作:

4.交流、分享写诗的快乐。

5.小结:只要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也能读出一幅幅有趣的画面呢。还想不想再接受挑战?

6.诗歌续写——出示:

三、欣赏组诗,相约儿童诗

1.想象是儿童诗的翅膀,是美的源泉。儿童诗就是用美的语言,美的想象,美的意境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让我们再来欣赏这样一组儿童诗,继续感受儿童诗的特点。

2.学生阅读、欣赏,出示要求:

3.小组展示汇报。

4.推荐阅读:《感动小学生的100首儿童诗》

5.约定儿童诗:让我们和这些优秀的儿童诗人为伴,也和他们优美的文字为伴,去领略儿童诗深邃迷人的风采。记住哟:我和儿童诗有个约定。

【教学反思】

一、课前热身,唤醒想象,激发热情

著名儿童诗人圣野说过:“没有翅膀就没有鸟;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没有美丽的想象,诗就飞翔不起来。”写儿童诗最主要的是要有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只有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才会为读诗、写诗做好准备。所以上课伊始,我就让孩子们欣赏几米先生创作的一幅漫画,让他们仔细观察想象小狗、小猫和小鸟一上一中一下,在干什么呢?学生们有的说是在比谁爬得高,有的说在玩“木头人”的游戏,有的说在听森林音乐会……学生的想象被唤醒了,于是我随机出示了几米先生的原创文字,再来感受其奇特、有意思的想象,同时又激发了学生想象的热情。

二、赏诗引路,读出味道,拓展诗意

儿童诗具有丰富、律动的音乐性。而让孩子感悟诗的这种韵律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便是诵读。因此在教学中我先让孩子们赏读儿童诗《我的老爸老妈》,让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反复地诵读中读出发现,读出情感,读出想象,从而感受诗的韵味、情趣,特别是当孩子们拿起笔,“把自己和爸爸妈妈想象成的有趣画面”以诗的形式与大家分享时,那种成功的快乐与自豪是不言而喻的。这首诗的意蕴在教师写法的启迪和语言的熏陶下,也在孩子们独特的想象下慢慢地丰富起来。接受挑战——“续写诗歌”的积极性自然也就更高了。

三、欣赏组诗,推荐阅读,约定童诗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尝试运用“读出发现、读出味道、读出想象”的读诗方法来读懂诗歌,而且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汇报展示。学生“诗兴盎然”,或诵或创或品,在老师给他们提供的丰富的养料与挥洒灵性的空间中自由快乐地舒展着想象的翅膀,领略着儿童诗迷人的风采。也许他们的创作是稚嫩的,但却是最真实最灵动的;也许他们的赏读是天真的,但却是最童真最自然的……当孩子们捧起优秀的儿童诗读物时,相信这份诗情韵意会让他们的童年的天空里开出一朵朵美丽的小花。

诗心 篇7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校本课程,韵味,情味

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 千百年来, 我们的祖先为我们雕塑了一条雄奇瑰丽的诗词艺术长廊。那些精美绝伦的作品, 以其洗练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精湛的艺术为我们展现了广阔的审美空间。阅读这些作品, 不仅能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 更能使他们的作文变得语言优美, 意境幽深。任何一位语文老师, 都不会忽视学习古诗词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前人留下的语言宝库, 以传统文化为种, 让诗意诗情在学生的心田生根、发芽。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 新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的目标重新作了更明确的界定。如今, 对传统文化的探索研究方兴未艾。我们学校于2005年也开始了以“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中华古诗文伴我行”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研究。作为校本课程的参与者, 我着重在古诗词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营造沃土, 激发兴趣———向阳花木易为春

播种诗心, 知易行难。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 尤其是我们这样位于城郊结合地区, 借读生接近一半的学校中的孩子, 他们对古诗词的接触很少, 了解不多, 更谈不上兴趣。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准备了一套古诗词读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读本的热情, 是我们在古诗词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入芝兰之室, 久而自芳也。”我觉得播种诗心应先为学生营造充满浓厚诗意氛围的沃土。对此, 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搞好硬件。教室环境不仅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一个物理空间, 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因素。我们紧紧抓住学校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的契机, 利用学校对校园文化的创设, 在班级中发挥墙壁、黑板报等一系列宣传阵地的作用, 将一系列内容生动、熟能详耳的经典名句制版上墙, 引得同学们驻足观看。

根据我校的校园特色,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我为校园添诗韵”的活动, 让校园的一草一木, 一砖一瓦皆有诗语。我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此项活动, 为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配上诗句, 从而形成一种浓浓的古诗词的氛围。校园里的花草脉脉传“情”, 教室内空白的墙壁开始“说话”, 喧闹的走廊变得书声琅琅……校园无处不飞诗, 班级处处古韵浓。

2.解决软件。在平时, 老师利用课堂内外加强古诗词的宣传力度:在课堂教学的导语、过渡语或总结时有意识地加入古诗词的内容;利用晨会、班队课讲述有关古代名人的奇闻逸事……小学阶段的孩子, 有明显的“向师性”, 乐于模仿老师的语言行为, 老师的身体力行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孩子对古诗词的兴趣。

双管举措, 使班级里酝酿出了浓厚的古诗词氛围,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浪更比一浪高。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一点上, 学生学习古诗词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二、以读为本, 润泽心田———咬定青山不放松

“诗的好处, 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 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 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古诗词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决不应该是“解剖+死记硬背”, 尤其是课外阅读, 以读为本才是其教学的“终南捷径”。读, 是古诗词教学的切入点, 只有“反复读, 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 读出感情, 读出气势, 如出自己之口, 如出自己之心”, 才能将古典诗词的精华化为阳光雨露, 滋润学生干涸的心田。

在教学古诗文中, 我使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体会古诗文的“个中三味”。

(一) 大声朗读, 读出韵味

作为古代文献资料所使用的一种基本的书面语形式, 三千多年的时空距离, 造成其与现代学生的隔膜, 学生学古诗文就像与陌生人交朋友, 只有拆除那道隔断千里的心理防线, 才能让学生走进古诗文, 学好古诗文。然而古诗文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 特别是古典诗词, 词句匀称工整, 音节铿锵鲜明, 特别适合大声朗读。大声朗读, 首先要读准字音, 读懂词义;其次, 要读准节奏, 读出语气;再次, 要读出意蕴。在教学中我更是要求学生朗读时按诗歌节奏“摇头晃脑”一番;背诵时则闭上眼睛, 让他们在摇摇晃晃中感受诗歌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充分体会文思、文理、文情、文气, 产生共鸣, 达到愉悦的审美享受。如教学《垓下歌》一诗时, 学生在初读诗文时由于不明句读, 完全破坏了诗歌的节奏。我首先解决“垓、兮、骓、虞”等字音词义的问题, 再让学生边读边划句子节奏, 明确“兮”在诗句节奏中的作用。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读得有滋有味, 初步感受到了古诗韵味的魅力。

(二) 小声吟读, 读出情味。

“读书不知味, 不如束高阁。”情是作家跳动的心, 情是文章的魂, 它渗透于字里行间, 小声吟读, 咀嚼回味, 回环往复, 烂熟于心, 可助咀嚼诗词精美语言, 品读诗词精神, 久而久之, 自觉齿颊留香, 进而生香, 浸染诗心词心, 陶冶情怀。学生若能透过字眼, 调动主观情感积极参与, 与作者脉搏共振, 心随文跳, 情随文动, 就能读出古诗词的儿女情, 山水音, 田园乐……也就读出了诗词的动情点。

古人写诗“贵在含蓄”、“言在意外”。我们学诗, 从吟读入手, 披文入情, 做到入情入境, 体会诗人含蓄之美, 言外之意。我在教学《江畔独步送花》这首诗时, 引导学生抓住诗人写意上的重点词句, 指导其调动自己的潜能, 展开联想, 欣赏其景趣、情真之美。从“千朵万朵压枝低”一句中的“压”、“低”, 引导学生联想到似锦的繁花缀满枝头的盎然春景。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 突出诗中的“孤”、“尽”两字, 让学生体会诗人怅然若失, 面对长天碧水的落寞情怀。教学《示儿》一诗时, 抓住“悲”字, 体会诗人弥留之际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 凄凉之景。教学《闻官兵收河南河北》一诗时, 由“喜欲狂”想象诗人的手舞足蹈, 喜极而泣……

音乐对激发情感有着特殊的作用, 老师以适当的语言, 创设意境, 唤起学生的情感, 再配以优美的乐曲, 把学生带入情境, 学生在反复的吟咏中, 逐渐拉近与诗人的情感距离。

(三) 无声心读, 读出品味

“旧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久物之味, 久则可厌;读书之味, 愈久愈深。”读古诗文重在品味, 学生在读出韵味、读出情味之后, 静下心来, 走进文本, 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 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无声心读, 是在与诗人词人进行心灵的对话, 理解作者彼时彼刻的悲喜忧乐, 进而达到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目的。司马迁曾说:“《诗》三百篇, 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品读诗文, 是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让我们感到屈原那颗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高洁之心;“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使我们看到陶渊明那颗追求自由、向往和平的平常之心;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让我们赞叹李白独立清高的隐者之心;读“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让我们慨叹范仲淹那大度宽容的人道之心……品读诗文, 咀嚼体悟, 共鸣感情;品读诗文, 欣赏中华千年文明最精美的结晶, 含英咀华, 探寻意境, 感受萦回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 沉潜到文化的深层, 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 发现人性, 名利淡泊, 净化灵魂。

三、多彩活动, 蓓蕾绽放———小荷才露尖尖角

课堂小天地, 生活大舞台。古诗词的学习要走出狭隘的课堂, 课内得法, 课外发展。知识的获得, 能力的形成, 应是课内外的有机结合。古诗文学习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更应当加强课外的实践活动。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 我常结合文体活动课开展如“诗海撷趣”、“走进古诗天地”、“在诗海中邀游”等趣味性活动, 学生兴趣盎然, 高潮迭起, 入情入境, 感受着诵读古诗词的快乐。

教学生吟唱古诗词。古代诗词集合了形声韵律美感之大成, 将汉字的音乐潜能发挥到极致, 有不少古诗作词的歌曲特别适合在诗歌学习阶段欣赏, 与诗歌教学相得益彰。李白的《静夜思》、崔颢的《黄鹤楼》、杜甫的《旅夜书怀》、白居易的《花非花》、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清照的《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等诗词学生可听可唱, 通过歌咏, 学生更能深切地领略诗歌的情感美、音律美。我购买了一些有关古诗吟唱的光盘, 作为教唱诗歌的好材料。

辛勤换来果盈枝, 古诗词的学习与积累, 为运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学生积累了古诗词后, 虽然对意思还不完全理解, 但作文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引用一些古诗句, 这些诗句在文中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生何大丽在作文中写道:“你是喜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季, 喜欢‘绿树阴浓夏日长’的夏天, 喜欢‘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秋景, 还是喜欢‘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冬日?”

孙阿俊的《春之韵》里这样描述:“在贺知章的眼中, 春是‘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在韩愈心里, 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在苏轼笔下, 春是‘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句诗文, 为学生的作文增添了色彩。

在这次学校举办的”六一“儿童节征文活动中, 同学们或以诗入文, 或畅谈品诗心得, 或仿照课文模式写起了文包诗, 广受好评。

“能读千赋, 则能为之”。在五年级举行的“传递希望祝福汶川”联合中队活动中, 吴铭轩同学朗诵了他自己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祝福, 虽然诗的平仄并不讲究, 虽然它的表达显得直白, 但这是我们古诗文课外阅读燃起的星星之火, 是学生从读诗到写诗迈出的第一步。

诗心 篇8

“是什么深深地感动着我/攥一把泥土仔细端详” (《是什么深深地感动着我》) 直接将读者引向艾青的著名诗句:“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著名诗人蔡诗华这样评价这首诗:“借用艾青大诗人的句式, 在新世纪反复吟咏中有所新的阐释”。这样的评点切合诗人的身份及诗中所流露出诗人的真挚情怀, 可谓一语中的。崔荣德出生于重庆酉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 其大部分人生时间都与这块土地密切相联。因此, 他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 即便仔细端详着一把泥土, 也会为之深深感动着。不惟如此, 他还自然而然地想到:“旋转的齿轮高耸的麦穗/奔腾的长江黄河/被迫着发出最后吼声的/红五星祖国”、“春天的故事里/港澳回归嫦娥奔月/科学发展观正谱写新的篇章”。这样厚重的心胸, 正是一个时代所传递的正能量。恰如艾青所言:“诗人的我, 很少场合是指他自己的, 在大多数场合, 诗人应该借我来传达一个时代感情和愿望。”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经济腾飞, 物质昌盛;这亦是一个最不好的时代:物欲横流, 信仰缺失。在这样一个时代里, 很难想象有人会放弃广州一份工资1200元的工作而选择到工资只有120元的西部乡村执教, 1993年的崔荣德就是这样一个“不可理喻”的人, 为此, 妻子弃他及当时只有2岁的女儿而去, 但他依然无怨无悔。他用诗写道:“孤寂的日子我只能用/沾满粉笔灰并苦菜的手/轻轻地抹过脸面/让快乐和忧伤/长成一片青色的草原/草原里我领着孩子/艰难地寻找诗歌和粮食” (《孩子在我们之间飞翔》) 。荣格曾言:“艺术家的生活不可能不充满了矛盾冲突, 他身上有两种力量在互相斗争:一方是普通人对于幸福、满足和安定生活的渴望;另一方面, 是毫无同情心的, 并且可能发展到践踏一切个人欲望的创作激情。”崔荣德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 选择对自己无情而背负起生活困苦的重负, 然而, 他的激情却让乡村的孩子们和他的诗篇展翅飞翔——“芸你也想念孩子吗/长大后我会让她/成为一只飞鸟/在花和大树间/来回飞翔。”

对于土地, 他深深地感动着, 殊不知他也深深地感动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于孩子们, 他从不在诗中歌颂自己, 乡亲们却铭记着:崔老师很好, 每天早上九点钟去乌江边接学生来上课, 下午三点又送学生去乌江边, 等家长一个个接回家。对于信仰, 他深情地呼唤、热切地向往并执着地追寻着, 所要求的回报只是“我向往那个地方/那个地方还有一间瓦房/瓦房不远处/有一朵花儿/在为我默默开放”。 (《我向往那个地方》) 对于背叛, 他轻轻地遗忘, 却始终满怀柔情地将对方的美丽惦记着:“芸此刻的你/该是怎样好看的一束花/我呢依然是那一棵/悬崖边的大树/任风霜雷电/沧桑我漫长的岁月。” (《草原里我领着孩子寻找诗歌和粮食》) 对于苦难, 铮铮铁汉也流泪:“泪光中/伸手帮它向前推移/哪知它扔下饭粒/仓惶逃离/我大声疾呼/兄弟别跑/其实我也是/来异乡觅食的另一只/会说话的蚂蚁。” (《风雨中的蚂蚁》) 但性格却始终拥有剑的质地, “挂在墙上, 抑或匍匐地面/都不后悔/剑从来都敬重体温。” (《剑》)

人如其诗, 诗如其人。在饱经人生难言的苦难中, 崔荣德把诗歌当成了生命的延续方式, 诗中每个音符如一颗感恩之心在跃动着。那首《父亲母亲》正是这一颗感恩之心在跃动着。诗人以真挚之情和感恩之心, 通过“嫩绿的稻田”、“父亲佝偻的身体”、“金色的秋天”、“收获进仓廪”等意象塑造一位厚重而朴实的农民父亲, 又通过“三月”、“梨花”、“柴禾”、“火焰”、“灰烬”等一系列意象勾勒出一位农村乡下母亲平凡的一生。如果一个不懂得感恩之情的诗人, 是难以创作这样感人肺腑的优秀诗篇, 更不用说拥有这种悲天悯人的厚重情怀。这首诗在荣获2011年“感恩人生”全国纪实诗歌散文大赛一等奖时, 被中国当代著名诗歌评论家、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大赛的评委张同吾先生在《读获奖作品的结语》一文中这样高度评价:“把怀亲的情感表现得含蓄而深邃。”这不仅是对崔荣德诗歌所取得的艺术价值真切肯定, 更是对这位带着感恩之情和对生命充满热情的诗人有力的褒奖。

诗心 篇9

一、品赏诗境,提高鉴赏水平

诗歌的意境是主观之“意”与客观之“境”的辩证统一,是通过对诗词当中客观景象的描述来寻找发生在诗人身上的情感状态。可以说,意境要求情、理、形、神的和谐统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对意境的解读、辨析、品赏正是读诗的关键所在。

读一首诗,首先要抓住画面和气氛,借助联想或想象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如《枫桥夜泊》:“张继这位羁旅他乡的游子,深夜独立于夜泊的小舟头,看着一点点下落的月亮、江面闪烁的渔火、朦胧的江枫,听着乌鸦的啼叫、远寺的钟声,感受到茫茫夜色中似乎正弥漫着的满天的霜花。诗人运思细密,在短短四句诗中,精心选择安排了六景一事,把这些景和事和谐地统一于水乡寒夜这一大背景下,勾勒出一幅隽永幽静的江南水乡夜泊图。”置身如此清寂的环境中,学生就可以探知作者身处乱世、羁留他乡的孤独、寂寥、凄凉及满怀的愁绪。

其次,要注意分析体会作者的表现手法与技巧,感受画外情、境中意。成功的诗作无一不是诗人匠心独运的创造,文字推敲的谨严、布局结构的巧妙、修辞表达的细腻,无不使意境生动鲜明。在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段呈现出诗人抗争权贵、寄情山水的心境。诗写梦游意境,却感慨深沉激烈。梦游而非依托于虚幻之中,最终着眼于现实。对名山仙境的向往,实为对权贵的蔑视,唱出怀才不遇人的心声。以梦入手,寄寓现实,虚实相生,表现手法极为新奇。读此诗,如不搞清其奇特的手法,就难觅“真谛”。

二、体悟诗心,提升鉴赏品质

体悟诗心是诗歌鉴赏教学的又一要求。古诗“此中有真意”,真意者,诗心之谓也。“诗言志”或“诗缘情”,凡诗歌都是发自诗人的内心,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要真正体悟诗心,一要了解这首诗所产生的时代背景,以感受到诗人的情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在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身为参谋的他跟随武攸宜东征反叛的契丹李尽忠。武攸宜身为统帅,于军事一窍不通却又刚愎自用。陈子昂满怀抗敌报国的愿望,一再进谏,均遭拒绝,因此他深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了解了上述背景才能理解诗人深沉的忧患感和悲愤之情。诗歌作品虽独立存在,但潜藏其中的历史风云、政治事件、地域风情无疑是客观的,文学虽不同于考古,但从来都无法甩开对历史的考察。

二要了解诗人是在什么思想感情推动下创作作品的,要注意诗人的经历和阅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走进诗人的心境,设身处地地体验到诗人的情感。这是循着正确方向读透诗歌把握其“诗心”的重要途径之一。如在教学杜甫的《登高》之前,笔者用了较多时间介绍杜甫的人生经历。学生的心始终随着杜甫的人生而起伏跌宕,像是看到了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百年多病独登台”,纵观宇宙,横览人间,满腔悲愤,不禁潸然泪下的场景,也真正领悟到了诗人“潦倒新停浊酒杯”背后的忧国忧民而又壮志难酬的痛苦和悲哀,深深体会到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正直的知识分子想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是多么的不易,为其爱国情而感动,从而丰盈自己的情感。

三、洞悉诗魂,承继诗人生命

“诗魂”,即诗的灵魂,也就是诗歌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情操、价值取向、精神旨归及诗人的文化胸襟、审美情趣等等。学生要在读诗中洞悉诗人人格气质与个性灵魂,汲取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承继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在享受审美中加强品格修养,提升文化素养,这样才能承继诗人的生命。

(一)透过诗作塑造的主人公个性形象,领悟诗魂之魅力

诗作里塑造的主人公个性形象一般包括两种:一是诗人自己的形象,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透过主人公的个性形象,看到诗人的思想与灵魂,这才是对诗歌最深刻的领悟。如李煜的《浪淘沙令》将亡国后的阶下囚的凄凉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中“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采用想象的手法,以梦的欢来反衬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来写现实的客。有人说,人生最痛苦的不是坐在地狱仰望天堂,而是从天堂掉入地狱,李煜的人生就属于后一种。读他的诗,品味出他起伏的人生,这就是诗魂的魅力。

(二)反复咀嚼诗歌呈现的人类主体精神,汲取诗魂之精髓

古人云:“诗言志。”诗歌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呈现,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其承载的情志包括理性的思考、道德的积淀、人生的理想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志趣高洁、忧愤深广;“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的陶渊明决绝污浊官场,追求自由尊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视死如归,要留青史在人间……学生捧读一首首诗歌,反复咀嚼诗中呈现的人类主体精神,自然潜移默化地润养身心,化育灵魂,积蓄精神的原动力,汲取诗魂之精髓。

诗心明月两相知 篇10

自古诗人爱月亮,李白更是和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纵观李白现存的1044首诗歌,直接或间接写月的,竟有320多首。其中最为著名的有:《月下独酌》、《静夜思》、《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初月》、《古朗月行》、《关山月》、《把酒问月》、《雨后问月》等等。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古朗月行》)澄澈空灵的月,在童年诗人的心中至高至明至皓,从此成为诗人一生孜孜以求的理想境界。李白咏月,不像别的诗人那样,仅留下若干名篇,他是用瑰丽的词句创造了一个美妙的世界。在他笔下的月光世界,真中有幻,静中有动,迷蒙神奇,透明隽永,可谓画中之神。“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月出峨眉照苍海,与人万里长相随”,这是描写峨眉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是描写天山月;“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这是描写终南月;“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这是描写沐水月;“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这是描写长安月;“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这是描写岳阳楼月。李白真不愧是“诗仙”,天南地北的月,经他的大手笔三勾两抹,就可使人如痴如醉。你看,这峨眉月,是多么的明亮、皎洁;这天山月,是多么的壮观;这终南月,是多么的多情和善解人意;还有这沐水月、长安月、岳阳楼月是何等的迷人、灵秀……诗人的一颗拳拳相爱之心,活脱脱地跳跃在字里行间。

李白观月之细,举世无双。在他的笔下,有明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有孤月:“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有秋月:“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有海月:“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有江月:“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有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有溪月:“醉起步溪月,鸟还人亦稀”;有边月:“边月随弓影,故霜拂剑花”……足见诗人观月之细。

诗评家王瑶在其论著《李白》里写道:“对于李白来说,明月是一种皎洁直率的象征。”的确,李白是把月亮和自己美好的憧憬联系在一起了。他在月光下,或思乡、或思友、或引发怀古之幽情,把月里的世界与自己的思想融为一体。“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这是诗人纯洁无瑕的心灵写照;“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这是诗人潇洒性格的写照;“众星青天罗,良者独有月”,这是诗人高洁心境的描述;“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是诗人怀才不遇、忧郁伤感的缩影;“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这是诗人在抒发远大政治抱负和豪迈气魄;“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是诗人澹泊仕途、笑傲江湖的真实描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是诗人远离家乡,望月兴叹,抒发怀乡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是借月怀念友人。李白把月亮当作自己随身的侣伴和亲密无间的朋友。最能表现他和明月亲密无间的佳作,应算《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里,他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以极其丰富的想象力,把月亮与自己的身影叠合起来,绘成“三人”,真是罕见。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这首题为《把酒问月》的诗歌,是李白的千古绝唱,诗中借用明月抒发了追求自由的热情,其艺术成就与后来苏轼的《水调歌头》堪称问月双璧,而其思想深度却远过苏词。

李白的一生,以他辉煌的诗歌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而他在诗中吟咏的明月,则具有浪漫的奇思和浓郁的感情色彩,构成丰富多彩的奇妙意象。

上一篇:品牌态度下一篇:SERVQUAL法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