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不

2024-05-30

三不(精选十篇)

三不 篇1

一、草根科研要做到“课研”

草根科研的魅力就在于它“发生在学校、研究在学校、为了学校更好发展”,所以,要想发挥它最大的作用,草根科研首先就应该立足于“课研”。作为科研的参与者,一线教师近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都在课堂,因此,教师们进行科研的最佳阵地也就在课堂,“课研”是草根科研最重要的对象和方式。

首先,“课研”,即“课堂研究”。

课堂研究,包括教学语言、教学设计、学生表现、教学效果等所有发生在课堂上的,和课前准备、课后反馈甚至班级文化等所有影响到课堂(教学)的(因素),这些与之相关的所有内容都应该成为课堂研究的对象。

其次,“课研”,即“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相对而言,课堂研究研究的是几堂课中的某一类项目,课例研究则更注重案例的整体性。

再次,“课研”,“课题研究”。

这里的课题研究,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所暴露的某一类问题,据此进行的专项研究,也就是问题研究。这样的科研切入口更小,实施好了,所产生的科研效益更直接。

二、草根科研要做到“刻研”

科研从来就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它需要研究者有着持之以恒的耐心,甘于寂寞的决心,和善于发现的苦心,尤其是忙碌于一线的教师们,需要付出的要更多。因此,草根科研需要做到“刻研”,“刻研”是草根研究最需要的态度和做法。

“刻研”,意味着要“刻苦研究”,这是一种态度。就如列宾所说: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因此,只有刻苦的付出,才能有最后的硕果。于是,因为秉持“刻研”的态度,草根科研的追随者们放弃更多的节假日,舍弃更多的休闲娱乐;也正因为秉持“刻研”的态度,教师们才能摒弃浮躁的心态——沉得下去,才能把闹市化为幽谷——静得下来,才能将宏观与微观融会贯通——提炼得出来。

“刻研”,意味着要“刻意研究”,这是一种做法。既然是“刻意研究”,那么教师就应该时时处处留心,拿着“放大镜”去发现身边可供研究的问题,拿着“显微镜”去放大研究中出现的一些细节的现象,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以小见大”,体现“草根科研”的“研究点细”的特性。

三、草根科研要做到“可言”

科研结果的呈现,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便是课题总结、报告,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可言”是草根研究最主要的依据和表现。

“可言”,需要以实践作为基础。

科研最终结论的呈现,绝对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这水的源头,这树的本根,就是实践。只有经过实践的论证,科研才具有其真实性和推广性。

“可言”,需要将理论进行提炼。

理论对于科研,起着佐证、支撑、丰满的作用,因此,在提炼理论之后,科研成果才能更有说服力,更有广度和深度。

四、草根科研不要“言旧”

“言旧”即老话重提,它不同于“老树发新芽”,前者只是将原有成果改头换面而已,其成果是OUT了的,而后者却是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生发,是全新的,有创造性的。因此,草根科研尽管研究的是日常的教学,但要注意规避“言旧”。

五、草根科研不要“言就”

如今,由于种种原因,科研存在着“言就”的现象。

表现一:就为了科研而科研。

课题研究缺乏系统完整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和计划,无操作过程,无检查评估,无阶段小结。

表现二:就为了“好看”而科研。

开题会、结题会虽然搞得声势浩大,而研究前期、中期和后期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研究资料不全面。

表现三:就为了结题而科研。

教师几乎不开展研究活动,不系统思考研究的核心问题,仅仅是在结题前匆匆忙忙赶成果,由一些写手的“妙笔生花”形成所谓“丰富的科研成果”。而撰写研究报告时,什么概念流行就说什么,书上、网上、报上、杂志上,只要能用的,一概“拿来主义”,东拼西凑,不重视特色,有的甚至编造数据和案例,杜撰课题研究成果;有的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概念”的诠释上,从头到尾将“概念”分割,完成引入、诠释、复述的“三部曲”。

如上种种的科研现象,都是缺乏或是模糊了过程后推出的结果,试问,这样“言就”的结果能有多少价值?

六、草根科研不要“厌究”

孔子曾提出“学而不厌”。对于科研,我们需要“究而不厌”。“究”什么?追究理论,追究根源。现象的根源是本质,而很多本质往往都有相关的理论作为基垫,因此,教师只有对理论知识不“厌究”,才能透过现象发现本质。

当前,很多学校的管理层意识到一线教师理论不足的缺陷,为了弥补,各校纷纷花大量财力、精力聘请专家、教授来校“指点迷津”“理论下嫁”。但是,光自上而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们自下而上去研究理论,且不厌其烦,如此,广大普通教师才不会因为研究深度不够、理论高度不够而被拒于教育科研的大门之外。

三不 篇2

三不为篇

作者:海顺朝代:唐体裁:杂言 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斫石通道,祈井流泉。

君肝在内,我身处边。荆轲拔剑,毛遂捧盘。不为则已,

为则不然。将恐两虎共斗,势不俱全。永□今好,

长绝来怨。是以返迹荒径,息影柴门。

我欲刺股锥刃,悬头屋梁。书临雪彩,牒映萤光。

一朝鹏举,万里鸾翔。纵任才辩,游说君王。高车反邑,

衣锦还乡。将恐鸟残以羽,兰折由芳。笼餐讵贵,

钩饵难尝。是以高巢林薮,深穴池塘。

我欲f才鬻德,入市趋朝。四众瞻仰,三槐附交。

标形引势,身达名超。箱盈绮服,厨富甘肴。讽扬弦管,

咏美歌谣。将恐尘栖弱草,露宿危条。无过日旦,

穷死“三不走” 烦死“三不沾” 篇3

审时度势拓展实业

晚清道光年间,在我国出现了一些以经营汇兑为主,兼营存放款项的早期金融机构,当时人们称之为票号。这种类似商业银行的票号,19世纪20年代出现于山西省,以后逐渐形成平遥、祁县、太谷三大帮,此外尚有太原帮和张家口帮等,在全国金融史上将山西的票号统称为“西号”或“西帮票号”。后来,山西票号推行于全国,共358家分号分布在各地80余个城市,而江浙以及其他南方地区也出现了不少票号,这些山西省以外的所有票号统称为“南帮票号”。

云南最早的票号“同庆丰”和“天顺祥”出现于19世纪70年代,迟于山西票号约半个世纪。当时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已逐渐接近内地省份中等水平,这为云南早期金融业的出现提供了前提条件。逐渐发展起来的对外贸易需要金融机构为其融通资金,特别是在大量棉货进口销售的过程中,需要专门的金融机构来为其融通资金及调拨寸头。另外,逐渐发展起来的地方民族商业资本需要金融机构为其调剂拨资。随着商业资本的发展和货币流通的扩大,为适应不同地区间资金流通的需要,作为调剂调拨资金的早期金融机构亦应运而生。王炽幼年丧父,依靠母亲以纺织为生。他擅长经商,广交商界朋友,自四川运杂货来云南,再贩药材入川,经商获得厚利,成为滇南一富商。

王炽审时度势,抓住机遇,拓展实业,率先创办“同庆丰”和“天顺祥”,创办时间分别是1866年和1873年,据《新纂云南通志》卷144云:“同治十一、二年间,(王炽)先在滇垣设立同庆丰,日渐发达,乃率赴重庆,仿山西票帮规例,改组天顺祥,营汇总存放事业。随着推广,后来京都、上海、广东、江西、汉口、常德、重庆、成都、叙府、贵阳均有天顺祥票号。”清代全国共有22个省,天顺祥在15个省设立分号,甚至在香港设分号,在越南海防设办事处。这说明其所经营的汇兑和存放款业务主要是在省外,甚至境外。就其业务所及的地区而言,稍逊色于作为中国金融业老祖父的山西票帮,但比之于仅以长江下游沿岸市镇为活动范围的徽商则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两个金融机构以其资金充裕、款项灵通、信用大著成为“南帮票号”中执牛耳之巨擘,与“西帮三晋票号”一并驰名于国内。过去经商者携带银圆,经常被抢劫,建立票号转为由票号汇总,大受商界欢迎。

知人善任擅长管理

王炽不论在开办昆明的“同庆丰”、北京的“天顺祥”,创办云南当时有影响的典当铺“兴文当”,以基金会利息帮助考生升学,培养人才,还是在以入股形式筹集资金,开发东川铜矿、个旧锡矿,出资支持建成我国最早的昆明石龙镇水电站等建设中,都能培养人才,知人善任,擅长管理,取得不俗业绩。

他崇拜我国古代的商业家陶朱公、弦高、桑弘羊,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经常阅读《通鉴》,指导自己经商,兴办企业。归纳起来,有这么几点:一、王炽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二、有远见、有魄力,敢为天下先;三、重信用,讲职业道德,对人不欺不瞒,以仁为贵,以和为贵;四、建立了一套赏罚分明、按劳取酬的管理制度;五、待人忠厚,他爱财,更爱人才,团结爱护雇用人员,用其所长,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以德经商以信取胜

王炽是清末的巨商,集官场、商界的势力于一身,红极一时,家财万贯,成为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红顶商人”。他的成功,尽管有外界因素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他具有一个优秀商人的素质,即经商以德为本。

王炽给自己定了一条铁的纪律:“穷死三不走,烦死三不沾。”这“三不走”指的是“不走鸦片,不走兵器,不走人口。”;这“三不沾”是:“不沾赌,不沾嫖,不沾枪。”他说到做到。有一次,王炽的钱庄受到挤兑的连累,处于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恰巧此时,有一个外国商人想借助王炽与官府的关系和在商场中的威望,以及其地处云南边境的优越位置,与他合作,贩运一批鸦片。可是,面对鸦片巨大的利润诱惑,王炽斩钉截铁地拒绝了。他说:“我王炽是商人,但更是一个中国人,我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赚这没道德,伤天害理,祸国殃民之事!”

王炽痛烧发霉草药的事,也给人们上了一节以德经商的生动课。王炽在盐茶道官员唐炯面前立下了军令状:在十日内筹银十万两。在那个短时间内筹足大笔资金的特殊时刻,哪怕是一个铜板,对王炽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捉襟见肘和筹措困难的情况下,他毅然决然地烧了可以收进数万两白银的发霉草药,足见其以德经商的决心和其做人从商的品质。下属问他:“见着数万两白银不要,烧草药目的是什么?”他坦然地回答:“为的是对群众的健康负责,要烧掉这发霉的草药,不能要这没良心的钱!筹集资金另想办法!”经过王炽多方筹办,终于在8天之内,凑足了10万两银圆,全部交给了唐炯,为发展四川盐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解决了几个省的吃盐问题,又为国家增加大量的税收。

王炽这种以德经商的精神,贯彻于他的经商经验之中:一是砥励心态,磨炼其身,炼就能力;二是诚信为本,笃诚守信;三是眼光独到,不断发现,开辟财源;四是以德经商,取财有道,以信取胜;五是广交朋友,知人善用,和气生财;六是经商有术,人弃我取,人需我予;七是取财有道,乐善好施,投资实业。

王炽一生以利聚财,以义用财,苦研商道,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独一无二的德行、道德、信义,成就了“钱王”的伟业。他的为人,他倡导的商道文明值得后人借鉴学习。

热爱国家造福桑梓

1883年,法帝国主义进兵越南,清朝派提督鲍超会同云南巡抚岑英率兵援越抗法。他们向昆明各商号借军饷,无人敢应,在此事关国家安危之际,王炽挺身而出,毅然借出饷银60多万两。后岑、鲍凯旋回滇,题赠“急公好义”、“义重指困”匾额以旌表。并保奏捐赐四品道员职衔,恩赏荣禄大夫二品顶戴,诰封三代一品“封典”。以表彰王炽对国家的重大贡献。1887年唐炯调任云南矿务督办大臣,派王炽为矿务公司总办。当时很多人相劝,说:这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苦差事,不上任为好!他明知困难很大,但他以发展地方工业为重,毅然上任,10多年时间他拿出白银数10万两作为开发资金,为开发东川铜矿、个旧锡矿作出了重大贡献。他还投巨资兴办“耀龙电力公司”,建成了我国最早的昆明石龙堤水电站。1890年,秦、晋两省大旱,他捐银2万两赈恤,获朝廷圣旨旌表。他借出10万两银圆给盐、茶道官员唐炯,解决了开发四川盐业所需资金,被史学家传为美谈。王炽还很重视家乡建设,1894年重建虹溪书院,捐置学租田80余担,并赠书2万多册;划拨“兴文公当”资金,馈赠云南省上京会试举贡旅费卷金,设立牛痘局免费点种疫苗等。

数学课的“三不”原则 篇4

一、白板黑板,不能喜新厌旧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不少学校都在教室里安装了电子白板。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教学,电子白板进入数学课堂,为老师和学生带来了许多新鲜的学习气息。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以及多变的图像等功能,极大地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和理解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发挥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原本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不仅掌握数学知识,而且喜欢上这门学科。于是,多媒体课件充斥着课堂,教师让粉笔躺在粉笔盒中休息,让黑板躲在课堂的角落里,引领着学生驰骋于现代技术营造的声情并茂的氛围之中……说实话,这是数学教学的一大缺陷。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永远代替不了板书,白板和黑板,有其共存的价值,一个都不能少!

如果一节课的所有内容(课题、材料、知识点、结构等),都由电子白板来呈现的话,教师动动鼠标,大加讲解,学生自始至终都在仰着脖子看屏幕,黑板上不留一丁点儿痕迹,能力强的学生会留下一些印象,而那些潜能生就会茫然不知所云,跟不上白板的思路,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与思维过程相脱节,不便于学生梳理、记忆教材内容和发展思维。而传统的黑板板书教学则能够突破上述局限:它能充分体现数学中的思维严密、层层推进的特点,对于授课中的例题、习题的演算,“手写”确实是最好的演算方式,能够把一个完整的、详细的解题思路展现给学生,能够让学生紧跟老师的思路,循序渐进地理解新问题,符合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规律。黑板板书,突出教材的精华,提纲挈领。一切尽在不言中,一切尽在笔画里。让学生一抬头,便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一目了然,使学生看得清,记得明,学得精。它可以是老师的板书,当然也可以是学生的板书。是课前教师粗线条的预设,也可能是课堂上可变的、动态的板书。

白板集声音、动画于一身,能很好地引导学生生动、直观地感受数学内容;黑板则“原始”“绿色”、方便、经济,留有师生的情感温度。白板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而黑板则可以帮助学生继续“消化”知识。教师要取其精华(黑板的互动性,白板的丰富性),去其糟粕(黑板的单调性,白板的单向性)。该用黑板的,写在黑板上,该用白板的,用白板展示,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课件之间的互动)”,实现高品质的数学教学。总之,白板不能完全代替黑板,黑板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两者各有利弊。数学课堂,可以“黑白不分”,白板和黑板,一个都不能少。

二、正确错误,不要顾此失彼

在数学课堂里,不少教师都有这样的一种心理:课堂上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完全掌握,不出一丁点儿差错(或是少出差错),那才是一节很棒的课。教师总陶醉于学生的“尽善尽美”,而对待错误像对待“敌人”一样,视学生的差错为“毒蛇猛兽”,表现出闻错色变,不愿“节外生枝”,努力打造“精彩”的“无错课堂”。学生在课堂上也战战兢兢,担心自己出错。甚至有孩子产生一种恐惧感,担忧出错会受到同学歧视,意味着失败。因此,课堂上学生各种错误的想法往往被教师忽略,致使有价值的错误资源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数学课上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解放学生,使他们能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参与学习无错”的思想,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有人说过:“差错对于学生就像沙粒之于河蚌,起初是拒绝,不愿意接纳,但没排斥,后来改变策略,分泌汁液来包容沙粒,反而培育出了珍珠。”是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将错误藏着、掩着、盖着。而应善待学生的错误,切实利用错误,积极挖掘错误中蕴藏的宝贵的教学资源,将错误转化成提升教学效果的素材,找到学习新知的切入点、自主学习的探究点,去伪存真,理解数学本质;捕捉错误,利用错误中的亮点,让错误成为启迪思维的催化剂。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正确有时可能是一种模仿,可错误一定是一种经历,是真实、自然的。作为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到合理或闪光的要素,顺“错”而上,及时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自我否定”,启发思考,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解法,从错误中领略成功,实现学生由“失败者”向成功者的转变。

如,教学“认识乘法”一课时,有这样一道习题,图中左边方框中画7朵小花,右边方框中画8朵小花。有同学列的算式是:7×2和8×2。同学们看到算式大笑着说:“不对,不对,这一题不能用乘法算,因为两边方框里的花朵不一样多,只能用加法来做,也就是7+8=15朵。”此时,教师不做判断,相机引导:“这位同学没做错,只是——没有做完,谁来帮帮他?”问题一出,孩子们的思维打开了,不一会儿就有许多同学把手举得老高。学生A(兴奋地大叫):“7×2是把两边方框中的小花都看成了7朵,这样右边方框中少算了1朵,只要再加上1朵就对了。列式为:7×2+1。”另一学生也说:“8×2就是把两边的花都看成8朵,多算了1朵,再减去1朵就行了。列式为:8×2-1。”教学顺着学生的“错误”,因势利导,把错误改正过来,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又一题多练,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

三、自主学习,不可漫无目的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你喜欢学哪段就学哪段,想怎么学就怎么学。”教师话音一落,满堂沸腾。学生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动手操作,有的在小组讨论。课堂极其热闹,美其名曰:“这就是民主,这就是学生主体。”

新课改强调自主学习,于是就有教师上课便叫学生“自主学习”,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选,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定,学习效果由学生自己评。有的同学翻开书本,动起笔,边读边书写着什么;有的同学自言自语地念叨着什么;有的同学在动手操作;有的只顾自我表现,完全沉浸在孩童式的嬉戏之中。很明显其中有诸多的不和谐的音符(有的还找到了要睡觉的感觉)。教师站在讲台上(面无表情的),有意无意地对教学活动放弃组织干预。结果,这种“自主学习”变成了“自由学习”。

如,下面的课堂案例: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了很多很多的数学知识。

师:你说得好,谁再来说一说?

生2:我学会了画三角形。

师:你说得真好,哪位同学再来说一说?

生3:我明白要绿化美化校园(因为课中教师有渗透环保教育)。

生4:我明白,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

生5:我明白,在黑板上书写要认真。

……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练习。

这种走过场、流于形式的教学环节没起到应有的作用,也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倡导的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不意味着降低教师的作用。在自主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不仅不能削弱,而是更要加强。自主学习不是“老师跟着学生走”,而是课堂教学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能够积极地探索新知。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有要求、有目的、有反馈、有反思的主动性学习,而不是盲目、放任式的学习。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无论是自主学习的意识还是自主学习的能力,既要依靠其自身努力,还需要老师的培养。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但教师要通过科学的引导与点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自我领会、自我感悟、自我习得,才能有所提高。

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把选择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参与到学习中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心理需求,表面上看是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实际教学中,这种方式对所有类型的课都适用吗?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学习要求,一概以“你想学哪一段就学哪一段”合适吗?学习能力不同的人,都以“想怎么学就怎么学”适宜吗?教师要从心底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探索、思考、学习,教师可以“懒”。但教师不能退出教学的舞台,成为一名旁观者,而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变成了漫无目的的“自由市场”。可见,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在更高的层面上对教师的教学艺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保证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还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由“不会学习”向“会学习”再向“主动学习”挺进。促使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更有效,最终使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素养。

三不为心得 篇5

曹席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这是历史的启示,更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经验。党中央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的正是乘胜追击‚四风‛问题,让‚四风‛从‚不敢‛逐渐向‚不想‛转化。

贯彻‚三严三实‛是思想建党的重要路径。思想建党需要不断创新,思想灰尘需要不断清扫,思想境界需要不断升华。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从两个层面指出了升华境界的途径,从六个方面指明了清扫灰尘的办法,是各级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从思想建党方法看,既着眼战略又着手战术,同时把复杂问题具体化,使广大党员干部既拥有自我判断的标尺,又掌握现实针对的自我警示内容。用权严不严?做人实不实?每日一问而遵从内心则必有答案。循着贯彻‚三严三实‛的路径,定能攀登思想建党的峰顶。

‚三严三实‛是根治‚四风‛问题的良方。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指出:‚作风有所好转,‘四风’问题有所收敛,但树倒根存,有些是在高压态势下取得的,仅仅停留在‘不敢’上,‘不想’的自觉尚未完全形成。‛如何促进‚不敢‛向‚不想‛转化?如何扩大好势头、压住坏 风头以形成更好的‚势‛?一旦‚三严三实‛成为领导干部修身、为政、成事的先决思维条件,总是自觉地以此来思考、衡量、判断事物,它就会产生内在的约束力,告诉自己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这正是‚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对‚四风‛产生‚不想‛效应的内在肌理。

‚严实‛精神是养心修身的源泉。古人讲‚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是普通人的修养内容和方法。对于共产党人来说,‚三严三实‛则是每日修身养心的必修课。世间万事成于严与实,首先就源于内心里有充盈的严实精神的蓄水池。严实养心,养的是精神圣洁纯净,养的是规矩意识、纪律意识,养的是行为准则和习惯。把心养好了,养出高境界,养成好习惯,对‚四风‛不仅‚不想‛,更会‚不屑‛。每日修炼,久久为功,使清风正气成为内心的信守,就没有什么力量能够撼动,没有什么蛊惑能够奏效,而心能始终如一,做人堂堂正正、做事干干净净。

“三不粘”的由来 篇6

“三不粘”的由来,历史悠久,相传是宋代才女唐琬发明的。书载:著名诗人陆游与其表妹唐琬结婚后,夫妻情爱甚笃。但是,陆游的母亲对这个才貌双全的儿媳却看着不顺眼,总是想方设法给唐琬出难题难为她。在陆母60大寿那天,陆家宾客盈门,好不热闹。宴席间,陆母当着客人的面把唐琬叫到跟前,非常突然地说:“我现在要吃说蛋也有蛋,说面也有面,吃不出蛋,咬不出面,看着娇黄,入口松软,又香又甜;不粘勺子不粘盘,不用牙嚼就能下咽的食品。”

唐琬知道婆婆又要难为自己,立刻走进厨房,打了几个鸡蛋,将蛋黄加入淀粉、白糖,用筷子搅匀;炒锅里添入熟猪油,烧热后倒进调好的蛋黄液迅速搅动,待蛋黄液呈糊状时,便一边往锅里徐徐加熟猪油,一边用铲子不停地翻炒。直到炒成色泽黄亮、料质柔软的蛋糕状,才盛进盘子里,端到餐桌上。宾客们一尝,口感酥软,既香又甜,而且达到了“三不粘”的要求。众宾客赞不绝口,并且给它起名叫“三不粘”。

非税收入重点检查必须做到“三不” 篇7

一、认真做好检查前的各项准备, 不仓促上阵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为了防止因计划不周密、动员不深入、准备不充分导致工作被动甚至“走过场”问题的发生, 在组织非税收入重点检查前, 必须认真做好五个方面的准备工作:一是周密筹划安排。每次检查前, 结合工作实际, 对如何抓好重点检查进行认真筹划, 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明确检查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检查时间、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二是搞好思想发动。有些同志感到, 经过十多年的努力, 非税收入管理工作已经比较规范, 不会有大的漏洞和问题。也有一些同志认为, 只要把经常性催收工作抓紧就行了, 搞重点检查没有多大必要。对此, 必须及时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 消除模糊认识, 想方设法提高大家对抓好重点检查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激发工作热情。三是进行人员培训。针对近年来本单位人员变动大, 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等实际情况, 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 让有经验的老同志和业务骨干谈体会、讲方法, 搞好传帮带。四是准备检查资料。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 每次检查前, 坚持给每个被检查单位送达检查通知, 并设计发放《财政监督检查通知书》、《财政检查人员廉政纪律执行情况反馈表》、《财政监督检查结论》、《财政监督检查结论送达回执》等相关表格。2006年重点检查前, 我们组织市级所有执收执法单位对本单位2005年1月至2006年8月各项非税收入收缴、票据使用、过渡账户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自查, 先后设计、发放和回收《自查统计表》195份, 为有针对性地抓好重点检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五是组织检查力量。宝鸡市市本级执收执罚单位300多个。每年9至10月份, 针对执收执罚单位数量大、点多面广的实际, 坚持从所有执收执罚单位中精选100多个收费大户、困难户、问题户和有收入过渡账户的单位作为重点检查对象, 组成四个检查组, 各组由一名科长带队, 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 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

二、认真细致地进行全面检查, 不缺科漏项

组织非税收入重点检查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堵塞“漏洞”, 消除“死角”, 努力实现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应缴尽缴, 疏忽任何一个环节和项目, 都不可能取得预想的效果。因此, 在组织非税收入重点检查过程中, 必须全面检查, 严查细抠, 既要查统管纳管、收费项目标准、票据管理使用、收入过渡账户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又要查行政事业收入、罚没收入、其他收入等各项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情况, 切实做到“四查四看”、“两核对”、“两相符”。“四查四看”, 即:一查收费项目、罚没依据法规, 看有无乱收费、乱罚款的现象;二查各类收费票据的领购、使用、保管情况, 看是否使用规定的合法票据收费并按规定使用、核销、销毁, 行业专用票据的领用情况, 是否由专人保管, 是否建立台账;三查收入过渡账户, 看是否通过财政审批, 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 有无多头开户的现象;四查各类非税收入, 看是否实行了“收支两条线”管理, 有无隐瞒、转移、坐支、挪用、应缴未缴的现象。“两核对”, 即:一是核对收费项目, 二是核对收费标准。“两相符”, 即:一是实际收入与账面收入是否相符, 二是实际收入与上缴财政专户数是否相符。几年来, 我们先后累计检查执收执罚单位800多个次, 检查清理收费项目2 000多个次, 审核各类收费票据20多万本, 涉及资金133000多万元。还对市本级300多个执收执罚单位的非税收入过渡账户逐一进行清理, 先后按照有关规定撤销280多个, 目前经财政审批保留26个。

三、认真纠正检查中发现的各种问题, 不避重就轻

环保部坚持节能减排“三不原则” 篇8

赵华林是日前在北京召开的2009中国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高层论坛上讲这番话的。此次论坛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主办, 来自发展改革委、环保部、科技部、各省市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据了解,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也遇到严峻的挑战, 主要表现在:某些地方节能减排在工作力度、工作意识上都有放松和下降的现象;已经建成的污染减排设施运转不畅, 偷排和超标的现象比较多。环保部门在近期开展的建设项目专项执法检查中发现, 有20%的项目存在未批先建的环境违法问题, 25%的重点污染源治理设施不能正常运转;节能减排资金投入不足, 新开工项目数量减少, 部分已开工项目进展缓慢;有些已经列入淘汰名单, 或已经关停的企业又恢复生产;节能减排压力增大, 一些高污染、高能耗行业重复建设的现象比较突出, 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设备等行业无序发展比较严重。

示范课也要有“三不”精神 篇9

不过, 难也好, 容易也罢, 我打算从钱理群先生的《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谈起。钱理群先生的文章提出“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的问题, 笔者需要回答的是“我为什么在谈论中学语文公开示范课这个问题时要提‘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中这个观点”的问题。

首先, 钱理群先生在《我们为什么需要鲁迅》一文中提出这样一个观点:鲁迅从来就不是任何一个现代思想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从来就不是, 也从来没有成为“方向”;鲁迅也不是“导师”。其中不是“主将”和不是“导师”是鲁迅先生自己强调过的。理由简述如下:无论是20年代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还是30年代的左翼文学、文化运动, 他都是既支持, 参加, 又投以怀疑的眼光, 所以不是“主将”;他对任何构成"方向"的主流意识形态, 以至“方向”本身, 都持怀疑、批判的态度;而且, 鲁迅还向一切公理、公意、共见、定论……提出质疑和挑战, 所以不是“方向”;鲁迅本人更是早就说过, 他自己还在寻路, 何敢给别人指路?他在著名的《导师》一文里明确指出, 知识分子自命导师, 那是自欺欺人, 提醒年轻人不要上当, 所以他也不是“导师”。而正因为不是“主将”, 不是“方向”, 不是“导师”, 鲁迅具有了不可替代的别样的价值。

其次, 笔者对本文所谈的“公开示范课”这个概念做一个粗浅的界定, 便于行文。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中对“公开”一词的解释是这样的: (1) 形容词, 不加隐蔽的;面对大家的 (跟“秘密”相对) , 如“公开活动”; (2) 动词, 使秘密的成为公开的, 如“这件事暂时不能公开”。“公开课”中的“公开”应取其中“面对大家的”之意。目前中学教学中根据课的功能、任务, 有几个常用的概念: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研修课、实验课、展示课、示范课……顾名思义, 笔者认为“公开课”可以作为以上所有“面对大家的”课的总称, 换言之, 所有“面对大家”上的课都是“公开课”。具体而言, 在某个范围内已经成名或公认水平高的老师上的课可以称之为“示范课”, 针对解决某个教学问题启发听课者研究讨论的课可以称之为“研讨课”, “示范课”和“研讨课”是中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最为常见的两种公开课。再有, 既然是公开课, 一定有或多或少的听众, 因此笔者认为课后的评课交流是必不可少的, 它已经成为公开示范课这种教学交流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没有课后的交流, 公开上了的课也不算真正的公开示范课, 跟自说自话的“关门课”没有两样。故此, 本文所论“公开示范课”实际上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面对大家上的课;第二, 课后的评课交流。二者不可分割且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接下来, 说说我谈论中学语文公开示范课这个问题时为什么要从这三个“不是”切入话题——最根本的原因是基于目前公开示范课开展的现状。有一句话能贴切地表达出相当一部分老师对公开课的“纠结”心理:公开课, 想说爱你不容易。“想说爱你”意味着对公开课的期待心情, 期待意味着价值, 价值在于学习中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换言之, 公开课是被需要的、有价值的。然而“不容易”三个字沉重地反映出“需要”的不被满足。笔者认为目前中学语文公开课 (我不知道其它学科是否存在这个问题, 故不妄言) 可能存在的问题, 或者说公开课的作用离人们的期望还有一定距离, 其本质诱因在于公开课承载了过多类似“主将”、“方向”、“导师”等不堪其重的“责任”, 而有些时候却恰恰从一开始就偏离了“方向”, 甚至走向“反向”。

随手一例:今年6月中旬 (实际上就是笔者撰此文的前几天) , 我在杭州浙江大学的课堂上聆听一位省教研员的讲座。这位资深教研员告诉我们他评课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扬善于公堂, 归过于私室”。但有一次, 他听完一节课后十分痛苦地发现实在找不出任何优点, 于是在点评座谈中“艺术”地把皮球踢给市教研员, 结果市教研员也很为难, 离开这节课本身大谈这位教师平时的工作成绩, 最后表示要听省教研员的高见, 把皮球又踢了回去。于是省教研员万分为难之际以高度的“智慧”从如果自己上这节课会怎样处理入手, “巧妙”地“点评”了这节课。听讲者无不佩服这位资深教研员处理难题时高超的“回避艺术”。诚然, 当时的情景我没有亲历, 也许只有这样才是最佳的选择, 但我不知道在这种“巧妙的回避”中, 那位授课老师有没有受到更深的伤害, 与会听评的老师们内心又是何种滋味;如果诚恳直言, 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那位授课老师会否真的会感到“没有面子”?

其实, 这还不是最典型的例子, 这位省教研员出发点是善意的, 他的底线是不说假话, 找不出优点他只好不说, 于是采取了顾左右而言其它的“鸵鸟政策”。在参加各种场合的公开课及评议时, 发现更加可怕的是出于种种明眼人一望而知的目的, 主持者“诱导”听课者颠倒黑白、指鹿为马、任意拔高, 糟糕的说成好的, 没有的非要说成有。而一众满怀希望而来的听众抱着满腹的不敢说出口的疑惑无比郁闷地离开会场……这种被人为贴上“主将”、“方向”、“导师”的课与评课, 已经不仅仅是让人不爽了, 简直是贻害无穷, 给青年教师很难纠正的误导。偶或有敢于发难者, 则像拆穿皇帝新装的孩子, 令人神情为之一爽;但随着主持者一句“请问这位老师是哪个学校的”, 令刚准备开口的其他老师不得不识趣地噤若寒蝉了。其实, 笔者也不止一次有幸在失败的公开课上遇见水平极佳的评课高手, 其谦逊得体的言语、妥帖到位的点评令听众心中无比熨帖, 满载而去。

在所有公开课中, “示范课”最可能具有引领“方向”的作用。由于一般是名家、大家或准名家、准大家上的课, 成功率相对较高, 可资学习的地方也较多。毋庸置疑, 名师凭借多年积淀下来的深厚课堂教学功底, 以创造性的教学设计, 用直观、新颖的教学方法, 传递新的教学思想、展示新的教学手段, 是促进教师重视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教学质量, 互相交流, 取长补短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但是, 笔者也听到过不少失败的示范课。事实上, 即便是名家也无法绝对保证每一堂示范课都成功。记得我仰慕的于漪老师2009年在杭州召开的全国中语会年会上曾提及这样一件事:她出名后, 每一节课都有慕名而来的人来听, 她说这种感觉完全不是享受, 用四个字形容是“生不如死”。当时我听了十分惊讶, 鼎鼎有名的于漪老师还如此紧张别人来听课!我想, 主要是担心听课者期望太高吧。其实, 我觉得, 一方面名家不能绝对保证每一堂示范课都成功, 另一方面, 作为听课者也无须苛求示范课都精彩, ———但, 我们有理由要求每一堂公开课后的评课交流都精彩!可是实际上, 令人郁闷的是许多研讨课、实验课更成了不能“触碰”的雷区, 一开始就被贴上了“主将”、“方向”、“导师”的标签, 承载着指挥者的许多“意图”。由于这类课多由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承担, 难以尽如人意的几率相对较高, 却无一不是“大获成功”。

“示范课”为人诟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许多人认为即使上得很精彩的课也是“作秀”胜于“实用”。于是有观点认为, “示范课”应该是一首歌, 人人都可以学唱;而不应该是一场戏, 人人只能当捧场的观众。对此, 笔者大不以为然: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任何课都是不可复制的。教学是一个尤其复杂的过程, 影响我们教学实际过程的因素是不确定的, 每节课面对的学习对象、学习内容等等都是不同的, 因此, 我们不但不应该学唱别人的歌, 甚至不要重复唱自己的歌, 惟其如此, 我们的课堂教学才可能灵动起来, 才可能越来越有灵气。严厉一点说, 抱着“学唱歌”的态度参加公开课的研讨, 态度是不端正的, 动机也是不纯的, 这不是“拿来主义”, 而是“搬来主义”。

综上, 笔者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公开课本身可能而且可以不成功, 但在“三不”精神的引领下, 即便课堂教学失败了, 有了精彩的点评, 公开课活动一样可以成功!笔者以为, 包括“示范课”在内的公开课, 要放下架子, 切勿从一开始就摆出“主将”、“方向”、“导师”的样子。欢迎评论, 尤其欢迎不同意见的评论, 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公开的作用, 专业的灼见、求真的氛围、善意的措辞, 这些才是人们心目中真正的“方向”。如果我们还愿意把教学研究当做学术看待, 则必须摒除讲假话套话的风气, 营造鼓励说真话的氛围, 以这样的胸怀去发展教育, 培养有反思精神和批判精神的教师和学生。

那么, 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营造公开课的“三不”精神呢?笔者以为, 这种真诚探讨的空间需要几方共同构筑:组织者要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专业水准, 有不怕被否定的底气和精神, 创设讲真话的空间;授课者要有宽广的胸怀和虚心的态度, 倾听不同的声音;评课者本着与人为善发表一家之言的平等平和的对话姿态, 实事求是地指出其值得肯定和需要改进之处。

特别是组织者站在强势的地位, 能否容忍甚至鼓励听课者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是对其民主精神、活动本身的学术含量的一个基本的检验。由于工作的关系, 笔者有许多担任公开课组织者的机会。我的亲身体会是:说真话, 说有建设意义的话, 是对教育、对执教者最深沉的爱, 是对参与公开课的听者最好的尊重, 也是对组织者专业水平的考验和体现。当我们一以贯之地本着“不是方向”的精神去营造公开课民主、开放的氛围, 长此以往, 我们的公开课将会成为教师们心目中真正的“方向”。其结果, 我们的示范课就会臻于“不是方向”胜似“方向”的境界, 这是多么令人鼓舞和向往啊。

评课的良好气氛还需要承担公开课的老师来营造。就公开课本身而言, 其价值很明确:通过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让其他听课教师有所启发。承担公开课的教师都希望课上得成功, 他背后的智囊团也希望成功, 不远N里来听课的老师也希望听到精彩的富有启发的课。事实上, 成功的课不仅本身能给众人启发, 也使评课能站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但课堂教学现场情况千变万化, 一个环节出问题, 课堂教学的效果就可能不尽如人意。何况教学是遗憾的艺术, 上得再好的课也有遗憾在其中。维纳斯是美的, 断臂的维纳斯也是美的。公开课允许有残缺, 但是一定要有“美点”, “美点”就是有别于过去、有别于他人的新尝试、突破和创新, “美点”亦包括评课环节, 这都是公开课存在的价值。

一次, 我所在的区聘请了北京一位全国知名教师来上示范课, 由于对广州学生缺乏了解, 虽然看得出教师功底很深, 但学生明显跟不上, 整堂课颇有启而不发的味道, 听课的老师十分佩服这位名师的深厚功底, 心中无不着急“学生怎么这么差”。客观地说, 由于学生没跟上, 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上完课, 名师不为自己辩护, 反思自己对广州学生缺乏了解, 引导不足, 对不起学生。此言一出, 听课教师心中折服:名师就是名师, 有自我批评的底气!接下来的评课其实就变成了请教, 希望名师解答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种种疑惑。由于授课者的大气, 整个示范活动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认可。

接下来说到第三方参与者———评课者。评课者的组成是多元的, 有组织者专门聘请的专家, 有现场听课者……一般而言, 评课者的表现是被引导的。也就是说如果组织者善于营造民主和悦的评课氛围, 授课者乐于倾听各种意见, 评课者的参与往往很容易顺应这种氛围。其实只要是中肯、专业的评价, 就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同, 专家的评论也不是结论, 切忌“盖棺式”评论, 提倡多元评价, 对所有评论可以再评论。评课者要怀着善意, 以平和的语气提出尽可能中肯的建议, 避免过于偏激。事实上, 不同的意见往往才是最可贵的和最有价值的, 才能在讨论中形成某种张力。针对问题来谈, 只要是善意的、有针对性的、到位的意见, 不但不会引起授课者的不安, 相反会激发授课者的深度思考, 使其产生被尊重的愉悦感。

例如笔者年初组织了一次区域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 决赛课题是粤教版必修1第3单元第13课《沙田山居》 (余光中) 。一位选手的课行云流水, 真挚动人, 十分自然地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 赢得了所有评委和听课者的一致好评, 是一堂难得的好课。但是, 受各种参考资料的影响, 跟所有其他选手一样, 她把文章的感情基调与“乡愁”联系在一起。过后, 作为组织者和评委, 我就此问题再次与全区老师探讨, 一石激起千层浪, 我的观点引发了大家对如何深入解读文本的思考。后来, 这位获得竞赛第一名的老师在颁奖会上作为代表发言时还真诚地提到这个建议对她教学专业发展的促进。笔者也将这一“发现”撰写成文 (《我读余光中〈沙田山居〉》) , 发表在《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6期上。

在这里, 你必须思考, 而且是独立地思考。真正有价值的公开课活动, 应该是能够促使我们独立思考, 激发我们对教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听课者甚至授课者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灌输, 组织者也不试图灌输什么;相反, 我们共同期待在这样的活动中成长为有独立教学思想的人。当我们的公开课活动成功地营造了“不是方向”的氛围, 则它本身已经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方向。

体育课结束部分放松活动“三不” 篇10

放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的身心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 如果一节快速跑课的放松活动采用兔子舞, 则会因为其节奏较快、运动强度大而引起学生腿部的再次疲劳, 使肌肉重新回到紧张的状态, 放松效果适得其反。对此, 建议采用抖动大小腿放松、静力性拉伸加上意念放松、轻松的放松跑等练习。

不应选用运动量过大的游戏

结束部分的重要任务是通过有效的放松活动, 使学生的身心逐渐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如果此时进行运动量过大的游戏, 会使学生再次进入紧张状态, 加剧学生的身心疲惫。因此, 在设计放松内容时应选择一些运动量小且有益于放松身心的游戏。

不应选用繁琐的放松活动

上一篇:云南民族民间舞蹈下一篇: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