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不确定

2024-06-21

模糊不确定(精选八篇)

模糊不确定 篇1

乙二醇醚的生产, 就是醇与环氧乙烷的乙氧基化反应, 即含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环氧乙烷的逐级加成反应。目前, 反应的控制主要集中在动力学模型基础上, 由于动力学模型是建立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 存在着结构过于复杂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

而模糊神经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了人工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的优点, 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来进行模糊信息处理, 可使得模糊规则的自动提取及模糊隶属函数的自动生成成为可能, 从而使系统成为一种自适应的模糊系统, 本文将利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的自学习特性, 确定乙氧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中的复杂参数。

1 模型与算法

1.1 乙氧基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的乙氧基化反应, 即含活泼氢的有机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环氧乙烷的逐级加成反应, 其反应动力学模型如下:

1.2 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本文采用模糊多层感知神经网络 (Fuzzy Multi-Layer Perceptron Neural Network) 。该网络模型共分5层, 如图1所示, 它是一个具有输入层、三层隐含层和一个输出层的五层神经网络。

第一层为输入层, 该层为输入变量层, 每个节点代表经过预处理过的输入变量;第二层为隶属函数层, 实现输入变量的模糊化 (即隶属度划分) , 节点的个数为各个输入变量的模糊集合数之和;第三层为模糊规则强度匹配层, 该层将模糊化得到的隶属度两两相乘 (与) , 从而形成模糊规则库, 它的输出代表着模糊规则的强度;第四层为归一化层, 完成变量的隶属度求和 (或) 计算, 每个节点代表一个可能的模糊规则的t h e n部分;第五层为反模糊化层, 用于实现清晰化计算, 即将模糊规则推理得到的输出变量的各个模糊集合的隶属度值 (即第四层各个节点的输出) , 转换为输出变量的精确数值。

1.3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在构建的模糊神经网络的初始结构基础上, 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过程对结点进行调整, 从而得到确定的网络结构, 达到学习目标, 本系统中采用了一种改进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设网络要存储M个不同的训练样本模式对:

{ (X1

网络的连接权值矩阵为:

网络的性能指标评价函数 (误差函数) 为:

其中, yi j表示期望值, yi为实际输出值。网络的激活函数选用高斯函数:

其中ci k为中心值, δi k为宽度。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步骤如下:

(1) 以cik和δik的初始值ci0, δi0为中心, 生成N个样本, 设删除节点的阈值为ξ, 最大的学习次数为T。

(2) 随机选取一个样本xp, 按选定的评价函数计算该样本的适应度, f=1/E。

(3) 按照适应度最小原则, 选出较优个体。

(4) 修改权值。, 其中α为学习率。

(5) 判断是否达到最大学习次数T, 是则转向 (6) , 否则转向 (2) 。

(6) 对每个样本判断是否与阈值ξ相差悬殊, 若是则删除该结点, 并转向 (2) , 若没有可删除的结点则转向 (7) 。

(7) 结束。

2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2.1 实验设计

在0.5 L高压釜中加入起始剂月桂酸甲酯100g, 镁铝复合介孔氧化物催化剂3g, 环氧乙烷的加入量约为5 g左右, 通过循环冷却系统将反应控制在指定温度, 分别在170℃、1 8 0℃、1 9 0℃温度下反应, 记录每个反应温度下的反应时间T (min) 和对应体系压力值P (kPa) 。

系统利用Visual C++语言实现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学习算法, 采用实验得到的训练集数据对建立的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取1 7 0℃下的奇数号数据样本训练模糊神经神经网络。取误差目标值为0.0000001, 即总的误差平方和小于0.0000001时可以认为网络已经训练成熟, 停止训练。对已经训练好的网络用非训练样本集进行测试, 选取1 7 0℃下的偶数号样本为检验样本, 送入网络测试其学习能力。

2.2 结果及分析

该系统经过3 8 5 0次训练, 用时7分钟, 结果如下:y0=0.9 5, y1=0.0 3 8 9 7 1 3 2 3,

可以确定动力学模型为:

将170℃实验数据与按动力学模型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计算得到标准差为:24.00411130, 平均误差为5.27306242%, 拟合曲线如图3所示。

用同样方法, 得出在180℃和1 9 0℃实验数据与计算结果的拟合曲线如图4、图5所示。

180℃的标准差为18.89981820, 平均误差4.00128483%, 190℃的标准差为25.15637554, 平均误差为7.99162995%。

通过拟合曲线可以看出, 计算结果的平均误差为最多不超过8%, 说明该模型能够真实的体现反应过程, 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算法所确定的动力学参数是准确的。

3 结语

乙氧基化反应具有反应复杂, 参数难以确定的特点, 本文采用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学习算法, 根据实验数据训练网络以得到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误差低的, 收敛性好的特点, 能有效地提高乙二醚类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PENG Zhi-ping etc.A fuzzy neuralnetwork evolved b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J].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7 (3) .

[2]孙云山, 李艳琴, 张立毅.模糊神经网络分类器在盲均衡算法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8, 44 (7) .

模糊不确定 篇2

一、不确定性与模糊性的涵义

不确定性是指事物发展结果有多种可能性。按经济学的观点,不确定性意味着在既定环境状态下人们的主观概率分布处于离散状态。譬如一项决策只产生一种可能结果时,它是确定的;而当其可能产生两种以上不同的结果时,不确定性就出现了。不确定性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与概率事件相联系,其出现的结果有稳定的概率。此时,可以用随机变量的方差来定义该变量的不确定性,并描述其大小,即通常所说的风险。一是与概率无关,是一种没有稳定概率的随机事件。经济不确定性按产生的原因又可以分为外生不确定性和内生不确定性。前者指生成于某个经济系统之外的不确定性,如消费者偏好、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等。后者指生成于某个经济系统自身范围之内,影响系统操作绩效的不确定性,如人员素质、内控制度、内部人事变动等。区分这两种不确定性,有利于我们对症下药,控制和降低不确定性。

模糊性指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所进行的“亦是亦非”抑或“似是而非”的不明确判断。此时,对事物的性质,很难断言其归属。无论是模糊性,还是不确定性,都是事物所固有的客观属性,它们都可以使得人们在认识事物时难于甚至不能作出准确、唯一的判断。模糊性是对事物确认上的不确定性,而随机性是对事物各种可能发生结果的不确定性。因此,模糊性表现在事物发生的结果上是单一的和确定的,但这种结果却是不清晰的和模糊的;而不确定性表现在事物发生的结果是清晰的,但在多种可能的结果中到底发生哪一种结果却是不确定的。对不确定性的定量研究,导致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发展;而对模糊性的定量研究,则导致了模糊数学的发展。

同精确性和确定性相比,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具有如下特征:

1.存在的普遍性。客观实际并不象传统数学描述的那样确定无疑。客观事物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和变化着,不管这种变化多么细微,但都已表现出事物是不确定的。实际上,我们所掌握的传统数学,只能从人们假设的因果关系方面去详尽地描述实际,一旦要付诸实施,接受实践的检验,都会暴露出其难以应付的随机性和模糊性。只要回想一下诸多定理中设定的种种前提和假设,就不难理解这一点。

2.存在的客观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是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特征的本质体现,是客观存在的;而精确性和确定性是人们认识上的重要特征,是人类认识的产物。就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而言,一般都采用或试图采用精确的、清晰的方法来描述事物,但客观世界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清晰和确切。

3.存在的绝对性。客观事物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是绝对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确定性和清晰性是相对的,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反映的方法。正确认识和对待事物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才有利于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也有利于提高清晰性和确定性。

二、会计中的不确定性、模糊性和信息混淆

正如上述分析的那样,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是普遍的客观存在,因而经济活动过程中同样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加之会计处理原则和方法中也存在着不确定性,这样,就造成会计工作中的种种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计准则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措辞。最典型的、在会计准则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极少可能”、“有可能”和“很有可能”。由于对事件发生概率的主观判断因人而异,因此,什么情况算是“极少可能”,什么算是“有可能”或者是“很有可能”,便成为影响会计选择和会计处理方法的重要因素。西方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影响人们对不确定性措辞理解的因素主要有:①不同的职业角度,即在公司中所从事职业的不同,会影响对这些措辞的理解;②上下文内容;③个人与团体,即从个人角度或从团体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理解;④金额的重要性;⑤个人性格。这些因素单独或相互交织的微妙影响,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也可能造成使用信息的失当。

2.会计确认、计量中存在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会计活动归结起来就是对经济事项的确认、计量,并在此基础上,对事项的记录、反映和控制。然而,会计确认和计量本身就存在着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如在资产的确认中,对商誉等无形资产的确认就很乏力;在固定资产核算中,残值、折旧本质上是一种估算,况且由于存在着多种折旧方法,每一种方法对经营绩效的评价都会有不同的影响。再比如,在不同的计量模式中,历史成本虽然客观,但不能反映通货膨胀的影响;现行成本虽然能反映现时的通货膨胀水平,但又缺乏客观性。其他如外币折算、合并报表、衍生金融工具计价等等,也都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3.对未来事项认识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未来事项由于受现在和未来各种必然和偶然因素的影响,它的发展变化也是模糊和不确定的。虽然人们努力探讨各种预测方法,试图尽可能准确地预测,但只要我们将会计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就不难发现,其准确性是值得怀疑的。同时,会计本身是反应性的,导致会计信息与实际情况间存在“时滞”现象,当用户使用有关信息努力作出判断时,未来情况的发展可能大大出乎其预料,远远超出了会计信息可能提供的预测结论。

4.有关分析、评价方法的模糊性。人们在运用数学方法试图精确地描述原本“模糊的”事物时,往往附上若干假设性的前提,而这本身就是不确定的。比如作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前提的有效市场理论,它的成立就需要几个假设,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β系数的确定,也有很大的主观性,

又如计算净现金流量,以确定有价证券价格时贴现率的确定,也有若干不同标准,选用不同的贴现率,计算的结果会有很大的差异。另外,在会计信息的揭示上,对于同一类经济事项,由于人们主观判断的不同,也会导致多种多样的财务揭示方式。最典型的,是诉讼案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

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集中体现为导致信息混淆。所谓信息混淆,是指一个可观察的信息,由至少一个不可观察的信息组成。使用数学语言可以这样描述:可观察值W由两个混合在一起并不可直接辨别的分量X,Y组成,即:

W=X+cY

其中c是一个系数,由具体的问题决定其值。

会计中的信息混淆主要有这样几种类型:

1.名义数值与实际数值的混淆。针对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会计作出了一系列假设,如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历史成本等,试图将会计人为地置身于可确定的环境状态中,这就导致了会计帐面数值即名义数值与实际数值的背离。也就是说,会计提供的信息是一种典型的双分量型的混淆信息。名义收益与实际收益就是一个例子。

2.再生性信息与非再生性信息混淆。再生性信息指为企业主要的和经常的经济活动所确定的信息,如营业收入、营业费用和营业利润等,只要企业持续经营,这些信息就可持续再生;非再生性信息是为企业所发生的偶然事项所确定的信息,如捐赠、不可抗力损失等,它们一般不会持续发生。这两类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意义是不同的。而现时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区分两者。损益表信息就是一个典型。其中的利润是再生性利润与非再生性的净收益(“利得”-“损失”)的合成物,而且,收入与利得、费用与损失的划分也不严格。

3.趋势性变化信息与非趋势性变化信息的混淆。企业的趋势性变化是由其经营管理体制、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引起的,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而非趋势性变化是暂时性的变化,是由一次性的政策调整等因素引起的,如宏观政策调整、会计选择和会计政策的变化等。现在的财务报表中,并不能向信息使用者区分这两类信息,使得利益相关人对企业未来发展情况的预测变得更加不确定。

4.权责利关系信息的混淆。主要体现产权关系在报表中存在两重性,有些项目如住房公积金、各种专项拨款等,到底属于权益还是负债是不清楚的;另有一些项目如少数股权、可赎回优先股,到底归于权益还是负债,在理论上至今还有争议。在西方国家,有些企业在计算债务比率时,把少数股权和可赎回优先股列入负债,有些则把它们列入权益。这些都说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界限至今还是模糊不清的。

由于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普遍存在,造成信息混淆的普遍存在。一方面,会计人员个人因素或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倾向,都会使会计信息混淆变得更严重,从而降低会计信息的质量;另一方面,混淆的会计信息也会给信息使用者造成消极影响,使其产生“信息幻觉”,从而造成评价失效、决策失误和控制失灵。这两方面因素互相作用,无形中造成会计信息的技术性失真。与此同时,由于会计人员道德缺陷、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灵或某些决策者的叵测用心,都会使问题变得更为复杂,加剧会计信息的失真度。

三、对策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由于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这种失真是一种技术性失真。有鉴于此,在实际工作中,为了正确对待这种技术性失真,我们应该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正确认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只有正确认识和对待现实中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才有利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在定性的认识到不确定性普遍存在的前提下,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应该客观地看待会计信息对我们评价、决策的作用;再者,从定量的角度来说,对于模糊性,我们可以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如模糊控制、模糊预测、模糊评估等方法进行处理;对于不确定性,可以采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有关方法进行反映和评价,将经验分析与数学分析结合起来使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2.规范会计准则的制订,加强会计制度的建设。在制订会计准则时,应尽量规范不确定性措辞的使用,可以给出相对确定的概率数值范围,以利于减少主观判断上的差异,并协调国际会议差异。同时,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建设,发挥制度的约束机制,尽可能减少由于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造成的人为可乘之机。

3.加强会计理论研究。应尽可能完善会计假设,规范会计基本概念,修正会计要素,如对资产负债表要素,可考虑增设“递延借项”与“递延贷项”,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方程式改为:资产+递延借项=负债+递延贷项+所有者权益。把“收入-费用=利润”改为:收入-费用+(利得-损失)=净利润。

同时根据新的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如考虑采用通货膨胀的会计计量模式。加强研究、界定产权关系混淆的二重性项目,或在报表中合理分解,并加以说明。

4.拓展财务报告,充实会计信息。通过财务报表以外的其他报告形式,揭示更多的“分析性信息”,以更加客观充分地反映由于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引起的信息混淆。为了给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的更为完整清晰的图象,西方财务报告的形式和份数日趋增多。在当今信息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还可借助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把传统的纸质报告模式发展为磁介质或网络介质报告模式,提供更加全面、表现形式更为丰富的实时财务报告,减少“时滞”,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建筑工程造价的模糊确定 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确定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18-0163-01

如今,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项目的需要日益增加。另外,随着全球范围内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国家和人民对于项目工程的需求及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成本控制的要求也越来越严。工程造价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着项目工程的完成质量。

1 建筑工程造价概述

工程造价是指在进行某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为了完成建造所花费的费用,包括人工费、各种固定成本、无形资产等。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概算、投资估算、施工图预算、修正概算、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等,基本原则是利润最大化,主要方法是根据图纸、定额以及清单规范,计算出工程中所包含的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及税金等。建筑工程施工时间长的特点决定其在施工过程中受市场变动的影响很大,各种建材和设备的价格都可能会出现波动,这就需要在施工前对工程造价做出预算以避免资金不足贷款产生的利息支出。在实际施工中,建筑工程造价的数值较大,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有必要对其采取有效科学的方式进行管理。

2 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因素

动态性强是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一个显著特征,因此在管理控制过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设计好工程的投资规模之后,具体施工中的工程价格还是会因各种原因的影响而发生变动,只有待完成竣工验收工作之后,才可以最终确定工程的实际造价。

2.1 工程设计方案影响工程造价

一般来说,工程设计方案的深度和质量总的工程造价。可在一些实力不佳、资源匮乏的城市,缺乏高水平的设计人才,再加上了解新技术的速度慢,对市场的预测能力不足,会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能提前做好预防,做好的设计方案在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修改,这就经常会造成工程成本的浪费,增加了整个工程项目的造价。

2.2 工程招标影响工程造价

如今市场上选择施工企业大多都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施工企业会在衡量了自身的水平后,觉得自己要完成该项工程并获得一定利润的条件下确定投标价格,而此投标价格就是招标方需要付出的成本,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工程的造价范围。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有恶意竞争的投标方会不科学的降低投标价格从而会使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

2.3 施工管理措施不当影响建筑工程造价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很多企业不能形成良好的综合效益的循环。如施工方对造价管理工作不慎重视导致成本浪费,在建设过程中,材料浪费、租用器械却不使用的现象比比皆是。建筑成本和器械使用成本作为施工中无法避免的成本如果管理不好,就无法实现降低成本的目标,这也是很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2.4 工程结算阶段措施不当影响工程造价

工程结算阶段是对整个工程过程中使用的成本进行回顾和编制,并将编制方案递交有关部门审核,以便收取工程的索赔款。

这一阶段的造价管理很重要,但却往往容易被施工单位所忽视,从而导致成本浪费,这非常不利于企业的运行。

3 建筑工程造价的确定

3.1 编制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预算

编制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预算图作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的第一步,对工程造价的确定有重要影响。施工图预算编制主要依据经过讨论、审核、批准的施工图文件,组成的施工人员及准备的设备设施,包括工人劳务成本、材料费用成本等在内的单位计价表,设计概算文件及工程预算定位等。在施工图预算编制前,应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地质环境情况等做好充分的调研和准备,以掌握工程量,做好预算,减少工程造价与实际使用费用的差异。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计算人员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规定,遵守建筑工程量计算方法和流程,详细计算每一个工作量以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要对建筑工程的各项费用都要做全面详细的计算,不仅要考虑到固有的工作量的费用,还要考虑国家税收、间接费用等费用的计算,还应确保核算准确无误。最终审核无误的预算记录汇总在工程预算表中,预算表主要包括施工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人工劳务费、定额编号及预算定额计价费等。要注意根据地质环境和施工要求,结合国家相关的法规政策对建筑工程材料进行分析以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并对其消耗情况预算统计,并根据工作量计算统计出应支付给工人的费用。

3.2 制定建筑工程项目招标文件

建筑工程项目招标文件应当具备针对性与可行性。建筑工程造价的招标文件应当对计价方式、材料供应、报价要求、付款方式、承包范围以及承包方式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对招标文件的制定,应注意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签证变更的造价审核;建筑施工现场签证变更要施工单位项目经理、工程监理总工程师和业主代表共同签字确认才有效;对于现场签证的变更,工程造价控制人员需到施工现场查看实际的变更情况,收集建筑施工现场中的信息,核对变更信息的准确性,以保证工程造价计算的准确,并规范变更的现场签证;应在合同中明确规定建筑工程进度款项的扣回方式与支付方式以及建筑工程进度款项,并根据合同规定严格执行,以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款多付或少付,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款项难以被追回,或者建筑工程进度款管理没有按照合同规定支付,导致影响施工进度;认真审核建筑竣工核算、建筑工程量及各个环节的费用计取;仔细核对合同条款,并检查是否按合同规定执行了单价定额。

3.3 做好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对于现场材料设备的管理,各种材料的入库和出库都要做好检验和登记。作为相关的项目管理人员应积极履行自己的义务,不仅要对施工材料和各种硬件成本支出的动态资料库进行管理,还要及时把握施工现场各种材料设备动态器械的情况,以便于及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动调整造价控制策略。作为相关控制工作的管理人员和监理人员,都要通过积极的学习和教育培训以提升自己的技能,以便更好地完成对施工材料和人员的管控工作,及时发现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解决并能很好地处理施工中产生的废料,施工器械使用效率得到提高。

3.4 做好工程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施工完成后,管理人员应及时完成对工程成本项目表的编制,明确详细地列出施工中成本花费的具体情况,并将其交由相关单位审批,及时收取工程的索赔款。除此之外,相关管理人员还应对国家的税收和管理政策有所了解和觉悟,让政策更好的为工程服务,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

4 结 语

随着建筑市场的繁荣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使企业在完成工程项目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收益,就需做好施工的工程造价确定工作。然而我国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还很不完善,只能对工程造价做一个模糊的确定,这就需要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我国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水平,降低施工成本,使企业的综合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娇.建筑工程造价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8).

模糊不确定 篇4

关键词:逼近域,DSC,时滞代换,非线性时滞系统,自适应控制

0 前言

在控制理论的研究和实际应用中, 模糊逻辑系统 (Fuzzy Logic System, FLS) 常常被用作逼近器, 对不确定系统中的未知函数进行逼近, 进而进行控制器的构造和系统稳定性的分析。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很多, 比如说, 状态反馈的自适应模糊控制, 输出反馈的自适应模糊控制, 以及不同结构的系统如非仿射系统、时滞系统及关联大系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等。另一方面, 时滞存在于许多控制问题中 (比如过程控制, 网络控制等) , 它会降低系统的控制性能, 甚至破坏系统的稳定性。因此, 对不确定非线性时滞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一类不确定非线性时滞系统, 在动态面控制 (Dynamic Surface Control, DSC) 的基础上, 利用模糊逻辑系统逼近系统中的未知非线性时滞函数, 提出了时滞代换的思想, 用参考信号代换逼近器输入中的未知时滞信号, 并基于动态面控制的思想, 设计了一种具有确定逼近域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本文的创新性可简述如下: (1) 避免了逼近域的难以确定的问题; (2) 可以处理含有完全未知的时滞信号; (3) 将自适应模糊DSC控制延伸到一类含有完全未知时滞的不确定系统上。

本文中:*表示*的2-范数, *赞表示*的估计, *軌表示*赞与*之间的差值, 即*軌=*-*赞。

1 系统描述

考虑下述不确定非线性时滞系统 (为了简化, 本文中没有时滞的变量将省略时间t, 如x (t) , y (t) , yr (t) , u (t) , z (t) , S (t) 将简记为:x, y, yr, u, z, S)

其中, x∈Rn、u∈R、y∈R分别表示系统状态、控制输入和输出, 为已知光滑函数, hi∈R是未知连续函数;d为完全未知的时滞。控制目标是设计一个无记忆自适应模糊DSC控制器, 使得闭环系统所有信号半全局一致有界, 跟踪误差可以收敛到原点附件的一个小邻域内。

假设1:在区间 (-∞, ∞) 上, 目标轨线yr及其前n阶导数是分段连续且有界的。

有许多实际系统模型可以用 (1) 式所示的微分方程来表示, 如冷轧机, 带有循环蒸汽滞后的两段式化学反应器等。然而这些文献往往对时滞项做了某种限制, 如hi (t, y, y (t-di (t) ) ) 被已知函数界定, 时变时滞满足d觶 (t) ≤ηi≤1等。当系统时滞完全未知的时候, 现有控制器仍不能满足系统 (1) 的控制要求。

2 时滞代换

采用FLS辨识系统 (1) 中的未知时滞函数hi。考虑规则:R (l) :IF x1is F1land…and xnis Fnl, THEN y is Gl当模糊逻辑系统采用单点模糊化、乘积运算的模糊蕴涵、重心法解模糊和高斯函数型隶属函数时, 可以表示为:

基于万能逼近定理, 在闭集内, 该模糊逻辑系统可被用来逼近任意非线性连续函数

其中θ为未知参数向量, φ (x) 为模糊基函数向量, ε (x) 为逼近误差且满足│ε│≤φ1。式 (2) 表示的模糊逻辑系统还满足下述Lipschitz条件:

其中是输入向量, ε (x) 为Lipschitz常数。利用式 (3) , 未知时滞函数hi可被辨识为:

由式 (5) 可以看出, 当采用模糊逻辑系统对含完全未知时滞的非线性函数进行逼近时, 存在如下两个不足之处: (1) 由于逼近器的输入为y (t-d) , 而系统输出y的变化范围不易确定即逼近器的逼近域难以确定。这是当前自适应模糊控制的一个难点 (对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也是如此) ; (2) 由于本文未对时滞信号做任何假设, 其完全未知。由于在实际控制问题中, 时滞d并不一定能满足现有文献对其做的种种假设, 因而对含有完全未知时滞系统的控制问题进行研究更有现实意义。

本文提出时滞代换的思想, 对上述问题做初步探索。将式 (5) 中的y (t-d) 用参考信号yr代换, 那么有:

其中, vi=θiTφi (y (t-d) ) -θiTφi (yr (t-d) ) , ei=θiTφi (yr (t-d) ) -θiTφi (yr) 。根据Lipschitz条件式 (4) , 可知ei≤│yr (t-d) -yr│bi, 1。根据假设1, │yr (t-d) -yr│有界, 又因为bi, 1为常数, 故ei有界。设其界为ψ2, 那么有wi=εi+ei≤ψ1+ψ2=ψ。对于vi, 根据式 (4) , 有:

其中, b=max{b1, 1, ..., bn, 1}。

由式 (6) 可以看出, 通过时滞代换技巧, 在模糊基函数φ中将不易确定逼近域的系统输出信号y代换为已知逼近域和函数形式的参考信号yr, 这就相当于确定了模糊逼近器的逼近域。此外, 式 (6) 中含有完全未知时滞信号的项pi和ei将在式 (7) 和 (8) 的变形后通过自适应鲁棒技术消除。

3 DSC控制器设计

本节的DSC控制器设计过程将基于文献[14], 但是为了抵消时滞代换中产生的项, 特殊的自适应鲁棒项及参数自适应律将被加入到DSC控制器中。控制器设计过程如下:

其中, Si是面函数, ψ赞tanh (Sn/r) 为添加的自适应鲁棒项。

参数自适应律设计为:

其中, θ=[θ1T, ..., θnT]T。从整个构造过程来看, 自适应模糊DSC控制器的结构非常简单, 没有Backstepping设计方法中的众多的导数项。

4 稳定性分析

定义z为 (i=2, ..., n) 。

面函数Si的动态特性为:

z的动态特性为:

对于wiSi, 有:

取下述Lyapunov-Krasovskii泛函:

分别对其求导, 可得:

此外还有:

在式 (22) 中去1/τi= (1/2+Mi2/2δ+c) , 其中c=min{ci}, 并取V=Vs+Vz+Vc, 那么有:

其中, 根据泛函微分方程理论, 可知信号Si、zi、θi、ψ、b为一致本质有界的。由式 (10) 、 (12) 、 (14) 和假设1, 可知信号αi, xi, u为一致本质有界的。通过式 (24) 还可以看出, 通过调节自适应参数r, l, σ, 可以使逼近误差收敛到原点附近的一个小邻域内。

根据上面的推导, 可知下述定理成立:定理1:对于由带有未知时滞的不确定非线性系统 (1) , 控制律 (14) 和参数自适应律 (15) 组成的闭环系统, 在假设1的条件下, 存在自适应增益τ1, ci, γψ, γb, l, r (i=1, …n) 使得闭环系统的所有信号半全局一致有界, 逼近域可确定为参考信号的值域, 并且跟踪误差可以收敛到原点附件的一个小邻域内。

5 结束语

不确定人格探析 篇5

本文提出了不确定人格的理论构想,并编制了“不确定人格问卷”,包括不确定倾向分问卷和不确定反应分问卷.对大学生被试施测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不确定倾向包含容忍和求新两个因子;不确定反应包含舒适和解决两个因子.最后对不确定人格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设想和思路.

作 者:张倩 郑涌 ZHANG Qian ZHENG Yong 作者单位:张倩,ZHANG Qian(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及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市,400715;重庆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重庆市,400075)

郑涌,ZHENG Yong(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及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重庆市,400715)

确定与不确定 篇6

当前的期货市场可以说上升趋势是确定的,但上升节奏和延伸高度是不确定的,尤其是累计了一定涨幅,一些国内主流品种开始接近前期高点时,这就需要多方面考察当前期市的基本面,来确定投资的风险收益以决定是否值得参与。

我们看到目前外盘的商品走势依然强劲,其中商品“大龙头”原油一路高歌,从近期走势看,12月以来的原油涨幅超过了8%,伦铜也突破了08年的高点,农产品的反弹也十分凌厉,在国内棉糖价格因为物价调控而低位震荡的时候,外盘热门农产品品种的热度依然不减。综合来看,代表国际大宗商品指数的CRB指数也创出历史新高。

国家发改委日前披露,预计今年原油对外依存度将接近55%,石油安全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据能源局年初的数据,中国2009年生产原油1.89亿吨,净进口原油却达到1.99亿吨,原油进口依存度首超50%的警戒线,达53%。

原油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是至少今后5年内的趋势,因为国内原油消费量在不断增长,而产量又有限。此外,由于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主要依据国际原油价格做调整,因此,随着国内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扩大,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的关联度也将更高,国际油价的变动将更直接地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的变化。

再来看期铜,其稀缺状况和需求状况在有色金属中是最好的,同时国内在铜矿资源方面也大量依靠进口,缺乏话语权。所以说,从目前的走势看,原油突破100美元、铜突破10000美元,应该说都是大概率事件。外盘如是,内盘相信也会跟风而上,但速率是否相同则要看国内的政策力度了。

模糊不确定 篇7

1 供应链评价体系的理论概述

供应链管理概念只经历了短短几十年的发展,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的研究还十分有限。目前影响最大、应用面最广的参考模型——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Supply Chain Operation Reference model,SCOR),它能测评和改善企业内、外部业务流程,使战略性的进行企业管理(Strategic Enterprise Management,SEM)成为可能。供应链研究权威机构PRTM在SCOR模型中提出了度量供应链绩效的11项指标。

Robert S.Kaplan等人提出了“平衡记分卡”(Balanced Scorecard,BSC)评价体系。BSC不仅是一种评价体系而且是一种管理思想的体现,其最大的特点是集评价、管理、沟通于一体,即通过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滞后型指标和超前型指标、内部绩效和外部绩效结合起来,使管理者的注意力从短期的目标实现转移到兼顾战略目标实现。分别从财务角度、顾客角度、内部过程角度、学习和创新角度建立评价体系。其中财务角度指标显示企业的战略及其实施和执行是否正在为供应链的改善做出贡献;顾客角度指标显示顾客的需求和满意程度;内部过程角度指标显示企业的内部效率;学习和创新角度显示企业未来成功的基础。

建立在“供应商——投入——加工——产出——顾客——成果”模型基础上的Sink and Tuttle(S a T)体系共包含7项评价指标,即效率(投入)、有效性(成果)、生产率(产出/投入)、盈利能力、质量(加工)、创新和工作环境质量。该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将企业绩效的评价与战略计划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

2 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供应链管理是个新近出现的理念,供应链绩效评价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先前的研究者对供应链绩效评价理论进行了非常有益的探索,但是还有诸多问题尚待解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很多研究的注意力放在供应链绩效的单维度评价上(如财务评价),很少有考虑把供应链绩效作为一个跨企业的、复杂的、多维的、综合性系统来评价;第二,缺乏供应链整体绩效与各成员绩效关系的研究。供应链的整体绩效受到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各子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各节点企业的收益与供应链的整体效益是非线性关系,因此各节点企业的利益如何协调将直接影响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既要进行供应链整体绩效和个子系统绩效的评价,还要进行供应链绩效的综合评价;第三,供应链绩效评价方法和绩效评价系统有待进一步开发。目前对供应链绩效评价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比较少,有些还很不完善。

3 基于层次分析的均衡评价指标

用NPR(National Partnership for Reinventing Government)是最近出版的一份报告“均衡评价指标:绩效管理中的最佳实践”中提出了均衡评价指标体系,即从3个方面考察供应链的绩效:员工满意度、顾客满意度和财务表现。其中员工满意度包含薪酬、福利、培训、机会、成就感、公平感、企业文化氛围、被赏识、沟通等;顾客满意度包括交货、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信息沟通、价格信誉等;财务表现包括投资收益率、市场占有率、利润增长率、销售利润率等每一个指标下都有一系列子指标,并且员工满意度和顾客满意度都包含若干定性指标。

3.1 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了14个样本数据点,运用模糊数法、层次分析法对供应链的效度进行评价。在此评价的实际调研中,对结果进行了统计,由统计调查结果,得到了以下一些数据。由于上述所建立的效度评价指标所追求的最优目标下不同,故在对数据处理时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

3.2 AHP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

我们利用AHP方法来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重要性权重。

步骤如下:(1)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2)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及相应的特征向量;(3)有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相对权重。

下面以一级指标G的权重进行分析,比较矩阵如下:

由表2可知Bij=1,Bij=1/Bji=Bik/Bjk

说明矩阵判断完全一致性。

3.2.1 单层次排序

判断矩阵是针对上一层某要素而言,进行两两比较的评比数据,层次单排序是把本层所有要素针对上一层某要素,排出评比的次序,接下来利用方根法来计算。

(1)计算判断矩阵每一行各元素的乘积,即

(2)计算Gi的n次方根,即

(3)对做归一化处理,即

代入表2的数据,计算得

3.2.2 一致性检验

我们可以利用矩阵特征值根的变化来判断一致性程度,一致性指标如下:

式中:λmax——n阶判断矩阵G的最大特征值根,

W——n阶判断矩阵G的相对权重向量。

对判断矩阵进行分析,属于一致性,查表可得。

3.2.3 二级指标各比较矩阵以及它们的单序排

一级、二级指标所构成的比较矩阵,根据层次分析法中方根法,算出的单序结果如下:

一级指标G-B中:

二级指标B1-C1,B2-C2,B3-C3的计算结果分别为:

3.3 模糊评价法计算各层次的水平

利用模糊评价法确定顾客满意度,员工满意度,财务表现处于一个什么评价区间模糊评价的方法步骤如下:

(1)评价因素集

U1=(交货,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信息沟通,信誉,价格)

U2=(薪酬,成就感,培训机会,企业文化氛围,沟通)

U3=(投资收益率,市场占有率,利润增长率,销售利润)

(2)决策评价集

V=(好,较好,中等,一般,较差,差)

(3)因素权重集=(∂1,∂2,∂3)

(4)单因素的评价,对因素集内诸因素的评价是一种模糊映射f:U-V;单因素评价就是相对于评价因素U分别作出评价V的隶属度,对于数量指标可以根据评价指标与评价标准的要求建立隶属函数;下面是10个专家对U1、U2、U3作出的评议结果。

由表6可知,对顾客满意度中的交货完成情况,专家分别给出3个好、4个较好、3个中等,以此这个因素的隶属度,即映射为:r1=[0.3 0.4 0.3 0.0 0.0]

同样,根据表中的资料,可用模糊统计方法,得顾客满意度隶属度R1如下:

再进行归一化处理得B1=[0.29 0.35 0.12 0.14 0.10]

分别计算员工满意度和财务表现的隶属度,求得Bi,再进行归一化后的结果分别如下:

利用最大接近原则确定评价等级,所以等级为“较好”。

B2max=0.34=b12=b22,其中,按b21来计算的,所以不能以它来确定。

用b22来计算的话如下,所以等级为“较好”。

B3max=0.51,其中所以等级为“好”。

从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企业的效度处在较好的层次,但是由于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对于一些考查的数据也缺乏统一与完整,测量的结果与实际会有一定的差距。在实践中可以采用供应链的横向比较与供应链内部的纵向比较相结合,及时发现在运作中的不足,从而使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处于最优。

4 结论

对供应链的绩效进行了科学的评价是供应链优化的基础,但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首先,至今还没有公认的、合理的统一指标体系,能够合理、全面地表征供应链的特点,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供应链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二是指标的模糊性和相互之间的关联性。基于此,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来评价和减少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为供应链的效度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价方法,但是还有挺多工作要做,除了建立更合理的指标体系外,更为完善的评价方法也是笔者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摘要:利用NPR一份报告中的均衡评价指标建立供应链效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利用AHP确定各级指标的重要性权重,应用模糊评价法评价供应链的效度。实证分析表明基于均衡评价指标的供应链评价方法,能够对供应链绩效进行很好的评价和分析,为供应链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供应链,均衡评价指标,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

参考文献

[1]LEE H L.,BILINGTON C..Material management in decentralized supply chains[J].Operations Research,1993,41(5):835-847.

[2]何忠伟,毛波.基于DEA和聚类分析的供应链绩效评价基准选择[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24(6):36-39.

[3]杜栋,庞庆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徐贤浩,马士华,陈荣秋.供应链绩效评价特点及其指标体系研究[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5):69-72.

确定和不确定的一代 篇8

我有时也不理解他们:“那么早睡觉,你们不会不甘心吗?“会啊,谁不想玩,”他们说,“但为了健康嘛!”

仔细想了想,我对健康并没有那么大的焦虑。我又问:“那你们是觉得,晚睡几小时就要生病吗?这种观念是医生说的还是哪里来的?”他们说不上来,但认为肯定对健康不好,毫无疑问。

“小孩子睡不够的话,长不高!”母亲说。

我女儿长得也不矮。

父亲又提出新论点:“早睡早起本来就是好习惯!”

“可确实有很多事情想做。”

“你熬夜做的都不是正事,”父亲一眼看穿了我,“玩手机、打游戏,有什么用?有时间,不如第二天早早花到正事上,比如早锻炼。”

当听到父母说“正事”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一点,在他们的世界里,生活是严肃、刻板、乏味的。睡觉对他们来说,是正事,是有用的。

总体上,父母这代人活得很确定。当一个人认为生活很危险,就需要用规则来保护自己。他们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活下去,活得安全一点。对那代人来说,生活并没有太多可供挑选的余地。对于什么是好,他们有非常确定的想象。

吃自助餐的时候,有人精挑细选,也有人胡吃海塞,吃到胃难受。后者多半还没有完全摆脱心理上的匮乏感。在自助餐厅里,那并非理性的选择,但是换到一个食物匮乏的环境,就是重要的求生策略了。父母那一代年轻时真正可以掌控的东西太少,看不见未来的路,听天由命,凭票分配,没有资源,也没有梦想,不敢下海,不懂理财,牢牢抓着一个铁饭碗,吸收不到更多信息,也不敢相信已经脱离险境。他们每天规律起居,好像唯有如此才能维持某种恒定感。

他们有时候责怪我太马虎,不用心,做不好一个父亲。我在我女儿这么大的时候,被迫认识了全套汉语拼音、几百个字,背好多首唐诗,好像还会20以内的加减法,而现在我什么都不教给孩子,哪怕我一整个晚上都在玩手机玩游戏。“你这样怎么行,太不负责任。”我终于理解了他们的忧虑。可我就是不担心啊。

只能说我生长在相对丰饶的环境里,很少体验到匮乏的滋味,就不觉得生活可怕。虽然健康、财富、孩子、事业……一切都有变数,但都没那么值得担心。

我不需要抱着“唯一正确”的生活方式来应对生活本身。

我躺在床上的时候,可以工作,可以看书,可以看视频,可以在群里聊天,可以发呆,困了当然也可以睡。每个选择都不错。有时我反而不知道该干什么……而正是通过这种迷惑,我才确认了我的自由,不必按照给定的模板或规则定制我的人生。也许正是为了确认这一点,我才久久不睡。

有时我也站在床前,看着女儿歪七扭八的睡相,想起小时候的那些条条框框。对下一代来说,出生在一个更加不同的环境里,恐惧更少,自由更大。我忍不住想:长大以后你是什么样?会比现在的我更迷惑吗?

我猜,父母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摇头喟叹:“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想它干啥,快睡!”我理解,但也特别想抱一抱他们,说声谢谢。

(梁衍军摘自《南方人物周刊》

2016年第34期 图/点点)

上一篇:陕西武功下一篇:中小学生欺负行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