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问

2024-06-12

善问(精选十篇)

善问 篇1

课堂上, 一学生正在朗读《香港, 璀璨的明珠》。“老师, 老师!”没等同学读完, 莎莎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朗读的学生刚坐下, 莎莎的小手再次高举。“莎莎, 有什么问题吗?”“老师, 为什么‘香港位于祖国漫长海岸线的南端, 她面积不大, 却是亚太地区的航运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 还是购物、美食和旅游的好去处’这句话中用这个‘她’呢?香港是一个地方, 应该用宝盖头的‘它’呀!”“哦, 你的眼睛真尖。谁来帮帮莎莎?”子超举起了手:“因为香港很美丽, 就像一个打扮得很漂亮的女人一样, 所以用这个‘她’而不用宝盖头的‘它’。”“呵呵, 子超的答案正是我想说的。用这个‘她’还能看出作者对香港非常热爱。”莎莎点点头。

【镜头回放二】

学习 《美丽的小兴安岭》时, 杨楠问:“老师, 第四自然段写‘秋天, 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 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为什么这里会说‘更苍翠’呢?”“你读书很细心!我们来讨论一下好吗?”几只小手举了起来。“因为松柏很喜欢秋天, 所以长得更苍翠了。”“因为秋天到了, 别的树木的叶子都变黄了, 松柏的‘绿’很显眼, 所以说松柏显得更绿了。”……在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中, 杨楠的小眼睛亮了。

以上爱问抢答的镜头几乎每天都出现在我的课堂上。毋庸置疑, 这样的课堂气氛是活跃的、民主的。然而曾几何时, 我也奉行“我的课堂我做主”, 课堂成了我尽情展示个人教学风格和才艺的阵地。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 他们只是充当课堂的“配角”, 被动地配合我“演”好每一个预设的教学环节。久而久之, 学生变得越来越不爱思考, 讨论时参与度不高, 回答问题缺乏自信, 没有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他们更喜欢的是接受现成的答案, 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灵动活泼。

直到聆听了许多名师的示范课及讲座后, 我才找到了课堂的问题所在———我的“强势”及“一言堂”, 导致了学生在课堂上不敢问、不善问、无权问。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之始、问之端, 当学生迫切解决疑问时, 这种内驱力必然是探究的最大动力。

意识到问题所在后, 我决意让学生的“问”回归本位。我学习清华附小“预学—共学—延学”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在“预学”中带着问题与准备走进课堂;在“共学”中先进行第一轮小组合作解决浅显问题, 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 师生共同提炼, 通过第二轮小组合作释疑解难;课结束时提出“延学”的问题与目标, 让学生带着更高的期望与疑问走出课堂, 拓展视野。

为了让“问”有实效、有价值, 我还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培养学生敢问。课堂上, 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即使没有问到点子上, 也给予表扬赞赏。二是让学生善问。 (1) 教学生在读题时提问。如学习《灰雀》时, 在我的引导下, 学生提问:“课文里写了跟灰雀有关的什么事?为什么课题叫‘灰雀’, 而不叫‘列宁和男孩’?” (2) 教学生在重点词句处提问。如围绕《美丽的小兴安岭》的中心句, 学生提问:“为什么说小兴安岭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3) 教学生在标点特殊处提问。如教学《花的勇气》, 学生提问:“‘你看窗外———’‘去看吧———你的花!’‘是———勇气!’这几句的破折号表示一个意思?” (4) 教学生在内容看似矛盾处提问。如学习《穷人》一课中描写渔夫和桑娜生活的句子———“吃的是黑面包, 菜, 只有鱼”, 我引导学生提问:“餐餐吃鱼, 日子还不好吗?”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初步掌握了提问方法, 提问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提问内容也越来越广, 合作探究的兴致越来越浓。孩子们在课堂上是“小眼明亮, 小嘴常开, 小手高举, 小脸通红”, 常常出现意想不到的精彩。

阅读答案《要善问》 篇2

2.从这篇文章的结构来看,它应属于( )。(2分)

A.“横式”中的“总--分”式

B.“横式”中的“总--分--总”式

C.“纵式”中的“层层深入”式

D.“纵式”中的“起承转合”式

3.第三自然段中“要得‘学问’,不仅要肯问,还要善问”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1分)

4.文中论述“问”的重要性一句是①_________。阐明怎样才叫“善问”的句子是②_____(用文段中的关键语句作答)。(4分)

5.问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的好,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好在哪里?(简答)(2分)

答:

6.文段最后一句话中的“然”和“所以然”的意思是什么?

例谈如何做到“善问” 篇3

一、问题的趣味性

例如笔者在介绍先秦诸子散文时,讲到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就提了一个问题:“老子和孔子打架,你帮谁?这是2010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试题之一,笔者觉得很有意思,就借用了。这是一个富有深厚文化底蕴且幽默感十足的题目。老子和孔子都是世界上众所周知的人物,可以说,他俩的思想早已深入人心,早已内化为人们为人处世的基本方式。此处的“打架”当然不是肉搏,而是思想的较量,是世界观、人生观的争锋,你有与谁相同或相似的人生观,你认同谁,你就帮谁。此题一出,学生各抒己见,讨论非常热烈。

二、提问的目的性

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是为了实现语文的各项具体目标服务的。因此,设计问题情境时,必须紧紧围绕教学任务所规定的各个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行,从认知、情感、技能三维目标出发,力求提问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和适度性。尽量避免靠灵机一动(尽管有时这也是必需的应变技能)提出问题,减少问题的随意性。在讲解《拿来主义》一文时,教学目标是充分联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能评论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笔者问:“鲁迅先生当时对外来文化遗产是坚决的‘拿来’的态度,时代发展到今天,‘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让人心跳的高新技术,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化生活,更有那花花绿绿的物质世界。对这些我们要不要‘拿来’,‘拿来’什么呢?请举几个例子。”在同学讲了我们“拿来”的实例后,笔者继续问:“在课文中,鲁迅先生以大宅子为喻,列举了几种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指出正确的方式应是‘占有、挑选’。在今天,你认为应该怎样‘拿来’?”同学的积极参与意识很强,畅所欲言,发言也很有见地。

三、问题的层次性

提问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无论是从学生认知的角度看,还是从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看,课堂提问都必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即注重课堂提问的层次性。课堂上提问,应从教学目的出发,通盘考虑整堂课提问的主次先后,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出、先后有序,提出的问题应前后贯通,步步逼近教学目标。尤其对难点问题,更要注意层层分解、循序渐进。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把课堂提问(老师的提问)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识水平的提问、理解水平的提问、应用水平的提问、分析水平的提问、综合水平的提问、评价水平的提问。比如在讲《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先进入情境: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让学生谈谈听后的感觉。

2.回忆旧知,生成新知:回忆景物描写的作用,看看上阙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3.形象解读,分析情感:词中的周瑜的形象分析,用这个历史人物,寄予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4.个性化解读:有人说“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中含有消极成分,试结合作者生平及写作背景,谈谈自己的看法。联系现实生活实际,说说当代青年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四个问题的提出,充分体现了语文课堂思维的层次性,对培养学生深入、全面的思维习惯是有效的实践。

四、问题的涵盖性

有的课堂上,问题不一定要一个一个提出来,逐层推进,只需要一个涵盖性广的问题,就可以起到纲举目张、总领全课的目的。提出一个极具涵盖性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起层层推进的问题似乎要更难一些。因为它涵盖的内容是这篇课文,就好比文章的“主心骨”。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辨析,整篇文章仿佛抽丝剥茧,一层一层地剥离,让人见到了“庐山真面目”。对于教师来讲,如何把这个问题提得既具有涵盖性,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他们产生“跳一跳,摘桃子”的挑战意识和行为,是对教学智慧和机智的考验。

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为例,在让学生熟悉了课文内容之后,就可以抛出一个问题:有很多读了《我与地坛》的读者认为地坛是史铁生的地坛,不是皇帝的地坛。地坛为明清皇帝祭地之坛,为什么会成为史铁生的呢?你赞同吗?要分析好这个问题,就必须要求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细致的挖掘,要求学生理解地坛对于史铁生的意义。

五、问题的连续性

有的老师在抛出了一个问题之后,缺少必要的追问,而让问题的解决要么是“问而不解”,或者是“课堂中断”,或者是“敷衍了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尴尬的场面,问题就在老师对“非预设性教学”过程“预设”不够。导致文本自身价值的埋没和文本教学价值的丧失。一位老师讲鲁迅《药》处理得就不错:

1.师提:康大叔是不是刽子手?康大叔是不是那个卖馒头的?同学们从刽子手和老栓、康大叔和老栓的前后对话的态度和神态不同,还有有没有给钱的问题前后不同而认定不是同一个人。又有同学从文中找到外貌和动作描写就是在讲同一个性格的人。 又有同学说从老栓的表现看,前面的不熟,后面的熟悉,所以不是一人。两方争论激烈。

2.师提:老栓在买人血馒头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一种心理?

3.师提:那小栓吃过人血馒头后,康大叔进来后是什么样的心理呢?老师的连续两次提问,答案就豁然开朗了。

总之,做到善问是教师在深入研习文本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习路径,精心设计的教学提问。这样的问题明确、适宜、巧妙,是触发思维活动的引爆点,是文本对话得以展开和深入的基点,也是课堂动态生成的关键点。教师只要能敏锐地觉察并抓住这些关键问题,提高问题的有效性,使课堂提问真正起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那我们的课堂岂有不精彩之理。

作者单位:江苏省黄桥中学(225400)

唤醒主体意识 让学生善问 篇4

由此可见,在学习中不断提出问题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却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越来越不爱提出问题,偶尔有个别同学提问,提出来的也是很低层次的问题。究其原因,是一直以来,课堂上的提问是教师才有的“专利”。教师问,学生答,似乎天经地义。而教师的提问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的思考,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更说不上创新能力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考虑的是怎样提问更为巧妙,而较少甚至极少自觉思考如何使学生敢问、善问、勤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被片面理解而未真正得到贯彻。试想,学生只是被动地回答问题,而无法善问,能算得上是教学中的主体吗?

一、创设宽松环境,开放善问时空

罗杰斯认为,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只有在他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激发学生善问的关键是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师生平等对话,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养起探索未知的信念、意志和品质,释放出巨大的潜能。因此,语文教师要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在语文课堂上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善问。有位教师在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就在临下课前的五分钟,一位学生突然举手提问:“鲁提辖打死人后,为什么自己不到官府自首?”面对学生的质疑,这位教师首先表扬了学生敢于提问,然后把这个问题“扔”给其他学生,“谁来帮他解决困难呢?”这种鼓励性的举措,引起了不少学生的兴趣。他们的思考内容大大超出了教师上课前所准备的东西,有学生说:“鲁提辖胆小怕事,打死人后很害怕,逃跑了。”有学生说:“鲁提辖不负责任,采取逃避的态度对待事件。”还有学生说:“鲁提辖是单身汉,进了监狱后,没有人给他送饭。”另外一个学生说:“我认为应该从本文的写作背景考虑,当时,社会黑暗,朝廷腐败,法律虚设,道理无处说,正义无处申,即使鲁提辖主动自首,官府也只是认钱不认理,胡乱判案。”……试想,如果一开始教师就回避学生的提问,不去创设一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那么学生以后还会主动提出问题吗?其他同学还会畅所欲言吗?

二、唤醒学生主体意识,精心设计善问环节

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叫乱挣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脖子,它就会自己主动去吃米。喂鸡如此,课堂教学更应如此。学生千差万别,对于同一问题的思考也不尽相同。语文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一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全方位地质疑、释疑,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启发学生去自觉实践。让他们在解决新问题中再提出实际问题,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丰富的问题和情境。教师还要精心设计善问环节,在教学中要经常地诱导和启发学生,让他们在学的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前不久,笔者有幸听了一堂《皇帝的新装》公开课。上课教师在课前花了很多心思设计问题:“伞”有哪些用途?你心目中的皇帝应有哪些美德?如何给课文拟一个副标题?如何去评价那两个骗子?小孩说真话有什么现实意义?遇到安徒生先生,你会提哪些问题?当安徒生的这篇文章被当朝皇帝读到后,会引发哪些事情?等等。老师的这种设疑方式,大大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也根据课文提出了一些很好的问题:如骗子这样做,结局会是怎样呢?大臣们在皇帝面前总是说谎,国家又会处在怎样的一种状态下?市民们不敢说真话,这会不会影响他们下一代的身心健康?试想,如果没有教师的一番引导,学生的思维恐怕还只是停留在一般的水平上。

三、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善问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困难的是提出公式,而不是证明公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然要靠后天的培养。由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都不足,仅靠胆量和兴趣还发现不了实质性的问题,不容易提出切中知识关键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变成主动发现问题的过程,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曾提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猜读法。特级教师魏书生也喜欢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运用猜测、尝试的方法解决不会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感性材料,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阅读、想象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有一个学生在自读课外文言文《精卫填海》一文中“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质疑里面“赤足”是怎样理解?笔者请学生联系“其状如乌,文首,白喙”的意思,对“赤足”的意思进行猜测,这样学生就通过自己的尝试,得出了“红色的脚”的正确理解,学生在猜测、尝试中获得了新知,也培养了创新能力。

2. 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杜威认为,“知识绝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始终有待于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因此,学习者不应简单地接受某个知识,应该在学知识的过程中主动去探究、去发现问题。有位教师在上《孔乙己》时,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有关孔乙己的文字描写。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都有一个共识,文中有两处人物的动作写得特别精彩,那就是“排出”和“摸出”。这位教师没有马上给学生讲其中的原因,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其间的妙处。有的学生拿出几个硬币,也学着孔乙己的样子在自己的课桌上做起“摸”“排”的动作,有的学生离开座位,走到教室门口,学着孔乙己的说话腔调,边说边走到讲台处,做着“摸”“排”的动作,其他学生也试着去感受孔乙己当时的种种内心活动。学生的动作模仿所感受出来的孔乙己的遭遇(他好吃懒做的性子,周围人对他的漠不关心,当时科举制度对他的毒害,以至整个封建社会制度对他的钳制,最终导致他走向悲惨的深渊),这样的探究结果,远比老师的说教要强得多。

3. 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这话里,我们可以领悟到一些新的东西:中小学生由于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识能力上都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的行为评价能力较差,但评价别人的行为却比较容易。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间合作。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有位教师在教学课外文言文《扁鹊见蔡桓公》时,学生对阅读提示中“讳疾忌医”这个成语的意思提出质疑,原因是“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这明显告诉人们桓公并不讳疾忌医。一石激起千重浪,这位教师便引导学生讨论体味这则寓言的主题思想。很多学生从质疑提出自己新的判断。有学生认为桓侯没有采纳扁鹊的忠告,导致体痛而亡,据此得出拒绝忠告会导致不良后果;有的学生认为桓侯以个人经验来对待名医,是由于思维定势,从这里可以得出结论:不能凭经验办事,不能戴有色眼镜看人;有的学生从桓侯的从轻到重到不治而亡的教训中,得出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的启示;更有学生从扁鹊的角度得出另外的结论:做人的思想工作要讲究方法。生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互受启发,共同提高。

让学生敢问、乐问、善问 篇5

让学生敢问、乐问、善问

――浅谈小学生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

具备独立思维能力是一个人形成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古人曾经说过:“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在小学教育中,学生是否敢问、乐问、善问,对其独立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及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小学生独立思维能力(质疑能力)的培养提出如下建议:

一、创设良好的轻松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有心理安全感,都敢于提问。首先,教师要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习,都会学习并且都能学好。其次,教师的教态要亲切自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热情鼓励、积极启发引导学生,防止学生产生紧张、局促不安的心态,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这里要特别强调一点,在学生热烈讨论、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尊重别人发言的良好习惯。课堂里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学生站起来提问或回答问题时,有些学生的手仍举着,一旦这个学生的发言出了一点问题,这些学生更是急不可耐,手越举越高,甚至站起来,“我来,我来”地要求。此时,发言的学生往往感到压力而失去自信。这不利于创设宽松自如的课堂气氛。教师应让学生懂得尊重别人发言,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养成倾听别人说完再举手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在健康的集体心理氛围中轻松地进行学习。

二、积极评价,及时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让每个学生都乐于提问。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评价,使学生时时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到思维劳动本身的乐趣。

教师对于学生提问的积极评价方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也最容易产生积极效果的,当数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真诚赞扬。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一颦一笑,一个动作,一个手势,往往都能对学生产生作用。教师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画上五角星,一段时间后比一比,谁的五角星多。教师还可在班上设立“智慧之星”、“问题之星”,对爱提问题的学生进行奖励。此外,教师还可在家长面前表扬他的孩子敢问、会问,这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

学生的问题往往只停留在知识的表层,甚至是很幼稚的,对此,教师千万不能有丝毫不悦的表示,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和一闪即逝的眼神。如学习《新型电影》一课时,有学生问:“到哪儿能看到这种球幕电影?”这完全出自学生学懂课文后对球幕电影的.向往,是真情的流露。这时,教师应给予积极的肯定和解答。又如教《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有学生问:“为什么大家都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教师就应鼓励学生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自己解决。还有学生提出“蝇子是什么?是不是苍蝇?”对此,教师可提供有关信息,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可以通过查阅词典等工具书来解决问题。

要让学生乐于提问,教师就应保证学生的提问空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在预习时,让学生把问题写在练习本上,开始上课时让学生提出;在课中,鼓励学生随时提问;教学内容结束,留一段时间让学生提问;下课后,鼓励学生继续提问。这样,为学生提问保证了足够的时间,提问的形式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保证了人人都有更多的提问机会,从而及时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提问的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的聪明而乐于提问。与此同时,要避免为提问而提问的现象,教育学生要实事求是,有疑而问,尤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尝试解决而不能解决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三、教师示范,提示思路和方法,让每个学生善于提问。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材的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提问,吸引学生积极思考,热烈讨论,并诱发学生产生一种想要自己提问供大家讨论的欲望。教师自己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提问,在发现问题的方法方面为学生起示范作用。在每一堂课中,教师的提问要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受到启迪,感到有方法可循。

例如:《燕子》一课最后一节有一句话“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提问前,教师先把句子读一遍,接着说:“细线一般用‘几根’、‘几条’,这儿怎么写‘几痕’细线呢?”这一提问,向学生展示了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认真读句,咬文嚼字、类比探究等等),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和示范,自己提问的欲望和兴趣往往会油然而生。

学生在读书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懂、难懂的问题,教师在指导阅读中要加以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尝试提问。具体方法有:围绕课题提问启疑;课文难点处设疑,课文重点处引疑;找矛盾、提问题;定范围、提问题(教师在课文中定一个范围,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调动情感因素,暗示有疑等等。

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 篇6

关键词:语文教学;问题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25-1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认知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从目前语文课堂教学看,学生问题意识比较薄弱。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笔者认为:

一、让学生“敢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使学生敢问。但是,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害怕提的问题过于浅显或落俗而遭人讥讽,顾虑重重,示以沉默。这时,教师要善于诱导,一开始,即使他们提的问题比较肤浅,缺少深度,甚至有些离题,也不要加以简单的否定,而应该给予热情的鼓励。

1.消除学生迷信盲从的心理定势

教师要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首先必须放开学生的手脚,摆脱“唯书”“唯上”的桎梏。特级教师宁鸿彬在长期的语文教改实践中,提出了“三不迷信”:第一不迷信古人,应当对古人的观点有所补充和发展;第二不迷信名家,可以提出与名家不一致的看法;第三不迷信老师,勇于发表不同于老师的意见,和老师争论。例如:我在讲授《三峡》一课时,有学生发现在书下注释中把“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注释为“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于是学生提出“雪白的急流,怎能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碧绿的潭水,又怎能回旋着清波呢?”很显然,此句应该注释为“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创设宽松环境

学生在课堂上不愿提出问题,主要是学生的提问、表达受到各种限制,那些不符合要求者可能还会招致教师的指责甚至挖苦、批评,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要让学生敢于质疑,教师必须首先清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构建心理安全区域。宁鸿彬为鼓励学生,除了“三不迷信”,还提出“五个允许”:允许学生运用知识发生错误;允许学生随时改变自己的看法;允许学生同老师争论问题;允许学生不同意老师意见;允许学生在老师讲授中随时质疑。我们也不妨把现代企业中流行的“头脑风暴法”引入课堂加以试行,所谓“头脑风暴法”,简言之就是“随便说,不批评”。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设一个自由驰骋、宽松自如的氛围,学生才敢于和勇于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发展能力,形成人格。

二、让学生“善问”

一般来说,问题可分为不解之疑、求异之疑、创新之疑等几个不同层面。对一些通过深入解读文本就可以找到答案的问题,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当学生提出了与教师不同的看法时,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的这种质疑精神,如果确实闪耀着创新的思想火花,教师一定要抓住契机,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

1.尊重学生阅读体验

我们不能再把学生的头脑当成盛满“共识”的“容器”,应像新课标倡导的那样“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享受多元解读的乐趣。对于学生的那些片面、错误甚至荒谬的误解和曲解,我们既不能横眉冷对,一棍子打死;也不能置之不理,听之任之,应以正确的态度加以正确的引导。傅道春编著的《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郝君老师在教学《陌上桑》,与同学们讨论“为什么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等各色人物都不约而同地‘观罗敷’?”一位同学脱口而出“好色”,引起课堂混乱,郝老师没有呵斥,没有讥讽,而是因势利导,点拨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上来。尊重学生阅读体验,接纳他们的感受和声音,方可点燃他们求知的激情。唯有如此,学生才会读出新感觉,发现新问题。

2.教会学生质疑方法

学生提不出问题,不会提问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还没有掌握质疑的方法。

首先,让学生围绕学习任务进行质疑。质疑在阅读中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通过问题把注意力引导到为完成学习任务所需深入加工的信息之上,可以使信息加工更有效。而学习一篇课文,要掌握的内容无怪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所以我们不妨借鉴李镇西老师的做法,在教学中提倡学生对所有的课文养成“四问”的习惯:①文章写了什么?②是怎样写的?③为什么要这样写?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在预习课文时教师可让学生设问质疑,养成圈点批注的好习惯,边读边提问题并记录下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讨论质疑,引导学生在意见分歧点、在理解课文的关键点、在学生的兴趣点和文章的高潮点质疑,讨论交流。

其次,根据经验质疑。学生的提问如能激活学生的原有知识,唤醒头脑中储存的相关概念和经历,主动探究,可以加深对文章的信息加工,从而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特级教师于漪执教《木兰辞》讲到“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时,有同学就根据经验提出“古代女子皆裹脚,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后来于漪老师从浩瀚的文卷中查出“裹足,始于五代”,我想这个答案学生一辈子也忘不了。

总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由想提问,到敢提问,最终达到善于提问,从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善问 篇7

一、课堂提问应围绕音乐主线展开

在现实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体现“学科综合”的理念,刻意设计出了许多与音乐无关的问题。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授《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播放了一段展示蒙古族的风俗、建筑、服饰等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回答“画面里介绍的是什么地区”“蒙古族的生活习俗有何特点”等问题,最后才教学生演唱歌曲。这样的课就偏离了音乐主线,即使上得再生动,学生也无法获得足够的音乐知识。

如果教师在上这节课前,巧妙地布置教室,课堂上在要求学生模仿蒙古族舞蹈的动作后,对他们进行如下引导:“蒙古族的一个特点就是离不开马,因此,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作‘马背上的民族’。那么,蒙古族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习这首歌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课堂教学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课堂提问应有明确的目的性

有些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不是事先设计好的,而是讲到哪、想到哪就问到哪。笔者认为,音乐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课前应根据实际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学情设计各个环节的问题,并设置悬念,努力使问题具有趣味性和艺术性。

例如,学习“江河大地”这一单元时,笔者首先让学生欣赏陕西民歌《黄河船夫曲》,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这首歌曲,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我觉得这首曲子比较粗犷、豪放”,有的说“我感受到黄河险峻、湾多船多、浪急滩险”,有的说“这首曲子描述了黄河船夫们与惊涛骇浪搏斗时大气磅礴、坚忍不拔的精神”……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对这首歌有了初步的认知。这时,一位学生提问:“老师,这首歌属于怎样的曲风呢?”于是,笔者顺着他的问题向学生介绍了劳动号子及其特色。随后,学生的演唱中明显多了些劳动号子的韵味。

这样的问题设计就做到了“有的放矢”,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堂提问应注意适度性和挑战性

教师设计的问题既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又要注意让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要难易适度。

例如,讲解京剧中的“老生”这个行当时,笔者先播放了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一个视频片段,然后提问学生:“请同学们辨认一下,主人公杨子荣的角色属于京剧中的什么行当?”很快就有学生回答道“老生”。笔者追问:“那同学们再思考一下,杨子荣身上具有老生这个行当所应有的哪些特征?在他身上,又有哪些特征不像老生这个行当?”有一位学生回答道:“他的年龄和唱腔具有老生这个行当的特征。但是,他没有胡须,而且穿的衣服也不像老生。”笔者启发学生:“《智取威虎山》这出戏反映的故事内容发生在什么年代呢?”学生议论开了:“这是现代京剧啊。”“在现代京剧中,是不是根据剧情,老生就可以不用戴胡须了呢?”……经过这样的讨论,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

四、课堂提问应把握好层次

课堂问题的设计要按照课程的逻辑顺序,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实际,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例如,教学《船工号子》时,教学目的是要让学生学习掌握歌曲的音乐情绪和风格,因此,教师可依序设计如下问题:初次聆听时,让学生讨论歌曲一开始运用了怎样的歌唱方式,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复听时,要求学生思考歌曲在演唱形式、旋律、节奏等方面体现了哪些特点;在初步了解歌曲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再听,听后要求学生想象歌曲表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其中,第一个问题是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劳动号子的基本特点。第二个问题是引导学生结合音乐的一些要素进行分析。第三个问题则是要求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加强对音乐的认知与记忆。

这样的问题设计,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入和继续,有层次,有坡度,由具体到抽象。学生就在这样的步步深入中,逐渐向作品的内蕴靠拢,音乐欣赏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五、课堂提问应具有激趣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所要研究的问题上来。

例如,讲授老生这个行当的唱腔特点时,学生不知道如何区别真声和假声,笔者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试想一下,男生学女生的声音是怎样的呢?”学生觉得有趣极了,有的男生甚至模仿起了女生的声音。这样再和老生的唱腔一对比,学生就明白了,原来老生的唱腔是真声,问题也就轻松地得到了解决。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问题的激趣性,从而使学生乐于参与、踊跃参与。

六、课堂提问应注意选准时机

音乐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时机要选得准,要选在关键处。

例如,教学《大海啊故乡》这首歌时,上课伊始,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请说说大海有什么特点?”这样可以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给歌曲分段,然后提问学生“各段分别表达了什么意境”,以此引导学生分析、比较,积极探究。课堂教学行将结束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请谈谈你的感受。”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结合本课所学,发表创造性的见解,提高对音乐的鉴赏水平。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一定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连珠炮似的提问只会让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思考时间而无法回答,从而使课堂陷入鸦雀无声的尴尬境地。

循循善问:开启批判性思维的大门 篇8

一、在规定性阅读中进行探究性的设置

设置探究性问题是“基于问题学习”教学方式,它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身的认知结构,只有当自身的内部认知结构和新知识相吻合时候才完成了学习。问题就是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新知识的桥梁。教师的问题设置要有艺术性,它首先不能脱离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只有和学生知识经验相关联的内容才能调动各位学生的生活体验,由旧知向新知去迁移。其次,教师在提问时切口要小,不要大而空。太大太空学生在探究时候会无从下手。学生在思考时没有抓手,往往会胡乱回答一气。最后,问题要有探讨的价值, 不能为了探究而设置一个探究形式, 一定要能紧扣文本又能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例如,学完苏轼专题后,教师可让学生通过 《卜算子》 《西江月》 《定风波》 《浣溪沙》 等篇目来探究苏轼在黄州的心路历程, 这四首诗歌创作的时间是从1080年至1083年,能够代表性地反映苏轼的思想情感。只有品其诗文,才能悟其为人。苏轼由前期的失意自伤到中期的随遇而安、洒脱旷达再到后期的乐观豪迈、积极向上。只有走进诗歌,才能走进苏轼。在阅读教学中探究性问题目的是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对信息不断地筛选、调整、建构、吸收。良好的质疑探究的习惯必将会增强思维的深刻和批判性。

二、在比较性阅读中进行差异性的思辨

比较阅读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在比较中求同或求异,获得新的思维的视角,考虑问题将更加全面。 可以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发展思维的深刻性,培养思维的创造性。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不同地调动思维的兴奋点, 用已知唤起学生的新知,在同和异中发生知识的迁移。比较阅读问题的设置,无论是求同还是求异关键要找好对比点。对比点可以就同一个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探寻在不同时期作家的风格,例如李清照早年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中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晚年 《声声慢》 (寻寻觅觅),三个时期的作品打上了生活的烙印。少女时代的欢快,少妇时代的寂寞,嫠妇时代的凄苦。这三首诗歌是李清照各阶段生活的典型展示,比较有助于我们深入的体味到生活的变故给李清照带来的精神和命运上的影响。对比点也可以就内容本身来探究, 如 《采莲曲》 中,王昌龄和白居易两首诗中的采莲女有何异同?学生比较发现,采莲女都是很勤劳,王诗中的少女充满了青春活力,白诗中采莲女害羞、情感真挚。也可以就表现手法来提问,例如贾平凹 《画人记》 中,邢庆仁、谭宗林、马河生在写法上有何不同?学生通过比较发现,同为写人,如果用同一种模式写,读来不令人生厌。作者采用一人一式的方法,写邢庆仁,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谭宗林,正面描写为主,辅以侧面描写和议论;马河生则用了书信的格式,以第二人称来叙写。三种写法打破了呆板之感,富于变化。还有其它的角度,譬如语言风格、立意、选材、情感等等方面。 在比较中学生带着问题分析、对比、 概括,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在求同和求异的思考中强化了思维的缜密性, 思维的纵向和横向都得到了训练。

三、在常规性阅读中进行假设性的推理

能够进行假设性的推理必须有一个清晰的思维能力。它让学生根据已有的条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猜想、概括、推断,根据过程得出一个合理性的结论。例如在学习 《品质》 一文,教师设计一个问题:假如格斯拉没有死去,请你回到那个时代,替他出谋划策。学生听到这个问题后按照了主观意愿提出了无数条解决的措施:打广告,注重质量也要注重数量,加入机器生产,和大企业合作等等。但是同学提出的每一条措施都能在文本中找出根据被反驳掉,这种假设性的推理根本不成立。在辩驳的过程中学生明确格斯拉是不会接受的, 虽然他只是一个普通的鞋匠,他也会像朱自清、伯夷一样,还有陶渊明, 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坚持自己的道义,他还会一如既往的坚持自己的理想的,有自己行事的原则。“品质” 不仅是靴子的品质,更是做人的品质。立足于文本,服务于主旨,学生运用逻辑的知识在假设、分析、争论、推断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 强化和训练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批判性思维是以逻辑思维为基础,假设性推理的思维训练是训练批判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四、在定论性阅读中进行求异性的解读

在传统的课堂中往往出现教师在循循善诱后终于得出标准答案,教师大松一口气的课堂情景。问题抛出后只会追求统一答案,教师的话语成为解决问题的圣旨,标准化的答案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不能够畅所欲言,学生不敢说、不敢讲,长此以往,学生养成惰性的思维习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被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面对问题,学生没有思考,没有怀疑,没有创新,批判性的思维训练就无从谈起。阅读是充满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创设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面对统一的答案,权威的解读不要持有完全信奉的态度,面对现成的结论持有怀疑的态度,反思的精神,进而求异,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运用求异思维可以从多角度去理解事物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学习 《一滴眼泪换一滴水》 一文中,教师提问:课本选自 《巴黎圣母院》 第6卷第4章,诗人陈敬容翻译的标题为“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你觉得是否恰当?其他翻译版本的标题有:“一滴眼泪报一滴水”、“为一滴水而流出一滴眼泪”、“一滴水, 一滴泪”, 也有人认为课本拟题为 “一滴水换一滴眼泪”更恰当。请问你认为哪个标题与本文更贴切,请阐述理由。若请你拟个标题,你会怎么拟呢?在学生的脑海中,教材固定的内容是不可更改的,是权威,一个示范性的样本,而本文标题的不同译法让学生一下子有了原来教材是人为编写的,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感觉,很快学生思维发散开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个刺激点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质疑、评价就是对思维最好的训练,它是批判性思维的一种智力上的技能,求异性的解读让学生体味到了思考的快乐。

五、在有限性阅读中进行开放性的延伸

新的课程改革更需要教师树立大语文观,语文教学要立足于课内,延伸到课外。课内和课外紧密相联,课堂和生活紧密相联,吃透课本知识, 强化课堂内外联系,能以旧的认知勾连新的认知,以一种开放的姿态来进行语文学习。学生的视野开阔了,看待问题将变得更加的客观与理性,能对事物做出一个客观而又中肯的评价。开放性的教学设计拓展了思维的空间,学生以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来进行语文学习,思维必然会变得灵活与缜密,这对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有着积极的作用。例如在教 《说书人》 一文,教师问道:说书人的死去也代表着传统的文化的消逝,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式微的文化,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个话题很快激起了学生发言的欲望,儒学、 茶道、昆曲、京剧、端午节等等都是近来社会上争议的热点,学生讨论认为,作为个体来讲,了解传统的文化,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提高个人的修养,从民族来讲,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传统的文化要赋予它时代的内涵,走进我们的生活。唯有如此,传统文化才更会有生命力。语文外延就是生活,语文课堂改革必将由封闭走向开放,这样的开放不仅有助于巩固学生原有的知识, 也能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挖掘潜能,开拓创新。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敢问、乐问、善问 篇9

一、创设民主的课堂环境, 让学生敢问

1. 师生关系要轻松融洽

长期以来, 学生在课堂教学上不敢大胆地提出问题, 作为老师应不断鼓励和正确引导他们, 相信他们, 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 主动提出问题, 这样就会发现他们蕴含着无穷的潜在力和创造力.俗话说:“学问学问, 要学要问.”学生学习就要向老师求教, 向周围同学求教, 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发现, 有的学生遇到不懂问题问老师问同学, 但往往由于自尊心的关系, 感到有压力, 担心提出的问题太简单让别人笑话, 从而不懂不问, 不懂装懂, 时间越长, 问题越积越多, 成绩低下, 从此越不敢问, 造成恶性循环, 优秀生就慢慢变成了中下生.教师要冲破师道尊严的传统思想, 树立民主的教学思想, 尊重学生, 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为学生的大胆发问创设宽松、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首先敢于提问.只有师生关系轻松融洽, 学生才能做到敢想、敢说、敢问.

2. 让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曾经有位教授呼吁:“把班级还给学生, 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 知识是学生在自我经验基础上的自主建构,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在课堂教学时不能主宰学生, 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配角, 在课堂上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 不能认为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所以, 充分发挥学生天真好奇的个性, 有问题敢问、会问、教师必须彻底更新观念, 在教学方式上实现角色的转变, 变成学生的知心朋友, 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尊重学生对教学知识的个性化理解与表达, 促使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 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 勇敢地提出各种问题.

3. 将学生依赖思想转变为自觉提问

要打破学生的依赖思想, 鼓励学生发问.新课改要求, 把发言权交给学生, 使学生在“发问———思考———解决问题”的良性轨道上, 互助合作, 让课堂提问成为“学习共同体”对话的桥梁, 让“质疑问难”成为课堂提问的精彩一环无论什么样的问题, 只要学生敢于提出, 就应该予以肯定的意见.若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甚重要, 教师也要给予鼓励, 并给予正确的引导, 让学生不仅敢于提出问题, 而且学会思维方式, 提高思维能力.

二、创建贴切的生活情境, 让学生乐问

教材的编排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情境, 但也有些地方与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很相似, 于是在教学中调查学生, 调查他们的生活乐趣, 把他们的生活情境灵活地搬到课堂上, 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 激发学生去探索, 猜想, 发现,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1. 在数学实验中启发提问

实验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教学中, 让学生通过实验, 如剪拼实验、模拟实验等进行观察、发现、猜想.

例如:在初三复习轴对称和中心对称时, 教师提出如下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肯定的.“都是轴对称图形吗?”这时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些纸片, 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 通过动手实验发现, 并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从而自然提出问题:“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是中心对称和轴对称?”

2. 在游戏中启发提问

游戏中隐藏了许多数学知识.在学习韦达定理时, 可安排这样的游戏:“让学生随便说出某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积, 由教师出一些相关的方程, 然后由学生发现老师给出的方程的两个根怎么会与我们讲的两个数一样?学生觉得很奇怪.”这就激起了学生的疑问, 感觉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似乎存在某种关系, 也就激发了学生质疑探究的积极性.

3. 开放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启发提问

教学没有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方法, 适应特定的创新需要, 适应学生特定发展就是好方法.我们所采用的方法, 必须能启发诱导学生去思考, 扩大他们对学数学的兴趣, 帮助他们做他们想做的事.因此在提倡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的同时, 加强对研究法、发现法、小组讲座法等教学方法的使用, 并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多种教学方法最优化组合, 逐步过渡, 由学生提出新问题, 课堂讨论, 学生解释, 并且设置恰如其分的认知欲望, 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 在积极的思维中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三、培养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善问

学生善问的基本要求是:提问———合理猜想———积极讨论———分析———言必有据的推理.学生提问能力具有层次性, 总是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级到高级, 从具体到抽象, 有层次地发展.教师要做问“问题”的示范, 教给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提出问题的方法.

1. 逆问过程, 提出问题

在学习中可引导学生对数学中定义、概念是如何得来的, 定理、公式是怎样发现的, 它在数学及其他学科和生产实践、日常生活中有何应用, 解题过程是怎样探索的, 等进行提问.

2. 逆向思考, 提出问题

通过考虑一个命题的逆命题是什么, 公式、法则能否逆用, 如何运用“正难则反”等提出问题.

3. 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

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处处包含着数学知识.如:节约用水问题、估计池塘有多少条鱼、储蓄利率问题、生日相同的概率问题、物价涨跌问题、彩票的中奖率问题, 等等.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 感到学数学的必要性.

善问 篇10

1 问题设置的必要性

教师提问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问题是否有意义。因此, 我们在设计问题时, 要考虑到我们设计的问题是否瞄准了教学环节的特殊节点和学生思维过程的瓶颈, 是否扣住了教材的重点难点, 是否有思考价值, 是否有启发性。要使我们的问题“问中有疑”, 能“问而生思”, 给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 在问答之间开启学生的心智, 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Book2 Unit3Amazing people时, 教师可问学生:“Do you have a hero in mind?What are the things he or she has done that make you feel that this person is amazing?”又如在教学牛津高中英语Book2 Unit2 Reading:An adventure in Africa时, 教师可问学生:“Do you like traveling?What is the most exciting place you have ever been to?Can you think of any other exciting places to visit?If you have a chance, where do you most like to take an adventure?And why?”通过巧妙的有趣的问题, 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当中。

2 难度的区分性和时机的恰当性

学生因知识基础、理解能力、表达水平等不同, 因而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正视这种差异就是对学生个体的尊重, 是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同和理解。所以, 教师提问应当在难度上有一定的区分度。所以教师在课前问题设计时, 要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类型并有一定梯度的问题, 既分层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思维的训练与提升;又在难易结合的提问中, 巧妙地掌控了教学的节奏, 让课堂教学流程变得舒缓有致。日常教学中, 有些教师, 常常问得笼统而模糊, 指向不明确, 学生往往会感觉模棱两可。这时教师不妨化大为小, 把它变成几个简单的明确的小问题, 降低难度, 明确方向。

此外, 提问时机的把握也很重要。课堂提问要选择恰当时机, 以达到“投石激浪”的效果。孔子说过:“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也就是说要在学生经过思考达到“心求通而未提, 口欲言而不能”之时提问。当然, 这需要教师平时要勤于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才能在问题的组织和开展时有章有序游刃有余。

3 问题设计的丰富性

问题设计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从问题的表述看, 有判断型、描述型、评价型等;从设计目的看, 有认识型、理解掌握型和应用型等;从答案的评判看, 有的是封闭式的, 只有唯一的正确答案, 有的是开放式的, 答案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从参与主体来看, 有的是个别回答;有的是小组讨论后推选代表来回答, 小组成员进行补充;而有些探究性问题, 则可以放手让全班共同讨论, 各抒己见, 最后达成共识。

鉴于此, 教师只有从教材出发, 结合学生原先的掌握情况, 灵活恰当地设置丰富多彩的问题, 营造不同的问题情境,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在介绍Howard Carter、Yang Liwei等名人时, 或是教学English and its history等说明文时, 教师可设计提纲性的表格或图表, 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 对该文章说明对象的特征信息进行填空, 既照顾到文体的特点, 又清晰而一目了然, 便于记忆。对于那些临时生成的问题, 教师也要避免过分随意地询问, 应该适当变化提问的角度。如“Why is modern English different from old English?”这种通常的问法常让学生疲倦, 而如果换成:“We know that in English some different words have the same meaning.For example, pick up and lift up, but who can tell us why?”这样的提问学生就会感到很有趣, 容易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何乐而不为呢?

需要说明的是, 问题设置的丰富多样, 是建立在对教材重点与难点, 以及学生求知规律把握的基础上, 否则就是本末倒置了。

4 评价的科学性

所谓评价的科学性, 是基于教学评价的情与理的有机融合上。于情,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 毕竟这也是经过了一番思考, 哪怕有微小的“闪光点”, 教师都必须加以肯定和表扬。心理学家证实:“表扬做得很好的比惩罚或批评做得不好的更能鼓励学生把学习搞好”, 这时候可采用一些评价语, 例如:“Well done!”、“Excellent!”、“I’m pleased that you have made so great progress now.”, “You speak English very well, but pay attention to your pronunciation.”, “Your pronunciation is perfect, but pay attention to your grammar mistakes”等。这样做能让回答问题的学生吃上颗“定心丸”, 而不至于在同学面前丢脸;于理, 教师自身要明白鼓励并不代表对错误的忽视甚至纵容, 我们既要对错误及时明确地给予纠正, 又要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只见森林不见树木”的单一眼光和做法, 要重过程轻结果, 重方法轻答案,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心理规律,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教给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这样, 学生才能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善问】相关文章:

上一篇:法律制度农业环境保护下一篇:非标准化产品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