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转移

2024-06-24

实践转移(精选十篇)

实践转移 篇1

近年来, 随着钢铁企业经营规模日益扩大和组织结构日趋复杂, 大企业集团日渐增多, 会更频繁发生内部相互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业务。为了分清责任, 正确评价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营业绩, 使各单位的业绩考评建立在客观而可比的基础上, 必须根据各单位业务活动的具体特点, 正确制定企业内部的转移价格。

安钢根据企业自身在本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和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 结合公司经营发展目标, 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内部转移价格制度。内部转移价格的科学制定, 在深化企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有效地保障了安钢经营目标的实现。

一、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原则

安钢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 遵循了以下四项定价原则:

1. 全局性原则。

采用内部转移价格的各单位从属于一个企业, 企业总利益是一致的。制定内部转移价格, 只是为了分清各单位的责任, 有效的考核评价各单位的业绩。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制定内部转移价格, 要从全局出发, 使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协调统一, 力争使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

2. 公平性原则。

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应公平合理, 防止某些单位因价格上的缺陷而获得一些额外的利益或损失。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商品交换是按等价原则进行的, 高质高价、低质低价。如果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不合理, 就会影响各单位的生产经营积极性。

3. 自主性原则。

高层管理者不应干预各个单位经理 (厂长) 的决策自由。在企业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 各单位有一定的作出决策的自主权, 如生产权、技术权、人事权和理财权等, 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必须为各方所接受。

4. 重要性原则。

钢铁企业需要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的对象成百上千, 甚至更多。如果事无巨细, 都制定一个详细、准确价格, 不但不必要, 而且很难实施。因此, 制定内部转移价格, 可对那些品种比重小, 但价高量大, 耗用频繁的对象, 尽可能地科学计算, 从严定价;对一些品种比重虽大, 但价低量小, 不常耗用的对象, 可以从简定价。

二、内部转移价格的形式

目前, 安钢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根据不同的计价基础, 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1. 市场价格。

根据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作为基价的价格, 是假定企业内各单位都立足于独立自主的基础上, 可以自由地决定从外界或内部进行购销。该法将激烈的外部市场竞争机制, 引入到企业内部, 给“买卖”双方提供了主动权。“买方”在价格相等条件下, 可以从外部选择质优量多的, 而舍弃内部产品;同样, “卖方”也可舍内而求外, 以期获得更高收入。采用这一定价方法, 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当卖方愿意对内销售, 且售价不高于市价时, 买方有购买的义务, 不得拒绝购进。 (2) 卖方售价高于市场价格, 买方有转向市场购入的自由。 (3) 当卖方宁愿对外界市场销售, 则应有尽量不对内销售的权利。

2. 协商价格。

指以市场价格为基础, 经过相关单位负责人协商所确定的内部转移价格。协商价格的上限是市价, 下限是单位变动成本, 这是由于产品或劳务在内部转移可以节约销售费用, 减少税金, 降低风险的缘故。这种定价方法保留了市场定价的优点, 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由于竞争所带来的冲击和震荡。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是协商定价的过程要花费人力、物力和时间;二是协商定价各方往往会相持不下, 需企业高层领导裁定, 这样, 弱化了分权管理的作用。

3. 成本转移价格。

成本转移价格就是以产品或劳务的成本为基础而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广泛的成本转移价格有三种: (1) 标准成本, 即以产品 (半成品) 或劳务标准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它能够排除各单位间因实际成本变化带来的相互影响, 免去了成本核算中的相互等待, 便于各单位加紧成本控制和提高降低成本的积极性。 (2) 标准成本加成, 即按产品 (半成品) 或劳务的标准成本加计一定的合理利润作为计价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 要想确定一个令“买卖”双方都满意的加成数额或加成比例是相当困难的, 一般认为, 成本加成接近于外部市价的内部转移价格是较合适的。 (3) 标准变动成本, 是以产品 (半成品) 或劳务的标准变动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该法能够明确指示成本与产量的依存关系, 便于考核各单位的工作业绩, 有利于企业和各单位进行生产经营决策。

三、内部转移价格的运用

经过近几年的规模扩张和产业重组, 我国钢铁企业生产工艺和组织形态都更为复杂, 不可能采取单一的内部转移价格, 应根据自身在本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和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 结合公司经营发展目标, 制定和调整公司的内部转移价格规范政策。

安钢在多年实践基础上, 经过多次完善而逐步形成了现行的内部转移价格管理制度, 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 在由多家分厂组成的子公司内部, 主要采用以成本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 这是符合公司组织结构特点的。因为分厂都是成本中心, 从生产工艺流程来说, 它们是上、下道工序的关系, 而且, 以成本为内部转移价格, 可以随时计算中间产品的成本, 便于成本管理和存货管理。

2. 各个子 (分) 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主要采用以市场价格为基础的内部转移价格, 这样有利于在公司内部培育市场机制, 各个子公司以市场经济主体的身份、分公司模拟子公司运行, 均按市场运作的方式确定内部转移价格;有利于保障子 (分) 公司的市场经营权不受公司总部的干扰, 更充分地发挥它们的积极主动性, 激励各个分部的生产经营。当然, 在必要的情况下, 特别是当出现子 (分) 公司的行为有损于整个企业的战略目标和整体效益时, 公司总部应该具备一定的权力来进行有效干预。

厦门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践 篇2

文章作者:厦门大学/杨 勇 金能明 王沈扬

2002年12月,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高校科技产业改革的精神组建了厦门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下称“资产公司”),并赋予资产公司代表学校对经营性资产的经营管理和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两大职能任务。

近年来,资产公司坚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在确保学校经营性资产保值与增值的同时,潜心致力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理顺关系,开拓进取,积极促进学校科技成果与国家、地方经济建设的对接,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许多内外部、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我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离国家、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我们只有客观面对现实,发扬已有的成绩,找出制约发展的因素,提出符合我校实际的改进措施,才能真正推动我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一、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完善管理体系、完成职能对接、构筑转化平台、积极寻求资金资助、促进成果的社会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1、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

资产公司作为学校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职能机构,紧密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这项核心任务进行周密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形成了如下对内和对外的职能任务。主要是:

——建立起与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相关院系及科研人员联系沟通的长效机制;

——建立并及时更新、完善科技成果资料库;

——深入跟踪调研科技成果项目,筛选重点项目进行推介; ——组织科技型企业申报各级各类科技扶持经费和奖项;

——推进学校应用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如大学科技园、各类工程中心)建设; ——代表学校与国家、省、市相关政府管理部门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的沟通与协调;

——组织开展各类科技成果推介活动,拓宽科技成果的转化途径; ——搜集技术市场需求信息,反馈给科技处及相关院系的科研人员; ——代表学校、课题组及技术发明人与受让方(合作方)进行合作谈判、签订协议等相关成果转化活动。

2、科技成果转化的职能对接关系已基本理顺。

学校在2002年24号文件中明确规定:“属学校所有的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经科研管理等部门认定后,无偿划转到资产公司,由资产公司进行管理、转化和实施产业化等投资经营活动。”根据这一规定,资产公司与学校科技处进一步完善了既分工又协作的工作机制。双方确认,科技成果在申请专利或成果鉴定(验收)之前的工作,是科技处的职能任务,资产公司密切配合并力求先期介入,做到在成果的形成过程中就能熟悉了解项目的性质和内容,以利于项目成果与社会需求的尽快对接;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形成并认定后,推向市场并实施转化的工作,是资产公司的职能任务,科技处积极协作,力求转化渠道更加广泛和成果项目的转化形式更加科学合理。在这个基础上,为使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做到有序化、制度化,资产公司与科技处通过实践探索和研究总结,初步形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九个程序,并形成制度化。这九个程序是:

(1)学校科技处编制科技成果项目及内容简介,向资产公司转移;(2)资产公司在熟悉全部成果项目的同时,逐一访问课题组和技术发明人,深度了解科研成果项目的背景、性质、应用范围及转化方式等;

(3)资产公司结合技术市场需求信息,筛选出应用性较强、成熟度较高的项目,并重新编撰资料,作为重点推介对象或提出下一步重点研发的方向;

(4)资产公司为主,科技处、相关院系领导和技术发明人配合,商定科研成果项目的最佳转化方式;

(5)资产公司为主,科技处配合,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向社会发布科技成果信息,推介重点转化项目;(6)获得市场反馈后,资产公司为主,相关院系领导和技术发明人配合,组织与受让方(合作方)进行谈判,达成转让或合作协议(草案);

(7)委托资产评估机构对已达成转让或合作协议(草案)的成果项目进行无形资产评估;

(8)根据评估结果,与受让方(合作方)协商调整协议条款,直至达成转让或合作协议的签订;

(9)资产公司备足相关项目的资料,由学校科技处代表学校办理科技成果的无偿划转手续。

资产公司和科技处依据以上合作机制和工作程序,有条不紊地共同推动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确保我校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的无偿划转行为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证明,我校在科技成果的鉴定验收、整理筛选、推介活动、定价评估、转化谈判等环节,成果转化部门、科研管理部门、技术发明人及所在院系所已经形成了纵横间的密切沟通、团结协作的链接关系,从而确保了成果转化信息流通和协作渠道在全校范围内的高度畅通。

几年来,资产公司已先后为学校的数百项应用型科研成果建立了较为详尽的资料库,还将重点科研成果在相关网站上发布。在日常工作中,与包括院士在内的200多位校内专家、教授,以及国家、省、市科研管理部门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沟通,随时掌握了解校内外最新的科研动态。通过接待来访、参加推介会和上门走访等形式与企业建立广泛联系,了解企业的科技需求,推介我校的科研成果项目和科研团队与人才。

3、依托优势学科、面向市场需求,促进成果转化。

资产公司成立以来,积极深入学校相关院系、课题组开展成果调研工作,以优势学科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成果的实际情况,采用技术转让、折价入股和实施许可等各类方式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工作。例如:

——2004年,化学化工学院杨意泉教授的“高硫化氢合成气一步法制甲硫醇”的专利技术以所有权转让的形式转让给德国Degussa公司。——生命科学学院章军副教授以其微藻转基因三项发明专利折价入股厦大科晟基因工程有限公司,该项目已顺利获得国家农业部的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目前正在申请生产许可证与生产批文,有望于明年进入大规模生产阶段。

——化学化工学院赵玉芬院士的“丙谷二肽合成方法”专利技术以专利实施许可的形式在厦大肽谷药业有限公司进行转化工作。该生产工艺已于2002年与2005年分别获得中国专利与美国专利授权,并有望于近期获得德国、日本两国的专利授权。丙谷二肽原料药和注射液也实现了市场的小批量销售。

——物理机电学院陈朝教授的“光电探测器芯片”项目以专利实施许可的形式在建南应用技术公司进行转化工作。该项目的系列产品已进行多次试制,基本掌握了生产工艺,将于2007年初进行批量生产。

——化学化工学院江青茵教授的“循环流化床自动控制系统”项目折价入股厦大海通自控有限公司,公司现已承接了山东海化集团热电厂220吨、河南新乡热电厂440吨和河南开封热电厂440吨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系统等工程并通过了项目验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生命科学学院夏宁邵教授的“禽流感检测技术”项目折价入股厦门百德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已与美国著名风险投资公司KPCB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推广禽流感检测技术,参与全球范围内禽流感的检测、诊断、预防与治疗技术的研发。

同时,在对原有部分科技企业清理、整顿的基础上,资产公司利用科技成果或专利技术为背景,重点组建了厦大肽谷药业有限公司、厦大科晟基因工程有限公司、厦大建南应用技术公司等一批科技型企业。

四年来,实现科技成果转让或合作项目共12 项,获得转让费和以科技成果、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入股的股权折合人民币约300万元。

4、各类基金资助、获奖取得可喜收获。

资产公司历来重视组织申报科技三项经费和各类开发基金资助工作。四年来,资产公司及所属科技企业共获得各级政府各类资助立项金额885万元,已到位金额680万元。列入国家星火计划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2项。在学校与厦门市政府签订的“985”二期建设协议中,也将投入1500万元用于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同以往相比,资产公司所属的科技企业在申请资金扶持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在对学校科研经费的贡献方面,公司也从以前的零贡献发展到2004年的788万元,约占学校年度横向科研经费的16.3%左右,占科研总经费的6.7%。

近几年来,公司积极组织或配合相关部门参与各类规模和影响较大的博览会(主要有:北京科博会、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思明·高校院所·企业·投资机构·科技项目推介会等),进一步拓宽学校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途径,加大学校科研信息与社会需求信息的交流互动,并屡屡在各类展会中获得佳绩。其中,在素有“中国科技第一展”美称的深圳高交会中,我司组织的参展团组已连续四年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产品奖、优秀展示奖等多个奖项。

5、整合多方资源,构筑成果转化的运作平台。

2003年初,资产公司成立伊始,即面临着“十·五”期间全国最后一批国家大学科技园申报即将结束的严峻考验。国家大学科技园申报条件严格、程序复杂、时间十分紧迫,如果错失这次申报时机,我校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缺乏国家级成果转化平台。资产公司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整合全校多方资源,组织人员日夜加班,在完成10万多字申请报告的同时,促成了省政府协调成立福建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指导委员会和召开省长办公会批准我校申报,并赶在申报截止日(2003年2月24日)之前向教育部、科技部正式递交了申请报告,为我校日后建设国家级成果转化平台赢得了宝贵时机。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校科技园于2005年10月通过了科技部、教育部组织的专家现场评估,2005年12月被科技部、教育部正式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初步建成国家级成果转化平台。科技园现已完成一期校内孵化中心建设,建成生物医药、合成化学、纳米科技、微光机电、新型能源、农业技术等孵化中心;二期曾厝垵孵化区和集美生物医药科技园也即将启动建设。

2004年10月,我校和清华紫光英力公司联合申报“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我校在催化剂领域的领先优势,集成清华紫光英力公司在浆态床反应器方面的优势,可望开发出国际领先并具有原创性、适用于大规模生产多壁碳纳米管催化技术及浆态床一步法合成醇醚酯生产工艺。经多轮专家评审,现有望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建设。此外,资产公司同相关部门共同协作,积极推进各类应用研究基地建设,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省集成电路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5个省部级工程中心已批准建设,省虚拟器官工程研究中心等4个项目也在积极建设申报过程中,结合学校多学科领域,交叉上、中、下游的应用研究及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体系初步形成。

二、制约我校成果转化的“瓶颈”

近年来,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虽然取得可喜的进展,但从总体上看,基本上还处于“慢、少、弱、差”的状态。即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科研观念转变慢,可直接转化的科技成果项目少,参与研发国家、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的意识较弱,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效益差。

我们认为,影响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纷繁复杂,其中既包括学校自身(成果供应方)的因素,又包括企业(成果需求方)的因素,还包括成果转化环境与环节方面的因素,而且各种因素相互关联,制约着我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1、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成果数量少、成熟度低,尤其缺乏针对国家、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

在2002—2005年期间,学校通过成果鉴定(验收)和获得专利授权的应用型科技成果平均每年约有40项,数量偏少。而且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大部分成果属实验室小试成果,没有进行工艺、装备等配套技术的中试研究,离实际应用尚有较大差距。

——部分科研人员仅仅是围绕科技核心问题、前沿问题的外围与边沿进行“小打小闹、修修补补”,无法面向国民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重大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科研工作,原始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形成标志性、高显示度的应用科技成果。

——即使部分成果具有一定的原始创新性,但又往往因规模化、工业化生产工艺较复杂或未熟化、生产成本较高、缺乏产业化条件,也难以被企业消化吸收。

因此,我校的许多科技成果企业问津的少,社会关注程度低。

2、科研导向与评价体系不利于应用研究和成果转化。目前,我校科研管理的机制体制已远远不能适应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要求。在科研导向和评价体系上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有:

——导向单一,造成科研人员重基础轻应用,重纵向轻横向,重论文专著和成果鉴定轻科技开发、成果转化,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

——功利性,造成科技人员追求短期出成果(而且主要是论文数),热心小课题、小项目,不注重长期积累与厚积薄发,无心也无力承担重大、长期的科研开发项目;

——对各类教学科研人员和不同学科过于强调普遍性与共性,忽视特殊性与个性,要求科研人员教学科研面面俱到,不同学科采取文理工医统一管理体系,不同研究阶段、基础与应用研究同一考核指标。

我校大部分科研人员(特别是从事应用研究的科研人员)指出,根据学校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和评价体系,他们只有评上教授(正高职称)后才敢从事成果转化工作或是根本不愿意从事成果转化工作,这就严重阻碍了我校成果转化的跨越式发展。

3、应用研究基础薄弱,经费投入不足,平台和基地建设滞后,转化实力有限。

长期以来,受办学理念、机制体制等影响,学校在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等方面的基础十分薄弱,难以为成果转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与此同时,学校在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方面投入不足,造成园区规模小、各领域的应用研究平台和中试基地建设缓慢,高水平的科技中介服务人员少,配套服务能力差,孵化项目和孵化企业的能力都十分有限。

包括资产公司、大学科技园在内的科技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就资产公司而言,在完成学校每年规定的上缴任务后,企业自身的积累严重不足,用于发展的可支配资金十分有限,自身的投资能力和孵化能力不足。

4、政策实施与落实不到位,教师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实施积极有效的激励政策。我校自2004年召开第二次科研工作会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支持教师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客观上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因种种原因,有些政策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有些政策没有落到实处,有些激励措施成为摆设,例如:

《厦门大学创新工程与繁荣计划基金管理办法》第九章第二十五条明确提出学校设有重大产业化项目基金,但事实上该基金长期没有到位,致使对科技含量高、产业化前景明显的项目难以进行再投入和转化。

《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科研人员的创业业绩和成果可以作为其参加学校职称聘任的重要依据,但事实上该规定形同虚设,严重影响科研人员从事成果转化工作的积极性。

2006年6月,第三次科研工作会召开后,学校也还未能及时就教师提出的存在问题和合理性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

5、社会企业普遍存在功利思想,高科技产业投融资体系不健全。对企业而言,大部分企业需要的是“短、平、快”的高新技术,即可以立即进行规模生产、回收周期较短、见效较快的科技项目。高新技术的转化和产业化其时效性很强,虽然其一旦成功实现产业化后,市场回报巨大,但同时又具有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等特点,由于学校现有的科技成果多为应用研究阶段或经初步孵化后的“半成品”项目,在现阶段企业对高科技项目的消化吸收能力弱,特别是风险投资及其完整的退出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许多企业宁愿让大量的资金沉淀在银行或证券市场,也不太愿意冒投资失败风险。因此,学校大量的科技成果也就失去了转化和产业化的机会。

6、政府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各项功能有待建立和完善。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创新系统工程,外部环境至关重要。目前,我校科技成果转化所处的外部环境不容乐观,还需要各级政府在科技战略制度、创新激励政策、科技资源配置、效益评估机制、技术市场和风险投资机构等方面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努力营造适合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与氛围,为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推进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快速发展的若干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对如何实现我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跨越式发展,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提高认识,转变机制。建立符合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要求和我校自身特色的制度体系。

贯彻落实全国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结合我校自身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营造加快应用研究步伐,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应用研究体系,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多出高水平、高层次的科研成果,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及地方经济建设需要。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校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实现考核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要建立健全与研究型大学建设发展需要相适应,符合不同学科和各类人才特点,体现科研工作不同阶段的业绩和贡献的考核评价体系。要建立鼓励创新创业的收入分配和资源配置激励制度,使教学、科研与管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等方面的各种人才能够“各得其所,各尽所能”。要真正在导向上营造出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环境,从而调动教师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积极性。

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是我校整体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采取更加倾斜的政策,要把科技成果转化的业绩按照合理的比例量化为科研工作量。我校于2003年的科研工作会后出台的《促进科技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若干规定》、《厦门大学科技成果经营管理的若干规定》等相关政策措施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奖励力度,提高了成果转化后的收益提成比例。但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贡献、业绩折合工作量、职务职称晋升、住房福利等方面并无可操作的规定,尚需要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如人事处、科技处、教务处等)协同建立起一套确实可行、充分体现成果价值和确保科研人员利益的激励机制。运用政策的导向和杠杆作用,发挥激励机制的效能,进一步制订和完善相应的奖励政策。如有的学校规定:从事基础研究的以考核学术水平为主,应用开发人员重点考核成果转化业绩和经济效益,据此晋升技术职称。

2、加大投入,创造条件。加快各类成果转化平台和中试基地建设,为我校科技成果顺利转化提供保障。

正如前面所述,一方面学校的科技成果大部分属实验室成果,尚需经过中试后才能进入实际应用;另一方面大多数企业追求的是“短、平、快”的科技项目。要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就必须加大对科技成果中试的投入。在目前国内风险投资规模小、投入撤出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下,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每年从科研经费、校办企业上缴、成果转化收益等收入中,抽取一定的比例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该基金可考虑采用贷款的形式使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科技人员的责任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成功率,而且基金的规模也可以逐年扩大,能够孵化更多的科技成果。学校一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科研人员积极申请,另一方面对于申请基金的项目,管理者要和申请者共同做好技术和市场论证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近年来,以国家大学科技园为代表的成果转化平台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但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人员不足等问题,急需学校从场地、政策、资金等多方面给以大力扶持。同时,科技成果的中试环节是转化的瓶颈问题,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接口”。因此,加速中试基地的建设,解决科技成果的中试问题,对提高我校科技成果转化率,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从我校现实状况分析,可尝试以下两种中试基地的建设模式:一是以我校兴办的科技企业为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向中试生产转化,把有限的资金和人才投入到“孵化”科技成果上,通过“孵化”,加快成果的推广,回收资金,再“孵化”新的成果,形成良性循环。二是依托学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在企业中或与企业联合建设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联合进行成果的中间放大实验,在中试成功后以企业为主体实施转化工作。使校企双方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相互支持、互惠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

3、统筹规划,科学管理。系统构建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和渠道。

横向课题研究是产学研结合的重要方式。横向课题直接来源于企业,其研发成果直接面向企业,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讲求实用性与时效性,能充分满足市场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有效服务,是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综合考虑横向课题的研究性质、服务主体、信息交流及成果转化等因素,并学习借鉴国内众多兄弟院校的管理模式和经验,应系统构建、理顺我校横向课题从立项研究、风险控制、结题验收到业绩评价以及成果转化的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管理体系和渠道,从而调动学校(包括科技管理部门和成果转化单位)、院系和教师等方面的积极性。

4、汇聚人才,形成团队。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协同作战机制。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广度上,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层出不穷;在深度上,各学科的专业分类更加精细,研究方向更加深入。这就从客观上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愈来愈呈现出多学科和高度专业性相融合的特点。

目前,我校的科研管理体系仍以课题组为中心,同类的课题组之间缺乏联系、交流与合作,科技人员仍然习惯于单兵作战,既缺乏科学战略规划大师和科研领军人物,也缺乏既懂技术也懂管理的科技管理人才,造成我校科研力量分散,难以形成群体优势,难以形成协同攻关作战能力,重复开发现象严重,科研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和效率低下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因此,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学校应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在进行充分项目调研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有计划、有选择地确立若干重点发展领域,建立起灵活的成果转化协同作战机制,将有限的科技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实践转移 篇3

一、成果转移转化影响因素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科技成果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创新成果、人才、资本、环境以及产业等多因素交互博弈的过程。科技成果如同树苗,无法独行于天下,最终可以长成大树参天,果实累累,必须有勤劳的农民(人才)、肥沃的土壤(资本)、适宜的气候(环境)和忠实的客户(产业)等必要的因素。同时,科技成果的价值实现,除了考虑其商业价值之外,还要考虑其公共价值;除了关注树木果实的商业价值,谁又质疑树林对于环境的有益作用和给人们带来的视觉美感。

旨在有效开展成果转移转化这一价值实现的工作,我们必须首先探究科研成果的特点,即影响其价值实现的因素,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价值实现的工作。笔者姑且认为,成果的特点包含如下五点:

1.公共基础性。科研机构在我国基本都是公立开办的,机构的科研经费大都来自于国家,人员为事业编制,理论上获得成果的归属权也应该属于国家,虽然国家通过制度规定让渡给了科研机构,但并不能否认科研成果的公共基础性就是其第一属性。

2.广泛外延性。科研成果本身是无形财产,是智力成果,经常表现为两种形式:论文和专利。论文是成果的学术外衣,而专利是成果的法律外衣,但成果本身其实的外延远超过论文和专利的文字记载内容,有大最的技术内容以实验数据、技术秘密、技术诀窍(know how)等形式存在,甚至既往的科研失败经验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3.价值易逝性。科研成果的实质都是技术方案,技术天生就会伴随其生命周期而带来价值减损,而往往技术也随着产业的发展或者学术的热点在某一个阶段会表现出价值倍增的放大效应,随后可能一落千丈“非典”时期的传染病检测技术与人体免疫力提高技术、最近的石墨烯技术等皆如是。此外,存在一些技术成果可能没有知识产权这一法律外衣的保护,在价值实现时,也有可能存在价值减损。

4.人才依赖性。成果本身产生就离不开人才,而鉴于成果的广泛外延性,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技术层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要借助其研究经验和教训来加速转化;非技术层面亦存在大最工作需要人为协调沟通,此处的人才并不限于工程技术人才,也包括转移转化人才、市场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5.集成创新性。技术成果是科学研究的阶段眭结果,继续实现其价值可能还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对既有技术开展二次开发,或者与其他技术开展集成创新,因此技术成果的价值实现需要永无休止的集成创新。

我们提及上述科技成果的五个特点,其实也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五个重点因素。而目前我们在转移转化工作模式的完善也应当从影响因素着手,从而更有效的推动。

二、目前的成果转移转化模式

当前通行的成果转移转化模式,不外乎如下几种模式:

1.研究机构自行转化模式

早期(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科研机构成果大都自行转移转化,不借助或者少量借助外部资源,最终形成产品。九十年代,中科院产业化出的几家上市公司、计算所的联想控股、长春应化所的长春热缩和成都有机所的成都地奥等,都采取的此种模式,也都获得了巨大成功。这样最大的优势在于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成果权属清晰,沟通成本低,工作目标一致,而弊端在于转移转化周期过长,动辄就是十几年,产业化初期终端产品与市场需求的契合度偏弱,而且除了科研人员和工程人员,甚至要求科研机构配备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整套综合人才队伍。

目前该模式已不是主流,因为这一模式相对要求比较多的自有资本支持,研究所作为公立机构难以承担,此外单一研究机构没有全方位的人才来支撑转移转化,而且在科研机构内部,相关人员的转化工作均被视为职务行为,收入没有与工作复杂度合理匹配,没有充分考虑成果的广泛外延性和人才依赖性。

2.产学研合作模式

单打独斗不成,科研机构自然考虑和企业合作,于是产生企业与科研机构问的委托技术开发和合作技术开发,由企业提供明确需求,科研机构开展定向研究或者科研机构将其前期成果进行二次研发后,应用到企业生产中。科研机构和产业界参与人作为合作开发方,企业能够保留自身知识产权,企业将为科研机构的二次研发付费,或者未来可就新产品或合作开发产品所获得的利润与科研机构分成。

此模式依旧是当前转移转化的常见模式,企业会觉得前期成果并不成熟,科研机构习以为常地认为二次开发的成本应该由企业承担,而对于二次开发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产权,法律又规定为科研机构所有或者研企双方共有,企业则认为自己承担了大部分风险,却受益不确定,故而不愿参与合作开发。这一模式并没有考虑科研成果的公共基础性,纯粹把技术二次开发的风险归于企业,如此企业则认为将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捐赠给了科研机构,于是,此种模式让人感觉有待完善。

3.中试基地模式

实验室技术不够成熟,产业化前期风险较高,人们自然想到如果有一个空间,可以实现将实验室技术再行继续熟化,进行小试,甚至中试,那么这样的技术就离产业化、离市场又近了许多,企业承接技术成果的风险也降低了许多,产业和企业自然就会对技术感兴趣。那么谁来投资呢,科研机构注定是只出工不出钱的,企业更不愿意承担高风险,于是很多政府便资助成立了中试基地,帮助开展技术的二次开发。目前,地方政府资助的中试基地,至少数以千计。

此模式在近些年确实推动了大量的实验室技术得到实际应用,这体现了成果的集成创新性,解决了成果熟化的物理空间和部分资金难题,但另一方面,并没有解决最根本的人才依赖性的问题,成果的二次开发需要对前期成果的深入理解,但更离不开的是二次开发人员开展的更多工程化的研究以及偏向市场的设计,二次开发人员不同于前期研发人员,二者需要的技能并不相同。此外,中试基地模式企业参与少,科研机构主要还是“自娱自乐”,对于市场预判不明晰,市场压力小,资金不够充足,故而此模式效率有待极大提高。

4.育成中心或者技术转移中心模式

为了促进科研机构的成果可以在本地转化,加速本地的相关产业发展,地方政府与科研机构共建育成中心,或者技术转移中心,帮助科研机构的原创技术在当地开展转移转化。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科学院就成立了38家类似的机构,专门从事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

此类中心推动了一些重大项目的开展,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在政府推动下,初期效果明显。但中心人员组成上多为体制内人员(科研机构和政府人员组成),理论上要推广众多专业方向的技术,人员较少无法做到术业专攻,中心不以市场化的方式运作,无法充分结合市场需求,推广受限。

5.孵化器模式

最近几年,孵化器在国内如火如荼。这个集中空间,能够在企业创办初期举步维艰时,提供资金、管理等多种便利,旨在对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型企业和创业企业进行孵化,以推动合作和交流,使企业“做大”,例如国内比较知名的北大孵化器、启迪之星、车库咖啡和优客工场。国内的很多科研机构,为有兴趣将早期研究成果商业化的研究人员提供相关业务指导和专业服务,包括吸引投资、进行技术许可或创建公司等。譬如中科院专门成立了联想学院为其研发人员提供创业培训。

孵化器模式使得科研人员专注于技术创新,而将其他的业务交由孵化器内的服务部门解决,孵化器帮助初创企业引入天使基金、风险投资等不同形式的融资活动,投资布局前移,对优质创业项目的争夺促使投资人/投资机构提早布局。目前这一模式逐渐走向成熟,其中也伴随着大浪淘沙的过程。

笔者认为,目前上述五种主要模式,依然都还有其价值,并不存在单一的最佳模式,如何在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分清利弊,开展阶段性运用或者综合应用,值得我们深思。

三、近期发展趋势

此外,近三年,也出现了一些在转移转化领域的有益尝试,列示如下:

1.向企业免费(或以极低价格)授权专利许可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推出的专利“先试后买”计划,采用签订简单低额的预授权协议,授权企业试用感兴趣的专利技术,企业可据此判断技术是否具有商业化潜力再决定是否购买。2015年7月,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所挑选50件授权专利,以免费许可方式捐赠给社会,希望能够切实推动盐湖产业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帮助中小企业更好发展。

此种模式更好地体现国立科研机构的公益属性和科研成果的公共基础性,回馈社会,与产业和市场建立更紧密的交流平台,推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笔者作为青海盐湖所专利捐赠的参与者,从本次活动中体会到企业对于技术的需求和渴望,该模式也拉动了企业对于前期成果的二次创新。

2.构建多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及产业知识产权联盟

围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国家重点产业发展战略以及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发挥行业骨干企业、转制科研院所主导作用,联合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加强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为联盟成员企业提供订单式研发服务,譬如绿色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国彩电专利联盟,后者是中国首家行业知识产权联盟。

此种模式,体现了集成创新性,使得依托联盟这一平台的各方开展紧密合作,承担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探索联合攻关、利益共享、知识产权运营的有效机制与模式。

3.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

2016年1月,西南交通大学印发了《西南交通大学专利管理规定》,在我国首次明确了职务发明人对职务科技成果的所有权,这项被称为“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的所有权改革规定:为实现对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学校将奖励前置简化为国有知识产权奖励。对既有专利和专利申请,学校通过专利权人和专利申请人变更的方式实现对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对新的专利申请,学校通过共同申请实现对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学校与职务发明人就专利权的归属和申请专利的权利签订奖励协议,规定或约定按30%:70%的比例共享专利权。职务发明人以团队为单位的,其内部分配比例由团队内部协商确定。

这一实践充分考虑了科研成果的人才依赖性,但鉴于科研机构与职务发明人的利益诉求并不一致,后续效果值得关注。

4.知识产权运营

2015年被称为中国知识产权运营元年。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同财政部以市场化方式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试点,确立了在北京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在西安、珠海建设两大特色试点平台,并通过股权投资重点扶持20家知识产权运营机构,示范带动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1+2+20+n”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2015年,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试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围绕《中国制造2025》十大发展领域设立了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在四省设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进一步推动形成“平台+机构+产业+资本”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运营发展新模式。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成立,知识产权电商、传统代理机构都试图染指运营,一时间行业会议也是言必称知识产权运营。业内发展如火如荼,政府推动史上空前。

实践转移 篇4

中国汽车技术转移大会是为了集聚国内外优秀技术成果,加强汽车行业科技成果集群式转化,打造汽车行业技术交易、交流的高地而举办的汽车领域专业性会议。2015 中国汽车技术转移大会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共同主办,由中汽—清华技术转移中心、苏州紫荆技术转移有限公司具体承办,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苏州市科技局、张家港清研再制造产业研究院等机构对大会的组织、召开均给予极大的支持。

2015 中国汽车技术转移大会通过“1+2+1”(1 个高峰论坛、2 场特色活动和1 个产业联盟)的方式,力争在创意、组织、内容上有所创新。

2 主要做法

2015 年中国汽车技术转移大会吸取了第一届大会的经验,同时参考了国内有关“技术转移”“科技创新”等主题的相关活动。在探索市场化办会、筹划特色活动、推进多维度宣传等方面,均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着力打造“中国汽车技术转移大会”的活动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

(1)以高峰论坛为媒介关注行业热点话题。高峰论坛抓住“汽车”“创新”2 个关键词,从“促进汽车产业发展”和“汽车领域科技成果转化”2 个方面切入,设计本次技术转移大会的高峰论坛。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江苏大学教授葛如海分别从全国、江苏省2个层面解析了汽车行业发展的现状、困境及出路。对不同发展阶段的自主品牌,采取不同的发展途径:以现有自主技术为主的自主品牌应着力于中低端市场,以技术外援为主的自主品牌可发力终端市场,致力于国际主战场竞争的自主品牌应大胆拓展各类市场。

科技部火炬中心特聘专家孙海鹰、清华控股技术转移与创业孵化业务本部总经理赵燕来分别做“产业技术转移与技术资本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实践与探索”报告,详细介绍了在当前环境下,开展技术转移、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基础、可行办法和实践经验。想要真正促进汽车产业“技术转移”快速发展,必须搭建起从知识转化为技术的桥梁,一方面将资金转化为知识,另一方面将技术转化为利润,并实现2 个方面的良性循环。

(2)以创业大赛为平台遴选科技创新项目。“紫荆汽车创业大赛”是本次技术转移大会的活动亮点之一,以创业大赛的形式,为海内外客商提供寻求项目、技术、产品、市场、资金、人才的便捷通道。经过网上报名、项目初选等环节,7 个项目进入决赛。邀请4 位资深创投人在大赛决赛期间担任创业导师,对入围决赛的项目进行点评与打分。中兴合创、启迪创投、清华控股、苏高投等50 余家创投现场观摩,并对接有投资意向的创业项目。

决赛获奖项目不仅能获得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联合颁发的获奖证书,还将得到创业导师的辅导,获得创业政策、融资、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免费培训,并优先推荐给投资机构。目前,创业大赛一等奖项目“人际界面加速器”已经与投资方达成合作意向,并开始办理工商注册登记等相关手续,着手落户苏州。

(3)以沙龙会议为纽带促进企业间交流。“整车企业面对面”是本次技术转移大会的特色活动。该活动旨在为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技术研发人员搭建与整车企业互动,并了解其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和产品要求的平台。大会邀请东风集团、北汽新能源的技术负责人分别介绍了2 家整车企业的技术现状和发展目标。汽车零部件企业及汽车行业相关企业就如何与整车企业进行产品配套,如何与整车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如何与整车企业深化协同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对话与交流。苏州舜唐新能源等一大批零部件企业现场介绍了本企业的主打产品,并积极寻求与整车企业开展设备配套、技术合作、技术开发等业务的机会。

(4)以产业联盟为依托打造成果转化蓄水池。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联合汽车产业相关企业、关联机构成立“清华汽车产业创新联盟”,致力于构建一个有机协调的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生态环境”,培育并形成以创新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为主体的汽车高科技产业集群,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在本次大会期间举行了揭牌仪式,近150 家汽车相关企业出席,并成为该联盟的首批会员。产业联盟以“技术工厂”的模式解决产品工艺开发、系统集成、中试验证等方面的产业化问题,加快科技成果向商品转化的进程。

(5)以多维宣传为途径扩大行业影响力。紧紧围绕“中国汽车技术转移大会”的宗旨,采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结合的推广策略,吸引社会各界关注和参与,打造“中国汽车技术转移大会”品牌形象。首先,利用官方网站、官方微信等网络传媒宣传技术转移大会。通过参加专业学术研讨会、展会等活动宣传微信群;举办“积攒送话费”等活动,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发布技术转移大会的筹备情况及参会信息。其次,邀请媒体对大会进行广泛报道。人民网、科技日报、中国汽车报、易车网、爱卡汽车等重量级媒体对本届活动进行了跟踪报道,并对参会嘉宾进行现场采访。最后,积极走访各地汽车产业园。走访南通、丹阳、常州、扬州、泰州、苏州等地的汽车产业园对接当地整车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与汽车行业相关的配套企业,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开展技术服务,推荐“2015 中国汽车技术转移大会”,行程基本覆盖江苏省内汽车产业密集度高的产业园区,走访、对接企业近百家。走访工作得到了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市科技局等单位的支持。

3 启示

3.1 打造大会品牌,推进系列活动常态化

以“紫荆汽车创业大赛”“整车面对面”2 个特色活动为重点,坚持打造“中国技术转移大会”品牌的核心竞争力。首先,常年征集汽车相关项目商业计划书,开展项目路演、创业大赛等系列活动,将大赛形式丰富化、常态化。其次,分主题、分方向举办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技术对接会,搭建企业供需双方常态化对话的渠道。最后,充分发掘“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优势,与BAT等网络媒体合作举办技术转移大会。

3.2 争取扶持政策,促进科技项目落地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技术转移大会的集聚效应和平台功能。一方面,发起成立针对汽车项目的天使基金,更大力度的支持早期创业项目,并带动社会资本共同关注“紫荆汽车创业大赛”项目;另一方面,积极与各地产业园区、孵化器合作,建立天使投资与孵化服务密切结合的投融资模式,推动创业项目在各地落地、孵化。

3.3 开展创业培训,推进服务体系建设

首先,围绕创业大赛项目路演流程、评价指标等构建完整的创业大赛流程体系,并为参赛选手进行赛前培训。其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调研在孵项目、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提供创业能力、创业辅导、经营改善3 种不同层次的创业培训项目。最后,从提高科技创业人员工作能力出发,提供包括培训服务、实践服务、融资服务、项目服务、政策服务等方面的创业课程。

通过不断打造“中国汽车技术转移大会”这个品牌活动,集聚各类社会资源,完善技术转移功能,最终建设成为具备难题公关、技术二次开发、技术验证、技术评估、科技金融、技术交易等能力的在国内外汽车行业均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平台。

参考文献

[1]王晓文,尹珏林.草根创新全球互动[J].中国专利与发明,2008(5):42-45.

[2]仇松杏,何瑶,王超柱.江苏科技创业大赛主要做法及其启示[J].江苏科技信息,2014(5):71-72.

[3]何瑶.科技创业大赛的品牌传播[J].科技传播,2013(24):27,38.

[4]陈晴,安磊.助推科技创业企业成长的“加速器”——历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回顾与展望[J].中国高新区,2014(4):20-23.

[5]王志超.汽车产业技术转移模式探讨[J].安徽科技,2014(11):26-28.

浅议内部转移价格的理论和实践论文 篇5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的分权管理不断深入,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中间产品或相互提供劳务日益频繁,内部转移价格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内部转移价格产生基础制定原则具体应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加强,企业的国际化和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现代企业的分权管理应运而生,本文重点从产生基础、定价原则、具体运用等方面探讨作为分权管理核心要素的内部转移价格。

一、内部转移价格的产生基础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转移中间产品或相互提供劳务和进行内部责任结算所使用的计价标准。企业内部转移理论的出发点是市场不完全性,由于外部市场的不完全性以及各种交易障碍,使得出现了很多附加成本,企业在此条件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为防止各种竞争优势的流失,导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弱化,同时为满足某些特殊产品交易的需要,追求规模效应,企业就有动力建立内部市场进行内部交易,这也是内部转移价格产生的基础。

从内部转移价格带来得影响来说,其对各个责任中心和整个企业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影响:

一是影响业绩及考核。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买卖双方的利润和成本,进而影响其投资报酬率,EVA等经济考核指标。如果定价不准确,不合理,就不能准确的反映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且不能实际的计量出生产经营成果,进而使得各项考核评价不能准确、公正、客观的进行。

二是影响整个企业集团的利润。各个责任中心会对市场价和内部转移定价进行对比,在内部定价优势不强的时候,很可能会选择外部产品或服务,这样会增加整个企业的成本;同时,对于跨国企业来说,还会影响到所得税费用。

三是影响责任中心的自主权。分权制下的企业集团,各分公司实行了责任会计制度,通过内部定价,相互间按照外部市场一样进行买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各责任中心的积极性和成本的控制意识。但是内部控制价格具有一定的指令性,如果定价的过程不公平合理,那么各个部门的积极性都会受到影响,自主权被破坏,责任会计的基础更无从谈起。

二、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原则

笔者认为,制定原则是整个内部转移价格实施的根本依据,也是确保各责任中心之间顺畅合作、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法理基础。至少应该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一是全局性原则。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必须明确企业的.整体利益高于任何责任中心的利益。在各个责任中心都争取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博弈中,企业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时,要从全局出发,使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协调统一,使企业利润最大化。

二是公平性原则。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应当公平合理。它涉及到内部买卖双方的利润,影响到各个责任中心的业绩考核。如果制定的不合理,就会影响到各责任中心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从而会影响到整个企业的运营。

三是自主性原则。在确保企业的整体利益下,只要条件允许,应当由各个责任中心自主竞争或是讨价还价来确定内部转移价格,真正的实现外部市场的内部话,高层不应当干预过多。

四是重要性原则。企业需要制定内部价格的对象有很多,不可能每一项都能制定一个详细、准确的价格,不但没有必要,而且也很难实施,应当体现“大宗细致,零星从简”的要求来制定。

三、内部转移价格的具体运用

在制定内部转移价格上,可以考虑的因素主要有:公司的规模,市场的竞争,公司的发展战略及组织环境,责任会计模式以及财税政策等。因此,为合理确定转移价格,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实现企业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要制定合理高效的方法。

一是市场价格法。根据产品或劳务的市场价格作为基价的内部转移价格。这适用于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但是应该注意,存在外部市场,可以按照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但是并不一定要将市场价作为内部结算价,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调整。因为外部售价包含了很多在内部销售中不涉及的费用和税费,在制定内部价格时应当予以扣除,否则在业绩评价时,只会表现出销售方的经营成果,购买方没有任何额外的好处,不利于调动各个责任中心的积极性。

二是协商价格法。在正常市场价格的基础上,由企业内部责任中心通过共同协商所确定的价格。协商的过程可以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主动性,但是会花费人力、物力和时间,且往往会固执己见,最后需要高层领导干预来做出裁定,弱化了分权管理的作用。它适用于中间产品有非竞争性市场,生产单位有闲置的生存能力以及变动生产成本低于市场价格。

三是双重价格法。针对供需双方分别采用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而制定的价格。如当某种产品有不止一种的市场价格时,供需双方采用不同。这种方法能较好的满足交易双方的要求,但是容易高估责任中心的业绩,这种方法适用于产品有外界市场,供应部门有剩余生产能力,且单位变动成本低于市场价格的条件。

四是成本转移价格法。主要有三种类型:

(1)标准成本。即以产品或劳务的标准成本作为内部转移价格。一般而言,凡是成本中心之间提供产品或服务,应以标准成本与预计费用分配率作为内部转移价格,这样比较公平合理。这样既不会是销售方将高成本与低效率转嫁给购买方,也不会把销售方形成的节约和高效率免费让购买方来共享。有利于调动供需双方降低成本的积极性。

(2)标准成本加成。即按产品或劳务的标准成本加计一定的合理利润作为计价的基础。这个方法有利于分清责任中心的责任,有利于成本控制。但是在确定加成率时,应由管理当局妥善制定,避免主观随意性。

实践转移 篇6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推拉理论;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The Factors in Transferring Rural Labor in China

LIU Ru-liang JIA Ren-an2,DONG Qiu-xian1

(1.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China;

2.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ways of transferring surplus rural labor in China,pointing out that transferring into small city or county is the main way for the most part of rural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push and pull theory of population migration,as rural people transferred from peasants to farm workers, from farm worker to city people,it advocates a consequance of the interaction of both forces.

Key words:transferring rural labor;push and pull theory;farm worker

一、引言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造成了城市化远落后于工业化、农民的生活水平远低于城镇人口生活水平的局面。现在,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以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而与农民、农业、农村有关的问题,即“三农”问题可能成为最大的障碍,这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对于“三农”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各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这些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二、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分析

人口迁移本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有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同样也有城市到农村的迁移,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政策背景下有不同的侧重点而已。六七十年代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而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又成为势在必行的历史潮流。但同时,由于近年来农村的生存环境日益变好,一些已经转移的农村人口又转回了农村。如图1,它所表示的是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流程。

农村人口的转移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转移,再附带非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两种出路:向城市迁移(地域流动)和从事本地非农业生产活动(职业流动)。就地域流动来说,如图1所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现向城市的转移:一是农村居民的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转为城市户籍;二是农村未接受正规培训与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以农民工的身份直接向城市转移。

与地域流动相比,在农村地区从事非农职业是一种更容易参与的活动,这种就地职业转移对劳动力所接受的正规或非正规教育的要求比外迁要低。同时,由于从事本地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可以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并兼顾家庭的其他生产活动,其参与成本要低于迁移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农村人口过多,人均资源有限,其收益也受到很大制约,因此要真正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大部分农村人口还是要向城市转移。

就向城市迁移的具体途径来说,业界又有多种主张。有超大城市论,大中城市论,小城市或城镇化论等。有研究表明,就单位土地面积所容纳的人口而言,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优于小城镇。因此,出于国土利用率的考虑,我国不宜盲目发展小城镇,但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大中城市转移又缺乏现实的支持条件。首先是高房价限制了农村人口成为大中城市的永久居民。2006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加权平均房价为5 000元/米2左右,而即使是农村住户的前10%高收入阶层,户均年收入也只有3.5万元左右。他们若想在这些城市里买房常住,70平方米的面积要花费他们10年的总收入,其他阶层就更不用说,由此可见这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其次是农村人口的自身素质限制了他们融入大中城市的生活。目前,城镇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大中城市的就更高,而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5年左右。由于自身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所能从事的多是那些城市人不愿干的脏、重、累的活,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找不到归属感,从而更加制约了他们向大中城市转移。因此,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的最佳路线只能是由图1中的下半部分“农村人口→大学生→城镇人口”实现。

既然大中城市和小城镇都不能成为大规模农村人口的流入地,那么小城市或县城就成为了农村人口转移去处的最佳选择。小城市或县城位于整个城市体系的最基层,是大中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都要通过县城来传递。虽然单个县城的作用与重要性比不上大中城市,但是由于其数量众多,与广大农村又有一衣带水的关系,因此小城市或县城就成了大中城市与农村联系的天然纽带和桥梁。有关数据也表明,县城及其周边地区,承载了大多数农村务工人员。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条件分析

下面从农村劳动力及其家人生活和生存的角度,利用“推拉理论”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进行分析。

“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于是,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流入地和流出地各自都有推和拉两种因素存在,即流入地和流出地都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力。

笔者假定每一个农村劳动力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他们的转移行为发生前,都要对转移的预期收入和成本进行分析,再与不改变现状的情形相比较,权衡两种状态下的利益得失,然后才作出是否转移的决定。

为叙述方便,若农村人口在家务农,记为状态1;若外出打工,记为状态2;若转变成城镇人口,记为状态3。并假定状态2与状态3的区别是:状态2仍有耕地,而状态3没有耕地,却与城里人一样享受各种福利,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不同之处。

农村劳动力在任何地方生活都存在生产生活总成本,分别把在状态1、状态2、状态3的生产生活总成本记为C1、C2、C3。生活成本指劳动力购买商品及服务的支出、子女教育支出、住房支出等,三种状态下的生活成本分别用C1L、C2L、C3L表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的地一般比农村当地经济发达,一部分日常生活用品,如蔬菜、粮食等的支出会增加。于是,同样是满足生存需求,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目的地的支出要多于原住地。由于转移目的地教育基础设施一般来说比原住地齐全,再加上一些城市的人为制度限制,使农村劳动力子弟入学成本增加。住房支出是最大一笔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支出成本。农村人口在原住地建好房子后一劳永逸,只要作必要维护,无须再付出任何费用。而在转移地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要支付较高的房租,或者承担更高的房价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住房。分别用Li1、Li2、Li3表示3种状态下日常生活支出,用Ed1、Ed2、Ed3表示子女教育支出,用Re2、Re3表示住房租金或房款,用Fe1、Fe2、Fe3表示其它生活支出。

状态1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用Pr1表示。状态2与状态3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职业培训学习费用、在转移目的地承受各种心理压力的费用以及与家人联络费用等,用Pr2、Pr3表示。于是三种状态下的生产生活总成本分别为:

状态1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收入是生产经营收入以及国家的各种补贴,分别用In1和Su1表示。另外由于在原住地社会环境比较熟悉,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到大家的尊敬和认可,记其心理收益为Xi1。状态1的总收益记为R1,则R1=In1+Su1+Xi1。

状态2中农民工的主要收入为打工工资收入,农村家中的一些地租收入以及建设城市的心理自豪感收益,分别记为In2、Di2 、Xi2。状态2的总收益记为R2,则R2=In2+Di2+Xi2。

状态3中农民工已经转变成城镇人口,主要收入为工资收入和心理自豪感收益,以及作为城市人口的其他附加福利收入,分别记为In3、Xi3和Fu3。状态3的总收益记为R3,则R3=In3+Xi3+Fu3。

综上所述,由推拉理论,若R1-C1

四、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而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小城市或县城又将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多数农村人口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的转移落脚点。对于如何才能完成转移,研究表明,只有在城市打工的综合收入大于在农村务农的综合收入,农村劳动力才会倾向于进城工作。因此,应该尽量消除农民的进城障碍,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成城市人口,从而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增加农村人均资源。这样也有利于耕地的集中经营,提高农民收入,为最后解决三农问题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农.离土还是离乡[J].世界经济文汇,2004(1):53-63.

[2] 严正.小城镇还是大城市[J].东南学术,2004(1):60-66.

[3] 刘学忠.县城在我国农村城市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村经济,2004(10):73-76.

[4] 薛国琴.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成本、收益[J].农业经济,2006(7):29-30.

(责任编辑:樱 紫)

实践转移 篇7

技术转移是创新链中的重要环节, 我国历来重视技术转移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中提出:“大力发展为企业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 促进企业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流动和技术转移”。2010年, 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启动中国创新驿站试点工作, 目的是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集成利用科技资源, 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以国家政策和内部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为指引的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和中小企业一站式创新支持系统。

1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建设

1.1 技术转移机构

技术转移机构是指为实现和加速上述过程提供各类服务的机构, 包括技术集成与经营、技术经纪和技术投融资服务机构等, 但单纯提供信息、法律、咨询、金融等服务的除外。2012年确定中国矿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74家机构为第四批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1.2 多种技术转移模式

1.2.1 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

清华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科技部首批认定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之一, 中心将学校从事技术转移的相关机构全部纳入其下, 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科研资源, 在业已形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科技园等创新体系平台基础上建立新的集成与扩散平台, 提高了科研资源的使用效率, 用更全面的科学技术服务手段与集成能力解决各行业。

1.2.2 西安科技大市场

西安科技大市场由西安科技资源信息网和西安科技大市场服务大厅构成, 汇集西安高校院所、军工单位、科技企业、服务机构在人才、设备、技术、成果、资金等方的科技资源, 重点发挥五位一体的功能, 促进科技信息共享化、科技服务集成化、科技交易市场化、科技资源商品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实现科技要素的聚集、内外资源的聚合、科技优势向创新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的聚变, 为地区技术转移工作推动产业发展搭建了科技资源信息交流平台。

1.2.3 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昆山工业技术研究院是科技部第四批认定的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之一, 同时是江苏省科技厅支持建设的第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建设项目之一。研究院在努力打造专业化、国家化、网络化的技术转移体系的过程中, 注重以技术转移专业增值服务来推动创新发展, 着力建立了一个涵盖政策支持、科技金融、科技商务、知识产权等内容的软服务体系。

2 技术转移协同发展的实践

随着各地技术转移工作的不断探索推进, 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协同创新的重要性, 在原先技术转移机构职能基础上不断开拓, 不再单一的提供孵化场地和人才政策, 逐步打造产业集群, 用项目合作的方式建立一种能持续发展的创新体制。各地在此框架基础上进行了探索实践。

2.1 北京

2007年, 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成立, 联盟将提供服务的各类科技中介机构和其他科技资源集合起来, 集成各自的优势, 并通过规范化的运营管理, 形成优质、高效的社会化服务团队, 在成员间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的同时, 也为企业寻求技术资源和专业服务提供了方便迅捷的平台。联盟作为平台能够提供共性服务, 目前联盟成员达百余家, 联盟发展重在资源共享, 鼓励成员间开展协作。

2.2 安徽

蚌埠市创新驿站基层站点只有4名工作人员, 深入基层建设服务体系、建立22家创新服务站。服务体系内建立统一的服务规范, 遵循互惠共享和优势互补的原则, 形成区域内的共享制度、利益分配制度、互认制度和协同工作制度, 将单个站点的各自资源整合到服务体系中, 实现各站点专业能力的相互补充, 特别是通过与法律、财务、融资等方面的专业服务机构建立合作关系, 有效补充网络内部中介的服务范围, 使各服务站点在品牌影响、服务能力、规范管理等方面得到有效加强。

2.3 江苏

江苏区域创新驿站服务体系由区域站点、基层站点、服务站点共三级站点组成, 集成全省的科技成果、科技金融、技术交易、专业孵化、创业辅导、科技人才服务等科技资源, 为企业提供成果对接、中试孵化、市场开发、融资服务、政策咨询、商务谈判、国际合作等专业化、多方位、全过程服务。同时, 江苏区域创新驿站服务体系按照中国创新驿站国家站点的部署, 统一数据标准, 建设江苏创新驿站门户网站及相关网络信息系统, 便于同兄弟省市其他站点之间的信息交换和工作协同。

3 技术转移协同发展展望

虽然各地对技术转移协同发展工作都做了不同的探索, 但从整体而言, 我国技术转移工作仍然面临服务能力不强、服务体系仍有不够完善的地方、专业化服务人员不足、机构之间及地区之间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今后, 为促进我国技术转移工作发展, 还因从多方面多做努力。

3.1 加强政府政策等引导, 营造技术转移大环境

一方面, 政府应该采取适度的财政资助和政策引导, 重点做好对不同技术转移模式的跟踪研究, 以实现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的分类指导, 培育和挖掘出更多“品牌”机构。

另一方面, 政府要在制度上进行改进, 包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促进金融机构、企业、科研院所、科技中介的真正有机合作, 树立高水准的行业诚信机制, 营造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健康的技术转移大环境。

3.2 加强专业化人才服务队伍建设

企业技术需求的不断高涨和技术交易内容的多元化要求技术转移机构能够提供高效、专业化的服务, 而技术转移机构的专业化发展需要高素质的技术转移人才队伍。而技术转移不同于其它物质商品交易, 不是一个简单的买卖过程, 其复杂性和延时性要求技术经纪人具有广博的科技知识。

3.3 提高企业自我造血能力

目前, 我国大部分是政府和高校来做技术转移中心, 企业创新基本交给大学和科研院所来完成, 技术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全部由研发方来承担, 这就导致很多有市场价值的东西出不来, 很多行业性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企业不愿意承担风险, 结果是得不到最大的利润。企业要转变自己完全不承担科技研发前期风险、只享受科技成果的旧有观念, 真正参与到技术创新和转移的过程中去, 从原来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转变到能做原始创新, 引入自主创新, 创造颠覆性的概念、技术。只有企业拥有自己的造血机制, 才能取得真正的创新进步。

摘要:本文概述了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状况及多种技术转移模式, 介绍了各地为促进技术转移机构协同发展所做的实践, 并从政府引导、技术经纪人队伍建设及企业创新角度对技术转移工作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技术转移,协同,创新驿站

参考文献

[1]各地积极推进技术转移机构建设[OL].http://roll.sohu.com/20110417/n305942641.shtml.

[2]江苏省 (昆山) 工业技术研究院技术转移之路[OL].http://www.jstd.gov.cn/kjdt/kjxw/20130530/16550335958.html.

[3]张怡, 沈寅.创新驿站技术转移服务机制初探[J].安徽科技, 2011, 7:32-33.

[4]刘俊.把联盟服务做到实处—记北京协同创新服务联盟[J].科技潮, 2008, 4:19-21.

[5]刘俊.技术转移的终极是协同创新—对话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J].科技潮, 2013, 5:24-27.

实践转移 篇8

关键词:南邮,技术转移,体系

1 南京邮电大学技术转移中心简介

南京邮电大学高度重视技术转移工作, 举全校之力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平台, 于2012年12月设立南京邮电大学技术转移中心 (以下简称中心) , 中心于2015年1月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2015年6月, 学校成立“南京邮电大学产学研合作管理委员会”, 由分管产业、科技的校领导为委员会主任, 产业处、科技处负责人为副主任, 产业处为秘书单位, 人事处、教务处、社会科学处、研究生院、财务处等单位主要负责人, 各研究院、各学院负责人, 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负责人为委员。学校各研究院、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学院合力联动, 进一步释放学校科技创新资源, 协同推进学校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产学研合作。中心实施产学研合作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 由技术转移管理部、研发中介部、知识产权部和协同联络部四部组成。

2 南京邮电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运行体系

中心充分发挥南京邮电大学大信息学科特色, 面向物联网、互联网+、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应用需求, 以“行业引领、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为目标, 以“国家重大平台、重大重点项目、产学研协同创新”为抓手, 大力开展各类技术转移服务活动, 探索出一条具有南邮特色的技术转移创新之路, 为服务江苏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 校地联手创品牌, 校企合作生效益, 加快推进政产学研合作进程, 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实施“一市一院一特色”和“一区一园一特色”的校地合作战略, 在南京及以外的各市建立研究院, 在南京及其他城市各区共建大学科技园分园, 为学校的技术转移工作开辟快速通道, 为地方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服务。

学校先后与省内苏州市、无锡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南通市、盐城市、泰州市、徐州市、淮安市、盐城市、江阴市、常熟市、张家港市、金坛市、武进区、东海县、宝应县、南京鼓楼区、栖霞区、江宁区、六合区等20多家地方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还与省外各级政府紧密合作, 将创新链向地方延伸, 将创新资源向社会辐射, 积极参与区域创新实践, 实现学校与区域发展的互动双赢。

近期, 通过共建南京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张家港研究院、盐城大数据研究院和淮安世界之窗物联网产业园等, 技术转移作价入股约6033万元, 带动政府和企业投入约5800万元。

学校依托“大信息”学科优势及在“网络运营商、通讯设备制造商、国际IT机构”中广泛的影响力, 与阿里巴巴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兴、华为、国电南瑞、海尔集团、用友软件、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IBM、微软、西门子、飞利浦、朗讯等信息行业数百家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 以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高端服务器和信息服务为重点, 着力培育发展信息技术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三年, 校企合作经费已超过1亿元。

学校依托“科技镇长团”挂职干部和柔性进企业的博士、教授等, 促进校地和校企合作。紧紧依靠挂职干部、博士和教授, 根据企业提出的需求, 组织科研人员协同解决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各环节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同时将学校相关领域中的优秀成果技术转移到企业中进行成果转化, 并积极探索共建校企研究院所进行长期研发, 积极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

2.2 科技创新引领市场, 市场需求培育成果, 依托大项目大平台形成了协同促进技术转移的融合机制

近年来, 学校在国家物联网领域973计划、先进能源技术领域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优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等多项重大重点项目实现零的突破, 2013年国自基金优青项目资助数在江苏省属高校中名列第一;连续第八年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 在省属高校中名列前茅;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 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通过这些高水平项目, 产生了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和核心技术, 形成了完备的关键技术体系、应用标准体系和核心专利体系, 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材料等新兴的技术创新引领市场需求。

同时, 学校将技术转移工作前置, 不断提升我校成果数量和质量。以市场需求引领成果培育, 使科技成果转化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联系企业, 引领学校科研团队有的放矢地开展科技创新研究, 全面提升成果的数量和质量, 产出的成果质量高、实用性强, 适应市场和企业需要, 能够快速转化为产品和生产力。

例如, 积极与大型企业开展合作, 共建如创意孵化服务中心之类的机构, 在移动互联网、泛电子商务、网络安全以及浏览器、云计算以及大数据处理、在线游戏、图像识别、分类、标签以及深度计算、生物识别、可穿戴设备、网络医疗等各个领域积极展开专利等成果的创意孵化合作, 倡导产权导向式科研管理思维, 通过举办高校师生专利创意孵化合作培训, 指导创意孵化和专利申请, 为学校知识产权申请及授权方面增量提质, 负责培育和孵化具有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 并进行产业化所需的系统集成, 为企业提供先进实用的技术, 从而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

南京邮电大学充分利用学校大信息学科、技术和人才等优势资源, 有效整合政府、企业、资本和市场等社会资源, 获批建设了一批国家和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 包括:科技部、教育部联合认定“国家大学科技园”、科技部、教育部联合认定“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教育部、科技部联合认定“国家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中国科协“全国物联网科普教育基地”、教育部授牌“泛在网络健康服务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政府认定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经信委、教育厅联合授牌“江苏省中小企业物联网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江苏省经信委授牌“江苏省重点培育小企业创业基地”、江苏省科协授牌“江苏省物联网协同创新服务基地”等各级平台20余个。

此外, 还以多种形式积极推动学校与重点企业共建校企联盟、联合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等产学研合作平台200余个。这些平台为开展技术转移工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3 学研相长的技术服务团队, 高度智慧的技术转移服务模式, 全面构建全链条覆盖的技术转移协同工作网络

中心按照“市场导向, 需求驱动”的方式, 构建了一个以专职人员为主、兼职人员为辅、校内外相结合的技术转移协同工作网络, 培育了一支学研相长、专兼结合的技术服务团队。现有专职服务人员20余人, 由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组成中青年相结合的服务队伍;依托学校校一批各学科高层次人才, 以及校内科技管理人员、研发人员、服务地方和企业的挂职干部等, 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学校校拥有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 江苏省创新团队4个, 江苏高校优秀社科创新团队1个, 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3个, 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

一大批教师作为会士、专委会主任、专家等活跃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国际电联、中国通信学会、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自动化学会、统计学会等机构;由一批遍布信息行业各领域的校友, 一批科技型企业家为主的产业教授, 以及活跃在知识产权评估、专利代理、金融服务、风险投资、创投基金等社会中介机构的技术经纪人、专利代理人、律师、知识产权工程师、经济师等社会兼职人才, 协助我校开展技术转移工作。我校技术转移协同工作网络和技术服务团队, 实现了从科技创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示范应用到产业化推广的全链条覆盖。

中心面向技术转移服务的需求, 建设了一个涵盖学校科技成果库、市场技术需求库、科技人才库、技术成果交易库等汇聚各种信息资源的大数据平台, 作为技术转移服务的智慧化综合信息平台, 并采用商店的模式运营, 简称智慧服务商店 (3S, Smart Service Store) 。利用“3S”商店, 可以及时发布技术需求和科研成果信息, 提供科技成果、专利信息、市场需求的在线查询和交易配对等各种服务, 构建技术转移对接的“桥梁”, 提高技术转移的契合度和实效性, 降低技术转移成本。3S商店实现了面向市场的智慧服务模式创新, 打造了一条快速实现技术转移的绿色通道。面向技术转移的“智慧服务商店 (3S) ”以云计算和大数据模式建立, 整个体系符合SOA/SCA架构, 服务提供主要采用Web Service协议, 充分实现了“深入感知、广泛互联、高度智能”以及“网络融合、数据共享、智慧服务”等物联网理念。中心基于该平台还构建了智慧校园、智能家居、节能环保、智能交通、平安应急、智慧农业、智慧旅游等涉及各行各业的一系列在线智慧服务应用, 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技术创新、应用示范、产业推广、成果转化提供支撑。

3 小结

实践转移 篇9

一、国际货物买卖所有权转移概述

在法律条件下, 所有人可以对自己享有的财产给予处分、占有、收益、使用的权利就是所有权。在国际货物买卖中, 在某时某地出卖方以某种方式将自己拥有的货物所有权依法转移给买受方的法律制度就是所有权转移。在实际的货物买卖中, 对于货物的所有权, 买卖双方并不深究, 但事实上, 买卖货物即买卖货物的所有权, 只有转移了货物的所有权, 才能最终达成货物买卖的目标。如果在某一时刻实现了货物所有权的转移, 那么从这一刻起, 出卖人就彻底失去了拥有货物的权利, 反之, 从那一刻起货物的所有权就在买受人手中了, 所以说, 在买卖过程中, 进行货物所有权的转移是出卖方的义务。从本质上来说, 买卖货物就是对货物的所有权进行转移。有当事人提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 对货物所有权的转移进行约定, 也有人提出直接利用法律, 在买卖合同中对不转移所有权进行规定。从买卖合同的本质来考虑, 只是对货物进行转移, 而对货物的所有权不转移, 这种观点是非常不合理的, 因为在双方签订合同的时候, 即便是保留了货物的所有权, 但是实现所有权的转移是交易的最终目的。

在买卖合同中, 出卖人和买受人对货物所有权的截止问题, 与货物所有权的转移时间是紧密相连的。对于货物所有权的转移时间给予确定, 有利于帮助监督当事人严格按照合同办事, 避免违逆合同内容的事情发生, 对于货物转移过程中风险的承担问题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对于其他问题也具有话语权, 比如货物产权的最终归属问题。实现货物买卖的最终目的就是对货物的所有权给予流转和买卖, 在买卖双方签订合同中, 货物所有权的转移时间起着关键的作用, 由此可见, 在买卖合同中, 转移所有权的问题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国际货物的买卖属于跨越国界的贸易形式, 交易的主体是有限责任的企业法人, 主要进行大宗货物贸易, 因此, 买卖国际货物中, 转移国际货物所有权就更加重要了。当货物出售之后, 出卖方就失去了对货物的拥有权力, 而在此刻, 买受方就拥有了货物的所有权, 若货物售出之后, 买受方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能力支付款项, 那么就会给出卖方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 如果买受方破产了, 出卖方可以作为普通债权人参与买受方的财产分配。由此可见, 对于出卖方而言, 如果发生了此类情况, 是非常不利的。因此, 对于出卖方来说, 对货物所有权转移时间的确定是极其重要的。

二、所有权转移问题的相关法律规定

一是两大法系的规定:一是大陆法系, 法国方面的相关法律规定, 买卖双方只要在标的物和价款达成协议, 虽然出卖方没有交付货物给买受方, 同时买受方也没有支付标的物的价款, 就算买卖成立了, 此刻起, 出卖方就将所有权转移给买受方了。可见, 这里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就是双方签订合同的时间;德国法规定:只是签订合同, 与货物所有权的转移时间无关, 只有双方完成了交付行为, 才算做货物所有权转移了;二是英美法系, 英国相关法律规定:与大陆法系比较, 英美法系更加详细。在买卖中, 如果货物已经是特定化的, 对于货物所有权的转移时间, 由买卖双方的意愿而定。对于意愿的确定, 主要根据双方约定的行为、合同的条款以及签订合同的具体情况而定;美国法规定与英国法规定的一样。

二是国际公约的相关规定:对于出卖方而言, 交付货物与转移货物所有权, 使其必经的义务。出卖方应该按照国际公约和合同的规定, 完成货物交付, 并将与货物有关的一切票据都要交给买受方。对于货物所有权的转移时间, 各国各不相同, 国际公约也没有办法进行统一规定, 因此, 在转让货物所有权的问题上, 国际公约并没有给出较为详细的规定, 在具体实践中, 各国法律可以对此类问题进行调解;国际惯例规定:对于海上货物运输, 国际惯例具有三大规定, 但是在货物所有权转移的问题上, 国际惯例只能以回避的态度来面对。

三是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合同法》规定:在没有法律规定和双方当事人其他约定的情况下, 标的物的交付时间就是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民法通则》规定:在没有法律规定和双方当事人其他约定的情况下, 财产交付的时间就是财产所有权转移的时间。由此可见, 我国法律将标的物交付的时间, 规定为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 属于交付主义。

三、与货物所有权转移相关的几个问题

(一) 权利瑕疵与所有权转移

在买卖合同上, 对于第三人的权利有规定, 或是触犯了第三人的权利, 在标的物由出卖方交给买受人之后, 在此情形下, 第三人对标的物具有行使权, 这样加剧了买受人的负担, 买受人在对标的物行使权力时, 第三人的权利产生较大的妨碍作用, 此种情形就表示为权利瑕疵。对于权利瑕疵的责任担保问题, 可以归类为瑕疵担保责任, 由此可以看出, 出卖方在将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给买受方时, 必须保证此转移具有有效性、完全性、无任何限制性, 对于买受方对于标的物的任何主张, 第三人不能产生任何责任担保形式, 在法律上, 权利瑕疵担保责任还有另外一种叫法, 比如追夺担保, 其实质就是第三人在用益权、抵押权及所有权的基础上, 对买受方的标的物进行追夺, 此时, 买受方的担保责任应该由出卖方来承担。由此可见, 在对货物所有权进行转移的过程中, 权利瑕疵具有重要的作用, 主要的影响作用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他人或部分所有权属于他人。出卖人将标的物交付出去之后, 并没有完全得到标的物的所有权, 这种瑕疵是天然存在的, 在此情况下, 标的物的所有权是没有办法转移的。二是限制了标的物的所有权, 标的物上还存在担保权及益物权等其他权利的限制, 在此情况下, 持有标的物的人就不能随便使用所有权, 致使标的物出现强制执行的可能性。但是, 如果出卖人在规定时间内交付了标的物, 即使标的物的所有权受到其他权利的限制, 对于标的物所有权的转移并不会产生任何影响。三是标的物对他人的知识产权具有侵犯行为。对于他人的著作权、商标权及专利权, 标的物具有侵犯的情形下, 只要标的物由出卖人交付了, 即使第三人以其相关权利对标的物提出相关要求及权利, 标的物所有权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也就是说, 一旦标的物由出卖人交付了, 标的物的所有权还是能够顺利转移给买受人。

(二) 所有权保留与所有权转移

所有权保留是一种制度, 在商品交易中, 对财产所有权进行转移时, 以当事人的约定和相关法律的规定, 将财产占有转移给对方当事人, 自己将财产所有权保留下来, 直到完成特定条件或将价款支付了, 才将财产所有权真正转移给对方当事人。对于所有权转移来说, 在所有权保留的影响下, 具有部分所有权转移之说, 在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之后, 买受人只能取得所有权的一部分, 也就是说此标的物是出卖人和买受人所共有的。由此可见, 在交易中, 买受人的地位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独特性, 比较合理, 但是缺陷也是存在的, 比如: (1) 对于标的物的所有权, 也承认买受人具有, 但是这违背了初衷, 与出卖人保留所有权以及所有权保留条款的内容相悖, 在此情形下, 相关条款规定, 在特殊条件没有成就之前, 不能对标的物的所有权进行转移, 只能是买受人和出卖人共同享受标的物的所有权; (2) 随着价款的不断支付, 标的物的所有权也随之发生转移, 从物权角度来说, 是不符合理论的, 从本质上来说, 所有权就是完全物权, 对于标的物具有全面支配的权利, 具有不可分性, 由此可见, 所有权的转移具有“削梨”的特点。

(三) 海运中途停运权与所有权的转移

海运中途停运权是一种比较老旧的法律制度, 在货物运输途中, 买受方没有能力支付价款, 在这样的情形下, 法律不理会出卖方没有得到货款, 在运输途中, 对于买受方赋予的权利要比出卖方优越, 因此, 这样的规定对于出卖方过于苛刻。因此, 对于所有权的转移时间, 中途停运权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 当确定了货物的目的地之后, 在货物到达目的地之前, 货物的所有权是属于出卖方的, 在此期间, 如果买受方没有能力支付货款或拒绝支付货款, 出卖方就有权利对途中的货物进行处理, 因此, 由于海运中途停运权的存在, 致使所有权的转移被迫停止, 如果货物恢复运输的话, 在货物运输途中, 所有权的转移也随时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 对于所有权的转移时间, 海运中途停运权具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如果没有对目的地进行制定, 货物所有权发生转移之后, 所有权由交货的第一承运人来承担。

四、结论

综上所述, 通过对国际货物所有权的转移进行相关分析, 并从法律角度对所有权的转移时间给予分析, 可以了解到对所有权的转移具有影响作用的有:海运中途停运权、所有保留权以及权力瑕疵等, 因此, 对影响标的物所有权转移因素分析清楚之后, 有利于降低买卖双方更好的实施所有权的转移。

摘要:近年来, 经济全球一体化不断加快步伐, 在国际贸易中, 国家货物买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而在国际货物的买卖中, 所有权的转移问题是非常关键的, 只有拿到了货物的所有权, 出卖方才能对货物给予处分, 主导货物的价款, 对于卖受方而言, 主要的义务就是对货物的所有权进行转移。货物买卖, 简而言之就是买卖货物的所有权, 因此, 在货物的买卖中, 货物所有权的转移具有枢纽的作用。文章主要对国际货物买卖所有权转移的相关问题给予分析, 并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探讨。

关键词:国际货物,买卖,所有权转移

参考文献

[1]蒋丽君.国际货物买卖中货物所有权转移时间统一性问题剖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12) .

试论印地语教学实践中的权力转移 篇10

近年来为了追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印地语教学界已经逐渐意识到当今外语课堂上的权力分配的重要性。所谓印地语教学中的权力分配, 一方面是指在课上老师和学生的发言、表演、展示等活动所分别占据的比例, 另一方面也涉及到课下对于课堂的一系列准备工作。印地语教学者们越来越重视“以学习者为中心”、“个性化教学”这样一些概念, 围绕这些概念所产生的任务教学法、自然教学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合作教学法等也层出不穷。总之“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的教学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也就是强调积极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 反对传统教学中完全以教师讲授为主导的单向灌输的教学形式。这些理念和做法表明, 印地语教学界中的许多老师都已经意识到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是需要被改变的, 教学中的一部分权力是需要分享给学生的。也有很多老师已经把这些理念付诸实践, 并正在持续努力地坚持。因此, 本文结合笔者自身在印地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对权力转移的初步尝试, 试图探索印地语教学中权力转移的必要性、困难性及其转移方法、原则和关键点, 并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估与反思, 以期促进印地语教学乃至非通用语教学的改革, 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宏伟目标迈进。

一、权力转移的必要性和困难性

在传统印地语教学中, 老师是处于绝对性的主导地位的。表现在由老师制定教学大纲、规定教内容和进度, 课堂教学形式以老师的讲授为主, 作业任务的布置和课程的考核方式也都由老师来决定。老师的权威被视为理所当然, 老师具有完全的控制权, 而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地位, 习惯于“被决定”和服从各项指示, 而不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教学效率, 真正地培养出对国家和社会有益的应用型人才, 印地语教学者应当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勇敢地将一部分教学权力转移并分享给学生, 大胆地尝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但是, 真正有决心有勇气放弃课堂主导者的地位, 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付诸行动, 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我们做一个实验, 把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所有的发言录下来, 再分别计算老师和学生分别占用了多少时间, 那么很可能会发现在大多数印地语课堂中, 控制权仍旧牢固地掌握在老师手中。要想真正实施“做中学” (learning by doing) 的教学法, 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有最大限度的收获, 教师必须真正把一部分权力转移给学生,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 课堂就不再是一种强制性的令人不安的压力, 而成为学生主动要去探索的乐园。只有把权力分发出去, 同学们才会有一种强烈的课堂属于每一个人的感觉, 收获也会更多。

然而, 权力转移的具体操作过程充满了困难。首先, 从教师本人的角度: (1) 讲台上被倾听和被欣赏是一种极大的诱惑。我们潜意识中渴望成为主角, 享受使整个课堂哄堂大笑的成就感。 (2) 我们不知道如何扮演新的角色, 不习惯走这条新路, 总是忍不住回头。同时我们也害怕学生不配合。 (3) 虽然表面上是权力转移给了学生, 但实际操作中却意味着工作量的增加。我们必须考量究竟哪些事可以交给学生去做而哪些不可以, 我们还要花心思去评价学生的表现, 反思权力转移的限度是否合适。其次,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在教师尝试着把一部分课堂权利转移给学生的初期, 很容易遭到学生的抵触情绪。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告知被决定的传统教学模式, 这让他们觉得省心而又有安全感。突然要变为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自己提出并讨论出问题的答案, 自己发现学习重点, 自己选择作业的种类和数量, 他们一方面会感到工作量的增加, 不理解为何要承担原本是老师的工作, 另一方面心理上也会有无人再为他们做决定的失落, 面临众多选择不知何去何从。

二、权力转移的方法、原则与关键点

权力转移的具体方法有很多, 根据课前、课中到课后的顺序大概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与学生共同组建备课团队,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制作教学课件等工作中来。 (2) 课上与学生轮流上讲台。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多种不同的教学手段, 大胆创新。 (3) 课下作业任务的设计给学生充足的自由选择空间, 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不同的作业, 根据不同学生的积极性设计不同的必做作业与选做作业。作业任务的设计要考虑到趣味性与难度, 保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确保每位同学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获得成就感。 (4) 重视学生作业互评环节。让学生分组交换作业互评, 并认真写上自己的评语。老师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进一步给予评价。

这些方法基本上是遵循以下原则的: (1) 停止代替学生劳动。教师应该耐心等待学生, 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反应和思考。克制为了赶进度而产生的急躁情绪和代替他们回答的欲望。 (2) 设计任务来创造学生内在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受当下社会物质至上与享乐主义气氛的影响, 许多学生心浮气躁功利心强。学习成为谋求名利的手段, 上课只是为了混一张文凭。学生们与生俱来的宝贵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几乎被消磨殆尽, 无法体会到追求知识与智慧的乐趣。作为教师, 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 更是要唤醒他们的求知欲, 激发他们内在渴求知识的欲望。 (3) 创造大量让学生相互学习的机会。只有和其他同学相互切磋、反复讨论与琢磨, 才能把自己的思维磨得敏锐锋利。 (4) 重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与反馈。著名教育专家王金战曾在每位同学的试卷上都写上一句有针对性的鼓励的话语。受此启发, 我们印地语教师也可以把学生每次的作业当作是给老师的“情书”, 每次作业都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写下几句评语, 也鼓励他们把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想法写在作业本上, 把作业本当成是与学生一对一交流沟通的平台。

方法是具体而灵活的, 是需要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不同情况而不断创新的。但无论怎样创新, 都要遵循一个关键点, 即教师要意识到自己的角色的转换———要从过去单一的讲授者进入到多元的“编剧—导演—演员—观众—影评家”这样的多元角色中。“编剧”主要是课前所扮演的角色, 其主要工作就是备课, 要在课前认真思考清楚授课目的、授课对象的需求以及对学习效果评价的方法以及怎样根据不同内容和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法。课上教师就更像是一位“导演”了, 学生则是演员和观众。怎样把你提前准备好的剧本让一部分学生演出来, 再让另一部分学生看得津津有味, 则是权力转移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上的主要工作了。当然, “导演”并不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唯一角色, 更多的时候他 (她) 还要充当观众, 静静地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他 (她) 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总结, 通过学生的口, 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最后, “影评家”的工作就是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肯定大家的努力, 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奖励。总之, 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从主导者的角色转变为辅助者的角色, 放弃课堂活动中心者的位置。

三、权力转移教学实践的效果评估与反思

笔者针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级印地语本科生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权力转移教学实践, 并就教学效果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评估。

调查数据显示, 从主观上看, 大部分同学是认可权力转移实践这一教学改革的, 但也有个别同学感到了不适, 不愿意自己做决定, 怀念一切由老师讲授和决定的舒适感和安全感。从客观成绩和学习效果上看, 有一半多的同学把自己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归因于教学模式的转变。因此, 可以说权力转移教学实践的效果是应当值得肯定的。但是, 学生的感受和观点也并不等于实际的教学效果。学生受到自身年龄和阅历的限制, 容易对“有益”和“有趣”这两个概念进行混淆。“有益”的不一定是“有趣”的, “有趣”的也不一定是“有益”的。权力转移教学实践无疑是“有趣”的, 但教师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仔细而客观地衡量教学效果, 力求在“有益”和“有趣”中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否则, 就会陷入使课堂娱乐化乃至秩序混乱的危险局面, 貌似课堂气氛很活跃上得很热闹, 但学生的实际收获却很有限。

另外, 由于前文所述的诸多困难, 在实施权力转移教学实践的初期, 由于教师一时难以找到最合适的转移方法, 很可能会引起某些学生的不适和反感, 只要坚持一段时间, 摸索出最适合的转移方式, 相信一定会使学生真正地受益。最后, 权力转移教学实践的难点在于把握好转移的限度。一味地转移和一味地保留都不可取。如调查显示, 大部分学生希望教师与学生的权力分配比为3∶2, 这个数据是可以作为参考的, 但也需要进一步的实践来验证。

参考文献

[1]玛丽埃伦·韦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给教学实践带来的五项关键变化[M].洪岗, 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上一篇:设计和规划下一篇:汉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