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原创力

2024-06-24

动漫原创力(精选七篇)

动漫原创力 篇1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 夏天是皮革产品 (尤其是皮装) 的销售淡季, 但是今年盛夏, 一场中国皮革品牌盛宴却在海宁火热登场。

由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组委会主办、海宁中国皮革城承办的2009中国皮革时尚周于7月5日至9日在海宁举行。本届时尚周得到了中国皮革协会、中国服装协会、上海时尚联合会的支持。PPT、GLM (格莱美) 、NATURAL GIFT (耐特利尔) 、FOOR (弗奥) 、路易狄来、KOPENHAGEN FUR (哥本哈根皮草) 、GUEE (古逸) 、BALLA (贝朗) 、SERILENKA (思俪蘭卡) 等品牌分别进行了专场秀。

有内涵的皮衣亮相“说话”

2008年第十五届海宁中国皮革博览会期间, 首次推出了中国皮革时尚周, 此举在皮革时尚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从今年开始, 主办方特意将皮革时尚周安排为独立的时间单元。

“这也意味着皮革时尚周开始踏上了常态化的轨道。皮革时尚周将与CCTV中国服装流行趋势发布会、上海时尚周海宁专场发布等形成相得益彰的活动组合, 使得海宁这个‘中国皮革时尚的风向标’更具权威性和扩张力。”主办方负责人这样表示。

这位负责人还告诉记者, 在传统的“淡季”举办这次活动, 进一步彰显皮衣、皮具的消费属性已经从“御寒品”转变为“时尚品”, 皮革时尚消费正在成为时尚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首届中国皮革时尚周相比, 2009中国皮革时尚周的参与品牌从6个增加到了9个。参与走秀的品牌“队伍”进一步壮大, 不仅有皮衣、裘皮服装、箱包和皮具品牌, 还有来自哥本哈根的国外企业。

“有内涵的皮衣会说话!”这是海宁市耐特利尔皮具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卫明常说的一句话。NG是这家具有15年历史的皮革企业致力打造的男性休闲皮具服饰品牌。本届中国皮革时尚周将是NG的第二次亮相“说话”。

主要目标是打造女装品牌的浙江格莱美服装有限公司则干脆将品牌专场发布会的主题定名为“话皮”。总经理王马良告诉记者, 格莱美有100套新款服装在2009中国皮革时尚周期间亮相。许多业内人士一致认为, 这场皮革品牌盛宴, 无疑将直接决定2009至2010年的皮革时尚走向。

主办方还表示, 计划通过几年的潜心打造, 把中国皮革时尚周培育成类似于米兰时装周、北京时装周和香港时装周等知名时尚盛会。

原创力成就品牌“动车组”

创新理论的鼻祖、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对企业家有如下定义:企业家能够大胆而富有想象力地突破现行的商业模式和惯例, 不断地寻求各种机会推出新的产品和新的生产工艺, 进入新的市场并且创造新的组织形式。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海宁中国皮革城董事长任有法认为, 中国皮革时尚界最需要的正是这样一批“大胆而富有想象力”的企业家。他告诉记者, 作为中国皮革时尚的领军者, 海宁皮革业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等机构寄予厚望, 曾有领导明确提出:“希望海宁能为中国皮革业培育国际名牌!”

“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把海宁打造成为中国皮革时尚之都, 推动皮革品牌的发展。”任有法如是说。

在浙江格莱美服装有限公司, 记者了解到, 设计研发人员占到了公司员工总数的25%以上。将“中国制造”提升为“中国创造”已经被明确为公司的发展远景。

海宁顾家皮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益告诉记者, 公司在发展初期, 通过OEM、ODM等方式积累了实力和经验, 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强产品设计的原创能力, 开发了定位于时尚、休闲的“古逸”品牌。

动漫原创力 篇2

近年来,在国家发展动漫产业和电影业的有利政策支撑下,我国动画电影制作和票房市场持续升温。中国动画电影经过长期的蛰伏修炼之后,正在日益爆发出巨大的发展威力。就目前而言,国产动画电影除了少数成功案例之外,整体实力还较为弱小,尚不具备与国外动画大片抗衡的能力。动画电影板块的表现同时也折射出整个动漫消费市场状况。虽然国产动漫凭借扶持政策在报刊图书出版市场和电视电影播映市场占有数量上的相对优势,但国产动漫总体竞争力和产业辐射力仍然较低,直接表现在网络动漫传播和衍生商品销售领域长期以来处于劣势地位。

在知识经济时代怦然兴起的动漫,具有传统经济和新兴产业的两面性。首先,它是一种文化内容产品,将文化资源创意化,以动画和漫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借助报刊、图书、电视、网络和手机等现代传媒手段进行广泛传播,实现内容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其次,它是一种图画信息表现手段,以其生动形象、超越现实的特征受到人们的喜爱,在建筑交通、电子信息、医疗卫生等行业的工艺设计、广告宣传、展示介绍等方面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再次,它是一种品牌,在企业形象代言、特殊造型产品开发、联合促销推广等方面发挥出巨大的魅力。利用动漫形象作为品牌形象代言人,具有认知度高、接受度高、制作成本较低、随时随地现身、无负面新闻、可开发独家商品等优点。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品牌时代,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2011年,Campaign和特恩斯市场研究咨询公司(TNS)联合发布了中国市场最佳品牌十强,其中包括索尼、康师傅、苹果、佳能、海尔、统一、雀巢、松下、蒙牛和百度。品牌竞争力直接关系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和效益持续增长,塑造品牌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使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保障。中国动漫的崛起,离不开产品质量的极大提升,一大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动漫产品和品牌的涌现可以作为衡量我国跻身世界动漫强国的显著标志。中国动漫要想再上新的台阶,真正成为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的提升绝对毋庸置疑。无论是动漫创作、制作企业,还是传播媒体机构以及其他支撑服务机构,都应该看到创造力是发展的核心,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的创意是动漫发展的基础,而创意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动漫产品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低。

由北京电影学院中国动画研究院牵头组织编撰的《动漫蓝皮书: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在2011年问世伊始就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影响深远。《动漫蓝皮书》是国内首部动漫产业蓝皮书,与资料汇编类读物相比,更具思想性、理论性和综合性,全面系统地反映和剖析了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全貌。它既不同于年鉴,也不同于统计报表,它需要通过事实和数据对事物的存在状况进行分析,并通过分析的结果预测事物进一步发展的态势。这就使得《动漫蓝皮书》与年鉴、年报、个人专著、行业期刊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性和差异性。《动漫蓝皮书》通过大力推进动漫产业研究体系建设,促进科研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的不断创新,对于推动我国动漫产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具有重大理论指引作用。衷心希望课题组能持续提高产业研究和分析水平,把它打造成为一个高端的社科人文领域精品研究项目,为产业进步和企业发展作出其独特的贡献。

中国动画电影原创力提升策略探究 篇3

一、中国动画电影原创力研究背景

(一)动漫产业中的高端产品——动画电影

在动漫产业中,动画电影属于其价值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我国动画产业发展过程中最早也是最为成熟的一个方面。动画电影是当今文化领域中最为国际化与市场化的产业部分。动画电影在应用与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有影响的商业产品类型之一。

动画电影的出现,意味着一种类型动画片所代表的成就与地位,动画电影中的结构设计以及制作精致程度等均达到一定的艺术造诣。因此,这种类型的动画片只能够在电影院中被更好地展现出来。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传播方式与速度都在改变,为此,不仅需要对传播媒介进行技术上的更新,还应当对观赏对象本身进行变化。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被提升与更新的是内涵性的东西,这是因为内涵能够直接影响趣味产生与延续。电视动画发展速度飞快,世界电影节也坚定不移地始终保持着动画电影的独特位置。在1992年的时候,动画安妮奖专门形成了针对动画考虑的指标,并设置了动画长片奖项,在2001年,奥斯卡同样设置了最佳动画长片奖项。到2007年,金球奖也在此基础上设置了动画长片奖项内容。

(二)中国动画产业发展面临升级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动画市场需求增加,政府也提供相应的鼓励政策,为此,中国动画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完全具备“中兴”条件。在传统思维观念中,国人对动画片的认知仍然停留在基于教育少年的一种小型片种类型。就是在这种认知环境之中我国的动画电影市场生产总量仍然不断上升,但是从质量角度上看,这种提升缺少质量认同[1]。在中国的动漫卡通形象销售权方面,80% 以上均被发达国家的卡通形象所占据,中国本土卡通形象市场占有率仅能够维持在10% 左右。就在世界动画产业化发展现状已经形成的今天,采用“微笑曲线”理论对我国动画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可以知道,“嘴角”部分代表了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附加值增涨情况,同时图片还能够表现出价值链条当中上、中、下游环境所产生的附加值变化情况。这其中,微笑最低端一段区域表示的是价值产生过程中的中间环节部分,也就是密集型劳动力聚集的部分,这个部分产生的附加值相对最低。曲线的左侧部分所产生的附加值相对较高,代表了动画制作设计与研发相关工作,右端则表示品牌形成与提供相关服务内容部分。

二、动画产业发展原创力内涵分析

在文化创意产业中,原创能力是促进形成优质产品内容以及产业展现形式等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整体原创的内在生产力。由于文化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是原创文化,文化产品内容本身更加对人们具有思想感召与趣味牵引的能力,因此也就奠定了发展这项产业的综合价值属性[2]。

(一)动画电影原创力意义

动画片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在思想性与艺术表现方面与其他的艺术形式都十分相似。因此,在艺术影响力方面也具有相似性。当今著名的动画大师宫崎骏曾经在接受采访时对动画作了这样的阐释:“动画本身更加纯粹、素朴,能够通过我们的想象实现艺术表现。”动画电影产生的艺术效果绝对不会输给任何一种艺术形式。从本体特征的角度上看,动画电影能够通过绘画的形式与电影蒙太奇手法为作者提供重要的工具,实现创作艺术的空间拓展,进而形成更加丰富的表现力。在上个世纪初,动画电影就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独特的艺术形式,并开始进入到人们的审美视野当中[3]。在上个世纪末,动画则开始形成产业化发展的规模,主体市场与相关市场的发展日趋成熟。

概括起来说,动画产业发展过程中对原创力的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开始,其一,是需要能够体现出个性风格特征以及民族特征,应当具有超越性,这种超越性不仅是人物形象上的超越,更应当是指音乐、制作技术以及色彩风格等综合艺术效果上的超越。其二,需要增强产业运作中的组合原创力,从品牌与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不断创新。

(二)原创力的外延表现

动画产业原创能力的形成需要借助于实践才能够真正意义上被开发。动画电影的发展想要获得成功需要采用多种艺术手法才能够实现,当前动画电影市场当中主要结合了人们的观影心理需求,采用拟人方式,将物拟人化,进而达到能够折射人类情感的效果[4]。通过对社会中的种种无安全性因素的描述,进而去竭力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积极的进取精神与仁爱之心,等等。动画产业的原创能力更加是一种针对形式以及形象方面的艺术开发,中国早期动画电影《大闹天宫》中的人物形象早就十分具有民族风格,因此完全能够成为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创作过程中的典范。

三、中国动画电影原创力提升策略分析

(一)树立动画文化意识

现阶段我国动画市场尚未形成动画文化现象,缺乏动画文化意识。很多人对动画的态度较为淡漠,这种现象直接制约着我国动画原创力培养。鉴于此,应首先要采取的策略是将观众的年龄重新定位,即拓宽年龄范围。以英美发达国家的动画文化发展来看,其动画作品为老少皆宜,开发拓展空间不断放大。日本动画作品创作定位的年龄范围在三岁到八十岁,这也是日本动画作品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市场各个阶段人群中均有动画观众。同时,动画文化的形成还要创新动画产品消费观,改变传统意识中片面认为动画是儿童的专利的理念,消除对动画难登大雅之堂的淡漠态度。这种片面的消费观直接阻碍了动画行业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动画市场的繁荣,也给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对动画产业以及动画文化的正确认识造成了阻碍[5]。

(二)加强原创人才培养

从动画作品创作的产业链分析来看,动画产业以及原创作品的发展离不开原创人才,无论是创作型人才还是制作型人才,就目前中国动画原创人才形势来看,优秀原创人才匮乏,缺少高级别动画大师。国内诸多高校开设动画专业,使专业竞争形势日益激烈,能够有力推进动画原创人才培养。同时,民办机构的兴起和发展也为人才培养拓宽了途径,在注重动画制作人才培养的同时,要积极提倡原创能力培养。

(三)深刻挖掘动画创作内容

我国在动画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竞争力水平提升,就需要从创作内容角度分析,深刻挖掘丰富的动画创作内容,为此,可以从四个方面考虑:首先,立足世界动画电影市场,深刻挖掘民族文化题材;其次,不断创新艺术表现模式,形成具有高质量的原创模式;再次,提升原创理念与理论基础水平,从而进一步实现制作产品的针对性;最后,还应当进一步重视挖掘开发,形成具有典型的艺术形象。例如美国动画电影史上最著名的动画艺术形象米老鼠与唐老鸭等。

(四)进一步开发动画电影市场当中的产业化结构

随着我国在开发动画产业方面的力度不断提升,到目前为止,我国动画制作单位已经超过了5000家,但是在发展这个类型的产业过程中,能够获利的企业却不足50家。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动画产业发展需要进行深化与改革,形成具有可拓展性的产业链条,进而稳固中国动画产业发展。

首先,应当加强我国动画电影市场的品牌授权制度建设。其次,不断创新形成具有商业发展价值的模式与手段,并进一步拓展和覆盖销售网络。再次,积极推进动画产业发展与相关制造行业之间的合作,创造具有自主性的商业动画品牌内容。最后,积极推广我国动画产品,使其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五)动画产业技术创意水平提升

随着新技术的产生,动画可以在网络和手机上播出,因此,当下的中国动画产业要走技术创新之路,才可加快原创力的步伐。为此,必须要利用好新兴的网络传播媒介。网络媒体具有高速互动、多媒体等优势,无疑是打造动画新媒体的重要载体,网上推广动漫形象的形式多种多样,CG制作软件的丰富和低价格化,使动画制作的门槛大为降低。

《铁扇公主》是大陆地区首部动画电影,中国也是动画电影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曾经经历过一段风生水起的时代,但是,随着世界动画电影市场的蓬勃发展,发达国家动画对我国动画产业产生了巨大冲击,我国动画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正确把握相关问题与机遇,必须始终把握动画电影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生命力,踏踏实实提高原创力。中国电影专业理论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讲好中国故事,抒发中国情怀,塑造中国形象。”[6]深入挖掘和利用中华民族的宝贵资源并不断进行创新,在动画电影中把握好艺术感染力以及思想性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促进动画电影事业的健康发展。

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包括电影工作者在内的所有中国人的梦。电影作为国家软实力、国家形象以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艺形式,必然是讲述中国梦的重要载体。然而,美好愿景的实现则依赖于很多条件,其中,提升中国动画电影原创力则是重要条件之一。因为,只有原创的东西才蕴含着无限的生机、活力和发展潜能。当前,我国的动画电影产业正迅猛发展,但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动画电影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原创力匮乏的突出问题。我国动画电影市场中多是发达国家动画产品。只有全面提升原创力,中国的动画电影才能可持续健康发展。

上海:繁荣更需原创力 篇4

相比之下,上海文化产业起步虽晚,但得益于庞大消费群体和政策扶持,以及高强度的投融资,已是后来居上,产业链条足以运作成功产品,只是品牌、原创力仍显不足。显示出文化产品不同于“两弹一星”的特征。

沪港两地殊途同归:草根气息浓厚之时,恰是文化最具活力的阶段:待到投资密集、政策大力扶持,效果却差强人意。

策划/主持:《沪港经济》执行总编唐哗

嘉宾

李杨:学者,上海资深财经评论员,供职于中欧工商学院。以下简称(L)

卫裕峰:教育家,香港理财专家。以下简称(W)

早在民国时期,上海就是远东的文化中心城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上海文化产业再度繁荣。基于规模庞大的消费群体,随着政府积极引导,上海整合了一批寡头企业,文化产业接受了大量银行贷款,产业链条日渐完整。

尽管投资规模膨胀,虽不乏成功产品,但上海文化产业仍有强势品牌不足之感。原创力的相对匮乏,应当引起重视和反思。

民国:启蒙文化璀璨绽放

早期上海在文化领域的地位如何?

L: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租界吸引了大批逃亡、求职的文化人,启豸}文化一时间可谓百花齐放。单就文艺、教育、传媒、出版领域来说,全国近代报刊有一半创刊于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引领风气,海派绘画、新潮诗文名重一时,近代上海电影史就是近代中国电影史。章太炎、蔡元培、王国维、鲁迅、张元济、郑振铎、茅盾、巴金、刘海粟等一长串名字,代表着当时的上海已经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打造了民国时期启蒙文化发展的平台。时至今日,此情此景,难以彻底忘怀。

肩蒙文化的平台是否意味着成熟的文化产业?

L:1927~1937年短暂和平的“黄金十年”,并未发育出当代意义的“文化产业”。有一大批人在做文化领域的工作,他们能够维持生活、得到社会尊重,但是金融资本并没有设计这个领域,文化也并非“支柱产业”,而是乱世统治者最主要的麻烦之一。

1949年之后,虽然文化启蒙中断,上海照样是新政权下的模范城市。只是在左倾思潮的作用下,虽然上海还住着不少曾经的“文化界名家”,但人人自危之下,人文色彩的思想创新无从谈起。尽管如此,良好的技术积淀,依然催生了《大闹天宫》这样以斗争为主题的精制作品。商业与消费文化再度崛起

上海文化领域为何能够再度繁荣?

L:改革开放带来向商业社会的转型。上海在第三产业发展中如鱼得水,再度成为中国领先的文化重镇。1990年代建设的东方明珠、上海影城,上图新馆、上博新馆、上海书城、国际会议中心、上海大剧院等,让“文化之都”颇有底气。

1998年,上海的人均GDP超过了3000美元,人均文化消费达到630元,这是“始可与言诗”的经济基础。上海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在1998年为322亿元。按国家统计局统计口径,2010年上海文化产业增加值约96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连续五年超过5.5‰已经成为上海产业结构重要组成部分。梅赛德斯奔驰中心演出票价动辄上千元,没有—个购买力的。“大池子”是无法支撑的。

当代文化产业包括哪些行业?上海相对地位如何?

L:伴随都市型产业取代重化工业成为上海的支柱产业,新世纪以来,上海的文化产业整体形象日渐清晰。狭义的文化产业包括文艺、娱乐、教育、图书影音、电视、网络与平面媒体,广义文化产业也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将网游、广告,设计、策划、装饰等全盘纳入,外延进一步扩大。

与民国时期相比,上海的当代文化产业根植于商业与消费文化的再度崛起,规模庞大的白领群体支持着文化产品的销售。看看2011年下半年的文化节庆:5月,上海之舂国际音乐节,6月,上海国际电影节和电视节,7月中国数码互动娱乐展、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8月,上海书展19月,上海旅游节;10月,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艺术博览会……如此持续不断的热闹场面,内地惟有北京可比。

强势品牌尚付厥如

文化产业是否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机

L:从政府积极引导和投融资的层面,上海文化产业可谓高举高打。比如说,上海东方明珠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文化类上市公司,2009年,国家开发银行宣布对上海文化产业的融资规模可达300亿元;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是国内首个以文化物权、债权、股权和知识产权等为交易对象的专业化综合平台,继世博会的高强度展示,浦东新区启动了迪士尼乐园的建设,即将诞生一条强势的创意产业链。这些大手笔基于上海独有的政策优势,其他中心城市难以媲美。

中资银行对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效信贷投放,正持续加码。从贷款投向看,截至2011年4月末,上海地区文化领域贷款余额160,97亿元。同比多增85,99亿元。从影视制作贷款到广告贷款、数字动漫制作贷款、出版发行贷款、文化会展贷款,余额平均增长近—倍。文化产业简直成了第三产业中的“铁公基”。

时至今日,上海拥有哪些文化产业品牌7

L:虽然没有伦敦舰队街的报业辉煌,以及纽约广播电视、洛杉矶好莱坞的全球瞩目,上海还是拥有一批文化产业品牌,政府宣传系统“直营”的就有文新、文广、解放、世纪……不过相比于扎根广东、纵横天下的“南方系”,上海缺少了富有国际影响力和人文厚度的强势文化品牌。在资金充裕、传媒重兵云集之地,针砭时事、直指人心的精品大作不多。年轻的韩寒是现象级的文化人,他的愤怒和批判被这个城市包容,成为海派文化与时俱进的注解。

为何原创力不足?

为了发展文化产业。除政府引导之外。还需要怎样的资源投入?

L:谁也不能否认,上海具备了文化产业平台资源配置的相当活力。以红遍全国的“群羊”为例,诞生于广东动漫界,却受困资金链,最后因上海文广集团的支持而一飞冲天。类似达人秀、舞林大会等产品独辟蹊径的成功,可谓视角独到、精明过人。

但是,文化产业归根到底不是制造车间,也不完全是一门生意。发展文化产业,除了有良好的产业结构,更需要“接地气”,尊重健康的、草根的自由力量,这是民族的、科学的文化生命之源。过于强调“我们要这样”、“我们要那样”,可能会误导文化产业,使其成为附庸和装饰品。在一项国际大都市软实力的比较研究中,上海多项指标垫底,落后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北京,显示城市文化产业的原创力严重不足。更重要的是,行业的寡头格局阻碍了小微企业的成长。

原创力不足有何不良后果?

L:伟大的作品来自美丽的心灵,它们无法由行政指令安排,也不能靠规模劳动力所营造。海派文化拥有人口融合的基础,本应不回避矛盾冲突,展现真实生活的充沛活力与激情。草根力量缺失,是社会心理浮躁,各阶层价值观陷入混乱与纠结的结果。只要城市英雄还是炒房者,健康的价值观就得不到褒扬。

对于发展文化产业有必要克服误区:正所谓君子忧道不忧贫,穷一点未必不能带来创新。文化产品就像个男孩子,有时“穷养”比较好。如果文化人抱着吃“财政饭”的心态,真以为自己跟“铁公基”—样好赚,行业产值再高,可能也就是一堆过目即忘的决餐。(本文摄影:薛磊)

动漫原创力 篇5

2008年底, 伴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2020年) 》的公布, 曾经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面临“二次起飞”。其中, 以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率先建成全国创新型区域的战略规划为未来的广东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 广东在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的同时, 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问题日益突出, 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弱等深层次矛盾依然突出。本文试以科技原创力为视角, 对广东经济增长模式转型问题进行探讨。

1 科技原创力与经济增长模式的理论内涵

在当代, 世界发达国家已经由生产资料优先为核心的早期经济增长模式转向以效率提升 (或称技术进步) 为核心的现代经济增长模式。而先行发达工业化国家从十九世纪后期以来效率提高的源泉主要是一下三点:①是“与科学相关的技术”广泛应用;②是服务业的迅速发展;③是信息通讯技术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渗透, 改造这些部门的生产经营流程, 使它们的效率提高。从经济增长理论的演化来观察, 早期经济增长理论以哈罗德-多马模型为代表, 强调经济增长中的资本投入的重要性。而索洛的研究表明:如果单纯靠增加资本投入实现增长,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 必然会引起投资报酬递减和增量资本产出率 (ICOR) 提高, 即投资效率的下降。1909-1949年的40年间, 美国人均每小时的产出增长了1倍。索洛分析后指出:其中的87.5%来自技术变化, 仅12.5%来自资本投入。但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外生技术进步的观点直到上世纪80年代才得到系统的修正。罗默 (1986, 1990) 的论文掀起了新增长理论 (或称内生增长理论) 的研究热潮。他在生产函数中引入“观念”一词, 正是由于“观念”具有广泛的正外部性, 从而带来生产规模报酬递增结果。

新增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同样具有研究价值和政策设计意义。例如, 过去的增长理论认为, 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间存在技术落差, 因此, 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依赖技术引进来实现“后发优势”, 完成自己的工业化进程。而内生增长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能否利用国外新技术的因素远为复杂。在学术界, 此类研究还引发了杨小凯和林毅夫之间有关“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学术争论。

对中国以及广东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也扩展了内生增长理论的应用。平新乔的研究结论是:从外资企业份额对中国企业缩小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之间的距离的效果看, 外资进入并无显著作用, 且外资进入会妨碍内资企业通过研发自主创新而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距离的努力。易行健对广东省工业部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外资对内资生产部门的影响结果不容乐观, 原因是竞争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过大, 人才流失的局面也令人担忧, 而通过技术外溢带来的成果却相对有限, 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就目前看来似乎并不具有很大的成效。

从增长理论演化和实证研究的结论来看, 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在于技术进步, 其产业结构的特征是服务业比重的不断提高, 实现手段则是现代信息通讯技术与各经济部门的结合。“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路径困难重重, 政府和学者开始把目光聚焦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自主创新上。在经济发展层次较高的地区, 原始创新能力 (科技原创力) 更成为国内学者研究的重点。所谓科技原创力, 是技术创新系统中的一个较高阶段, 是指科技原始科学、技术创新的综合能力或科技原始创新的动力。具体来说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效运用其知识、技能及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若干资源, 通过独立或自主研究获得科学新发现, 技术新发明以及对科技、经济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 关键技术和前沿性、战略性技术成果的能力, 是这个国家或地区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体现。

2 广东经济增长模式的困境

2003-2007年, 广东经济取得六大突破, 即地区生产总值和储蓄存款双超2万亿元,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破万亿元大关, 进出口总额和财政总收入分别超过5000亿美元和50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连续19年居全国首位。GDP平均增速保持两位数以上, 实现了动态经济增长。2008年,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 广东GDP依然保持了10.1%的增速, 比全国水平高出1.1个百分点。实现经济总量35696亿元, 占全国11.87%。与“四小龙”比较, 广东GDP总量超过其平均值, 并在1998、2003和2007年依次超过新加坡、香港和台湾。

在广东经济增长获得惊人业绩的同时, 建立现代经济增长模式却面临诸多困境。

(1) 资源和环境约束加大。

外延扩张的经济增长模式使广东原有的能源、土地等资源劣势日趋强化, 自上而下的节能减排硬约束更加大了绿色发展的压力, 资源集约和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方式面临严重的挑战。受国内、国际市场供应的影响以及重工业化的加速, 广东资源、环境双约束和经济增长矛盾加剧, 曾经一度遭遇的“油荒”和近期愈演愈烈的柴油奇缺无不警示着能源趋紧的信号。仅2006年, 从省外净调入或进口能源15455.70万吨标准煤, 占消费总量的78.2%。随着能源消费对国际、国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加之近年价格高企, 工业品出厂价格与原材料购进价格连续5年出现“剪刀差”, 2006年为2.2个百分点, 这样不仅压缩了本省企业的获利空间, 而且给后续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2) 产业结构升级缓慢。

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提升是现代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2007年, 广东三次产业比重为5.4:51.3:43.3。与2002年相比, 第三产业比重还下降了3.7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贡献率也从2002年的45.3%降至2007年的38.9%。同时, 第三产业发展仍然以批发零售、交通运输等传统行业为主, 2006年两大行业占三产比重的32.7%。近年技术含量较高的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软件业和计算机服务业发展速度虽然加快, 但所占比重很小, 2006年三行业仅占第三产业的7.2%。2004年, 广东三次产业结构为6.5:49.2:44.3, 还处于“二、三、一”的状态, 与“四小龙”的“三、二、一”差距较大 (见表1) 。香港、韩国、新加坡和台湾在第三产业比重上分别比广东高出45.7、11.2、21.8和24.2个百分点;广东就业结构偏离度大,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2.1%, 比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高25.6个百分点, 而台湾和韩国仅高5.6个和5.2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6》、台湾《中华民国经济年鉴2005》、IMF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等

(3) 产业发展中的创新能力弱。

在科技原创力三大评价指标中, R&D投入强度是其中可观测的、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尽管广东R&D投入强度不断增加, 但与国内发达省份相比, 仍然较低。 (见图1)

资料来源: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科技统计。

2007年, 广东R&D投入强度为1.3%, 低于北京 (5.4%) 、天津 (2.27%) 、上海 (2.52%) 、江苏 (1.67%) 和浙江 (1.5%) ,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与创新能力较强的国家相比, 远低于以色列 (4.53%) 、芬兰 (3.45%) 、美国 (2.62%) 、日本 (3.33%) 、新加坡 (2.36%) 和韩国 (2.98%) 。进一步比较可以发现, 在2007年广东R&D投入结构中,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的比重分别为1.5%、3.3%和95.2%。其中, 与科技原创力提升最为相关的基础研究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2个百分点。在OECD国家中, 基础研究占R&D的比重一般都在20%左右。按执行部门分类, 广东高校和研发机构的支出比重仅为6.4%, 甚至比上年还降低了0.9个百分点, 远低于韩国 (21.8%) 、台湾 (32.5%) 和新加坡 (33.9%) 。尽管不断倡导应把企业视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但新兴工业化国家的R&D经费所占比重均不超过80%。在广东R&D投入强度本已不高, 核心技术、关键技术难以外源获取之时, 基础研究薄弱、高校与研发机构研发经费比重偏低, 这种结构性失衡必将导致全省科技产出的整体下降, 并最终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上游“瓶颈”。广东科技原创力发展不足的后果已经显现:2008年, 北京和江苏分别在专利申请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上超过广东;在2008年《综合科技进步水平监测情况》中,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标也第四位落到了第5位。

(4) 政府主导下的外源性经济特征并未得到显著改善。

上世纪80年代末, 在产业全球化布局的基本背景下, 广东面临着由改革初期的“三来一补”加工业、劳动密集型加工业, 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型的迫切需求。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 广东通过外向的、出口导向的 (OL-EO) 工业化模式, 融入到跨国公司垂直一体化的产业链, 成为世界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在经济总量上逐步稳固了广东在国内的领先地位。然而, 应当注意到这种外源型增长模式的不稳定特征。2008年, 广东进出口总额6832.61亿美元, 占全国26.7%, 比上年增长7.8%,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约10个百分点。其中, 出口占28.3%, 进口占24.6%。按贸易方式划分, 低附加值的加工贸易占出口总额的64.6%, 而能够体现较高技术水平和高附加值的一般贸易仅占28.8%。按经济类型分, 外资企业在出口额中占63.3%, 在进口中占65.6% (见表2) 。在2005-2008的四年间, 广东经济对外依存度平均值超过150%。以外资企业为主体、高对外依存度既反映了广东开放性经济特征, 但同时也极大地抬高了广东经济发展中的不确定性。2007年以来,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经济危机, 外部需求急剧萎缩, 广东的GDP和进出口增速明显放缓为这种不确定性提供了最好的注脚。

3 科技原创力对广东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促进作用

伴随着经济规模的持续扩大、人均GDP的不断提高, 以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的广东早期经济增长模式开始向高效率、低能耗、低污染的现代经济增长转轨。而提升科技原创力是最终完成这一转轨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 (由原始创新而形成的) 技术知识不像其他的东西, 它具有非竞争性。与其他生产过程相比, 技术知识的获取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效应, 其复制的成本接近于零。同时, 技术知识的生产与扩散具有广泛的正外部性。依循此逻辑, 科技原创力的提升必然对广东的良性经济增长提供强大的推动力。通过鼓励原始创新, 努力以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占据产业技术制高点, 才能够推动广东产业技术的跨越, 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资料来源:2008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1 科技原创力提升有利于解决广东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瓶颈”

如前述, 广东在经历了长期的粗放式增长之后, 目前面临严重的资源和环境约束, 节能减排、环境友好、资源集约等经济发展目标选择对广东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构成严重挑战, 由自然资源、简单劳动力和资本投入获得“又快又好”的经济增长显然难以为继。因此, 通过提升科技原创力来获得技术进步, 可以解决目前广东在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能源紧张以及土地集约化使用的困境。理由包括:一是大多数资源具有多用途特征 (多宜性) 。因此, 技术进步可以增加资源使用的范围和广度。二是资源质量比数量对于经济发展的意义更大。资源数量可以反映开发利用的潜力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 而质量则更能反映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由科技原创力提升而带来的技术进步能够为高效率的资源利用和良好的环境质量提供保证。在技术创新前提下, 提高高能耗的主导行业能源利用率, 增强低能耗的主导行业增长贡献率。同时, 在技术进步条件下, 深度开发再生资源和新能源, 延伸产业链条, 开辟新的生产领域, 促进广东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2 依托科技原创力提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

产业结构与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产业结构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扩张, 经济总量的扩张也促进产业结构的加速演进。经济竞争力研究表明:人均GDP小于2000美元, 经济体以要素驱动为主;3000-9000美元, 是效率驱动时期;9000-17000美元, 则转向创新驱动时期。2008年, 广东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 按此推断, 广东已进入以效率提升为特征的经济增长阶段。从产业结构上看, 第一、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的现状, 清晰地反映了广东作为“世界工厂”和“加工作坊”的现实。从三次产业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可以看出, 第三产业贡献率基本维持在30%左右。世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出占GDP比重一般在60%以上, 这说明广东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潜力。1992-2003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374, 远高于第一产业的0.164, 而低于第二产业的0.436。回归结果表明广东各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集约型转变仍然具有很大的空间。根据工业化的一般规律, 工业化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前期, 工业迅速增长, 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显著高于其他产业。到中级阶段后期, 第二产业的贡献率开始明显下降, 而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开始迅速上升。这与广东省整体经济与工业化中级阶段特征相吻合。在这一阶段, 通过大力提升广东科技原创力水平, 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适当时机。

3.3 科技原创力提升有助于突破广东外源型经济增长模式

“十一.五”以来, 由于要素的稀缺性、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以及整体经济环境的变动, 广东外源型经济增长已经到达极限。在国际市场需求锐减和建立“创新型广东”的内外部压力下, 早期经济增长模式的“路径突破”变得更为急迫。通过独立或自主研究获得产业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性、战略性技术为特征的科技原创力提升过程, 便是突破早期模式的必然路径选择。毋庸置疑, 当广东产业竞争力的动力源泉从要素驱动向资本驱动转化, 进而走向创新驱动的动态演化中, 能否从各项科技原创力指标中实现持续攀升就成为问题的关键。高对外依存度的经济特征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 使经济抗风险能力减弱。更为重要的是, 技术的外源获取使得提高广东产业竞争力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只有在提高R&D投入强度, 改变企业从事R&D研发的比例与投入严重偏低状况, 提升科技产出水平、优化创新环境等促进广东科技原创力相关因素基础上, 才能改变广东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内源性发展动力严重不足以及经济持续增长后劲不足等突出问题。

当代经济学家在长期的经验观察和实证研究中已经发现, 完成现代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决定性因素包括:技术的不断创新 (在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转向对科技原创力的追求) 、产业不断升级, 以及与生产、生活、交易互动有关的各种制度安排的内生变化。因此, 广东经济增长模式转型最终将围绕如何形成并强化广东科技原创力的主题而逻辑展开。

摘要:广东在经济总量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诸多困境。通过早期经济增长向现代经济增长的理论阐释, 探讨科技原创力提升对广东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科技原创力,广东,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参考文献

[1]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M].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6:57.

[2]SOLOW R M.Technical change and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7, 39 (Aug.) :312-320.

[3]ROMER P M.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October) :101-103.

[4]平新乔.市场换来技术了吗?[J].国际经济评论, 2007 (5) :33-36.

[5]易行健, 李良生.市场是否可以换来技术进步?——来自广东省工业部门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方经济, 2007 (7) :71-81.

[6]王学力, 黄荣斌.提高科技原创力, 加快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R].广州市政府软科学课题研究报告, 2005.

[7]黄本笑.科技进步与区域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49.

[8]WORLD ECONOMIC FORUM.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2008-2009[R/OL].http://www.weforum.org/documents/GCR0809/index.html.

[9]刘建平, 王克林, 黄怀槐.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统计与决策, 2006 (1) 下:70-72.

[10]林毅夫.经济发展与转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3-4.

打破次元壁:中国动漫的原力觉醒 篇6

据业界统计, 2015年, 动画电影票房约45亿, 占国内票房比重约11%, 已经比2014年全年动画电影市场票房成绩提升了53.8%。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占比显著提升, 国产动画票房达20.58亿, 占比46.1%;海外动画电影票房达24.02亿, 占比53.9%, 国产与海外之比为0.86:1, 相比2014年的0.58:1明显提高。

当然, 这样的中国动漫与海外动漫票房比例, 一部《大圣归来》贡献良多。《大圣归来》撬动了整个泛娱乐行业在动漫领域的广泛布局, 所以, 我们仍然要从《大圣归来》谈起。

一、再说“现象级”《大圣归来》

《大圣归来》, 凭借其超高的口碑跟全民“自来水”效应, 刷新了好莱坞影片《功夫熊猫2》所创下的票房纪录, 还创造了9.6亿元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神话, 成功占据了2015中国动漫新闻的头条。

作为一部“现象级”作品, 《大圣归来》改变了动画片低幼化的定位。低幼化是困扰整个国产动漫发展最重要的问题, 《大圣归来》一定程度上开始消解许多此前不敢轻易僭越的行业风险。在这之后, 关于动漫的受众只有儿童的观点可能会被彻底改变。

可以说, 《大圣归来》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 这在未来几年会更加鲜明地体现出来。其最核心的就是提振了四个方面的信心。

第一是创作者的信心。在此前一段时间里, 中国市场上充斥着一批吃政策饭的动漫企业和低劣、山寨的国产动漫, 而现在随着《大圣归来》的成功, 给了不少创作者用诚意之作洗牌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信心和动力。

第二是市场和消费者的信心。此前, “中国动漫”这四个字一直和“中国足球”一样没有什么品牌美誉度, 一说上映了部国产动漫, 没几个人愿意去看, 认为其低质低幼。《大圣归来》改变了一部分消费者的想法, 使他们觉得原来中国动画也可以这么好看, 从而提升了国产动画的市场“天花板”。

第三是院线的信心。以前拿到国产动画电影, 如果不是像《喜羊羊》《熊出没》这样有品牌基础的, 院线经理很难为其排出好档期, 因为它们给电影院带来的回报也确实太差。但《大圣归来》在上映初期令人惊诧地以10%的排片占比创造了30%的票房占比, 不仅实现了排片递增的逆袭, 还给了此后国产动画电影说服院线经理多多排片的一个永远的经典案例。

第四是投资人的信心。阿里旗下的优土投资了Ac Fun, 百度旗下视频网站爱奇艺成立了动漫创作公司。网易一方面运营网易漫画和“二次元”社交平台Gacha, 另一方面也在把旗下《梦幻西游》等游戏IP改编成动画和影视剧。华谊兄弟公布了全球性动画项目《摇滚藏獒》和《刀锋剑客》。印纪传媒今年3月与和它有密切合作的美国DMG宣布千万美元注资美国漫画公司勇士娱乐。顺荣三七, 此前获得奥飞动漫和芒果传媒2亿元投资, 也将会在动漫影视游戏等方面深度合作。从地产业转型介入文化、金融和健康的苏宁环球, 以2.54亿元收购了韩国上市动漫公司Red Rover的20%股权, 并出资6700万元与Red Rover成立合资公司上海红漫科技。

可以说, 资本正加速进入动画电影市场, 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流趋势。

如此多的公司都涉足动漫与“二次元”, 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存在跟风的嫌疑, 但像奥飞动漫、腾讯、光线传媒这些大公司和手握中国原创动漫IP宝库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动漫二次元上的布局却不得不提。

二、传统巨头奥飞动漫的“成人礼”

8月, 奥飞动漫斥资9.04亿收购了原创漫画网站有妖气的母公司四月星空, 成就了中国动漫界最大的一笔收购案。

有妖气作为大型原创漫画平台, 拥有4万部以上的漫画资源。而奥飞动漫所看中的, 正是有妖气在动漫IP上的原创性、平台性和标杆性, 这将弥补奥飞动漫缺乏优质原创IP的短板。

而在得到奥飞动漫的助力后, 有妖气将推出全新的发展计划, 拟将现有的职业漫画作品以及漫画家数量提升达10倍以上。此外, 有妖气还将为漫画作者提供全新的收入机制, 让新人漫画家们也能获得更多回报空间。

有分析师以“请叫我女王大人, 不要叫我小魔仙”为标题写下奥飞动漫的研究报告, 清晰表达了亟需“去低幼化”的产业诉求。以玩具起家的奥飞动漫在产业化的过程中, 已在动漫产业精密布局, 而对有妖气的收购, 则是具有“成人礼”性质的一跃。

在VR领域, 奥飞动漫领投诺亦腾B轮融资, 可以预计, VR在动画领域的大跃进时代, 双方将在优质动漫IP内容与虚拟现实技术融合上展开合作, 开拓国内动画电影的新领域。

但是, 奥飞动漫在旗下“喜羊羊系列”电影和收购有妖气后的重点项目《十万个冷笑话2》双重缺席年末贺岁档的情况下, 其在国产动漫精品内容打造的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三、光线传媒彩条屋影业的超大号动漫布局

《大圣归来》逆袭成功的背后, 是曾作为投资方之一的光线传媒的“错失”, 在电影上映前宣布退出, 被业界认为是一次尴尬的“历史性走眼”。

但是光线传媒的反应速度之快, 也是业界所不能及的, 在十月光线成立了彩条屋影业, 投资了十月文化、彼岸天、蓝弧文化等13家动漫公司, 横跨三维动画、二维动画、漫画、游戏、国外版权等, 并一口气公布了未来上映22部动画电影和真人奇幻电影计划以及18个动画游戏IP。

而其中尤为亮眼的是田晓鹏的《大圣闹天宫》和《深海》这两部最新动画电影光线都将参与投资。

光线的主打业务是电影投资制作和发行, 其多年影视运作积累的很强的商业运作能力和炒作能力将会成为其操盘的动漫项目最有力的营销与运作保障。

但是光线传媒依然是谨慎的, 此次光线的投资占比都很小, 比如1%或者是5%, 光线这22部作品中万一其中一部要是火了, 投资风险降低, 光线则拥有在接下来IP开发的产品中追加投资的机会。

可以看出, 光线成立的彩条屋动漫, 从一开始就没想过从零起步, 而是投资有能力的公司, 使他们有进一步孵化IP的能力, 并对旗下公司进行资源整合, 形成一个在ACGN (动画漫画游戏小说) 上都有所建树的完整的产业链。

四、腾讯的“二次元”泛娱乐布局

腾讯从2012年开始布局动漫业务, 其本身就是国内人数最大的动漫平台入口, 通过收购B站将进一步增加腾讯在入口控制方面的优势。

在策略上, 腾讯主打“二次元经济”, 打算将腾讯互娱的泛娱乐战略在动漫领域的垂直精细拓展。腾讯动漫此前更加侧重自有IP, 不过从腾讯已有IP的质量上看, 腾讯虽然持有大量IP, 但是转换率不高, 所以腾讯宣布今后联合出品、构建IP共生的体系。

腾讯之所以开始重视“二次元”用户, 据B站副总裁陈汉泽在腾讯动漫11月的合作大会上的说法, 中国目前有2.6亿的“二次元”用户, 其中97.3%左右是90到00后, 这些人中又有57.6%是在1995年左右出生。现在中国ACG规模是千亿人民币, 五年以后这个市场会变成1000亿美金。

腾讯动漫被业界认为是最有可能打通动漫全产业链的一家。在腾讯互娱下面除了阅文集团、腾讯动漫之外还有腾讯影业, 这就意味着腾讯内部的IP资源可以在第一时间消化掉。

而据传腾讯斥资2亿即将完成对B站的投资, 这意味着腾讯将获得B站目前5000万用户中的75%的24岁以下“二次元”用户资料, 而对B站这样立足于“二次元经济”本身的网站来说, 需要的正是巨大的现金流来将其背后的大数据与“二次元文化”变现。

五、老牌上海美术制片厂的“复活者计划”

在中国动漫电影的爆发元年, 手握大量超级IP的昔日国产动画巨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除了2015年上映的《黑猫警长》大电影, 其真人版也在筹备中。此外, 《黑猫警长》第二部、《葫芦兄弟》和《阿凡提》《孙悟空之铁扇公主》等电影项目都在策划准备中。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态度是开放的, 不仅从外部引进制作团队和资金, 还与曾参投《十万个冷笑话》《大圣归来》《洛克王国4》等电影制作, 更与微影时代展开了积极的合作, 双方将共同把美影厂的300个IP搬上微信平台。

而对这家承载了中国动漫光荣与梦想的电影公司来说, 如何在历史光环中拥抱市场, 顺应变化, 让经典IP重新“复活”,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六、结语

然而在这样一场整合了业内资源、争夺未来二十年用户和消费者的不见硝烟的战场中, 我们仍然需要一些冷思考。

首先, 一两部作品的横空出世, 难掩大多数中国制造沦为炮灰的尴尬。市场上仍大量充斥着简单模仿日本、美国动画的低质仿品。国内的动画编剧仍需要亟待提升动画编剧能力和视觉呈现故事的能力。

此外, 《大圣归来》在授权领域和系列化的运作难称精彩, 相比迪士尼这样注重动漫衍生价值的做法, 国内动画电影的收入还主要依靠着票房。

在动漫品牌系列化方面, 目前除了《喜羊羊》外, 多数作品会在续作上出现票房下滑的态势, 这与中国动画电影不太注意打造长周期品牌有关。

田晓鹏团队的下一部作品《大圣闹天宫》是一部脱离了《大圣归来》的全新作品, 这也许会让《大圣归来》在归来的同时远离喜爱它的受众。

而以腾讯、奥飞、光线等为代表的中国式动漫资源的垄断竞争和美国以迪士尼等五大片方为代表的垄断竞争有着本质的不同, 随着BAT等互联网大企业的介入, 国产动画在创作市场、宣发市场、票房市场有什么新变化也亟待观察。

论国产动画片的原创力 篇7

一、 《熊出没之夺宝熊兵》成功的原因

(一)制作技术过关,实现超立体感官

《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使用了3D技术,大手笔的投入使硬件实力得到明显提升。动画电影制作方第一次将卡通影片提升到专业表演的层面,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接受了专业知识的培训,这就使得影片中的人物拥有可爱的声音、搞笑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进而使观众感受到高品质的立体感,这将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二)老少皆宜,适合大众的观赏水平

《熊出没之夺宝熊兵》获得了观众的一致的好评,是因为它更加符合大众的观赏水平。在观看的影片的时候,小朋友们欣喜若狂,大人们也觉得非常轻松,这就改变了以往动画电影的模式。影片中的环节吸引着所有的目光,在欢笑的同时观众也感受着精彩和刺激,使不同年龄段人们的需求都得到了满足。影片中主人公“强哥”是一个比较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他每天都辛苦的劳作,“李老板”每天都用电话遥控着他进行砍树。“光头强”在不同人的眼中有着不同寓意,比如白领可以在他身上感受到工作的疲劳,所以这比较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电影中的反面人物“光头强”也有善良的一面,他温情的一面是所有人身上都存在的,因此“光头强”角色的塑造比较成功。[1]

(三)情感丰富,传播正能量

《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处处充满着正能量,将感动、亲情、震撼和欢乐融合在一起。影片中增加了一个角色“嘟嘟”,她是影片中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起到导火线的作用,使影片的情节更加的丰满和复杂。人与熊联合上演了搞笑、温馨的情感大戏,影片中的画面让人感觉惊险刺激、哭笑不得,且又感染着每一个,让观众觉得非常符合现实生活情景。

电影版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将电视版中的缺点全部摒弃掉了,整个影片中充满了正能量,整部影片融合了正义、智斗、友情和亲情在其中。电视版的核心思想是绿色、环保,光头强是一个反派,他每天都在破坏森林;电影中的光头强改变了以前的形象,他变成了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他和熊大、熊二一起保护嘟嘟。为了救回嘟嘟他们与坏人斗志、斗勇,以前的矛盾关系发生了改变,变成了正义与邪恶之间的矛盾。[2]坏人的贪婪是邪恶的源泉,他们渴望得到遗产,最终使他们丧失了人性。影片所表述的主题就是金钱给人造成的异化和腐蚀,这样的主题比电视剧复杂,更能体现出社会化的特点。

二、 净化后的细节

影片中的光头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电视版中的许多细节被净化了。猎枪变成哄嘟嘟开心的水枪,这也给角色背景增添一些内涵,光头强使用水枪来哄嘟嘟,这也表现出光头强自始至终都是在玩水枪。这样的修改,大人们会觉得非常的牵强,光头强用一把水枪追的熊大和熊二满森林跑,这与常理相背离。但是在孩子们的眼中,就会觉得非常的搞笑,这样的设定在今后的后续作品中应该延续使用。

语言方面也发生了改变,过去光头强都是大喊“臭狗熊”,影片中却使用了昵称“小熊熊”,这样也使得影片的暴力程度被降低了。电视剧中,随处都可以听到“臭狗熊,你给我站住”之类的话语,但是影片中却一点也没有,影片中会出现的暴力程度较弱——“小熊熊,你们气死我了。”影片语言的改变不仅受客观因素影响,还与故事的剧情有着直接的关系,影片中光头强、熊大和熊二他们是同盟,这与电视剧版的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就不难发现这部影片是建立在同盟的关系基础之上的,暴力性的语言得到了弱化,这样光头强的称呼也会觉得非常可爱。

三、 光头强被好人化处理

长篇叙述二元对立世界观故事情节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会引入新的反派人物,原来的反派通过好人化处理变成了主角的同盟,这样的叙事模式会经常的使用到,比如《哆啦A梦》中的胖虎、《猫和老鼠》中的Tom等。使用这样的处理办法表明,新反派人物的出现使原有的法则被打破了,需要有新的英雄来改变现实情况,从而使世界恢复到原来的和平中,影片中光头强角色的转变充分的说明了这一点。

《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使用了性能序列理论和普罗普的叙事模式,电视版的光头强是一个反面人物,但是电影中他却成为了好人。影片中小嘟嘟的出现,使光头强原来的生活全部打乱了,在一系列的巧合中光头强被警察当成了劫匪,同时真正的劫匪也在关注着他,因此光头强必须要躲开追捕。影片中一开始的时候,光头强多出了一种嗜好,那就是洁癖,这在电视版中却从来没有体现过,这也是从某一细节上对光头强的好人化处理,在影片中光头强扮演着英雄和受害者的角色。这时候熊大和熊二不再是主角了,它们被放在了次要地位,扮演着帮手和施惠者的角色。[3]它们在小嘟嘟被坏人劫走以后,与光头强结成了同盟,小嘟嘟的出现无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为了照顾小嘟嘟,原本对立的双方却变成了同盟一起与邪恶势力作斗争。尽管故事的表现手法有点老套,设计的悬念过于的程式化导致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却给观众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四、 类型的拼贴

《熊出没之夺宝熊兵》融合了《财神当家》和《宝贝计划》的故事框架结构。遗产的情节与《财神当家》完全相同,影片的过于相似,使得小朋友们都可以猜到故事的下文。剧情姑且不谈,影片的场景、语言和角色都可以让人达到“脱帽”的程度。光头强第一次看见小嘟嘟的时候会让人联想到《宝贝计划》的开篇情境;熊大和熊二潜入到光头强家的情境又和《功夫熊猫》中的阿宝初次来到翡翠宫的场景一致等等。对于《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影片中出现这么多借鉴的地方,作者觉得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第一,国产动画电影的类型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国产商业动画电影的制作环境比较的脆弱,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国产动画电影仍然处于起步的阶段。影片使用类型化的叙事模式,使得《熊出没之夺宝熊兵》这部影片获得了丰硕的商业收益,这部影片在三天之内票房就到上亿元,这也是最近几年国产动画电影的最好成绩。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是靠运气得来的,而是市场正面的回应了符合标准的动画类型片的成绩。该影片使用了许多类型化的拍摄形式,例如喜剧、动作片、特工片和警匪片等,假如只是简单的拼贴,也不会取得这样的效果。究其原因,影片在确保表层叙事连贯的情况下,对其深层次的含义也进行了明确的表达,故事结尾在阐述亲情的时候,尽管套路比较陈旧,但是也符合人们的生活规律,这也使得大人观众们可以较好的融入到故事的情节中。

第二,《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与《喜羊羊与灰太狼》进行比较,前者的类型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已经向成熟的方向发展,这是这部影片值得赞美的地方,但是也意识到其中的不足,类型化叙事手法在使用的时候,存在着拿来主义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改善。《熊出没》系列电影自上映以来在创意上面使用的都是加法原则,怎样好玩就使用怎样的形式,觉得有用的就直接拿过来。《熊出没之夺宝熊兵》也是这样的思路,不仅仅添加了人物小嘟嘟,光头强也有了改变,他有了洁癖,同时还成为了机械研发的天才,制造飞机对他来说都轻而易举。这样的叙事手法完全的借鉴了《卑鄙的我》中的小黄人的研发天分。这一点上,钢铁侠也许是他们共同的模仿偶像,这样的情况在《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灰太狼身上也有明显的体现。[4]主要的问题是,影片中飞艇大战和飞机制造的戏份尽管很精彩,但是事先没有任何征兆,光头强直接开着自己拼凑的飞机就来了,这和早期拍摄的蜘蛛侠电影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或多或少的让人感觉有的错位。《熊出没之夺宝熊兵》这部影片出现这样的错位感,主要的原因就是这部影片没有自身的特点,过多的借鉴别人的精彩。从这一点上看,《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就要比《喜羊羊与灰太狼》略差一些,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的认为光头强和灰太狼之间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这样的既视感,影片的制作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尽量避免,不然角色的个性魅力就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将创意叠加在一起,在一段时间内会取得不错的效果,但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影片要想立足于不败之地就要有属于自身特定的魅力。只有不断的创新,影片才能获得观众的认可和喜爱,紧随别人的脚步只能换取片刻的成效,要想长远的发展,就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实力,一味的拼贴不会获得永久的成功。

结语

伴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动画电影的整体制作环境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自上映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票房成绩,观众对这部动画电影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的成功预示着国产动画电影的原创力在不断提高,国产动画电影要想走出国门,就要不断的挖掘原创力,以传统文化为背景进行着不断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刘倩.从《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看国产“合家欢”动画电影的打造[J].大众文艺,2014(21):201-202.

[2]和水英.《熊出没》系列动漫电影的“小糊涂与不完美”——国产动画电影的美学张力与价值构建分析[J].电影评介,2015(12):26-29.

[3]樊雯,殷瑜.唯美空间的延伸——以《熊出没之夺宝熊兵》音效语言表现力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4(6):4-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动漫原创力】相关文章:

教你区别原创与伪原创12-27

动漫迷的动漫观后感08-07

动漫迷的动漫观后感06-21

原创小诗04-17

原创情书05-21

原创人才05-10

原创试题07-04

原创油画范文05-17

原创文化范文05-17

原创剧本范文05-18

上一篇:国防与军队建设下一篇:怎样提高语文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