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会议系统

2024-05-23

集团会议系统(精选十篇)

集团会议系统 篇1

1 视频会议系统的概念及特点

晋煤集团视频会议系统采用的是马可尼公司Vi Pr (Virtual Pre s e nce) 系统, 该系统的本义是虚拟现场, 所谓虚拟现场指的是即使一个身在很远的用户, 当他使用这个系统时, 也能够获得现场一样的感受, 就想是身临其境一般。利用基于新一代SIP协议的宽带视频通信平台技术, 为用户提供从桌面到会议室、从个人到集体一整套完全视频会议系统解决方案。

Vi Pr系统的特点:基于SIP协议, 系统结构灵活;高清视频图像, 广播级音频;灵活的多会议模式;扩展能力强;其最显著特点是超强的交互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虽然与会的各方身处不同的地方, 但是他们却可以同时听到对方的声音, 其实听到声音只是很基础的一方面, 有必要的话, 还可以开启视频开会功能, 在此功能条件下, 会议的参与各方还能够看到另外的人, 并且这些人是可以同时发声音的, 这样就有利于大家对一个问题展开讨论了。

2 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需求

要使得Vi Pr视频会议系统能够顺利的进行, 这对网络的要求是有硬性规定的。Vi Pr视频会议系统所采取的协议是SIP协议, 系统的物理端口是10/100M的以太网, 除此之外, 它所要求的视频压缩协议为H.264, 音频压缩协议为G.722, 该系统采用组播的播放方式。在系统运行的时候, 每路的视频所占用的宽带流量大小是不一样的, 这取决于会议所采取的会议模式, 不同的会议模式所占的宽带流量大小是不一样的, 但是一般都在128kbps至3Mbps的范围之内。

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需求除了上面讲的几方面外, 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需求, 其具体内容有一下几方面:

1) 为了能够使得系统能够处于有利的条件下, 我们最好能够为视频会议系统分配一个整体并且独立的VLAN, 这样做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能够降低路由器的组播负担, 另一个更为重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视频会议系统业务的安全性。

2) 在运行Vi Pr系统时, 我们应该尽量使Vi Pr系统自身的系统时延小于90ms, 另外, 网络的时延最好也能够维持在90ms以下的范围内, 这样做的目主要有两方面, 一来是为了保证端到端时延不超过200m s, 二来是为了确保视频通信的实时效果。

3 视频会议系统的扩展性

视频会议系统的拓展性是非常强大的, 这和它自身的一些特点是有相联系的。因为Vi Pr系统所采用的协议是SIP协议, 这就使得该系统不需要其他的MCU设备, 因为少了一些MCU设备, 系统自身就节省了很多的空间, 所以就造就了视频会议系统具有强大的拓展性。视频会议系统的这个特点是与传统视频会议系统的一个根本区别, 因为传统的视频会议系统需要承担MCU所占的容量, 除此之外, 还必须考虑网守GK的功能。

系统扩容:本文所讨论的系统其实是非常好用的一个系统, 因为我们是可以增加它的终端数目的。如果我们有必要增加它的终端数量, 我们要做的仅仅是购买会议室的终端或者桌面终端即可, 这是非常方便的, 因为我们根本就不需要考虑中心点服务器的性能;在服务器端只需要增加相应的软件授权License数量来实现, 不影响已有系统的组网和使用。而且由于不需要昂贵的MCU设备, 所以系统的扩容更方便、更合理。

4 视频会议系统的功能

上面我们已经介绍了一些Vi Pr视频系统的优点了, 这里我们就不再赘述了。Vi Pr视频系统除了有着灵活方便、交互能力强、即时在线等优点外, 其实它还有着很多方面的应用。这里我们就简单介绍Vi Pr视频系统几方面的应用。

1) Vi Pr系统具备随时在线和在线状态显示功能, 这就好比腾讯QQ, 在线的人员可以随时建立通话, 而且建立通话的操作是非常简单的, 用户只需在触摸屏上单键拨号, 这样通话便建立了。在通话的同时, 各人员可以看到对方的图像, Vi Pr系统的高清晰视频、立体音频效果等特点足以使客户有着身临其境般的感觉, 而且使用习惯上比普通电话机还要简单, 使得其成为工作中的日常应用。

2) 会议当中, 系统的虚拟共享功能能够显示其强大的功能, 它可以将各终端点电脑上的的文档资料发给其他会议参与方, 这样就能够起到方便讨论的作用。

5 结语

晋煤集团视频会议系统, 在集团公司重要会议和安全生产指挥调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随着视频会议的建设的不断完善, 日常的使用与管理不断的改进, 视频会议还会在集团公司未来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个人计算机技术快速的发展, 宽带通信网络尤其是IP技术的日新月异。因为这些技术的发展, 使得多媒体通信技术也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视频会议业务是多媒体话型业务基础上的一种常见应用, 视频会议的运用是极其广阔的, 它已经在信息交流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势以及视频会议系统在晋煤集团实现的功能。

关键词:视频会议,SIP,虚拟现场视频通信

参考文献

[1]司端锋, 韩心慧等.SIP标准中的核心技术与研究进展[J].软件学报, 2006.

[2]孟旭东.H.323与SIP的比较[J].电信技术, 2001.

[3]陆沨, 郁梅.视频会议系统及应用[J].微机发展, 2000.

集团会议系统 篇2

加强绩效管理

深化内部协同

提升管控水平

本报讯

(邹隆轶)集团绩效管理工作会议日前召开,集团副总裁余莉萍出席会议并对绩效管理工作提出要求;集团党委委员、组织部长、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马勇健对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布置。

余莉萍指出,做好绩效管理工作,是体现总部部门间配合和协同的重要方面,是提升本部的协同工作能力,提升管控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集团战略规划的不断推进,集团的规模不断扩大,每个经济单元的经营能力、管理水平、盈利能力、风险控制等各方面都面临着挑战,急需我们把管控措施渗透到日常管理当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部各部门要根据集团本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工作重点,拟定恰当的考核指标,把重点工作分解落实到绩效考核协议书当中。要通过绩效管理工作的深化,督促总部各部门进一步深入基层,加强调研,使绩效管理发挥出强激励、硬约束的作用。

会上,马勇健就总部绩效考核情况作了通报,还对子公司绩效考核工作进行了部署。

集团部署2012组织、人力资源工作 把握发展趋势

明确工作重点

努力突破瓶颈

本报讯(岳磊)“组织和人力资源工作要准确把握集团发展的需要,不断突破人才瓶颈,为集团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这是集团党委委员、组织部长、人力资源部总经理马勇健在2012年集团组织和人力资源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会议听取了各子公司2012年组织和人力资源重点工作的汇报,并对集团2012年组织、人力资源工作重点作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

一是组织和人才工作要把握集团发展趋势。要用战略的眼光去谋划组织和人力资源工作。必须统筹规划,全面谋局,做好人才工作,为集团的转型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组织保证。首先要完善体系建设;其次,要做好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工作;其三,在人才开发工作内容上要突出“三个着力”:即着力提升领导能力,打造高绩效的领导团队;着力提升专业能力,打造专业人才队伍;着力提升岗位技能,打造高技能的员工队伍。

二是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首先,要正确把握党建创新和继承传统的关系,既要在工作中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提高企业党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又要坚持和继承企业党建优秀的传统,对于有效的做法和好的经验要通过建立机制、制度加以固化,促进党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其次,要明确重点,要围绕市委提出的“五个更加关注”,全面落实工作要求;其三,要进一步深化创先争优工作,要突出窗口单位,以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为重点,不断深化活动内涵,取得扎实成效。同时要做好经验总结推广和表彰先进工作,巩固活动成果,推进活动常态化;其四,有针对性地提高党建工作质量。要推进党建和经济工作的“双向考核”,使企业党建和经济工作相互渗透,同安排,同考核。同时,要切实做好关注民生工作,尤其是在企业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要更加关注一线员工的收入问题,建立和完善员工关爱机制、快速反应机制,维护好企业和谐发展的局面。

三是坚持理念创新,加强组织、人力资源队伍自身建设。在新形势下做好组织和人力资源工作,必须创新工作理念,要把人力资源管理的观念向经营人才资源的观念转变,把人才当客户,我们的工作要围绕人才的需求,提供工作支持和服务;要不断促进干部工作的标准化,重视干部选任的标准化流程,提高工作质量;要勤于思考,树立大局观,使组织和人力资源工作成为推进企业转型发展的动力和推手,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牛奶集团强化班子学习教育 推进“警示教育月”活动开展

本报讯

为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落实措施,积极推进牛奶集团2012加强管控“警示教育月”活动的有序开展,牛奶集团警示教育活动主题明确“以警示促规范,以督查促执行”,在第一阶段为动员部署和宣传警示教育阶段,组织好案例分析教育和文件制度学习要求,组织领导班子学习讨论。

大家结合实践交流了体会,提高了五个方面认识:一是以案明纪,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加强对反腐倡廉建设重要性认识,二是对牢记宗旨,正确行使权利,执政为民的重要性认识,三是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弘扬奉献精神的重要性认识,四是正视法规法纪,提升执行纪律守法能力的认识,五是养成良好作风,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的认识。

牛奶集团“警示教育”活动将贯穿2012全,牛奶集团班子人员通过自学、工作例会、党委中心组学习多种方式,认真对照学习光明食品集团规章制度汇编第三册中重点内控制度,并集中对牛奶集团现有制度中“关于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的管理办法等进行自查和检查,并进行修订完善,明确责任追究,提高企业管控水平和“警示教育”活动成效。

2012年是牛奶集团发展的由“新三年”向“后三年”挺进的交替年、转型年,攻坚年,集团“警示教育”活动将贯穿到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任务中,牛奶集团将努力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在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做好相匹配的风险防范和管理工作,将重点对2012年施工项目、采购设备、兽药和冻精、淘汰牛、小公牛等资产处置的管理进行严格监管,强化内控体系建设,推进集团经济保持健康有序发展。

(沈水娟)

统一思想

部署落实

形成合力

星联公司党委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

本报讯

在加强企业管理“警示教育月”活动中,星联公司党委结合公司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扎实推进以“强化制度的穿透力,提升管控的有效性”为主题的“警示教育月”活动。

一是召开动员统一思想。1月17日,按照集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公司党委召开了由公司总部各部门经理、所属各子公司党政和财务负责人参加的“警示教育月”动员会议。二是认真学习部署落实。计财部在动员会上就公司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作了具体的部署,要求各单位财务负责人认真学习公司文件精神,并结合公司在历年审计中存在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加强企业内控机制;同时,各单位对执行“三重一大”制度、企业财务制度建设、财务岗位设置以及企业资产管理等方面工作进行一次自查,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对公司所属的关键岗位、重大项目等方面的财务人员要进行提示和督促。三是加强宣传形成合力。公司党委利用公司内部局域网,将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廉洁规定以及光明食品集团2011年领导人员廉洁从业专项教育材料汇编等放在公司OA网“党建窗口”中供大家学习,让广大员工了解集团和公司开展“警示教育月”活动的重要意义,在思想上形成共识,活动中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员工监督作用,使活动真正取得实效。

(王继华)

学习对照

整改提高

东旺塑料制品厂党员干部深化“警示月”活动

本报讯

长江总公司所属东旺塑料制品厂党风廉政“警示月”活动日前进入了重要阶段,该企业的全体党员和干部都主动结合活动精神要求,纷纷开展强化自我学习、主动自我对照、注重自我整改、实现自我提高的“警示月”活动实践。

大型集团信息系统架构研究 篇3

存在的问题

这些大型集团建立之初,并无统一的信息化整体规划,大企业、好企业较早应用成熟的信息系统,而小企业、困难企业根本没有任何信息系统。既不能把已有的系统推倒重来,全集团使用一个集中系统;更不能对没有信息系统的企业置之不理。要把信息化应用水平不一样的企业,统一到一个水平很难。已有信息系统的企业,由于建设时间不相同、购买系统厂商不一致,存在“C / S”、“B / S”体系异构,存在O r a c l e、S Q L S e r v e r、D B 2等数据库异构,存在E R P、C I MS、C R M等应用系统、软件厂商、数据结构的异构,要在众多异构环境下,实现集团内数据采集、系统集成很难。而且,信息系统应用孤岛的情况依然突出,难以集中。集团总部各业务部门或因上级要求、或因内部管控需要,独立使用专业信息系统,在总部形成“部门孤岛”;下属单位因专业领域不同,各自使用适合本单位流程的信息系统,在集团内形成“企业孤岛”。要把多年积累的“信息孤岛”集中,整合集团“部门孤岛”和“企业孤岛”很难。

这导致集团管控上下冲突,难以协同。一方面集团希望加强对下属企业管控,防止经营风险;另一方面,下属企业强调市场瞬息万变,需要灵活应对。这样,在推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信息集成、数据采集时,遇到各种阻力,需要各方保持一致很难。再加上,集团总部没有完整集团信息系统,对所属各单位信息统计是一个“月后”、“年后”报表,“问题”发现总是在统计报表数据出来之后。集团管控,只是一个静态监管、事后监管,而不是“过程”监管、“事中”监管,要做到集团决策和集团监管及时有效很难。

发展趋势

应用趋向集中,企业趋于分散,是大型集团公司目前发展的趋势,因此大型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需要新的信息技术、新的应用系统和新的解决方案。建立一种能够集成现有单组织信息化系统,同时能够覆盖全集团成员的多组织、跨行业大型集团信息化应用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多。比如,向大集团协同发展,集团办公“网络化”趋势越来越普遍;向大集团优势发展,集团决策“智能化”趋势越来越强烈;向大集团物联发展,集团两化“一体化”趋势越来越迫切;向大集团“云”发展,集团资源“虚拟化”趋势越来越显现。

因此大型集团信息化需要首先解决全集团统一,解决信息“有无”问题。集团信息化建设必须集团单位全部纳入,统一规划、统一标准,才能发挥和体现集团整体信息资源优势。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全系统集成、全应用的集中、全成员协同、全过程监控。大型集团信息化需要解决集团部门和集团下属单位使用不同厂商的不同系统,应用不同的数据库,形成的“异构”数据、遗留系统的问题。集团部门和集团下属单位的已有系统,形成的“部门孤岛”、“应用孤岛”,需要全集团进行分类统计、通盘考虑,集中解决。集团总部和下属单位需要上、下协作、信息同步,将使用集成门户、单点登录、视频会议、公文流转等现代综合办公系统,解决上、下不同步的问题。最能体现集团信息系统是否有成效,就是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过去手工报表的“事后”监管,转变为“事中”监管,从而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

至于大型集团到底需要哪些应用功能?这些应用数据从何而来?面对集团下属单位各种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如何既能满足当前大型集团的信息需求,又能够适应未来I T发展,确立系统功能和架构非常重要。

架构选择

大型集团信息系统应用功能来自于大型集团本身的特点和管控模式,经过对大型集团信息需求研究、分析,大型集团信息化应用功能至少包括“十大应用功能、十类角色权限”的基本要求。按内容应有以集团人力(党群)、集团财务(经营)、集团资产(收益)为核心的基本功能,实现上级国资委要求集团公司具有“管人、管事、管资产”的三个基本职能;应有以集团领导决策系统为“点”、以集团协同OA为“面”,以“点”带“面”,实现全集团员工应用系统的局面;应有集团战略、集团科技、集团供应链、集团综合业务等专业系统;还应有集团网络数据库支撑系统。大型集团业务系统根据集团管控模式不同,可以架构不同的应用功能。按终端角色权限划分,应满足如下十类个性需求:最高权限,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其次,要有集团副职、集团部门正职、集团部门副职、集团部门员工应用需求;同时,还要有下属单位正职、下属单位副职、下属单位中层、下属单位员工应用需求;以及其他用户需求(最低权限);对于副职和部门人员还要区分主管和非主管权限。

基于以上需求来看,大型集团信息系统架构需要考虑总体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网络架构等基本架构容。

信息系统总体架构有四种选择:完全集中、完全分布、“集中+分布”和私有云。大型集团(局级)公司采用完全集中,或完全分布的系统架构,都不能满足大型集团的应用需求;集团“私有云”目前还没有成熟的应用系统。因此,确定“集中+分布”的方式,是大型集团考虑信息系统总体架构时比较现实的方案,也是今后发展到集团私有云最有效的途径。要实现“集中+分布”的架构,最理想的方法是基于S O A的架构。通过分析大型集团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需求特点,本文研究了大型集团信息系统(基于S OA)的总体框架,包括表现层:集团集成门户;服务层:集团服务总线和集团数据总线;应用层:集团决策、集团人力、集团财务等应用系统;支撑层,集团网络系统。

由于完全针对中国特有的“政改企”大型集团(局级)的应用方案还没有。因此,选择大型集团的信息系统架构尤为重要,它是项目实施成功的关键。大型集团应用架构包括基础技术层(OS、DB、中间件)、业务应用层(集团财务、人事、资产)、决策管理层(领导决策、权限管理)和集成门户层。基础技术层除了网络管理、数据库、操作系统等支撑系统外,还包括用来解决异构系统、异构数据的中间件;应用业务层首先要满足大型集团“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基本功能;其次要满足集团领导决策和集团协同办公“点、面”结合功能;再次根据大型集团管控模式,要满足其他重点业务系统;集成门户层是将集团部门(如上级要求)专业系统和其他应用系统,通过集成设置,实现单点登录,集成应用。

集团会议系统 篇4

关键词:淮南矿业集团,煤矿,井下人员定位,集团联网,两化融合

1系统建设背景

为了加强对井下人员的有效的动态管理,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2010〕146号文精神,结合淮南矿业集团信息化发展规划,决定建立集团级的井下人员定位及集团联网系统。

2项目概况

该系统全面覆盖集团公司所属的所有生产矿、矿建项目部,所有入井人员均实现实时定位与跟踪。包括人员位置、 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限制区域出入时刻、 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轨迹等监测、查询、异常报警、路径跟踪、管理和紧急寻呼等功能。 在遏制超定员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领导下井带班管理、特种作业人员管理、井下作业人员考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系统架构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由淮南矿业集团公司确定,分为集团和下属矿2个层面,矿端主要是要求在井下建立独立的工业网络平台,采用德国赫斯曼交换机进行组环,定位分站及读卡器采用门禁式区域覆盖方式完成矿井下人员定位地面主系统和上下井口、大巷、采区、重要机电硐室口以及盲巷、采空区的定位信息采集点建设。在重要硐室口安装液晶信息显示牌和广播报警提示设备,在各矿人员入井井口设置显示大屏、维修工作站和验卡设备,实时记录、显示入井人员读卡信息,为入井人员提供标识卡更换服务。在矿端信息中心安装数据采集服务器、数据存储服务器、数据上传服务器。在集团计算中心机房搭建全局人员定位系统及联网系统平台, 下属矿井通过集团公司制定的数据传输规范生成数据,并且将数据传输至集团公司,再通过集团公司服务器上传至省煤监局。

4功能实现及创新点

该系统创下了很多淮南矿业集团信息化项目的记录,如信息化系统总投资规模,建设工期短和难度大,牵涉面之广等等。系统的特点及创新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了符合淮南矿业集团实际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质量标准化体系,采用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制定的统一数据传输标准,将10个不同厂家承建的人员定位系统数据整合在一个平台,消除各个厂家数据格式不统一的隔阂。

(2)矿端系统稳定性高,功能强大,传输平台稳定,处于全国一流水平。

(3)整个系统突出两大重要作用:一个是井下人员定位, 一个是人员考勤。在人员定位数据的基础上,根据各个矿井的实际情况,将所有人员入井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形成员工日报表、月报表,包括入井时间,井下停留时长,入井数等, 并且与矿人力资源系统相结合,形成完整的考勤报表。通过考勤功能来促进系统的使用。

(4)GIS矿图的使用。各矿的矿图整合在集团公司统一的GIS矿图平台,方便的查找和调取入井人员完整的出入井轨迹。

(5)为集团下属各矿建立了稳定可靠的工业环网,同时在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上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化系统建设经验。为下一步的信息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信息化平台。

5应用效果及案例

井下人员定位及联网系统自运行已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体现在入井人员的管理上,每天矿上有多少人入井, 在井下什么位置,停留多长时间,每月入井总数等,通过该系统可以方便的调阅与查找,极大地方便了班队的自主管理, 提高了管理水平。其次,对于跟班领导的动态监管,集团领导可以通过该系统方便的调取矿领导以及矿科区长的跟班带班情况。强化干部队伍的管理。最后,在事故抢险救援方面更是提供了最准确及时的信息,为事故的抢险、追查、责任认定提供有力依据。下面举几个具体的例子。

(1)2011年7月3日早班12:00左右,淮南矿业集团潘二矿1811(1)下顺槽掘进工作面发生冒顶,正在作业的10名矿工被困,事故发生后省市领导高度重视,市领导和集团公司领导坐镇现场,通过井下人员定位系统迅速确定10名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科学制定抢险方案,迅速调集抢险力量,全力组织抢险救援。仅用19小时就安全贯通了导峒, 为被困职工获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2011年12月9日夜班,新庄孜矿62110底板巷迎头在施工右帮锚杆时,发生一起底板蹬空垮塌事故,造成一人死亡。集团公司安监局、纪委、生产部、安全开采总院及新庄孜矿成立调查组,对事故进行了认真调查,通过调取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数据,查明了事故的经过和原因,认定了事故为生产性责任死亡事故,现场管理不到位。12月6日掘透被贯巷道至事故发生时,矿、队两级管技人员无人到现场检查。

(3)2011年11月13日,全国瓦斯治理现场会在合肥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出席现场会。在合肥会议现场,与会的领导通过井下人员定位联网系统准确的查找到淮南矿业集团谢一矿当时正在井下带班的矿领导黄志武,并且进行简短的交流。

集团工作会议报告 篇5

上半年xx集团各事业部表现非常突出,其中xx职业培训学校和xx招商加盟两个事业部以100%的业绩增长速度完成上半年业绩任务。

会上,xx集团董事长彭xx女士对21xx年上半年集团所取得的成绩做出了汇报,对下半年的工作安排做出了部署。

接着,xx运营总监黄xx女士发言,总结xx集团上半年取得的优异成绩,xx集团成功承办了《中华妇幼健康论坛》,并开展了2次大型的招商会议,xx职业培训学校成为xx省xx市就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至xx年7月底,xx职业培训学校上半年共培训学员800人以上,开班数达50期之多。

在完成目标任务的同时,各部门大力培养新进员工,促进公司新鲜血液的快速成长,各部门负责人表示,有信心,也有能力完成本部门下半年度业绩目标,保证公司xx年度业绩目标超额完成。

优秀员工是每个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在xx,这些优秀的人才,在提升自身的同时,也影响着身边的人,正是他们的存在,推动着xx的.车轮滚滚前行。感谢他们,感谢他们为公司所作出的贡献,不辞劳苦,任劳任怨。

会议最后由xx集团总裁梁xx先生作总结发言。梁总首先充分肯定了上半年各部门取得的好成绩,公司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金领家人们的辛勤付出!感谢xx家人给公司带来比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百三十的骄人业绩!同时,梁总对下半年的重点工作也进行了战略性部署,对集团关键部门提出明确的要求。下半年公司会全力支持各个部门的需要,保证全局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

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控制系统探讨 篇6

[关键词] 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管理控制系统

集团公司中控股公司和被控股的子公司都是独立的法人,作为独立的公司它们都有其各自的经营目标,这使得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面临严峻的挑战。从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而言,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重点是关注资金运动,目前国内针对此问题的研究多集中在集权与分权孰重的理论探讨以及具体的资金控制模式上面。本文认为,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控制研究应该贯彻系统性、动态性的技术路线,谋求一种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管理流程或模式,将所有围绕资金管理的策略与措施整合在一起。因此,本文将研究目标锁定在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控制系统上,力图通过应用管理会计学中的管理控制系统理论与方法(MCS),研究我国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问题。

一、集团公司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近年来,随着集团公司大量涌现,企业规模迅速扩张,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企业内部财务资金管理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出现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为:

1.财务信息传导失真,企业决策失灵

由于管理幅度宽、地域分布广等客观因素,以及下属单位出于各自的利益,有意提供虚假信息,使得集团高层决策者获取的财务信息不及时、不全面,决策失去科学性和前瞻性 。

2.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

问题主要表现为集团下属各成员公司的账上资金少数十万多则上百逾千万,造成大量资金闲置 、沉淀;而集团总部却又为筹集急需的小额资金而为难,资金在途时间少则二三天,多则一周,使资金需求总量不断攀升,资金的运行效率低下 。

3.预算流于形式,监控滞后无力

问题主要表现为资金调配的随意性大,使用混乱,占用不尽合理,挪用生产经营资金从事长期投资的现象屡有发生,导致现金流量不平衡,支付能力不足,靠借新还旧来维持经营;年末账面利润看似不少,但应收账款居高不下,不良资产有增无减,长期挂账,资金运作困难,时常难以支付到期的债务。

4.管理权限模糊,资金的“产出”不高

问题主要表现在集团总部集权过多时,容易出现子公司“不要钱,也不做事”的消极现象,影响理财积极性;而当下属公司分权过大时,容易出现资金调度失灵、管理失控,甚至滋生 滥用权力、挪用贪污的现象。无论哪种现象都会使资金的杠杆作用大打折扣。

资金管理对于集团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集团公司实行资金的统一管理,有利于发挥集团公司的整体优势,提高资金利用效率,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出现资金使用散乱的现象,而且可以利用闲散资金进行研究开发、对外投资等。另外,资金实行统一管理还有利于合理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集团公司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等因素,资金管理控制在整个集团公司管理系统中的地位,又进一步显现。

二、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改进的理论基础——MCS理论

近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的加剧和企业规模的扩展,西方企业界和理论界对管理控制系统(MCS)的建立和应用研究日益重视,认为管理控制系统是管理者影响组织中的其他成员以落实组织战略的过程,是实施组织战略的工具。20世纪80年代末,管理控制系统(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在欧美各国的成本管理会计领域里首次得到应用和推广,并被西方企业界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

从上图可以看出,管理控制系统的运行基础是企业的目标和为实现目标而制定的战略。战略计划为实施这些目标和战略做准备,在制定这个计划时要用到所有可获得的信息。责任中心同样要遵守许多规则和其他信息,它们运作的结果要进行测评和汇报。测评时将实际结果同计划相比较,以回答“运作是否令人满意”的问题。如果结果令人满意,就要对责任中心给予表扬或其他回报。如果表现并不令人满意,反馈的信息就会引发责任的修正和对计划的重新考虑。为此,国外理论界认为管理控制系统是“管理会计工具的逻辑整体,用于收集和报告数据信息并评价业绩”。它主要包括战略计划、预算控制、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四方面内容。也就是说,一个设计良好的管理控制系统能够帮助和协调决策过程,鼓励企业中的个体采取一致行动。

三、集团公司加强资金管理控制系统的框架设计

针对集团公司管理体制与机制的特殊性,本文提出一个重要观点,加强和完善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控制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一种系统性、动态性的控制模式。为此,本文将MCS引入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实践,重点是要将集团公司资金管理过程中的战略制定、预算编制、过程控制以及绩效评价等四个方面的关键内容有机结合,建立起一套专门针对资金管理的管理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基本框架如下:

1.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控制系统的目标

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目标其实就是企业理财的目标。究竟是应该追求利润最大化符合企业发展实际,还是要把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管理与发展的终极目标成为众多集团公司关注的问题。长期以来,利润一直作为企业理财惟一的核心,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的推崇。毫无疑问,盈利是企业存在的日的,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日的就是为了取得利润。但是利润在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强弱时,有时候并不能客观地揭示企业真实的盈利状况。从理财的目标看,现代企业理财的目标应该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因而理财工作的立足点就是如何使股东财富增加。从股东财务最大化的角度看,能准确衡量股东投资收益的指标不是利润,而是通过利润所转化的股东实际所得到的现金性收益。因此,现金性盈利占企业盈利总额的比重,就成为衡量企业盈利质量的标准,而努力提高现金流的质量与收益就成为理财的工作实质。

所以,本文认为,基于集团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断成熟,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目标应该屏弃传统的利润最大化目标,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作为指导日常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导向。

2.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控制系统的原则

(1)资金管理的三权分立原则

三权分立思想源于西方资本主义政体,体现了行政、司法、立法三种权力的制衡。公司制作为现代企业最有生命力最为典型的制度,其治理结构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思想。股东大会、经理、监事分别体现了决策权、行政权、监督权。在资金管理体制的设计上也提倡贯彻三权思想,使资金决策、运作、监督评价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今后,集团公司的管理体制必然反映社会化生产的特性,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实现管理和信息的透明化,则资金管理体制必然要求三权分立。

(2)全面资金管理原则

全面资金管理思想是指在资金管理的流程上强调全过程管理;在资金的运作上强调全民参与;在投资的效益管理上强调全面降低成本。资金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流程中有员工的参与,存在成本和费用的发生,实施资金全面管理战略就是从战略的高度全面管理资金。

(3)日常管理极限原则

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目标应该是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这一目标在实现的资金运动管理中可针对不同的责任主体做如下分解:利润最大化,成本费用最小化,风险最小化。这便是资金管理极限化思想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的体现。

(4)资产投资有偿原则

资金管理中难度最大的就是投资项目管理。从众多集团公司中广泛存在的争抢投资、不讲投资效益的现状而言,必须从机制上解决集团公司下级单位争投资争项目的问题。为此,应该在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控制系统中力推行投资和资产有偿使用,使下级单位在投资和资产的占用上不再免费,在成本的压力下杜绝低效无效的投资。

3.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控制系统运作的关键环节

根据管理控制系统理论,一套完整的管理控制系统需要涵盖战略制定、预算编制、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等四个重要部分。本文关于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控制系统的研究中,从关注资金流动的管理原则出发,重点分析系统运作四个关键环节:集团公司现金流战略、集团公司资金预算管理、集团公司资金运动集中控制以及资金管理效果评价。

(1)现金流战略选择

管理控制系统运行的第一步是根据战略目标制定战略计划。战略计划是一个决定组织将采取的方案和这一方案在接下来的一些年度内所需分配的资源数量的过程。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控制的首要关键环节是根据集团公司的资源条件、发展方向选择合适的现金流战略。因为资金管理的基本对象就是现金流动,从某种程度上看,现金流战略可以视作理财战略的核心。现金流战略是从属于企业战略系统的一个小分支,它的实施必须服从配合企业整体战略管理模式。现金流战略可以依据企业适应性战略模式的特点,划分为激进型、防守型和调整撤退型三种基本类型以及跨国经营环境下的现金流战略。集团公司在资金管理控制中,首先就是要根据经营环境和发展愿景,选择合适的现金流战略。

(2)资金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管理控制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控制方法,也是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集团公司的辖下众多子公司及二级单位,母公司通过预算编制、项目审批、集中结算、全面考核等管理环节,可以形成对下级单位资金运动的闭环控制,对保证资金安全的具有重要意义。

(3)资金运动集中控制

虽然管理控制系统是一套完整严密的系统,但是对于系统运做过程必须要建立起有一个集中控制的环节,作为信息交换的枢纽。事实上,无论是责任预算的形成、业绩评价以及激励都离不开资金集中运作这个关键点。众多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失败的案例表明,传统的企业资金管理理论和实践已难以适应企业集团经营管理的要求,探索新的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己迫在眉睫。集团公司采取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可以在统收统支模式、拨付备用金模式、内部银行模式、财务公司模式以及跨国经营的现金集合库模式中进行优选。

(4)资金管理评价指标选择

业绩评价系统属于管理控制系统中的一种结果控制系统。它由评价目标、评价对象、评价标准、评价指标和业绩报告几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业绩评价指标和标准的选择是关键问题。集团公司面向投资中心的资金管理主要采用投资报酬率、剩余收益、现金回收率、剩余现金流量等传统指标但是这些指标信息的采集、分析都基于企业财务报表(基于已发生的权责),反映的是企业的发生成本,没有考虑到股东投资的机会成本,因此很可能激励公司管理者的短期行为,忽视企业的长期价值的创造。而在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统驭下,集团公司资金管理实质上就是价值管理,资金的效果好坏就要看企业价值是否得到了增值。为此,本文力主将经济增加值(EVA)作为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效果的评价指标。

四、结束语

集团企业资金管理的办法和途径在企业界一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本文认为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比单体企业的资金管理更为复杂,其资金管理过程必须是一个闭环过程。从基本的管理逻辑角度分析,集团公司的资金管理过程,首先要有与企业发展愿景、使命、战略向适应的理财战略,这种战略可以归结到现金流战略上;其次,必须利用好全面预算这种重要的内部控制工具,以使得战略与具体的管理活动有紧密衔接;再次,在资金运动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个信息平台,采集、记录、分析、整理所有的资金流动信息,这样才能实现对资金流动的动态控制;最后,当资金运动结束,应该选择比较理论内涵先进、具有较好激励效果的评价指标进行事后评价,以验证管理策略的可行性和效益性。

参考文献:

赵振智刘广生等:成本管理会计,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年

集团企业网络费用报销系统设计 篇7

目前, 传统的手工报销方式存在以下问题:预算控制手段相对落后;报销速度较慢, 影响工作效率;数据重复处理, 财务工作量大;填单不规范, 审核程序多;信息不能及时反馈, 难以满足管理需求。

网络费用报销系统依托于Internet产生, 目的是达到员工报账及时、高效的要求, 员工可以随时随地提交报销申请, 繁忙的领导可以借助互联网, 利用数字签名方式, 随时随地实现审批。财务部门对审核无误的申请进行系统处理, 最后自动生成记账凭证。解决了传统报销方式下效率低下的问题, 是公司现有电算化系统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在运用上的一个有效补充。

网络费用报销系统具有以下优点:切实提升工作效率, 减少为报销产生的二次费用;完善内部控制, 基本避免审批过程中人为失误与错漏;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决策支持信息;严格预算控制费用, 财务工作制度化;实现跨部门配合协作, 降低员工操作难度, 提升企业竞争力;系统实时账务处理, 是财务电算化的重要补充, 实现数据共享, 达到信息统一的目标。

为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 加强业务流程与财务管理的整合, 网络费用报销系统能够直接从全面预算系统取数, 对经费预算进行控制, 报销数据自动导入核算系统, 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 实现整个预算工作的闭环管理。除此之外, 还能使决策者通过数据库的信息支持科学决策。

网络费用报销系统的需求包括:功能需求、性能需求、系统集成需求、运行界面需求和安全性需求。

功能需求又分为:主功能需求、辅助功能需求、扩展功能需求。主功能包括:预算管理、借款管理、报销管理、还款管理, 各类人员在系统中的各种业务功能, 是集团企业网络费用报销系统的核心部分;辅助功能包括:综合查询、个人信息管理、单据打印、财务信息发布等;扩展功能包括:系统初始化及维护、基础数据配置及修改、流程管理和权限管理等。同时, 系统留有接口, 可与预算系统、财务系统以及网银系统等进行数据交换。

通过网络费用报销系统与预算系统、账务系统、网银系统的数据共享和流程协同, 有效支持从预算执行、借款、报销、冲账到预算考核、分析的业务全过程管理。因此, 对系统集成需求也很关键, 涉及与预算系统、账务系统、网银系统、管理数据中心的集成, 同时还要预留与人力资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系统的接口。

网络费用报销系统根据集团企业的报销特点, 采用B/S模式和面向Internet/Intranet技术, 设计基于ASP.NET架构的网络费用报销系统。通过系统, 员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只要能上网, 就能够对自己的费用报销进行管理。由于报销系统的信息化, 使得费用报销方便快捷。

具体来说, 网络费用报销业务流程, 系统管理员要预先设定各项参数和业务流程, 并进行保存。之后, 用户登陆对各种单据信息进行录入, 其中包括所属部门、姓名、费用预算、报销、借款、还款信息等, 信息填完后提交给网络报销系统, 系统将这些信息流转到部门领导审核节点进行审核, 如果通过就进入下一环节, 若没有通过, 继续填写直至成功;接下来由财务审核, 未通过将继续进行信息录入, 通过就选择是否申请支票或汇票, 如果申请, 接下来就是进行出纳操作, 生成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凭证, 但如果否, 则直接进入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由系统通过网银支出、转账, 工作流引擎将单据信息进行变更 (如报销人待报销单据变为已报销、还款人待还款单据变为已还款) , 至此流程结束。网络费用报销业务流程如图1:

网络费用报销系统的详细设计, 是在对借款报销业务分析与预算管理业务关联分析的基础上, 设计系统的功能, 满足集团企业对借款报销信息化支持、借款报销业务功能和操作友好方面的要求。通过对主要业务分析, 系统最为主要的部分是借款、报销和还款, 其中:涉及预算管理、借款管理、报销管理、还款管理、综合查询等功能模块以及数据库的设定。梳理得到网络报销管理系统功能树: (见图2)

网络费用报销系统数据库的设计, 由于集团企业部门较多, 分支结构复杂, 需要处理的数据量庞大, 为了满足对系统访问速度的需求, 系统使用的数据库软件必须具有可靠性强和性能高等优点, 因此系统设计通常采用SQL server 2005。

SQL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 意思为结构化查询语言。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是一个功能完备的全面数据库管理系统, 具有性能高、稳定性强等优点, 此外, 该系统还能与报表、分析、集成功能相结合。

数据库的数据字典是存放在SYSTEM表空间中的一组表和视图结构。它们对任何一个用户都非常重要, 是数据库的核心, 它集合了数据库的所有信息。

集团企业网络费用报销系统的设计, 依据费用报销管理实际需求结合企业报销管理机制现状, 先后从系统业务的需求分析、系统软件的功能设计、系统功能的逐步实现, 对集团企业网络费用报销系统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设计。系统业务功能的设计,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同时也有一定的通用性。基于ASP.net的网络费用报销系统, 能够满足集团企业的主要功能需求, 显著地提高企业的费用报销的效率, 使得各级领导能够从繁忙的日常事务中抽身出来, 把更多地精力投入到管理决策工作中去。

参考文献

[1]薛华城.管理信息系统 (第三版) [M].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2]李晓黎, 张巍.ASP+SQL Server网络应用系统开发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2005

[3]李国超.航天企业网络财务费用报销系统设计与实现[D].南开大学

[4]何静, 俊川, 李新.基于EOS的网上报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0年第04期

[5]雷英静, 魏薇, 孙菁.基于.NET的网上报销系统设计, 甘肃科技, 2010年06期

三级视频会议系统在郑煤集团的应用 篇8

随着近几年河南煤炭系统视频会议二级网成功开通运行以来,参会的各级领导体会到了视频会议的便利、反应迅速灵活、节省费用支出等优点,省工信厅领导很重视视频会议未来的发展,曾多次对视频会议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同时明确提出要尽快把各煤炭集团和地市煤炭局要把视频会议三级网建好。郑煤集团三级视频会议系统由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通信分公司)、郑煤集团综合办公室、河南麦普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三方负责设计施工,已于前期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已经利用该系统多次顺利召开省煤炭工业管理局至集团公司至各个主力生产矿井的三级视频会议。

2立项背景及技术思路

2.1立项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明确指出把信息化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并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这“四化”同步发展。”河南煤炭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包括省煤炭工业局主会场和11个产煤地市煤炭局、7大煤业集团共18个分会场。

郑煤集团作为我省7大煤炭集团之一,已建成了万兆网络机房,与外地煤矿的广域网络(互联网接入)已经开通。为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节省办公经费,提高快速应变和部署能力,决定建设郑煤集团各矿至郑煤集团总部至河南省煤炭局视频会议三级网络系统。此系统的建成不但能实现远程会议、瓦斯监测联网、远程指挥和重大事故的远程协作救援等,还可以大大提高办公效率和完善事故应急反应机制,真正服务于煤矿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

2.2技术思路

一套完整的视频会议系统包括视频会议终端(又分为桌面型、机顶盒型、会议室型)、多点会议控制单元MCU(也称视频服务器,主要指在多媒体视频会议时协调及控制多个终端间的视频传输)、传输网络(包括数字专线网络DDN、虚拟专线网络VPN、ADSL拨号、光纤、ISDN拨号等)、网络管理软件[1]。为了更好地满足郑煤集团对视频会议的需求,实现与各煤矿都能同时召开视频会议,并能充分体现视频会议的优越性,使郑煤集团会议更加经济化、高效化,建议郑煤集团充分利用现有的SDH同步数字传输网,在该传输网络上建立一套基于分组交换H.323标准的视频会议系统,以符合自身发展的需要。

考虑到扩展性和性价比,采用IP方式H.323标准来构架整个系统,真正实现郑煤集团会议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该系统将具备郑煤集团召开三级网会议、集团与各煤矿局部会议、 各煤矿之间的会议、省厅到郑煤集团、省厅到各矿等各种会议的能力,大大提高郑煤集团的工作及会议效率,节省各种额外开销。根据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规范和省厅对视频会议的建设要求,郑煤集团公司主会场需要MCU、中心会议室音频设备、 中心会议室视频会议专用控制设备,各煤矿分会场需要视频会议终端、会议室音视频设备。

3关键技术及创新点

与郑煤集团网络完美结合。因为郑煤集团各矿的接入网络不尽相同,要求MCU必须兼容各种不同的传输速率,使各终端可通过自己的需求来灵活调整和改变通信速率,实现混合速率通信。MCU实现了多点实时、交互性视频会议功能。产品的集成度高。采用支持H.323框架的技术和产品,同时必须支持H.261、H.263、H.264、MPEG4、G.711、G.722、G.729等音视频压缩技术,以及H.239双路视频流技术,以符合现国际通信的主流。

4主要技术方案论证与确定

根据现有系统和网络,采用基于H.323协议的会议系统可直接完美的融入现有系统中并能有效提高系统的总体性能。 H.323视频会议标准是视频会议产品中最新的国际标准,是今后视频会议的发展方向。采用此种方式建立会议系统,可以简化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接入,提高系统稳定性,并方便使用,减少系统投资。

郑煤集团视频会议系统采用租用河南网通专用光纤线路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接。从新密市网通至郑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光端机出来一对2兆同轴电缆,接入至省厅会议系统专用路由器E1口中,再从该路由器接出一根双绞线,接入郑煤集团公司内部网络核心交换机3COM4007,从而和郑煤集团内部网络联通,为实现三级视频会议打下坚实的基础。

由于集团公司内部网络中运行有多个子系统,所以需要将视频会议系统和其他子系统通过VLAN(虚拟局域网)技术划分开,根据统一规划,将视频会议系统VLAN ID号定为50 , VLAN NAME定为SHENGJU, 再根据省 厅分配IP地址段 (10.23.0.*)实现集团内部视频会议系统的联网,而和全省煤炭系统的联网则通过路由器来来实现不同网段的互访。

5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视频会议作为网络时代出现的新型会议方式,以内容丰富的多媒体应用、便捷实时的使用方式、跨地域的远程交流、低廉的会议费用而极大地提升了会议效率和会议效果。随着煤炭工作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视频会议系统建设已成为煤炭系统现代化办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集团网络系统的建设已基本可以满足视频会议等多媒体业务的应用。因此,在煤炭系统专网上构建跨地区的高质量、高清晰度的视频会议系统,将极大地促进煤炭系统之间的沟通交流、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经费,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系统就我们郑煤集团公司来讲,在建成并投入运行以后,具体的社会经济效益可以体现在以下各个方面:首先在经济效益上,原来省厅召开一次会议需要提前下达通知,参会人员就必须放下手头工作,提前去省厅等,这样就造成派车、司机人员、住宿、餐饮、时间等方面的额外开销,会务费用很大,同样我们集团公司内部召开一次会议也是这样,各个生产单位也要付出这部分开销,这些费用最终造成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减少。召开视频会议就不一样了,只需要工作人员布置好会场, 参会人员只需从各自的办公室到会议室就行,大大减少了各方面的开销,甚至是零开销,简洁明快又及时。另外在社会效益放面表现更为突出,原来省厅召开一次会议只能是一两个人员参加,然后再层层转达,一项工作要很长时间才能开展,现在不同了,所有有关人员可以全部参与,一项决议可以直接到位,会议精神能够无偏差执行。这样同时又大大转变了领导作风,使领导有时间把精力放在实际的工作上来。可个分会场的建立使各地整合的煤矿也能够就近参加视频会议,加强了安全生产的监管又带动了科技进步,使先进的生产科技能够在各个层面上得到有效学习与普及。这比经济效益的影响更为深远。

6结语

该系统充分利用郑煤集团SDH同步数字传输网络,采用基于H.323协议的会议系统可直接完美地融入现有系统中并能有效提高系统的总体性能。H.323视频会议标准是视频会议产品中最新的国际标准,是今后视频会议的发展方向。采用此种方式建立会议系统,可以简化视频会议系统的网络接入,提高系统稳定性,并方便使用,减少系统投资。

该系统具备在规定条件和时间内完成所要求的功能的能力,能长期稳定地工作的特点。结构简单,连接点少,可靠性高。对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要求较低。系统启动快,系统掉电后再来电或网络传输中断后再恢复正常,系统恢复工作迅速。 故障率低,维护维修方便。

整套视频会议系统采用国际流行的ITU H.323通信标准, 承载的网络包括到省厅的2 M专线网、到本地矿井的IP局域网、到外地矿井的VPN互联网IP接入网。要求集团公司所采购的MCU具备混速功能,以保证会议画面和声音的质量效果。

系统采用以MCU为中心辐射各个会场电视会议终端的星型网络结构。整套系统由郑煤集团总部1个主会场和7个分会场组成。郑煤集团主会场采用一台Sony PCS-1P高级终端设备和一台Sony PCSA-DSB1S双流模块。其他矿井分会场选用PCS-11P。在郑煤集团的网管中心安放一台MCU(多点会议控制单元),用于对全网终端的控制,实现多点、点对点会议。为使系统更为稳定和可靠,且使H.323标准发挥更强大的会议管理功能,我们采用电信级MCU设备RADVISION INVISION12, 该系统可满足视频会议方面的各种要求,使郑煤集团的各种会议、远程培训、远程指挥、瓦斯监测连网等一系列业务发挥的淋漓尽致。

企业集团财务预警系统构建初探 篇9

一、财务预警内容

财务预警内容包括预警分析与预警对策。预警分析,是对企业进行分析与评价,并由此做出警示的管理活动,而预警对策是对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大危机的早期预兆进行随时矫正与控制的管理活动。

(一)财务预警分析的内容

1. 监测。

监测是财务预警活动的前提,是以企业重要的生产经营环节为监测对象,即最有可能出现财务危机或企业财务状况,具有举足轻重的活动环节与领域。监测任务之一是过程监测,即对监测信息进行处理(整理、分类、存储、传播),建立信息档案,这个信息档案中的情报为整个财务预警管理分享,它将监测结果的信息处理准确及时地传播到财务预警下一环节。监测工作手段是应用科学的监测指标体系并实现程序化、标准化、数据化。监测活动的主动对象是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领域中那些具有表征性的指标。

2. 识别。

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可确立在企业活动中已发生的危机的趋势。识别的主要任务是应用“适宜”的识别指标判断哪个环节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财务危机。所谓“适宜”,是针对本企业基本情况和经营趋势而建立起来的识别指标,它既不是简单的企业自身经营绩效的历史纵向比较,也不是简单的同其他企业经营状况的社会横向比较,而是在横向纵向比较的双重评价之下,针对企业经营实力在特定发展趋势下应该实现的绩效和实际结果的比较,结合外部企业环境,来综合判定企业是否发生或即将发生财务危机。危机的识别是财务预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3. 诊断。

对已识别的各种危机,进行成因、过程的分析和发展趋势预测,已明确哪些现象是主要的,哪些现象是从属的。逆境诊断的主要任务是在诸多矛盾现象中找出主要矛盾,并对其成因背景、发展过程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准确的定性、定量描述。

4. 评价。

对已被确认的主要逆境现象进行损失性评价,已明确企业在这些财务危机的冲击下会继续遭受什么样的打击。财务危机评价的任务:一个是进行企业损失评价;二是进行社会损失的评价,包括经济损失和社会波动的后果的评价,如配件产品低劣既能导致联营企业产品的低劣,又能诱发其他企业的仿效或社会对商品质量的不信任。这些社会后果最终都会作用于企业的财务能力。

5. 监测、识别、诊断、评价的关系。

监测活动是财务预警的前提,没有明确和清晰的监测信息,识别、诊断、评价这三个环节的活动就是盲目的,甚至是无意义的。识别活动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对潜在财务危机的判别使企业能在繁杂多变的现象中确立预警工作重点,也使诊断和评价活动有明确目标。诊断活动和评价活动是技术性的分析过程,通过对主要财务危机的成因与过程分析,以及逆境损失后果的评价,使企业在采取预控对策和危机的后期处理时有科学的判识依据。

(二)财务预警对策的内容

财务预警系统的活动目标是实现对各种潜在的财务危机进行早期预防与控制,并能在严重的财务危机形势下,实施必要的弥补措施。它包括组织准备、日常监控、危机管理三个活动阶段。

1. 组织准备。

其目的在于为预警对策活动提供有保障的组织环境。组织准备有两个特定任务:一是规定预警管理系统的组织结构包括机构和职能设定,以及该组织的运行方式;二是为财务危机状态下的危机管理提供对策库。组织准备活动服务于整个预警系统的组织管理过程。

2. 日常监控。

日常监控是对预警分析活动所确定的主要潜在财务危机现象进行特别监控与控制的管理活动。由财务预警所确立的潜在危机现象,往往对企业全局有重大影响作用,因而要及时采取对策和进行跟踪监测。同时,由于逆境现象是发展的,甚至是难以有效控制的局势,所以,在日常监控过程中还要预测逆境现象未来发展的严重程度及可能出现的危机结果,已防患于未然。因此,日常监控近期活动有两个主要任务:一是日常对策;二是危机模拟。日常对策即对逆境现象进行纠正活动,防止该现象的扩展蔓延,逐渐使其恢复到正确状态。危机模拟,是在日常对策活动中发现危机现象难以迅速有效控制时,对可能发生的企业危机状态进行假设与模拟的活动,以此提出对策方案,为进入更严重的危机阶段做好准备。

3. 危机管理。

危机管理是指日常监控活动无法有效扭转的潜在财务危机变为现实的危机时采取的行动。财务危机管理是一种例外的管理,是只在特殊的情况下才采用的管理方式。在危机处理阶段,企业必须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危机的控制,而不是正常的生产经营,此时必须有专门的危机计划、领导小组和应急措施。预警系统的功能是希望尽可能地避免进入危机管理程序,而将危机化解于潜伏阶段,但它必须具有的功能是在危机变为现实的时候也能够提供相应的对策。

二、财务预警的基本程序

(一)寻找财务预警的警源

警源指警情产生的根源,财务预警的警源包括外生警源和内生警源。外生警源指来自外部经营环境变化而产生的警源;内生警源指企业内部运行机制不协调而产生的警源。

(二)分析财务预警的警兆

警兆指警素发生异常变化时的先兆。在警源的作用下,当警素发生变化导致警情爆发之前,总有一些预兆或先兆。财务预警的警兆,是伴随着现金流量状况恶化的一些财务先导性指标或迹象。分析财务预警的警兆,是财务预警系统的关键一环。从警源到警兆,有一个发展过程:警源孕育警情———警情发展扩大———警情爆发前的警兆出现。财务预警的目的就是在警情爆发前,分析警兆、控制警源、拟定排警对策。

(三)监测并预报警度

警度指警情的级别程度。财务预警的警度一般设计为五种: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巨警。警度的确定,一般是根据警兆指标的数据大小,找出与警素的警限相对应的警限区域,警兆指标值落在某个警限区域,则确定为相应级别的警度。例如,为了监测企业的债务情况,设置资产负债率为警兆指标。设置的警限区域为:当资产负债率小于10%为无警,10%—30%为轻警,30%~50%为中警,50%~70%为重警,70%以上为巨警。当某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的实际值为58%,则为重警。

(四)建立预警模型

预报警度有两种方法:一是定性分析的方法,如专家调查法、特尔斐法、经验分析法等等;二是定量分析的方法,包括指标形式和模型形式。模型的形式,一般是建立关于警素的普通模型,并作出预测,然后根据警限转化为警度。

(五)拟定排警对策

预警的目的,就是要在警情扩大或爆发之前,采取排警对策。从而有效地寻找警兆,通过分析警兆、测定警度,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排警对策。监测财务风险和危机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和危机。当实际警情出现时或实际警度已测定时,人们的注意力不再是“财务预警系统”,而是“财务排警对策研究”。

三、财务预警的方法体系

(一)建立预警信息系统

预警的主要依据是信息,因而必须建立灵敏的预警信息系统。预警信息是原始信息向征兆信息转换的结果。一个完善的预警系统需要有遍布全国及海内外的信息网来进行支撑。通过信息网,进行信息的搜集、统计与传输。

(二)建立预测系统

预测系统的功能是进行必要的未来预测,主要包括对现有信息的趋势预测;对相关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行预测;对征兆信息可能结果进行预测;对偶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作用蜂期以及预期影响进行预测。

(三)明确预警指标体系

预警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使信息定量化、条理化和可用化。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不同类型的行业,预警系统的指标体系会有所不同,但最重要的是要选择重点指标、敏感指标,以便预警指标体系能真正反映企业所面临风险的实际情况。

(四)制定预警准则及方法

预警准则是指一套判别标准或原则,用来决定在不同的情况下是否应当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程度的警报。预警准则的设置要把握尺度,不可过松或过紧。

预警方法主要包括指标预警、因素预警和综合预警三种方法。指标预警是指根据预警指标的数值大小的变动来发出不同程度的警报。假设要进行警报的指标为X,可将其划分安全区、预警区、危机区三个区域,然后规定安全区、预警区、危机区的临界值,实际值与临界值相比确定预警指标所处区域,从而判断企业面临风险的程度。因素预警是指具有破坏性的危机既存在可计量的因素,也存在不可直接计量的因素,对可计量的因素,可以采用指标预警的方法,对于不可计量的致错因素,则应采用因素预警法。因素预警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当风险因素X出现时发出警报;另一种是当风险因素X不出现时不发出警报。这是一种“非此即彼”的警报方式。将指标预警方法与因素预警方法结合起来,把诸多因素综合进行考虑,可以得出一种综合警报模式。

(五)建立预警对策系统

预警对策系统为各种程度的财务危机事先准备好应急对策或思路,一旦发出警报,则根据预警信息的类型、性质和警报的程度调用相应对策。一般地,预警对策系统中的对策大多是思路性、提示性的,目的在于当发出警报时决策者不至于手忙脚乱、忙中出错,指导企业按照预警对策系统的提示去寻求具体的实施方案。

总之,系统的构建和维护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在财务预警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有效的系统维护是保证有效的财务预警的基础,这本身也是财务预警系统设计时应当考虑的问题,也会引发财务预警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改进设计。在此过程中,应当注意的方法有:及时地更新预警信息库,补充新的信息,删去陈旧的、被证明是错误的信息;如何定期对预测系统、预警准则、预警对策系统进行修正、完善;如果出现误警或漏警,如何深入分析其原因。一般地,由于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误警和漏警在所难免,但如果频繁出现误警和漏警,便属于不正常现象,一般可推定预警系统的方法有技术性缺陷存在,应予以修正。

摘要:企业集团财务系统构建预警的目的,就是要在警情扩大或爆发之前采取排警对策。从而有效地寻找警兆。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有利于分析警兆、测定警度、监测财务风险和危机,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并能在严重的财务危机形势下,实施必要的弥补措施。对于财务预警体系,应及时更新预警信息库,补充新的信息,删去陈旧的及错误的信息,定期对预测系统、预警准则、预警对策系统进行修正、完善,以杜绝出现误警或漏警。

集团企业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研究 篇10

数据交换平台主要是异构异地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平台, 信息交换过程中交换平台是一个中间件, 通过编程把数据从业务系统中提取出来, 再送到数据交换平台。利用数据交换平台使开发过程中不需要关注数据各式转换、消息的传输、数据路由等, 只需要关注与业务本身的数据处理部分。

1 部署数据交换平台

1.1 数据交换平台分类

数据交换平台有两种:一种是业务性平台 (分公司平台) , 担负着与信息系统的数据交互和与数据中心的数据交换;另一种是交互性+业务性平台 (总公司平台) , 实际上它相当于一个数据交换中心+分公司平台, 它不仅担负着与总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数据交付, 还要负责从各个分公司平台获取文件以及向各个分公司平台发送数据的任务。

1.2 数据交换平台部署

1.2.1 平台程序文件访问权限

数据交换平台的程序文件存放在DataExchangePlatform文件夹下面, 将该文件夹复制到服务器硬盘上复制完成后, 对DataExchangePlatform文件夹属性进行设置:

给平台中的DataExchangePlatform文件夹添加用户访问权限。选择新建立的FTP用户名, 添加此用户, 并设置完全访问权限。

1.2.2 创建FTP虚拟目录

当数据交换平台程序与系统处于不同的服务器上时, 需要创建一个虚拟目录, 这个虚拟目录指向平台数据交换文件夹如“C:DataExchangePlatformFTP”, 此时的系统端也是指向该虚拟目录。

当数据交换平台程序与系统处于同一台服务器上时, 需要建两个虚拟目录, 一个用于数据交换平台, 一个用于系统, 指向的路径都是数据交换平台文件夹。

1.2.3 为虚拟目录添加权限。

(1) 在创建的虚拟目录上创建的FTP用户权限, 将权限设置为完全控制。

(2) 面权限设置成功, 可以对虚拟目录进行浏览。

1.2.4 配置文件设置

配置文件有三个文件组成:

(1) Config.xml文件的设置

该文件主要是对数据交换平台运行时, 需要执行的进程参数配置, 共有八个进程标识。

根据数据交换平台与系统的部署位置不同, 对该文件的参数配置要求也有所不同, 当数据交换平台与系统分别部署在不同的服务器上时, 只需要配置config.xml文件中的中心解析配置文件节点参数、中心同步分发文件节点参数、中心解析执行文件节点参数和中心二次分发文件参数, 将其他四个节点参数配置项删除;当数据交换平台与系统共用一台服务器时, 需要对config.xml文件的所有节点参数进行配置。

config.xml的八个节点参数设置说明:

1) 上传配置文件参数

2) 回写业务文件参数

3) 解析回执文件进程参数

4) 同步业务系统进程参数

以上四个节点是系统端config.xml文件的节点。

5) 中心解析配置文件

6) 中心同步分发文件

7) 中心解析执行文件

8) 中心二次分发文件

以上四个节点与平台中心处于同一服务器上, 如果数据交换平台所在服务器没有系统, 则config.xml文件中只有这四个节点。

(2) ConfigSystem.xml文件配置

配置文件主要是定义业务系统参数, 这些参数设置好后分配给各个业务系统使用。有系统唯一标识 (GUID) 、业务系统解析平台传递过来的配置文件服务器地址 (ftpServer) 、用户名 (ftpUser) 、密码 (ftpPassword) 、虚拟目录名称。

ConfigSystem.xml文件只在平台所处的服务器中存在。

GUID:系统的唯一标识符。可以用Virual Studio中的GUID生成工具生成, 每个GUID都不重复;

ftpServer:系统所处服务器IP地址;

ftpPort:系统所处服务器端口号 (默认21) ;

ftpUser:系统所处服务器上新建FTP访问用户名;

ftp Password:系统所处服务器上新建FTP帐户密码;

Destination:FTP虚拟目录。

(3) ConfigDatabase.xml文件的配置:

该文件主要是定义业务系统数据库参数, 这些参数是安装系统时定义的数据库地址、数据库名称、数据库用户名、数据库密码, 它是系统分公司数据库配置文件。如果集团化平台数据独立存在于服务器上, 需要将该文件删除。

该文件节点的说明如下:

GUID:系统的唯一标识符, 且要与上面平台中的GUID保持一致;

sql Server: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地址;

Sql DataBase:系统在数据库中的数据库名;

sqlUserName:SQL Server身份验证模式下的数据库用户名;

sqlPassWord:SQL Server身份验证模式下的数据库访问密码。

1.3 启动数据交换平台

当环境和配置文件的参数都正确设置完成后, 执行DataExchangePlatform文件夹下面的DataExchangePlatform.EXE程序文件, 启动数据交换平台。

当有数据交换的时候, 平台程序将自动进行处理, 可将该程序放入系统启动项中, 启动服务器时, 可自动启动数据交换平台程序。

2 数据交换平台工作状态

要实现各信息系统之间的正常业务数据的交换, 就必须要保证各信息系统所在服务器上数据交换平台DataEchangePloatform.exe程序处于运行且激活状态。

(1) 数据交换程序处于运行状态主要体现在DataEchangePloatform.exe。

(2) 数据交换平台处于激活状态, 主要体现在DataExchangePlatform.exe在桌面任务栏中找到, 并能够双击打开程序界面。

2.1 服务器不可远程登录

通常情况下, 服务器不能够被远程登录, 这一方面可以降低成为“肉鸡” (被黑客植入病毒的机器) 的风险, 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保证服务器中数据的安全。如果数据交换平台在这种服务器环境下运行, 那么只要保证数据交换平台在当前登录用户的进程中处于运行状态, 在任务栏中处于激活状态即可保证数据交换平台的正常工作。

2.2 服务器可以远程登录

然而, 在很多情况下, 由于很多特殊情况下需要服务器被用户远程登录, 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对数据交换平台的正常工作造成很大的障碍, 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有以下解决办法保证平台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 DataExchangePlatform.exe程序从用户的启动项中取消; (2) 管理员账户登录系统时, 确保数据交换平台DataExchangePlatform.exe处于执行且激活状态。

3 数据交换平台内容

⑴安全通道:首先需要在数据交换平台和各个信息应用服务器之间建立安全通道, 保证只有数据交换平台和各个信息应用服务器之间进行安全连接和数据交换, 各个信息应用服务器之间和其他所有情况不能连接, 安全通道的建立建议使用Windows内置的IPSec (1P Security) 。IPSec用于提供IP层的安全性。由于所有支持TCP/IP协议的主机进行通信时, 都要经过IP层的处理, 所以提供了IP层的安全性就相当于为整个网络提供了安全通信的基础。

⑵各部分连接:在安全通道的基础上进行数据交换平台服务器和信息服务器的各部分连接和之间的数据交换, 其中连接包括:文件连接, 数据库连接, 代理连接。数据交换平台各种连接器。

⑶文件连接器、数据库连接器:各个信息服务器提供FTP服务和数据库连接服务, 数据交换平台做为所有信息服务器的客户端使用FTP进行文件的上传和下载, 使用数据库连接进行数据的查询和处理, 完成文件和数据的交换。

⑷代理连接器:各个信息服务器安装数据数据交换平台的代理服务, 提供Socket连接方式, 数据交换平台通过代理连接信息应用程序, 实现对各个信息应用程序之间的调用和数据交换。信息应用程序通过代理实现触发和连接数据交换平台等操作。

⑸队列连接器:队列连接是和基于消息处理的队列管理组件建立消息队列的连接。队列可以分离数据交换平台和各个信息应用程序, 使其不必同时运行。队列支持同步和异步的处理机制, 实现快速可靠的通信。

⑹数据路由:采用“一次抽取, 并发路由”的机制, 目的是为了减轻对数据源如数据库的压力, 同时也提高处理的性能。方便集中处理后的数据根据路由条件, 并发地将结果路由到分布的数据目标中, 如目标库表、消息队列等。

⑺运行监控:记录每个任务的明细, 包括开始运行的时间、每个任务执行所用的时间、每个任务执行的明细。如果有意外, 记录意外的详细信息, 包括意外产生的原因、相应的意外处理、保存意外数据的记录文件等。

⑻管理程序:创建和维护数据交换平台的运行环境, 提供可视化的连接配置维护并发布到各个信息应用程序中。

4 结语

上一篇:法律漏洞分类研究下一篇:乡土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