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新

2024-06-13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新(精选六篇)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新 篇1

一、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是自主创新的前提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使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 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事物或关心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家也认为:“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习, 观察力敏锐, 记忆力增强, 想象力丰富, 会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地学习, 表现出个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 作为数学教师, 应针对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特点, 采取相应措施, 用教师的言行、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情感的投入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设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 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热情。例如, 在教学“乘法意义”时, 出示这样一题:“看哪些加法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 再写出来?”其中有一算式为:5+5+5+5+3, 练习时, 有的学生改写成5×4+3或5×5-2, 还有的改写成6×4—1, 我表扬了这些同学敢于大胆创新。不料有个男生站起来理直气壮地说:“老师不应该表扬他们, 因为他们没有好好看题目要求。”其中一个受表扬的学生马上承认说:“题目是让我改写成乘法算式, 我们写的是乘法和加减、减法混合算式, 所以不对了。”另一个学生说:“要是把书上的‘改写成乘法算式’换成‘改写成简单算式’就好了。”这一矛盾冲突使我喜上加喜, 立即展开讨论, 创新性地把一道题改成两个要求不同的题, 培养了学生多向思考能力, 为他们不畏权威的勇气, 认真审题的习惯, 一丝不苟的探究热情, 勇于创新的精神而感到自豪。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 是自主创新的保证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 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开发。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情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是激发学习动机, 发挥创造能力的有效因素。教师应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堂氛围, 使学生形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形成一种以创新精神吸取知识的心理趋向。陈旧的、传统的教育思想, 把教学过程只看作知识传递的过程, 把学生当作录音机、录像机, 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无法体验愉悦之情。为此, 在数学教学中, 我们要把期望带给学生, 尊重、理解和宽容学生, 创设融洽、民主、平等的数学教学氛围, 只有在轻松愉快的情绪氛围下, 学生才能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让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尝试的过程中来, 从而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挖掘他们的创新潜能。

例如, 在教学“圆面积公式推导上”时, 开课前, 先让学生猜两个谜语。第一个是“草地上来一群羊 (打一水果名) , ”这个谜底学生费了好大功夫才猜出来是草莓 (“草没”的谐音) , 然后接着又说一个谜“又来了一群狼 (打一水果名) ”。这个谜同学们一下子就猜到是杨梅 (“羊没”的谐音) , 这时老师不失时机地询问学生:为什么第一谜语猜了好久才猜出来, 而第二个老师一说出来, 同学们就猜对了。经过这样的猜谜游戏不仅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也让学生明白了一个道理:解决第二个问题是因为有了第一个问题做基础, 从而让学生从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已知面积公式推导中去思考圆面积公式推导方法。教学中, 教师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不硬将学生的思维纳入自己的思维轨道, 而是积极创设条件千方百计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猜测、想象、类推, 从而使他们的思维向独特性和创造性方面发展,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引导学生质疑问难, 是自主创新的钥匙

“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是爱因斯坦从事科学研究的宝贵经验。俗话说:“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常有疑点, 才能常有思考;常有思考, 才能常有探索, 才能常有创新。学生质疑问难是其主动参与、自主学习与探索精神的生动体现,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在数学教学中, 不妨多给学生一些时间, 引导学生向老师、向课本提出质疑, 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 帮助学生释疑, 让学生掌握“提问题”的方法, 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让充满幻想的学生无拘无束地敢疑、敢问、敢创新, 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例如, 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 学生会提出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课堂中让学生质疑提问, 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又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养成了质疑问难的习惯。通过质疑问难, 小组讨论, 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创新意识得到有效培养。

四、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是自主创新的源泉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新 篇2

说明文是中学教材中很重要的一种文体,占整个教材内容的比例较大,从社会实际使用价值来看,这种文体的文章越来越重要。因此教会学生会读、善读说明文很有必要。

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较容易有兴趣,但真正学会阅读说明文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特别是要学会自己学习说明文那就更不容易。学生在常用的说明文教学的模式下很难培养出兴趣,更不必说能提高阅读能力。事实上传统型的说明文教学已不适合今天说明文教学的需要,它只是教给学生说明文的有关知识,而不是教给学生关于说明文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学生既然没了兴趣,也就不可能培养出较高的阅读说明文的能力,甚至会产生厌倦阅读说明文的情绪。笔者根据多年来对说明文阅读教学的探讨,认为要使学生喜欢阅读说明文、善于阅读说明文、能独立阅读说明文,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从说明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入手,教给学生说明文的基本知识,让学生认识说明文的基本特征,使他们明确说明文阅读的基本要求,掌握说明文阅读的基本步骤。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紧紧扣住教材,把说明文阅读的基本知识贯穿于每篇文章之中。初中说明文教学的重点在初二,实际上在此以前,学生在初一年级时已接触过说明文,对说明文的知识已经有一定了解。因此教课文前先布置一下预习,让学生考虑谈一谈以前学过的说明文内容上说明了些什么,使用些什么方法进行说明的,按什么顺序说明的,作者围绕中心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说说你认为文中用得最准确的词语有什么作用。然后在课堂上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后让学生阅读要教的课文来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说这些问题解决了,要学生也学会这些课文了。这样教完一篇又一篇课文,学生就逐步掌握了说明文的阅读基本步骤,并养成了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2.努力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课本入手,适当选用课外材料。一般来说学生对科技说明文较容易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选用较浅易的有一定趣味性的说明文作为切入口。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知道所要阅读的文章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针对不同的文章提出不同的要求,根据文章的特点给学生设计一到两道题让学生思考、分析、理解,所设计的题目,既要符合文章内容的特点,又要符合文体的阅读要求,使学生进入“跳起来摘桃子”的激励状态中。经过反复多次的训练,就可以让学生在趣味获得过程中掌握、运用说明文的阅读规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阅读的方法。

3.教会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引导学生从一般规律中发现特殊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篇说明文,除了从文体特点上看应了解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层次,还应能理解文中的一些语句的含义、理解一些比较重要的概念,特别是有的介绍科技知识的说明文中常出现一些新概念需要学生理解掌握。解决这些问题,在指导过程中我是这样尝试的:解决学生的畏惧心理。学生对从未接触过的较难理解的说明文既有新奇感又有畏惧感,阅读这样的文章要激发的兴趣来解决学生畏惧心理,让学生有急于尝试的感觉;教给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步骤。如句子内容的理解,可以先找出需理解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然后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因为任何材料都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找到了该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后,辨别该句子与所在层次或全文中心的关系,再根据层次或文章中心内容来理解;文中概念的理解也要先找出文中对这个概念阐释过程的位子,然后对这些内容进行概括、理解。如20无锡市中考阅读题中关于植物生长过程中左旋、右旋的理解,不少学生硬是从图示中用顺时针和逆时针的辨别去理解以致出错,事实上这种方法也无法正确理解。其实,在试卷提供的材料中有几句话:“有两种攀援植物的始祖,一种生长在南半球,一种生长在北半球。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空间,使其生长发育得更好,它们茎的顶端紧紧随时朝向东升西落的太阳。这样,生长在南半球植物的茎就向右旋转,生长在北半球植物的茎就向左旋转。”细细考虑这几句话,那么左旋、右旋到底是怎样的就清楚了。至于文中陌生的与文章内容理解无多大关系的概念可以放到课外去理解,不必硬根据文章内容去理解,否则就会出现钻牛角尖的情况,被这种概念造成解题的心理压力。即使是说明对象的把握,也必须指导学生一定的方法,否则容易出错,因为学生的理解能力是有差异的,掌握了一定的方法,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也就能正确理解了。学生有了一定的兴趣、掌握了一定阅读方法的基础,也就为喜读、会读、会读、善读说明文,独立完成说明文的阅读成为可能。

4.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到的阅读说明文的知识、技巧、能力的机会。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得到满足感、成就感,得到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进一步熟练运用学到知识的能力,熟能生巧,在运用中发现新的规律,进而达到创新式地阅读说明文的目的。要注意的是选择训练材料时,教师要选用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有一定趣味的、难度适中的文章,设计有针对性的系列化的练习题进行训练。让学生在训练中把不同的文章进行比较,逐步掌握多种不同的特点说明文,在这些训练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全过程的参与设计、指导、点拨。如关于说明文开头文字的作用理解,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来归纳出说明文的开头形式从表达方式上看有三种:叙述性文字、议论性文字、说明性文字。理解这三中开头应以学生懂得说明、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相互关系、在不同文体中的主体地位为前提,学生必须明确在说明文中,以叙述性文字作为说明文的开头,一般情况下主要是为了引出说明内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以说明性文字开头,一般是概括说明文章的中心内容,总领全文;以议论开头,一般是引出议论内容,揭示说明对象的意义等。像说明文中引用材料的作用理解、说明文的结尾形式的作用常可以知道学生通过用比较去理解。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性学习 篇3

所谓“自主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自主意识,是指学生对自身在学习活动中的地位、责任、需要以及心理状态的自我意识,它是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和动力。学生不是无条件的存储器,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努力,才能转化为他本人的财富,没有学生的思考和记忆,没有学生主动的努力,他们对知识的完全掌握就无从谈起。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和认知的主体。然而,学生的自主意识并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及他人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来看,学生有自主探究和创造的潜能,自主性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它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主体性人格培养,让学生通过掌握自主性学习的方法,最终实现对知识的掌握和问题的解决。现代教学理论也告诉我们: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并非一味地把外在的学习方法强加给学生,而是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形成自己鲜明的学习风格。教师的学法指导要体现针对性和民主性的原则。要针对化学学科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学习方法指导。同时,还要注意化学学习方法的训练,以此促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化学思维能力;促使学生动手,提高化学实践操作能力;促使学生动眼,提高化学观察能力;促使学生动口,提高化学综合表达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让他们挺起胸膛走路,满怀信心做学问。

二、指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自主性学习的内容,包括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制订学习计划,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自主检测和评定学习结果,自主补漏和矫正。由于这些学习活动既不会使学生自发地产生学习愿望,也不会使他们知道该怎样去做,即使自己做了,也不一定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因此,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

1.自学指导预习又称“尝试”,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新的学习内容先进行探究的教学阶段,它也是学生自学活动的开始。由于学科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定义、规律比较复杂,如何预习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预习指导上,教师要指明前进的方向和路径,避免学生走弯路。如:物理性质学习法:全面描述→个性概括→作用意义→联想;化学性质学习法:性质阐述→理论解释→实验证明→作用意义→联想;化学概念学习法:分析→内涵外延→应用→联想;化学原理学习法:阐述→根据→作用意义→联想;化学实验学习法:原理→装置→操作→现象→结论→作用→联想。教师应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易读、明了,能起到指导他们自学的提纲。例如“气体制取”的教学,自学提纲可以设计为:该气体的物理性质,该气体的制法原理,装置特点及原因,收集方法及原因,尾气处理方法,变化制法,检验及其方法,类似气体。这样把较为复杂的课本内容提纲挈领地加以归纳,学生易懂易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学生自习时,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督促学生学习,维护课堂程序,及时表扬,个别辅导,指出学生的不足,巡回点拨,诱导启发,了解和掌握学生自习情况,关注中下等水平学生,详细分析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提出最优化的对策和方法,进行“二次备课”,等等。

2.课堂上的自由讨论,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多向交流、切磋反思,使全体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求得比较正确、系统、深刻的认识的教学阶段。操作中教师要变教为导,少教多导,创设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要发扬教学民主,多给学生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允许学生提出不同意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要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教师还可以从定向点拨、启发思维、转换点拨、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联系迁移、激将鼓励等方面下工夫,为创立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搭桥铺路,争取实现由“教师”向“导师”转化。

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该努力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共同特征和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学法指导。学法指导中要突出“学”“思”“乐”三字,即让学生“会学”“会问”“乐学”,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不断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与强化。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新 篇4

一、引导学生了解教材的特点

了解课本其特点, 对于学习十分重要, 能使学生领悟课改精神和课标要求, 转变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 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

不同学科特点不同, 同一学科不同单元的特点也不一样。《思想品德课》课本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 引领学生塑造健全人格, 促进学生思想素质发展。

如在内容的选取上, 尽量选取思品课学科知识与思想教育价值的相结合, 鲜明地进行主流价值引导, 为此, 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知识与人格培养相结合的素材, 必须做到开展好活动内容, 利用教材的活动设计引领学生主动搜集资料、寻找答案、澄清概念、领会知识的意义, 实现思想政治素质的自主构建。

2. 以生活为基础, 以学科知识为支撑构建知识体系。

如教材的编写注重用有意义的案例来呈现问题, 提供问题发生的情境和分析问题的思路, 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 建构知识;注重认知工具的给予, 注重信息资源的扩展和更新, 注重学生生活逻辑的主导, 使内容的呈现与活动设计融为一体, 即内容活动化, 活动内容化。

3. 课本的呈现方式直观、开放。

如课本选用富有情节的实例或案例呈现问题, 营造和创设解决问题的各种情境, 并配以解决问题必备的相关知识, 以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强化知识;同时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 设计一些探究、讨论等小栏目, 以倡导符合新课程理念的开放互动教学方式、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使学生的学习或依托案例学习, 或基于问题学习、活动学习、调查学习, 实践学习等等。

4. 课本语言简明朴实、图文并茂。

如配以丰富的数字、图表、图片和漫画烘托主题, 将重要的知识点尽可能以直观明了的形式展现出来, 以便于学生观赏、阅读、理解和把握。只有了解了各自的特点, 才能充分利用课本资源, 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因此, 每个模块教学的第一堂课, 不妨花点时间向学生介绍课本的特点, 以便学生在学习中更主动地利用课本、投入学习。

二、指导学生把握阅读技巧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而我们的阅读不仅仅是要获得知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阅读来提高阅读能力, 学会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资料等。每个学生都会阅读, 但只有真正读懂教材, 掌握了阅读技巧, 能正确提取、分析出信息, 能称得上懂阅读、会阅读。

阅读政治课本除了了解前面的特点外, 还需要引导学生看课本前面的“致同学们”。这是掌握阅读技巧的基础, 在这部分帮助我们了解本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意义, 这在“单元”的序言中有简要提出, “课题”下的导言, 帮助明了本课所要讲的主题, “框题”是课时安排, “目题”是构成本课题的基本单位, 又是学习的知识基本环节。“相关链接”是对课文正文的解疑, 解析和事例引述。了解了课本的内容构成和主辅文的关系, 有利于学生提炼主干、骨干知识, 学会阅读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提高思想认识。

具体可采取“分段阅读” (一个一个自然段读, 分别提取概括信息知识) 、分标题阅读 (以“目题”为问题寻找答案) , 整体阅读 (以“框题”为问题, 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有什么体验、有什么感受”分别标出、归类整合, 建构主干知识, 提出主要能力要求和价值要求, 情感体验) 。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阅读能力, 真正学会阅读。

三、引导学生投入情境探究

情境认知强调情境在建立意义与学习者经验的耦合以及促进知识、技能和体验的连接关系上的重要性。也就是说, 情境和设置的问题可以引导我们对将要学习内容的意义认识, 可以通过学生对情绪作出个性化的理解, 从而把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同时, 通过真实情绪中的支撑性知识技能去诱导日常认识, 有可能支持知识向解决真实的生活问题迁移而获得运用能力, 感受、体验, 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 教师重现新课本的这一特点和意图, 引导学生关注并投入到课本设置的情境探究中。既可利用每课开始的情境探究导入新课;也可选用最新的时政内容作情境, 以激起学生强烈的认知欲望;还可以身边的事例作情境, 给学生以更真实的感觉而获取学习的动力, 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热情。此外, 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选用、用好课内外的学习情境。使他们能在变化了的场景中区分出相似与差异之处, 并获得知识、应用知识。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发挥情境的作用, 才能实现新课标提出的学习方式的变化。

四、点拨学生掌握思考关键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创新 篇5

一、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实施新的课程标准必须改变旧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变, 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教学活动中, 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1. 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让学生用小木棒搭建若干三角形、四边形等并探索规律。在讲《轴对称图形》时, 可让学生动手折纸来体会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以及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用搭积木、折叠、剪贴等方式, 理解空间图形, 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在讲《频率与概率》时让学生动手实验, 收集数据, 进行摸球游戏等。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一种手段, 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能用数学的语言、符号进行表达和交流。例如, 在讲“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我们在教学中, 能借助动手操作来理解的内容很多, 但在使用时应注意两点: (1)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 动手操作的目的在于学生借助直观的活动来实现和反映其思维活动。 (2) 操作活动要适量、适度。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 为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供机会, 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观察、实验、归纳、整理。

2. 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教学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比如当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可以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 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所具有的性质。学生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 左右两侧正好能够完全重合……”这便是“轴对称图形”的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 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后, 再让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室的物体等) 。学生在探索和交流的过程中, 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推导过程, 通过这样的过程, 使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落实。

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安排适量的、具有一定探索意义和开放性的问题, 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思考空间, 培养学生乐于钻研、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习惯, 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与创造的氛围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会数学的价值。

3.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 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进行改革, 逐步由原来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向内涵丰富, 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学习就是一种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 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 借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 有效地促进学生间的共同进步。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在教学中, 应该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为了促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应对全班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 在分组中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几个方面的因素, 一般来讲, 应遵循“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的原则, 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开展合作学习。

二、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不同的发展潜能。教学中, 我们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例如, 估算、估测和算法多样化就体现了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 是估计数值的意识, 其主要思想是把握数的大致范围。生活中, 很多时候都用到估算, 而不需要精确计算, 估算具有开放性, 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经验, 采取不同的估计方式, 但对结果和采用的方法进行交流是十分重要的, 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估算方法, 教师应该鼓励他们进行交流, 看哪种估计比较接近准确值, 让学生经过讨论, 找到比较接近准确值的结果。

算法多样化也是问题解决策略多样化的一种重要体现。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 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 提倡思维方式多样化。如本文前面曾提到的“用火柴棒搭正方形”的活动, 首先提出搭1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 看搭建2个、3个……1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进而探索搭建10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在探索的过程中, 由于学生思考的方式不一样, 所以归纳出的表达式也是不同的, 如4+3 (x-1) 、x+x+ (x+1) 等。

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把思考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 教师工作贵在启发, 重在信任, 让学生有表现自己才干的机会,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 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所谓主动学习, 就是强调学习数学是一个学生自己经历、理解和反思的过程, 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活动, 这对学生理解数学是十分重要的, 学生学习数学不应当是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的理论, 而应当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思维活动的实践和创新过程。

地理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 篇6

一、教师要更新观念, 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

在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键在于教师。只有教师首先具有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每个教师都想把学生教育好, 使他们成才, 然而往往事与愿违, 教师的辛勤耕耘并不总是得到预想的结果。这固然有社会、家庭原因, 但作为教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出现这种状况, 究其原因是一些教师没有认真研究教育对象成长的规律, 缺乏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教学规律的研究。因此, 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超越出来, 重新认识教育教学的目标。要培养创新人才, 教师首先善于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的动机和倾向, 保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并加以引导、发掘, 最后对其指导、培养, 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某个指定任务, 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认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 教师除了在思想上有正确认识外, 还需要不断地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加以更新, 不断给自己充电, 也就是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学习最新的科学技术。教师的“充电”实际也是考验自己的再学习、再工作的能力。不断更新的知识创新理念, 将会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运用创新教法, 引导学生自主创新

从某种意义上说, 创新教育的实施程度和效果, 取决于教学创新的程度与效果。而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学的创新思想、方法、程度的综合反映的结果, 传统地理教学形式单调, 教师授业、解惑, 为传播知识而去教学, 致使地理课堂枯燥乏味, 学生难以体验生活中的地理之乐趣, 更不用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了。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用现代教育理论构建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举行各种教学活动。比如开展辩论、自学讨论、动手画图制作、实验操作、多媒体、角色扮演、社会调查、野外考察, 搜集资料、展示、汇报等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的, 只有在适合的教学氛围之中, 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被激发出来。创新意识就像是一粒种子, 需要一定的环境, 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创建一种民主自由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从而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要善于引导和激发, 调动学生去主动创新。

三、让学生走进自然, 拓展创新的空间

美国华盛顿大学有这样一条横标:“我听见了, 就忘记了;我看见了, 就领会了;我做过了, 就理解了。”深刻地概括了西方的教学思想, 他们提倡的教学是“活动课模式”, 重视学生直接参与解决问题的实践, 培养创新意识。因此, 地理教学要积极拓展教学空间, 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

上一篇:接地短路下一篇:日本发酵床养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