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高校

2024-06-26

加拿大高校(精选四篇)

加拿大高校 篇1

在现代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情况下, 科技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愈来愈成为推动各国和区域发展的最宝贵、最主要动力。其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加拿大是一个注重人力资源的国度, 在加拿大人力资源就是高素质的人才。根据研究需要以及最新资料, 笔者就1998~2007年的高校人力资源状况做一浅析。

一、加拿大高校雇用的R&D人员及其配置

加拿大拥有丰硕的科研成果, 是各级政府、各级部门、各个大学以及全社会共同智慧的结晶。大学, 不仅是形成科研创新思想的智囊, 也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主力军。在加拿大, 至少1/3的研发任务由大学承担, 大部分基础科学研究由大学负责。最新资料显示, 2007年加拿大高校承担着国家36%的科研活动, 这个份额比18%的OECD国家平均水平要高的多。高等教育对人们进入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 获得优秀的职位和丰厚的薪水具有直接的影响。高等教育不仅是创造人才优势的基地, 也是形成创新战略的智囊。进步的科学技术同研究与发展 (R&D) 之间具有强力的链接作用, 高科技能够提高知识型人才的个人能力。

1998~2007年, 从事研究与发展 (R&D) 活动人员增加了54.7%。在2007年加拿大共有约22.7万人从事科学研究与发展 (R&D) 活动。其中, 高等教育界、商业企业、政府、非营利性机构分别占26%、65%、8%、1%。1998年加拿大高校雇佣4.4万人从事R&D工作, 2007年增至6万人, 十年间高校的科研人员增加了15820人, 增幅高达35.7%。可见, 加拿大政府非常注重人才的发展与培养。

1 9 9 8年加拿大高校雇佣R&D44320人, 2007年60140人, 十年间在高校的科研人员增加了15820人。其中, 1998年研究人员 (科学家和工程师) 32840人, 占总人数的74.1%, 技术人员6010人, 占总人数的13.6%, 支持人员5470人, 占总人数的12.3%。2007年研究人员25700人, 占总人数的78.7%, 技术人员6680人, 占总人数的11.1%, 支持人员6150人, 占总人数的10.2%。十年间, 研究人员逐年递增, 增幅4.6%, 而技术人员和支持人员总体呈上升趋势, 2007年技术人员比十年前减少110人, 支持人员减少820人。无论是研究人员、技术人员或是支持人员, 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研究的人员都占较大份额。在研究人员当中, 雇佣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十年间从16250人增至25700人, 增幅58.2%, 从事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十年间增幅30.3%;技术人员当中, 十年间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研究的科研人员从4370人增至4670人, 增幅6.9%;从事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科研人员由1640人增至2010人, 增幅22.6%;支持人员当中, 从事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研究的科研人员由3320人增至3420人, 增幅3.0%;从事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研究的人员由2150人增至2730人, 增幅27.0%。

可见, 随着全球各国对国家研究与发展 (R&D) 的重视, 加拿大高等教育界对科研人员的培养与配置略有变动, 但为了在全球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 国家乃至高等教育界对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雇佣一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

二、加拿大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开发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培养本国的科研人员, 提高其创新能力, 以保证国家的竞争实力和领先地位。人才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 现在和将来的国际竞争, 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加拿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在全世界最高。高等教育毕业率在G7国家当中也位居第一。学生具有极强的科研潜力, 加拿大学生的成绩异常的突出, 阅读、科学和数学测试方面在OECD国家当中加拿大是最高的等级。尽管有这些骄人的成绩, 但加拿大人认为在经济和环境领域更进一个新台阶才是他们面临的最大挑战, 与其最大贸易伙伴美国相比较, 加拿大生产力的缺陷显而易见。要有新的方法和新的策略去创建强有力的经济基础、科研空间来应对一系列的挑战。这要求科学技术的有效支持及运用, 发展现有的科技人力资源。显然高等教育成为发展优秀科技人才必不可少的阵地。

首先, 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生是科技人才培养和发展的对象。就高等教育主体而言, 并非肆无忌惮的发展科技人员的数量而不重视质量的提高。比如控制研究生幅度的增长、保持学士、硕士、博士学位适度的增长比例、严谨宽出、保证博士培养的质量等。

第二, 在注重开发培养本国科技人才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国际高技能型人才的发展与雇佣。2006年加拿大全国高校有56115名教授 (包括担任终身教职或是可能获得终身教职的) , 其中33220人在加拿大出生, 20620人为移民, 加拿大公民占86.8%;在全时教职的专业划分中, 农业和生物专业的教授2916人, 教育专业2739人, 工程和应用学科3411人, 医疗卫生专业6438人, 人文科学5838人, 一般理科如数学、物理专业为5007人, 社会科学专业10719人;女性教授占总数的34%, 白人占84%, 其他属于少数族裔, 其中又以华裔最多, 占28.2%。

三、加拿大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特殊群体

在加拿大从事科学研究的团队当中, 有这样一些特殊人群, 即在校进行科研的学生。随着中等教育毕业率的提高, 许多工业化国家把鼓励学生进一步接受中学后教育作为工作和进一步学习的前提。受过教育同时拥有高技能创新能力的劳动力对继续社会经济的增长和加拿大国家以及区域的发展骑着重要作用。在加拿大, 中学后教育主要包括在专科院校、培训机构和大学接受教育的学生。但是有能力有资格进行科学研究的只有在大学里进行教育的学生, 也就是能够拿到学位的学生。这一群体在加拿大高校科技人力资源中, 也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拿大高校计算机专业排名 篇2

1、Acadia University 阿卡迪亚大学

2、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新不伦瑞克大学

3、Dalhousie University 达尔豪斯大学

4、University of Ottawa 渥太华大学

5、McGill University 麦吉尔大学

6、University of Toronto 多伦多大学

7、Ryerso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瑞尔森理工大学

8、University of Waterloo 滑铁卢大学

9、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10、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西安大略大学

11、University of Calgary 卡尔加里大学

12、University of Windsor 温莎大学

13、University of Guelph 圭尔夫大学

14、York University 约克大学

加拿大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启示 篇3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国外大学教育

据2006年8月10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第6版报道,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来自耶鲁大学、剑桥大学、柏林自由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的14位校长在提到对中国学生的印象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勤奋”。同时也有校长指出,中国学生比较缺乏挑战精神。中国学生往往愿意个体学习而不太适应小组讨论等各种形式的集体学习。他们对教授、对权威有一种莫名的崇拜感,这对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是不利的。

《人民日报》还指出,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培养和形成不是孤立的,而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以及参加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并完善的。

《人民日报》做此报道时,我正在加拿大做访问学者。在做科研的同时,我对中加两国在创新人才培养方式中存在的不同点产生了兴趣。针对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做了一些调查分析,得出了一些启示。

一、课程学习

提起课程学习,几乎所有的留学生都众口一词,在专业课程学习上,在国外上大学比在国内上大学要花的时间和精力多两到三倍。如果语言不好的话在学习上花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多。当然学到的东西也不同。在国内学到的只是书本上的那些白纸黑字的知识,在国外学到了许多书本上以外的东西。在加拿大,一个全职的课程硕士生(只需上课程不需做论文即可硕士毕业)一个学期选三门课会被同学们称为拼命三郎。上课期间几乎每天都是要到下半夜才能休息。如果是拿导师资助工资的论文硕士,一般导师只允许一学期选修一门课,每天都要到导师的实验室工作。

反观国内的许多硕士生,在选修三、四门课的同时,做兼职的有之,享受人生的有之。国内许多硕士生都觉得学到的东西不多,学习期间如果不是花大量时间学习外语的话,还是比较轻松的。为什么国外的硕士生在毕业时没有要求通过英语六级考试,也没有要求一定要有文章发表,大家还觉得学得苦,学得累,但真正学到了东西?笔者调查后发现关键是在课程设置和课程要求上国内大学与国外大学有着很大不同。笔者调查了几位在国内取得硕士学位后出国再读硕士的学生,他们都认为在国外学习精力集中于专业知识,而在国内,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英语(不管他是否要出国)。笔者也调查了几位在国内本科毕业后来加拿大重念本科专业的学生,回答也是如此。

在课程设置上,国外大学不管是在本科阶段还是在硕士阶段都突出专业课的地位,无论在学时和学分上,还是在学校的考核及师资力量的配备上,专业课的地位都很高。

国外高校实行学分制,没有班级的概念,一门课程的前趋课程和选修要求在该课程说明上写得清清楚楚。没有前趋课程的成绩,在选课系统上是无法选上该课程的,必须补课。不管你的身份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只要是选了同一门课就在同一个教室上课。因此在同一个课堂上可以发现有多种身份的学生在上课,老师对他们一视同仁,学生们自己也很坦然。

在国外的大学里没有赢者通吃的现象(即一个人在某个专业上取得成就后,他自然成为各专业的专家,在不同的领域中指点江山)。我在学校校报上见到一篇采访本年度优秀学生的文章,介绍该生是一位年近五十的女士,在学校法律专业读本科,她曾是大学文学院的教授,只因对法律产生了兴趣,重进校园,背起书包,从法律本科读起。因此,学生的专业基础扎实。

在课程要求上,国外大学里学生和教师都有正确的认识。笔者在国内教学中常遇到:要考试了学生就会要求老师划重点,圈范围。老师拒绝的话,学生就以还要参加英语四、六级考试等理由一再要求。英语四、六级考试就像一把尚方宝剑,所向披靡,别的全都让路。

国内教师出考卷时,考试范围决不能超出书本,考了与书中相关的但书上没有写的内容,学生肯定会提意见,即使这些内容在老师指定的参考书中也不行,因为教师指定的参考书学生根本没有时间看。

但在国外,据笔者的亲身经历以及向留学生调查,教师决不会因为学生要参加外语考试而调整教学。在大学中学生学不学外语是学生自己的事,哪怕是在以英法双语作为国语的加拿大,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大学只是在学生入学时对母语非英语的学生进行英语入学测试,通过测试即可,学校根本没有英语公共课。没有通过英语入学测试的学生,要选修学校专门为他们开设的英语课,但不计入学分。

在国外大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本科阶段还是研究生阶段,教师的教案决不是对教科书的照搬,而是忠于教科书又跳出教科书。教师会指定一系列参考书,只有阅读了这些参考书才能考出好成绩,才能完成课程大作业(project)。由于课时较少,教师一般在课堂上只是提纲挈领地指出各个知识点中最需注意的地方,其他的都靠学生自己去看,去找资料,去研究,去发现。一般一门课上十三周(含考试和作业演讲),真正上课是十周左右,每周上一次课,每次课两个半小时或三小时。在这十周的时间内,学生要完成至少四个课程大作业和三个课堂作业。

二、课程大作业

课程大作业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很有帮助。教师列出Project的相关题目。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感兴趣的题目,自己组织成2~4人的小组,自己查资料,做实验,最后写出论文并做出演讲文件,在全班及老师面前演讲。由于学生没有班级的设置,绝大多数人都不住在学校宿舍而是自己找房子住,因此同学们之间很多都不认识,要组成Project小组必须相互沟通,大家找到共同的时间,一起讨论,分头协作,这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交际能力和组织能力。做Project完全由学生自己进行,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只是给出相关的参考资料目录,不会给出答案,这就迫使学生自己找答案,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

国外大学的课程总成绩一般由期中考试(20%)、课堂作业(10%)、大作业(Project)(20%)和期末考试(50%)四部分组成。无论是期中考试还是期末考试,试卷中极少有选择题,一般都是论述题、案例题等,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真正掌握后才能回答出来。

在国内高校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做课程大作业,会遇到了如下问题:

1.学生不适应

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花较多的时间。当前学生忙于考英语、考各种证书,能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专业课的学生不多。学生追求的是多(证

书多)、快(学习时间短)、省(学习轻松省力)的学习途径。要求学生花大量时间做课程大作业。学生一开始听到课程大作业的优点时可能会欢迎,但真正实践起来会觉得压力过大,付出过多,又与他们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不同,从而反对。

我调查了几位留学生,问他们为什么在国内高校学生自己组织团队完成课程大作业很难,有时全班宁愿一起向教师施压,而不是积极配合。而在国外他们都能在第一次上课时,在与同学们都不太熟悉的情况下自己组织成团队?他们回答说:在国内只要学生反复坚持向教师提要求,一般教师都会答应,因为教师实在是没有时间和精力与学生周旋。而在国外教师根本不理会这些要求。在国外做课程大作业的形式已成惯例,所有的课都是这样,学生也觉得应该这样,大多数学生不会提出相反的意见。在国内学习追求的是分数,在国外学习追求的是学到知识。

在国内,如果课程小组中某一位同学偷懒,其他同学第一反应不是与他进行沟通,而是向老师反映,要求老师在给成绩时有所体现。而在国外,老师如果接到这类投诉,那么这一小组所有人的成绩将是全班最低的。因为课程大作业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专业再优秀也不会成为一个好员工。在国外,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同学们一般是进行沟通,沟通不成,那么这个同学在所有同学中就没有了信誉,在以后其他课程学习中,这个学生将没有人愿意与之组成小组,而一个人单独完成课程大作业是不允许的。这就迫使所有人都要在课程小组中表现努力。

国内由于采取大作业形式的课程不多,在同学中失去信誉导致的灾难后果不明显。再者国内学生间在考试成绩上相互竞争的残酷程度远远高于国外。高中阶段的竞争为了高考,本科阶段的竞争为了保研,研究生阶段的竞争为了找到好工作。总之在国内一考定终身、分数定终身的大环境中,学生间的沟通和包容变得越来越难。再者国内学生长期依赖老师解决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

2.教师压力过大

这种教学方式除了教师要花大量时间备课,为学生选择参考资料,将本课程有关的最新知识结合进课堂外,还需要花时间为学生设计合适的大作业Project题目,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判。众所周知,评判论文的工作量相当大,这对当前已经超负荷运转的广大高校第一线青年教师来说,实在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国内学生还没有适应课程大作业的学习方式,还需要教师花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独立自主精神。为此,教师还要做一些专业课程教学之外的工作。国内高校,教师普遍觉得压力过大,而且任何年龄段的教师都有同感。各高校都将发表文章作为硬指标来考核教师。教师的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发文章上。

国外的教师也有压力,在其取得终身教职以前,一般五到七年中,教师必须拿出五篇以上的论文,这一时期,教师们的压力很大,一般都按原来的研究方向做下去,这样比较容易出文章。而创新研究由于失败风险过大,研究初期投入多且成果少,有时几年不能出一篇文章,这些都是没有终身教职保障的教师所承受不起的。一旦取得终身教职后,教师们就可以有时间进行创新,可以承担创新所带来的风险。当然一直没有文章发出来,学院领导也会过问,但只要将失败的总结及下一步打算阐述清楚,表明自己确实在做事,没有无所事事,一般不会下岗,最多是当年不加工资。

国外教授的办公环境、科研环境是国内除了少数著名大学外,大多数大学都赶不上的。在加拿大,学校提供了宽松的科研环境,教授们上网查资料不论是摘要还是全文都是免费的,每位教授有独立的办公室,办公室内有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在办公室和实验室区域每一层都有复印机,全部是免费使用。这在国内一般的普通教师是享受不到的。

3.教学辅助设施和人员跟不上

这些年来,得益于国家的大量投入,有的高校在硬件上已不落后于国外学校,有的甚至还有所超过。但在软件和人员上还有距离。比如,加拿大大学实验室配套齐全。与课程相关的实验及大作业所要求的实验环境由专职实验员负责。每门课都有助教,助教负责改作业,答疑等。图书馆资料充足,特别是电子文献。学校购买了大量的电子文献库,论文等文献不仅有摘要而且还有全文,无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使用全部免费。每学期,每个研究生有500张纸的打印额和500张纸的复印额。基本上保证学生学习所需的一切要求。这方面国内只有少数高校能做到,绝大多数高校都存在一定的距离。

4.教学管理跟不上

采取这种教学方式,学生的不及格率较高,一般每个班大约有10%~15%的人会不及格。不及格的人就必须重修,在国外由于没有班级的概念,学生可以自己选课,安排上课时间,基本上不会出现选课时间冲突的情况。

国外高校没有学生毕业率的压力。在国内,哪个老师带的研究生不能毕业,教师有责任,是教师没有把学生带出来。本科班级,毕业率过低,学院领导会有压力。

国内高校中曾流行一个观点,即学生出学费购买了教师的服务,教师提供的服务必须使学生满意。但是由于当前学生特别是本科生还不够成熟,学生满意的标准与培养学生的目的常常会出现不一致。国内高校有的学生在评教中对要求严格的教师横加指责,给教师带来了伤害。

国外高校也有学生评价老师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但不是硬性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参加,一般是临到学期结束的某节课,学院管理部门派专人在快下课时来到教室,给学生每人发一张表,完全匿名,学生也可以选择不填写。教学情况问卷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课程本身,主要有课程在线资料是否及时提供给学生、课程最终成绩评判标准是否对学生公布、教师指定的课本和参考书是否对学习有帮助、作业是否对理解课程内容有帮助、考试内容是否与课程内容有关、对教学过程中教师所提供的材料是否满意、是否学到了相关的知识等。第二部分是关于对教授的评价,主要有:是否精心备课、是否提供清晰的教案、是否对授课满怀热忱、教学进度是否得当、课堂教学时间是否有效率、是否耐心回答学生的提问、是否鼓励学生在课堂提问、是否及时有效地批改作业和试卷、与学生约定的答疑时间是否准时、是否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第三部分是学生建议,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但学生不能评价教师的专业水平高低,教师的专业水平是由教授委员会来评价的。学生的意见经学院学术委员会讨论核实后送给教师本人,一般非道德上的错误,不会对教师的晋级产生影响,因此教师敢于严格要求学生。

国外高校采取了学生试听和期中考试后学生可以取消课程学习的方法。就是开学初的两次课为试听课,学生如果觉得课程较难可以取消选此课,这门课的学习费用学校会退给学生。期中考试后,如果学生的成绩过低,学生可以申请取消这门课程的学习,不影响下次学生再选此课,但学费不退。这一政策给那些期中成绩不理想

或不适应该教授教学方法的学生有一条退路。一般教授在期中考试后会给一些学生建议申请取消这门课以避免期末成绩不及格的现象。这样就缓解了一部分的矛盾。

三、学生成熟度

近来随着独生子女一代的长大,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深深地感到,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大学生越来越像中学生,很多学生似乎拒绝长大,对家长和老师有太多的依赖,而家长们也始终不愿意放手让孩子独立。中国大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就输在了起跑线上。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在学习上只满足于记住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书本上印的东西,缺乏独立思考的动力和能力。而且并不觉得这些学习方法是错误的。

我在海外接触了许多教授,问及在录取中国留学生时最看重的是什么时?大多数教授回答并不看重学生的成绩积点(特别是一些华人教授和曾接受过中国留学生的教授),他们看重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看重学生是否参加过各种竞赛,是否承担过社会活动。他们往往要与中国学生电话沟通交谈,考查该学生的独立自主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后,才能决定是否录取。他们觉得中国学生最大的优点是能吃苦,能加班,但最大的缺点是不能独立工作,老师教一步才会做一步。因此,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老师会觉得很累。经过一年的指导,有的学生成长得很快,加上勤奋,很容易出成绩。但有的学生由于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很难改变而被淘汰,令人可惜的是这些学生中有很多来自于国内重点大学。

国外的高校也像一个大家庭,但教师和学生更多是像朋友。学生一旦成人,各方面都可以自己做主,自己租房,自己做饭,自己决定学习的进度。当然出了问题自己负责。本科生、研究生中有工作经历的较普遍,还有一部分学生已成家立业。因此,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较高。

四、信息化的利用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国内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在投资上、硬件上与国外高校相比毫不逊色。但在信息资源的利用方面,国内高校还有待提高。

网站是学校各信息系统的联合平台,也是学生利用学校信息资源的门户。笔者对比了国内外高校的网站,发现有以下不同:

1.信息提供的出发点不同

国内高校网站提供信息的出发点是告诉访问者“我有什么信息”。表现在网站首页几乎所有的高校都选择了将现有的行政机构作为链接点,例如:学校概况、院系介绍、招生就业、国际交流等等。点击这些链接点后,基本上就是进入了这些部门的网站,如招生就业是进入了学校招生办公室的网站,国际交流是进入了学校国际交流处的网站,这些网站的内容基本上都是介绍这些部门的职能等,很多部门的网站更新得非常慢,有时慢到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各院系的网站,基本上是学校网站的缩影,都是向外发布我有什么,并不关心你要什么。

国外高校的网站提供信息的出发点是为访问者服务,提供访问者需要的信息。国外的高校在首页上的链接点为:潜在的学生、在校生、教职工、校友、教与学、科研等。点击这些链接点,出现的是不同类型的人所需的信息。如潜在的学生所需的信息是学校的校历、学校各学院当前的招生信息,详细到每个专业的招生条件、入学后学习的课程介绍、学校的教学环境和科研环境、入学后要办的手续、毕业要求、就业形势,各位教授的联系方式、学校能提供的住宿情况、学校周边的租房情况、校园地图、从机场、公路、铁路达到学校的方式、奖学金的申请等等。但凡一个想入此大学深造的学生想了解的所有信息都包含在内。

国外大学的网站首页更新速度较快。网站上丰富的资讯信息使学生仅靠自己就可以完成学校教学管理中的许多工作,没有专人服务。以人为本的信息系统为学生独立开始大学生活提供了帮助工具,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迫使学生具有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培养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人格。

2.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化

在国外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离不开信息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离不开信息化。学校的教学平台功能丰富,学生可在网上下载教师所提供的所有与教学有关的信息资源,包括教学课件、上课的PPT文件、实验资料、提交作业、向教师提问答疑、小组讨论等。教师在学校教学平台上建立自己的课程资料库,选择合适的信息向学生发布。

学校的教育技术中心定期进行面向全校教职工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免费培训。对新入学的学生,学校专门开课进行培训:如何使用校园信息系统,如何使用图书馆、如何查询学校购买的文献数据库等。学校还有专门的笔记本型电脑免费出借,学生凭学生证就可办理。无线网遍布全校园,学生在校园内任何一个角落都可用笔记本电脑上网。

加拿大高校 篇4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其能力和贡献是高校自身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而且对于完善市场环境、提高国家创新能力都有重要影响。

“十五”期间, 高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61.9万项, 发表论文146.3万篇, 其中国际三大检索论文17.6万篇。截至2005年底, 全国高校专利拥有量达3.5万项, 其中发明专利拥有量2万项。据统计, 高等学校 R&D 人员近年呈稳步增长态势。 2004 年高等学校投入到 R&D 活动的人力达到 21.2 万人, 为历史最高水平, 比 2003 年增长 12.1% , 这一增长幅度是 2000 年以来最高的。过去五年, 中国高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75项, 占全国授奖总数55.07%;技术发明奖64项, 占全国授奖总数64.40%;科技进步奖433项, 占全国授奖总数53.57%。[2]

从上面的数据明显可以看出, 高校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 高校科技成果存在着严重的转化率偏低的现象。2004年高校申请专利12997项, 占全国申请量的4.7%;授权专利5505项, 占全国授权量的3.6%;发明专利授权约为1.8%, 而且专利许可实施率不及10%。虽然高校每年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有1万项左右, 但转化为商品并取得规模效益的比例约为10%, 远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3]由此可以看出, 转化率低、市场适应性差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难怪杨振宁先生说过:“中国已经掌握了世界上最先进最复杂的技术, 如卫星和火箭技术, 中国最失败的地方, 是没有学会怎么把科技改变成为有经济效益的生产办法。”

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与影响因素分析

1.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定义

“科技成果转化”在西方一般被称为“科技经济产业化”和“技术转让”以及“技术转移”。西方国家的学者对技术转移的概念有着不同的解释, 比较公认的定义为:“关于制造产品、应用生产方法或提供服务的系统知识的转移, 但不包括货物的单纯买卖或租赁”。 [4]该定义明确了技术转移的标的是“软件”技术, 而不是单纯的不带有任何“软件”的“硬件”技术。

在我国, 科技成果一般分为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软科学成果三大类。《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的科技成果转化, 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实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 发展新产业等活动。”[5]

总之, 科技成果转化就是把科技活动的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即促使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一般认为, 按照技术转移的特点,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首先是市场预测确定科研目标阶段, 其次是科技成果的产生阶段, 再次是科技成果的转移阶段, 最后是科技成果的使用阶段 (图1) 。科技成果转化的四个阶段是一个相互联系、渐进的过程。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指高等学校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 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 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 发展新产业等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科技成果研究阶段的结束、商业化活动的开始。

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本身并不复杂, 但转化中的影响因素很多。不仅涉及科研体制、观念意识、市场机制多种因素, 而且还涉及高新技术成果技术成熟度、成果买卖双方利益分配、成果转化资金投入、成果转化政策保护、中介机构培育等一系列因素。就目前的文献来看, 国内学者对影响因素还没有统一的意见。

有学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健全法律法规。他们认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难, 难就难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 而且仅有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很好的落实到位。

有的学者[6]从内外两方面原因进行分析, 内因包括项目选题与生产实际脱节、考核政策导向的影响、中试环节的资金缺乏及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 外因包括企业对高校科技成果有效需求不足、高校与企业信息流通渠道不畅以及当前技术市场不成熟等。

吴启运[7]认为企业与高校信息交流不畅主要是科技中介力量很薄弱, 体系不健全, 倡导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加强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设和管理。

本文认为,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 受多种因素影响。基于这一思路, 我们对2006年以后的国内期刊发表的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统计, 检索到62篇相关的论文, 其中总共涉及19种影响因素, 它们在文献中出现的频率如下 (表1) :

从上表明显看出, 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众多, 但影响程度不同。其中, 管理体制和经费投入是两个最重要的因素。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 构成科技成果的转化模式。因此, 迫切需要找到一种科学合理的转化模式,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2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及特征

目前,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众多。笔者通过查阅与主题直接相关的文献, 转化模式达到30中以上, 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种:

2.1 自办实体模式

指高校科技成果的持有者以现有政策和环境为依托, 自己兴办企业, 创造条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转化速度快、耗时短, 并且能够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后续开发;缺点是生产资金短缺、管理上存在先天的缺陷及高校的角色定位不清等问题还未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

2.2 合办实体模式

指科技成果提供方以技术作价入股的形式把科技成果投入到一个现成的企业进行生产, 该企业对合作生产的产品经济效益实行独立核算, 最后按合同规定的比例支付收益给技术提供方。这种模式的优点是科技成果提供方的风险小、转化速度快;缺点是不利于成果的后续开发, 而且由于该成果并非按企业要求开发, 所以产品的市场接受情况不一定那么令人满意。

2.3 孵化器模式

孵化器是一种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训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 为科技企业创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各项服务, 推动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社会公益性或盈利性科技服务机构。[8]它能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研发场地、办公设备等基础设施, 以及人员培训、市场推广、政策咨询、法律援助、融资支持等服务。这种模式的优点:通过与风险投资的联合, 填补了企业发展的资金缺口, 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人才创业。但也存在着诸如适用于创业企业发展的社会资金不足、科技与金融结合通道不畅、入孵企业融资不顺等困难。

2.4 通过技术市场转让

主要指通过中介机构转让。技术中介是指介于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的一种中间组织。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企业和高校牵线搭桥, 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商品化。模式的优点是高校可以集中精力搞科研, 转化的任务完全由技术中介和企业合作承担, 风险小、科研投入回收快;缺点是高校获得的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受让企业对技术的后续开发难以进行。

以上四种模式各有优缺点, 没有一种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高校应充分考虑自身情况, 选择一种或几种模式的组合, 大胆实践, 加快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同时, 我们更应该学习、借鉴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成功经验。

3 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模式

3.1 美国模式

美国高校技术转移的标准模式就是建立有法律、商业和技术专门人才组成的技术成果转化办公室, 并通过美国大学技术管理协会 (AUTM) ——一个以技术转让为其核心目标的全国性组织, 进行广泛的合作与联系。[9]美国从1787年制定技术政策以来, 以1980年为转折点, 政策重点由基础研究逐步向促进政府研究机构与产业界的合作、促进技术转移与商业化、促进成果产业化方向发展。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专利和商标法修正案》 (贝尔-多尔法案) , [10]规定大学、非营利机构和小企业在联邦政府经费支持下作出的发明, 拥有权仍然归其自己, 联邦政府资助形成的大学发明成果如果在一定时期不能实现向产业转移, 联邦政府有权决定由其他机构来继续实施商业化。这一法案大大促进了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和转移。贝尔——多尔法被誊为促进“高校技术转移的大宪章”。

1986年美国出台了《联邦技术转让法》, 鼓励国家实验室与工业界合作建立科研联合体, 明确规定开展技术转让是所有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义务。上世纪90年代以来, 美国又对联邦技术转让法案进行了多次修正, 如1995年的《国家技术转让与促进法》、1997年《联邦技术转让商业化法》和2000年《技术转让商业化法》。其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要通过立法, 加强联邦政府及研究机构对技术转让的责任, 去除制约技术转让的不合理障碍, 通过加速联邦资助的技术成果的转移, 提高美国经济的竞争力。

3.2 日本模式

日本“以科技立国”, 十分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研究。1985年日本制定了《日本工业技术院设置法》, 规定在通商产业省设置工业技术院, 执行有关工业的试验、研究、分析、鉴定、技术调查、推进成果工业化试验及其他研究, 旨在促进科研与企业相结合。仿照美国的贝尔—多尔法案, 日本政府也于1998年颁布实施了《大学等技术转让促进法》, 根据该法律, 日本已有27家面向大学的技术转让机构得到国家的认定。日本1997年将科技厅与文部省合并, 成立了教育科学技术省, 还将通产省的部分职能划入该省, 旨在加强教育、科技和产业的密切合作。在日本, 文部省的“未来研究计划”在不同的大学建立了20多个风险企业实验室, 以促进大学同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11]

3.3 英国模式

英国政府在80年代认真思考了科技发展与工业衰退之间的关系, 认为教训在于注重科学研究的同时, 忽略了高新技术成果的推广应用。20世纪80年代, 英国政府削减了高校的经费, 促使高校寻求来自企业等方面研究经费的支持, 一些高校相继成立了工业界联络办公室 (Offices for Industry Liaison) 。[12]80年代中期以后, 英国政府先后实施了“联系计划”, 发表了《科技白皮书》, 制定了《技术展望计划》, 逐步加快了英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90年代, 全球范围内兴起了科技产业化浪潮, 英国政府对科技政策进行了战略性调整, 于1993年发表了《实现我们的潜力——科学、工程和技术的战略》的白皮书, 标志着英国己将科技成果产业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994年, 英国政府首次发表了《科技展望》, 1995年发表了《技术预测计划》。《技术预测计划》是英国在研究了美、日的成功经验之后编制的。

3.4 加拿大模式

加拿大联邦政府1996年发表《面向新世纪的科学技术:一种联邦战略》以来, 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大学与工业界的合作。1997年, 加拿大联邦政府还制定了《通过创新和合作来创造就业和增长》的产业文件, 来支持大学与工业界的合作, 他们提出“为青年人提供机会计划” (Opportunities for youth) , 每年资助大约100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到中小企业进行为期6个月的技术服务, 还资助他们开展新产品、工艺流程和服务的开发。[4]联邦政府还设立创新基金, 联邦和省政府制定企业研究与发展投资税收返还政策, 以支持大学与企业的合作。

4 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政策建议

依据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国外成功模式的借鉴, 同时结合本国实际, 提出如下建议:

4.1 完善高校内部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和转化制度

由表1可知, 在所有影响因素中, 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排在首位。因此, 尽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和制度已成为目前高校最迫切的任务。基于培养人才、发展科研的主要任务, 高校应解放思想, 建立具有一定结构、管理体制和人事制度的新型科技体制。制定鼓励技术人员 (包括研究生) 开办高科技企业的政策, 真心实意地励科研人员无任何负担地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大胆进行科技体制改革, 完善机制, 建立固定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科研与实业岗位相结合、专职与兼职岗位相结合的人事制度和科研管理制度, 从职称评定、职务聘任、岗位编制、学籍管理、教科研任务考核及学校、院系、个人之间的收益分配成果及共享等方面, 制订切实可行的政策, 鼓励科研人员以其研究开发成果为资本创办科技企业, 实现成果转化。

4.2 构建多元化科技投融资体系

国外成功经验表明, 积极开辟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是支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加拿大通过设立创新基金, 支持大学与企业合作, 进一步促进了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结合本国实际,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增加各级政府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入, 合理配置研究与开发的资金投入比例, 同时还应适时制定鼓励科技投入的优惠政策;二是设立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鼓励风险投资用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在试点的基础上, 支持有条件的高校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的办法筹集资金;四是鼓励民间投资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五是通过产学研联盟获取企业支持资金, 并设立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担保基金。

4.3 实施多渠道转化

当今时代, 高校应该大胆实践, 放眼世界, 推动科技成果多渠道转化。科技成果转化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转化渠道单一, 主要集中在产学研合作。加强校企联合, 走“官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高校和企业在技术、资金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可实现优势互补, 可共建技术开发中心或科研基地, 这是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发展方向, 也是加速成果推广的一条捷径。另外, 还可以尝试以下几种途径:一是通过高校衍生企业实施转化;二是通过建立转化中心实施转化;三是通过科技中介机构实施转化;四是通过国际合作实施转化。

4.4 构建利于转化的高校内部评价与激励机制

众所周知, 政策激励是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条件。在科研管理体制上, 必须将科研项目与成果转化绑在一起, 既要重视科研项目和经费的争取, 保证科研计划的完成, 还要以成果转化后的效益、水平等作为指标来综合考核, 以提高科研成果的应用率和效益。高校应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与企业合作或者到企业兼职, 将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的发展作为学校对科技工作的考核内容。同时, 建议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一种开放的人员流动机制, 鼓励和允许相关人员在教学、科研岗位之间双向流动;在人员编制、职务聘任、工资晋升和提拔任用等方面, 建立和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导向。

4.5 建立合理的的利益分配机制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着两对利益攸关方:一对是受让企业和转让高校对科技成果产生的利益分配;另一对是学校与校内科技人员之间的利益分配。有效的收益分配方式能够使有关利益各方公平合理地享受知识产权带来的利益。这样可以激励科研人员把重视知识产权与重视自己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发挥知识产权创新的积极性, 研发出更多高质量的技术成果。目前, “三三三制”的分配模式被美国高校技术移转机构广泛使用, 就是学校、院系和发明人三方各得1/3。[13]我国高校在专利实施后给予发明人的利益分配比例偏低。我们也可以借鉴“三三三制”的分配模式, 给予发明人更高比例的利益分配, 激发科研人员的创造热情, 促进大学技术创新工作进一步开展。

4.6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政策法规建设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升, 与一国相关法律的完善度有明显的关系。以上介绍的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 无不是从最初制定法律入手, 又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 极大地推动了本国科技成果的转化。时至今日, 不但绝大多数经济发达的国家或地区都制定了类似的大学科技成果转化法, 如加拿大、日本、法国等, 甚至众多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制定此类法律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如阿根廷、墨西哥等。[14]而在我国, 到目前为止, 尚没有一部完善的《国家技术转移法》, 现阶段最为理想的立法步骤是, 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基础上, 先行制定一部高位阶的针对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国家技术转移法》, 以此来统领技术转移的其它法律和法规, 再在此基础上, 不断完善其它相关法律以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15]

5 结语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蕴藏着巨大潜力、具有广阔前景的事业。我国高校应开阔思路、面向国际, 充分借鉴国外高校的成功经验, 同时结合本国实际, 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进程, 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摘要:分析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和特征, 并指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提出促进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政策建议。

上一篇: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下一篇:隧道开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