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

2024-06-10

移情(精选十篇)

移情 篇1

关键词:情境,移情体验,情感意识

移情又叫感情移入,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当一个人感知对方的某种情绪时,他自己也能体验相应的情绪,即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去体察其心情。历史情境创设的心理学原理是“移情原理”,即将历史“复原”,使那些久远的、陌生的历史“重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的情绪在情境暗示的作用下被唤起后,与前人在思想上交流、认知上切磋、感情上交融。下面我以八下《历史与社会》为例谈谈在情境中的移情传情。

一、培养真切地情意,以情移情

罗曼·罗兰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要让学生感知对方的情绪,老师先要将自己的情感转移、倾注于教学内容和教育对象,与学生心理和思维上进行互动。情感具有相同性和感染性。一个感情冷漠的人是不会有、也不可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教师要让学生动情,自己必须先动情,饱含感情,以真切的情意诱发学生的情感。移情教育就是爱的教育,教师“寓理于情”,具有浓厚而真挚的情意,并将这种深情渗透和体现在教学的语言、眼神、手势、体态、人格和智慧中。

二、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以景激情

(一)联系生活现实情境,引发情感升华。

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把教学过程还原成生活过程,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学生置身其中,体验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社会背景,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感染和熏陶,移情作用油然而生。

如在谈到日本侵华的罪行时,我们可以以身边的事例引入,如我们浙江很多老人都患有“烂脚病”,而大量“烂脚病”的产生与日军散播炭疽菌有直接联系。日军在中国进行细菌战,在宁波投撒细菌,不仅使几十万中国民众死于细菌战,而且留下了严重的传染病。学生从爷爷奶奶身上,了解了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加深了对他们的痛恨。接着又创设系列情境:出示大型历史图册《南京大屠杀—————历史照片中的见证》中的大量图片,材料“日本政府通过篡改教科书事件”,给学生强烈震撼。日本扣押中国船长事件,放中国船长的当天日本国内就爆发了大规模的游行,让学生触景生情。

师:日本右翼分子至今还否认南京大屠杀,不承认侵略历史、歪曲历史,日本首相还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材,发动民众参加反华游行。对此你有何感想?

生1:日本当局的错误做法是我们中国人民无法容忍的,日本人民要向我们道歉。

生2:我们要铭记历史的教训,爱好和平也不忘国耻,提防军国主义复活。

生3:我们要好好学习,把中国建设得更强更大,以免再遭受这样的屈辱。

学生将自己的感情植入到情境中去,在积极思考、自主回答时,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情不自禁的情感流露中,产生潜移默化的移情作用。

(二)创设故事情境,启发学生情感。

于丹强调:故事永远比道理容易传播,因为故事中往往隐含着深入浅出的道理,蕴含着催人奋进的激情和唤醒对真善美的追求。故事中呈现出来的滋味和情怀,能占据学生的心灵,使之情感升华,是传播情感的载体。如要突出民族英雄邓世昌视死如归的形象时,我们可以这样讲:“邓世昌意识到,为国捐躯的时刻到了,他大声地对全舰官兵说:‘今天我们以生命报效国家’,他下令开足马力,用最快的速度向日舰吉野号撞击。全舰250名官兵排列成整齐的队伍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人人脸上毫无惧色,个个眼里喷射出对敌人仇恨的火焰。可是,致远号不幸被敌鱼雷击中,全舰将士纷纷落水阵亡,邓世昌也调到波涛中。他的随从为了救他,给他一个救生圈,可邓世昌决心以死报国,毅然推掉了救生圈。他的爱犬游去救他,用嘴衔住他的发辫。邓世昌见全舰将士壮烈牺牲,抱住爱犬,随波而去。”通过这个故事,学生感受到了历史上的那惊心动魄的时刻,感受到了邓世昌的为国献身的无畏精神,满脸凝重,眼睛里闪烁出一种目光是我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的,一种崇敬之心就在这瞬间迸发出来,无法压抑。之后,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感想,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是故事情境的魅力。学生在思想上、情感上受到了未曾有的震撼,这就是移情的作用。

(三)穿插影音情境,渲染感情。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要创造“使学生情绪高涨的环境”,最好的平台就是影音情境。历史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过去的历史不能再复现,穿插大量的影音资料,直观历史,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的情绪在暗示的作用下被唤起后,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的影视中。如在讲到《屈辱的岁月》中林则徐禁烟的内容时,观看影片《林则徐》,影片中形象地再现了鸦片大量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无穷灾难,加深了清政府统治危机。林则徐为了民族利益,不畏强权。影片不同人物的形象、神态、举止言谈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与憎。这样借助电教手段,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于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感染,增强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滋润、涵化、展延、厚实。

(四)文史结合,锤炼情感。

自古以来文史不分家。历史课本中对历史事件多理性的叙述和理论的评述,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品质,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升华。语文课文和课外读物中有很多生动、丰满的资料与历史教学相关,可以引用来唤其情。如在讲解《屈辱的岁月》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可从文学作品《圆明园之涅槃》中引用这样一段文字:圆明园曾是一个梦,从美梦开始,以噩梦结束。……在大水法的废墟前,我们依稀还能看到圆明园当年的盛况,还是让雨果来描述:“只要想象出一种无法描述的建筑,一种如同月宫似的仙境,那就是圆明园。假定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的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这位构筑了《巴黎圣母院》的艺术大师,对圆明园不惜笔墨大加赞赏。然而,东方人的这一空前绝后的杰作,1860年被来自地球另一边的人毁灭了。……圆明园的烈焰,在蓝眼睛黄头发洋人的狂笑中,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北京城上空日光黯然,如同日蚀。北京颤抖了,中国痛苦地扭曲着,全世界大惊失色。一代名园灰飞湮灭,从地球上消失了,永远地消失了。圆明园涅磐了,蜕变了,在血与火的炼狱中。摆脱了亭台楼阁的羁绊,抛弃了小桥流水的俗套,远离了歌舞升平的喧嚣,它无边无际、无形无状、无言无语、无休无止。再也不是帝王独占的御园,它已属于历史,属于世界,属于未来。……为了历史,为了圆明园,决不轻言放弃,哪怕是苟延残喘。感谢历史,让圆明园亘古不变。感谢圆明园,让历史厚重深邃。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学生通过感悟材料的情感内涵,利用文字的彰显力和感染力,受到思想上的感染和感情上的陶冶。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青少年的情感教育中,移情体验是激发学生情感的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而八年级中国历史是一部屈辱史、探索史、抗争史,所以情感教育非常重要。教师要有真切的情感,设置各种各样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感知、想象等心理活动把自身身心转移、投入到对象中,从而达到物我两忘,进行直觉的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郭德俊, 雷雳.教育心理学概论[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 1998.

移情能力训练要点 篇2

认识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是一种理解能力。

移情能力是针对他人,或其他某个群体而言的。

移情能力关注的是他人的感受。

移情能力是一种情感或者情绪的转化能力,即把他人的情感或者情绪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理解。

移情能力是建立在丰富人生阅历基础上的。

移情能力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即便是家长,也需要有一定的移情能力,才能与自己的孩子有很好的沟通。

优秀的领导都能够理解部下的感受。

理解他人,并不是认同他人,理解和认同是两回事。

移情能力的具备,既有先天的因素,也有后天的训练成分。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当有更好的移情能力。

只有具备较好的移情能力,才能跳出情感漩涡,客观理性地分析他人。

移情能力,就是能够将心比心。

训练移情能力

可以把移情能力归类为一种心智技能。

所有的技能都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获得。

可以把移情技能划分为认知技能和交往技能。

训练倾听,通过倾听来挖掘,追忆自己的情感,获得与对象相近的情感体验。

训练表达,通过适当的、适时的话语,表明情感关切,使谈话能够顺利进行。

训练分享,包括情感的分享和体验的分享,由于分享是自发的、自愿的,激发分享的感受,有利于提高移情能力。

训练交换,包括情感的交换和体验的交换,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思考、体验问题,获取与自己不同的认知。

训练引导,通过启发自觉,激发良知、良能,获得善意,化解和消融敌意。

营造积极环境

移情能力的根本作用在于改造环境,尤其是情绪和情感的环境。

情绪和情感都是容易得到共鸣的,恶劣的情绪和情感产生恶劣的人文环境。

发挥移情能力的作用,有利于营造积极的、善意的环境。

认知和态度影响动机和信任。

风气是一种群体性的感受,是群体性的短期体验。

积极的环境能够使个体有着更好的自我感觉。

良好的移情能力有助于建立公正、包容、合乎道德的风气。

公正意味着平等相待,机会相等,没有特权。

投射.移情.联想 篇3

投射,指主体在某种心理作用下,将自己的主观图式投射到客体上。中国古代寓言中,曾有过这方面的描述。《列子·说符》关于“亡鈇疑邻”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其中讲到一个人丢失了斧头,怀疑是邻居之子偷去,观察其走路、神色、言语、动作,无不像偷斧者。等到他扬其谷找到了斧头,再看邻居之子,却无一点像偷斧者了。在丢斧人眼中,当初的像偷斧者形象正是他头脑中偷斧者的主观图式投射到邻居之子身上的结果,而其根源,则是其疑心所致。当然,这种投射,还不属于审美投射,因为没有围绕审美展开,但其心理运动过程是一样的。比如欣赏一些自然景观“望夫石”、“莲花峰”等,面对的只是一块耸而前倾的巨石、几座簇而并立的山峰,可是人们或由于对传说的熟知,或由于导游、同游者的指点,加之自己的美好期待,将形成的主观图式投射到这些石峰上,越看越觉得像含情脉脉的望夫女子、清新绽放的莲花,从而获得某种内心的愉悦和满足,这就是审美投射。

审美投射的心理活动也许在人类之初就已经发生了,但作为心理美学的理论则是在上个世纪才建立起来的。英国著名艺术心理学家冈布里奇极力主张投射说并作有深入研究,著有《艺术与幻觉》一书,堪称这一理论的突出代表。审美投射一般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心理定向,指沿着一定方向投射的美的幻觉的蓄发状态,它由主体的记忆、知识、期待等相结合而成;二是空白屏幕,指主体的主观图式赖以投射的对象,它具有简洁性、模糊性、不确定性等特征;三是审美知觉方式,指以审美的视角感知事物的方式,它是沟通心理定向与空白屏幕的中介。(参见童庆炳《审美投射与艺术欣赏》)只有以上三个条件都具备了,才会出现审美投射。

书法审美总是伴随着这种投射,原因即有上述条件相应和。审美包括创作和欣赏。无论是在书法创作中,还是在书法欣赏中,主体都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心理定向。蔡邕《笔论》云:“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这是讲创作。书法创作要想“入其形”、“有可象”,书家首先须在头脑中有这种“形象”,即心理定向,然后投射到表现对象上,借助笔墨技巧表现出来。书法欣赏也是如此,有时是由于古来的权威评论,如明代董其昌评论王羲之、李邕的书法为“右军如龙,北海如象”(《跋李北海缙云三帖》),我们欣赏他们的作品,可能会把对“龙”、“象”的认识与期待形成主观图式,投射过去;有时是自己最初的直接感受,如欣赏黄庭坚的作品,感到其书笔画纵放劲健,如长枪大戟,顺着这种感受,调动已有的记忆、知识,加之心中的期待,也会形成主观图式,不断投射到欣赏对象上,审美感受也因此而得以深入。书法是线条的艺术,以汉字为基础和载体。汉字本身是一种符号,虽有象形成分,但高度抽象化。汉字以及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书法形象是十分简洁的,且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非常符合空白屏幕的特征。如是,创作者或欣赏者才能很容易地对之产生并投射主观图式。至于审美知觉方式,则是要求从艺术美的角度感知领悟客体对象。应该把书法同实用意义上的写字区别开来。实用意义的写字要求清楚工整便于交流信息,而且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标准字体。书法是艺术,在基本可识的前提下,须努力创造出艺术的美来,因而它的形象是千姿百态的,富有个性的。同时,也不应局限于汉字固有意义的理解,追求写“水”像水、写“火”像火那样汉字之初的象形之“象”,而应从整体上表现一种生命的律动,蕴涵更高更深层次上的“象”。欣赏书法也须持这样的眼光。有了正确的审美知觉方式,就能适时地沟通心理定向与空白屏幕,完成审美投射,进入书法创作及欣赏的美妙境界。

移情,也是一种投射,不过不是投射图式,而是把主体的情感投射到对象身上,感觉对象也具有了与自己同样的情感。这种心理感受大概每个人都经历过,高兴时看万物都在笑,痛苦时看万物都在哭。杜甫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就是对这种移情现象的生动写照。

移情说,作为一种美学理论明确提出并深刻阐释,仍是近现代的事。19世纪末德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学家里普斯是其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审美就是移情,移情造就了一个审美对象,又为进一步审美提供了心理前提。所谓美感,起因在于主观情感移入了对象后,使主体在对象中感受到自我的价值。移情说的核心是主体本质对象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自我享受。移情虽不一定都产生美感,但美感却必定伴有移情。里普斯说:“一当我将自己的力量和奋求投射到自然事物上面时,我就将这些力量和奋求在内心激起的情感一起投射到了自然之中。这就是说,我也就将我的骄傲、勇气、顽强、轻率、幽默感、自信心和心安理得等情绪一起移入到自然中去了,只有这时候向自然作的感情移入才变成了真正的审美移情作用。”(《美学》)思想只有有了情感的融入才会产生艺术;反过来,艺术审美也就离不开移情的作用。

书法审美尤其需要移情。这首先是由书法的本质决定的。书法借助线条造型只是外在表现形式,其内涵的本质却是抒情的,最富审美意味也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也是其中的情。最初人们创造书法艺术,是要表现什么呢?不是再现客观事物,更不是重复汉字本身,这些只不过是些手段或中介,根本目的是抒发主体的情性。蔡邕《书论》一针见血地称:“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张怀瓘《书议》云:“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都明确指出了这一点。这是人的主观愿望。从客观上讲,书法线条是徒手线,其特点即富有感情色彩,在多种用笔用墨技巧下创造出的不同线条以及不同的组合形式,也确实能表现不同情性。正像孙过庭《书谱》在分析了主客观的原因之后得出结论说:“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一方面是愿望,一方面是可能,二者结合,使抒情性成为书法的本质特征。也正由于此,书法艺术才能得以成长壮大并长盛不衰。它告诫人们,要想攀登书法艺术的高峰,促进书法艺术的健康发展,必须重视移情作用。刘熙载讲:“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艺概·书概》)康有为讲:“能移人情,乃为书之至极。”(《广艺舟双楫》)可谓切中肯綮。

其次,是主体心灵陶冶的需要。在书法创作中,由于有审美移情的融入,可以使心灵得到不断的调节和满足,它体现在书法创作的整个过程中,也体现在书法创作的最终结果上。就过程而言,书家移情于运笔使墨,“托以散郁结之怀”,心中能量得以释放,情感得以疏散,就包含有心灵的调节,精神的畅快。韩愈《送高闲上人序》称:“往时张旭善草书,不治他技。喜怒、窘穷、忧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记述了大书法家张旭移情的情景,它实际上成了张旭调节心灵的重要手段,精神生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从结果上说,书家看到自己情感的结晶,有一种满足感,不啻是对自己某种精神的肯定与张扬。在书法欣赏中,欣赏者被某书法对象所吸引,其中蕴涵的情感因素起着很大的作用。它触动着欣赏者的情感世界,欣赏者也便将自己的情感投射移入过去。这在各种艺术欣赏中都是普遍存在的。刘勰讲“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就道出了这种心理状态。开始也许是不自觉的,而要深入进行审美,尚须自觉地进行移情,才能使自己摆脱世俗烦恼,进入一个更纯粹更超脱的境界,获得深层的心理愉悦。这里有一个移情的目的问题,将自己感情移入对象不是目的,体察感受对象内含之情也不是目的,移情是为着审美,审美是为着感悟人性,实现真正的自由人生。这一点至关重要,必须把握住,才不致于陷入作品或自身某种情感而不能自拔,把本是愉悦的审美享受变成困扰自己的精神负担,影响了正常的审美。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现象。它也是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具备的一种心理能力、心理机制。联想在生活中普遍存在,艺术审美包括书法审美更不可能离开它。

联想的关键是“联”字,即眼前事物与被想到事物之间有一定联系,人也才能将它们联系起来去想。由此,联想大体可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接受联想是时间或空间上相接近事物的联想。时间接近的联想如“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雪莱);空间接近的联想如“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贺敬之)。类似联想又称相似联想,是形态、性质等相类似事物的联想。如“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毛泽东)。对比联想是性质、特点相反或正面可比事物的联想。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因果联想是存在因果关系事物的联想。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联想又有审美联想与非审美联想之分。审美联想紧紧围绕审美展开,在情境上有一定的定向性,属于控制联想,是超功利的;非审美联想不一定都围绕审美展开,带有随意性,不定向性,属于自由联想,不排除功利的态度。蔡元培在《以美育代宗教说》中讲:“马牛,人之所利用者,而戴嵩所画之牛,韩干所画之马,决无对之而作服乘之想者。狮虎,人之所畏也,而芦沟桥之狮,神虎桥之虎,决无对人之而生搏噬之恐者。植物之花,所以成实也,而吾人之赏花,决非作果实之想。善歌之鸟,恒非食品;灿烂之蛇,多含毒液。而以审美之观念对之,其价值自若。”书法审美中的联想需要的只能是这种观念。如过多从实用角度考虑书法所写字是否清楚可识,或者把主要精神用在字义的联想上,就违背了书法审美的本义,很难领略书法审美的妙处。

审美联想主要采用类似联想。诗有《诗品》,画有《画品》,书有《书品》,都不约而同地以设喻的方式出现,设喻就是类似联想的结果和体现。它们都是就诗、画、书的某种整体风格来品味的,如“冲淡”、“劲健”、“姿媚”等等。一是由于这些风格概念太抽象,设喻可以变抽象为形象,便于理解;二是通过美的事物的联想,可以加深对该类作品的审美感受,提高审美效果。清人杨景曾《二十四书品》就有对“妩媚”风格的描述,诸如“海棠春睡、颜如舜华”、“清姿绣闼,脂泽香车”、“微云浣月,挹露流霞”等等。出于同样的原因,古来对某具体书家的书评也有借助联想创造妙喻的传统。如南朝梁著名书法家袁昂的《古今书评》,即是最早以喻评书的典范,影响深远。其中所评25位书家书作,几乎全用比喻。如“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萧子云书如上林春花,远近瞻望,无处不发”、“韦诞书如龙威虎振,剑拔弩张”、“索靖书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等等。每一个书法欣赏者都需要努力加强和调动联想机制,充分展开联想的翅膀,以使其审美不断得到深入。如果眼睛停留于作品自身,或只作理性思考,缺少美好形象的联想,所得审美感受必然有限。

书法欣赏如此,书法创作也如此。书法创作不是一般的写字,而是在创作蕴涵有丰富审美情趣的艺术形式。蔡邕讲“须入其形”、“纵横有可象”,自然须要先联想到远远超出字形之外的“形”、“象”来。王羲之曰:“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须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也是要求从艺术美的角度构思书法的形象,这些若不调动联想的机制,是不可能进行并理想完成的。联想的前提是头脑中积累和记忆,这就要求平时多观察、多体验,对各种事物的性质特征有较深刻的认识和把握。但仅此还不够,还须有自觉去联想的意识,善于寻找各事物之间的联系,到时才能把它们联系起来,动笔前也才能有个理想的形象,然后心中有目标地挥洒笔墨。当然,这种书法艺术的形象不是现实物象的摹写,而是凝聚有主观情意的,高度抽象的,同现实物象的关系是似又不似的。它体现在一笔一画、一字一行中,更体现在一幅作品的整体形象中。但无论如何,审美联想在其中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外企移情东南亚 篇4

外企“东南飞”

近几年来,不经意间,作为外企在中国主要栖息地的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已成为外企撤离的“重灾区”。据广东省外经贸厅的官方报告,2007年广东实际迁走的外商投资企业为244家,涉及销售额12.14亿元人民币。另据东莞市工商行政部门的统计数据,2007年迁出东莞并向工商部门办理了注册地变更手续的企业达到500余家。

与此同时,在中国北方,截至2008年1月底,就已有103家韩资企业“无故撤离”山东。而韩国《中央日报》的报道称,目前在华投资韩国企业约2万家,其中有20%出现亏损,预计将有4000余家亏损企业撤出中国。

前所未有的外资撤离潮招致国际媒体放大性关注。博思艾伦咨询公司最新调查指出,由于利润回报差强人意,大约三分之一的外资企业将在几年后撤离中国市场。

外企撤离中国后,大多向东南亚国家迁徙。日本机械电子部件厂家纷纷在越南建立生产基地,如2006年初,日本丽声钟表工业投资3亿日元在河内的工业园区建设精密模具和树脂部件成型工厂。日本贸易振兴会的统计资料显示,与中国相比,同样条件下,越南的生产成本比中国低15%至30%。

不仅日本公司如此,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为了保证廉价的劳动力,同时也为了分散汇率变动的风险,纷纷走进东南亚国家,培育成继中国之后的新的亚洲生产基地。

统计显示,中国纺织业的劳动力成本为每小时0.69美元,东南亚一些新兴纺织品出口国的成本约为0.4美元,显然中国纺织业劳动成本方面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消失。

在越南、柬埔寨、孟加拉等国,服装厂工人最低工资仅为45美元/月,土地、水、电等能源价格也非常优惠。据香港出口商会调查,在越南等国开设一家1000人左右的服装厂,投资仅需要600万左右港元,而同样规模的工厂设在中国,则需投入几倍的资金。

印度也是外企迁徙的主要目标国之一。印度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英语是它的官方语言,英语的普及使印度在信息技术服务和后台工作方面具有领先优势,因为没有语言障碍,印度的员工更容易与外籍管理人员沟通,因而执行力也更强。

红利时代不再

在过去20年中,外企蜂涌而入,抢滩中国,大多是冲着中国廉价的劳动力而来。以一个电子熟练工为例,雇佣一个中国员工月薪只需200美元,而在欧美,则至少需要1000美元,是中国员工的5倍,甚至更高。

在过去10年中,外企和中国共享中国“人口红利”。外企雇佣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大幅提升。而中国本身也因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而创造了经济快速增长的奇迹,多数年份GDP增长在10%左右,为世界之最。

不过,随着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增长速度的渐趋减缓,出现了用工荒,加薪潮不期而至。在金融危机的硝烟逐渐散去,尤其是2009年夏末以来,珠三角企业普遍遭遇的“招工难”,乃至“民工荒”问题正是加薪压力报复性反弹的结果。

富士康“坠楼事件”导致的接连两次加薪公告,也在不经意间成为引发整个珠三角加薪压力井喷的始作俑者。初步核算,一旦富士康宣布的2000元“底薪”措施成为现实,那么,同等劳动强度的珠三角一线作业员月收入理论上应该超过3500元,这一工资标准距离2009年深圳全市职工约3890元的月平均工资仅有一步之遥。

进入6月,中国各地企业掀起加薪风。无独有偶,省市政府近来也纷纷从7月起上调最低工资。美国《纽约时报》刊登文章关注中国最新一轮的加薪潮,并引述分析家指出,中国政府支持劳工价格攀升背后的原因不简单,北京期望劳工阶层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缩小贫富差距,刺激内需,并借此迫使出口型的企业转型为创新及高价值产业。

中国“人口红利”的时代已基本结束。在此情势下,效益不太好的外企失去了竞争力,为了生存,只得卷铺盖走人,另找生路。用在东莞一位外企老总的话说,“没有谁愿意走,但没办法再撑下去了。”

产业升级机遇

外企向外搬迁,短期内会加大中国低端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会降低GDP,地方政府经济数据的成绩单在一时间也可能“不太好看”。但从战略角度来看,外企搬迁的现象并不奇怪。跨国企业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在全球范围内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千方百计降低企业成本,会动态地在全球各地布局其生产、销售、服务和研发各个环节。

在全球制造业中心转移到中国之前,全球制造业中心已经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迁徙。第一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球制造业中心开始从欧美向日本转移。第二次是七八十年代,全球制造业从日本向亚洲四小龙地区转移。到了九十年代,特别是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制造业中心从亚洲四小龙地区向中国迅速转移,主要集聚在中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和山东沿海地区。

既然制造业搬迁是一种自然迁徙,只要把握得当,因势利导,就会化弊为利。在制造业搬迁过程中,通过“腾笼换鸟”,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升级,迎来经济新的发展高潮。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韩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本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日渐式微之时,通过政府引导,加速产业结构升级,一些竞争力弱的企业搬迁至中国的山东半岛,这种搬迁并没有导致韩国经济的衰退,相反,由于引导合理,韩国的制造业实现了质的飞跃,比如三星集团异军突起,占据了全球制造业的制高点,令人瞠目结舌。

一块硬币有正反两面,从另一面看,外企向东南亚迁徙也不纯粹是坏事。细心的人们可以发现,急匆匆地向东南亚迁移的外企,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低端化的企业。这些外企撤离中国,不会动摇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反而给中国企业实现产业升级腾出空间和资源。

曾在广州东莞进行调研的中信证券分析师诸建芳指出,目前撤离的外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合同外资多在300万美元左右及以下,这些企业以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为主,主要分布在五金、玩具、服装、制鞋、塑胶等行业。这些行业处于产业链的终端,对上端的依赖不是很强,主要依赖的是订单,国外客商只要取得稳定的供货就行,不在乎订单是在越南或柬埔寨生产,还是在中国生产。

与此同时,在广东,电子行业企业基本没有发生外迁现象,因为整个行业的产业链在这里,具有良好的配套供货系统,劳动力素质也比较高,这是越南、柬埔寨所不具备,也很难复制的,因此,即使人工成本高些,企业也不易迁走。

在江苏南京进行调研的中信证券分析师陈济军表示,江苏当地政府并不担心外企撤离的动向,反而认为这有利于当地的产业升级。

“这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撤离恰恰腾出了空间,为当地承接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提升产业结构水平提供了契机。”陈济军说,当地本来就存在招工难的问题,劳动力相对紧缺,成本升高,这些外企撤离还缓解了这些压力。

在一项问卷调研中,也有不少沿海企业认为自己能够消化日前上升的成本压力,其员工工资本来就比当地最低工资高出许多,招人反而比过去容易。

教学艺术的移情体验 篇5

所谓移情体验是指这样一种富有感情的体验现象:并非仅仅是稍瞬即逝的兴奋之感受,而是指借助感受,改变或者确认自己对他人的认识,改变对自身的看法以及处世态度等等,总之,是改变或者重新确认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从而迸发出实现自我的意志、自觉和决心的力量之体验。日本的高濑常男等人曾研究分析了师生在教学中的移情体验,并归类如下:①

由上可见,高濑常男等人的研究着眼于师生关系的建立,揭示了师生各自的移情体验的内容和表现,且所归纳的五种类型间是依次递进的关系,这都给我们以有益的启发。

我们认为教师的移情体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所教学生的移情体验

与学生的长期接触,可使教师产生深厚的“教师爱”。对自己的学生,无论是听话的还是调皮的,是尖子生还是差等生,总是以欣赏的目光看待他们的优点,以医生的目光看待他们的缺点,以期待“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出现。对所教学生的热爱,甚至会成为教师教学生涯的幸福回忆。做了60年教师的84岁高龄的克洛赛谛先生,晚年时面对当年学生的成绩单,充满感情地说:“这是我的纪念品。每学年,我把各学生的成绩各取一纸这样地留藏着。其中记有月日,是依了顺序排列在这里的。把这打开了,一一翻阅,心里就追忆起许多的事情来,好像我已回复到那时的光景了。啊!已有许多年数了,却是一把眼睛闭拢,就像有许多的孩子,许多的班级在眼前。那些孩子,有的已经死去了吧!许多孩子的事情,我都记得,像最好的和最坏的,格外明白地记得,使我快乐的孩子,使我伤心的孩子,这是尤其不会忘记的。许多孩子之中,很有坏的哩!但是,我好像是在别一世界,无论坏的好的,在我都是同样地爱他们。”①教师对所教学生的深厚感情,往往是学生不断进步和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对所教学科的移情体验

长时间教某门学科的教师,往往对自己所教的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特殊的感情。而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移情体验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会对学生学习这门学科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有优秀的语文教师讲课的班级里,语文就成了这个班级最喜爱的课程;一个有优秀的物理教师任课的学校里,许多学生都会高兴地参加物理小组活动;一个学校里有位优秀的音乐教师,那个学校就会歌声荡漾。教师往往能体验到所教学科给自己带来的巨大成功和乐趣,甚至形成所谓“学科思维”(即遇事喜欢从自己所教学科角度考虑问题)和“学科敏感”(即凡遇到和自己所教学科有关的东西都能灵敏感知)。教师对所教学科的移情体验,又会反过来促进他不断加强这门学科的修养,为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地进行教学艺术创造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因为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①

三、对所从事的教学活动的移情体验

长年累月的教学生涯,会使教师对所从事的教学活动倾注进自己的感情。凡与教学有关的事物,都能使教师感到亲切。如熟悉的教室与讲台、翻得破损的备课本、学生听课时的眼睛、自习课上宁静的气氛、准时响起的上课铃声、学生写得整齐洁净的作业等等,无不牵动教师的思想感情,从而构成教师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功的教学活动本身,会给教师带来无穷的乐趣,因为教师从中看到了自己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有些教师一走进教室,就如同演员登上舞台,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进入艺术创造的世界,沉浸在与学生进行的思想感情的交流中,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不快和烦恼,甚至于正患着病的痛苦。学生在听课中会心的微笑和认同的颔首,都会使教师体验到莫大的欣慰与幸福。《爱的教育》一书中因年老而退职的老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留恋,让我们深受感动。他说:“那一天,我从做教师以来第一次把墨水流落在学生笔记簿上的那一天,真是穿胸似地难过啊!虽然这样,总还是暂时支持着。后来,力真尽了,遂于做教师的第六十年,和我的学校、我的学生、我的事业分别,真难过啊!”①

四、对教师职业和教育事业的移情体验

17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曾经指出:“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②他认为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再没有比它更高尚的职业,教师从事的职业是最伟大、最豪迈的事业。教师职业和教育事业在社会中所居重要地位和所起重大作用,使广大教师自甘淡泊,“只是许身孺子”,并从中获得别人体验不到的人生价值实现带来的精神充实感。这正如教育家徐特立所指出的:“教书是一种很愉快的事业,你越教就会越爱自己的事业,当你看到你教出来的学生一批批地走向生活,为社会做出贡献时,你会多么高兴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来居上,这里不正包含着你的一份辛勤的成绩在里面吗?”③我国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对教师职业和教育事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为了能做一名教师,他曾先后向当时任职的电机厂领导递交过150次从教申请,以实现自己“我以我心付童心”的夙愿。在他看来,教师劳动是有三重收获的——收获人才、收获学生的真情、收获科研成果。所以教师职业和教育事业虽苦犹乐,对于热爱它的人来说,甚至是其乐无穷的!

学生的移情体验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教师的移情体验

学生自然的向师心理,使他们对教师的爱护与关心有着细致入微的感受,而对教师的热爱之情便会油然而生并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全国优秀班主任任小艾同志曾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一书中谈到:如果我们和学生之间,真正做到了理解的双向畅通,那么,双向的爱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有一位老教师说得好,你给学生一分爱,学生就会报答你十分爱,这种爱是一种无价之宝。比如,天色一黑,在我回家的路上,总有几个学生在暗地里护送。自行车放在车棚里,不知谁会经常给你擦干净,有的学生为了使老师的车更好看些,特意买来贴画,把车子整个贴遍。每当我的身体稍有不适,办公桌上就会有不知名的学生送上的药品。我们班的宁燕同学,几次在下雨天为我准备了雨具,可每回不是因为我带了,就是因为别的同学抢在了她的前面,为此,她经常心情不快。当我知道此事后很是感激,就对她说:“宁燕,下一次雨天,我一定穿你的雨衣好吗?”时过几日,她在日记中写到:“我真太不幸了,每次下雨都轮不上我关心老师一次,这几天,天晴得好蓝好蓝,我的老天呀,你怎么就不替我流一次泪呢”。每逢遇到这种情况,我内心都难以平静。我认为这是教师的最大的幸福!①而这从另一方面,不也表现了学生对教师的移情现象吗?学生从教师那儿感受到尊重、信任、关心和爱护,也会对教师以尊重、信赖、亲近和爱戴相回报的。

二、对所学学科的移情体验

通过深入学习,学生往往对所学学科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感情,以至成为“学科迷”(如“语文迷”、“数学迷”等),达到欲罢不能的程度。当然,这也是有个发展过程的。如有位中学生谈到自己对物理课产生移情体验的过程,他说:①一开始,我对学习物理很认真,但那只是因为学校开设了物理这门课。由于我的学习成绩较好,老师要我超过课堂教学的进度,先学一步。我也照老师说的去做了,但那只是因为老师叫我这样做。后来,我看了《趣味物理学》这本书,感到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有趣的现象。„„对于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学了物理以后,有些只要用一两条简单的物理定律就可以解释清楚了。于是我学物理的劲头越来越大,即使老师没要求我学的我也迫切想学。当我学到一点东西,开始能解释一些现象时,我觉得物理学简直是妙趣无穷的精彩世界,自己再也离不开物理学了。学生对所学学科产生移情体验,对丰富其精神世界、充实其学习生活,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三、对学习活动的移情体验

学习的成功可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移情体验。凡与学习活动或学习成绩有关的事物,均能唤起学生积极的感情。如仔细地端详考试成绩单上优异的分数或作业本上老师的鼓励性评语,脸上浮起笑容;正为一道难题苦思冥想,突然灵感降临想起一种绝妙的解决办法,禁不住叫出声来;刚发下的教科书还散发出油墨的清香,拿鼻子闻过之后再郑重地给它包上书皮,翻开学习参考书,就为其吸引,甚至爱不释手;上课预备铃响过之后,将课本打开,摆放好文具,期待教师的到来;随着教师的讲课进程耳听目看心想,不知不觉响起了下课铃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有了移情体验,就不再将听课、做作业当成负担,而是自觉地将教师的教学要求转化成为自己学习的需要。这样一来,学生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走上乐学的道路了。于那些苦学、厌学以至辍学、逃学的学生,则都是因为对学习活动缺乏移情体验,才不堪其苦而走上弃学道路的。两相对照,很是发人深省。

四、对未来人生的移情体验

管理与移情 篇6

经常听到这样一句俗语,“要想公道,打个颠倒”,说的就是移情。所谓移情,就是设身处地从对方出发考虑问题。可惜,有许多管理者,并不见得明白其中的道理。

例如,某高校一位很出色的副教授,职称晋升时没评上教授,于是请辞,学校照例挽留,挽留照例无效——这类事情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但是,如果你是人事主管或者学校领导,你是否就认为,这位副教授请辞的真正原因确实是没评上教授?如果你对这个原因深信不疑,那么你就很有可能出错。

诚然,该人请辞的直接原因是职称问题,但如果细究起来,事情往往不是这么简单。假如副教授确实优秀,那么,职称问题往往只是引发冲突的导火索。他请辞的真实原因,可能是觉得有人在有意无意排挤他,也可能是认为有人在暗地里给他下绊子,还可能是感到他的研究方向在该高校不被重视,等等,可能的原因各种各样。但是,他的这些想法无一例外都不好拿到桌面上讲。如果要给领导说请辞是因为有人排挤,领导会不会认为自己不善于同他人合作?猜疑有人下绊子,领导会不会认为自己小肚鸡肠?直陈这个研究方向在这里没有发展条件,更有可能使领导觉得你是不是过分高看自己?所以,他掂量再三,可能只给领导强调一条,而这一条在他自己心目中不一定重要,却是最能说服你的。其他理由虽然他自己认为重要,但是不好给你明说,尤其是那些有可能引起误解的理由,还是不说为妙。

中国人讲“听话听音”,就是强调要听出说话者背后的话和没说出的话。作为领导,部下同你谈话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诚心要和你交流,另一种是希望引起你的关注。面对这两种情况,谈话者的内容选择不同,前一种部下会选择他认为最重要的内容,后一种部下会选择最有可能引起你重视的内容。早在著名的霍桑实验时,梅奥小组就发现,工人思想上看重的,和管理当局思想上看重的往往大相径庭,而管理所依据的大量信息,都是来自于这些交谈。一旦信息出了偏差,就别指望产生好的管理效果。所以,领导在同部下谈话时,要尽可能从中捕捉真实的信息,而要捕捉真实的信息,又必须移情,从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要不然,当部下赞美你本人时,你可能会产生某种我比“城北徐公”更漂亮的幻觉;当部下颂扬公司的业绩时,你可能也会产生某种虚无飘渺的自豪。一旦到了这种境地,对应的管理措施,就会同吃了摇头丸一样糟糕。

二胡演奏中的“移情” 篇7

关键词:情绪,情感,移情,表演

自古以来, 文人墨客在诗歌创作中往往赋予了自然景物以人的行动、性格、生命及思想感情, 使自然景物反映出人和社会生活的美。这就是美学所称的诗歌创作的“移情作用”。诗歌中的“移情作用”随处可见, 例如

晏殊《蝶恋花》中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中的“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同样, 音乐作曲家在创作新作品时也常常由感而发, 将自己的各种情感通过音符表达出来。不同的音符节奏相结合, 写出了一首首各具特色、流传千古的音乐作品。不同的作品被赋予了不同的性格特点, 演奏者在拿到作品后力图完美表现出作曲家想要表现的情感思想, 有些类型的曲目是容易表现的, 但是还有一部分作品是不宜表现的。如何将不宜表现作品情感的作品表现出来是演奏者急需要做的。

一、“移情”是什么

移情作用, 英语为empathy, 亦称“感情移人”。它以对象的审美特性同人的思想、情感相互契合为客观前提, 以主体情感的外扩散并以想象力、创造力为主观条件, 是对象的拟人化与主体情感的客体化的统一。是审美认同、共鸣和美感的心理基础之一。简言之, 移情作用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 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好像自己欢喜时, 所看到景物都像在微笑, 悲伤时, 景物也像在叹气。而在演奏中的“移情”, 它是指演奏者没有曲目所需要的情感体验, 那么则以情绪为媒介, 使用由同一情绪为基础的情感体验, 然后替代使用在乐曲中, 即同情绪基础的情感替代。

著名二胡作品《新婚别》, 描写了一对新婚夫妻的离别, 丈夫头天结婚, 第二天就要去九死一生的战场, 新娘虽然悲痛得心如刀割, 但她同样认识到, 丈夫的生死、爱情的存亡, 与国家民族的命运, 是不可分割地连结在一起的, 要实现幸福的爱情理想, 必须做出牺牲。于是, 她强忍悲痛鼓励丈夫参军, 同时坚定地表达至死不渝的爱情誓言。演奏人员在演奏这首作品前进行一些前期工作, 比如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乐曲的创作背景, 理性的分析乐谱等等。了解曲目要表达的情感然后从自身的情感出发将乐曲的情感美准确的表现出来, 感染观众使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这是演奏的最高境界。但是有这种情感经历的人少之又少, 除非有着与之相同或相似的经历, 否则演奏者是不容易表现这样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的, 二胡演奏家们如何完美的诠释此首作品。“移情”作用就在这时显现出来。

我们没有新婚后离别的经历, 在内心中也就没有“婚后别”的情感体验, 但是我们知道“多情自古伤离别”, 虽然没有新婚后离别的经历, 却有其他的离别经历, 例如离开父母、离开亲人、离开家乡, 这都是离别的情感体验, 离别时的基本情绪都是伤感、不舍, 这个情绪基础同样适用于新婚离别, 既然离别的情绪是一样的, 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移情”的方法, 用其他离别的情感来代替“新婚别”。较小年龄的演奏者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经历, 在相同情绪基础上灵活运用恰当的其他情感来替代本身所没有尝试过的情感体验, 然后在演奏曲目中配合使用, 这样既能够从另一方面感受作品本身, 也可以更好的表现曲目, 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身临其境。

《江河水》是一首令人心碎, 让人心醉的乐曲。它从另一个侧面演绎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新婚刚过, 丈夫就被抓去做劳役, 一去数年不归。可怜的女子决定千里寻夫, 可恰巧在路上遇到回来的人, 得知丈夫早已亡故, 她悲痛欲绝, 来到数里相送, 到与丈夫分别的河边失声痛哭。此曲的情感要求比较特殊, 青少年学生演奏此曲时由于年龄小, 经历的事情少, 没有过于丰富的情感体验, 所以在演奏时为了能更好的表演曲目, 可以使用“移情”的手段, 用具有同样的以“痛”为情绪基础的情感经历, 来替换曲中要求的特定情感。这样即使没有特定情感经历, 也能较好的演绎曲目。

刘明源先生的二胡作品《喜洋洋》, 由题目来看就是表现欢喜的心情, 也就是无论何种欢喜, 何事欢喜都是可以的, 只要能把作品演绎的欢快活泼, 让聆听者心随乐动, 就是演奏者的成功。从“情感和情绪”学的角度来说, 不管是何种欢喜的情感, 不论是“考上好大学”、“住上新房子”、“一顿美味”, 虽然是不同的情感体验, 但是“喜”的情绪是相同的, 有其中任何一种经历, 都会完美的表达《喜洋洋》这首作品。

二、移情的基础——情绪与情感学说

(一) 科学控制实验及其结果

西方音乐经历了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时期, 也经历了从无标题音乐到标题性音乐的变化发展。无标题音乐时期, 作曲家创作出的器乐曲都以其调性命名, 例如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 海顿的《G大调第94号交响曲》、《第一大提琴协奏曲》, 作曲家并没有给出作品的具体名称, 但是人们听到同一作品时所感受到的情绪方向是大致一样的。标题性音乐之后, 作品被冠以具体的名称和特定的形象, 给听众以提示。当观众听到德彪西的《月光》时, 会产生联想进而感受到安静, 平和, 静谧。听到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时会回想匈牙利民族的特色, 感受到激动, 兴奋, 积极向上。

曾有科学家做过一项实验, 选取相同数量的人在同一时间进入一个相同的音乐厅欣赏同一首作品。两个实验群体中成员的家庭背景, 文化素质, 年龄, 兴趣爱好都大致相同;音乐厅的环境, 气氛包括温度, 湿度, 灯光都调节到同一个数值;指挥和乐团演奏者全部相同, 曲目处理上几乎一致。在实验辅助数值几乎相同的完全科学实验控制环境情况下实验开始进行。两部分人在欣赏完音乐作品后被工作人员分别带进办公室进行实验结果调查, 询问“欣赏完这首作品有什么感觉”。第一组人员无一例外的说感觉很悲伤, 很痛苦, 演奏人员很好的诠释了这首作品。出乎意料的是第二组人员却有不同的回答, 有的认为作品很悲伤痛苦, 但一部分人觉得作品庄重肃穆, 是表现重大场合, 还有一部分则认为是沉重的、压抑的, 像是战争场面。同一个实验的两组成员的调查结果不尽相同。原因为何呢?原来, 在第一组成员进入音乐厅之前, 工作人员告知他们演出的曲目是柏辽兹的《葬礼进行曲》, 而第二组实验成员则由始至终都不知道演奏的是什么, 只知道是交响乐。仅仅是因为不知道曲目的名称, 实验结果就有了如此明显的不同。

其实此实验的目的就是研究“情绪”、“情感”的联系, 在一定程度上确定演奏“移情”的可操作性。第一组人员在事先知道曲目名称的前提下, 欣赏音乐时就会带着主观情感, 即葬礼的情景进入脑海同时与葬礼相关的情感体验也随之进入大脑。在听音乐时这种情感体验就会激发与之相关的情绪体验——痛苦和悲伤。而第二组成员因为不知道曲目名称, 所以聆听时不带有任何主观情感色彩, 仅仅是在欣赏时感受到第一情绪反应——悲壮、伤感、力量。他们的情绪反应的大致方向都是一致的 (没有欢乐喜悦) , 但由相同的情绪进而激发的进一步情感体验则产生了一些变化, 有人为是战争, 也有认为是宣誓仪式的, 这些差异是被试者在将情绪转变为情感的过程中产生的, 差异是由联想方向和思维习惯等等多种因素导致的, 与个人主观意识是息息相关的, 因为人的心理机能及其心理结构的形成都离不开人的社会性活动, 所以产生了各种不同的情感体验。虽然如此, 第二组人员的基本情绪体验仍然是一致的。这项试验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移情”方式中以情绪为中介的情感代替的可行性。

(二)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情绪与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与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在情感生活中必然伴随着各种强度相异、性质不同的情绪状态, 例如在内心相应的体验到欢快、悲伤、忧郁等等情绪色彩, 甚至还会因为情感体验的复杂程度处于一种无法言说的情绪状态, 因此, 从心里感受的不同层次来说, 情绪状态经常是作为情感体验的外在形式而被体验察觉到的。

情绪在情感与意向中起着“中介”的作用, 现实生活中人的内心情感反映到音乐中, 人又在音乐审美中体验到这种情感, 都是通过情绪的表现这个“中介”形式来完成的。在面对同一种状况时, 生理上会产生相同的情绪。但由于人在生活实践中, 对于事物的体验是多种多样的, 所怀的“心境”也会是千差万别的, 进而由情绪所形成的情感类别也会有略微差异。但是这并不影响从同一情绪产生的不同情感着手, 利用“移情”来表现需要特殊情感经历的作品。

结语

通过对情感与情绪的了解和学习, 利用“移情”手段, 在适当的情况下灵活运用不同的情感经历, 结合乐曲的创作背景, 更为完善的演奏作品, 使之为音乐服务, 也让聆听者进入音乐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修海林.音乐审美中情感情绪问题的研究[J].中国音乐学院 (季刊) .1987, 2.

[2]陈琰.论朱光潜的移情观[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2001, 1.

[3]吕斌.从音乐表现谈器乐演奏技术与音乐情感[J].音乐天地, 2011, 3.

[4]吴晓慷.谈二胡演奏艺术中对情感美的追求[J].音乐探索, 2011, 4.

论语用移情及其应用 篇8

日本语言学家Susumu Kuno首先把移情用于语言学中的功能句法的研究中。他指出:移情,借用拍摄术语,即“拍摄角度”。具体讲,就是说话者用句子叙述事件或状态时,把自己也投入句子的情景中,以体现他跟参与对象(人或物)的关系和关系程度。

我国语用学家何自然(1991)对语用移情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移情指“言语交际双方情感相通,能设想和理解对方用意”。一方面,说话人站在对方的角度吐露心声,传达信息;另一方面,听话一方设身处地理解说话人言谈用意,接受信息,即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编码和解码。语用移情强调交际对方着眼点。通俗地讲,移情也就是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移情的过程可以认为是,首先是理解的心理过程,在情感上充分理解他人的经历和感受,从而接受他人的思想,以达到对他人的情感的理解和认同。

当移情应用到语言学上,随着语言学家不断的努力,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对语言学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刻。

二、语用移情的应用

1. 语用移情在面对面交流中的应用

根据我国语用学家何自然对语用移情的研究,语用移情问题主要从语用——语言,社会——语用两方面来对语言交际双方的移情现象分析。在此,笔者将主要从语用——语言角度来对语用移情进行探讨,即语用移情在面对面交流中的应用。

语用——语言方面的移情指说话人语用语言刻意对听话人表达心态和意图,以及听话人从说话人的角度准确领悟话语的用意(何自然,1991)。

例如A和B两位客人赴宴,被安排在同席的相邻座位,A出自礼貌,会从B的角度说一句十分得体的话:

(1) What bit of luck that I am placed next to you.

这是A从B的角度的一种运用移情的表达方式,表示他被安排在B旁是一种荣幸。如果A不用移情手段,把话说成:What a bit of luck that you are placed next to me.就会使B觉得A说话趾高气扬,对二人的面对面交流起到消极的作用。同样一个命题,是否运用语言移情,语用效果大不一样。

再看另外一个例子:朋友相邀便宴,如果表示乐意前往赴约,最好站在对方的角度说话,在come和go之间选用come.

(2) I will be delighted to come.

如果不用移情说法,而是以自己一方为基点说话,对相邀者使用go作答:I will be delighted to go.这时,即使便宴不在主人家里举行,这句话也是不合适的,因为拉远了朋友之间的距离,缺少使用移情的表达方式给对方带来的亲切感。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最常用的就是人称指示语。人称指示语是以说话人为参照点构建语言和语境之间的关系,人称指示能典型地体现交际双方关系(Levinson,1983)。

试比较(3)中(a).(b).和(c):

(3)(a).I hope you come early tomorrow.

(b).Would you please come early tomorrow?

(c).Shall we come a little early tomorrow?

表达同样含义的三句话,(a)的主语使用了最移情于说话人的I,这个人称指示语却是最不移情于听话人的,因为“I—you”的对立体现了明显的权势差别,听话人的面子没有受到顾及,并且受到了威胁,因而难以达到最理想的交际效果。(b)虽然仍然针对you,但说话人策略地使用了Would为主位,使得说话角度变成了“你的意愿”,并就此展开磋商,显然移情效果会好于(a)。例句(c)用we为主语使得你我同为考虑对象,加之Shall的使用更易取得同一,从而移情效果最佳。由此可见,实际的言语交际中,双方的权势关系、言语角色(给予或要求)以及面子等社会因素都会使语用移情的言语表达复杂化。

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语用移情的应用要远远超出笔者上述的现象。而语用移情的效果和影响因素也有待进一步的补充和发现。

2. 语用移情在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翻译离不开移情,翻译中的移情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语言——意象——语言”的转换过程。翻译中的移情是把感情渗进里面去,译者会把自己的感情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理解与再现过程。翻译中译者是移情中介,理想的译者应该是一位善于移情的中介者,他不仅要在理解原作的过程中凭借自己的想象力,联想力,理解力和情感移情于原作之中进行解码;更要在翻译的语码输出过程中移情于读者,即站在读者的立场上考虑读者能否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原作的本意,思想,感情和意境。在此,笔者以一些汉英翻译中遇到的例子来说明语用移情对翻译的重要性。

(4)原文:巧媳难为无米之炊

译文:(a).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b).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abread without flour.

从语用移情的角度考虑,(a)译文中,译者所考虑的对象是中国的读者,用大米做饭在中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b)译文里,译者也注意用到了语用移情,只不过考虑的对象是讲英语的西方读者,从而灵活使用了“bread”和“flour”。所以译者在进行翻译工作的时候要能够恰当地移情于读者,以实现和读者交际的和谐与成功。

3. 语用移情在跨文化交际的应用

在跨文化对比的语用学上,移情即指言语交际双方的相互预设和感知。语用——语言方面的移情在同一文化氛围、确保交际活动顺利,达到顶期效果,意义非常重要。语用学的社交——语用移情观认为:跨文化交际双方都应设身处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观点,以实现交际的成功。例如:

(5) The Waitress:“Hi,darling.What can I dofor you?”

Ross:“Oh,sorry,I am waiting for a person.”

例(5)中的称呼darling“亲爱的”是表示关系的亲近,这是发生在咖啡厅中的一段对话。有研究表明,美国服务性行业,如商店、宾馆等,男服务员、甚至女服务员也用dear、honey等面称女顾客,目的是想使关系随和,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但是在中国像darling,dear、honey等表示亲近的词就不可以在服务性行业中随意应用,会给人一种不尊重的感觉。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我们应正视事实,增强跨文化间相互了解,入国问禁,入乡随俗,促进文化交流,重视语言方面的移情。正确使用语用移情,克服自我束缚,注重文化习惯,提高语用移情的精确度。同时应当指出,语用移情不应是单向的,而应是双向的,这一点在跨文化交际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语用移情理论的简单介绍,以及对语用移情的应用的浅显探讨,得到了许多启示。移情理论从19世纪后期明确提出,到20世纪在美学、心理学、哲学,以及语言学和语言学的各个领域,如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和翻译等的广泛应用,充分说明了其影响的深远。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应用也必将日益广泛,有待学者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LEVINSON S,C.Pragma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2]KUNO,S.Empathy and Syntax[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3]THOMAS,J.Cross-Cultural Pragmatic Failure[J].Applied linguistics Vol4.No4.1983.

[4]柴改英.传情达意:语言的移情透视[J]中北大学学报,2006,(5).

[5]刘焕辉.交际语言学导论[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

[6]刘心爽.语用移情对文学翻译的启示[J].安徽文学,2009,(3).

[7]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让“移情”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篇9

一、咬文嚼字, 进行细节体验

字斟句酌是表达的需要也是理解的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咬文嚼字, 可以避免囫囵吞枣和望文生义。通过语言理解作品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无疑是阅读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鉴赏文学作品, 理解人物形象也需要品味文学作品的语言, 咬文嚼字就是一个品味的过程。利用语言载体掌握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基本途径。

1. 引入名家修改佳例, 体味词语运用之妙。

许多名篇佳作在编入语文课本时, 或请原作者亲自再次加工, 或由资深编辑加以精心修改再征得原作者同意, 以使语言表达更准确。在教学中利用修改佳例, 引导学生进行比照阅读, 展开联想, 进行分析, 可以识别和体验语言表达的“通”与“好”, “好”与“妙”, 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语感, 加深对文本内容、尤其是关键句子和词语的理解, 提高比较、选择、品味、赏析等能力, 使原本隐性的知识变为显性的可以陈述的知识, 并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条分缕析, 体味词语表达之精。

瑞恰兹以语义学为根据, 对语言作细致分析, 区分出参证的科学语言和感情的文学语言。他指出, 科学语言具有传达信息的指称功能, 是一种真实的陈述, 与客观事物相符, 花是花, 雾是雾, 强调绝对的“真”;文学语言具有唤起感情的象征功能, 是一种虚假的陈述, 未必与客观事实相符, 花非花, 雾非雾, 是一种可接受的“真”。这一区分实际上说明了对文学作品和非文学作品应有不同的读法。因此, 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词语的表层含义去理解它的言外之意和韵外之味。

二、以理激情, 进行语境体验

语境指人们在利用语言进行信息传递时所处的特定语言环境, 它制约和影响着传递过程中言语意义的确立。对于相对复杂和隐晦的言语意义的确立, 教师要善于运用讲解的方法, 讲清与文章、语段 (句、词) 有关的背景材料和知识信息, 引导学生认清其丰富的含义。

例如《药》在结尾处作者对上坟有一段环境描写, 描写的中心是一只乌鸦:“两人站在枯草丛中, 仰面看那乌鸦;那乌鸦也在笔直的枝树间, 缩着头, 铁铸一般站着。”学生初读这段文字时, 一般都能感受到一种凄凉、荒芜而又压抑的气氛, 但是, 细说起来又难以准确地解释此种感受的原因和此中的深意。此时, 教师便可采用点拨法引导学生根据经验对语境的文化背景进行诠释和体验, 使他们明白:在汉民族的文化传统中, 乌鸦是恐怖、神秘、不祥的象征, 此处乌鸦与坟场等意象一起营造了一种悲怆、死寂而又压抑的氛围。而且, 死因的不同以及其中隐含的“人血馒头”的故事, 使小说主题更加深刻, 更加凄婉, 折射出了当时整个社会的死寂与麻木。

三、移情入文, 进行角色体验

从一个文本中可以读出多种意义, 不仅是因为读者见仁见智, 各有一解, 更重要的是事物和文本自身不表现为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逻辑, 也没有一个终极的、固定不变的意义。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除了指导学生品味词语、把握语境外, 还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情感体验出发, 全身心地投入到作品的情感凝聚物———意象中去, 用换位的方式进行角色体验, 以获得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和创造性诠释。

角色, 指戏剧或小说等叙事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在小说、戏剧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中的某个或某类人物形象进行设身处地的深入体验;而在散文、诗歌的教学中, 教师同样也可以让学生对隐含于文本中的意象进行深入的体验。

关于“移情”概念的研究综述 篇10

一、“移情”的美学渊源

关于“移情”的研究根源, 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德国。作为德国浪漫主义的先驱和德国启蒙主义的代表人物, 哲学家赫尔德 (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 1744—1803) 在与当时盛行的形式主义美学的论战过程中, 提出了审美移情理论的最初萌芽。赫尔德认为, 一切美都是在艺术对象和自然对象中内在生命和人格的表现 (1) 。十九世纪末, 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费希纳 (Gustav Theodo Fehner, 1801—1887) 提出了一种重视心灵感觉经验的分析, 从经验上升为理论的“自下而上”的美学研究方法, 这种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迥异的、从心理学的感觉经验作为出发点研究美学的方法, 逐渐成为西方美学研究的主流。

“移情说”作为西方近代美学中影响最大的审美心理学流派之一, 也是心理学的美学派别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理论, 它的先驱者是德国美学家洛兹和费舍尔父子。

随后的德国美学家弗里德里希·费舍尔 (Friedrich Visher, 1807—1887) 通常被认为是德国观念美学向心理学美学过渡的关键人物, 他在《批评论丛》及《论象征》中, 把移情作用称为“审美的象征作用”, 说这种作用就是“人把他自己外射到或感入到自然界事物里去”, 从而造成“对象的人化” (2) 。他最早明确而系统地对审美移情理论进行了阐述。

而第一次提出“移情”或“移情作用”的概念, 并对其进行严密的心理学论证的, 是老费舍尔之子罗伯特·费舍尔 (Robert Vischer, 1847—1933) 。1873年, 他在自己撰写的论文《论视觉的形式感情》中, 把父亲提出的“审美的象征作用”改造成了一个新的概念“Einfühlung”———由“Ein”和“fühlung”这两个词根组成, 指的是“把感情渗进里面去”的意思———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移情”或“移情作用”。由此可见, 费舍尔父子已为“移情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 移情就是人在体察和了解对象 (可以是人或物) 时, 把自己的生命和情感外射到对象之中, 并为这个对象所感染, 使人感到和对象交融合一的现象 (3) 。不管是在西方美学史, 还是在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进程中, 都有理论家、艺术家已经提及。这种情况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当艺术家凝神构想, 激情澎湃, 想象异常活跃的时候, 他自己也就往往不由自主地寄情于物。

二、“移情”在心理学中的发展

真正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 对移情做出全面、系统阐述的, 是德国心理学家和美学家立普斯 (Lipps) , 他通常被公认是移情说的代表人物。在立普斯看来, 只有通过“Einfuhlung”, 人们才能够理解他人, 并对他人做出一系列的反应。在他看来, “物”、“自我”和“他者的自我”这三部分构成了认识领域。我们依靠感性的外部知觉来理解“物”, 通过内部的知觉来理解“自我”;而一旦我们想要理解“他者的自我”, “移情”是必要的途径。从这个层面出发, 利普斯把“移情”也称作“自我客观化” (黑田实郎, 1985) (4) 。

同时, 立普斯还把“移情”界定为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情绪、情感表现出的一种先天的、不由自主的同型 (isomorphic) 反应。他认为, 这个过程包含了两个明显的步骤, 这两个步骤是以快速系列的方式发挥作用的。观察者首先自动地模仿并且他自己的面部表情、声音和姿势同时发生变化, 而在另一个人的面部表情、声音和姿势上只有最微小的变化, 利普斯称之为“客观的动作模拟状态”;然后, 由此而引起的观察者面部、声音和姿势方面的肌肉组织的变化引起了传入反馈, 这种反馈在观察者身上产生与受害者的情感相匹配的感受。霍夫曼将这两个步骤称为“模仿”和“反馈” (3) 。

随后的1909年, 英国心理学家铁钦纳 (Titehener, 1867—1927) 在自己的《思维过程中的实验心理学》一书中, 创造了一个英文新词“Empathy”, 用以替代“Einfuhlung”;在该书中, “Empathy”被描述为“把客体人性化的一个进程, 感觉我们自己进入到其它物体内部的过程” (6) , 这一界定方式强调“反应—投射”和对其他人情感的知觉。

1934年, Mead辨别了移情时的“自我一他人”之间的差异, 并把认知成分———一种理解能力视为移情的组成成分 (Deutsch&Madle, 1975) 。与美学中的移情不同, 心理学中的移情成为了科学研究的对象。

1983年, Pao在Sullivan的“人际关系”概念的基础上指出, “移情”是个体用自己的能力来理解他人的需要和需求, 该行为并不是一种独立的行为。他认为, “移情”是一个过程, 其中存在着两个参与者———希望理解他人的个体和希望被理解的个体———都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两个参与者将共同地、逐渐地建立一个越来越复杂的交流“网络” (7) 。

1984年, Reed在梳理、整合对以往文献资料的基础上, 总结归纳了“移情”的七种定义:移情是一种对他人心理状态的理解和内部经验的共享;移情是能力、过程和表达的同时存在;移情是理解与交流;移情是一种资料收集的方法;移情是模拟他人的情感并能发生共鸣;移情是一种交流和非理性理解的方式;移情是一种特别的知觉方法 (8) 。

不仅如此, 移情还受到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研究者的重视。在这些研究领域里, 移情被认为是孤独症的决定因素 (e.g., Batson, 1987) , 归因 (attr bution) (e.g., Regan&Totten, 1975) , 以及社会性判断 (e.g., Krulewitz, 1987) 的决定性因素;移情是儿童认知发展的一个指标 (e.g., Hofflnan, 1987) ;移情是道德产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Greif&Hogan, 1973) ;移情对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的影响 (Marshall&Maric, 1996) , 等等。关于移情的如此广泛而密集的研究领域表明, 移情是人类交往的基础, 是所有心理现象的核心组成部分。如果没有产生移情, 人们就不可能真正理解他人, 彼此的交流更无从谈起。

三、关于“移情”概念的研究综述

综上所述, 不管是在西方美学史, 还是在中国美学史的发展进程中, 都有理论家、艺术家已经提及过移情现象。一言以蔽之, 美学理论里的“移情”, 是指人们在欣赏周围客观事物或自然景观的时候, 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 把本无生命的事物看成是有生命的事物, 似乎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审美活动就是把自我的内心活动移入到对象中去, 对对象做人格化的观照, 是一种客观化的自我享受。这是浪漫主义试图冲破人与自然的隔阂的体现。

时至今日, 心理学领域里一般意义上的“移情”, 指的是一个人 (观察者) 在观察到别人 (被观察者) 处于某种情绪情感状态的时候, 产生与被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 它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情感反应;简单地说, 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观察、分辨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移情是人际交往中情感的相互作用, 是对他人情绪的觉察而导致自己情绪唤起的一种情感体验 (9) 。移情可以使一个人把自身投射到他人的心理活动中去分享其情感, 也可以受他人情感活动的引导而产生相应的体验 (10) 。

不管是美学范畴, 还是在心理学领域, 移情都蕴涵了“感情移入或转移到其他人或其他事物上”的意义;从这个层面上看, 移情的概念在各个领域里, 其实是相通的。而从某种程度上说, 美学其实是心理学的一部分;如果我们非要强制性地把美学和心理学领域里的“移情”概念完全区分开来, 几乎是徒劳的。

纵观移情在美学里的发展历史, 立普斯的“移情说”其实是建立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 他把审美对象和审美欣赏都看做同一个“自我”, 即没有自我的欣赏, 没有自我的移情, 也就没有美的对象。换言之, 立普斯认为, 离开了人的主观感觉, 美将不复存在。这显然是片面的。

由此我们也发现, 立普斯的“移情说”的最大缺陷, 就是否定了审美对象的客观性;在强调主体能动作用的同时, 忽略了客体的外部因素的分析, 尤其是实践作用的分析。移情现象并非任意出现的, 而是在实践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的。譬如在原始社会中生产力极端底下, 自然界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具备无限威力、不可克服的力量与人们相对立, 当时的人们也不可能向大自然移情;而后,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 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 人的认识发展了, 人类改造自然、支配自然的能力得以增强, 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也随之改变, 自然不再是异己的、与人对立的, 而是变成了可以亲近、可以欣赏的对象了。针对这个缺憾, 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避免陷入唯心主义的窠臼, 既要强调人们的主观感受, 又要承认自然界客观存在的美感, 以更加科学的态度和技术来研究美学中的移情现象。

参考文献

[1]立普斯著.朱光潜译.论移情作用[M].古典文艺理论译丛 (第八册)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4.

[2]立普斯著.朱光潜译.移情作用, 内模仿和器官感觉[M].古典文艺理论译丛 (第八册)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1.

[3]张凯, 杨立强.国内外关于移情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 2007, (5-6) .

[4][英]威廉.麦独孤著.俞国良译.社会心理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7:71-75.

[5]沃林格.抽象与移情[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7.

[6]黑田实郎.婴幼儿发展事典.李季湄编译[M].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5.

[7]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9.

[8]李伯黍, 岑国桢主编.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李醒尘编.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 (德国卷)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0.

[10]李斯托威尔著.蒋孔阳译.近代美学史评述[M].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上一篇:研究型研究生下一篇:资源节约造纸产业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