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研究

2024-06-14

新农村建设研究(精选十篇)

新农村建设研究 篇1

1 农村信息传播与农业现代化

农业信息传播是指把与农业有关的技术成果、经营动态、市场行情等通过信息服务媒体传播给农民的一种方式。主要包括农业新技术的扩散和农业新政策思想制度的宣传。农业信息传播作为农业推广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促进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 农业又不发达的大国。围绕着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一系列问题, 即所谓的“三农”问题, 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国家经济全面发展和壮大的障碍。发展农村经济, 推动农业现代化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研究课题。而信息化又是当代最先进、最活跃的生产力, 是推动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推进信息化, 能够有效改善落后农村地区的投资环境,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 有利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全面提高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从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想要推动信息化, 就需要丰富信息传播渠道以及传播效率。所以农业信息传播与农村现代化息息相关。

2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信息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众传播媒介应该面向全体人民, 全方位地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但是, 在现代中国, 大众传媒与受众之间的关系颇为尴尬。这种尴尬主要表现为占总人口近80%的农民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相等的信息待遇。通过对安徽部分农村调查发现, 农村信息传播问题成为阻碍农业信息化的主要障碍,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村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传播方式仍然是人际传播

许多研究者认为, 在农村社会中, 信息传播很大部分还是依赖于人际传播。调查显示, 87.2%的村民获取农业信息是彼此间交流获取的, 可见农村口耳相接的人际传播仍然占有很大比重。

2.2 农民媒介接触不平衡, 信息来源渠道单一

调查显示, 农民对媒介的接触很不平衡, 信息来源渠道主要是电视, 在农村受众对媒体的接触中, 电视占据着大半壁江山, 在农村的媒介生态结构中占有压倒性份额。调查问卷中, 关于“您每天看电视、听广播、看书报杂志、上网的时间是多少?”, “您家庭的外出务工人员是如何获得劳务信息的?”等问题, 现实与数据均表明, 电视几乎是农村受众获得外界信息的全部来源。这种信息来源的严重单一不平衡化, 造成农村受众思维能力的僵化。广播媒介的历史比较悠久, 在受众中也有比较好的基础。同时它也比较方便, 本应在农村大行其道, 但实际情况亦令人不容乐观。现在的农村广播内容不够贴近农村生活, 广告也占据了很多时间。调查显示, 每天定时听广播的人不到4%。总之, 安徽省农村的大众媒介的生态结构发展极端不平衡, 媒介生活较为单调。

2.3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信息接受能力较差

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就全国而言,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 农村人口中,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仅为40%, 小学文化程度也只占43%, 15岁以上的文盲率却有8%。很多农民既不能阅读报刊杂志, 也不能听懂广播中技术的含义。严重的保守观念导致其对新鲜事物不自觉的拒绝。农村受众总体的文化水平偏低制约着对信息的接收, 也导致了媒体在农村的功能发挥失常。

2.4 现有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能发挥应有作用

乡镇农技综合推广服务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就是推广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 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服务。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乡镇农技机构覆盖面小, 技术服务范围窄, 功利性强, 不能满足大多数农民的科技需求, 不能充分发挥其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组织化程度的作用。

3 完善农村信息传播的措施和建议

进一步拓宽农村信息传播渠道、建立高效传播机制是中国农业信息体系发展的“钢筋工程”和“铺路工程”, 在此层面上需要制定适合不同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和传播渠道的措施, 从而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3.1 重视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 农民更多的是受到周围人的影响, 所以人际传播是信息传播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重视人际传播, 把农村比较有威望的“土专家”有组织的利用起来, 在有效的协调下, 让他们向下传播信息。这些“土专家”来自当地或本村, 他们最了解农民的需要, 一般很受农户的尊敬与信服, 农户碰到问题和困难时也常会向他们咨询。所以, 他们可以有效的向身边的农户传达一些与农户息息相关的信息。

3.2 构建良好的媒体互联互通和信息传播

大众传播媒介是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在农业信息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电视等媒介应该发挥其传播的主体功能, 加大对与农业、农民、农村相关信息的传递。这样大众传播媒介才能发挥其作用, 成为农村信息传播的主力军。

3.3 加强农村居民教育,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农民是农业信息的最终接受者, 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农业信息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当前我国农村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低, 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 农业科技含量少, 农业市场信息闭塞, 我们应当把加强农业推广教育,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农业信息传播工作的核心重点。十七大报告指出, 要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加快普及高中教育,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要创建学习型农村, 必须重构农村教育体系, 在重视义务教育的同时, 有针对性的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 开展多层次、多方位、多方式的教育。

3.4 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实现信息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鉴于农村相对落后的客观条件, 政府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从政策上推动传媒进军农村的步伐。而农村传媒设施的建设是个投入高、周期长、回报低的工程, 光靠媒体自身很难完成, 政府要从宏观角度认识改善农村传播状况、提高农村传播效果对于发展‘三农’的重要性, 对开拓农村市场的媒体给予政策倾斜。

参考文献

[1]董擎辉.浅谈农业信息传播方式.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9 (1) .

[2]冯广圣.桂东南农村信息传播现状调查及分析.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

[3]王众, 郑业鲁.农村信息传播渠道和传播机制的构建.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4 (2) .

[4]崔如慧, 李成超.对中国农业科技文化传播制度的探讨.公共管理, 2009 (1) .

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篇2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

关键词:新农村,城市化,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总题目。这个题目正在破题,社会主义新农村什么样?中央提出了五句话20字的要求,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万丈高楼平地起。能否开好头,起好步,打牢基础,至关重要。

一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农业是农村的产业基础,生产发展首先指的是农业的现代化,以粮食生产为中心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十一五”时期,不仅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农业也要加大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过程中,一方面协调粮食与其他作物的比例,力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协调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家一户的农民由于生产生活分散,信息不灵,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农民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目的,增收困难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挑战。首先是种养业增收难。农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增收的不稳定性较大。虽然国家对农民实行了种粮补贴,但生产资料和机械作业费等持续涨价,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农民从事种养业增收困难。二是产业化带动难。近几年农业产业化有了一定发展,但农业竞争力总体还不强,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还不高,带动农民增收不明显。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给农民增收带来多少实惠。公司、协会和农民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民几乎没有在企业或协会的二次分配中获益增收。有的地方将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作为普通企业对待,有的作为社会团体对待,还有的地方根本没有适当的名分。这种混乱局面使得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贷款、纳税、保险等诸多方面困难重重,严重妨碍其发展。三是转移性增收难。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转移的劳动力队伍庞大,但由于综合素质低,大多数劳动力仍从事着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无法获得较高收入,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

专家指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首要的是加快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其次,培养新型产业农民和务工农民,大力实施以农村实用技术、务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的“阳光工程”,有针对性地举办相关技术培训。

二 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要达到生活宽裕的目标,首先要通过开辟各种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从宏观层面来讲,农民增收可以激发广大农村的巨大消费潜力,使农民的需求成为一种有效需求,从而增强消费对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建设与改善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是农民生活宽裕的条件之一。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一半的行政村没有通自来水,60%以上的农户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水、电、道路、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需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目前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率之比高达22∶1,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九成左右农民是无保障的自费医疗群体。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农村公共事业滞后的现状。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要通过公共财政补贴,帮助农民建立起包括合作医疗、农村养老保障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家庭教育负担沉重。每个家庭的教育开支平均值为5975元,占到总收入的30%,成为农村家庭的最大支出。在目前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下,县级财政勉强能负担起教师工资,中央和省财政能补贴部分教师工资和学校建设资金,但留下的缺口全部都交给学校自己解决。一些农村中小学校长反映:义务教育现在已经成了“学校的义务”。财政支农资金难以统筹使用。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急需的水利和道路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远远不够。“十五”时期以来,政府新增财力的使用在逐步向“三农”倾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绝对量在大幅度增加,但支农资金的使用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投入渠道多,资金分散,难以形成合力;支农资金挤占挪用现象普遍;政府投入重农业“大动脉”,轻“毛细血管”。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多数地区还难以将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目前我国农业投入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城市对农民工“经济接纳,社会排斥”。目前,在我国加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已分别占68%、80%和50%。总的来看,当前关于农民工的政策和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摆脱城乡分割体制的影响。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拖欠和克扣民工工资的现象比较普遍。农民工进得了城,但留不下来的问题仍很突出。低价征地是当前损害农民利益的最突出问题

三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内容包括文化、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近年来,虽然一些地区的农村经济发展较快,但文化生活却单调乏味,同时一些不良文化有所抬头。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不适应,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设施落

后,现有资源尚未得到有效利用,文化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因此,如何使广大农民过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四 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浪费大量土地;通行条件差,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由于缺少硬件设施,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另外,随着一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工业污染问题凸显,亟待改变。,最近几年的建设使通村通组公路硬质化比重明显提高,水、电、有线电视改造等也基本结束,农民现有的居住条件和质量明显改善。如果今后要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实施社区集中居住,搬迁难度会很大,建设成本无法估量。在采访中,农民告诉记者,既然水、电、路和有线电视都通到了家门口,何必再搬迁到新的地方去呢?专家指出,在新村镇建设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要尊重农民意愿,在国家、社会力量的支持下,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量力而行,避免搞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要根据当地的文化传统等,做一个长期规划,在规划过程中不能搞一刀切。推进村镇规划建设,可以开辟大量新耕地,改变农村脏乱差面貌,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可以大大降低公共设施建设成本,实现农村生活社区化,打造承担“工业反哺、城市带动”的平台。村镇规划与建设面临的主要政策约束是土地调整问题。由于实行了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农村建设用地空间极小。对此,国家和省应结合实际,适当调整政策。在保护和节约用地的前提下,把村镇规划与建设用地调整问题纳入国家、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允许以县或乡镇为单位实现占补平衡。

新阶段发展县域经济应走出三大误区,一要走出“县级政府经济圈”的误区。县域经济的规律性是“区域化”,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许多地方发展县域经济囿于一个县域行政边界之内的设计、运作,形成“县级政府经济圈”现象。突出表现在:县域工业结构雷同,发展路子互相照搬,在政策优惠上互相拼杀,在资源整合上互相掣肘,在产业区域分工上不协调等。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性、开放性兼备的经济体系。发展县域经济要跳出“县域行政边界”,将县域经济与区域经济融汇,从区域发展空间入手来谋划自身的发展战略。一是立足自身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后发优势、产业基础等,找准县域在区域内的定位、在全国的定位;二是主动融入区域经济,主动参与区域内的产业分工、产业协作,在区域范围内获取、组织和配置资源。

二要走出“干部经济”的误区。县域经济的规律性是“民主性”,县域经济是“民主经济”。县域经济在许多地方呈现出政府超强干预模式、干部经济模式、政绩经济模式、指标经济模式,发展思路受领导干部个人影响大,往往是新官新思路,新年新口号。县域经济要大发展,需要领导干部进行“自我革命”,自觉放弃权力,管市场不管企业、管服务不管事务、管规划不管计划。把握县域经济的“民主性”,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让所有人充分发挥创造潜能,培育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主体,形成“老百姓经济”:千家万户的自我积累、千家万户的自觉投入、千家万户的走向市场、千家万户的研究管理、千家万户的创造财富、千家万户的承担风险。老百姓经济是县域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政府发挥的应是“经济促进性作用”,主要体现在:首先,制定“秩序规则”,维持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秩序;其次,制定“过程规则”,在市场失灵或竞争失灵时采取与市场一致的过程政策,目的在于最低限度地介入经济过程,在于为市场竞争打通道路,并以此为限。

三要走出“全能经济”的误区。县域经济的规律性是“特色性”,县域经济是特色经济。县域经济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体系,但不能搞成“大而全”式的“经济大拼盘”。县域经济也不可能“全面开花”。各县域的历史人文、产业基础、自然禀赋不同,决定了县域产业发展的差异性。要研究比较优势,跳出“全面发展”的圈子,在产业发展战略选择上,坚持特色型原则,“扬长避短”,“扬长”就是要有所为,重点利用特有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利用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避短”就是要有所不为,有所放弃,不搞“鸡零狗碎式”经济。

新农村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基層党组织;建设一、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

作为我国社会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农村基层党组织可以说是我党联系农村群众之间的一个重要纽带,不过现阶段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当中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带头作用,还有一部分党组织管理相对混乱,无法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新农村建设当中根本发挥不到任何有效的作用。在如今的基层党组织当中存在着党员占总体人数的比重过低的情况,而所拥有的党员文化素质以及学历水平也比较低,党员队伍结构十分不合理。

另外,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当中,存在着过于保守的传统思想,不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识和理念,一些干部的文化水平更是没有达到领导班子的要求,无法发挥带领农村群众共同致富的作用。同时,一些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干部在创新意识方面的领悟不足,根本不具备管理和控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力。再加上一些领导干部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式过于传统和落后,通常愿意接受上级的命令,而不会自主创新实施工作的组织和部署,在工作展开方面缺乏全新的思想和手段,无法满足现阶段新农村建设的需要,进一步约束了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的发展。以上这些现象都充分反映了现阶段农村建设当中基层党组织存在很严重的问题,如果任由这些问题进一步发展下去,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便会给我国的社会新农村建设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不适应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民之间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基本上反映在:农村群众拥有了比较高水平的自主意识,而基层党组织却依然缺乏强大的管理能力和指导能力。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经营权,而基层党组织由于丧失了原本生产经营指挥权,便无法在通过传统的管理手段来引导群众,一部分干部甚至通过粗暴的方法来管理群众,这样一来便导致农民和基层党组织之间矛盾的加剧,反映出党组织的领导方式不适应现阶段农村的发展。另外在新农村建设当中农民迫切需要相关生产活动的服务,需要党组织为期提供生产前、生产中以及生产后的相关服务,而基层党组织在相关服务工作方面存在缺陷,无法满足农民在这方面的需求,进而导致党组织在领导农民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面的工作止步不前。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当中的对策

(一)构建高素质的党组织领导班子以及党员队伍

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增强整体党员队伍的素质,在选拨党员队伍成员的过程中,应当选择具备一定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的党员,选拨那些可以为群众办实事的党员。同时还应当加强党员素质的培养,让部分文化素质比较低的党员进行相关的学习和进修,提高他们对于科学文化的掌握程度,从整体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实力。另外对于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干部的选拨,应当坚持严格的原则,选拨那些能够公正廉洁、具有比较强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认知的党员来担任领导班子的成员,这样一来才能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对农村发展的引导能力和管理能力。

(二)创新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

首先,作为基层党组织来讲,应当改变传统的家长式领导方式,而采用服务式的领导方法,为农民的生产活动提供卫生、经济以及社保等方面的服务,满足农民在开展生产活动的各方面需求,同时积极地推动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为农民提供有关农业生产活动的科学指导、法律服务、信息查询以及虫害治理等服务,进一步获得领导农民生产活动的主动地位。

其次是在针对农村事务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应当坚持公开的原则,在特定的时间以及地点,将农村事务进行公开,对于有关农村改革方面的重大事件,应当在决策之前对全体农民进行公开,征求群众的具体意见,从而增强决策所拥有的民主化,防止农民和党组织之间发生相关的冲突和矛盾。

最后是对于农民的矛盾以及纠纷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应当坚持民主法制的原则,通常采用说服教育的方法,对于相关的纠纷和矛盾进行疏导和解决,将重大的矛盾在其萌芽阶段便扼杀掉,防止出现过激的事件,保持农村的稳定以及和谐。

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作最为重大的工作任务便是落实新农村的建设,而这当中便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来组织、部署以及实施相关的工作,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当中首要任务便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全新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全新道路,从而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力量。(作者单位:唐山市丰南区中医院)

参考文献:

[1]程毅.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思考[D].河南大学.2013

[2]占金云.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11(05)

新农村建设景宁模式研究 篇4

一、景宁模式的条件分析

1. 独特竞争力与优势

通过调查和SWOT分析,从“资源”和“能力”两个方面归纳出之所以能成为“景宁模式”的十个基本元素,即十个方面的独特竞争力与优势。这就是“中国畲乡、华东畲乡、文化畲乡、生态畲乡、绿色畲乡、水电畲乡、风情畲乡、劳务畲乡、创新畲乡、和谐畲乡”,也正是这些基本元素在新农村建设中展示了活力并形成了特色。

中国畲乡的县域优势。景宁是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具有明显的县域优势。县域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等特征。当前中国新农村建设比较成功的模式,大都是以村为单位的典型,而县一级的典型仍在探求中。县域优势表现在县域的范围大、实力强、影响大。中国有近70万个行政村,但只有2 074个县。县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构成要素齐全,包括自生性要素、再生性要素和规范性要素。景宁畲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的县域优势,不仅在于上述的县域层面,更重要的还在于全省甚至全国的畲乡层面。例如,景宁可以利用县域优势,更好地进行城乡统筹,实施人口内聚外迁战略。

华东畲乡的区位优势。景宁是华东唯一的民族自治县,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景宁县毗邻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其周边的省、市的社会经济均较发达,尤其是新农村建设起步早、发展快。景宁离杭州市的直线距离259公里,具有城市群中的“后花园”、“离您最近的民族县”等区位优势,正在建设中的“景宁—云和”高速公路与龙丽温高速公路相接,区位环境正在不断优化,基本实现了到杭州四小时的交通圈目标。这与中国西部少数民族集中地的同类资源相比,景宁更具有市场、人才、交通和资金方面的优势。

文化畲乡的品牌优势。畲族文化品牌是景宁最大的优势资源。一方面,同中国西部少数民族集中地的同类民族资源相比,不容易出现资源雷同严重的现象,具有更强的垄断性;另一方面,与周边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条件相比,畲族品牌又是最响亮的名片,畲族文化又是最好的特色。这为实现文化凝聚提供了极好的条件,有利于建设文化畲乡,发展特色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全国畲族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合作,弘扬和创新“畲乡精神”,不断提升文化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态畲乡的环境优势。景宁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素有“浙江的西双版纳、华东的香格里拉”之称。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为全省八个重点林业县之一和国家生态示范县,是理想的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境内已建水电站近百座,湖清林茂、山水争秀、风光旖旎。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调查公布,生态环境质量排名全国第五。景宁所具备的生态环境极其适宜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业。

绿色畲乡的农业优势。景宁境内自然资源丰富,生态资源优势突出,有利于多种经营发展特色农林产业。例如,特产惠明茶曾获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为浙江省十大名茶和全国重点名茶之一。香菇、黑木耳、油料、药材、高山果蔬等经济作物十分丰富,养殖业看好。

水电畲乡的工业优势。水力、矿产、电能等资源优势明显,有利于发展以水力资源及钼矿、铁矿为主的资源型工业。水电蕴藏量约占浙江省的十分之一,居全省首位,2004年被国家水利部授予“中国农村水电之乡”。丽水市有史以来最大的扶贫工程—滩坑水电站的主库区位于景宁畲族自治县境内。

风情畲乡的旅游业优势。景宁畲族风情具有无可替代的文化差异性。经过悠久历史的沉淀孕育,畲族风情日放光彩。既有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又有粗犷朴实的畲族舞蹈、工艺精巧的刺绣编织、丰富多彩的民俗节庆活动等等。畲族风情的独特性已经成为景宁旅游业最具吸引力的内容。

劳务畲乡的“走出去”优势。景宁人漂亮、能歌善舞,敢“走出去”闯天下,环境的适应能力强,观念也较超前。加上库区大移民带来的机遇使“走出去”的队伍更为壮观。以“北京超市”、“三川水电”等为龙头,“走出去”成为农民创业就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创新畲乡的政策优势。景宁作为华东唯一的民族自治县,所拥有的政策优势是周边其他县(市)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政策优势,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省级人民政府对景宁的特殊关心和支持,体现在所给予的很多倾斜政策中。这为创新畲乡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近年来,景宁县委县政府利用自治政策方面的诸多优势,在用足民族地区特殊政策的同时,通过转变职能、创新服务、高效服务、开放服务、重点服务、有限服务(即有所为所有不为),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增强了创新能力。重点在库区新镇建设、“百村避险”工程、库区移民工程、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新能力。

和谐畲乡的民族团结优势。畲族是中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多数居住在山区中。在浙江省境内的1个畲族自治县、18个畲族自治乡(镇)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多个民族和睦相处而被重视,并在1992年浙江省境内实行“撤区、扩镇、并乡”的规划中,各地的畲族自治乡镇被优先得以保留。设立畲族的自治县、自治乡(镇)和自治村,就是为了使畲汉两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通过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建美好家园。

2. 制约因素与劣势

据景宁畲族自治县农办的调查结果,农村、农民、农业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一是农村人口比例高,城市化水平低;二是农民文化素质低;三是村庄布局呈现“小、散、乱”;四是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差;五是产业基础薄弱;六是农村集体经济弱小;七是贫困人口增收难。

通过对景宁畲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调查分析,制约因素与劣势主要表现为: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二是农村人口素质低;三是村庄布局不合理;四是产业规模难形成;五是畲族文化传承与产业化力度不足;六是资金和人才缺乏,机制欠完善。

二、景宁模式的战略目标选择

1. 使命陈述

使命。“建设新畲乡———形成新农村建设景宁模式”。该使命描述了我们要做的是新农村建设,回答了我们所进行的新农村建设将会实现的是“新”畲乡的一种模式或是一种境界。这是一种人与自然协调平衡、人与人之间沟通和谐,民族团结、城乡融合的理想境界。

愿景。“打造中国畲乡、建设和谐景宁,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的前列”。也就是说,景宁畲族自治县要成为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区中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模范。该愿景描述了我们期望实现的状态是中国一流的畲乡,非常大胆、清楚地说明了我们想要实现的目标。

畲乡精神。畲乡精神是畲乡文化的精髓,是畲乡加快发展的力量源泉。景宁畲族自治县设立二十年之际,县委为了更好地弘扬畲乡精神,进行了精心提炼,形成了“纯朴厚道、坚韧不拔、兼收并蓄、敢闯天下”的畲乡精神并把它写入《加快建设文化畲乡的决定》,以文件的形式正式确定下来。畲乡精神是畲乡新农村建设价值观的集中概括。她概括了应当如何行动,怎样去做,希望建立什么样的组织来实现使命。

2. 主要目标

总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具有“中国畲乡、华东畲乡、文化畲乡、生态畲乡、绿色畲乡、水电畲乡、风情畲乡、劳务畲乡、创新畲乡、和谐畲乡”特色的“新”畲乡,形成新农村建设景宁模式。实现“打造中国畲乡、建设和谐景宁,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走在全国民族自治县的前列”的愿景。

2020年前的三大目标。“全国八强”、“基本小康”、“全市平均”的目标。三大目标简明又定量,切中了要害,既有挑战性又有现实性,并有时限要求。

2010年前的具体目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要求设定的具体目标。

三、景宁模式的战略途径选择

1. 对“一三四八”战略的思考

景宁畲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在编制“十一五”规划之时提出了“一三八”发展战略,即:一大发展战略定位是“打造中国畲乡,建设和谐景宁,努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上走在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前列”;三个发展战略方针是“畲乡风情名县、特色产业兴县和绿色生态立县”;八项发展战略举措是“基础建设、城市带动、产业振兴、体制创新、人才支撑、文化凝聚、社会和谐和生态协调”。此后又补充了四条发展途径“一是发展效益农业,打响一个品牌,做好两篇文章;二是发展工业,突出一个载体,抓好三大产业;三是发展旅游业,突出一个龙头,协调发展三大产业;四是推进城镇化,突出一个中心,带动两条发展轴”。最终形成了“一三四八”战略。

我们认为,“一三四八”战略总的看内容较丰富、全面、具体,但存在问题:一是战略目标与战略途径没有区别开来,具体战略之间存在重复情况;二是战略体系提升不够,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内外环境。

2. 重构战略途径选择的思路

战略途径选择问题是需要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深化发展思路、提升发展战略的。我们认为,有必要突出“文化立县、产业强县和创新兴县”三大发展战略定位,重构“一三四八”战略组合。

一是文化立县战略。要竖立“大战略观”,要站在民族团结、城乡融合,建构新畲乡,走向全中国的高度,去思考、探索、实践新农村建设,把景宁建设成人与自然平衡,人与人和谐的新畲乡。“中国畲乡”是景宁最大的品牌,支撑这个品牌的灵魂是畲族文化,“文化立县”应是景宁无以伦比的最大优势。

二是产业强县战略。产业强县几乎是所有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较多的县域是选择了其中的“工业强县”。对景宁来说,优势产业显然不是工业,而是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等,但又不能不发展工业。所以景宁的产业定位应该是:优先发展优势产业,兼顾其他产业的平衡发展。

三是创新兴县战略。“独特竞争力”是由“资源”和“能力”两方面决定的。从资源角度看,景宁适宜走“文化立县”和“产业强县”的道路;而从能力角度看,景宁更有必要走“创新兴县”之路。正因为景宁是华东唯一的民族自治县,是发达城市群中“后花园”,才更有条件立足地方特色,突出畲乡风情,发挥生态优势,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中国畲乡”,所以“兴县”的关键就是“创新”。

四、景宁模式的理论提升

1. 从战略管理学角度的理论提升

理论分析。在战略管理学的视野里,新农村建设景宁模式的构建过程就是“战略规划过程”。运用的主要原理:一是“战略规划过程模式中的五个步骤”;二是“战略、资源、能力和独特竞争力的关系”。

理论提升。构建景宁模式的基本思路: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论为指导,主要从战略管理学的视野,进行景宁畲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的使命和目标陈述,运用SWOT分析方法和竞争优势形成的基本原理,在综合分析评价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础上,归纳出景宁新农村建设竞争优势的十个基本元素,提出重新构建战略体系的思路,总结提升出对其他畲族地区和民族自治县的新农村建设具有普遍示范借鉴作用的理论和经验,形成畲乡新农村建设的景宁模式,并对完善景宁模式提出三个方面的针对性建议。

景宁模式的基本内涵:一是战略目标层面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和主要目标”;二是组织优势层面的构成“独特竞争力”的十个基本元素(即“中国畲乡、华东畲乡、文化畲乡、生态畲乡、绿色畲乡、水电畲乡、风情畲乡、劳务畲乡、创新畲乡、和谐畲乡”);三是战略途径层面的重构思路,即突出“文化立县、产业强县和创新兴县”三大发展战略定位。

2.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的理论提升

在区域经济学的视野里,新农村建设景宁模式具有县域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性、综合性、层次性、开放性等特征。景宁畲族自治县新农村建设的县域优势,不仅在于一般县域层面优势,更重要的还在于全省甚至全国的畲乡层面。

3. 从人类学角度的理论提升

在人类学的视野里,新农村建设景宁模式的基本宏观元素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景宁模式中所包含的十个基本元素(即中国畲乡、华东畲乡、文化畲乡、生态畲乡、绿色畲乡、水电畲乡、风情畲乡、劳务畲乡、创新畲乡、和谐畲乡)间存在相互制约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要求,是新畲乡建设的指导思想。“民族团结、城乡融合”是新畲乡建设的理论基石。民族大团结是兴国安邦的基础。

五、完善景宁模式的对策建议

1. 文化立县战略方面的建议

一是紧抓机遇,编制“中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规划;二是搭建平台,提高节庆、网站、场馆及设施的档次;三是交流合作,壮大畲族文化队伍;四是文化立县,推进文化产业化;五是精神家园,提升畲乡精神。

2. 产业强县战略方面的建议

一是生态家园,申报国家级的畲乡风情度假区和历史文化遗产;二是建设畲都,重视夜游产品开发与管理;三是多种经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四是提高价值,优先发展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业;五是品牌意识,命名“景宁双宝”、“畲乡三宝”,注册与“景宁”、“畲乡”相关的商标,定期举办畲家乐大赛,做大“中国水电之乡”和“景宁技工”品牌。

3. 创新兴县战略方面的建议

一是思路创新,全面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二是机制创新,切实抓好以“百村避险”工程为重点的下山扶贫工作;三是方法创新,创新财政转移支付的新方法;四是政策创新,用好民族地区特殊政策解决资金、人才及机制等难点问题。

参考文献

[1]C.W.L.希尔,G.R.琼斯,周长辉.战略管理:中国版[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2]徐杰舜.新乡土中国——新农村建设武义模式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3]唐代剑.中国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52-153.

[4]麻益兵.民俗文化的旅游表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麻益军.景宁创建畲族文化和生态旅游区的策略研究[J].桂林旅游高专学报,2004,(2).

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报告 篇5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了农民经济的发展,土地问题的科学规划,新农村新道路的铺建给农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农村垃圾回收站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以及污染问题,也让更多的可回收利用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农村文体教育体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大学生及技术人员的下乡也让农业的发展有了技术方面的支持,新农村医改及养老政策也实现了农民病有所医,老友所养。

关键词:新农村环境经济建设农民

时间:5月1日——5月15日

地点:我所在的村以及周边村庄

对象:我所在村的村民和村长,以及周边村的村民、村长 目的:更好的了解新农村的发展了解农民生活

调研方式:走访

调查数据:概况:寺后刘行政村位于大新镇南3公里处,是大新镇瓜果交易中心。村民平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全行政村有六百户人家,人口3000人,主要农产品有:小麦,蔬菜,西瓜,玉米,大豆等。95%以上的农民对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不了解。政府在组织宣传这一政策时,大多不够详细认真,这是造成农民对政策不了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五个目标中,63%的农民认为应该首先解决的是生计问题。68%的农民年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农产品种植。村民的粮食、蔬菜都自给,只买少量的油盐、肉制品,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费在100元以下。大部分农民用水是靠井水和挑水。57%的农民是用柴草做饭。58%以上的农民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82%农民的受教育水平仅是小学,为数不少的农民甚至不识字。40%的家庭有两个孩子在上学。70%的农民子女在初中结束后辍学,上大学的比例不足2%。45%以上的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是子女的教育,其中教育费用是最主要的问题。绝大多数的农民希望政府能为他们提供更优质便宜的医疗服务,对农产品实行价格保护以及对考上大学的孩子提供更多的学费减免。并希望政府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正文:根究学院要求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我对新农村的建设方面进行了走访了解。因为我本就生长在农村,所以,对农村的很多事物都有所了解。根据国家政策,新农村的定义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字方针内涵十分丰富,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总之,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也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新农村的建设也是围绕这几个方面开展起来的。

我本身就生长在农村,而我们村的新农村建设大多数还只是在理论讨论之中,实践的也就是有了平坦的水泥路,以及垃圾集中处理站,因为需要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去了周边许多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地方,了解到这些地方都在热火朝天地进行文体资源的丰富、乡风文明的建设、铺路、建房、建造垃圾集中处理站„„

一、文化资源

随着新农村工作的深入,就我所在的村,还有周边的其他新农村,基本都已建立了图书阅览室,大约有1000多册,里面的图书涉及到养殖,种植,管理,还有很多学生读物,这些图书,都是可以借阅的。与此同时,还建立了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协会等,这里参加的老年人,都学会了很多的老年舞蹈,在很多节日的前夕,他们会组织节目表演。这些文化设施的建立,丰富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也推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让农民也可以更好的利用知识来发展农业,因而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二、乡风文明建设

通过对我们村的了解以及村支书的谈话知道,在我们村每年都会举行一次“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儿媳”等评选活动,积极倡导文明高尚的社会风尚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持之以恒的开展,鼓励、引导和带动群众崇尚文明,营造祥和、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这项活动的举行更好的推动了我们村乡村文明的建设。

三、乡村道路的硬化带动经济发展

新农村道路的硬化是农民生活走向小康的开始,所以村村通公路急不可待,当每家每户的家门口铺上了平坦的水泥路,我看到了大家脸上的笑容,便利的交通方便了农民的出行,也方便了外面的人来到村子里,这促进了村里的小经济发展,让农民的农作物有了更广的销路,农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因而也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相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发展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也会向前迈进一大步的,所以路给了很多人很大的希望。

四、垃圾集中处理

在农村,由于大多数人没有什么环保意识。因此对垃圾的丢弃的随意性就相对较大。以前一刮风便是纸屑、尼龙袋满天飞,有些难降解的垃圾倒在农田土地上,造成土地污染,有些倒在河沟里又造成水污染。这种水土污染的双重冲击,这些都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便,环境的污染让人们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垃圾集中处理站的建立让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在不少农村垃圾站旁边便是回收站,这让部分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得到了合理利用,垃圾集中处理站的建立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子孙后代的生活有了保障,所以我们不得不感谢新农村给我们带来的福音。

五、工业和城市如何带动农村发展

通过对几个村的村长,村子书的走访中,了解到现在部分农村的农民,减少了外出打工,其中的部分农民都在城乡结合的工厂中找到了工作,对此,我到了城乡结合的地段,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新建的工厂,这些工厂的建立,很好的解决了周边农村地区的就业问题。对于农民的利益,政府也作出了相关法律条文的规定来保证农民的利益。

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建设规划滞后。长期以来,村级规划建设处于“各自为政、自我发展”的状态,缺乏整体和长远规划,有的虽然有了规划,但过于简单,或是适用性不强,难以指导建设;或是有了规划不按规划建设,存在乱搭乱建、建设水平低、杂乱无章、重复建设现象,并且大多农民受封建迷信等陋习的影响,不靠科学规划,而是依靠风水先生选址定向,严重阻碍了村庄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也增加了农村管理的难度。

2、农村环境日益恶化。由于农民的环境自律意识差,农村大部分村庄普遍存在柴草乱堆、垃圾乱倒、苍蝇乱飞、污水乱流、摊点乱摆、牲畜乱放等脏、乱、差现象,农村生活垃圾、废水处理等问题较为严重,同是,由于在农业生产中不正当使用化肥、农药等,也造成农村环境不同程度受污染。

3、农民思想观念落后。随着现代文明不断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化,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但部分农村居民封建思想、宗族观念及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小农意识浓厚,只看重眼前利益及局部利益,法律知识贫乏、法制意识淡薄,违法违纪行为仍有出现,与社会主义现代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村民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4、农村建设资金匮乏。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巨大,县乡村财力薄弱,尤其是在农村“三减免二取消”后,镇、村二级只能够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根本没有财力投资农村。新农村试点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以省、市、县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还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不够,有些农民至今还不知道什么是新农村。二是部分群众发展意识不强,在垃圾的处理方面做的不够到位。三是农民的整体素质还不高,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不够,乡风文明建设方面有所欠缺,致富能人、小康建设带头人等队伍薄弱。四是信息资源交流不便。五是土地不能合理规划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六、几点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何谓新农村建设,其实还有很多人不理解。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新阶段后提出的课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也为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认真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围绕实现农业特色优质化、道路房屋整洁化、村风民俗文明化、社会秩序和谐化的要求,使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文明村、富裕村、和谐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结合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把新农村建设与平安村(社区)创建等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真正把党的先进性体现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实践中。

4、进一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大力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以便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

5、抓好村级干部队伍的建设。实施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工程,拓宽选人用人的渠道和范围,实行大范围、宽领域选拔村级干部,带头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各方面问题。

6、加强沟通协调。要协调通信部门。通过与电信、移动、联通等通信部门沟通联络,为广播电视的覆盖普及,租借电缆、线缆搭挂提供必要的设备支持达到资源共享,利益双赢的目的。

7、合理进行新农村土地规划。因为生长在农村,所以深深的明白农村一切都是建立在土地的基础上,对于一个农民来说,土地是他们的生命线。在现代的农村中仍有九成农民的生活依靠土地,如此类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应该转移到最基本的土地上来,于是如何利用好手中的土地是建设新村的关键。

建设新农村,对土地一定要科学规划,爱护珍惜。对于城市扩建,郊区越来越小,农民手中的土地在不断的缩小,土地是农民主要经济的来源,土地的缩小在很大程度上给农民的经济来源造成了损害。另外,随着农村经济逐步发展,农民生活日渐富裕,农民对住宅条件的要求逐年提高。在建设新宅时,部分农民往往将旧宅弃在一边,重新选新地盖新房,这样无疑是对土地的严重浪费。旧宅地因为人的活动已久,所以几年内根本不适于栽种农作物。这样算来,农民盖一处新宅要用两倍的宅地面积。一些村民为了交通方便,建房选址一般在交通要道的两旁,且具有很大随意性。这样无疑是对土地的严重浪费,降低了土地利用率。与此同时,占用土地时缺乏规划,管理不到位,占地规模难以调控,建设布局零乱等等问题使农村的土地利用率降低。因此,要对土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同时,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

8、加大小康住宅建设力度。通过项目扶持新建一批、适当补贴改造一批、群众自筹翻新一批等多种方式,改善群众居住条件。同时注重环境整治,组织和发动群众及时清理“三堆”,整治环境,并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形成制度,彻底整治脏、乱、差,改善村容村貌。

新农村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精神文明建设。但是也有不妥之处,就是对于房屋重建资金补助不一,部分村转已建的不错,在摧毁重建不仅浪费资金也不利于当地发展,所以我认为,对于新农村建设应因地而异,采取不同政策发展。但总的来说,对于未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都充满了期待。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新农村建设问题研究

新农村建设研究 篇6

摘 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调查法等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提出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对策,旨在为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农村学校体育 存在问题 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在场地器材设施、体育师资、体育课程和体育课外活动开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学校体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我国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不均衡,农村学校体育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体育的发展。为此,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现存的若干问题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以“城乡学校体育协调化发展”为落脚点,提出新时期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对策,希冀能为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场地器材不足、体育经费匮乏

从场地器材的建设看,大量的研究认为,场地器材不足已是农村学校体育存在的不争事实。学者王厚民等的研究表明:“在所调查的学校中,只有45.71%的学校有200米及以上的田径场,且几乎全部是泥土场地,有的甚至没有跑道。82.44%的学校有篮球场,且只有一半是水泥场地,但损毁较严重。体育器材严重匮乏,有近78%的学校体育器材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2]

从经费的投入看,大量的调查表明,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极其匮乏。吴剑明等学者的研究显示:“91.2%的中学和52%的小学有数量不等的体育经费,但大多数学校无稳定的经费投入,粤西地区农村小学生人均体育经费不足1.3元/年,中学不足3.2元/年。”[3]学者张晓程的研究结果也显示:“被调查的120所农村学校中,仅68.8%的农村学校每年体育经费的投入能够达到学校总经费投入的1%。”[4]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经费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最大瓶颈。

2.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质量不高

受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场地器材不足、课程资源开发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既无法向城市那样实施多元化的体育课程,又无法将以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为主体的城市学校体育移植过来。于是,农村学校体育课程与教学模式陷入“单一”和“僵化”的泥沼,缺乏灵活性和自主性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学难以充分调动农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低下。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规定:“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然而调查发现:圄于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不足、师资匮乏和场地器材不足等诸多因素,我国农村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呈现“无组织、无计划、无指导”的“三无”特征。大多数学校尚不具备开展课余训练的条件和环境,加之学校间运动竞赛活动数量的减少,使得农村学校课余训练的动力机制不足。

3.领导对学校体育的认识不够、学校体育的地位低下

尽管学校体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学校体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进程中,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仍有很多地方政府和农村学校领导将“学校体育”置于思想的“重视”和实践的“忽视”地位。2013年,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与学校体育相关的内容进行统计显示:“只有北京市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及学校体育的相关内容。在地、市级政府工作报告中,仅有两个地区提及此内容,而在县一级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101个区县为例,未发现有提及学校体育内容的相关报告。”[5]思想“重视”和实践“忽视”的巨大反差致使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处于被边缘化,学校体育的实际地位不高,也造成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种种举措仅停留在理想或口号层面,而无法付诸于实践层面。

4.体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下降、教师待遇不高

体育师资是推动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队伍仍存在体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下降、教师待遇不高等问题。首先,专职体育教师数量不足。通过文献查询和访谈调查,我国农村学校的教师学历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但兼职体育教师的数量很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兼职体育教师甚至超过了专职体育教师的人数,且在多数村一级的小学基本上没有专职体育教师。其次,师资队伍的质量不高。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已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但由于自身因素和学校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淡漠,致使学校体育教师职后教育无法跟进,造成教师教学、科研和训练的相对滞后,从而使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质量下降。最后,教师的待遇不高,优质资源流失严重。教育部的《课程方案》规定,小学1~2年级达标体育课是每周4学时,3~6年级和初中阶段的达标体育课是每周3学时,高中2学时。以现有比例计算,平均一名农村专职体育教师至少要上近24个学时的体育课,当然这并不包括早操、课间操、课余竞赛和指导学生的工作量。然而,与繁重的工作量相比,体育教师并不能同其他课程的教师一样同工同酬,更不用说在职称评定、评优等方面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了。外界环境的忽视及自身发展的受限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无奈之下,很多优秀教师改行,致使优质师资流失严重。

二、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对策

1.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改善农村学校体育的基本条件

农村学校体育要谋求发展,应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优惠政策,最大限度地提升和改善农村学校体育的基本条件。

首先,充分运用国家体育总局实施的“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积极改善农村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应尽量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在农村学校,供学生和村民共享。其次,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规划的有关政策,积极争取扩充校园面积,为农村学校体育建设提供良好条件。再次,充分利用国家民政、水利、电力、广播电视、卫生、文化等部门实施的如“村村通”等相关工程,来改善农村学校的饮水、医务室等学校卫生条件以及学校体育的信息网络、图书资料建设等条件。最后,农村学校和地方政府应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的沟通,并利用其平台来提高农村学校体育水平。充分利用一些国际组织在中国农村实施的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中国举办的一系列关于儿童青少年健康、营养等方面的相关项目,来完善学校体育的条件。

2.积极推动“国家标准学校”建设

场地器材设施不足是制约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最大瓶颈问题,要想使农村体育更快更好的发展,这个问题亟待解决。从根源看,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短缺是因为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不足,致使大多数农村学校在办学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运行。如果农村学校在建校之初都能执行一定的标准,保证学校的基本条件,或许就能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因此,“一个标准的学校应具备何种条件”是我们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例如,日本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规定:每新建一所学校都需具备一个体育场、一个室内体育馆和一个游泳池。通过这种做法,日本基本解决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匮乏问题。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组织有关人员,积极开展“国家标准学校”的研制工作,尽快出台相关标准和政策,并纳入国家《教育法》,通过法律的形式推动国家教育的均衡发展。此外,农村学校的体育器材设备包括体质健康测试的仪器设备,可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订购、统一分配,以保证学校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3.促进城乡学校体育互动,建立“帮教”机制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是我国现阶段教育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目前,我国农村学校在体育师资、场地器材条件以及体育思想观念等诸多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市。而新农村建设中的“城市反哺农村”理念为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在短期内实现我国农村学校体育的整体发展,城市学校体育和农村学校体育应加强互动,建立“帮教”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条件较好的城市学校和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结成“帮教兄弟学校”,在学校体育资源、师资培训等方面为农村学校提供帮助,并逐步形成“帮教机制”,促进城乡学校体育的互动发展。此外,教育行政部门还可制定有利于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政策,如在师资配备上应先满足师资不足的学校、在体育经费投入和场地器材的建设上向农村学校倾斜等来促进城乡学校体育的均衡发展。

4.加强农村师资培训的力度,积极开发农村学校体育人力资源

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体育教师,建设一支思想素质硬、综合业务能力强、极具敬业精神的师资队伍,是当前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首先,国家应制定和实施面向农村基层教师的专项培训计划,并由县、市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其次,采用多种渠道提高农村体育师资力量。尽管教育部已结合新课标的实施,组织开展了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但仅靠教育部门一条途径,在短期内仍不能解决大量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培训问题。教育部应积极拓宽体育教师的培训途径,如配合体育部门开展农村体育传统项目学校骨干体育教师的培训、配合卫生部门开展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或校医健康教育方面的专项培训等。再次,国家应着力建设全国体育教师网络培训平台,通过网络对农村体育教师进行远程培训。最后,应加强农村兼职体育教师和班主任的培训工作,积极开发利用农村学校的其他体育人力资源。

5.形成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社区体育的良性互动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农村学校体育的地位将会不断提高,农村学校体育在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也会不断增强。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农村学校体育除了要“借势”发展外,还要通过主动“发力”来谋求发展。农村学校体育应打破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社区体育的藩篱,充分发挥自己在地理位置、场地器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参与到新农村体育文化建设中来,并逐步形成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社区体育相互开放和资源共享机制,从而推动农村学校体育和农村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

6.对农村学校体育要进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层推进

由于农村每个学校的条件和发展水平不同,各个学校存在的问题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农村学校体育工作,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对其进行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层推进。首先,在体育场地器材的投入上,应以农村小学和初中作为投入的重点,并由省市级以上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农村高级中学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主要由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其次,师资力量较强、场地器材条件较好的农村学校,重点应抓好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师资力量较弱、场地器材条件较差的农村学校,重点则放在做好体育教学、开发适合本校特点的校本体育课程上。再次,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方面,农村学校重点应放在加强学生营养、改善学校卫生条件上。最后,在师资培训方面,农村小学应以兼职体育老师和班主任为培训重点,而初中和高中应以专职体育教师和骨干教师为重点,并由县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

参考文献

[1] 田雨普,等.农民体育发展战略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王厚民,韦勇,阮永福.皖西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

[3] 吴剑明,揭光泽,石真玉,等.粤西沿海地区农村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体育学刊,2013(3).

[4] 张晓程.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与农村学校体育资源配置的矛盾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9).

[5] 邱晨辉.学校体育难入地方政府法眼[N].中国青年报,2013-05-16.

[6] 黄铎.甘肃农村学校体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

[作者:侯海燕(1977-),女,山东德州人,江门职业技术学院教育与教育技术系体育教研室副教授,硕士;张健(1984-),男,山东潍坊人,西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讲师,硕士。]

中国新农村建设研究综述 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途径,模式,问题

1 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概念及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综合、具有统管农村工作全局作用的农村工作战略, 具有深刻的内涵,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进行了评述。

郭杰忠比较早的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含义做出了全面而清晰地界定。他在2005年7月撰文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或社会主义制度下, 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 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文明状态”。张晓山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出发, 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方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做了界定。韩俊则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马晓河认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 应该是首先解决农民最需要、最基本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 满足他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这些内容包括“六通、五改、两建设、一提高”。温铁军则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法做出了解读。他认为,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中, 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调整:一是不再过多的强调经济增长;二是不再单纯的强调城市化。林毅夫则强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既包含了过去“三农”政策所强调的发展生产、提高农民收入的内容, 也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同时也包含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既是过去“三农”政策的延续, 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已到了需要解决城乡在收入、生活等方面差距的新社会发展阶段。

可见, 对于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国内学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虽然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概念不统一, 但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他们都把握住了新农村建设的出发点, 那就是以农村为基础。只有立足于农村, 以农民为核心, 以提高农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 才能从概念上将新农村建设的涵义统一起来。

2 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新农村建设中, 由于各地方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等条件的不同, 其建设模式不可能千篇一律, 应当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 依托本土的优势资源, 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于自身特点的建设模式。

郭炳章从各地创造的诸多有特色的建设和发展模式看, 将新农村建设模式概括为手段模式和目标模式。手段模式主要分为六种:工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型、第三产业主导型、生态农业推动型、本土资源依托型、体制创新型;目标模式概括为以下七种:资源型、工业型、生态型、城镇型、农庄型、城郊型、边境贸易旅游型。于战平从不同的角度总结新农村发展的模式, 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四种模式:城乡统筹、协调、互动建设新农村模式;传统村庄改造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内生性产业提升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完善区域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带动新农村建设模式。针对农村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导致了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生态的不协调, 背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的建设目标, 邹伟进提出了建设绿色生态型农村的模式, 它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 是以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生态法制为主体依托的发展模式, 这种生态模式包括四个方面, 即农村绿色生态经济模式、农村绿色生态环境模式、农村绿色生态制度模式、农村绿色生态文化模式。邱爽等认为欠发达地区建设新农村模式的选择应坚持生态、富裕、文明等基本方略, 建设生态新农村、富裕新农村、文明新农村、幸福新农村、特色新农村。葛卫芬以浙江为例, 对经济先发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进行了探讨。他总结出两种发展模式:对山区或半山区等经济相对较弱的乡镇农村, 采用农村人口适度转移的模式, 使经济发展和农村人口转移同时进行, 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了村镇一体化建设, 加快了社会事业发展。对平原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强的乡镇农村, 也采用这种模式, 优化区域资源配置、投资环境、加快了小城镇建设。而对经济实力相对较差、人口分布又较为分散的地区, 采取农村人口基本不转移的模式, 重点放在村庄整治上, 由治标转为治本。刘彦随对新农村建设的模式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他依据农村发展动力源的差异性, 将农村发展模式分为工业化、城市化外援驱动主导型模式和农村自我发展主导型模式。鉴于此, 他又提出了沿海地区新农村发展的模式: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区域主导模式、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操作主体模式、推广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实践模式。

可见, 由于地域环境不同, 各地建设新农村采用的模式也是不相同的。不同学者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 提出适合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通过对以上几种模式的探讨, 我们可以看出, 当前新村建设模式的选取主要是基于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需要达到的目标等方面。因此, 在以后建设新农村过程中, 尤其需要汲取成功典型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 找出最有效的建设模式。

3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在经过了一个阶段的实施之后,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与此同时, 在各地的具体实践中, 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一些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问题, 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郝继明提出新农村建设中的阻力: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内涵理解错误;农村管理体制效能低下;农村普遍不富裕;城乡收入差距过大。温铁军也认为对新农村建设思想认识上的不统一是建设新农村过程中首要的问题, 他希望把认识统一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指导思想上。其次就是农民组织程度不高, 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组织建设, 二是社会文化组织建设。刘海军认为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农民。要建设新农村必须要留住农民。其次农民融资难, 农村信贷存在很多问题, 贷款范围小, 额度小, 抵押担保办法不佳, 贷款业务种类少, 这些都制约了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邓沛然, 李胜利从教育方面提出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他们认为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 劳动力技能水平落后, 高技能实用人才短缺, 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障碍。王羡农主要分析了农村住宅方面的问题。他认为现在农村住宅存在“六个不”现象:不规范;不安全;不节能;不配套;不集约;不环保。这种不规范的建筑必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李百齐, 杨述厚则以浙江舟山为例, 提出了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渔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其次是渔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再次, 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 这些都是当前沿海地区新渔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不克服这些困难和解决这些问题, 建好新渔农村只能是一句空谈。

总之,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很多问题, 从村干部到农民, 从教育到经济, 方方面面都是我们要抓的重点。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要选准合适的发展途径外, 加强干部的管理, 提高农民的素质也是重中之重, 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4 总结与展望

新农村经济建设研究 篇8

关键词:新农村,经济,城镇化,发展

1 加强新农村的教育、指导力度, 提高农民科学知识水平

城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 也是提高农民科学文化水平及劳动力价值的问题。因此, 需要政府、社会等各方出资, 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 实行大规模的各种职业培训, 加强对农民朋友们的技能传授、科学知识的学习, 要让他们更新观念、转变思想, 彻底激发他们对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热情。

在城镇化的发展中, 农村领导班子起着带头作用, 这就需要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做好指导工作。农民的积极程度和领导班子的能力有着极大的关系。在基层领导班子的选择上, 要制定好任用的程序, 遵循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建立起素质高、能力强的基层领导班子;要指导领导班子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

2 加快新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完善涉农信贷机制

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 农村金融力量是一个弱势部分。要多种政策配合使用, 在财政、税收和存款准备金政策上给予农村金融机构一定优惠, 建立扶持农村金融服务的长效机制。一是建议金融机构成立专门的涉农信贷部门, 建立农业信贷绿色通道, 简化信贷审批流程。二是适当放宽涉农贷款的信贷审批条件, 创新农业信贷的抵押担保方式, 探索扩大农业抵押担保贷款范围。

农村金融机构是服务于新农村经济建设的主力, 要树立正确的经营指导思想, 找准服务方向, 调整资产负债结构, 加大对养殖业、农业产业化和优质特色农业的支持力度。要允许社会资金参与现有金融机构重组和参股农村金融机构, 还应完善经营规则, 积极发展农民个人消费信贷, 利用农村金融机构擅长经营零售业务的优势, 把经营触角拓展到农民消费这块金融服务的新领域。

3 坚持科技创新,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做好科技推广工作

一是积极开展沼气生产、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立体种养、生物防治农作物病虫害、节水农业、太阳能利用等已有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同时应充分考虑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趋势中出现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努力将有害污染物进行内部闭路循环, 使资源在生产过程中得到高效重复循环利用。

二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 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入和推广体系。要创新农业科技投入方式, 走市场化道路, 调动科技人员从事农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 特别是发挥农业科技示范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和技术推广作用。加强统筹谋划, 积极拓展科技资金渠道, 走市场运作化道路, 给城镇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实现持续发展

抓好城镇化的发展应先发展农业循环经济, 这就要求我们要根据现有的产业及区域布局, 制定出包括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聚集的农业经济园区发展的规划, 打破传统的行业和部门间的割据。同时, 以生产要素为纽带, 将有共生关系的产品加工企业集中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园区或者几个集团内, 进而使企业间相互依存, 最终实现高效益、低成本的发展与扩张, 产生集聚效益, 推动城镇化发展的进程。

准确的可持续发展观并不是靠争项目、抢政绩的盲目行为。要推动新农村经济建设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应采取以下两个措施:一是通过城镇经济的发展来创造就业机会, 并吸引大部分农村人口向城镇靠拢, 且能在城镇里安居乐业;二是加快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让农民朋友能够有能力到城镇中生活。只有推动新农村经济建设的稳步发展, 并建立起良好的循环机制, 才能实现城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怀建、周跃龙、黄锦用等, 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循环经济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1) .

新农村建设研究 篇9

一、保定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分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 农民自愿参加, 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 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缓解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帮助农民抵御大病风险。保定市从2005年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至今已五年有余, 实施情况如下:

1. 保定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现状

(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情况:2005年1月1日起, 保定市涞源县作为河北省第二批试点县开始实行新农合医疗的试点工作。2006年又先后有涿州市、定州市、望都县陆续开始试点。直到2009年, 我市25个县 (市、区) 及从高碑店分离出来的白沟·白洋淀温泉城管理区新农合已覆盖农业人口898.0596万, 其中参合人口778.2877万人, 参合率达到86.66%, 比上年提高4.16个百分点;参加新农合户数205205.1501万户, 占总户数的86.6%;参合贫困人口总数也达到了28.6798万人,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人群的生活困难。

(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情况:2009年筹资总额80444.06万元。其中包括:农民个人缴费15565.75万元 (其中:医疗救助贫困人口496.41万元, 其它资助70.28万元) ;县级全部配套资金8061.98万元;市级全部配套资金7355.97万元;省级全部配套资金15672万元 (已扣除因2008年三区多报参合率多拨付的43万元) ;中央配套资金33611万元 (也已扣除因2008年三区多报参合率多拨付的43万元) ;利息收入161.03万元;其他收入16.33万元。

(3) 报免情况:截止2009年底, 全市总补偿3127398人次, 同比增长21%;补偿总费用73879.81万元, 同比增长22%。其中, 住院补偿590624人次, 补偿金额66780.15万元;门诊家庭账户补偿2055140人次, 补偿金额5496.75万元;各门诊统筹试点县目前门诊统筹补偿434299人次, 补偿金额251.99万元;正常分娩补偿25977次, 补偿金额306.74万元;特殊病种大额门诊补偿21358人次, 补偿金额1044.18万元。统筹基金使用率为93.84%。平均次均住院费用2939元, 全市住院补偿比为38.47%, 平均转诊率为

12.49%。

这些数据表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保定市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正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2. 保定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取得的成果。

(1) 保定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已经基本形成。一是基本形成了政府领导、卫生主办、部门协作、经办机构运作、医疗机构服务和农民群众参与的管理体制;二是建立了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加, 以县、区为单位统筹, 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三是形成了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统筹补偿及医疗费用结算报销机制;四是建立了有关方面和农民参与, 以基金运行和审核报付为核心的监管制度;五是形成了医疗服务和药品供应等方面的规范体系, 初步建立了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互衔接、互为补充的医疗救助制度。

(2) 保定市推行试点以来, 许多农民从中受益, 且受益人数不断增加, 农民的就医经济负担有所减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到大部分农民的支持和肯定, 参合率不断上升。在短短的五年时间内使农民对于医疗保障最迫切的要求得到了部分的满足。大部分农民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自己或者家人有利, 大病报销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二、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 对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和监督不到位

当今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只是由各级卫生部门负责实施, 各级政府并没有成立专门、独立的管理机构, 造成责权不明, 管理冗繁, 工作效率低下, 同时, 相应的监督机制还未完全建立, 使得不能及时向参合农民发放补偿资金, 损害了参合农民的利益的情况还不能杜绝。同时, 各类卫生机构也缺乏相应规范制度管理, 出现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等情况, 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2. 补偿基金收入方面尚需改进

(1) 资金筹集难, 尤其是贫困地区筹资难度较大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强调“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 “实行农民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由于县乡财政调控能力较低, 财政对卫生的投入相对减少, 因此主要的资金还是负担在农民自己身上。在一些农村经济相对落后的贫困地区, 农民实际支付能力不高, 筹资能力明显不足, 从而导致财政支出困难, 补偿资金难以按时发放, 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情况并没有根本改变。

(2) 运转经费短缺与地方财政承受力之间存在矛盾

政府现有财政承受力不足以支持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运转, 加上农民的数量众多, 现有的财政资金投入远不能满足新农合运转的资金需要。而且合作医疗机构并不是独立机构, 而是挂靠在卫生部门, 办公经费只是由卫生部门列支。同时, 由于参合资金的收取未形成规范化运作, 多数试点县都是在每年收缴新农合费用时突击宣传集中入户。这样的筹资运行模式使得筹资环节成本高难度大, 既消耗人力物力财力又消耗乡村两级干部大量精力。

(3) 农民参合的意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现有条件下, 农民健康投资意识、共济意识以及风险意识比较差, 对自身健康重视程度不够, 对以后地就医问题也没有相应的考虑。同时, 很多农民存在对管理者和对政策稳定性的不信任, 对于自己需要参保资金地利用不清楚使用价值, 唯恐是乱摊派。加上农民的文化素质、家庭经济状况、家庭结构等各方面都对参与意愿有一定影响。同时, 政府在宣传中对如何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权利的解释不够, 降低了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了解的程度, 增加了理解的难度。

3. 补偿资金支出方面有待完善改进

(1) 补偿范围小, 报销比例低且各级医院报销比例不一致

农村抗大病的能力明显不足。由于现行的起付线和报销比例较低, 患者得到的补偿数额不大。虽然从2009年起,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年最高报免额度提高到3万元, 但由于大部分患者在住院治疗时, 部分所用药物及检查项目并不在报免范围内, 即使住院费用在最高报免额度内, 最后拿到手的报销费用也不过总费用的40%左右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在乡 (镇) 医院、县医院, 不同等级医院住院费的报销比例是不一样的, 乡级住院补偿比为70%至80%;县级为为60%至70%;县以上为住院补偿比为45%至60%, 并且需要由户籍所在地的乡医院开出转院证明, 只有当地乡医院同意了才能转到县医院。在这种不同医院不同报销比例及经原医院同意才能转院的制度下, 基本上限制了农民到医疗水平和资源相对较好的医院就医的意愿。

(2) 报销手续在现实操作中与农民的期望有矛盾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操作中, 不少农民普遍反映报销的计算过程过于复杂, 报销结果正确与否, 农民本人无法核对。大病医疗费用的先支付、后报销的报销方式把许多连启动治疗资金都难凑齐的农民挡在了医院门外。对有能力参加合作医疗, 而无能力治疗疾病, 参加了合作医疗的农民毫无意义, 合作医疗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农民因为经济原因而造成的“看病难”问题。

4. 基层医疗机构自身软、硬件建设滞后

(1) 基层医护人员缺乏, 且医护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相对县级和市级医疗机构而言, 乡镇卫生院对参合农民的报销比例是最高的, 县级和市级医疗机构则递减。即便如此, 农民生病后还是愿意去县或市里的大医院看病, 原因还在于农民到乡镇卫生院看病不放心, 但究其深层原因, 最终还是在于乡镇 (村) 卫生院缺医生, 尤其缺乏好医生, 无法适应农民的就医需求, 这也是目前基层医院的普遍现状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当前面临的最大难题。

(2) 管理和监督有待加强

目前农村合作医疗的组织管理并没有形成专门体系, 管理部门上, 只是涉及卫生、财政、民政部门, 而审计、农业、发改委、教育、人事、编制、人口计生、药品监督, 中医药和扶贫办等部门还没有完全介入到合作医疗的组织管理体系中来, 在宏观上没有形成符合农村社会发展水平的医疗保障政策体系。因此, 加强定期对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和管理情况进行内部及外部审计的监督机制是今后的一项重点任务。

三、保定市发展新农合的对策与建议

1. 探索建立相对稳定的资金筹集体系 (1) 建立多元化的筹资丰富资金来源

建立“政府行为, 社会支持, 商业保险保障”的筹资体系。政府引导支持, 各级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新农合的投入比例。同时, 政府在对地方工作绩效评估中将新农合的实施情况列入考核内容, 在此基础上, 财政部门可以建立专项基金, 并适当向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和老革命根据地倾斜, 以解决这些地区合作医疗方面财力不足的问题, 并完善相应的监管机制, 做到专款专用。

(2) 按照农民收入比重区别缴费金额

在农民收入相对较高的地区可以适当增加缴费金额, 而贫困地区的农民收入已经很少, 如果还要缴纳较多地医疗保险中个人承担的部分, 反而会增加了农民负担。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 要增加农民收入另一个层面就是要减少农民各种费、税的缴纳, 因此, 在贫困地区, 减少医疗保险缴费, 也是一种有利于发展农村、增加农民收入的方式。

2. 进一步规范监管机制, 强化日常监督 (1) 建立预警机制, 构筑坚实防线

监察、人事、卫生、财政等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对违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行政处罚的有关规定或制度, 严格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要重点对药价进行监管, 确保区域内定点医疗机构间药价的统一。同时, 对不按规定核实参加新农合人员身份, 造成冒名顶替等行为依法依纪进行处理或处罚。

(2) 严格规范运作程序, 建立长效督导机制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全面推进, 基金规模越来越大, 监管任务也越来越重。省、市、县财政、监察、审计等要切实加强对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督力度, 建立健全合作医疗基金监督制度, 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首先, 要建立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制度, 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动态管理。第二,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 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和日常管理进行检察。第三, 要建立由参合农民组成的监督小组与新农合经办机构对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情况和管理状况的不定期评议制度, 完善监督机制。对评议不合格或排名在最后的医疗机构要取消其定点资格。第四, 对于经常违反规定给病人乱开大检查和大处方的医生, 除了吊销他的处方权之外, 应通过通告的形式告知参合农民, 提高他们的警惕性, 从社会舆论的角度来遏制这种不良风气的盛行。

3. 多方参与, 正确引导农民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根据农民的特点设计出使他们更能够接受的多种宣传形式和内容, 从正面引导农民。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方式向农民宣传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目的、意义和必要性, 解释参加的办法、权利和义务, 合作医疗经费的筹集、使用和报销的相关规定等。最好的宣传就是农民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受益的实例, 真实、可信、生动, 增加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了解、理解和对制度的信任感, 从而才能提高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

4.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长效机制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主体性研究 篇10

一、人的主体性的涵义及特点

(一) 主体性的涵义

人的主体性是以人性为基础的, 但它不是人性的一般表现, 而是具体的人性在具体的主客体关系中的特殊表现, 是特指人在建立和推进一定的对象关系时所表现出的能力、地位、作用, 它体现着人性的精华, 即人的自主、主动、自由、有目的的活动和特性。

(二) 主体性的特点

1. 主体自身结构的规定性

作为个体性的个人、群体, 其主体性更主要表现为他们各自的特殊规定性。如何使农民成为农业生产活动主体的特殊规定性, 是由农民所特有的社会职责和业务素质所决定的。

2. 主体在于客体关系中的“为我”倾向

“为我”依主体层次不同, 有人类之我、社会之我、国家民族之我、集团之我以及个人之我。“为我”是一切主体活动的实质目的。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终是为了农民的自身利益。

3. 主体的自为性

承认并确立了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性, 各种活动必然是自为的。农民就会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首动者;农民要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农村现实;通过实践与认识中的独立性、能动性、目的性、创造性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事实上的主体。

4. 主体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主体活动以自律为主, 在自律中反映和遵循他律。农民自律的能力和方法, 是在新农村建设的长期实践中积淀起来的。

二、中国农民主体性的历史考察

(一) 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以牺牲农民自主性作为代价的

从1950年到1953年, 我国在全国范围内消灭了封建的土地所有制, 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当时的经营方式是小农家庭经营制度。1953年, 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国家开始实施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经济的封锁, 所需资金只能来自农业剩余, 所以中国国家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就转向了内部, 转向了农业和农民。1953年, 国家开始对粮食及其他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 即用较低的成本把农民和农业的剩余价值转移到国家工业化体系里面来。中国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是通过组织化控制农产品 (工业的原料) 实现的, 是以牺牲农民自主性作为代价的。1958年的高级社、人民公社, 是我国政治经济高度集权发展的产物。但后来的实践证明, 这种农业生产关系的简单变革, 不仅没有将农业生产力解放出来, 反而成了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障碍。

(二) 1978—1988年中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是以农民主体性回归为特征的

中国的农民一直都没有放弃自己的主体性。从分田单干到多种经营, 到发展乡镇企业和进城务工, 农民不断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来找回主体权利。1982年, 农村开始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农民获得了“分田单干”的主体权利———“交足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是自己的”。在这种分配原则下,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很快就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难题, 并有了剩余农产品和资金积累。农民开始在集体土地上兴办非农产业, 于是, 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 农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 如当时很有影响的周家庄公社、华西村、南街村、大寨村等。整个20世纪80年代是农民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 推动了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形成了内循环的经济发展结果———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但1988年后, 农民的主体性再次被削弱。农民对土地的自主权受到了限制, 国家土地政策急剧转变, 农民不能再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和土地资本化收益。因为没有资金, 农村的乡镇企业开始衰落、萎缩, 农民负担再度加重, 农民的生活水平开始急剧下降。

从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什么时候农民获得了主体性, 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就会提高;什么时候农民丧失了主体性, 即使国家经济高速增长, 农民生活水平也不会提高, 甚至会倒退。

三、实现农民主体性的对策研究

(一) 唤醒农民主体意识———实现农民主体性的关键

各级政府部门首先要做好深入细致的政策宣传教育工作, 让农民了解新农村建设是让农民共享现代化改革成果的重大战略决策, 农民才是最终的受益者, 才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实践者和推动者, 是真正主体。其次, 要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培育新型农民。这是中国农民整体发展的必然趋势, 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是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途径, 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把农村教育摆在优先地位, 巩固和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开展多样化的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 加快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劳动技能的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手段, 要注重劳动技能的培训, 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鼓励农民与市场接轨, 成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同时, 要加快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 促进乡风文明改善提高, 最终使农民完全变为具有发展、创业、市场、生态、责任、荣辱的主体人与现代人。

(二) 扩大县域农业发展自主权———实现农民主体性的机制保证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已经提出, 要优先将农业大县纳入省直接管县财政的改革范围, 避免了市、区与县争利的现象, 增强了县域农业经济的活力和实力。在财政体制、转移支付、财政结算、收入报解、资金调度、债务管理等各个方面, 县域政府便拥有了相对独立的权力, 也就具有了新农村建设的资源管理权、调配权, 它可以通过制度或者法规的形式把这些资源分配到基层村庄, 通过建立涉农资源分配社区化、村庄化的有效回应机制, 保证农业资金的科学、专项、有效使用。

(三) 保障农民参政的主体权利———实现农民主体性的

参政议政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基本权利, 它包括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选择权和申诉权等, 它是农民保护自身利益和监督公共权力的有效手段。政府在制定新农村建设政策特别是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政策时, 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和通道告知农民, 使农民充分了解政府的安置政策、措施以及相关政策出台的背景, 杜绝暗箱操作。如采用与农民座谈、对农民进行实地访问、接受农民的投诉、召开政策论证会、听证会等方式, 广泛征求农民的意见, 逐步建立采纳各种意见的反馈制度, 使政府的决策能够真正体现农民的意愿。县、乡、村在谋划农村发展规化、实施农村建设项目、推进农村各项工作时, 要将规划和项目方案交给农民群众广泛讨论, 广泛听取和吸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 不干涉农民的自主经营权、自主决策权, 不影响他们的产品处置权。建立健全以“两推一选”和“公开竞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选举制度, 以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为主要载体的民主决策制度, 以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为主要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 以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民主理财为主要手段的民主监督制度, 以健全农村民主管理机制。

(四) 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实现农民主体性的内在动力

如果农民的物质利益维护不好, 农民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 农民的主体作用就发挥不出来。政府应该在经济上切实尊重和维护农民的物质权益, 在制定新农村建设政策时, 要把农民的物质权益作为头等大事来考虑。当前和农民物质利益联系最为紧密的就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不经农户同意, 任何人、机构, 包括村集体和地方政府, 都无权以任何借口进行土地流转。一些地方政府强令农民交出土地, 由政府安排土地的规模经营、村集体收回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这些现象都是损害农民物质利益的突出表现。农民完全可以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 不选择土地流转, 拒绝规模经营, 这是一项不容置疑的权利。如果农民确实具有流转土地的需要, 任何关于土地流转的安排, 其收益都是农民, 且只能是农民。当农民自发形成了土地流转新形态时, 政府就要对其从政治、法律等角度进行考察, 并予以认可, 给予法律上的登记, 从而保证农民的物质利益不受任何损失。

(五)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现农民主体性的重要途径

农民组织化程度越高, 自身利益诉求的能力越强, 自我发展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也越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广大农民适应市场经济要求, 自愿选择、自主兴办、自我受益的新型合作组织, 它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化经营、增加农民收入、维护自身权益、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农村改革的一大成果, 是亿万农民的实践创造。政府要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加快出台金融支持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凡是国家支持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建设项目, 都可以委托和安排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施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运行机制, 在此基础上, 创新组织模式, 把合作经济组织从农产品产销合作领域延伸到农业服务领域, 积极发展“公司+合作组织+企业+农户”的组织形式, 开展合作组织之间的联合经营, 最大限度地让农民共享创造成果。最终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参考文献

[1]李顺德.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2]科恩.自我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86.

上一篇:调整趋势下一篇:负荷智能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