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变异检测

2024-06-27

心率变异检测(精选四篇)

心率变异检测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2月~5月107例临床怀疑或确诊冠心病来我科行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其中, 男性69例, 女性38例, 平均年龄:52.46±10.10岁 (32-80岁) 。病例排除标准:碘对比剂过敏者,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 冠状动脉严重钙化导致图像质量无法评价者,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 各种原因所致的无法进行呼吸配合者, 严重心律失常患者。

1.2 扫描技术

利用西门子双源CT机 (Somatom Definition) 采集数据。扫描前禁食4~8h, 不使用降低心率的药物, 常规舌下含化硝酸甘油 (0.5mg/人) 并训练呼吸配合。

自气管分叉下1cm扫至膈顶下方1cm。将感兴趣区设在升主动脉根部, 以5mL/s的流率经头静脉或肘静脉注射80mL对比剂 (优维显, 浓度为370mgI/m L) , 随后按相同的流率注射生理盐水20mL, 当感兴趣区密度达到预设值 (100HU) , 再延迟4s后扫描自动开始。扫描条件为2个球管的管电压均为120kV, 管电流为420mAs;探测器准直为32×0.6mm, 层面采集厚度为64×0.6mm, 螺距根据扫描时心率的变化自动调整。

1.3 统计分析

所有数据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评价心率及心率变异与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相关性采用Pearson's相关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与心率存在相关性的冠状动脉或节段进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 比较不同心率组及心率变异组之间有无差别,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状动脉分段评分结果及图像质量分级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D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107例患者增强扫描期间的平均心率为84.53±17.36次/min (51-124次/min) , 平均心率变异为9.21±3.67次/min (2-18次/min) 。

107例患者中共评价1059个节段 (包括右冠状动脉近、中、远段、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左旋支) , 可评价节段数为1049段, 其中, 图像质量1级者362段 (34.2%) , 2级者560段 (52.9%) , 3级者127段 (12.0%) , 不可评价节段数共10段 (0.9%) (具体结果见附表) 。

2.2 心率、心率变异与D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关系

通过对107例患者不同冠脉节段的图像质量评分进行Pearson's相关分析, 结果显示, 心率与右冠状动脉 (right coronary artery, RCA) 中段的图像质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r=0.192, P<0.05) , 与其它冠状动脉节段均无显著相关性;心率变异与各冠状动脉节段图像质量间均无显著相关性;心率与RCA总体的图像质量存在相关性 (r=0.210, P<0.05) , 心率变异与左旋支 (left circumflex, LCX) 总体的图像质量间存在较弱的相关性 (r=0.191, P<0.05) 。

a: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纪录为均值±标准差。

2.3 不同心率及心率变异组之间的图像质量分析

与心率或心率变异存在相关性的冠状动脉 (节段) 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显示, 不同心率组间RCA中段及RCA总体图像质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F=0.998, P>0.05及F=0.408, P>0.05) , 不同心率变异组间LCX总体图像质量间也无显著性差异 (F=3.835, P>0.05) 。

3 讨论

多种因素可以影响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 常见的有运动伪影 (呼吸运动、心率异常等) , 上腔静脉伪影, 严重钙化斑块等。通过扫描前对患者进行呼吸配合训练, 呼吸运动伪影多数可以减小或避免;通过控制对比剂的量、盐水的灌流速率及感兴趣区的设定, 上腔静脉伪影基本上可以解决;本研究在病例纳入时即排除了冠状动脉严重钙化的患者, 最大限度的控制了钙化斑块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对于以往的多层螺旋CT而言, 心率对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有显著影响, 快心率者在检查前需使用β-乐克将心率控制在75次以下才能获得较满意的图像。DSCT呈90°排列的双管球, 各自旋转90°即可完成一次扫描, 使得时间分辨力缩短至83ms, 大大降低了心率对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3]。SCHEFFEL H[1]等人在不提前控制心率的情况下对30例高度可疑冠心病患者行DSCT扫描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并进行比较, 结果显示, DSCT在冠状动脉病变 (CAD) 诊断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4%、97.5%、85.7%和99.4%。大量研究表明心率对D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没有影响[4]。本研究显示, 随着平均心率的增加, RCA中段及RCA总体的图像质量有所下降, 但不同心率组间图像质量无明显差别, 其它冠状动脉节段未见受明显影响, 这与ROPERS U[5]等人的研究一致。另外, 研究还发现, 对于高心率者来说, RCA在最佳收缩期的图像质量明显优于最佳舒张期, 这可能是由于随着心率的增加, 舒张期和收缩期都缩短, 但舒张期缩短较明显, 图像质量受影响较大[6], 因此, 在图像重建过程中应结合两个最佳期相, 以期得到最佳诊断图像。

心率变异使心脏在不同的心动周期中的位置不一致, 导致不同心动周期所采集的图像不能准确的对位, 出现错层伪影。郑玲等人[7]的研究显示心率变异不影响DS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本研究显示, 随着心率变异的增大, LCX的总体图像质量有所降低, 但不影响诊断, 心率变异对冠状动脉各节段、RCA、LM及LAD的图像质量无明显影响, 这与MATT D等[2]人的研究结果一致。BRODOEFEL H[8]等研究认为, 心率变异对DSCT冠状动脉成像有影响, 但是变异小于29.9次/min时, 可获得较高质量的图像, 本研究中心率变异均小于此值, 故这一结论在一定程度上与本研究结果也是一致。

总之, DSCT独特的双管球构造所赋予的83ms高时间分辨率, 使其在很大的心率及心率变异范围内可以获得较满意的图像, 从而拓宽了CT冠状动脉成像的适用范围。

参考文献

[1]Scheffel H, Alkadhi H, Plass A, et al.Accuracy of dual-sourceCT coronary angiography:first experience in a high pre-test prob-ability population without heart rate control[J].Eur Radiol, 2006, 16 (12) :2739-2747.

[2]Matt D, Scheffel H, Leschka S, et al.Dual-source CT coronaryangiography:image quality, mean heart rate, and heart rate varia-bility[J].AJR, 2007, 189 (3) :567-573.

[3]李峰, 杨刚, 朱宗明.双源CT的技术原理与临床应用的探讨[J].医疗卫生装备, 2009, 30 (2) :112-113.

[4]Minwen Zheng, Jiayi Li.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ic coro-nary angiography[J].Clinical Invest, 2009, 36 (2) :117-124.

[5]Ropers U, Ropers D, Pflederer T.Influence of heart rate on thediagnostic accuracy of dual-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angiography[J].JAm Coll Cardiol, 2007, 50 (25) :2393-2398.

[6]Oncel D, Oncel G, Ahmet T.Effectiveness of Dual-Source CTcoronary angiography for the evalu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initial experience[J].Radiology, 2007, 245 (3) :703-711.

[7]郑玲, 张龙江, 卢光明, 等.平均心率、心率波动和心率变异性对双源CT冠状动脉影像质量影响的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 19 (3) :273-277.

心率变异性分析系统的开发 篇2

心率变异性 (HRV) 是指连续心跳间期的微小变化, 是一种反映自主神经系统 (ANS) 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活动性的非侵入性指标。正常心搏应该具有反映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平衡状态的窦房结回路的连续的生理变化和相对应波动的心率, 即心率变异性[1]。

过去二十年间, 在对大量的动物和人体研究后表明ANS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尤其患MI和CHF的病人具有显著的相关性[1]。ANS的紊乱和失衡包括交感神经活性增加或是迷走神经活性降低, 会导致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源性猝死, 而这两种疾病是现在心脏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来, 在心电图 (ECG)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非侵入性技术, 已用于心脏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的评估。在包括心率变异性 (HRV) 、应激反射敏感性 (BRS) 、QT间期和心率震荡 (HRT) 的评估方法中, 心率变异性是最简单、方便易行的分析方法。

随着心率变异性与心血管疾病、肥胖、内分泌疾病、运动评估等的众多研究的展开, 对心率变异性分析产品的需求也日益迫切。目前市场上可以买到的是一个由韩国mecicore公司生产的名为SA-3000P的机器, 它通过分析心率变异性来评估受试者的精神压力情况, 而此机比较昂贵。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单导联的心率变异性分析系统, 重点在对分析软件的开发。该软件的设计标准符合欧洲心脏协会、北美起搏和电生理学会发布的心率变异性的理论标准[1]。可用于计算心率变异性的时域、频域的参数, 便于进行与自主神经系统活动性和平衡性的量化评估的相关研究, 为心率变异性分析系统的产品化提供了基础。

1 系统硬件—单导联心电数据采集存储系统

采集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采用单导联电极采集的心电信号, 经仪表放大器、放大滤波-陷波等信号调理电路, 由CPU集成AD转换器采集, 并存储到SD卡内。按键组与显示屏提供人机交互功能。本系统采用ADI公司的仪表放大器AD623作为前置放大器, 其单电源的供电设计省去了传统上双电源供电的电源转换芯片。放大滤波电路采用运算放大器AD8554, 这款芯片集成了4个运放, 满足了放大、滤波以及50Hz陷波的需求。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信号的细节部分, 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设在200 Hz。系统数字电路部分选用了ARM7核心的LPC2138, 其内部集成了10bit ADC, 足以满足系统需要。为了心率变异性计算, 采样率设计在500 Hz。

2 分析软件

分析软件采用Lab VIEW8.2编译生成, 核心算法MATLAB7.3.0生成通用的COM组件, Lab VIEW通过调用相应的COM组件[2], 分析软件流程图如图2所示。

2.1 软件滤波

由于采集到的信号中常混有工频和低频噪声干扰, 因此设计了50 Hz自适应陷波器[3]和三点平滑滤波相结合, 来实现对原始心电信号的滤波处理。对某信号滤波前后的效果如图3所示, 由上而下分别为混有噪声的原始心电, 经收敛因子为u=0.03的自适应陷波滤波后的信号和陷波滤波加三点平滑处理后的信号。

2.2 提取R-R间期序列

通过基于二阶差分的R-R算法提取R-R间期序列[4]。该算法经过30个健康成人的心电数据文件、23个MIT-BIH Arrhythmia数据库文件 (文件号为100-124) 和心电模拟器 (型号为:METRON PS-420) 的心率分别从30次/min-240次/min的模拟心电信号进行验证, R波检出率为100%。干扰主要是类似于R波波形的高频大幅尖波, 通时比较瞬时R-R间期是否在R-R间期均值的0.75倍和1.25倍之间的经验公式法, 可有效去除错检的R波。

2.3 重采样

由心电信号提取得到的R-R间期序列实际上是一个非均匀采样序列, 如果直接对该序列进行功率谱分析会影响结果。实验表明, 这种影响的大小是不确定的, 与心电数据的采样率、病人的心率等有关。因此, 需要对原始的非均匀R-R序列进行重采样处理, 使序列均匀化, 这里选择较为通用的4 Hz三次样条重采样方法[5,6]。

2.4 去趋势分析算法

由于R-R间期序列已被普遍认为是混沌的或是含有混沌成分的非线性、非平稳信号, 因此在进行功率谱分析之前应先进行去趋势处理, 将非平稳信号变成平稳信号。

采用Mika P.Tarvainen文献中介绍的截止频率为0.0043 Hz的高通滤波器[7]将超低频中的趋势项成分去掉, 某去趋势前后的R-R序列如图4所示, 图中黑色的粗曲线为原R-R序列中的趋势成分。

2.4 基于AR模型的功率谱估计

由于心率变异性信号中包含有极低频率成分VLF频段为 (0.0033~0.04) Hz, 它与体温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及体液因子等因素的长期调节机制有关;LF频段为 (0.04~0.15) Hz, 反映与压感反射相关的交感神经的活动性;HF频段为 (0.15~0.4) Hz, 反映迷走神经介导的呼吸性窦性心率不齐, 功率谱估计可以通过计算各个频率段的功率, 定量评估自主神经系统的动态平衡性状态。

自回归的AR模型法是心率变异性测量标准中推荐的频域参数分析方法, 适用于短序列且有良好谱分辨率的分析。由于它是全极点系统, 可以用来分析所有的物理系统。

在AR模型s2的分析方法中, 假定所观测的数据x (n) 是用均方差为的零均值白噪声序列w (n) 激励一个全极点的线性系统时, 由不变离散时间系统H (z) 得到, 用差分方程表示的信号为:

其中, p是模型的阶数, aj是系数, 该模型记为AR (p) , 它的系统转移函数为式为:

则x (n) 的功率谱可表示式为:

2.5 AR模型的阶数确定

基于AR模型的参数模型法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型阶数, 阶次选择的太低, 谱分辨率不够, 阶次太高, 谱估计曲线中又会出现实际不存在的虚假细节 (谱分裂现象) 。采用最终预测误差判据法 (Final Prediction Error Criterion, FPE (p) ) [8], 如式 (4) 所示:

其中, N为分析数据的长度, sp2为P阶模型有预测误差功率的估计。

图5为图4的去趋势后的R-R序列的F P E (p) 曲线, 选择曲线中的极小值p作为理论最优阶次, 此序列的理论最佳阶次为21。根据实际数据和分析经验确定最合适的阶次p值, HRV分析中p值通常在16-22之间[9]选择。

2.6 AR模型的系数确定

对AR模型的系数, 选用基于前后相预测误差功率之和最小的Burg算法求解。

2.7 功率谱估计的实现

确定了AR模型的阶数和系数后, 使用式 (3) 可实现基于AR模型的R-R序列的功率谱估计。对图4的R-R序列做阶数为21阶的512点的功率谱估计曲线, 如图6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频率约为0.1 Hz和0.23Hz的位置上各有一个峰, 它们分别代表了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活动性。

2.8 HRV的频域参数

常用的HRV频域参数有TP, LF, HF, HFnorm和LFnorm, 它们的定义如表1中所述。

2.9 时域参数

常用的时域分析参数, 有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 (r-MSSD) 和R-R间期标准差 (SDNN) , 它们的如下:

其中, N为正常心博总数, RR和RRi+1是相邻两个窦性心动周期的长度。

其中, N为正常心博总数, RRi是第第i个R-R间期, RR是N个心博的R-R间期的平均值。

3 系统应用

3.1 引导呼吸实验

对1 0名健康成年男性在引导呼吸节律为1 4次/min、12.5次/min、11次/min、9.5次/min、8次/min、7次/min的渐变过程中对心率变异性进行分析。进行18阶的512点的功率谱分析, 得到的功率谱曲线如图10所示, (A1) ~ (A6) 分别为呼吸率从14次/min逐渐降低到到7次/min相对应的功率谱估计曲线。

对10名受试者的HRV各个参数取平均值, 经t检验, 参数TP和SDNN随呼吸频率的变化具有显著性的变化, 它们随呼吸率的变化如图11和图12所示:

时域SDNN和频域TP分别表示时域、频域的总心率变异性。在引导呼吸的过程中, 总变异性除在个别点 (12.5次/min) 略有下降外, 整体的变化趋势是随呼吸率减慢逐渐增强的, 提示减慢的呼吸可以提高总的心率变异性。这个结果与文献[10-11]的结果一致。

3.2 体位变化实验

对5名受试者取平卧静息状态 (背部紧贴床面, 15o头倾斜) 和直立位 (双手自然下垂) , 分析两种状态的心率变异性。图13和图14分别为一个受试者在平卧和直立位时的功率谱 (阶数16阶, 512点) 。

对5名受试者的HRV各个参数取平均值进行t检验, 结果显示HFnorm显著降低;LFnorm和LF/HF显著增高。这表明从平卧位到直立位, 交感神经活动性明显增强, 迷走神经活动性显著降低, 在自主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占主导地位。此可能机制是心脏血管的机械压力反射作用, 在转为直立位后, 由于回心血量减少, 压力反射增强, 交感神经兴奋, 抑制了迷走神经的活动。

4 结论

对10名受试者在相同的条件下, 用SA-3000P和本系统分别检测心率变异性的功率谱参数, 将结果进行数据相关性比对, 显示两台设备的TP参数相关性为77.41%, LF的相关性为66.73%, HF的相关性94.05%。LF的差异的原因与滤波处理有关。欧洲心脏协会、北美起搏和电生理学会的心率变异性的理论标准, 对R-R序列的滤波处理没有规定。实际信号的滤波处理是由采集硬件、信号中噪声的类型和强度所决定, 滤波 (包括噪声滤波和趋势滤波) 的引入必定会对有效信号强度有所削减, 因此这样的相关性结果足以说明本系统算法的有效性

本系统可应用于各类与心率变异性相关的研究。目前我们只进行了对健康受试者在不同生理、心理和运动状态下的自主神经系统中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活动性变化的研究。今后进一步可推广至精神压力负荷和心理情绪状况的研究, 以及因自主神经系统受损导致的各类疾病, 如糖尿病、动脉硬化等的早期检测评估。

参考文献

[1]Marek Malik Task Forc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and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of Pacing and Electrophysiology.Heart Rate Variability--Standards of Measurement, Phys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and Clinical Use[J].Circulation, 1996, l93:1043-1065.

[2]王步青, 李开元, 王卫东, 等.基于LabVIEW的多通道生理参数显示分析软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0, 29 (3) :291-293.

[3]李勇, 徐震.MATLAB辅助现代工程数字信号处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4]王步青, 王卫东.基于LabVIEW的虚拟心电分析仪中的R波检测算法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6, 6 (21) :3401-3404.

[5]M A Garcia-Gonzalez, C Vazquez-Seisdedos, R Pallas-Areny.Variations in breathing patterns increase low frequency contents in HRV spectr[J].Physiol, Meas, 2000, (21) :417-423.

[6]Rosen H, Craelius W, Curcie D, et al.Spectral analysis of heart variability in the newborn infant[J].Biol Neonate, 2000, 77:224-229.

[7]Mika P.Tarvainen, Panta-aho, Pasi A.Karjalainen.An advanced detrending method with application to HRV analysis[EB/OL][2010-3-21].http://venda.uku._/research/biosignals.

[8]杨福生, 高尚凯.生物医学信号处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9]Anita Boardman, Fernando Soares Schlindwein, et al.A study on the optimum order of autoregressive models for heart rate variability[J].Physiological Measurement2002, (23) :325-336.

[10]Maria Vittoria Pitzalisa, Filippo Mastropasquab, Francesco Massari, et al.Effect of respiratory rate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R interval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fluctuations:a frequency-dependent phenomenon[J].Cardiovasc Res, 1998, 38:332-339.

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的临床探讨 篇3

1.1 病例选择

选自我院心内科2002~2008年住院的高血压患者84例, 男性63例, 女性21例, 年龄45~75岁, 平均年龄62.5岁, 经询问病史、体检、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符合WHO诊断标准。其中Ⅰ~Ⅱ期高血压46例, Ⅲ期高血压38例, 合并心肌梗死者9例, 心力衰竭2例, 合并糖尿病12例, 全组死亡6例。正常对照组50例, 系本院职工和部分患者亲属, 其中男性36例, 女性14例, 年龄45~75岁, 平均年龄61岁, 经检查确认无器质性疾患的健康人, 2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采用中美合资生产的DMS-300Holter动态心电分析仪, 进行24h动态心电监测, 测定HRVI (即HRVI=24h总心搏数/24h中最多的RR间期频数) , 正常值>25。

1.3 观察终点

Ⅱ期高血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或死亡, Ⅲ期高血压患者出现再梗、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或脑梗死又出现脑出血者。有上述症状者为事件组, 无上述症状者为无事件组。上述病例平均随访12个月。

1.4 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率采用显著性t检验, 数据以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84例高血压患者死亡6例占7%, 1~Ⅱ期高血压患者, 发生不良事件7例, 死亡1例, 脑血管意外3例, 心肌梗死2例, 心力衰竭1例。Ⅲ期高血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13例, 死亡5例 (3例猝死、2例多脏器衰竭) , 心力衰竭3例, 再梗和梗死后又出血者5例。

2.2 高血压患者事件组、无事件组、死亡组与正常组HR和HRVI的比较见表1

由表中看出各组的HRVI均值均低于正常值 (P<0.01) , 而HRVI减低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组 (P<0.001) , 各组的平均HR均高于正常组。

2.3 高血压患者不同分期的事件组与无事件组HRVI和阳性率的比较见表2

由表中看出高血压患者预后不良事件的HRVI和阳性率与分期无关 (P>0.05) , 而无事件组Ⅲ期HRVI减低 (P<0.05) , 阳性率增加 (P<0.001) 。

注:※P<0.05, ※※P<0.01, ※※※P<0.001

注:P>0.05>0.05 P<0.05<0.001

3 讨论

HRV作为反映植物神经系统对心脏和血管调节动态平衡的无创指标, 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1,2]大多文献报道HRV减低对心血管疾病的应用, 对预测高血压患者预后的报道较少。我们通过对84例高血压患者和50例正常人HRV分析, 发现高血压患者各组的HRVI均较正常对照组降低, 特别是死亡组HRVI显著降低, 全部<25。与文献报道HRVI≤25死亡率是HRVI>25的5倍[3]一致。

高血压患者的事件组Ⅲ期比Ⅰ~Ⅱ期HRVI降低, 但阳性率无差异说明事件组HRVI减低的阳性率与分期无关。而无事件组Ⅲ期比Ⅰ~Ⅱ期HRVI明显降低, 阳性率显著增高, 与分期有关。

高血压患者各组的HRVI分别是:事件组的HRVI为 (19.21±3.45) 无事件组的HRVI为 (24.89±8.75) , 死亡组的HRVI为 (18.05±3.25) , 事件组和死亡组显著降低 (P<0.001) , 说明高血压患者HRVI降低可能表示预后不良。

以上分析结果看出正常人HRVI最高, 无事件组次之, 事件组和死亡组最低, HRVI减低的阳性率则相反, 死亡组和事件组最高, 无事件组次之, 正常人最低, 快慢HR之间的差值死亡组最小, 事件组次之, 无事件组较大, 正常人最大, 说明HRV降低, HR的差值越小的高血压病人预后越差, 与文献报道一致[4], 用HRV预测高血压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Mahk M.Heart rate variability:standa rdsof meas-urement, physi-ological inter pretation, and clinical use[J].Circulaion, 1996, 93:1043.

[2]Guzzettis, Dassis, peciSM, et al.Ahered patter of circadan neural con-trol of heart period m mild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 1991, 9:831.

心电散点图与心率变异分析 篇4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Lorenz散点图,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 (HRV) 是指心率快慢 (R-R间期长短) 随时间序列变化情况, 是评价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相互制衡状态的一种指标。Lorenz散点图 (R-R间期散点图) 是非线性分析的主要方法, 是定性和定量研究混沌现象的一种重要方法, 近年来在HRV分析领域中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总结其在HRV分析中的应用。

1 心电散点图中HRV指标的特点

定性:一般正常人呈彗星状。异常者变现多样, 如短棒状、鱼雷状、梭形、扇形 (房颤) 、复杂多分布图形 (早搏) 等。定量指标:主要观察对象是位于45°线上的窦性散点集。常用的散点图量化指标有长轴 (L) 、短轴 (W) 和面积 (A) 。L是在Lorenz散点图45°直线上的图形长度 (即离原点最近端到最远端的长度) ;W是垂直于长轴方向的最大宽度。A是在Lorenz散点图45°直线上分布窦性点集图形面积, 数值大小可按椭圆形面积计算方法A= (π·L·W) /4进行估算。 L表现一段时间中窦性RR间期总的变化范围;理论上, 同一患者记录到的图形长轴与时间成正比, 记录的时间长短对所形成的图形形态有很大关系;所以长轴是主要反映交感神经张力的“慢变化”成分。W与相邻RR 间期突然变化成正比, 窦性心律不齐越显著, 图形的短轴数值也越大;所以短轴是反映迷走神经的张力的“快变化”成分。窦性散点集图形并不是真正的椭圆性, 当L 或W一定时, A 与矢量角度成正相关。矢量角度指数 (VAI) 为各点的坐标角度 (各点到坐标原点之连线与横轴夹角) 与45°线差值绝对值的均数, 能衡量散点图在45°线两边散开的程度。矢量长度指数 (VLI) 为指各散点到原点长度的标准差, 能反映散点图45°直线上的图形长度。

2 心电散点图HRV指标与时、频域指标的关系[1]

长轴与时域指标SDNN、SDANN 显著相关, 短轴与时域指标rMSSD 显著相关, 与SDNN、SDANN不相关。长轴与频域指标的总频谱和低频成分正相关, 与高频成分弱相关;短轴与高频成分、低频成分正相关。VLI代表了低频和极低频成分, VAI代表高频成分的大小。

3 临床应用研究

高原或运动等生理性低氧或/和临床心血管 (冠心病、高血压等) 、呼吸及代谢 (肺心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 疾病病理性缺氧均可改变机体自主神经调节功能, 从而导致HRV变化;其对机体功能状态评定、多种疾病的诊断、预后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价值。冠心病和糖尿病组Lorenz散点图多呈鱼雷状、短棒状、梭形、扇形、复杂形等图形改变, 异常率分别达81. 25%、62. 16%;对冠心病组的敏感性、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SDNN<100 ms的指标, 对糖尿病Lorenz异常的敏感性亦高于该指标。Lorenz散点图与时域指标相比HRV变化敏感性更高, 更能反映HRV在冠心病、糖尿病中的差异[2]。散点图是辅助筛选诊断冠心病的一项较好无创伤性指标, 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9%和56.7%[3]。发现脑梗死组RR散点图大多数呈鱼雷状, 其定量指标VLI和VAI明显低于对照组, 并与时域指标相关[4]。短轴能描述围术期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的变化, 与反应麻醉镇静程度的脑电双频指数有很好的相关性[5]。

心电散点图直观表达HRV的非线性特征, 反映了一些时域和频域所不能反映的HRV的复杂表现, 并且在反映窦性心率的总体变异度的同时也反映了其瞬时的变化。心电散点图相对于传统的时域和频域指标的另一优势是, 能自动将非窦性图形 (包括异位心搏、伪差、心搏漏识别的RR 间期) 提取出来, 直观表现出真实的窦性心搏图形。综合以上原因并结合相关研究结果, 可以认为Lorenz散点图与HRV传统指标相关性好, 且对HRV异常的检出率高于传统HRV指标, 能更好地反映HRV。

参考文献

[1]李多, 刘晋兰, 王红宇.Lorenz散点图与心率变异传统分析方法的对比研究.临床医药实践, 2009, 18 (3) :200-202.

[2]韩雪, 李波, 纳志英, 等.DCG中Lorenz散点图对冠心病、糖尿病的诊断价值.实用心电学杂志, 2008, 17 (2) :105-107.

[3]马兰, 胡华, 干岭, 等.Poincare散点图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探讨.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5, 40 (5) :470-472.

[4]杨春丽.心率变异非线性分析评估急性脑梗死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广东医学, 2005, 26 (9) :1232-1233.

上一篇:意外死亡事件下一篇:组织结构与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