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工程导流施工管理

2024-06-16

三峡工程导流施工管理(精选十篇)

三峡工程导流施工管理 篇1

1 导流方法

施工导流的方法一般可分为分段围堰导流和全段围堰导流两种。

1.1 分段围堰导流法

分段围堰导流法就是用围堰将水工建筑物分段、分期围护起来进行施工的方法。图9—1所示就是两段两期导流的例子, 首先在右岸进行第一期围堰的施工, 河水从左岸已变窄的河床中宣泄。

施工时先做好一期的上、下游横向围堰及纵向围堰, 使右岸形成一个可进行主体工程施工的封闭区段。然后在右岸浇注混凝土坝体, 并在坝体内留出过水底fL或过水缺口。右岸坝体挠到一定的高程后, 开始做二期上、下游横向围堰, 在二期围堰内进行坝体左侧部分的施工。此时, 河床中的水从右岸坝体中预留的孔口或缺口中通过。

分段围堰法导流一般适用于河床宽、流量大、施工邦较长的工程, 我国一些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如新安江、三厂峡、丹江口等水利枢纽都采用了这种方法。

1.2 全段围堰导流法

全段围堰导流法, 就是在河床主体工程位置的上、T游各建一座拦河围堰, 使河水经河床以外的临时泄水辽或永久泄水建筑物下泄, 在主体工程建成或接近建成时再将临时泄水建筑物封堵。这种导流方法的泄水道有L;下几种类型:

1.2.1 隧洞导流

隧洞导流在山区河流上运用最为普遍, 在河谷地形地质合适的某一侧预先开挖一条导流隧洞, 开挖隧洞同时在一岸或两岸填筑围堰, 一般以土石围堰为主, 围要做防渗处理。如果覆盖层较浅, 可以把围堰的基础直接开挖到基岩上;如果覆盖层较厚, 可用灌浆或做临时的混凝土防渗墙对覆盖层进行防渗。当隧洞开挖完成后, 如果是临时过水, 而岩石又较完整时, 隧洞可不做衬砌。如果岩石较破碎, 可做衬砌或做混凝土喷浆保护。这些处理工作完成后, 最后合拢围堰, 使水流从导流隧洞中泄向下游。

1.2.2 导流明渠

在河岸或河滩边开挖渠道, 河水通过渠道下泄。如果主体工程是土坝, 则需要将封堵明渠后的泄水建筑物做好, 如输水隧洞、发电洞或河岸溢洪道。

1.2.3 涵管导流

涵管导流一般在修筑土坝、堆石坝等工程中采用。涵管一般用钢筋混凝土管, 钢筋混凝土管可以是现场浇注, 也可以是预制安装, 但一定要做在可靠的基础上 (如放在岩石基础上) ;如果是放在覆盖层上, 则必须经过严格的处理, 并做好涵管分段的接头, 接头处要做好止水, 及外部的防渗与反滤

2 施工导流的设计标准

施工导流的设计标准简称导流标准, 它是确定施工导流设计流量的依据。我国规定导流标准采用频率法, 即根据河流水文特性及工程的具体条件, 合理确定施工时段, 按各施工时段相应频率的最大洪蜂流量进行设计。频率选择按表1确定。

导流标准的高低直接影响导流建筑物的工程量、造价和工期, 如果标准定高了, 导流设计流量就大, 导流工程量也较大, 从而延长工期, 提高造价;反之设计流量就小, 工程量也小。但当标准定得太低而来水较大时, 就有可能危及施工的安全, 一旦发生事故就要拖延工期, 造成不应有的损失。所以在选择导流标准时, 要认真分析河流的水文特性、导流建筑物的使命及其特点、工程各施工阶段与导流的矛盾, 从实际出发, 区别对待。如新安江水电站, 其大坝属于一级建筑物, 按当时规范的规定, 其导流建筑物属4级, 按全年20年一遇洪水设计, 具体流量值为16000m/s, 相应围堰高度达30m以上, 围堰工程量太大。若将混凝土坝在一个枯水期浇筑出水面, 利用坝体挡水, 从而降低围堰高度, 则因坝体方量太大, 也难以实现。故最后采用枯水期20年一遇, 最大流量为4600m/s作为围堰的设计值, 同时将围堰改为溢流式, 汛期容许淹没基坑, 汛后进行排水后, 继续施工。又如长江葛洲坝工程, 按原规范规定, 其临时导流建筑物均为4级, 但考虑到二期围堰除保护二期基坑安全施工外, 还担负望高上游水位以确保通航及第一期工程已建好的电站发电, 根据分析论证的结果, 将二期上游横向围堰及二期纵向围堰的上游纵向段, 提高为二级临时建筑物设计, 同时又考虑到二期上游横向围堰长年抵御高水位, 故在堰顶的超高值上, 又适当留有富裕, 这些考虑都是合理的, 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3 施工导流方式

由于水文、地形、地质、建筑物持点及施工方法不同, 导流方式也不相同。按水利工程的修建过程, 导流一般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初期) 是修筑围堰与泄水建筑物, 使水流绕过全部或部分拟建工程而宣泄;第二阶段 (后期) 是利用永久建筑物挡水, 水流通过或绕过建成或即将建成的建筑物宣泄。

第一阶段的导流方式有一次断流和分期导流两种。

一次断流就是在河床上修筑围堰将河流一次截断, 利用位于河床之外的泄水建筑物宣泄施工流量。这种方法对主体工程来说工作面大, 同时可利用围堰沟通两岸交通, 创造有利的施工条件;但需修筑临时泄水建筑物, 推迟了主体工程的开工日期, 对原河流的航运也有较大影响。一般用于河谷狭窄、流速大的山区河道及土石坝工程中。

分期导流是将河床建筑物分期分段建造, 水流通过缩窄后的河床宣泄。一般是用围堰将河床建筑物分为两段, 在第一期围堰保护下, 先建造泄水建筑物或建造期限长而需及时发挥效益的建筑物 (如电站厂房、船闸、灌溉取水系统等) , 此时应在建筑物内预留缺口 (底孔或梳齿) 以备宣泄二期施工流量。拆除第一期围堰后修建第二期围堰, 在其保护下建造剩余部分的河床建筑物, 而水流通过预留缺口宣泄。分期导流不需在河床以外另修其他临时泄水建筑物, 对原河道通航也有利;但人为地把建筑物分段建造, 使工作面减小。当河道流量大, 河谷较宽且有足够的深湿河床, 特别是河床中有岛屿或砂洲可资利用时, 采用分期导流是有利的。由于混凝土坝允许坝身溢流, 采用分期导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二、第二阶段的导流方式

第二期 (后期) 导流, 可利用坝身内预留的临时性泄水底孔或梳齿来宣泄施工流量, 待完建或坝体上升到一定高程后, 用闸门封闭孔口, 进行混凝土浇筑将其堵塞。为了便于裁流, 底孔和梳齿的底部高程应设在裁流时期常水位以下。

由于水工建筑物工程量大, 有时不可能在一个枯水期建成而需跨过几个汛期时, 后期导流问题必须慎重解决。当地形条件允许时, 可开挖临时边槽溢洪道, 或利用永久溢洪道降低进口底槛 (如暂不修进口溢流堰) 来满足施工导流的要求。对于混凝土坝, 也可采用过水围堰, 汛期让坝顶过水, 汛期过后再继续施工。

4 结束语

导流工程虽然称之为临时工程, 但其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主体工程, 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施工导流这一关键工程解决不好, 将会影响到主体工程的施工, 或造成主体工程施工的失败, 或拖延工期, 增加工程投资。施工导流就是对原河流各个时期的流水采取导、裁、拦、茁、泄等施工措施, 为建筑物施工创造必要的条件, 并尽可能少地影响国民经济各部门对用水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谭志明.关于如何选择施工导流方法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05) .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导流方案 篇2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导流方案

根据“明渠通航、三期导流”的施工方案,三峡工程分为三期进行。1993~1997年为准备工程和一期工程阶段。一期工程的主要任务有:填筑一期土石围堰,形成一期基坑,将水抽干,开挖至新鲜花岗岩石,修建混凝土导流通航明渠,长江水流和过往船舶仍从大江主河道通行。导流通航明渠和左岸临时船闸竣工后,拆除一期土石围堰,进行三峡工程的第一次截流——大江截流。1997 年11月,大江截流的胜利实现,标志着一期工程的完成和二期工程的开始。

1998~2003年为二期工程阶段,主要任务有:在一个枯水期内完成二期上、下游土石围堰的填筑,将围堰围护的大江基坑内的水抽干,浇筑大坝及电厂等设施。长江水流从导流明渠通过,过往船舶从导流明渠或临时船闸中航行。2002年11月6日进行了三峡工程的第二次截流——导流明渠截流。截流成功后,在导流明渠内抢修碾压混凝土围堰至140米高程,长江水流从泄洪坝段底部的22个导流底孔中宣泄,船舶从临时船闸通行。2003年6月1日,三峡水库开始蓄水,6月中旬,蓄水至135米,永久船闸开始通航,10月,首批机组开始发电。2004~2009年为三期工程阶段,主要任务有:完成右岸厂房坝段和右岸非溢流坝段、右岸电站厂房的混凝土浇筑及相应的金属结构安装,左右岸电站全部26台机组的安装,完成全部输变电工程,拆除碾压混凝土围堰和三期下游土石围堰。

水利枢纽工程中施工导流的设计措施 篇3

关键词:水利枢纽工程 施工导流 设计措施

中图分类号:TV5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c)-0074-02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施工中,导流系统拥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闸坝工程等工程建设时,其作用尤为突出。通过对导流系统方案的拟定,可以提前对整个水利枢纽工程进行详细设计,从而把握工程建设的工期、工程质量、工程造价以及工程安全等。所以在进行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导流问题。

1 导流系统的概述

水利工程由于受到地形、地质以及气候、气温等条件的影响,所以赋予了其不可重复的施工特性。也因此,通常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都会选择枯水季来进行工程的建设施工,并且要求必须保证在枯水季节内完成整个工程的施工,以此来降低工程施工的难度和工程建设的成本。

所以在进行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季节特点来进行项目工程的施工安排,将施工中的各种要素进行切实的安排,如“人力、财力、物力”等,从而保证施工的进度要求。然而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水利工程在进行建设时,通常会采用分期围堰的导流方法来进行导流,而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分期围堰导流方法就是两期围堰导流法。然而由于特殊河段的自然生态环境不同,在一些河流量较大、河面较宽的流域建设低水径流式电站时,会采用三期导流的方法进行导流。

2 导流系统的施工技术应用

2.1 导流系统的开挖

2.1.1 覆盖层的开挖

在进行覆盖层开挖时,通常会使用推土机来进行覆盖层开挖的集料,然后利用装载机以及液压正铲来进行装料,最后人工使用自卸车将其运输至弃料场。注意在进行覆盖层开挖时要人工修正一个预留 0.5 m的边坡。

2.1.2 土方的开挖

在进行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除了覆盖层之外还有土方的开挖。土方开挖的施工工序有“松动、破碎、挖装、运输出渣”等。

作为施工初期和整个施工过程中关键的工序,土方开挖在施工前就需要对整个工程的规模、特点、地形、水文、地质、气象等相关自然数據进行整合处理,然后按照导流、进度等施工的条件和状况进行开挖方式确认。

土方开挖同城都是采用明挖的方式,由分为“全面开挖、分部位开挖、分层开挖、分段开挖”等。其中全面开挖适合深度浅及范围较小的工程项目;而分部位开挖则适用于范围较大的工程项目;针对开挖深入较大的项目工程,则通常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如果是进行长度较大的溢洪道、渠道等项目工程的开挖,最为适合的开挖方式就是分段开挖。

2.2 导流系统的混凝土施工

2.2.1 处理混凝土与建基面的施工缝

在混凝土施工中,基岩和混凝土的接触面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工序,首先要利用人工与机械配合的方法对岩块进行处理,然后再用高压风枪、水枪来对其进行吹干处理,而后通过地质监理的编录确定其是否有问题,有问题就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如果没有问题,则直接对其进行打锚杆孔,之后再进行质量确认,确认合格后将砂浆锚杆正确安装。

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注意施工缝的处理,并在进行凿毛处理之后对其进行高压风枪、水枪的洗净处理,处理后首要任务就是再次对其进行质量确认,确认无误以后再展开下一工序的建设施工。

2.2.2 结构施工和质量控制

(1)钢筋施工和质量控制。

在进行导流系统的施工中,钢筋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之一。因此针对钢筋施工,通常是从“进口段、洞身段、出口段”三个部分进行施工制作和安装的。而在进行钢筋施工时,必须要求钢筋加工厂派遣专属技术人员进行施工跟踪,负责解决相应的质量施工问题。而施工中的设备通常有“钢筋切断机、钢筋弯曲机、砂轮切割机”等。

而且针对施工中所使用的钢筋要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测,以确保材料的质量,并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的标准来进行下料和施工。而在进行钢筋结构安装时,必须对断面线和高程进行测量控制,并由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安装。除了渐变段以外,导流洞的安装通常都是由钢筋台车来完成的。

(2)模板施工和质量控制。

在进行模板加工时,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表面平整度以及相应的施工要求,与此同时还要保证模板的整体刚度和相应的加固方案都能满足于浇筑的受力要求。为了提高整体的施工速度,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可以选用可行走的钢模台车,与此同时还可以携带两套可以进行整体拆卸的钢模板,从而令施工质量得到了相应的保障。

2.3 质量控制与常规条件下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在浇筑施工中,需要混凝土拌合站与微机系统相配合的手段,来实现配料的自动控制。3座混凝土拌合站便可以达到90 m3/h的混凝土生产速度,需要6辆搅拌车同时进行混凝土搅拌,才能保持混凝土的水平运输。然后利用人字形溜槽来完成分料的任务,利用插入式振捣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采用拖式泵将其送入仓内。

而在混凝土进行浇筑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其进行监理检验,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开仓浇筑。在浇筑的过程中,要对外加剂进行适量的掺加,并对合理配比进行严格的控制。而且还要对其进行随机取样检查,在现场对混凝土浇筑坍落度展开精确的检测,以做到适量的调整添加的水量,与此同时对其含气量进行有效测定,从而实现监理对混凝土浇筑的全面控制,使其在浇筑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得到有效纠正,最后还要对混凝土浇筑设立专人进行养护管理,保证整个浇筑过程的施工质量。

3 结语

总体来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水利工程也得到了极大的进步。然而伴随着水利工程的发展,水利枢纽工程中施工导流的相关问题也逐渐浮现在了我们的眼前。然而由于施工导流在水利枢纽工程中的重要地位,使得我们必须对其提高重视。而且由于其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极为严重,所以“不重复性”的施工特点,令每次在进行导流施工时,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更需要我们针对这一问题加大重视力度,从而保证工程的实施质量。

参考文献

[1]广西梧州水利电力设计院.下福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报告[R].梧州:梧州水利电力设计院,2003.

[2]纪勇,王晓明.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的总体布置[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4).

[3]王旭东,宋国良.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措施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4).

[4]吴晔.浅谈过芸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施工导流与排水[J].知识经济,2009(11).

[5]梁颜红.小型水利水电工程隧洞塌方处理[J].珠江现代建设,2009(2).

涉外水电工程施工导流方案优化 篇4

维捷布斯克水电站位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市的西德维纳河上, 距维捷布斯克市直线距离8km。

电站开发目的是以发电为主, 兼顾航运。水电站最大坝高30.7m, 坝顶高程142.00m, 坝轴线长度656.2m, 正常蓄水位139.0m, 总装机4×10MW。

本工程为中方公司EPC总承包项目, 合同总工期为52 个月。根据合同约定, 不进行工程整体竣工验收且不需向业主移交的临时工程由承包方自行设计、施工, 且在满足临时工程使用功能的前提下, 承包方可在施工过程中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 以使施工方案满足进度、质量要求。

2 施工导流

2.1 导流建筑物级别

本工程为三等工程, 水工永久建筑物级别为3 级, 导流建筑物级别为5 级。

2.2 导流标准及流量

根据《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DL/T5397- 2007) 的规定, 本工程导流建筑物级别为5 级。土石类导流建筑物设计洪水重现期为10~5 年, 考虑涉外工程的影响, 本工程导流标准采用10 年一遇洪水设计标准。 枯水时段10 年一遇洪峰流量为884m3/s;全年10 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230m3/s。

3 导流方式

3.1 原设计导流方案

本工程为低坝枢纽、河床式电站, 坝址处河床较宽。根据枢纽布置、河道地形及河流水文特性, 施工导流采用分期导流方式。

一期导流利用土石围堰围护并施工左岸混凝土导墙, 同时开挖左岸导流明渠, 河水通过右岸束窄河床过流;二期导流采用上、下游全年土石围堰和纵向混凝土围堰挡水, 拆除一期导流用于束窄河床的土石围堰, 河水通过左岸导流明渠过流;三期导流采用全年土石围堰和纵向混凝土围堰挡水, 拆除二期导流用于挡水的上、下游土石围堰, 利用二期施工完成并具备泄流条件的泄洪冲砂闸泄水。

3.2 施工导流方案一次优化

3.2.1 方案调整原因

因主体工程设计审批及施工许可等问题, 本工程未能按合同开工日期施工, 如按原三期导流方案, 在不考虑其它不可控及不利因素的条件下, 总工期将推迟一年以上。另外, 原设计导流方案中的二期导流需使用泄洪闸左导墙作为纵向围堰挡水, 在河水冲刷作用下, 导墙基础的稳定性难以保证。经项目参建各方研究决定, 将原设计导流方案做如下优化:将原三期导流方案调整为两期导流;一期导流利用全年土石围堰挡水;根据施工强度增加情况适当加大资源投入。

3.2.2 导流方案一次优化

将原设计方案的三期导流方式改为二期导流, 原方案一期导墙施工、二期厂房及冲沙闸施工合并为优化方案一期施工, 原方案三期施工项目变为优化方案的二期施工。

3.2.3 一次优化导流程序

(1) 一期导流程序规划

一期围堰为全年土石围堰, 根据1975 年~2005 年实测水文资料, 考虑戗堤挡水要求等因素, 取Q=611m3/s进行计算。一期围堰断面形式为顶宽6m, 边坡1:2.5, 围堰进占水面以下使用碎石料, 加高部分及背水面采用明渠开挖料填筑。

(2) 二期导流程序规划

二期截流时采用已完工的3 孔冲沙闸过流, 据1975~2005年实测水文资料, 取Q=443m3/s进行截流计算。明渠上、下游采用全年土石围堰挡水, 土石围堰断面形式参照一期围堰断面形式。

3.3 施工导流方案二次优化

3.3.1 方案调整原因

由于原规划渣场未按计划提供, 且受明渠开挖坝轴线上游侧伐木边界不足等问题影响, 导致明渠开挖期间的渣场容量明显不足, 开挖进度远滞后于计划进度。另外, 经过第一次优化方案 (三期导流改为二期导流) , 明渠开挖工程量已较投标期有较大幅度增加。为了避免工程进一步拖期, 经项目参建各方研究决定, 对施工导流方案进行二次优化。

3.3.2 导流方案二次优化

经设计人员校核, 在一次优化导流方案的基础上, 将明渠整体向西德维纳河方向平移15m可以满足过流及工程安全要求, 且对一期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无不利影响。另外, 轴线偏移后, 船闸结构将全部在明渠以内, 减少了二期船闸的挖填量。

4 结语

由于白俄罗斯实行计划经济制度, 施工外部环境较为复杂, 施工资源也相对匮乏。又因为白俄罗斯设计审批程序和施工技术规范与国内差异较大, 使工程设计审批和现场施工进度也受到极大制约。为按期完成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水电站工程, 项目参建各方通过两次施工导流方案优化, 不仅修正了原设计缺陷, 而且大大简化了施工导流程序, 极大挽回了因白俄方推迟合同开工日期导致的工期损失, 中方公司也因此受到了白俄罗斯当地政府和业主的一致好评。

摘要:施工导流是水利水电枢纽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对整个枢纽工程的施工程序和工期起着决定和控制作用。本工程通过两次施工导流方案优化, 不仅极大简化了施工导流程序, 降低了工程施工难度, 而且加快了工程施工进度, 为顺利完成维捷布斯克水电站工程施工导流工作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施工导流,方案优化,围堰

参考文献

[1]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 (DL5180-2003) .

[2]防洪标准 (GB50201-1994) .

[3]苏联国家建设委员会建筑规范和规程, 水工建筑物设计纲要2.06-01-86.

三峡工程施工导流中的几个技术问题 篇5

魏根成(国电公司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西安,710065)

关键词:施工导流;明渠通航;截流合拢;防渗墙;围堰挡水发电

摘 要:三峡工程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的施工方案,由于长江水量大、截流水深,致使围堰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强度高,在各期围堰施工中遇到不少技术难题,但通过施工实践,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其中碾压混凝土围堰挡水发电、导流底孔与深孔联合渡汛、导流底孔跨缝布置的处理方法、二期围堰施工措施、二期大江截流经验等,都具有三峡工程特色。

在江河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是工程施工必须研究的重大技术问题之一。由于受江河来水周期性控制,工程施工进度往往是和洪水赛跑。又由于施工导流建筑物属于大型临时工程,在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施工技术超前、大胆、灵活多变的处理方案,在实践中取得了丰富的施工方法和经验。三峡工程也不例外,在施工导流各阶段都遇到不少技术难题,但都得到妥善的解决,为水电工程施工做出了新的贡献。一期围堰施工

一期土石围堰布置经过中堡岛左侧,束窄河床30%,轴线长度2 502.36 m,3堰顶高程为80 m,围堰高度为30~40 m,渡汛标准P=5%,Q=72 300m/s,渡汛水位为▽78.3m,土石方填筑工程量为328.5万m3,开挖29.9万m3,混凝土防渗墙4.9万m2,帷幕灌浆0.41万m,土工膜4.92万m2,旋喷墙0.45万m2,1993年10月24日开工,1994年6月完成施工任务。该工程技术难点是,工期紧、强度高、施工技术复杂,为保证在一个枯水期内完成一期围堰工程施工,除加大围堰施工抛填设备外,还在围堰轴线的▽70m平台布置钻机打先导孔,探知围堰轴线的地质变化情况。根据探测资料研究和修改围堰防渗结构型式,选用和加大施工设备的投入,以适应变化了的设计方案。在砂砾石覆盖层内含有0.5~2.5m的花岗岩风化块球体的地段,坚硬块球体除对冲击钻施工带来困难外,还容易把块球体误认为是基岩,既影响施工进度,也影响质量。在这种地段,就改用混凝土防渗墙下接双排高压旋喷墙,既加快了进度,又保证了质量。在堰基强风化岩层较厚地段、岩脉和断层带的强透水层地段,就改为混凝土防渗墙下接磨细水泥灌浆的施工方案,同样加快了施工进度,满足了设计要求。

由于所采取的施工措施得力,技术可靠,使一期围堰按预定工期完成了任务,满足了渡汛要求。围堰防渗体系的总渗水量在85~115 m3/h之间,满足了明渠干地施工的要求。

所以,一期围堰防渗形式有3种:①混凝土防渗墙顶接土工膜;②防渗墙顶接土工膜,墙下接双排旋喷墙;③防渗墙顶接土工膜,墙下接磨细水泥灌浆。根据实际地质条件,灵活的变更处理方案,为水电工程施工提供了成功的经验。明渠通航

长江是黄金水道,三峡工程建设必须解决施工期通航问题。经多方研究,根据三峡坝址地形和水文特性,制定了三期通航的导流方案:即一期导流为大江通航;二期为明渠加临时船闸通航;三期为永久船闸通航。临时船闸和永久船闸都是按船队通航要求设计的过船建筑物,但明渠是以过水为目标兼顾过船的建筑物,所以体型和水力学条件要求高。当来水m/s以下,可通过长航船队;当来水流量超过20 000m3/s时,所有船队从临时船闸通过;当来水流量超过45 000 m3/s时,实行长江断航,与天然河道通航情况无太大区别。

为满足通航和导流要求,导流明渠设计成新月状,伏卧在长江右岸,明渠轴线长度3 950 m,其中上游引航道长1 050 m,渠身长1 700 m,下游引航道长1 200 m。明渠设计成复式断面,最小底宽为350 m,右侧渠底宽100 m的底高程为85 m,左侧渠底宽250 m的渠底高程,从上引航道到下航道沿流程分5级,即上引航道底高程为▽59m、▽58m、渠身段为▽50m、▽45m出口段为▽53m于三峡坝址处在葛洲坝水库回水区,根据渠身变化渠底高程也有所变化,使明渠水面线保持为均匀坡降,以满足通航要求。

3经过几年的运行,导流明渠实际通航情况为,来水流量在10 000~25 000 m

/s时,各类船队均能通过明渠,随着来水量的增大,船舶有所减少,当Q=30 000 m3/s时,只有大型客、货轮通过明渠,且下水多上水少;当Q=35 000 m3/s时,水翼船仍可通过。实践证明,明渠实际通航水流条件优于设计情况。3 明渠分流

由于导流明渠的体型是在不同流量情况下满足通航条件进行设计的,明渠进出口高程和水面线与大江连接平顺,所以过流量大,可以降低二期上游围堰的高度,分流条件好,可减轻大江截流的难度。明渠分流条件的好坏,除渠身体型按设计要求施工外,明渠进出口底坎的挖除也是个关键问题,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三峡工程提前一个枯水期在主围堰外修筑了低水围堰,将明渠进口段用干地开挖的方法,提前挖到设计高程,使明渠破堰进水时间提前5个月,为明渠进出口围堰的水下拆除赢得了时间,并保证了围堰拆除质量。所以在截流围堰预进占龙口宽度为280 m时,实现了大江断航,全部船队经导流明渠通过,为减少截流龙口施工干扰创造了条件。1997年11月8日,龙口最终合拢前夕,明渠过水面积已达设计断面的81.3%~97.6%,分流比为94.22%,已达到设计要求。由于导流明渠分流条件好,为确保大江截流的顺利合拢提供了可靠的条件。截流龙口护底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难点是江水深、流量大,经水工模型试验,当水深大于30 m时,截浪戗堤堤头抛料一次不能滚到底,在堤顶下5~7 m水深处形成堆料陡坡,当坡度达到1∶1或更陡时,就出现堤头失稳坍塌,在10~15 m处抛投料又形成暂时稳定坡,当受到扰动就形成第二次坍塌,对戗堤进占和施工机械及人员安全造成威胁。为解决截流水深这个难题,参考国内外施工截流经验,结合三峡实际情况,决定采取分期抛料垫底的施工措施,即沿截流围堰轴线低于▽40m的深槽部位宽180 m,顺水流方向长140 m的范围进行平抛垫底至▽40m于河床流速小于3 m/s,在截流前的一个枯水期用底开式驳船抛填砂砾料和中小块石

进行河床垫底。经过一个汛期的冲刷,垫底高程无大的变化,汛后又将垫底高程提高到▽45m垫底抛投量达74万m3。使龙口水深降至21~23 m,这对保证截流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既可减少截流水深又可减少截流龙口合拢工程量。5 二期围堰预进占

三峡工程由于截流水深、流量大,相应的围堰工程量也大。为降低截流抛填强度和施工难度,采用分期预进占的施工措施,从上下游围堰预进占到截流戗堤合拢,整个围堰工程分2个枯水期抛填完成。1996年汛后至1997年汛前,上下游围堰从两岸同时预进占到龙口宽度为460 m和480 m,又同时进行龙口河床垫底至40 m高程,以满足20年一遇流量72 300 m3/s的渡汛和通航要求,相应流速为3~4 m/s。1997年9~10月,上游截流戗堤预进占到龙口宽度为130 m,3下游围堰龙口宽度202 m。上游截流戗堤预进占抛投量达122.3万m,龙口合3拢段只剩下20.3万m的抛投量,这说明截流戗堤分期预进占的措施,给削减

龙口合拢工程量、降低截流难度起到关键的作用。截流合拢

由于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兴建,使三峡坝址水位抬高22~27 m,致使三峡大江截流水深达60 m。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由于葛洲坝水库水位壅高,尽管三峡工程截流流量达11 600 m3/s,但截流龙口落差只有0.66 m,又由于龙口落差小,相应的流速也只有4.2 m/s,这样就减少了三峡工程截流的难度。1997年汛后截流戗堤继续进占,从9月12日至10月23日形成130 m宽的龙口,实测龙口流速3.33m/s,落差0.28 m。又从10月26日开始分2个阶段进行合拢进占,第一阶段为10月26日至10月27日,使龙口缩窄至40 m暂停进占,实测流量11 600 m3/s,龙口最大流速4.22 m/s,落差0.66m。第二阶段从11月8日上午9时,中央领导宣布截流合拢开始至11月8日下午3点30分,历时6.5h,截流戗堤合拢成功。实测长江来水流量为8 480m3/s,龙口流速2.6 m/s。

三峡工程截流戗堤顶宽30 m,施工中可3辆大型自卸汽车并排同时抛料,单戗堤进占的小时抛投强度可达0.3万m3以上。据统计上下游戗堤和围堰进占最大日抛填量达19.4万m3,小时抛投强度1.71万m3,共用施工设备为20~77 t大型自卸汽车300多辆,大型挖掘机60多台,大马力推土机29台。由于有以上施工措施和有利因素,使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合拢顺利完成。二期围堰施工

三峡工程二期围堰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设计流量为83 700 m3/s,相应最

高水位为▽85m;用二百年一遇洪水保堰,流量为88 400 m3/s,相应最高水位为▽86.2m。二期上游围堰轴线长度为1 439.6 m,堰顶高程为88.5 m,最大堰高为82.5 m。下游围堰轴线长度998.5 m,堰顶高程为81.5 m,最大堰高为73 m。二期围堰土石方填筑量为1 128.4万m3,混凝土防渗墙为9.6万m3,土工膜7.67万m2,帷幕灌浆11 790 m,高压旋喷墙8 570 m2。上游围堰混凝土防渗墙厚1.0 m,在作用水头超过50 m的部位采用双排混凝土防渗墙,墙中心间距为6 m,墙顶高程73 m,墙顶接土工膜至▽86.2m混凝土防渗墙底部进行帷幕灌浆。下游围堰▽70m高程以下为一排混凝土防渗墙,墙顶接土工膜至▽79m

进制同m高程,墙底进行帷幕灌浆,当作用水头超过50 m时,在混凝土防渗墙背水侧1 m距离设一排高压旋喷墙,施工中为赶工期,把下游围堰混凝土防渗墙厚度由1m改为1.2 m,取消高压旋喷墙,缩短了施工时间。

二期土石围堰,除围堰轴线上下游抛填块石和石渣棱体外,沿围堰轴线防渗墙部位抛填风化砂。深水中抛填风化砂靠自重密实度低,对防渗墙造孔孔壁稳定性差,所以在防渗墙轴线上下游4 m范围内采用振冲加密措施,用5~40 mm碎石充填,最深可加密30 m深,振冲加密后风化砂干容重可达1.8t/m3。三峡二期围堰,1997年11月8日截流合拢,1998年6月22日上下游防渗墙单墙封闭,基坑开始抽水,8月6日上游围堰第二道防渗墙完工,9月12日基坑抽水按计划抽干,实测最大渗水量为90L/s,低于设计值600 L/s的要求。二期围堰防渗墙施工,用液压双轮铣槽机、钢丝绳抓斗、液压抓斗、多头长墙钻机、冲击钻和冲击反循环钻机等,这些设备对三峡二期深水围堰防渗墙的施工适应性强,工程质量有保证,可靠度高。防渗墙施工中,用先导孔对围堰抛填料形成架空的部位进行投入堵漏料和水泥膨润土浓砂浆充填,保证防渗墙造孔施工安全,创成墙6 600 m2/月的施工记录,确保近10万m2防渗墙以高质量的按期完成任务。经观测仪器测知,上游围堰第一道防渗墙最大变位0.5 914 m。但变位曲线平滑,防渗墙最大压应力为2.73 MPa,最大拉应力为0.045 MPa。均在墙体材料允许范围内,满足设计要求。三期截流

三峡工程三期截流即是用低水土石围堰封堵导流明渠,江水由22个导流底孔通过,客、货船从临时船闸通过。由于截流时段选择和二期大江截流同期,仍是11月至12月,截流流量也是按9 000 m3/s至12 000 m3/s之间设计,但三期截流的分流条件比二期截流条件相差悬殊。导流明渠底宽为350 m,进口底高程为50 m,而22个导流底孔的总宽度也只22×6 m=132 m,且底孔进口高程为56 m。由这些基本条件比较就可知,三期截流远比二期截流困难。截流落差达5.79 m,截流总功率为689.9 MW,是二期截流总功率75 MW的9倍,也是葛洲坝大江截流的4.5倍,施工难度相当大。但三峡工程有一流的施工队伍和设备,有在长江上2次截流的实践经验(三峡二期截流和葛洲坝大江截流),只要施工设备和抛投材料准备充分,取得三期截流的成功是有把握的,亦可用葛洲坝水库进行反调节,提高三期截流龙口的淹没度,以降低明渠截流的难度。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

三期截流时,是在明渠进出口修筑低水土石围堰,并在坝轴线以上114 m处修筑一道碾压混凝土高水围堰,与纵向围堰堰内段共同拦挡▽135m的初期发电水位。并与三期下游土石围堰(堰顶高程81.5 m)形成三期基坑,保护右岸厂房和坝段施工。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百年一遇洪水保坝。

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轴线长度572 m,最大堰高121 m,总混凝土量168万m3。围堰顶宽8 m,迎水面为垂直,在70~60 m高程以下为1∶0.3的斜坡。下游坡为1∶0.75,最大堰底宽度为106 m。堰体碾压混凝土为3级配R90=150#,抗渗标号为S4,迎水面设4~8 m厚的二级配R90=200#、S8的富浆混凝土。明渠

底板高程58 m、50 m以下40万m3混凝土已先期浇筑,待明渠断流后4~5个月内,要从50 m、58 m高程浇筑碾压混凝土至140 m高程。堰体升高达90 m,最

大升高23 m/日,最高月浇筑强度达到39.8万m3/月。工期紧、强度高而且是背水一战。需要有严密的施工组织和详细的网络计划控制,才能完成这一攻坚任务,确保当年6月中旬蓄水,实现三期围堰挡水发电目标。导流底孔渡汛

三峡工程布置有23个泄洪坝段,坝段分缝间距为21 m(大坝最大底宽126 m),在23个坝段中共布置67个泄水孔口,即在158 m高程布置8 m×18 m表孔22个,在90 m高程布置7 m×9 m深孔23孔,在高程56 m布置6 m×8 m导流底孔22孔。其中除深孔布置在坝段中间外,表孔和导流底孔均为跨坝段布置。导流底孔主要承担三期导流和渡汛任务,其进口高程主要是根据三期截流的分流条件、碾压混凝土围堰施工进度、初期蓄水发电阶段的流量调节,保证下泄流量满足通航要求、导流底孔和深孔联合运用承担围堰挡水发电期间的渡汛任务等条件确定的。三期碾压混凝土围堰顶高程140 m,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百年一遇洪水不漫碾压混凝土围堰顶校核。

导流底孔轴线长度115 m,进口高程56 m,出口高程55 m,孔口断面为6 m×8 m。由于导流底孔实际是导流泄洪孔,运行条件特殊,在坝轴线下游15.3 m的孔身设平板检修闸门,在坝轴线下游77m处设弧形工作门,并在底孔进出口设反钩叠梁检修闸门,以满足泄洪和封堵底孔的要求。

导流技术在大坝施工中的应用探究 篇6

关键词:导流技术;水利工程;大坝施工;应用探究

前言

在水利工程中,导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工程技术。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导流技术的方案的选择可以决定一个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质量及安全等各个方面,因此,在选择方案时一定要进行周密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质量上的达标。在进行大坝的导流技术的实施,必须要进行围堰施工,所以就要对围堰的施工场所进行选择,才能保证水利工程大坝施工的顺利进行,才可以保证水利工程按预期时间竣工。

一、大坝施工导流措施的影响因素分析

水文环境就是指河流的水文特征,这对导流技术的导流方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具体而言就是水流的大小、流量的特征、回旋流量以及河流的含沙情况都会影响导流技术的选择。一般而言,在夏季时,降水比较多,而且还有大量的积雪的融化现象,这就使得河水的水流量大大增加,继而形成了洪峰,这时就要采用

分段围堰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于水文变化比较大的河流,就必须要采用基坑淹没法,或者是用分段围堰法和基坑淹没法两种方式并行,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水流量。如果,河流处于枯水期时,就要尽快的进行施工,保证在枯水期结束之前完成施工,因为这个时候的水流量比较少,进行施工所要消耗的材料就比较少,但是枯水期是有时间限制的,不同的地区的枯水期的时间与周期的长短也不一样,这就必须要对当地的气候有所了解,并及时关注其变化。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实施[1]。

地形地势也会对大坝的导流技术的选择造成影响。对于比较宽阔的平原地带的河流,一般都是采用分期导流和明渠导流的方式。要是在山地地区的话,河流一般都是比较狭窄的,所以就要采用隧洞导流的方式进行大坝的导流工作。不同的导流方式要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来进行选择和实施,同时,对大坝的类型和布置情况都要进行考虑,对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后能够更好的明确导流的方式。

二、大坝施工导流技术的应用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水利工程的施工的过程中,对大坝的导流方案都会事先将其设计好很多的方案,然后根据要施工的地区的地势地形以及水文等进行分析,同时,还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以及节气等因素,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才可保证选择出合适的技术导流施工方案[2]。

(一)围堰导流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的大坝施工过程中,围堰导流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钢板桩格型围堰

钢板桩格型围堰主要是有主格体和联弧段组成的,在他们之间一锁扣建立联系,然后在格体之内放入较好的材料,如房屋拆迁的废弃的材料、石渣等。

2.混凝土围堰

混凝土围堰是比较靠谱的围堰技术,因为这种围堰是采用混凝土建造而成的,所以这类围堰的抵抗洪水的能力就比较好,不会出现渗水的现象,是比较常用的围堰方式,因为其工程量比较小,便于实施。

3.不过水土石围堰

不过水土石围堰的建设一般都是就地取材的,其原理类似于土石大坝的建构,将当地的土石作为原材料,这样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大坝导流技术施工的成本,但是这种围堰方式的工程量巨大,所要耗费的时间以及人力资源比较大,而且,没有其他的材料的辅助,容易出现沉陷的状况[2]。

4.过水土石围堰

过水土石围堰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混凝土板围堰,这种方法的导流的效果比较好,因为混凝土制成的面板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二是加筋过水围堰,在围堰下游堰体内设置横向钢筋,在围堰下游的大坝坡面内设置钢筋网格。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坡面上的石块被水冲走。

以上的方法都属于是围堰技术,但是,鉴于围堰技术的种类比较多,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集体采用哪种方法进行施工,就要根据施工地点的集体的地形地势以及水文特征来决定了。

(二)隧洞导流技术的应用

隧洞导流技术就是指现在树立工程的大坝施工过程中,修筑围堰暂时将水挡住,在通过隧洞降河水倒流到下游的一种倒流技术。这种倒流技术一般适用于山地或者是山谷地区,因为这些地方的地势比较狭窄,所以这些地区不适合采用明渠导流技术,但是这种导流技术的造价高,所以要与永久性的建筑结合使用,这样才可以节约成本,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我国水利工程长期发展。

(三)明渠导流技术的应用

明渠导流技术在施工的工程中要在大坝的上游和下游修建围堰,把要施工的大坝保护起来,同时,还要利用天然河道或者是挖明渠隧道的方式向河流的下游排水,采用这种倒流技术要选择比较宽阔平坦的开放式河流地带,在施工的过程中,对河流的导流量相对而言是比较大的,所以,在地势及地形的选择上一定要慎重,以此来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4]。

(四)涵洞导流技术的应用

在水利工程大坝的修建的过程中,在进行土坝和堆石坝的修筑时常用涵洞导流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工程的质量,使比较传统的水利工程大坝施工过程中的导流技术在运用这种技术时,首先,要对钢筋混凝土的特性进行充分把握;其次,分别在基坑的上游和下游修建围堰来进行挡水;再次,可以在建筑物基岩中开挖沟槽,必要时予以衬砌,然后,封上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顶盖,形成涵管;最后,让这些水通过设计好的涵洞向下游倒水的一种技术,适用于中型或者是小型的水闸。

结论:综上所述,在水利工程大坝建设的过程中,运用导流技术所受的影响的因素比较多,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根据所施工的项目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导流方案,采用合理的、正确的导流技术,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水利工程大坝建设的顺利完成,才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节约水利工程大坝施工建设的成本,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周岚辉.大坝施工中导流技术的应用[J].水利科技·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2):156.

[2]江晓莉.浅谈水利水电施工中施工导流和围堰技术的运用[J].江西建材·水利科技,2015,(3):126.

[3]魏才.施工导流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科技·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6):165.

水利导流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探究 篇7

某水利工程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瓯江下游平原, 东濒东海, 南临瓯江, 北靠群山, 西接乌牛, 东连乐成镇。水闸位于处在慎江水闸和磐石水闸之间, 主要承担面积约为19 Km2排涝工程。本工程主要建筑物为水闸、河道护岸工程, 其中水闸规模3×6.0 m, 闸底高程为-1.30 m, 布置在堤塘内侧, 采用开敞式的结构型式;水闸采用干砌块石挡墙、混凝土预制块挡墙两种结构型式, 护岸总长为12 316 m。

二、施工期导流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 先进行河道开挖, 再施工挡墙;与老河道交叉段, 先砌筑老河道施工围堰, 再砌筑河道护岸。考虑到本工程部分河道为新开挖河道, 施工期度汛主要考虑河槽内汇水的排水问题。主汛期遇特大暴雨河床积水后, 可在各河道上、下游设置三台250 WL680-6.0和一台200 WL520-6.7污水泵解决施工排水问题。考虑内河水位剧降对两侧河道边坡不利, 建议内河排水时间可延长, 水泵运行采用间歇性运行。

三、施工期围堰

1. 内河护岸围堰

由于该区域内河道正常水位高程2.5 m, 五年一遇内河洪水位高程为3.80 m, 而现状地面高程为3.3 m左右, 因此5年一遇围堰度汛标准不符合实际。考虑到围堰经济性和实用性, 将围堰高程确定为3.0 m。围堰采用松木桩结构, 具体结构型式为:两排L=6 m、Φ=160松木桩, 排距为1.5 m, 间距为0.8 m;松木桩两侧放置竹篱板, 两竹篱板间由粘土填筑, 止水彩布防渗。内河水位高于3.0 m时, 允许围堰过水, 但应加强堰顶部保护。水位降到常水位时, 采取污水泵进行基坑排水。由于本工程主要是河道拓宽开挖, 局部段为新开挖河段。围堰采取纵向布置, 将大大增加围堰成本。因此, 本次围堰主要布置在老河道交叉段和拓宽河道的上、下游。河道实施以每隔500 m作为工作面布置上、下游横向围堰。根据现状工程地形和河道工作面布置情况, 本工程需设置横向围堰总长度为965 m。其中水闸上游围堰长度为41 m, 主要布置水闸护坦上游。

2. 水闸外江围堰

水闸工程外江10年一遇潮位为4.63 m, 加安全加高取为5.13 m。围堰堰顶高程确定为5.2 m。本次围堰结构形式为钢管桩土堤围堰。围堰断面结构形式:桩径Φ220钢管、桩距0.5 m、二排桩排距2.5 m、桩长25 m, 分别在高程1.0 m、3.0 m、5.2 m处设槽钢拉梁, 围堰上游高程2.5 m处采用麻袋装土垒筑宽1.0 m, 下斜边坡为1:1.5。围堰下游1.0 m高程处设4.0 m宽抛石平台, 下斜边坡为1:1.5, 两钢管桩间采用草袋装土回填, 外排桩内侧由竹篱片挡土, 竹篱片内侧加止水彩布加强止水。水闸下游围堰长度为161 m, 主要布置水闸下游海漫与防冲槽交接处。

四、主体工程施工

本次水利施工内容主要有土方开挖、土料回填工程、钢筋砼工程、预制方桩基础、干砌块石工程、C20砼砌块等。

1. 土方开挖工程

沿河岸线段和新开挖河段土方开挖采用PC120反铲液压挖掘机自上而下进行, 挖掘机立于河岸上采用沿河侧立采法, 后退法挖土, 边坡开挖可结合人工修坡方法;开挖土方直接由10T自卸汽车装运至弃土场地后, 用50型推土机堆平压实。

考虑到水闸闸室段基础开挖时对海堤结构的影响, 本工程对靠近海堤段的闸室基坑开挖采取松木桩支护。针对老河道段淤泥部分开挖, 本次设计采用水力冲挖机组冲挖。该方案必须在沿河侧设置排泥管和征用泥浆固化池。根据水力冲挖时泥水比例1:5.0、固化池高度按1.5 m考虑, 泥浆固化池占地面积不小于10亩, 固化后的弃土用于低洼区填筑。

2. 土料回填工程

填筑前必须对填筑区表层腐植土、废碴进行清理, 对填筑区内的坑穴、孔洞予以填平, 原地面坡度过陡时, 应按设计要求加以处理。填筑由下而上, 按水平方向分层分段回填, 填筑面统一铺料。采用反铲挖掘机及装载机挖装填筑料。5.0 T自卸汽车运输, 采用后退法卸料, 推土机平整, 层厚一般不大于50 cm。各相邻的分段作业面均衡上升, 减少施工接缝, 如段与段之间不可避免出现高差, 应以斜面相接, 坡度为1:3~1:5, 高差大时用缓坡。碾压施工前 (墙背填筑前) 要进行碾压试验, 确定碾压参数。相邻作业面的搭接碾压宽度, 平行堤轴方向不少于50 cm, 垂直堤轴方向不小于3 m。边角狭窄部位采用手扶式小型振动碾压机或蛙式打夯机夯实。

3. 矿渣回填工程

矿渣回填主要为护岸后侧回填, 填筑料用手扶拖位机运输, 进占法铺料, 人工平料, 蛙式打夯机夯实。填筑料分层厚度一般控制在30~50 cm左右, 并注意回填料自身沉降。

4. 混凝土工程

砼工程包括C25砼底板、C25砼挡墙、C25砼压顶、C25砼梁格等施工。施工时先对各加密的测量控制网点进行校核, 必要时要增设控制网点 (平面与高程控制) , 确保结构高程的准确性。砂石料由项目部物资采运组负责供应;水泥必须有出厂证明, 质量检测报告以及厂家的企业生产资质文件、企业法人等资料, 并定期、分批进行抽检。采用标准钢模, 用钢管、扣件予以固定, 内拉外撑进行加固。浇筑前, 用脱模剂涂刷模板, 将浇筑面用水湿润。钢筋制安作业必经遵照水利电力颁布《SL27-91》和《SDJ207—82》规范的规定执行。砼拌制采用人工手拉车配料、0.4 m3拌和机拌制、手扶拖拉机或手拉车运至浇筑区, 经溜筒下料入仓。入仓的砼拌和料, 采用人工平仓、插入式振捣器捣实, 振捣时应快插慢拔, 以砼开始泛浆, 不再显著下沉为准。平仓时如遇局部骨料集中, 应将骨料分散, 不准将砂浆覆盖在骨料上。砼浇筑要保持平整进程, 连续浇筑, 防止冷缝而影响质量, 如遇无法避免的因素中途停工, 则需按施工缝处理。砼浇筑后12~18 h要进行洒水养护, 养护期不少于14天, 如遇低温天气, 则要采取加盖草袋或塑料布等保温措施。

5. 砼预制方桩施工

本工程预制方桩为C30砼预制方桩, 预制方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方可起吊, 100%方可运输和压桩。桩夹应平稳地夹设在打桩部位, 用钢缆拉牢, 打桩机的安装, 必须按照有关程序或说明书进行。打桩机就位时, 应对准桩位, 垂直稳定, 确保在施工中不倾斜、移动。插桩必须正直, 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 再在桩顶扣好桩帽, 即可斜去索具。与桩顶之间应有相应的弹性衬垫, 一般采用麻袋、纸皮或木砧等衬垫材料, 锤击压缩后的厚度以120~150 mm为宜, 在锤击过程中, 应经常检查, 及时更换。桩尖插入桩位后, 先用低锤击一二下, 桩入土一定深度后, 再使桩垂直稳定。打桩宜重锤低击, 锤重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条件、桩的类型、结构、密集程度及施工条件选用。

6. 干砌块石挡墙施工

用于挡墙砌筑的块石要求石质均匀, 具有两个大致平面的毛石, 小于15 cm厚的飞角应凿除, 石料表面无明显裂缝, 块石砌筑前, 应将基面平整好, 并将石料上的泥土冲洗干净, 块石放置平稳, 合理搭配, 砌体咬扣紧密, 采用错缝砌筑, 严禁出现通缝、叠砌和浮塞。

7. C20砼砌块施工护岸挡墙采用C20砼砌块, 宽300 mm, 长400 mm, 高150 mm。

按产品要求搬运、装卸, 不得抛掷。C20砼砌块采用错缝砌筑, 相临砌块间的竖缝为100 mm, 并在C20砼砌块挡墙后设置一道400 g/m2土工布反滤。最上层砌块紧密砌筑, 不设竖缝;并且最上层砌块顶部设有压顶槽, 在压顶槽里设置钢筋, 浇注混凝土形成压顶条, 使最上层砌块连成一个整体。

五、效益分析

1. 防洪效益

目前村镇地面高程较低, 较易受淹, 淹没历时也较长。本工程实施后, 结合其它防洪规划工程, 使该区域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 有效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人民的生命财产提供安全保障。

2. 生态及景观效益

河道开挖后, 将大大增加区域水体容积, 自净能力提高, 对改善水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采用生态型护岸, 结合后侧一定范围内的绿化带实施, 能确保区域内河流生态系统与周边环境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 社会环境效益

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导流技术 篇8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在河床主体工程的上下游采用全段围堰法导流各修建一条拦河围堰, 通过预先修建使上游的永久泄水或临时来水隧洞及明渠等建筑物泄向下流, 若泄水建筑物出口处的水位低于基坑处河床高程时, 在坡降很陡的山区河道施工时可不修建下游围堰。主体建筑物在排干的基坑中进行施工,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受水流干扰小有利高速施工工作面较大在主体工程建成时再封堵临时泄水道, 利用水利枢纽中的永久泄水建筑物导流河床内的建筑物可在一次围堰的围护下建造可大大节约工程投资。全段围堰法导流按泄水建筑物的类型一般可分为涵管、明渠及隧洞导流。在选择和确定导流的方法时可能利用永久泄水建筑物以减少投资和导流工程量, 满足河流水文特性、排冰供水、地质地形、过木通航等条件要求, 同时, 河道截流、坝体度汛、封堵及蓄水等环节应合理衔接确保工程安全施工。

2 施工导流的基本方法

(1) 隧洞导流:

隧洞导流是保护主体建筑物干地施工, 天然河道水流全部通过导流隧洞向下游宣泄的一种导流方式就是上下游围堰一次拦断河床形成基坑, 隧洞导流适用于导流流量不大两岸地形陡峻的地区一般坝址河床都比较狭窄。

(2) 明渠导流:

明渠导流就是次拦断河床形成基坑在河道上下游进行围堰以保证主体建筑物在干地施工;而河道内的水流经河岸或滩地上开挖的导流明渠泄向下游的导流方式。

(3) 涵管导流:

涵管多用在修筑堆石坝和土坝工程中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通常情况下, 涵管布置在河岸岩滩上, 且位于枯水位以上。在枯水期可以不修围堰或只修一小段围堰;在将涵管筑好后, 再修筑上下游围堰, 这样河水可经过涵管泄向下流。由于涵管的泄水能力较小, 因此, 一般用于流量较小的河流上或者只用来担负枯水期的导流任务。为了防止涵管外壁与坝身防渗体之间的渗流, 通常在涵管外壁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截流环, 以延长渗径, 降低渗透坡降, 减少渗流的破坏作用。此外必须严格控制涵管外壁防渗体的压实质量。涵管管身的温度缝或沉陷缝中的止水必须认真施工。如果有永久涵管可以利用或修建隧洞比较困难时, 可采用涵管导流的方式。在某些情况下, 可在建筑物基岩中开挖沟槽, 必要时予以衬砌, 然后封上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顶盖, 形成涵管。利用这种涵管导流往往可以获得经济可靠的效果。

3 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导流技术控制措施

合理的导流方案必须在周密地研究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技术经济指标优越的方案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拟定几个可能的方案, 由于导流方案的选择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 在选择导流方案时必须予以充分考虑, 对于一项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的施工取得最佳的技术经济效果是从开工到完建往往不是采用单一的导流方法而是几种导流方法组合起来配合运用。

(1) 方案比选:

在选择导流方案时, 首先应当考虑河流的水文特征, 比如冬期的流冰及冰冻、河流的流量大小、全年流量的变化情况、水位变化的幅度、汛期洪水的延续时间和枯水期的长短情况等。河流导流方案的选择和导流建筑物的布置, 与河流两岸及河床的地质条件有直接的关系有利于选用隧洞导流。一般来说, 对于河床单宽流量大的河流, 宜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若河流两岸或一岸风化层薄岩石坚硬且有足够的抗压强度时。如果岩石的风化层厚且破碎, 或有较厚的沉积滩地, 则适合于采用明渠导流。对于水位变化幅度大的山区河流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过水围堰和淹没基坑来宣泄洪峰流量可采用允许基坑淹没的导流方法, 对于枯水期较长的河流充分利用枯水安全期。在采用分段围堰导流时应根据河床地质条件来决定河床可能束窄的程度这时为了河床不受过大的冲刷避免把围堰基础淘空, 由于河床的束窄使水流流速增大减小了过水断面的面积。对于岩石河床河床允许束窄程度较大, 抗冲刷能力较强甚至可达到88%流速有增加到7.5m/s。但对覆盖层较厚的河床流速仅允许达到3.0m/s其束窄程度都不到30%抗冲刷能力较差。此外, 河流两岸及河床的地质条件还与围堰形式的选择, 水文地质条件还对基坑排水工作有很大的关系但对于枯水期不长的河流基坑能否允许淹没以及能否利用当地材料修筑围堰等密切相关。同时, 如果不利用洪水期进行施工, 就会拖延工期。对于流冰的河流, 应充分注意流冰壅塞流冰的宣泄问题造成导流建筑物失事影响泄流。

(2) 施工控制措施:

水工建筑物的形式和布置与导流方案相互影响, 在拟定或选定导流方案时, 应充分考虑水工建筑物的形式及其布置特点。施工现场的地形条件也对导流方案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应该充分考虑施工导流的要求在设计永久泄水建筑物的断面尺寸和拟定其布置方案时。在选择导流方案时应该尽可能加以利用如果枢纽组成中有泄水孔、涵管、渠道及隧洞等永久泄水建筑物, 平原河道或有河湾、老河道可资利用河流的两岸或一岸比较平坦宜采用明渠导流;采用隧洞导流主要是针对山岩坚实的地区在河段狭窄两岸陡峻山体;对于河床宽阔的河流, 尤其在施工期间有过木及通航的要求的情况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在采用分段围堰法修建混凝土坝枢纽时利用水电站与混凝土坝之间或混凝土坝溢流段和非溢流段之间的隔墙如河床中有天然岛屿或沙洲时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特别是纵向围堰的布置更有利于导流围堰的布置以降低导流建筑物的造价, 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核算它是否能够布置二期工程导流建筑物对于第二期工程所修建的混凝土坝尤为重要。在选择挡水建筑物的形式时, 由于土坝、土石混合坝和堆石坝的抗冲能力小, 除采用特殊措施外, 一般不允许从坝身过水, 所以多利用坝身以外的泄水建筑物如隧洞、明渠等或坝身范围内的涵管来导流, 施工时通常要求在一个枯水期内将坝身抢筑到拦洪高程以上, 以免水流漫顶, 发生事故;至于混凝土坝, 特别是混凝土重力坝, 由于抗冲能力较强, 允许流速达到25m/s, 故不但可以通过底孔泄流, 还可以通过未完建的坝身过水, 因此导流方案选择较为灵活。

(3) 施工进度和施工方法:

在选择河流的导流方案时, 应充分考虑到施工期间河流的综合利用, 如河流的通航、水电站的运转、筏运、灌溉、供水或渔业等。对于通航的河流束窄断面的最大流速一般不得超过2.0m/s不仅要求河流在束窄以后而且要求水深与船只吃水深度相适应但河宽仍能便于船只的通行大多采用分段围堰法导流, 在施工导流期间, 要避免木材拥塞泄水建筑物或者堵塞束窄河床对于浮运木筏或散材的河流特殊情况需与当地航运部门协商研究确定。在施工中后期在满足下游供水、灌溉用水和水电站运行的要求的同时水库拦洪蓄水时为了保证渔业的要求以便鱼群能回游还应修建临时的过鱼设施, 在水利水电枢纽施工导流过程中, 对施工进度起控制作用的关键性时段主要有:导流建筑物的按合同要求的竣工期限、河床水流的截断时间、拦洪坝体的完工期限、临时泄水建筑物的封堵时间以及水库蓄水正式发电的时间期限等等。由于各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进度直接影响到各时段中导流任务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因此, 在选择导流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施工和进度和施工方法, 三者紧密相连, 密不可分。通常根据导流方案来安排控制性进度, 并进而确定施工方法。

4 结束语

导流方案的选择与施工场地的布置亦相互影响, 在混凝土坝施工中应以混凝土生产系统所在的一岸作为第一期工程, 因为这样两岸的交通运输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在选择导流方案时应使使导流建筑物既简单易行主体工程尽可能及早发挥效益降低导流费用简化导流程序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因素, 使施工方案等技术措施适用可靠。

摘要:施工导流的方法有全段围堰法导流和分段围堰法导流。实际工程中, 导流方法不但影响导流工程的规模和造价, 且与枢纽布置、主体工程施工部署、施工工期密切相关, 有时还受施工条件及施工技术水平的制约。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导流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文强.岷江航电犍为枢纽工程施工导流方案比较[J].红水河, 2012, (6) :31-36.

三峡工程导流施工管理 篇9

当代社会, 在我国水利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 其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日新月异的进步。而导流技术是水利工程中一个关键部分。在确保工程能正常开展的基础上, 导流技术的提高, 有效地提高了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

2 导流施工概述

导流施工是指在修筑水利工程时, 为了给施工区域创造干地施工条件, 用围堰来对基坑进行维护, 并将河道水流按预定方式泄向下游。采用导流技术, 可以为建筑施工提供干燥的施工环境, 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3 导流施工方法的选择及设计特点

3.1 导流施工方式的选择

导流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程措施。在仔细分析讨论过所有可能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制定出几个可行性高的方案并进行对比, 最后从中选取技术经济指标高的方案。导流方式的选择, 一般考虑如下因素:

3.1.1 地形条件

工程附近的地形很重要, 施工单位在选择导流方案时重点考虑地形条件。如果河谷狭窄、两岸山坡陡峻并且山岩坚硬, 适合采用隧洞导流;如果河床宽阔, 并且在施工时有通航的情况, 适合采用分期导流法;如果河岸较为平坦、或者有宽阔滩地的平原河道, 则可以采用明渠导流。

3.1.2 水文条件

水文条件包括河流流量大小、枯水期及汛期洪水情况、水位变幅、全年流量等都会对导流施工方案选择产生直接影响。比如, 当水位变化幅度过大时, 可以采用过水围堰。

3.1.3 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河床的地质条件和河流两岸对导流方案的选择都有直接影响。如果河床覆盖层比较厚, 且抗冲刷能力比较差, 束窄度通常不超过30%, 水流速度不能高于3.0m/s;如果河床抗冲刷能力较强, 束窄度可以超过80%, 水流速度则可以达到7.5m/s。如果河流两岸又或者一岸岩石较为坚硬、风化层较薄, 抗压强度足够好, 则适合使用隧道导流;而对于破碎且厚的岩石风化层, 又或者沉积滩较厚时, 则适合使用明渠导流。

3.2 导流施工设计特点

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导流施工技术进行设计。导流施工设计体现了如下五大特点。第一, 水利施工技术。多年的防洪抗灾经验结合不断创新的建筑材料和专用机械, 使得我国水利施工技术飞速发展。第二, 选择坝址。一般根据地势特点、地质条件、工程大小、工期以及工程难度等进行选坝。选好坝址十分重要, 通常会在设计中对坝址进行重点考虑。第三, 水电工程的布置方案。工程坝体的位置确定后, 需重点讨论设计水电工程的布置方案。首先, 布置明渠导流;其次, 考虑厂房分布。这样可以达到工程分布合理的效果。第四, 涉及面广。地势地形、居民搬迁、水库蓄水量等等都需在设计时考虑在内。第五, 施工计划编制。是否可以采用导流施工技术也需考虑在内。

4 导流施工方法

目前, 我国有两大种导流施工技术, 分别是全段围堰法和分段围堰法。全段围堰法有隧洞导流、明渠导流、涵管导流、渡槽导流。分段围堰法有底孔导流、缺口导流、疏齿导流、厂房导流、束窄河床导流。

4.1 明渠导流法

明渠导流适用于有宽广滩地的平原河道上或者两岸平缓的情况下。通常是在滩地或者河岸上挖渠, 在基坑上下游修建横向围堰, 河道的水流经渠道下泄。

4.1.1 明渠导流适用条件

如果河床覆盖层很深, 不易于分期导流, 又或者坝址河床比较窄, 并且具备下列四项条件之一者, 可考虑明渠导流方案。第一, 施工工期短, 缺乏挖洞专业设备和相关经验;第二, 导流流量大, 地质条件不适合开挖导流隧洞;第三, 施工期有过木、通航、排冰的情况;第四, 河岸沿岸有肩宽的台地、古河道或者哑口。

4.1.2 明渠导流布置

布置明渠时需考虑:第一, 导流轴线的位置。尽量布置在哑口、古河道或者较宽台地;布置时要避免深挖, 同时也要缩短渠道长度;要尽量避开地质差的地域, 以免出现山体滑坡坍塌;为使水流顺畅, 轴线与主流夹角小于30度;明渠转弯半径不适合小于5倍的渠道底宽。第二, 进出口高程。进出口高程根据施工期通航、流量、过木、排冰等情况进行确定。在考虑上述因素后, 为了减少水下开挖量, 应该尽量提高高程。第三, 当渠底为软基时, 要避免防漏。可采用复式断面、梯形断面、矩形断面, 并尽可能降低渠道糙率。

4.2 隧洞导流

4.2.1 隧洞导流适用范围

通常两岸地形比较陡峻、山岩坚硬、河床狭窄或者导流量较小的情况下, 可考虑使用隧洞导流。为了节省资金, 应尽可能将隧洞导流与永久隧洞结合。

4.2.2 隧洞导流布置

隧洞导流的布置应考虑如下要求:第一, 利用有利地形, 隧洞轴线按直线布置。如果不得不转弯时, 弯道头尾应设置成直线段, 转弯半径大于5倍的隧洞宽度, 转弯角度小于60度;第二, 选择地质良好的区域布置隧洞轴线。隧洞轴线不能与断层、岩层、破碎带平行, 洞轴线与岩石层面的倾角要大于45度, 夹角要达到45度以上;第三, 隧洞进出口与河床主流流向夹角不能过大。第四, 隧洞进出口与上下游围堰坡脚保持的距离应大于50m。

4.3 分段围堰法

分段围堰法也称分期围堰法, 通常是从时间上用围堰将建筑物分期围护施工。如果导流分段段数分的多, 将造成大工程量的项目施工更加复杂;又或者导流分期期数过多, 将会延长工期。分段围堰一般常用缺口导流和底孔导流。

4.3.1 缺口导流布置

为了避免在施工中由于汛期河水暴涨而无法宣泄影响施工进度, 可以在没建成的坝体上预留缺口。建筑物的施工条件和结构、导流设计流量以及其他建筑物的泄水强度决定了混凝土坝体上缺口的高度和宽度。如果使用底坎高程不同的缺口, 需要把握好高低缺口的高差, 以避免由高低缺口单宽流量相差太大造成的压力分布不均。高差一般控制在4至6m。

4.3.2 底孔导流布置

二期导流中通常采用临时底孔或永久底孔作为泄水道。如果采用临时底孔, 通常都要结合相关的水力学, 对底孔位置、高程、多少、大小进行计算。当数量较多时, 可将底孔分布在高程不同的位置, 从最低的高程底孔进行封堵, 最终达到减少封堵水压力。如果底坎的高程比较高, 已造成截流落差大, 因此应该加高围堰, 降低封堵木头高度, 继而降低封堵难度。

5 结束语

总之, 我们必须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导流施工工作。导流技术的应用, 不仅大幅提高施工速度, 继而保证后期工程顺利完成, 而且使得工程项目造价也有所降低。上文通过对全段围堰法导流和分段围堰法导流介绍分析, 使得人们对导流技术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人们有意识地提高导流技术, 最终将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伟.浅谈水利施工技术现状及改进工程[J].科技风, 2013 (11) .

[2]肖青春.对现代水利施工技术的思考[J].河南科技, 2011 (18) .

三峡工程导流施工管理 篇10

当前时期, 我们国家的水利项目得到了明显的发展, 其建设规模在扩张, 而且与之相关的施工工艺也在积极的发展。导流技术是项目在开展的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技术。在保证项目可以有序进行的前提下, 合理的提升导流工艺, 能够明显的提升项目的建设速率, 提升项目的品质。

1 导流施工概述

所谓的导流, 具体的说是在修建项目的时候, 为了给建设区域打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 通过围堰来维护基坑, 将河水按照设定好的措施流向下方。通过使用该技术能够确保建设活动在干燥的地面上开展, 省去了很多的麻烦。

2 导流施工方法的选择及设计特点

2.1 合理选择导流措施

对于水利项目来讲, 导流工作是一项非常关键的工作。当我们细致的比对各个方案之后, 得到最为合理的规划内容。具体来讲在选择导流形式的时候, 要认真分析如下的一些要素。第一要考虑地形。项目周围的地形对于项目来讲非常关键, 建设方在选取方案的时候必须要认真的分析地形要素。假如处在河谷区域, 最好是使用隧洞措施;假如河道较为宽阔, 而且还在通航, 最好是使用分期措施;假如河岸非常平顺, 就可以石宏明渠措施。第二, 要分析水文情况。具体来讲, 水文涵盖的要素很多, 比如水流量以及各个时期的水位变动情况等等, 这些要素都会对方案的确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水位的变动较大的话, 我们就可以使用过水形式。第三, 地质情况。除了上述的要素之外, 地质状态也会影响到我们对方案的确定。假如河床覆盖物很厚重, 而且它抵抗冲刷的水平较低的话, 束窄度通常不超过30%, 水流速度不能高于3.0m/s;如果河床抗冲刷能力较强, 束窄度可以超过80%, 水流速度则可以达到7.5m/s。如果河流两岸又或者一岸岩石较为坚硬、风化层较薄, 抗压强度足够好, 则适合使用隧道导流;而对于破碎且厚的岩石风化层, 则适合使用明渠导流。

2.2 关于导流设计

为了确保项目能够顺利的开展, 必须结合工程的具体状态开展设计工作。具体来讲设计有几个明显的特征。第一, 水利施工技术。通过长久的抗洪活动, 我们已经研发出了很多全新的设备以及装置等, 此时国家的水利施工工艺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其次, 明确坝址。通常结合地势要素、项目的大小和持续时间等做好坝体的选择工作。一般我们会在设计中重点论述坝址。第三, 明确水电项目布局。当坝体明确之后, 就要分析水电项目的具体方位。具体来讲, 在确定的时候必须考虑两点内容:布置好明渠, 分析厂房的布局。通过此举能够确保项目的布局合理。最后, 它的牵扯要素很多。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全面分析, 比如要考虑到地形的干扰, 所在区域的群众的迁移等等。

3 导流施工方法

目前, 我国有两大种导流施工技术, 分别是全段围堰法和分段围堰法。全段围堰法有隧洞导流、明渠导流、涵管导流、渡槽导流。分段围堰法有底孔导流、缺口导流、疏齿导流、束窄河床导流。

3.1 明渠导流法

明渠导流适用于有宽广滩地的平原河道上或者两岸平缓的情况下。通常是在滩地或者河岸上挖渠, 在基坑上下游修建横向围堰, 河道的水流经渠道下泄。

3.1.1 明渠导流适用条件

如果河床覆盖层很深, 不易于分期导流, 又或者坝址河床比较窄, 并且具备下列四项条件之一者, 可考虑明渠导流方案。第一, 施工工期短, 缺乏挖洞专业设备和相关经验;第二, 导流流量大, 地质条件不适合开挖导流隧洞;第三, 施工期有过木、通航、排冰的情况;第四, 河岸沿岸有肩宽的台地、古河道或者哑口。

3.1.2 明渠导流布置

布置明渠时需考虑:第一, 导流轴线的位置。尽量布置在哑口、古河道或者较宽台地;布置时要避免深挖, 同时也要缩短渠道长度;要尽量避开地质差的地域, 以免出现山体滑坡坍塌;为使水流顺畅, 轴线与主流夹角小于30度;明渠转弯半径不适合小于5倍的渠道底宽。第二, 进出口高程。进出口高程根据施工期通航、流量、过木、排冰等情况进行确定。当考虑好入上的要素之后, 为了降低挖掘总量, 最好是提升高度。第三, 如果渠底是软土则必须做好防渗工作。

3.2 隧洞导流

3.2.1 适用区域

对于此类导流工作来讲, 它比较适合用到那些两侧的地形非常陡峭, 或是导流量不是很大的时候。为了节省费用, 最好是把隧洞导流与永久隧洞结合。

3.2.2 确定方位

在具体的布局的时候要切实按照如下规定开展。首先, 要借助于地形, 将其按照直线来布局。假如必须要转弯的话, 要将前后方都设置为直线, 转弯半径大于5倍的隧洞宽度, 转弯角度小于60度;第二, 选择地质良好的区域布置隧洞轴线。隧洞轴线不能与断层、岩层、破碎带平行, 洞轴线与岩石层面的倾角要大于45度, 夹角要达到45度以上;第三, 隧洞进出口与河床主流流向夹角不能过大;第四, 隧洞进出口与上下游围堰坡脚保持的距离应大于50m。

3.3 分段围堰法

具体来讲, 分段法是按照时间将围堰划分阶段来开展细致的维护工作。假如段数分的比较多, 就会导致项目的建设工作非常繁琐, 同时还会增加建设时间。

3.3.1 缺口导流布置

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 如果项目建设的过程中遇到洪水就会导致项目无法正常开展, 为此我们可在建设的时候预先设置缺口。在设计的时候要认真分析相关要素, 比如要考虑到建设状态, 结构以及建筑体本身的泄洪能力等要素。假如底坎的高度不一样的话, 我们必须要控制好高度差, 这样就不会因为高度差很大而导致压力不一样。一般来说该差值应该低于4m超过6m。

3.3.2 底孔导流布置

对于二期导流来讲, 一般是设置暂时性的底孔, 将其当成是泄水通道。具体来讲, 在设置的时候要分析力学知识, 对底孔的具体方位以及高度等都要认真分析。如果数量非常多的话, 我们可以把它分布到不一样的位置, 按照从低到高的次序开展封堵活动。假如底坎的高度非常高, 此时就要将围堰增高, 把堵木的高度降低, 就可以顺利的开展封堵工作了。

4 结束语

通过文章的分析我们得知, 导流施工是当前水利项目中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通过合理的使用导流工艺, 不但能够提升建设的速率, 保证后续项目顺畅开展, 还能够降低项目的成本。我们坚信在广大同行的共同努力之下, 我们国家的导流工艺一定可以较好的发展, 国家水利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

参考文献

[1]高伟.浅谈水利施工技术现状及改进工程[J].科技风, 2013 (11) .

[2]肖青春.对现代水利施工技术的思考[J].河南科技, 2011 (18) .

[3]王仲男, 孙诚焉, 钱饶强.水利施工技术的发展[J].科技向导, 2011 (12) .

上一篇:压力容器检测下一篇:高中政治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