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高等教育

2024-06-25

泰国高等教育(精选十篇)

泰国高等教育 篇1

1. 泰国高校的汉语教学历史

第二次世界战争时期, 中泰两国急需更好的促进友好结盟关系, 从而制约其他大国的霸权政治。但当时, 泰国的汉语教学并不普及, 会说汉语的人也很少, 所以泰国急需汉语人才以促进两国之间的友好。在这一背景下, 1972年, 在朱拉隆功大学政治学院院长KEAN THERAWIT教授的支持下, 朱拉隆功大学政治学院专门为政治专业的大学生开设了汉语选修课, 使之成为第一所开设汉语教学的大学。到了1992年, 泰国总理MR.ANAN BANYARACHUN宣布允许开设汉语类课程, 并允许幼儿园到大学的每个阶段开设汉语课。当时, 只有10所大学开设汉语课程, 其中7所公立大学分别为:朱拉隆功大学、宋卡王子大学 (北大年小区) 、政法大学、蓝康恒大学、清迈大学、清迈皇家大学、东方大学;还有3所私立大学:易三仓大学、博仁大学、华侨崇圣大学。

2. 泰国国家安全战略

一个国家的安全战略对这个国家的语言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泰国的国家安全战略直接影响着泰国的汉语教学情况, 当然,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时期汉语教学在泰国的地位。可以说每个时期, 汉语教学对于泰国各个方面都有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的影响, 所以在制定某些战略的时候, 泰国政府都有所控制, 但同时为了加强泰国人的汉语水平能力, 政府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汉语教学的发展。通过表1, 可以大致看出泰国汉语教学情况与泰国政治战略之间的关系。

3. 泰国高校汉语教学发展战略

第一, 大学事务部对策和发展战略 (1992~1996年) 。1992年泰国教育部、泰国政府开始允许开设外语课程, 大学事务部宣布了两条外语教学政策: (1) 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水平, 让学生有机会学习第二外语, 并能达到沟通交流的水平; (2) 允许开设英语、老挝语、缅甸语、汉语、日语等, 作为辅修专业。 (2) 这两条是大学事务部最初实施的学习战略, 泰国政府以此为基础, 逐渐允许在本科开设汉语课程, 从此许多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慢慢开设汉语专业和辅修专业。

第二, 大学事务部对策和发展战略 (1996~2006年) 。这一时期所制定的战略主要目的是扩大大学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这里的深度, 指的是每所大学必须要加强和发展外语教学, 广度指的是除了允许开设外语作为专业和辅修专业以外, 大学需要支持学生学习第二语言。从2006年起, 泰国开始出现明显的“汉语热”现象, 政府注意到汉语的重要性以后, 特别强调每所大学必须要提高汉语教学水平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第三, 大学事务部对策和发展战略 (2006年至今) 。这一时期泰国政府所制定的发展战略的目的, 主要是为了提升泰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力。为了满足社会发展对汉语的需求, 泰国政府致力于将汉语发展为第二主要外语。一方面, 泰国政府加大了汉语的投资力度;另一方面, 随着资金的投入, 汉语学习人数也不断地增加。

二泰国高校汉语教学现状

1. 泰国高校的汉语教学现状

目前, 泰国高校开设汉语课的越来越多, 通过2012年的调查发现, 泰国高校共有169所, 其中开设汉语作为专业共有133所。

三泰国高校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教材以及存在的问题

1. 泰国高校汉语课程设置

泰国高校的课程设置种类繁多, 每所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名称也有所不同。笔者通过对宋卡王子大学、东方大学、朱拉隆功大学、清迈大学和孔子大学5所大学的调查发现, 泰国高校汉语课程设置每年分为2学期, 每学期大概16周左右, 本科生4年制, 中文系的学生要求修满必修课大概74~78学分, 选修课大概18~22学分才能达到大学毕业的要求。泰国高校的汉语课程, 见表4。

2. 教材

泰国高校使用的教材种类很多, 因为高校把选择教材的“权力”交给任课老师, 让老师自己选择教学使用的教材。笔者通过2013年的调查发现, 开设汉语课程或者开设汉语专业的高校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任课教师自己编的教材;第二种是中国出版社编写的系列教材。通过笔者的统计发现, 55%的公立大学使用教材由任课老师自己编写的教材, 62.5%的私立大学使用中国编写出版的整套教材比较多。

从教材出版机构看, 目前泰国高校使用系列教材一般都是由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以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出版社编写。通过笔者的调查, 发现在泰国高校使用的教材主要有三本: (1) 《汉语教程》,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4年; (2) 《实用汉语课程》,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4年; (3) 《汉语教程》, 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5年。

四泰国高校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

1. 课程大纲方面

笔者发现, 泰国高校的汉语教学主要面临几个问题: (1) 泰国高校没有标注课程设置, 而且名称也不一样。笔者建议泰国高校应统一课程大纲名称。 (2) 泰国高校要处理四个零起点的问题。这里的四个零起点指的是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开始阶段都从“b, p, m, f”开始学习。这种教学水平与学生能力脱节的现象阻碍了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发展, 这种问题也是目前高校汉语教学不能发展的原因之一。

2. 教材方面

由于泰国高校中所使用的教材大都是由中国大陆或台湾地区出版社出版的, 并且这些教材主要针对西方人, 所以教材的内容都翻译成英语, 如生词解释、句法功能等。泰国人在学习的时候将很难理解。所以笔者建议应编写一些专门针对大学生的汉语本土教材。

五结束语

总之, 目前泰国的“汉语热”使泰国高校面临几个问题, 如三教问题、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课程大纲等问题, 这些问题值得我们研究者进一步思考并解决, 以更好地发展泰国高校的汉语教学。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泰国高校目前的汉语教学情况, 共分为三个部分:泰国高校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泰国高校汉语教学现状;泰国高校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教材以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泰国,汉语教学,泰国高校汉语教学

注释

泰国教育 篇2

泰国教育很有本土特色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安娜与国王》这部电影,周润发扮演的国王就是泰国却克里王朝(曼谷王朝)的拉玛四世国王。正如影片中所叙述的那样,在拉玛四世国王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西方文化开始进入泰国,并首先影响泰国王室和贵族阶层。在经过100多年的不断调整和演化后,西方文化从上至下逐步渗透到泰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尽管如此,如果就此认为泰国教育是西方教育的“翻版”,那就曲解了泰国教育的精髓。实际上,泰国一直在维护民族利益、保存民族传统宗教和文化的前提下,逐步和有选择地吸收西方思想和文化的独特道路前进。泰国教育具有鲜明的特色,用一些专家学者的说法就是“民族本位,泰体西用”。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当今世界,泰国政府是如何让本国教育长期保持浓厚“泰国特色”的呢?

注重道德培养

塑造良好品德

泰国政府始终把公民道德教育置于国家发展的基础位置,并结合本国的文化传统与实际,积极创建现代公民道德教育新内容,逐步形成了独具泰国特色的泰国公民道德教育体系。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泰国政府就在中小学教学中纳入了道德教育内容,并颁布了全国道德教育教学大纲,在中小学学生的毕业考试中,道德课是必考的科目之一。泰国政府还非常重视培养专门的德育教师,通过具有专业素养的德育老师使德育课程日益规范化。

泰国的道德教育尤其提倡与人为善,从幼儿园起就注重培养如何与人友好相处的观念和方法,尤其是大力倡导各宗教、各民族友好相处,共同生活,大家同兴的意识,反复讲解和示范共同生活的目标及模式,倡导集体主义的生活宗旨。对学生道德教育得到了泰国全社会积极的支持和主动参与配合。笔者注意到,泰国的电视台、电台、报纸和网站都非常注重制作针对青少年学生的品德教育节目,各社会团体还有意识地成立了专门面向中小学生的组织机构,辅助学校开展道德教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童子军”。泰国的童子军组织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在每所中小学都有童子军组织,小学一至四年级叫预备童子军,五年级以上叫正式童子军。学校设有童子军课,讲授组织常识、军事知识、纪律,培养良好的作风,每年都有评比。此外,泰国还组织国际间童子军组织的交流活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泰国的学校还设有“感恩”或“祈祷”仪式。每天的课程结束后,学校都举行“感恩”仪式。老师告诉学生,要利用课后这简短、静默的几分钟,感谢家人对自己的爱,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此举将道德品质的抽象概念化为关爱世界的种子,悄然播进孩子们的心中。

在泰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升国旗、唱国歌,这一点也早已纳入了泰国的法律。泰国各所学校、电视台及大多数的`公共场合在早8点和晚6点定时播放国歌。学校规定,学生必须准时到校参加8点钟的升旗仪式,不论刮风下雨,升旗仪式照常进行。在泰国的街头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当国歌响起的时候,所有泰国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赶路的停下脚步,打电话的马上挂机,甚至发生口角的人也会“息事宁人”,大家肃立聆听国歌或跟着颂唱,直至国歌结束才继续做事情。正是这些在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意识,使得绝大多数泰国人的性情发自内心地温和,待人有礼,注重公共道德,很少有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吵架骂街的更是鲜见。

尊崇本土文化

净化学生心灵

佛教是泰国的精神支柱,上至国王、贵族官吏,下至平民百姓,都把捐资修建佛寺当作一件善事,因而全国寺院林立。泰国政府善于将佛教思想溶入其教育体系,用佛教思想中的精华塑造学生健康心灵。

泰国人把接受佛教教育看作是形成人格力量和良好道德的必修课。按照泰国习惯,男子在成年之前要或长或短地到寺院生活一段时间,削发为僧,亲身接受佛教的教育,这样才算得上是真正的男人。在泰国的寺院中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父母将男孩送入寺庙修行,他们到寺庙当和尚接受佛教教育,体验晚睡早起,一日两餐,日行数十里甚至百里化缘的磨炼,就连国王也不例外。孩子们在晨钟暮鼓中念经打坐、吃斋化缘、三省吾身,在如此潜移默化的陶冶和净化下,孩子们除学习佛教教义之外,也接受了礼貌和礼仪的培养,逐步形成了人格心灵特征。

泰国政府在继承民族古老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地在现代化过程中吸收新的价值观,努力使佛教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并将其与现代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赋予了泰国教育新的意义和内容,使泰国教育贯穿着浓厚的佛教精神。在泰国新的教育大纲中,政府对公民品性形成课程和佛教课的教学时间及活动作了明确的规定和安排,学校必须开设佛教课,并作为必修课。学校每周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请高僧到校园讲授佛经、参禅,向学生进行人生、道德、仁爱、忠诚、守信、正直等方面的道德教育。泰国教育部规定,所有学校在开学第一天要举行佛教仪式,背诵佛经,不信佛者可以不念经,但必须参加仪式,私立学校也不例外。

每天学校升旗后就是打禅,学生们席地而坐,伴随着舒缓的乐曲,朗诵佛经片段和学校校训,内容包括佛教所提倡的静心、善良、忍让等诸多方面。午饭前,学生们还要背诵佛经,其中包括不挑食、珍惜食物和感谢国王、政府、学校提供饭食等内容。这样的教育成效显著。笔者在与一些泰国学生家长攀谈时了解到,在全球化的当今社会,网络、旅游、西方影视作品的影响随处可见,这些固然开阔了视野,让人们看到了另外一种文化和生活方式,但泰国人对本国文化传统的尊崇和自豪并未改变,这得益于泰国实施了符合本国特色的教育。尽管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了许多,尤其是物质生活水平较以前有很大的提高,但泰国的学生大多比较节俭,学生食堂里几乎看不到浪费粮食的现象。

泰国教育面面观 篇3

泰国政府在1930年便推行了全民义务教育,而且扩展到了农村。泰国的孩子从小学到大学都有公立学校作保障,还有一些慈善机构的捐资助学,在泰国几乎没有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的孩子。

泰国学校提倡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及品格的塑造。学校不提倡布置家庭作业,学生一般都在课堂上完成作业。课余时间,学生们大都是在打球、唱歌、弹吉他、做手工和阅读。学校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与教育。每天早晨8点,每个城镇都会举行升国旗仪式,学生们每天早上仰望国旗、高唱国歌,长此以往,国家和民族的概念便深深地根植于孩子们的心灵深处。

在发展现代化的过程中,泰国很好地保留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更多地得益于学校教育。从孩子入学开始,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就贯穿于整个过程。刚进入校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首先学习的就是泰国的传统礼仪。音乐课上,学生们不仅学习西洋音乐,而且还系统地学习泰国的民族音乐、乐器和舞蹈。泰国是一个佛教国家,80%以上的人都信奉佛教,学校每个月都邀请造诣高深的僧人到学校讲经说法,高中每周都有宗教课。在每一个传统节日,学校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举办程序,感受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生存教育”作为泰国教育的核心,贯穿在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旨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性和合作意识。在小学及初中阶段,学校每周有一节童子军活动,高中则是军训。童子军活动主要训练学生的野外生存能力和生存技巧,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锻炼体魄。童子军活动时,学生们操练队列,学习野外生存知识,在夏令营(训练基地)学习搭帐篷、做饭、辨别方向以及在野外过夜,同时还要负重远足。泰国天气比较热,童子军活动都是露天进行,学生们虽然大汗淋漓,但没有人叫苦叫累,更没有家长会因心疼孩子而不让子女参加活动或向校方抗议。

“分色运动会”最能体现泰国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合作意识。新生入学,学校便会根据新生人数,按照比例,把他们分到红、黄、蓝、绿、紫、白等各个色块中,从进校到毕业,学生一直在这个色块中参加各类活动。每个色块中的学生的年龄不一样,举行活动时,高年级的学生带领低年级的学生一起组织活动,形成了学生自我管理、相互影响的良好机制。运动会中,教师也会分到各个色块中,但他们不是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而仅仅是参与者。

泰国的教育理念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倡的“学会生存”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生存教育”所针对的正是“书本教育”的不足和偏颇。“生存教育”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学习”,再到“学会合作”,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还在不断地丰富和扩大。

泰国汉语教育概述 篇4

近年来, 泰国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汉语学习热潮, 上至皇室成员, 下至平民百姓都充满了学习汉语的热情。很多大学竞相开设了汉语专业, 报考人数也逐年增加。民间也开办了很多汉语学习班、培训学校。并且在课程设置上越来越科学化, 教学内容越来越丰富, 师资力量越来越强大, 和中国的学习交流也越来越多。泰国的汉语教学展现出了一片生机与活力。

(一) 泰国国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开设汉语必修或选修课程情况

据统计, 泰国现在有国立大学66所, 私立大学54所, 全部都开设了汉语必修或选修课, 朱拉隆功大学还在1982年开设了汉语专业的硕士学位。各个大学在汉语课程设置方面, 除了听说读写等基础课程外, 还有翻译、语法以及中国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在师资力量方面, 基本上都是启用自己本国的汉语专业本科或硕士毕业生, 学校都重视将教师送到中国进修或留学, 以提高汉语水平。不少学校和国内很多大学建立了互助交流合作机制, 互派留学生, 并聘请中国各大院校的教师来泰任教。在生源方面, 都是通过高考选拔出来的品学兼优的学生, 文化基础好, 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较强, 因此学习成绩优秀。朱拉隆功大学每年都会利用假期2-3个月的时间, 组织汉语专业的学生到北京大学学习考察、收集资料写论文等, 以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除此之外, 不少学校还和中国建立汉语文化交流, 建立孔子学院, 以扩大汉语教学知名度。截止2006年底, 泰国共挂牌成立了9所孔子学院, 如清莱皇太后大学、清迈大学、曼松德皇家师范大学、宋卡王子大学等。

(二) 泰国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的情况

中小学开设汉语课都是各自为阵, 根据实际情况来开办课程, 没有严格的年级限制。如广肇学校从小学三年级开设, 培英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开设, 朱拉附中从高一才开设。课程设置基本相同, 基本课程都是听说读写。使用的教材不统一, 主要来自中国内地、港台或新加坡地区。泰国的中小学除了一部分有一定经济实力和中文基础的华人社团创办学校是为了继承和发扬华文教育, 大多是为了追赶潮流而开设汉语课。因此, 师资方面都很薄弱, 参差不齐, 许多学校都是聘请会汉语的华人华侨或者到泰国工作或学习的中国人来担任教师;而广肇学校、进德学校等华侨学校则相对规范些, 联系中国侨校毕业的大中专生任教。

(三) 泰国各地开设的汉语补习中心或培训学校情况

目前在泰国的汉语补习或培训学校大多都是由华人社团、企业等自筹经费开办的, 已达上百所之多, 主要集中在曼谷。师资实力较强、教学质量较好的有中华语文中心、东方文化书院、家慧文房、博文语言学校等。其中东方文化书院的办学规模为泰国最大, 该校创办于1992年, 目前拥有五六千名学生。泰国的中文补习学校办学形式灵活多样, 根据时间安排、年龄段、级别开设不同的课程和班级。课程门类丰富, 且多为实用型课程, 如口语交际、商贸旅游、翻译等, 有的学校还开设了兴趣爱好班, 如唱歌、舞蹈、书法、绘画等。师资方面, 汉语培训机构都没有固定教师, 多为兼职, 流动性很大, 主要聘请华人华侨、汉语专业的大学生和在泰国学习和工作的中国人。学生来源不言而喻, 社会各个阶层、各种年龄、各种职业都是招收对象。

二、泰国汉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泰国各大学、中小学及各种培训班中学习汉语的人数已达十万以上, 且逐年增加, 我们不禁认为汉语教育前景一片大好, 但在这种表面现象中其实暗藏许多问题。

(一) 学生方面

首先, 汉语教育缺乏必要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汉语课程设置不是从小学一年级自始至终一贯延续到高中毕业, 学生学习汉语起点不一致, 有些幼儿园就开始学习, 有些到大学才开始接触, 造成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这给学校选用教材, 教师教学方法带来一定难度, 教与学在较短时间内很难达到平衡。其次, 学生学习汉语态度不明确。他们学习汉语不外乎以下几种原因:一是受大陆和港台影视娱乐文化影响, 学汉语只是一时的兴趣;二是为了高考或今后就业而学;三是学校课程安排而别无选择;四是随着“汉语热”的升温, 盲目跟风;五是被父母强迫, 逼于无奈;六是从事旅游贸易人员。因此, 汉语课程设置和学生来源的层次不齐将对汉语教学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二) 师资方面

前面我们说过在泰国从事汉语教学的老师除了像朱拉隆功等几所知名大学有专门的汉语教师队伍外, 其他很大一部分是华人华侨或者是在泰国工作或学习的中国人兼职教汉语。虽然中泰很多大学或教育机构每年都会互派留学生交流学习, 中国政府每年都会选派200名大中专汉语志愿者到泰国, 但这无疑也是杯水车薪。并且这些志愿者中很大一部分都不是泰语或对外汉语毕业生, 语言的障碍和生活环境的不适应使得教授效果也不尽人意。汉语教师的数量严重不足和水平的差异都是制约汉语教学的主要原因。

(三) 教材方面

虽然汉语在泰国较为盛行, 但是泰国教育部和出版社都未组织统一编订汉语教材。因此各个学校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门, 难易程度不分、繁简字体不管, 教材缺乏统一性和适用性也是泰国汉语教育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泰国“汉语热”的前景展望

发展中泰传统友谊, 促进面向21世纪的中泰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 是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随着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成熟, 中泰两国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不断深化, 相信泰国汉语教育一定能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看:

(一) 中泰高层共识为泰方汉语教育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中泰两国教育部于2006年1月11日就汉语教学合作在曼谷达成双边协议。泰国于2008年在2000所中小学开设了汉语课程。在这一框架协议下, 中国一是每年为到中国培训的泰国教师承担一部分培训费;二是2006年至2011年5年间为泰国教师提供留学生奖学金, 人数达500名之多;三是每年从各地选派500名志愿者到泰国任教, 并派出优秀教师赴泰国作教学交流, 并指导汉语教学工作;四是参与研究编订适合泰国中小学使用的规范汉语教材;五是两国合作设立汉语考点。泰国的汉语教师资格标准考试将以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师能力考试为标准。这一合作协议为泰国的汉语教学发展在师资力量、教材统一上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师资力量得到充实, 教育质量得到保证。

(二) 扩大专业人才双边交流和合作空间

鼓励中泰双方的教育部门、培训机构和各类学校加强交流合作, 以输送专业人才到泰国留学的方式, 让其亲身体验并理解泰国文化, 使到泰国任教的中国教师能留得住。共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留学生培养交换计划、教师交流计划、孔子学院在泰落成计划等。鼓励和支持各自的教育机构到对象国开设分支机构, 开展短期教育等方式, 发展建立与泰国在教育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关系。同时, 通过泰国的开放式远程教育, 积极参与大湄公河区域虚拟大学项目, 为泰国通过汉语标准考试的学生提供获得教育证书和学历的机会。

(三) 大力发展研究生、本科生和中等职业教育

目前, 中泰两国各大院校在留学生互换交流上下了很多功夫, 但主要集中在本科上, 研究生或中专学校合作交流项目较少, 因此, 在研究生的高等教育和中专学校教育上存在很大缺口。要逐步增加研究生教育在合作中的比重, 通过扩大研究生招生或者开办本硕连读的教育模式来促进这方面的合作。还要从国有民营、民营容资、私营等其他方面, 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办学模式, 鼓励和支持高等学府、中专院校和社会力量合作创办跨国合作学校, 提高各种层次的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

四、总结

泰国高等教育 篇5

曼谷皇家理工大学专业设置

据360教育集团(http:///)介绍,曼谷皇家理工大学国际学院是为顺应社会经济发展对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适应教育国际化趋势,按照教育创新的要求而创立的。国际学院下设五个专 业:会计学(Accounting),市场营销学(Marketing),国际工商管理(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nagement),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以及旅游服务专业(Tourism & Hospitality).所有专业均采用英语教学,并与许多欧洲大学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得到最前沿的知识,受到最好的教育。

曼谷皇家理工大学-学位

泰国皇家理工大学国际学院拥有颁发商业管理学士学位的许可,并且其学位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承认,是毕业生找工作 或进行继续教育的有力凭证。迄今为止,学院已有许多毕业生进入更高等的学府进行深造,其中不乏新加坡国立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

全球院校排名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全球院校1月份排名 2013年1月 5481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全球院校2012年7月份排名 2012年7月 4495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全球院校1月份排名 2012年1月 3499

韦伯麦特里克斯网全球院校12000强7月份排名 2011年7月 4187

泰国基础外语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篇6

关键词:泰国;基础教育;外语教育;特点;启示

中图分类号:G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119-03

当今世界,全球一体化进程加速,外语资源已成为一个国家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此背景下,欧美发达国家都纷纷反思并调整自己的外语教育政策,从中小学阶段就实行多元化的外语教育。泰国作为我国的邻国和共同推动区域合作进程的重要伙伴国,自19世纪中叶开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以来,就在中小学实行了多元化的外语教育,并形成了诸多鲜明的特点。泰国以多元化为显要特征的基础外语教育为促进中小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以及国家外向型经济发展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奠定了重要基础,对当代泰国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研究泰国基础外语教育的特点,对促进我国基础外语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实行多元化的外语教育政策

泰国的外语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历史上与邻国在历史、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交集,1238年泰人正式立国以后,在佛教寺院和宫廷中就存在高棉语、巴利语和梵语三个语种的外语教育。此后,随着泰国与外界交往的增多,亚洲邻国和西方国家的语言教育相继在泰国兴起。不过,在19世纪初泰国现代教育萌芽以前,寺院教育一直是泰国古代传统教育最主要的形式。在寺院中作为记录小乘佛教经典的巴利语,连同佛学知识、社会世俗知识和生活技能等课程一道,成为国家向民众普及教育的基本内容。因而,巴利语一直是泰国古代传统教育中最主要的外语语种。

19世纪中叶,泰国实行对外开放,强调从学习西方语言入手,学习西方现代科技文明,效法西方推行社会改革。拉玛五世朱拉隆功在教育改革中,将兴建的大批世俗的新式学校和予以保留的寺院学校统一纳入政府的管理下,规定各类学校都必须开设包括外语在内的西方现代课程。同时,还支持私人开办外语学校,继续允许外国传教士在泰国办学,鼓励外籍教师到泰国任教[1]6。 当时,为了能使泰国在西方列强角逐的夹缝中求得生存,朱拉隆功采取了八面玲珑的平衡外交。于是,在语言教育政策上相应地实行多元化,在中小学中开设了以英语为主的多门西方语言课程,如法语、德语和拉丁语等,此外还保留有传统的汉语、马来语、阿拉伯语、巴利语和梵语等外语课程。此举奠定了近现代以来泰国在中小学实行多元化外语教育的基本政策取向。

二战以后,泰国把发展教育视为国家重建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其中小学外语课程的设置都是围绕国家外交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来制定。由于当时泰国首先重视发展与西方大国和日本的关系,经济上首先向其全面开放,并成功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因此在外语教育上格外重视欧美和日本发达国家的语种。另外,出于与阿拉伯国家外交和贸易(包括劳工输出)的需要,从初中阶段起开设了阿拉伯语课程[1]87。二战后至今,泰国基础教育课程进行过1960年、1978年、1990年、1996和2001年五次重大改革,并不断地进行调整。其中,对中小学外语课程和外语语种的多样化越来越重视。1990年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后,泰国中小学已经开设了9门外语选修课。其中,小学5-6年级中开设了英语和汉语,初中开设了英语、法语、日语、阿拉伯语和汉语,高中则在初中的基础上增加了德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和巴利语共9个语种[1]70-92。

为了应对当代日益加速的全球化进程,2010年泰国政府批准了一项由泰国皇家学术院起草的新的国家语言政策(草案)。该草案指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应使各类毕业生熟练地掌握母语及母语文化,同时掌握用于广泛交际的一门或多门语言及其文化[2]。同时,泰国政府在《2010年国家教育条例》中明确规定,在保证教育政策统一性的同时,将“教育权力分散到各教育区、教育机构及地方政府机构”[3],允许各地的中小学校在遵循国家教育政策的原则下,结合当地的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灵活地设置除英语以外的其他外语课程,自主遴选教材和组织教学。因此,目前泰国中小学所开设的外语语种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增加,许多地区的学校拥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形成了日益多元化的外语教育格局。

二、凸显世界主要通用语和区域内国家语言教育

19世纪中叶泰国实施多元化外语教育时,就将西方强势语言作为重点发展的语种。尤其是英语备受重视,20世纪初就被列入小学四年级以上义务教育的必修课程[4]。二战后,其地位日益提升,作为必修课全面进入了中小学和大学。1996年泰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曾一度被列为中小学选修课程的英语,又从此成为唯一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并贯穿整个十二年基础教育的必修外语课程。此外,泰国政府从1957年起就批准开办以英语为教学语言、泰籍和外籍外學生兼招的国际学校,2002年起批准将英、泰双语课程引入中小学,用英语讲授一些其他课程。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泰关系的发展,曾长期受到限制的汉语教学得以解禁,除英、法、德、日、阿等语种外,汉语也成为泰国中小学重点发展的外语语种,并获得快速的发展,现已成为泰国的第二外语。在重视发展世界主要通用语教育的同时,近年来随着东盟区域一体化的推进,作为东盟主要创始国的泰国开始关注东盟国家的语言教育。2012年泰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表示计划修改语言教育政策,将首先强调英语和东盟各国的语言教育,然后加强汉语、日语和韩语教育,并计划在中小学开设东盟中心[5]。目前,泰国许多中小学,特别是边疆地区学校已纷纷开设了越、缅、柬、老和印尼语等东盟国家语言课程。

三、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注重提高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

泰国为中小学生提供多语种外语课程学习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强调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来发展其外语特长和提高其外语运用能力,从而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泰国教育部颁布的《2008年基础教育核心课程》就明确指出,中小学生学习外语的目标首先是“让学习者对外语学习产生良好的欲望”,然后才是培养学生“能用外语进行各种场合的交际”等[3]。反映在教学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大量的课外活动课程都十分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注重提高学生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过分关注各种考试,并根据考试成绩排名来评价学生。对此,早在1978年课程改革时泰国中小学就取消了由教育部命题的全国毕业统考,改由学校自己评价学生[1]57。目前,泰国中小学都采用KPA评分法(knowledge指学生的学期卷面考试成绩;performance指学生平时的出勤、课堂、作业和课外活动等方面的表现;attitude指学习态度)对学生外语等科目的学期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另外,泰国2009年改革以后的标准高考中,所设置的7门外语考试均属于考查学生语言能力的水平测试,即GAT考试(General Aptitude Test)中的英语以及PAT考试(Professional Aptitude Test)中的法语、德语、日语、汉语、巴利语和阿拉伯语。其中,PAT考试属于选考,它是大学录取相关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的、并非唯一的参考,大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外语能力和自主选拔录取学生。这样的外语学习评价方式和高考选拔方式,使泰国中小学的外语教与学较为有效地去除了应试教育的倾向,而追求语言教与学的核心,即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此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泰国几乎每所中小学都聘用各相关语种的国外语言教师参与授课,实行本土化与国际化相结合。

四、在发展外语教育中注重维护母语及其传统文化

19世纪中叶,朱拉隆功以“泰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来推动泰国包括教育改革在内的全面社会改革。因此,他十分重视维护母语文化,把倡导学习外语,尤其是西方语言,定位于追求实用主义的语言工具性上。他曾写信告诫在欧洲留学的几个儿子:“你们必须经常运用你们自己的语言、文字……外语知识只是进一步求学的工具。”[6]1910年,自幼留学英国,系统接受过西方教育的拉玛六世瓦差拉冗继位后,更加强调泰人的“历史、语言、艺术、文学、佛教、对王室领袖的热爱”等民族特征,反对过分崇拜西方,蔑视泰文化的价值[7]。为此,他推行了单一民族语言(泰语)政策,从中小学起向全社会强制实施泰语言文化教育,以促进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同时确保在与外来语言文化的接触中有效地维护本国传统的政治、宗教及语言文化。这一基本政策为以后历届政府所效法。

二战后,泰国中小学因过分重视英语教学,而一度挤压了泰语及其文化教学。比如,1960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英语作为高中核心课程,其学时数超过了包括泰语在内的所有课程[1]53。甚至政府也承认未对许多公立学校提供让学生学习和熟练掌握标准泰语的机会。对此,有国外学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后泰国“唯一的语言教育媒介是标准(中央)泰语,唯一重要的语言科目是英语而非标准泰语本身[8]”。為了改变这一状况,1978年泰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出台的语言教育政策在肯定英语作为国际语言重要性的同时,明确指出要从国家层面上来强制性地推行泰语教学[8]。同年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方面将英语和其他外语课程一起列为中小学的选修课程,另一方面从此开始的历次课程改革,均把泰语课程和旨在教育学生遵守和维护泰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宗教、文化等相关课程列为核心必修课程,并在学时设置上加大分量。即使在按欧美办学体制运行的国际学校中,也要求必修泰语和泰国文化课程[1]153。而在高中阶段就设置了巴利语及其相关课程供学生选修,这不仅是民众普遍信仰佛教的需要,而且由于巴利语与泰语言文化之间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也是维护母语及其传统文化的需要。

五、对我国基础外语教育的启示

基于以上分析,反观我国基础外语教育长期存在语种单一化、注重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忽视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和片面应试教育倾向等问题,对深化我国基础外语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以下有益的启示。

(一)发展外语教育必须坚持汉语言文化的主导性

长期以来,我们一方面在母语教学中存在忽视传统文化的倾向,另一方面在外语教学中过分注重目标语言文化的输入,忽视母语文化的输出,文化移情过度,由此给汉语言文化带来的渗透、冲击和失语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们在语言教育政策上必须坚持汉语言文化的主导性,切实从中小学阶段入手,无论是在汉语还是外语教学中都要加强汉语及其所负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规范外来语影响下的汉语用语,保证汉语的纯洁性,树立学生对母语文化强烈的自豪感。同时,以自信、开放、平等和辩证取舍的态度,借鉴、吸收一切外来语言文化的有益成分,推动汉语言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二)实行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的多元化基础外语教育

从国家对外战略层面上看,中国作为一个广泛承担国际义务、有所担当的国际型大国理当以全球化的视野来发展多元化的外语教育。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全世界所有的外语语种,都应逐渐纳入中国的外语规划[9]。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层面上看,从中小学开始实施多元化外语教育,是全面推进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也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外语教育从充分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出发,提供多语种课程,因材施教,能为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实行多元化的基础外语教育,要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和发展外语教育的条件不同等实际情况出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全局上重点发展英语教育的同时,支持地方政府和中小学根据自身地域、民族、历史、文化等特点和师资、资源配置等情况,重点发展富有区域性特点的外语教育,如边疆地区重点发展邻近国家的语种。在一些条件特殊的边境地(州)、县(市)中小学,甚至可以将邻国语言与英语同等对待,供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这样,有利于克服全民英语教育“费时低效”的弊端,最大限度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职业发展选择和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以素质教育为根本,推进基础外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

1.以外语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突破口。2014年,国务院和教育部先后发布了一系列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文件,并启动了相关工作。这是扭转我国基础教育长期以来片面应试教育倾向,改变“一考定终身”弊端,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契机。在外语科目考试上,从目前出台的改革方案来看,今后在一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突破:第一,外语高考的语种设置上,应在现有的英、俄、日、法、德、西6个语种的基础上有所增加,至少应涵盖周边邻国的所有语言,以引导边疆等地区发挥自身优势,首先在高中阶段并逐步向义务教育阶段过渡,开设相关邻国的语种。第二,包括高考在内的中小学各阶段外语考试的内容,应在全面考核学生外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以完成特定行动或任务为目标的、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在语言测试的类别上,要从以成绩测试为主转向以水平测试为主,以加强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考察。

2.推行外语学习综合评价方式。应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注重传统的、通過阶段性考试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发展,也要注重学生在全过程学习中的表现、成绩及其所反映出的态度、情感、策略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跨文化意识、合作精神和健康人格的发展。

3.加强实践教学。在教学中,除课堂上多采取“浸入式”教学以外,还应该设置固定的课外活动课程,以丰富多样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在真实的语境下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外语实际运用能力。

4.建设中外结合的外语教师队伍和外、汉双语教师队伍。在利用师资资源上,应该实行开放政策,广泛聘用国外语言教师到中小学授课,提高外语教学质量与效益。同时,应在中小学逐步引入外、汉双语课程,用外语讲授某些课程,让学生能在学习其他课程的同时,习得和巩固目的语。

参考文献:

[1]冯增俊,李志厚.泰国基础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The Royal Institute—Thailand official website. National Langu-

age Policy of Thailand [EB/OL].(2015-05-08).http://www.royin.go.th/upload/246/FileUpload/1349_3903.pdf.

[3]潘素英.泰国中小学汉语课程大纲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4] Foley, J.A. English in Thailand [J].RELC Journal,2005,36(2).

[5]泰国留学网.为加入东盟做准备,泰国修改语言教育政策[EB/OL].(2012-09-21).http://www.liuxue86.com/a/608894.html.

[6]张深溪.泰国拉玛五世改革述略[J].洛阳大学学报,1995(1).

[7]贺圣达.“泰体西用”:近代泰国思想发展的特点[J].东南亚,1996(1).

[8]理查德·斯诺.东南亚国家的教育语言政策[J].洪力翔,冬瑛,译.民族译丛,1994(1).

泰国教育部长来津访问 篇7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吕景泉会见了代表团一行。双方简要回顾并积极评价了天津与泰国教育交流与合作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 就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创新交流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并交换了意见。天津市教育委员会高职高专处、中职处、国际交流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

扎都隆·猜盛表示, 泰国十分重视与天津的教育交流, 愿与天津开展密切合作, 继续深化双方友好合作关系。

泰国汉语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 篇8

虽然泰国的华侨私塾教育开始得很早, 但是现代意义的海外汉语教育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正式形成。从1909年泰国开始废除私塾与兴办学校之后, 泰国汉语教育就逐渐地发展, 而且在发展当中也不断地得到大量的支持 (见下面图一) 。随着汉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现, 中泰两国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和经济贸易关系的不断地扩大, 泰国政府对汉语教育的政策也日益宽松。时至今日, 汉语成为在泰国为新的潮流, 泰国政府的各个部门在公开场合多次阐述汉语对促进和发展本国经济具有重要的作用, 号召社会各界人士学习汉语, 并派很多人员来中国在不同的高校攻读研究生与博士学位。

目前, 泰国的汉语教育可以说不比其他语言教育发展得差, 汉语教育在泰国现在能够接受各个层次的学习需求, 它可以分成四种: (1) 中小学教育; (2) 高等教育; (3) 职业教育; (4) 非正规汉语教育。现在发展的最好就是高等教育。据调查与统计显示, 泰国高校设置汉语言专业的学位课程己有55所。它们中可以分别为40所公立大学和15所民办大学。所授予的专业名称大致可分为:汉语、对外汉语教学、交际汉语、中国语言文化、商贸汉语、外贸汉语、经贸汉语、旅游与酒店汉语、中国学等。跟高中教育相比, 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不太复杂, 由于很多商店和企业是华侨华人的企业, 因此汉语专业的毕业生可以通过学汉语找到很好的工作机会。至今办汉语课程的职业学校从47所已增至68所。在泰国政府积极促进汉语教育的同时, 非正规汉语教育的汉语补习班也跟着快速的发展, 这些学校的优点是学校管理系统比较灵活, 能够自由开设补习班、聘请教师、安排课程、课时、教材等。

泰国汉语教育发展的较慢的是中小学教育, 此前由于一直以来政府只允许在小学一至四年级开设中文课程, 因此泰国的华校基本上都是小学。为了提升运用汉语的能力, 当时一些华人社团董事会谋求在小学的基础上扩建或另行筹建中学。自从2006年泰国教育部推行《战略规划》, 泰国属于政府的学校都开设汉语课程。泰国汉语学校再一次回到复兴时期之后, 汉语学校获得公众的信任, 人们纷纷送子女上汉语学校, “汉语热”功不可没。对于目前泰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现状, 一般分为三种学校:汉语学校、开汉语课程的公办学校以及开汉语课程的民办学校 (见表一) 。

此前泰国人的想法受到先前的汉语学校的态度以及教育质量的影响而产生负面作用, 他们认为汉语学校的教育质量比不上公办学校。可是现在的汉语学校也随着社会变化提高教育质量, 使更多公众接受。根据汉语学校会的资料, 目前全泰国有125所学校, 大多数是由华侨华裔成立与赞助办学。公办和民办学校处在起步阶段, 在师资方面的情况不容乐观, 现在泰国汉语教学的主要力量全是靠中国汉办派出的汉语教师志愿者。本地的部分教师不是中文系毕业, 而是其他专业毕业的, 他们原来负责其他课程, 汉语知识并不够, 汉语水平也不是很高。汉语学校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相比, 汉语学校管理形式有更悠久的汉语教育历史和丰富的汉语教育经验。公办学校没有中方或华人协会参与管理, 只是由泰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委员会来管理, 所以学习汉语的气氛比较单调, 没有像汉语学校和民办学校一样比较有浓厚的气氛。虽然有很多地方尤其是在泰国曼谷以外各府的汉语学校, 教学质量方面和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发展得比较快, 可是泰国教汉语的学校也不是全都有良好的情况。在曼谷汉语学校, 还有些在发展改变中, 没有随汉语热的潮流而发生较大改变。

中小学是教育的基础, 跟其他泰国三种教育相比, 中小学的汉语教育还不够理想有待改进。为了提高整体的泰国汉语教育要先从中小学的开始, 本文考查并研究分析了泰国中小学的汉语教育, 提出了问题和解决的对策。本文下面的内容可以分为:泰国中小学汉语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泰国汉语教育发展的对策以及结语。

二、泰国中小学汉语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通过研究分析泰国汉语教育发展的情况, 本文发现还存在着如下四个问题:一是泰国教育部门的问题, 泰国政府没有专门负责汉语教育管理的机构, 在操作层面多机构重复交叉管理, 泰国中小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 决策没有科学化。二是汉语教师与志愿者的问题, 缺乏培训导致教学能力良莠不齐, 待遇低导致汉语教师不能安于教学。三是中国汉办派出的汉语教师与汉语志愿者的问题。一些教师与志愿者在物质生活和跨文化交际方面存在困难。四是汉语教材、教学手段缺乏针对性、不够现代化的现象

三、泰国中小学汉语教育发展的对策

针对前一节分析的泰国汉语教育面临的问题, 泰国中小学的汉语教育发展对策可以分成四个方面 (见下页图2) 。

(一)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1. 改善管理和课程。

关于管理方面有两个建议:一是制定泰国汉语教育人才计划。政府必须支持并提供汉语教师进修的机会, 使汉语教师通过进修提高自己的汉语和学术水平, 积极地解决汉语教师资格证的问题。二是政府应该支持汉语教育管理的行政人员, 泰国现在与中方联系交流的工作都是由汉语教师代理负责的, 这也影响教学的核心功能。汉语行政人员除了能减轻汉语教师的行政工作量还能为汉语专业毕业生带来就业的机会。在课程方面也存在了一个水平标准的问题, 虽然汉语己纳入标准课程, 但各所中小学校对汉语课程的结构与水平并不一致, 泰国政府应制定汉语水平标准机构, 对汉语教育的评价产生水平标准的向导作用。

2. 改善汉语学校的管理。

目前, 泰国汉语教育越来越凸现的一个问题就是汉语学校管理人员的匮乏。这也是泰国汉语学校发展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原有管理人员老化, 已经严重影响到汉语教育的发展。不懂教育管理的人员, 没有新的教育理念、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也在阻碍着汉语教育的发展。因此, 除了寄希望于中国为泰国培养一批汉语教育的教学骨干充实到各类汉语学校里去以外, 还需充分地发挥来泰国教师的作用, 由他们来帮助培养泰国本土的骨干教师, 利用各种培训班、讲习活动,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泰国的汉语学校虽曾经历风雨与波折, 但是仍然为社会各界培养了不少栋梁之材。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 教师勤奋耕耘、无私奉献, 为发展汉语教育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今, 泰国政府、社会都十分重视和关心汉语教育事业。因此,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汉语教育事业面临着挑战与契机。提高教学水平、改善教学环境、走标准化教学之路, 已成为泰国每一所汉语学校的当务之急。

(二) 提高汉语教师与志愿者的礼遇

与其他国家相比, 泰国文化更加尊敬教师, 来泰国当教师会让其感觉到被崇拜和尊敬。不过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 如不断改善对外汉语教师的工作环境、经济待遇、建立偏远地区学校的教师工资额外津贴制度, 建立教师职业的威信。此外, 要让对外汉语教师真正感到自己是学校的主人, 有成就感、价值感和幸福感。学校的管理也要真正从理念出发, 确立“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灵魂”的学校发展观, 使教师在学校感到自己作为一个知识工作者的尊严与价值, 这是稳定教师队伍的有效保障。

(三) 提升汉语教师与志愿者的水平

泰国政府应该对中国国家汉办派来的汉语教师与志愿者提出规定, 例如, 年龄、对外汉语或者汉语言文学的专业背景、教师资格证书、教书经验、泰文和泰国文化的理解与交流程度、中国文化了解与传播能力、吃苦耐心开朗的性格等以外, 中国国家汉办也应该通过严格的要求、选拔和培训, 才能够使来到泰国的汉语教师与志愿者都能很好地代表中国形象并传播汉语言和文化。培训的内容应该包括四个方面: (1) 加强汉语教师与志愿者的培训。为了避免教师与志愿者对泰语和泰国文化的误解, 来泰国之前, 汉语教师与志愿者应该参加泰语和泰国文化培训。有时候按照中国文化去教课, 会引发误解, 教师也不懂该怎办, 学生们也带了不好的心情来上课, 使课堂环境紧张, 学生就不想学习, 可能会对汉语造成偏见, 教师自己也没有成就感。所以应该有两种培训:一是教前培训;二是课堂培训。比方说先当助教然后才有资格教课。 (2) 有严格的规则考察汉语教师与志愿者的水平。将志愿者派出去传播汉语和中国文化之前, 汉办应该用严格的规则考查他们的汉语水平和汉语授课能力。 (3) 提高汉语教师与志愿者代表中国形象、传播汉语言文化的能力。 (4) 加强汉语教师与志愿者的社会交际能力。汉语教师与志愿者应该认识到自己不光是来教汉语的, 还有加强中泰友谊的使命, 所以参加学校安排的活动、帮助泰籍教师与泰国籍汉语教师安排活动以及了解校园环境, 保持同事之间的良好关系也是必须的。

(四) 改革汉语教材

教材是教师传授语言和文化知识给学生的一种工具。汉语教育在泰国属于一种外语或第二语言教学, 第二语言的教材是一种跨语言和跨文化的教材, 泰国学习汉语教育的学生除了有华语方言背景的华裔还有母语与汉语不同的本土泰国人, 运用引进的汉语教材, 使他们不仅对汉语感觉到陌生, 而且对课文内容不熟悉的历史、文化和国情的理解更加难度, 可见泰国汉语教育教材本土化的重要性。虽然目前泰国教育部门已和中国国家汉办联合编写属于泰国本土化的汉语教材, 但处于初步阶段, 类型不多, 许多院校使用的汉语教材还是从外国引进的。为了有效地提高泰国汉语教育效果, 本文建议泰国教育部门要加倍努力委托中国教育部门们帮助合作编写更多而且适应于泰国国情本土化的汉语教材, 编写教材讨论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的同时还应考虑现代科技对汉语教育的帮助, 教材内容要符合各阶段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需求, 难易要适中, 教材内容的词汇与语法应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有泰文解释词语和语法的需要, 语言教材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质, 基础阶段的语言课程教材主要以语言技能训练, 实现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四、结语

泰国有着悠久的汉语教育历史, 经历了过去种种曲折发展的过程, 在上世纪90年代初, 泰国政府开始放宽对汉语教育的管制, 使汉语教育在泰国蓬勃兴起。随着中泰两国友好关系的不断发展和经济贸易关系的日益扩大, 汉语教育成为泰国人学习外语的新潮流, 许多院校都纷纷开设汉语课程, 学习汉语的人数快速增长, 在汉语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需要泰国政府主导, 泰国教育机构各部门努力在中方中国国家汉办的真心全力协助与支持下, 对泰国汉语教育发展项目的战略加大力度推出更灵活更有效的政策措施, 致力于促进泰国汉语教育各方面的发展, 加速培养汉语教育的私资队伍和有汉语交流技能的人才, 以缓解对泰国汉语教育发展的障碍。

摘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泰国政府放松了对汉语教育的管制, 汉语教育蓬勃兴起, 尤其是在2006年《战略规划》实施后, 汉语教育已成为泰国的新潮流, 汉语课程成为泰国中小学的常规科目。在汉语教育全面开花的同时, 处在起步阶段的泰国公办和民办学校也发展迅速。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发现泰国汉语教育还存在着的一些客观问题, 本文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对策建议, 希望能对泰国方兴未艾的汉语教育尽一份绵薄之力。

关键词:汉语教育,泰国汉语教育,发展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陈秀珍.泰国汉语教学现状及展望,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杜宗景、缑广则.泰国汉语教学问题分析及对策.经济与社会发展。

[3]方颖.汉语国际推广的双赢取向,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耿红卫.泰国华文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梳理, 八卦侨刊。

泰国红十字会护理学院护理教育浅议 篇9

一、泰国红十字会护理学院护理教育发展历程

1. 红十字会护理学院护理教育的发展过程。

该校创建于1914年, 由第一任泰王的王后任创始人。该校隶属于Chulalongkorn大学, 教护理本科学生。泰国红十字会护理学院护理教育至20世纪70年代, 已形成以大学本科 (4年制学位护士) 的格局。作为护理学位教育的过渡教育形式, 毕业生获得学士学位需经过1年学习。伴随着泰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人口的老年化、小型家庭逐渐增多等新情况的出现, 护理人才的需求也出现了的变化。泰国红十字会护理学院的护理教育不断改革, 适应社会的需求。在护理专业的教育方面始终走在国际前列。

2. 高等护理教育现状。

泰国红十字会护理学院的高等护理教育隶属Chulalongkorn大学事务部领导, 高等护理教育办学的四大功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发扬传统文化。 (1) 泰国红十字会护理学院坚持护理教育以本科层次为中心部分的教育理念, 把学生毕业后传承本国传统文化, 具备专业伦理道德, 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和能力, 能在社区及医院实践, 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进行护理, 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护理保健, 帮助大家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具有创造精神、批判性思考能力和管理意识等作为本科护理教育的目标。 (2) 课程与教学实行学分制, 分为普通教育课程、核心课程、选修课程。4年的教学共计有76门课程, 其中基础部分和人文学科部分占近40%, 护理专业知识和临床护理部分占50%;选修课程14门, 占18.4%。临床见习13门, 为该科理论部分讲完后的下期即上临床见习。课程教学时数安排:医院实地学习逐步增加, 课堂教学逐步减少;具体课程设置过程中, 每一学年社会人文学科课程均占一定比例。教学讲授实践、自习的学时比例约1∶1。应按学习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地安排具体课程教学内容, 并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和考核形式检验、提高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基本教材与自编教材、课外资料相结合, 采用讲授、自学、小组讨论、专题报告会、临床实地教学等方法, 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鼓励和促使学生主动查阅资料,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选择能力、创造性完成作业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护理教育的教学安排。以泰国红十字会护理学院为例, 该校的护理本科是4年制教学, 每学年全年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即秋季、春季、夏季。授课时间分别是4个月、4个月、2个月, 共计10个月。每周休息2天时间。在校平均每天的授课是6节课, 即上午4节, 下午2节;下午3点以后是学生的自由时间, 教师授课是连堂上完为止;第一年、第二年的上半年均为在校学习阶段;从第二年下半年开始至第三学年末, 在校学习时间为2~3天, 其余为临床见习时间。第四学年在Chulalongkorn医院或其他实习医院的临床一线完成, 但可选修一门感兴趣的科目上课和专科实习;在医院的见习、实习部分统一与所在医院上下班一致。见习时间安排:在医院的见习时间统一与所在医院上下班一致, 由带教老师领导在临床实践操作并用于病人。平均一个教师带八个学生, 手把手交, 全天跟着学生, 直至学生会为止, 才放手不放眼。本期结束, 学生的临床操作必须过关。 (4) 学生管理:学生思想上的管理尤为重视。学院很注重传统教育, 在学生住宿地方即有该校第一位护士的雕像, 每逢路过, 必须行“合十礼” (即合掌躬首互向对方致礼) 或跪拜礼;见到教师也必须行“合十礼”。在学院有限的建筑中, 有一个已经废用的破败不堪的老楼, 就是纪念创始人第一任泰王的王后。泰国是崇拜佛教与王权的国家, 国民普遍为人温和, 国人习惯“合十礼”, 合十时常互致问候“沙瓦迪卡” (泰语“您好”的意思) 。别人向你合十问候时, 你也要合十回敬, 否则失礼。要求着整洁、干净的学生装。时间安排的管理:上课时间学生可以自主如厕等, 下午3点以后是学生的自由时间, 可以外出, 但必须登记, 并在晚上8点以前返回。4年教育结束, 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的毕业考试, 共计有8门课程, 即:儿科护理、助产护理、围生期护理、成人护理、精神护理、法律法规、社区护理、老年护理等, 全部课程必须在2年内过关方可取得护士资格证。教育成本和回报:学生一经考入红十字会护理学院, 学费全免, 统一着装 (春夏各发有两套以裙子为主的学生装) , 吃、住由学院统一安排, 学生家庭基本上没有经济负担;在临床期间医院也有免费的营养午餐提供。但毕业以后必须在红十字会医院工作4年才可解除合同。泰国国家经济建设和现代化的需求通过护理教育的发展反映, 同时护理教育又有力地支持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护理模式。 (5) 实习管理。实习时间安排:第四学年主要在临床一线, 一期轮转、一期选修一门专科主攻。在医院的实习时间统一与所在医院上下班一致。由老师带教, 但不用全天跟着学生, 定期抽查为主。在实习医院, 我们感受最深的是泰国医务人员 (包括实习护生) 对病人优质的服务态度和敬业精神。医院管理结合本国的特点, 注重人文文化, 把西方先进的医院管理理论和泰国传统文化的优势相结合, 将“以病人为中心”的先进护理理念很好地应用在医院每一个工作环节中。由此可以看出, 我们和泰国护理的差距主要是服务理念上的差距。泰国护理工作者将对病人的护理比喻为亲情护理, 说明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和病人没有距离, 真正把病人当做自己的亲人, 建立起一种彼此信任的良好互动关系, 赢得了病人的信任与合作。在泰国的医院, 我们很少看到大群的家属在医院围着病房的情景, 更没有看见病人对医务人员大呼小叫, 在这样良好的工作氛围下, 护士用精益求精的技术服务于病人, 病人对这样的护理工作是非常满意的。这就提醒我们护理教育的关键是转变护理学生对病人的服务理念, 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和病人建立起如亲人般得信任关系, 那样的话, 由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 动手能力强, 与病人沟通能力强, 护理到位, 富有奉献精神, 临床上也就会少了许多医疗纠纷和事故。

二、泰国红十字会护理学院护理教育的特点及我院护理教育的现状分析

1. 办学理念。

泰国红十字会护理学院护理教育中办学目的明确, 体现护理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和人文需求, 把传承本国文化作为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自2003年由中专护理教育上升为高等专科护理教育以来, 从办学规模到办学层次的提升都呈现出发展的态势。但大学阶段的护理教育目标不明确, 不能充分体现专科办学层次的目标差异;另外由于没有清晰衡量自身办学的经济、社会、地理背景和生源特点, 在具体的护理教育目的中量身打造特色人才, 致使护理人才特征泛化。

2. 办学层次及规模。

红十字会护理学院的教育随着泰国社会以及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及时对护理教育的办学层次、规模加以调整, 适应社会的护理需求。我校自从上升为高等专科教育以来, 护理教育层次不断提高, 护理教育发展取得喜人的成绩。但是, 我们也仍需冷静地反思这近十年来的得失。首先, 在社会、患者对基本护理仍然存在较大需求的情况下, 大量停办中等护理教育, 稍嫌仓促, 应保留一定规模的中等护理教育, 以满足社会保健及临床基础护理等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其次, 大专、自考本科教育区别不够明显, 如目标、课程、专业实训等。

3. 护理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

红十字会护理学院的教育发展, 因其隶属于泰国皇家、Chulalongkorn大学领导, 故制约因素少, 容易自主确立高等护理教育中的理念、招生、教学实施、师资遴选、有相应的附属医院等。如他们每年只招180名护理学生, 师生比为1∶8, 我校每年招2000名左右护理学生, 师生比为1∶50。我校护理教育从宏观上发展较快, 但从横向分析我院护理教育仍有不足, 如:理念的确立、招生、教学实施、师资遴选、没有从属于学院的附属医院等, 自主性受到限制, 从而影响了我校具有专业要求和特点的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 且我校教师在教学上的压力大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4. 护理教育的职业技术性特点。

护理教育带有浓重的职业技术教育功能, 护理教育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建设和现代化的需求的反映, 反过来社会的发展又需要其有力地支持和促进。我国的护理教育历史, 先后经历了不同的发展模式, 一直未能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特色的护理模式。我们地方院校护理教育在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及时高效地改革以培养满足时代要求的护理人才护理教育上面也没做好。

5. 课程设置课。

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红十字会护理学院护理课程体现知识性、理论性与技术性、实践性的统一。长期以来, 我校的护理课程理论实践方面不断改革, 课程设置在系统性、人文性、体现学科特点的方向努力。但理论多于实践、研究多于实施、尝试多于成果, 致使改革起来困难重重, 由于管理上、教学设施上、师资上、资金上的原因, 没有形成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可行性的成果。

6. 护理师资队伍建设。

泰国红十字会护理学院注重护理教育, 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顺应新世纪护理教育的发展;制定政策稳定教师队伍;扩充师资来源, 满足护理教育需要。在泰国红十字会护理学院学习期间, 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辛苦与敬业精神。她们中有好些人到40多岁居然还是单身。究其原因, 工作太忙是原因之一, 每周1~5每天几乎就在工作中度过, 到晚上教师之间还要讨论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她们除了在校的教学任务, 还兼带教实习、见习的学生, 平均一个教师带5~8个学生, 直到学生毕业为止。是手把手教的那种, 不是把学生交给临床护士带。她们在校的教学工作没有教材, 是教师自己做的PPT、自编教材, 在上课时交给学生理论知识和考试内容, 引导学生学习护理知识。她们还要不断地进行学历教育, 提高自身层次。工作压力之大, 可想而知。相比而言, 我校自2003年来, 护理师资水平不断提高, 护理教师的准入制度日趋严格和完善。但我校护理师资还存在学历水平、学术水平偏低、专职教师临床参与机会较少的现象。

7. 学生管理。

泰国红十字会护理学院在护理教育中很注重传统教育和对学生理论、临床动手能力的教育。与泰国红十字会护理学院教育比较, 我们的护理教育少了几个环节:首先是人文学科部分注重不足, 其次临床见习极少和传统教育的缺失。尤其是对传统教育的藐视, 使学生的思想素质差, 缺乏奉献精神。

三、今后工作

1. 在课程设置上。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泰国护理课程体现知识性、理论性与技术性、实践性的统一。我国的护理课程理论实践也不断改革, 课程设置系统性、人文性、体现学科特点而努力, 但整体上然存在很多问题, 如:理论多于实践、研究多于实施、尝试多于成果, 实行起来困难重重。

2. 重视文化传承, 体现护理教育的本土化特点。

愈是历史的, 愈是世界的。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 在护理教育中体现中国护理特色, 使我们的护理人才更好地服务本土的群众, 同时传播中国的护理技术和人文, 促进我国护理教育的发展, 实现护理教育的国际共同性与本土化的融合。

3. 重视护理人文精神培养。

充分利用目前高等教育改革的契机, 修改、制定符合学科本质、体现时代需求的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中处理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医学基础课程与护理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科技课程与人文课程的关系及比例, 强调职业道德教育和慎独精神。综合使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 培养学生获取资料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工作能力、批判精神及团队精神。

护理教育作为护理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该做到及时反映时代和社会的变化、及时高效地加以改革, 以培养满足时代要求的护理人才, 推动社会健康事业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李泽楷.泰国护理教育特点及借鉴[J].护理学报, 2006, 13 (6) :87-88.

泰国高等教育 篇10

1. 泰国汉语教育的现状

泰国华文教育曾经几经起落, 随着近20年来中国的崛起, 中泰两国关系日益密切, 中泰两国政府对泰国的汉语教学也日益重视, 泰国的汉语教育又再度兴起并快速的发展。

2003年, 国家汉办向泰国首次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2005年, 泰国教育部制定汉语教学发展规划, 争取3到5年内在全国国立中学普及汉语课程;2006年中泰两国签署协议, 中国承诺在师资、教材、汉语考试方面对泰国给予大力支持, 使泰国成为国外汉语教学的典范。目前泰国已经实现了在大、中、小学普及了汉语课程, 教师的组成主要由泰国本土教师、汉办志愿者、侨办志愿者、通过各种渠道到泰国谋职的中国教师等多种形式, 百花齐放的汉语教师队伍, 为泰国的汉语教育事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2. 泰国汉语教师志愿者

泰国, 作为中国的近邻, 汉语学习的热情更是空前的高涨。从2003年国家汉办向泰国派出首批汉语教师志愿者, 截止到2012年, 中国已经向泰国输入汉语教师志愿者达七千多人, 汉语教师志愿者成了汉语国际推广事业的新兴的力量, 也成了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与此同时, 在汉语国际教育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下, 各界对汉语师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汉语教师志愿者作为汉语国际教育的主力军,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3. 在泰汉语教师志愿者存在的问题

志愿者的招募是按照“自愿报名、择优录取、强化培训、签约派出”的原则, 招募的大部分人群为在校大学应届毕业生或再读研究生, 且大部分是对外汉语专业至少是教育专业毕业, 专业技能强, 再加之经过系统的培训, 很受泰国学校的欢迎。但是, 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例如:任职期限、文化适应等问题。

3.1 不适应当地环境

从2003年国家汉办向泰国派出第一批志愿者起, 目前的志愿者派出已经到了第12批, 在业务素质和文化适应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受到泰国各界好评, 被誉为“民间大使”、“最可爱的人”, 对泰国汉语教学蓬勃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志愿者多为刚毕业的在校大学生, 缺乏社会经验。虽然经过泰国语言和文化的培训, 但是到了泰国后, 也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适应期。语言是沟通的桥梁, 成年人在学习第二语言的时候, 由于受到母语的干扰, 理解和表达都容易犯很多错误, 泰语的语法结构虽然和汉语较为接近, 但是学习起来也需要时间。

泰国人性格温和, 面对事情不紧不慢, 对时间的观念不是很强。非常注重礼节、热爱国王。中国志愿者在刚到任教学校的时候, 可能会因为文化习俗、语言、住宿环境、薪酬待遇、饮食、疾病等产生意见不一致, 未能好好解决, 会导致整个任期的不开心, 影响教学成果, 这样的案例也已经发生过多起。

3.2 任期较短

志愿者们到任后, 往往需要至少一年, 才能基本达到适应泰国学生的学习习惯, 找到正确适合的教学方法, 和学校在工作思路方面取得一致, 和工作及生活的环境无障碍交流。在这样的一个跨文化的适应过程中, 有一部分志愿者没有能通过。适应了的志愿者老师如果能在泰国工作三年满, 说明已经不仅仅是任教学校的中文老师, 而且协助学校组织各种中文活动、编写教案、长期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设置等, 成为学校的中文骨干。但是大部分满三年的志愿者由于任期原因, 不得不选择离开泰国, 学校申请新的志愿者, 又需要至少一年的培养时间, 是否能配合默契尚是未知, 这也成为了一个主要的问题, 继续解决。

3.3 部分志愿者缺乏敬业精神

大部分志愿者到任之后, 能积极主动去适应泰国的文化和环境, 为推动泰国的汉语教学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一部分志愿者报考志愿者目的不明确, 不能明白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身上担负的责任, 在工作之余并不能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总结, 对自己的经验进行提取升华, 有的甚至是抱着游历或者游玩的态度出来的, 这一部分人虽少, 但是也对志愿者的形象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4. 建议及意见

针对上述问题, 中泰两方都在寻求解决的最佳途径, 笔者就所掌握到的情况进行分析, 提高泰国本土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建立一个更加完善的职业化的志愿者教师队伍是非常有必要的。

1.志愿者教师的不适应当地环境及部分教师的缺乏敬业精神的情况, 可以在招募政策上, 在做出一定得调整, 例如:可以优先考虑小语种为泰语的应征者;培训过程中, 让志愿者老师明确志愿者的责任与义务, 更加深入志愿者精神的培训。

2.虽然近年来, 中方也给出很多的优惠政策, 让泰国本土汉语教师来华学习、在泰就近开班培训班等, 提高泰国本土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且泰国教育部和学校也希望志愿者们, 不仅是汉语教学, 更期待志愿者能在任期间, 对本校的本土汉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汉语言能力都起到促进的作用, 希望志愿者老师和泰国本土教师一起为改善学校的汉语教学其到帮助。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泰汉语教育现状, 并着重分析了在泰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发展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泰国,汉语国际教育,志愿者

参考文献

[1]王宇轩《泰国中小学华文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2]林浩业《浅谈泰国汉语教学现状及其对汉语教师的要求》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11期

[3]陈运计《泰国汉语教学现状》世界汉语教学第77期

[4]谢飞《论汉语国际推广势在必行》科教纵横2009

[5]陈记运.泰国汉语教学现状[D].[硕士学位论文].泰国:纳瑞宣大学, 2006

[6]国家汉办官方网站.http://www.hanban.org/cn_hanban/.

上一篇:规模生猪养殖下一篇:新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