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临床

2024-06-05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精选十篇)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数据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0例, 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枳椇痛风汤组 (以下简称治疗组) 和美洛昔康组 (以下简称对照组) 各60例。所有患者均来自茂名市中医院风湿科门诊及病房, 均为男性, 病程1~5年。此次观察前1周未服用美洛昔康等非甾体类药物及影响尿酸代谢药物。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治疗前血尿酸、肿痛总分数的比较等方面, 无统计学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西医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2]。

1.3 中医辨证分型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痛风的证候分类[3], 按湿热蕴结和瘀热阻滞分型。

1.4 排除标准

(1) 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疾病、精神病者。 (2) 1周内服用美洛昔康等非甾体类药物及影响尿酸代谢药物者。

1.5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枳椇痛风汤 (由枳椇子15g、黄柏12g、生薏米30g、忍冬藤30g、怀牛膝15g、土茯苓30g、田七片10g、萆薢15g、车前子10g组成) , 一日一剂, 早、晚分服。对照组服美洛昔康7.5mg, 每日2次。以上2组疗程均为1周。两组患者均低嘌呤饮食, 多饮白开水, 多食蔬菜, 争取每日尿量超过1500ml, 以助浊毒排泄。

1.6 疗效评价

关节肿痛指数计算标准参照卫生部“新药 (西药) 临床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4]”进行。

1.6.1 关节休息痛评价

0为尤疼痛;1为轻度疼痛, 可以忍受, 不影响睡眠;2为不活动有明显疼痛, 可以忍受, 不影响睡眠;3为不活动有不可忍受的疼痛, 影响睡眠, 稍作活动疼痛加剧。评分数值与分级相同。最后相加得出疼痛总分数。

1.6.2 关节压痛评价

0为无疼痛, 重压或作最大被动活动时无疼痛;1为轻度痛, 在关节边缘或触及韧带时重压, 患者称有压痛, 但被动活动时不受限;2为中度痛, 重压患者称有压痛, 且皱眉表示不适, 活动轻度受限;3为重度痛, 重压患者称有压痛且退缩, 被动活动严重受限。按以上标准逐一登记各受累关节的压痛级别, 评分数值与分级相同。最后相加得出压痛总分数。

1.6.3 关节肿胀评价

0为无肿胀;1为软组织肿胀 (即滑膜肿胀, 无明显关节积液) ;2为在1级基础上, 伴关节积液。按以上标准逐一登记各受累关节的肿胀级别, 评分数值与分级相同。最后相加得出肿胀总分数。

1.6.4 临床疗效判定

将关节休息痛、压痛、肿胀分数相加得关节肿痛总分数。计算公式:关节肿痛指数= (治疗前肿痛总分数-治疗后肿痛总分数) /治疗前肿痛总分数X100%。临床痊愈:1周内关节肿痛指数≥75%;显效:75%>1周内关节肿痛指数≥50%;有效:50%>1周内关节肿痛指数≥30%;无效:1周内关节肿痛指数<30%。

1.7 统计学方法

用SPSS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数据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分布情况见表1, 经统计学处理, 均无显著性差异。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痛指数变化情况比较

见表2。由表1可以看出,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痛总指数自身比较明显下降, P<0.05, 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痛总指数组间比较, P>0.05, 无统计学差异。

*与本组治疗前相比, *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疗效比较

治疗组有效率为91.7%, 对照组93.3%, 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见表3。

2.3 治疗前后血尿酸下降结果比较

治疗后血尿酸平均下降 (125.20±11.20) μmol/L, 其中降至正常者23例, 下降10%以上者32例, 无明显变化者5例, 治疗前后比较血尿酸下降明显 (P<0.05) 。美洛昔康不是降尿酸药, 故未作降尿酸比较。

3 讨论

痛风性关节炎是体内血尿酸含量增高, 尿酸盐沉积于关节、关节周围组织和皮下组织引起关节的红肿热痛。长期可导致骨与关节破坏、畸形、功能障碍, 晚期还可并发肾炎、结石、高血压病和心血管疾病[5]。痛风属中医痹证的范畴, 多发生于中老年形体肥而嗜食肥甘者, 肥甘厚味, 蕴久内生湿热, 湿热郁久不化酿成湿毒, 痹阻经络, 气血瘀滞致病, 乃本虚标实之证。《济生方痹》曰:“皆因体虚, 腠理空虚, 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中医临床辨证多将痛风归属于风湿热痹, 为湿邪内蓄, 郁而化热, 血脉瘀阻, 经络凝闭而致, 故治以清热利湿、活血止痛为主。本方有清热利湿通络止痛之效。枳椇子[5]为鼠李科植物, 性味甘、平, 能解酒毒, 清湿热;土茯苓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的干燥根茎, 性甘、淡、平, 归肝、胃经, 能除湿, 解毒, 通利关节。方中枳椇子为主药, 辅以土茯苓解毒除湿利关节, 萆薢祛风湿、利关节、分清浊, 黄柏、生薏米以清利下焦湿热, 四药伍用祛风除湿, 分清别浊之力更佳, 可增强泄浊利湿之功;“治湿不利小便, 非其治也”, 故选用车前子利尿通淋, 实践证明, 在利小便的同时可促进尿酸的排出。忍冬藤有祛风湿, 通经络, 止痹痛之功;牛膝、田七片活血祛瘀止痛, 且能改善微循环, 疗效显著。

现代研究表明, 生薏米、黄柏、牛膝、土茯苓等药制剂而成的痹清胶囊通过抑制急性痈风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分泌, 减轻炎性反应。另一方面通过抑制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细胞因子IL-8的分泌, 抑制血管扩张、中性粒细胞启动和向炎症局部趋化, 来降低其炎性反应和免疫应答, 保护关节[6]。现代研究亦证明, 基本方中土茯苓、萆薢有降低血尿酸作用;车前子能增加尿量, 促进尿酸的排泄。

研究结果显示, 枳椇痛风汤与美洛昔康均能有效地缓解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疼痛与肿胀, 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表明枳椇痛风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止痛消肿作用与美洛昔康相似, 而美洛昔康为非甾体抗炎药, 存在胃肠道不良反应, 并对中枢系统、肝脏、造血系统均有损害, 不宜久服。故枳椇痛风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张乃峥, 临床风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365.

[2]于孟学.现代风湿性疾病诊疗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0:357.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3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司.新药西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3:110.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枳椇子[M]//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 篇2

据及疗效评价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关于宫颈,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B.宫颈腺体可分泌少量碱性黏液

C.主韧带是固定宫颈的主要韧带

D.宫颈内口是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E.宫颈管黏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

2、共同γ链(γc)不是以下哪种细胞因子的受体

A.IL-2

B.IL-7

C.IL-9

D.IFN-y

E.IL-4

3、皮肤的附属结构不包括

A.毛发

B.皮脂腺

C.真皮乳头

D.汗腺

E.指(趾)甲

4、对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描述错误的是

A.多因链球菌感染引起

B.前列腺肿大、硬韧、压痛

C.前列腺腺泡周围有大量炎细胞浸润

D.可有脓肿形成E.可以迁延成慢性前列腺炎

5、患者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张口抬肩,咳嗽,痰白如沫,胸闷心悸,形寒汗出,舌质暗,脉沉细数无力。其治法是

A.补肺健脾,化痰活血

B.温肾健脾,化痰利水

C.温肺化饮,化痰平喘

D.补肺纳气,降气平喘

E.温肺健脾,化痰利水

6、子宫肉瘤病灶浸润宫颈,UICC临床分期为

A.Ⅰ期

B.Ⅱ期

C.Ⅲ期

D.Ⅳ期

E.0期

7、关于肱骨髁上骨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为间接暴力引起B.屈曲型肱骨髁上骨折易并发血管神经损伤C.肘后三角正常则说明是伸直型骨折D.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容易导致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E.严重者一般需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8、关于恶性肿瘤细胞的异型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恶性肿瘤细胞核异常的改变多与染色体呈多倍体或非整倍体有关

B.恶性肿瘤细胞的形态、大小及染色深浅不一致

C.肿瘤细胞核的大小、形状及染色不一致

D.核分裂象的出现是诊断恶性肿瘤的主要根据

E.恶性肿瘤细胞核质比例增大,胞质多呈嗜碱性

9、艾里克森认为,以“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关怀的实现”的阶段是 A.学龄期

B.青年期

C.成年早期

D.中年期

E.老年期

10、森田治疗的禁忌证不包括

A.追求完美的焦虑症

B.常借用酒精或药物来解决问题的人

C.急性、严重抑郁状态

D.严重自杀倾向者

E.曾有过暴力和犯罪以及性变态者

11、煮沸法杀灭带芽孢杆菌需时间为__。A.15分钟 B.30分钟 C.45分钟 D.60分钟 E.120分钟

12、可不引起组织收缩和硬化,但其价格较高的脱水剂是

A.还氧己环

B.环己酮

C.异丙醇

D.正丁醇

E.乙醇

13、迷走神经促使胃酸分泌是通过释放

A.组胺

B.5-羟色胺

C.胃泌素

D.乙酰胆碱

E.胰岛素

14、不符合心理咨询一般原则的是

A.来访者与咨询师进行对话

B.来访者提供情况和问题

C.来访者与咨询者共同商讨并听取咨询者的指导和建议

D.咨询者参与决断和解决问题

E.咨询者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15、早期发现宫颈癌的简便、可靠的初筛方法是__。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B.阴道镜 C.宫颈活检 D.碘试验

E.宫颈锥形切除

16、支原体肺炎首选: A.青霉素 B.红霉素 C.庆大霉素 D.洁霉素

E.耐青霉素酶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7、心肌细胞对13N-NH3的首次通过摄取率,下列正确的是 A.30%左右

B.50%左右

C.75%左右

D.90%左右

E.接近100%

18、用火棉胶包埋的组织,常用下面哪种试剂处理

A.乙醚

B.二甲苯

C.松油醇

D.香柏油和丁香油

E.水杨酸甲酯和苯胺油

19、有关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病治疗中的作用错误的是 A.可抑制血小板聚集

B.抑制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 C.调节血脂

D.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 E.阻止白细胞的贴壁

20、在我国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____ A.胆石症与胆道疾病

B.手术与创伤

C.暴饮暴食

D.大量饮酒

E.胰管阻塞 21、2岁小儿,出生时曾接种卡介苗,1岁半时PPD试验为6mm×6mm,最近PPD试验为13mm×14mm。下列情况哪种可能性较大 A.卡介苗反应所致 B.曾经有结核感染 C.新近有结核感染

D.非典型分枝杆菌感染 E.假阳性反应

22、少量放射性固体洒落后下列哪项做法是错误的

A.立即用干棉纱布擦拭

B.应自外而内擦拭

C.再用温水仔细清洗污染处

D.经用探测器探测后方可结束

E.用过的棉纱布应视为放射性废物

23、关于尿瘘,哪项不正确____ A.产伤是引起尿瘘的主要原因

B.尿瘘患者常合并有尿路感染

C.亚甲蓝试验,阴道内流出清亮液体,为输尿管阴道瘘

D.行膀胱镜检查,可直接了解瘘孔位置

E.产后一周时如发现尿瘘,即行修补

24、在记忆及记忆障碍的相关概念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及回忆四个基本过程 B.识记的事物越久远越易遗忘

C.记忆障碍可分为记忆质与记忆量方面的障碍 D.虚构症状多见于痴呆患者 E.记忆障碍也可出现在正常人

25、急性肾炎2周,血压160/100mmHg,尿红细胞满视野。首先选用____ A.降压对症治疗

B.抗炎治疗应用抗菌药物

C.应用止血药物治疗

D.泼尼松

E.中药治疗

二、多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0.5 分)

1、男性,23岁,腹痛、脓血便5天,关节肿痛1天。体检:双眼球结膜充血,左膝关节肿,浮髌试验(+),双足底皮肤红斑、溃疡,可能诊断为____ A.风湿热

B.风湿性关节炎

C.强直性脊柱炎

D.Reiter综合征

E.贝赫切特(白塞)病

2、Weil及Davenport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染色的结果是

A.神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呈蓝色,背景黄棕色

B.神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呈紫色,背景淡黄色

C.神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呈绿色,背景黄色

D.神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呈黑色,背景粉红色

E.神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呈黑色,背景黄棕色

3、下列不符合子宫平滑肌瘤的病理学特征的是

A.可发生在子宫肌壁内、黏膜下或浆膜下

B.可单发或多发

C.包膜完整

D.肿物切面灰白色,编织状

E.瘤细胞与正常的平滑肌细胞相似

4、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治疗: A.碳酸氢钠 B.地塞米松 C.鲁米那 D.头孢他定 E.地高辛

5、与思维破裂关系最为密切的疾病是

A.精神分裂症

B.躁狂症

C.癔症

D.精神发育迟滞

E.偏执型精神病

6、大型公司招聘管理人员时,可能让应聘人员五人一组就一个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测量其人格。这种测量方法属于

A.投射测验法

B.自陈测验法

C.评定测验法

D.情境测验法

E.社会计量法

7、心理治疗的目的是

A.消除主要症状,建立健康行为

B.增强其心理整合能力和应对环境能力

C.完善人格

D.增强心身健康水平

E.以上都包括

8、苏丹Ⅲ进行脂肪染色时,正确的描述是

A.因脂肪可溶于甲醛,故脂肪染色时,组织不能用甲醛固定

B.石蜡包埋组织后,将切片放入苏丹Ⅲ染液中染色

C.石蜡包埋组织后,将石蜡块放入苏丹Ⅲ染液中染色

D.甲醛固定标本后,将组织块放入苏丹Ⅲ染液中染色

E.苏丹Ⅲ染液中染色的组织必须用乙醇固定

9、成人两上肢占体表面积的 A.18% B.20% C.25% D.30% E.35%

10、免疫动物的血清对人来说 A.既是抗原,又是抗体B.是抗原,不是抗体

C.不是抗原,是抗体

D.不是抗原,也不是抗体

E.以上都不是

11、来自右心及静脉系统的栓子随血液运行可栓塞在

A.心脏

B.肺脏

C.肝脏

D.肾脏

E.脑

12、实证感冒的最佳治疗原则是

A.散寒解表

B.解表清热

C.解肌发汗

D.解表达邪

E.解表宣肺

13、肝硬化失代偿期时,肝功能减退的表现是 A.脾肿大

B.肝掌、蜘蛛痣 C.腹壁静脉曲张 D.腹水

E.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14、关于淡漠型甲亢,下列哪项是错误的____ A.多见于老年人

B.病人乏力、明显消瘦

C.可仅表现为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纤颤

D.不易发生甲状腺危象

E.眼征、甲状腺肿和高代谢综合征均不明显

15、锁骨下动脉的分支除外

A.椎动脉

B.甲状颈干

C.甲状腺上动脉

D.胸廓内动脉

E.肋颈干

16、患者男,25岁。自幼表现情感不稳定,常不顾后果地冲动行事,对挫折的耐受力弱,缺乏预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偏执型人格

B.分裂样人格

C.反社会型人格

D.偏执性精神病

E.边缘型人格

17、关于苦味酸固定液的描述错误的是

A.能沉淀一切蛋白质

B.穿透慢,组织收缩明显

C.对脂肪和类脂无固定作用

D.不能软化火棉胶

E.固定组织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18、房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特征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 A.P波提早出现,形态与窦性P波相同

B.P-R间期大于0.20s

C.期前收缩的代偿间歇多不完全

D.QRS波群形态与正常窦性心律的形态不同

E.房性期前收缩的P波后可无QRS波群

19、弛张热不见于 A.风湿热 B.重症肺结核 C.败血症

D.急性肾盂肾炎 E.化脓性疾病

20、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加重子常见的诱因: A.过度劳累 B.摄入液体过多 C.心肌缺血

D.室性期前收缩 E.呼吸道感染

21、以下不是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总和 D.后放

E.相对不疲劳性

22、甲亢术前用碘剂准备,下列何者为优 A:16滴,每日3次

B:每日3次,由3滴开始逐日每次加1滴至每次16滴为止 C:10滴,每日3次

D:每次10滴逐日每次加1滴至每次16滴

E:每日3次,每次5滴,5日后改为每次16滴

23、来访者因为失恋问题求助咨询师,表示十分苦恼,咨询师说,正好我认识一个女孩,可以介绍给你,咨询师的这种行为是

A.有利于咨询关系的建立

B.超过了咨询职责的限度

C.帮助了来访者做出新的有效行为

D.抓住了来访者的问题的关键

E.有助于得到来访者的信任

24、应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贫血是

A.海洋性贫血

B.遗传性球型红细胞增多症

C.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5、测验具有内容效度的情况有

A.对一组被试实施两个取自同样内容范围的复本测验,两个测验成绩的相关系数低

B.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成就测验,教学后测验成绩显著提高

C.不同团体的测验成绩相当

中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篇3

关键词:中医 痛风性关节炎 疗效 自拟疏风止痛汤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3-0182-02

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研究 篇4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96例患有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男37例, 女11例;年龄32~69岁, 平均46.3岁;患痛风时间2~31个月, 平均6.8个月。治疗组男39例, 女9例;年龄31~67岁, 平均46.7岁;患痛风时间1~33个月, 平均6.6个月。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无显著组间差异 (P>0.05) , 可进行科学性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口服嘌呤醇片, 200mg/次, 1次/d;治疗组:口服嘌呤醇片, 200mg/次, 1次/d, 在此基础上实施针灸, 根据病症性质, 发病部位, 分部循经取穴如曲池、足三里、大椎、肾俞、商丘、阴陵泉、关元、患处阿是穴及经穴, 加头电针, 每次留针30min, 每天治疗1次[2]。对两组患者痛风性关节炎症状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1.3 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彻底消失, 关节红肿、热痛完全消退, 血尿酸检测水平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 关节红肿、热痛基本消退, 血尿酸检测结果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关节病理学表现、血尿酸水平无任何改善, 或进一步恶化发展[3]。

1.4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undefined, 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 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经嘌呤醇片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效果为:15例显效, 20例有效, 13例无效, 总有效率73.0%;治疗组患者经嘌呤醇片与针灸联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效果为:19例显效, 24例有效, 5例无效, 总有效率89.6%。两组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显著 (P<0.05) 。见表1。

[n (%) ]

2.2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在我国传统医学理论中, 痛风性关节炎属于“痹症”范畴, 且中医学理论认为, 导致痹症发病的主要原因是外邪侵袭经络, 气血闭阻不能畅行, 经脉发生闭阻而最终致病。采用中医特有的针刺方法对痹症患者进行治疗, 可根据其性质选用不同的穴位以达到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经络的目的。湿热偏重者,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取阳明经曲池、足三里、督脉的大椎可达到清热效果;配以足太阴脾经的阴陵泉运水强而利湿的作用;痹症久延, 可致阳气衰惫, 取关元、肾俞益火之源, 振奋阳气而驱散寒邪。笔者认为正气不足、感受外邪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所以平时要改变生活方式, 停用诱发痛风的药物等危险因素。痛风病静止期患者应补益肾气, 增加排泄功能, 临床可选太溪、足三里、肾俞、关元、曲池等穴, 毫针补法, 2次/周, 10次为1个疗程。灸法不仅可以达到温通经脉、祛湿散寒的效果, 亦能以热引热, 使热邪充分外出, 对患者的机体及患部产生双向调节作用, 具有非常明显的清热解毒功效。现代中医学研究认为, 针灸主要具有抗感染、使机体微循环和血液粘稠度得到显著改善的作用, 因此采用中医传统针灸方法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 可以使局部血液循环得到改善, 使损伤组织的康复速度加快[4]。

摘要:目的:分析应用中医针灸疗法对患有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6例患有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 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采用嘌呤醇片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 采用嘌呤醇片与中医针灸疗法联合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痛风性关节炎症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中医针灸疗法对患有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治疗, 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中医针灸疗法,痛风性关节炎,治疗

参考文献

[1]董赟, 张闻东.针刺五输穴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5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9, 13 (13) :170-171.

[2]李兆文, 林石明.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 2001, 21 (17) :444-445.

[3]奚玉凤, 邹婷, 艾宙, 等.清热利湿祛瘀针刺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分析[J].针刺研究, 2009, 31 (16) :362-363.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如何进行自我护理 篇5

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导致的常见病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痛风性关节炎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避免痛风性关节炎给患者带来的伤害,患者一定要及时地进行治疗,并且在治疗的同时,还要做好自身的护理工作。

博粹堂毛顺麟介绍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自我护理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合理的调配三餐。不健康的饮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病情,所以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不进高嘌呤饮食,如动物的心、肝肾和脑。要避免肥甘厚腻之味,体重超重者当限制热量摄入,必须限制饮酒或禁酒,避免加重痛风。

2、保持一定的运动。在生活中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不要畏惧疼痛的症状而不运动,这对关节的功能恢复是无益的。所以痛风患者要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同时还要避免劳累保持心情舒畅,及时消除紧张情绪。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 篇6

【关键词】 痛风舒宁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美洛昔康分散片;血尿酸

【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9-0037-02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组代谢性疾病,是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1]。临床常表现为[2]跖趾关节、踝、跗和膝关节剧烈疼痛,多为单关节炎,关节局部疼痛、肿胀、皮肤潮红、甚或发亮,活动受限。金元时期《东垣十书》、《丹溪心法》谓之痛风或白虎历节风[3]。目前多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3],因其副作用及严格的适应症,特别是如秋水仙碱的治疗量与中毒量十分接近,其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急性痛风应以清热利湿,疏风通络,消肿止痛为治法[3],笔者选取36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采用痛风舒宁片美洛昔康片及对其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选取56例我科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0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4例,年龄26~53岁,平均(38.52±10.32)岁;病程2个月至15年,平均(8.33±3.07)年;有家族病史19例;既往有非甾体抗炎药及激素类药物治疗者41例;首发者5例;治疗组平均年龄(38.69±10.38)岁,对照组年龄(38.26±10.19)岁;治疗组平均病程(8.27±3.12)年,对照组平均病程(8.36±2.98)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3] 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关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3]:⑴滑囊液中查见特异性的尿酸盐结晶;⑵痛风石经化学方法或偏振光显微镜检查,证实含有尿酸钠结晶;⑶具备下列12项(临床、实验室和X线表现)中6项者:①一次以上的急性关节炎发作;②炎症表现在1天内达到高峰;③单关节炎发作;④患病关节皮肤呈黯红色;⑤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⑥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⑦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⑧有可疑的痛风石;⑨高尿酸血症;⑩X线检查显示关节非对称性肿胀;B11X线摄片地显示骨皮质下囊肿不伴有骨质侵蚀;B12关节炎症发作期间关节液微生物培养阴性。

1.3 排除标准 ①继发性痛风性关节炎;②糖尿病、血液病患者;③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④有胃肠炎及活动期溃疡患者;⑤中度及重度贫血患者;⑥不愿停用其他抗风湿病药物的患者;⑦对药品过敏及精神病患者。

1.4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美洛昔康分散片(江苏亚邦爱普森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108 )7.5mg, 每次1片,每日2次,口服; ②痛风舒宁片(湖北省洪湖市中医院制药厂) 每次4片,每日3次。 对照组:①美洛昔康分散片,每次1片(7.5mg),每日2次,口服;②苯溴马隆片(江苏昆山龙灯瑞迪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J20040001)50mg 每次1片,每日1次,早餐后口服。

1.5 饮食调护 清淡、低嘌呤饮食,多饮水;戒烟忌酒。

1.6 观察指标 建立跟踪档案,定期随访,了解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半年后总结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后1周、2周复查血尿酸的变化水平(注:血尿酸采用尿酸酶比色法,试剂由中生北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京药械(准)字2010第2400828号,产品标准号YZB/京0699-2010)。

1.7 疗效判定 参照《内科学》第6版相关标准[4]拟定。 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尿酸恢复至正常值以内,随访半年内未复发者;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血尿酸明显降低,接近正常水平,随访半年复发者;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血尿酸水平降低不明显,或停药后又复发者。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采用配对样本均数秩和检验及独立样本均数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变化水平比较 治疗组从第1周、第2周血尿酸变化水平上看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用药安全性比较 治疗期间,治疗组有2例(5.56%)出现轻度胃肠不适、口干口苦及皮肤骚痒等症状;对照组出现例5(25.00%)轻度胃肠不适或皮肤潮红、瘙痒、或尿频等症状;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并继续接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比对照组用药更安全。

3 讨论

美洛昔康分散片为非甾体抗炎药,有抗风湿和止痛作用;苯溴马隆片为苯骈呋喃衍生物,能促进尿酸排泄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从而降低尿酸浓度。两药合用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现代医学认为,血尿酸增高是痛风病发病的基本条件,疗效突出、能降低血尿酸且副反应小的药物为临床医生之首选。方中雷公藤为祛顽痹之要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之功。现代药理研究[5]雷公藤有抗炎、抗过敏、改善血液流变性能和微循环(活血通络)、解热镇痛等多种作用,其改变血液流变性能可提高肾小球的滤过率,促进尿酸排泄。黄柏苦寒,寒以清热,苦可燥湿;苍术苦温燥湿,二药合用即为清热燥湿,专治湿热走注,筋骨疼痛或足膝红肿热痛的名方二妙散[6]。土茯苓泄浊解毒、健脾利湿、通利关节,现代药理研究[7]土茯苓具有利尿、鎮痛作用,有增加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的作用。薏苡仁利水渗湿、除湿利痹,可以祛风湿利关节,薏苡仁有镇痛抗炎、免疫调节作用[8]。防风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本草汇言》[9]谓其“主诸风周身不遂,骨节酸痛,四肢挛急,痿痹痫痉等症”。丹参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络的功效,药理研究[10]其具有改善微循环、抗炎止痛、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肾功能,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的作用。以上诸药相配与治疗急性痛风之清热利湿、疏风通络、消肿止痛之法相通,故能有效地降低血尿酸水平。

本研究结果表明,痛风舒宁联合美洛昔康片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可提高临床疗效、控制病情,改善实验室相应指标,减轻毒副反应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娄玉铃.中医风湿病学[M].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70-371.

[2]沈鹰.风湿病中西医诊疗概要[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233.

[3]王承德,沈丕安,胡荫奇. 实用中医风湿病学[M].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584-590.

[4]叶任高,陆再英. 内科学[M].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83.

[5]吴启富.名医与良方[M].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20,257,132,17,38,198.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4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 其中研究组男性67例, 女性53例, 年龄37~72岁, 平均年龄 (59.78±1.21) 岁, 病程1~7天, 平均病程 (3.06±0.63) 天;对照组中男性71例, 女性49例, 年龄35~73岁, 平均年龄 (59.71±1.09) 岁, 病程1~8天, 平均病程为 (3.09±0.58) 天。所有患者中首次发作87例, 反复发作153例, 均符合关节皮肤呈暗红色、高尿酸血症、X射线显示关节非对称性肿胀等诊断标准, 排除因肾功能衰竭、肿瘤化疗或放疗、药物等所致继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以及合并严重心肝功能障碍者。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健康宣教, 及时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保持良好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 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同时指导和监督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证充足睡眠, 控制肉制品及动物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的摄入量[8], 禁烟禁酒, 适当高抬患肢, 在发病期间减少运动, 保证充足饮水[9]。对于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适当给予控制血压和血糖药物, 禁止服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10]。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治疗, 口服秋水仙碱片 (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53021389) , 首次服用1.0mg, 随后每隔2~3h口服0.5mg, 直至关节痛、肿胀等临床症状显著缓解为止。患者服药期间出现恶心、呕吐、水样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时应停止用药, 每日服药量不超过5.0mg[11];患者症状缓解后每次口服0.5mg, 每日2次, 持续服用3天后改服别嘌呤醇 (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3020019) , 100mg/次, 每日3次。

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白虎桂枝汤治疗, 药物组成为石膏6g、桂枝6g、知母6g、粳米15g、苍术15g、土茯苓12g、威灵仙30g、牛膝15g、甘草9g。伴有严重发热者加石膏6g;伴有口咽干燥者加知母6g、生地6g;伴有严重关节疼痛者加元胡6g;伴有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g[12]。以上药物加水1 500mL浸泡10min后, 用文火煎至500mL, 将药液倒出后再加入1 000mL水, 再煎至350mL, 合并2次药液, 分早晚2次服用, 7天为1个疗程, 连续服用2个疗程, 两组患者均治疗14天。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清晨空腹抽取患者肘静脉血, 检测血沉值、血尿酸值、C反应蛋白值并记录分析;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关节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统计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

血尿酸正常范围:男:150~410μmol/L, 女:140~340μmol/L;血沉正常范围:男:0~15mm/h, 女:0~20mm/h;C反应蛋白正常范围:0.1~6mg/L。

关节疼痛:0分:无任何疼痛及压痛;1分:轻度疼痛, 轻度压痛, 不影响睡眠;2分:中度疼痛, 关节压痛明显, 尚可忍受, 不影响睡眠;3分:重度疼痛, 压痛极明显, 不可忍受, 严重影响睡眠。关节肿胀:0分:关节正常, 无肿胀;1分:轻度, 关节轻度肿胀, 皮肤纹理变浅, 可见骨性标志;2分:中度肿胀, 关节显著肿胀, 皮肤纹理消失, 骨性标志消失;3分:重度, 关节高度肿胀, 皮肤紧绷, 骨性标志不可见, 大关节有积液。关节活动受限:0分:正常, 活动无障碍;1分:轻度, 活动痛性受限, 但仍可从事正常活动;2分:中度, 活动痛性受限明显, 生活虽能自理, 但无法从事一般活动;3分:重度, 活动时疼痛难忍, 卧床, 生活不能自理。

临床疗效分为四个等级。治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 关节可正常活动, 血沉、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 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血沉、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接近正常;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关节可进行日常活动, 血沉、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有所下降;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缓解, 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无好转甚至加重, 各指标无改善。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评分为 (0.67±0.31) 分、关节肿胀评分为 (0.54±0.28) 分、关节活动受限评分为 (0.64±0.35) 分,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s, 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沉、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沉、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经过治疗, 研究组患者血沉水平为 (10.10±1.03) mm/h、血尿酸水平为 (303.72±6.49) μmol/L、C反应蛋白水平为 (5.76±1.02) mg/L,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率比较

经过治疗,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不良反应率为10.83%, 对照组分别为81.67%、24.17%, 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3。

(±s)

3 讨论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慢性疾病,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痛风的首发症状[13], 主要病因为体内尿酸排泄量降低、嘌呤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 使过多的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处沉积, 进而导致关节炎[14]。发病期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症状, 随着病情的加重甚至导致关节畸形、强直、关节功能障碍, 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影响[15]。目前西医主要采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提高尿酸排泄量、消炎止痛, 以达到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目的[16], 但长期服药对肾脏功能有一定损害且易引发胃肠道反应、呼吸抑制等, 甚至导致骨髓抑制、动脉硬化等严重并发症[17]。

[n (%) ]

中医理论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病因为湿热相搏、经脉阻滞、气血不通、郁于关节[18], 急性期湿热蕴结、脾肾虚弱、痰湿血瘀, 治以泄化浊瘀、祛毒利湿、祛风活血、通络止痛为主[19]。白虎桂枝汤出自《金匮要略》[20], 具有清热通络、宣痹胜湿、活血止痛的功效, 是治疗湿热痹证的经方。其中石膏可清热泻火、解肌退热;桂枝可通脉活络、助阳化气、散寒止痛[21];知母可清热泻火、生津润燥;粳米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胃;苍术可燥湿健脾、祛风散寒;威灵仙可祛湿通络、温经止痛, 全方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

本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关节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血沉、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 不良反应率为10.83%, 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采用白虎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能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白虎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治疗, 研究组患者采用中药白虎桂枝汤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血沉、血尿酸、C反应蛋白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关节红肿、关节活动受限等临床症状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血沉值为 (10.10±1.03) mm/h、血尿酸值为 (303.72±6.49) μmol/L、C反应蛋白值为 (5.76±1.02) mg/L,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 不良反应率为10.83%, 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白虎桂枝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可有效改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 不良反应少,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 篇8

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桂枝芍药知母汤,穴位贴敷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囊、滑囊、软骨、骨质和其他组织中而引起的病损及炎性反应, 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而西药治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笔者经过多年临床研究, 应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内服配合自制中药方穴位贴敷,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参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凡具备下列临床、实验室和X线检查12项中6项者均患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1) 1次以上关节炎发作; (2) 炎症表现于1天内达到高峰; (3) 单关节发病; (4) 关节红肿; (5) 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肿胀; (6) 单侧发作累及第一跖趾关节; (7) 单侧发作累及跗骨关节; (8) 可疑的痛风石; (9) 高尿酸血症; (10) X线片示关节非对称性肿胀; (11) X线片示不伴骨质浸润的骨皮质穿凿样透亮缺损; (12) 关节炎症发作期间, 关节液生物培养阴性。

1.2 排除标准

(1) 年龄<18岁和>65岁; (2) 合并脑血管、心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 (3) 晚期关节重度畸形、僵硬, 丧失劳动力者; (4) 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者。

1.3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门诊和住院患者69例, 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 其中男46例, 女23例;年龄最大63岁, 最小37岁, 平均47.5岁;病程最短7天, 最长2年;受累关节在跖拇关节者26例, 跖趾关节者32例, 掌指关节者11例, 均无其他合并症。

2 治疗方法

中药内服方由桂枝10g, 白芍30g, 知母15g, 炒白术12g, 附子 (先煎) 10g, 防风15g, 麻黄6g, 石膏 (先煎) 40g, 葛根60g, 独活10g, 生姜9g, 炙甘草6g等组成。1日1剂, 水煎分2次服。10天为1个疗程, 服用2个疗程后判断疗效。

中药外敷方由赤小豆100g, 五倍子100g, 乳香90g, 没药90g, 元胡90g等组成。研为细末, 取适量加水与荞麦面调和为膏, 贴敷于关节周围阿是穴及神阙穴上, 外用肤疾宁胶布敷盖, 1日1次, 局部肿痛消失后停药。

3 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及《中医风湿病学》[3]中的标准。治愈:症状完全消失, 血尿酸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消失, 血尿酸恢复正常或明显降低;有效:症状缓解, 血尿酸有所下降;无效:症状无改善, 血尿酸无变化。

3.2 治疗效果

临床治愈26例, 占37.7%;显效29例, 占42.0%;有效14例, 占20.3%。临床治愈率79.7%。

4 典型病例

刘某, 男, 55岁, 2010年7月27日就诊。患者因夏季天气炎热, 贪凉饮冷, 每日夜间睡于地板, 1周后夜间突发左跖趾关节、双膝、肘及手指关节肿胀疼痛, 活动受限, 继而关节周围灼热肿痛逐日加重, 彻夜难眠, 伴发热、头痛, 口渴喜饮, 汗出怕冷, 烦躁心悸, 不思饮食, 疲乏无力。曾到某医院被诊断为急性风湿热, 经住院治疗半月效果不佳。出院后寻中医治疗, 观面色不华, 精神极差, 左跖趾关节、双膝、肘及手指关节肿胀, 压痛明显, 局部红肿, 皮温高, 活动受限, 舌红, 苔薄黄腻, 脉数。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5.9×109/L, 类风湿因子 (RF) 阴性、抗“O” (-) 、C-反应蛋白 (CRP) 阳性, 血沉 (ESR) 56mm/h, 血尿酸 (UA) 520umol/L。西医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中医据脉证辨为风湿热痹, 邪热痹阻经络关节, 治以清热祛风胜湿, 解肌通络止痛。予内服方5剂, 1日1剂, 水煎分2次服;外敷方1日1次, 局部肿痛消失后停药。

经中药内服, 外敷治疗4次, 患者关节灼热肿痛明显好转, 屈伸活动自如, 发热、汗出怕冷、口渴心烦等症减轻, 夜间能安然入睡, 身凉脉静;外敷药3天关节周围出现黄米大小水泡, 稍有痒感, 次日则逐渐消退, 仍遵原方再进5剂, 以巩固疗效, 并告知患者饮食禁忌, 12天后复查UA、CRP、ESR均较以前下降;再服原方7剂, 1月后复查UA、CRP、ESR均正常。随访服药后痊愈, 活动自如。

5 讨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首发症状是关节红肿热痛,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该病发病与体内嗓吟代谢障碍而使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相关。该病临床起病急骤, 多在夜间发作, 主要表现为关节肿胀和剧痛, 活动受限, 血液中尿酸盐增高;好发于30~50岁男性, 饮酒、药物、创伤为其诱因, 且间歇期全无症状, 类似于医学“痹证”范畴, 但又不同于一般痹证, 临证中应予注意。

中医认为该病主要因人体正气不足、阴阳失调或过食膏粱厚味, 湿浊内生, 运化失调, 致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聚于体内经络, 复因饮食劳倦、感受外邪, 郁而生热, 流注肢体、筋脉、关节而发。正如经云:“诸病腑肿, 疼酸惊骇, 皆属于火。”故以清热祛风胜湿, 解肌通络止痛。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 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内服, 方中桂枝、附子通阳除痹;白芍、甘草缓急止痛, 顾护阴液;石膏、知母清内热;白术、防风健脾祛风胜湿;大量葛根善解肌透热而止痛;麻黄善发散开腠理, 祛风除湿, 宣通经络, 引邪外出, 与大辛大热的附子相配, 祛风通络之力倍增, 与白术相配除湿宣痹更是相得益彰;独活长于祛筋骨间之风湿, 通痹止痛;生姜和胃;炙甘草调和诸药。

外用药敷贴关节周围阿是穴及神阙穴, 以通调周身经气。正如彭祖《小续命蒸脐法》曰:“脐者, 肾间动气, 气通百脉, 五脏六腑, 使百脉和畅, 气窍通达。”可见神阙是调治疾病的主要气穴, 药物敷贴后易穿透弥散, 吸收于血管进入血循环, 祛除风湿骨病之内邪。贴敷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独特疗效, 使药物直达患处使热毒散、肿痛消、关节肌肤经络的水湿之邪从外解而不侵及内脏, 故见关节周围有米粒样水泡出现, 内外合治, 相得益彰, 疗效满意。

总之, 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消肿止痛, 降低血尿酸效果显著, 不仅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缩短受累关节红肿热痛消退时间, 而且患者依存性良好。

参考文献

[1]姚凤祥, 麻世迹, 陈阳.现代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5.

[2]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98.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 篇9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月-12月收治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8例, 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天左右前来就诊, 均为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 主要临床症状为红肿、疼痛, 通过检查血尿酸都比较高。88例患者中, 男70例, 女18例, 年龄32~78岁, 平均 (51.5±13.8) 岁。按照入院就诊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44例, 两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病程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意义。

诊断标准:依据美国风湿病协会1990年诊断标准[1]: (1) 关节炎急性发作时间>24小时; (2) 24小时内关节炎症状达到高峰; (3) 单关节炎发作; (4) 关节发红; (5) 第一跖趾关节疼痛或者肿胀; (6) 单侧第一跖趾关节炎发作; (7) 单侧跗骨关节炎发作; (8) 疑似或者确诊为痛风石; (9) 高尿酸血症; (10) 通过影像学证实为痛风石;关节炎发作可全部缓解。患者只要符合上面11项中的其中6项或者6项以上就可确诊。

方法: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 每次3 mg, 2次/日;别嘌呤醇, 每次100 mg, 3次/日, 均为口服, 在服用药物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不良反应, 再给予适当的调整。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同时给予饮食控制治疗, 主要目的在于对高尿酸血症进行有效控制, 在饮食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控制食量, 不可暴饮暴食; (2) 尽量多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3) 所食用的食物应容易消化, 不可食用油炸食品等高热量食物; (4) 禁止喝浓茶、咖啡及酒类; (5) 不可进食海鲜类、内脏、豆腐等食物; (6) 平时要大量饮水, 加快尿酸排出。总之,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 主要饮食要注意不可进食高脂肪、高嘌呤、高热量食物。

观察组按照患者临床表现和不同症候, 给予辨证论治: (1) 风湿热通痹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突然剧烈疼痛, 在夜间容易痛醒, 活动困难, 或者关节红肿热痛, 通常发生在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主要治疗药方如下:忍冬藤、土茯苓、薏苡仁、毛冬青各30 g, 黄柏、玄参、牛膝各15 g, 当归12 g, 防己、没药各10 g, 白芍20 g, 诸药合用具有清热利湿、通络止痛等功效。 (2) 湿浊瘀痛痹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持续性疼痛, 夜间病情更加严重, 无法活动, 反复发作, 一般发生在痛风性关节慢性关节炎期。主要治疗药方如下:黄芪、薏苡仁、毛冬青、七叶莲各30 g, 苍术、当归各12 g, 川太、牛膝、白芍、威灵仙各15 g, 炮山甲10 g, 三七6 g, 诸药合用具有利湿泄浊、祛瘀通络等功效。 (3) 肾虚瘀浊型: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肿痛虽然得到缓解, 但血尿酸还偏高, 关节畸形、僵硬, 腰痛尿少。主要治疗药方如下:熟地黄30 g, 山药、茯苓、杜仲、黄芪各15 g, 泽泻、牡丹皮各10 g, 益母草、车前草各25 g, 诸药合用具有补肾壮腰、祛瘀通络等功效。 (4) 脾虚瘀浊型:主要病症为关节肿痛缓解后, 血尿酸还偏高, 关节僵硬, 四肢乏力, 主要治疗药方如下:黄芪、薏苡仁、土茯苓、川太、毛冬青各30 g, 防己、赤芍、蚕沙各15 g, 白术12 g, 炙甘草6 g, 诸药合用具有健脾泄浊、祛瘀通络等功效。

疗效判定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将疗效进行分级: (1) 治愈:通过治疗后, 患者临床体征或者症状完全消失, 实验室检查, 指标正常或者基本正常, 关节功能恢复正常。 (2) 有效:通过治疗后, 患者临床体征或者症状, 以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 (3) 无效:通过治疗后, 患者临床体征或者症状, 以及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和关节功能没有明显变化或者病情更加严重[2]。临床总有效率= (总治愈例+总有效例) /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计算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治愈25例, 有效16例, 无效3例, 临床总有效率93.2%。对照组显效15例, 有效21例, 无效8例, 临床总有效率81.8%。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从西医理论来讲, 痛风性关节炎是受到多方面不良因素影响, 造成嘌呤代谢紊乱, 尿酸钠排泄减少, 尿酸钠或尿酸结晶积聚在组织, 导致病变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临床上西医治疗主要是抗感染止痛, 降低血尿酸。本研究中使用秋水仙碱及别嘌呤醇二者合用, 可减少尿酸形成, 并能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 从而加快尿酸排泄, 让患者疼痛、肿痛等临床症状得到缓解。但西医治疗的长时间用药, 会逐渐产生不良反应, 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 一旦停药病情又容易反复发作。因此, 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可以说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一种理想途径。

而从中医理论来讲, 痛风归纳于“热痹”范畴, 因脏腑功能失调, 湿热痰浊下注, 蕴湿生痰化热, 气血运行受阻, 外感邪气, 痰湿客于筋骨及肌肉之间, 侵袭经络, 不通则痛, 日久瘀血凝滞, 导致关节畸形[3]。因此, 中医治疗主要应以健脾泄浊、祛瘀通络、利湿解毒为主。本研究中主要药方中, 薏苡仁具有健脾燥湿、清利湿热功效;牛膝具有通络止痛、活血化瘀作用;泽泻分清降浊;忍冬藤舒经活络;土茯苓具有健脾泄浊、燥湿解毒、通利关节等功效。因此, 诸药合用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从本研究看, 中西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中西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确切, 安全可靠, 标本兼治, 值得推广并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戒华.痛风现代诊疗[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判断标准[S].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1993.

痛风性关节炎:临床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40例,男36例,女4例;年龄30~62岁,平均51.5岁;病程7 d~10年,平均2.9年;患者均为急性发病,临床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足趾或踝、膝关节周围红肿热痛,活动受限;均符合诊断和纳入标准、无排除标准情况。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及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1.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⑴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以上,并在24 h内达到高潮;⑵急性炎症局限于个别关节;⑶整个关节呈暗红色;⑷第1跖趾关节肿痛;⑸单侧跖关节急性发炎;⑹有可疑证实的痛风结节;⑺高尿酸血症;⑻非对称性关节肿胀;⑼发作可自行终止。至少具备其中4项,并排除继发性痛风后,可以确诊为原发性急性痛风。

中医诊断标准及辨证分型:中医诊断为痹证,症见关节红肿热痛、活动受限。

风湿热痹证型1个或多个关节疼痛,局部灼热红肿, 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常伴有发热、恶风、口渴和烦燥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1.1.2排除标准:⑴年龄<18岁或>65岁、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⑵合并脑血管、心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⑶晚期关节炎重度畸形、僵硬和丧失劳动力者;⑷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或资料不全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适当给予西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行一般护理和饮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一般护理和饮食护理基础上,根据证型采取中医辨证施治。

1.2.1一般护理: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关节疼痛难忍,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关节制动,使患部休息,避免患部受压。治疗及护理中动作要轻,减少患者疼痛。急性发作时,由于关节疼痛,患者易焦虑、烦躁,护理人员要按医嘱及时正确给予止痛药,并尽可能多地与患者接触,耐心讲解疾病的原因及诱因,从生活上关心体贴患者,照顾患者的生活起居,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消除焦虑、烦躁。帮助患者采取积极正确的态度对待疾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护理。

1.2.2饮食指导:食物来源的嘌呤绝大部分生成尿酸,很少能被机体利用,所以食物中摄取嘌呤量的多少与痛风发病率密切相关[2]。痛风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等疾病,这些疾病均需要饮食控制,痛风急性期饮食指导非常重要[3]。急性期应严格指导患者进食低脂、 低动物蛋白、低嘌呤及低糖饮食,严格限制肉类、动物内脏、鱼类、海鲜类、酒(包括啤酒)、厚味膏汤、洋花菜及花生米等高嘌呤食物[4];鼓励患者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等碱性食物,如萝卜、丝瓜、冬瓜、苦瓜、茄子、苹果及西瓜等;补充的蛋白质以牛奶、鸡蛋为主;鼓励患者多饮水, 每日2 500~3 000 ml,每天排尿量>2 000 ml,有利于尿酸的排泄,防止结石的发生。

1.2.3辨证施治:嘱患者休息,勿当风而卧,勿劳累活动,可采用四黄膏或消炎膏等清热凉血类中药制剂局部外敷,可采用三棱针放血或针灸清热泻火、疏通经络,如发热,可采取冰敷等物理降温或肌肉注射柴胡针等以退热。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予中药佐以通腑泄热。镇痛药不能空腹服用,中药饭后凉服。

1.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症状完全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主要理化检查指标正常;显效: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主要理化检查指标基本正常;有效: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及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为;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本实验资料为计数资料,采用等级资料的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Wilcoxon两样本比较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0.5%(P<0.05)。

3 讨论

痛风属中医“痹证”范畴,是一种可以被有效控制的终身性疾病,有反复发作、容易致残的特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辨证主要为风湿热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红肿、发热和疼痛。关节剧烈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临床护理措施得当,有助于有效缓解症状,减少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减少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中医辨证施治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将现代护理知识与传统医学理论相结合,根据患者的病因病机和主症特点,采取基础护理和中医辨证施治相结合,分证论治,分证护理,医护结合,疗效满意。本研究对痛风病人结合其不同辨证证型及不同阶段,予以辨证施治,取得了满意疗效。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6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痛风性关节炎病人实行辨证施治具有重要作用,是痛风性关节炎治疗的重要环节。

上一篇:管理研究方法论下一篇:电子商务安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