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师的角色

2024-05-31

新课程教师的角色(精选十篇)

新课程教师的角色 篇1

一、当好学生学习的成功组织者

新课标强调,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在交往与互动的教学过程中, 师生分享彼此的思维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因而传统的教师是课堂主宰者, 教学中的主角应转向平等的首席, 其组织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提供学习内容, 教师应为学生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 包括有创造性使用教材, 积极开发利用生活社会中的数学教学资源, 这些教材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性的, 且应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同时, 学习素材的提供应是多角度、多形式的 (包括师生共同的) 。

其二是建构学习活动, 数学学习活动的建构应有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 让学生经历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模式的“数学化”过程, 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同时, 学习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建构的。

其三是调控学习过程, 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实施有差异的学习, 有效调控学生学习的速度, 改善学习的环境, 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其四是组织多元评价, 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 行为表现, 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关注思维的策略、水平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整体发展, 实施多元、多方法、多途径的评价, 使评价转化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承担学生数学学习的指导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作为“平等的首席”的组织者外, 还应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激发者、辅导者, 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其一是创设学习情境, 创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 激发学生自我发现问题, 提出数学问题, 有目的地进行数学问题的探究。

其二是启迪数学思维, 启迪即为一种恰如其分的引导, 绝不是传统的正面“传授式”, 也不是小步“问答式”启迪指导, 应该是含而不露, 指而不明, 问而不答。如学习的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 且所指问题应有一定障碍性, 需经过学生积极思考才能获得结论, 当学生思维不清时, 不是告诉学生方向, 而是引导学生辨别方向, 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其三是点拨学习方法, 在教学应用中具体的方法应指导学生逐步积累, 在解题应用中, 学生方法不明时, 不是具体告诉学生的方法, 而是指导学生如何选择方法, 应指导学生在经历实验、观察、推理、归纳的过程中, 掌握数学思考方法, 积累研究数学经验。

其四是引导学生人生, 数学是“工具”是“基础”, 对人的发展有独特的作用, 同时, 数学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对学生人生的引导具有重要的价值, 教师应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中, 当好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数学的抽象性帮助学生科学地认识客观世界现象的本质, 数学的精神性和广泛应用性帮组学生认识和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数学的思维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探究数学问题所表现的健康心理 (不畏艰难, 经受挫折等) 和健康品德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 自我选择, 在使学生学会数学, 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三、充当学生数学学习的真诚合作者

新课标强调, 教学中师生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在这个理念下, “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 代之而起的新术语是“教师式的学生”和“学生式的教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教学行为应是平等式的交流, 合作式的参与, 其合作者的角色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体现。

其一是教学行为互尊,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教学中的教师既要尊重学生做人的尊严, 也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活动, 珍惜学生的学习结果,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问题的思考, 数学推理的结论哪怕是错误的也不能轻易否定或冷落、羞辱, 应以平等交流的方式引导、点拨, 并在指导中肯定其“闪光”的因素, 对学生数学学习中的创见应给予以及时的肯定与赞赏。

其二是学习资源共寻。数学学习内容除教材提供的内容外, 生活里和社会中有着丰富的数学内容,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 师生应共同寻找、搜集、列举和利用生活中的、现实的数学素材充实数学内容, 让学生深刻理解、认识数学现象、探求数学规律、解决现实中的数学问题。

其三是学习活动互促。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与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师生互促, 才能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教师应是合作式的参与活动过程, 在思考中相互启发、讨论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 从而深化对数学知识、数学规律、数学方法的理解与认识, 实现教与学的自我调适, 自我完善。

新课程教师的角色探究论文 篇2

摘要:教师也要接受新观念、新思想,而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很大变化,而其中之一就是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课堂效果最重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形成一种心理的共鸣,能使每一堂课都有情感的高潮,师生要齐心合力,就是教师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的转变。

关键词: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平等中的首席

新课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很大变化,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教师也要接受新观念、新思想,而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很大变化,而其中之一就是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在课堂上实施有效的课堂效果最重要,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形成一种心理的共鸣,能使每一堂课都有情感的高潮,师生要齐心合力,就是教师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的转变,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平等的氛围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地理来自于生活,共同探索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整个课堂得到一种共鸣。

1。导新激趣。一些最新的联系实际的东西可以刺激学生,比如汶川地震,海地地震,还有智利地震,按时间写为:512、112、227。让学生看,找找有什么规律,结果不但使学生震惊,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可能一生都难忘他们的日子,啊,原来横竖都一样,竟有这样奇妙的巧合呀,正好在学生的激动情绪中分析三次地震的原因、危害和措施,还可以伴随师生一起出题做,这样在平等之中问题解决了,学生们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地理课堂不仅有趣而且实用价值很高,激发了他们自主学习的热情。课堂后可以添加课外活动,再加深理解地震的危害,让学生在课后找有关实物比如说树枝,用双手挤压,当折断之后双手的感觉,可以理解,地层断裂之后为什么会振动,等于做了实验,而加深板块的挤压边界地震更为多发。从而使学生的热情不减。

2。联古激趣。文班学生历史懂得多,历史上有很多战争,战争和地理有什么关系呢?联系高考的考试题,和学生平等探究,敦刻尔克大撤退,诺曼底登陆,利用盛行西风夏季弱。冬季强的西风不利于撤退和作战。日军袭击珍珠港等等。课下留作业,历史上还有哪些战争是地理的条件决定其胜负的呢?(诸葛亮――火烧赤壁)激起学生无限的探讨兴趣和学习乐趣,原来地理这么神奇,对于战争时机也是胜败的关键,联系引导如果现在高科技的战争,地理什么要素最重要呢?那就是气象条件等等。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思,从而更加喜欢学习地理。

二、保持好奇心

高明的教师善于制造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的头脑风暴,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可以连续给出最近几天的温度,今天1~10摄氏度,明天5~9摄氏度,后天4~13摄氏度,不报天气的阴晴,让学生分析讨论,学生立刻好奇起来,不知道的天气能预报吗?为什么能呢?大气的热力状况,白天有云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温度比晴天低,晚上有云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温度不至于太低,总结出:晴天昼夜温差大,阴天昼夜温差小。学生热情高涨,知道今天晴天,明天阴天还有可能有雨呦,后天也晴天,还会带着新奇的感觉看是不是这样,以后的几天都会认真体会这个知识点。

冬天第一场雪很早而且也很大,带领同学们分析下一场雪会怎么样?第二场雪会下得更大,那马上分析会带来哪些问题,哪些物价会飞涨,什么原因?一冬天很冷雪很多之后大家探讨春天来得早晚,同学们充满了好奇。分析结果是第一场雪来得又早又大,说明冷空气力量强大,猜测今年冬季会很冷下雪会很多,当第二场雪到来时同学们更兴奋了,但是冷了问题来了,雪封了道路,但是要取暖,预测煤炭的价格上涨,菜的价格也会上涨,同学们也亲身体会到伙房的菜价上涨。事实就是和预测的一样。有可能春天也会姗姗来迟,冷暖反复,我们拭目以待呀。每一次共同分析,同学们都可以激起极大的热情,未来是未知的,可是可以预测,这是多么的神奇,用地理知识就可以解决,一定会好好学习。

三、表达期望,及时反馈,有效评价

与学生一起清楚地表达他们应该做什么,如何被评价以及成功之后会有如何的收获,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定式和学习期待。课堂表扬要具有相倚性、具体性和可信性,要多采用激励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学习也分三种:一,先知先觉;二,后知后觉;三,不知不觉。达到第一种者能力超强,通过培养应该可以,人数很少;一般都为第二种;不知不觉就不好教了。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篇3

一、新课程下要做“三有”教师

1. 具有创新精神。新课程的改革,在内容简单化、实际化的同时,对老师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创新精神”则首当其冲。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能够推崇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追求创新,并以创新为荣,而且在创新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最终能用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2. 具有完善的能力结构。中学数学教师要具有较高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搜集材料、查找资料以对资料的筛选、摘录、与综述的能力;要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常规、教学评价、教学试验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要具有较高的教育能力,包括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集体教育和组织、管理、协调、控制等等,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3.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都说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楷模,这是对老师至高的评价,但同时也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终身要不断学习,自我完善,让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的学生永远看到光辉的一面,去做一个合格的“指路人”。我们一定要按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

二、做好角色转变的准备

1. 知识结构多元性。新课程计划要求加强对学生进行劳技、人口、计算机、青春期、心理健康等教育,并渗透环境,交通、国防等教育。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掌握单一的学科知识,而要建构多元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

2. 提高施教能力。教师要提高把握新课程的能力;要提高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要提高因材施教的能力。

3. 健康的心理素质。教师在学生中间首先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境、保持积极振奋的精神状态,不断追求事业上的成就;其次,要能够宽容学生的过错,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三、与传统教学相比,新课程下数学教师的转变

1. 从“复制者”到“建构者”。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就像是复印机和英汉词典一样,把书本上的内容复制到黑板上,把知识点一遍遍的强调,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而新课程的改革,也对教学过程进行了改革,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方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对数学知识建构、模拟的过程,将曾经的“枯燥讲解”改为“身临其境”,要从过程中体验真理与乐趣。以前“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在我们要努力树立“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的观念。

2. 从“控制者”到“引导者”。在传统的课程环境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教学是静态的,可以预测的操作序列,以至于各种课程资源都处于教师严格控制之下。面对课堂中出现的“意外”,教师由于怕学生“到处乱跑”而控制不住课堂的“正常秩序”,或怕延误时间而完不成“既定”教学任务,于是对出现的“意外”要么视而不见,要么生硬地拉入原先预定的轨道中来。《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平等互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课堂教学和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通过有效的组织和正确的引导,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引导学生善于发问,主动思考,把学生生成的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导向更高的层次!

3. 从“独白者”到“对话者”。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成为课堂的主宰者,以知识权威者自居,从而课堂教学也就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在这种自我式的教学中,老师是做到了秉承传授知识的宗旨,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只专注于自己的表演,却忘记了没有学生的参与,再精彩的戏也会索然无味,更加忘记了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是平等互助的关系。教学过程有了教师的细致讲解而精彩纷呈,有了学生的参与才能锦上添花了。《数学课程标准》就是要打破教师垄断课堂的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进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宰,让学生不再“失语”,从而改变以往的垄断式,灌输式教学。朝着对话式教学的方向转变,放下教师一人独大的架子,坦诚的面对学生的挑战,这样才能实现教师由垄断者,独白者到对话者,倾听者的转变。

新的数学课程的实施使传统教育观念面临巨大挑战,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高中数学教师应认清未来教育中社会对其角色的期望,做好角色转变的准备,提高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新课程的改革,推动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思考 篇4

一、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

新课程下的教师,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 渐渐失去了主角的地位。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和管理者。所以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 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重在启发, 贵在引导, 妙在点拨。这样要求教师让教学过程变为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因为交往互动意味着平等、对话、参与和相互构建, 对学生来说, 也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成功的分享, 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氛围。通过交往互动, 让学生从“学会”变为“会学”, 从重视“结果”变为重视“过程”, 从重“学知”变为重“思维”。因此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 所组织的一切教学活动, 都要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目标, 要努力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思路, 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活泼、兴奋的状态, 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交往、创造、发展, “跳一跳摘到桃子”。在现有的发展水平基础上, 通过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达成共识、共享、共进的境界。

二、和谐环境的创造者, 教学民主的示范者

优良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是自行探究知识活动的需要, 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的需要。让人感到压抑、紧张的教学环境肯定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在新课堂教学中, 优良的学习环境, 一是指有一个宽松的、和谐的人际环境, 二是指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勿容质疑, 教师是这种学习环境的创造者。

自古以来, 由于师道尊严的思想影响, 师生之间总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影响着师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教师必须发扬教学民主, 放下“大人”的架子, 关爱学生, 尊重学生, 换位思考, 增加自己的亲和力, 努力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俯下身去倾听学生的意见, 哪怕是错误的见解, 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教师既是良师, 又是慈母, 更是益友。相互间可以讨论, 甚至可以无拘无束地争论, 没有距离感、畏惧感。这样带给学生的将是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师生间平等和谐的幸福感。

由于学生自行探究是需要时间的, 这个过程肯定会有失败, 肯定没有教师直接讲述效率高。但是探究的体验、亲历知识发生的过程所带来的学习快乐却是无价的。教师要舍得把时间“赐给”学生, 给学生自由的空间, 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去活动、去观察、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 既体验成功, 也尝试失败。同时, 教师要以欣赏的心态看待学生, 科学地评价学生。面对错误, 不指责、不批评、不讽刺挖苦, 要给与理解, 给予适当引导。要用平和的心态面对全体学生, 尊重个体, 承认差异, 及时鼓励。要知道:一句赞扬的话语, 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个满意的微笑, 一个宽容的动作, 对于优化学习环境都是非常重要的。要牢记:“多一把尺子, 多一批人才;多一个角度, 多一幅美景;多一份情感, 多一片天地。”只有这样, 学生的思维活动才会更加活跃, 探索热情才会更加高涨, 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新课程不仅是教材内容的变化, 更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必然会遇到许多无法预见的、实践性的难题。如, 探究活动如何组织?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让学生探究又能完成教学任务?研究性教学、互动式教学该如何操作?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讨论?合作学习如何开展才能既有效又不流于形式?如何让学生快乐学习?怎样才能既不增加学生负担, 又能提高教学质量?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这一系列的问题, 给予教师极大的挑战性, 需要教师不断摸索规律, 总结经验。

在新课程实施中, 教师要再度成为学生, 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狠练内功, 走专业化成长的道路。“做一辈子教师, 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必须与时俱进,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时刻加强学习, 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教学技能。努力使自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先进的教育思想, 纯熟的教学技能, 富有感染力的幽默语言。同时,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深入运用, 教师要学习和掌握课件的制作方法, 具有熟练上网查阅资料的能力, 为自己的课堂教学随时补充活的源泉。一旦停止学习, 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四、团结协作的实践者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 必然会遇到许多挑战性的难题, 个人的力量往往微不足道, 集中集体智慧, 发挥团队力量,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教师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 都要有团队精神。只有摒弃“同行相轻”的陋习, 做到精诚团结, 共同探索, 资源共享, 才能共同进步, 共同成长。

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换 篇5

栗继鹏

新课程标准的贯彻实施,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主旨,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大力倡导自主探索意识,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贯彻实施新课程时,教师只有切实转换角色才能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一.由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课程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代言人,居高临下,一讲到底。而新课程要求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教师就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更是合作者,只有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正确引导,使教师由教学的主角转换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既是学生学习的导师,也是学生学习的朋友,既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只有这样才使课堂气氛融洽和谐,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空间,转变了学生被动学习,机械接受的现状。保护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对课程价值的创造,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个性得到了展示。

二.由教材的使用者转换为课程内容的整合者

旧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依靠一本教材,一本《大纲》,按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教教材,用教材,练教材。新课程认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设计者,教学不只是实施教材和计划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和发展的过程。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要研究新课程的理念,准确定位新课标下目标。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合理取舍,恰当补充,对教材进行合理整合,科学设计。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积极开展和利用多媒体课程资源,主动编写面向生活,面向实践服务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校本教材,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主动探究,发展提高提供丰富的知识储备。

三.由成绩的评判者转换为学生学习的激励者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是以考试为标准,它注重了终结性性评价,而忽略了形成性性评价,注重了课程分数高低,轻视了学生个性,态度,情感方面发展,新课程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强化评价的诊断与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选拔与淘汰功能。强化评价的内在激励作用。淡化评价的外在诱因和压力作用,因此在新课标下,教师学业评价实践中,重点掌握发展性,多样性和情感性原则,要以敏锐的眼力,以超越分耐心,以博大的情怀去发现每位学生的细微的变化和潜在的发展。及时鼓励,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评价要求。以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培养为着眼点,摒弃求全责备,以心灵拥抱心灵,以爱心拥抱爱心。多用激励语言,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激情,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角色的理解 篇6

【关键词】 角色意识 角色观念 角色学习 角色技能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2)12-014-01

课程改革中最难实现的变革是教学实践的变革和教学精神的变革。可以说,教与学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衡量一个变革的成败,最根本的是看课堂中,教室里发生的变化,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活动所发生的变化。否则,一切改革都将成为不可能。就像川剧中的变脸艺术一样,教师也是一个多重角色的表达者。下面就近几年来的教学所得对教师的角色浅谈如下:

一、教师的角色意识

角色是一种对每个处在一定地位的人所期望的那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他决定着一类人的共同轮廓。角色也就是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职务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教师的角色是复杂多样的不同角色的统一体,因而,教师的角色意识的确立,需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1. 传授者的角色。教师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者的角色意识。既然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座知识的宝库,一本活的教科书,一位学者或专家。只有确立这样高目标高水准的角色意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管理者的角色。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担当着管理者的角色,教师应当确立相应的管理者意识。教师在实施教育中,要有明确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管理标准,通过实施管理,使学生逐步形成“律己”的习惯和自控能力的加强。

3. 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担负着家长代理人的角色。学生从家庭来到学校,家长把自己的权威和教育责任部分托付给了教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是学生继父母之后遇到的最直接的社会权威。因此,教师应自觉地树立起家长代理人的角色意识。这种角色意识的确立,并不意味着教师要时常代替父母的角色,对学生施以家长般的培养和引导,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具有“长者”般的责任心和义务感,以真诚温暖的情感、耐心细致的教育激发和鼓励学生的上进心和进取精神。

4. 促进者的角色。传统教学中,教师遵从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常以“三尺讲台为舞台,一支粉笔作教具”,教师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将教学的重心从“教”转到“学”,注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体会、讨论、探究、下结论。增强学习的研讨性、互动性,教师要注重“行为课程”和“经验课程”研究,注意将积累的教学经验融于新的教学方法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方式要发生根本的改变,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

5. 朋友的角色。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和学生打成一片,就要想方设法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应该要有扮演学生的知心朋友的角色意识。教师如果一味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管教的对象,就会无形中在自己与学生之间划上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造成师生间的隔膜、误解甚至敌视。教师只有以知心朋友的身份走到学生中间,随时随地洞悉他们内心世界的波澜,学生才会及时地把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倾诉出来,从而使教师适时找到对症下药的最佳教育方法。

6. 心理医生的角色。学生的心理健康离不开教师正确的引导和培养,教师应该具有心理医生的角色意识。教师要具备较高的心理学方面的修养和才能,及时消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和不良情绪,从而使学生从惧怕权威、缺乏自信和自卑的感觉中解放出来。教师要适时地关心学生的情绪变化,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使学生始终保持正常、健康向上的情绪和心态。

二、教师要进行角色学习

学习教师的权利、义务和规范;学习教师的情感和态度。例如,一个商店的售货员,不但要知道售货员的职责、各种商品的规格,而且还要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习和养成百问不倦的习惯,热情服务的态度,并不断体验顾客的心理反应,从而巩固社会、他人所肯定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方式,使自己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售货员这一角色。

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角色学习也是无止境的,它伴随着整个生命的历程,教师角色学习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他为师的好坏,影响到他在其他人心中的教师形象。

三、教师要掌握角色技能

教师技能是指教师具有顺利完成教育任务的智慧、能力、经验等个性特征的总和。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受学生欢迎,这就首先要正确分析和评价自己的角色。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角色行为,以适应教育改变和发展。要积极学习,更新观念,善于研究和总结科学的教学经验,使之上升为理论。要增强同学生打交道的能力,增强处理各种特别是突出问题的能力,增强组织能力,尤其是在课堂中,教师要善于用适当的姿势、动作、面部表情、声态表情、体态表情等语言系统。这种活动技能,往往成为学生上课加强记忆的一种线索。是教师行为实现的重要途径。所以说,教师要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技能,结合自己知识、经验扮演一个成功的教师角色。

新课程教育改革将会使我国教育发生一次历史性变化,每位教师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接受考验,经历洗脑、充电、反思过程,我们教师要主动接受挑战,首先在教育理念和角色定位上发生变化,争取在高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

[ 参 考 文 献 ]

[1]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3.

[2] 王祖浩.中学化学新教材,2005.

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转换 篇7

一、指导学生科学听“讲”

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尝试着少讲, 有时尽量不讲, 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 让他们自己看书, 自己思考, 自己提出问题, 自己想办法解决。我刚开始实践时, 部分学生不理解, 我一让看书他们便无所适从。我感到, 要想把这项教改推行下去, 必须转变学生的观念。于是, 我告诉学生, 语文成绩不是老师讲出来、教出来的, 而是自己读出来、看出来的, 你们潜力无穷, 应该改变自己长期听“讲”的被动地位, 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理解文章。慢慢地, 学生理解了, 从自学中尝到了甜头。

二、改“课时目标”为“单元目标”

有部分同学提出一节课一篇文章太少了, 为照顾好每一个学生, 我把确定“课时目标”改为确定“单元目标”, 让学生可选择的范围更大。在确定单元目标时, 我尽量概括笼统些, 避免将学生框“死”, 希望他们能在阅读中获得多方面的收益。比如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学习目标, 我是这样确定的。第一单元学习纲要为:插上想象的翅膀, 带上青春的激情, 让我们一起进入一组充满真情和审美理趣的现代新诗。我设计的目标: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 把握意象的含义, 品味诗歌语言含蓄隽永的美感, 发挥想象, 深入感悟充溢于作品的真情。把自己感受最深和难以理解的地方记下来吧, 留待我们大家一起交流, 相信你一定有精彩的发言。我会给你三课时的充裕时间阅读它们。我这样设计的主旨: (1) 激发学习兴趣。 (2) 尽量淡化目标, 让学生处于自由自在状态。 (3) 充分相信信任学生。在学生看书自学的过程中, 我只在教室里巡视, 督促部分同学认真看书, 解答同学提出的疑难, 搜集整理有价值的问题以便在交流课上使用。第四课时是交流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加以讨论, 对于有些问题游离于单元目标之外时, 我及时引导。第五课时是诵读课。要求学生选择领悟最深刻的一首诗有感情地朗读, 读完之后, 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指出读得不到位的地方进行交流, 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三、转变教学观念

新课程呼唤教师角色的转变 篇8

一、教师必须转变以往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生观

新课程提倡教师“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 教师要在仔细分析学生状况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 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拥有者。教师要仔细揣摩教材, 理解编者意图, 教学过程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整体观念, 从教材的整体入手通读教材, 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 弄清每部分内容在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有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感情, 要充分相信学生, 培养学生的良好性格, 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引导学生健康愉快地发展, 把他们培养成自由向上身心健康的小主人, 进而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 培养其开拓创新意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学校不是鸟笼, 学生不是笼中鸟。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的苦口婆心的教导, 首先要视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是与自己一样有思想、有情感的平等的人。

二、教师要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协调者

新课程强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互动,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感悟, 充实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做与学生平等相处、和谐发展的知心朋友。目前, 学生的知识大都来源于课堂教学, 课堂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的场所。因此,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因素。作为老师, 要鼓励学生多动脑, 多思考, 要不怕学生出错, 这样才会让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当学生的想法好过老师的观点时, 作为老师应虚心向学生学习, 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积极性。对那些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 更要多发现他在课堂上的每一点进步, 让他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三、班主任应切实转变教育教学中的角色

学校中的大多数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班级为组织形式的, 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最直接的, 因此作为班主任, 要寻找和发掘学生身上的潜力, 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教育, 给他们张扬个性的机会, 让他们各显其能。学校教育绝非仅是知识的传授, 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塑造和人性上的净化。不同的育人理念决定了教育者不同的角色定位, 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决定了班主任不能够再扮演班级管理的集权者的传统角色, 而应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训练学生的交往与合作能力, 做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班主任要认真领会新课改精神, 树立科学的育人观念, 在日常工作中体现科学的育人理念, 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 正确处理与学校政教处、各科任教师以及家长的关系, 把握好自己的角色。马卡连科说:“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 行为的教育, 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 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在学校教育中, 班主任对孩子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对成长中的孩子有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而言之, 教育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 无论新课程改革走到哪一步, 教师是真正掌握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的人, 教师应不断学习课改方面的新思想、新方法, 彻底“转变”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角色, 这样才能使课改理念落到实处。

新课程研究是教师角色的转变 篇9

一、教师是贯穿教材的设计师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严格实行课程计划, 忠实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 教师不再只是课程的被动实施者, 而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

在新教材中, 为教师留出的教学空间和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 课堂不仅是课本的实施场所, 而且也是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 也应是教材的设计者。设计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是贯穿教材的编导者

新的音乐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 处处都要全面考虑学生, 以音乐艺术为载体的课堂, 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过程, 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所以在新课程中, 教师的角色会是多种多样的。当前, 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向创造性学习转变,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统的知识权威角色向教育的灵活教育方式角色转变。, 教师要转变为对学生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等方面都很关注的, 能为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结果和质量等, 都很负责的教师角色转变, 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就像一个编导。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灵活展现。如:促进、研究、传播、引导、参与、合作、等综合体现。其行为表现为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 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的参与者, 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 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运用音乐课的特殊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启发诱导学生, 实现情感的升华。

三、教师是贯穿教材的表演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现在, 关注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就像一个演员, 在学生面前是一个主角角色, 看似无形却有形, 它渗透在教师的一举一动中, 教师的一言一行, 甚至微小的一个面部表情, 都是学生注重模仿的焦点。而音乐教学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着情感教育。罗丹说“艺术就是感情”, 一首音乐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感情, 作为音乐教师, 我们应该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揭示给学生, 使他们更好的感受、体验和表现, 并从中在情操上受到陶冶, 道德上受到影响, 心灵上受到启迪。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

在教学中, 教师要满怀激情的把一部好的音乐作品的内部情感从传神的眉目间, 喜悦的笑脸中, 生动的手势里表现出来。如演唱优美而抒情的歌曲, 根据音乐内容老师表演的舞蹈动作, 演讲每一段音乐故事, 教师生动而亮丽的笑脸, 流露在眉间、眼神中、嘴角间的赞叹。都会把学生的情感带入那如诗如画般大自然美好意境中去。把学生引入角色中, 他们都会深入内容去表演、升华。

如学习歌曲《青春舞曲》教学中, 就是通过教师多种动作表演, 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带动学生自主参与活动的一节课。教学目标是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感受并掌握新疆民歌特有的节奏特色。首先教师的主角角色出场了:教师哼着新疆民歌《掀起你的盖头来》还带着几个特殊的新疆舞蹈动作。让学生看后回答问题, 是什么歌?是那个民族的舞蹈?问学生会唱哪些新疆民歌?谁会表演新疆的民族舞?每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新疆的了解都有哪些?让学生讨论回答, 把平常生活中看到的, 听到的都找出来, 讲给大家听, 达到资源共享, 使学生踊跃站起来跳舞唱歌。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任务 篇10

一、组织者的任务

教师是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组织者,组织者代替不了学习主体的主动探究学习,具体任务是:

2. 组织拟定学习目标。

根据学习内容、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整体的基础水平、生活经验、学校及教师的教学条件,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拟定学生的学习目标。

3. 确定学习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整体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观察、动手等主要学习能力,确定学习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4. 组织准备实物材料。

课前组织准备好师生教学所必需的材料显得非常重要。一是组织准备生动有趣的情境材料,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如挂图、故事等。二是组织准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所需的实践材料,供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操作探究。三是组织准备学生巩固强化所学知识与技能的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的设计应努力做到,结构具有层次梯度,由易到难,从基础练习到综合练习,再到拓展练习;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的内容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使学生通过练习和作业能够对重要知识点进行有效训练、巩固强化,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外作业负担;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的素材尽量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5. 策划学习活动。

根据学习内容中的知识点、学习点,教材关于该内容选用的素材、编排的体例、安排的活动,学生整体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策划教学环节、设计每个环节学生的学习活动形式和方法,制定教师的组织指导策略。学习活动主要有自学看书、观察比较、猜想预测、实验验证、分析推理、动手操作、调查统计、查阅资料、收集处理信息、合作交流讨论、思考归纳、练习巩固、运用强化等。

二、引导者的任务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主要任务不只是讲解、分析、示范,具体任务是:

1. 导入激趣。

上课伊始,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话、或讲故事、或让学生猜谜、或引导学生回顾旧知、或激活他们已有的经验……生动巧妙的方式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组织开展学习活动。

教师按照课前策划好的学习活动,组织指导学生逐一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让他们自主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感悟数学思想、获得直接数学活动经验。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一旦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己思考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主动通过观察、思考、动手、交流、讨论等方法去探究解决数学问题,使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

4.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重视适时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教会学生正确有效地学习。常用的有效学习方法主要有:看书自学要做到一边读、一边记、一边想;观察看图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抓住重点和关键,做到一边看、一边想;思考问题要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核心;猜想预测要合理、有依据;操作实验要有步骤,记录数据;调查统计选择的样本要有代表性,结果的记录和描述要准确;合作学习要分工协作、尊重同伴、注意倾听;交流表达层次要清楚、具有条理性;归纳推理、概括总结,要在综合分析具有一定普遍性和代表性的事物基础上进行。

5. 梳理总结学习活动。

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的知识大多是表象,学到的技能还不熟练,感受到方法但不理解数学思想,经历了学习活动过程但体验不够丰富。教师要以此为基础,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和结果加以梳理调整、分析评价、补充完善、板书示范、归纳总结,促进他们加深理解知识、规范掌握技能、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数学活动经验。

6.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种美德,会使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和效益,并且终身受用。因此,教师要始终重视培养学生看书写字、观察实验、合作交流、讨论倾听、思考回顾、复习作业等方面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合作者的任务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在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活动中,应该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在参与的过程中灵活组织、适时调控课堂教学。具体任务是:

1. 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2. 了解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参与度以及过程、方法和结果,与学生一起感受成功与困难。

3. 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学生的过程和成果,分享他们智慧的火花和独到的见解,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增强自己的教育热情和教学激情。

4. 教师在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出现自己预设之外的问题时,应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适时指导启发他们去解决。

5. 引导学生的价值观。

学生是正在发展中的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人,有些时候他们对事物价值的认识和看法不一定正确,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和矫正。例如,在教学活动中同学之间相互进行学习评价时,会出现有的学生只会对他人的成绩和长处过分夸大,而有的学生又光挑别人的毛病。此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评价他人要真诚,充分肯定成绩和长处,善意地指出问题和不足,恰当提出改进建议。

新课程对数学教学赋予了新的内涵,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提出了新的、更多的任务。总之,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努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引导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主动获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上一篇:外资激励措施下一篇: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