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规划

2024-05-26

构建规划(精选十篇)

构建规划 篇1

一、“科学规划人生”的开展

利用“研究性学习”的动员会向学生介绍如何开展研学课题, 如何利用调查、访谈、查阅资料等方法研究。确立第一个课题是人生规划, 向学生讲述人生规划的意义、重要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

(一) 正确认识、了解、剖析自己

“剖析”是认识自我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爱好、特长和主客观条件。只有认识你自己, 才能成就你自己。有的喜欢热闹, 有的学生则喜欢独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劣势, 人只有从事与之相适应的职业, 才能最有效的发挥所长, 做到事半功倍;而从事其他职业可能生活、生存没有问题, 但是很难达到事业的巅峰, 往往事倍功半。所以学生在确定职业目标前, 首先要认识自己、剖析自己。认识自我包括我喜欢什么, 适合干什么, 我的潜能在哪里, 我的优势与劣势。职业梦想和社会的需求是否一致?只有将这些要素与特定的职业目标实现有机匹配, 才做到了“认识自我”。也只有把个人兴趣爱好及个人才智优势与社会、家庭所提供的发展机会有机结合, 才能实现人生的成功定位。建议先采用自我反思的方式进行自我分析;在自我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采用他评法, 就是通过父母、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的沟通, 了解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与期望;其次, 利用职业测评软件对自己进行测评。最好几种方法共同使用。

(二) 走向社会了解职业

1. 查询资料。

在职业调查过程中, 通过互联网和图书馆查阅资料, 是学生获得许多信息的重要手段。通过查资料可以了解不同的职业特点, 不同职业对人才的要求, 还可以了解职业偶像。可以了解偶像或榜样的地位、主要功绩、成功历程、个人背景等, 尤其要关注他曾经遇到的失败及克服失败的过程, 他突出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等等。如果榜样或偶像是当代人, 可以写信或直接联系访谈。

2. 职场调研。

评价一个人成功的客观标准是得到社会的认可, 个人成功总是与社会的发展的息息相关。利用寒、暑假的机会到到职业介绍所进行调研, 了解社会的需求。通过调研学生会发现有许多新型职业, 如商务策划师、职业指导师、景观设计师、照明设计师等, 这些职业都有广阔的社会需求, 这些职业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如果能够把握职业的社会需求, 那么在职业目标获得成功的概率就要大一些。通过调研, 学生会发现无论什么单位, 对人的要求除了专业知识外, 与人合作的能力、组织管理、协调能力等也很重要。

3. 走访大学。

在大学里, 学生通过与师兄师姐的访谈, 了解不同专业对人素质的要求, 看到师兄师姐的工作和学习状态, 学生也切身体验到不同专业对人素质的要求, 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会少一些浮躁, 多一些沉稳。

4. 寻求专家的智慧。

专家可以是老师、老师或父母的朋友、亲友、校友、学长, 甚至自己理想的职业权威。通过对专家访谈, 聆听专家指引, 汲取专家智慧往往能够使学生的人生设计少走些许多弯路, 甚至避开种种误区和陷阱。通过专家引领、专业人士号脉, 学生可明确理想的职业目标是否和现实的职业目标一致, 是坚持理想的职业目标还是确立新的职业目标。

(三) 确立职业目标

通过自我剖析认识自己, 通过职场调研初步了解社会, 大学访谈得到师兄师姐的指点, 借助于专家的智慧引领结合资料调研, 学生应该能初步确立自己的职业目标并着手绘制人生规划的蓝图:包括人生目标, 以及为实现人生目标确定的发展战略, 制定长期目标、中期目标与短期目标。有了目标, 高中会学习更努力, 能不断从心理、身体、知识和能力上不停地完善自己, 三年后能胸有成竹地上一所心仪的大学, 学一个能够发挥特长的专业。目标确定后, 最重要的是要铭刻在心中, 落实在行动上。行动就是自我约束和自觉实施生涯规划的过程。如果这种行动能养成10乃至30年的职业行为习惯, 那么, 由学生自己亲手设计、建造的人生职业生涯大厦不辉煌都将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四) 根据职业目标, 科学选课

高中新课标要求学生选择必修课116学分, 选修课必须获得28学分方可毕业[1]。在新课标的指引下, 每个学校的选修课都很丰富, 不仅有中学老师开设的选修课, 还有大学老师的选修课, 这些更注重广泛的涉猎面, 使学生具有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的基础上, 可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使每个学生有独立于他人的课程设计, 使高中的学习成为大学填报志愿的基础, 学校校本选修课的选择可能就是未来职业的选择。

(五) 及时反馈与修正

要使人生规划行之有效, 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发展和环境的发展变化不断对自己的规划进行修正, 及时调整奋斗目标及实施措施, 靠科学的选择和不懈的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二、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提供空间

有的学生喜欢探究, 给他提供到科研院所学习实践的机会, 通过这样的实践, 许多同学明确了自己高考所报的专业, 明确了未来职业方向。有的爱好计算机, 鼓励他建网站, 建工作室, 有的同学通过钻研有自己的发明软件。有的同学英语学习成绩好, 致力于外语的教学。可以为他联系社区, 到社区为居民教英语。“科学规划人生”以研究课题的形式开展, 有的学生开题时是一种职业目标, 在结题又变为了另外一种职业目标。这些变化是可以理解的, 我们不应对学生提出任何指责和批评。无论如何孩子们得到了锻炼, 对自己的人生有了初步的考虑, 人生目标明确了, 学习有了源自内心的内动力!

参考文献

品管部构建工作规划 篇2

根据公司现阶段的质量管理和现场了解,我认为公司在品质管理方面要有以下措施和方案供公司领导参考,如有不足的地方请给予批评指正。

品质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公司要建立初步的品质管理流程,让各部门了解和支持品管的工作 具体措施:

1、建立公司检验标准,各工位设计作业指导书,指导员工对本工位的作业指

导书熟悉了解,知道工位的品质标准,员工如果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判定好坏,怎么能控制不良品的产生?

2、建立首检制度,裁线、打端子、组装在量产上线前要对正式量产生产前的

产品做首件确认,对照工程图纸,由作业员、生产班长、品管员确认首件符合工程图纸要求和品质标准后才可以正式量产。

3、建立巡检制度,品管员巡检过程中,发现工位有品质超标或不良异常时进

行核实,如是偶然性的要给予知会带班班长,并对作业工位进行指导提醒,如发现有批量不良要立即通知带班班长予以停线,发出品质异常单。与生产部门一起对机器或作业材料、方法进行检讨,查找不良原因,对已生产的不良品进行隔离,所有异常调查出原因后,除进行质量事故处理外,还需要作出行动改善措施或者方案,落实到操作中去,品管员随时关注改善效果,保证措施的执行性和有效性,严格做到 PDCA(计划 – 实施 – 确认 – 维持与改善)的程序。

4、拟订质量记录及各种统计报表并分析,对不良率较高的项目重点控制,请生产部门给出改善方案,对各部门的不良率设定管理目标。

5、生产部各种改善措施效果确认后的标准化管理形成书面文件和制度,尽量避免再次发生。

6、对员工进行培训,建立员工的品质观念,要求员工做到品质“三不”要求,“不接受不良品、不生产不良品、不流出不良品”全员员工要自觉的的参与品质管理,生产员工不参与品质管理,产品是没有保证的。培训安排在生产闲时进行。

7、对工程图纸或尺寸参数有更改时,要有书面的通知知会到相关部门,保证信息的及时性,避免错误发生。

8、遵守谁生产谁负责的原则,生产部门对不良品的产生负责。对已产生的不

良,如不影响功能性,报公司负责人可视情特采。减少人力返工和材料成本浪费。

9、对有争议的品质问题,可由公司负责人进行判断,决定返工或特采。

10、对外协件的品质控制,鉴于多方面的原因,对外协件的品质如不能满足公司标准,应在上线前进行全检,避免不良品流入生产线装入成品,造成成品不良而返工,浪费工时,降低了生产效率。供应商因产品数量的原因,无法有效的进行全面品质检验,只能对包装,数量等有个初步的确认,可是这些环节都可能导致生产的延误和产品质量的不稳定性,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加强源头控制,即供应商的质量保证控制,通过对供应商体系的审核和质量改善活动的跟踪,来稳定来料的品质。才能提高生产品质和效率。

11、为了保证后续生产规模,使用 生产部自检 +品质部(生产巡检 + 成品抽检 + 出货确认)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当然,检验仅仅只是品质保证的一种手段,实际上不可避免的会造成不良品的流出和成本的提高。所以,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提高生产操作员工的品质意识,强化品质标准观念,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即检验,产品即良品,产品质量“做”的好。

12、为了做到上面这一点,有必要实行看板管理:

a、将不良品作成样板,安置在各工序显眼处 b、将客户投诉的各种不良图片展示出来,张贴在各工序指导生产 c、将客户要求及相应标准作成直观文件,便于操作员查看

13、员工需要掌握的基本质量观念

a.试产确认:材料投入工序检查材料的外观规格。b.人人品管:帮助上工序发现不良,检查上工序作业质量。c.报告异常:发现不良/异常向班组长报告。

d.规范作业:严格按WI(作业指导书)作业,并熟悉WI。e.检查工具:开工前检查使用治具仪器,设备工具是否正常。f.统一行动:任何改变不可私自改变,须经工序主管同意后再做。g.3S行动:材料的合理摆放,操作台面,设备上注意清洁。h.挑出不良:把上工序/本工序的不良品挑出来,作好标记。i.不懂就问:作业方法,作业动作等不懂请教班组,善于改进。

14、现场管理的主要工作事项:

a.按照操作规程或者作业指导书的标准要求作业

b.将以往的经验,教训记录整理,交流,反馈,形成书面文件存档培训 c.杜绝各种白干,瞎干,蛮干的作业行为 d.杜绝各种浪费,(物料浪费、工时浪费)e.对新人的操作指导,培训,沟通 f.各种指令,信息是否能传递到位 g.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h.要经常巡视,目前强调巡检的频度是半小时一次,并要作好记录 i.要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品质意识,下工序就是我的客户

j.现场物料管理要能追溯,所有物料要有进料时间、生产日期、生产人、是否合格等标示 k.现场问题现场即时解决,不要推来推去无人处理,各级管理人员要勇于承担责任,并注意防止再发生。

l.工作环境要勤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

15、检测设备/仪器/工具的管理

a.建立设备管理台帐 b.建立设备领用借用登记表

c.制定设备定期点检计划,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d.必要时根据操作指示制定培训教材,对新进品管员工进行培训

16、建立品管部门的岗位职责,明确品管人员的工作范围

17、建立品质管理作业流程,确定工序的检验判定步骤和部门及处理方式。

18、制定部门工作目标,让每个部门的工作围绕目标而努力,目标应该是可望可及的,不实际的工作目标没有意义。

19、开展5S活动

20、改善提案制度鼓励全员参与,对公司管理及生产运作提出改善建议及改善步骤,由改善提案管理小组进行初级评审,后期考证,如能采用,提供奖励制度

品管部

农村生态水网湿地构建及规划探讨 篇3

关键词 生态水网湿地;构建;规划;农村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5-0-02

1 生态水网湿地的概念及综合价值

生态水网湿地作为一个特殊的湿地系统是平原地区利用现有的河浜口浅滩区域建设生态水网湿地,种植湿地植物净化水质、美化环境,是污水处理实用新技术,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增加绿地面、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等优点。这项技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湿地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环境资源,具备极强的改善环境功能和极高的生态效益。湿地环境的生态效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1 对水质的改善

湿地能够明显改善水质。当水体从湿地中流过时,因为湿地中各类植物的阻挡,流速会大大降低,水流中的各类悬浮物也会受到阻挡,沉积到湿地中。另外,湿地植物表面所附着的大量真菌及单细胞生物对水中的有机物具有转换作用,可以将这些有机物转换为可供植物吸收的养料,从而实现各类元素的循环;湿地植物的根、茎、叶可以吸收和储存水体中的重金属,降低水中病菌和重金属的数量,有效改善水质。

1.2 涵养水源、调节气候

近年来,我国各类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而江河湖畔的湿地能够对水量进行天然调节,有效减缓了旱涝灾害。同时,能够明显改善区域范围内的气候,提高湿地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空气湿度。另外,大量碳元素积存在湿地中,如果对湿地造成破坏,这些碳元素通过二氧化碳的形式释放到空气中,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加剧温室效应。

1.3 为生物多样性提供良好的环境

湿地中包含丰富的水源及多样化的食物,这不仅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基础的生存条件,还为各类生物提供了天然的栖息环境。我国幅员辽阔,湿地分布范围广,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湿地中的已知高等植物种类超过825种,被子植物达到639种,各类鸟类300余种,鱼类也超过1 000种。其中,不乏大量濒危以及具有较大科学价值的动植物种群。

2 我国生态水网湿地现状

我国的湿地面积非常辽阔,超过6 590万hm2,总面积约为全球湿地总面积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2]。中国自从1992年正式签订了《国际湿地公约》以来,包括青海湖的鸟岛、湖南洞庭湖以及香港米浦等共7处湿地被列入到“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中。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湿地造成了极大破坏,不仅湿地面积迅速萎缩,湿地污染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滨滩涂湿地在近40 a的时间中,面积萎缩超过50%。另外,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湿地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破坏,其各类功能不断下降。

3 生态水网湿地构建案例

生态湿地对保证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人们对湿地缺乏全面的了解,导致湿地遭受了严重破坏。面对湿地面积不断萎缩,湿地生态被严重破坏的现状,景观设计师需要以可持续发展作为出发点,以恢复和建设生态湿地为目标,构建有利生态平衡的景观空间。

本案例选用某乡村自然村落的河浜底,周边环境较为杂乱,前后都是村民住宅,生活污水直接引入河众,河水变脏、变臭;河岸较陡,雨水对护岸的冲击较大,雨水夹带各种污染物直接排入河中,河水变黄、变混,对水质的影响较大。因此,考虑在此处建立生态水网湿地,充分利用其地形优势,配置湿生植物,构建生态植物驳岸和人工植物岛。植物根系具有很强的固土和保持水土的能力,设计在岸边种植女贞、菖蒲、鸢尾、梭鱼草等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降低雨水对于驳岸的冲击。浜口填土,前后错落构建植物岛,减缓水流速度,利用基质和植物根系过滤和吸收污染源,达到净化水质的要求。相比传统的污水处理站,生态水网湿地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环境,建设成本、维护成本、管理成本轻,不占用建设指标。同时,大量湿地植物的运用能美化、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加设栈桥、清水平台等景观设施,能使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变成一个游览景点,这是污水处理站不具备的优势。

3.1 科学规划,保护天然湿地,拓展人工湿地

天然湿地的生态功能是确保自然环境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规划过程中,应尽量保护天然湿地,避免因为开发对天然湿地造成破坏;对经济效益较差的农田,可以通过“退田还湖”[3]的方式改建为人工湿地;对符合湿地建设条件的废弃工况用地,可以规划为人工湿地,逐渐恢复期生态功能。人工湿地模拟天然湿地进行建设,与天然湿地具有相同的生态功能。从当前已经建成的各类人工湿地来看,主要用于废水处理,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

3.2 进行科学的湿地建设

在湿地重建过程中,水文功能恢复较快,但是水位的快速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湿地的生态环境。针对已经建成的湿地,需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破坏,减少各类垃圾的倾倒,确保湿地环境的稳定发展,进一步加快湿地生态功能的恢复。

针对湿地植物品种的选择,应优先选择乡土物种,乡土物种能够在不良的土壤和其它条件下,依靠较强的抗性来保持正常生长,具有更高的成活率,且维护费用较低。同时,还能更好地体现出地方生态特色。

3.3 提高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

提高人们的水资源保护意识对推动生态水网湿地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可以通过宣传的方式,向人们宣传水资源保护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生动的例子,实现生态教育,使人们能够了解水资源生态环境带来的好处,将自身的生活环境融入到水资源生态环境中,自觉提高保护意识,推动生态水网湿地的建设和发展。

4 结语

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是确保自然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景观设计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湿地的重要价值在设计规划工作中尽量保护自然湿地,增加人工湿地规划内容。同时,结合生态湿地建设规划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寻合适的生态水网湿地构建途径,进一步改善湿地生态系统,逐渐缓解并彻底解决湿地被大面积破坏的问题,全面发挥生态水网湿地的综合环境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军花,项久华,丘汉明,等.“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总体构架设计[J].城市道桥与防洪,2008(10):24-27,14.

[2]胡新锁.邯郸市生态水网河渠湖泊水面生态效益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5(3):19-21,28.

[3]李东风.对邯郸市生态水网构建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3(19):94-95.

构建规划 篇4

户外广告是一种极具视觉张力、意识渗透力的艺术, 已经成为当代城市文化、城市艺术以及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彰显城市个性与特色的重要窗口。时至今日, 户外广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强大的经济力量, 在本能的利益驱动下, 户外广告膨胀式的发展对城市风貌的破坏问题越来越突出, 户外广告数量过多、尺度过大、设置无序、与周边环境不相协调的现象十分普遍。

户外广告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与其他建筑、道路、绿化等城市系统相生共荣、可持续发展。这一课题的解决, 不仅仅是一个行业性命题, 更是体现政府公信力、提升城市品位、繁荣广告市场乃至文化事业的城市问题, 对于城市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户外广告设置规划虽然历时多年, 但仍然以属于新兴的规划类型, 并不在法定规划范畴之内, 无论在规划还是在管理上都缺乏成熟的技术规范和管理办法。我们通过借鉴国内外户外广告规划与管理的经验, 结合近几年的项目实践, 基于城市规划体系的分析研究, 试图构建一套与城市规划体系相耦合的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体系, 以城市规划体系支撑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体系, 指引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同步发展、动态联结, 达到户外广告与城市建筑、道路、绿化等城市系统相生共荣、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 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体系

2.1 规划体系构建

技术路线图见图1, 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体系与城市规划体系关系图见图2。

2.2 引导控制体系

2.2.1 控制通则

控制通则对应于城市规划法规体系中的标准规范。

控制通则旨在对一些基本概念和重复性事务进行统一规定, 提出户外广告设置一般规定和基本要求作为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与管理的准则和依据。

2.2.2 区域形象引导

区域形象对应于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的城市总体规划层面。

区域形象是指某区域内部与外部公众对该区域综合实力、活力和发展前景的情感和认知。区域形象引导可通过研究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关于城市发展目标、城市职能、城市性质以及空间结构规划, 得出区域形象定位, 对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进行宏观引导。

2.2.3 控制体系

通过研究分析我们总结出户外广告设置的影响因素:城市功能、场所氛围、商业发展、综合交通、人流聚集、视线影响与安全影响, 这些因素均是城市规划各个层面中的核心内容。因此, 我们在以往普遍采用的点—线—面控制模式基础上, 进一步深化与细化, 与城市规划体系进行充分耦合, 以构建一套与城市规划动态联结的新的控制体系。

1) 分区控制。依据城市功能和风貌特点, 我们将城市建设用地进行重新整合分类, 划分了三大类、十二小类控制分区, 并制定相应的设置框架予以控制。a.三大类控制分区。展示区。可充分的发挥户外广告在营造商业氛围、展现城市形象方面的积极作用, 鼓励广告设施的多样性和设计创意。禁设区。风貌特性与户外广告存在明显矛盾的区域, 进行严格控制, 以免对建筑立面和场所氛围造成破坏 (单位标识性广告除外) 。控制区。景观上要求有序、协调, 户外广告在尺度、色彩、样式、风格及照明上需适度控制。b.十二小类控制分区见表1。c.大类、小类控制分区间的关系见表2。

2) 界面控制。界面是线性的户外广告载体, 包括城市道路沿街立面以及面向城市广场、公园、湖泊、河流、海洋的建筑立面。界面是控制分区外边缘、两两结合的线性空间, 户外广告的设置需满足分区控制的要求。依据城市功能和风貌特点, 共划分了4种控制界面, 分别是:a.提升广告档次的界面。重点户外广告展示界面, 不仅要反映自身风貌特点, 还肩负展现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名片级灯光夜景的重任, 应引进科技含量高的、有动态照明的广告, 打造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b.一般控制界面。一般户外广告展示界面, 应限制广告的密度和夜间照明的亮度, 禁止大型户外广告以及动态光源和声源广告, 以免对破坏控制分区内安静的氛围。c.风貌协调界面。应作为控制分区与自然风貌或历史风貌对话的窗口, 形成良好的联结, 风格应或自然或古朴。d.禁止设置界面。因城市功能和风貌特点, 不宜设置任何形式的商业户外广告 (单位标识性广告除外) 。基于控制分区的界面控制表见表3。

3) 节点控制。节点往往是分区、界面的交汇点, 包括道路交叉口、公园、广场等人流聚集的点状场所, 作为城市空间元素的结构结点, 其功能和形态, 具有极强的个性和可识别性。在节点控制中引入城市设计手法, 综合考虑并调动环境要素, 通过户外广告对建筑、道路、绿化关系的处理, 因势利导, 营造独具特色的场所空间。节点控制更应注重场所营造, 因此, 我们将节点控制和城市设计衔接起来。

2.2.4 技术细则

为了方便管理者使用和公众的解读, 提出了技术细则, 将各种户外广告类型和分区、界面、节点控制体系结合起来, 对每一种户外广告类型在不同分区、界面、节点设置要求予以规定, 包括尺度、色彩、样式、风格及照明等控制内容, 形式直观易懂。技术细则对应于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层面, 具有指导规划实施管理的意义。

2.3 实施管理体系

2.3.1 管理部门

明确主管部门与协调部门, 明确横向相关部门之间、纵向层级部门之间的权责, 避免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2.3.2 管理机制

明确各部门在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管理中的职责, 如经营资质审核和户外广告内容登记、核准、验收、维护、拆除、监督以及综合协调等具体职责。

优化管理程序, 提高办事效率。对不同形式的户外广告可实行不同的管理程序, 如对于常规的店招广告可实行登记备案管理, 在起到约束管理作用的同时又可便民服务。

2.3.3 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应贯穿于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实施的全过程, 是实施管理工作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也是保证户外广告设置主管部门正确执法和正常运转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从行政部门、立法机构、社会三个方面加强对户外广告设置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3 结语

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专项规划, 基于城市规划体系构建一套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体系, 旨在为管理部门实施管理提供依据, 指引户外广告设置健康发展。然而, 户外广告又是一种极富个性的艺术形式, 又怎能被束缚于技术规定的樊篱之中。这就要我们调和这两者之间的矛盾, 以从城市空间风貌出发, 在满足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整体品质要求下, 鼓励各式户外广告百花齐放, 为提升城市视觉环境品质和空间的可识别性起到积极作用。

摘要:结合项目实践经验, 基于城市规划体系的研究分析, 试图构建一套与城市规划体系相耦合的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体系, 以城市规划体系支撑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体系, 指引户外广告设置规划与城市的规划建设同步发展、动态联结, 达到户外广告与城市建筑、道路、绿化等城市系统相生共荣、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户外广告,城市规划体系,支撑,耦合

参考文献

[1]郑纲.户外广告规划中的分布控制体系初探[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0.

[2]陈飞.户外广告规划编制方法初探[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2.

[3]裘东明.户外广告规划应引入城市设计并重视对“场所营造”的作用[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2.

[4]黄渊.城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方法体系[J].规划师, 2006 (10) :53-54.

规划信息化基础框架的构建方法 篇5

当前,我国各城市的规划信息化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促进了城市的科学规划和科学管理,但是大部分城市的信息化建设存在重复建设、系统之间数据不一致、数据更新维护困难、信息共享难度大等问题.本文结合城市规划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规划信息化基础框架的`构建方法,提出解决这些难题的思路,以期达到减少重复建设的目的.

作 者:吴俐民 沈慧 Wu LiMin Shen Hui 作者单位:吴俐民,Wu LiMin(昆明市规划编制与信息中心,云南,昆明,650011)

沈慧,Shen Hui(云南省电子工作研究所,云南,昆明,650031)

中心城区智能配电网规划目标的构建 篇6

关键词:中心城区;配电网;规划

中图分类号:TM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6-0089-02

智能配电网代表着配电网的发展趋势,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满足用户需求,和客户进行信息和业务方面的互相沟通。中心城区的配电负担很重,利用智能化技术对配电网进行改建意义重大。

1 中心城区智能配电网规划

1.1 自动化系统的构建和改造

现在该区部分地方以试验性的方式创建配网调控一体化,同时编制出与之相匹配的制度。对配电主站开展分析,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

对于配电子站而言,根据规划的内容,建设起8座通信汇集型子站,分别安排在该区之内的必要的位置,对所有采集终端的数据包进行统计,集中在一起发送给主站,让整个配电自动化系统的信息转送能力得到凸显。配电子站会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将其转换集中在一体,进而减少骨干网的通信节点,增强骨干网的通信速率。硬件平台要使用嵌入式设计计算机,应用固态硬盘,操作系统使用嵌入式linux。

对于配电终端而言,使用网络型终端,对于有充足经济条件的环网单元和配电室,根据每座的需求另外安置一套站所终端,同时安置DTU465套。一套DUT遥控模件的遥控输出不能少于4路,同时预留扩展到8路的空间。遥测模件交流选用4路,预留升级到16路的空间。

对于遥控模件而言,选择的信号输入不能低于8路,保证日后可以升级到64路。配电室的DTU要使用落地式进行安置,使用站内照明电源。环网单元DTU电源的选择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可以使用PT柜,也可以使用附近公变低压线路外接电源。在杆上电源开关方面,每一台上,都要另外添加1套馈线终端,安装件数一共要有FTU15套,每套FTU要有1路、2路、4遥信。

对于箱式变电站而言,每台要安置1套配变终端,一共安置TTU50套,每套都要具备相应的2路测遥。全部的开关柜都要安置故障指示设备,安装故障指示设备共200套,使用线路故障指示信号。改造完毕之后,安置DTU的有关环网单元等部位,可进行“三摇”,箱式变电站等部分则能进行“二摇”,没有安置DTU的相应开关则能实现“一摇”。

1.2 减轻停电影响方式

在非智能配网的情况下,为了减少停电时间,缩小停电范围,首先要制定出可靠的管理办法和考核方式,使有关的部门对本职工作有清晰的认知,让其能在工作票、验收、送点等环节实现有效的连接,让停电时间缩短在最小限度之内,也让停电的波及范围达到最小。不断弥补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存在的缺陷,创建起涵盖客户服务中心、调度和抢修班组快速配合反应机制,改进故障报修流程,对备品、备件库的管理力度要增强,对前往现场、故障定位、故障修复等各类的节点监测,增加复电效率,缩短停电时间、减少停电范围。这样才能在非智能的环境之下将停电造成的影响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将产生的经济损失降低在最低限度之内。

在智能配电网的情况下,能让大量分布式电源实现灵活接入,是发展智能配电网的重要特点。分布式电源以及储能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微网技术。微网在智能电网中发挥重要作用,能让内部电源与负荷实现一体化运行,在主电网的协调配合之下,能平滑介入主网络,也能独立运行,让用户的供电稳定、安全,停电情况得到控制。

为了达到智能控制停电时间和范围的目的,可以在电力无线专网通信的基础之上,开展自愈馈线自动化的安排,使用等式类型的通信网络,线路之上的FTU终端之间实现彼此通信,搜集相邻开关出现故障的信息和数据,自动化判断是否采取措施,一般能应对架空线路、辐射型线路和光纤网络不能覆盖的区域,实现故障的快速自愈,FTU之间会实现自身状态信息的自动化交换,在一般的逻辑算法的辅助之下,就能对故障的类型进行判定,能实现故障的自愈。这种方式能让停电故障得到非常快速的解决,控制的逻辑算法简单,而且具备可靠的特点,能进行后备保护,能自动改善停电状况,让停电时间缩短,停电的波及范围也被控制在最小限度之内。也可安置通信汇集型子站,安置在城市中心,具体的子站数量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配电子站要在通信设备的支持下和DTU、FTU、TTU等部分连接在一起,对各个终端的数据包进行打包压缩之后自动发送到自动化主站之中,实现对故障信息的判定。还可在出线开关上安装故障指示仪,能对线路之中的出现的故障信号进行自动收集。

2 构建和改进之后效益分析

2.1 经济效益

在当前的运行方式之下,10 kV线路上任何位置出现故障都会导致全线停电,根据故障定位和隔离等功能,可以将故障控制在最低的范围之内。

根据该区的网络配置,电量的损耗降低会超过5/6,2014年该区由于故障和意外事故导致的停电在3.8万kW·h,可以测算减少的电量损失就达到3.2万kW·h。以往人工倒闸的方式耗费时间较长,每年由于停送操作造成的停电大约在19万kW·h,使用远程遥控之后,平均倒闸时间从34 min降低到4 min,节能的电量为19×30/34=16.8万kW·h。原本的网架供电受到比较明显的限制,原本每天损失的电量在1.2万kW·h。进行网架改造之后,网架的能力得到提升,负荷预测与相应的转供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新增的供电量在11.4 kW·h。

对以上三种情况进行分析之后,一年一共可以节省的电量达到31.4万kW·h,根据当地电费0.61元/kW·h计算,每年可以节省19.154万元。对网架和设备改进之后,结合国内外这个方面的经验,一年节省资金在396万元左右。改进后线损降低,使用智能监测设备,有效阻止窃电行为,预估该区线损会从原本的2.98%降低到2.41%,线损率降低0.57%,上一年销售电量在12.8亿kW·h左右,线损降低729.6万kW·h,根据电费0.61元/kW·h计算,445.056万元。

2.2 社会效益

以往的配电质量不佳对银行等类型的客户造成的损失造成的损失程度有所不同,大致从千元到百万元左右。对于生产设备而言,造成的损失更加大。比如,电压忽然降低到一个限度就会造成工业生产厂家断电几分钟,进行改造之后,能提升供电的可靠性,防范商户受到损失。停电次数少了之后,供电服务提升之后,用户就会对供电部门的满意度提升,让电力单位的形象得到增强,也会吸引更多的客户。输电过程存在的损耗需要依靠更多的发电进行弥补。供电质量提升之后,二氧化碳等物的排放量得到控制,分布式电源的控制方式比较灵活。

3 结 语

电力资源依旧对国民经济发展很重要,配电服务的质量也会对电力事业的发展产生影响。中心城区的人口密集,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与别处不同,需要以新的理念和技术对配单网进行改造,缓解日益增强的配电服务质量需求和传统配电网能力不足的矛盾。此类电网的创建之后能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时解决当前配电网存在问题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 张峰,张建华.城市高可靠性示范区智能配电网规划与建设研究[J].创 新科技,2013,(9).

构建规划 篇7

《城乡规划法》提出“城乡规划要在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充分发挥先导和统筹作用, 有效调控和引导城乡发展建设,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把城乡统筹发展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镇、乡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 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从内涵看, 划定规划区的目的在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 即城乡空间发展一体化规划、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和城乡规划一体化六个方面[1]。《城乡规划法》将划定城市规划区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之一, 强调了规划区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 城市规划区作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与有关部门职能分工的重要依据之一”, 其本质上是一个法律特别授权区, 立法机关通过《城乡规划法》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授权, 允许其在该地域范围内行使城乡规划管理的行政权, 允许其对于内部的建设活动是否符合《城乡规划法》、是否符合城乡规划进行管辖[2]。由此看出, 规划区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层次, 需有相应的规划内容和深度的要求, 才能加强空间管制, 明确城乡建设布局, 落实城乡统筹。

而被纳入规划区范围的广大乡村地区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 其发展变化迅速, 问题与矛盾突出, 也是最需要实施规划控制引导的地区。从《城市规划法》转变到《城乡规划法》, 我国在城、乡两类空间形成了各自的规划体系。如城市已形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的空间规划体系;对于一般的乡村, 也有“镇 (乡) 规划—村庄规划或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的空间规划体系。但规划区内的乡村 (不包括城中村) 由于其在空间类型上具有城、乡双重属性, 既不同于城市也不同于一般的偏远乡村, 基本不能适用目前的城乡规划体系。对于城市规划区内的乡村地区, 尽管《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明确提出“制定空间管制措施、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确定村镇发展与控制措施、统筹各类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农业用地、生态用地和其他用地) ”等要求, 但事实上, 由于存在管理交叉性和治理双轨化等特点, 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规划无论是在编制体系、编制类型的选择还是编制主体都存在诸多问题。在不少城市总体规划图上将实际已存在的村庄用地当作一片空白而被划为非建设用地, 但事实上这些乡村地区与城市发展是同步的, 乡村居民点早已融入城市建成区, 这种对村庄视而不见的城市中心工作方式, 不仅反映了一部分规划师远没有确立城乡统筹的理念, 也反映了现行管理体制上城乡分治、互不往来的模式, 因而, 事实上成为城乡结合部管理混乱的一个重要制度原因[3]。依法管理的前提是科学规划, 当前规划区的规划缺陷与其法律授权的高度不相符, 对城市规划区及其乡村规划控制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十分必要, 因此, 本文尝试在规划控制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以期进一步促进规划编制的完善。

2 当前规划区内村庄规划的尴尬

2.1 选择上位规划的尴尬

划定城市规划区虽是《城乡规划法》的强制性内容, 但《城乡规划法》并没有对规划区的规划编制做出具体要求。但由于各地对城市规划区划定范围大小不一, 规划区与中心城区、市域的关系存在以下几种情形 (见表1) [4]。

第一种情形 (即规划区=中心城区<市域) , 由于中心城区是法定的空间规划类型, 则按照城市规划类型, 将是“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的编制体系, 则将对规划区进行控规全覆盖, 那么规划区内村庄规划的上位规划应是控制性详细规划, 但延续以往总体规划编制中以城市为本位的意识惯性, 现行控规的控制内容和指标体系的设定基本是按城市发展的需求考虑的, 基本不考虑乡村发展诉求, 无法解决乡村建设发展问题, 规划中也很少涉及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内容, 导致城市规划与乡村建设脱节。其结果是既有村庄的规划建设往往是就村论村, 孤立规划和建设, 难以与上位规划衔接。

第二种情形 (即中心城区<规划区<市域) , 由于《城乡规划法》并没有要求对规划区作为一个独立的空间规划层次进行单独规划编制, 对规划区仅提出划定四区的空间管制要求 (即已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禁建区) , 此外没有对空间管制内容进一步细化。偌大的规划区范围内仅有“四区”的划定难以指导下一层级的规划, 这四种空间管制类型都有可能包含已建成的村庄, 具体如何对其进行规划控制难以把握, 造成规划区内的村庄规划缺失上位规划的指导。由于该类村庄在地域空间上既属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同时又隶属市辖县域或镇域行政范围的情况, 则同一村庄在上位规划的选择上还有另一种情况, 即县域 (镇域) 城镇体系规划— (村庄布点规划) —村庄规划, 问题是:在县域和镇 (乡) 域城镇体系规划中虽有涉及乡村规划, 但其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只是城镇等级职能结构的规划, 而村庄布点规划也只是村庄的点位规划, 两者在深度上都难以作为乡村规划的直接依据 (见图1) 。

第三种情形 (即规划区=市域) , 这种情形仅适用于少数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发达城市, 如上海、广州、厦门等地。需要增加市域规划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由于市域空间尺度较大, 一般需进一步划分单元控制, 目前尚无统一标准, 各市对单元控制的内容和深度也因地而异。

综合以上三种情形, 都存在规划区内的村庄在空间规划层次的模糊不清, 造成其事实上缺失上位规划的指导, 难以落实城乡规划一体化和城乡空间发展一体化的要求, 这也与规划区被赋予的法律地位不对等。

2.2 选择规划类型的尴尬

若按当前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规划区内的村庄规划在规划类型上有两种选择:一种是按城乡规划体系中的村庄规划类型, 另一种是按城市详细规划类型。但事实上, 对于规划区内的村庄这两者都可能不适用, 因为此类村庄虽在外观上具有乡村的物质特性, 但实质生活内容上已经具备城市的生活特征, 或者在外观上已具备城市的部分特征, 但在社会组织上仍属于村集体组织。若按村庄发展目标来选择规划类型, 基本属于环境改善型或保护型村庄规划, 若按城市详细规划的类型, 需要落实上位城市规划的内容, 即按城市的规划类型发展为城市建设用地而不是乡村用地[5]。非此即彼, 但对于规划区的村庄发展目标而言, 却不一定是这两种选择。因为此类村庄未来转型发展将面临多种选择, 或迁移、或保留、或重建……因此, 其未来发展定位的目标不同, 规划类型应当也不同。所以不能简单地参照城市规划标准或村庄规划标准。

2.3 管理主体的尴尬

规划区内村庄规划除了技术层面的缺陷, 还有政策层面的缺陷:首先, 《城乡规划法》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 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 必须遵守本法”。但同时《城乡规划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在城乡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以外作出规划许可”, 如此, 规划区控规全覆盖将会责权空间不对应。“城市规划区”范围未与城市政府事权范围有效衔接, 造成管理“越位”, 这种情形下对规划区内的村庄建设又将如何控制?其次, 规划区叠置和多个管理部门的存在也是规划区的村庄建设管理混乱的重要原因。《城乡规划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乡规划、村庄规划, 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审批”, 而对于规划区的村庄, 其规划编制主体有城市、乡、镇三个层级政府。同时, 由于二元土地结构的存在, 属于集体土地的村庄受土地利用规划的限制实则多于城乡规划, 致使乡村部分项目虽取得土地使用证, 但由于不能同时符合土规和城规要求, 导致项目无法实施或只能违法实施。此外, 对规划区的空间管制编制成果缺乏专门的评审机构进行评价 (但当规划区范围跨越城市行政区范围时尤为必要) , 缺乏管制区划的可行性论证, 导致规划区的控制内容难以用立法形式形成刚性控制。

3 地方实践的经验借鉴

针对城乡结合部乡村在规划编制上存在的问题, 厦门、广州和上海等城市已在此类乡村规划编制体系上进行了尝试。

厦门:将农村规划分为“建设分区布局—村庄总体布局—村庄建设详细规划”三个层次。在建设分区布局层面将空间划定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其中, 禁建区为近期需整体拆迁安置的村庄;限建区为保留村庄, 不允许新建, 但允许危房改造;适建区为允许宅基地安置的村庄。村庄建设分区布局明确各个村的发展导向, 需拆迁的明确安置房和发展用地区位, 须保留的村庄则按照政策标准核算村庄人口和用地规模, 明确发展用地布局[6]。

广州:村庄规划编制采用“分区引导—分类指引—村庄规划”三个层次。相比厦门, 广州的分区引导中以行政村为单位, 对广州市五区两县级市进行具体空间分区划分, 建立“城镇建成区、城镇增长区、乡村发展区、生态敏感区”的政策分区[7]。在分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村庄分类指引, 构建以村庄为单位的空间政策体系。

上海:村庄规划编制的体系为“郊野单元—村域规划—农村居住点规划—近期建设规划”;郊野单元规划是根据所在镇 (街道、乡) 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对集中建设区外郊野地区的用地规模和结构布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它是集建区外的村庄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规划编制和土地管理工作的上位规划依据[8], 是将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多规合一来推动上海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次重要探索。

从以上三个城市实践探索的比较, 三者都将村庄规划编制体系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 基本形成全覆盖的空间规划体系 (见表2) 。其中, 宏观层次的规划内容综合性较强, 属于空间用途管制, 主要衔接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部门规划;中观层次的规划属于村庄总体规划 (村域规划) , 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上一层次的规划内容;微观层次的规划为村庄建设规划, 属于详细性规划。其优点是弥补城乡规划层次的缺陷, 填补城乡空间规划的空白, 真正实现城乡统筹规划。借鉴以上三个发达地区的村庄规划编制体系构成, 建议对规划区构建空间全覆盖、系统性、协调性、层次性的规划体系, 才能指导规划区内具体的开发建设行为, 使规划区内的村庄规划建设有据可依。

4 对策及建议

4.1 构建“单元控制—分类指引—村庄规划”的空间规划体系

首先, 需对规划区实现规划全覆盖, 以有效衔接城乡总体规划和其他部门规划, 如环保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农业规划等, 属于综合性较强的规划类型。规划全覆盖后再按行政边界、自然地貌界限等要素将规划区划分为若干个控制单元, 在控制单元内进一步细分土地用途, 实现对上层次的内容延伸和明确细化, 构建“单元控制—分类指引—村庄规划”的空间规划体系。在空间区划上, 建议将规划区的控制单元划分为8种主要类型, 兼顾城乡发展需求, 引导各类分区的未来发展目标, 以进一步指导城乡发展在空间格局上的安排部署。单元控制类型下应再细分为若干土地用途类型进行管制, 各市可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制定细化标准 (见表3) 。在单元控制中“乡村建设区”这一用途控制基础上, 再按住建部颁布的《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建村﹝2014﹞98号) 进一步细化用途, 将乡村建设区分为3大类、10中类、15小类 (详见《村庄规划用地分类指南》) 。如此实现对规划区内村庄规划的无缝衔接。

4.2 分类指引——构建以村庄为单位的发展指引体系

在单元控制的基础上, 对乡村发展区进一步识别类型, 构建以村庄为单位的空间政策体系, 对村庄实施分类指引。针对不同类型提出村庄的人口、产业、空间、规划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指引, 形成空间分区分类与政策的对应关系, 指导村庄地区的发展与规划管理, 从而构建以村庄为单元的空间政策体系[7]。最后, 对不同类型的村庄, 采用不同的编制标准, 如城镇建成区内的村庄, 需按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程序管理;城镇增长区内的村庄, 划定发展范围, 按照控规编制要求, 做好城市土地贮备及村庄转型工作;乡村发展区内的村庄, 做好耕地保护、生态保育等工作, 适度发展乡村旅游。

鉴于各地发展阶段和资源条件不同, 在乡村类型的划分上可酌情分类, 因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村庄, 面临的发展问题不同, 城乡结合部乡村问题复杂多样, 统一的发展要求不能解决多样化的乡村发展诉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乡村的未来发展问题, 应侧重村庄发展目标的引导, 根据村庄的发展目标选择规划类型, 因为发展目标不同, 规划编制的类型和内容明显也不同。

4.3 明确分级编制主体

在乡村规划编制体系中, 由于三个层级的规划涉及的产权不同, 其利益主体不同, 因此对规划区村庄规划编制的主体、程序也应进行区分。借鉴厦门的做法, 将村庄建设分区布局编制以整个城市发展高度界定村庄发展政策导向, 规划编制由区政府组织, 成果报市规划局审批。村庄总体布局涉及分区用地布局的衔接, 由镇街组织编制, 区规划局审批。村庄建设详细规划主要是村集体内部村民之间的利益协调, 规划编制由村委会组织。这样, 明确分级编制主体, 事权分明。这也符合《城乡规划法》确定的城乡规划体系的特点, 即“一级政府、一级规划、一级事权, 下位规划不能违反上位规划”原则。

5 结语

城乡规划一体化和城乡空间发展一体化是实现城乡统筹的基础, 全覆盖、系统性、协调性和层次性的规划体系是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的保障。本研究针对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这一特殊区域的规划类型, 以期填补城市规划和一般乡村规划之间的空白, 理顺规划区内乡村规划的编制层次, 明确规划区内村庄规划的纵向衔接, 改变城乡结合部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混乱, 更好地统筹城乡发展。

摘要:文章分析了规划区村庄规划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指出目前此类村庄在规划编制上存在的问题, 认为空间规划体系的混乱是问题关键。通过比较分析国内三个城市的相关经验, 研究针对规划区村庄规划构建了“单元控制—分类指引—村庄规划”三个层级结构的规划编制体系。

关键词:城乡统筹,城市规划区,村庄规划

参考文献

[1]四川大学成都科学发展研究院, 中共成都市委统筹城乡工作委员会.成都统筹城乡发展年度报告 (2009)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

[2]吕维娟.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异同点初探[J].城市规划, 1998 (1) :34-36.

[3]石楠.论城乡规划管理行政权力的责任空间范畴[J].城市规划, 2008 (2) :9-15.

[4]邓春凤, 冀晶娟, 田银生.城市规划区规划控制问题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 2015 (4) :34-38.

[5]周游, 周剑云.城市规划区内的乡村规划编制实践——以广州市南沙区芦湾村规划为例[J].城市规划, 2015 (8) :92-100.

[6]何子张, 洪国城, 李小宁.厦门农村规划编制与政策体系建构探索[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新常态:传承与变革——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14乡村规划)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5:11.

[7]石爱华, 赵迎雪.广州市村庄地区发展战略与实施行动规划[J].城市规划通讯, 2014 (12) :15-16.

科学城市规划构建安居之城 篇8

进入2014年夏季, "城市看海"的状况陆续上演, 受猛烈"端午洪水"的影响, 湖南凤凰古城出现内涝;6月2日, 衡阳持续强降雨致城市内涝......在调侃学校水漫金山, 小汽车变成潜水艇, 地下停车场变成游泳池的同时, 人们也深深地对内涝绐生命财产安全所带来的威胁, 沉重地发出一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叹息。

我们不能否认, 极端暴雨灾害确实非"人力"所能全面掌控, 但这不能成为回避问题的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调査显示, 2008—2010年全国62%的城市发生过市区内涝, 发生3次以上内涝的城市有137个;2011年, 对全国351个城市调研的结果表明, 超六成的城市曾发生过内涝。

我们确实需要思考一下城市规划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 为什么一些欧美国家几百年前的地下排水管网至今还在有效使用中?为什么我国古代的一些城镇在雨季也能够保证排水性能良好?在城市光鲜的外表之下, 城市的"里子工程"确实需要我们重视。

从梁园规划谈城市芯片的构建 篇9

1 “他山之石”

1.1 有机更新理论

二战后,西方旧城更新实践采取清除贫民窟—邻里重建—社区更新,最初是为解决战争带来的紧迫住房问题,各国开展以大规模改造为主要特征的城市更新,实质是把城市看作一个静止的事物,导致贫民窟的蔓延,加剧了西方城市中心区严重衰败现象。

基于对中西方城市发展历史和城市规划理论的充分研究,结合中国现实情况,吴良镛先生提出了中国旧城改造的方法“有机更新”,他主张“按照城市内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与发展”。

因此,透过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并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之和,即能促进旧城的整体环境得到改善,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

1.2 “保护即是为了利用,没有不为利用的保护”

古建筑和历史地区越来越需要体现出在经济上的自我生存能力,否则在城市更新中将会被忽略。这种“经济生存能力”有利于对历史建筑和地区进行适当的再利用,并有利于促进现代化进程与建筑和地区遗产保护达成妥协。在决定什么建筑应该保留以及保留的目的时,经常存在着分歧。现有的城市规划在解决人口的不断增长、房屋短缺、道路车辆增加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需求的同时,已经顾及到保存一些独特的具有纪念意义的文物建筑,而古老的邻里却遭到毁坏,传统的生活方式遭到遗弃。

关于历史城镇及城市地区保护的《ICOMOS宪章》认为,当历史地区必须开发建设新建筑或改变现存建筑时,应该尊重现有的空间布局,尤其是规模和地块尺度,而当历史地区发生了转变,就不应拒绝引入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现代元素,因为它们可以使地区变得更加丰富多样。

1.3 广府民居的价值

街区内的单体建筑并不个个都具有文物价值,但它们所构成的整体环境和秩序却反映了某一历史时期的风貌特色,体现着传统的城市文化价值,是城市社会文化发展的生动见证。

广府民居以其层次丰富的艺术表现处理和独具地方特色的结合,不但形成具有一定高度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独特建筑群体风格,而且这种街区更是市民生活的承载体,是城市文化的代表,具有深厚的社会价值。而居住于其中的“人”的活动又是城市生命最主要的因素,那么便应当保留民居,并且保留单个或少量民居价值不大,应成片保留,这样才可以令其城市生命得以保存和延续,才是尊重历史、尊重社会发展规律。

2 “芯片”“城市”“城市芯片”

2.1 “芯片”的启示

从医学角度分析,在失明患者的双眼中植入电子芯片后,将光讯转换成电讯号从而产生视觉;在瘫患者脑中植入芯片,通过电子模拟使用病人的肌肉组织。

城市好比一个有机的生物整体,它是具备生命的,各种细胞和组织要不断更新进行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这样生命才得以延续。如果某个别细胞、组织坏死或老化,对整个新陈代谢有坏的影响。更新个别细胞组织(好比芯片),由这些新单元去带动新陈代谢,然后再由新陈代谢对其他单元更新,令整个有机体回复活力(好比令旧城回复生命力)。

2.2 “城市芯片”

回到旧城更新上来,通过插入小规模的新元素——芯片,使城市进行进化式的有机更新,旧城便通过自身的新陈代谢达到动态平衡的状态。清除少量不合理的因素,而不改变旧有的梁园和旧城的肌理,这是一种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它遵守整体格局保护的原则。

必须认识到,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延续的、有阶段性的,才能正确对待更新的过程。在保持其整体性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达到更新,有效地降低更新对原有格局的破坏。

2.3 实现形式

采用中性附加物——玻璃和钢作为“城市芯片”的主要材料,附加于旧城建筑上。它对保护对象整体所造成的依赖程度最小,却能够重新地组合现状零散的房屋,使得这些居住群落能够重新有机地组织起来,开始新的循环。

芯片可能是单个,也可能是不同功能的两个或多个芯片以组合的形式出现。其形式由地块的大小和所处区域的需求决定。最终目的是吸引不同的人群参与到城市生活中,以形成丰富而活跃的新城市生活。为旧城注入新的活力后,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的起动,继而吸引更多的城市活力注入。芯片的具体内容可以是深植根于历史人文,适应时代需求的传统小吃店、展览馆、手工艺店、小书店等。

2.4优势

芯片构想具有适应性强、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在不破坏原有邻里关系的基础上渐进式、小规模地开展。这样既不破坏原有经济体系,又更易于促进城市新活力,带动经济发展。

2.5“芯片”的建筑语言化

芯片的建筑语言化,即芯片的具体建筑表现形式,除了实体的表现形式外,还包含了语言的精髓———建筑所表达的思想,所传承的信息。

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城市活力的主要因素———“人”,其生活方式亦无可避免地随之改变,相应地其使用的建筑功能也改变了,为满足未来使用者的需求,建筑也要与之适应。

3打造梁园的“芯片”———“十二石斋”历史景区设计

规划方案将梁园北面一片区的近代厂房建筑拆除,扩建梁园园区,新建区域包括梁园4个历史景点的恢复。现以其中的“十二石斋”景观恢复为例浅析这个构想。

1)“十二石斋”的建筑设计采用干净简洁的几何造型,十二个长方盒子的景观建筑,把“十二石”抽象为12个体量景观建筑,具有现代主义抽象性、概括性的思想。而体量的并非体块的景观建筑具有结构合理且有利于节约营造成本的优势。

2)景区内采用街巷的比例及尺度,充分尊重其当地文化,作为对整个梁园历史文化街区、民居群的街巷空间的一种诠释。

3)采用青砖、花格窗等原味的传统材料,舍弃传统民居中过度的装饰语言部分,既体现地域特色,又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十二石斋”的景观建筑通过运用了现代的工法、构成和当地已具备的传统材料,把对传统佛山街巷关系的思考表现在具体的景观建筑中,形成特有的空间感觉,已达到唤起参与景观的人们对风土、传统、历史等在城市中失去的记忆,形成景观建筑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体现其多样性的价值。

换言之,从历史文化性的视点看待“十二石斋”的恢复,不是传统形态的继承,而是非传统形式的继承,即精神风格的继承不着眼于其形式的新,而在于其设计思想对传统的升华,并且结合到历史恢复中。

4结语

在传统岭南园林布局肌底上,加插了极富现代主义的景观建筑作为“芯片”,形成梁园的新园区。此时整个新园区的意义已不再是停留在“芯片”上,整个园区仿若一个“晶体”,而它的主要成分是芯片。芯片在空间上的扩展形成晶体,其作用及意义都得到进一步提升,晶体作为一个相对较大规模的元素,更积极地带动有机更新。借助于旧梁园历史名园的地位,新园区将在更广泛的范围吸引更多数量、更多不同年龄层次的人,为城市注入新的经济活力。

摘要:结合梁园规划实例,通过吸取现有理论的精髓,提出了“城市芯片”的构想,详细地介绍了“十二石斋”景观恢复的设计,以借此激活周边街区的发展活力,从而实现旧城的有机更新。

关键词:城市芯片,旧城更新,保护,利用

参考文献

[1]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调查.研究.探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庄惟敏.建筑策划导论[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3]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构建土地发展权优化土地利用规划 篇10

一、建立土地发展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 土地发展权的内涵

土地发展权这在西方国家是一个很普通的观点:土地拥有者往往是既有土地所有权,又有土地发展权,这样的土地拥有者在其自己所拥有的土地范围内可享受自主开发建设,自主耕牧,自行开采矿山等权益。如遇国家需要占用其土地,国家必须向其购买土地发展权和征用土地所有权;但也有很多土地拥有者只有土地所有权而没有土地发展权,这样的土地拥有者只能对其拥有的土地范围内进行延续的使用,而不能改变其使用性质,如耕牧只能耕牧,就不能建设或开采,如需建设或开采、开发,则必须向政府购得土地发展权。

土地发展权是对土地在资源利用方面改变原有的利用形式,进行再开发的权利。是突破原有的土地利用形式,在空间维度上向纵深方向发展,在使用上变更土地用途之权,是一种未来土地使用性质权益变更的获利性,它是一种不动产的物权。

2. 土地发展权的必要性

(1)建立土地发展权制度有利于促进基本人权建设。发展权是一项普遍的、基本的人权,不仅得到国际社会的确认,而且我国已将“发展”定为国家的“第一要务”,土地发展权制度建设是促进基本人权建设的重要举措。

(2)建立土地发展权制度促进社会利益最大化,是追求社会公平的需要。伴随着所有权的社会化,国家为了实现公共管理和服务职能,通过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限制土地所有权的行使,来保护农地、营造良好的环境。但是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自身带来了土地所有权人之间的不公平。一部分土地所有者对土地的利用受到限制,不能够以更有效益的方式利用土地,如将低收益的农业用地转变为收益颇高的商业用地,这部分土地所有者遭受“暴损”;而另一部分发展不受限制的土地所有者,却因为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带来的土地资源的稀缺性,获得暴利。发展受限制地区的人民牺牲了发展权益,为社会提供了良好环境、开敞空间等公共物品,反而遭受暴损;可发展地区的土地所有者为了私利开发利用土地,却获得暴利。这种现象显著不公平。如果设置一种产权将保护生态环境的外部性行为内部化,由可发展地区的土地所有者对发展受限制地区土地所有者进行补偿,则可实现社会公平,并且激励良好环境、开敞空间等社会公共利益的提供。

(3)建立土地发展权制度也是土地管理的需要

土地发展权的缺失,造成土地使用权权能的模糊、空洞,导致其出让、转让、出租和抵押等市场交易活动不规范,城市土地发展和农地被征用等所发生的土地增值无法以产权的形式进入市场,巨大的土地增值收益无法有序流动。同时,地方政府多重目标导致的短期化、寻租等不规范行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土地发展权作为作用于土地使用性质变更的财产权,为土地管理优化开辟了一条新径。

3. 土地发展权的可行性

科学发展观为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都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蕴涵着深刻的理性思考,体现一种完整性、系统性的发展观念。科学发展观是上升到更高的科学理论层次,认识、说明和力图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土地发展权的设置提供了理论指导。其次国外配置土地发展权的实践做法为我国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再加之我国学者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加强了对土地发展权的研究,出版或发表了不少相关研究成果,为我国土地发展权制度的建立做了必要的理论探讨和铺垫。

二、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现实问题

1. 传统的土地利用规划侧重保护耕地的面积不减少这一出发点,对于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本应无可厚非。

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传统的农用地管理方式不足以控制农用地的大量流失,严重束缚了经济发展的脚步。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要求我们多视角地审视农用地的利用。中国已驶入城市化进程的快车道,城市用地向农村扩张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然而由于历史与制度等原因,农用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的矛盾一再激化,面对这一难题,作为“龙头”的土地利用规划应该何去何从,值得令人深思!

2. 缺乏公众参与。

据调查,群众普遍认为规划是政府行为,是政府的事,与自己无关;而规划人员也为了节约成本以及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不会积极主动吸引公众参与规划,即使有了“公众参与”也并没有代表性,参与程度、层次较低。以至于规划方案制定后才发现很多不合时宜的地方,严重失真。

3. 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着效率和公平问题

(1)土地利用规划本身面临的效率问题主要有:土地利用规划机构很难准确地知道各种用途土地的最优需求量,特别是公共物品供给的最优顺序,面临来自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最终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不一定是效率最大化。

(2)土地利用规划本身面临的公平问题主要有:土地利用规划往往导致一些人蒙受意外损失而使另一些人获得意外收益。土地利用规划一旦划定不同的规划分区,处于不同规划分区中的土地财产就具有了不同的市场价值。那些处于规划商业区内的土地拥有者,如果不做限制,他们就可以由于自己土地所处的位置不劳而获地得到意外收益,而那些处于限制开发区的业主则要相应地承受意外损失。显然,这其中存在显失公平的问题。其次,土地利用规划会使土地价值发生变化,从而会刺激开发商通过寻租活动修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以谋取利益。

三、构建土地发展权优化土地利用规划

1. 有了土地发展权,就可以从行政和产权两方面明确界定政府的土地管理权限,维护土地规划的法律权威性。

土地发展权是土地使用性质变化发展的财产权,是一项目的性,功利性非常强的制度,是土地利用规划的法律依据。因此土地用途的更改受到产权和法律的保护,任何政府组织和个人不能肆意变更土地用途。土地规划就是对土地开发用途的产权界定,具有法律权威性。必须建立对政府土地开发权限的行政和产权双重约束机制。各级政府官员应该遵循土地发展权的产权法律规定,明确各自在城市土地开发中的权能权限,不能破坏土地规划的法律权威性和非法干预土地用途变更。

2. 构建土地发展权市场运作机制,增强市场调节作用,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完善。

土地发展权市场运作指在土地发展权国家源头供给的前提下,由行政单独配置划拨土地发展权向政府与市场双重配置土地发展权转换。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借助经济手段对土地发展权配置的调整和弥补,通过支付土地发展权取得成本,提高使用土地的门槛,从而达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保护农用地、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城市开敞空间的目的。最终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完善。

3. 建立土地发展权的产权运作流程,优化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流程。

土地发展权的产权运作流程:创设、让渡、变更和灭失。依据土地发展权的产权运作流程,土地开发利用操作流程进行如下优化:一、界定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和利用主体利益,确定土地使用性质变化发展的具体内容。二、对土地使用现状变化发展进行行政和产权双重管制,有效管制土地发展权的授予、让渡、出让等行为。三、政府对土地开发密度、强度和用途进行管理,并审批土地开发者土地开发用途变更的申请。四、确认土地发展权因法律或事实原因的不存在,进行土地发展权回收管理,处理相关产权纠纷。

摘要:文章以构建土地发展权为视角,分析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我国应该建立土地发展权。有了土地发展权,就可以从行政和产权两方面明确界定政府的土地管理权限,维护土地规划的法律权威性;构建土地发展权市场运作机制,增强市场调节作用,促进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和完善;建立土地发展权的产权运作流程,优化土地开发利用管理流程。

关键词:土地发展权,土地利用规划,综述

参考文献

[1]王群,王万茂.《土地发展权与土地利用规划》.资源论坛[J]2005,10:28-30.

[2]王小映.《论土地利用规划的效率与公平》.国家行政学院学报[J]2003,3:14-17

上一篇:大学生安全问题下一篇:乡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