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什么

2024-05-19

上什么(精选十篇)

上什么 篇1

我不能同意这位专家的意见。我不太了解这个班的情况, 但我能以自己的经验去想象, 虽然这位教学素养很高的老师问了一个好像多余的问题, 但也许有她的道理。因为, 这节课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她比我们更清楚。也许, 这个班的阅读水平有差异, 有些同学学习比较吃力, 不太指望他们能在公开课上发言;也许, 前排那位小个儿男生还有点自卑, 他的语文学习有困难, 但他很想能学得好一些, 他非常想能有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见解, 但大多数问题他感到困难, 他不敢举手。而这是个“心中有人”的老师, 这段时间, 她在观察前排这个学生;她知道, 这个班上, 有几个同学需要一些“够得着”的提问, 他们等待很久了, 要想方设法给他们机会;今天这节课上, 她看到这位前排男生专注的目光了, 她想到也许他在等呢;是时候了, 于是, 她随机多问了一个相对比较容易的问题。

结果太棒了, 那位前排男生回答出来了!她微笑着表扬了他, 这可是他第一次准确而有创意地回答问题啊!这个随机的提问是否会影响到专家组对她的教学评价, 会扣她几分, 她才不管呢, 她只知道要鼓励这个学生, 不能让他丧失学习的兴趣。

就这么简单吗?故事可能还没完呢。课还在上, 那个前排男生坐在那里, 他有些激动:他第一次敢于举手发言, 而且是在老师的公开课上啊!回到家, 他迫不及待地把课上的经历告诉了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喜形于色, 世上还有比这更开心的事吗?母亲悄悄背过脸, 拭去泪花, 只要鼓励孩子努力, 会有进步的, 会有的。

真幸运, 两星期以来, 这个前排男生在数学课上, 在外语课上, 都引起了老师的关注, 他几次得到这样的机会, 他对学习的兴趣得以保持;渐渐地, 他开始能回答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了……

仅仅回答了一个几乎没有难度的问题, 会影响同学们对她的评价吗?不会。同学们了解自己的老师, 他们相信她, 认为她做的事都是有道理的;在她的课堂熏陶下, 学生不仅学了语文, 也变得善良友爱, 他们比那些功利的教师更明白“同窗”的意义, 所以他们不认为老师浪费了时间, 而知道这就是“学习”。我在课堂上经常看到, 当有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 同学们 (特别是他的“死党”) 是多么的焦急——这些, 坐在教室后面听课的专家们看不到。

或许会有人质疑:在一节课上, 用两分钟时间, 问一个可有可无的问题, 请一名水准不高的学生回答, 这对其他学生来说, 是不是不太公平?这是不是一种教学的损失呢?

也许他不知道, 这两分钟对那名前排男生来说非常重要, 他因此又找回了学习的自信, 而对其他同学来说, 同样有学习价值。在一个正常的教学群体中, 未必有什么“学习竞争”, 更多的是友情与合作。同学们也许早就知道老师有这种“兼顾”的习惯, 他们看到了教师能平等对人, 知道这也是值得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要重视的是“人”。

我不认为这是什么“损失”。旅行者经常地停下来等待掉队的伙伴, 还会有成百上千的人全力寻找一名失踪者。你如果看《拯救大兵瑞恩》时落过泪, 那你同样应当想到:这位老师为了一名学生的进步和全班同学停下来等了两分钟, 仅仅两分钟。

愿这样的故事, 每天都在课堂上发生!

上什么下什么的成语 篇2

【上谄下渎】谄:奉承;渎:轻慢,亵渎。奉承上级,轻慢下属。

【上谄下骄】谄:谄媚。对上级谄媚,对下级骄傲。

【上蹿下跳】比喻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

【上窜下跳】比喻四处奔走,多方串连,策划活动。

【上得天时,下得地利】指作战既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又有优越的地理形势作依托。也形容办事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极为有利。

【上方不足,下比有余】比上不足,比下有馀。

【上挂下联】挂:悬挂。上面挂着,下面联着。比喻向上下追查,扩大牵涉面。

【上和下睦】指长幼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相处得很好。

【上好下甚】上面的喜爱什么,下面的人就会对此爱好的更加利害。

【上嫚下暴】指君上骄慢,下民强暴。同“上慢下暴”。

【上慢下暴】指君上骄慢,下民强暴。

【上陵下替】指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同“下陵上替”。

【上气不接下气】形容因为劳累或焦急而气喘得很厉害。

【上穷碧落下黄泉】碧落:天上,此指天宫;黄泉:地下泉水,此指阴间。比喻上天入地,到处都找遍了。

【上情下达】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

【上求下告】指到处求问。

【上勤下顺】勤:勤奋。顺:顺从,服从。作领导的勤奋工作,下面的人就会顺从他的`领导。

【束上起下】犹承上启下。多用于诗文评语。

【生上起下】犹承上启下。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

【上上下下】往上往下,上级和下级,泛指单位的整体。

【损上益下】减少君上的权利以施惠下民。

【上山捉虎,下海擒龙】比喻冒死去做艰巨危险的事情。

【上天下地】上面至于天,下而至于地。形容范围广阔,没有限制。多用以形容说话、写文章内容非常空阔广泛。

【上替下陵】指上下失序,纲纪废坠。陵,通“凌”。同“下陵上替”。

【上推下卸】把责任推给上级,卸给下级,自己却不负责任。

【上吐下泻】呕吐与腹泻。指人患病。

【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情不安。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头顶上没有一片瓦,肢底下没有插针的地方。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上闻下达】闻:听见;达

★ 坐在针上打一成语

★ 上行文范文

★ 上美术课

★ 势 成语

★ 无私之光成语

我拿什么上大学? 篇3

7月1日,38℃,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小溪塔高级中学。

在往日,这所高中应该是除了下课其余时间都静悄悄的,学生进出校门也需要向班主任和年级主任递交请假条的。但是这一天,学校大门大敞着,到处都走动着自由出入的高三学生:一年一度的高考完了,成绩也下来了,学生们的命运已经“板上钉钉”了。这一天早上8点开始,整个高三年级700多号学生分班分批地涌进了一间面积不到70平方米、只有60台电脑的机房里,开始网上填报志愿了。

上午10点,崔孟恒从闷热的机房钻出来,到班主任祝长征的面前来填表格,祝长征问他报的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三峡大学,土木工程。听说这个专业挺火的,不知道会不会掉档。”崔孟恒笑嘻嘻地回答。他的心情不错,他考了536分,二批线,离一批线差9分。祝长征感觉很遗憾,非常希望他复读后考个一批学校,但祝长征也知道这是天方夜谭,这个孩子家里太穷了!“应该是我们班最穷的几个孩子之一。父母很早就离婚了,爸爸常年在外面面打工供他上学,家里只有个80多岁的爷爷。生活很艰难。”

父子俩都是这个家的“客人”

但是,崔孟恒被阳光晒得有点黝黑的脸上一点都看不出父母离异带给他的痛苦和孤僻。事实上,他也不是一个孤僻和内向的孩子,对记者他有问必答,当记者提出去他家里去看看时,他很贴心地提醒:“到我们家可是要爬山的哦,这么热的天气。”

在烈日毒照下,我们先坐了一个半小时的汽车,下车后爬了45分钟的山,到了崔孟恒的家。屋里很冷清,被烟熏黑的木制家具恐怕比这个孩子的年龄还大,没有电话,没有电视, 电灯可能是这个家唯一的电器。80多岁的爷爷一大早就在椅子上坐着,望着这一天的日子过去。崔孟恒平时是不怎么回这个家的,来去要花12块钱车费,学习紧张也没什么时间。他对这个家来说有点像个客人。

而比他更像客人的是他的爸爸。自从他上高中以后,爸爸每年只在过年时才回家一次,正月十五前后得出门打工。去年是在广州一个码头当搬运工,今年又跟着附近人去北方拉线去了。所谓的拉线,“就是替国家电网改造工程干活儿,在渺无人烟的山上挖地基、架铁塔、架高压电线。”问起崔爸爸具体在什么地方,崔孟恒也摇头不知,“应该在河北,现在也不知道拉到哪里去了。”

家里已经三年没种田了,吃的还是三年前攒下来的旧粮。“我上初中时,爸爸一个人种五六亩地,还要喂猪和牛。那时,一个学期的学费是400多。在学校寄宿,十天回家一次,大部分都要买来吃,生活费一天要两块多。一年总共要花1500块左右,爸爸卖粮食,大爹、三爹、四爹和姑姑每人凑点,一年就可以对付过去。”

但自从崔孟恒上高中以后,崔爸爸就不种田了,改在外面打工,“上初中有时候还能在亲戚家借点,但上高中每年都要花一大笔钱,借就不容易了。”学校每年要收700块的培养费,800块的学费和书杂费,除此之外的另一大笔开销是寄宿生活费。在初中时还能一天两块钱打发过去,上了高中两块钱只能买一份最便宜的素菜拼盘,比如白菜加萝卜。这笔账真算不得。

崔孟恒的爸爸今年已经51岁了,长年艰辛的劳动让他严重贫血,动不动就昏倒。今年正月初,他在家里坐的时间稍长些,站起来就晕倒了。这样发病了好几次,也只吃了几服中药,吃了效果不大,以后就再没吃了。

邻居崔华心里的一本账

我们正聊到这里时,住在隔壁洼子里的邻居崔华正打崔孟恒的门口过,这个话题显然让她很感兴趣,于是也坐下来诉起苦来。她说的第一句话是:“困难,上大学真不简单!”崔华有两个孩子,九月份她的担子会一下子增加几百斤,她的女儿要上高三,儿子要上高一。“大的成绩中等,但很想读书,但供不起她上大学啊,现在读个大学最低要五六万,怎么拿得出来?”崔华的丈夫也在外面打工,但不敢离家太远,崔华的身体不太好,出远门他不放心。所以只好在宜昌市内一家粮油市场做搬运,一次驮四个米袋子,共200斤,一个月挣六七百块。虽然米油肉是从自家带来的不花钱,但要租房,要交电费、煤气费,每顿还得买点青菜……一天的生活费平均算来也要五六块, 花得心疼,于是把烟也戒了。从牙缝里节约下这些,一个月可以往家里拿五六百块。“大孩子多给点,小孩子少点,一分钱都不剩了。”丈夫在外面拼死刨钱,家里所有的农活崔华一个人扛着,她的劳动所得是变不出一分钱的,粮食只够自家吃,卖了猪要买种籽、肥料、农药,还要还人情账。一年下来,交了两个孩子的学费和生活费,真是一点节余的钱都没有。“不病的话还可以不欠账。但是我有骨质增生,他有肾结石。我一服药酒要300多块,一喝一年。他做不起手术,一痛就买止痛药,不痛就不管。你要说农村谁家孩子上学不欠账,那我打心眼里佩服他。”

言谈中,崔华对数字的记性相当好,足以看出来她算账算得有多么细:儿子考上高中一年要花2000多。女儿高三一年要3000多。九月份一开学,女儿就得带1700块钱走,交了学费、培养费,剩下的就只够一个星期的生活费和回家的车费了。“她一天只吃两顿饭,早餐一块钱,晚上两块五。中午不吃饭,有时吃五毛钱的方便面。”

这还只是崔华的近忧,她那远虑的烦恼简直让她毫无办法可想:女儿成绩中等,如果明年考上了大学,那又怎么办? “上三批线那就不能读了,三批线一年要一万多,哪里上得起?上二批线我们还可以尽量贷款,向亲戚朋友借钱,但将来她要自己还账。贷款的话,一年三四千块的生活费还得自己拿;借钱也不容易,亲戚的孩子都要上高中和大学,真不容易借到钱。两年前,女儿考高中差两分上线,拿了6000块才进了小溪塔高中,那时就已经把亲戚家借了个遍。现在我们嘴里说借钱,这是为了给孩子信心,但是我心里发愁。她上大学的话,小的又怎么办?说句狠心的话,我心里倒希望女儿考不上大学,到外面打工算了。”

崔孟恒的烦恼:学费在哪里?

这个家只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崔华的账本子和她一家的病痛也只是千万个农村家庭的一个代表。崔华的故事讲完了,但她的烦恼和穷困永远不会完。

崔孟恒的烦恼接着也来了。他已经许久没有他爸爸的消息了,到他填报志愿的时候,他爸爸还不知道他考了多少分,上不上得了大学。但崔爸爸一直是惦记着的,6月28日他打电话给崔孟恒姑父问儿子的分数,但那时姑父也不知道他考了多少分。而且,崔爸爸极可能是回不来的,上学的时候他怎么办呢?一个人去报名上学那倒没什么,只是钱在哪里?一上学光学费就要拿5200块!但崔爸爸拉线必须等到过年回家的时候才能拿到一年的报酬。如果上学时爸爸没钱汇回来,怎么办呢?“不知道。想是想过这个问题,就是没想到办法。”过了一会儿,崔孟恒又说:“或许我可以去馆子里面洗碗,多少赚点钱,弄两个月的生活费。”

8月3日,崔孟恒的录取通知书下来了,他如愿被三峡大学的土木工程录取了。与通知书一起的,自然还有一张收费通知单,上面列着:培养费5200元,住宿费1200元,书学费800元,其他还有床上用品、保险费、军训服装费等等,一共加起来是8180元。这个数字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原来我看错了,我原来以为只要交5200块钱。”

钱让他相当焦急。崔爸爸在7月份知道儿子的分数之后,再三请求包工头,才拿到1400元,给儿子寄了回来。这已经是包工头开恩了,按照原则,一定要在年底才能结账的。剩下的钱,崔爸爸就这么干着急地交给了儿子想办法。到8月底的时候,崔孟恒说:“现在又凑了一些了,大爹、二爹、三爹、四爹各自借给我一些,再加上爸爸寄回来的1400块,现在已经凑了三四千。”

还差得远。能借的亲戚似乎都借遍了。“现在就是很着急。三峡大学规定第一年不办理贷款。”

农药标签上有什么内容 篇4

农药怎么分类

农药品种很多, 为了研究和使用上的方便, 常常从不同角度把农药进行分类, 其分类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按防治对象分类, 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软体动物剂、杀线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等。 (2) 按来源分类, 可分为矿物源农药 (无机农药) 、化学农药 (有机合成农药) 、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天敌生物等。 (3) 按农药原药的毒性分类, 可分为高 (剧) 毒农药、中毒农药、低毒农药等。 (4) 按化学结构分类, 从大的方面可以分为无机化学农药和有机化学农药。目前无机化学农药品种很少, 而有机化学农药的类别比较多。大致可分为:有机氯类、有机磷类、拟除虫菊酯类、氨基甲酸酯类、取代苯类、有机硫类、卤代烃类、酚类、羧酸及其衍生物类、取代醇类、季铵盐类、醚类、苯氧羧酸类、酰胺类、脲类、磺酰脲类、三氮苯类、脒类、有机金属类以及多种杂环类等。

如何科学施用长效氮肥

长效氮肥又叫涂层氮肥, 是一种被涂层物质包裹的尿素。它的包膜是由少量氮、钾、镁、锰、锌、铁、硼等营养元素的溶液喷涂而成。经过涂层的氮肥, 不改变原有的性质。与普通氮肥相比较, 长效氮肥具有物理性能好、氮素释放平缓、肥效长、氮素利用率高等特点。

长效氮肥适合于农作物由苗期到成长期的整个生长过程对氮素吸收利用的需要, 不存在前期供应过量、后期量小不足的缺点。推广长效氮肥, 不仅能节约能源, 而且可以提高氮肥的有效利用率, 还能缓解氮肥供不应求的矛盾。因此, 大力推广并合理使用长效氮肥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长效氮肥适宜于各类农作物和各类土壤条件。我国目前推广使用的长效氮肥主要以长效尿素为主, 其施用方法与尿素基本相同。具体施用要点如下:

(1) 长效氮肥的氮素释放相对缓慢, 释放高峰期比尿素约迟5天。故应比尿素的常规施用期提前。一般早春提前5~6天, 夏季提前3~4天为宜。

(2) 长效氮肥在土壤中的保氮能力比较强, 利用率也较高。因此, 它的用量比一般氮肥要略少些。通常而言, 要比常量减少10%~15%为宜。

(3) 由于土质不同, 长效氮肥在土壤中吸收保存能力也有明显的差异。黏土的吸收保存能力较强, 一次用量可多些;而砂质土却应以少量多次施用为宜。

(4) 要根据作物不同的吸氮特性, 科学地施用长效氮肥。

如何科学施用尿素

尿素含氮量在44%~46%之间, 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肥料, 理化性质比较稳定, 纯品为白色或略带黄色的结晶体或小颗粒, 内加防湿剂, 吸湿性较小, 易溶于水, 为中性氮肥。尿素养分含量较高, 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多种作物, 最适合作追肥, 根外追肥效果也很好。

尿素施入土壤, 只有在转化成碳酸氢铵后才能被作物大量吸收利用。由于存在转化的过程, 因此肥效较慢。一般要提前4~6天施用。同时还要求深施覆土, 施后也不要立即灌水, 以防氮素淋至深层, 降低肥效。

尿素根外追肥时, 尤其是叶面, 对尿素中的营养成分吸收很快, 利用率也高, 增产效果明显。喷施尿素时, 其浓度要求较为严格, 一般禾本科作物的浓度为2%左右, 果树为0.5%左右, 蔬菜在0.5%~1.5%之间。对于作物的生长盛期, 或者是成年的果树, 施用尿素的浓度可适当提高。

使用尿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一般不直接作种肥。因尿素中含有少量的缩二脲, 缩二脲对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均有害。如果不得已作种肥时, 可将种子和尿素分开下地, 切不可用尿素浸种或拌种。

(2) 当缩二脲含量高于1%时, 除前述不能用于种肥之外, 还不可用作根外追肥。

(3) 尿素转化成碳酸氢铵后, 在石灰性土壤上易分解挥发, 造成氮素损失, 因此, 要深施覆土。

如何科学施用重过磷酸钙

重过磷酸钙[Ca (H2PO4) 2]又称三料磷肥, 简称重钙。P2O5的含量在42%~50%之间。纯品重过磷酸钙为浅灰色的颗粒或粉末, 带有酸味, 理化性质与普钙相似。粉末状易吸湿, 易结块, 有腐蚀性。制成颗粒状后, 不易吸湿, 不易结块。

重过磷酸钙易溶于水, 为酸性速效磷肥。重过磷酸钙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各类土壤。施用方法与过磷酸钙相同。由于重钙含磷量比较高, 因而它的施用量比过磷酸钙要减少。因为重过磷酸钙中不含具有硫成分的石膏, 所以对喜硫作物, 如马铃薯、豆科及十字花科作物等的施用效果, 在等磷条件下, 就不及过磷酸钙了。

需要注意的是, 重过磷酸钙不宜用来蘸秧根, 也不宜用来拌种, 对于酸性土壤而言, 施用前几天最好普施一次石灰。重过磷酸钙施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与过磷酸钙相同。

什么是科学施肥

上大学要准备什么 篇5

4.团关系资料

5.证件照(大概十几张~~)6.大行李箱

二、生活用品

1.枕套、被单、被套2套盖的和垫的被子毯子 2.凉席一张

3.睡衣三套

4.出门、上课穿的衣服(不要太多)

5.袜子、内衣裤足量(很重要特别是忙的时候~~~)6.出门穿的鞋(≥2双)

7.拖鞋 8.蚊帐

9.台灯(夹在床上的、放桌子上的)10.暖瓶 11.电蚊香

12.草纸 13.纸巾

14.水壶(大的不漏水的军训上课都可以用)15.碗和筷子 勺子(吃面的时候用)

16.粘钩

17.钟(都有手机这个可以省了~~)18.喝水的杯子 19.电筒

20.接线板(相当重要~~~~)21.夹蚊帐的夹子

22.水果刀

23.女生必备的东西(就不明说了~~)23.日记本和记事本 24.杀虫剂 25.酒精棉

26.手套、围巾、热水袋(冬天用)27.包(上课的上街的……)

28.早上醒不来的要带闹钟

29.全家福照片(恋家的同学可以带~~)30.雨伞、太阳伞骑车的要带雨衣

31.自行车(学校特大的很必要记得买锁~~)

三、洗化用品

1.洗发露、沐浴露各一瓶(买最小瓶装的)2.护发素 3.洗面奶

4.爽肤水、唇膏、护手霜……(这类东西太多了 不列了~~~)5.洗手液

6.洗衣皂一小块 7.皂盒(最好带盖子)8.脸盆 9.大胶桶 10.毛巾(≥3)11.浴巾、浴球、浴帽 12.抹布

13.擦席子的布 14.牙刷

15.小管牙膏

16.漱口杯 17.防晒霜!

18.洗洁精(洗碗和水果)

19.洗衣粉(小桶包装)

20.衣架(一种是晒裤子用的那种带夹子的多用架,可以晒内衣裤以及裤子和裙子,一种是晒T恤和衬衫的那种,除了晒衣服之外还可以用来挂衣服,另外还用专门挂裤子的那种裤架,可以挂裤子和裙子)

21.夹子(小的十几个大的三到五个晒被子用)

22.吹风机(吹头发衣服袜子都有用但估计不让用)23.百洁布(洗碗、洗搪瓷脸盆和杯子,很有用)

四、药品 1.感冒药 2.消炎药

3.止泻药

4.广东凉茶、夏桑菊 5.感冒发烧的常用药 6.邦迪

7.风油精、清凉油、花露水…… 8.装药的盒子

五、学习

1.笔和笔筒(放寝室里)、笔袋(随身带)2.回形针或夹书的夹子 3.文件夹

4.英语词典

5.便条本、N次贴 6.一些自己喜欢的书 7.修正液胶带纸什么的

8.笔记本和练习本还有草稿本什么的

六、杂物 1.隐形眼镜

2.小锁(锁柜子和箱子)3.电子词典

4.充电灯

5.小电风扇(小一点的不是那个迷你的)6.绒毛玩具

7.MP3 随身听及附件 8.CD 磁带

9.针线盒

10.胶带、双面胶胶水剪刀 11.美工刀 12.订书机 13.手电筒 14.帽子 15.闲书 16.指甲钳 17.眼药水

18.电话卡

19.咖啡、茶泡咖啡的杯子和勺子

20.牛皮筋(可用来扎未吃完的零食等)或者夹子也行 21.密封罐(用来装蜜饯,不喜欢吃的可以不带)

22.手机及配件

我们为什么上大学 篇6

我是到了高中阶段后才开始有了大学的概念,但除北大、清华、复旦、人大和华科大外基本不知道还有什么大学。当然这个并不是什么志向问题,而完全是信息封闭之下蒙昧状态下的无知。高中毕业报考大学,一下子看到那么多闻所未闻的大学名称,完全不知如何选择,直到填志愿时才不无遗憾地匆匆确定。

我本人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参加高考的,当时自认为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回头看来的确是开始形成了,但所形成的只是一个初始状态,是在书本上形成的,并非是生活体验形成的。那个时候对社会没有认识,对人生没有什么深入思考,对就读大学的理解大概没有超出安身立命这个范围:为了吃饭,找个好工作。

事实上。有不少学生也认为“上大学”就是为了吃饭,谋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或者是因为周围的人都上大学,自己也得上。其实,这样理解上大学的真正内涵是不准确的、是片面的。如果是为了前者。恐怕很多人都会很失望。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时才发现面临的选择只是进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拿一份微不足道的工资,节衣缩食地还一份几十年的房贷,或者咬着牙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壮士、烈士、圣斗士等等(生生不息,愿赌服输),又或者干脆找不到工作,只是“被就业”。

当然,虽然很多人读完大学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就像那句坊间流传很广的话:我用一麻袋的钱去读书,换来了一麻袋的书,我用一麻袋的书去卖掉。结果卖掉的钱还不能买一个麻袋!但是很多人还是会觉得比大学毕业没找到工作更糟糕的事情是没有被大学录取。因此,上大学依然是学生们的优先选择。

在一般人眼里,上大學有两大目的:一是求知,为未来发展做准备;二是求职,为以后找个好工作,多赚点钱。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通常情况下,好的职业都是建立在知识的底座上的,很显然求知的作用尤其重要。

不过大学也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学生提升自我,增长智慧的场所。如果一个大学生到毕业的时候都没有意会和做到这一点,那他的大学学费至少有一半是白交了。知识,在哪里都可以学到,上不上大学都可以,甚至无需大学教师这个群体来教,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食堂的师傅都能教会我们很多知识。但是智慧的启迪则要难得多,这需要一个好的场所和条件,通过各种方式,包括教、学,来挖掘,通过各种东西来启迪。大学恰恰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场所,它至少给了你一个新的视野和空间,让你的人生智慧可以得到提升,当然很多人可能是事后才意识到的。

上大学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知识改变命运是真实的,但是命运的改变不见得都往好的方向走,这还需要看你能不能在知识中领悟智慧,在智慧中找到机会,在机会到来时抓住自己的人生。对于广大青年学子而言,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改变命运”只要不变成“学历改变命运”,就依然具有普遍意义。

编辑/梁宇清

战场上吃什么——说说“野战军粮” 篇7

那些被“饿败”的军队

《三国演义》中最令诸葛亮“伤心”的事情是“六出祁山六连败”。诸葛亮为什么会遭遇六连败?原来诸葛亮带兵从四川进攻中原,路途遥远,粮草难运,军队常常缺粮,将士们“饿肚子”不战而败。祁山六连败可谓是军队被“饿败”的典型事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凶残侵略大半个中国,又下南洋,将半个亚洲据为己有。可是随着战线的拉长,日军的后勤供应越来越紧张,日军饿肚子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凶残的日军因为饥饿,战斗力遭到严重削弱,渐渐成了“饿熊”,从“攻势”转为“守势”,再从“守势”转为“败势”。

蒙古军队征战欧洲时代,两军对阵,欧洲“骑士”非常重视战场“形象”,穿戴很整齐,装束很“时尚”,到战场上一亮相,真是“帅呆”了。可是欧洲“帅兵”不太在意“军粮”供应,把“吃饱”不当回事,在战场上与蒙古军队对阵三天,“骑士”渐渐无粮可食,最终饿扁了肚子,败给军粮充足的蒙古军队。

当时,蒙古士兵出征都随身携带“牛肉干”。“牛肉干”可以说是野战军粮的雏形。

“吃胜”的大英帝国

到了19世纪,现代化战争已现踪影。当时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是“大英帝国”。英国为什么强大?因为它好战,并且“战无不胜”。英国为什么“战无不胜”?原因很多,这里只说一条:英国用完备的工业体系,让士兵有了既可吃饱又可吃好的“野战军粮”。

英国的“野战军粮”包含一份茶。英国人最喜欢喝茶,士兵们只要有茶喝,战场上就愿意“玩命”。英军远征北美大陆、横扫欧洲平原,进军高原之地阿富汗,士兵开饭时,总能喝到热气腾腾的茶。喝茶的英军于悠闲中滋养着“杀气”,士气高涨。

英国士兵当然不能只喝茶,“野战军粮”中的茶只是辅食,主食是面包和土豆。我们知道面包和土豆的储存时间有限,不能从英国带出来“长久”吃。为了让“野战军粮”能长久保存,英国人用“脱水技术”把脱水土豆和各种脱水食物做成了“野战主食”,便于长久保存,让士兵的食谱更加丰富起来。

后来,英国人发明了马口铁罐头,各种食物不必脱水,可以直接装进马口铁盒里做成罐头。这样的罐装“野战军粮”口感更好了,吃起来可谓是有滋有味。你可以想像:战斗间隙,英国士兵打开一盒罐头,香气飘到对方阵地,对方士兵正饿的“要死”,哪里见过这等“美味”,馋都馋坏了,越馋越没有战斗力,英国士兵却“越吃越勇”,最后“吃胜”出一个大英帝国。

眼下有了高科技“野战军粮”

眼下“野战军粮”的主要形式还是罐装食品(也有袋装)。随着科技的进步,今天的“罐”绝非以前的“罐”所能比。现在的罐装“野战军粮”有了太多的“科技含量”。不信,给你一盒“野战军粮”尝尝,保你惊叹不已!

呵!军粮是热乎的。拿过一盒罐装军粮,别急着开盖,下面有个按钮,按下去。这是做什么?这个叫“加热”。别逗,一盒罐头能用“按钮”加热?是的,只要按下这个按钮,罐子夹层的发热物质就被“触发”生热,然后把罐内食品给“捂热”。再开罐食用,热乎乎的了吧。自热式“野战军粮”让士兵吃上了热乎饭,神了吧。

拿起饭勺,舀一块“军粮”吃。呀,口感好新鲜,跟刚做出的一样。为什么这么新鲜?因为现在的“野战军粮”不需要“高温灭菌”来保质了。没有高温,食物的口感就尽可能保存了“原样”,不黏不稠不腻,口感新鲜。新式“野战军粮”用辐照保鲜技术,在常温下“轻轻一照”,就可以达到保质保鲜目的。有了这项技术,士兵吃再多的“罐头”也不反胃了。

是什么将孩子逼上绝路? 篇8

2011年3月17日, 新浪微博上一名叫“1988年6月2日”的网友所发的一条微博, 在短短几天内, 被转发9695次、引来2561条评论。这条微博讲述了福建某高一学生因上课玩手机, 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辱骂, 最后跳楼自杀一事。微博里, 还配发了一张孩子跳楼的现场照片, 一片血迹令人惨不忍睹。

2011年3月31日人民网:山东邹平县第一中学高二学生范鹏飞晚自习时被班主任叫出去谈话, 而后突然死亡。这桩校园意外, 在网帖里被称为“谈话死”, 并由此广受关注。

一起又一起孩子自杀事件, 着实让人揪心, 也让人心里五味杂陈, 混合了焦急、悲哀与愤怒。仅短短两周时间, 两条鲜活的、豆蔻年华的生命之花在今日的校园凋谢, 实在令人触目惊心, 不寒而栗。

就在前不久, 黑龙江一所学校的一名高三学生, 由于一模考试不理想, 也跳楼自杀了。2010年, 著名的青少年心理学专家孙云晓曾经在百度新闻中专门搜索过“高考自杀”这几个字, 得出的结果为4000多条。每一条新闻, 代表的都是一条生命。还有些学生, 虽然没有走上绝路, 却患上了各种各样的精神疾病, 这个比例也在与日俱增。

一条条消息揪心裂肺, 扯出一个沉沉的话题:究竟是什么把孩子逼上了绝路?

如今孩子的现实状况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现在的孩子, 虽然不愁吃不愁穿, 但总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 却又无处不在的“隐形压力”在他们周围蔓延滋长, 让他们总不能无忧无虑地开怀大笑。

小Y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 现在却被诊断为人格障碍, 成为了湖南省脑科医院的一名病人。在他的印象里, 听父母的话、学习成绩位列前十名是必须要做到的事, 为此, 母亲对他很少露出笑容。在小Y的家里, 他没有说“不”的权力, 就连开关冰箱也要定规矩。有一次, 他的成绩没考进前十名, 母亲的脸上更是寒若冰霜。他想跟母亲谈一谈, 但最终的话题总会落到对他成绩的指责上;他在学校受了委屈, 回家也不敢说, 否则会受到更严厉的斥责, 只有好成绩才会换来母亲的好态度。时间长了, 他开始丢东西、打父母, 直到被诊断患上精神疾病。

北京师范大学的一项调查曾显示, 中国3.4亿未成年人中, 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比例为16.4%, 5%左右的孩子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另有调查表明, 中国孩子的自杀率位居世界第一, 上海竟有24.39%的中小学生曾有一闪而过的“结束自己生命”的想法。而与如此之高的自杀率形成对比的, 是有心理问题的孩子中, 能接受心理辅导、疏解压力的人, 少而又少。

“未成年人是最大的弱势群体, 而这个‘弱势’主要体现在心理危机上。”孙云晓先生说, 心理问题的根源其实就是压力, 之所以出现这么多悲剧, 归根结底是因为孩子的压力得不到释放, 无处减压。

孩子的压力没有得到家长的重视和理解。大部分中学生一接触到“压力”这个词, 首先就谈到了父母, “最大的压力是父母规定了一条我要走的路, 牛不饮水强按头, 却从不考虑我的兴趣特长”“父母只看结果, 不重过程”“在父母的眼里, 考99分也不是好孩子”, 甚至“家庭经济压力越大, 父母对我的期望值越高”……而多数父母却认为, “学习就是他们的任务”“我们所做的都是为他们好”“不愁吃穿, 小小年纪有什么压力”……父母不理解, 孩子无人沟通, 心理压力就会越攒越多, 从而导致一些极端事件发生。

据媒体报道, 有一个学生小S因为抗拒不了父母送他进假期补习班, 在上第一节课时, 就在教室当众服毒身亡。

据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最新公布的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抽样调查显示, 孩子从12岁 (初一) 开始, 心理健康指数逐年下降, 16~18岁 (高中阶段) 青少年是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的群体。而他们的心理压力却往往被家长、老师忽视。

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环境, 让孩子没时间减压。小F是一名高三男生, 入校以来成绩一直很好, 学习也十分用功, 进入高二后, 为了不落下名次, 他更把中午和晚上规定的休息时间都用来复习。可是, 大脑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他, 没能熬到高考就出现了问题:每当听到有考试通知, 晚上就梦到蛇, 导致他成绩一落千丈。这正是心理压力过大的表现。没有时间运动、和朋友一起玩, 堵住了孩子心理宣泄的渠道。在这方面, 成绩越好的学生, 出现的心理问题越多。

能帮助孩子排解心理压力的专业人士太少了。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执行主任陶然告诉记者一组数据:仅北京就有20%~32%的青少年有焦虑情绪, 而华北五省从事儿童精神卫生的专业人员不超过100个。有些学校虽然建立了心理咨询或辅导中心, 但大部分缺乏受过专业训练的心理咨询师, 心理辅导形式单一, 内容僵化, 针对性不强。专业机构的缺失让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山东邹平县第一中学高二学生范鹏飞之死, 看上去, 这桩事故, 只是一名教师个体师德与行为规范、素质的缺失而造成的意外, 纯属小概率事件。但是, 如果不能厘清“谈话死”背后掩藏着的深层次、必然性的动因, 只怕类似的事故还会再发生。

早些时候, 在苏北某国家级重点中学北校区内也曾发生过一起学生跳楼身亡事件, 据校方称该学生心理脆弱, 因不守纪律被班主任批评了几句。触目惊心的事实、惨痛的教训, 呼唤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并非危言耸听。近几年, 因心理压力过重、教师粗暴体罚、与家长沟通不畅、同学冲突等引发的意外事故或恶性案件不断, 不乏弑师、伤害同学的极端事件。对当事的任何一方, 都是难以平复的伤痛与负面影响。

反观现实, 我们的教育模式难咎其责

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不少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弊端。许多学生一入学就处于以分数论英雄的教育环境中, 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 心理恐慌、信心不足, 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心理特点, 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方法变相体罚学生, 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甚至有些后进生, 因为被教师所嫌弃、讽刺、挖苦, 进而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教师不是雕塑家, 却塑造着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品;教师不是伟人, 但教师的身上凝聚着学生滚烫的目光。教师职业是崇高的, 教师职业是无价的。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 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 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 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 因势利导地促进各种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班主任工作的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谈话死”当事的班主任, 有学生们称其为“好老师”:对学生挺好, 上课讲得很认真, 非常负责, 也非常幽默风趣。这样一位“好老师”却将学生送上绝路。此类校园命案不断, 深层次根源恐怕仍然是我们教育的片面应试化和严重功利化取向。成绩成了评判教师水平、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学校和教师们生活在班级成绩排名、升学率的重压下, 每所重点中学几乎都已人满为患, 班级数量越开越多, 班额越来越大;学生们在人生最具反叛精神又颇为脆弱的青春岁月里, 要将生命硬生生挤压成一张张枯燥呆板的试卷和考分、排名的紧张压力之下;只有一个独生子女的家长们, 几乎都预先“假定”了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最优秀的全面人才, 努力帮助、激励或鞭策着他们取得更好的分数和排名, 上个更好的学校。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常常太过注重一个单薄的成功, 并为此付出着巨大的教育成本, 乃至生命成本和代价。孩子在成功这唯一目标的挤压下畸形发展, 一些人不堪重负, 越来越疲惫、狭隘和浮躁, 关系越来越紧张。师生关系也由此变得浅薄粗暴, 生命的伤害与被伤害由此而不断。

让孩子从小背负成才压力, 我们究竟需要多少“精英”?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 从小就给孩子灌输了一种人生模式: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白领阶层=成功人生。前不久, 笔者在班级进行了一次主题为“长大了, 干什么?”的民意调查, 结果有想当歌星、影视明星的, 有想当老板、经理的, 有想当科学家、学者的, 有想当市长、部长的……极少数学生表示想当工人、农民、教师、护士等普通劳动者。在这种模式下, 孩子从小就承载着成才的重负, 童年因此失去了很多快乐。

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 父母们为使孩子们不至于输在起跑线上, 都在为孩子将来能“成大器, 做栋梁”做着各种各样的准备, 却少有人认可孩子将来做个普通的劳动者, 平平凡凡地度过一生。孩子“平凡”意识的淡化, 原因很多, 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收入差距拉大, 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平凡”在不少人的心中已变成了“平庸”的代名词, “非凡”才令人羡慕。要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出人头地”, 必须“不平凡”;二是一些家长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强加在孩子的头上, 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三是当今独生子女的家庭, 不少家长有种“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危机感, 生怕孩子将来有什么闪失, 便把自己后半辈子生活的赌注全押在了孩子的身上。

一次, 美联社的记者去采访杜鲁门总统的母亲, 当他问总统母亲:“请问您的儿子在哪里?我希望能采访他。”那位母亲说:“请问您要采访哪一位?我有两个儿子, 如果是做总统的那个, 那么, 他在白宫;如果是种土豆的那个, 那么他现在就在地里挖土豆。”记者惊愕地问总统母亲:“您的儿子一个做了总统, 另一个却在种土豆, 您是怎么想的?”夫人说:“我有总统这样的儿子, 十分自豪。”她平静地回答。“是的, 不过, 我的另一个儿子, 他同样让我骄傲。”这位记者惊呆了, 因为他想不到杜鲁门总统的母亲会这么说, 从中他体会到了一个母亲的博大胸怀———自己的儿子无论做什么, 都是快乐的, 都是值得骄傲的。是呀, 这是一位母亲的胸怀与境界, 然而, 时至今日, 我们的家长又在说些什么, 做些什么呢?

不能尊重每个生命千差万别的价值, 不能唤醒每个教师、每位家长对于生命成长与世界变化的应对准备, 这也是当今教育的迷失。

反观我们的教育模式,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 老师、家长一直教导我们要当“有理想”的人, 相信大多数人小时候都在《我的理想是……》的命题作文中描述过科学家、艺术家以致出类拔萃拿诺贝尔奖等远大志向。随着年龄的增长, 作为成年人的我们发现, 现实世界其实离理想很远, 当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以一份微薄的薪水去面对高昂的房租、水电、交通、人情等各种支出时, 大多数人只会选择“过好当下”。当你发现理想永远不能实现时, 价值观便受到冲击, 焦虑和迷惘就成了情理之中的事。事实上, “超女现象”正是当代人群体焦虑的最好体现。她们渴望通过梦幻般的经历获得成功, 因为现实世界没有太多机会。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观念下, 人们对成功的定义逐渐趋向一致, 即不外乎名或利的成就——人们不是拼命挣钱, 就是拼命往上爬, 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被社会接纳和认可。但富人和名人始终只是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 最终, 很多没能到达塔尖的人就会产生自我实现的焦虑。有强烈成功动机的人, 往往给自己设立过高的人生目标, 不断地给自己加压, 鞭策自己前进而不顾及身体承受能力, 巨大的心理压力表现为焦虑。

好高鹜远, 往往一事无成。倘若人生的目标设计得太高, 常会因难度大而半途而废。因为成功太遥远, 会使人丧失进取的勇气和动力, 导致心力交瘁, 不堪一击。确切地说, 许多人不是因失败而放弃, 而是因目标太高远而丧失信心。假如学会切合实际分阶段设计适当目标, 人生可能会少些遗憾, 多点快乐的笑声。

笔者以为, 当前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育人模式仍是一种精英教育, 以培养尖子为目标, 但尖子只能是少部分人, 让多数学生牺牲快乐的童年、少年时光来一起“陪读”, 是不科学的。学校对学生的培养, 首先是成人教育, 培养心智健全、身体健康的合格公民, 然后才是成才教育。现在学校为了追求高升学率, 放弃了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学生的成人教育变得可有可无。

不错, 几乎所有的老师在对学生造成伤害以后常常都会说:“我是为你好。”旁人也多半会为这些老师开脱说:“老师们的动机是好的。”然而, 果真是这样吗?

笔者以为, 这样的说法有失偏颇, 这些对孩子频繁使用“语言暴力”的老师们不能说对孩子毫不关心, 但很多情况下可能也不是没有个人目的的。“主观为自己, 客观为他人”, 这可能是这些老师比较真实的一种心态。

在这一问题上, 著名学者摩罗也认为, “这些老师的基本动机也是为了自己当先进拿奖金之类, 而不是为了受罚者的利益。受罚者的尊严受到伤害, 这是最严重的损失, 哪还有什么利益可言。退一万步说, 施暴者的动机真的是为了受罚者好, 那也不能成为施暴有理的理由。”

摩罗先生的话或许有些过激, 但的确, 就算是为了学生好, 也不能成为随意用语言、暴力侮辱学生的理由。

我们为人师、为人父母者决不能以为从“为孩子的角度”出发, 就可以任意辱骂孩子。要知道, 孩子是有自信、自尊的。孩子的心灵是更为敏感和脆弱的。一句中伤的话可能让一个孩子多年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毁于一旦, 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也许有人这么认为, 老师是不会凭空骂人、侮辱人以至对孩子施暴的, 孩子在这其中是起着一个导火索的作用。孩子们在某一具体事件当中可能是有过错的, 或许他们违反了班规, 或许他们没有完成老师的任务。然而, 我们需要蹲下来看孩子的世界, 不妨想一想:我们也曾经是个孩子!孩子毕竟是孩子, 他们在很多方面都跟成年人有很大区别。他到学校来的目的就是学习生存的本领和步入社会的规则。因此, 为人师、为人父母者切不可一味地用成年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们的举动。

孩子毕竟是孩子, 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 自控能力差, 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难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于孩子来说, 这是不自觉的。作为老师, 应该用孩子的优点来改造他的缺点。

纠正孩子们的错误是我们为人师者的责任, 而随意辱骂、讽刺学生却不是我们老师的权力。

受到家长和老师批评后, 做出自杀这种极端的行为, 在中国学生中不是第一次。有人为这些孩子惋惜, 也有人批评他们抗压能力太差, 但很多人都忽视了, 他们只是一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向往积极阳光的生活, 希望听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尽一切努力做个“好孩子”。犯了错遭到辱骂, 会给他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挫折感与压力, 这种压力一时间无处发泄, 悲剧就可能发生。

与其他国家的孩子相比, 中国孩子“学习压力最大”“幸福指数也最低”。可作为老师、家长, 我们对他们的压力是否曾耐心倾听、认真对待?我们是否真诚并努力地帮助他们寻找摆脱压力的办法, 让他们回到阳光底下?

新文化为什么难以创建?(上) 篇9

开车听广播, 某电台有一个“失去的文化记忆”的栏目, 说一些地方的“文化印迹”正在慢慢消失, 比如方言, 比如地方戏曲, 比如什么什么。记者的诉说, 充满一种不知真假的悲情。而每一次节目的结尾, 总要来一段煽情的语言, 试图让人们在他的感召下马上行动起来, 去保留住这些“印迹”。实际上, 在现实生活中, 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或激昂或伤感的记忆, 而文化印迹的消失, 也真的让我们有一些情感上的不适, 但社会进步的过程, 恰恰就是这样一个“喜新厌旧”的过程, 谁都挡不住。

又看到关于老家的一个纪录片, 说以前用的渔船和渔网都是手工做的, 现在已经失传了云云, 似乎也隐含着许许多多的伤感, 说的也是同样的事情。人们伤感于老物件的渐渐失去, 但也安然和欣喜于新物件的诞生, 因为机械制造的东西, 比手工的东西安全、便宜、好用。所以, 这样的伤感于“手工制作”可以理解, 但已经无法回头了。新的东西产生了, 旧的东西消失了, 与旧东西相关的文化, 也就成为一种离开鲜活生活的记忆。

坐火车出差, 临铺的夫妻俩带着一个四五岁的淘气男孩, 在上下铺上乱窜, 夫妻俩劝不了, 就拿警察吓唬孩子:“再不听话, 警察来了啊!”小男孩闻听此言, 马上乖乖地坐下来。其实, 夫妻俩拿来吓唬孩子的警察, 不是真的警察, 而是穿铁路制服的列车服务员而已。一个晚上, 两人就拿这样的假警察吓唬孩子, 令人啼笑皆非。记得曾看到澳大利亚的警察发表声明告诉全国人民:不要拿我们吓唬孩子, 不应该让孩子怕我们, 而应该让孩子们需要帮助时找我们。看来, 这个事情上, 中外差别不大啊。在这个情境中, 警察成为用来吓唬孩子的“怪兽”, 我想在这些被吓唬的孩子们心目中, 会慢慢形成一种“定式”:警察是可怕的东东。基于此, 这种“有用”, 是不是也会慢慢变成一种文化?所以, 澳大利亚的警察才会发表那样的声明。

和一个朋友聊天, 说到国内某一个近年来人口净流出的区域。朋友说, 这种现象, 除了经济问题外, 社会生活中的“全民腐败”是一个更加重要的因素。经常有家长和孩子说, 好好读书, 读好了书考上大学, 就不要再回来了。我们痛恨雾霾, 但无路可逃。而这种文化上的“雾霾”, 却逼走了许许多多的当地人。这种因为“用”而产生的、逼迫人远走他乡的劣质文化, 真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想看到的。

上述事例说明, 文化的发生与最终形成, 都与人们日常生活 (工作) 中的“功能”即“用”相关。那么, 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中, 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挥作用, 也应该与经营管理中的“功能”密切相关。企业旧文化的革除是这样, 企业新文化的创建也是这样。 (待续)

摘要:企业文化的产生与发挥作用, 应与经营管理中的“功能”密切相关。

为什么喝水不能缓解舌头上的辣? 篇10

我们吃了很辣的食物后,往往会觉得很热,并且会自然而然地想喝水来冲淡嘴中的辣味。其实,这样做的效果并不会很理想。就算是喝冰水,也只是暂时缓解辣的感觉,片刻之后,辣味继续“占领”我们的口腔。辣椒之所以让我们产生“火辣”的感觉,那是因为含有一种叫“辣椒素”的物质,辣椒素像蜡一样高度疏水,也就是说,它不能溶解于水。在我们的口腔内以及皮肤上,有许多特定的神经受体,当辣椒素与这些神经受体结合,就产生相应的神经信号,传到大脑,人体就感受到了“火辣辣”。当我们感到“火辣辣”的时候,辣椒素已经与神经受体结合了。要减轻这种不适的感觉,就需要让辣椒素从受体上下来,并且不再与其他的受体结合。因为辣椒素不溶于水,所以不难理解,水并不是“解辣”的好办法。

而最好的缓解辣味的食物是牛奶。牛奶中含有大量的酪蛋白,这是一种很好的乳化剂,可以很有效地把疏水物质包裹起来带走,这样就相当于把辣味从我们的舌头上冲刷掉了。研究还进一步发现,不同的牛奶差别不大,倒是温度的影响更大一些,总的来说,低温牛奶效果最好。

上一篇: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下一篇:审查报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