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开发

2024-05-19

生态旅游开发(精选十篇)

生态旅游开发 篇1

一、甘肃生态旅游区域划分

(一) 沙漠绿洲生态旅游区。

这一区域分布在甘肃河西走廊的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武威等5市。石窟、古长城、沙漠、戈壁、野生动物和沙漠绿洲构成了这一区域的特色。有著名旅游城市敦煌、嘉峪关;有全国第一个沙漠森林公园———阳关沙漠森林公园等。

(二) 祁连冰雪生态旅游区。

这一区域分布在河西走廊中部, 包括张掖和武威两市。祁连山区丰富的原始森林、冰川、雪山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成为这一区域的主要特点。有国家级历史名城——张掖市;有张掖、黑河、马蹄寺、海潮坝、焉支山等5个森林公园。

(三) 黄河风情生态旅游区。

这一区域分布在甘肃中部, 包括兰州、白银和定西地区。悠久的黄河文化、香甜的瓜果、金城的都市风光和黄河两岸的古树名木构成这一区域的特色。有地处中国地理版图几何中心的甘肃省会城市兰州;有吐鲁沟、石佛沟、徐家山、贵清山、兴隆山、莲峰山、铁木山、东山、寿鹿山、岳麓山、仁寿山、西岩山、二郎山、五一山、兰山、关山、石头坪等森林公园和黄河石林景区。

(四) 草原风光生态旅游区。

这一区域分布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高山森林、山地景观、草原景观和浓厚的民族风情成为这一区域的显著特点。有松鸣岩、则岔、合作、莲花山、南龙山、南阳山等6个森林公园;有黄河三峡、龙首山、炳灵寺石窟、拉卜楞寺、三角石、柏木沟、腊子口等景区和景点。

(五) 伏羲文化生态旅游区。

这一区域分布在天水市和陇南地区。天水是丝绸之路重镇、伏羲文化发源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有“小江南”之称;陇南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的美誉, 也是大熊猫和金丝猴的栖息地。有麦积山、鸡峰山、天池、大河坝、温泉、老君山、尖山寺等7个森林公园;有麦积山石窟、伏羲庙、万象洞、哈达铺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六) 黄土风情生态旅游区。

这一区域分布在平凉和庆阳两市。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厚的黄土风情、浓郁的田园风光和黄土高原上的天然次生林构成了这一区域的特色。有云崖寺、太统、莲花谷、五龙山、北山、周祖陵、巴家嘴、老爷山等8个森林公园;有崆峒山、王母宫山、北石拱寺等景点。

二、甘肃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

甘肃旅游虽然起步早, 但发展缓慢, 和全国的差距越来越大。分析其原因,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生态旅游区的交通、住宿业等设施还不完善。

同全国一样, 甘肃大多数生态旅游区一般所处的位置远离城市, 虽然资源价值高, 但区位条件较差, 偏离交通干线, 交通设施滞后, 尤其是许多森林景点交通不便, 可进入性差, 一些景区的餐饮条件极差, 卫生质量难保, 饭菜价格昂贵, 景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 不能满足各类游客的要求, 这些问题均制约着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 投入严重不足, 市场促销力度小。

旅游业是一个需要先期大投入的产业, 没有投入, 资源就转化不成产品, 进入不了市场, 接待不了游客, 资源优势就变不成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甘肃的好多资源品位很高, 就是因为投入不足, 开发程度太低而远远落后于兄弟省区的同类产品。受资金制约严重, 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不大, 旅游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知名度不高。如小陇山曲溪森林公园有着极为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 自1999年开发以来到现在变化不大, 虽距天水市仅有30km, 但在旅游旺季仍显得比较冷清, 反差极大, 这与其资源开发中资金投入不足有极大的关系。

(三) 旅游产品单一、老化, 活动内容不够丰富多彩。

据甘肃省旅游局统计:青海、宁夏的游客一半来自甘肃。也就是说, 甘肃人民在支撑着青海、宁夏两省旅游产业的半壁江山。另一统计:甘肃居民旅游首选出省旅游。“白天看庙, 晚上睡觉”是外地旅游者在甘肃旅游常常发出的感慨, 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目前全省旅游产品的单一和老化。甘肃旅游经济发展与发达省区差距比较大, 与周边相邻省区差距也在扩大。大自然赐予了甘肃丰富、独特的旅游产品, 但甘肃人把这一产品看成了洋芋蛋, 没有很好地去包装。和宁夏相比, 说甘肃的旅游资源胜过其百倍都不为过, 一个沙湖, 40年前还是一片沼泽地, 蚊蝇满天飞;一个沙坡头, 风沙连铁路都能盖了, 可如今宁夏人把这两块地改造成为旅游景点, 开发出参与性、娱乐性、刺激性活动项目, 一举成为西部旅游热点地区, 吸引了众多甘肃游人, 这一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四) 缺乏精品产品, 市场知名度低。

甘肃除了敦煌莫高窟知名度高一些外, 其他旅游资源外人知之甚少, 明显缺乏旅游的“热度”。相比几年前, 甘肃旅游的基本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 可是作为旅游资源大省就其现状来看, 并不乐观。“知道敦煌, 不一定知道在甘肃境内;看过《读者》, 不一定知道是甘肃出版的;吃过牛肉拉面, 却不一定知道源自兰州。”在不少地方, 我们都能听到这调侃性的“段子”。其潜台词是:甘肃省有好的资源, 有好的品牌, 却没有充分利用起来, “抱着金饭碗饿肚子”。就北京市民的旅游去向, 有关部门抽样统计, 结果发现有9成人认为甘肃没什么地方可去, 市场知名度低。

(五) 观念陈旧, 思想不解放, 严重影响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尽管人们已经认识到旅游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新兴产业, 甚至有一些地方已将旅游业作为当地的支柱产业、龙头产业, 但这些工作只是刚刚起步。甘肃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尤其是旅游行业自身, 无论是行政管理部门还是旅游企业, 都存在一个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的问题。

三、甘肃生态旅游发展若干对策

(一) 转变观念、树立信心, 创作性地开展工作。

旅游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是旅游资源, 首先肯定甘肃的旅游业大有可为。“反弹琵琶”战略曾为甘肃的经济带来过光明, 旅游也需要反弹琵琶, 旅游业不仅成为很多市、县脱贫致富的必由之路, 还成为通往小康的必由之路。甘肃旅游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切实开展符合生态旅游要求的各种旅游项目。

(二) 以“丝绸之路”申遗为突破口, 实施精品战略。

从旅游和市场属性上来说, 资源不等于产品, 产品不等于品牌, 市场经济成熟的标志之一, 就是对品牌的认同。申遗成功不断造就我国新的一批著名旅游目的地。在目前国内多处世界遗产中, 既有北京故宫这样传统的著名旅游景点;更有丽江、张家界、平遥、九寨沟这些新兴的旅游目的地, 这些十几年前在中国还非常陌生的地名, 如今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世界遗产所带来的综合效益。尽管申遗难度很大, 但并非不可能。

近期应以联合“丝绸之路”相关国家及相邻省区, 共同整体申报“丝绸之路”世界遗产为工作重点和突破口, 实施精品战略, 带动甘肃旅游业的发展。同时, 大力培育以沙漠、戈壁、森林、高山、草原、牧场、冰川、雪山独特地貌等甘肃特有的生态旅游产品, 使游客看有看头, 玩有玩头, 争取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用自己的特色旅游项目留住旅游者的脚步。

(三) 大力发展以敦煌舞蹈为龙头的甘肃文艺产业, 提升旅游形象和品位。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文化与旅游有着高度关联、强烈互动的关系。《云南印象》、《丽水金沙》、《难忘的泼水节》、《五朵金花》和《月光下的凤尾竹》……云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文化气息浓厚, 文化资源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使人在旅游中体验文化, 在领略文化中游山玩水, 感觉特别轻松、愉快、陶醉、流连忘返。同样, 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积淀的甘肃, 发展文化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20世纪七十年代末甘肃省歌舞团曾创作出经典作品《丝路花雨》;之后, 也曾创作出《敦煌古乐》、《敦煌组舞》、《西出阳关》、《大梦敦煌》等敦煌舞蹈作品。然而, 这一品牌始终没有形成产业, 没能带动全省文艺产业的发展。因此, 甘肃旅游大发展, 首先要深入挖掘文化资源, 将其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进行开发, 尤其是大力发展以敦煌歌舞为龙头的甘肃文化产业。使游客能够在白天游览甘肃现有的旅游景点, 晚上通过欣赏旅游歌舞晚会回味追寻丝绸之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既增加了旅游产品的品位又带热了相关旅游产品, 以此提高甘肃旅游资源的产品竞争力。

(四)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扩大客源市场。

早在20世纪六十年代, 电影《五朵金花》和《阿诗玛》就让全国人民家喻户晓地了解了云南的少数民族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电视台轮流热播的《一米阳光》又让更多的年轻人向往去丽江古城一游。甘肃应加强与国内外新闻媒体、旅游机构合作, 尤其是利用央视播放《大敦煌》、《最后一个冬日》、《美丽的大脚》、《西部热土》、《天下粮仓》、《汗血宝马》、《惊天传奇》、《雪花那个飘》等在甘肃大地上拍摄并上演影片的契机, 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大力宣传甘肃, 提升知名度, 打造一个崭新的甘肃旅游形象。

(五) 拓宽多元化投资渠道,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向社会全面开放, 吸引社会资金进入;向外资进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政策, 吸引外资进入。

(六) 加强和周边省份的区域联合, 共谋旅游大发展。

借鉴华东“15+1”、珠江三角区“9+2”、西南“长江新三峡”等旅游联合体的成功经验。以“丝路之路”、“伏羲文化”为纽带, 加强与陕西、宁夏、青海、新疆、河南区域联合, 整合资源、资金、人才和环境, 形成“集团式作战”, “捆绑式销售”, 共谋旅游大发展。

摘要:本文对甘肃生态旅游区域划分为沙漠绿洲、祁连冰雪、黄河风情、草原风光、伏羲文化、黄土风情等六种类型。提出了开发甘肃生态旅游必须从实施精品战略、大力发展文艺产业、提升旅游形象和品位、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扩大客源市场、加强和周边省份的区域联合, 共谋旅游发展等策略。

关键词:生态旅游,区域划分,开发

参考文献

[1]马尚英, 游遍甘肃[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2.

[2]陈学林等, 甘肃省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甘肃科学学报, 2004.2.

西部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篇2

在对西部开展生态旅游的利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部生态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进行生态旅游规划,加快形成具有生态特色的旅游区;确定生态旅游景观区生态容量,切实保护好生态旅游资源;确定其生态旅游目标市场,有重点地进行宣传促销;提高地方居民的参与程度;加强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实施计算机管理,使生态旅游的发展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作 者:王瑛 王伟年  作者单位:王瑛(乐山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系,四川,乐山,614000)

王伟年(井冈山师范学院政法系,江西,吉安,343009)

刊 名: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GGANGSHAN NORMAL COLLEGE(NA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23(6) 分类号:F592.7 关键词:生态旅游   西部生态旅游开发   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容量  

浅谈生态旅游的开发 篇3

但是,从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来看,旅游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一些问题的出现,甚至日益严重化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被破坏日益严重,进而影响了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是近几年我国旅游业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一个词汇。它最早被提出是在1983年,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柯瑞最早提出的。在1992年,生态旅游协会明确指出:所谓生态旅游是指为了了解当地的环境文化与自然地理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而进行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是在不改变当地生态完整的同时,来创造经济效益,并且在自然资源的保护上使当地居民受益。从这个对生态旅游的定义来看,生态旅游应该是包括三部分内容。

1.生态旅游主要以参观当地的自然景观为主,从而满足旅游者对于回归自然的需求。

2.要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要在生态旅游发展的同时,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生态旅游的提出,与我们当前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密切相关的,那就是各地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同时,由于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于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导致资源污染、破坏问题严重;而且部分游客缺乏保护旅游资源的意识,也影响了当地旅游健康、稳定地发展。

二、我国当前生态旅游发展状况

那么,我国当前的生态旅游发展状况如何呢?就目前来看,生态旅游虽然很早就被提出,但其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不足

生态旅游的口号几乎在各地的旅游业中都频繁出现,但很多地方对于生态旅游的理解不全面,认识不足。很多地方都往往把生态旅游仅当成是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但却忽略了对于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文化资源的开发,从而导致当地的生态环境因为得不到保护和重视而恶化,进而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二)开发过程存在盲目性

受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很多地区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就盲目地上马相关产业,缺乏对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深入考察和论证,结果导致人力、物力、财力的巨大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缺乏专业人才的辅助和引导

生态旅游业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它需要我们旅游开发者必须要细致、全面地考虑到方方面面的问题,这是需要专业人才进行工作的,它既是涉及到了旅游业的开发,也与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必须有专业人才指导,这恰恰是很多地方都缺乏的。

(四)旅游景区环境破坏严重

事实上,自改革开放以来,受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各地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大多数是在发展粗放型经济,很多地区都是以经济效益为主要甚至唯一的发展目标,这就往往导致当地的自然环境因为缺乏环保意识而受破坏严重的状况极为普遍。如大量宾馆、度假村的修建,各种娱乐设施的建造,大量污染性垃圾的存在。特别是在节假日,大量游客的涌入往往会造成景区的超负荷运转,而少数游客因为素质的问题,不注意对环境的保护,这些问题就导致环境被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

三、相应对策

针对我国当前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可以看出,虽然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为我国的旅游业的发展提供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及时解决当前我国生态旅游产业出现的问题,一定会影响到我们国家生态旅游产业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那么,针对当前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

(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旅游环境是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它不仅是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而且在地块之间、地区之间也是相互结合的整体。如果建设或开发活动缺少综合规划和长远兼顾,会使原有生态系统恶化。做好旅游开发规划,贯彻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思想,这不仅是开发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预防资源和环境遭到破坏的重要措施。

所以,我们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既要重视旅游收益,也要重视环境、资源的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二)重视生态旅游的宣传

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兴趣的旅游活动,在全世界,尤其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政府官员甚至旅游学术界,对于什么是生态旅游,如何运作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效应如何评价,都还缺乏认识。因此,有必要加强生态旅游的宣传工作,借助各种宣传手段和途径,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公众认识到,旅游资源的破坏是对自身生活、福利的危害,让他自发行动起来,采取措施保护旅游资源环境。但是,公众的生态意识并不是整体性地进步和提高的,不同的知识水平和发展阶段制约了人们对其的认识。

最为旅游景区来说,在做好自己的旅游服务的同时,一定要把绿色旅游、环保旅游的理念通过各种途径向游客进行引导和影响,使他们真正地认识到什么是生态旅游,怎样做才是真正的生态旅游,提高游客的个人素质和水平。

(三)坚持以保护为主、旅游开发为辅的方针

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保护好区内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都必须围绕保护工作而进行,尤其是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开发更不得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因此,生态旅游的开发必须以生态学原理为准则,以促进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为目标。在保护好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根据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适度开发。生态旅游开发区域必须严格限制在保护区实验区范围内,旅游接待能力和实际接待量不得大于保护区的旅游生态容量,真正达到保护和持续发展的双重目的。

(四)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有序开发生态旅游

首先,要编制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生态旅游规划,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建设工作,将生态旅游纳入有计划、有步骤的轨道。其次,制定与生态旅游相适应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纳入法制化轨道,依法进行生态旅游开发,避免生态旅游开发中的盲目性和无序性,保证生态旅游开发科学、规范和有序地进行。

生态旅游及其开发研究 篇4

1、生态旅游的由来

随着旅游活动的蓬勃开展和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 可持续旅游业发展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生态旅游最初是从欠发达国家开始的, 其中非洲的肯尼亚和拉丁美洲的哥斯达黎加是发展生态旅游的先驱。肯尼亚被称作是“自然旅游的前辈”。另外, 美国是开展生态旅游比较早也是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 黄石国家公园的建立, 形成了最初意义上的生态旅游。欧美以及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生态旅游也搞得有声有色, 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生态旅游的概念及其内涵

国内外不同学者对生态旅游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 主要分歧在于生态旅游所涵盖的范围对象是否包括人文社会生态旅游资源。

在我国, 关于生态旅游的资源对象也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纯自然生态资源为取向的旅游活动。另外一部分学者对此持有不同观点, 他们认为, 生态旅游资源取向不仅包括自然资源, 也包括社会资源, 如历史、人文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协会提出“生态旅游是一种有目的的自然区域旅游, 通过旅游游客可以增进对环境的自然、文化背景的理解, 同时还给保护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使自然资源不再是纯粹保护, 也使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多方面受益, 促进福利事业的发展。”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

1、自然性

指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 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 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 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保留纯自然原始状态的系统。具有独特的旅游项目和线路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

2、保护性

保护性对于开发规划者、旅游开发商、管理者、游客来说都具有不同的意义。其中对于旅游开发规划者来说, 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上。对于游客来说, 保护性则体现在环境意识和自身的素质, 珍视自然赋予人类的物质及精神财富, 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3、参与性

生态旅游的参与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自然与文化旅游活动之中, 领会生态环境的奥妙, 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崇尚高雅文化, 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另一方面是生态旅游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

4、普及性

近些年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却表现出生态旅游正朝着普及化的方向发展, 绿色旅游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消费热潮。

三、生态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意义

生态旅游的开发主要是指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生态旅游资源, 生态旅游也就失去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生态旅游资源只有经过开发才能被利用, 才能产生效益。

1、生态旅游是世界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旅游发展的角度看, 生态旅游是近年世界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年增长率达到25%—30%, 生态旅游俨然已成为世界性旅游的潮流, 并将成为21世纪国际旅游的主流。

2、生态旅游的开发对我国的旅游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意义

(1)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可进一步促进我国旅游景点的合理布局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认识上的片面性, 使我国旅游项目建设大多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广大西部地区众多的自然景观得不到应有的利用。开发生态旅游, 可使目前的网点布局不合理状况有明显的改变, 一方面使内陆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同时也能缓解中东部的压力。

(2) 可提高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能有效保护旅游资源

由于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我国目前国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尚比较欠缺。生态旅游, 可唤醒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保护环境和资源的自觉性, 从而促进对全国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培育。

(3)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我国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随着旅游业全方位的发展, 旅游者将对自然景观、人文与地理环境介绍等方面的服务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也将带来旅游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高。

(4)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生态旅游项目的推出, 会吸引大批旅游者前来参观、游览, 必然带来地方旅游收入的增加。同时, 开发生态旅游项目也会促进区域内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的改善, 这必然会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旅游人数的增加、服务设施的完善以及社会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黄福才:《旅游学概论》,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1年。

[2]陈纲等:《旅游经济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7年。

[3]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年。

生态旅游开发的问题研究 篇5

生态旅游开发的问题研究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已日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生态旅游开发中的低技术含量,旅游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严重.从外部性理论来分析,生态旅游外部不经济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产权不明确,而政府的参与管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作 者:袁晓红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大连,116600刊 名:绥化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SUIHUA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22(4)分类号:F592关键词:生态旅游 外部性 可持续发展 方案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篇6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武夷山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0)32—0083—02

一、自然保护区旅游特点

1.自然保护区概念及旅游资源开发意义。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2.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限制因素。由于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特殊性,从而决定了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要在生态学观点和理论的指导下,以市场为导向,克服多种制约因素,趋利避害,促进自然保护区的健康发展。(1)保护方针。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为了保护某类自然客体,自然保护区必须坚持以保护为主的工作方针。虽然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是一种积极的保护,但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出现一个自然保护区在成功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而不对其造成任何危害的,旅游开发对自然保护区在一定程度上的破坏是不可避免的,由此就决定了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提,一切可能对保护工作造成严重危害的开发都必须绝对禁止。(2)资源品位。资源品位是指旅游资源的价值,它包括旅游资源的美学观赏价值、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以及康娱价值等多方面的内容。它具体体现在旅游资源吸引力大小上,是影响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首要条件,决定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方向与程度,直接影响客源的数量,是旅游地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只有那些资源品位高、吸引力大的自然保护区才会有较广阔的客源市场,有潜力成为旅游热点,才能在旅游地激烈的空间竞争中立住脚,通过合理开发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取得满意的社会效益。(3)区位条件。区位条件是指产业活动可以在特定空间进行的条件。它是影响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多数自然保护区位于偏远的山区,交通条件不便,可进入性差,远离客源中心,纵然有极高的资源品位,也难以吸引大量游客。即使对其进行大量投入,改善基础设施,也很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二、自然保护区开发管理模式

1.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原则。自然保护区作为一类特殊的生态旅游资源,要将其丰富、珍稀的旅游资源合理地开发出来,实现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自然保护区按照以下原则,制定出不同的开发策略,按照适合自身条件的模式合理发展。(1)区域性原则。区域性原则就是按照区域分异规律,从自然保护区内部的实际状况出发,突出区域特色,开发出富有保护区生态特色的高品位的生态旅游产品。我国多数自然保护区主要分布在远离大城市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交通不便,游客的感知距离较长。从目前的状况看,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支持区域性原则在宏观方面,就是要坚持“合理布局、重点开发”的指导思想,针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根据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不同特色,选择特色突出、市场潜力大的自然保护区优先开发,以避免盲目建设、遍地开发现象的出现。(2)效益原则。效益原则就是在从事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以效益为中心,以生态效益为前提,经济效益为依据,社会效益为目标,使旅游活动取得最佳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在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前提。确保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效益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基础。经济效益是自然保护区进行生态旅游开发的依据,距离客源市场近的应优先考虑开发。重点扶持经济效益可观、市场潜力大的地区。但生态旅游开发的最终目标应是通过旅游开发对旅游者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社会效益是保护区旅游开发的目标。只有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才算是成功的。(3)生态美学原则。生态美学原则就是在生态旅游开发中,景点的开发建设与生态旅游产品的设计都要突出强调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美,尽力避免人工雕饰,使生态旅游者置身于优美的自然环境中,真正体验到“回归自然”的感觉。因此,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生态美学原则,给生态旅游者创造一个恬美的意境。

2.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的几点思考。(1)生态旅游的涵义。“生态旅游”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中南美洲。早期的生态旅游是指在满足保护前提下,从事对环境和文化影响较小的游乐活动。为了把生态旅游的核心重新确定到自然保护和有利于当地人民的轨道上来,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維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1]。(2)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是正确的选择。自然保护区以自然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及自然遗迹为保护目标。由于生态旅游是在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基础上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其前提是自然资源的保护,它反映在无论是旅游开发过程还是整个旅游活动过程都强调旅游对象——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的保护。通过生态旅游活动,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求知、求新、求异的需要,而且在生态旅游活动中还可以学到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等知识,对提高公众的自然保护意识是有益的。(3)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要处理好几个关系。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展旅游大多带有盲目性。一些保护区旅游没有规划,或虽有规划,但规划是参照别的旅游景区而进行,不适宜自然保护区。针对目前自然保护区旅游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特建议要按生态旅游的内涵和特点去开发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1)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自然保护区发展旅游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增加保护区收入,促进当地社会发展的手段。不能为旅游而发展旅游,发展旅游的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更好地做好自然保护工作,因此,在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时必然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坚持“保护第一、旅游第二”的原则。2)生态旅游与大众旅游的关系。从保护区自身特点看,旅游应定位在生态旅游上,旅游活动主要以生态旅游为主。但在具体操作中还需考虑一个实际问题,即一旦当保护区旅游升温,出现旅游热时,势必会发生大量游客涌入景区的现象,造成旅游超载。所以应该规划出大众旅游区,将一些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较低的景点、景区规划为大众旅游区,而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较高的景区只能开展对环境影响很小的生态旅游活动。此外,还可采取一些措施控制旅游人数;另外,还可以对特殊景区、景点(保护价值较高的景点)实行特殊收费,通过增加费用达到限制游客人数的目的。3)保护区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同社会经济的许多领域相联系,与社区、政府、生物自然环境、国内、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等有着关系。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必须处理好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具体主要处理好与当地社区之间的关系。保护区生态旅游应同当地社区发展相结合起来,坚持与社区共建的原则,尽量照顾社区村民利益,让社区村民通过生态旅游得到实惠,支持保护区的工作,从而达到有效保护自然资源的目的[2]。

三、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设想

1.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现状。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北部,总面积61 099hm2,距国家级风景名胜武夷山40km,是世界同纬度带现存面积最大、保护最完整的中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为中国东南大陆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被列入全球环境基金资助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因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珍稀动植物的丰富和中亚热带植被的典型性获得“鸟的天堂”、“昆虫世界”、“东南植物宝库”的盛誉。三港、桃源峪、大竹岚、先锋岭断裂带等处多姿多彩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和生态自然景观,以及三港教堂、麻栗观鸟台、泥洋罗家洞、自然博物馆等人文景观,使保护区内的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极具开发价值和发展潜力。

2.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特点。与风景名胜区不同,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具有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因此保护区的旅游资源开发首先要有利于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保护,并在遵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际生物圈保护区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其旅游旅游功能,维护和保持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分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三部分[3],核心区和缓冲区只准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科学实验、教学学习、参观考察、旅游等只能在实验区内进行,且不得建設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景观的设施。为此,严格限制旅游活动的范围和强度,充分利用和发挥丰富的景观资源优势,减少敏感性旅游设施建设,是武夷山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特点。

3.武夷山生态旅游的开发。生态旅游的开展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威胁主要表现在:景点开发对资源的破坏、旅游小道开设建筑物修建对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造成破坏、生态旅游人员会增加生活垃圾污染和森林火灾隐患、游客活动对森林系统和野生动物活动产生影响等。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而言,首要任务是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同时针对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和威胁,制订科学的旅游计划和监控措施以规范生态旅游活动、强化生态旅游管理,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避免生态旅游的盲目开发。

参考文献:

[1]石竹,李慧娟.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4).

[2]王义民,李兴成.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对策[J].旅游研究,1999,(2).

贵州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开发初探 篇7

一、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一)赤水自然资源

赤水市海拔220m—1700m左右,属于中亚热带气候,气候温和湿润,年降雨量1279毫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3%,居全省第一,由于赤水市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于亚热带植物生长,生物资源也特别丰富,植被类型大致分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和竹林四个纲群,市内具有多姿多采的瀑布类型、千姿百态的竹林景观、丰富繁多的生物种类以及典型的丹霞地貌,这些构成了多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而赤水又被誉为镶嵌在中国西部的“宝石”,素有“千瀑之市”、“丹霞之冠”、“竹子之乡”、“桫椤王国”的美誉。

(二)赤水人文资源

赤水市在贵州省的西北部,与四川南部的泸州等市接壤,是川黔边贸的重要纽带、也是这一地区的经济文化重镇,是黔北通往巴蜀的重要门户,素有“川黔锁钥”、“黔北边城”之称。全市仅“省保”文物单位就有十余处,在省内并不多见。赤水还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举世闻名的“四渡赤水”,使赤水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圣地。赤水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第一,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表现在受巴蜀文化和贵州夜郎文化以及荆湘文化影响至深;第二,特色文化内容丰富,包括桫椤、竹子、丹霞、瀑布、盐运等地域文化;第三,红军长征文化成为经典,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出奇兵,震惊中外,威名远扬,除三渡赤水外其余都在赤水境内完成。

(三)赤水旅游市场发展统计

赤水市旅游局最初成立于1988年,1988年到1999年期间赤水旅游产业发展十分缓慢,旅游市场格局单一而薄弱,国内旅游仅有小规模的差旅和公务活动,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出境旅游。1988年年接待游客不足5000人次,游客来源主要为周边地区的商务、探亲访友游客,不过经过近30年的发展,客源市场扩大到四川、重庆、长三角、珠三角、西北等地,游客增长近500倍,年均增幅达30%以上。2011年,赤水市游客人数达253.62万人次,同比增长44.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66亿元,同比增长40.1%,到2015年上半年,游客人数达到321.1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28亿元。

二、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开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开发层次低

赤水的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由于贵州经济发展水平一直处在全国各省的末端,财政收入少,用于旅游项目开发方面的资金也就有所欠缺,对于生态旅游开发的资金投入不足,目前的生态旅游项目仅仅在于一般的观光,缺乏体验型旅游项目,除此之外,贵州发展生态旅游的理念不够成熟,表现得比较保守,有着优异的资源却不会利用,不会打造经典景区,创造旅游品牌,缺乏优秀的景区管理人才。

(二)生态旅游市场促销宣传力度欠缺

赤水在贵州的旅游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旅游收入也名列前茅,但相比与之毗邻的云南、四川、广西,在旅游的收益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根据历年的旅游统计资料显示,贵州旅游经济效益与这三个省份相差甚远,贵州省的海外游客只占到三省平均值的1/4,足以反映出赤水旅游市场在海外地区的占有率极少,赤水有不少风景区在国内外都具有优越性,但由于宣传力度不足,一直不被世人所知,生态旅游景区主要有五柱峰景区,景区面积20平方公里,由元厚古镇、小金驿沟、世外桃园、太阳谷、犁辕沟、豹子谷等六大风景区构成;金沙沟国家级桫椤自然保护区,十丈洞瀑布景区,赤水竹海森林公园,燕子岩竹海,丙安楠竹竹海,四洞沟瀑布群,这些都是上乘的生态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在市场宣传和促销上的力度不强,大都不被旅游者所熟知。

(三)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众所周知,贵州是以喀斯特地貌而著称的省份,赤水市又是贵州喀斯特地貌的佼佼者,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恢复,甚至会导致旅游资源的消失,所以在开发的初期就要长远打算,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切勿先利用后保护,目前有部分投机主义者在开发和经营的认识上,有所误解和偏差,对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解不够彻底,忽视了旅游开发容易对环境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低估了环境破坏、生态失衡后带来的反作用力。

(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匮乏

我国旅游业的兴起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有关旅游学的研究也是十分落后,旅游专业人才寥寥无几,贵州作为一个西部落后地区,很难跟上全国步伐,在旅游方面的教育更是相差甚远,主要表现在专业旅游学校的开设数目量少,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设置较晚,很明显已经滞后于目前旅游发展的增长速度,导游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有限,有关导游的培训机制落后,影响了导游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三、赤水丹霞生态旅游建设对策分析

(一)制定生态旅游规划

生态旅游是一种全新的高层次、高品位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规划同传统的追求经济效益的旅游规划相比,更需要注重以生态旅游的核心即以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其环境为总的开发指导思想,严格按照生态旅游的开发原则和方法,对景区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开发的同时有必要进行相关的生态旅游规划研究。第一要确保规划者对赤水生态环境具有实际的研究成果;第二要了解旅游地资源和环境的价值及特点,研究资源与环境保护区之间的关系,在协调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开发利用方式、强度与次序;第三要合理规划旅游景区的游客容量,考虑科学的布局设计,避免人满为患,尽量分散游人,以保证旅游的体验质量;第四是加强旅游产业之间的互动性,旅游相关行业要协调发展,不盲目扩大规模和功能范围,相同行业之间形成良性的竞争。

(二)改善投资环境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应该牢牢把握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有利政策和机遇,争取国家加大对赤水市打造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的资金投入,解决“资金难问题”,加强投资引导、资金管理和合理分配,构建生态旅游投资项目平台,以保证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与资金回投建设,政府应积极主动的建立招商中介机构,建立生态旅游发展基金组织等;另一方面,借鉴国外一些发展生态旅游的成功经验,节约资金,大力发展林副产品加工业,对已经建设投产的林竹加工进行改造以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同时,也可开发一些与生态主题符合的旅游商品,大力发展旅游经营业,吸收闲散资金,为进一步的发展积累原始资金。

(三)品牌打造与人才引进机制建设

人们之所以倾向于有知名度的旅游景区,是因为他们认为品牌代表了质量、信誉、价值等一切好的标准,赤水市在全国的生态旅游资源优势明显,但由于缺乏宣传和市场公关,使自己的形象没有很好地呈现出来,所以,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网络、媒体、请知名导演制作宣传片等各种方式加大赤水生态旅游形象的展示,立足地区特色,打造国内旅游地域品牌,与此同时,要加大对生态旅游教育的投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旅游管理团队,引进学历高的旅游开发专业人才,重视对景区工作人员的培训,不仅加强生态旅游人才的专业素质培养,同时注重其道德素质的提升,通过一些人才引进制度的制订,实现人才专业化,招聘规范化,使用科学化的人才开发和管理机制。生态旅游是一个开发综合性强,需要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高层次旅游项目建设,只有高素质的旅游专业管理人才和旅游服务人才进行合理的科学的经营管理,才能开发出精品专项旅游,实现生态旅游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

(四)普及生态旅游知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通过普及和宣传生态旅游知识,使旅游者和旅游从业者了解生态旅游的重大意义,让他们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自然,认识到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提倡大家一起来履行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的义务,对各类环境管理条例进行宣传教育,合理约束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行为,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环境伦理学学习,形成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道德意识和社会责任,可以在景区的温馨提示标语上进行创意设计,以显得其生动、有趣,及时有效的提醒旅游者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对生态旅游区的保护;坚决杜绝购买和售卖保护物种的买卖行为,一经发现严厉处罚。提高当地广大群众的自然保护意识,帮助农民植树种林,鼓励企业开发深加工旅游产品,努力发展地区经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对生态旅游开发进行规范和监督,对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及破坏保护区生态的行为进行惩罚,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统一的原则,及时对自然保护区的环境问题进行治理,把保护区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维护放在首位,只有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才能真正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南昌水域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篇8

(一)水域生态旅游概念

水域生态旅游是以水资源、水景观、水文化及其服务设施为依托,以保持相对脆弱的水域生态资源的生态过程和文化传承为目标,开发以水为特色的旅游产品,着重培养生态旅游道德的旅游方式。

(二)南昌水域资源现状

南昌位于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南岸,赣江、抚河在此交汇,市区拥有象湖、青山湖、艾溪湖等八大湖泊密布。全市水域占2204.3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9.7%,南昌市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南昌水域是城市重要的旅游资源,开发城市水域生态旅游,有利于协调旅游与城市生态环境的关系,有利于改善城市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因此,南昌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以“江湖互济、河湖相通、水系健康、水城交融、人水和谐”为目标,有效推进城市生态旅游发展。

二、南昌发展水域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分析

(一)拓宽南昌旅游市场发展空间

截止2014年,南昌市接待旅游总人数4286.8万人次,同比增长29.8%;旅游总收入386.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97%。2016年,计划完成旅游接待人数65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4%,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从以上数据不难发现南昌市旅游业发展态势良好,但南昌旅游市场也存在问题。南昌的旅游产品多以观光产品为主,游客通常游览八一起义纪念馆、八一广场、滕王阁等几个景点,由于缺乏休闲度假的旅游吸引物等原因,来南昌旅游的游客多为“过路客”或“一日游”。南昌需要拓宽旅游线路,推出以水位特色的休闲生态旅游产品,打造南昌旅游新动能。

(二)政府扶持力度大,政策导向明确

南昌市已确立了“鄱湖明珠、中国水都”的理念,这一理念是南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产品开发的思想文化基础。在这理念指导下,南昌市已按照“一流的湿地,一流的保护,一流的开发”原则,编制完成了《南矶湿地保护与旅游开发规划》,推进资源保护与开发,将南矶湿地打造成世界级的生态旅游目的地。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鄱阳湖主湖区南部,保护区总面积为3.33万公顷,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南矶山周围有常湖、流湖、菱湖、东湖、神塘湖等浅水湖及湖滩草洲,随着季节性湖水落,一年一度水陆相互交替,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泽国的地貌景观。每逢金秋,数以万计的各种越冬候鸟由北国南来,至此栖息,翌年春暖花开时,又结队迁徙北飞,而夏候鸟,如家燕、白簿等,则又来此湖地栖息繁衍。

三、南昌水域生态旅游开发对策

(一)水域休闲生态旅游

利用市区和近郊的河湖,开展城市水景观休闲生态旅游,游客水上泛舟,回归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意境。南昌拥有众多的湿地渔塘,发展水上休闲游,开展品尝晒网打鱼的水上项目。南昌拥有水域开阔的特点,建造画舫、龙舟,供游客在湖中游弋,亦可组织游客进行龙舟竞赛。这些活动可以提高旅游者的兴趣,大大提高了水城旅游参与性。

(二)水域历史文化生态游

众所周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对南昌水进行诗一般的赞美,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王勃在《秋日登洪都府滕王阁饯别序》书写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经典。从古至今众多文人墨客通过优美的文字以表达对南昌水的衷爱,这些文字赋予南昌的水更多灵性和韵味,呈现出水精神层面的各种美好想象和浪漫情怀。这对游客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南昌应复原古诗中描写的“襟三江而带五湖”情景,将市区河流和湖泊串联起来,并精心设计河道区域两岸,让两岸绿树成荫,游客河中泛舟赏鱼,建立实用价值和观赏功能于一身的古代风格的拱桥,再配以主题文化公园元素,如古代式建筑、诗词碑刻、名人雕像。这样不但体现了南昌的文化品位,而且激发了游客的情趣。

(三)打造亲水园林

水是流动的,无定形的,和山的稳定,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水中的天空,云影和周围的景色相互映衬,水中的鱼,莲花水百合等,使风景生动鲜活,所以有“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说法。园林不仅有景还可以划船,游泳、垂钓等,还可以调节温度,湿度,改善环境的功能。中国传统文化推崇山水风光与山水融合,讲究亭台楼阁、建筑与山水错落有致。创建南昌亲水性园林,可以利用水资源丰富的特点,突出水文化的主题,建设“水绕城,城中游”花园城市。通过水文化符号,巧妙的将湖、河、岛、桥、水等要素的使用,创造出中国水文化的典范。

(四)湿地生态保护游

南昌拥有艾溪湖湿地公园、象湖湿地公园、瑶湖郊野森林公园等湿地旅游资源,南昌湿地作为鄱阳湖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教育的理想场所。这些湿地是稀有鸟类冬季迁徙的目的地。南昌湿地生态旅游,首先要确定合理的生态承载力、生态功能分区。再次,利用湿地的稀有和濒危物种,开展濒危物种保护的一系列活动,如濒危鸟类认养,零距离接触动物保护和其他形式的活动,增加游客的对湿地的认知度。

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刍议 篇9

一、文化生态旅游的概念

文化生态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 学习、研究、考察特定的文化景观, 促进区域文化特色的保护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

文化生态旅游的物质基础主要是存在于特定的地理环境, 它的目的地指向更多地偏向于独特的社会文化区域, 旅游吸引物为具有特色的文化景观。这些景观除了可作为文化载体的民居建筑、宗教寺庙外, 还有一种难以用言语表达的气氛、韵味、风格。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能促进生态平衡和文化完整性的保护。另外, 文化生态旅游既可以看作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 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旅游发展的战略和旅游开发的一种理念。当前,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的文化生态旅游正方兴未艾。

二、高邮湖开发文化生态旅游的必然性

文化生态旅游是以文化景观为主体吸引物的生态旅游活动, 因此旅游开发地的定位对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高邮湖湿地是以湖泊为特征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 具有系统健全、景观完善的特点, 既保留了水乡湿地的完整性, 又保持了野生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多样性等生态旅游发展优势。它具有丰富的文化和自然资源, 是一个具有相当潜力的旅游发展区, 具备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不可多得的条件, 对传统的景点也有明显的互补性。高邮湖发展文化生态旅游, 不仅使自然人文资源得到合理开发, 也会建立一座永久的湖泊湿地野生生物基因库, 为高邮文化生态旅游开辟一个新的亮点。

三、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可行性

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湿地这块大环境, 高邮湖的水体、植物、动物构成的一个生态大网是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基础。

1. 美丽富饶的自然资源;

高邮湖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 湖面宽阔, 水量丰富, 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 沟通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湖区长48公里, 最大宽度28公里, 水域总面积为760.67平方公里, 水位5.55米时, 水面积648平方公里, 苇滩和堤坝面积112.67平方公里。2005年6月高邮湖湿地自然保护区正式建立, 它的建立, 对于维护生态平衡,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丰富的水产资源将推动高邮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拉动高邮湖的经济增长, 为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奠定经济基础, 为增强休闲旅游的参与性提供便利。

2. 悠久厚重的文化资源;

高邮湖不仅拥有美妙的自然风光, 更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1) 历史遗存:

古高邮八景与高邮湖直接有关的有四个, 可以说是秦邮胜景, 尽在湖畔。其中“甓社珠光”和“西湖雪浪”最为出名, 它们是以高邮湖为轴心构成的景点, 恰位于湖的中心, 构成水乡文化的精华。高邮湖景的悠久历史和独特景观都是值得挖掘的旅游资源。

(2) 渔家和渔船:

到高邮湖中去游玩, 船是惟一的交通工具, 现在常见的是泊在湖畔的小渔船。高邮湖的四周有不少渔民和养殖户, 故家家户户都有船。高邮湖边的渔家用小船接游人畅游高邮湖, 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北荡是高邮湖边最有名的村落, 端午节还保留着明清以来赛龙舟的习俗, “龙舟胜会”曾是著名的文化景观。湖边有一批专业渔民, 以船为家, 停泊在河道上的水泥船便是他们的家——船屋。渔民们在船头生火做饭, 烧的是砖砌的土灶, 这成为高邮湖渔家独特的生活方式, 更成为高邮湖独特的民俗文化。

(3) 名人遗迹:

高邮湖著名的名人遗迹有耿庙、玩珠亭、还珠亭、九里亭等, 不仅是风水宝地, 更是文人雅士留下珍贵墨宝的地方。《高邮州志》记载有许多高人逸士在湖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 如秦少游、曾几、杨万里、萨都剌、蒲松龄等都在此挥毫泼墨, 对酒当歌。

名人遗迹无疑为高邮湖的文化加上了厚重的一笔, 这些既是高邮湖历史文化知识的主要承载地, 也将成为高邮湖文化生态旅游的重要卖点。遗迹、渔舟等这些文化载体呈现出的特色文化景观都将成为发展文化生态旅游的宝贵资源。

四、结论

对旅游开发而言人与生态是一对很难协调的自然关系, 如何处理好自然资源开发与人文资源开发的关系是发展旅游的重要问题。高邮湖论人文古迹不如扬州瘦西湖, 论自然环境也比不上杭州西湖, 然而它像一个盆景将人文与自然两种景观积聚于一小片水域之中, 体现出她独特的旅游优势。高邮湖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气息是相辅相成的, 开发高邮湖旅游绝不能破坏两者的平衡, 发展文化生态旅游是发展高邮湖的内在要求, 只有将文化与生态作为一个整体共同来开发, 那么高邮湖才能成为“生态区内的博物馆”, 才能成为高邮旅游的新亮点。

摘要:高邮湖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 是我国著名的湖泊湿地, 已被列入国家重要湿地保护名录。它水量丰富, 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 沟通了淮河和长江两大水系。湖内物产丰美, 景色怡人。高邮湖风景区有多处景点, 本文通过对高邮湖的自然生态资源和文化遗迹进行分析, 研究探讨了该区域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的优势, 并对高邮湖开发文化生态旅游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邮湖风景区,湿地资源,文化生态旅游

参考文献

[1]施奠东:《湖山便览》,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2]肖笃宁:《生态旅游透视》,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2

[3]赵魁义:《地球之肾》,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4]《高邮州志》

邛海湿地文化及其生态旅游开发 篇10

邛海湿地生态系统包括邛海湿地自然生态系统和邛海湿地人文生态系统两大类。其中, 湿地自然生态系统是湿地人文生态系统的基础, 湿地人文生态系统为湿地自然系统更好的保护、开发、利用提供了条件。含有文化底蕴的湿地人文生态系统所体现的美, 是比自然美更高级、更深层次的生态美。相对于单纯的湿地自然资源而言, 由当地人亲水而居所形成的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以及文化艺术、知识等, 其内涵丰富、人文气息浓厚、地域色彩鲜明而独具魅力。邛海湿地文化资源就是以邛海湿地自然生态资源为主体和依托, 形成的与之相关的、特有的、对人们能够产生直接和间接经济利益的精神文化内容。

1 邛海湿地文化资源概况

1.1 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邛海湿地文化的核心和主体。表现为一种生态系统和谐共存的文化, 生态资源系统稳定, 生物环境与人文环境和谐共存。其所体现的“生态美”是此种文化的最高表现, 生态美源于自然, 包括自然生态美和人文生态美。两类都是“众多生命与其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协同关系与和谐形式。”其最重要的特征“和谐”, 是指自然界生命与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支持、互惠共生所表现出来的美的形式。邛海湖畔, 候鸟和人类和睦地相处着, 这里从未听过有人伤害候鸟的事。像这样的人与候鸟在一个画面中的风景, 在邛海边随处可见。

1.2 气候文化

邛海湿地所在的西昌市是全国有名的春城, “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已成为西昌市一张颇具影响力的旅游品牌。冬春时节常常是天高气爽, 白天风和日丽, 夜晚清风皓月。西昌冬暖夏凉的气候特征酝酿了这里避寒避暑的“休旅”文化。晴天多、湿度小、雾日极少、能见度好的气候特点造就了这里的“赏月”文化。殊不知, 正是由于邛海水域的存在, 而造成了西昌异于周围陆地的一种局地性气候。湖泊对周边气候的调节作用巨大, 可改变周边环境的气温和降水量等。湖泊的水域面积和水深在调节气候中起到重要作用, 保护湖泊水域面积和水深与保护其生态环境同等重要。

1.3 耕作与饮食文化

昔日围湖造田对邛海湿地造成了巨大破坏, 那种完全依赖邛海掠夺式的田耕和渔业, 如今已被新型农业取代。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和观光农业, 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无毒农业是邛海湿地耕作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处淡水湖, 加之特有的彝族文化, 邛海地区的饮食菜肴独具风格, 其主要特色是水产菜肴和民族风味餐。醉虾、桑拿虾、银鱼煎蛋、油炸白条鱼、清蒸毛蟹、南瓜鱼头汤、凉拌蕨菜等水产菜肴美食, 以及乳猪砣砣肉、酸菜土豆鸡、荞麦饼、彝家馍肉、连渣菜、彝家辣子鸡等彝族风味菜。

1.4 渔业文化

上个世纪60年代以前的邛海, 没有人工开凿的痕迹, 清澈透明的湖水滋养着天然鱼类, 祖祖辈辈生活在邛海边的渔民守着静静的湖泊。沿湖“自由渔民”200余人, 如歌里所唱的一般, “心想打渔就下湖。”90年代的邛海捕鱼并没这么有序。按照当时规定, 每年有两个月是固定捕鱼期, 开海当日, 800多只渔船集中在邛海水面。间隔十几米就有一艘船, 不到两个星期, 鱼基本被捕完, 邛海水质明显恶化, 甚至出现蓝藻。现在, 捕捞方式由渔民各自为政转变为由公司承包, 放苗和捕捞都很有计划。邛海鱼的一放一捕产生了三重效应:生态效应、社会效应、旅游效应。如今, 人们仍能看到“开海”捕鱼时那蔚为壮观的场面, 体味渔民荡舟湖上撒网打渔的生活场景。不同的是, 鱼儿不会被瞬间打捞一空, 它们仍然是邛海的主人, 发挥着无可替代的生态净化作用。

1.5 民俗文化

(1) 草鞋文化。距邛海约有两三公里的高枧, 沼泽湿地多。席草, 属多年生沼泽草本植物, 枝干为菱状, 中空, 高约50~80厘米, 是加工草鞋和凉席的好材料, 非常适宜在沼泽湿地生长。因为这里没有多少田地供村民们耕作, 于是便产生了种席草做草鞋的营生, 在高枧乡潘家院, 几乎家家户户, 男女老少都会这门草鞋编织手艺, 并成为了家庭的主要收入, 形成了特有的草鞋文化。

(2) 龙舟文化。中国大多有水有河的地方在端午时节都会举行划龙舟比赛, 划龙舟属于体育竞技类比赛。邛海虽没有历来龙舟赛的习俗, 但如今随着传统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旅游业的兴起, 邛海龙舟文化也渐渐形成。

1.6 山水文化

邛海湖周群山环抱, 绿树成荫, 形成了不可多得的山水相依的人间佳境。泸山海拔2317米, 与邛海相对高差807米, 山峦奇秀, 古木参天, 是西昌的天然绿色屏障, 林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 有二千年历史的十大“巴蜀树王”之一的九龙汉柏。泸山灵气所钟, 又为僧道赞为悟道佳山。密林深处高低错落地露出梵宇、佛宫十余座, 古刹殿宇因地就势, 各据幽境, 令人神往。

2 邛海湿地文化的旅游价值

2.1 多样的资源结构为旅游开发提供丰富素材

邛海湿地资源种类众多, 不同门类的资源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不同的素材。邛海湿地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可为游人观光和休闲旅游提供条件。邛泸山水文化、方言文化、民俗文化则可为文人、学者们的游学旅游提供创作的灵感。

2.2 优越的地理位置为旅游创造极佳条件

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 造就了邛海山、水、城相连的绝佳地理位置。邛海湿地公园距市中心仅5公里, 卧于泸山东北麓, 与泸山仅一条公路之隔。由于地处市郊, 本地市民常在周末或下班后来到这里, 或沿着弯弯曲曲的栈道穿行于湿地深处, 或沿着专门的健身通道疾步前行。这里已成为西昌人的后花园。

2.3 深厚的湿地文化内涵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没有人文精神的自然资源是死的, 没有文化底蕴的景区是无生命力的。邛海湿地不单纯是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它更是一个内涵丰富, 承载了地方历史和文化精神的人文生态系统, 邛海湿地丰富多彩的文化将是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命源头。

3 邛海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

3.1 观光旅游

目前, 经人工恢复的邛海湿地主要包括“观鸟岛”湿地、“梦里水乡”湿地、“烟雨鹭洲”湿地、“西波鹤影”湿地四个部分, 主要位于邛海西北岸, 由湿地水上景观带和湖岸湿地生态防护景观带两部分组成, 整个景观充分诠释了自然、生态、亲水、和谐的内涵。湿地内有百余个人工岛屿, 有别致的景观小品、亭阁、文化长廊、小桥流水, 展示出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巧妙融合。湿地内生物多样, 共有各类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灌木和乔木1080种, 其中本土珍贵植物12种;有鸟类97种, 其中有珍稀候鸟红嘴潜鸭和世界濒危物种黄嘴白鹭;有鱼类42种, 包含邛海特有土著白鱼、红!、邛海鲤等珍贵鱼类。邛海湿地是四川省第五批省级科普基地, 也是进行旅游开发的核心保护区。因此, 在邛海湿地主体部分主要进行观光旅游产品的开发。

3.2 民俗旅游

邛海小渔村是坐落于邛海北岸的一处半岛, 面积达十几万平方米, 与泸山隔水相望。这里主要开发邛海民俗旅游产品。三面环水的小渔村中, 烧烤排档规模宏大, 村中的农家乐、度假村随处可见, 机动船停靠的码头“对泸轩”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渔村的竹林棕榈, 水景花园, 亭台楼阁, 栈桥长廊, 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就目前而言, 邛海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深度不足, 主要限于吃、住、观层面。利用邛海的水体和渔家文化, 可适度开发诸如垂钓、捕鱼、抓野鸡、采摘、赛龙舟等野趣十足的旅游项目和家庭趣味竞赛, 将传统的观光型旅游向参与型旅游发展。

3.3 休闲度假旅游

邛海湿地由于良好的生态自然环境和旅游开发条件, 非常适宜于开发深度旅游产品。随着近年来西昌旅游业的兴起, 到西昌的游客已不满足短暂的观光旅游。据统计, 邛海周边住宿床位约4080个, 其中滨海路上的星级酒店约15家。即便如此, 每到节假日, 仍不能满足住宿需求。目前, 邛海周围适宜开发休闲度假的区域主要有以下几个: (1) 月色风情小镇。小镇与邛海宾馆 (政府国宾馆) 毗邻, 小镇内及周边云集了数家星级度假酒店。 (2) 观海湾特色小镇。这里视野开阔, 邛海美景尽收眼底, 是一个适合人居、休闲度假的风水宝地。 (3) 青龙寺区。距离青龙寺景区200米的“田园会所度假木屋别墅酒店”是目前开发较成熟的休闲度假旅游区。 (4) 月亮湾。目前月亮湾区域没有大型度假酒店, 住宿主要靠农家乐。 (5) 老海亭。私人客栈集聚区, 但目前仍不能满足节日期间外地游客的住宿需求。因此, 应大力开发农家乐、家庭旅馆等小型客栈, 作为对大型度假酒店的补充。

3.4 饮食文化旅游

邛海湿地生态系统主要由邛海湖水体和湿地水体组成, 蕴含着各种丰富的自然资源, 其中许多资源与人民生活和国民经济息息相关, 具有重要的物质生产功能。如鱼类, 沿岸分布的贝类、蟹虾等。其系统中许多植物还具有药用价值, 如香蒲、慈姑、菖蒲等具有补血、化瘀和消炎功效;芦苇的根茎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生津止渴、镇吐等作用。邛海白条鱼、醉虾、毛蟹都是盛名在外的美食, 也是外地游客来此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目前, 邛海的饮食文化旅游开发还处于浅表层次, 食物虽美但缺乏内涵。饮食文化旅游重在“文化”, 指饮食文化与旅游活动相结合, 旅游者能够既了解饮食文化又能够品尝美食, 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旅游活动。因此, 应将邛海湿地文化与当地食材相结合, 开发出具有原创性、区域性、民族性的菜品, 也可适当开发一些旅游者能够参与制作的菜品, 以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和互动需要。

3.5 旅游商品开发

随着西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传统手工艺产品也开始热卖。但目前, 邛海湿地没有能够代表其湿地文化的旅游商品。旅游者即使在景区内也只能购买到诸如彝族漆器、刺绣、山珍这类凉山彝族文化旅游商品。因此, 利用湿地自然资源, 开发能够体现湿地文化的旅游商品, 既能丰富凉山旅游商品种类, 又能够弘扬地方文化。例如,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升温, 湿地民俗旅游资源中的“草鞋文化”大有文章可做。潘家大院工艺精致的草鞋编织, 可将其开发成为旅游工艺品, 以此带动湿地民俗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云亭, 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2004.

[2]耿英姿, 张鸿鸣, 刘昱.杭州西溪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2005 (5) .

[3]吴海伦, 王剑.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以武汉琴断小河湿地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

[4]张小晓, 胡达维.鄱阳湖湿地文化资源分析与开发建设建议[J].江西林业科技 (增刊) , 2009.

上一篇:软件结构优化下一篇:在线监测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