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媒体

2024-07-01

本地媒体(精选五篇)

本地媒体 篇1

一、网络本地化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随着受众媒体接触习惯的变化, 网络媒体在受众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网络媒体未来几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便是本地化, 与各地媒体受众的生活更加紧密的相结合。但是在网络媒体纷纷本地化的过程中显现出来一些问题, 主要集重在受众对网络媒体认知度不高、广告客户的费用预算所占比例较小、媒体内容监管归属不明确、媒体代理商资质和水平良莠不齐。

1、受众对网络媒体本地化的认知度不高

通过地域指标来对网民进行细分, 借助全国性网络媒体品牌针对性的打造地方化网络媒体, 逐步满足当地网民通过网络媒体解决生活难题的需求。但是受众对于全国性网络媒体的认知和本地化的生活需要还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网民比较习惯于将特定的网络媒体定位于专属的功能上, 例如将网易和邮箱划等号, 将新闻和微博与新浪划等号等, 随之带来的问题是很难将全国性的已经固化了的网络媒体形象和本地生活化信息联系起来。参照报纸媒体全国专业化和本地综合化模式。全国性网站定位清晰能够获得成功;地方化网站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 大都培养出了一定数量的当地网民形成了浏览的习惯。全国性网络品牌的本地化运作, 貌似是能够将两者优势相结合, 实际上却是要克服受众对全国性品牌的固有认识, 同时又需要较长时间的逐步培养本地受众对网站的使用习惯。

2、广告客户对本地化了的全国性网站信任度不高

虽然网络媒体的广告营业额已经超过了报纸媒体, 但是具体到一些城市, 全国性商家, 一般都是全国范围内统一操作网络广告媒体选择和投放, 分配给各个地方的广告费用一般不包括网络广告费用。本地广告客户一般还没有把网络媒体列入选择范围, 更何况是对全国性网站分散到本地的点击率存在较大疑虑, 本地化的全国性网站很难成为媒体的备选选项。归根结底, 还是本地化了的网站大都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具备一定规模的网民数量, 从而对广告客户来说也还不具备相应的注意力价值。

3、媒体内容和广告监管归属不明确

目前, 广告经营活动的主要监督管理机关是工商管理机关, 但是工商管理机关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执法经验、监测设备还都很难跟上网络广告的发展实践。日常广告内容的监测很难实现, 就算接到消费者投诉, 在证据收集、责任方的确定等方面也存在一些实际困难。对于全国本地化的网站的广告内容的监管难度就更大, 就算发现了网站上的广告内容不符合相应的要求, 也很难确定责任方是全国性网络媒体还是本地运营公司, 在告知环节就遇到了难题。鉴于网站信息量极其庞大, 网络媒体总部往往也很难去对各地分站的网络信息进行把关。

4、媒体代理商资质和水平良莠不齐

全国性的网络媒体在加盟扩张的过程中, 面临着对区域覆盖速度的追求和竞争对手的追赶, 很可能在代理商资质标准的限定上把标准降的很低, 在审查把关上又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是为了快速赚取加盟费, 只认钱不看资质的短视行为, 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很可能会因为代理商的经营能力较低造成对网络本地化品牌的致命打击。

二、网络本地化困局的解决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 要耐心培养本地受众的网络媒体使用习惯, 与本地广告客户共同探索有效的投放方案与合作模式, 通过帮助广告客户取得实际的销售业绩增长, 逐步取得信任, 甚至是被依赖;还应当明确落地网络媒体落地登记制度和监管职责;加强内容审查和广告监管, 使本地化的网络媒体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进一步确定本地合作公司的企业资质, 避免无序经营和恶性竞争。

1、培养受众的媒体使用新习惯

借助传统媒体和促销公关活动培养受众本地化网路媒体的使用习惯, 虽然能够借助全国性网络媒体的品牌形象, 但是本地化了的网络媒体同样面临培育期的问题, 潜心研究本地网民未得到充分满足的需求点, 以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来完善和优化本地化了的网络媒体, 然后就是要有足够的耐心来培养专属的受众群体, 只有真正拥有了稳定的受众群体的数量和较高的受众质量才有可能获得长久的造血能力, 实现良性循环。

2、增加广告客户对网络媒体的依赖程度

作为一个新兴的网络媒体, 对广告营业额的追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单纯的媒体广告形式很难打动广告客户, 进行更深层次的营销传播组合方式的开发, 逐步培养广告客户的信赖是一个必然过程。借助传统媒体拉动网络媒体的知名度, 通过促销活动培养受众的网络媒体使用习惯, 逐步取得广告客户的认可。

3、加强落地登记制度和内容监管

针对本地化的网络媒体的监管问题, 当地网络广告监督管理机关可以尝试逐步探索本地化的网络广告媒体的登记备案制度和内容监管办法。能够全面掌握本地广告经营单位的经营内容, 对网络广告施行适当的审批、审查、监督等环节的管理。以保证消费者、受众以及广告客户的利益少受或者不受侵害。

4、提高本地经营公司的资质标准

全国性的网络媒体单位应当制定适当的落地媒体经营公司的标准, 在选择落地媒体经营公司的实践中要坚持标准。随着全国范围内广告企业资质的评选活动的开展, 一批获得广告资质等级的企业可以作为备选。同时, 广告监督管理机关也可以制定限制标准, 对代理经营全国网络媒体的广告经营企业的资质做出相应要求, 也是维持广告市场秩序, 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广告投放企业利益的基本需求。

三、结论

移动化、本地化和社会化是网络媒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几个主要趋势, 本地化可能是过程最复杂、形式最多样、涉及人员最多的一个进程。在经营方面需要注意借助全国网络媒体的品牌优势, 更为主要的是耐心培养本地化以后形成的“新网络媒体”, 逐渐取得受众的浏览量和广告客户的认可。在管理方面, 当地广告监管机关对本地广告经营企业代理网络媒体的情况进行登记。

摘要: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 本地化是我国网络媒体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 伴随着网络媒体的本地化进程, 势必对传统媒体形成冲击, 对本地网络媒体带来机遇和挑战, 同时本地化过程中的全国性和省级网络媒体也会面临很多新的问题。比较突出的问题有, 网络本地化为媒体内容监管和广告监管带来新课题, 本地化的网络媒体在与传统媒体和当地网络媒体的竞合过程中, 如何寻找到自己在当地的新角色。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梳理与分析, 尝试提出网络本地化困局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网络媒体,本地化,广告监管

参考文献

[1]胡修瑞.网络广告信息价值需要落地服务[J].新闻传播, 2009 (9) .

[2]王斌.本地化与年轻化:美国移动新闻消费的新趋势[J].中国报业, 2011 (19) .

本地企业九成员工为本地人 篇2

今年的“春风行动”来得早

2015年的春节来得比较晚,但是广西“春风行动”却提前拉开大幕,从往年的春节后举行提前到了春节前。2月13日,由广西人社厅、广西总工会、广西妇联联合举办的广西2015年“春风行动”招聘活动在宾阳县文化广场启动。

2月26日9时,2015年“春风行动”专项活动暨春季人力招聘大会将在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百威啤酒、双汇食品、伊利食品等近百家企业提供约6000个岗位,多数企业开出的普通月薪在2000元以上,加上加班费和就餐补助,不少岗位月薪达3000元至4000元。

与此同时,为了吸引广大求职者到开发区就业,广西—东盟经开区实施幼儿园到高中“15年免费教育”,推出公租房,采用公租房共有产权出售新模式,给予重点工业、企业员工发放年度贡献奖、启用免费求职公寓,开通南宁至开发区免费直通车,建成南宁二中东盟校区等,努力为用工企业和应聘人员提供更好的服务。

节后的多场招聘会上,很多企业为了留住求职者,纷纷打出了“五险一金”招牌,不少企业工资均在3000元以上,甚至达到七八千的高薪。

截至3月25日,广西共组织专场招聘会531场;为70.24万人提供免费公共就业服务;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就业11.23万人;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成功人数6.16万人;接受创业服务人数0.63万人;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人数1.77万人;为7.58万人提供劳动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服务;推荐用工规范诚信企业2886家,推荐诚信服务机构355家。

与往年相比,今年“春风行动”放宽了招聘条件、扩大了服务范围,在创业服务方面也进一步细化。今年活动目标是通过宣传和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实施有针对性的公共就业服务,让有培训愿望的农村劳动者得到免费技术培训,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得到有效的就业信息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服务,常住城镇的农民工得到均等化的公共就业服务,返乡农民工得到就业和创业服务。

搭建供需平台 促进转移就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就业局局长侯龙生告诉《小康》杂志记者,每年的“春风行动”是企业用工和農民工求职晴雨表。2015年广西提前部署“春风行动”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本地企业用工需求,吸引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尤其是有技术、有能力的农民工,用优厚的条件吸引他们留下为本地企业服务。与此同时,把本地企业宣传给外出务工的农民工,让他们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引导农民工就近就业。

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和求职者,2015年的“春风行动”得到全区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级职能部门大力配合,从自治区总工会,自治区妇联、到全区各地市、县级的工会、妇联、工信、工商、税务,教育、公安等全力配合,真正做到目标明确,搭建供需平台。

多渠道收集企业用工信息。从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广西就业局组织开展了区内重点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和部分区外大规模企业用工情况调查,收集区内外企业1581家,总用工需求人数187635人。提前收集待遇好企业和一些创业项目信息,以创业提供就业,并及时向社会发布。

多平台发布信息。目前,广西就业局加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网络建设,已完成自治区与14个地级市、119个县(区、市、开发区)、1082个街道(乡镇)、1221个社区(行政村)、223所培训机构联网,自治区—市—县(区)三级已实现联网全覆盖,超过30%的乡镇以及部分行政村(社区)也实现信息网络互联互通,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初步构成,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良好的供需平台。在“广西就业网”和“广西就业网手机掌上就业平台”上,免费发布用人和求职信息,搭建永不落幕的招聘会。针对一些偏远山区网络不发达,或者不会使用互联网的农民工,多方式搭建供需平台,将信息编印成册,通过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社会发放。

针对企业招工难的现象,广西就业局加强针对性的指导,包括求职指导和用工单位指导。对于企业,一方面让企业明白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已经结束,低成本劳动力时代结束,不要设置太多门槛条件,如年龄、工资等。另一方面,全区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依托各类职业院校和定点培训机构,开展订单培训,为区内企业解决用工需求,就业成功率高。

今年广西举办的“春风行动”效果好,进场企业多待遇好,入场求职者多,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现象。目前实现就业人数17.4万,其中企业招收本地人员11.2万,加上邻近县市的员工,近七成为本地农民工。

广西用工求职供需基本平衡

谈起广西企业用工情况数据,侯龙生表示,从2015年春节前后广西工业园区企业员工返工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广西保持供需基本平衡。广西的务工人员由过去的劳务输出逐步转变为区内转移就业,在被调查的企业中,90%以上的员工都是本地人。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用工观念进一步改善,树立“以人为本”的用工理念,尽可能提高员工福利待遇,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改善工作生活环境,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

侯龙生说,广西企业存在的用工荒主要集中存在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由于用工需求大,企业薪酬福利待遇低、劳动强度大、加班加点现象普遍,造成了这类企业人员流动性大,返工率低。这是企业提供的待遇跟农民工要求的待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个差距造成了劳动力供需的不平衡。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企业在用人管理方面不够人性,或者是一部分企业为了规避法律责任,降低用工成本,不购买“五险一金”等。这样一来,缺乏保障和归属感的农民工就很容易跳槽,导致了流动率大增,企业面临用工荒。

另外,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80、90后新成长劳动力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成长环境较好,求职期望普通过高,大多倾向工作环境比较舒适、工作体面、收入较高、就业条件更好并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就业。节后,部分求职者持有观望态度,选择寻找合意的企业,以求更好的岗位,增加收入。

惠农政策实现务工人员就业转移

随着广西经济发展,就业机会增长较快,吸引了一大批务工人员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到东部打工的人数有所减少。另外,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也吸引一部分劳动力回乡创业。

2015年1月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了《创新和加强农民工工作任务分工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农民工的就业、创业方面都将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和补贴,同时在农民工维权、公共服务、住房、子女教育、医疗、保险等方面都将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农民工实现增收致富奔小康。

对于首次自主创业的农民工免收费。目前,广西已经出台了农民工创业专项扶持资金管理办法,对农民工初次创办的企业,免除属于自治区、市、县三级收入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首次领取营业执照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农民工小微企业,以及吸纳农民工就业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可按照自治区有关规定分别给予补贴。

而农民工如果创业资金不足想要贷款的,也能享受相应的贴息贷款。广西将小额担保基金由2亿元提高到5亿元,农民工的贴息贷款额度从5万到8万不等。广西还将进行林木、禽畜、水产品等活体资产作为有效担保物的试点,对经营正常和信誉好的农民工直接进行信用贷款,让农民工贷款更加容易。

农民工在创业用地方面也会得到相应优惠,对通过租赁等流转方式取得集体土地经营权发展种养业,不改变农用地性质和用途的,按农业用地相关政策,免收相关费用。

编辑/余弘阳

本地媒体 篇3

1 传统媒体的机遇在哪里

虽然新媒体传播能力势不可挡, 以燎原之势席卷而来, 但由于传播成本低廉, 成了谣言重灾区, 就比如微信的朋友圈。近期, 许多朋友圈被一则“20 岁左右小伙, 颅内出血倒在路边”消息刷屏, 最后媒体证实是一则假消息。同一天出现的还有, 有人在江苏南京丁山三高路口看到一个流浪儿童, 帮忙让他回家, 最后证实也是假的。显然, 谣言四起的朋友圈,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困扰。每隔一段时间, 就会有孩子被拐, 老人寻找家人等各种救助类信息出现, 微友们争相转发, 可最后多半都是假消息, 极大欺骗了大家的感情。而查看父母的朋友圈, 更是如此, 从生活、养生到经济, 老年人每天转发着各种各样标题耸人听闻的谣言。而由于朋友圈的信任基础和相对封闭性, 传谣容易, 破谣很难, 正可谓“造谣的动动嘴, 辟谣的跑断腿”。

新媒体上的信息铺天盖地, 但有效信息或准确信息却不多, 而这正是传统媒体的特长所在。受众的接受方式发生了改变, 对资讯的需求却没有变。因此,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 对传统媒体来说, 不仅是危机, 更是机遇。当然, 媒体融合, 并不仅仅是简单地将信息通过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传播出去。

2如何推送受众“用得上”的信息

作为地方的电视媒体, 新媒体推送的消息首先要彰显“本地”属性, 只有受众“用得上”才会主动关注。

2.1 凸出本地特色, 让受众“用得上”

当地的突发新闻、交通信息、服务资讯、气象预报等, 都是市民平时比较关注的类别。比如, 南方下雪天气难得一见, 对于下雪, 市民多为期待。当下雪时, 就可以推送下雪的内容, 线上线下互动, 收集雪景美图和小视频, 展现本地雪景以及趣事。当然, 作品被采用的网友, 还会得到小礼品。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推送内容, 又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和参与, 让一篇简单的天气消息活跃起来。

每年夏天, 台风天气在浙江沿海地区多发。应对台风天气, 各级各地政府都有了完备预案。而普通市民最安全的, 无非是城市积水和道路通行情况。在这期间, 消息推送应着重关注这些方面, 并进行实时更新。手指一点, 就能轻松了解路况信息, 必定会赢得不少点击量。

2.2 活用网络语言, 激发受众好奇

对于当地电视台的供职人员来说, 语言形式要活泼有趣, 学会网络用语, 且强调语言的准确性。而现在, 我们大多片断化地接收信息, 多半是先看标题有不有趣, 吸不吸引, 再点开正文。因此, 如何用文字将一件小事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 是媒体融合中的必修课。让无趣变得有趣, 让无味变得生动, 受众才会持续关注。

比如, 为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一所学校就设立了无人监考的考场。如果是原本在电视媒体上播放, 一般会直接指出学校设立无人监考的考场。但在新媒体时代, 就可以有所保留, 将疑问抛在题目中“咦?考场竟然没有监考老师”, 然后在正文中进行说明。这样可以点燃受众的好奇心, 将一个普通新闻变得更风趣、更轻松。

再如, 会议报道, 一向强调正规、准确, 显得比较呆板和枯燥。但有些会议是有实际内容和具体举措的, 完全可以脱开会议, 将信息提炼出来。就像每到清明时节, 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会议召开, 出台严禁带明火上山的各项规定, 除简短的信息外, 新媒体也可以推送图文, 同时列举各种禁令, 然后与文明祭祀图像作对比, 一目了然。

2.3 线上线下互动, 创造广告赢利点

除推送有效信息外, 适时地举办活动, 是密切线上线下的有效途径。组织受众品尝美食, 旅游采风, 或是观看电影等, 都是不错的选择。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受众参与的积极性, 还可以引入赞助商, 增加广告收益, 成为媒体收入增长的一方面。例如, 针对洗发水广告, 可以呈现一些明星的发质, 如他们街拍时头发发质的重要性, 以凸显发质对一个人颜值的影响力。这时, 再适时播放洗发水广告, 并附上优惠购买的链接, 已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和激发购买欲。如果是免费观影活动, 可以到提供电影票的影院组织活动, 带领中奖的受众到影院观看电影, 分享他们的感受, 还可以设置平台签到积分, 低价换购电影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上座率, 还可以提升受众参与其中的热情。

摘要:新媒体时代如火如荼, 而传统媒体日渐式微, 不少纸质媒体相继倒下, 而以往如日中天的电视媒体广告收入也急剧下滑。本文就传统媒体如何借助原有人才、设备等优势, 创新思维方式, 与新媒体积极融合, 激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获得市场份额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媒体融合,本地属性

参考文献

[1]蔡雯.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李宇.传统电视与新兴媒体:博弈与融合[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 2015.

[3]张洪波.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谁革了谁的命?[J].中国广播, 2014 (7) .

本地媒体 篇4

一、新闻媒体地方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域性相契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强的地域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指被各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居全球之最,而全国各地均有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巴渝地区的川剧变脸、河南的唐三彩、杭州的白蛇传说等等都是非常出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本地区民俗、艺术、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有着浓厚的地方色彩,也就是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强的地域性。

长期以来,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局限于一定的区域,受众群体相对固定,因此,传承和保护都相对困难,特别是在文化呈现多元化的今天,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甚至出现失传的问题,而地方媒体由于同样具有地域性特点,对辖区的相关文化项目往往会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因此,如果发挥地方媒体的提炼、引导作用,必将使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由民间传承升华为科学系统的文化项目,进而达到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二、地方媒体在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的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急需保护传承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保护、传播与传承、创新与积累,就是中华民族得以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的精神基石。在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对于传统文化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没有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环境。同时,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崛起,人们把更多的目光放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上,忽略了对传统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以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为例,同安自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置县,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同安人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目前,同安共有莲花褒歌、车鼓弄、厦金宋江阵等省级非遗名录3个、省级传承人5名,厦门市级非遗名录4个、市级传承人9名。然而,近年来,随着同安大开发、大建设步伐的加快,使得社会公众及政府职能部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同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临着尴尬的困境,就同安莲花褒歌而言,同安莲花褒歌属闽南语山歌,是莲花山民在种茶制茶劳动过程中即兴创作而唱的短歌,具有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据传自明代嘉靖年后同安莲花山区小坪及毗邻的安溪各村就盛行褒歌,迄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2007年,莲花褒歌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老一辈的莲花山村民基本上都能唱褒歌,然而,现在,由于莲花山村民采茶时,基本上都是机械化,同时,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因此,在莲花会唱褒歌的越来越少,除了一些特定的节日和文艺演出之外,平日里,褒歌声已经不再飘扬。这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消失的危险,因此,如何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特别是地方媒体的作用,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得到传承和保护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地方媒体加强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报道的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在全社会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的良好氛围,为“非遗”的存续和发展提供精神保障。而作为地方媒体来说,在传承保护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更应该发挥其地方优势,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报道。

首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其接受面往往受到区域文化、民族传统的限制。因此,地方媒体在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报道上比中央媒体更具有优越性,因为,地方媒体对本地区的文化、民族传统更加熟悉,能够面对面地直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接触,更好地对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报道诠释。同样以同安莲花褒歌为例,莲花褒歌属闽南语山歌,歌词一般一首四句,每句押韵,多以男女对唱的方式进行。一方起歌,另一方答歌,答歌一方必须回应起歌之内容。一问一答,内容全凭歌唱者的发挥。其题材有爱情类、采茶类、农作类、道德类等。褒歌形式短小、单纯,一般分为上下两句的乐段结构。词、曲格律均较自由,便于歌唱者抒发自己的感情。歌词的内容一般都是歌唱者根据自己的劳动或自己的思想感情即兴编创的,感情真挚、朴实并体现出山民的智慧和艺术才能。由于是用闽南语演唱,其他地区的民众根本就听不懂,同时,受到当地文化和思维逻辑的影响,歌词意思已经有些晦涩难懂了,而作为地方媒体来说,就可以很好地发挥其区域优势,将晦涩难懂的闽南语歌词翻译成通俗易懂的普通话,再加以宣传报道,使得受众能够看懂、听懂,从而慢慢接受,这也有助于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高其知名度。

其次,地方媒体能够第一时间报道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从而唤起社会公众及政府职能部门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和重视。同样以同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莲花褒歌的宣传报道为例,从2007年开始,每年的元宵节,在莲花小坪村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褒歌赛,每年的褒歌赛都会吸引同安、安溪的村民参赛。作为地方媒体,能够第一时间深入活动现场,结合文字、声音、影像等,及时报道活动盛况,使得同安民众对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一个客观的认识,唤起本地区民众的文化自觉,自觉形成全社会的保护氛围。

第三,地方媒体具有对本地情况熟悉以及对本地区传统文化、民俗习惯的了解的先天优势,可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升华并系统化,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宣传报道中,除了一般节日性的报道之外,还可以进一步深入挖掘,时刻与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持联系,进行一些跟踪报道、连续报道。同样以莲花褒歌的宣传报道为例,可以通过对莲花褒歌现状的深入分析与思考;莲花褒歌传承和保护的重要意义;未来莲花褒歌应该何去何从等方面进行深刻剖析,同时,还可以通过与莲花褒歌传承人进行交流、对话,从而进一步加强同安民众对莲花褒歌的深厚内涵和社会价值的理解,唤起同安民众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事实证明,这几年,同安通过电视台、广播、报纸等地方媒体的大力宣传,同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同安南音、车鼓弄、送王船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通过媒体包装,形成了系统的介绍片、教学片以及宣传片,从以前的乏人问津,到现在日益焕发光彩,还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远道而来,观赏研究,大大提升了同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名度,同时也为同安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三、地方媒体加强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报道的建议和对策

当前,新闻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关注,但是还存在很大的报道空间,地方媒体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氛围。

首先,在报道内容上,要重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特别是地方出台的一些非物质化遗产保护法规,同时,也要进一步宣传社会各界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研究,唤起本地区民众对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自觉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以同安莲花褒歌报道为例,目前我区重点建设了小坪莲花褒歌市级示范点和莲花褒歌市级传习中心,同时在各大学校、乡镇、社区、剧团等基层组织也建立莲花褒歌民俗基地,这几年,通过对莲花褒歌示范点、民俗基地的宣传报道,使得同安民众对莲花褒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生机。

其次,在报道形式上,地方媒体要通过口播、影像、现场访谈、字幕、图片等多种新闻报道形式,对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报道。从同安莲花褒歌的报道实践中看出,直接以闽南语的访谈对话、现场影像的展示,更加真实、生动,受众更加欢迎。

四、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任重道远,作为新闻媒体,特别是地方媒体要积极参与,发挥优势、立足实际,加强宣传报道,发挥其引导作用,唤起本地区民众的文化意识,全社会自觉形成保护氛围,不要让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淹没。此外,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影响,让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保护,更重要的是,让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走出家门,得到发扬、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魁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J]民间文化论坛.2004[1]刘魁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思.[J]民间文化论坛.2004

[2]田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议》,载《文化研究》2006年第9期[2]田青《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三议》,载《文化研究》2006年第9期

[3]刘壮、谭宏《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12期[3]刘壮、谭宏《传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12期

[4]张春丽、李星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研究论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2月[4]张春丽、李星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研究论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2月

本地媒体 篇5

经济全球化以及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推动了本地化行业的兴起与发展。本地化是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 为提高企业竞争力, 降低生产成本, 对全球化产品或信息内容进行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处理, 以满足特定市场需求的过程。目前本地化产品已经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本地化行业协会 (Localization Industry Standards Association简称LISA) 于1990年成立, 旨在为公司提供全球化、国际化、本地化和翻译方面的服务, 这标志着本地化产业的崛起。作为一种新型产业, 本地化行业不断发展壮大, 与全球化紧密相连, 相互推动。

中国本地化行业市场分析及社会需求

本地化行业已遍布全球, 中国的本地化产业历经起步和发展, 已逐渐向组织化和规范化发展, 形成了在本地化行业协会的宗旨指引下, 由人力资源教育及培训、行业工具开发商、本地化服务提供商、客户组成的本地化行业市场供应链。国内有一流的本地化软件提供商 (海辉、传神) 和本地化服务提供商 (展地、传神) , 数量庞大的注册翻译和本地化公司及翻译从业人员, 还有各个行业的客户群体。因此, 国内本地化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4]。随着我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深入, 大量外资涌入中国市场, 本地化行业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中国翻译协会本地化服务委员会2009年在北京成立, 这有效推动了本地化行业的良好发展态势[9]。

本地化翻译对译者的要求

1.本地化翻译概念及工作流程

本地化翻译是指软件用户界面及相关文档的翻译, 是本地化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地化翻译项目绝大多数属于科技英语, 主要分译前、译中、译后三个阶段。

成熟的本地化公司部门工作流程分为启动、计划、实施、收尾四个阶段。在启动阶段, 服务商要搜集客户信息及有关的项目信息, 确定项目需求、组建团队、规范项目、制定项目计划;在计划阶段, 要进行项目报价、统计文件字数、分析文件类型;在实施阶段, 在获得客户批准的前提下进行预处理、翻译、编辑、校对、审核、后处理、本地化编译、排版、质量测试;在收尾阶段要备份项目文档, 做项目总结。

2.本地化翻译对译者的要求

本地化翻译的读者也是消费者, 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保证翻译质量, 还要有市场意识。与传统译者比较, 本地化译者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及良好的翻译技能, 能够掌握本地化翻译的技术核心, 即计算机辅助翻译与术语管理工具。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5]。

3.个人专业技能与职业翻译技能相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翻译行业迅速向产业化发展, 且日益扩大, 与各个行业相互关联, 密不可分。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翻译行业的广泛应用大大减轻了译者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翻译质量、翻译效率, 逐步成为职业译者的必备技能[7]。因此, 专业译者除了具备良好的相关专业技能外 (如双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口笔译能力、相关专业知识、技术写作等方面的技巧) , 还必须具备娴熟的职业翻译技能 (经营管理、网络知识、翻译流程等技能) [6]。这样才符合一名本地化翻译所需要的专业译者的基本要求。

(1) 熟练掌握现代化翻译工具

IT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翻译的产业化趋势使信息技术已深入到翻译行业中。大多数翻译都已经是无纸化操作, 计算机已经成为了译者的核心工具, 计算机辅助翻译, 简称CAT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 已被列为各大院校翻译专业学生的必修科目。CAT是指在人工翻译过程中辅助使用计算机程序的自动翻译功能。重复的内容可由计算机程序自动匹配后直接从翻译记忆库中获取[2]。塔多思 (SDL Trados) 为目前CAT运用最普遍的翻译软件 (1) , 该软件在语言服务供应商市场占有很大份额, 它能帮助项目经理、译者及编辑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

(2) 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本地化翻译项目工程浩大, 任务繁重, 时间紧迫, 质量要求较高。本地化服务的一般都是团队化服务。本地化过程被流程化, 翻译过程也被产业化。译前、译中、译后的工作相互关联, 环环相扣。因此, 该团队工作者必须保持步调一致, 风格统一, 密切协作, 以按时完成翻译任务, 并保证翻译质量。同时, 团队各成员都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定和职业法则。

本地化翻译人才的培养现状及本科翻译专业建设

1.翻译人才培养现状

在中国内地, 把翻译作为一门学科进行讨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各大高校的研究生招生目录中, 翻译原来只是被列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的培养方向, 而不能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招生[3]。翻译研究学者共同努力, 改变了翻译学在国内的地位, 推动了翻译学科建设。2004年, 上海外国语大学自主设置了“翻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 这标志着翻译学发展成了一门独立学科。

我国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人力资源成本相对优势,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 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也纷纷跨出国门, 企业的本地化业务需求在不断迅速增长, 而传统的翻译教学难以培养出满足市场需求的翻译人才。为满足本地化发展要求, 解决翻译人才紧缺的问题, 国家开始大量培养实践型翻译人才。

翻译专业教育在各大高校逐渐受到重视, 各大高校纷纷设立了翻译硕士 (MTI) 专业学位, 近百所院校在英语专业中设置了旨在培养翻译人才的翻译专业方向, 翻译专业已成为一种新型应用类外语专业。截至2011年3月, 全国共有42所高校设立了本科翻译专业, 而其培养理念、专业定位等仍不够明确。[8]

2.本科翻译专业建设

对于本科翻译专业建设, 专家学者们都提出意见构建复合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 也有学者认为应该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学校自身特色培养特色翻译人才, 明确本科翻译专业教学目标, 以满足社会对各个层次翻译专业的需求[9]。

鉴于此, 只有优化本科翻译专业建设, 设置合理的专业课程, 开展校企合作, 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才能为翻译硕士教育打好基础, 培养适应本地化发展需要的翻译实践型人才。

(1) 确立培养目标, 开设相关课程

欧美高校, 如:爱尔兰利默里克大学 (Limerick University) 、都柏林城市大学 (Dublin City University) 、美国肯特大学 (Kent University) 早已开设了本地化专业, 设置了学士, 硕士和博士学位, 这为我国本地化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鉴经验。本地化翻译人才的培养需要合理的课程设置, 系统的教育模式, 增添符合市场实际需要的培训内容, 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涉及项目管理、国际化编程、本地化质量、本地化工具与方法、软件文档处理等方面, 旨在训练学生熟练使用本地化翻译记忆工具和术语管理工具, 熟悉本地化翻译流程, 通过网站、联机帮助、软件等本地化项目掌握本地化翻译的实用技能[1]。

(2) 校企合作, 产、学、研结合

本地化行业的发展加快了校企合作的步伐。学校通过企业的需要给本科生提供实践机会, 以市场为导向, 有针对性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践型人才。此外, 学校和企业都可节约成本, 实现优势与技术互补, 是一种“双赢”的人才培养模式。 (2) 学校还可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根据“课堂教学——基地实习——案列研讨”的模式, 提出每个阶段的具体实施方法。如:设置课堂教学内容、方法和环节;选择实习单位、实习内容、实习方式;确定案例研讨形式、研讨内容等方面。校方可对学生这三个环节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查和测评[10]。

(3) 跨校合作, 发展师资

我国翻译专业建设不够成熟, 很多学校还处于尝试阶段, 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为弥足这一不足, 各大高校可以发挥各自的专业特色和师资优势, 采用“走出去, 请进来”的模式, 共享资源、补充师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结论

本地化行业从兴起到发展, 逐渐趋于完善。中国本地化行业需求与挑战并存。作为一门新兴学科, 要发展就需要培养具有相关技能和知识的人才, 需要从根本抓起, 在加大翻译硕士培养力度的同时, 也要相应地优化本科翻译专业建设, 满足本地化行业发展对翻译人才的需求, 提高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塔多思”网址:http://zh.wikipedia.org/wiki/

[2]“校企合作”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486909.htm

[1]冷冰冰.谈MTI培养体系中的本地化课程设置[J].上海翻译, 2012 (1) :54.

[2]莫宇驰, 杨雄琨.翻译人才培养与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J].大家.

[3]穆雷.20年来比较文学的发展对我们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影响[J].中国比较文学, 2005 (3) :112.

[4]彭焱.本地化课程开发与专业翻译人才培养[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5) :40.

[5]王传英, 崔启亮.本地化行业发展对职业翻译训练及执业认证的要求[J].中国翻译, 2010 (4) :76.

[6]杨朝军.产业化视域下的翻译硕士培养模式[J].中国翻译, 2012 (1) :26.

[7]张旭东, 王颖鹏.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MTI) 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J].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2 (1) :14.

[8]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 2011 (3) :20.

[9]周晓娴.国内本地化行业发展及职业本地化翻译人才培养[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 :145.

上一篇:面板施工下一篇:监督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