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报告系统

2024-05-25

疫情报告系统(精选五篇)

疫情报告系统 篇1

8月初, 辽宁省海城市出现人疑似炭疽病例发生;8月9日, 发现疑似炭疽感染死亡牛2头;8月10~11日, 本中心相关专家联合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相关专家在南关村疫点对此次疫情进行了现场诊断, 军事兽医研究所相关专家利用移动生物安全II级 (P2) 和III级 (P3) 实验室对2头疑似炭疽感染死亡牛的血液样品进行了动物试验和实验室检测, 结果均为炭疽阳性;中心相关专家在疫情现场采集了4份疑似炭疽感染死亡牛血液样品, 经实验室检测, 结果均为炭疽阳性。现将疫情的具体诊断情况介绍如下。

1 现场诊断

1.1 临床症状

本次炭疽疫情的病死牛临床症状极为相似, 均为口腔、鼻腔、肛门等天然孔出血, 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 牛腹部膨胀明显, 尸僵不全 (见图1) 。

1.2 动物试验

用5 ml无菌注射器吸取病死牛鼻孔流出的新鲜血液, 立即采用腹腔内注射的方式接种3只洁净Balb/c小鼠, 0.5 ml/只, 同时同笼饲养3只洁净Balb/c小鼠, 作为阴性对照, 4 h后观察结果, 结果接种病死牛血液的3只小鼠在4 h内全部死亡, 而阴性对照的3只小鼠均存活。

2 实验室诊断

2.1 材料

2.1.1 病料

病料为疑似炭疽感染死亡牛的份新鲜血液样品 (2份加抗凝剂, 另2份不加) 。

2.1.2 试剂

美蓝染色液由本中心配制、保存。炭疽杆菌核酸提取试剂盒、炭疽杆菌荧光PCR检测试剂盒均购自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2.1.3 器材

Ⅱ级生物安全柜、普通光学显微镜、旋涡振荡器、高速离心机、电热恒温培养箱、7500 Fast Real-Time荧光PCR仪、移液器。

2.2 方法

2.2.1 细菌学检验

在Ⅱ级生物安全柜内将血样品进行推片, 自然干燥后火焰固定, 美蓝染色, 然后用显微镜的油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及荚膜情况。

2.2.2 分子生物学检测-荧光定量PCR方法

利用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炭疽杆菌核酸提取试剂盒和荧光PCR检测试剂盒, 进行核酸提取和荧光PCR检测。核酸提取的操作步骤和荧光PCR反应体系、反应条件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2.3 结果

2.3.1 细菌学检验结果

通过涂片镜检, 可观察到大量菌体呈蓝色, 形态成杆状, 两端截平, 似竹节状, 排列成链, 有淡粉红色荚膜的大杆菌存在 (见图2) 。结合炭疽杆菌的生物学性状及其在动物体内有形成荚膜而其他需氧芽胞杆菌则少见的特征, 可以初步判定为炭疽杆菌。

2.3.2 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

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 4份样品均为炭疽杆菌强阳性, 同一病牛的抗凝血检测的Ct值比不加抗凝剂的血清样品的Ct值小, 表明全血的含菌量相对较大, 更易于检出 (荧光PCR扩增曲线见图3) 。

3 结论

3.1 本次疫情发生后, 中心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立即与军事兽医研究所的有关专家进行了关于炭疽诊断技术的交流与探讨, 并利用本中心现有的实验室条件, 在保证生物安全的前提下, 完成了本次炭疽疫情的紧急诊断, 验证了本中心的检测能力, 为辽宁省炭疽疫情诊断提供技术支撑。

3.2 由于炭疽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 因此, 快速、准确的诊断是有效控制和扑灭本病的关键。在本次疫情诊断过程中, 本中心采用实验室涂片镜检与荧光定量PCR相结合的方法对疑似炭疽感染死亡牛的病料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需要时间长的缺点, 而且快速、敏感、特异性强。

疫情报告系统 篇2

建设背景与应用需求

随着我国对外联系程度和贸易往来水平的加速提高,边境口岸的出入境人员流、商品流、信息流以及资金流等呈现出日益密集态势。作为国门第一道防线的疫情疫病防控工作必将面临巨大压力与严峻挑战。尤其是云南边境口岸,由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特殊地位,还具有特殊的复杂性与难度性。检验检疫机构虽然可在值守口岸尽职尽责做好疫情疫病防控工作,却仅是守住很少一部分的“点”,而在无人值守的漫长边境“线”和广大边境地区“面”上,传染病监测防控工作则更显得薄弱。

面向云南边境的疫情疫病联防联控数据库系统旨在涵盖我国及云南周边国家政策法规、合作协议、疫情疫病情况、经济贸易情况、农业卫生情况、疫情疫病监测情况等多方面信息,并对其进行组织、加工和处理,为云南边境疫情疫病联防联控提供信息收集、信息存贮、信息管理、信息服务、风险分析、预警应对、联防联控等功能,以有效防控疫情疫病传入,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云南“桥头堡”建设,从而将“有边难防”的云南陆路边境构筑成为防止疫情疫病扩散的隔离监管区,解决云南边境地区防控工作点线面覆盖不全、部门联动不灵的问题,并将藉此形成具有示范作用的长效机制,丰富我国防控传染病的内涵,消除防控盲点,保证社会卫生和环境安全,促进边境贸易,服务地方经济。目标系统拟采用B/S架构,三层应用模式进行建设。

建设思想与功能分析

面向云南边境的疫情疫病联防联控数据库系统的建设思想是:以重大疫情疫病为对象,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通信技术为依托,以知识服务和联动交互为手段,以风险分析、疫情预警和应对预案为重点,构建面向口岸联检单位、边境地州相关单位以及境外相关机构的疫情疫病联防联控数据库系统。基于该思想,对系统核心功能的分析如下:

(一)对我国及云南周边国家政策法规、合作协议、传染病疫情情况、动物疫情疫病情况、植物疫情疫病情况、食品安全及有毒有害物质情况、经济贸易情况、农业情况、卫生情况、机构设置情况等基础性资料信息实现有效管理和知识服务;

(二)对国家认定的重大疫情疫病以及口岸常见疫情疫病的种类、分布、习征、危害、发生规律、传播途径、防控措施等基础性资料信息实现有效管理和知识服务;

(三)对边境地区疫情疫病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风险分析、疫情预警以及防控应对等提供信息化支持,为检验检疫机构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决策参考;

(四)对口岸联检单位、边境地州相关单位、境外检验检疫相关机构等提供信息共享与交互协作,建立横向式疫情互通报与共享互动机制。

框架设计与实现探讨

面向云南边境的疫情疫病联防联控数据库系统整体框架包括:“联防联控资源平台”与“联防联控业务平台”两大部分。其中,“联防联控资源平台”又具体包括:联防联控基础信息库、边境国家疫情疫病文献库、合作协议库、通报档案库、群防群控信息共享库、疫情疫病监测数据库、应急预案库、疫情疫病历史归档库等;“联防联控业务平台”又具体包括:资源平台基础应用、疫情疫病信息上报、疫情疫病信息统计、疫情疫病风险分析、疫情疫病预警管理、疫情疫病通报管理、联防联控共享管理、疫情疫病预测管理、数据库系统管理等。

“联防联控资源平台”和“联防联控业务平台”有机集成,“联防联控资源平台”的知识信息服务于联防联控业务平台中的各种应用模块;“联防联控业务平台”中各种应用模块的处理结果也能够作为新知识源积累添加至联防联控资源平台的各种资源库。“联防联控资源平台”作为数据库系统的重要构成之一,提供对国际标准、法律法规、合作协议、疫情疫病、联检联防通报、应急预案等多种类型知识的组织与管理,体现知识的存贮组织管理服务等特性;“联防联控业务平台”负责提供疫情疫病的口岸监测防控以及联检联防信息共享协同防控,建立疫情疫病风险分析与预警研判中心,体现疫情疫病的监测防控协同共享等特性。系统整体框架设计如下图所示。

对联防联控资源平台所包含各子模块的简单说明如下。

(一)联防联控基础信息库。包括“云南边境地区传染病及动植物疫情疫病联防联控‘3+1’防线工作机制研究”核心理论成果、国家认定重大疫情疫病基本信息、口岸疫情疫病经典防控案例、国际准则与国内法律法规等。

(二)边境国家疫情疫病文献库。包括边境国家相关检验检疫机构设置信息、农业信息、卫生信息、经济贸易信息、相关法律法规、边境疫情疫病分布、边境疫情疫病突发案例等。该类型库下按主题又细分:边境国家基本信息库、边境疫情疫病分布库、边境疫情疫病突发案例库等。

(三)合作协议库。包括境内与境外合作协议、检验检疫机构与联检机构合作协议、检验检疫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协议等。该类型库下按主题又细分:境内与境外合作协议库、省局与联检联防单位合作协议库、省局与地方政府合作协议库等。

(四)通报档案库。主要内容为口岸联检单位、地州群防单位向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发布的各种通报。该类型库下按通报来源又细分:联检单位发布的通报、联防单位发布的通报以及境外相关机构发布的通报。

(五)联防联控信息共享库。主要内容为口岸检验检疫机构与各联检单位、地州群防单位在重大疫情疫病发生时,所需要的共享信息与协作信息。该类型库下按主题又细分:人类传染病疫情疫病共享数据库、动物疫情疫病共享数据库、植物疫情疫病共享数据库、食品安全及有毒有害物质共享数据库等。

(六)疫情疫病监测数据库。主要内容为口岸业务数据、口岸监测数据、联检单位通报数据、地州群防单位通报数据以及境外疫情疫病通报数据等。该类型库主要支持口岸疫情疫病的信息收集和分类存贮,并在此基础上为联防联控业务平台中的各种应用提供依据,因此属于整个系统的核心库之一。其数据来源有四个渠道,分别是:口岸、联检机构,联防机构以及境外国家。来自口岸的疫情疫病监测数据主要为业务数据和动态监测数据。业务数据主要为日常工作中各种检验检疫业务信息系统所产生的数据;动态监测数据主要为日常工作中未入任何检验检疫业务信息系统的数据。来自联检机构的疫情疫病监测数据比较单一,只有通报,通报分别进入通报档案库和动态监测数据库。来自联防机构的疫情疫病监测数据为联防机构的通报和信息员的采集。境外国家的疫情疫病监测数据为境外国家的通报和口岸对境外国家疫情疫病的监测。

(七)应急预案库。主要内容为口岸或边境发生重大疫情疫病时的防控应急预案。该类型库下按主题又细分:人类传染病疫情疫病应急预案库、动物疫情疫病应急预案库、植物疫情疫病应急预案库、食品安全及有毒有害物质应急预案库等。

(八)疫情疫病历史归档库。主要内容为疫情疫病监测数据库以年为单位进行归档存贮后积累而成的历史数据,用来支持联防联控业务平台的数据挖掘和分析预测。该类型库下按主题又细分:人类传染病疫情疫病历史归档库、动物疫情疫病历史归档库、植物疫情疫病历史归档库、食品安全及有毒有害物质历史归档库等。

对联防联控业务平台所包含各子模块的简单说明如下。

(一)业务平台基础应用。包括对“联防联控资源平台”中各资源库的“查询下载”和“信息统计”等功能。前者负责在实际运用中高效查找所需信息;后者负责使用户全面准确掌握各资源库的使用情况及状态。

(二)疫情疫病信息上报。提供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向上级相关机构进行疫情疫病信息上报的功能。

(三)疫情疫病信息统计。负责整理汇总所收集到的各类疫情疫病信息,并通过对之统计处理,将结果用一系列直观化图表等展示。又分为:总体情况统计和详细情况统计两部分。总体情况统计是指对不同区域级别(分支局、办事处、口岸、通道)的疫情疫病情况进行统计处理;详细情况统计是指对某特定区域在一段时期内的疫情疫病爆发情况按病种类型进行统计处理。

(四)疫情疫病风险分析。提供对边境口岸突发疫情疫病的风险分析功能,其数据源是疫情疫病监测数据库中的数据。其中,口岸业务数据、口岸监测数据以及联检、群防单位的互通报数据是风险分析的基本依据;而境外疫情疫病通报数据则作为风险分析的参考依据。

(五)疫情疫病预警管理。提供根据历史经验、客观规律和风险分析结果,向相关部门发布预警信息,做到早知晓、早预防、早应对、早处置。

(六)疫情疫病通报管理。提供检验检疫机构与联检单位、地州群防单位、境外检验检疫相关机构间的疫情疫病信息互通报功能。

(七)联防联控共享管理。提供对“联防联控资源平台”中“联防联控信息共享库”的知识组织共享和交互协作等功能。又分为:信息组织共享、联防联控公告管理和联防联控交流平台等。

(八)疫情疫病预测管理。提供根据历史归档库中的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趋势预测等处理。

(九)数据库系统管理。负责对整个疫情疫病联防联控数据库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包括常态下的机构部门管理、人员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管理、登陆管理、系统设置等。

对面向云南边境的疫情疫病联防联控数据库系统实现的简单探讨如下。

(一)检验检疫机构可以通过Intranet(内部网络)访问系统;

(二)联检联防机构可以通过Extranet(外部网络)或VPN(虚拟专用网络)访问系统,通过网络将各方在物理上连接起来,实现信息远程服务与业务协同交互;

(三)通过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认证技术、权限管理、安全监控技术等实现信息安全性。

疫情报告系统 篇3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昨晚发出紧急公告, 防止人感染猪流感疫情传入中国。

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通报, 近期美国、墨西哥出现人感染猪流感 (A/H1N1) 疫情。截至四月二十三日, 两国共报告流感样病例八百九十八例, 六十二人死亡 (病死率百分之六点九) , 其中美国 (加利福尼亚和德克萨斯州) 报告十六例, 确诊为人感染猪流感 (A/H1N1) 七例, 无死亡病例;墨西哥 (联邦区、圣路易波多西和墨西卡利市) 报告八百八十二例, 死亡六十二例, 确诊为人感染猪流感 (A/H1N1) 十八例。

为防止猪流感传播, 保护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安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发出的紧急公告, 要求来自人感染猪流感流行地区的人员, 如有流感样症状的, 入境时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口头申报。过去两周去过流行地区的人员, 入境后出现流感样症状的, 要及时与当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联系。

祁连县动物疫情监测分析报告 篇4

1 动物疫病流行调查及监测情况

强化牲畜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适时掌握疫情动态, 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共开展疫情巡查475次,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7项, 调查范围覆盖全县7个乡镇、45个行政村;专项流行病学调查牧户达4000余户, 118万头只;定点流行病学调查牧户120户, 60万头只, 平均发病率2.4%, 因病死亡率0.13%。对牛出败、布氏杆菌病、炭疽、梭菌类等本地常见多发传染病, 除强化基础免疫外, 加强了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制定和完善了免疫程序,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 有针对性的制定了重点调查地区和定点调查方案, 严格按照流行病学调查程序和方法开展调查。

为确保全年疫病监测工作顺利开展, 将各项监测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兽医站, 做到了任务明确、职责分明。年内共处置“牛出败”等动物疫情11起;完成实验室监测7706头份, 占全年监测任务 (7080头份) 的108.8%;完成免疫抗体监测及送样任务490头份, 占全年免疫抗体监测任务 (480头份) 的102.08%。

2 动物疫病发生情况

对全年疫情测报数据统计和监测结果看, 动物疫病发病率较往年略有上升, 因病致死率也相应增加, 平均发病率2.4%, 因病死亡率0.13%。全县7个乡镇共发生疫病36起, 主要流行疫病有疑似牛传染性口膜炎、疑似牦牛肠毒血症、羊痘病、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羊“腐蹄”病、舍饲羊“代谢”病、羔羊绦虫病等8种, 特别是疑似牛传染性口膜炎传播速度快, 发病率高, 疫情波及面大, 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由于疫病防治处理措施及时到位, 各类疫病总体上处于可控状态。

3 动物疫病监测与疫情分析评估

虽然祁连县疫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的风险依然严峻。实验室监测口蹄疫非结构蛋白抗体检测354头只, 其中:监测羊178份, 检出阳性3份, 阳性率1.69%;监测牛176份, 检出阳性7份, 阳性率3.98%;监测布鲁氏菌病2559头 (只) , 其中:奶牛监测504头, 未检出阳性;种公羊280只, 检出阳性1份, 阳性率0.36%, 母羊718只, 检出阳性2份, 阳性率0.28%;牦牛种公牛493头, 检出阳性15份, 阳性率3.04%, 母牛564头, 检出阳性4份, 阳性率0.71%。藏羊、牦牛检出阳性率分别高出国家规定标准的0.26%、0.18%和2.84%、0.51%。

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 祁连县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存在自然带毒和“持续感染”现象。随着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养殖密度不断增加, 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日益频繁, 动物疫病传播机会增多, 病原变异几率加大, 新发疫病风险增加。

本县野牛沟、扎麻什、八宝部分牧户连续3年发生羊痘病, 虽然发病率不高, 但是长期带毒给防疫工作带来困难, 应予以高度重视;因此动物疫病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牛传染性口膜炎疫情”经过努力, 2013年虽然暂时得到控制, 仍存在“复发”风险, 应加强疫情监测和疫情巡查力度, 做到早期发现, 及时预警, 措施到位。

4 主要做法

4.1 疫情巡查力度和范围进一步加大

将疫情巡查与动物防疫及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 定期巡查与随时巡查相结合, 使得疫情巡查范围由牧业乡镇扩展到农业散养家畜, 从而提高了早期发现疫情和应急处置反应速度。

4.2 疫病监测、巡查面进一步扩大

将疫病监测采样任务分解到全县7个乡镇, 同时要求严格按照省疫病监测采样要求操作, 使得样品采集范围大大增加, 从而监测结果更具代表性和普遍性。

4.3 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月报制度进一步完善

各基层兽医站均安排专职疫情测报员负责月报表填写和上报工作。全县186名村级动物防疫员兼任各村疫情巡查和监测工作, 并于季度业务考核相配套, 使得日常疫情巡查工作得到保障, 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疫情巡查测报体系。

5 存在问题与建议

5.1 问题

当前的畜牧、兽医、检疫一体化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日益繁重的实际工作需要, 加上近年来工作借调现象普遍, 乡镇兽医站业务力量严重不足。目前牲畜本品种选育、良种补贴等畜牧业科技推广工作量日益加大, 乡镇兽医站既要搞好防疫工作又要配合乡政府行政工作, 还要花大量人力从事畜牧工作。乡镇兽医站工作经费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动物防疫、产地检疫等业务工作开展。

根据当前畜牧兽医工作总体要求, 动物防疫工作由单一被动防疫向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巡查分析与评估的主动防疫转变, 同时将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提高到与传染病防控同等重要的位置。动物防疫重心由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转向疫病监测、疫情测报、预警、应急处置、防疫全方位转变, 对乡镇兽医站专业人员业务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故要不断学习, 提高业务素质和实际操作技能。

5.2 建议

5.2.1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业务培训

加强乡镇兽医人员有关疫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测报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培训。进一步深化兽医体制改革, 打破县、乡两级动物防疫管理界限, 将乡镇兽医站作为县级动物防疫派出机构, 同时动物防疫监督执法与畜牧科技推广实行职能分离, 政府加大乡镇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作经费投入, 不断充实和稳定基层防疫队伍。

5.2.2 不断强化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和管理

一例鸽子发生新城疫疫情的报告 篇5

近些年, 虎林市有些养鸽户对防疫知识认识不足, 尤其对新城疫防控不够重视。该病已经给当地部分饲鸽户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近期对虎林市某养鸽场死亡鸽子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及病理学观察, 并应用简单实用诊断方法对疫病进行快速诊断, 证实该养鸽场发生的死亡是由新城疫病毒感染造成。

1 发病情况

2014年10月, 虎林市某养鸽场180日龄左右的鸽子突然发病。该业主养殖鸽子约200只左右, 死亡103只, 死亡率高达50%。病初2~3天发病数量较多, 5天后出现死亡高峰, 而后药物治疗得以控制。据养殖户介绍该群鸽子没有注射新城疫疫苗, 而该养殖户饲养的500只蛋鸡注射了新城疫等相关疫苗, 没有发病。

2 临床状况

个别病鸽无明显的新城疫症状, 发病急, 24~48小时出现死亡。有些病鸽发病症状可持续7~10天, 不死亡, 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 嗉囊充满液体, 口鼻有较多分泌物自口角流出, 倒提病鸽时自口角流出多量粘稠带有气泡的恶臭液体, 排黄绿色水样稀粪, 张口吸气。

3 剖检状况

24~48小时死亡病鸽, 病变轻微, 只在胸骨内面及心内膜等处有少数出血点。7~10天死亡病鸽, 症状表现比较典型, 口腔内充满粘液, 嗉囊内充满硬结饲料或充满气体和液体;泄殖腔充血、出血、坏死、糜烂;腺胃乳头出血, 腺胃与肌胃交界及肌胃与食道交界处呈环带状出血;十二指肠以及整个肠道黏膜充血、出血;心冠沟脂肪出血, 其他组织器官无特征性病变。对没有死亡的病鸽剖检, 没有发现特征性病变, 仅在肠黏膜等处见到少数出血点。

4 诊断

由于免疫、混合感染等多种因素导致新城疫发生, 呈现非典型性, 单纯依靠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往往不能作出确切诊断, 进行确诊必须结合实验室检测。养殖户到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报告疫情后, 工作人员到现场对病鸽随机进行了采血, 进行了新城疫的血清抑制实验。实验显示鸽群血凝抑制抗体滴度相差甚大, 部分鸽血凝抑制抗体滴度在8倍以下, 而部分鸽的血凝抑制滴度抗体滴度相当高。通过鸽群的临床表现和剖检变化, 结合实验室的血凝抑制实验结果, 初步判断鸽群感染了新城疫病毒, 而且来自于自然感染的野毒。

5 治疗

封锁鸽场, 近期严禁放鸽子, 对鸽场进行彻底消毒, 对发病的鸽子隔离饲养。对没有发病的假定健康鸽子立即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用量为免疫量的倍量, 疫苗选用为新城疫四系疫苗。同时饮用电解多维及维生素C, 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防治应激反应, 并辅以消炎药进行治疗。经过治疗1周后病情得到全面控制, 再无死亡发生。

对病鸽的粪便和污染的饲养用具要严格消毒, 选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药按照推荐的浓度消毒。对病死的鸽子进行深埋或烧毁。

6 体会

虎林市某养殖场鸽子相继发病, 死亡率高, 损失惨重。经初步证实, 大部分发生的鸽子死亡是由于养殖场未及时接种疫苗, 由新城疫病毒感染造成。广大养殖户应及时接种新城疫疫苗, 防止该病再度流行。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疫情报告系统】相关文章:

学生疫情报告05-24

疫情督察报告05-05

疫情履职报告06-09

新冠疫情报告05-23

疫情登记报告制度05-25

动物疫情报告范文05-25

动物疫情报告制度06-27

动物疫情报告规范06-27

动物疫情排查报告06-27

动物疫情报告主体06-27

上一篇:药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下一篇:县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