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与翻译

2024-06-22

精神分析与翻译(精选九篇)

精神分析与翻译 篇1

在语篇分析这门学科尚未诞生之前, 不能说译界不存在语篇意识。人们常说的“上下文”、“语境”等, 就其实质而言, 就是一种感性的、经验性和实用性的“语篇”意识。但是, 自从译界将Discourse Analysis或Text Linguistics这一语言学研究成果嫁接到翻译学科, 译界对“上下文”的认识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 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从经验上升到理论。译林跋涉者掌握了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就能够合理、科学地将原文的词、句、段等单位置于语篇的宏观背景中去理解、去翻译, 译者文思更活跃, 译笔也更流畅。因此, 建立明确的语篇意识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语篇的衔接与连贯理论来论述译者语篇意识的重要性。

一、翻译

纵观翻译学的发展史, 许多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试图给翻译下一个完整且准确的定义。整个翻译活动实际上表现为一种社会信息的传递, 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受者之间的一系列互动关系。从翻译的过程看翻译活动包括了理解、转换、表达三个环节。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必须做到既忠实于原文的意思, 又忠实于原文的风格;用地道的中 (外) 文, 正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风格、语气、情感, 达到传意、传神、传韵的目的;尽量把原作的形式再现出来;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 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疑地再现出来, 使译文同样是一件艺术品;遇到冲突时, 把“信”放在“达”、“雅”之上;尽量兼顾“达”、“雅”;翻译要根据原话翻译, 不添枝加叶, 不胡编乱造, 不遗漏缺损, 不为求译文优美而脱离愿意;不直译, 不死译。

二、衔接与连贯

语篇是用于交际的一段语义连贯的文字, 是一个有机的信息载体。Beaugrande和Dressler认为语篇需要满足七个条件:衔接性 (cohesion) 、连贯性 (coherence) 、意图性 (intentionality) 、可接受性 (acceptability) 、信息度 (informativity) 、情景性 (situationality) 和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 。其中衔接与连贯是语句成篇的重要手段。衔接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及词汇手段的统称, 是语篇表层的有形网络。根据Halliday和Hasan的划分, 衔接手段大致可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两种, 前者包括照应 (reference) 、省略 (ellipsis) 、替代 (substitution) 和连接 (conjunction) , 后者包括词汇重述 (reiteration) 、同义 (syn onymy) 、下义 (hyponymy) 和搭配 (collocation) 等。衔接是将语句聚合在一起的语法及词汇手段的统称, 是语篇表层的有形网络。连贯是词语、句群在概念、逻辑上合理、恰当地连为一体的语篇特征。从逻辑意义来看, 语篇中句子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并列关系、对应关系、顺序关系、分解关系、复指关系、转折关系、重复关系、解释关系、因果关系等。一个完整的语篇必须做到在结构上衔接, 意义上连贯。衔接是语篇在表层结构上的要求, 连贯是语篇在深层结构上的要求。衔接是通过词汇和语法手段实现的, 而连贯可以借助信息的有序排列来达到, 两者是密切相关的。篇章在形式上的衔接为语义连贯提供服务, 是内在语义连贯性的表层形式标志。

三、语篇分析与翻译

“语篇”既指书面语言 (Text) , 又指口头语言 (Discourse) 。语篇被认为是一个语义单位, 是由小句或小句复合体构成的语义连贯的整体。语篇无论以何种形式出现, 都必须合乎语法, 并且语义连贯, 包括与外界在语义上和语用上的连贯, 也包括语篇内部在语言上的连贯。语篇语言学者认为, 语篇作为一种“交际活动”, 必须具有七“性”:衔接性、连贯性、意向性、可接受性、语境性、信息性和互文性。在七项标准中, “衔接”和“连贯”是最重要的, 因为这两项是实现其他标准的基本手段。

熟悉语篇知识, 掌握语篇分析方法, 并将该理论应用于翻译教学与研究中, 对提高翻译水平和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翻译的实质说到底就是以另一种语言的形式转达原文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意义。确定以语篇为翻译的基本单位, 不仅是翻译理论自身的需要和发展, 而且是对语言学理论的推广和发展。翻译的目的是创造在语篇层面上的等值。翻译时, 字、词和句子等值不等于语篇的等值, 只有将它们放在整个语篇中加以探讨, 才能获其真正含义。译者必须根据原文和作者的意图表达完整的语义, 使译文成为文理通顺、符合语法和逻辑的篇章。因此, 如果译者掌握语篇知识, 具备语篇意识, 在翻译时善于进行语篇分析, 这对于译者加深对原文的理解, 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 否则难免出现理解错误。

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首先需要理清原文语篇的逻辑层次。这是确保译文连贯的前提, 当然译文语篇的构建还要考虑译入语的语篇模式, 因此, 译文语篇的连贯往往需要重新构建。篇章语言学把语言的研究从词句扩展到语篇, 人们对语言的处理便成了对语篇的处理。无论在翻译教学还是翻译研究中, 人们的注意力都应该首先放在语篇层面上。整个语篇的语场、语旨、语式、风格特点, 以及作者的交际意图等均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译者忽略这些问题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树林, 甚至会因小失大。研究人员忽略这些问题则很难从宏观的角度理解和阐述翻译的性质和规律。

四、结语

因此, 语篇分析对我们正确理解和使用语言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起作用的不是一个个孤零零的单词或句子, 而是这些词句组成的语篇、词句的交际功能只能通过语篇得以实现。我们必须将原文文本及译文文本的研究扩展到语篇层次, 突破以词论词, 以句论句的翻译和研究方法。翻译的目的就是要把原文语篇的意义完整地传达给译语读者。为此, 译者有必要熟悉有关语篇知识, 尤其是有关语篇连贯和衔接的手段和方法, 掌握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技巧, 从而在翻译过程中加深对原文语篇整体意义的理解, 并保证它们在译文中得到正确的体现和传达, 使译文意义贯通, 自然流畅。

参考文献

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 篇2

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

本文首先简要讨论了对比功能分析与翻译之间的.密切联系.然后以一个实例指出,实际翻译过程是一个决策过程,对比功能分析可以为分析在翻译中可供选择的各种语言选项及其形式、语义特征和篇章、语用使用条件提供一个总体描述框架,因而对指导具体翻译和分析译文所作选择的得失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作 者:许余龙 XU Yu-long 作者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上海,83刊 名:山东外语教学 PKU英文刊名:SHANDO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JOURNAL年,卷(期):“”(4)分类号:H0关键词:功能主义 对比分析 对比功能分析 翻译

英汉语序对比分析与翻译 篇3

1. 英汉语序的可比性

汉语与英语可比性建立在人类语言共性 (language universal) 的基础上。对于人类语言共性的研究, 早在17世纪A.Armauld在《普通唯理语法》中就有过精辟的论述。语言共性可概括为形式共性 (formal universals) 和功能共性 (functional universals) 。语言共性是语际对比的基础和前提, 没有语言共性就没有可比性[2]。正如石毓智所言, 不同的语言之间既存在着强烈的共性, 又拥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共性往往是由人类共同的认知机制决定的, 个性则多是受各自语言语法系统特点影响的结果。语序是语言的一种表现形式, 汉英语序对比分析也应建立在其共性的基础上。寻找它们之间的殊异性 (heterology) 是汉英语言对比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

2. 英汉语序的句子结构比较与分析

不同民族往往因其思维习惯的不同而对同一客观事实有着不同的语言传达顺序。汉语思维方式是:主体→行为标志→行为→行为客体。这一思维习惯反映在语言传达上的模式是:主语+状语+谓语+宾语, 以及定语必须前置等。英语民族的思维模式的线性序列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行为标志[2]。反映在语言传达模式上是:主语+谓语+宾语+状语, 以及较长的定语必须置后[1]。鉴于以上分析, 汉语和英语尽管在思维和语言形态上有同有异, 但在基本语序上大同小异。

2.1 英汉语共同的基本句子结构

汉语与英语在语序上均属主谓宾 (SVO) 语言, 这是一个最明显的事实[4]。虽然汉英语千变万化, 但基本上是由下列5个基本句型扩展而成的。

(1) 主语+不及物动词 (SV)

他们听得很仔细。

They listened carefully.

(2) 主语+系动词 (be) +表语 (SVP)

花闻起来香甜。

The flowers smell sweet and nice.

(3) 主语+及物动词+宾语 (SVO)

他们在村里建了一座工厂。

They’ve put up a factory in the village.

(4) 主语+及物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SVOiOd)

他带给我一支钢笔。

He brought me a pen/a pen to me.

(5) 主语+及物动词+宾语+宾补 (SVOc)

他发现研究所的大门对他关闭了。

He found the doctor of study closed to him.

实际语言比起这5种句型来要复杂得多, 但都可以看成是它们的扩展、组合、省略和倒装等变式。因此, 基本句型主干序列的一致性对汉英翻译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是我们在翻译实践中运用成分分析法的基本线索。

2.2 英汉语序的差异性

在研究汉英语的一致性的同时, 语言学家也发现它们的差异性 (不一致性) 。在汉英翻译中主要表现为两对矛盾:一是表现为前置修饰语 (pre-modifiers) 与后置修饰语 (post-modifiers) 的互换。二是表现为自然语序 (natural order) 与倒装语序 (inverted order) 的互换[4]。

Os good指出, 语言中有两种语序:自然语序和特异语序。自然语序依照时间发生顺序叙事, 特异语序不依照时间顺序叙事, 而往往根据说话人的句义重点、兴趣所在及语气轻重等来组句。英语中有16种时态和各种连接词语来表示动作的时间, 其句序可不受实际时序的约束, 因而其时序与句序之间没有什么对应性, 即先发生的动作可以先说, 也可以后说, 这种现象就像拍电影中的剪辑方式一样, 可完全按照作者的语用意图来排列句子成分。从时序与句序的对应性角度来看, 我们可以将英语称为“剪辑式”语言。其语序好像电影导演根据作品构思、剧情发展、表现技巧和个人风格等需要, 将各组镜头按时序或不按时序加以剪辑和组合。因此, 英语是两种语序兼有的语言。汉语中, 往往先发生的动作先说, 后发生的动作后说, 从无到有, 逐步展开, 时序与句序有较强的对应性。这表明汉语的句序结构受现实时间结构的约束。汉语这种表达方法好像对现实生活的临摹。故汉语可称为“绘画式”语言。因此, 汉语主要是自然语序。例如:

(1) He stood up, took the umbrella and went away. (自然语序)

他起身拿起雨伞就走了。 (自然语序)

(2) As soon as the storm commenced, the boat upset. (自然语序)

暴风雨一来, 船就翻了。

(3) Back in her dining-room, she sat in her chair and rocked (自然语序)

她回到餐厅, 坐进摇椅摇了起来。 (自然语序)

在以上例句中, 英汉两种语言的时序与句序相对应, 两种语言都使用了自然语序。

(1) He came to Wuhan from Beijing through Zhengzhou by rain. (特异语序)

她从北京坐火车经过郑州来到武汉。 (自然语序)

以上例子中的英语句子的时序与句序完全不对应, 事情发生顺序与汉语的表达句序刚好相反。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汉语句子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组句, 而英语却不是按照自然语序组句。

另外, 在英语中, 先表态后叙事, 而汉语则正好相反, 这也是一个时序与句序的对应问题。汉语往往叙事在前, 表态在后。例如:

如蒙早日寄来样品或产品册, 不胜感激。

叙事部分表态部分

It would be appreciated if samples and or brochure could be

表态部分叙事部分

soon forwarded.

在表示因果关系时, 英语中对“因”的叙述可先可后, 但一般后置情况较多。不强调原因、理由、目的等状语短语或从句时则后置, 强调时可前置。如:as, since表明显的原因, 句义重心在后面的主句上, 属于尾重现象。在汉语中则多用“先因后果”的顺序加以表达。例如:

(1) As the weather w as fine, we decided to climb the mountain. (前置)

由于天气很好, 我们决定去爬山。 (前置)

(2) She had to stay at home yesterday because she w as ill (后置)

因为她病了, 昨天不得不呆在家里。 (前置)

在表示条件 (假设) 与结果的关系时, 英语中条件 (假设) 与结果的顺序也不固定, 条件 (假设) 从句的位置可在表结果的主句之前, 也可在主句之后。汉语中往往是条件 (假设) 在前, 结果在后。例如:

(1) Suppose we can’t get the necessary equipment, wha shall we do? (后置)

假若我们弄不到必要的设备, 那怎么办? (前置)

(2) He would be a rash man if he should venture to forecas the results of this event. (后置)

如果他敢预言此事的后果, 那他一定是个鲁莽之徒。 (前置)

3. 结语

因为英汉语序上的这些差异, 所以我们在翻译句子或者文本时, 必须把它们的差异性牢记于心, 这样才能翻译出符合语言习惯和文体特性的作品。然而, 翻译无固定的模式, 将语序合理重组有时全靠译者对语序差异的把握和理解。

参考文献

[1]李瑞华.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402-414.

[2]丁全国.汉英对比研究的理论原则[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3) :15-20.

[3]全积令.汉英词序对比研究[J].外国语, 1998, (1) :28-35.

[4]刘宓庆.文体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325-410.

[5]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1.

精神分析与翻译 篇4

题目: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姓 名: 李 明

学 号: 1 3 0 3 0 4 0 1 0 7 专 业: 历 史 学 班 级: 2013 级 1 班 指导教师: 吴 节 义

2014年12月25日

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

要了解古典精神分析理论与新精神分析理论的异同,首先要了解其具体含义,先简述它们的内容。

一、古典精神分析理论

(一)潜意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

(二)本能论

本能论构成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的本质。弗洛伊德认为,本能这个词“代表了所有生于身体内部并且被传递到心理器官的力”,本能是一种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本能的目的是寻求满足,消除身体的欠缺状态。本能的对象是能满足欠缺状态的事物或手段。

(四)、人格论

1、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由伊底、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的。

伊底又称本我,它是人格中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它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构成,能量直接来源于肉体。伊底是完全非理性的,它遵循着快乐原则。

伊底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与生俱来的、无意识的结构部分。它由遗传的本能、欲望构成,肉体是它的能量源泉。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监督的自我。超我遵循至善原则,即它督促自我加强控制、引导本能冲动,使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超我形成于幼儿期,因为光靠自我的力量不能控制伊底的本能冲动,所以,超我的形成是必要的。这些宝贵的思想对人格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影响重大。但是,他过分强调性本能和潜意识的作用,忽视理性意识和社会文化环境的作用,为他的人格理论留下了明显的缺陷。

(五)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论

弗洛伊德在对自我功能以及神经症和精神病根源的研究中,提出了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的系统观点。

二、新精神分析理论

(一)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学说

埃里克森的阶段论深受弗洛伊德的影响,但他的学说更为乐观,更认同人类积极发展能力的主动性。他认为,如果个体能够积极的加以解决,那么将促进个体形成良好的自我品质,如果个体不能顺利的应对,则会影响个体的进一步发展或是留下问题。

(二)阿德勒-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理论强调,寻求控制感、力求完美和克服自卑是人类的本能。当我们体验到自卑时,我们便被追求优越的力量所驱动。他指出,优越并非一定是比他人优越,而是从一种只觉到的较低的位置发展到较高的位置,从感觉到不足到感觉到增强,通过追求能力、控制、完美从而克服无助感。

(三)霍妮-社会文化理论

霍妮认为,产生神经症的个人内心冲突,虽然不排斥性压抑、遗传禀赋、童年经历等个人特征,但本质上它却来源于一定社会的文化环境对个人施加的影响。人性、人的各种倾向和追求、人所受到的压抑和挫折、人的内心冲突的焦虑,乃至什么是正常人格、什么是病态人格的标准,所有一切都因文化的不同、时代的不同而不同。

(四)荣格-分析心理学

荣格在弗洛伊德对人类无意识的发现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广泛研究了各民族宗教神话之后,提出了一套颇有说服力的人类心灵深层结构理论,并称之为分析心理学。在分析心理学体系中,心灵被当作人格的总体,它囊括一切意识和无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荣格认为,作为总体的心灵包括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

(五)对象关系相关理论: 1沙利文-人格意想理论

人格定义:人格是重复的人际情境的相对持久模式,重复的人际情境是一个人生活的特性。人格意象是个人对他们自己或他人在需要满足,或是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沙利文认为,人格意象的想形成开始于婴儿认识到自己身体的存在。婴儿逐渐形成有关“我”的三方面的人格意象,即好我、坏我、非我。2科赫特-自我对象理论 科赫特认为,不能用里比多投注的目标来解释自恋。自恋是一种个体在童年时的自我心理结构的获得性缺陷,以及随之而来的继发性防御和代偿性结构的建立。科赫特最终抛弃了传统精神分析中的本能模式、采用新的理论模式来说明自恋的发展。科赫特的自我对象理论认为,自我是人格结构的核心,人格发展状况取决于自我的发展状况。

三、异同:

(一)、相同点: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和新精神分析理论都属于精神分析理论,都强调人格的作用。

(二)不同点:

1.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性本能的动力作用,幼年时期没有得到满足、被压抑的欲望会进入无意识,在无意识中继续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提出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结构,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根据力比多在不同时期投放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将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精神症状的表现与精神分析 篇5

精神症状的产生有其复杂的机理和原因, 除了神经学、神经生化和遗传学的基础外, 作为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科学的心理学, 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新的医学模式重视心理因素对精神疾病致病因素, 尤其是对患者的个人史、个性以及发病前的应激事件的重视丰富了我们对精神障碍的了解, 其中精神分析理论更是从病人表现出的无意识症状入手, 阐明了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之间的关系。

一、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局限

精神病学重视的是大脑皮层功能的改变, 在此基础上人的感知、思维、情感以及行为发生变化, 产生了偏离常态的精神症状。对于人最复杂的思维, 其表现异常不能仅仅从器质性的变化说明其原因, 而且影像学、生物学基础都无法完全印证其病因。精神分析则为解释某些精神症状带来了可能, 对无意识的重视、强调心理决定论, 是精神分析的特点。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有很大贡献。但同时, 它有严重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他所宣扬的潜意识基础论、泛性论和本能论。心理学界特别尖锐地批评精神分析学派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的局限。

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最不清楚的, 但他重视本能, 强调本能, 并对本能加以归类确极其明确。但是夸大了本能的作用, 以它为主宰人的整个佸动的决定者, 那就故过份强调本能儿将人混同于动物, 降低为动物, 突现了人的自然属性, 从理论上是把本能绝对化, 把人本能化、生物化, 无视于人的社会性的实质。弗洛伊德的本能论也在实践中产生的消极影响。因为按照他的理论, 既然人有死之本能, 表现为破坏与侵犯的天性, 那么犯罪与战争也就是不可避免的。这样, 客观上不啻为现实社会中的破坏和侵犯行为进行辨护, 提供的理论依据。

以上三方面的剖析来看弗洛伊德理论的不足与局限, 可归结为弗洛伊德在人性问题上的错误。精神分析研究的对象是无意识, 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生活划分为三个方面:意识, 潜意识和无意识。他认为意识并不重要, 它只代表整个人格的外表方面, 而深藏在意识背后的无意识, 则包含着种种力量, 这些力量乃是在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 介于这两个方面的是潜意识, 它存在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 又比较容易召回到意识。他认为, 仅用意识解释人类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 只有假定人们精神结构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 才能合理的解释很多无法用意识来解释的现象。这些活动不仅包括健康人的失误和梦, 还包括精神病人的反常表现。弗洛伊德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检查机制”, 它存在于意识系统和无意识系统之间, 如果无意识的东西不能通过“检查机制”, 就会被拒之门外, 我们就说它受到“压抑”, 或者说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当一个人在无意识领域的冲动被压抑后, 就会生成一个“替代性概念”以求通过检察机制的检查。如果这时候检察机制不起作用, 种种无意识冲动就会显现出来, 形成各种症状。三部人格结构说则是在无意识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弗洛伊德把人格分成它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它我代表一些本能的原始冲动, 它只按照快乐原则得到冲动的满足。超我是社会家庭教育的结果, 代表道德的我, 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两个方面, 限制它我的冲动。而自我是它我和超我的妥协产物, 承担复现外在世界以及保护它我的任务, 因为它我如果盲目得奋力实现自己的冲动, 完全不顾外在的力量, 难免于毁灭, 因此自我在欲望和行为之间安插了新的原则――现实原则。当自我的压力过大时, 自我的反应是焦虑不断增长, 当达到一定的阈值时, 伴随的必然是自我的崩溃。

二、某些精神症状的精神分析解释

幻觉是一种不具有客观对象的知觉。如病人在无人在场时听见有人责骂他的声音, 或看见有人在窗外。幻觉是常见的知觉障碍。弗洛伊德称幻觉是观念和现实 (外部世界) 的误差, 他认为语言的功能活动使自我内部也可以获得意识特性 (而不仅仅是我们的感官从外部世界接受的知觉转变成意识的过程) , 它使自我中的材料与视觉的、尤其是听觉的记忆残余牢牢相联。然后, 外皮层知觉神经末梢区域从内部也够得到程度大得多的刺激, 从而情绪和思维之类得内心活动能够变为意识的。为了区别这两种可能性, 就需要用一个特殊的方法—一种叫现实检验的方法。这是观念与现实的等式不再成立, 其中的误差就是幻觉。正常人在特殊的时间地点也会有幻觉出现, 但现实检验功能不断更正新的正确的知觉取代幻觉, 而精神病患不能以现实检验, 一味的处于病态的幻觉体验中。

焦虑, 根据弗洛伊德的看法, 所有心理异常均与满足滞留在早期发展阶段的本能有关。根据他的心理病理观, 个人仍在追求以幼稚形式满足性与攻击本能。然而, 由于这与过去创伤经验有关, 表达此欲望可能象征着会危及自我而导致焦虑的体验, 结果形成一种矛盾:同一行为同时与快乐及痛苦有关。这种矛盾冲突的直接结果就是焦虑。为了降低这种焦虑的痛苦体验, 只好运用心理防御机制。当自我足够强大时, 采用防御机制中的压抑就能够获得成功。但自我力量减弱时, 压抑未能成功, 即产生神经症性的心理冲突。两种势力冲突的结果达成妥协, 自我采用心理防御机制中某些特别的技巧, 对于急于表现的欲望予以化装, 使之以神经症的形式表现出来。症状的意义、本能的性质以及防御的机制均保留在无意识中。比如, 典型的强迫洗手的案例, 病人感觉不得不持续洗手, 此症状可能表达着他有超我所禁止的欲望, 以过度清洁来对抗此欲望。由于自我所恐惧的那些本能冲动处于无意识的领域, 自我很难意识到其恐惧的真实对象, 其所体验的无名恐惧极为焦虑, 而这种焦虑又为神经症的症状所, 以致他无法意识到其症状的原因所在。

分离障碍, 原名歇斯底里, 在精神病学里被定义为由精神因素, 如重大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情绪激动、暗示或自我暗示, 作用于易病个体引起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 意识范围缩小, 选择性遗忘或情感爆发等精神症状, 但不能查出相应的器质性损害作为其病理基础。弗洛伊德把安娜O的病例作为精神分析的开端, 他在写《癔症研究》一书时, 确信性欲在神经症中起着支配作用。他认为癔症患者的性心理发展固着于早期阶段, 即俄狄浦斯阶段:其性冲动受到阻抑。于是精神能量转化为躯体症状:这不仅保护了患者使他意识不到性冲动的存在, 而且这些躯体症状作为内心冲突的一种象征性表达, 从而使患者免于焦虑。癔症患者常对自己的躯体功能障碍表现的漠不关心, 这种态度给人一种印象, 似乎患者不关注自身躯体功能的恢复, 而是想保留症状从中获取某种社会利益。这类患者的无意识动机促成了他的转换症状, 他便具有了病人身份, 可以享受病人的权力。

三、精神分析的未来

对于精神分析理论来说, 无意识压抑太多, 冲破缺口后涌现出来, 其表现形式就是各种精神症状。而精神分析疗法是一套以自由联想为主的技术, 指引病人发觉原先不自觉的、无意识的东西, 使他的“自我”能够重新主宰他的精神生活, 回到正常, 不再被互相对立的要求、被尚未解决的冲突和尚未消除的疑虑搞得四分五裂。

精神分析的未来, 就在过去和现在的基础上孕育着。有三大趋势引人注目:第一大趋势, 是“适应性”的概念。这一看似简单的概念, 有可能摧毁精神分析的全部框架, 因为按照“适应的, 就是健康的”新概念, 任何看似病态的东西, 对于拥有者本人, 都是健康的, 都是适应性反应。这样一来, 精神分析、甚至一切心理治疗, 都可能变得毫无意义。

第二大趋势, 是精神分析的生物学趋势, 即一些精神分析家逐渐在把人类的心理活动, 与其他生物或者动物做比较, 在这样的视角下, 人的心理活动更象动物习性学。更极端的研究者, 将社会生物学观点引入精神分析理论, 将所有的心理活动, 都围绕基因的保留与延续为最终目的, 试图为弗洛伊德的“元心理学”和荣格的“超心理学”找到分子生物学基础。更有甚者, 甚至将天体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引入精神分析。

第三大趋势是, 精神分析与东方哲学的融合, 或者, 甚至被东方哲学吞并。首先, 在理论上, 发现仅一百年的精神分析的观点, 早在几千年前, 即已被东方哲学所拥有。比如, 密宗的修练过程, 与精神分析几乎没有大的区别。易经中的变化和道家的水哲学, 都是最早、也最深奥透彻的精神动力学。东方哲学的起点就是整体观, 而精神分析在方法上基本是分裂的、破坏性的。现代精神分析中的一些系统观点, 已经露出东方思想的雏形。

展望未来, 精神分析将会同时向两极发展, 一极是分裂性的, 即进一步对于精神分析的所有细节进行深入的、割裂性的、可能达到分子水平甚至量子水平的研究;另一个趋势, 就是强调整体和综合。所以, 精神分析未来的希望, 很可能在于“在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基础上, 精神分析与东方哲学的融合。”可以说, 精神分析的未来, 在东方。作为东方的一份子, 我们应该肩负起精神分析未来发展的重任。

摘要:精神症状的产生有其复杂的机理和原因, 除了神经学、神经生化和遗传学的基础外, 作为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科学的心理学, 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一问题:新的医学模式重视心理因素对精神疾病致病因素, 尤其是对患者的个人史、个性以及发病前的应激事件的重视丰富了我们对精神障碍的了解, 其中精神分析理论更是从病人表现出的无意识症状入手, 阐明了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之间的关系。精神分析理论是一个解释性很强的理论, 意思是这理论对很多的人理问题都可找到因由, 这正是此理论的优点。但使用其辅导方法时, 对辅导者的专业知识要求相当高, 不论是当中对不同讯息, 如梦境、移情、抗拒的分析, 或是套取受导者潜意识的技巧等。

关键词:精神病,精神分析,性心理

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1]鲁洁:《德育新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4.

[2]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6·[2]彼得斯:《道德发展与道德教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0.6·

[3]埃利希·诺依曼:《深度心理学与心道德》[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8.2·[3]埃利希·诺依曼:《深度心理学与心道德》[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8.2·

精神分析与翻译 篇6

《牛虻》是随1953年李俍民的译本第一次传入中国, 牛虻的英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牛虻》继而成为一部经典的革命小说, 畅销中国。当时新中国建国伊始, 社会百废待兴, 文学翻译与创作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当时有很多革命题材的小说被引进中国。李俍民曾在《牛虻》译本前言中写道:

我的文学翻译选题的原则与信念就是:英——烈—— 传, 也就是把外国文学作品中反映了阶级斗争和民族解放斗争中推动社会与历史进步的英烈人物形象的优秀作品, 翻译介绍给我国读者, 特别是青少年读者。

《牛虻》翻译的风格十分符合当时我国倡导的革命精神。 《牛虻》出版后, 团中央把李俍民的译本作为优秀读物推荐给广大共青团员阅读。为了加深读者对《牛虻》的理解并让其在中国得到认可, 各种机构组织如图书馆和文化中心通过举办文学演讲来讨论《牛虻》。赞助人系统内的官方媒体, 对《牛虻》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庆学先的译本给了读者一种不同的理解。《牛虻》蕴含的独特的西方文化内容也被学者所发掘, 并意识到其价值, 进而将其中的独特内容表达出来。文学与政治逐渐脱离开来, 取得了相对独立的位置, 大批被视为资产阶级情调的书籍都能散见于各大书店。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独立的出版商与赞助机构也相继出现, 文学作品、作家、出版社可以不再完全依靠国家赞助人, 而相对独立地运作。也就是说, 只要文学作品本身有价值, 得到读者认可, 还是有赞助机构愿意出版的。在此背景下, 庆学先的《牛虻》译本便由漓江出版社出版发行。而且从前言中, 我们也能看译者作为“专业人士”翻译思想的转变:

由于历史原因, 《牛虻》影响了一代中国青年, 曾被当做政治教科书一样对待。尽管时代不同了, 小说仍值得一读。 读者仍然可以找到他们所想要的。读者不仅能感受强烈的影响主义, 更能找到一种伟大的精神。最后读者将会找到一个全新的主题。

二、“三要素”理论下的两个译本对比分析

勒菲维尔指出:翻译总是在一个大的文化环境下发生的, 总是脱离不了原文本所产生的历史背景, 也脱离不了目标文本的时代背景。上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正处于蜜月期, 《牛虻》在苏联的极高声誉必定会为其进入中国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小说的主题是其灵魂所在, 不同文化背景与意识形态下, 小说主题的思想解读会大相径庭。李俍民的译本将主题放在“革命与战斗”上, 而庆学先的译本则强调“爱情与人性”。

上文提到, 诗学有两个层面:一是文学策略、类型、主题原型特征和状态以及符号的集合, 二是文学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角色或者说是应该扮演的角色。勒菲维尔认为诗学的边界超越语言、民族和政治实体。一个时代的主流诗学要么被译者本身接受, 要么个人、团体和体制通过某种强制性措施将某种诗学作为一种尺度。为了使外国作品更加为目标文化所接受, 译者往往调整原文本以适应目标文化的诗学观。 20世纪50年代, 主流诗学受控于政治, 为政治服务, 形成所谓的文学“样板戏”。而21世纪, 文学不再受到严格的限制, 可以较大程度上做回自己。语言、形式。风格与其他文学元素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被凸现出来。

勒菲维尔的“三要素”理论将赞助人分为“分化型赞助人”和“非分化型赞助人”。20世纪50年代的赞助人是典型的非分化型, 因为意识形态, 经济和地位的组成都比较单一, 完全由同一个赞助人 (国家) 所掌握。这一环境下, 翻译的整个过程, 文本的选择, 译本的出版, 再到译作的接受都被操控了。李俍民的译本由青年出版社出版, 出版社为小说做了一个介绍就说关于“宗教气息过浓以及一些与主要情节无关的段落”都被删去了, 基本上“未违背原作精神”。

三、结语——对文化环境与翻译改写关系的思考

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 而是一种跨文化交际, 或者说是文化转换。翻译应文化交流的需要产生, 也随着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 完善, 调整。翻译改写受到社会文化因素的制约, 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因为翻译的改写而发生渐变。翻译改写会引入一些新的文学元素, 影响着旧的文学系统的发展。而对不同时期文学作品译本的对比分析以及翻译思想的剖析, 能够使我们更加清晰地了解翻译与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 促进翻译的发展。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 翻译的文化学派提出了翻译理论研究的“文化转向”。本文试图通过运用操纵与改写理论对《牛虻》的两个译本进行分析, 探讨文化环境对翻译产生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文化转向,勒菲维尔,操纵与改写理论,牛虻

参考文献

[1]伏尼契著.李俍民译.牛虻[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3.

[2]伏尼契著.庆学先译.牛虻[M].桂林:漓江出版社, 2005.

[3]杨柳王守仁.文化视域中的翻译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严复与泰特勒翻译原则的对比分析 篇7

1. 严复和泰特勒的不同翻译原则

“信达雅”是1898年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提出的“译事三难”。“信”字含义广泛, 既包括对原作思想内容的信, 也包括对原作风格神韵的信。“达”就是使译文通顺明白地转达原作所提供的信息。“雅”就是要讲究修辞, 译文表达要有文采。简单来说严复的原则是“内容忠实, 语言通顺, 纯正规范”。

1790年泰特勒提出:“好的翻译就是把原作的优点完整地移入到另一种语言中, 使得译入语国家的读者能够像原语读者明确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原作那样, 领悟和感受译作”。也即翻译的三大原则:译者要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译作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作的特性相同;译作应当如原作母语般流畅和自然。”

2. 不同的文化渊源

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具有较大规模的文字翻译活动是佛经翻译。具有代表性的有鸠摩罗什的“曲不方言, 趣不乖本”, 东晋道安的“五失本, 三不易”和唐朝佛教宗师玄奘的“既需求真, 又需喻俗”的翻译思想。严复在吸收古代佛经翻译思想的“精髓”并总结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译事三难, 信达雅”的理论。他的理论在当时就有肥沃的生存土壤。林语堂认为:这三个字就是“对原文负责, 对读者负责, 对艺术负责。”

同样西方译界也很早就关注翻译原则问题。在古代, 有西塞罗的“解说员”式翻译和“演说家”式翻译;在中世纪, 波伊提乌的宁要“内容准确”不要“风格优雅”;17世纪, 德莱顿提出:1) 翻译必须掌握原作特征;2) 译者译诗, 不仅要掌握目的语和来源语, 还必须懂得作诗的艺术;3) 翻译时要特别注意表面修饰成分, 即词语;4) 译者必须绝对服从原作的意思;5) 翻译分为三类:逐字译、意译、拟译。由此不难看出, 泰特勒的翻译原则与西方翻译史上其他翻译家的理论有相似之处, 尤其与德莱顿的翻译观点更为相似。

3. 两大翻译原则的对比

3.1 相同之处

严复和泰特勒的翻译原则在内容上的确有相似之处。两种理论都强调传达出原文的思想内容, 译文表达要通顺明白。泰特勒的第一条标准就相当于“译文在思想方面信于原文”, 与严复的“信”一致。第二条就是“译文在风格方面信于原文”。因此, 泰特勒的翻译标准是“信于原文意义与风格”加上脱离原文的“达”。对比中西译论我们会发现接近和类似的说法比比皆是。这两种理论的相似, 主要是由于翻译思想发展的相通性。

3.2 差异体现

3.2.1 动机的差异

严复的翻译是有目的的, 就是要引起他所认为真正有影响的人, 即知识分子的注意。他所翻译的书都是形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想体系的经典著作。他知道这种思想, 对当时沉缅于中古世纪迷梦中的知识分子来说, 等于一味苦药。所以, 他用知识分子所欣赏的古雅文体给苦药裹上一层糖衣, 使它容易下咽。泰特勒是从建构一个有系统的理论之动机来写的论述, 为一本书, 而且把翻译视为是一种在内容、形式及文体三方面皆须等效的严谨艺术。

3.2.2 重要性的差异

严复提出信达雅后, 并没有明确地说出它们的重要性次序。而众所周知, 严复是偏重于意译的, 凡此经营, 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此话一出, 实质上是用达架空了信, 因为在翻译的过程中, 除了守住原文的意义之信外, 要求表现原作的形式和文体等方面信是难以达成的任务。由此, 我们可看出“达”是严复三难原则中最重要的;其次, 是信;再其次, 是雅。泰特勒表明他的三原则的次序是根据其重要性来排列的。在翻译过程中如不得已要牺牲其中之一的话, 他建议应从重要性低的开始,

3.2.3 价值取向的差异

古汉语常以三言两语高度浓缩概括主旨, 很少出现全面、系统、详尽的铺陈型论述。严复翻译标准的最大特点之一, 便是语义含混, 对“信达雅”并没有作出明确界定, 以致引发了后来无休无止的争论。再者,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的侧重点, 历来在于立论的实用性、经验性的总结。翻译思想的提出要能指导翻译实践, 严复的“信达雅”原本是用来描述翻译困难, 并非作为翻译准则而提出来的, 他所关心的是翻译的实践, 而非翻译的理论问题。而泰氏的三原则实际上只是从内容的忠实, 到风格手法的一致再到语言表达的自然流畅, 步步深入, 层次井然。可以看出西方译论重细致分析、理性抽象及理论推演, 但这并非说西方译论不注重实践, 而是说它侧重理论的条理性、系统性。它与洗炼含蓄、充满暗示的“信达雅”大异其趣。这种差异实际上反映了中西学术传统在价值取向上求真与致用的差异。

3.2.4 思维方式的差异

中西传统译论之间存在着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区别。中国人的悟性思维使得传统译论在表述上表现出模糊性与含蓄性, 强调人对事物的无法“言传”, 只能“意会”的领悟。严复对“信达雅”并未做清晰的界定和详细的论证, 而在于他人对它做何种解释。正所谓“一切尽在不言中”。要想理解“信达雅”, 需靠我们对先辈思想融会贯通的联想与领悟。而西方思想重理性思维, 强调人对事物 (客体) 的理性认识, 并能予以形式上的解释。如泰氏三原则, 自始至终强调对客体即原文的尊重, 反复强调译文应以原文为指归, 突出原文的重要, 字面上也交代的一清二楚。如果结合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来解释, 严复不标明原文不是语义疏漏, 而是心领神会, 无意为之。

4. 结束语

关于严复的“抄袭说”之所以产生有以下原因。首先, 人们只注意到两者内容上的相似却忽略了其文化渊源、动机、重要性、难度分级、价值取向上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其次, “抄袭说”的出现是西方译论本位思想所致, 是对西方译论盲目推崇, 对中国译论缺乏信心的表现。在中西译论发展明显失衡的情况下, 我们应当正确认识各自的异同点及优缺点, 吸收国外译论成果并注意与古典译论相互参照相互阐释。只有这样, 才能彰显中国传统译论的特色, 弘扬传统译论的精华, 真正推动国内翻译理论工作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严复.天演论·译例言[A].《翻译通讯》编辑部.翻译研究论文集 (1894-1948) [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4.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修订本)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精神分析与翻译 篇8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现状,改进策略

1 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当中, 大学英语一直以来都是很受重视的一门课程。基本上绝大多数的高校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大学英语的精读课程和视听说课程。但是英语能力培养涉及“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 前四个方面重视的比较多, “译”受重视的就比较少。比如针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了翻译课程的, 几乎是鲜有。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也一直以来处于比较薄弱的环节。分析其原因, 觉得有以下两点。

1)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 以往就算在如导向性很强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当中, 翻译所占比重都很低, 题型为只考几个词组的翻译, 很多学生都比较容易蒙混过关。导致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和老师平时对英语翻译的学习均不重视;

2) 有关教育部门在制定教学大纲时, 对翻译课程也缺乏整体规划。从1980年以来, 教育部推荐的许多大学英语教材当中, 都缺少了系统的介绍翻译理论和技巧知识, 也很少涉及到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在2004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基本要求》里虽然提到了对学生的翻译速度和翻译技巧的要求, 但是又指出学生可以借助字典查询, 而且是对题材熟悉的文章才作此要求。这一要求又让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有点英语基础, 再借助词典能翻译就行了。这使学生对“译”的理解的要求又产生了偏差, 导致教师和学生更加忽视对翻译教与学能力的培养。虽然2013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改革中对翻译题型的重视程度大增, 改变了以往对翻译的“忽视”, 但因长期以来的重视程度不够, 导致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很令人担忧。

2 正确认识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翻译作为语言学习的一种手段,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 终于又随着2013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的发出, 重新得到了人们的承认。正确认识翻译教学的重要性, 能有助于学生对大学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

1) 重视英语翻译教学,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水平。翻译, 作为一种语言运用能力, 其实是与“听”、“说”、“读”、“写”能力密切相关的, 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 也会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在大学英语学习中, 翻译的重要性相当于将英语转化为母语使用。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对原文进行正确理解消化, 还要在译文中以正确的思维和表达方式来表达, 对语言的使用能力要求很高。在进行大量的英汉互译的训练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逐渐习惯汉语思维转化为英语思维,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由于翻译要求准确的理解, 学生做翻译时的理解要求就要比普通阅读要求高, 这样老师通过批改学生译文, 能更加客观、全面的了解学生对该篇英语文章的理解程度, 效果要比做阅读理解选择题要好。

2) 重视英语翻译教学, 有助于非英语专业学生将来就业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 社会对人次需求的标准也变得国际化, 那些既懂专业又擅长外语、既能读懂某领域的专业原文材料, 又能独立翻译成第二语言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将会非常受欢迎。因此, 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时要经过适当的翻译训练, 这样将来就业时, 在某些领域比如财经领域、科技领域等, 比英语专业毕业的学生更具有竞争优势。

3) 重视英语翻译教学, 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某些考试中的通过率。今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改革中凸显了翻译能力的重要性;而在以往的全国MBA入学考试中, 翻译也占了20%的比重;2010年开始清华大学的研究生英语考试中, 翻译也占整个试卷的20%比重。可见, 越来越多的重量级英语考试中, 翻译都占有一席之地。翻译成绩的好坏, 也对考试成绩起着重要的影响。所以, 改变以往的英语教学模式, 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要重视翻译教学, 对学生在各种考试中的成绩提高都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3 改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策略分析

要进一步提高目前高校的大学英语翻译教学质量, 切实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水平, 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1) 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意识。

当前高校中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很少开设翻译课程, 一些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传授任务就被要求穿插在大学英语精读课程中完成。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大部分教师往往把精力集中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 比如对语言点学习和语篇讲授。对翻译知识往往是一笔带过, 忽视了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提高翻译教学首先需要教师转变思想, 教师要认识到对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翻译技能训练的重要性。其次, 教师要以身作则, 提高自身的英语翻译理论和技巧知识, 提高自身英汉双语的造诣, 然后在进行课堂教学时, 才可以对翻译问题教学游刃有余, 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非英语专业学生对翻译理论和技巧进行系统学习。

众所周知, 理论指导实践, 学生要想掌握翻译技能, 对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系统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样可以减少在翻译实践中的盲目性, 提高效率。因此, 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 应联系教材实际, 系统的介绍一些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常用技巧, 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翻译基本知识。从提高其翻译能力。

3) 发挥英语第二课堂平台作用, 引导学生课后多进行翻译专项训练。

翻译技能的掌握不是一朝而就的, 需要学生们进行大量的练习。因此,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采取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课堂上以精讲多练的方法,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翻译知识兴趣, 在课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搭建英语第二课堂翻译平台, 引导学生参与并进行翻译专项训练。比如: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将翻译练习通过手机、电脑等方式发送给学生, 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 并将译文通过同等方式反馈给老师等等。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素质复合型的翻译人才需求将会越来越大。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也愈发重要。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勇于担当起这项重任, 完善教学方法, 重视翻译教学, 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 要重视传授翻译理论和技巧, 切实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水平, 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君.探讨如何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09 (1) .

[2]尹少平.从学生翻译能力的欠缺看大学英语教学中翻译教学的重要性[J].怀化学院学报, 2010 (12) .

精神分析与翻译 篇9

杭州是著名的旅游城市, 以风景秀丽著称。市内人文古迹众多, 其中以西湖风景区最为著名, 周边有大量的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近年来, 杭州政府提出打造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的目标。在2011年西湖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成为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由此, 可以预见拥有众多旅游资源, 又具有政策支持的杭州, 其旅游业将迎来一个巨大的发展机遇。巨大的旅游市场给杭州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伴随着不小的挑战。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 在我国入境游客源市场, 亚洲市场依旧是主要客源市场, 占入境外国人总数的61.2%。其中日本为第二大入境客源国。由此可见, 向日本游客准确地介绍杭州的旅游景点便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与相对完备规范的英语标识牌翻译相比, 杭州景区标识牌的日语翻译现状却不容乐观, 其不仅普及率较低, 而且还存在各类问题。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 了解了西湖景区标识语的日语翻译现状, 对其翻译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 积极地探索合理有效的处理方法, 希望对西湖景区标识语日语翻译现状的改变作出自己的贡献。所谓标识语, 即公示语, 社会标志语。它是一种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公共场合的特殊语言现象, 旨在为一般公众或特殊群体提供宣传和服务。语言标牌或标语都可归于标识语范畴。旅游景区的标识语一方面具有在景区内起到向游客介绍, 宣传景区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起到策划和组织旅游者行为的作用, 方便向游客提供信息、发出警示、作出提醒等。

二、西湖景区标识牌日语翻译现状与分析

(一) 景区标识语日语翻译建设现状。

1. 日语翻译标识牌普及率低。

漫步于西湖景区, 大大小小的标识牌数量众多。这些标识牌在向游客介绍景区、提供信息, 展示景区魅力等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调查中发现, 西湖景区景点中的标识牌外文翻译通常由英、日、韩三种外语组成, 90%以上都有相应的英文翻译。和英语翻译相比, 景区标识语的日语翻译的普及率相当低, 只占两成左右, 其他语言翻译则更少。这些有日文翻译的标识牌内容大多是关于重要景点的介绍说明, 关于道路提示等提示性标识语数量很少, 安全警示性的标识语几乎没有。作为重要的中日友好交流城市, 来杭日本游客的数量众多, 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景区标识语的日语翻译需求也随之增大, 目前日文翻译标识语的发展已处于滞后状态。这样的语言环境将不利于实现建设杭州国际化旅游城市的目标。

2. 重要标识牌缺少日语翻译。

西湖景区标识牌日语翻译还处于建设发展中, 不能要求实现日语翻译标识语景区内全覆盖, 但是重点景区该有日语翻译应在情理之中。西湖景区部分景点的重要标识牌日语翻译缺失令人遗憾。“南屏晚钟”作为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 颇具人气, 而且这一景点与中日友好有着深刻的渊源。据资料记载, 净慈寺里的“晚钟”曾因战争被毁。1986年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出资, 建造了一口新的大钟, 作为中日友好的见证, 赠送给净慈寺。但是令人不解的是, 这么一个能体现中日友好的著名景点, 却看不到任何标识语的日语翻译。“西湖十景”中的“断桥残雪”、“苏堤春晓”、“平湖秋月”等景点也缺少必要的日语翻译标识牌。此外如“售票处”等公共服务性设施也没有相关标识牌的日语翻译。这既不利于将景点背后蕴藏的历史、文化传播给日本游客, 也会对日本游客的游览造成一定困扰。

(二) 景区标识语日语翻译存在的问题。

公示语的使用要根据不同的场合而定。根据示意功能的不同, 公示语可以分为四类:指示性公示语、提示性公示语、限制性公示语和强制性公示语。在西湖景区的各种标识牌中, 可以分为服务指示和景点介绍两大类。前者属于指示性公示语, 而后者属于提示性公示语。指示性公示语的目的是方便游客找到如“卫生间”、“售票处”等服务设施, 以及道路的指引等。因此应当力求简洁、明了, 使人一目了然。而提示性标语是为了让游客了解到该处景点的历史渊源、文化意义等相对深层的内容。因此应该尽可能使用地道的语言, 翻译出其所想表述的核心意义, 而不应当逐字逐句地死板翻译。通过对调查所获得的西湖景区标识语日语翻译整理分析, 发现主要有两类错误。一是录入性失误。包括单词拼写错误、时态和语态错误, 前后译名不一致等译者录入时产生的失误;二是语用失误。语用失误不是来自语言本身语法、单词错误等方面的问题, 主要归因于说话的方式不妥, 或者不符合语言习惯, 或者说得不合时宜。语用失误不仅导致交际的失败, 而且被认为比语法错误更不可容忍, 它往往不能正确传达出目标语的意思, 还有可能将整个意思颠倒, 出现南辕北辙的情况。

1. 单词书写错误或不规范。

单词书写错误是常见的小错误, 但是这样低级错误却会令景区的整体形象大打折扣。在日语中动词的变形有其固定的规则, 不能随意变换, 这是常识, 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断桥残雪”的介绍语中, 译者把“立碑筑亭”译成“碑を立てて亭を築いた”, 此处的“立つ”和“建つ”的发音一样, 但是“建つ”更符合使用习惯。这种错误可能是由于日语输入过程中, 词语切换疏忽造成的, 应当反复检查仔细核对以避免此类错误, 否则会给严谨的日本游客留下不专业的印象。日语中汉字部分是由中文继承而来, 这些汉字在从词形和词义上有很多相同, 但其间的微妙差别不可忽视。“断桥残雪”在标识牌被写作“断橋残雪”, 但这里的“残”字并不是右半部分只有两横一撇, 日文汉字应当写成右半部分是三横一撇的“残”。在“岳庙”景点, 规范的日文汉字“正気軒”却被翻译成了“正气軒”。除此之外, 在“雷峰塔”景点, 还把“シンポル”写成“シンプル”, “白素贞”写成“白素珍”等等。

2. 语法错误。

遵守基本的语法变形是翻译的基本要求, 但在西湖景区的标识语翻译里也存在语法错误方面的问题。在“文澜阁”景点, “至今, 阁与书分离, 依然存在”的译文是“その時から今まで、文渊閣と四庫全書は分離の状態を続いている”。日文中“続く”是一个自动词, 前面不能使用助动词“を”, 而是要使用格助词“が”。自他动词的使用对于日文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易混点, 却也是一个基本点。“御书房”景点中, 有这样的一句介绍文“以浙江省博物馆官藏乾隆时期《文澜阁平面图》所示”。其译文是“浙江省博物館が収蔵した乾隆時代の「文瀾閣平面図」によって”。这里译者翻译的“収蔵した”是过去时, 出现了时态方面的错误。应该把过去时改成现在进行时, 表示一直处于收藏的状态, 应译作“収蔵している”。

3. 前后译名不一致。

在同一景区内, 相同景点的名称应该保持一致, 而不是大相径庭。“文澜阁”景点的标识牌介绍了“文澜阁”是一个藏书楼, 但其中一块标识牌的日语翻译用的是“藏書楼”一词, 而另一块标识牌中却将其译成了“図書館”。在日文中“図書館”意思和中文的图书馆一致, 表示收集、整理、保存图书、记录文献及其他资料、情报供人阅读利用的设施, 是一个比较现代化的词汇。这里表述的是古代建筑的名称, 应当译成“藏書楼”, 并且两处译文应当保持统一。同样是“游船码头”的售票处, 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翻译方法。其一是“切符壳り埸”, 其二是“チケット贩壳所”。现在的日本“チケット”大多数用于游乐园门票、公园门票、机票等场合。不过, 在电车, 地铁, 巴士等售票处, 常常见到写着“きっぷ売り場”。根据如今日本的语言习惯, 这里的游船码头售票处应统一为“切符壳り埸”。如果译者能够认真揣摩, 仔细斟酌, 这些小差错都是可以避免的。

4. 母语干涉。

受母语的固有观念的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中式日语的情况, 即根据中文的表述直接生硬地翻译出不符合日语表达方式或表达习惯的语句。同样在“文澜阁”景点中, “重檐硬山式木构古建筑”被译作“重檐硬山式の古い木造建築”。在日语中并没有“重檐硬山”这一说, 这是译者根据母语生搬硬套造出的词语。此外在介绍“雷峰塔”时用到“歴史神話”这个看似像日语的单词, 实际上在日语中根本不存在这样。这是一个完全从中文“历史神话”联想编造出来的词语。按照日语语言表达习惯, 直接将其译成“神话”一词即可。

三、改善景区标识牌日语翻译状况的建议

西湖景区标识牌的翻译如果做到准确、得体、地道, 则可以在提供有效信息的同时, 给日本游客提供极大的方便, 也能增进外来游客对杭州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但中日两国语言本身就有很大的不同, 加上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的差异, 造成西湖景区标识牌日语翻译的不规范之处较多。这会给日本来杭游客带来诸多不便, 甚至有损杭州市的形象。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希望可以对西湖景区标识语日文翻译现状的改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 政府机关。

为积极推进国际化建设, 尽早实现杭州国际重要的旅游休闲中心为目标, 杭州政府部门必须从思想上提高对景区标识牌日语翻译问题的重视, 重新审视其对杭州国际化形象的重要程度。加大对景区必要标识牌多语言翻译的普及力度, 保证关键公共设施, 重要景点的标识要配备多语言翻译, 满足大多数国际游客的需求。规范公共标识行业管理, 完善公共标识的检查和验收机制。制定公共标识撰写规范, 统一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 加强政府的事后监管, 形成公共标识系统建设的协调机制。

(二) 从业人员。

翻译工作者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 同时要加强文化修养, 端正工作态度, 这样才能起到文化交流桥梁的作用。在翻译标识语时, 如果不能透彻理解文字里所蕴含的文化信息, 就不可能很好地完成语言的转换。译者应当充分了解日本文化、风俗习惯, 还要准确把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 能清楚明确地进行词汇、词性、句式的选择, 多学习借鉴日本当地景区的标识牌写法, 确保语言表达规范、得体, 做到投其所好, 避其所忌, 才能更加准确地翻译出规范化的语句。译者的态度对于译文的准确性有直接的关系, 作为从业人员, 要树立责任感, 态度严谨, 工作负责, 多研究揣摩。

(三) 相关行业部门。

标识语翻译出现的错误很大程度上与翻译者的翻译水平有关, 因此翻译行业部门必须增强翻译行业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专业素质、管理素质。采取实施程序管理、翻译人员资质认证等措施。此外也要求政府及相关机构加大投入力度, 制定日文翻译细则, 组建日文翻译的管理系统和责任制度, 加快“约定俗成”标示语的引进、翻译、普及、推广, 从而形成国家标示语翻译标准体系。

(四) 社会监督。

百密也有一疏, 译者水平再高, 态度再严谨, 政府部门监管力度再大, 也会出现瑕疵。因此要鼓励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 提倡通过电子信箱, 热线电话和建立网络平台等多种渠道提出建议和要求。在社会各界的监督下不断推进标识走上翻译的规范化, 体系化的道路, 使标识翻译更加完善, 更加符合人们的需求。大众的支持、参与、关注和重视是推动景区标识语翻译规范化的一个强大动力, 从而使景区标识语日语翻译的普及率和正确性得到提高。

四、结语

随着杭州市的全面进步和旅游设施的改进, 杭州在国外旅游者心目中的地位将会大幅提升, 景区的标识语是国际化都市信息服务系统的重要成分。完善杭州景区标识语应当作为城市旅游信息服务系统的重点环节被予以关注。除了对旅游硬件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的投入, 还要求我们在软件方面做足文章, 关注细节, 力求做到精益求精。这不仅对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了要求, 也要求行业相关从业人员提高自身素质。社会各界多方面共同努力, 才能构建更加和谐完善的语言环境, 提高杭州市的人文素养, 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孙丽娟.河南省5A级景区标识语日文翻译的问题分析[J].华章, 2012, 21

[2]王银泉.汉英公示语翻译及其译学理据[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外语版) , 2007, 6

[3]朱建祥, 马文波.河南省重点景区标识语翻译问题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2011, 20

上一篇: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下一篇:中国改革的现代性